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10:32: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医药学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医药学论文

中医药学量子物理学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量子物理学;中医药学;科学性

【论文摘要】运用量子物理学的“超因果联系”、“能量场”和“全息场”等基本理论,探讨了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对“中医理论体系不是科学,与现代科学思想、方法、理论、体系格格不入,应该彻底地否定、抛弃”的言论进行了驳斥。

1超因果联系给中医药学的启示

以往所理解的因果联系都是很直观的,因果直接对应,甚至一一对应。但量子物理学[2]揭示出来的基本粒子间的相互联系则可以是超系统超时空的。一个几率波能够与宇宙中的任何其他部分发生联系,且不管它们之间相距多远,作用之间都没有时间间隔。这是一个令爱因斯坦都无法接受的结论,约翰•贝尔却在1964年给出了一个数学证明,并把它叫做“贝尔定理”。紧接着,法国物理学家又用实验证明了基本粒子确实受空间和时间中存在的不可见联系的影响。这个结论使得已经摇摇欲坠的牛顿-笛卡儿宇宙模型最终彻底崩塌。

基于贝尔定理-非局部的不可见的因果律,量子物理学给予第四个启示:人所受的影响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疾病发生发展所涉及的因果联系复杂到无法测定的程度,并且总有医疗以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学者不应该去向建立在已经彻底崩塌了的牛顿-笛卡儿宇宙模型上的“科学”俯首称臣[1],也没有必要再用这种科学去解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去分离中药的有效成分。应该承认西医通过现代检测手段检测到了某些病因,但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病因也和通过“望、闻、问、切”所发现的病因一样,远不是导致患者生病的全部原因。既不能过于迷信那些没有思维的仪器,也不能在审症求因的缜密思维过程中过于武断和粗疏,因为中医毕竟是非常私人化的经验医学,师承有别,流派各异,或温热,或寒凉……都不乏奇效之例,也都有失误之诊。如何参佐为用,这不仅与医者能否将《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医宗金鉴》等中医典籍烂熟于心有关,还与医者是否具有杰出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密切相关。现在,中医已经按照西医的思维方式和医疗模式走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化”道路,传统的一对一师承关系“化”成了班级授课制的中医学院,传授了知识,丢掉了意会,遗失了自己的传统和精华,培养了一批会在西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的实际上已经不能再被称作是中医的中医师。如果目前这种情况再持续十年,现有的能够按照中医思路看病的两三万中医大夫都退休,中国也就没有中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的中药也就变成了一堆没有用处的垃圾。目前中国中医的状况是何等的危急。

查看全文

中医药学校创业教育论文

1加强中医药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学校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法稳步增多,通过增设专项基金,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用于促进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我校有72个项目获批国家级立项,由此可见广大师生的积极热情。

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训是中医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一,中医药文化流传千年,是我国的文化精髓,博大精深。现代中医理论早已发展为用数学、物理、化学等方法对中医学所涉及的人体生命活动、脏象、病症规律加以解释。特别是系统科学、运筹学、数理统计、模糊数学、标准分析等新理论的发展,不仅为工程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算法,也为科学技术各领域间架设了横向联系的桥梁。这些都与中医药学基本原则和认知方法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不但拉长了中医药学的纵深还与多领域多学科相结合,拓宽了中医药学的社科领域研究以及临床疗效等辐射范围。第二,坚持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作为高校评价教学体系建设与科研水平的主要指标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我校作为一所正在从单一教学型高校朝教学与科研并重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校领导在构建学校前进思路与体系时非常重视对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论是在顶层设计上还是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不断丰富教学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让师生们感觉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日常教学科研活动的引路者与增长剂。让师生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并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我学习。第三,资源整合,建立激励体系。创新活动是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知识水平为基石,将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拓展创新、发扬光大。西方学者有关激励理论中内容虽有差异但是都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能力为目的,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前提,有效的激励,必须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与手段来实现。在实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激励模式的确定,激励手段的选取,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至关重要。应重视传统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这两种手段。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受到激励后会在心中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对自己获奖行为记忆深刻。而经过多次激励重复,能产生积极心理动力定型,可以使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化,养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成功规划与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来,从以往的较为单一教职工为科研主导力量,已经发展成为以教职工为主,学生为辅的科研模式。更加注重结合我校现有资源,突出中医药文化。在立项之初注重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以引导辅助,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能动性共同完成项目的协作模式。第四,健全相关制度管理办法。我校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旨在进一步明确全体人员的分工,细化工作内容与形式,明确成员组个人目标。我校从2012年第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以来,学校坚持以力争申报精品项目为目标,坚持安全、质量、进度并重,同时切实履行基本项目审核程序,实施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并邀请各方专家人员在项目策划阶段对可行性、阶段性指标、研究方法进行论证指导。在项目实施阶段对项目实施方案、团队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咨询辅导。从科学管理方法出发,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必将进一步有力推进项目规范、有序完成。第五,综合评价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创新能力实践运用评价。学校一直以来把培养学生创新理念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一直以来力图深化教学改革,围绕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培养。对人才的宏微观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以团委为主,各学院之间配合,定期开展各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综合评价量化方法,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与学生评价体系紧密挂钩,主要体现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突出强调须有自己特定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主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所在,强调师生之间、项目组成员之间对彼此细化分工后的表现进行评定与提出问题。在评价理念上,要坚持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强调多元化,坚持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注重过程性,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突出科学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学校在深入分析和研究课改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能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为对学生综合评价制度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意义。

