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1:08:07

中医学

中医学范文篇1

关键词:彝医;《哎哺啥呃》;《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中医学

汉、彝两个兄弟民族,是同源分支的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交流融合、互相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主张“彝族北来说”的学者认为彝族是从古代氐羌的一支,从秦晋高原向川、滇、黔等地发展,与原住当地的濮人混居,融合了他们,形成秦、汉时期西南夷的主体,也就是今天的彝族。这个迁徙活动的线索已经为四川巴蜀、凉山和贵州赫章、威宁等地的出土文物印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彝族先民不仅具有古羌人后裔的氐羌民族成分,其主体民族更是由古夷人大部分和古戎人的一部构成,从当前所发掘的彝族文化遗产看,更多具有古夷人文化的特点。研究者将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刻划符号和彝文进行查对,证实半坡文化不仅是汉文的始祖,也是彝文的始祖。从彝文和汉文发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彝、汉文典籍中记载的宇宙观、古天文历法等古代科学技术看,彝族和汉族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的历史资料证实彝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是同源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同源异流的关系,这一点在彝、汉民族医药文化方面体现得更加深入。彝医学是彝族先民根据所创制的太阳周天历法测度日月运行规律,将人体与时空的关系放入宇宙八角这个术数布局之中,结合气候时节推算生命的首萌长遍退藏与生长壮老已及在一日、一年的节律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气浊的升浮降沉的圆运动变化规律阐释生命-时空关系为核心的阴阳疗疾医学理论体系[2]。查阅彝、汉民族的古代典籍就会发现,彝医和中医同样具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基础。本文通过对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哎哺啥呃》为《西南彝志》的三、四卷)和汉文典籍《黄帝内经》所载医药理论和认知方式的分析比较,说明彝医和中医具有同源关系。本文所讲的“中医”指“汉族医学”,是狭义中医的概念。

1彝医与中医同源

彝医和中医是对中华上古医药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对“上古”时期的生活状态亦有描述。《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神人易之以宫室”,“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上古时期这种“居而野处”“结绳记事”的生活方式与记录方法是彝汉远古先民的共同生活状态,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在西南地区尚保留着上古时期先民这种生活方式的遗迹。《黄帝内经》开篇之《上古天真论》论述的就是上古时期中华先贤所主张的“天真”养生理念,“天真”养生理念反映了上古时期先贤如何看待生命与天地的关系,表达了起居作息等日常行为需效法天地的认知观念。彝文医药典籍《哎哺啥呃》开篇说道:“上古哎未产,哺未生之还,气熏熏,浊沉沉先产,哎哺未产,且舍未降还,气熏熏的是,剧剧竖而冒,浊沉沉的是,沉沉低而降[3]。”《哎哺啥呃》开篇明义地指出气浊、哎哺等彝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产生于上古时期,彝医遵循的宇-宙-生物理论,是以太阳论哎哺,以哎哺论万物[4]。“太阳天之根,闪闪万物兴”,离开太阳,什么都不会有,医学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先贤对生命-时空关系的认知理念在彝族地区仍广泛流传。中国传统医药的萌芽时期可追溯到伏羲画八卦与河图洛书产生的时期。叶秉敬为《类经》作序时写道:“上古时神农、黄帝君而医,岐伯、诸公师而医,而医实首于伏羲。”大量的史料证实彝医药的产生年代可追溯到文字尚未产生的远古时期。公元前45世纪至公元前39世纪的乾阳上元天纪年时期彝族氏族已形成,在象形文字基础上创造表意文字并发明了八卦数理;在公元前39世纪至公元前33世纪的乾阳中元地纪年时期,彝族的君王制度已完备并形成彝族太阳周天日历等天文历法[5]。彝族先贤通过立杆测影所产生的形影长短盈缩反映季节变化,以宇宙八角为工具,以符号图影记录进而归纳推衍出计数的方式,彝文典籍中记载的“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等所表达的形和数就是彝族上古遗留的天文历法知识的具体体现[6]。其原理与《周易•系辞传》所说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同出一辙。伏羲八卦属先天八卦,分别由彝汉两族继承,彝族继承的伏羲八卦保留其最原初形式,表达宇宙天地关系,被称为“彝族八卦”或“宇宙八卦”。彝族最初用来表达角位与八节,故亦称为“宇宙八角”。正如王天玺在《宇宙源流论》一书中所写:“伏羲八卦为彝族先民所继承,称为彝族八卦,文王八卦为汉族所继承[7]。”彝族八卦属于“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通过对凉山地区出土的彝族八卦实物的研究,如西昌市凉山州博物馆收藏的南诏时期彝族先民骨灰缸盖单圆台型向天坟上的八角图案,证实彝族八卦在南诏时期已广为应用[8]。《黄帝内经》和《哎哺啥呃》的学术思想均秉承于上古时期的伏羲先天易学。伏羲先天易学讲的就是天体运行及其气象的变化规律,与天文历法有密切的关系。彝汉民族远古先民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天文历法基础使彝医与中医形成共同的思维模式:观天文,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崇尚自然。可以说,彝医和中医之间具有同源性,有相同的理论基础,是因为这些理论基础是基于相同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产生。

2彝医与中医同源的特征分析

古籍文献是医药理论继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源头活水,在传统医药理论研究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汉文典籍《黄帝内经》和彝文典籍《哎哺啥呃》核心思想的解读,分析中医和彝医的共同特征,可以进一步说明二者之间的同源关系。2.1以阴阳五行论医理。阴阳五行是《黄帝内经》的立论基础,来源于河图、洛书所表达的中华先贤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观察与探索。河图与洛书之数表达了时间春、夏、秋、冬,河图与洛书之形表达了空间东、西、南、北。河图和洛书的图形只在彝、汉两个民族文献典籍中保存下来,虽在彝、汉两种文化体系中表达不同的意蕴,但均可用于阐明医学原理。在彝文典籍中并未将这两个图形称之为河图与洛书,而是称之为“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用于表达万物的生成关系和日月的运行规律。“五生十成”以十个数以概其全,“十生五成”以九个数以概其变。《黄帝内经》和《哎哺啥呃》两部经典谈医理均离不开阴阳五行,以阴阳五行论宇宙演化的道理,解释万物起源的问题,揭示生、长、壮、老、已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规律。诚如李约瑟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所说:“中国的‘阴阳学说’与五行交互关系一样,它也能引导人类思想走入科学的领域,以正确地运用大自然[9]。”在诊疗疾病过程中,中医与彝医均以阴阳论色脉,以阴阳为治疗疾病的总纲。《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中提出了“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哎哺啥呃》指出“阳与阴两类,五行福禄集”,这里的“福禄”指的是天地间的气浊和五行不断地运行,不断产生变化就是天地间的“好事情”。可见,虽然彝、汉两种医学思维模式不同,但阴阳五行是二者相关医学理论建立的共同基础,表现为同源性的特点。2.2以时空论养生治病。“论人必论天”是彝医与中医论病的共同认知特点。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有太阳历、太阴历(月亮历)、北斗历、阴阳合历等四种历,以太阳为坐标论医道医理,以月亮为坐标论气血盈亏,以北斗星为坐标论邪风,论疫病,以历法之数论人体之数[10]。彝文古籍《哎哺啥呃》记载彝族先民对宇宙起源、万物起源、人类起源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而彝医学对人体和生命的认识正是基于彝族先贤在研究天地万物生成变化原理的基础之上构建的,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和归纳为彝族古代宇宙发生与演化模式,也是基于太阳周天历法等彝族古代天文历法,说明《黄帝内经》与《哎哺啥呃》对时空、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相通的。《黄帝内经》和《哎哺啥呃》两部典籍对春、夏、秋、冬四时之序尤为重视。中华先贤所创造的的八卦蕴含着四时八节的道理,四时为春、夏、秋、冬,八节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可以概括为四分四立。《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篇主要讲述了四时八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精神调摄和身体调护必须以四时规律为法则。而《哎哺啥呃》亦讲述同样的道理:“气腾腾,浊沉沉一对,它俩又相配,青气赤气交,这样了后呢,宇宙四方产,冬春四季生,宇宙八角产,年月八节生,这样了后呢,春生与夏长,秋去而冬分,气转浊而生,一年十二月,八节作的管,春立及春分,夏立与夏至,秋立及秋分,冬立及冬至,天气地气交,天线与地线,中是气浊道,青转赤之路,赤转青之交,日月云星生,产生青赤同,它是这样的。”彝族先贤认为人体气血的运动变化无不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任何生命均受控于春夏秋冬四时,东西南北四方。可见,中医和彝医全面继承了伏羲先天易学中“时、空、物”三位一体的时空观,指导着各自的临床医疗实践活动。2.3以天体之理论人体之理。《黄帝内经》和《哎哺啥呃》通篇贯穿“以天体论人体、以大宇宙论小宇宙”的价值取向。老一辈彝医常说:“宇宙大人体,人体小宇宙。”《灵枢•邪客》说道:“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曰,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11]。”《哎哺啥呃》在诠释宇宙八角时,先是解释和勾勒出一个天体模型,然后再展现出一个人体模型。宇宙八角所表达的宇八角和宙八角由哎、哺、且、舍、鲁、朵、哈、哼组成,象征宇宙时空的八方与八节。对人体的论述,其说道:八角中的哎,为人的上部;八角中的哺,为人的下部;八角中的且,即为人的舌;八角中的舍,即为人的耳;八角中的鲁,即为人的肩;八角中的朵,即为人的口;八角中的哈,即为人的鼻;八角中的哼,即为人的眼;还不止这些,这宇宙八角,对应内脏系统……八角中的哎,为人的大肠;八角中的哺,为人的小肠;八角中的且,即为人的心;八角中的舍,即为人的肾;八角中的鲁,为人的胃;八角中的朵,为人的肺;八角中的哈,即为人的肝;八角中的哼,即为人的胆。彝族先贤通过宇宙八角的拟布格局在天地万物和人体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观察阴阳五行的变化,由此可以正确把握天-地-人、时-空-人、整体-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住了阴阳的变化,就能把握变化的根本。阴阳是汉、彝医治病用药的理论基础,是判断寒热和虚实的两大坐标。阴阳两大坐标虽然很抽象,但寒、热、虚、实四因素却可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等表象观察出来。然而,患者寒、热、虚、实的考察亦要放入天地这个大环境之中,须将寒、热、虚、实四因素放入大气之一年的升、浮、降、沉运动的基本原理中探寻。这正如同树叶和树根的关系一样,树叶的“象”反映出树根的“态”,树根的“态”决定了树叶的“象”。《黄帝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篇不仅论述五时、五方与人体的对应关系,且将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与五方、五时的对应关系进行阐释,包括五脏与五情、五味、五官、五色、五音、五体的对应关系等多个方面。上述两部医籍均告诉我们,人在时空之中,疾病也在时空之中,通过“以天体论人体”的方式,彝医与中医将天地与人体联系起来,形成“天人一理”的宇宙观。

