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战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1:40:36

应对战略

应对战略范文篇1

[关键词]贸易摩擦新动向贸易保护

我国已经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2007年,国外对华发起反倾销62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5起,共有18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反倾销案件,其中美国启动案件数量居首,为13起,占同期对华反倾销立案数的21%;其次是印度,为11起,占比18%;欧盟居第三,为7起,占比11%,这3个国家(地区)对华反倾销案件总数占同期对华反倾销立案总数的50%①。此外,2007年我国共遭遇美国337调查11起,主要涉及医疗器械、电子及化工等行业的产品②。中外贸易摩擦的高发深刻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格局。

一、中外贸易摩擦的新动向

1.摩擦手段从传统贸易壁垒转向新贸易壁垒。入世以来国外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关税壁垒以及许可证、配额等非关税壁垒日益弱化,转而采用更具隐蔽性、针对性、形式合法性的新贸易壁垒。所谓新贸易壁垒,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指以技术壁垒、“两反一保”为核心的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传统贸易壁垒从商品数量和价格上实行限制,新贸易壁垒往往着眼于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还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

2.摩擦对象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均为发达国家,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和巨额顺差的形成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有密切关系,因此中外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运用反倾销来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印度和巴西则是其中较为活跃的成员。发展中国家对华发起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等领域。

3.贸易摩擦涵盖的产品和内容迅速扩大。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结构优化,贸易摩擦的重点开始由低附加值的产品扩大到高附加值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纺织品、轻工产品,入世以来,贸易摩擦领域迅速扩大到机电、医疗保健品、化工产品、微电子产品、食品土畜产品等,其中轻工产品、化工产品、机电产品是遭遇贸易摩擦最频繁的领域。贸易争端的内容也从价格、数量快速扩大到食品农药残留,陶瓷含铅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性,包装物可回收指标等。此外,贸易摩擦还从有形商品扩展到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无形产品。

4.贸易摩擦领域从微观层面向制度层面延伸。当前,贸易摩擦的争执点已经从产品、企业等微观领域延伸到涉及政策、体制等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贸易保护的作用点由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投资、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例如,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税收政策、劳工标准等屡屡招致外方责难,显现全方位冲突;而贸易保护的手段更加花样翻新、种类繁多,除传统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外,环保、质量安全、标准、知识产权等成为新热点。

二、贸易摩擦新动向产生的原因

1.贸易保护主义。这是产生各种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现实生活中自由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很少公开出现在政策和法规中,总要和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相结合,以寻求更加合理和隐蔽的外衣。因此,尽管贸易摩擦的本质的、深层次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但在现实世界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通常是非常具体的,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

2.政治因素。美国的情况能很好说明贸易摩擦的政治根源。第一,美国实行国会管理贸易制度。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权在立法部门,而不在行政部门。这种权力格局使得贸易政策的制定不能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相反容易滋生贸易保护主义。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每个议员代表选区和特定阶层的利益,这种格局决定了议员不会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来权衡利害关系,而只是从本集团和地区的利益出发做出抉择。同时,美国的政治都是有钱人的游戏,这些国会议员基本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一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利益,他们就会置社会最高福利于不顾,而选择制造障碍,贸易摩擦由此而生。第二,在美国的政治舞台活跃着特殊利益集团,一个很奇怪却经常发生的现象,就是越是小的利益集团越是活跃,其诉求往往得到体现;越是大的利益集团越容易松散,对政策的影响经常不如小利益集团。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美国往往为一小部分群体的利益和贸易伙伴产生贸易摩擦①。

3.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存在不足

(1)贸易增长方式粗放和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近30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9%,外贸年均增速接近20%。但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贸易增长,都存在着增长方式粗放的弊端。长期快速增长往往造成相关制度建设滞后,近年来国外针对我国政府干预经济、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环保、企业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发起的贸易纠纷,固然有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但反思自身也有不少问题。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不但直接冲击了国外部分国家的相关产业,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担忧和恐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际利益格局的改变。无论从国家利益还是企业利益角度出发,这种利益调整都有可能引发国外政府的抵触。2007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1633亿美元,同期中美贸易总额3020亿美元,两者比值为54%,就中美贸易不平衡规模而言这个问题已经足以把经济问题演变成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

(2)产业结构和产品标准的制约。我国的新兴产业同发达国家比处于劣势,而我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又具有同质性。我国不少产品重数量、轻质量、轻标准,对国际标准的重视尤其不够,在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等方面距离国际通行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产品出口长期以价格竞争为主,低价格竞争严重制约了产品内在质量的提升。

(3)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政府和市场经济主体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距离按照WTO的一般规则管理经济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在中外贸易摩擦中,特别是反倾销诉讼中,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已经成为国外滥用WTO规则,对我国出口企业实施不公正待遇的重要借口。在实际的反倾销诉讼案中,美国商务部从汇率、工资自由谈判、允许外国投资的程度、国家对于生产方式的控制、政府对资源分配以及企业产品价格的控制以及其他方面,对中国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仍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商务部的做法固然有维护美国利益的色彩,但是从美国商务部提出的问题来看,我国在以上相关领域的制度的确有诸多不完善之处。

4.技术和标准的差异。包括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各种生产、销售、包装、检验、边境措施等技术和标准,包括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与措施,包装和标签要求,信息技术规范,环境卫生标准,自愿性标准等。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差别很大,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和在国际经济中的优势地位,设置一些自己容易达到而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阻碍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输出,从而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针对技术和标准差异设置的贸易壁垒具有形式合法、手段隐蔽、复杂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已经逐步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成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也是产生贸易争端的重要领域。

5.WTO体制的不完善。WTO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了各国经济增长和改革。但WTO框架制度也有不完善之处,一些弹性条款对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软弱无力,给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滥用提供了法律借口。

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而言,WT0争端解决机制程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大多数时候,它们需要求助于收费昂贵的发达国家的法律机构。这大大降低了发展中国家起用争端解决机制以维护自身利益的效率和意愿。WTO争端解决机制缺乏对拖延执法的约束机制。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执法的公正性也有待加强。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对WTO条文的解释,对协议中互相冲突的条款的裁定,常常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或加强发达国家的权利。

三、应对中外贸易摩擦的总体战略

1.客观看待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现实根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现实的国家利益,都有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都有自由贸易所不能解决的现实需要,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贸易保护。贸易保护主义是合理性和不合理性的混合体。对待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合理做法,要能够抵制,甚至可以采取针锋相对的制裁措施。反制措施是我们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一项基本措施。有时候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最有效的武器往往是贸易保护主义本身。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而言,我们遭受的贸易摩擦较多,但自身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影响力也是非同小可的,这是维护本国利益,争取公平贸易环境的重要基础。有些贸易保护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欧盟、日本的食品卫生标准的确比我国标准高许多,生产过程控制、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甚至对动物本身的福利都有具体规定。相对而言,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是滞后的,应该充分重视国际规则和进口国的相关规定,努力提高自身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而不应对此类限制一律指责为贸易保护主义。

2.重视政治解决途径。影响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采取的贸易政策,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受政治制度的强烈影响,贸易政策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结合,是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我们应从思想上认识应对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现有的政治体制下,贸易保护主义仍有其深厚的根基,但这并不能改变与发达国家贸易向前发展的大趋势。要加强国际间政治经济的全面合作。特别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在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上,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加强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立场协调。在经济问题上,在国际上,如国际能源问题等加强磋商。在双边经贸合作方面,由于我国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逆差,在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情况下,可以在某些领域优先对美国实施市场准入,尤其在服务业的优先开放上。可以通过利用和我国有贸易往来、在华投资的外商、学术界以及其他主张自由贸易、希望推动与发达国家贸易发展的力量,对美欧等国家施加影响。这样,借助国内力量推动贸易政策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相对于等待一项贸易政策出台后再去消极应对效果要好许多。欧美发达国家一些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都是先在商会内讨论、收集证据、提出理由,当没有反对意见时才向国会提交。而且欧盟、美国的一些商会是对外开放的,我国的出口企业都可以作为会员参加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前了解案件动向。我国的商协会也应当与当地商会进行联合和沟通,这对于减少贸易摩擦是非常重要的。