3实际面临问题与挑战

第一,一些激励制度流于形式。例如,学生只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管是否取得实效、不管结题情况如何、不管经费使用等情况都可加分,由于相应的监管手段与方法不健全,会导致各环节出现虚报或多加分的情况。学生如果只是为了加分敷衍参加活动,变成为了创新创业而盲目投标,不从实际经验与知识体系结构、兴趣专长入手。导致大量课题在立项之后,毫无进展。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其他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失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意义初衷。第二,创新机制不足。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亦服从这一论断。在当今,名目繁多的“创新”确实给人以应接不暇之势,但具体分析起来,大多只有治其标而不治其本的功效。到底如何设计适合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建立优化的帮扶手段,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量身定做实施方案等方法。机制创新,必须标本兼治,在封闭性的状态下自我革新,只能是事倍功半。

查看全文

中医药期刊药学文献价值研究

辛亥革命以后,西方文化及西方医药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这对中国社会及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之出现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学的发展受到阻碍。为了宣传、发展和改进中医药学、传播与普及中医药理论,中医药界仁人志士创办了民国中医药期刊。作为中医药学术传承不可或缺的资料,期刊保存了大量史料和学术文献,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以江苏地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收藏的民国时期江浙沪出版的50种中医药期刊为研究对象,以药学栏目和专号为切入点,对民国中医药期刊中的药学文献进行整理和价值研究,以期从学术传承的角度了解民国中药学发展的样貌。

1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栏目整理与内容分析

1.1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栏目整理。民国中医药期刊处于从无到有的探索发展期,医药界处于西学东进、废中存西、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下,栏目设置呈现随意性、无标准性等特点,栏目名称呈现各自为政、百花齐放的局面。研究的50种中医药期刊,46种创办时没有明确的编辑体例、收录范围和读者定位,也没有定义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通过对栏目的统计和栏目内容的分析,笔者整理出民国时期只收录药学论文的栏目有“药物”、“药物研究”、“药学研究”、“药物学”、“方药”、“验方与治验”、“新药介绍”,期刊与栏目的对照情况见表1。另有些期刊中“学说”、“医药学说”、“医药杂识”、“民众医药”、“专著”、“论文”、“研究”栏目下也刊发中药学研究的文章。《神州医药学报》《绍兴医药学报》创办时就明确了药学栏目的名称和内容。《神州医药学报》“学说”栏目药学部分包括药物学、药剂学、化制学和格致学四类,规定“凡单味之天然品、人造品如草、木、金、石、昆虫、鸟兽及各种精粉、油脂、酒水等”属药物学,“凡合味方剂配合丹、膏、丸、散、酒水各方”属药剂学,“凡药品之炮制成分、之分化”属化制学,“凡植物、动物、矿物之解剖、生理”属格致学[1]。《绍兴医药学报》“学说”栏目分医学部和药学部两门,药学部分生药学和医药化学两类,要求“各科学说,择其最精要者编述之,其间中者编撰,西者译述或征求”[2]。1.2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栏目内容研究。药学类栏目是民国中药学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的体现,是杂志的重点栏目之一,栏目主要收录研究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的论文,以及探讨验方临床功效、药物制剂和药物整理方面的文章。期刊由于办刊目的、编辑出版者和读者定位的不同,药学栏目的研究内容又各有侧重。《苏州国医杂志》“药物”栏目主要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药效,从第7期开始,栏目名称改为“药学研究”,着重从名称、形态、产地等九个方面介绍药物的功效。如陶克文的《大黄之功用及其补性之研究》。《国医导报》第1卷“药物研究”主要是民间单方的功效研究,如叶橘泉的《景开草为炎症吐血特效药》。第2卷开始,栏目名称调整为“药物”,收录以科学方式整理药物的论文,以及药物制剂、方药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如黄劳逸的《国医药物学》,沈仲圭的《方药碎语》、周慧心的《验方集解》等。《医药卫生月刊》的“方药”栏目包括药物和验方两部分,药物主要介绍单味草药,包括一些民间秘药,验方主要介绍中成药,如朱寿朋的《肝胃病方两则》。《中医杂志》“药物学”栏目对中药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刊发的论文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单味药物的研究,如许有恒的《浙贝母之形状与培植及制干法》。二是药物的整理与研究,形成方便实用的资料汇编,便于医药界人士使用与学习。如徐子石编的《药性类编》,按药性将492味中药分成宣肺祛风之品、升阳散热之品、回阳温寒之品等23品。三是有关中药理论问题的探讨。如王苇生的《辨中药之真伪》、叶劲秋抄录前人的《药品道地录》等。《中医世界》“药学研究”栏目涉及药物研究、中药学发展、理论探讨等方面的内容。药物研究方面,主要从本原、形态、产地、性味、成分、效能等方面研究中药。中药学发展方面,则呼吁重视国产药物、地道药材的整理与发展。理论探讨主要是临床应用和药效研究等,如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卫生杂志》“验方与治验”栏目记录了民间就地取材的植物药方和功效。《国药新声》“新药介绍”主要从成分、制法、功用、主治、用法、包装等方面介绍当时生产的中成药。“专著”栏目着重从名称、释名、科属、产地、辨真、形态、药用之部、性味、修治、成分、药理作用、医治效用、用法、用量、处方名称、禁忌、制剂等方面对国药进行整理与研究。《绍兴医药学报》有关中药学的文章收录于“学说”栏目的药学部,如严绍岐的《用药要决》、何振华的《本草必用》等。《神州医药学报》中药学研究论文收录于“学说”栏目下的药学类,药学类包括药物学、药剂学、化制学和格致学四小类,如郑肖严的《中西药学汇参》入药物学类,包桃初的《桂枝汤即阳日汤议》入药剂学类,包识生的《香药制造法》入化制学类,徐长卿的《以形象形论》入格致学类。药学栏目的作品是民国中药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栏目重视中药材和临证用药研究,注重中药资源的推广和整理,谋求中医药改良与发展道路,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专号整理与内容研究