3结语

中医学范文篇2

【关键词】中医学;辨证论治;唯物主义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精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尽管中医诊与断的科学性毋容质疑,但其局限性也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而日益凸显。首先中医诊断学诊断手段的落后性。中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的漫长岁月里,诊断手段几乎无任何革命性变化,即望、闻、问、切。在科学发展仍处于落后、萌芽时期的古代,用望、闻、问、切尚可理解,且在当时应该说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在科学已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病情资料的采集手段还墨守陈规、对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仍无动于衷,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与科学同步,势必被科学所淘汰;可作对比的现在医学主流――西医,在其发展之初,医生耳朵贴近患者皮肤来了解患者体内的声音的变化,接着改良为听筒、听诊器,乃至发展为X线透视、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可见西医的诊断技术紧紧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一切能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延伸医生的“眼睛”、“耳朵”,因而西医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而革新。直至目前,西医诊疗手段与其产生发展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的中医,仿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自保一方“净土”,因此其诊断手段自其始至今无突破性进展,那么其相对于西医的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中医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的“诊”法,以中医辨证思维为逻辑方式的“断”法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就是“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表明中医诊断的方法就是捕捉疾病的外在临床表现而揣摩机体内部病变的本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系统去体会疾病的外在表现,那么感觉器官对疾病外在表现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医生的心态、临床经验、身体健康状况、感觉的偏差、环境变化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均可影响,因此在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下采集的病情资料很难确保是基于客观、疾病本质的检查所得。而且,中医学的“断”就是在中医逻辑思维的指导下的“辨证”,寓于其中的主导因素仍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羁绊,也就是说中医学整个诊断过程过多地依赖人的主观思维活动,而客观因素的制约度很少,其结果势必导致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增加。

给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反映疾病本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往往也过于表面化、肤浅化。因为其诊断的病名基本是疾病某个临床症状或病位,如水肿、内伤发热、癃闭、眩晕、黄疸、泄泻、不寐、肺痈、心悸、腹痛、胃痛、头痛等等,故此这些诊断很难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学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值得思索的是如果同一个疾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或不同的疾病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案,那么这样的诊断还有多大的价值?

3中医治疗措施的保守性

中医学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之上,其治法涵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而且此八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对于具体方药讲究“君、臣、佐、使”,既可针对主证进行治疗,同时又兼顾次要表现或兼证,并且在同一方剂中可以运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达到“佐制”作用,这是西医治疗难以想象的,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药有时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治愈了许多西医界颇感棘手的疾病,这也是中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佐证。而且,中医药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中药(除少数外)基本都是天然药物,副作用少,这也是中医药为许多患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中药不是一点毒性都没有,这个观点慢慢为医患双方所共识,但比起化学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少数剧毒中药除外),因而中药比西药要更安全,除了中医药可靠的疗效外,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是许多患者就诊的重要选择。但中药汤剂入口太苦,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年轻患者,虽然中药剂型还包括片剂、针剂等等,可目前中药主要给药途径仍就是汤剂,这也是中医药就诊人群逐渐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药方剂剂型改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上能购得的中药丸剂、片剂、膏剂、散剂、丹剂、针剂等也不少,但仍没有形成中药给药的主流,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丸、片、针剂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所周知,与西医比较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可选择针剂太少,因为水针剂在体内作用时间要比口服药要快,口服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作用,达到血液循环至少需要20min的时间,而且中药的煎煮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急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争分夺秒,20min或更多时间的耗费往往为病情不能容许;另一方面,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因而作用效果较为广泛,所以又被称为中药的“散弹效应”,但“散弹效应”带来负面代价就是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理论中本来就有“力专则效洪”的说法,作用面广泛就无异于“无的放矢”了。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准确性和缩短单次用药的起效时间,是中医药治疗方面突破的重要指针。

4中医人要迫切加强创新思维

纵观中医药两千来的发展历程,中医药一直没有摆脱《内经》的思维模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代科学知识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而中医药的发展似乎永远处于“量变”之中,而且这种量变的步伐过于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导致中医的灭亡;但没有创新的继承中医学就会固步自封、泥古复古,知识渐老,最后为时代所淘汰,渐渐消亡。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之路在于继承和创新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创新不足,继承有余。其实中医学自古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太注重经典及考证,如《内经》《伤寒论》等的注者达数百家,考身世、考故里、考学术渊源、考流派、考字句文法等等。汉代医学宗师张仲景有一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今为许多中医人视为座右铭,因而绝大多数历代中医人对于“古训”,敬若天命而不敢轻易“篡改”,现在依然。目前,在中医论文或理论探讨文章中,动辄“《内经》云……”或“仲景云……”等,从古代医家古籍中寻章择句,断章取义,寻求理论依据,仿佛《内经》就是终极真理,与《内经》不同“政见者”,就值得怀疑或否定。“中医治病往后看,查查古人怎么办;西医治病向前看,看看有何新进展”[1],这句话是目前中西医思维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西医逐渐“蚕食”中医就诊人群和治疗病种的重要原因。

现在又有人倡议加强中医学人文因素的研究。诚然,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是在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人文因素对于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中医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无异议的话,那么其发展就应该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单从中医学文化层面去咀嚼、挖掘,很难想象能揣摩出什么中医学的“突破”来;另一方面,中医人文因素的研究不是什么新课题、新思路,自古有之,从某个角度说中医学发展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多少年来不是研究太少了,而是研究的够透彻、够详尽了,还能研究出什么“新大陆”?

