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十篇

时间:2023-10-31 17:58:22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篇1

关键词: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媒体;公关方法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1

在地方政府的管理范围中,公共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危机管理,怎样才能良好的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危机,一直是地方政府重点研究的问题。在我国现代的社会中,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带来相应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还会引起当地政府的媒体公关问题。近年来,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媒体时表现出了失语、失声的现象,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地方政府应用突发事件的媒体公关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地方政府的媒体公关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所谓的突发事件,就是对公民的利益造成损害的危机事件,而且只要是在事件发生时对公民的财产、人身安全等造成了伤害,就可以被称作突发事件。通常情况下,突发事件都是在突然情况下发生的,具有短时间聚集各方眼光的特点,而且各个主体之间针锋相对,引起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这给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旦出现管理不正确或者是应对媒体工作失误,就会降低地方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1]。所以,地方政府一定要充分做好突发事件的媒体公关工作,及时向人们公布实际情况,安抚民众的心情,使民众的情绪得到稳定,得到民众的配合,从而更加顺利的开展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二、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公关的方法

(一)对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完善

对于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来说,它是政府新闻发言制度的具体形式,主要是通过新闻发言人在特定的时间内对突发事件的情况进行阐述,使媒体和民众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最新消息,而且还要向社会介绍突发事件的特点、趋势以及产生的后果等,另外,还要对政府采取的补救措施进行详细的讲解,树立地方政府在社会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得到民众的大力支持。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不管是媒体还是民众都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将事件的情况透明化,而新闻发言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需求,向他们传递比较真实和权威的信息[2]。因此,一定要对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完善,使民众了解到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起来使用,完善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第二,加强危机新闻发言人的专业化和权威化,可以让一些相关的专家对事件进行分析,消除民众心中的疑惑;第三,处理好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做到不失语、不失声以及不说假话。

(二)利用网络进行突发事件新闻信息的传递

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利用网络进行突发事件新闻信息的传递,为人们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比如电视、网络等,加强政府和媒体、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形成有效的互动。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主,以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辅的互联网新闻体系,其中主要包括人民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以及中青在线等,一共有8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24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它们已经为突发事件新闻信息的传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通过分析我国各个地方政府的新闻网站,发现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内容比较单一、做工简单以及形式古板等,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自身优势,积极利用网络实现突发事件新闻信息的传递。另外,还可以在地域优势的基础上对网站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从而确保网站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公信力。再有,地方政府网站的创建能够时间与民众的亲近,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对突发事件的错误传播进行及时的制止,安抚民众的情绪,避免民众产生紧张的情绪。

(三)对突发事件的媒体管理引起重视,避免出现媒体暴力

所谓的媒体暴力,就是某些个体或者是组织利用媒体的权利对突发事件进行错误的报道,故意扭曲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使民众产生错误的认知,导致突发事件在社会中形成一个偏离原本原则的舆论导向,从而满足个体或者是组织的利益需求,这种现象不符合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3]。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对突发事件的媒体管理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媒体进行良好的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一定要控制好事发现场,在周围拉起警戒线,对记者的身份和采访资格进行明确,规划出采访区和禁止区,记者只能在采访区进行采访,不能进入到禁止区中,更不能拍照。另外,还要管理好与突发事件相关的现场,比如医院、派出所等,一些不实的报道基本上都是在这些地方传出的;其次,设置新闻信息传播中心,便于记者及时得到突发事件的第一手信息,并且要对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行辨别,控制好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比如,在2015年发生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中,虽然之后对其进行了良好的解决,但是,在当时地方政府也受到了很大的媒体压力,如果在事件发生时政府能够对媒体进行有效的管理,规范记者的采访行为,就不会出现媒体暴力的情况,也会非常利于政府对突发事件的管理。由此可见,对媒体的管理在突发事件的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避免出现媒体暴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积极做好媒体公关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还能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确立地方政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地方政府利用有效的媒体公关方法来应对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与时俱进的特点,人们能够感受到地方政府的责任,这对社会的和谐和进行非常有利。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压力,充分体现出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侯迎忠,刘艳婷.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沟通策略[J].东南传播,2013,10:10-13.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篇2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对 法律体系

中图分类号:DF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076-03

目前,我国虽然有一些现成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还没有达到系统化,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程度,还没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近年来,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地震、海啸、暴雨等突发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面临着严峻的、生与死的考验。在发生这些无情的地震、海啸的时候,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了我国目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比如责任归属、应对处理程序、应对能力差等问题,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为了能够填补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律体系的法律漏洞,我们有必要探索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制度,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律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机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立法的现状

在对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的过程中,要想真正有效率地应对突发事件,往往取决于行政领导的做法。因此,这就需要赋予行政机关以更大的权力,以便能提高其对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的效率,以尽量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公民的权利进行诸多必要的限制。但是,这种行政权力往往具有两面性,如果权力使用不当就可能会损害人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来授予行政权、限制公民的权利。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正在不断增强,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进步。目前,在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体系方面,国家已经颁布了单独的6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超过50个部门规章,有关的文件超过110个。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而这些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实践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加深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认识,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与水平,我国在总结突发事件应对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一部标准的用来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2007年8月30日,我国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该法自2007年11月1日正式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重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全面进入法制化,还标志着我国行政执法进入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我们能够有效、及时地控制、减少和消除严重危害社会的突发事件,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环境安全和公共安全,从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二、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应对突发事件法律体系中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与系统性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有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法规相对简单,处于较分散的状态,主要运用有关部门法和行政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可以解决一些困难,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规定的突发事件应对行政机构以及它们的权力,这导致现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律体系的分散状态。存在的问题是,如不协调好各级政府的相关行政部门,那些拥有专业技术职能的部门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与协作,只根据适用于自己的一套应对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的事项。但有时那些存在冲突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各部门之间、各部门法不能协调和相互弥补,使他们的力量不能最有效的整合。

(二)突发事件应对法律的内容可操作性存在问题

在突发事件应对的相关立法中存在一些原则性、概念性和抽象性的内容,比如,有些法律法规仅仅强调了立法机关对上级行政机关所具有的指导作用,有些法律法规只强调了上级行政机关进行协调与规划的垂直关系,有些法律法规仅仅强调了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实质性的规定,有些法律法规仅仅强调行政机关权力的分配,有些法律法规忽视了下级行政机关和一些权力机构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些法律法规忽视了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有成效的配合与协调,有些法律法规忽视了对应对突发事件的执法程序的制约。虽然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一些法律原则是全面的,但是,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执行程序的具体实施细则与实施的方法却规定得比较宽泛,这就使得法律中所规定的程序内容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在这种情况下,比如在突发性的地震灾害中,由于现有的有关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内容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较为详细具体的阐述,比如具体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手段,恢复重建的具体方案、救济补偿的具体标准等。如果不改变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内容的宽泛化,如果不注重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的实际执行情况,突发事件应对法律体系就不能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较低

目前,虽然我国存在一些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军事法》等许多具体的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一般仅仅适用于应对某些具体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对于那些多元性的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较缺乏。比如,对于突发事件造成的灾害,灾害之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仍然是主要依靠有关行政机关采用行政手段进行,而缺乏关于灾后重建的相关的法律规定。再比如,存在一些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和法规不能真正发挥有效作用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应对突发事件时,不能根据本地的具体实际情况有效地实施和执行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而是采取机械的应对措施,有时还会制定一些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定。可见,我国现在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的效力较低,这个问题会影响到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我国突发事件应对的执法体系的权力与责任内容规定不够明确