期刊专号是指集中一整期的版面,专门报道、论述、研究某一主题或某种专业内容的专刊,其中的学术专号就某一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2.1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专号整理。药学专号是指以整期期刊的篇幅集中刊登药物学研究成果的专刊,强化了期刊的学术理论倾向,拓展了药学专题讨论的浓度和广度,促进了中药学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的积累。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专号共有7期,具体情况见表2。2.2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专号内容研究。《医界春秋》“药物学特刊”刊发了15篇有关药物学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探讨发展中草药栽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如张汝伟[3]在《吾国地大物博荒野甚多宜设法垦种草药以应世用而挽利权刍议》一文中提出中草药人工栽培的思路,呼吁“留心国药、留心垦荒、留心弭乱、留心经济侵略”;有的探讨中药制法改良方法,如叶橘泉的《国药改良炮制谈》;有的探讨中药科学化研究的思路,如宋大仁的《中药之科学的研究》;有的是医家对中药的考证研究性论文,如杨华亭的《甘草考证》;还有的是对单味药的研究文章,如岳秀钟的《芦荟之研究》从产地及形态、释名、性质、功用、主治、用量及配合、禁忌等方面作了阐述。《现代国医》“药物专号”陈存仁对人参作了全面的考证和研究。首先介绍了处方用名、古籍别名、外国名词、花名及士名、参商隐名、异类参名,接着从基本、产地、形态、种类、种植、栽培之要点、采取、炮制、性质、近世应用、效能、医治、作用、主治等方面作了研究,然后是张仲景对人参这味药的实验和历代记述考证,以及日本学者对人参的研究成果。专号最后还收录了陈存仁的《古今药学书目考》和《近代各杂志药学稿件索引》。《中医世界》“药物讨论号”刊登了陈存仁对甘草和黄耆两味药的考证研究性论文。从处方用名、古籍用名、外国名词、药商花名、基本、产地、性质、形态、近世应用、用法、医治、作用、用量、主治、张仲景之发明、历代记述考证、成分、辨伪、著名方剂、禁忌、近人学说、参考资料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还刊载了中本汉医名著牛山香月启益著的《药笼本草》。《大众医学月刊》“中药专号”收录了当世名家和前人研究单味中药的文章,并按强壮剂、健胃剂、解热剂、制表剂、攻里剂、利尿祛湿剂、镇痛镇静镇痉剂、镇咳祛痰剂、理血剂、收濇剂、滋补剂、杀虫剂十二章进行归类。如时逸人的《党参效用之考证》、沈仲圭的《附子之研究》等归入强壮剂;章次公的《山药之研究》、叶橘泉的《石菖蒲》归入分健胃剂;贾燮卿的《石膏功用之研究》、金澄甫的《陈金汁治大肠实热之特效》归入解热剂,等等。《中华医学杂志》“国药专号”编辑目的是为“吾人研究国药,自应采取现代科学方法,且不妨利用以前中外学者研究所得之结果,以作更进一步之贡献。本志为提倡是项精神”[4]。伊博恩《中国药物近十年中曾用科学方法试验者》一文,对当时十年来所有研究国药的文献汇集作了评述。朱恒璧的《几种国药之成分及药理》对延胡索、麻黄素、莽草等15种中经进行了分析。余云岫的《三子养亲汤小治验》介绍了紫苏子、白芥子、萝蔔子三味药构成的三子养亲汤临床上治疗43个病例的效验。《新中医刊》“国药专号”收录了15篇关于中药学方面的论文。这些文章有的是对国药发展问题的探讨,如朱小南的《国药前途之展望》;有的是对药物文献的研究,如钱公玄的《香药考》;有的是对药物功效的研究,如蒋文芳的《中药兴奋剂之范围》,章次公的《论止血剂》;有的是临床药物治疗疾病的案例记录,如程绍典的《中国治疟剂之发掘》,汉河的《蔓陀罗华治气喘失眠》;有的是药物史料分析,如朱中德的《本草史话》;还有药物新研究成果介绍,如《国药参三七成分之新研究》、《蒜之新药理》等。