3.提高国内企业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为减少贸易摩擦,从政府的角度,应加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标准等方面的合作,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贸易摩擦越来越激烈,通过与在标准方面的合作,可以减少出口中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例如,加强各国对标准和认证的国际互认。目前,欧盟和美国对进口食品的要求HACCP认证,如果企业由欧美的组织认证,在时间、费用上都是较大的负担,如果能够加强国内外真正的互认,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我国出口企业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还应努力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实现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双赢,从而缓和经济竞争导致的族群矛盾。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参与当地相关行业协会,同当地企业、政府官员、律师业、会计师行、媒体、学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成为当地社会一员。这不仅有利于加强沟通,避免或减少矛盾,而且有利于企业自身实现真正国际化发展。

4.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在国际贸易方面,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工资自由谈判、允许外国投资的程度、国家对于生产方式的控制、政府对资源分配以及企业产品价格的控制等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例如,汇率长期低估和盯住美元的制度,与形成对美巨额贸易顺差,进而引起美国甚至动用国会立法进行报复是有关系的。近年来进行了改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显然还不够彻底。国家在行政审批上的不透明导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腐败现象,也是国外提起贸易争端的原因。目前对我国反倾销诉讼影响最大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尽管解决起来异常复杂,但解决起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我们自身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胡方,余炳雕.入世以来的中外经济摩擦:现状、原因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5,(3).

[2]贾海基,李春顶.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频繁爆发之合理性研究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6,(7).

[3]李丽.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

应对战略范文篇2

一、欧元实施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欧元的实施在使欧洲金融市场扩张与发展,对全球金融业产生较大影响的同时,也使我国的金融业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的考验和新的竞争压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直接导致新型欧洲金融机构的产生,为了效益和竞争,德国的全能型银行制度将流行于欧洲市场,能够全面提供银行、保险、证券服务的金融机构将大大增强欧盟成员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而欧洲又是我国金融跨国经营的中心区域,这对我国稚幼的金融业的冲击将在三层次展开:在欧盟内的经营,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在欧盟外部,例如在东南亚、北美、东欧或中东,欧盟金融机构都将增强业务开拓的力度;在我国国内,必然进一步要求开放金融市场,外资金融机构将作为一个集合体,对我国金融业提出更大的挑战。二是影响我国银行业现有欧币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外汇业务面临着调整,银行的货币兑换收益受到影响,各商业银行不能再简单地依赖货币兑换来赚取可观的中间收入。三是使我国银行业额外增加一笔技术、设施更换费用,原有的欧币业务要转换为以欧元计价的对应业务。因此我国银行业必须支付因电脑程序、收付清算、会计系统的修改,统计、税务等方面的变更以及员工培训费用等。

二、我国金融业的应对策略

(一)增强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1目前针对全能型银行制度给我国金融业带来的挑战,我国应根据国家经济、金融的发展情况,在条件成熟时,放松或解除银行、保险和证券的分业经营限制。当前,出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因素的考虑,我国严格实行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分业经营,并且通过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上述行业实行分业管理。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预警、监管水平的日益提高,扩大银行的业务范围,适当放松或解除银行兼营证券、保险业务的限制,逐步实现银行的全能化、综合化经营是适应国际银行业竞争的需要。

在最终解除分业经营限制之前的过渡期间,可以采取混业管理,分业经营的方式,成立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中保集团为主体的集团控股公司,各集团控股公司以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在银行、保险、证券和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开展业务经营,并对其下属的各金融性子公司实施统一管理。

2加速推进银行业的电子化和网络化进程。银行竞争中技术因素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银行的电子化、网络化已成为银行竞争优势的关键。目前,我国银行技术水平同国际大银行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加大银行业的技术投入,加速电子化、网络化进程显得非常迫切。

3推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培育国际化的大银行,在巩固和发展国内银行业务市场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银行竞争。

1999年,我国共有7家银行进入全球1000家大银行行列,比1998年增加了一家;有2家银行进入前20名,总的排名也好于去年。其中,工商银行从第22位升至第6位,中国银行从27位升至第8位。这表明我国银行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能力。但从人均资本额看,我国银行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居前4名银行的人均资本额从215690美元到331870美元,而我国银行中人均资本额最高的中国银行仅为72780美元。另外,我国银行的经营绩效堪忧,在资本收益率、人均利润率等反映经营绩效的指标排名中都属于较低水平。如工商银行的员工数是全世界银行中最多的,但人均利润率仅有740美元,农行是180美元,而英国汇丰银行为49820美元,美国花旗银行为50130美元,差距非常明显。不仅如此,由于国有企业效益下滑和经济增长率下降,银行的经营更加困难,沉重的不良贷款负担已经成为制约银行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银行在资本规模、人员、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劣势更为突出。

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1998年8月我国政府通过增发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方式给国有独资银行增补资本金,使四大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较快增长。如工商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568%,中国银行达到492%。但这种快速增长是建立在以前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很低的基点上的,我国银行业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仍有一定差距。因此,目前应通过让商业银行发行债券以增加附属资本金,扩充资本实力,提高竞争力。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巩固国内现有市场的同时,还应以国际并购的方式扩展海外金融市场,扩大服务领域,逐步发展为以国内市场为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的超级国际银行。国内各银行要结合各自在欧洲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发展战略,突出自身特点,加强与欧洲各金融机构的内部分工与协作。

4妥善处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目前的解决思路是把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出来,出售给专业性资产管理公司(AMC),AMC以发行财政部担保债券、金融债券或中央银行贷款为资金来源购买这些不良资产,然后通过债权转股权、证券化、出售、置换和资产重组等方式处置这些不良资产,对已确定为无法收回的呆帐贷款,由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呆帐准备金冲销。1999年4月20日,我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开始了我国利用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探索。

(二)调整我国在欧洲设立金融机构的格局。

根据欧盟的规划,1999年之后,欧盟各国中央银行的职权将移交给欧洲中央银行,稳定货币的职能将由欧洲中央银行来行使,而金融监管职能仍由各国来行使。由此可见,我国金融业若想涉足欧洲或在欧洲谋求发展,就必须研究未来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例如欧洲中央银行如何实施货币政策,采用哪些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内部决策时如何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和矛盾,如何与公众及市场在政策方面沟通,各国市场准入条件的宽严等,这些都与中资金融机构的利益直接相关。另外,欧洲中央银行总行设在法兰克福,这就意味着法兰克福的金融地位进一步上升,欧洲中央银行未来的公开市场操作会以法兰克福和伦敦的金融市场为双重中心,后起之秀的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贴现所、票据交易中心的席位将成为国际银行业必争之地。为此,我国金融业应调整自己的欧洲区位战略,改变过去仅以伦敦为中心的格局,加强在法兰克福的力量和投入,并考虑在欧元区之外的国家(如瑞士)设立机构。

(三)努力开拓新的金融业务。

欧元推出以前欧洲国家的各种货币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外汇交易,欧元推出后,欧元区内货币兑换方面的业务全部消失,估计这部分业务占全球外汇交易的10%左右。兑换收入一直是我国银行业收益的重要来源之一,欧币的统一则使这项收益不复存在。不过,欧元出现后,欧元与美元、日元的交易量会大大增加,据国外银行推算,未来欧元交易会占全球日外汇成交额的55%。凡此种种业务变化都应得到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并在其经营策略上作必要的调整。随着欧元的推行,欧元区内的资本市场将会有较大变化,银行及企业间的竞争将加剧,有关的商人银行业务将增多,这样,我国银行应合理安排欧洲各分支行的零售和批发业务,并努力寻求更多的商人银行业务机会。欧元债券、欧元股票、欧元大额存单等新金融工具的相继出现,也会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在国际结算方面,欧盟8个核心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将占世界出口贸易的17%,考虑到德国出口贸易规模和马克作为贸易计价的情况,今后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可望达到25%左右。银行作为结算中介,必须适应结算货币的转变,开拓欧元结算业务。

