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宣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4:54:53

中医宣传

中医宣传范文篇1

【关键词】中医;宣传

中医历史悠久,经历长时间和无数次疫病的检验,是我国历代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深受广大民众的信任。但近百年来,中医的命运却非常坎坷,逐步走向衰落。在20世纪早期,刚兴起的科学主义是以现代科学为最高的评价标准,用这样的标准来理解、评价和发展中医,其结果必然将中医视为“伪科学”,而一切不科学的东西在科学主义的眼里是要被废除或改造的,于是就在20世纪初出现了“废止中医”的口号和主张,但这些错误的主张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然而中医还是遭到了重大打击。解放以后,曾任卫生部副部长的王斌提出了改造中医,中医要学习西医的主张,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医的发展,持续到现在。现在中医的状况是“中西医结合”处于“结而未合”的状态,而中医现代化的道路也是困难重重。

提起中医,很多人都会想起鲁迅先生写的一段记述“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因此所用的药引也很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病故了。”后来鲁迅到国外学医,记起以前医生的言论和方药,“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或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中医沦落到这个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直接原因看,因为中医里的良医少,庸医多。一剂中药几十味,像霰弹枪打麻雀,瞄得不准,总有一味对症的。一些病人也相信中医,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由于中医医疗费用低,受大城市的西医至上论的污染少,找中医看病,但是常常找的是庸医。虽然一时治不死病,但也治不好病。一来二去,病人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还是找西医开刀动手术,搞“暴力革命”[1]。

当今的现实是,在科学(现代医学)的耀眼光环下,中医的公众信任度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越来越少的人得病时求助于中医。这使中医的发展环境更加艰难,道路更加坎坷。我们认为这些现象与我们对中医的宣传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中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重新树立民众对中医的信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中医的宣传,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信任中医、选择中医,这将为中医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关于宣传

1.1宣传的目的宣传的目的是左右和影响公众的思想行为和社会舆论。宣传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信息交流过程[2]。通过宣传可以使人们对所宣传内容有一定了解,并对所宣传内容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通过对外宣传中医,就可以使更多的人进一步正确认识中医、接受中医。

1.2宣传效益在宣传中或宣传后,宣传对象理解宣传者的观点并自愿地按照宣传者的指导采取行动,就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宣传效益[2]。决定宣传效益的社会因素有宣传者,宣传内容、场合、时机、动机、方法等。因此,中医的宣传只有处理好这些因素,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益,为中医的普及打下坚实基础。

2中医界对外宣传存在的问题

2.1中医院宣传不足中医院作为大众认识中医、了解中医中药的第一个窗口,也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窗口,其形象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医的形象与发展。同时中医院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最重要基地,因此,发展好中医院对中医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1.1形象和品牌不突出目前对中医院的形象和品牌打造不够,在全国有大至省级小至县级以至社区的中医院、国医馆等大大小小众多的中医医疗机构,而有形象、有品牌的则是凤毛麟角,与之相比,有声誉、有形象的西医院则比比皆是。

2.1.2中医特色彰显不足首先目前中医院在建设过程中,缺乏中医特色,导致各级中医院建成了无论是科室分布,还是仪器设备都与西医院基本上如出一辙的局面,不中不西,甚至使中医院变成了二流的西医院。在大多数中医院,对中医辨证所需要的四诊资料,特别是中医需要的各种体征所录甚少,比如,我们的很多中医院,医生已经很少进行脉诊之类的诊疗手段,而主要依靠西医的检查诊断方法。其次,中药的利用率也很低。据《健康报》一项涵盖2004年全国近百所不同等级中医院的监测资料显示,中医院的中医药治疗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西医治疗率反呈上升。在2000,2001,2002,2003年的住院病人中,中医药治疗病案数分别占28%,25%,20%,18%。在住院收费比例中,西药费占总费用的37.4%,而中药饮片和成药费仅占总费用的8.07%[3]。中医的精华被摒弃,从而导致了中医院无中医特色,中医西医化等种种弊端。中医院里以西药为主,中药仅为辅助作用,这无形中给人们一个印象:中医不如西医。

另外还缺少宣传一些中医特色保健与防治疾病方法,如中医养生,推拿以及经络美容等,没有充分展现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观念以及中医“简、验、便、廉”的优势。这些既不利于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也不利于广大民众对中医的认可。

2.1.3对病人的宣传不足在宣传过程中,对病人的宣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有过这样的调查,在某一门诊对就诊的患者进行查询,询问他们是通过何种方式找到需要的医生就诊,他们的回答主要是通过该门诊就诊过的病人。这就说明了病人口碑的重要性,而中医生在对病人诊治时,向病人解释与宣传中医学知识是存在很大不足的,很多中医生往往用西医术语对病人的病因病机进行解释,而很少用中医理论解释其病因病机,甚至在病人问及中医学的病名病因时,也常常以中医术语难以理解为托词含混过去[4]。这样,大大影响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宣传和普及。

2.2在基础教育中宣传不足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的基础教育,但我们在从小学到中学的教材中却很少有关于中医学的理论和方药的基本知识的介绍,偶尔见到的仅是关于华佗和李时珍等几个中医人物的简介。与之相比,与西医有很大关系的《自然与社会》和用西医观点阐述的《生理健康》等医学知识则在中小学教材中应用广泛[4]。

2.3针对广大民众的宣传不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西医病名、术语充斥耳旁,而中医病名、术语则很少听见。当病人或民众被问及某种疾病时,常能用西医的观点略述一二,而被问及是否知其中医病名或发病机理时,则大都摇头或说的与事实大有出入。现今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宣传推销随处可见。在很多一流西医医院,如协和医院,都倡导“大专家与小文章”,十分重视西医的科普工作。相比之下,中医学面向大众的宣传则显得很不足,特别是对青年一代和信息传播较封闭的广大农村民众宣传的针对性不强,他们之中很多对中医缺乏认识,认识不足甚至为数较多的人对中医有很大的误解。正因为这样,有许多所谓的“江湖术士”和游医骗子打着中医的旗号,什么“老中医,包治百病”、“中药一包灵”等,到处招摇撞骗,使许多民众上当受骗,蒙受财产甚至生命健康的损害,这也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形象。

2.4科普书籍宣传不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宣传常常是国家有关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专家撰写出版科普读物,将复杂深奥的科学理论或现代技术,通过深入浅出的描述,生动有趣的讲解,呈现给广大读者,既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素养,又传播了科学知识。而中医学在这方面的工作却还很欠缺:一方面介绍中医学知识的科普书籍数量不多。另一方面,这些仅有的介绍中医知识的书籍中又多数只限于方药的介绍、家庭护理、成方选用和简单地对症下药等死板的知识,混淆了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症,而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辨证论治等重要知识的介绍,则显得很欠缺。

2.5中医院校对外的宣传不足中医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基地,担负着培养中医药接班人、复兴和发扬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的重任。然而,由于其特色往往不够鲜明及宣传不够,导致其在高校之中甚至只在医学院校之中知名度和地位都明显地不尽人意,提到医学院校,人们大都会联想到学习人体解剖,动物、化学实验,现代医疗仪器检查等等的西医学校,而很少会想到有学习阴阳、五行、精、气、神等等的中医学校。一些学生选择了中医学专业,却对中医有何特色,所学是否有用,是否科学等等一知半解或心存疑虑,甚至有些人是不得已而选择中医院校。

还有就是中医院校对高考考生的宣传显得相对不足,很多考生对中医院校了解不多,对中医院校的特色、优势更是知之甚少,很多选择学习医学的高考考生一般只把中医院校作为第二、第三志愿,甚至最后的志愿。由此导致的生源不足和学生质量不高也严重制约了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3大力宣传,促进中医的发展

3.1中医院要重视宣传,加强宣传

3.1.1树立中医院形象

打造中医院品牌在树立形象、打造品牌、促进医院发展的战略上,需要有长远眼光、一定现代的营销策略,更要紧紧抓住中医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特别是中医具有的疗效灵验、价格廉惠、使用方便、用法简单等优势进行大力宣传。另外注意搞好医疗环境和服务,不要说装饰得多么漂亮、豪华,至少也让病人感到简洁、舒适。换句话说,就是尽量提升医院的“硬件”和“软件”质量。在具体做法上,中医院有必要大力开展立体化宣传,对一些专科专病进行正面的报道,带动一些品牌专科的发展;注意提高中医生素质、招揽各类中医高级人才;对院内知名专家或名老中医进行特别宣传,提高医院知名度。在院内通过宣传栏、医院简讯进行宣传的同时,在院外则通过电视台、报纸、电台等各大媒体报道,以及进行社区义诊服务等活动形式宣传中医,提高中医和医院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吸引病人到医院就诊,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3.1.2坚持中医特色,加强特色宣传在认真继承的基础上,沿着中医的思路与方法发展。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兼顾西医药的同时,突出中医中药,提高中药及其他治法的应用率,重视临床治疗与中医药发展的关系及对中医中药治病的规律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在大的中医院进行品牌与形象打造的同时,处在社区或农村城镇内小的中医医疗点或国医馆等则着力于民众利益,积极开展针灸、推拿、按摩、足疗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活动,贴近民众生活,方便民众,为广大民众服务。让民众切身体会到中医“简、验、便、廉”所带来的实惠,这也是最直接的宣传。据报道,在广州的荔港国医馆已经“晋升”为广州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中医特色的宣传还需要我们中医药人继续为之努力奋斗。