3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文献的价值研究

查看全文

藏医药期刊数据库简介

目前国内外发表于各类不同期刊的藏、汉、英文藏医药学术期刊有26种,论文约有32000篇。由于大多均为纸质版,存在语言障碍、出版周期长、读者面狭窄、传播途径窄、信息传递速度慢、论文资源散乱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藏医药学术研究与交流需求。

藏医药学术的继承、创新,始终是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藏医继承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藏医药学术论文是藏医药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的重要凭借,是藏医药工作者在藏医药基础理论或原理应用实际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科学总结。也是真实、全面、系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传播学术信息的主要载体。代表着藏医药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电子期刊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电子期刊具有体积小,存贮密度高,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泛,利用率高,检索方便快捷等特点,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国内已建立的大型期刊数据库有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由国家统筹建设的大型综合性中医药数据库有《中医药期刊数据库》、《中药数据库》等,在满足中医药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藏医药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为适应国际和国内活跃的藏医药研究在网络化时代的需求,我们拟借鉴成熟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技术,引进先进的信息网络设备,结合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自主开发基于信息网络技术,藏汉英互相兼容的藏医药学术期刊数据库,深度整合国内外藏、汉、英文相关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对藏医药学术期刊进行数字化研究,建立方便、快捷、准确和具有检索功能的藏医药学术期刊数据库,形成面向国内外藏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和销售企业及国内外医学界、文化界、学术界和广大患者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网络实现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广泛覆盖与快捷检索,为藏医药的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有效满足国内外对藏医药学术论文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藏医药事业取得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现有藏医药医疗机构近4000家、科研院所120多家、大专院校50余家、藏药生产和销售企业80余家,藏医药产业已经成为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区特色支柱或优势产业,为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国际上绿色化学、环保产品、回归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倡,国内外医学界、文化界、学术界和广大患者对藏医药深入了解和研究需求日益迫切,项目实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藏医药》杂志是2007年通过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的不懈努力,在全国期刊审批基本冻结的情况下,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我国首部面向国内外藏医医疗、藏医药科研、藏医学院校、藏药企业广大藏医药工作者公开发行的藏医药学术专业期刊,由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主管,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青海省藏医院、青海大学藏医学院主办,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19家藏医药骨干单位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截止2016年,累计出版发行杂志40期,收稿1355篇,596篇,总发行量达46000册,办刊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展示和传播藏医药最新研究成果,代表国内外一流藏医药学术水平、有丰富文化内涵、珍贵史料价值和鲜明使用价值的藏医药学重要学术期刊,为传承和弘扬优秀藏医药文化,促进藏医药学术繁荣与进步,推进国内外藏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着积极作用。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在现代信息网络社会得到广泛应用。藏医药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尚无藏医药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数据库。项目拟借鉴成熟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技术,深度整合国内外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结合藏医药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自主开发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广泛覆盖与快捷检索,实现藏医药学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度共享。

以《中国藏医药》杂志已发表的论文为基础,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的藏医药学术论文,深度整合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对藏医药学术论文进行原文扫描、内容分类,组织形成具有一定格式的期刊电子文档。《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体系:为进一步完善期刊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规范,在电子论文整理的基础上,解析完善藏医药电子期刊的内容和结构,建立制定论文筛选、论文分类、数据结构、数据库模型等内容的《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基于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的结构和内容,对藏医药学术论文按照篇名、作者(第一作者)、关键词、机构、摘要、全文、刊名、刊期、分类号、年代、主题词等进行元数据的深度加工,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入库。《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根据《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和数据资源的结构,采用目前最先进成熟的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藏汉英多语言互相兼容的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应用:采用服务器/浏览器(B/S)开发模式和国际Unicode编码,建立藏汉双语的《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共享平台,通过Internet实现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检索服务功能。

查看全文

新中医杂志投稿论文格式要求

《新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224。新中医一直以提高水平、高质量而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并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药学术刊物。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刊号:0256-7415国内刊号:44-1231/R出版地方:广东邮发代号:46-38创刊时间:1969年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

复合影响因子:0.578

综合影响因子:0.293

期刊全年定价:¥180.00

所属分类: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科技中医学

查看全文

中医药学术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当前中医药学术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同行评议的优缺点,同时结合中医自身的学术特点提出有利于中医药发展与创新的相关建议。[结果]现存的以同行评议为主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有损中医的学术特性,扼杀中医辨证精神,弱化学术成果实践转化,影响中医临床疗效,阻碍中医药文化传承,不利于中医药特有的学术发展等方面。评价中医,必须防止标准化,实现具体化;走出象牙塔,面向大众化;立足临床,警惕常规化,实现中医药的多元化发展。创新中医,应当珍视中医传承,保持中医特色。[结论]中医药学术评价,应以符合中医药独有的学术特点为标准,制定有利于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实现中医药独具“中医特色”的医学创新,以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学术评价;中医药;学术不端;同行评议;辨证论治;创新;传承;特色