(四)加强资本项目下的金融监管。

应对战略范文篇3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起,新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作为世界重要一极的欧盟,其新经济发展情况落后于美国。为适应新经济历史发展潮流、赶超美国,欧盟制定了《里斯本战略规划》,该规划通过普及网络教育和人员培训、加大科研的投入来提高欧盟的劳动就业率,发展欧盟经济。2001年3月欧盟巧国首脑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以促进《里斯本战略规划》的落实。2004年5月欧盟从巧个成员国扩大到25个成员国,东扩后的欧盟在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此,欧盟各国定期举行首脑峰会,制定新经济发展战略,确保《里斯本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

新世纪伊始,“新经济”这个新鲜的经济词汇走进各种媒体和人们的视野里。它源于美国,并很快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旦失业率低于6%,通货膨胀率就会急剧上升。但自199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增速平均超过4%,失业率降至3.9%,而核心通货膨胀率却低于2%。一些经济学家把美国出现的这种“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即“一高两低”的经济称之为新经济。

关于新经济的探讨,目前是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经济学界对新经济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经济的新颖之处在于:新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它使生产力迅速提高;新经济促使风险投资的推广和应用;使某些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受到怀疑;新经济还突出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新经济应该是包含上述新的经济因素的一个系统结构,具体说来它应具有以下几个结构支撑点:全球化的网络体系;知识经济是新经济的一个主要驱动力;高收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生物制药等高技术产业;新经济体系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必须依托科技竞争力,以科教兴国战略来实现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

在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比美国落后是欧盟经济存在的弱点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一系列打造新经济的措施,力争在10年内赶上或超过美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最具有活力的新经济地区。

一、20世纪90年代欧盟新经济的发展

过去10年来,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到2000年,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93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95年的3.6%上升到4.4%,年均增长巧%左右,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2.5%的增长水平,自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推动欧盟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和美国相比,欧盟仍相形见细,1995年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3%,经济增长的1/3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说,1996一2000年,欧盟只相当于美国199()一1995年的水平,相差近5年。各成员国的情况差别较大,爱尔兰、芬兰、瑞典、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发展较快,其中爱尔兰的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芬兰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率的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除了资金和劳动的投人引起的增长外,其他的都是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技术要素的增长率。测算表明,199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欧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每年推动经济增长约0.2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199()一1995年的水平。

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降低,20世纪80年代,硬件设备、软件和通讯服务的价格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8%%,0.3%和0.2%,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其分别下降3.3%,0.7%和0.7%,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其下降的速度分别达到10%,1.4%和1.3%。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自1995年以来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新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计算机拥有量、上网人数、移动电话使用量、电子商务发展等是主要的指标。在这些领域,欧盟远不及美国,根据初步的估计,1999年欧盟每100人人均拥有计算机20台,不到美国的1/2;欧盟只有14%的人上网,不到美国的1/3;电子商务额约为170亿欧元,仅为美国的1/4;只有人均移动通讯电话拥有量和美国持平。欧盟人均对信息产品的支出约为1601)欧元,不及美国的一半。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欧盟,信息技术以外的部门没有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之,虽然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但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看,欧盟要比美国落后5年。

二、欧盟新经济时代赶超美国的大动作—《里斯本战略规划》

实际上,新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初崛起以来,创造了美国经济长达4年的繁荣,而这4年,欧盟主要是在与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幅度和抑制通货膨胀作斗争。几年来,在社会电子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研发的投人以及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训等方面,欧盟与美国、日本等国家比,均有相当的差距。20世纪末高科技发展对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美国长期经济繁荣对欧盟经济发展的刺激、高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对欧盟科技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及对欧盟人力资本市场的冲击,《里斯本战略规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000年3月在里斯本结束的以就业问题为中心的欧盟首脑会议是新世纪欧盟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发展研究的一次重要会议。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欧盟各成员国对新经济时代(电子时代)高科技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拉动并加速经济发展的高度共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长期困惑欧盟的失业问题时,《里斯本战略规划》着眼于如何创造就业机会,而不仅仅单纯强调降低失业率,在这一点上,欧盟各成员国首脑已达成共识。《里斯本战略规划》向人们展示的是电子时代对教育发展的新的挑战:普及网络知识、发展信息经济,加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人士的培养。该规划希望通过对在业、失业和准备就业的欧盟人口进行有关欧洲电子化的教育和培训,在解决失业问题的同时使欧盟更好地面对新经济的挑战。

199!)年下半年以来,欧盟经济形式好转,出现了明显的质变现象,似乎正朝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更加紧密的经济和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高科技和加速发展的电子化技术正在改变着欧洲。欧盟持续保持的两位数的高平均失业率在199!)年开始大幅下降。里斯本会议前夕,欧盟is国平均失业率已降为7.8%,达到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就业状况的改善,拉动了消费需求,刺激了市场繁荣,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欧盟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新经济发展下落后美国甚多的欧洲似乎已下定决心迅速缩小差距。里斯本会议就是在这样的形式下召开的。

《里斯本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普及网络知识、发展信息经济:200()年底前降低上网费;2001年前实现电信市场一体化;要在2001年内所有学校都实现联网;2002年所有教师都接受网络培训。通过对在业、失业和准备就业的欧盟人口进行有关欧洲电子化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率。2.加强对网络经济的开发研究工作:2002年实现高科技人才的完全自由流动,加速对研究成果的市场转化和利用;投资政策要向高科技领域倾斜;组建“欧洲网络经济研发区”以促进欧盟网络经济的发展。3.确立经济增长目标和增加就业时间表:明确提出到2010年将欧盟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到3%;到2010年,要新创增加3000万个就业机会,将平均就业率提高到70%。

从《里斯本战略规划》的内容中,可以看到欧盟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认识到信息社会中确实要以人为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加剧,而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素质的差距。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的竞争力,包括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在未来10年把欧盟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最具经济活力”地区的宏伟目标,关键是人,是21世纪的欧洲公民。如何缩小欧盟内部就业机会与就业人口之间知识和技术上的差异,应是里斯本战略规划强调创造就业机会的基本思想。

实际上,自20世纪末人类进人新经济时代以来,高技术信息人才的短缺一直是困扰发达国家的问题。但是,大量高科技人才的缺乏是不能靠外援来解决的,关键是要立足于欧盟各成员国自身对人才的培养、对欧盟公民的培养。所以,里斯本规划反复强调对公民进行终身教育和终身培训,这是着眼于创造就业机会、彻底解决高失业率的最基本的措施。

三、《斯德哥尔摩报告》促进规划的落实,坚定未来经济发展信心

《里斯本战略规划》实施一年后,欧盟巧国的平均失业率降到了自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约为10%,创建了25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年经济增长率达到3.5%,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数字。在普及电子信息方面,从2000年3月的里斯本会议到同年10月的半年期间,欧盟15国家庭因特网平均上网的百分比从18%突增到28%,增加了10个百分点;上网费用大幅度降低。虽然较之美国和日本,欧盟仍然还有1400万左右的失业大军、各成员国之间的就业状况很不均衡、因特网平均使用程度远远不及美国、普及电子信息技术在各成员国之间的发展速度也极不均衡,但短短一年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实施里斯本战略规划的结果。这大大增强了欧盟首脑们的信心,他们共同认识到,里斯本战略规划所描绘的欧盟全面提高就业的发展蓝图是正确而且也是确实可行的。但就业问题中的地区、性别、行业、技术和年龄等五大差异仍然制约着规划的实现,因而要真正完全实现里斯本会议所提出的宏伟规划,达到各项具体指标,还需要各成员国之间更切实的行动和措施。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斯德哥尔摩报告》中所提出的十项具体行动。