以上是笔者对中医发展存在问题的一点点拙见,但不意味着否定中医,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局限性,提出中医的不足,目的是希望中医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渐近完善,西医亦然,中医亦然。

中医学范文篇3

中医文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文化,以其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有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学文化构成了中华中医文化的基础和主干。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的活动。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伏羲、黄帝时期,就有了医药起源的美妙中华中医文化的源头。

河南是中医的源头,是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了植物药,车渔猎生活中,逐发现了动物药;在冶矿生产实践中,逐渐发现了矿物药。与此同时,又发明了针法、炙法和外治法等。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其标志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相继同世,《黄帝内经》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为后世中医理论之源。《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南阳郡涅阳张仲景所著,该书的最大贡献原则,奠定了临床诊断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的洛阳,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中药学理论。而这三部医药学原完成的,可以说中华医药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原。

南北朝至隋唐进期,中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长期在中原行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大成,对《黄帝内经》有大量征引和深入阐发。同时,他收录了张仲景著作有关伤寒病症的部分,从而医圣文化得以广泛。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其重心在中原。这一时期医学发展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医政设施的进步,当时都城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同时还设立“御药局”、“医药惠民局”等专职药政机构,这一传统至今仍被沿用。

明清时期,由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我国医学在南方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河南仍涌现出了众多著名医家。

宋代以前,河南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大地名医荟萃,是名医最多,献最大的地区之一。

中原地区在历史还形成了独特的药文化。产于怀庆府(今焦作市)的“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距今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众多的中草药中,独享有“华药”的美称,由此产生、发展成怀药文化、怀商文化。

中医学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母体滋养下发展成长的,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积淀起深厚的医药文化,是中华医药文化的根基和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以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成为中医学的灵魂,对整个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药文化的哲理就十分明晰,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整体宇宙观等哲学思想基础已经奠定。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中原医家所创造的理论价值时至今日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其一,阴阳及平衡理论,提出了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谐学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二,五行及脏腑、经络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整体观念与联系的观念。其三,藏象及辨证理论,通过对小体外部现象的观察,得知人体的健康状况,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对本质和现象问题的独特理解。张仲景的辨证论的提出,反映出对差异性问题和分析的独特理解。此外,中医治病包括无病养生和有病调理两个方面,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整体观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总之,中原中医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中原医学文化以张仲景文化及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辨证论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张仲景的医德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二,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诊疗方法,为中医临床医疗的通用模式,一直是中医诊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一直指导着中医;三,承前启后的医方文化。仲景所载方药,被尊称为“经方”、“祖剂”。时至今日,仍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所喜用。医圣发展,已成为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对中国、对汉字文化圈,乃至世界的医学、人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不仅是界人民的巨大财富。国人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称之为“活人书”。其影响早已跨越国度。进而又形成“伤寒学”、“伤寒文化”。一些国外的医家还专神祠,将此称之为“归宗”。由此可见中原医学文化的魅力的影响。

中原医学文化以其独特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要传承医学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把握其本质特点:文化的内涵,使中医文化真正作为国粹不断发扬光大。

中医学范文篇4

一、整体的思维

传统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的哲学世界观为基础,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把握整个世界,所谓“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传统中医学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例如,望闻问切是中医全面系统了解病情的手段,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体现了整体的全面的哲学思想。中医治病的思路就是从整体出发,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机制对抗疾病。中医给予病人更多的时间和关注,它治病重在整个人体而不是人体的某个部分。因此,中医学在讨论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问题时,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而且更注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与现代的医学模式相比较,传统中医学更早地从宏观上勾画了“生物-心理-社会”的生物医学模式,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

二、个体化的思维

个体化思维是传统中医学的独有特点,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学的精髓,它决定了传统中医学是一门个体化的医学。辩证的证其实包括了两个含义:一是症状,一个是证型。就一个病人而言,很多症状可以归纳为一个证型,但不是一个证型能包含这个病人所有的症状。虽然相同的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具体到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却是不尽相同。传统中医学追求的是疾病与个体体质综合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化差异,所谓的“一人一方”。例如,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病症大致相同,后三个方子都是在四君子汤得基础上加味而成。但针对湿聚的轻重程度不一样,病人表现出的症状不完全相同,所以选方也有相应的差别。四君子汤最平和,脾虚就有湿,四君子汤用茯苓来健脾利湿。若湿邪较重,胃脘不适,舌苔厚,就非四君子汤所能奏效,就要在四君子汤得基础上加上陈皮,即五味异功散。若湿邪进一步加重,胃脘胀,舌苔厚腻,痰多,就要在五味异功散的基础上加半夏,为六君子汤才是药证相符。若湿邪夹杂寒邪,胃脘胀痛,舌苔厚腻,痰多,呕逆,泻泄,这时非六君子汤所能及,而要用香砂六君子汤。可见,同一种病,同一个证型,病情轻重程度不一样,所用的药物也不一样。病重药轻达不到治疗效果,病轻药重则损伤正气。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医个体化思维的特征。中医重视个体化差异,集中表达了中医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细致的思维

传统中医学需要细致的思维,细致的思维贯穿在传统中医学的整个诊疗过程中。西医以病为核心,中医以证为核心,证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决定了传统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细致性。传统中医学考虑的问题面面俱到,它不仅要考虑病的方方面面,还要考虑患者的方方面面,所谓“西医治病,中医治人”。在具体的用药上,传统中医学既要考虑药物的性味与归经、作用,又重视组方的原则和配伍的技巧。例如,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盆腔炎这个病,西医认为是炎症,治疗以消炎抗菌为主。中医则根据患者以白带多为主症,治以健脾祛湿为主。又考虑到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每劳累或经期加重的特点,认为与人体气虚有关,佐以补气。再者,慢性盆腔炎一般认为炎症宜清热解毒,但就中医来看,寒凉太过则易戕伐脾胃,“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中医的这些考虑,思维方式非常贴近病情。如果中医用简单的思维诊病疗病,只能使中医庸俗化,从而失去中医真正的魅力。

四、灵活的思维

中医学范文篇5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世界的现代化程度已经使人类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大量成果。但是,人类本身却不断地遭受着环境变化、社会关系和疾病侵扰等诸多问题。摒除客观条件的不易控制性之外,人类在生理病理、应变机制、病症治疗、预防康复等多个方面的认识,实际上还是很肤浅的。举例说无处不在的病毒性感冒早已对人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可是至今医药学界在防治措施中并无良策,往往处于被动之中。

由此,不能埋怨一百多年来医学理论的迟缓发展,也不能责怪当今的医学科技不发达。究其根本的原因,笔者认为还是世界两大医学体系——中华医学和西方医学目前未能真正地融会贯通,所以不能形成合力以对付病魔和提高人类自身的健康素质。

然而,通过中国对中医药伟大宝库半个世纪的发掘、整理和提高,可以说中华医学已经开始迈入脱离虚玄理论,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了——这就是即将崛起的现代中医学。后者通过崭新的生理应激理论,已经能够基本说明中医的科学性、规律性、诊治法则和临床效验。与此同时,对于生理应激理论十分陌生的西方医学来说,也存在着一种继续前进的机遇,从而在诸如现代人体平衡理论、人体机能状态分类、亚健康问题、诊治对策等方面,获得崭新的认识和有益的进步。如是说,以往难于融洽的中医学和西医学已有了一个共同的结合点,这就是当今世界医学界都应关注的生理应激理论的意义所在!就此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1中国经络科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众所周知,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在中医典籍及现代研究中,对经络有着各式各样的描述和阐释,真是莫衷一是。但是其中有一套学说逐渐脱颖而出,这就是在1986年9月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笔者正式宣读的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此学说坚持了古代医家的一贯思路,合理地揭示了经络的主要物质基础就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

