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十篇

时间:2023-04-09 22:59:37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篇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目1

下列经济业务中,只会引起会计等式左边资产内部某些项目发生增加变动的是(

)。

选择一项:

A.

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

题目2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用借方记录增加数,贷方记录减少数,期末余额(

)。

选择一项:

A.

一般在借方

题目3

企业用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原欠供应商的货款,这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产生的影响是(

)。

选择一项:

D.

仅使等式右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某些项目产生增减变动

题目4

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A.

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

题目5

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

选择一项:

A.

借贷方金额不等

题目6

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就叫做(

)。

选择一项:

C.

账户

题目7

企业收到客户偿还的货款并存入银行,这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产生的影响是(

)。

选择一项:

A.

仅使等式左边资产要素内部某些项目产生增加变动

题目8

在借贷记账法下,简单会计分录的特征是(

)。

选择一项:

C.

一个借方账户对应一个贷方账户

题目9

下列经济业务中,只会引起会计等式右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某些项目发生增加变动的是(

)。

选择一项:

C.

用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题目10

在借贷记账法下,损益类账户中的收入账户年末应(

)。

选择一项:

D.

没有余额

题目11

同其他复式记账法一样,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也是(

)。

选择一项:

B.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题目12

由于复式记账法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记录,因此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

选择一项:

B.

试算平衡

题目13

下列各项中不影响企业利润总额的是(

)。

选择一项:

C.

所得税费用

题目14

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在于明确了会计主体反映和控制的(

)。

选择一项:

D.

时间范围

题目15

某企业购进材料一批,买价15

000元,增值税2

550元,运输费600元,入库前整理挑选费400元。

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是(

)。

选择一项:

C.

16

000元

题目16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不可能记入(

)账户。

选择一项:

A.

财务费用

题目17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以便于(

)。

选择一项:

C.

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题目18

下列各项中,不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

选择一项:

D.

制造费用

题目19

企业支付给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

)。

选择一项:

A.

制造费用

题目20

对于那些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对来说重要的事项,应单独报告,分项反映;而对于那些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情况下,适当简化会计核算和报告手续,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

)。

选择一项:

A.

重要性要求

题目21

企业购进材料一批,买价50

000元,增值税8

500元,供货商代垫运杂费1

500元。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则应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金额是(

)。

选择一项:

C.

60

000元

题目22

企业销售一批产品,货款50

000元,增值税8

500元,代垫运费1

500元,则记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金额是(

)。

选择一项:

A.

50

000元

题目2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

)。

选择一项:

D.

会计要素

题目24

30.“利润分配”账户在年终结算后出现借方余额,表示(

)。

选择一项:

B.

未弥补的亏损额

题目25

“累计折旧”账户是“固定资产”账户的(

)。

选择一项:

A.

抵减账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目26

选择一项或多项:

D.

贷方记录增加额

E.

借方记录减少额

题目27

账户按其性质可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损益类账户

B.

资产类账户

C.

成本类账户

D.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E.

负债类账户

题目28

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公式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B.

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题目29

每一笔会计分录都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金额

B.

记账方向

C.

账户名称

题目30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贷方记录减少额

C.

借方记录增加额

题目31

下列经济业务中,只会引起会计等式右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中某些项目发生增减变化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用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E.

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题目32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特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C.

可以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E.

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

题目33

下列各项中,可记入物资采购成本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损耗

B.

买价

C.

运杂费

D.

挑选整理费

E.

进口关税

题目34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进行下列分配(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C.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D.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题目35

企业计算本月应发放的职工工资,包括生产车间的工人和车间管理人员、厂部管理人员以及专设销售门市部的工作人员,编制该业务的会计分录时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生产成本

C.

销售费用

D.

管理费用

E.

制造费用

题目36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重要性

B.

客观性

C.

明晰性

D.

可比性

E.

相关性

题目37

某车间领用一批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编制该项业务的会计分录时应使用的会计科目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C.

原材料

E.

生产成本

题目38

下列费用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管理费用

B.

销售费用

E.

财务费用

题目39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货币计量

B.

会计分期

C.

持续经营

D.

会计主体

题目40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净利润

C.

利润总额

D.

营业利润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目41

无论采用哪种记账方法,账户属于何种性质,账户的基本结构都由左、右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记录增加额,另一部分记录减少额。(

选择一项:

题目42

损益类账户中的费用支出类账户其结构与资产类账户基本相同,也是用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或转出额,期末余额在借方。(

选择一项:

题目43

不同的记账方法具有不同的账户结构,但同一记账方法下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相同的。(

选择一项:

题目44

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额,哪一方记录减少额,是由记账方法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

题目45

在借贷记账法下,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基本相同,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但有的成本类账户有期末余额,有的则没有期末余额。(

选择一项:

题目46

会计分录是指按照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要求,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和金额的一种记录。(

选择一项:

题目47

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

选择一项:

题目48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对象可以划分为资产、负债等六大会计要素。(

选择一项:

题目49

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作区分。(

选择一项:

题目50

账户是根据会计要素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

选择一项:

题目51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选择一项:

题目52

会计主体也称为会计个体或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通常是一个法人单位。(

选择一项:

题目53

企业摊销本月负担的财产保险费,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借方和“其他应收款”账户贷方。(

选择一项:

题目54

企业财务人员的工资应记入“财务费用”账户。(

选择一项:

题目55

企业会计期末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不同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选择一项:

题目56

企业购入一批材料,买价20

000元,增值税3

400元,运杂费500元,则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23

900元。(

选择一项:

题目57

年末,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下一年的财产保险费2

400元,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

选择一项:

题目58

会计核算中对于那些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相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报告,分项反映;而对于那些次要的会计事项,则可以适当简化会计核算和报告手续。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要求。(

选择一项:

题目59

企业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选择一项:

题目60

题干

企业收到投资者的投资时应记入“实收资本”账户的借方,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则应记入“实收资本”账户的贷方。(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篇2

关键词:考试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office操作题;VBA;自动评卷

中图分类号:TP311.5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众多学校的基础必修课程,修读的学生人数众多,该课程除了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考查其操作能力。现有较多科目的在线考试系统,以客观题居多,主要包括题目和几个备选答案,题目较好增加修改,评分也较容易。个别能实现操作题的考试系统也是需要事先在系统里固定好题目,再为每道题目编写好评分代码,才能实现操作题的评分功能。使得题库中试题增加困难,内容难以修改,不能真正实现考试系统的全智能化。本文主要基于VBA编程语言的使用,对操作题的题库管理进行了精心设计,实现了《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中的OFFICE操作题的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

1 VBA的介绍

VBA是嵌于Office软件的标准宏语言,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将Microsoft Office中的每一个应用程序都作为一个对象[1]。每个对象都有相应的属性值,属性是对象的一种特性或该对象行为的一个方面。通过获取对象的属性值,可知当前文档相关内容的设置状态[2]。例如:在Word软件中,获取第2段的段落的对齐方式的VBA属性值如下:ActiveDocument.Paragraphs(2).Alignment=wdAlignParagraphLeft通过对获取的属性值进行判断,是实现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的基础和方法。因Office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需要考核的操作内容也较多,有很多的对象和子对象,每个对象又有众多属性,对所有对象的全部属性值进行获取判断是难以实现也是没有必要的。为了使整个系统更为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获取相关对象的特定属性值,对常用的对象和属性进行了分类分层的划分,还进行了编码设计,方便在数据库存储相关信息。例如,对WORD的常用操作的详细分析,将操作归纳成表1所示的类别,并列明每个类别包括的具体操作点,同时给操作类别和操作点编号。对常用的对象和属性进行了分类分层的划分,使得自主出题和生成答案更为高效。