对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问题,现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中规定得不够详细。对于行政机关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所具有的权力范围、政府责任等缺乏比较明确的规定,尤其是行政机关在紧急状态之时所具有的权力、责任,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权力不受限制,当发生比较大规模的、严重的突发事件时,行政机关在进行突发事件应对时就有可能会滥用其权力,从而会损坏人民的正当的合法权益。因此,应该在突发事件应对法律体系中明确规定政府的权力、责任,防止政府的不作为、滥作为等问题。

三、完善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法律体系的思考

(一)系统整合我国现行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对于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已经初见规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很多法律问题都有了规定,这样使得行政机关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有统一、系统的实施方案、救援方案、执法原则等,有利于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救援作用。在此基础上,系统整合了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资源,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法,而将其他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别法系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使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形成一个体系,将会十分有利于我们对于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应对。

(二)建立完善与科学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体系

如前所述,我国目前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律体系还没能形成系统化的整体,因此,应该将那些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特别法进行修改、完善,使得它们遵循共同的法律原则,形成有机的整体。这就需要对我国现有的突发事件应对的特别法进行修改与完善,使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精神与原则。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制定社会所急需的新的类型的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这样,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中就会涵盖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原则、具体执法规范、行政机关权责、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权利与义务。而且还可以明确不同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方式,处理顺序、基本操作流程,切实发挥突发公共事件应付法律法规的作用,实现其立法目的和法律价值。

(三)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应适当给与行政执法部门更全面的权力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由于事态紧急,政府行政执法机关一定会对公民、企业的一些行为进行限制,如果不加以明确政府行政机关的具体权力的范围,当行政机关执法时,很可能会由于权力界限不清、范围不明的问题与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发生纠纷,极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行政机关对于突发事件应对的效率。因此,为了调动突发事件应对中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积极性,激励其尽最大能力进行灾害的救援与灾难的救助,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与矛盾冲突,有必要的在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中,适度给予政府行政机关以更加全面、合理的权力。

(四)应该增加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法律的价值在于能够真正有效地实施。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法律是否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它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能否有效实施,能否发挥其法律法规的价值与作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践证明,必须有明确的法律制度,才能真正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有效进行,才能真正对突发公共事件加以有效应对。目前,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法律体系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可操作性不强,原则性规定较多,已经难以应对越来越复杂和多变的公共突发事件。因此,在今后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中,在新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的制定中,我们要重视增加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只有这样,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4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扶持共建项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法律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E007]

参考文献:

[1] 熊一新.积极预防与妥善处置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的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02)

[2] 郭太生.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对管理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06)

[3] 郭太生.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对处置过程对新闻与信息的管理[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03)

[4] 缪金祥.社会转型期的处置[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02)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篇3

【关键词】网络突发事件 危害 法律 辅助措施

【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便捷了公民的生活,也造成社会矛盾通过网络爆发,引发网络突发事件。目前,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法律法规,但很少且几乎没有涉及网络突发事件的法律条款。网络突发事件法律方面的空白导致我国无法及时有效预防网络突发事件,甚至在事件爆发后,有关单位和部门都无法可依。因此,在法治社会构建过程中,做好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完善我国网络突发事件的法律规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突发事件的由来及特征

2010年“我爸是**”一语迅速红遍网络,不少网民通过改编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愤怒,网络舆论几近失控;2011年“小悦悦事件”后的一夜之间,广大网民发表言论表示对社会失去信心,导致网络秩序一片混乱;2014年马航事件发生后,“马航重新出现”、“搜救部队女记者笑容面对镜头”等虚假言论又在网络中出现,“政府的失信说”等反动观点又爬出水面;……类似网络事件近年来发生率极高,扰乱网络秩序,引发网络突发事件。由此,网络突发事件相关问题进入学者的研究视线,并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要求出台网络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突发事件管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自此,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互联网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这是我国首次在正式文件中针对建立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提出的要求,也表明了健全我国网络突发事件法律机制的严峻性与紧迫性。

网络突发事件是突发事件在网络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网络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笔者认为,网络突发事件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民捏造、传播虚假信息、散布谣言或反动消息,造成大量网民聚集在网络平台中,在短时间内导致网络秩序混乱,甚至危害现实的社会秩序,需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突发事件。相比传统突发事件,网络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征:

主体不确定性。网络突发事件中的主体虽然统称为“网民”,但大都是匿名存在于网络中,导致我们很难确定突发事件中的当事人具体是谁。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虚拟的网络哗众取宠搞网络炒作,肆无忌惮传播网络谣言,以吸引网民的注意,在短时间传播或者引起一定人群评论、转发,最终导致网络秩序混乱、网络突发事件爆发,但我们很难根据现有的技术与法律确定引发事件的“当事人”是谁。

环体特定性。网络突发事件,顾名思义,即在网络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即网络突发事件的环体具有特定性―网络环境。网络突发事件往往由网络舆情主导,随着网络舆情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它与网络舆情的演变轨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①网民通常借助于论坛、博客、贴吧等网络载体发表、传播信息后,在网络中产生“蝴蝶效应”,导致网络舆情难以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爆发。

诱因多样性。传统的突发事件多半具有政治性。而导致网络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一方面,网民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产生不满,反面情绪高涨,因不良网络舆论而引发网络突发事件,如被公众所熟知的“躲猫猫”、“人肉搜索”等事件。另一方面,部分网络突发事件爆发的源头是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实,或者是因为网民的故意炒作或捏造的虚假事实,或者是因为政府等部门在某一事件产生后采取鸵鸟政策,不主动披露信息,导致网民在网络中掀起舆论风波,散布谣言,从而引发了网络突发事件。如,在媒体中传播的“城管殴打市民事件”等。

不确定性更强。2007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事件”,并且国家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事件下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三类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但是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使得网络突发事件发生时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甚至无法预测、无法控制其发展趋势及走向,也很难依据现有规定将其纳入四类突发事件中的一种。

网络突发事件的类型

有学者认为,网络突发事件的类型有三大类:一是电子威胁引发的突发事件;二是物理威胁引发的突发事件;三为内容威胁,基于网络的媒体效应而引发或处理的突发性事件。②本文的网络突发事件是指基于内容威胁而引发的网络突发事件,根据事件爆发的特征与危害性程度的不同,笔者将网络突发事件分为传播型网络突发事件、曝光型网络突发事件、泄愤型网络突发事件、攻击型网络突发事件与型网络突发事件。

传播型。传播型网络突发事件是指网民被某一网络热点吸引,或者被某一群体收买,在短时间内许多公民不问事实真伪,集中转发、传播与该事件有关的网民评论等网络舆论消息,造成网络舆论难以控制,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如被冠以“网络黑社会”之称的“网络打手”和“网络雇佣军”肆意在网上不良信息,从而引发突发事件。