上述见解,别以为对西医学来说尚属已知结构,但其中却存在有许多的未知认识:例如交感性神经的节段性规律、交感性神经在体表-内脏双向联接中的作用、交感性传入神经的生理属性、交感性神经的感知及与大脑皮层的关系等等。然而根据笔者大量文献资料的论证,我国医家在公元前就发现了脉及支配脉管的交感性神经,并被称为“经脉”或“经络”。解析后来看,它的结构及功能在古代经络学说中阐释的明白清楚,应用的得心应手,并使中华医学在上述领域已经独领风骚两千多年。

深入地说,经络这种人体结构具有流动性和感知性的属性,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为主要基础的功能性表现;循经感传及慢速性是交感性传入神经基本的内脏性感知功能;“心胸内关谋”,“肚腹三里留”等经验反映了交感性神经潜在的特异性节段联系;针灸经络穴位所导致的神经-体液性调节,是由于激活了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以及中枢下丘脑所形成的,后者也是一种血管-神经复合结构,具有交感神经系统中枢和垂体门脉系统的双重作用。如此等等,科学地说明了经络的许多低级属性及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追溯这些原因,可以在环节动物如蚯蚓水平发现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雏形,并且在人体内现存的交感神经干(链)就是这一进化的痕迹。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证和具体说明请参见笔者专著《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1]。

这里不得不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的医学研究中,躯体性神经及大脑的意识支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经络本质的研究而显得事倍功半,并且还延缓了人体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这是揭示经络本质的另一种意义或启示。

2生理应激理论的发展

在人类探讨自身生命规律的时候,不能不提及西方医学近200年来研究人体平衡理论的经典过程。19世纪里法国伯尔纳(Bernard)提出了以循环系统起核心作用的“内环境”学说,20世纪初美国坎农(Canmon)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中心的“稳态”学说。在1956年加拿大病理学教授赛里(Selye)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系统为中心的“应激”学说。这种应激被认为是机体对不良刺激或应激情境的反应,并具有保护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防卫反应。所以,这种应激学说的特征是可以包含三个反应阶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的一般适应综合征。至此,现代神经-体液理论已经比较深入了,但就学术系统来说,仍给人难以自圆其说的遗憾。

然而,当人们关注中华医学传统经典的时候,当中西医结合学者审视古论的时候,许多灵感可能就会不期而至。正如前述,“经脉”、“络脉”、“气血流注”、“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等,可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神经-体液调节的雏形。特别是在1963年,中国著名的生理学泰斗蔡翘教授在赛里应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理应激”的概念[2]。这种生理应激强调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从刺激反应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过程。由此可见这与赛里应激有着根本的不同,即后者一般被视为“病理应激”。这种不同似乎并未引起西方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中国却很早很默契地被用来认识针灸针麻的调节原理了[3]。

深入地说,针灸针麻的实施非常符合生理应激的概念和过程;同时,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生理应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笔者的系列研究还证实:针灸针麻术所导致的机体反应基本上是在如下七个系统中进行的:交感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血液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脏系统。这七个系统不仅是针灸针麻调节原理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整个机体维持体内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的基本单位,因此可以统称为生理应激系统。站在人体生命科学的高度还可发现,这个大系统也是人体生命机制的基本调节系统,或经常被人们誉为“生命力(又称为内驱力)”的系统。

解剖生理学指出,血管系统作为血液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等的传输基础,应该是自环节动物以来最基本的生物结构。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在中枢痛觉调制系统的调控下,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神经递质调节着血管系统、内脏系统。特别是中枢中的下丘脑,不仅是典型的血管-神经结构,执行着调节垂体门脉和高级中枢植物性神经功能的重要功能;并且也是公认的表现出生命力及维持生理稳态的必需结构。例如在环节动物的血和血管开始构成为一个闭锁性的循环系统,与此同时也才开始具有了由若干神经节组成的链状神经系,这样两者就可以在保持内外环境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联系到实验研究已证明了经络具有的许多低级生物属性,所以笔者有理由认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核心理论的经络学说,可以说在结构布局和调节功能两方面,实际上早已勾划出了一幅神经-体液调节理论的原始画卷。现代研究也已经揭示了经络气血的重要物质基础,即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竟在生理应激状态中起着枢纽样的作用[1]!由此不仅展现了中医学现代化的良好条件,而且也促进了现代医学的成熟发展。

3现代医学理论的重大进展

例如至今尚属天下难题的现代人体平衡理论,在中医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人体平衡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到生理应激理论就可以这样总结出来了:以血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为枢纽的生理应激系统在维持和调节机体内、外平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内平衡是系统性调节的结果。其中枢纽的作用已由中国古代经络学说所全面阐述,其中的系统性调节即是组成生理应激系统的七个子系统之间的平衡或再平衡。由此比较西方医学研究中只强调单一结构的弱点,中华医学的整体观更能全面地认识人体的生命机制了。

这一成果再结合到中医体质学说关于“视人五态乃治之”的思想,现代中医学还创新地提出了现代人体机能的五种状态,即生理状态、代偿状态、生理应激状态、病理应激状态、衰竭状态。这一突破不仅真正体现了古为今用,也使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观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在诊治过程中,如果不仅知道病因(这是西医的长处),而且也知道患者所处的状态(这是中医的长处),那么就会使整体诊断更准确,个体治疗更贴切。因此以中西医结合为特征的现代中医学还提出了崭新的复合诊治法[4]。

又例如时下人们喜欢谈论的所谓“亚健康”(又被称为“半健康”或“第三状态”)。很多人都为处于如疲劳、睡眠欠佳、消化不良、多汗、易怒或易忧郁等等状态而苦恼。目前“亚健康”仅仅定义为无病与有病之间的状态是既空洞又不准确的。显然西医学和传统中医学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然而,现代中医学采用的现代人体机能状态分类法,就将“亚健康”归为“生理应激”状态。这即是在平常态、代偿态、生理应激态、病理应激态和衰竭态等五种状态中的第三状态。其中既明确了“亚健康”在整体上所处的生理病理状态,又在经络辨证中也有利于病或证(态)的转归分析。这样不仅使现代中医学既有了传统中医的特点又有了现代医学的特点,而且使中医药和针灸成为了调节和治疗这种状态的最佳疗法。

4小结

中国进行医学现代化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其中的重大步骤就是非常开放地把西方医学也当作主流医学之一,并与中华医学并驾齐驱。与此同时,在中国古代医学丰厚的理论阐述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传统医学的科学内核一旦被破解和揭示,就会升华传统医学达到质的突破—这就是现代中医学的企求和目标!

通过本文对生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初步介绍,特别是已经在现代针灸学的理论和临床中的成功应用[5,6],说明了应用这套科学的“大理论”来指导现代中医学的总结和应用是非常可行的。站在世界医学的高度,中医学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仅是中华医学的巨大进步和荣光,而且也是现代医学的催熟剂和完善机遇。而今,具有中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生理应激理论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大家的面前了!如果讲究科学发展观的管理层和医学界能抓住这一重大契机,那么在中西医真正结合之际,就能展示现代神经-体液理论的应有进展,就能展示世界现代医学体系的最新模式,就能展示保障人类健康的最佳方案,也就能早日展示人类“医学大同”的理想蓝图!

【参考文献】

1袁其伦.现代针灸学概论.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2蔡翘.Selye应激学说与生理应激.生理科学进展,1963,5(1):1.

3袁其伦.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香港:华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7.