2001年3月,欧盟各国首脑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斯德哥尔摩报告》,该报告是在里斯本战略规划出台12个月以后对其实施情况的总结和提高,它不仅总结了执行规划以来欧盟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而且更进一步明确了里斯本战略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提出了巩固和加强里斯本战略规划所需要的所有成员国的十项共同行动。第一,创建更多更好的工作;第二,创立新欧洲劳动力市场:对所有人开放并接纳所有人;第三,针对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改革;第四,建立一体化金融市场;第五,创造合适的制度环境;第六,2002年实现电子欧洲;第七,缩小成员国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第八,加大科研、创新和企业发展;第九,注重尖端技术的发展;第十,对步人老龄化人口的有效社会保障。

上述这些行动相互关联,要求成员国间的一致响应。具体讲要求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经济和社会的改革、统一的货币金融市场、合适的制度环境、电子商务经济的广泛引人,从而创建出加速科研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一个理想的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可转化为发展新产品、加强社会服务、提高生产力的动力;而作为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动力的良好环境更可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并提高社会和区域的内聚力。

上述行动中,引人注目的是第二个行动,即“创立新欧洲劳动力市场:对所有人开放并接纳所有人”。这是在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反映不同成员国公民对网络市场发展在他们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共识。对所有人开放的新欧洲劳动力市场以通才教育或职业培训或专业技术为基础,因为新经济中几乎80%的新创就业机会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等等,而青年人中失业比例较高显然是由于他们仅有的教育水平不能胜任。所以“创立新欧洲劳动力市场:对所有人开放并接纳所有人”的行动就是要重视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所有公民的可雇佣性。这也就是里斯本战略规划中强调的对所有公民要加强电子化的教育和培训。

四、欧盟力争克服新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实现《里斯本战略规划》目标,赶超美国

尽管欧盟继斯德哥尔摩的十项共同行动之后,其新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之前对科研事业支持力度不够、科研投人不足、科研意识相对落后、缺乏相对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了欧盟知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且短期内仍然摆脱不了高失业率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为年春欧盟首脑峰会报告中给出的统计数字,显然距《里斯本战略规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平均就业率达到70%的目标还差太远。科研开发投人(R&D)占GDP比例较高的成员国如瑞典、芬兰、丹麦,其就业率较高;而希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科研开发投人明显偏小,拉低了欧盟平均就业水平。我们也从附表1中看到,虽然欧盟人均GDP购买能力仅为美国人的70%,但1999一2003年期间年平均增长幅度大于美国。

2010年5月1日,欧盟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张,形成了25个成员国、人口达4.539亿、总GDP超过10万亿(占世界GDP1/4)的世界最大经济实体。由于东扩后成员国各国的情况不同,经济发展不均衡,政策举措难以协调一致,新成员国不会向老成员国那样注重欧洲一体化对世界多极化的影响,而可能会更关注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有可能会激发各种新矛盾。也就是说欧盟虽然已开始具备赶上美国的条件,但2010年前短短几年间是否能赶上或超过美国,成为挑战美国世界霸权的强大超级实体,还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公务员之家:

应对战略范文篇4

建筑行业的融资渠道按照资金来源分类,分为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对于中小建筑企业内源融资包括:注册资本金、折旧、留存收益、向股东筹措资金等。外源融资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融资租赁等。在探讨中小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首先应对该类型的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还是以延庆地区为例,在这里一级建筑企业有两家,二级建筑企业有5家,共计七家构成一定规模的企业。以这七家企业为例,内部融资渠道是指企业在改制及建立初期注入的注册资本金及近几年来形成的企业盈余资金。这部分资金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明显不足以满足企业进行大项目的运载实施;更难以拓展企业的变大做强企业发展目标。外部融资渠道是指从外面获取资金的通道,主要是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形成。在当地银行贷款标准很高,审核极其严格,由此造成中小型建筑企业申贷困境。以以上七家企业为例,这些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内部融资渠道是自有注册资本金及企业股东的在筹资资金。自2008年底到2012年年初,以建设银行对中小建筑企业贷款存量变化来进一步说明此类型企业外外部融资渠道的困难,见表2。通过上表可知,传统的外部融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那么如何在不利的环境下,使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给企业经营者提出了挑战。

各种渠道的优劣对比

又因拆迁的民众迟迟未见房屋建造,有些人找到政府部门开始上访,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为维持一方稳定,此项目在政府部门及投资人、债权人的共同努力下,由政府牵线,组成股份制投资模式,重新注册组成新的开发公司,进行项目运作。一期共计34万平米的土建工程共有5家本地的建筑企业竞标成功。但作为中标企业,必须付500万元的保证金,且工程进度款按预算造价的80%的一半付款。这样在给工程完工100%的基础上开发商只付50%左右的工程款。另外50%只能由建筑公司自己垫资解决。以A公司为例,A公司因为是建筑一级资质企业,注册资金10000万元,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5%左右,经营状况近10年来比较平稳。所以在此项目中共中了三个标段,约10万平米,合同价款约为24000万元,为此次中标中规模最大的一家。A公司为解决该项目的资金链问题,必须进行融资解决。A公司通过以下两种渠道进行策略融资。内部融资。由A公司的管理层、项目部负责人、公司股东、内部职工发起通知,通过各方参股形式进行筹资,以投资额占合同总额的比例确认收益分红比例。预测此次可筹集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经公司董事会及其职工代表商议,因此项目资金过于庞大,大部分人因对经济环境及政策的把握度降低,此次内部融资方式未被通过。通过对此次内部融资活动的认识到,优点是手续简便,速度快。缺点是成本高,大于投资利润率;资金量小,达不到预期规模。外部融资。首先,A公司所选的外源融资是向各大银行申请贷款。在此次融资活动中,向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商业银行等分别进行洽谈。在与建设银行接触中,它的利率最低,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30%,另加20万元的顾问咨询费。但由于建设银行系统内对于中小建筑企业作为关注行业,在上报到市分行时,未被批准。在与农业银行的接触中,对方未与A公司做深入的沟通,即被否定。民生银行作为股份制的地方银行,在与相关人员的接触中,其业务人员通过对项目的整体考察中,充分肯定了项目运作具有可靠的收益性,认为此项目是可行的,但最终未被总行批准。民生总行认为建筑企业作为房地产的下游企业,大的经济环境对其发展不利,对此种行业项目贷款提出否定意见。其他银行或多或少原因都被否定。其次,A公司所选的第二种外源融资渠道是向信托公司筹集资金。在办理融资手续时,A公司要求投资方即房地产公司以未进行施工的土地作为抵押品,又以专业担保公司进行第三方的担保。在信托公司向社会募集资金时,A公司也在不断完善各方面的手续。历经4个月的,经各方面的努力,共筹集资金15000万元,期限1年6个月,利率14%。虽然融资成本高于投资利润率,但它确解决了在项目施工阶段中的现金流断档的问题。通过对以上对外融资的案例,对于外融资金渠道,各大银行机构贷款标准高,审核条件严格,附加条件苛刻。也可看出,各银行对中小型建筑企业缺乏信心,不具有灵活性。对项目融资缺乏详尽的了解,只考虑回避风险,没有看到预期的收益。信托融资虽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信托公司对提前还款及用款有特殊的约定,提前还款都必须缴纳一定的违约金等,资金成本较高。但是其作为项目一定期间的资金补充,又具有可行性。

应对战略范文篇5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功能;对策;高校;政治教育

自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首次发表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论文以来,在西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社会化这个概念传入中国[1]。这一概念的引介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担起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政治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者把政治社会化定义为“一定的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变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要达到一定的社会政治规范在个人心中的内化,形成稳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担起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功能,缘于以下两个需求。

1.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的需要。政治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政治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政治社会化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特定政治社会要求的政治社会成员。而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政治成员,关系到社会政治生活能否正常运行。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学家达尔在《比较政治分析》一书中指出,“处于一个政治体系之内的个人,对政治生活的关心并不完全相等。有些人漠不关心;其他人则深深地卷入了政治。甚至在那些深深卷入政治的人中,只有一些人积极地谋求权力,在谋求权力的人中,有的人比别人得到了更多的权力。”也就是说,政治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政治人的。但是,政治系统需要政治人;于是,政治系统就要通过政治社会化来造就、塑造能维护主流政治文化的政治人。因此,“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对公民的政治影响和公民在社会中进行政治学习的辩证统一过程,它的本质要求就是塑造与一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人。”