曝光型。曝光型网络突发事件是指网民制造或者参与到网络曝光、揭露社会丑闻、娱乐热点、个人隐私等消息的行列,导致一定范围内甚至整个社会秩序混乱、人心惶恐的局面,破坏公民安宁的生活,影响企业或单位的名誉以及正常的生产和工作,扰乱正常的社会治安。如2014年5月人人网上的某一高校社团成员集体辞职书事件,引发该校学生甚至国内其他高校的学生纷纷在贴吧等网络平台曝出学生干部换届中的不公平现象,以及学生组织间的其他荒唐事情,造成高校网络秩序一时难以控制。

泄愤型。泄愤型网络突发事件主要是指某一人或某一群体因对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不满,纷纷在网络空间中发表抗议性内容,甚至采取对抗性的群体性网络行为。如2006年发生的“虐猫事件”曾引发了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网民疯狂的参与其中,在各网站中、传播与该一事件有关的信息,更有部分人通过“人肉搜索”等方式公布当事人的住址、工作单位等隐私信息,不仅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引起网络秩序的混乱。

攻击型。攻击型网络突发事件较为普遍,是指部分网民恶意的在网络空间中散布谣言,或揭露他人隐私,恶意中伤公民个人、集体或社会,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具有较大破坏力的事件,如在网络中进行语言攻击,恶意中伤他人,故意散布虚假信息侵害他人名誉权,等等。

型。型网络突发事件在当前的主要表现是网民受到不法分子或不法网站的怂恿、诱惑,因利益熏心或麻痹大意,参与到网络的队伍中,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在网络空间内引起骚乱、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制止并依法惩处相关责任人的网络突发事件。如“全能神”等组织、犯罪集团利用网络的巨大煽动力,蓄意在网络中宣传、散布、的网络信息,甚至是通过网络聚集众人参与到组织中,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群体性违法行为。

由于网络突发事件发展规律的难控制性与变化的诡异性,网络突发事件的不同表现形式没有明确的划分,此外由于外界因素的加入,网络突发事件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相互转化,或者事件在爆发过程中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式。

网络突发事件的危害

网络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强、传播性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如若没有完善的法律和健全的机制加以规制和引导,将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扰乱网络秩序,影响社会治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虚拟的网络使得越来越多的公民超越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他们或者是传播虚假的个人信息,引起网络骚动,或者捏造虚假事实,制造网络暴力事件,抑或是散布反动言论,引发社会恐慌。这些行为不仅导致事件针对的主体,即受害方的生活和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严重污染了便捷、舒适的网络环境,破坏了安定有序的网络秩序。总之,网络突发事件冲破了道德底线,极大地扰乱了社会治安。

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社会矛盾加剧。网络的开放性以及形似没有约束的空间使得网民在网络中自由发表任何言论、进行任何网络行为。因此,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帖文、博文等网络言论的泛滥,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网络强大的影响力以及传播的快速性导致当事人权益受损的同时,还承受着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民事权益的救济和诉讼增多,社会矛盾加剧。因此可以说,网络突发事件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法律规制少,网络犯罪现象增多,不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规制网络秩序的专门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网民基本处于“无管理”状态,可以“肆意”在网络中活动。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网民极易打破道德的底线,触犯到法律,甚至刑法的规定,酿成刑事犯罪的发生,例如,网民化身黑客潜入国家、公司企业的管理系统,破坏计算机系统信息,盗取重要数据;或上传或参与色情的网络服务,从事色情犯罪;或参与恐怖或组织,大肆恐怖信息,渲染暴力活动,宣扬种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破坏国家的宗教政策,煽动社会不满情绪和暴力事件,等等。

网络突发事件法律规制的途径

网络突发事件的频频出现,以及给公民个人、集体,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亟待完善国家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制定健全的网络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规制网络突发事件:

出台《网络突发事件应对法》,弥补法律空白。网络突发事件备受社会关注。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有必要尽快出台《网络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网络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体系。笔者认为《网络突发事件应对法》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明确网络突发事件的应对机构及职责。截至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负责网络监督和管理的部门机构,导致网络突发事件爆发后,各组织间相互推诿或者盲目管理,造成事态扩大或者浪费人力、物力等资源。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法中应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自上而下的、专门的网络突发事件应对办公室或者网络监督小组等常设机构,隶属于国家安全部门,并配有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其具体职能与工作职责。

其次,明确规定网络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完善的网络突发事件预防机制可以将网络突发事件扼杀在摇篮中,减少甚至避免网络突发事件的爆发。网络突发事件预防机制要包含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日常管理制度、网络舆论监督制度、技术的防范处理机制等制度。

再次,将网络突发事件的报告与应对机制规定其中。虽然有完善的预防监督机制,但网络突发事件仍有爆发的可能,所以要求具有健全的网络突发事件报告与应对机制。一方面,详细制定网络突发事件的报告机制,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与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的突发事件报告程序、报告内容及报告机关。另一方面,规定网络突发事件爆发后的应对机制,包括应对机构、突发事件反应时间、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网络突发事件应对方案的备案等方面。

最后,明确规定网络突发事件的责任追究与惩处制度。主要包括具有网络突发事件监督职能的失职人员的责任追究和惩处制度以及网络突发事件引发者的责任追究和惩处制度。此外还要规定受害人或相关人的权利救济措施,如赋予其申诉、复议等权利。

设置专门的网络突发事件应对机构,实现专业化管理。为了提高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与办事效率,实现网络突发事件专业化管理,有必要通过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在国家行政机关与准行政机关中须建立专门的、常设的网络突发事件应对机构,如网络督察小组或网络监察办公室等,赋予其网络突发事件管理的行政职权,享有法律规定的网络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监管和处理等方面的行政权力。试图通过健全网络突发事件机构设置,规范管理职权,实现网络突发事件专业化管理。

网络突发事件法律规制的辅助措施。完善网络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逐步建立政府问责制度。在不断健全我国法律制度的同时,应逐渐完善我国网络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建立政府问责制度,将网络突发事件的预防、监督、管理和惩处等各项制度纳入该风险评估体系,建立日常网络监督与风险预测制度,强化政府责任机制,实现网络的日常监督管理常态化。

加强对网民的网络舆论与传播的引导,净化网络环境。政府、企业、高校等单位和个人要将引导网络舆论与传播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全面、及时的公开信息,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净化网络环境。各有关部门既要及时、全面的公布政务信息,增加社会透明度;又要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成立相关舆论小组,或与网络舆论领袖合作,不定期的公布积极、正面的网络信息,及时准确的把握舆论动向。

网络突发事件教育进课堂,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网络素养。青年学生对网络突发事件的爆发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若要从根源上杜绝网络突发事件,净化网络环境,要从教育做起,增强对青年学生的网络突发事件的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培养其网络素养。一方面,高校要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对高校学生的法律基础常识教育的比重。另一方面,高校要通过论坛、讲座等形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此外,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法律进社区、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法律素养。

总之,网络突发事件的爆发给网络秩序与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对该问题予以重视,加强对该方面的研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能与权责,完善相关法律,弥补法律漏洞,实现我国网络突发事件的法律规制管理,促进和谐安全社会的构建。

(作者分别为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熊光清:“网络突发事件特征及应对”,《人民论坛》,2014年2月下。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篇4