4袁其伦.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中医学范文篇6

[关键词]泰医学;泰药学;药味;药性;九味;四元素;中医学

泰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及独特的用药思想。泰医用药是以四元素理论为基础,以药味与药性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药味理论是泰医方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选方用药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泰医学的大量传统文献被烧毁,有经验的行医者严重匮乏等问题,泰医学的药味理论研究仍显庞杂而混乱,并限制了泰医学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详细整理泰医学的药味理论并将其与中医学的五味理论进行比较,通过参阅历代泰医学经典文献及现代研究成果,如《大藏经》、《那莱王医学书》、《泰医经典大全》、《泰医经典》、《泰药学》、《方剂学》、《中药学》、Thaijo、Googlescholar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以解释泰医九味理论,并比较中医、泰医药味的异同点。

1泰医学药味理论辨识

1.1药味概念溯源

在佛陀时代,药味与药性被统称为“滋味”。《大藏经·大义释》云:“味于舌出现,舌之感觉为味,味即食物、即食物味之所。”[1]106《大藏经·本生经》云:“药有咸、酸、苦、辛、恶、甘、涩七味,酒也是一种味道。”[1]198《大藏经·相应部》云:“药味有甘、淡、美、臭、寒、热。”[1]655可见人们对药味的认识是从品尝食物的经验中得来。味道是舌头接触食物或药物后,利用味觉,通过食物或药物与味蕾的相互作用,而体会出的不同滋味。古人总结的味道有多种,包括酸、甘、苦、辛、咸、涩、淡等,另外还有一些跟感受有关的滋味,如美味、臭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些经验逐渐深入细化,并形成了泰医学的药味理论。

1.2药味作用

药味理论,最初源于佛陀医生耆婆。《泰医元素分别经典·四味论》记载:“涩入皮肤、筋脉,辛入皮毛,咸入肌腱、骨头,酸入肌腱。”[2]该句总结了药味与归经的认知。此外,泰国的一些国家书籍指出了药味作用及归经。如《泰医元素综合论·八味论》记载:“苦入皮肤,涩入肌肉,咸入肌腱,辛入骨头,甘入大肠,酸入小肠,香入心脏,润入关节。”[3]156《泰医经典·十味论》记载:“涩收敛,甘补肌肉,毒解毒,苦入血,辛发散,润入筋,香安神,咸入皮,酸化痰,淡祛湿。”[4]15-16《泰医诊断经典·六味论》记载:“甘补火,咸助火,辛发散,苦降火,涩收敛。”[3]30《泰医本草·药品论》记载:“辛热者,治风也;辛酸者,治滞也,甘凉者,治渴也。”[3]259目前《泰药学·九味论》记录的泰医学药味理论,是指辛、香、甘、润、酸、涩、苦、毒、咸9种[5]。辛味具有发散解表、理气活血、温中散结、消食化滞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消化不良、气滞血瘀等病证。泰医辛味药物包括胡椒、高良姜、生姜等。香味具有养心安神、宣肺降气、健脾化湿、理气安胎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咳喘等病症。泰医香味药物包括茉莉花、莲花、藏红花、冰片等。甘味具有益气健脾、补益和中、止渴生津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脾虚、倦怠、口渴等病证。泰医甘味药物包括如甘草、冰糖、芦根等。润味具有滋阴润燥、疏通经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关节或肌腱疼痛等病症。泰医润味的药物包括牛奶、腰果、核桃仁、蟒蛇油等。酸味具有酸收止血、化痰导滞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牙龈出血、痰饮、积滞等病症。泰医酸味药物包括柠檬汁、诃子等。涩味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腹泻、外伤等病症。泰医涩味药物包括石榴皮、山竹皮等。苦味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燥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发热、咽痛等病症。泰医苦味药物包括穿心莲、栀子、青蒿等。咸味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痞块、便秘等病症。泰医咸味药物包括盐、老鼠簕、瓦楞子等。毒味具有解毒散结、驱虫等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中毒、疮痈、虫毒等病症。泰医毒味药物包括马钱子、对叶豆等。除了九味之外,现代泰医学理论还提到了淡味药。泰医淡味药的作用类似于中药的苦味和甘味药,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利尿等作用。泰医淡味药物包括栎叶槲蕨、柠檬根等[6-9]。

1.3药味配伍

药物配伍即将具有相同或不同药味的药物配伍运用,以提高方剂疗效、减轻副作用等。泰医学古籍中经常配伍的两种药味包括甘酸、甘辛、甘苦、甘润、酸涩、苦淡、苦涩、苦毒、苦香、苦辛、辛酸、辛辛、香涩、香香等,如酸罗望子-甘罗望子(罗望子方)、苦葫芦-淡葫芦(葫芦方)、毗黎勒-诃子-余甘子(三果方)、干姜-黑胡椒-荜拨(辛味方)等。

1.4药味与四元素泰医学认为药物的不同药味源于不同

四元素的组合,而疾病的发生也是由于四元素失衡导致,因此选择药味治疗疾病,就是选择最适当的四元素组合,从而调整人体失衡的四元素。四元素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土、水、风、火四种基本物质。“土”为物质的坚实部分,以凝固、沉重为性,具有承载的作用;“水”为物质的液体部分,以摄取、输送为性,具有滋润的作用;“风”为物质的移动部分,以流动、穿行为性,具有支持其他三元素运动的作用;“火”为物质的火热部分,以温煦、燃烧为性,具有照亮、腐熟和使万物成熟的作用[10]。人体之土,是指体内的组织器官,如头发、皮毛、指甲、牙齿、皮肤、骨骼、肌肉、筋脉、肝、肾、脾、肺、大肠、小肠、心脏等,相当于中医学中脏腑系统。体内之水,是指体内的液体部分,如血液、汗液、关节液、唾液、皮脂、脂肪、脓液等,相当于中医学中阴、血、津液等概念。体内之风,是指身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下行风、上行风、腹内风、肠内风等,相当于中医学之气。体内之火,是指身体的水液代谢系统,包括消化之火、生长发育之火、生命之火等[11-13],相当于中医学之阳。泰国著名医师在不同古代书籍中提出了四元素与药味的多种使用规律。《泰医元素综合论·药味论》记载:“辛、酸生火,辛、涩、苦生风,咸、酸、甘生水。”[3]146-150《泰医诊断经典·六味论》记载:“辛、苦、涩生风,辛、酸、咸生火,甘、酸、咸生水。圣人用甘为主,用咸酸为辅,最后依患者所喜也”[3]30,论述了药味的相生规律。其又云:“甘、酸、润克风,苦、甘、涩克火,辛、苦克水”[3]30,论述了药味的相克规律。《那莱王医学书·四元素失衡论》记载:“调整四元素者,先知季节、时间、年龄也,次知作用、九味也,后再制其药”[14]112;“火失衡者,用苦、辛、涩也,水失衡者,用苦、甘也”[14]113。《泰医经典·治疾论》记载:“土失衡者,用涩、苦、甘、润也;水失衡者,用苦、酸、毒也;火失衡者,用淡也;风失衡者,用辛也。”[4]17书中明确记载了如何用药味调整四元素失衡。综上所述,存在于药味中的四元素比例不同,使得药味具有不同特性,即:辛味含有的火元素与风元素居多;苦味含有的风元素与火元素偏多;涩味含有的土元素与风元素偏多;酸味含有的火元素与水元素偏多;咸味含有的水元素与火元素偏多;甘味含有的土元素与水元素偏多;润味含有的水元素与土元素偏多;毒味含有的风元素与水元素偏多;淡味含有的水元素与风元素偏多。四元素的比例也会影响药性,含有土元素与水元素多的药物,其性沉重,易走下焦,可用于治疗火偏盛(阳盛)等病证;含有火元素与风元素多的药物,其性轻浮,易走上焦,可用于治疗水偏盛(阴盛)等病证。

1.5药味的临床运用泰医学认为时间、年龄、体质等能引

起四元素变化,因此在临床用药时,除了药味作用及其特性外,还需要注意这些因素对药味的影响。1.5.1药味与时间《泰医百科丛书·四时用药》记载:“6—9时,18—21时,为水主也,用咸味也;9—12时和21—24时,为血主也,用酸味也;12—15时和0—3时,为火主也,用苦味也;15—18时和3—6时,为风主也,用辛味也。”[3]26-27书中明确指出了一天内时间变化与四元素的关系,以及药味的使用规律。1.5.2药味与年龄《泰医元素综合论·年龄用药》中有关于药味与年龄的记载:“幼年者:慎用甘、苦酸也。中年者:慎用酸涩、酸咸也,宜用香、苦也。老年者:慎用苦、咸涩也。”[3]155可见,在药味的使用中还需考虑年龄的因素。1.5.3药味与体质《泰医元素综合论·血体用药》记载:“肤色白者,血甜,用辛辣、苦味也;肤色白黄者,血酸,用咸味也;肤色黑红者,血咸,避用咸味也;肤色黑者,血又咸又凉,用甘味也。”[3]156-157其指出泰医通过肤色判断体质,同时可指导药味运用。在泰医学理论中,血是身体内在的水元素之一,具有负责滋润与营养内脏的作用。泰医学认为皮是血之华,因此,通过观察肤色也能指导药味的使用。