1979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举行关于激光科学的会议,会上请了同行专家进行评议,旨在达到同行鉴定、同行评议的目的。《上海激光杂志》在同年5月刊发了此次会议的相关报道,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同行评议用文字形式引入到期刊界[1]。此后,同行评议逐渐成为国内投稿论文评审、职称晋升等活动的主要评审机制。然而,随着一系列有关国际期刊撤稿事件的发生[2-3],同行评议逐渐遭受质疑,并受到社会各界学者的关注。学术评价的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像中医药这样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笔者以为,对中医药的评价应以符合中医药独有的学术特点为标准,而后才能合理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就中医药学术评价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下,并探索如何创建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评价体系。

1同行评议存在的缺点

同行评议作为现代学术界评价学术水平的一种基本评价方法[4],也是目前国际科学技术界公认的科学评价的最重要方法。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在中医界,最主要表现在产生了部分虚假论文[5],中医虚假科研论文间接导致中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也渐趋“虚假”,使得中医临床虚假化,疗效大大降低。同行评议又很难避免学术舞弊,潜移默化地扼杀了学术创新,限制了学术发展,打击了学术活力,特别是中医学术实行同行评议,缺点尤为突出。1郾1标准单一,扼杀中医辨证精神同行评议采用标准化的方法,一般具有固定的思维模式,而国内西医的盛行,导致中医界学术评议形同虚设,盲目跟从西医评价标准。真正的传统中医具有完整的辨证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即在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以及“法无定法”的辨证论治精神,盲目跟从西医实行同行评议,必然扼杀中医学术思维特色,导致大部分中医学子走入为了升职称拼命“科研”,却不会上课、不会用中医思维看病的怪圈,最终形成全民不信中医的可怕局面。1郾2华而不实,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同行评议是现今医学界进行专业职称评定的主要评估方法,然而由于同行评议肇始于西方,都是在同行的科研工作者内部进行论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医药行业中的同行评议具有忽视中医认知思维特点、忽视临床疗效的弊端。因为同行的观点占了主导,却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运用与转化[6]。比如现在高等医学院校所设立的基础医学院,大多数科研课题以动物实验等作为主体科学研究,同行评议也就以此作为“科学”“与时俱进”“创新性”等的评价标准,却忽略了中医基础研究不仅仅是现代意义的科研,更是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中医经典著作为理论知识架构的学术系统,这些经典才是通向中医临床的精、气、神,是中医学术转化的根本所在。忽视中医经典,盲目地把科研作为中医的评价标准,只会导致中医学子不会将所学中医基础理论转化为中医临床,而失去了以辨证论治为大法的真正中医临床,就没有了中医疗效,进而成为无本之木,科研也会变得“华而不实”。以肿瘤治疗为例,虽然肿瘤治疗方面的临床与科研试验研究很多,但现在医学对肿瘤的治疗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远期临床疗效大多数时候并不如中医。因为肿瘤的形成在于机体内环境,只着眼于“肿瘤”本身,必然不会产生好的临床疗效。1郾3舞弊作假,有损学术风气科学是真理的检验品。同行评议的过程中,“同行”专家或会盲从于被评价者在学术方面的权威或其他人情因素等影响,导致评议过程中出现造假行为,使部分评议结果失真。同时,由于同行评议会受评议者主观意志的影响,有时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这就使得在科学界出现了部分关于同行评议的负面现象,进而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严重影响了同行评议在评议过程中积极作用的发挥[7]11。论文造假、课题失真,为职称而做科研,为晋升而写论文,为评议而卖人情,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同行评议结果的准确性及公正性,同时也无形地损害了科研工作的学术风气。