3.1.3加强对病人的宣传病人的口碑是最有力的宣传,医生在为病人治病时,应当尽量以中医学的名词术语耐心向病人解释病因病机,诊断依据,治疗方案等,以提高病人对中医的重视度和信任度。中医历来重视“治未病”,要向病人宣传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养生保健方法,提高病人对疾病的防治意识。同时,中医院开给病人中药的包装上也可简要注上一些介绍中医的小知识,一方面作为病人的心理来说,他们很渴望知道这些关于医学方面的常识特别是与他们的疾病息息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这样让病人看病看得明明白白,减少不必要的神秘感,客观上也宣传了中医院本身,以此不断提高中医学的普及率和提高中医的知名度。

另外,在西医院的中医科,也需要政府、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资金支持,搞出中医特色,创出高疗效,就诊病人自然就会增多,科室也会发展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3.2应加强基础教育的中医宣传针对基础教育中宣传不足这种不利情况,我们建议在中小学基础教材中有计划地适当增设有关中医学的专题介绍,使人们从小就对中医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去中医药大学实验室,文献馆,药圃等参观,尽早地让中小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培养对中医的兴趣,树立对中医的信心。

3.3加强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应当效法现代科技知识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声像、图文、报刊、广播、电视、戏剧、医院简报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载体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及诊治方法进行广泛的宣传,或定期通过医院、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向民众进行宣传。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最近广州日报专题连篇报道广东省中医院里的名老中医,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通过宣传、介绍名老中医的事迹与特长,不仅使读者们以及广大市民们了解更多的名老中医,还增强了他们对中医治疗疾病的信心,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需要特别重视网络的宣传,有必要制定一系列宣传政策和措施,针对广大网民(青年大多是“上网”一族)进行宣传。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应该对宣传的内容有所侧重。比如:对一般病人,除了详细讲解病情外,还要侧重中医治疗效果的宣传;对青年一代和文化水平较高者,应侧重中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宣传,使其相信中医并认可中医。针对收入水平较低者,则侧重于宣传中医廉、验等优势。对于信息较落后,相对封闭的广大农村可以采取下乡义诊和咨询等活动形式,需要更多地宣传中医“简、验、便、廉”的特色,这些更符合广大农村民众的利益。也可考虑在各地组建“中医进修班”,招收农村中的“赤脚”医生,对他们进行再教育,然后通过他们使用中医为民众治病服务来扩大中医的影响。这样多方面、有侧重地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并选择中医。

3.4加强中医科普教材的建设,提高“质”与“量”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中医药学专家撰写出版中医药方面的科普读物。适应现代人的愿望和习惯,将复杂深奥的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思维方法、学术特点、中医学对人体、对疾病的认识,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深入浅出的描述,生动有趣的语言,呈现给广大读者,这样既传播了中医学的知识,又提高了民众的中国传统文化水平。

3.5加强中医院校对外的宣传中医院校作为传承和发扬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的主要阵地,应当突出其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加大对外界尤其是对高考报考医学的学生群体的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更高素质的人才投身中医药事业。而身为中医药接班人的中医院校学生,也应该有宣传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使命感,在努力学好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与宣传。如参加一些义诊活动和咨询活动,用所学到的中医药知识为群众治病和为不了解中医的人们解答疑惑等等。

4中医现代化对中医宣传的促进

中医现代化目标是适应人们的要求(即现代市场的需求),能够更好、更快、更方便地防治疾病,为人类健康服务。当今社会,人们在疗效、携带和安全问题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而中医的现代化符合大众的需求,必然会使更多的人接受中医。因此、中医的现代化对中医的宣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要大力进行中医的现代化,加快中医现代化的步伐。而要进行中医现代化应避免进入认识误区,如果走入误区,对中医的宣传是很不利的。有人认为量化客观化就是中医现代化,用西药的理论为依据来研究中药,或认为把对中医证候进行量化客观化就是中医现代化,还有人认为统计处理或动物实验就是现代化。其实这些都是对中医认识的误区,这些认识都违背了中医最基本的特点——辨证论治。他们把西医的体系完全移植到中医,而两者是不同的体系,绝不能用西医的标准来评判中医。因此,通过逐步吸收现代成果,主动与现代科技接轨,提高中医现代化的水平和中医医疗的科技含量,可以让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古老中医与时俱进,大步迈向现代化。

5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5~9]

5.1宣传者自身的问题现今中医界也普遍存在对中医缺乏信任的信任危机,这对中医的宣传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应该让中医界人士明白中医发展面临的挑战性和形势的严峻性,假设连中医界的人士都没有足够信心的话,怎么能让大众相信你所宣传的中医并接受中医?因此,作为一名中医界人士,对中医的发展应抱有绝对的信心,要坚信中医可以并且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

5.2宣传的后动力问题在现阶段下,中医的发展并不乐观,中医处于被动地位,对中医的宣传必定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下去,这就必然涉及到宣传的后动力上,即中医的教育问题。许多名老中医、中医界人士都对中医现行的教育体制感到担忧,这是关系到中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中医泰斗邓铁涛就曾说过:我们这一代人将成为中医的掘墓人。因此,势必要解决好中医的传承问题,中医宣传的后动力才能得到保证。

5.3中医的宣传应进行“上、下、内、外”,多方位相结合的有针对性的宣传“上”可理解为非中医界的医学人士,“下”可说是普通广大民众,通过上下结合有针对性地宣传,让社会都能够正确认识中医并支持中医,则中医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内、外”则是指国内和国外宣传相结合。在现阶段,据报道可知,国外对中医药的宣传要优于国内,国外对中医的宣传更注重其自身特色和基本特点。据国内、国外宣传的经验以及各自优缺点的对比,二者可互相借鉴,以让中医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5.4应该让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中医,特别是媒体,新闻界,广泛、积极宣传中医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匮乏,不管从基本国情还是国民经济来看,大力发展中医药都是利国利民的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就一直都很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0031001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合国中医药条例》从法律上确定了国家对中医药的扶持。但是尽管如此,中医药在社会上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还是未尽如人意,探其究竟,这与我们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未到位有很大关系。如对中医的宣传工作“束之高阁”,老百姓只能“敬而远之”了。有着广大读者、听众、观众的非医类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很少有专门介绍中医的栏目或节目。因此除了继续加大各级政府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外,还必须配合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和载体,对中医药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性立体宣传,使中医药深入人心。这就让社会各界更广泛地关注和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从而为国家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德强.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J].健康大视野,2006,4:20.

[2]邵培仁.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和舆论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5.

[3]刘燕玲.中医院里中医难称绝对主角[J].家庭中医药,2005,12(3):12.

[4]张庆祥.中医科普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10:39.

[5]张玉泉.中西医结合何以“结而不合”[J].河南中医,2004,24(1):12.

[6]邓铁涛.中医药必须深化改革[J].中国中医药报,2003,35(6):18.

[7]程彩云.做好宣传工作促进中医院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6,6(6):27.

中医宣传范文篇2

【关键词】中医;宣传

中医历史悠久,经历长时间和无数次疫病的检验,是我国历代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深受广大民众的信任。但近百年来,中医的命运却非常坎坷,逐步走向衰落。在20世纪早期,刚兴起的科学主义是以现代科学为最高的评价标准,用这样的标准来理解、评价和发展中医,其结果必然将中医视为“伪科学”,而一切不科学的东西在科学主义的眼里是要被废除或改造的,于是就在20世纪初出现了“废止中医”的口号和主张,但这些错误的主张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然而中医还是遭到了重大打击。解放以后,曾任卫生部副部长的王斌提出了改造中医,中医要学习西医的主张,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医的发展,持续到现在。现在中医的状况是“中西医结合”处于“结而未合”的状态,而中医现代化的道路也是困难重重。

提起中医,很多人都会想起鲁迅先生写的一段记述“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因此所用的药引也很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病故了。”后来鲁迅到国外学医,记起以前医生的言论和方药,“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或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中医沦落到这个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直接原因看,因为中医里的良医少,庸医多。一剂中药几十味,像霰弹枪打麻雀,瞄得不准,总有一味对症的。一些病人也相信中医,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由于中医医疗费用低,受大城市的西医至上论的污染少,找中医看病,但是常常找的是庸医。虽然一时治不死病,但也治不好病。一来二去,病人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还是找西医开刀动手术,搞“暴力革命”[1]。

当今的现实是,在科学(现代医学)的耀眼光环下,中医的公众信任度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越来越少的人得病时求助于中医。这使中医的发展环境更加艰难,道路更加坎坷。我们认为这些现象与我们对中医的宣传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中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重新树立民众对中医的信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中医的宣传,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信任中医、选择中医,这将为中医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关于宣传

1.1宣传的目的宣传的目的是左右和影响公众的思想行为和社会舆论。宣传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信息交流过程[2]。通过宣传可以使人们对所宣传内容有一定了解,并对所宣传内容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通过对外宣传中医,就可以使更多的人进一步正确认识中医、接受中医。