2中药五味与泰药九味理论的异同点

中药的五味理论主要包含“辛、甘、酸、苦、咸”5种。“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补、能缓、能和;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咸味能下、能软。”[15-17]中药五味与泰药九味理论,虽形成于不同医学体系,但其阐述的内容存在相似之处。(见表1

2.1辛味中医学所述的“辛味”

与泰医学中的“辛味”和“香味”类似,性质上都为能行、能散,具有行气散滞的作用。但是中医学药味理论中没有“香味”,常常是“辛香”两字共用来形容辛味,如描述某药“辛香走窜”等。泰医学的九味理论除“辛味”外,别列“香味”,泰医学认为辛味与香味均能行散,其差别在于药性的不同,即辛味的药物为热性,而香味的药物多为凉性。因此除了行散解郁之外,香味药还有清心安神等作用。

2.2甘味中药的“甘味”

对应于泰药的“甘味”和“润味”,其特性沉重,有滋补和中、缓急止痛的作用。泰药的“润味”是中药五味不具有的概念。“润味”与“甘味”相似,但泰医学认为,“润味”由更多水元素组成,能够滋补脂肪、关节液等水元素的部分,而“甘味”含有更多土元素的成分,相对“润味”更加沉重,能够深入到肌肉、脾胃等,用以滋补体内的土元素。

2.3酸味中药的“酸味”

对应于泰药的“酸味”和“涩味”,两者都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中药五味中,无“涩味”,但酸涩常常并提。泰医学药味理论有着更为细致的划分,认为“酸味”与“涩味”的收涩作用略有不同。“酸味”含有火元素与水元素偏多,而“涩味”含有土元素与风元素偏多。因此,除共同的收敛作用外,“涩味”还具有燥湿的作用,而“酸味”具有滋润的作用。2.4苦味中药的“苦味”对应于泰药的“苦味”和“毒味”,均有清热解毒、燥湿等作用。“毒味”是泰医药味体系中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指含有毒性的药物,多为苦味或有其他不良的味道,容易令人呕吐,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毒味多用于治疗外来或内生之毒,如疫疠、毒虫、七情郁火成毒等病症。

2.5咸味中药的“咸味”

与泰医的“咸味”相同,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等作用。除了上述药味的含义的相同之外,在药味配伍方面,两种医学体系中也有一些相似的配伍理论。中医学中“酸甘化阴”“辛甘化阳”“辛开苦降”等理论,与泰医的“甘酸、甘辛、辛苦”等经典药味配伍规律相同,但两种理论的解释方法又有所不同。如芍药甘草汤中芍药味酸、甘草味甘,中医学认为酸甘能化阴,二药相伍,能体现调和肝脾、柔筋止痛等作用。而泰医学认为酸味是由火、水元素组成,甘味是由土、水元素组成,两者配伍能柔软组织器官、滋润血液等。再如左金丸中黄连味苦、吴茱萸味辛,中医学认为辛能开、苦能降,二者相伍,能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等。泰医学认为辛味是由火、风元素组成,苦味是由风、火元素组成,两者配伍能调整身体的水液代谢与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上行风与生命之火正常工作。

3结语

中医学范文篇7

我们认为中医学的五大优势,即:病因学优势、理论优势、治疗优势、药物优势、经验优势是中医科研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理论的中医学,在很多时候已经穿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阴阳五行理论的应用几乎与阴阳先生的应用没有区别,或者难以划清二者的界线,这是目前困扰中医界的主要理论问题,也是中医科研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中医科研要不要涉及中医学这一基本理论核心?这一理论核心又将如何指中医学科研及其临床。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医学的科研和临床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否则中医学真的会陷入近乎“玄学”的境地,为此,本人提出,还原我们先人的生产。

生活场境,认识中医学的五大优势,由此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在中医学形成之前,我们的先人一定用他们的劳动和智慧观察、分析了各种自然和生命现象,形成大量的“经验”,同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理论假设,并用劳动和生命验证这些理论,其中不乏各种形式的“人体实验”,部分假设形成了相应的理论,这就是中医的科学精神之所在。阴阳五行就是其中的成果。它也是《临症中医视角》的灵魂,也将是医学科学,乃至现代科学的灵魂。“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阴阳应用永不会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永远是我们临床思维的准则,“五行”关于系统的五个属性的认识永远具有指导意义。以阴阳为核心的哲学理论,以五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注重整体平衡、注重整体调节、因人施治,这样的理论在过去、当今和未来都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这就是医学的理论优势,把这样的理论应用于现代医学研究,这就是中医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在病因学研究中,我们的先人无法明悉细菌及其属性,但是,他们以“瘴气”、“疬气”命名之,这些认识在现代医学科学条件下已经没有优势。但是,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认识到了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认识到了饮食不当,如过度饮食、饮食失衡等对机体的影响,还认识到了过于安逸等生活方式对机体的影响,并积累相应的临床诊断和干预方法,所有这些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关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所有致病因素,这与现代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正是目前中医学临床及科研的重要领域。一直基于劳动和实践的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方法,有些是上述中医学理论的直接演绎,有些则是没有经过理论的纯粹经验,形成了多样化的临床治疗方法,中药、食疗、药膳、针灸、推拿、贴敷,等等,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规范其临床应用,明确其临床适应症和副作用,这又是中医学科研的重要内容。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在还原论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没有放在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之上,使得这样的研究缺乏了中医学的灵魂,也失去了中医科研的意义,这是需要纠正的。中医科研需要还原论,但不只是还原。中医学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药物应用经验是现代医学所不难比拟的,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是当今医学所不及的,这些药物一是可以为现代药理研究提供初选依据,二是,我们要利用阴阳五行理论,对药物进行阴阳五行的基本分类,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先人的应用经验,进行大胆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医学范文篇8

关键词:中医经典;研究生;人才培养

“不读《灵》《素》,则不明经络,无以知致病之由;不读《伤寒》《金匮》无以知立方之法,而无从施治。”[1]中医几千年中涌现出不胜枚举的著名的医家和著作,但仅有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建立起过重要奠基作用,或对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有巨大贡献的著作才能堪称经典[2-3]。中医经典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需要后世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挖掘经典背后的现实意义,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4]。除此之外,中医经典是中医临床的基础,是中医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熟读经典才能够对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有更全面的认识,建立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路,同时学好中医经典是成为“良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章将对中医学研究生培养阶段学习中医经典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1目前学习中医经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中医经典学习兴趣缺乏或重要性认识不足

文献研究发现,绝大部分中医类研究生都认为应该学好中医经典[5];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然而实际调查中得出中医类研究生对中医经典学习只有少许兴趣,多数原因归结于毕业就业压力大;中医经典晦涩难懂,阅读名家医案医籍不能完全深谙其道;中医操作中,望闻问切四诊水平,脉诊能力弱,每次问诊都需要借助现代医学检查,学习的自信心在平日临床诊疗过程中严重受挫;部分研究生反苦于没有古籍,导致涉猎范围受限,心情烦躁,久之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锐减[6]。

1.2动手机会少实践形式较单一

中医类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2种,无论哪种类型的研究生,学习年限均为3年[7]。学术型研究生多数参与基础实验方能申请学位,只有零散的时间跟师抄方,极少数有时间在病房;而专业型研究生要按照国家规培政策完成计划内的临床轮训工作,承担大量的住院医师工作(病房接诊、书写病历、查房值班、参与手术等),导师门诊时间还需要跟师抄方,冗杂的医疗活动使得学生无暇去学习经典;中医院临床诊疗的中医操作因科而异,同内科相比,外科普遍缺少中医操作,更谈不上中医经典的学习,大环境下使得研究生对中医经典学习缺少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8]。