一、从突发事件应对中看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的不足

(一)职能缺位:缺乏常设的、权威的、具有独立地位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

一个严密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已经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虽然事关社会民生、事关国际影响,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收益,但作为一种非盈利的公共产品,一旦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构成中没有这方面的专门建制,体制建设和公共投入方面就会缺乏相应的安排,最终必然导致整个应急能力的建设和发展滞后。在北京29届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政府在外交方面应急能力的缺失,面对分子的破坏和一些西方国家不友好的举动,我国政府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事前预见性和事后的应急公关能力。这是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在公共管理职能上的明显缺位,而地方政府也存在这样的不足。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应急中心大约有这样几种:一是办公室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总值班室;二是把人防部门作为防灾救援的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三是以原110报警服务台为基础,成立应急联动中心,负责社会联动系统的整体协调和运作。由此显示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缺乏一个独立的、常设的、有权威的管理协调部门,以至于每每碰到突发事件,政府在初期总是面临准备不足、缺乏应对的被动局面,一般都是临时成立应急处理工作组仓促应对,往往导致事态扩大,而在接下来的防控上又不得不通过行政手段调动一切资源来集中解决。

(二)机制缺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发展滞后,应急能力无法发挥

由于公共应急职能的不明确,在具体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上,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滞后和脆弱的问题。

首先是预防预警机制。预防预警机制应包括风险评估、预防措施、监测预警等项内容,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公众一起实施方有良好成效。但在我国,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是比较淡薄的,且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还不够强,主动参与程度薄弱。例如2007年我国山东济南市突降暴雨,导致34人死亡,6人失踪,171人受伤。根据事后山东省气象台提供的资料,当天下午15点,气象台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7点,气象局与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了地质灾害预报,但大街上并没有多少市民能够从有效的渠道得到这些信息,他们甚至不清楚“黄色信号”的含义。当灾害突然降临,不知如何自救以及如何求救,完全是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而政府救助资源在某个时段可能又是极其有限的,不能迅速全面地覆盖到每个受害群众,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其次是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有效的国家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给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的巨大破坏,这是政府的管理职责。我国现有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从快速反应机制来看,尚未建立不同突发事件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使得应对复合型和国际型突发事件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对单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比较强,而对复合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显得效率比较低;第二,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处理不同突发事件之间的协调机制,包括同级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等级协调和上下级政府之间的非等级协调机制。

第三是信息披露机制。我国公众的信息辨别能力并不强,某事件发生之后,由于相关信息的失真,各种信息的传播真假难辨,道听途说和流言往往成为加重危机的加速器。如“石首”事件,它就是因一名酒店青年厨师的命案,在种种传言的发酵下酿成冲突。“石首案的起因是一起非正常死亡案,面对诸多疑问,警方的解释未能成功说服死者家属和公众。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的新闻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信息、探寻真相。”(2009年06月24日09:28)。《人民日报》时评的阐述,说明在这起事件中明显地暴露出政府信息披露系统建设上的不完善,缺乏突发事件发生期间的信息公开机制。

(三)保障缺位:缺乏完备的应急管理法律保障体系

从立法角度来看,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法律体系初具规模,已经先后制定了一些有关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如制定了应对社会动乱的《法》,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消防法》,应对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法》、应对公共卫生的《传染病防治法》;针对“非典”危机,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而松花江事件之后,政府立即采取了措施加强国家环境紧急事件的预防与响应,2005年12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1月出台了《国家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不过这些法律本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部门管理色彩很重。即使2006年1月8号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007年11月1日实施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法律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响应仍然有待加强。而且各部门法律的应急条款并没有很好地整合或协调,法律中的有关条款往往比较笼统和简略,只提供了原则但没有实施细则。此外,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和遵守。从保障体系上来看,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还需要强化配套建设。

(四)能力缺位: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低下

首先是应急预案落实不到位。目前,我国政府的应急预案在2006年初《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颁布后,按要求形成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急预案等有针对性的以具体突发事件为基础的预案,但从近期全国各地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来看,还是忽视应急预案的演练、模拟和应用,某些地方政府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时,仍然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甚至有的地方政府面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湖北省的“石首事件”就是这种现象的折射。

其次是应急管理主体单一化。当前我国的应急管理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中心”的,这会造成现实中应急管理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诸多问题,从而降低了应急治理绩效。应对突发事件不仅是对政府能力的挑战,更是对全社会整体能力的综合考验。没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仅靠政府的力量,想圆满地解决公共突发事件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被许多人寄予厚望的公民社会,都无法单独承担应对风险的重任,因为它们本身也是风险的制造者。若仅依靠国家或政府,会使应对突发事件的治理失效。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后的国民的表现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二、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

(一)政府应“以人为本”确定自己的职能定位,成立资源准备充分的专门权威应急管理机构

我国政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权力。人民的生存权是最基本的权力,应急管理和应急机制正是一种在非正常状态下保障人民生存

权力的体制,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政府应急管理职能的界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应急管理的职责划分应该是准确的;二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职能分工应是相对独立、相互信任、相互协调的;三是服务于职能发挥的基本的资源储备、信息体系建设应是配套的。在应急管理职能确定的情况下,成立专门的、权威的应急管理机构,这个专门常设的应急管理机构应该具有相应的权威和明确的责任,全面负责组织、检查、督促地方政府日常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担负起调度和协调应急管理工作。

(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为主来建立

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并不是某一个具体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投入,而是由政府应急职能、应急体制、应急投入等构成的一个系统,这样的应急机制只能由政府为主导来建立。应急机制构建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突发事件爆发前的预警,应急管理的评估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应急管理的监测系统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管理的预警系统,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见。第二是突发事件爆发后的应对,要建立应急管理的指挥系统,专门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基金储备,应急管理的监测系统,快速反应作出处置。同时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沟通机制,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是应急响应结束后的考评,需要建立应急评估系统,应急恢复系统,应急管理创新系统。

(三)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运用法律手段来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对策,实践证明,将应急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一整套相互匹配、协调运作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处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我国近年来爆发的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端与升级都与地方政府某些职能部门对存在已久的危机隐患的漠视密不可分,基层政府缺乏对危机隐患及时的监控和疏导。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很多地方政府的惯常做法是强调“严防死守,不惜一切代价”,利用有效的行政权力和快速的行政手段被动地解决突发事件。

这种应对式、非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式,一方面难以及时应对日益多样、复杂、频发的各类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它所耗费的社会资源非常巨大,同时有可能损害到公民权利。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仅可以规范政府、社会、市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责、权、利,还可以确保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采取最佳应对策略,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能够使公众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则和程序对政府的应急管理行为实施监督,以保证在应急处置期间对公民权利进行有效的保护。

(四)提高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篇5

[论文关键词]突发事件应对法 问题 修改 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凸显,各种突发事件日益增多。在这些事件的处置中,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下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实施中也发现该法存在一些缺憾,需要在修订时予以完善。

一、《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整合各类应急资源的问题

列宁强调:“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工作都是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1]我国《宪法》序言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的宪法,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基本原则。发展民主政治,领导、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保障国家政权在宪政的轨道上运转,自然要由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来领导和实施。然而,在依法行政、党政分开的指导原则下,很多国家立法又有意无意地回避党委领导的问题,客观上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影响了法律的运行与效力。