1.2宣传效益在宣传中或宣传后,宣传对象理解宣传者的观点并自愿地按照宣传者的指导采取行动,就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宣传效益[2]。决定宣传效益的社会因素有宣传者,宣传内容、场合、时机、动机、方法等。因此,中医的宣传只有处理好这些因素,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益,为中医的普及打下坚实基础。

2中医界对外宣传存在的问题

2.1中医院宣传不足中医院作为大众认识中医、了解中医中药的第一个窗口,也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窗口,其形象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医的形象与发展。同时中医院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最重要基地,因此,发展好中医院对中医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1.1形象和品牌不突出目前对中医院的形象和品牌打造不够,在全国有大至省级小至县级以至社区的中医院、国医馆等大大小小众多的中医医疗机构,而有形象、有品牌的则是凤毛麟角,与之相比,有声誉、有形象的西医院则比比皆是。

2.1.2中医特色彰显不足首先目前中医院在建设过程中,缺乏中医特色,导致各级中医院建成了无论是科室分布,还是仪器设备都与西医院基本上如出一辙的局面,不中不西,甚至使中医院变成了二流的西医院。在大多数中医院,对中医辨证所需要的四诊资料,特别是中医需要的各种体征所录甚少,比如,我们的很多中医院,医生已经很少进行脉诊之类的诊疗手段,而主要依靠西医的检查诊断方法。其次,中药的利用率也很低。据《健康报》一项涵盖2004年全国近百所不同等级中医院的监测资料显示,中医院的中医药治疗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西医治疗率反呈上升。在2000,2001,2002,2003年的住院病人中,中医药治疗病案数分别占28%,25%,20%,18%。在住院收费比例中,西药费占总费用的37.4%,而中药饮片和成药费仅占总费用的8.07%[3]。中医的精华被摒弃,从而导致了中医院无中医特色,中医西医化等种种弊端。中医院里以西药为主,中药仅为辅助作用,这无形中给人们一个印象:中医不如西医。

另外还缺少宣传一些中医特色保健与防治疾病方法,如中医养生,推拿以及经络美容等,没有充分展现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观念以及中医“简、验、便、廉”的优势。这些既不利于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也不利于广大民众对中医的认可。

2.1.3对病人的宣传不足在宣传过程中,对病人的宣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有过这样的调查,在某一门诊对就诊的患者进行查询,询问他们是通过何种方式找到需要的医生就诊,他们的回答主要是通过该门诊就诊过的病人。这就说明了病人口碑的重要性,而中医生在对病人诊治时,向病人解释与宣传中医学知识是存在很大不足的,很多中医生往往用西医术语对病人的病因病机进行解释,而很少用中医理论解释其病因病机,甚至在病人问及中医学的病名病因时,也常常以中医术语难以理解为托词含混过去[4]。这样,大大影响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宣传和普及。

2.2在基础教育中宣传不足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的基础教育,但我们在从小学到中学的教材中却很少有关于中医学的理论和方药的基本知识的介绍,偶尔见到的仅是关于华佗和李时珍等几个中医人物的简介。与之相比,与西医有很大关系的《自然与社会》和用西医观点阐述的《生理健康》等医学知识则在中小学教材中应用广泛[4]。

2.3针对广大民众的宣传不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西医病名、术语充斥耳旁,而中医病名、术语则很少听见。当病人或民众被问及某种疾病时,常能用西医的观点略述一二,而被问及是否知其中医病名或发病机理时,则大都摇头或说的与事实大有出入。现今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宣传推销随处可见。在很多一流西医医院,如协和医院,都倡导“大专家与小文章”,十分重视西医的科普工作。相比之下,中医学面向大众的宣传则显得很不足,特别是对青年一代和信息传播较封闭的广大农村民众宣传的针对性不强,他们之中很多对中医缺乏认识,认识不足甚至为数较多的人对中医有很大的误解。正因为这样,有许多所谓的“江湖术士”和游医骗子打着中医的旗号,什么“老中医,包治百病”、“中药一包灵”等,到处招摇撞骗,使许多民众上当受骗,蒙受财产甚至生命健康的损害,这也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形象。

2.4科普书籍宣传不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宣传常常是国家有关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专家撰写出版科普读物,将复杂深奥的科学理论或现代技术,通过深入浅出的描述,生动有趣的讲解,呈现给广大读者,既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素养,又传播了科学知识。而中医学在这方面的工作却还很欠缺:一方面介绍中医学知识的科普书籍数量不多。另一方面,这些仅有的介绍中医知识的书籍中又多数只限于方药的介绍、家庭护理、成方选用和简单地对症下药等死板的知识,混淆了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症,而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辨证论治等重要知识的介绍,则显得很欠缺。

2.5中医院校对外的宣传不足中医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基地,担负着培养中医药接班人、复兴和发扬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的重任。然而,由于其特色往往不够鲜明及宣传不够,导致其在高校之中甚至只在医学院校之中知名度和地位都明显地不尽人意,提到医学院校,人们大都会联想到学习人体解剖,动物、化学实验,现代医疗仪器检查等等的西医学校,而很少会想到有学习阴阳、五行、精、气、神等等的中医学校。一些学生选择了中医学专业,却对中医有何特色,所学是否有用,是否科学等等一知半解或心存疑虑,甚至有些人是不得已而选择中医院校。

还有就是中医院校对高考考生的宣传显得相对不足,很多考生对中医院校了解不多,对中医院校的特色、优势更是知之甚少,很多选择学习医学的高考考生一般只把中医院校作为第二、第三志愿,甚至最后的志愿。由此导致的生源不足和学生质量不高也严重制约了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3大力宣传,促进中医的发展

3.1中医院要重视宣传,加强宣传

3.1.1树立中医院形象

打造中医院品牌在树立形象、打造品牌、促进医院发展的战略上,需要有长远眼光、一定现代的营销策略,更要紧紧抓住中医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特别是中医具有的疗效灵验、价格廉惠、使用方便、用法简单等优势进行大力宣传。另外注意搞好医疗环境和服务,不要说装饰得多么漂亮、豪华,至少也让病人感到简洁、舒适。换句话说,就是尽量提升医院的“硬件”和“软件”质量。在具体做法上,中医院有必要大力开展立体化宣传,对一些专科专病进行正面的报道,带动一些品牌专科的发展;注意提高中医生素质、招揽各类中医高级人才;对院内知名专家或名老中医进行特别宣传,提高医院知名度。在院内通过宣传栏、医院简讯进行宣传的同时,在院外则通过电视台、报纸、电台等各大媒体报道,以及进行社区义诊服务等活动形式宣传中医,提高中医和医院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吸引病人到医院就诊,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1.2坚持中医特色,加强特色宣传在认真继承的基础上,沿着中医的思路与方法发展。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兼顾西医药的同时,突出中医中药,提高中药及其他治法的应用率,重视临床治疗与中医药发展的关系及对中医中药治病的规律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在大的中医院进行品牌与形象打造的同时,处在社区或农村城镇内小的中医医疗点或国医馆等则着力于民众利益,积极开展针灸、推拿、按摩、足疗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活动,贴近民众生活,方便民众,为广大民众服务。让民众切身体会到中医“简、验、便、廉”所带来的实惠,这也是最直接的宣传。据报道,在广州的荔港国医馆已经“晋升”为广州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中医特色的宣传还需要我们中医药人继续为之努力奋斗。

3.1.3加强对病人的宣传病人的口碑是最有力的宣传,医生在为病人治病时,应当尽量以中医学的名词术语耐心向病人解释病因病机,诊断依据,治疗方案等,以提高病人对中医的重视度和信任度。中医历来重视“治未病”,要向病人宣传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养生保健方法,提高病人对疾病的防治意识。同时,中医院开给病人中药的包装上也可简要注上一些介绍中医的小知识,一方面作为病人的心理来说,他们很渴望知道这些关于医学方面的常识特别是与他们的疾病息息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这样让病人看病看得明明白白,减少不必要的神秘感,客观上也宣传了中医院本身,以此不断提高中医学的普及率和提高中医的知名度。

另外,在西医院的中医科,也需要政府、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资金支持,搞出中医特色,创出高疗效,就诊病人自然就会增多,科室也会发展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3.2应加强基础教育的中医宣传针对基础教育中宣传不足这种不利情况,我们建议在中小学基础教材中有计划地适当增设有关中医学的专题介绍,使人们从小就对中医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去中医药大学实验室,文献馆,药圃等参观,尽早地让中小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培养对中医的兴趣,树立对中医的信心。

3.3加强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应当效法现代科技知识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声像、图文、报刊、广播、电视、戏剧、医院简报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载体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及诊治方法进行广泛的宣传,或定期通过医院、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向民众进行宣传。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最近广州日报专题连篇报道广东省中医院里的名老中医,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通过宣传、介绍名老中医的事迹与特长,不仅使读者们以及广大市民们了解更多的名老中医,还增强了他们对中医治疗疾病的信心,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需要特别重视网络的宣传,有必要制定一系列宣传政策和措施,针对广大网民(青年大多是“上网”一族)进行宣传。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应该对宣传的内容有所侧重。比如:对一般病人,除了详细讲解病情外,还要侧重中医治疗效果的宣传;对青年一代和文化水平较高者,应侧重中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宣传,使其相信中医并认可中医。针对收入水平较低者,则侧重于宣传中医廉、验等优势。对于信息较落后,相对封闭的广大农村可以采取下乡义诊和咨询等活动形式,需要更多地宣传中医“简、验、便、廉”的特色,这些更符合广大农村民众的利益。也可考虑在各地组建“中医进修班”,招收农村中的“赤脚”医生,对他们进行再教育,然后通过他们使用中医为民众治病服务来扩大中医的影响。这样多方面、有侧重地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并选择中医。