2 Office操作题的出题管理及生成答案

2.1 Office操作题的试题添加。为了方便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在设计题库的试题增加时,将题目按不同的操作要求分点进行录入,为每个操作要求选择好操作类型、操作要求、操作位置等。

Office操作类题的管理界面中提供试题添加、删除、修改功能,图1为Word操作题的管理界面,Excel、PowerPoint操作题管理界面与其相类似。

试题管理界面主要包括:(1)题号;(2)标题;(3)难度;(4)总分;(5)操作要求;(6)原始文档、参考文档、素材的上传;(7)生成答案。

其中“操作要求”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道题由多个操作要求组成,操作要求具体包括:(1)操作要求描述;(2)操作类型选定;(3)操作点选定。选择好操作类型后,其对应的操作点就会出现供出题者选择项。操作类别和操作点内容是根据考核操作点的相似性及VBA对象的层次关系事先设定好的,如表1所示;(4)操作位置选定。因试题答案生成和评分主要使用相同对象属性比对的方法,文档中不同位置涉及到的对象和属性也不同,在题目添加时选下操作位置,可更好地定位。如word试题包括:标题、段落、页眉页脚、文尾、全文、其他位置。如为其他位置,则需进一步指明;(5)分值。如每个操作的分值累加起来大于题目的总分值,会给出错误提示。

2.2 “生成答案”功能。“生成答案”是实现出题和评分全智能化的关键,也是本系统的创新之处。它是将出题者上传的“原始文档”和“参考文档”的相关对象的特定属性值进行对比,将不同的属性值作为答案存入数据库中。因文档中涉及的对象和属性众多,故比对的对象只局限于添加试题时操作要求所设定的操作位置、操作点所涉及的对象,对这些对象的相关多个属性值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作为答案,并存入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不需为每道题单独编写评分代码,使用户可以随意对试题进行增加修改等操作,实现自主出题智能化。

下面以一个Word操作要求为例描述“生成答案”的过程。操作要求:请将标题的文字设为隶书二号加粗。操作类型:字体设置。操作点:字体、字形、字号。位置:标题。“生成答案”步骤如下:(1)查询数据库中的“Word对象参照表”,得到“0101(字体、字形、字号)”操作点对应的对象对Font,其对应的属性为Name、Size、Bold、Italic四个;(2)循环获取参考文档和原始文档“标题”位置对象Font各属性的值后进行对比,如果相等,则对比下一个属性的值。如果不相等,则表示此处有更改,将参考文档的对应的属性值存入试题库作为答案。属性值的个数为循环的次数。对于本操作要求,则循环对比标题Font对象Name、Size、Bold、Italic四个属性的值,可得到Name、Size、Bold三个属性不同,则将这三个属性值及其相对应的对象、属性存入数据库中作为答案。Italic属性值相同,可忽略。

3 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评分

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评分方法与“生成答案”的方法相似,只是由参考文档和原始文档的属性对比变成了答卷文档与数据库中答案数据的对比,相同则得分。使得阅卷评分速度快,效率高。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VBA编程语言,根据OFFICE操作题的考核特点,对其常用的对象和属性进行了分类分层管理,并创新性地设计了“生成答案”功能,成功实现了OFFICE操作题的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功能。不足之处是Office操作题的试题录入较为繁琐,每个操作要求考核的内容较为单一。

参考文献:

[1]唐学军.VBA的OFFICE操作题自动批阅技术的实现[J].软件,2014(35):43-44.

[2]王亚利,李井竹.基于VBA的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8):5-7.

作者简介:梁慧娜(1977.12-),女,实验师中级,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实训室建设、智能算法、计算机应用。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篇3

市自考办相关负责人提醒,在正式开考前,考生要仔细检查答题卡有无破损、皱折、印刷不清等问题。如有问题,考生要请监考老师予以更换。开考后,答题卡及试卷、草稿纸将不能更换。

在考试过程中,考生要在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和考试号,认真核对“考生条形码”上的各项信息,核对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考生条形码粘贴处”。

据悉,10月自考多数课程所使用的答题卡包含选择题答题区与非选择题答题区。选择题答题区的题目要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非选择题答题区则要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题,使用其他颜色的笔或铅笔书写答案将影响答题卡扫描清晰度。考生一定要将答案写在答题区内,答题区外答题也将视为无效。非选择题答题,还要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填写题号。日语笔译、数字电路等11门课程将使用“无选择题答题区”的答题卡,这些课程即使出现选择题,考生也要写清题号,并将“A、B、C”等选项书写于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此外,为方便考生答题,英语(一)、房屋建筑学等34门课程答题卡上已经印刷试题,考生可按相关要求作答。

另据了解,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工本)、高等数学(工专)三门课程考试不许使用计算器。数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课程为开卷考试,考生可携带指定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数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作者郜舒竹)参加该课程考试。

以下课程答题卡已印刷试题,必须使用该课程答题卡:

机场服务概论英语(一)

机械制造劳动经济学建筑施工(一)

精神障碍护理学

机械制图基础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古代汉语

数控技术及应用

工程测量流体力学

计算机通信网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

工程力学(一)

旅游与饭店会计

机械知识

网络互联技术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二)

北京旅游景点文化

建筑结构试验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数据库及其应用

软件工程

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

财务报表分析(一)

现代通信技术(一)

成本会计

电路分析基础

房屋建筑学

饭店餐饮管理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英语(二)

以下课程使用“无选择题答题区”的答题卡,答案全部答在“非选择题答题区”:

数字电路

日语笔译

高电压技术与安全

体育经纪人

高级英语

视觉心理学

电视采访

高级日语(二)

英语写作基础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篇4

关键词:Office操作题;VBA;自动阅卷

中图分类号:TP317.1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程传统的考试是由教师出纸质试卷,整个过程工作量大、效率低,会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此种考试方式还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是无法考察学生对Office办公软件的掌握,必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学习是以软件操作为主。为了解决上述考试方式的弊端,很多高校都采用在线考试系统来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但是在考试系统中如何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则是一个难点。当前,针对客观题的自动阅卷系统很多,但是针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则还不是特别成熟。

笔者研究了针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技术,发现大致有四种方法能够实现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第一种方法是将Office文档转换为HTML格式的文档;第二种方法是将Office文档转换为RTF格式的文档;第三种方法是使用OLE自动化应用程序;第四种方法是使用VBA技术。在这四种方法中,VBA技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也是当前被公认为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因此,本文介绍的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是使用VBA技术来完成的。