《突发事件应对法》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关,但忽视了中国存在以党委作为国家领导者的事实。各级党委领导着包括政法委、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军队等在内的国家核心权力体系,这些应急资源在各级政府之外,所以,各级政府作为突发事件应对的行政领导机关实际上很难有效调度全部应急资源。而且,军队的调度权集中在中央军委,在国家层面并未健全军、政共同参与的应急指挥机构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有关协调机制来调度军队。我国又未建立军地联动常效机制,包括国务院在内的各级政府负责人没有在军队任职的惯例,突发事件发生后难免出现沟通不畅、协调不力等问题。

(二)应急预案与法律、法规体系之间存在冲突的问题

目前,我国应急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存在着两个指导体系,一个是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有关的调整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个是应急预案体系。从目前应急预案与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总体的关系来看,两者之间基本上是互为补充的,但也存在规定相互矛盾、冲突的时候,特别是有的预案超越权限,重新设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义务,赋予政府机构新的职权,甚至规定了罚则,这就违背了法治的基本原则。

有学者认为,我国应急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基本健全,涵盖了各类应急预案所涉及到的突发事件的类型,覆盖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所有领域和所有环节。只要坚持做到依法办事,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全能够井井有条、卓有成效。没有必要在法律、法规之外,再建立一套应急预案制度,特别是没有必要将已经在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的事项再在应急预案中加以重复但笔者认为,应急预案并非法律体系的简单重复,相比《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宏观指导性,应急预案体系的指导更加具体细致,更具有针对性、务实性,有利于各级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贯彻执行。只要理顺好二者的关系,二者都可以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依据,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三)官员问责制有关问题

官员问责制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法律制度。其实质是通过法律约束来规制公权力和行政行为,最终达到建设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高效政府的目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也回应了建立官员问责制的社会诉求。该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依次列举了八种违法的情形。

但是,《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官员问责制的规定仍然过于“粗线条”,对于哪些人该被问责、何种情形该被问责等问题还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相关追责程序也没有涉及。

(四)逐级上报制度不适用于突发事件报告的问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同时第四十六条规定:“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由此看来,《突发事件应对法》在立法中规定了原则上逐级上报,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越级上报的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事实上,逐级上报制度不适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这一条规定不符合实际工作的情况。首先,逐级上报周转时间长,效率低下显而易见。对突发紧急事件而言,信息周转的环节越少,传递的速度就越快,决策者也就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决策判断,事态往往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其次,信息逐级上报制度客观上纵容了某此地方领导受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影响而隐瞒不报的行为。有些地方和有关部门对“问题”能捂就捂,极力控制信息的扩散和传播。对于上级机关而言,信息来源渠道多多益善,可以避免某些地方不愿上报负面信息。也可以将不同渠道的信息加以相互印证,从而提高信息的可靠性。突发事件同时向各上级单位报告反而应该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为。最后,逐级上报不适用信息时代的要求。如今已是信息时代,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

(五)突发事件处置责任方规定不完善的问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这个规定不符合实际情况,影响了各地处置突发事件的速度和责任划分,也容易出现各个地方之间推诿扯皮、责任不清之类的问题。另外,按照该规定,如果涉及的两个以上行政区域分别属于两个以上的省、市、自治区,该怎么办?难道该由国务院来负责应对工作吗?实际上,一个突发事件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应该由主要事发地或最先到达处置现场方或客观条件最便于处置的行政区域负责处理,这样才能有利于迅速解决问题。只要依法办事,无论哪一个行政区域处置都不是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当协商不下的情况下,才报由上级政府指定明确处置责任方。

二、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几点建议

2008年10月召开的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现对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如下修改建议。

(一)建立各级应急管理委员会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机关

为完善突发事件处置的指挥体系,解决现有体制无法调度全部资源的问题,建议成立以党委为核心,包括党委部门、政府机构、军队等各个部门在内的应急管理委员会。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和精神,在法律中直接规定党的有关负责人参加应急委员会,各级应急管理委员会作为本行政区域内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管理的决策和指挥。同时,建议明确赋予各级应急管理委员会在紧急情况下有指挥本行政区域驻军和武警部队、驻当地垂直领导部门、驻当地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权力。

(二)理顺应急预案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关系

为了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建议明确应急预案制度与《突发事件应对法》之间的关系,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益补充和实施细则。一方面,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原则;另一方面,授权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制定应急预案的方式来加强政府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计划性、程序性,进一步提高政府应急工作的效率。

(三)建议删除突发事件逐级报告的有关规定

突发事件逐级报告制度都不符合工作实际,突发事件同时向各上级单位报告利大于弊。所以,建议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删除“逐级上报、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的规定,以保证上级机关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性和信息的畅通。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篇6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突发性公共事件已由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极大的破坏力,给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心理等造成严重的危害。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美国“9·11”事件使2797人丧生,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使当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减少1个百分点。据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今年“5·12”汶川地震使四川、重庆和甘肃等地工业企业的直接损失约为670亿元,全国的财产损失可能高达7500亿元,相当于2007年GDP的3%。

为了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美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其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目前,我国正面临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时期,如何借鉴美国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做法,研究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以及财税对策,对我国的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界定

美国学者罗森塔尔(UrielRosenthal)认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根据2006年1月8日国务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公共性、危害性、多样性等特征。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突发性公共事件划分如下五类:(1)政治性事件:一般涉及到政体、国体以及政府合法性面临严重挑战、威胁和瓦解,国家受到威胁和伤害。(2)宏观经济性事件:主要是因为国外经济环境和制度的变化对国内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3)社会性事件:主要源于人们不同信仰、价值和态度之间的冲突,以及人们对于现行社会行为规则和体制的认同性危机,以及各种心理等。(4)生产性事件:主要源于技术性、防护性因素、质量、管理因素及偶然性因素,是发生频率最高的危机性事件。(5)自然性事件:是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生产能力急剧倒退的自然状况的突变,是近十年来频繁发生的事件。

二、美国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的借鉴

一个国家如何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是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和面临突发事件的范围和频度等因素相关联的。因此,不可能有统一的应急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机制,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毕竟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把握和普遍适用的规则可以遵循。

当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美国一般采取法制、体制、机制三管齐下的办法,用制度来“应急”。美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主要是由美国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FEMA)、联邦应急计划(FRP)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组成的总体。

(一)设立美国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FEMA)。

美国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FEMA)原来是联邦独立机构,其任务是对灾害应急处理并进行灾害的防治计划、恢复和减轻工作。美国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的总部设于华盛顿特区,与其经常保持工作关系的机构有27个联邦政府机构、美国红十字会、州与地方政府应急事务管理机构。2003年3月,美国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成为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的一部分。

(二)编制美国联邦应急计划(FRP)。

联邦应急计划于1992年4月由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公布。联邦应急计划是美国联邦各部门和机构签署的一项协议。其目的在于动员联邦资源、协调联邦行动和提供联邦支持,以增强州和地方政府、私人和自愿组织在灾害应急方面的努力。联邦应急计划的范围适用于所有联邦机构。联邦应急计划规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政策和程序、运行的定义、联邦与州的协调机制以及联邦的能力和责任。联邦应急计划还阐述了应急反应的一系列活动。

(三)颁布相关法律。

美国在突发性公共事件方面的法律包括灾害应急处理、紧急状态和反恐三个方面,如:《灾害救助和紧急援助法》、《国家地震灾害减轻法》、《全国紧急状态法》、《移民与归化法》、《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法》、《法律实施通讯援助法》、《有效反恐法》、《化学品安全信息、场所安全和燃料管理救济法》、《国土安全法》和《美国法典》中的相关条款等,已形成了一套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法律体系。