中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及时代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出了严肃而又迫切的任务。而在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院校,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促成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职责。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家庭、社会、大众传媒等其他途径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一方面,学校通过正式的有关方面规定的课程和活动直接实施政治教育,把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输送给学生,使他们了解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体系,政治文化等政治知识;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措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政治影响。

2.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政治社会化给每个人灌输政治系统流行的价值,它把个人与系统连接起来——个人期望从政府那里得到既定的东西,也知道什么是可以期望的。”[3]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成为在政治上合格的社会公民之所需。总体来说,学生在大学之前,其政治行为要求不多,而在高等院校,大学生对政治行为的要求显然增加,这种需要既有理论和价值取向上的认同与接受,还有社会实践、政治实践趋向的增多,这是政治社会化功能实现的表征。中国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意识较强,“广大学生高度关注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重大活动以及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关心祖国统一大业,对台湾的政治局势一如既往保持高度关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4]。但由于学生自身思维的批判性与认识事物的狭窄性,导致他们在观察事物、看待社会时容易走极端,加上社会上存在的以权谋私、贪赃枉法、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容易使处世不深、社会阅历较浅的大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政治态度,对党、对社会、对他人不信任,对政治教育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甚至反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另外,即使学生具备牢固的政治认同和火热的政治热情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丰富的政治科学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有正确的方向和动力。

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树立政治社会化思维,只有借助于政治社会化思维,才能更好适应大学生成长本身的需求。

二、现行高校加强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若干障碍

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谓是比较完善的。经过十余年教育,不少高校学生都已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然而,社会的改革变化,学生自身不稳定性特征和我们已往形成的教育和教学机制等等,都使高校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面临诸多问题。

1.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的社会变革,文化、经济、政治、交往方式、传媒等社会结构正发生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价值观的震荡以及传承政治文化的艰巨,这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运行。在这样一个变动的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取向和行为方式深受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面临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出现多元化的积极趋势的同时,部分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社会荣誉感和伦理道德有所弱化,部分学生中也出现了诸如政治兴趣不高、政治参与盲目、政治理想动摇、政治信仰缺失、功利色彩较浓等消极现象,在认识层面上,大学生在政治认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与模糊,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活跃,不受传统束缚,倾向于接受各种新思想,但言行容易激进。社会上存在的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不良社会现象冲击着学生头脑,部分大学生不能辩证、理性地去分析问题,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不满情绪,对政治教育持怀疑,否定态度,从而对社会发展方向、主流政治理念缺乏信心,表示怀疑。少数学生政治观点不成熟,对政治理论和社会问题的认知尚处于浅层表面,政治认同偏差与模糊现象在大学生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有所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到困惑,这种政治上的困惑导致了政治情感的冷漠。另外,部分大学生功利意识越来越强,对政治漠不关心的趋势开始蔓延。一些大学生把“有用”与否作为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和政治行为的决定性依据。如把入党看成未来求职的筹码。在参与层面上,大学生政治行为呈现无序化。由于大众传媒的开放性,尤其是网络的不可控制性,使得其传递的政治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易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造成影响。大学生矛盾的角色期待、相对封闭的群体不良感染、社会参照认知失衡造成的认同危机,阻碍了大学生顺利实现从“自然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导致大学生政治行为无序化。

2.从教育实施来看,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从国家—学校—学生的自上而下的线性模式。是一种动员式的模式结构[5],在这个模式中,因为学生客观的封闭在校园里,学校是核心,国家虽然处于权力的最顶层,但其意图只能通过学校来实现,国家和个人是很少直接照面的,国家对于个人而言似乎是遥远的、抽象的。这样使得一些学生认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否,和自己将来的利益实现没有必然的关系,学生缺少主动意识;从教育模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惯性思维、被动思维、从众思维的思维方式;教育方法上也还存在空谈说教,始终存在单向性,偏重灌输。思想政治教育还很难契合市场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上种种,都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挑战。

三、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讨

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求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动力机制,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以政治社会化思维来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重视学生个体学习。要给予价值主体以人文关怀。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对教育对象的分析研究,注意发挥接受者的内在作用。我们以往比较多地注意了外部教育的一面,忽视了内在作用的发挥;注意了共同性,忽视了差异性,因而在教育中容易失之简单化。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研究[6]。只有当个体居于主体地位,发挥其学习的兴趣、动机、持久性和能动性,才能使其自觉地将教化的内容内化于自己的观念结构和行动结构中,因此我们在加强和改革社会教化的内容和方式的同时,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把社会教化和个体学习有机结合,提高政治社会化工作的实效性。促成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自我的形成。

2.针对目前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单调的情况,改善教学内容的设置,尝试按照政治社会化的要求,增加对政治哲学、政治学以及政治参与、政治动员行为技能的学习[7],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坚持由浅入深渐进的方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从心理的浅层面入手,最终解决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深层面的问题。在内容的整体安排上,要不断根据接受者的反应进行内容深化的调整,先易后难、逐渐推进的量化过程。除此之外,必须重视解决思想理论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取得实际效果。不仅通过政治教育使学生形成个体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具有对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以及怎样参与、渠道如何、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把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人。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主动吸纳大学生参与,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不断创新,使更多的大学生在更广阔的渠道中进行政治实践,提高政治鉴别力,促进正确的政治意识的培养和行为方式的养成,让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社会服务,提供大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和公民意识。培育好能承载学生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学生会,共青团等组织。通过参观访问、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帮助孤寡、慈善服务等等社会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将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政治和道德价值观念,进而转化为自己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效果。

当然,大学只是人生所经历的一个阶段,要想完整地研究其政治社会化进行得如何,还应与小学、中学和融入社会各阶段作比较,同时借鉴国外的方法,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国学校的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等提供合理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军.政治社会化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6,(19).

[2]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7).

[3][美]罗斯金.政治科学:第1版[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蔡芹.对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深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

[5]张丽.中国社会转型期优化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分析[J].科技信息,2007,(13).

应对战略范文篇6

一、“人本”思想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儒家文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及人际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思维观念上重视“民”及“民”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处理“民”与“社稷”、“民”与“君”关系时,始终将“民”置于首位,认为“人”既是治理(管理)主体又是治理(管理)客体,显示出传统文化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传统文化还将人划分为若干类别。从治理角度看,有“劳心者”和“劳力者”之分,孔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仅从纯管理角度看,它揭示了传统文化对管理的一般理解:管理就是“人治”和“治人”,也就是说,管理的主体是人——劳心者,管理的对象也是人——劳力者,这与现代管理科学对管理的解释完全一致。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极为有利。我国企业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都是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企业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树立人本思维方式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在管理活动中重视人的因素、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创造管理奇迹。

日本经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腾飞,其原因之一就是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精髓,在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日本企业家将儒家文化融入到现代科学管理中,提倡人本管理思维理念,激活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如丰田公司明确强调的两大支柱之一就是“尊重人性”,即尊重员工,将员工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成果联系起来,尊重所有关联客户,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和保持率。管理方式一是强调尊重、团队合作,注重以人为本和人际关系和谐;二是强调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三是强调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一致。中国企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有优势和潜力在“人治”和“治人”方面做得更为出色。

企业人本管理的推行,为战略管理会计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通过会计职能活动来激励人,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如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从顾客和员工角度设计平衡计分卡,取得了很大成效,被企业奉为至宝。同时,人本管理的实施,也使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体系进行核算和管理成为可能。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进行管理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如果战略管理会计能够真正实现将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以企业人力资源为对象,确认、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信息,将会计研究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不仅可以为知识化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收益分配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为知识化企业建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剩余收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奠定产权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人力资源投资规划和资本预算、人力资源价值、成本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投资分析、员工绩效评价、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等。