1 使用VBA技术对Word操作题自动阅卷

使用VBA技术对Word操作题自动阅卷具体实现过程是,在考试系统的试题添加部分根据各类文档的操作要求设置相应的操作类型和操作点,如Word操作题的操作类型包括:(1)字体的设置;(2)段落的设置;(3)页面的设置;(4)艺术字的设置;(5)表格的设置等;而操作点则是指具体的操作,比如在字体的设置这个操作类型内可以有多个操作点,分别是设置字体、设置字号、设置字形、字颜色、字间距等。然后由教师将某篇考试文档操作一遍作为参考文档(标准答案文档),单击“答案生成”按钮,考试系统会将原始文档内的相应操作类型操作点的VBA属性和参考文档内的VBA属性进行比对,如果属性不同,表示此处做过更改,就将此内容存储到数据库中作为自动阅卷的依据。当考生提交试卷后系统就自动地启动自动阅卷模块,自动阅卷时就是将标准答案和考生文档内该操作点的属性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得分,不相同则不得分,依次循环,阅卷速度快,阅卷的效率也较高。那么“生成答案”按钮是如何生成答案的呢?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进行介绍。

例如:将文章“金星的知识”一文的标题设置为“加粗”效果。在添加此操作步骤的时候要列出操作要求,操作类型,操作点及操作位置,如下表。

“生成答案”的过程如下:

(1)在数据库的VBA对象参照表内读取相应的操作点的属性,本例中要读取的操作点是“字形”的各个属性,字形包括常规、加粗、倾斜、下划线。

(2)之后读取原始文档内的位置是标题的各个文字的所有属性。

(3)读取到原始文档内的VBA属性后将原始文档和标准答案文档的标题位置的VBA属性进行比对,如果两者属性相同,表示标准答案文档没有更改过此属性,如果两者属性不同,代表标准答案文档更改过此属性,这时就将这个VBA属性存入标准答案库中作为该步骤的正确答案。

2 使用VBA技术对Excel操作题自动阅卷

Excel的操作题考察的知识点很多,大致包括:(1)数据的输入;(2)数据格式的设置;(3)单元格的对齐;(4)单元格格式的设置;(5)图表的制作及编辑;(6)公式和函数;(7)数据的处理。因为公式和函数是Excel自动阅卷的难点,下面就以此为例。

例如:要求学生对各科成绩进行求和,求和结果存入“总分”一列。该题实际上是对数据的求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完成“求和”的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可以直接录入公式,而录入公式时可以直接用单元格的数据来参于计算,也可以用单元格的地址来参于计算。还可以使用函数来完成“求和”。如下面的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就是举例说明“求和”的几种不同方法,如何在众多的方法中实现正确的自动阅卷,这是Excel操作题自动阅卷的难点。

方法一:=C3+D3+E3+F3

方法二:=Sum(C3:F3)

方法三:=Sum(C3,D3,E3,F3)

以上举例是常见的几种求和表达式,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表达式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的情况。笔者对于此案例Excel文档内公式和函数的自动阅卷则使用了非常具有优势的做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1)判断G3单元格内的对象是常数还是公式或者函数。如果是常数,代表学生手动的在G3单元格中输入了“求和”后的值,直接退出,不得分。如果G3单元格内的对象是公式或者函数,再进入后续的过程进行自动阅卷。

(2)比对标准答案文档内公式或者函数的值和考生文档内公式或者函数的值是否一致,如果相同则得分,不相同得不得分。

此种方法非常简单、效率高,仅仅使用了对象的HasFormula属性就可以获取考生输入单元格内的内容是常数还是公式或者函数,既不用在阅卷时考虑出全部的公式或者函数的书写,又可以保证学生输入的公式或者函数的参数的顺序和标准答案文档内的参数顺序不同时仍然能判断出结果是否正确,克服了只判断操作过程的弊端,既有效又科学。

在上述例子中对Word文档和Excel文档的自动阅卷都是使用VBA技术,在Office的各个文档内都包含了众多的VBA属性,只有了解这些属性的功能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VBA技术进行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所以,要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还要多多了解常见的VBA对象。因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不再详述各VBA对象。

3 结束语

本文以实际的操作要求为例阐述了Word操作题和Excel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过程,此方法科学、高效、易推广,可以有效地解决自动阅卷系统中针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因文章篇幅有限,并未举例说明PowerPoint操作题的自动阅卷,但是也可参照此方法进行,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梁慧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山大学,2011.

[2]程俊英.Office自动阅卷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8.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篇5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方式;考试系统;教学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39-03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和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家居等方式。在这种飞速发展和不断变革的形势下,社会对于学校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展的背景下具有新的使命。如何考核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通过考试来有效评价学生学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的收获,是当今高校高等教育工作者和教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始终思考和关注的重点问题。

考核与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成绩考核,一方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体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教学考核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操作性特别强的课程来说,考试方式中必须包括很大比重的操作部分,通过检验学生在真实平台下的操作能力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技能,能够将来学以致用。

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但是在真正的操作环节却十分薄弱。此时,教师在探讨新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方法时要将所教授的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操作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思考、举一反三来明确任务大概涉及哪些知识,需要如何关联所学的相关知识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对任务的有效完成来巩固所学知识。在这种考核思想的指引下,可以促使教师开发能有效促进学生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技能的考试平台和考试系统。

因此,在考试方式的改革中老师要寻找一个能客观评价学生教学效果和技能的平台,能如实客观地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趋势

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往往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主要采用纸质试卷答题的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只能考核理论知识,不能考核考生实际动手的操作技能,无法体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真实技能和水平。

(2)在纸质试卷答题的模式下,考务工作量特别大。一般考试是在相同时间采用同一套试卷进行,造成考前需要印刷大量试卷,同一时间考试造成在考场安排、监考老师调配、收发试卷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3)在纸质试卷考试模式下,多名不同教师对主观题的评分过程和评分标准很难做到完全统一,容易产生评分标准的差异。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考试后若对成绩有疑问需要复查考卷时,面对大量的纸质答卷,查询起来的工作量特别大,耗时耗力。

针对以上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多年实施的宝贵经验,无论是题库管理、考前准备、考中监控、考后评分,所有流程均实现了高效和节能。类似的还有全国英语四六级、多种出国英语考试等机考模式也都开始步入无纸化考试时代。相比传统考试而言,机考的优势在于:准确率高、主观性强、数据安全、评分标准统一、考务安排和阅卷工作高效。另一方面,无纸化考试还可以节约资源,吻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因此无纸化考试已经成为今后大学计算机基础及其它课程考试的改革趋势。

三、开放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系统

1.考试系统设计思想

开放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系统能够解决传统考试存在的弊端和封闭性、极限性等问题,通过高度的开放性、通用性、适用性、简单明了等优点,为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自主命题、日常练习、平时测试、综合测试、模拟考试、期末考试、离线阅卷等环节的实现提供了高效、简便、直观、节能的方法与手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系统,采用B/S架构,后台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采用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实验室设备和个人电脑的大量增加给上机考试提供了可靠的软硬件资源,有效促进了无纸化考试的发展。