三、完善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及财税政策建议

借鉴美国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结合我国目前灾后重建的实际情况,本人对完善我国的突发性事件及其财税对策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议。

1.设立各级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专门机构,由涉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部门参加,通过立法赋予其特别权力,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组织体系。

2.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计划,由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并通过立法加以确定;将防治突发公共事件的经费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有关部门在防治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责任,并加强主管部门的协调能力。

3.修改宪法,确立紧急状态及其宣告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国紧急状态法,明确国家实行紧急状态的条件、程序及紧急状态时权力的行使等。

4.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减灾基本法,并按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生物恐怖威胁、环境灾害、自然灾害、国土安全、供水安全、电站安全等方面,分别制定有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单项法律或行政法规,或将有关法律规范体现在相关立法中。

5.通过立法来完善由应急处理主体、紧急行政措施、应急处理法律后果以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构成的应急处理机制。

(二)完善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财税对策的建议。

1.完善预备费管理。首先应提高预备费比率,增加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项基金,财政部门应根据近些年的实际情况,将预备费提取比率设置为2%~5%;其次对预备费应实行基金式管理,把当年没有用的预备费结转到下年度使用。这样,在不发生突发事件的年份里预备费可以得到有效积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有较为充裕的资金来源;再次,拓宽预备费基金的来源,各级政府财政的预备费除按本级支出额的一定比率设置外,对每年的预算超收收入和财政盈余,建议按一定比例增加预备费基金,从而增强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资金实力。

2.建立应急预算。财税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制度,使应急预算制度化,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建立健全资金支付应急机制,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设立专用账户,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保证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对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给予工作补助,以便在人员保障方面有相应的资金与之对应。

3.强化财政监督。要建立健全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合理制定、认真审核相关开支标准。对挤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贪污和浪费救灾资金物资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出,严肃惩处。同时,应该看到,灾后重建不是一般的重复建设,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本着对未来负责的态度,财税部门要严格进行资金使用的追踪问责,强化责任制,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切实保证救灾重建的资金效益。应建立快捷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纪检、监察、审计、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形成监管合力,确保抗震救灾各项资金物资按规定筹集、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4.完善税收政策体系。建立一套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的特殊时期便于有效执行的税收政策体系,同时丰富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税收优惠的处理方式,可以通过税率、纳税期限、征收管理、减免税、退税、成本核算、税项扣除、亏损弥补、投资抵免等多种手段实现,并对采用防灾救灾的技术、产品和工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研发与生产防灾、救灾产品。如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工业企业厂房、设备受损严重,部分地区甚至全部被毁,购置固定资产是恢复生产、抗灾自救的第一步,如果能取消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的重复课征,将会对受灾地区的生产恢复起到显着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灾后重建的契机将增值税转型工作一并推进入灾区,一方面进行重建,另一方面推进税制改革。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篇7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文献综述

一、研究历程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系中就萌发了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观念。突发事件较多爆发于社会公共领域,长期以来并未受到高校的重视。随着各类突发事件在高校的频发,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受到理论界、学术界和管理者的关注。国内较早正视高校突发事件的学者是周贝隆,他在危机管理的基础上展开探索,于1994年提出了“中国教育的危机”研究。香港学者胡洁婷、杨虹、骆慧芳于1999年共同编写了《临危不乱:校园危机管理手册》,对校园的危机事件开展专项研究,提出一些校园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应对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以熊源伟、袁传荣等为代表的学者,是较早针对学校这一特殊领域开展突发事件研究的公共管理专家。他们从学校公关的角度研究各类学校,建议学校根据自身管理情况,摸索应急管理经验,制定可行的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自2000年以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项目中,针对公共突发事件开始进行项目立项。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高世屹《重大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研究》、王超《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预警管理模式研究》、苗兴壮《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研究》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颁发,标志着国内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认识逐步深入。2003年SARS非典的冲击过后,我国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研究是遍地开花、百家争鸣。经历了非典洗礼之后的高校,促使高校的研究机构和相关学者对这高校突发事件开始重视和关注,围绕突发成因、处置程序、基本原则、应急机构设置、法律体系、预警反应系统等内容,探讨建立高校突发性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二、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主要是围绕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特征、分类、阶段等进行的研究。从对高校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的研究情况来看,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研究领域内的具体内容和学科视野十分繁杂。向宇、陈德军《浅析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中指出,高校突发性事件是指因为某些综合原因或者是单一原因所导致校园内突然发生并可能迅速蔓延并激化为较大规模,严重影响学校治安秩序及社会秩序,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谷力秦义在《高校突发事件成因及应对策略探析》中将高校突发公共事件阐述为“以高校师生员工为主体,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短时间骤然发生,并迅速演化为较大规模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和冲击,甚至危及高校形象和声誉的事件”。在其他的一些论著中,还有不同的定义方式。可见,目前对于如何定义高校突发事件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对于突发事件具有的共同特征,比如难以预见性、紧迫性、危害性等是认同一致的。王瑜、张涛《中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研究》中把高校危机分为四类:自然性危机事件、社会性危机事件、高校设施性危机、高校管理类危机。王鹏程在《高等学校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机制研究》中,按照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将突发事件进行划分为八类,一是政治类突发事件,二是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三是刑事、治安灾害类突发事件,四是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五是高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六是教学类突发事件,七是校园网络的突发事件,八是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学者虽然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便于研究和管理是大家的共识。对于突发事件的管理阶段划分上,相关的研究论述相对较少,同样也没有定论。李志强在《高校危机管理》中按照工作周期和工作重点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评价五个阶段。马叶在《高校危机管理:灾难中生长的智慧》中,把高校危机管理划分为预控管理、准备管理、反应管理、危机恢复管理四个阶段。武宇清、王余丁在《高校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研究初探》中,将危机发生发展划分为危机潜伏期、危机暴发期、危机恢复期三个阶段。简敏在《校园危机管理策略创新:当代高校稳定的现实选择》中按照突发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阶段划分,是最简单和清晰明了的划分方法,便于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操作和管理。