2同行评议优化的方法

查看全文

中医药信息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中医药信息研究和应用现状

医学信息学的理论方面研究存在不足。刘亚民[8]等对我国医学信息研究机构2000—2009年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发现有关医学信息理论、方法与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论文仅占总文献量的2.72%。刘岩等[9]对《医学信息学杂志》自1980年和《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1991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间刊发的全部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缺乏对医学信息理论与医学信息学科体系建设、医学信息学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并认为这是我国近30年医学信息研究领域的重大缺陷。同样,中医药信息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开展得不够。从CNKI检索关键字:“中医药信息学”,查找到41篇相关论文。从1998年到2011年每年的论文数量不多,最多的是2010年,有7篇。分析作者机构可以看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一直关注中医药信息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中医药信息学的内涵、原理以及学科建设[10-13]。2009年,“中医药信息学”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属于二级学科“中医药信息学研究”代码为“36060”。在2010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该学科建设单位有2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和湖北中医学院。在数字时代,信息学的研究领域开始从信息技术走向知识技术,如:语义网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网格技术,知识发现与挖掘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等[14]。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大量中医药相关数据库,数据量与规模日益增大,要实现跨地区、跨领域的中医临床数据共享需要借助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手段。这些新的知识技术已经开始被中医药情报研究工作者学习和借鉴。中医药领域与计算机领域的合作研究工作越来越多。利用语义网技术,开展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研究。2001年启动的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研究[15],是由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资助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医药学收词技术方法及标准、语义系统与语义标准、语言系统建立方法、语言系统语义类型、根据学科特点建立语义关联关系等。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对现有中医药学科的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将病历纪录、图书馆文献数据库等数据按其特有模式存储,并且按统一方式进行处理,实现中医药数据信息系统向知识系统的过渡[16]。目前该系统共收概念词10余万,术语30余万,形成关联130余万个,系统仍在继续加工和完善中[17]。杨雪梅[18]对中医药信息语义集成体系、中医药信息语义集成方法、中医药概念识别、中医方剂数据挖掘、中西医病理、生理因素等进行了线相关性方面的研究。网格是Internet上的计算平台,核心任务是管理分布在Internet广域环境中的各种类型的软硬件资源,为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虚拟的共享资源的计算平台[19]。网格的特征是实现资源共享,目标是消除资源孤岛[20]。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高性能计算与网格应用”的支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了“中国中医药科学数据网格服务应用”的课题研究。另外,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信息化项目的支持下,湖北中医药大学开展了“基于网格的中医临床研究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研究信息共享平台的基本构建、网格服务支撑平台、网格应用支撑平台、数据中心、安全保障体系等几方面,构建中医临床研究信息共享平台的技术方案[21]。基于网格的数据挖掘对于中医药的研究是必要的,是中医药知识创新和发展的新途径[22]。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医药和计算机领域专家将更紧密的合作,做更多的研究。知识组织体系(knowl-edgeorganizationsystem,KOS)是知识组织实践中工具、方法和标准的总称。在以图书、期刊等印刷型文献为主要知识载体的时代,主要表现为分类法和主题词表,用于标识文献的主题特征,方便排架,用户通过各种目录系统方便地定位和获取文献。新型的信息组织方法有:本体(ontology)、简单知识组织系统(simpleknowledgeorganisationsystem,SKOS)、自由分类法等[23]。本体,是在语义网(SemanticWeb)环境下新型的知识组织机制。在本体研究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浙江大学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基于中医药本体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应用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以及语义关系的发现等,并培养了一批相关人才[24]。简单知识组织系统试图在以往的框架下,建立一套标准规范,涵盖目前的分类法、主题词表、各种术语表和词汇表。在分类与主题词表方面,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的研制体现了较高的研究水平。《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25]研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至2007版时,共收录主题词13905条。主题词按中医学科范畴分属于15个类目68个子类目,可用于数据库文献主题标引和检索、医药学期刊主题索引、图书主题编码,并保持与国际权威性医学主题词表(MeSH)的兼容性。《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目前已经开始英文版研制[26],《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编写规则标准,更新标准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展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信息检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通过与计算机领域专家的合作,基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文献检索服务平台[27],尝试了概念的语义网络展示,并在数据库文献检索同时可直接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对百度,google,Pubmed网站的资源检索。王俊健[28]围绕着为中医药数据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搜索服务,对中医药共享平台的架构和各个模块所采用的技术、框架、算法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Mashup社区用户行为模式展开了分析,对实现互联网信息聚合系统在中医药共享服务与其他互联网信息资源间进行Mash-up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中医药知识可视化的展示等方面的研究还待进一步开展。知识组织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信息标准构建。在中医药信息标准构建方面,中医药领域的信息编码、信息标识、元数据等研究已经开始,并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医药信息标准构建方面的工作伴随着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建设开展。中医药元数据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收录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元数据》和《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元数据标准》。数据资源分类标准,由多个研究中心的专家协商制定,包括29个数据加工标准表[29,30]。随着研究工作的积累,2008年,我国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OS)健康信息学技术委员会(Healthinformaticstechnicalcommittee,TC215)提交了5项传统医学信息标准提案,包括: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编制规则、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分类标准与代码、中医药数据资源分类标准与代码、中医学信息元数据标准、中医临床术语分类标准与代码[31]。目前健康知识服务处于领先的机构是隶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TheNationalLibraryofMedicine,NLM),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型图书馆之一,也是著名的医药信息研究中心。NLM拥有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UnifiedModelingLanguagesystem,UMLS)、生物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PubMed)以及面向公众用户的健康知识服务门户网站(MedlinePlus)。公众健康信息及知识需求的不断扩大、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NLM长期与丰富的信息资源积累等因素,促进了NLM从信息产品开发到知识服务体系建立、从文献检索服务到健康信息知识服务的发展和服务战略变迁[32]。医学信息服务已开始成为我国医学信息研究机构的研究重点主题。中医药信息研究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信息产品的应用研究,开始提供满足用户知识需求的服务。中医药信息服务将逐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与实践,包括支持临床决策、辅助新药开发、提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以及舆情监测等。现代医学发展非常迅速,临床医生要面对海量的信息及时作出正确的临床决策,难度不断加大。刘伟萍等[33]研究国外医学信息人员的多种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提出我国循证医学临床信息服务工作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咨询中心”为服务基础,以部分中心成员进入病房主动参与临床实践为辅助手段。中医药信息研究人员针对中医临床实践,开始探讨符合中医临床特点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信息服务,即情报人员就特定临床问题,全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评价和分析,并提供最佳的证据。王俊文等[34]提出中医药领域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以“中心式循证医学情报咨询服务”模式作为主体,辅以分散的检索培训,及“临床情报专家”式的服务作为补充。在中医临床研究方面,中医药信息研究机构开始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提供信息支撑[35]:(1)提供基于词共现聚类分析和同被引聚类分析法的疾病研究热点分析报告;(2)提供高质量循证诊疗信息;(3)提供临床文献“病—证—药”关系线索;(4)提供临床科研查新报告;(5)提供文献与数据资源支撑与保障。解决制约中药新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新药信息研究,建立新药研发信息工作组,并且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尤其强调科技人员新药研究立项前的3次文献工作和立项后的动态情报跟踪[36]。同时要重视为新药研究中文献的利用提供工具,从新药研究的4个阶段入手,有针对性地为研究者推荐药学专业数据库及其相关信息资源[37]。雷蕾等[38,39]基于文献数据研制的中医药化学辅助研发系统开始尝试从化学成分出发对疾病、方剂和中药进行研究,扩展科研思路,发现新知识。这种模式能够从经典方剂、现代临床常用方剂中寻求辨证用药的组合规律,这种组合规律可以是处方单味药的组合,也可以是中药化学成分的组合。该研究还尝试了基于中医药文献数据,从临床治疗肺癌的方剂出发,使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找到方剂中化学组分之间的强关联关系,使用药理实验数据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解释;以及使用关联规则挖掘研究方剂中化学组分高频组合,为组分中药发现提供新途径[40]。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有临床实验室产生兴趣。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考虑和实验室合作,对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信息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广泛的情报调研、分析、评价等。在解决问题与制定决策这一流程中,觉察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说明问题乃至确定解决方案都是情报工作者的工作范畴[41]。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及时准确的信息提供以及正确的应对措施,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因此,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mergencyPublicHealthEvent)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失误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信息收集的全面和深入、信息资源的正确分析与利用、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查新检索和咨询服务、为决策制定提供信息保障[42]。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爆发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41]。此后,我国加强了将信息服务导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决策与救治中。2008年汶川地震时,信息机构反应速度和提供应对策略明显进步。医院的信息机构[43]根据伤者80%以上为骨伤、颅脑外伤的实际情况,在信息服务上,采取以外科信息采集为主,以其他并发症处置医学信息采集为辅,对个别急难危重及特殊伤员的救治做到需要什么信息就提供什么信息。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5.12”地震、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事件中,中医药信息机构通过定期简报、内刊、专题文献数据资源平台服务等方式,为临床医生以及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随着传统医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与传统医药相关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多,中医药产品贸易摩擦、传统医药文化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争论、以及传统医药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和IOS等国际组织中标准制定权的竞争,都要求中医药信息研究机构能提供相关的快速反应材料,为主管部门或政府在对外交涉中提供可靠的信息证据,以及相应的对策,并对决策的效果做出预测。另外,及时洞察国际竞争对手在传统医药标准研究的动态,可以促进我国优先加强相关研究,以免在未来的发展中受制于人。舆情监测常常作为行业政策制订与调整的基础。目前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互联网用户的数量飞速增长,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必定受到重视。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44]。崔薇等[45]通过对1996—2010年公开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9012篇网络舆情领域学术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网络舆情研究的关注度在不断加强,稳定、持续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正在形成。在中医药信息领域,胡艳敏等[46]探讨了国外传统医学情报监测流程与模式,初步分“自动化情报采集———情报分类加工存贮———人机结合的数据处理及情报分析———情报动态输出———系统信息反馈”5个流程与步骤;采取的技术包括:自动化情报采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网络爬虫等其他监控引擎技术。何光虹等[47]分析了网络中医药信息的特点:数量大、更新快、类型多样等;中医药情报研究常使用的网络信息监测和采集技术,包括元搜索引擎、网络爬虫等。