在教师命题时,只需提供题目和答案即可简单轻松地制作题库中的题目,且题库可以根据知识点不断更新,做到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考试时,为了防止学生舞弊和抄袭,考试系统会根据考生考号随机生成多套难度系数相当但是题目相异的考卷,有效杜绝考试违纪现象的发生。考试结束时,考生可以看到客观题的得分和分布情况,如果考生对评分有疑义,教师可登录考试系统查询学生考卷,系统将显示考生当前的答卷,错误信息提示、正确答案、单项得分情况等均能一目了然显示出来,也能导出PDF格式的电子试卷,方便教师把该电子文件打印成纸质试卷后用于教务存档备案。

2.考试系统模块及功能分析

开放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系统主要包括:命题、阅卷、测试、监控等模块,分别对应相应的几个子系统,如图1所示。下面将对考试系统主要模块的功能和实现做详细介绍。

在授权用户登录开放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系统后,将弹出包含“命题系统”、“阅卷系统”、“测试系统”和“监控系统”等模块在内的考试系统主界面,界面清晰、操作便捷、使用方便。如图2所示。

主界面中的定义考试、成绩管理、作业、班级管理、题库维护、题库审核等功能均是通过“命题系统”、“阅卷系统”、“测试系统”和“监控系统”等模块来实现。

“命题系统”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实际教学需要,组题或组卷制作出用于练习、作业、测试、模拟考试、正式考试等环节的试题库。教师可以采用随机或固定等组卷方式来命题。试题库中不仅应包含试题本身,还应当包含试题的标准答案、评分细则和特殊说明等。组好的试题库一方面为“测试系统”提供原始题目,另一方面为“阅卷系统”提供标准答案、评分细则和附加说明。在进行命题工作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删除和修改试题,试题类型可以为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操作题(Word、Excel、PowerPoint等操作题)和问答题等。在编辑试题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直接输入题目和操作对象,也可以通过导入功能选择输入已有的文件和题目,系统支持批量导入图片、公式等文件。图3给出了教师在“命题系统”中定义Word操作题的一个示例。

“测试系统”是为学生提供练习、测试、模拟和考试的平台,学生用账号和密码登录考试系统后,点击对应的测试模块,便能根据题库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各种练习、测试和考试。“测试系统”的工作过程将受到“监控系统”的控制。首先,在开始考试前要对回收数据的服务器进行配置。其次,在考试过程中“测试系统”将和“监控系统”协同工作,完成上机的各种测试工作。最后,在考试结束后,“监控系统”会将考试试卷和结果上传服务器,把数据保存起来,为“阅卷系统”批阅试卷和做出评分提供原始数据。若考生只是登录系统练习题目,“测试系统”能为学生提供自己评定成绩的功能,使得学生能够一边练习一边查看对错和成绩。

“阅卷系统”将根据学生练习、测试或考试的结果、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来完成学生成绩的批阅。同时,通过成绩管理中的成绩统计功能可以评价分析学生测试和考试的历次成绩,该功能可以以班级或学生个人为单位,查看和分析各个知识点的答题和得分情况,便于教师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四、结束语

开放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系统的成功开发和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考试方式造成的各种弊端和不足,为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情况自主命题提供了平台。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考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况量身定做不同的题库,简洁且高效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将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提供有效的思路和理念。

开放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系统通用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不仅适用于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练习、测试与考试,同样适应于其它机构和部门组织的各类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评价与考核,能够为同类系统和软件的开发提供较好的借鉴思路。

参考文献:

[1]奚越,徐捷.计算机考试系统研究与实现[J].济南大学学报,2002,16(3):274-277.

[2]张量,詹国华.开放式、智能化计算机考核阅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37(10):36-39.

[3]董英斌,竹翠.基于网络的新型计算机考试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1,27(8):150-152.

[4]丁亚军,曾三槐.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考试系统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2000,19(3):42-44.

[5]丁杰敏,李伟波.“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9(1):145.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冬去春来,转眼间,我们迎来了中考冲刺100天倒计时,在我们最为忙碌、最为紧张的中考复习阶段,针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如何在时间紧张的时候做好冲刺?如何能够利用有效的时间实现自己的目标?如何更好地抓好的中考备考工作?下面我就我校在中考复习阶段的一些教学经验与老师们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研读《中考说明》,把握考试动向。

《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老师指导复习的重要依据。我们非常重视中考说明研读, 力求从说明中的“命题依据”“考试范围”“ 试题要求”“ 试题考查内容”“ 试题结构”“题型示例”归纳出中考试题的信息:如试题考查的范围、试题立意、试题考查的具体内容、试题内容的比例、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可能呈现的形式,等等。以准确把握中考的要求和方向,准确把握中考的脉搏.

二、研究中考试题。

在中考复习前,我先收集近三年海南省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并对试题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索它的设计意图,设题形式,设问角度,答案的拟定等命题思路,从中找出变化,总结规律。这样在复习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摆脱复习的盲目性和题海战术的苦恼,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制定计划,系统复习,直面中考。

为保证足够的复习时间, 我们一般都在第一学期完成九年级全册的教学任务, 并腾出一定时间对九年级课程內容进行第一轮的复习。到第二学期之后,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一般要做好四轮复习安排:

第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这一轮复习大约需一个半月时间(从一至十周)。(以七、八年级课程为主)主要是回扣教材,目标是夯实基础,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按人教版内容复习)

这一阶段,我们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做全面、系统的梳理。首先可从目录开始,从宏观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复习中可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界限,将相关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书”,在考场上答题时才会得心应手。

第二轮复习(时政热点专题训练):这一轮复习大约需要近一个月时间(第十至十四周)。主要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轮中,主要是要联系时政热点和生活情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多是以重大时政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生活中的情景为背景进行命题。在这一阶段训练中,要着重提高学生从材料或情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概括与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在这一环节的复习中,我们引导学生做一些典型题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选择做什么样的题目这个问题上,我们就需要有一双“慧眼”,由于热点材料很多,我们在训练时就要分清哪些材料接近学生生活,哪些材料与课本知识联系紧密,哪些材料具有地方性特点等,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而不是盲目做大量的题,搞题海战术。例如今年中考复习我就选择了以下的內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 党的十七届六中的努力建设文化强国”、“ 关注生命,校车安全”、“ 辛亥百年、建党90周年、中国入世十年”、“ 关注食品安全、享受健康生活”、“2012年‘两会’ 盘点”、“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南文明大行动”、“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等。 这些内容里既有关注国情、省情又有充分体现地域性的特点。既联系了课本又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考前对学生进行了强化训练以达到较好学习效果。

第三轮复习(题型训练):这一轮复习大约两周的时间 (十四至十六周)。目标是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在训练中要根据中考说明的要求及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下面是我总结的题型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两步”巧解——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由题干(即材料)和题肢(即选项)组成。解答选择题应做到:

第一步:先审题,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和关键。

一要审清试题的要求,即看清楚题目要求,是要求选出正确答案还是错误答案(学生往往容易忽视);

二要审题干,通过读题干,准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考查意图和要求;

第二步:分析备选答案,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一是要逐个分析备选答案的内涵,把握其内在的意义;