三、机制研究

机制研究主要是对当前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现行的应急管理机制、突发事件应对组织框架的研究。对当前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着重于研究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张可辉在2008年的《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章中归纳提出,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主观上不重视,认为只有政府和企业才需要,只有在危机出现时才需要进行应急管理,危机意识淡薄,被动接受,对危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二是危机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表现在缺乏制度化的危机应对机制,缺少专门的常设危机管理机构,没有信息披露机制和联动机制。三是危机教育普遍缺乏,危机的意识教育、培训教育、实践教育缺乏。四是危机管理立法不健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没有完整的突发事件管理法律法规,校园危机管理无法可依,高校管理者在处理时只能依据类似的规章制度和自我管理经验进行决策。刘天荣在《浅析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中认为,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在应对各种突发性危机事件之中,虽然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教训,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相比较,存在着意识待提高、能力待提升、管理待完善的差距。在对我国高校现行的应急管理机制方面的研究中,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应急管理研究总体上注重突发事件应对的机制研究。从较早关注危机管理的周贝隆开始,在1994年就发表的《“危机”禁忌谈到中国的教育危机》中,主张危机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应当制定危机管理制度和计划,对学校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处理和策略应对。郭正贤在2003年的《高校危机管理的探索》文章中,提出“应该建立专门的高校应对危机的管理机构,在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时候便紧急起用危机管理机制,以使学校在非常时期能够保证基本正常的教学及生活秩序”。潘火强、庞玲玲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研究》中,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在加强对突发事案件的管理中,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长效的管理机制,将突发事件纳入到学校正常的管理体系之中,最重要做好五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一是建立高校突发事件的教育预警机制,二是组建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机构,三是建立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决策机制,四是建立高校突发事件管理的处理机制,五是建立突发事件管理的恢复评价机制。莫凡、胡小东、孔庆文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中,从高校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入手,将高校突发性社会事件应急机制定义为“高校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应对处理各种社会性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和制度安排”。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分为预警—处理—反馈环节,提出应对流程包括:控制事态发展、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评估结果并总结经验、重塑组织形象。按照对应流程,应该建立由预警机制、应急动员机制、决策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心理干预机制组成的管理机制框架。综合多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已经基本明晰,主要由应急管理预案、预警机制、处置工作体系、舆论导向机制、心理干预机制、事后处置评估等组成。针对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组织框架的研究中,芦文慧在《论高校危机管理》中认为,完备的组织构架是实施危机管理的重要保证,高校应设立危机管理的专门常设机构,承担面对突发事件时进行危机管理的全部职责。马叶在《高校危机管理:灾难中生长的智慧》中,认为危机管理的目的是协调校内外的资源,将危机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点。系统的论述了高校危机管理小组的组成问题,危机管理小组应成为高校的一个常设的机构,有专门人员任职工作和职权划分,从宣布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应急预案、危机恢复、评价管理、培训演练、宣传教育等方面来进行工作的部署。

四、对策研究

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措施的研究,侧重于结合高校管理的实际提建议和找对策,研究信息监控、党团建设、心理干涉、队伍建设等不同的学科角度和方式方法的作用,探讨高校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具体对策。阿迎萍的《浅议高校危机公关》、黄河的《试论高校的危机公关与管理》等研究中,从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出发,以高校突发事件和如何进行公关的角度,将先进的公关理念与模式引入到高校危机的管理过程中。诸葛福民、牛忠志、方亨福在《我国高校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工作的战略展望》中,从辅导员队伍发展、社团组织和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等方面,对预防高校突发事件提出对策。宋传盛在《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中,从辅导员在应对学生突发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开始,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则和对策。丛媛等在《高校危机事件访谈式干预初试》中,从心理干预的减少心理冲击、治愈心理创伤、提高危机能力入手,探讨在高校危机管理总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介入体系。叶金福在《建立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中,提出了构建由责任机制、舆情引导机制、教育机制组成的预警和反应机制。简敏在《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缺失与机制构建》中,从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理、补救三方面进行构建突发事件管理机制的对策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在2006年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提出高校应制定并落实的七条具体措施:一是创新高校舆情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信息传递网络,三是建立日常化的管理运作机制,四是将高校应急管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五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实现公共治理,六是加强心理教育的建设,七是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张伟锋、姜维兵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对策》中,结合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在预防和处置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中应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和处置好,并提出了具体的五条措施。一是提高认识,增强有效预防高校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加强教育,提高辨别是非能力;三是严格管理,确保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四是做好应急预案,提高应急能力;五是搞好心理辅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六是妥善应对事件,确保善后工作落到实处。宋昌荣在《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和方法探析》中,提出预防和理清高校突发事件基本思路,采取的不同应对措施。对于高校突发事件基本思路上,积极预防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核心,群策联动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点,恢复重建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延续。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应根据引发事件的原因来选取,提出具体的五条应对措施。一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化高校环境,努力消除可能诱发事端的隐患;二是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应急防控机制;三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治本之策;四是营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保障;五是满足知情权,做好舆论引导特别是网络舆论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宋英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李余华,李黎青,丁阳喜.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 秦启文.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8.

[4] 计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 烈云,杨新起等.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武汉:华中师范人学出版社,2009.

[6] 周德贵,任海涛,王成平.利益认同:解决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着力点[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

[7] 徐宝林.浅析高等院校校园危机的预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04).

[8] 李明,周旭明,叶振斌.影响高校稳定的突发事件的预警模型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9] 吴建勋.高校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7).

[10] 简敏.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缺失与机制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5(06).

[11] 叶金福.建立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01).

[12] 张凯.浅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

[13] 王邪强,文宏.浅析高校危机管理体系中的心理干预机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14] 黄建榕,陈建新.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系统的建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15] 徐宝林.浅析高等院校校园危机的预防[J].中共山西省委学报,2006(02).

[16] 彭岳鹏.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谈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措施[J].青年科学,2009(11).

[17] 张博,高伟.高校公共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9(08).

[18] 蒋冀骋.影响高校稳定的几个因素及其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2(01).

[19] 陈建伟,赵金辉,罗启发.校园危机管理机制预防原则初探[J].医学与社会,2005(11).

[20] 宋传盛.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10(02).

[21] 明祖嘉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及其落实[J].高校理论战线,2005(10).

[22] 侯卫平.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3(08).

[23] 吴建勋.浅析高校危机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4(06).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篇8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三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

第七条国家鼓励、支持开展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反应处理有关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第十二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十四条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监测与预警工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第十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与传染病防治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第三章报告与信息

第十九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第二十条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二十二条接到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通报。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接到通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报告、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隐患、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第四章应急处理

第二十六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

第二十八条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省、自治区、直辖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第二十九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

第三十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决定。

第三十一条应急预案启动前,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准备,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监测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三十二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证及时运送。

第三十三条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第三十四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第三十五条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第三十七条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

第三十八条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位报告。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点和营运单位应当立即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

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涉及国境口岸和入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需要采取传染病应急控制措施的,依照国境卫生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

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四十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第四十一条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需要治疗和转诊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突发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四条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失职、渎职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

(二)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三)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四)拒绝接诊病人的;

(五)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第五十一条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篇9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范围比较广,类似于汶川地震、非典等,都是给我国带来巨大灾难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这些灾难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还会产生人身损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应当归属多部分法律调整范围,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变更或者消灭。从民商法部门的角度,对其体系进行分析。

二、民商法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调整

当前我国广泛使用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调整过程中所使用的法律是《突发事件应对法》,该法律属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上法位,其中按钮概括了比较全面的突发事件行政应对方式,行政色彩比较浓郁,但是民商事立法的内容却比较少[1]。其余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相关的调整法律也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与经济法特性,导致民商事立法的内容趋近于空白。对民商法来说,民商事法律是主要调整对象,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与特定意义民商事法律状态是其主要构成部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是否可以成为民商事法律调整对象,尚未明确,也没有科学化的体系支撑[2]。

(二)主要问题

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方面的立法上,虽然行政应对法内容是比较完善的,但是民商事救济法内容并不够全面,需要完善。导致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影响社会环境与社会治安,导致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从前些年的偶然出现变为大量出现[3]。虽然问题日益严重,但是民商事应对立法制度的缺陷已然明显。必须抓紧时间完善。民商事立法可以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当如何去应对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方面出发,构建清晰化的法律体系,提升问题解决质量。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对民商事法律进行清理,构建系统化的立法体系,进而最大化的保护民事主体私权利。