1.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临床上中医经典带教老师水平不一,多数为中青年医师,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尚需要提升;平日带教投入的精力和花费的心思较少,缺乏必要引导,难以引导研究生去挖掘中医经典中隐性知识;除此之外,缺少教育方法,授课死板,互动环节少,把中医理论和西医医学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的能力差,难以做到对某个疾病的症状、发展和传变有更为系统和理性的认识[9]。

1.4中医人文教育缺失

(1)当下中医类研究生教育仍侧重专业课,以苏州市中医医院研究生为例,必修课程开设英语和自然辩证法等人文课,除了英语,自然辩证法结业考核简单。(2)诸如中国医学史、沟通的艺术与哲学等选修课或因感兴趣人数少,或因中医类研究生专业课业务繁重缺少机会选修,造成专业课和人文课比例严重失调[10]。(3)人文课堂讲授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积极能动性,难以获得足够有用信息。(4)课余学生自身极难主动涉猎医学以外的人文书籍,无形中导致广大中医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树立人文情怀渐行渐远,在临床医患沟通中表现尤其明显,甚至部分研究生误认为只需学好本专业知识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11]。

2研究生中医经典学习科学培养的几点思考

2.1合理规划学习任务设置考核指标

基于规培生需要完成科室轮转要求,结合研究生自身学习兴趣,可参照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等级考试的设置模块,定期进行晨起诵读中医经典,诵读完安排课后作业,巩固诵读效果。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设置的《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大经典理论水平分级考试[12],共分3级,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总结“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悟妙道”的中医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推出的“以考促学”“以考促用”的重要措施。考试旨在进一步“以考促背”“以考促学”,通过中医经典等级水平的考级在业界形成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风尚,最终达到全面促进、提升中医专业人才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目的。考试内容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名著的一级考试范围。经典考级共设1~3个等级:一级是熟练诵记经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证原文,并掌握其文义、医理;二级是在一级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经典理论的系统性和主要方证间的联系,并增加诵记相应原文;三级是在二级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经典理论的学术原理和临床应用思路,并增加诵记相应原文[13]。在考试激励措施上首次将中医经典等级考试纳入到学生综合量化考核体系中,对于提升中医类学研究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2.2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实践机会

古人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医院教育部门应进行宏观把控,带教老师需自身提高对中医经典的水平;并在理论授课及日常教学查房中多穿插典型的古今名家医案,采用多元的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建立理论指导临床的中医辨证思维[14]。除此之外,医院教育部门可适时推出采用自媒体形式推出每周一穴(动画形式寻找常用穴位的位置、主治及如何进行穴位操作等)、每周一药(药性、主要活性成分、主治范围等)、每周一方(经典方剂的来源、功效、主治范围、临床加减等),每周一文(针对中医经典,各家各派阐释运用均不同,分享经典条文扩展阅读),同时推荐相关的中医名家医案医籍进行拓展(黄元御、张锡纯、曹颖甫、胡希恕、彭子益等),帮助中医类研究生巩固、深化记忆,并拓展学习深度。此外,(1)在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或中医经典工作坊中(高年资优秀中青年医师用病例引出讨论主题)可选取平日诊疗中采用中医经典理论获得临床疗效的病例进行讨论,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和质量同时,帮助研究生进行梳理总结,培养其中医原创思维能力。(2)中医和中药不分家,联合医院中药房和炮制中心,给研究生们提供药房抓药、户外辨识中药、膏方熬制的机会,综合培育适应时代的中医人才。(3)重视中医古籍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医古籍是古代医者临床经验的载体,古籍当中学术思想之精华会影响后世医者,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其学术思想的不足之处会得到后世医者的批评和补充。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古籍内容和学术思想迥异,研究生在研期间适时梳理中医古籍,有利于理解古籍学术思想的形成,亦有助于在宏观上把握古代医学观念的演变轨迹,总结前人思想的得与失。2.3重视经典学习中细节师古不泥古四大经典学习,极少数人重视和思考过学习顺序的问题;个人认为四大经典中应当重视《伤寒论》的学习,应作为首先学习的经典之一,首先市售许多有关解读伤寒的医籍,反复探讨的也就一个中心法则:辨证论治。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习的圣典,言简意赅,紧扣临床,把疾病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有序地加以揭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归纳了疾病的发展规律,全方位地诠释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是中医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典范。研究生们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背景不同,造成对经典的参悟水平参差不齐,只有将经方派体系弄清搞明,锻炼其中医思维,熟悉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和灵魂,继而参悟其他经典方能行云流水,一蹴而就。正如清末陆九芝所说:“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中医发展数千年,有精华肯定也有糟粕,研究生应当细细甄别;最后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但不要排斥目前主流的西方医学,基于系统论和还原论的2套不同的学科系统,如何将中医经典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结合其固有的理论体系,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研究生们直面的问题。人工智能程序为学习中医,缩短学习曲线间接提供较大的帮助,比如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在名老中医经验和古籍中的的挖掘,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贝叶斯网络技术的隐结构模型等都适用于复杂的中医辨证思维,然而目前现有数据挖掘研究多“重方法,轻理论”,研究的重点以疾病的用药分析最多,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对研究所得的结果缺乏深度的解读分析,中医研究生以此为着手点学习中医经典也不失为一个学习手段。

3结语

中医药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又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中医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关键,通过对经验著作的熟读及深入的研究,在实践中反复的体验,最终能够得到其精要,为临床工作奠定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陈修园指出学医应找准入门,中医经典为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学医之人必读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习中医经典,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研究和改进中医经典教学方法,更新学习理念,让研究生多方面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印涛,张树峰,梁广和,等.基于卓越医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内经选读》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65):217-218,230.

[2]周仲瑛,吴勉华,周学平,等.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略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5):503-506,522.

[3]冯哲,郁祥,朱垚.名老中医成才经典路径解读辅助中医专业学生制定学业规划[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8):1-5.

[4]胡鸿毅,舒静,何文忠,等.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医教育,2019,38(4):3-6.

[5]刘建红,蔡晓玲,张广梅.综合院校中医经典教学调查与分析:青海大学[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0):178-179.

[6]段建雪,周文,胡泽蓉,等.我校中医药专业学生对中医经典认识和学习兴趣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5):118-119.

[7]侯晓晖.“双一流”背景下医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26-28.

[8]张庆祥,相光鑫.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对策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2):45-47.

[9]熊继柏.谈中医经典的学习[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10):5-6,12.

[10]王萍,刘英锋,黄利兴,等.试论以“通人文、重经典、多临床”指导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3-5.

[11]吴哲,苏新平,陈燕,等.“规培”基地医教协同培养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9):105-107.

[12]丁吉善,杨淑慧.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5,34(6):26-28.

[13]高磊.中医经典课程等级考试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1):119-120,122.

中医学范文篇9

【关键词】中医学;生态学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口爆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der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

中医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基层定向;医学生;中医学;教材

基层定向医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学生将来的服务人群是基层群众,工作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为主,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与普通医学生有一定区别。目前,国家对基层医疗服务有更严格的要求,提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医药卫生人才,以满足“小病在基层解决”的要求。中医因其“简便效廉”的优点,在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因此中医学在基层定向医学生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中医学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基层定向医学生对中医学授课教师、课程设置、授课方式、教材设置等方面的评价,分析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制订相应对策,为提高中医学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首都医科大学2017级定向临床班和预防班的学生,参与调查并填写有效问卷的共92人,问卷应答率为100.00%。

1.2调查方法

在咨询授课教师、与学生访谈、查阅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中医学的了解,学习中医学的动机和目标、学习中医学的方法、对中医学教材的评价、对中医未来的看法5方面,每个方面设置4~12个问题。利用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学生网上填写、提交。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评价和建议,采用不记名填写问卷的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对中医学的了解