二是要分析备选答案和题干之间的关系,对其关系要结合具体的材料、情景作进一步分析,在答题时,有意识地将题干和备选答案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同时,对于组合式选择题还要掌握排除法、筛选法等解题技巧。(注意:无论如何选择都应从确定错误选项入手。)

二、“三步” 巧解---辨析题

辨析题的解答可分三步:辨——析——结

1、“辨”,即准确判断。

如果观点是正确的,首先应肯定观点的正确性;如果观点是错误或片面的,首先应指出观点是错误或片面的。(要求学生注意格式及答题用语)

2、“析”,即陈述理由。

如果观点是正确的,我们可以从“为什么正确”的角度分析;如果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从“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原观点为什么错误”的角度分析;如果观点是片面的我们可以从“哪部分是正确的,为什么正确,哪部分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的角度分析。(这是较难的一种类型,学生容易遗漏一些观点。)

3、“结”,即归纳总结。我们要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实际,进行归纳总结,并适当深化主题。(这一部分学生最容易遗漏)

三、“四步”巧解——(问答题)材料分析题

第一步:认真审题。

先审材料,找出材料的关键词。概括出材料的中心观点;然后一字一字认真地审读设问,弄清试题要求及命题者的意图。

第二步:回归教材。即根据材料的内涵和设问,找准链接点即材料中心意思和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对部分学生而言,是难点)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要求:课本理论+材料内容+结合现实(做到:意在笔先,答案条理化。层次分明,答案序号化。多引少编,答案学科化。)

第四步:查缺补漏。答完题后,及时检查,是答好题的重要环节。疏漏的要点及时补上。总之,简明厄要,言简意赅。

第四轮复习(模拟训练或月考):安排一个多月时间(十六至二十周)。这一轮复习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仿真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得失,及时查漏补缺,以考促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这一轮复习中模拟试题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以本省编写的试题为主。如:中考调研试题,我们非常重视,我们认为它是中考试题的样板题,透过它可以看到当年中考的影子。它为我们提供中考的动向和脉博。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当年可能会出现的中考试题进行预测。此外我校还从海口市教研室、海南中学、海师附中、侨中等征订多套模拟试题用于模拟训练。为更好地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老师自行设计命题,近几年来我主要参考《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学习报》进行命题。结果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中考复习的粗浅经验总结,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篇7

关键词: 高考政治 试题特点 复习导向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Ⅱ文综政治试题,均设置了12道选择题和5道非选择题,且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各部分所占分数均分别为34、36、30。通过仔细比较和认真分析,发现两卷中政治试题特点突出,并对复习备考具有导向作用。

一、着重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高考试题新情景、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范围内,但不会过分强调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单纯记忆,哪怕有些试题的切入口较小,所考查的内容较细。2008年全国卷Ⅰ、Ⅱ文综政治试题取材广泛,设问角度新颖、灵活,答案不拘一格,但都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教科书知识为依托,立足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高考政治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围绕背景材料和设置的问题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进行分析、整合,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依据。

如2008年全国卷Ⅰ文综第25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考生解答本题时需要根据题意把“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的关系”及“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关系”等主要知识点加以分析、整合,并运用正确的数学方法,从而选出正确答案B。

又如2008年全国卷Ⅰ文综第39题第(5)问: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生解答本题时需要根据题意把“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依法治国”等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加以整合,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回答出来。

因此高考复习时不仅要重点掌握课文主干知识,而且要特别注意弄清细节知识,还要注意把知识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

二、突出考大时政热点,注重综合能力考核

2008年全国卷Ⅰ、Ⅱ文综政治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基本上都设置内容丰富的背景材料,而且这些素材的时代性很强,既贴近现实生活,又体现时政热点,充分反映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同时又是目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着力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全国卷Ⅰ文综第29―31题抗灾救灾、第35题中日关系、第38题粮食问题、第39题民族问题;全国卷Ⅱ文综第25题个税起征点调整、第27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个体经济的发展、第34题粮油副食品价格、第38题分配问题、第39题中美关系等。

当然,高考政治试题不会为了考时政热点而专门设计纯时政问题,而是联系课本知识来展示热点问题。只有考生能够运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说明的那些新观点、新理论以及热点问题,才可能是高考试题的命题切入点。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2008年全国卷Ⅰ、Ⅱ文综政治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同时,侧重于学科思维方法的运用,知识的迁移、转化和综合,具体表现为突出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中,最佳组合式题型和实际联系理论的非选择题型,考查学生审读试题、准确把握题意以及辩证思维、综合应用的能力十分明显。

如全国卷Ⅱ文综第39题第(5)问: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维护国家独立的正义战争。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

本题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解读信息、阐述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生答题时,要先从宏观上明辨题中观点的是非,然后再从微观上加以具体的辨析,否则就可能导致答题思路混乱。

因此,我们平时教学和高考复习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分析、多思考、多探讨一些理论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三、最佳组合型选择题的考查力度较大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Ⅱ文综政治选择题可分为最佳单一型试题(如2008・全国卷Ⅰ・文综24)和最佳组合型试题(如2008・全国卷Ⅰ・文综26)这两类。

全国卷Ⅰ文综政治12道选择题中,最佳组合型试题共8道题,其中4选2的组合型试题7道,4选3的组合型试题1道;而全国卷Ⅱ文综政治12道选择题中,最佳组合型试题共7道题,且7道均为4选2的组合型试题。可见,2008年全国卷文综政治最佳组合型选择题数量较多,且突出4选2型试题的考查,此类题型信息量较大,有利于多角度多层面地考查学生的程度,但难度系数较大。

因而,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最佳组合型选择题的训练与评讲,指导解题方法,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平常要求学生解政治单项选择题,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是“仔细读题,选符题意”。所谓“仔细读题”就是认真全面地审读题干、题肢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很多情况下要把题干的最后一句同各个题肢连起来读,看能否形成正确的判断。所谓“选符题意”就是在仔细审读每个题肢后,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那个选项,同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受平时思维定势的影响,否则一不小心就很可能出错。

四、选择题的考查突出基础化、具体化和生活化

2008年全国卷Ⅰ、Ⅱ文综政治选择题除了突出考大时政热点外,还采取了“微观、具体、隐性”的形式,即凸显了基础化、具体化和生活化的特点。如全国卷Ⅰ文综第26题产业结构调整、第27题市场竞争、第28题外贸依存度,第33题两种政体的比较;全国卷Ⅱ文综第30―31题三农问题、第32题节约资源问题等。尤其应注意的是选择题题肢的设置,几乎看不到干巴巴的课文原理叙述,而是基础知识与具体事例有机融合的活生生的新表述。

这启示我们平常的教学在关注重大时政热点的同时,务必要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思考、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以下几种题型值得我们注意:

2008年全国卷Ⅰ文综第25题为经济常识计算型选择题。学生对此类题较容易答错。主要原因是平时教师少讲学生少练。这启示我们平常教学一定要讲练结合而且要到位,一定要对经济常识中相关的计算型选择题进行归类,给予学生必要的解题方法技巧方面的指导。

2008年全国卷Ⅰ文综第27题为逆向型选择题,同时又属于最佳组合型选择题,学生更容易出错,主要是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因而平常的训练、考试一定要设置此类题型,使学生更加注意审题和解题。