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法律制度构建

(一)公共补偿制度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一旦产生,必然会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的援助资金数量也比较多,如果单一凭借国家的财政补贴来解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针对该情况,可以构建应对资金商事运作制度,让民事赠与制度发挥长效化机制,在社会和谐发展的时间段内不断的聚拢资金,通过基金会等形式来筹集资金,构建运作机制。公共补偿制度属于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的补偿制度。但是当前我国民商事立法还没有成立针对性的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资金商事运作模式以及科学化、体系化的公共补偿制度,在立法方面也是呈现空白状态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完善。

(二)征用补偿相关赔偿制度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是比较特殊的一种会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的行为,在突发的状况下,为了公共安全价值目标可以正常体现,工作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针对事件本身拟定对策,有事还需要征用个人财产。征用私人财产是政府强制性影响民事主体物权的一种行为,必须得到补偿。如果被征用财产遭受损失,会涉及到补偿问题,但是这部分财产的补偿标准以及补偿依据,目前国内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物权法虽然对征地补偿相关事宜尽心了规定,而且个各省市也有相应的法律支撑,但是在落实上存在问题。在出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需要无条件遵循及时、充分补偿就及原则,构建科学化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民事补偿制度,提升满意度。

(三)责任保险制度

责任保险是指被保险人依法应当向第三人承担的以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被保险人需要向保险人员提供一定量的保险费,而保险人需要承认第三方承担责任的时候按照保约合同给与一定的补偿金。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但是其中大部分事件都是按照无过错责任原则来判决事件归属类型的,所以只要是加害方在客观事实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强制性承担相关责任。将责任保险制度纳入到公共安全事件中,可以转变传统模式下的纯转移损失模式,使其变成分散损失转化模式,保证收到损害的人可以正常生活。我国在保险制度方面虽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经常性与规模性都在朝着负面方向发展,所以保险制度也应当借鉴一些和我国有类似情况的先进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构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责任保险制度。

四、结语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篇10

关键词:突发事件;大学生;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以贵阳中医学院在校学生400人为调查对象。按照各学院学生比例,选取基础医学院学生251人,药学院学生82人,骨伤学院学生67人,平均年龄(19.6±1.1)其中大一125人,大二136人,大三139人,各类人数比例都均衡。此外调查过程中未区分性别,采用男女随机调查的方法,在调查对象中,基础医学院学生较多占63.8%,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而剩下的学院的学生比基础医学院的学生所了解医学知识相对较少。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文献研究为辅,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93份,有效回收率为98%。问卷均是统一发放当场填写回收,回收问卷的时候均对试卷进行检查核对。

1.2.2 问卷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共由20道题目组成,题目设置类型主要集中在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火灾,学校暴力事件,突发疫情和疾病等学校常见突况上,以了解我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除此之外还特别设置两道题目来调查我校学生对于学校是开设安全教育相关选修课程的需求情况。

1.3数据分析

将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数据统计,然后将调查数据输入统计表进行分析,在保证数据分析准确、客观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性的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科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 结果

2.1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认知不足但是期待开设相关选修课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小部分学生对学校是否应该开设关于学校安全教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选修课程漠不关心,但是有72.77%的学生认为应当开设相关课程。这一调查结果与黄小欧等[1]的调查结果一致。相比之下,骨伤学院学生对于开始相关课程的要求要比其他两个学院强烈。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想学习应对突况的相关知识,但是仅有20%的学生会主动学习关于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知识。

2.2面对突发灾害学生处理方式方法存在不足

面对突发的疫情或疾病,过多的同学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比如甲型H1N1流感的来袭只有34%的学生会很谨慎的采取保护措施来保护自己。对于身边同学突发急病的情况有6%的学生会不知道如何处理,仅有24%的学生知道打电话给校医院;甚至有29%的学生不知道也不能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校保卫科和校医院的电话号码。见表2。

然后,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仅有36%的学生知道自救和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面对校园和社会的暴力事件,比如遭遇黑社会势力威胁时,有11%学生会选择自己解决,77%的学生会选择向警方求助。面对宿舍楼突发火灾情况,大多数学生知道学校灭火器等的放置位置,但是仍然有13%学生不知道正确的逃生方法。这一调查比例与刘B,张金学对湖南长沙高校学生应对火灾能力现状调查结果稍低[2]。

3 讨论

从上面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教育和应对突发事件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学习相关知识的主动性不够。在面对突发事情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准确的处置方法,这个与王利[3]的调查结果一致。

调查发现,面对突发的疫情或者疾病,有29%的学生不知道也不能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校保卫科和校医院的电话号码,这说明我校对于校保卫科和校医院的宣传普及教育做的还不到位,应该加强对于校保卫科和校医院部门职责和联系电话的普及,方便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联系学校保卫科和医院。

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仅有36%的学生知道自救和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而很多自然灾害瞬息万变,没有规则,难以精准预测和把握[4]。所以我们应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平时多开展有关突发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党员骨干的核心作用[5]。在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的时候,增强学生骨干力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临危机动处置能力.让学生经常参加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同时培养起一部分骨干力量,这样能够很大程度的增强学生在自然灾害下的逃生能力。

面对突发的火灾,仍然有13%的学生不知道正确的逃生方法。发生火灾后掌握正确的火灾逃生办法非常重要,遇到火灾时首先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放弃希望,要做到早逃生,逃生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用湿毛巾、衣服等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部,低姿前进,以免受呛窒息[6]。除此以外学校应该定期开展消防演习,注重学生消防技能的养成,增加学生消防知识的储备,更好的提高其应对火灾的能力[7]。

除了突发自然灾害,和突发的火灾,学校发生的暴力事件也经常发生,可能遇到有心理问题的人持刀或危险器物伤人的事件,也可能会遭遇黑社会势力的威胁等。调查显示在面对学校暴力事件时,大多数学生知道第一时间通知学校防保科或者向警方求助,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自己去解决问题。

4.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分析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为了实现对学校突发事件的更加高效的处理,应该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的处理机制[8]。首先是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应该加强学校的安保措施,有必要在学校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定期演练;其次是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反应机制,努力做到更早的发现突发事件,发现后更快的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更好更快的做好相关的处置。最后是完善突发事件的扫尾工作,处了逐级上报事件之外,还要在每次突发事件后做好各个相关部门的反馈与总结。

建立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通过采取强化安全管理,开展应急演练,设置相应的选修课,加大安全相关知识的普及,重点培养部分学生骨干力量等相关措施,来逐步营造学校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就会发挥文化陶冶情操,文化改变行为的功能,有助于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师生的安全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能力,形成预防突发事件的坚实堡垒[9]

参考文献:

[1]黄小欧,李壮.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统计,2015,(1):57-58

[2]刘B,张金学.大学生应对火灾能力现状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高校学生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412-413

[3]王利.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与能力培养[J].才智,2013,(14):371

[4]易良春.我国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探析[J].华章,2012,(33):152

[5]孙爱玲,刘玉.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现状与提升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5,(2):117-118

[6]陆亚炜.论大学生在火灾中如何逃生与自救[J].科技视界,2014,(2):319-348

[7]刘B,张金学.大学生应对火灾能力现状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高校学生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4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