3.4加强中医科普教材的建设,提高“质”与“量”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中医药学专家撰写出版中医药方面的科普读物。适应现代人的愿望和习惯,将复杂深奥的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思维方法、学术特点、中医学对人体、对疾病的认识,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深入浅出的描述,生动有趣的语言,呈现给广大读者,这样既传播了中医学的知识,又提高了民众的中国传统文化水平。

3.5加强中医院校对外的宣传中医院校作为传承和发扬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的主要阵地,应当突出其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加大对外界尤其是对高考报考医学的学生群体的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更高素质的人才投身中医药事业。而身为中医药接班人的中医院校学生,也应该有宣传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使命感,在努力学好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与宣传。如参加一些义诊活动和咨询活动,用所学到的中医药知识为群众治病和为不了解中医的人们解答疑惑等等。

4中医现代化对中医宣传的促进

中医现代化目标是适应人们的要求(即现代市场的需求),能够更好、更快、更方便地防治疾病,为人类健康服务。当今社会,人们在疗效、携带和安全问题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而中医的现代化符合大众的需求,必然会使更多的人接受中医。因此、中医的现代化对中医的宣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要大力进行中医的现代化,加快中医现代化的步伐。而要进行中医现代化应避免进入认识误区,如果走入误区,对中医的宣传是很不利的。有人认为量化客观化就是中医现代化,用西药的理论为依据来研究中药,或认为把对中医证候进行量化客观化就是中医现代化,还有人认为统计处理或动物实验就是现代化。其实这些都是对中医认识的误区,这些认识都违背了中医最基本的特点——辨证论治。他们把西医的体系完全移植到中医,而两者是不同的体系,绝不能用西医的标准来评判中医。因此,通过逐步吸收现代成果,主动与现代科技接轨,提高中医现代化的水平和中医医疗的科技含量,可以让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古老中医与时俱进,大步迈向现代化。

5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5~9]

5.1宣传者自身的问题现今中医界也普遍存在对中医缺乏信任的信任危机,这对中医的宣传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应该让中医界人士明白中医发展面临的挑战性和形势的严峻性,假设连中医界的人士都没有足够信心的话,怎么能让大众相信你所宣传的中医并接受中医?因此,作为一名中医界人士,对中医的发展应抱有绝对的信心,要坚信中医可以并且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

5.2宣传的后动力问题在现阶段下,中医的发展并不乐观,中医处于被动地位,对中医的宣传必定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下去,这就必然涉及到宣传的后动力上,即中医的教育问题。许多名老中医、中医界人士都对中医现行的教育体制感到担忧,这是关系到中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中医泰斗邓铁涛就曾说过:我们这一代人将成为中医的掘墓人。因此,势必要解决好中医的传承问题,中医宣传的后动力才能得到保证。

5.3中医的宣传应进行“上、下、内、外”,多方位相结合的有针对性的宣传“上”可理解为非中医界的医学人士,“下”可说是普通广大民众,通过上下结合有针对性地宣传,让社会都能够正确认识中医并支持中医,则中医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内、外”则是指国内和国外宣传相结合。在现阶段,据报道可知,国外对中医药的宣传要优于国内,国外对中医的宣传更注重其自身特色和基本特点。据国内、国外宣传的经验以及各自优缺点的对比,二者可互相借鉴,以让中医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5.4应该让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中医,特别是媒体,新闻界,广泛、积极宣传中医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匮乏,不管从基本国情还是国民经济来看,大力发展中医药都是利国利民的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就一直都很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0031001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合国中医药条例》从法律上确定了国家对中医药的扶持。但是尽管如此,中医药在社会上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还是未尽如人意,探其究竟,这与我们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未到位有很大关系。如对中医的宣传工作“束之高阁”,老百姓只能“敬而远之”了。有着广大读者、听众、观众的非医类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很少有专门介绍中医的栏目或节目。因此除了继续加大各级政府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外,还必须配合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和载体,对中医药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性立体宣传,使中医药深入人心。这就让社会各界更广泛地关注和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从而为国家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德强.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J].健康大视野,2006,4:20.

[2]邵培仁.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和舆论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5.

[3]刘燕玲.中医院里中医难称绝对主角[J].家庭中医药,2005,12(3):12.

[4]张庆祥.中医科普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10:39.

[5]张玉泉.中西医结合何以“结而不合”[J].河南中医,2004,24(1):12.

[6]邓铁涛.中医药必须深化改革[J].中国中医药报,2003,35(6):18.

[7]程彩云.做好宣传工作促进中医院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6,6(6):27.

中医宣传范文篇3

《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发行面广,其宣传报道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代表性。该报《健康视界版》注重对群众健康的宣传和报道,是许多读者喜爱的好栏目。2011年市中医药管理办公室与日报社合作开展以下工作:

(一)举办《中医在我身边》有奖征文活动。在全市征集以讲述自己对中医的真实经历和亲身感受,或中医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提升等为主题的文章,征文择优录稿在《日报健康视界版》刊登,每周一期,每期1-2篇,全年不少于50篇。稿酬由报社按规定支付。征文活动结束后,由日报社与市中医药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优秀作品评奖。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奖品分别为由市中医院提供的价值2000元、1000元和500元的健康卡一张。

(二)宣传介绍名中医药专家。《健康视界版》开设《名中医访谈录》,每期介绍一名部级、省级和市级的名中医药专家,宣传专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治经验和感悟见解。

(三)动态报道。对涉及我市卫生事业尤其是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开展的相关活动和重要新闻,在二版或阳光政务版面,随时进行动态报道。全年不少于20篇。

各单位要积极发动广大干部职工根据日报社征稿要求踊跃投稿,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要认真组织本单位的名中医药专家撰写简历、临床观点;对本单位将要开展的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活动及时与市中医药宣教中心联系。市中医药宣教中心要对《中医在我身边》征文的科学性进行审查;要合理安排名中医药专家见报时间;对各单位开展的相关活动和重要新闻,要及时联系报社采访报道。

二、与电视台合办《中医养生》栏目。

《中医养生》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阐述起居作息、饮食养生、强身进补、防病治病与护肤养颜等内容,为观众提供日常自保自疗的养生宜忌建议。根据中国传统养生学“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针对节气变化和观众需求,适时顺势的安排节目内容,在系统介绍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介绍实用养生方法。节目架构包括:(1)《中医话养生》。邀请中医专家针对节气变化和观众需求,讲解相关养生知识;(2)《我和养生》。征集观众的养生保健故事,或者一些偏方,让医生点评是否科学合理,并有针对性的提供更好的建议或方案;(3)栏目延伸。在周五或者周末对一周的养生内容进行总结,或者邀请名医进社区,设定主题,主持人主持,中医讲解,现场互动,让观众参与回答,并在答对者中进行抽奖,并将现场互动的内容转回直播间,增加节目的影响力,提高节目收视率。

本栏目由电视台和市中医药管理办公室主办,市中医药宣教中心协办,奖品为市中医院提供的健康卡。电视台联系人:卫强,联系电话:。

三、创建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专题网页。由市中医药宣教中心负责在“卫生网”中创建中医药文化宣传专题网页,开设网络健康大讲堂、中医药知识普及、文化宣传等栏目,及时将《中医在我身边》和《中医养生》内容发到网上。各有关单位要在已有单位主页中增加相关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内容或创建专题网页。

四、编撰出版市中医中药进万家文化科普宣传读物。今年,拟翻印省中医药管理局编撰的《省中医药知识宣传册》三万册,主要在各单位开展科普讲座、中医义诊等活动时免费发放。

五、开展科普讲座和中医义诊活动。

各级中医院每年要开展不少于300人参加的中医药科普讲座至少五场,不少于200人参加的义诊至少五次;三级综合医院要开展中医药科普讲座至少两场,中医义诊至少两次;二级综合医院要开展中医药科普讲座至少一场,中医义诊至少一次。各单位组织的宣传活动要深入到社区、街道、乡镇、村庄、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个市、区直接受益人群至少五千人次,受益人群尽可能广。要注意发挥和利用当地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媒体扩大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争取良好的宣传效果。

中医宣传范文篇4

一、博览会的宣传目标:

1、通过有效的前期宣传资料制作和发放、宣传广告和新闻活动,营造博览会的前期氛围,对厂商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广活动,吸引企业的关注和参与,并积极参与博览会相关前期活动;

2、挖掘博览会的新闻热点,通过国内媒体的有效传播,提高博览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3、临近博览会和大会期间跟踪报道和重点专访等,全面展示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向全世界展示我国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力争使博览会成为具有轰动效应、最成功的中医药国际科技盛会,促进中医药研究、开发、生产、流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博览会宣传活动步骤:

从2005年5月开始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有步骤的宣传工作,随着筹备工作的推进,宣传力度逐渐加强。后续追踪报道,让博览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成为长久话题。

(一)会前宣传:6月-8月下旬

广告:7—9月连续在《中国医药报》非头版刊登约1/4大小的博览会广告。

动态报道:《成都日报》、《四川日报》、《成都商报》、《科技日报》报道博览会进展情况及主要活动进展情况,包括重要国际参展商、国内有影响的中医药企业或机构签约参展的报道,对重点参展单位进行采访,了解其参展动机和对展会的看法、对成都的中医药的了解等内容,或对博览会筹备组进行采访;

深度报道:从6月底开始,与《成都日报》合作,围绕中医药项目推介会,在对成都中医药产业的代表性项目进行梳理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

展会会刊:博览会进展情况、主要活动情况,重点参展企业机构介绍,特色介绍。成都市及其中医药产业介绍及其特色。招商信息动态,组委会领导寄语等等。

网站:成都市政府网站、成都科技局网站链接博览会网页

新闻通气会:8月下旬召开,请市委宣传部协助召开,提供新闻通稿。

(二)会中宣传:9月25-27日

盛况报道:成都日报、成都商报、21世纪经济报道、科技日报、中国医药报、成都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集中报道博览会盛况。

包括:

1、博览会整体规模情况;对参与企业、科研机构及其

ceo、专家采访;

2、博览会各项专题活动进行情况。

网站:成都市政府网站、成都科技局网站、四川省科技厅网站以图片、文字形式报道博览会现场盛况;

资料:情报所制作资料光碟

(三)会后宣传:9月27日-10月上旬

跟踪报道:《成都日报》、《四川日报》、《成都商报》、《科技日报》等在博览会结束后,做重点新技术、新产品、对接、合作项目跟踪报道,反映主办方、企业对博览会的总体评价,以及对下届博览会的建议、期盼。

三、博览会氛围营造

以宣传成都中医药产业为主要目的,侧重于吸引社会关注,创博览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营造浓烈的大会氛围。时间集中在博览会临近和会中。主要方式有:

1、从6月初开始,在成都乃至四川省内高新区及其它科技园区集中张贴招贴画,招贴画设计与大会其它宣传资料的色彩等设计一致;

2、7月初在国航飞机上的宣传册上刊登广告(a4纸的一半);

3、8月在商报中夹博览会宣传彩页;

4、9月初开始在天府广场围墙博览会宣传立牌;

5、9月24-28日在天府广场主席像下鲜花摆放“2005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

6、开幕式主会场及展场周边的氛围营造。以鲜花、横幅、彩旗、气球等多种道具布置,突出隆重热烈的气氛;

7、博览会现场对参观人员进行登记散发博览会纪念徽章(会标)和宣传纪念小册(参展商信息,由国展公司制作);

四、经费预算

1、宣传资料准备

招贴画约3000张、各种证件500个、资料光碟制作、宣传小册等等共计6万元。

2、媒体广告、报道等

中医宣传范文篇5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开展中医中药科普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卫函[2012]785号)的文件要求,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疗效,传播中医药知识,引领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传扬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支持中医药,为人民群众提供正确、科学、安全的中医药知识,拟在我市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周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生活

二、活动目的

向市民宣传中医药知识和文化,普及中医药养生及防病治病知识。

三、活动形式

启动仪式、现场义诊、中草药及中医养生知识展板,健康知识讲座

四、活动组织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主办单位:市卫生局

3、承办单位:市中医医院、市直医疗机构、各乡镇卫生院

五、活动时间

年月八日

六、活动地点

市大礼堂前:启动仪式、中医专家大型义诊、中医药知识大型汇展

市中医院门诊三楼:健康知识讲座

七、活动口号

传承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健康

弘扬中医国粹,惠泽百姓

八、活动宗旨

(一)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

(二)大力宣传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特色和优势,揭示中医药的深刻内涵,广泛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

(三)大力宣传我市的“名医、名科、名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九、活动要求

(一)强化领导,统筹布置

市卫生局成立市中医中药科普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各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举办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把科普宣传周活动作为巩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成果的重要举措。

(二)突出重点,广泛发动

要围绕主题开展活动,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注重活动实效,把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广泛发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扩大活动影响和效果。

1、各参加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积极派中医从业人员参加。

中医宣传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中医药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引导教育,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建立和巩固完善县、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弘扬法治为核心,以满足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需求为出发点,以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为着力点,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中医药行业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全面提高我县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把遵守各种卫生法律法规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主线,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使法制宣传教育成为各单位医疗活动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工作督导力度,促进“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好迎接省、市主管局的检查与验收。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

各单位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国家的基本法律及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念、方针和政策,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主义观念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政策、方针和重大理论,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主义观念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

(二)切实加强对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构建和谐县域医疗环境。

各单位要坚持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深入开展中医药“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中医药事业法律知识、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的培训学习和宣传教育。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增强从业人员服务保障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敬业奉献精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创建“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环境人人共享”的平安和谐县域医疗大环境。

(三)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全面推进中医药行业法制宣传教育。

坚持中医药行业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落实各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奖惩兑现力度。落实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讨论和事前法律咨询制度,加强监督、审计等制度的学习和落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结合“六扫除六确立”、“三问三解”等活动,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和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为推动我县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各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法制宣传办公室要经常对普法宣传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各科室工作绩效评估结合起来。各单位相关科室职责和分工为:①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单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策划和实施,负责对本单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培训和考核及依法管理、依法行医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和信息反馈;②办公室、绩效科:负责本单位职工劳动保障权益的法制培训、宣传及考核;③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医疗、医技、护理卫生人员依法行医的法制宣传、培训、考核的实施以及督查和信息反馈;④院感科:负责院内感染控制、职业病防护等的法制宣传培训及考核;⑤保卫科:负责治安安全、消防安全的法制培训及考核;⑥财务科:负责重要支出事前审计、规范收费等法制宣传培训及考核;⑦防保科:负责传染病防治宣传橱窗、专栏等宣传工作;⑧中药房:负责执行中药材质等验收制度,加强中药材加工、炮制和中药制剂配制的管理,保证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及考核。

(二)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中医药行业法制宣传主题教育活动。

县中医医院要充分发挥我县中医药行业龙头作用,带头做好中医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项活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会议演讲、标语横幅、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宣传橱窗等宣传媒介作用,利用街头咨询、社区宣传、举办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中医药行业法制宣传的浓厚氛围。要结合岗前培训、专题讲座、全国法制宣传日(12.4)、世界传统医药日(10.22),大力介绍宣传普及中医药行业相关法律知识,促进法制观念与意识的增强。

(三)突出重点,分类实施。

1、各级管理人员要在学习中医药行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熟悉和了解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每年不少于两次集中学习。

2、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规章。如:中医药条例、省发展中医条例、省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管理意见、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依法开展执业活动,作好学法笔记。

3、行政管理人员要深入学习各项法律和行政法规、政策规范。以管理合法性为基础,管理合理性为目标。贯彻宣传计划生育法、劳动合同法、消防法等法律,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职工的合法权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坚持学法、用法和守法。

1、从中医药改革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法制学习宣传。在加强法学理论学习的同时,要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典型案例讨论。不断提高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水平。

2、把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遵守法律与遵守纪律相结合,把“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和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相结合。明确领导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贯彻执行中有关中医药行业法规、规章工作中应履行的法定职责,增强对法规的理性认识,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3、坚持依法行医、依法执业、依法管理,保证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方针、政策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执行。进一步落实院内依法管理、依法治院措施,充分调整临床医务人员队伍,完善院务公开制度,明确医院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程序、监督程序等,坚持事前审计制度、院内公示制度和公开招标制度,把学法用法工作贯穿于医院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任务,立足中医药工作重点,以提高全县中医药行业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为中心,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中医药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入开展中医药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理,推动我县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工作原则和工作任务

(一)主要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中医药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等公共法律和中医药专业法律知识,进一步坚定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全面提高中医药行业全体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中医药行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百忙之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中医药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法律的需求;坚持分类指导,增强中医药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学用结合,促进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丰富中医药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三)工作任务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社会主义基本法律体系。在中医药行业大力学习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大力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中医药行业全体人员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加强中医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充分发挥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加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2、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措施,使广大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员和人民群众能够正确认识、参与和支持医改;学习宣传与中医药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围绕群众关切、反应强烈的问题,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打击非法行医等行为,切实维护医疗服务秩序和群众就医安全。

3、学习贯彻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省发展中医条例》等法规,学习中医药医疗服务、科研、教育等规章、规范性文件,让中医药行业人员了解国家和地方关于中医药的政策措施和法律制度,熟悉掌握中医药管理各方面的具体规定,形成遵规守法、加强自律的良好氛围。

4、围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学习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学习宣传信访、投诉、调解等法律法规,增强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依法化解矛盾能力;学习宣传行政复议与诉讼、侵权责任、医疗纠纷调处、引导公民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5、深入推进依法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的意见》,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进法律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中医药行业依法治理水平。

6、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主题活动。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加强领导,大力推进中医药法制宣传教育。针对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要以“10.22”世界传统医药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结合中医药工作实际开展社会公益法制宣传。