中医药信息研究的发展趋势

理论体系的完整构建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中医药信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将“中医信息学”列入了教育部自主二级博士点和硕士点目录,将从2013年起开始招收中医信息学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可以预见,在“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医药信息学”的作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展开,中医药信息的理论、方法等方面研究工作将得到加强,同时也将中医药信息学课程体系的研究提上日程。中医药信息学在课程体系设置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针对目前常用的5个模块[48]: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类课程、信息管理类课程、中医药类课程,需要建立更细化的课程目录。探索用信息方法来处理中医药数据。中医药数据具有复杂、知识含量大的特点,属于知识密集型数据。针对这些特点,可通过语义网络、网格、本体等技术方法来处理。中医药学与信息学在方法学上相互结合,信息方法是核心,功能准则和整体准则保证信息方法能够正确实施,信息方法与两个准则交互作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信息方法论体系。虽然完整的中医药规律不可能一下发现,通过对复杂的中医药数据的处理,发现中医药信息之间的某些线性规律是值得期待的,并能为将来的规律发现提供借鉴和思路,进而构建符合中医药信息特点的方法学体系。中医药信息研究的开始从知识发现转向知识创造。知识发现[49],是指从大量数据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过程;主要有两大分支:数据库知识发现和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知识创新[50],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创造新的知识过程。经过中医药信息资源建设,现在已有大量种类丰富的中医药数据库。中医药信息转换为知识的过程研究,以及单纯的知识挖掘研究已不能满足需要。从中医药数据中进行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成为未来中医药信息研究方向之一,如:中医临床的经验积累,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传承,他们的隐性知识如何显性化等。