很喜欢中医学的学生占32.61%,完全相信中医药疗效的学生占47.74%,非常了解中医学的学生占7.61%。对于中医学知识的获取途径,66.3%的学生选择书、电视、广播。58.7%的学生曾经找中医师看病。通过阅读书籍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生占27.17%。自己或家人偶尔看中医的学生占81.52%,经常看中医的占15.22%。认为有必要开展中医学教学的学生占79.35%,42.39%的学生认为针灸治疗有效,33.70%的学生认为对内科疾病有效。67.39%的学生认为中药见效慢、煎服麻烦、太苦。50%以上的学生认为中医具有副作用小、历史悠久、能治本等优点。52.17%的学生认为非中医类专业医学生有必要掌握中医学知识,实现中西医结合,而46.74%的学生则认为应根据学生兴趣决定是否开设中医学课程。通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73.91%的学生对中医的认识有很大改观,60.87%的学生认为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医学生不了解中医,自己以及家人也很少看中医,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了解中医学知识。可见,大众包括西医医生对中医的认识均有待提高。学生比较肯定针灸的疗效,大部分学生认为中药见效慢、煎服麻烦、太苦,但是肯定中医历史悠久、副作用小、能治本的优点。因此,应发挥中医针灸的优势,克服中药的缺点,如推广中药颗粒剂,扩大中药应用范围。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做出巨大贡献,学生切身感受到了中医的疗效,73.91%的学生对中医的认识有了很大改观。可见,切实的疗效对学生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2学习中医学的动机和目标

34.78%的学生非常想学习中医学,65.22%的学生想学习,没有学生不愿意学习中医学。46.74%的学生因为感兴趣而学习中医学,26.09%的学生因课程设置而学习,27.17%的学生因为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学习。58.70%的学生希望学习中医学知识后应用于临床,39.96%的学生则希望用于养生保健。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中医学很感兴趣,希望能够将所学应用于临床以及自己和家人养生保健。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中医学的发展源于临床,因其病机描述抽象、概念内涵模糊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授课教师应在不失科学性、真实性的前提下,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临床案例示教,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体会中医的魅力。西医院校中医学理论课课时相对较少,见习课更是少之又少,较少的实践机会无法使学生充分应用理论知识[1]。应增加临床见习课时,尤其是针灸课课时,以实用、可操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当前,健康观已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基层医生应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承担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推广普及的责任[2]。故在课程中可增加治未病、养生相关内容,讲授保健穴位、保健操、保健中药知识,突出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有一定疗效的特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为己所用,工作后为患者及其家人健康提供可行性建议。

2.3学习中医学的方法

54.35%的学生认为学好中医学的关键是兴趣,30.43%的学生认为是用功程度,还有15.22%的学生认为与教师的授课方法有关。50.00%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要有一定的授课技巧,专业基础扎实,至于知识渊博、热情坦诚等优点并不是他们看重的。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占比最高的是临床实践与病例分析,分别为68.48%和63.26%,选择问答式教学的学生只有9.78%。82.61%的学生认为中医学教学中应多讲有趣的故事,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希望多一些实践机会。有84.78%的学生认为最佳中医学教学模式为理论讲授+实践。57.61%的学生认为中医学教学存在中医基础薄弱,中医临床思维得不到培养的问题,并且认为中西医课程安排不均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兴趣是学好中医学的关键,而且学生对于教师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最关键的因素。有调查显示,中医院校95.6%的学生希望教师博学多才,知识渊博,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在讲授理论时联系临床[3]。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提高课堂趣味性、生动性。我们在遴选授课教师时,不应仅以学历、科研成就、职称等为条件,相反,扎实的临床基础、娴熟的授课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才是重要标准,既往问卷调查发现,中医学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医学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执教能力与操作能力,有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熟知中医适宜技术,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4]。学生比较认可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的授课方式,并期望教师在课堂上多讲有趣生动的故事及案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与中医学学科特点有关。另外,学生认为应多实践,了解中医看病特点,使其对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2.4对中医学教材的评价

对于教材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针灸、中药、拔罐、食疗、推拿、艾灸、刮痧,分别占75.00%、66.30%、55.43%、52.17%、44.57%、43.48%、31.52%。认为教材内容难易适中的占47.83%,较难的占42.39%;对教材内容很满意的占44.57%,一般满意的占54.35%。47.83%的学生认为教材有特色,但不够鲜明;44.57%的学生认为教材特色突出,和西医有明显差异。问卷调查显示,58.70%的学生认为中医学课时太少,感兴趣的知识点被删掉了;39.13%的学生认为课时完全够。41.30%的学生认为课程压力大,课后没有时间学习;36.96%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就能够掌握,不需要课后进一步学习。从以上学生对中医学教材内容的反馈可见,有近半数的学生对教材满意,认为内容难易适中;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课时太少,应适当增加课时数。对于教材内容,学生感兴趣程度排名前3的为针灸、中药、拔罐,半数以上学生对食疗、推拿、艾灸、刮痧等内容感兴趣,希望适当增加针灸、艾灸、刮痧等实用性强的内容,突出中医特色。

2.5对中医未来的看法

对于中医发展趋势,64.13%的学生认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21.74%的学生认为发展前景一般,比较难传承。认为中医发展难的原因在于中药口感差、携带不便、难以推广的学生占51.09%,45.65%的学生认为中医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31.52%的学生认为是见效慢,33.70%的学生认为是媒体宣传不到位,还有28.26%的学生认为中医只是根据前人经验、没有创新。对于今后的学习内容,51.09%的学生希望是常用中医知识。可见,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以及现代中医发展的认识,学生理解得不够深刻。中医理论来源于临床,是一门经验医学,重视个体辨证,与西医不同的是临床可重复性差,这使得一部分学生认为其缺乏科学性。目前,中医也在逐步现代化,做了大量现代机理的研究,力求与现代医学接轨,然而由于学科体制不同,还需要一定时间,并且两个学科完全吻合也是不现实的,正是由于二者的差异性,才能利用各自优势进行互补性的治疗和预防。比如,中医在慢性病、预防保健方面优于西医,而西医在危急重症的治疗方面优于中医。这就需要教师在理论授课时对两种医学的特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中医有更清晰的认识。

3思考与建议

随着国家对中医的认可和推广,中医在基层的应用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基层医师中医知识掌握情况对于中医临床疗效的发挥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要对基层定向医学生中医学教育引起重视。目前,从问卷结果来看,基层定向医学生中医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3.1加强中医学知识宣传

学生对中医学认识了解欠佳,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医学知识宣传,弘扬中医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此次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学生切身感受到了中医的疗效,许多人对中医有了新的认识。

3.2培养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学生注重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授课技巧,既往问卷调查显示,带教教师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医患沟通能力与教学效果相关[5]。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临床技能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授课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灵活性、实用性,使学生理解“艰涩难懂”的中医学概念,主动学习中医学课程,在实践中多运用、多总结、多观察,真正掌握中医学的精髓,而不是单纯为了学分、考试去学习。

3.3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通过学生对中医学教材内容的反馈可以发现,学生对拔罐、艾灸、养生方面的知识较感兴趣,因此可以增加这部分内容。这些内容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学生易于掌握并能应用于临床且效果显著,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内容不能过多强调中医学的科普性和养生保健性,要注重其临床性和学术性,中医在很多疾病治疗方面具有西医不可比拟的优点,要防止学生形成“中医的作用类似街边养生馆”的误解。

3.4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程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仍以讲授、操作相结合为主,很大一部分学生希望增加见习课时,这也是我们在课程安排时应当关注的。中医学概念内涵模糊的特点使学生对经络、脏腑理论的掌握有一定难度,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比如,学习中药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可使学生对肝阳上亢的肝脏病理特点掌握得更好。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实践内容,使学生真实感受中医疗效,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医学理论。

4结语

基层定向医学生未来的执业对象是社区居民,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临床诊疗居多,因此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实用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发挥中医临床治疗优势,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此项问卷调查从学生视角出发,了解学生对中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看法,为中医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安丽,李雅洁,曹国强.高等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方法研究[J].医学信息,2018,31(12):21-22.

[2]张贵锋,李力强,祝晓忠,等.基层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9):25-27.

[3]李欢,郭惟,洪晓敏,等.学生视角下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调查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4):4-5.

[4]崔淑兰,任小宁,丑建伟,等.从基层医疗需求探索高职中医教师素质提升[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