三、对象和要求

(一)教育对象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全县中医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广大人民群众以及中医药行政管理相对人,重点加强医疗卫生人员、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

(二)教育内容和要求

1、深入开展中医药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广大中医药人员知法、守法和依法执业意识。要在新上岗人员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纳入中医药法律知识,学习掌握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与其执业行为密切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要通过集中培训、收看专题片、组织讨论会等不同形式,继续开展在岗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规范医疗行为,切实做到依法执业、廉洁行医。要加强中医药窗口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2、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健全并落实集体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的考察、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年度评估考核,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等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3、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中医药法制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医药法律法规,使社会各界特别是卫生服务相对人中医药法律法规,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法律法规知识的认识,提高依法维护生命健康权益的法律意识。

四、步骤与安排

我县中医药行业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14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总结“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至2015年。各单位要按照本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法制宣传教育“六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提出年度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创新性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总结交流宣传经验,确保本规划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下半年。县卫生局将对各单位“六五”普法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对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六五”普法规划、年度计划制订及中医药法制宣传教育落实情况;普法工作领导机构、人员、经费落实情况;重点学法对象学法情况;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情况;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开展情况;学法制度措施建立、执行情况;学法考试、考核登记情况;普法档案资料整理归档情况;学用结合,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情况。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卫生局成立“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各股(办)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医政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行一把手负责的领导责任制,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开展督查等制度,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确保“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各项工作任务到落处。

(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建设和人员保障。各单位要加强普法办公室的建设,保证普法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健全和完善中医药普法工作责任制,明确有关科室和人员的职责,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对中医药普法工作定期进行检查督促。

(三)创新中医药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宣传栏、发放法律宣传资料、上街入村巡讲等方式开展中医药法制宣传教育、探索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结合法治实践,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四)加强督导检查。县局“六五”普法领导小组每年将开展1—2次督导工作,督促检查各单位中医药法制宣传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对不重视、未开展工作,工作动静不大,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人员,通报批评,严重者给予约谈,责令整改等行政处罚。

第三篇

一、落实医改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医改进程

(一)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巩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和零差率销售管理,深入了解基本药物在推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规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把基本药物制度向县级三家公立医院延伸,并零差率销售,改善“以药养医”机制,彻底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二)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落实新的村医补助政策,重新核定村卫生室设置和人员配备,制定《乡村医生管理办法》和完善《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兑现。完善县镇、镇村卫生管理一体化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使优质卫生资源向基层延伸,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全面落实公立医院改革目标任务

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认真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逐步建立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的机制体制。根据《区域卫生规划》重新核定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全面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服务质量和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升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继续探索支付制度改革。积极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活动,加快完善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县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得到实惠。

(四)规范医疗机构收费行为

县级三家公立医院要严格执行省物价局、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价格公示和“一日清单”制度,按照“总量控制、调整结构”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成本核算,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五)健全医疗服务长效监管机制

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增强医疗机构院务公开意识,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落实院务公开各项要求及《医疗机构院务公开监督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推动医疗机构优化服务流程和内部民主管理决策。

二、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加强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和重点专科建设

严格医疗机构、人员、技术、大型设备准入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推行医疗技术项目分类管理,严格申报审批程序。继续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发挥临床重点专科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专科医疗水平和疑难重症救治能力,带动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继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健全开展“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的长效机制,在全县开展医务人员临床基本技能和病历内涵质量培训与大比武活动,提高医疗队伍尤其是县级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基本技能。

(三)认真落实十三项核心制度

狠抓十三项核心制度的贯彻执行,不断强化医务人员依法执业和严格遵守各项诊疗规范与制度的自觉性,落实“病人安全目标”。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对医疗核心制度要做到“三个一”,即核心制度人手一册、集中学习每月一次、个人学习每周一条,定期对本单位职工进行核心制度考核检查,要求每位医务人员将核心制度熟记在心,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四)严格执行医疗纠纷(事故)问责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医疗纠纷(事故)问责办法(试行)》,通过问责,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医疗护理操作规范,切实抓好各项制度和医疗安全措施的落实,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与责任意识,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服务要素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一)认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非法医疗广告活动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行为,认真清理违法医疗广告,维护医疗市场秩序。县卫生监督所全年开展二次大的集中清理整顿活动,并不定期开展巡查工作,保持高压态势。

(二)加强关键部门规范管理

按照“明确目标、分类指导、重点治理、务求实效”的原则,加强治疗室、手术室、抢救室、消毒供应室等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三)改善服务态度,打造优质诚信医院

按照优质医院创建活动要求,结合医院各项工作,重点提升服务能力,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打造优质诚信医院。

(四)贯彻落实医德医风制度规范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培训,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帮助医护人员判断善恶、荣辱的界限,陶冶情操,明晓对病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形成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建立医患沟通责任人制度,住院患者主要由责任医师、责任护士负责沟通;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由主刀医师沟通;门诊患者由接诊医师负责沟通。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建立医德医风量化管理和量化指标考评,把患者满意度作为对医务人员的一项重要考评指标,逐步形成客观公正的医德医风纠错机制。培养和树立一大批医德医风标兵,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利用带动效应,形成人人争当医德标兵的良好氛围。

四、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

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总揽,将“三好一满意”活动与“创先争优”、“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优质医院创建”、平安医院建设、“医疗质量万里行”、“医疗质量督查月”等活动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促进医疗服务全面上台阶。

(二)改善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医疗服务,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大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志愿者医院服务、便民门诊、无假日门诊、同级医院辅助检查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力度,打造一批人文服务亮点,培养一批先进典型,努力使“三好一满意”取得新成效,让群众更加满意。

(三)继续加强医疗质量督查

按照“医疗质量安全督查月”活动安排,认真扎实开展交叉督查和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督查工作。同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每季度开展一次医疗质量安全大检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医疗质量。进一步规范医疗文书书写,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能力,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一)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

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标准与规范。重点强化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手术室、重症监护等重点部门管理,加大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力度,杜绝严重医院感染和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二)认真实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

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充实基层护理力量、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

(三)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抓手,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重点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全面落实护理职责,验收、命名和表彰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及病区。

六、加强中医药工作,巩固提高先进单位成果

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七、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一)实施绩效管理,加强内涵建设

各镇卫生院要以绩效管理为指南,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完善工作程序,落实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要以绩效管理促内涵建设,不断推进医疗服务规范化,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全面深入推行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镇卫生院要切实负起责任,把村卫生室管理工作抓实抓好,对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工作要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制,按考核结果发放村医补助、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制定乡村医生管理办法,要逐步建立健全村医末位淘汰制和到龄退出机制,不断更新农村卫生人才,确保各项农村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

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要达到“十个统一”,即:行政统一管理、人员统一管理、业务统一管理、财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管理、收费统一标准、统一公共卫生服务、统一合疗报销、统一绩效考核、统一聘用管理。严格按照“规范化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加强村卫生室内涵建设和国有资产管理,建立明细台帐、落实管理责任、确保规范化村卫生室工作不断跨台阶、上水平。

八、统筹管理,做好其它工作

(一)深入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加强药事服务管理,强化处方点评和超常预警管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进行排名和公示,对排名靠前的医疗机构负责人、医师全县通报批评或告诫谈话。

(二)做好重大医疗救治工作

组织实施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重大事件医疗保障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及演练工作。

(三)建立新机制,引进新人才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聘请专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专科医师,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定期选派优秀骨干医师去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引进新知识新思想。健全医院新进人员培训学习机制。

(四)加大项目管理力度,不断促进项目上水平

配合卫十一项目办活动计划,加大管理与实施力度,挖掘已有的亮点与经验,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第四篇

健康教育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健康教育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促进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开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制定2014年度全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普及率、核心信息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

二、主要工作

(一)围绕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一是设置与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乡镇卫生院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距地面1.5~1.6米高;宣传栏每月更新一次,并保留宣传档案。二是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全年县级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不少于12次,每个乡镇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三是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在医院、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教堂等重点场所,结合妇女、儿童、老年人、孕产妇等各类人群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医疗卫生人员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乡镇卫生院每年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村卫生室不少于6次。四是发放印刷资料。各乡镇提供健康知识和健康咨询服务,健康知识入户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入户率达100%;候诊区、诊断室、咨询台等处摆放健康教育折页、处方、手册、报纸等;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五是播放音像资料。各乡镇卫生院在候诊区、观察室或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每个机构每年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不少于12种。

(二)重点开展各种卫生宣传日健康教育活动。由县卫生局统一组织,各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重点开展每月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开展元月份“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三月份“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四月份“全国爱国卫生月”和“全国预防接种日”、五月份“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和“世界无烟日”、六月份“全国爱眼日”和“国际禁毒日”、七月份“世界人口日”、八月份“世界母乳喂养周”、九月份“全国爱牙日”、十月份“全国防治高血压日”、十一月份“世界精神卫生日”和“世界防治糖尿病日”、十二月份“世界艾滋病日”等卫生宣传日健康教育活动,并做好资料收集。

(三)积极做好创国卫各项健康教育活动。要以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健康”为平台,扎实抓好各单位健康教育日常工作。开展“健康知识进农家”、健康教育示范镇(村)等活动,推进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加强指导,做好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卫生、健教工作。