传统的中医药信息服务所提供的文献检索、数据库产品等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新需求,以用户为导向的健康信息知识服务成为发展必然,对信息产品的评价以实际效用为目标。伴随着整个社会的科技发展,中医药信息研究在理论、应用技术、信息检索、信息标准构建等方面的开展;在应用服务方面,强调推动信息研究支撑中医临床决策、辅助中药新药研发;并日益重视基于网络监测的快速反应、支撑应对突发事件对策等。中医药信息研究发展趋向于中医药信息学理论体系构建、中医药信息方法学体系建设、以及研究朝向知识发现与知识创新。

本文作者:董燕崔蒙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理论与标准研究室

查看全文

新世纪前夕论中医现代化综述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学现代化

论文摘要:中医现代化并不等于“中西医结合”,而是要借鉴并超越“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必须研究“知识经济”的影响与要求,最主要的是要实现现代高效的中医药教育;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必须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适应和遵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实行多学科融合,加强学科发展。

“中医现代化”的命题,本身就是一个时代性极强的产物,它同时引导和预示着中医药学的未来。人类即将进人新的世纪,我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类正由“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在此形势下,进一步分析、认识中医现代化的有关问题,对于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中西医结合”对“中医现代化”的历史借鉴

自西学东渐,清末医家倡中西医汇通以来,“中西医结合”己百年有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必须现代化”已渐成共识。对此,国家力倡,官员论证,学者论述。显见,“中医现代化”的提出与确定,本身就蕴含了“中西医结合”并不等于“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要借鉴并超越“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关系。中医现代化,就是要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与方法,使传统的中医学在保持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通过革新,发展成为现代科技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依据唯物史观,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过程看,“中西医结合”作为我国近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经过发展演变,已兼容共扬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一些长处;还由于西医(现代医学)与现代科技体系同步发展的亲缘共生关系,“中西医结合”客观上已成为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技体系之间的连结点,对二者的沟通作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但是,由于中西医结合至今仍无独立而系统的理论,亦未能对中医学理论构架作出全面的研究与阐释,因而只能在传统中医学与中医现代化(现代中医学)之间,起着过渡探索性的中介作用,对于实现中医现代化具有宝贵而积极的借鉴作用。

查看全文

中医药学术交流推广会议上的讲话.wps

继承祖国医学振兴中医事业

锐意进取,开创医疗技术工作新局面

--在2005年全县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同志们:

在全国“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在卫生局中医药管理股和县中医院的大力协助和积极筹备下,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县卫生局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工作在中医药战线上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致以崇高地敬意!

中医药学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今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也非常关心中医药事业,给予了许多支持和扶助,使我县的中医药事业进入了依法、持续、稳步发展的轨道,全县的中医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次会议旨在以继承、发展、创新为主线,拓展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学术发展、科技进步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县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各医疗卫生单位及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还需各尽其责,加倍努力,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为我县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县中医院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在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方面,特别是骨伤、针灸专科两方面,措施有力,成绩斐然。此外在人才培养、信息网络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查看全文

科学精神与中医药教育综述

论文关键词::科学精神中医药教育

论文摘要: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具体层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二是抽象层面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如果说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是科学教育的实体的话,那么科学精神的培养则是科学教育的灵魂。不断现代化的中医学已经为融现代与传统为一体的科学精神创造了一种契机,我们应当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归纳符合中医学形态的科学精神,把握中医学为我们创造的科学精神,培育中医药教育的科学灵魂。

1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自觉崇尚科学的精神状态,它蕴涵着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开启民智、彰显理性的先锋。科学精神所造就的是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1科学精神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科学精神所张扬的,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包括思维所依据的准则,判别所依据的准则,行动所依据的准则等等。一个人若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这些依据和准则,就必定会陷入背离或远离科学方向、科学道路而滑向认知的误区,滑向离真实、离真理、离真情越来越远的道路上去。由此可见,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从科学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科学理性成分,其内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总结科学精神的内容时,既要考虑其时代特征,又要关注其继承性,既不能泥古不化,又不能以现代科学偏废传统.

1.2现代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与现代科学体系相伴而生的,是西方古代科学精神的延续。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科学精神,有一种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亚里斯多德曾说:“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正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兴起于以培根为代表的感官唯实主义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培根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海森堡为近现代科学被功利性推进的图景作了如下描绘:“知识的每一步进展都和从它能引导出什么实际应用的问题相联系,科学的进展被描绘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实用成了时代的口号”。应该说古代的西方科学远远落后于中国,但西方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使西方人无形中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知识的积累,进行科学手段和方法的探求,同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并在运用中得到发展。18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西方科学开始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夭文学、地理学等等应运而生。在医学史上,显微镜的发明就使西方人对疾病的认识步入了新的阶段,结束了数千年来与疾病抗争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正因为如此,西方古代科学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现代科学精神也就萌芽于西方古代的科学精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