二、“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讲求事物的完整性与统一性,表现在思维模式上则是追求完整,强调综合。先秦至明清的大多数思想家都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现在认识实践上就是要求人们用辨证思维方法和整体性观念去认识世界,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不能脱离自然,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不能脱离社会,人类认识的基本要求就是人与天、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

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寻求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剖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战略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需要而制定的,管理企业总体活动,追求企业总体效果,与之相适应,也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在其服务过程中坚持整体性原则。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应视企业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看问题,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一切战略管理活动,抛弃传统孤立、片面和从局部利益出发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在目标上,只有整体目标才是最高目标;在管理对策上,只有追求整体最佳才能成为最优管理对策;在资源利用上,着眼于整体资源的最优利用;在经营活动上,既重视主要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

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事物之间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元气、阴阳、五行联系起来,要求人们用辨证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这种辨证的认识方法有利于从总体上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为战略管理会计人员从整体上思考和处理各种战略管理会计具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来源。如在作为战略管理会计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成本管理活动中,战略管理会计人员运用整体辨证思维观,将本企业与供应商和购买商视为一个整体,将成本与技术或成本与组织结构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开发本企业与供应商和购买商价值链间的联系、成本与技术的联系、成本与企业组织结构的联系,就可以找到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价值链成本管理法、成本企画、技术成本管理法(价值工程)、以及虚拟企业和工程再造等。

三、直觉经验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直觉经验思维方式指用直觉、经验和顿悟来考察、研究自然,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没有任何人为界定的直觉思维,主张尽力排除自己已有思想和各种感官感觉。直觉思维认知方法不受任何限制,使思维异常活跃,它赋予人们以清新的顿悟,使人类在问题丛生的杂乱中找到摆脱思维困境的突破口,以直接和整体的方式领悟事物的奥蕴,为创新提供了许多天才的设想和“灵光一现”的灵感,使认识者“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发达的经验文明造就了中国先哲们凭经验来断事物的方式,因此,直觉经验思维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思维特点之一。

当今社会尤其需要这种极具创造性价值的思维方式。激烈的全球竞争导致各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层出不穷,面对动荡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难以把握的竞争态势,企业必须根据情势不断地对战略管理方法和模式作出相应调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战略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特别需要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信息支持和智力支持。为此,战略管理会计人员惟有摆脱各种既有思维框架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开启智慧的闸门、借助于丰富的想象、使思维自由驰骋、凭借战略管理会计的学科优势,设计出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思路,为企业的战略管理部门提供多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案,才能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人员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应对各种复杂的形式。在各种新思路和新方法生成的各个环节和具体形成过程中,传统文化直觉顿悟与经验判断思维的影响不仅无法排除,而且其作用非常关键。

四、和谐中庸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启示

传统文化讲究整体和谐,当变则变。先哲们将“和谐”规定为万物生存所依据的原则,人类和宇宙万物只有在整体和谐的状态下才能存在和发展,“和者,天地之生成也”,“和乃生,不和不生”,强调个人应顺应社会,人类应顺应自然,并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法则,但是“天若变”,为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道亦应变”。和谐思想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庸之道”,它要求为人处事不激进、不走极端,当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冲突时,要采取恭敬和谦忍的态度,以群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协调好各种关系,主张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掌握原则,把握不同的两端,兼顾双边共同的利益,避免偏于一个极端。中庸之道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们所寻求的人性最佳状态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既是道德伦理和政治观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它不以僵死的、停滞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寻求量变或质变状态下的“中”;它也不是不辨是非、抛弃原则,老好人的处世哲学,而是至精至纯的美德。和谐中庸思想虽有折衷、保守之嫌,但其实质上呈现出“当变则变但整体和谐不变”的思维特点,这对战略管理会计活动也有重要启示。

企业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随机应变已成为知识化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理念。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有效地协助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的各项工作也应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在动态中寻求最佳平衡点,因此,战略管理会计要讲求随机应变。但另一方面,战略管理会计在坚持随机应变的同时,应保持永远不变——即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不变,这与管理大师明茨伯格的观点“战略这个概念的基础恰恰是稳定性,而不是变化”相一致。

应对战略范文篇7

一、“人本”思想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儒家文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及人际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思维观念上重视“民”及“民”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处理“民”与“社稷”、“民”与“君”关系时,始终将“民”置于首位,认为“人”既是治理(管理)主体又是治理(管理)客体,显示出传统文化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传统文化还将人划分为若干类别。从治理角度看,有“劳心者”和“劳力者”之分,孔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仅从纯管理角度看,它揭示了传统文化对管理的一般理解:管理就是“人治”和“治人”,也就是说,管理的主体是人——劳心者,管理的对象也是人——劳力者,这与现代管理科学对管理的解释完全一致。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极为有利。我国企业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都是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企业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树立人本思维方式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在管理活动中重视人的因素、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创造管理奇迹。

日本经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腾飞,其原因之一就是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精髓,在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日本企业家将儒家文化融入到现代科学管理中,提倡人本管理思维理念,激活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如丰田公司明确强调的两大支柱之一就是“尊重人性”,即尊重员工,将员工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成果联系起来,尊重所有关联客户,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和保持率。管理方式一是强调尊重、团队合作,注重以人为本和人际关系和谐;二是强调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三是强调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一致。中国企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有优势和潜力在“人治”和“治人”方面做得更为出色。

企业人本管理的推行,为战略管理会计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通过会计职能活动来激励人,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如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从顾客和员工角度设计平衡计分卡,取得了很大成效,被企业奉为至宝。同时,人本管理的实施,也使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体系进行核算和管理成为可能。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进行管理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如果战略管理会计能够真正实现将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以企业人力资源为对象,确认、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信息,将会计研究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不仅可以为知识化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收益分配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为知识化企业建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剩余收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奠定产权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人力资源投资规划和资本预算、人力资源价值、成本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投资分析、员工绩效评价、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等。

二、“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讲求事物的完整性与统一性,表现在思维模式上则是追求完整,强调综合。先秦至明清的大多数思想家都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现在认识实践上就是要求人们用辨证思维方法和整体性观念去认识世界,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不能脱离自然,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不能脱离社会,人类认识的基本要求就是人与天、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

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寻求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剖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战略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需要而制定的,管理企业总体活动,追求企业总体效果,与之相适应,也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在其服务过程中坚持整体性原则。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应视企业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看问题,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一切战略管理活动,抛弃传统孤立、片面和从局部利益出发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在目标上,只有整体目标才是最高目标;在管理对策上,只有追求整体最佳才能成为最优管理对策;在资源利用上,着眼于整体资源的最优利用;在经营活动上,既重视主要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

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事物之间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元气、阴阳、五行联系起来,要求人们用辨证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这种辨证的认识方法有利于从总体上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为战略管理会计人员从整体上思考和处理各种战略管理会计具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来源。如在作为战略管理会计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成本管理活动中,战略管理会计人员运用整体辨证思维观,将本企业与供应商和购买商视为一个整体,将成本与技术或成本与组织结构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开发本企业与供应商和购买商价值链间的联系、成本与技术的联系、成本与企业组织结构的联系,就可以找到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价值链成本管理法、成本企画、技术成本管理法(价值工程)、以及虚拟企业和工程再造等。

三、直觉经验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直觉经验思维方式指用直觉、经验和顿悟来考察、研究自然,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没有任何人为界定的直觉思维,主张尽力排除自己已有思想和各种感官感觉。直觉思维认知方法不受任何限制,使思维异常活跃,它赋予人们以清新的顿悟,使人类在问题丛生的杂乱中找到摆脱思维困境的突破口,以直接和整体的方式领悟事物的奥蕴,为创新提供了许多天才的设想和“灵光一现”的灵感,使认识者“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发达的经验文明造就了中国先哲们凭经验来断事物的方式,因此,直觉经验思维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思维特点之一。