2008年全国卷Ⅰ文综第33题为课文基础知识型选择题。此类题型在考前复习时容易被忽视。因此对此类题的基础知识,除了新课教学和第一轮复习全面把握到位外,考前的训练、考试也要有意识地设置此类基础题,以使学生有效地回归课本,从而真正巩固课本的基础知识。

2008年全国卷Ⅱ文综第29、33题为观点型选择题。此类题难度较大。对此类题的理解,一定要顺着题意去找答案,除了运用学过的知识加以分析外,还要注意进行发散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因而平常的教学一定要注意对名言警句、领导人讲话、法规条文以及一些似是而非的词句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还应注意对漫画、寓言、俗语等进行思考,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非选择题答案重组的要求进一步强化

2008年全国卷Ⅰ、Ⅱ文综第38题,均为政治学科内综合题。其中,全国卷Ⅰ文综第38题考查粮食问题,全国卷Ⅱ文综第38题考查分配问题。这两道题,从试题的材料和设问来看,学生较容易入题作答。但从答案要点的设置来看,学生要答好不容易。因为学生不仅要从课本中找答案要点,还要结合材料,按设问要求,从多角度去作答;不仅要从试题材料中去找答案要点,而且答案的有些词句还要来自时政知识和生活常识。学生如果只是生搬硬套书本知识,受思维定势影响,不注意进行思维发散,不进行答案重组,那是难以答好这些非选择题的。尤其是,全国卷Ⅱ文综第38题属于文字、图表、数据材料混合题,要答好更不容易。

这启示我们平常教学和高考复习,应首先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本纲结合。在弄清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扣时政热点和生活实际,从多层面多视角去分析重热点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试题材料,充分挖掘材料,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提取有效信息,构建答题思路,从而形成符合题意的具体的答案要点。我们平常还要特别注意图表、数据材料题的解题指导。如要求学生解答图表材料题应掌握“二看三比一推理”的原则,即注意看图表和注,进行横比、纵比、综合比;对数据材料题,而应把试题数据(定量分析)转化为文字答案(定性分析),同时还要作出推理。

2008年全国卷Ⅰ、Ⅱ文综第39题,均为文科综合题。其中,政治学科的试题是从历史材料入手来考大社会热点问题。2008年全国卷Ⅰ文综第39题第5、6问,是从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入手来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08年全国卷Ⅱ文综第39题第5、6问,是从抗日战争的历史入手来考查中美关系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如同两卷的第38题,学生要答好也不容易。因而我们只有真正教会学生根据材料和设问,整合所学知识来重新组织答案要点,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学评价;PISA;策略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依然存在严重弊端,尽管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强烈要求转变教学评价机制,但在现实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评价仍占主导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根深蒂固,一时难以转变,另一方面,新课改提倡的教学评价模式过于抽象化,在实际教学评价中难以运用。因而,对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策略的研究仍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笔者将从对国际PISA评估项目的研究中寻求改革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出路。

一、国际PISA评估项目解析

国际PISA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成员国共同举办,是大型的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监控项目。它于2000年首次举行,至2012年,全球已有6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PISA的新颖、规范、科学的设计与严格的控制标准,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通过对PISA的研究,笔者发现它具有以下特征:

1.PISA立足于学生的关键能力发展

关键能力即为 “个人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集合,他们是可迁移的,并且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它涵盖八个领域(母语交流能力、外语交流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数字化能力、学会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履行公民职责能力、创业能力、文化表达能力)和三大类别(交互使用工具能力、在异质群体中互动能力、自主行动能力)。PISA评估项目立足于学生的关键能力发展,考查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后,对成年生活所必须的关键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并以此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PISA的测评特色

与其他测评相比,PISA具有独特的风格。它以为学生发展作为其评估理念,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在社会生活中必需的阅读、数学、科学及问题解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策略进行反思、监控的能力。PISA测评对象为15岁左右的在校青少年,考查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双基”的程度。PISA在评估学生的阅读、数学等方面能力时,不仅测试学生对具体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侧重学生在实际生存状态下的能力。PISA以纸笔测验为主,以问卷调查为辅,问卷调查主要收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家庭背景、社会因素等方面资料。通过结合纸笔测验的成绩,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PISA的纸笔测验试卷结构设置合理、且评分标准设计严谨。PISA题型种类灵活多样,不仅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还有封闭式建构题及开放式建构题,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反思探究能力。此外,PISA在评分机制方面会根据一个核心思想设计多种正确答案,只要学生的回答符合正确答案中的一点便可以得满分,如果学生只答对了与核心思想相关的部分知识点(PISA也给出多种选择),则会得到部分的分数,如果学生的答案不充分或模糊不清(PISA也给出多种选择),则不得分。再者,PISA评估结果的分析报告则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性别、态度、家庭背景以及学校的人力、物力投入的比例来综合分析学生在阅读、数学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各国对教育质量的宏观监控。

以上则是笔者对PISA评估项目的解析,通过对PISA的研究,笔者认为我国可以从中借鉴经验,并以此来解决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弊病。

二、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现状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仍然存在很大问题,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

1.教学评价理念的劣根性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人在教学评价理念上仍固守陈规,认为评价主体就是教师,忽视了学生、家长以及教育管理者对教学评价的参与。在评价内容方面,也总是认为教学评价即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的测评,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评价标准方面,也仅仅看重学生的学业成就,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评价方式上,一贯地认为只要把分数进行量化分析就可以进行教学评价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依旧效仿传统评价模式,偏爱终结性评价,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较少。在评价目的方面,总是误以为教学评价就是为了选拔、甄别人才。以上这些理念的劣根性,导致教学评价难以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做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力。

2.过分注重本学科书本知识的评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往往只注重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试卷结构的设计方面,基本上没有涉及跨学科知识,由此则会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间缺乏紧密联系,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知识框架。虽然说,近年来,新课改强调课程之间的融合,提倡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综合课程,但在教学评价方面,人们还是热衷于分开评价学生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此外,在测评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过分看重学生对理论性书本知识的掌握,很少关注学生对这些书本知识的实际运用,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在回答理论性知识,个个都是精英,尤其是学霸,反映速度之灵敏,确实让人叹为观止。然而,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很多学生就会陷入僵局,束手无策。这也是目前为什么会出现“高分低能者”的原因之一。

3.重纸笔测验、重“量化评价”

谈到教学评价,人们立马就会想到纸笔测验,这是因为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人们一直都是采取这样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过分依赖纸笔测验进行分数量化分析,极易使人成为被测工具,以致形成“为了考试而考试”的社会怪圈。我国最能反映这种现状的可谓“中考”、“高考”。到了初三或高三,基本上都是考试,学生完全被训练为考试的工具,每天的课堂生活,不是做试卷,就是解析试卷。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获得好的口碑,初三或高三那年的课程只要不跟中考或高考挂钩,一律取消。学生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待在教室看试卷、改试卷、或为下一堂考试而做准备,整个班级缺乏活力,死气沉沉。教师基本上仅依据分数来评价学生,分数高的,则被列为优等生,分数差的,则被列为差生。教师这种完全量化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唯分数是举,为了追求高分,死啃书本知识。