(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干预工作。各乡镇要积极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全面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干预、评估活动。要采取多种形式传播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改变居民不良的卫生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继续贯彻国家教委、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要求抓好中小学健康教育评价工作。要落实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做到有课程、有课本、有老师、有教案、有测试。要开展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要继续开展创建“无烟学校”、“健康促进学校”活动,以此活动推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开展企业、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社区、企业要严格按照《劳动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和要求,充分运用各种健康教育技术和传播手段,对社区居民、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训。

(七)加大控烟工作力度。充分利用“世界无烟日”等卫生纪念日,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网络、入户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扩大控烟成果,减少吸烟人群。积极开展无烟学校、无烟医院、无烟单位等创建活动。力争到2014年9月底全县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无烟单位。

(八)加强新闻媒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联合县电视台要办好卫生与健康栏目,做好重要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县卫生网站要及时建立并更新健康园地栏目。配合新闻媒体,及时提供有关卫生防病科普知识稿件,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及时报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新动态。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体系。在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起以政府领导、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指导、全社会参与为特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制和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各乡镇要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健全工作网络;开展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培训工作,全年不少于8学时;组织开展各项健康教育活动,要制定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要保证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配备照像机、影像播放设备等必要的硬件设施。

(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落实。各乡镇要认真抓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每个乡镇要创建2个试点村,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县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认真做好平时工作的记录、相关资料的收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归档。

(三)督导检查,加强考核评估。每年要进行督导和考核评估工作,县级对乡镇每年不少于4次,乡镇对村级每年不少于4次,督导评估结果纳入全年目标考核与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进行评比。

第五篇

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医改各项工作。

一是扩大新农合覆盖面。提高筹资标准,农民人均资金由100元提高到150元,总资金达到近4000万元。提高保障水平,在全县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工作,简化报销程序,使参合农民全部受益;二是做好城乡居民建档和健康体检工作,完成全县27万农民和4万城镇居民建档工作,完成全县4万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工作,完成疾病谱的基线分析档案建设;三是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个项目(①农村孕妇免费增补叶酸项目;②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③3岁以下婴幼儿免费生长发育健康检查项目;④老年人健康保健项目;⑤传染病管理项目;⑥全民健康教育促进项目;⑦孕产妇健康保健项目;⑧15岁以下儿童免费接种乙肝、乙脑疫苗项目;⑨重性精神病管理项目;⑩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项目);四是全面实施医务人员培训。2010年村医培训达到100%,县、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培训达到50%,年内培训1000人次;五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退休医生返聘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建立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村医疗机构工作制度;六是全面完成卫生服务体系12个建设项目;七是实施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八是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实施药品“三统一”(即:药品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九是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研究制定我县公立医院改革方案。

2、突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完善工作程序,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开展乡镇卫生院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服务条件;三是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按照职能按需上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四是深入开展标准化村卫生室创建活动,在巩固提高创建成果的基础上,2010年全县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五是加强乡村医生业务技术能力培训,培训面达到100%;六是全面推行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达到“八个统一”(即:行政统一管理、人员统一管理、业务统一管理、财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管理、收费统一标准、统一公共卫生服务、统一合疗报销)。

3、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扩大农民受益面。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完成农民个人交费800万的筹资任务,确保参合率达到95%以上;二是简化合疗报销程序,实行“首问负责制、办事承诺制”和“一厅式”办公,方便群众;三是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定点机构医疗行为;四是加强费用控制,降低费用成本,规避基金风险,减少群众支出;五是加快合疗信息化建设步伐;六是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面开展门诊统筹补偿,扩大群众受益面。

4、强化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以计划免疫为中心,加强传染病、结核病、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二是认真实施“农免”、增补叶酸、“降消”等妇幼保健项目工作,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等妇幼保健主要指标;三是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突出食品安全整治和医疗市场规范两个重点。

5、持续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是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推进医院管理规范化;二是抓好十四项核心制度落实,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三是进一步严格人员、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科目准入制度管理,不断开展医疗质量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四是抓好医务人员岗位练兵和“三基三严”培训,全面开展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教育建档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五是加强血液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六是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

6、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一是全力抓好县医院13000平方米、投资4500万元的住院楼2期工程,力争年内封顶;二是完成国债、扩大内需及灾后重建共10个项目,建设面积10600平方米,争取国家投资1616万元;三是抓好县中医院200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的综合楼建设项目;四是投入资金720万元,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五是投资200万元,按计划做好卫十一项目第二年各项工作;六是投资560万元,完成乡镇卫生院后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七是加大争取国家资金力度,力争全年争取国家资金4000万元以上。

7、深入推进爱卫工作,为广大群众创造和谐环境。

一是抓好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及时检查指导,完成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年度目标任务;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卫生集镇、卫生村和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文明卫生程度;三是抓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除四害”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清理农村“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四是全面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五是加强环境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中医宣传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为载体,推进中医药知识宣传和普及,创新宣传形式,重视中医药科普队伍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促进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加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识,维护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知识和科普文化需求。

(二)推动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队伍建设,树立长效宣传普及工作意识,拓展宣传普及渠道,不断提高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能力。

(三)增强社会对中医药的普遍认识与认同,宣传中医药方针政策和发展成果,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四)利用中医药法令颁布日开展宣传。由县中医院牵头组织有名望的中医药师,利用每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省发展中医条例》颁布纪念日上街开展宣传,促进群众对国家中医药法令政策的了解。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中医药法令政策的知晓率。

三、主要内容

(一)设立中医药科普宣传服务日。将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设立为“中医药科普宣传服务日”,县中医院在服务日定期举办中医药义诊咨询、健康宣传活动;开展中医药科普图文展,展示中医药的悠久历史、特色优势;开设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专栏以及发放中医药科普宣传资料等。全县各医院、民营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实际开展相应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

(二)创建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专题网页。县中医院和县人民医院要运用互联网优势开展宣传,在本院网站上增添专题网页,增加相关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内容,扩大宣传效果,让更多的人群获取中医药文化知识。

(三)组建中医药科普宣传队伍。在各医疗卫生单位中医队伍中选拔一批中医底蕴丰厚、口头表达能力强、热心于中医药科普宣传的中医药优秀人才,组建一支中医药科普宣传队伍,并选送上级进行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我县中医药科普宣传骨干力量。

(四)开展中医药“三进”工作。根据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进”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中医药“三进”工作。重点做好县中医院城西社区、玉岩镇中心卫生院二个中医药“三进”试点单位工作,落实试点工作任务,争取在年内通过市级“三进”试点验收。各医疗单位要以卫生支农为依托,开展中医药送下乡活动,同时,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中心中医药体系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开设中医科、中药房,为城乡社区人群提供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宣传工作,做到每个季度有一次中医药义诊、有一个中医药讲座,让农村、社区的居民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接受中医。

(五)深入宣传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努力指导和带领乡镇卫生院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有效诊治常见病、多发病作出努力。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中医药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是独具特色的医学宝库,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卫生资源。通过宣传,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抓好工作落实。

(二)突出特点。各单位要注重加强中医药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工作环境、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开展内容实用、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同时,要注重把宣传中医药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宣传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成就结合起来,把传播中医药文化与宣传中医药特色优势、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结合起来,把为基层群众送医送药与加强基层中医队伍培训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对中医药科学内涵和文化精髓的认知水平,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中医宣传范文篇8

一、活动主题

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吴仪副总理在**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紧紧抓住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机遇,深入广泛地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活动意义

通过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大规模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让社会了解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了解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为大众健康服务。

四、活动目的

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百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活动口号

建设中医药强省,促进**和谐安康

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岭南名医名药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发展中医药,利国利民生

发展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健康

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传播中医文化,打造健康生活

发挥中医药优势,护佑百姓健康生活

弘扬国粹,惠泽民众

六、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省活动主办单位对应“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组委会的相关单位

(二)承办单位

(三)协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各有关医院;**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交流中心;**省中医药学会、**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省针灸学会。

(四)支持媒体: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电视台、**电台、南方电视台、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广州电视台等。

七、活动组委会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

主任:

成员:

八、活动安排

(一)中医中药中国行**省启动仪式暨广州市活动典礼

1、时间:**年11月26日上午9:00-10:00

2、地点:广州市英雄广场

3、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省领导、各主办单位的领导、广州市领导。

4、内容:部署全省围绕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校园、进机关、进工厂、进军营、进餐饮、进市场、进车站活动,开展以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为主题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主要内容:(1)赠送中医药图书、医疗物资和科普宣传资料;(2)“弘扬国粹,爱我国医”签名活动;(3)中医药专家义诊;(4)常见中药饮片真假鉴别指导;(5)省领导宣布“中医中药中国行”**省活动暨广州市活动启动,21辆“中医药健民直通车”装载中医药图书、医疗药械、中医药宣传挂板、科普资料等,开赴全省开展送技术、送知识、送文化、送健康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6)文体表演;(7)中医大采访;(8)领导看望义诊专家。

启动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领导和贵宾分组赴各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校园、进机关、进工厂、进军营、进餐饮、进市场、进车站活动现场指导。具体见附件3。