当今社会尤其需要这种极具创造性价值的思维方式。激烈的全球竞争导致各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层出不穷,面对动荡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难以把握的竞争态势,企业必须根据情势不断地对战略管理方法和模式作出相应调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战略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特别需要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信息支持和智力支持。为此,战略管理会计人员惟有摆脱各种既有思维框架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开启智慧的闸门、借助于丰富的想象、使思维自由驰骋、凭借战略管理会计的学科优势,设计出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思路,为企业的战略管理部门提供多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案,才能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人员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应对各种复杂的形式。在各种新思路和新方法生成的各个环节和具体形成过程中,传统文化直觉顿悟与经验判断思维的影响不仅无法排除,而且其作用非常关键。

四、和谐中庸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启示

传统文化讲究整体和谐,当变则变。先哲们将“和谐”规定为万物生存所依据的原则,人类和宇宙万物只有在整体和谐的状态下才能存在和发展,“和者,天地之生成也”,“和乃生,不和不生”,强调个人应顺应社会,人类应顺应自然,并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法则,但是“天若变”,为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道亦应变”。和谐思想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庸之道”,它要求为人处事不激进、不走极端,当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冲突时,要采取恭敬和谦忍的态度,以群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协调好各种关系,主张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掌握原则,把握不同的两端,兼顾双边共同的利益,避免偏于一个极端。中庸之道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们所寻求的人性最佳状态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既是道德伦理和政治观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它不以僵死的、停滞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寻求量变或质变状态下的“中”;它也不是不辨是非、抛弃原则,老好人的处世哲学,而是至精至纯的美德。和谐中庸思想虽有折衷、保守之嫌,但其实质上呈现出“当变则变但整体和谐不变”的思维特点,这对战略管理会计活动也有重要启示。

企业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随机应变已成为知识化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理念。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有效地协助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的各项工作也应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在动态中寻求最佳平衡点,因此,战略管理会计要讲求随机应变。但另一方面,战略管理会计在坚持随机应变的同时,应保持永远不变——即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不变,这与管理大师明茨伯格的观点“战略这个概念的基础恰恰是稳定性,而不是变化”相一致。

应对战略范文篇8

企业战略风险的成因是很多的,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系统原因和非系统原因,本文主要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来对企业战略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

企业战略的成功只有在多方面的因素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能够实现。但是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应该包括5个方面:(1)公司战略内涵;(2)公司战略资源;(3)企业竞争能力;(4)企业领导者;(5)企业战略环境。前面四点可以归类为内部原因,第五点为外部原因。

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环境的支撑,并且环境任何时候对战略的运行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的概念是广泛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等多种要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市场需求。在考虑战略的影响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战略自身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企业的主题战略是经过战略研究形成的企业的使命、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本身的风险就是战略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战略的指导方针和指导思想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规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的变化是诱发企业战略风险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对企业战略风险的进一步细化还要从环境入手,同样,对环境变化的分析也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进行。

根据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经济环境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其中,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有:

1.经济全球化

由于信息技术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资源配置从局部转向全球,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进行分配和选择,打破了传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原理,世界范围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因素有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竞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竞争的主体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向跨国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

2.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

(1)新兴技术及其不确定性。新兴技术产生的不确定性则完全不同,这种不确定性的来源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与人自身的思想框架的偏见和局限有关,是一种“认识的风险”(epistemicrisk)或者称之为“剩余不确定性”(residualuncertainty)。

(2)新兴技术的创造性毁灭。新兴技术具有“创造性毁灭”(creativedestruction)的特质,即它可以创立一个新行业或者改变一个老行业,对传统价值链产生冲击;它改变了企业价值链结构,改变辅助价值链,并且重新定义其业务范围;它改变竞争规则,改变原来的基础结构、程序、组织结构、能力、思维模式、范式等。面对新兴技术的“创造性毁灭”,企业往往需要直面死亡或者自断命脉。同时,新兴技术具有“赢者通吃”的特质(即先动者优势和“马太效应”)。

来自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管理思维的变化。

管理思维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中,企业如果对知识管理的浪潮视而不见,就将错过探索商业和技术前沿的良机。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它的最大特点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2)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扁平化组织。所谓扁平化组织结构,就是通过破除公司自上而下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可不设中层管理机构),压缩职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裁减冗员来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从而使组织变得更灵活、敏捷、富有弹性和创造性。

(3)柔性管理。“柔性”是相对“刚性”而言的,即弹性、灵活性是也。所谓柔性管理,是指对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具有响应能力和对企业内部因素变化具有应对能力的管理。它的核心和目的是怎样使企业资源具有柔性,即各种资源更加灵活有效的使用程度。[摘要]伴随着社会进步而来的需求多样性以及技术创新速度的提高和社会巨大变化,导致产业间的竞争与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进入超竞争状态,使企业的外部环境更具动态特征和不确定性。企业环境中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控制是管理的核心问题,而由此产生的战略风险也是企业无法回避的。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各种企业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理论思路,对风险因素诱发企业战略变化的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战略变化企业战略风险路径分析

一、企业战略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战略风险的成因是很多的,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系统原因和非系统原因,本文主要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来对企业战略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

企业战略的成功只有在多方面的因素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能够实现。但是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应该包括5个方面:(1)公司战略内涵;(2)公司战略资源;(3)企业竞争能力;(4)企业领导者;(5)企业战略环境。前面四点可以归类为内部原因,第五点为外部原因。

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环境的支撑,并且环境任何时候对战略的运行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的概念是广泛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等多种要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市场需求。在考虑战略的影响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战略自身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企业的主题战略是经过战略研究形成的企业的使命、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本身的风险就是战略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战略的指导方针和指导思想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规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的变化是诱发企业战略风险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对企业战略风险的进一步细化还要从环境入手,同样,对环境变化的分析也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进行。

根据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经济环境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其中,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有:

1.经济全球化

由于信息技术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资源配置从局部转向全球,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进行分配和选择,打破了传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原理,世界范围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因素有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竞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竞争的主体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向跨国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

2.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

(1)新兴技术及其不确定性。新兴技术产生的不确定性则完全不同,这种不确定性的来源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与人自身的思想框架的偏见和局限有关,是一种“认识的风险”(epistemicrisk)或者称之为“剩余不确定性”(residualuncertainty)。

(2)新兴技术的创造性毁灭。新兴技术具有“创造性毁灭”(creativedestruction)的特质,即它可以创立一个新行业或者改变一个老行业,对传统价值链产生冲击;它改变了企业价值链结构,改变辅助价值链,并且重新定义其业务范围;它改变竞争规则,改变原来的基础结构、程序、组织结构、能力、思维模式、范式等。面对新兴技术的“创造性毁灭”,企业往往需要直面死亡或者自断命脉。同时,新兴技术具有“赢者通吃”的特质(即先动者优势和“马太效应”)。

来自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管理思维的变化。

管理思维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中,企业如果对知识管理的浪潮视而不见,就将错过探索商业和技术前沿的良机。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它的最大特点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2)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扁平化组织。所谓扁平化组织结构,就是通过破除公司自上而下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可不设中层管理机构),压缩职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裁减冗员来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从而使组织变得更灵活、敏捷、富有弹性和创造性。

(3)柔性管理。“柔性”是相对“刚性”而言的,即弹性、灵活性是也。所谓柔性管理,是指对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具有响应能力和对企业内部因素变化具有应对能力的管理。它的核心和目的是怎样使企业资源具有柔性,即各种资源更加灵活有效的使用程度。二、诱发路径分析