4.试卷结构不合理,评分标准不科学

教学评价在试卷结构设置方面,严重缺乏合理性。目前,试卷主要以单选和封闭式建构题为主,开放式建构题相对较少。试卷上大部分考查的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纯理论性书本知识,使得学生将精力完全投放在教科书上,很少愿意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再者,太多的单选及封闭式建构题很难评判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能让教师准确地知道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性书本知识,很难测评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评分标准方面,基本上依照唯一的标准答案,很多教师在评分时,只按标准答案,即使答案相近,也会被视为错误答案。我们知道开放式建构题,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评价中,这类试题有些也被给出了标准答案,即使没标准答案,也列出了答题要点。教师在评分时,没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主观臆断性比较强,缺乏科学性。

5.评价结果利用不当

教学评价的初衷本来是为了使教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学校、教师、父母却把这种评价结果作为给学生贴标签的依据。每次考试测评,学校、教师都热衷于将学生的分数及名次标榜出来。学校利用班级学生的排名来评定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利用名次排名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一来,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一方面,教师想方设法给学生提分数,只管学生会做题,根本就不会理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另一方面,学生绞尽脑汁考高分,摆脱“低能儿”、“差生”称谓。因而,教学评价的目的完全异化,教师很少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很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家庭背景等因素进行研究并给与及时指导。

三、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策略

以上则是笔者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存在问题的研究,在借鉴国际PISA评估项目的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改革策略。

1.转变教学评价理念

在PISA评估项目中,它以为学生发展作为其评价理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策略进行反思、监控的能力。整个测评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侧重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

鉴于此,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评价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不仅要看重学生的学业成就,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的同时,也要结合质性评价,将二者更好地融合起来。我们知道终结性评价过于注重结果,不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使用形成性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学习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转变评价目的,淡化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

2.加强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PISA评估项目在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测评时,将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领域所获得的知识整合起来综合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化、系统化构建,有助于知识间的迁移。PISA在对学生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及问题能力进行测评时,均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如,在阅读方面,考查四种情境;在数学方面,考查五种情境;在科学方面,考查生活中的科学情境;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考查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鉴于此,我们在实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间的迁移,同时还有利于测评学生对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能力。因而,在试卷设计中,应该涉及一些需要使用多学科知识才能解决的开放性建构题,将学生的关注焦点引向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此外,在教学评价中,不应该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测评,还应该多穿插些与真实情境相关的封闭式建构题或开放式建构题,将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活情境整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3.以纸笔测验为主,以问卷调查为辅

在PISA测评项目中,除了采用纸笔测试外,还使用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家庭背景、社会因素等,再结合这些影响因素来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PISA将这两种评价方式有效地整合,更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估。

鉴于此,我们可以在基础教育教学评价中,以纸笔测试为主,同时辅之以问卷调查。通过纸笔测验,量化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家庭背景以及一些社会因素,从而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了解,更有利于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评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科学地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完美融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4.合理设置问卷结构,严谨设计评分标准

在PISA评估项目中,无论是阅读能力领域,还是数学能力、科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试题设计都很具有科学性,不仅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还有封闭式建构题以及开放式建构题,题型种类灵活多样,而且题型的比例都是经过科学考证的,相比较而言,开放式的建构题所占比例不少,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评分体系上,正如上文所言,PISA会根据一个核心思想设计多种正确答案,回答正确与否,都会有多种评分标准进行选择。

鉴于此,我们在试卷设计的时候,就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尤其要增加开放式建构题的比例。开放式建构题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体现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封闭式建构题方面,不要过于强调死记硬背的知识,我们可以把涉及的知识情境化、生活化,这样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和有趣性。在评分标准方面,我们可以借鉴PISA的做法,根据一个核心思想设计多种正确答案,只要学生的回答符合答案中的一点便可以得满分,如果学生只答对了与核心思想相关的部分知识点,则会得到部分的分数,如果学生的答案不充分或模糊不清,则不得分。

5.合理有效地利用评价结果

在PISA评估项目中,人们将其结果作为学生自身发展和各国教育质量监控的依据。鉴于此,我们应该弱化甚至取消利用学生的分数排名来评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进行综合评定,单靠测评分数来确定未免过于武断。我们应该将学生的测评分数作为老师进行教学调整、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同时,依据测评分数再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家庭、社会因素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向着未来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滕梅芳等编著.面向未来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启示[M].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杨希洁.PISA特点分析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8,(2):22-25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篇9

2013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大纲与之前相比,变化较大,除了章节数由原来八章调整为九章之外,还对原有的章节进行了改写或合并。调整后的大纲与2012年的相比,变化如下:

二、复习建议

2013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大幅变化,给考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对此,笔者结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与中国会计视野网站联合举办的问卷调查结果①,对2013年考生的复习提出如下建议。

1.要保证复习的时间。对2012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考生的调查结果表明:

(1)复习时间为61~90天的考生通过率最高,通过国家线的比例为82.73%;复习时间为91~120天的考生通过率与其相当,通过国家线的比例为81.82%。在以往年度中,高级会计师考试大纲及教材出版时间一般为6月底,距离考试约4个月。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以往年度通过率最高的这部分考生基本上在大纲与教材的同时根据新大纲与教材开始复习。据讯,2013年大纲与教材的出版时间将大幅提前,因此建议考生可以在拿到新大纲与教材后,根据新的内容框架开始复习。

(2)就每天的复习时间长短而言,每天复习在6小时以上的考生通过率最高,通过国家线的比例为85.71%;其次是每天复习3.1~4小时的考生,通过国家线的比例为83.33%。鉴于大部分考生因工作等原因,难以保证每天6小时的复习时间,因此笔者建议考生在工作日确保每天2~3小时的复习时间,周末及节假日保证每天6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

2.合理安排复习计划至关重要。根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历届通过考试的考生复习轨迹分析,笔者发现大部分顺利通过考试的考生,其复致可分为基础知识学习、冲刺学习、模拟演练、调整状态这几个阶段。

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考生主要通过大纲、相关参考书及培训课程,全面复纲要求的知识点。在此阶段,考生需要实现如下目标:第一,理清各章节的知识点脉络,形成知识点框架;第二,通过练习题了解自己对于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于重要且掌握薄弱的知识点,通过听辅导课程或学习参考书予以强化;第三,通过询问老师或者与同学交流,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

在冲刺学习阶段,了解当年的考试重点、掌握答题思路是考生最重要的任务。考试重点可以通过培训机构课程听讲获得,因为授课老师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视角及对考试的专业研究能够有效地判断何为重点及其重要程度。答题思路则需要考生结合老师授课认真研究历年试题,尤其是历年试题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在研究过程中,要关注这道题与哪些知识点相关,这些知识点中可能存在着哪些陷阱,命题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出题。在老师的授课中,还会讲解本年度哪些知识点容易出题或者会以什么形式出题,并结合一定数量的例题来加以说明。