5、启动仪式当天,全省各医疗机构要在本院悬挂宣传口号。

(二)文艺晚会

1、时间:11月26日晚上8:00-10:00

2、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

3、主办:“中医中药中国行”全国组委会、**省组委会、广州市组委会

4、承办: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省振兴中医药基金会

(三)各市、县活动

各市、县围绕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校园、进机关、进工厂、进军营、进餐饮、进市场、进车站活动内容,结合本市实际,安排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中医中药中国行”**省活动启动后,各地结合实际启动。活动标志统一使用“中医中药中国行”标志。活动的形式和时间安排由各地自行确定,并报我局。具体活动内容见附件4。

九、新闻宣传

(一)宣传形式

媒体宣传:主要包括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宣传形式。

活动现场:主要有展板、宣传册、表演活动等形式。

(二)宣传计划

1、宣传筹备:按照宣传内容,布置宣传任务、收集宣传材料、宣传策划,组织中国中医药报**专刊。

2、预热宣传:活动前,广泛本次活动的消息,11月22日上午9:00召开新闻会。

3、启动宣传:组织媒体参加启动仪式,并对部分名中医、社会名流进行采访。

4、活动宣传:对我省各地市举办的“中医中药**行”大型宣传活动进行跟踪宣传报道。

(三)宣传要求:

1、各地市卫生局、医疗机构等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需及时与本活动办公室联系,并组织专人进行本地的新闻宣传工作,做好新闻稿、图片等音像资料整理、报送工作以便及时宣传。

2、各活动组织单位要做好活动的摄影、摄像。

3、活动结束后,各地要及时准确报送有关材料,内容包括:(1)各地举行活动的城市数;(2)举行义诊活动的场次,参加的专家人数,接待义诊的人次;(3)向基层卫生机构和人员赠送的图书数量,发放科普资料的份数;(4)发放中医药知识调查问卷份数;(5)参加“弘扬国粹、爱我国医”签名人数;(6)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培训的场次、人数;(7)向基层赠送的医疗设备、药品的价值和被赠送单位;(8)组织太极拳、健身操等中医保健项目的学习场次和参加人数;(9)各地组织的其它有特色的中医药宣传活动情况。

中医宣传范文篇9

一、全面落实“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

(一)全面完成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华佗中医院、蒙城县中医院创“三甲”工作、、县中医院创省级“示范中医院”工作要有实质性进展,并在年度内完成名医堂、国药堂和养生堂建设工作任务。年底前全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设立中医科、中药房,中医科床位达总床位数的5%以上。年底前100%的乡镇卫生院及8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室,并至少有1名中医药从业人员,能使用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每个行政村卫生室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到年底,每县、区至少要新设立1所中医诊所,在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中设立至少1所中医坐堂医诊所。

普遍开展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谯城区开展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蒙城县开展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实施“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工程

华佗中医院、县中医院新院建设在完成征地、拆迁、总体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确保年内开工。蒙城县中医院要想方设法取得县委、县政府支持,争取年内落实130亩以上的新院建设用地。县中医院要加快与县医院老院区的置换进程,并进行认真设计、改造,确保置换工作顺利完成。各中医院在设计、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内涵建设,充分注意中医药文化的体现。

在现有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中医骨伤、田氏喉科等我市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科专病建设。全市每所中医院都要完成2个以上的中医特色科室建设,并启动“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设立中医治未病中心。

开展“市首批名中医”评选活动,每县、区建立市级名中医工作室1-2个,积极争取建立省级名中医工作室。

二、继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工作

(一)认真做好2011年度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自评工作

各县、区卫生局要加紧时间,及早部署,对辖区内中医医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各中医院也要加大活动力度,参照市局《关于中医重点工作联合督查情况的通报》及《2011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的要求,认真自评,补缺补差,以迎接省中医管理局对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的抽查。

(二)提前谋划,做好准备,做好新一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准备

各中医院要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细则》要求,做好新一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准备工作,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三、开展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按照省卫生厅、省军区后勤部《关于开展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部级、省级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各县、区卫生局应督促所属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全部参加创建活动,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也要认真学习、研究《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扎实搞好创建工作,不走过场。各县、区卫生局要加强督查工作,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四、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步伐,全面提高中医药队伍素质

在本年度各中医院招聘大学生计划中,中医药人员比例要占到招聘人员数的50%以上。加强对在职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各县、区要分期分批举办县、乡(镇)、村中医药人员培训班,重点对中医药人员及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工作。谯城区卫生局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确保完成培训任务。

加强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引进一批知名中医专家来亳工作。

五、加大中医药行业监管力度

各县、区卫生局要加强对中医药重点建设项目、“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完成情况的督查力度。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建设方案,组织人员培训,规范设备采购,并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成效。

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保障群众就医安全。强化中医药服务的机构、人员、设备和技术等要素的准入管理,进一步规范各中医医院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诊疗服务行为,打击非法行医,规范中医医疗市场,保障群众就医安全。

六、着力推进全市中医药科技创新

(一)积极开展中医科研工作

加强在研省中医药科研课题的日常管理,试行开展“华佗中医药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精心组织筛选全市重点中医药科研课题,积极申报立项,推荐申报市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

(二)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增强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紧迫感,全力抓好继承、创新、转化、推广工作。加强名老中医医案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总结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针灸、中药研究等方面研究成果,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明确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并加以推广。

七、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认真组织实施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

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开展养生保健讲座、开辟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栏等,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培养文化科普人才,探索建立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

继续开展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在建筑风格、服务理念、病房布置等方面突出中医特色,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中医宣传范文篇10

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和广州市建设中医药强市大会后,该区又积极行动,全面启动建设中医药强区工作,部署加快该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具体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建设中医药强区的各项保障机制

(一)召开建设中医药强区大会。20**年7月13日,广州市荔湾区召开建设中医药强区会议,贯彻落实**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广州市建设中医药强市大会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有关领导和荔湾区五套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区长周亚东作工作报告,区委书记刘平作总结讲话。会议回顾了近年来该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面临形势和机遇,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强区的工作目标,并表彰了一批中医优秀人才和中医优秀专科专病项目。

(二)加强统筹协调,成立建设中医药强区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对建设中医药强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荔湾区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区卫生局长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科技局、人事局等15个区属部门及街道有关领导为成员的荔湾区建设中医药强区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在建设中医药强区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

(三)完善管理网络和评价体系,为建设中医药强区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完善中医管理网络,要求各医疗机构有中医工作专门管理人员,并赋予相应的职能。二是在医疗机构年终考核中,设立明确的中医工作指标,如:中医药人员比例、中医药服务项目、中医药服务量、中医药服务群众满意率等。

(四)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为建设中医药强区提供人才保障。一是制订引进名中医政策,完善“国医馆”这一有利于发挥中医专长的平台;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中医从业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五)拓宽宣传渠道,为建设中医药强区提供宣传保障。加强中医国粹观念及科普教育,借助省市公众媒体、街道科普宣传栏的影响力,建立更广泛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渠道,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医,大力支持中医的发展。

(六)为建设中医药强区提供资金保障。政府对创建中医药强区经费进行总体预算,引入市场运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整个建设过程总体经费预算26亿多元,其中广州国际医药港建设投入约16亿,清平中药材市场二期改造工程投入约10亿元。

二、出台政策,统筹中医药强区建设工作

按照《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及《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本区中医药工作的实际,荔湾区委、区政府出台了《荔湾区建设中医药强区的意见》和《荔湾区建设中医药强区工作方案》。

《意见》指出,建设中医药强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医药强区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结合区委“十一五”规划“擦亮西关传统中医药文化等医疗卫生服务品牌”的精神,以政策作为保障,以“创精(名院、名科、名医)、创优(社区卫生服务)、创特(国医馆特色)”为契机,以培养人才、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普及中医诊疗技术,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目标,利用三年时间,着力推进“一个基地、两间名院、三个重点专科、四个特色专科、五个药业、六个产业链、七个示范中心、八间国医馆、九名名中医”建设。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努力挖掘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构筑有中医药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为荔湾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服务。

三、制定措施,突出特色推进中医药强区建设

(一)深入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工作。一是不断加强示范中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重点推进逢源、中南等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在内涵建设上下苦功,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建品牌特色专科、再创新特色。二是着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入社区工作。将群众容易接受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努力降低医疗成本,为群众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医疗服务,减轻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三是有机地把中医治未病的知识结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去,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加强疾病预防。

(二)积极实施中医名院名科名医战略。一是创强区中医医院和骨伤科医院。争取用3年时间,将荔湾区中医医院建设成人才梯队合理、专科特色突出、中医优势明显、服务功能完善、技术水平较高的广州市名中医医院;将骨伤科医院建设成为二级专科医院,力争在全市区级专科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创精专科专病。着力打造好区中医院脑血管病专科、区骨伤科医院脊柱病专科及区人民医院中医传统康复专科3个重点专科。加快区中医院肿瘤专科等4个特色专科建设,通过制定规划,培养和引进人才以及重点投入等措施,加快名科发展。三是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抓好重点人才培训工作。遴选优秀中青年的中医技术骨干,通过良好的机制培养新一代名中医和一批学科带头人,形成比较合理的中医人才梯队。

(三)加快国医馆系列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国医馆系列在中医药强区中的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国医馆管理和新规划国医馆的筹备工作;突出中医传统特色和优势,满足社区群众对中医药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