在模拟演练阶段,考生主要通过模拟考试,检测自己的复习情况,发现复习及应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补缺、补漏奠定基础。在模拟考试的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1)认真审题。审题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题目要求,有几问、每一问的问题是什么。例如,2009年考试中,第二道题的要求为“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分析、判断该公司董事会会议形成的上述决议中有哪些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而在2010年考试中,第一道题的要求为“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A公司实施方案中的(一)至(九)项工作安排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这两道题都为内控类题目,考察的知识点也类似,但答题要求各不相同。2009年的只需要指出存在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而2010年的则需要逐条判断每项工作安排的正误。(2)一定要手写。因为许多考生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已经很少手写,如果未加练习,考试时很可能由于书写速度过慢导致答题时间不足。(3)要注意答题顺序。在对历届考生考试情况的调研中发现,许多考生按照顺序从第一题开始答题,由于在一两道排序靠前、难度较大的题目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排序靠后、但难度值不高的题目没有时间作答。因此笔者建议考生在拿到试卷后,首先浏览所有试题,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答题,可保证得分率。(4)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高会考试时间为210分钟,在答题过程中可以根据这道题的分值,计算出这道题的答题时间。(5)关注得分点。高会往年的评分标准采取的是关键词得分法,即“对于用文字表述的答题,考生表述的意思与标准答案或标准答案中的‘关键词’所表述的意思一致的,视为正确答案。对于计算分析题,用其他合理算式得出正确结果的,视为正确答案”。因此,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要注重题目的提问方式,并回答出关键词。

在调整状态阶段,考生应调整复习节奏,让自己达到最好的状态。同时,在此阶段需要准备好考试过程中需要用的资料,如公式、计算机、水杯、手表、准考证、身份证。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篇10

关键词:大学俄语;听力教学;研究

一、大学俄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心理障碍是学生听不懂的一个主观原因,有的学生刚一人大学门,就声明“听力差,听不懂”,从一开始就拒绝“听”,头脑空白,注意力不集中,顾前不顾后。有的学生以为听力就必须听懂句子中的每个词语,方能理解整个句子,一旦有一个词听不懂,就心乱,没主意,甚至将已听懂的词句也都一股脑地忘了,于是就产生了听不懂这个句子的心理障碍。其实听力并没有要求必须听懂每个词的必要,这是学生“听不懂,听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大学俄语听力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听不懂、听力差的心理障碍。大部分学生曾多次反映,在中学从未进行过听力训练,就此,也给我们提出一个课题《高中一大学俄语的衔接教学》有待探索。作为教师,不应推御责任,而应面对现实,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给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必要的语言知识、提供标准的语言范畴,营造语言环境和气氛,提供学习方法,安排课外学习,与留学生座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评估,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地强调提高听力水平的必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产生心理障碍时,教师要及时地、耐心地开导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提高听力水平,这样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

(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快速提高听力水平的捷径是没有的,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大部分学生能自觉地去听各种材料,但因所选内容不当、或录音效果不佳,或过高估价自己,听力理解效果不好,从而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听力材料,并指导他们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地进行听力训练。

(三)与《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相组合,钻研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我们在选定教材后,备课时,不只求熟悉教材,还须熟悉课程的总体设计、教学大纲,熟悉本班学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是一位执行者,而应是一位引导者。在深入充分了解教材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极挖掘教材,有效利用有趣味性的内容。在第一学年,每次课加讲功能意念用语,对话题材为日常生活,句子结构和内容都不太复杂,小短文题材是所熟悉的周边生活,或结合教科书所讲的内容自编小短文进行听力训练,如课文没必要编短文,就对课文进行转述来训练学生的听力。如在学一文时,听力短文训练是,在训练听力的同时,结合《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又对如何学好俄语提出自己的建议,使学生受益非浅。又如,在学一文时,听力短文训练是,使新人校的大学生了解本校的概况、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因是新生,他们对在校生活很感兴趣,而且短文情节太复杂,由浅入深,他们乐意听,既训练了听力,又巩固了所学的课文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应地提高了。

4.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因我们是非俄语专业的公共课,既没有视听室,也没有电教室。但听力训练的必要条件就是多听多练。除了上课多听多记外,教师有计划地布置课后听力练习,建议学生要从四面八方获取信息:读报纸、听广播、听讲座,同留学生座谈,看原文电影,每个学生配备一台接收机,每天早、午、晚学校定时播音,打开调频学生就可直接接收到俄语听力材料。

三、听力技巧,对非俄语专业学生来说,包含着二方面:一是基础训练技巧,二是应试技巧

(一)注意基础训练。前面已提到,我国大部分中学未开听力课,学生升人大学后,听力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即使那些基础好的学生在系统的听力训练上也需要一个过渡时期,这就要从基础抓起。为了提高听力水平,必须坚持平时多听俄语录音。从最基础的语音、语调、重音、语音交替等抓起,帮助学生因怕出错而不敢开口“说话”的心理障碍。“听”的能力培养是离不开“说”。如果一个发音不准,开口即是错的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听”、“说”是相辅相成的。每期新生来校,第一学期在完成教学计划同时,每次课都纠正语音、语调、语音交替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一张口,重音就错一大片,发音器官、部位都不对。每次都一一指正,然后要求学生听音模仿。下一次课抽查,鼓励学生要敢于讲俄语,不要怕出现错误,要请人家纠正这些错误,不要灰心,不要生气,从错误中学习,这种方法很有效,也是提高听力必不可少的一步。另外,把听力训练融汇到基础课中,时时刻刻都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好一切时机进行有效的听力训练,这对非专业俄语学生来说这种听力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

(二)应试技巧

非俄语专业的学生还要参加全国俄语四级考试,许多学生在俄语四级考试的听力部分得分不高,有的甚至放弃。这就是说学生没有掌握十分重要的听力技能及应试技巧。要想在四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从一人校起就应严格进行听力技能的训练。在这一基础上,还应掌握一些应试技巧。

1.试题册发下后,有一段空闲时间,学生应先快速浏览一下听力部分的选择答案,之后在播放每段对话及小短文前,学生又可快速强化地看一下供选择的答案。对话部分可看一个问题的选择答案,短文部分最好看二个问题的选择答案,这叫有备无患。如果供选择的答案是人物,则听录音时以人物为重点;如答案是时间,则听录音时以时间为重点;如答案是地点,则听录音时以地点为重点,以此类推。所给的答案,有的一下子就能找出最佳答案,有的则稍有难度,如有的答案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俄语国情知识,有的答案还要进行推算,有的答案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有的答案与听力材料不一致,是用另一种形式表达的,其实两者同义,这些地方都应注意。

2.听录音材料时边听边做简要记录是非常必要的。如供选择的答案是数字:时间、日期、价格和距离等,都要做简要记录,以避免混淆可能出现的几组数字,避免当时听懂了,而后记不清,也就不能选择正确答案。这在平时要养成做记录的习惯,要多加训练。

3.听音时,如遇到某个词没听懂、不理解,不要只想这一单词的词义,一定要继续往下听,以免影响收听后面的内容,这时可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某词的意义。

4.听音时,可随时做出记录供听完后再挑选最佳答案。如在听音时答案能确定的,就要做出正确标记,全部听完后再正式填人答题纸上,以免出错,所做标记平时训练时应使用一些固定符号,不能带有随意性,否则会造成混淆,影响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