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企业都处在一种动荡、不均衡和巨大不确定的混沌环境中,环境变化推动了组织变化,使组织从一个状态进入到另一个不同的状态,这些不同的状态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等,企业战略变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其同环境保持在资源能力以及组织上的匹配性。因此,研究战略变化的诱发路径必须直接从根本上入手,也就是从最初进行战略变化的动因入手。由于导致企业战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重大变化,因此,企业在实施重大战略变化之前,有必要认清环境变化的因素、性质、趋势及其对企业以及行业所带来的冲击。企业通过不断对战略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里所说的环境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冲击;二是内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在实现既定战略方面带来的冲击。此外环境变化还具有趋势特征,这些变化的特征会给企业各个层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这些影响更多是以突变的、不可逆的、非线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涉及到组织内部不同的组成部分以及内在联系。企业在处理这些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其趋势特征,如果这些趋势特征触及到了企业战略层面或使企业的经营的假设前提发生变化,那么战略变化就是不可避免的。环境的变化将会打破企业原有的运行机制。战略变化的动力就来自于环境变化对内部系统的冲击所造成的压力。变革的压力涉及到企业各个层面,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战略风险,可以认为战略变化诱发是按照环境变化→变革压力→战略风险→战略变化的路径进行的。环境变化是战略变化的最根本动因,而战略风险是战略变化的直接诱发因素。分析变革压力的特点,可以提炼出战略风险的作用范围、风险的性质、种类等特征,从而更准确有效地引导战略变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分析战略风险是为了寻求实施战略变化的最佳手段,对战略变化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并不是说企业只能被动地承受风险。

在环境变化引发风险的过程中,环境变化对战略风险形成的作用有所不同,并且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1)环境变化的易逝性,易逝性对风险的连续性构成直接的影响。(2)环境变化的深度。(3)环境变化的多样性。从上面关于风险范围的论述可以看出,环境变化的多样性对其具有较强的作用,环境变化的维度越大,其形成的风险维度也就越大。同时,环境变化的多样性又促使战略风险多样化的产生。大范围多种类的风险形成的风险体系将会对战略风险的性质构成影响。

以上分析了环境变化和战略风险的特征指标以及其内在联系,下面将着重讨论战略变化的特征指标及其与战略风险的联系。(1)战略变化的持续性。战略风险的连续性与战略变化的持续性有较强的相关性,一般来说,战略变化意图的形成是不连续的,它是一个跳跃的运动过程。而战略变化的效果由于难以量化,所以无法证明其具有连续的性质,这里战略变化的持续性描述的是变化在一个时间段内存在的事实,是指战略变化的时间跨度。(2)企业战略变化的方式。即,是主动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还是等问题暴露出来以后再提出解决方案,或者利用“后发优势”采取更为合理的解决途径,以往的研究一般将企业战略变化分成主动式与被动式,以代表企业面对风险的不同态度。笔者认为在目前环境下,企业只有积极地面对风险,主动地接受变化,才有生存的可能,但应对变化的方式可能不同,因此对于战略变化的方式采用进攻式和防御式的划分较为合适。(3)战略变化的幅度。战略变化的幅度反映变化的程度,是指改变后的状态与原状态之间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很难量化,所以大多用定性的方法加以描述。企业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细微调整形成战略大幅度的变化。(4)战略变化的范围。范围指的是在战略变化幅度相同的情况下,变化所涉及的内容。一般来说,战略变化的幅度越大,变化的范围也就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讨论不同幅度下的战略变化的范围是无意义的。同时可以看出风险的性质通过影响战略变化的幅度亦对战略变化的范围有作用。此外,与战略变化的范围有较强相关性的是风险的维度,从维度的含义可以看出他表征的是风险的作用范围,虽然战略变化的范围不可能与风险的维度一一对应,但是企业也不可能通过小范围的战略变化解决大范围存在的风险。从这个角度上讲,风险的维度越大,其造成的战略变化的范围也就越大。

三、总结

现代企业己经进入了超竞争的时代,企业战略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资源的获取、核心能力的培育己经成为战略管理关注焦点和考虑的中心。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的实施、以及管理和控制都是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活动,由于这种活动和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管理者的主观特性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博弈,同时顾客的价值感受和观念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产生重大的变化。一旦企业的战略目标无法正常实现,就会出现战略风险,而保证战略成功的某些必要条件存在不能随时满足合理需要而对战略造成负面影响或破坏,就会导致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参考文献:

[1]GorgeSDay,PaulJHSchoemaker,RobertEGunther.WhartononManagingEmergingTechnology[M].NewYork:JohnWiley&SonsInc,2000.

[2][美]NarayananVK.程源,高建,杨湘玉译.技术战略与创新——竞争优势的源泉[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刘升福.基于战略转换的战略风险研究.管理科学,2004,4.

应对战略范文篇9

“战略预警”的概念是笔者前两年在硕士论文中提出来的,随后将此概念的基本原理放在网上得到了较多的转载、点击和关注。所谓战略预警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波动和失误进行监测、诊断和预控的管理,实质上是对战略管理的预警管理。因而战略预警管理实际上包括对战略管理过程中管理行为的预警和预控的管理,即建立对战略管理活动的识错、防错、纠错和治错的机制。因而战略预警管理的功能包括监测、诊断、警报方式、信息、早期控制、对策库和失误矫正等。调研发现,许多企业认为“战略预警”是大企业的事情,中小企业感觉战略预警似乎与自己没有关系。然而正如笔者在“从‘5000万现象’看小企业战略管理”(《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02年第158期)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战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形而上的,即主要指战略思想或战略理念;二是形而中的,即具体指导战略及战略管理的管理学理论;三是形而下的,即具体的战略方法或战略管理具体措施等。因此,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战略、战略管理和战略预警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只不过在不同的企业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战略预警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全面性。战略预警管理的全面性,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战略预警管理是企业全面预警的概念;其次,战略预警管理是战略全过程的预警管理。

第二、诊断性。这是预警管理共有的特征,能在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进行病理诊断,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功能。

第三、预控性。由于战略是对公司未来的规划,所以,战略本身具有超前性,因此战略预警管理同样具有早期控制性,而且它还能提前对战略问题或者战略危机进行预测,防患于未然。

第四、规范性。我们肯定了战略的确定需要高级管理人员的直觉、主观和经验的判断,但是,战略是理性分析的产物,战略管理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一样,都可以而且必须是程序化的决策。战略应该是通过高度系统化的计划方式和理性的分析方法而得到的“必然产品”。

第五、动态性。战略预警管理是对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过程的波动和失误的管理,因而具有动态性。

由此可见,战略管理是对战略活动的过程的管理,战略预警管理是对战略的保证和制度安排,在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过程中,战略预警既有信号的收集,又进行信号的反馈。战略管理是以现代企业理论为指导,对传统战略的管理;而战略预警管理是预警管理的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对战略管理内容与功能的改进或延伸。

战略危机的表现企业战略危机(EnterpriseStrategyCrisis,ESC)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者内部条件的改变,企业的战略没有对此作出应变或者应变不当使企业无法实现既定目标的状态。因而,企业战略危机是企业战略管理失误或者战略管理过程的波动所产生的危机。

然而,企业战略危机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逐步累积的产物。企业对战略危机的防止和控制一般越早越容易,损失越小,对企业的影响也越小。因此,企业管理要做到防微杜渐,超前决策,争取主动,尽可能将企业战略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所以将战略危机的各种初期表现、发展过程以及危机失控等状态都纳入危机防范的对策之中。

战略危机的初期表现一般是通过战略业绩的描述指标反映出来,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战略危机,管理者还需要透过描述性的指标深挖出引致性因素。

所谓战略业绩的描述性指标是指企业过去的战略对企业所达到的业绩或者完成的目标的状况的描述的指标,笔者分为竞争力指标、获利力指标和财务力指标,而依据不同的设置状态又可分为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变动趋势指标。战略危机的防范一般是通过变动趋势指标尤其是向劣性趋势变动的指标来表现。主要有市场占有率变动趋势指标、销售增长率下降幅度、赢利率与竞争对手的相对比率、自有资金利润率下降幅度和负债比率等。

然而,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将来,所以必须将重点引向战略危机的引致性因素的控制上。所谓引致性因素是指引起战略危机的战略管理要素,主要是战略管理的失误和战略管理过程的波动等。主要有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部门的缺乏,战略制定的不规范、不科学以及盲目照抄、照搬,企业战略的错误以及被错误因素诱导,战略评价缺乏或者不科学等。

1、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机构的缺乏据笔者调查,国内企业普遍没有制定战略,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也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危机,象流浪汉一样的企业注定经受不住风吹雨打。现在,尽管许多企业也考虑制定战略,但是他们几乎都东施效颦,有的甚至只是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的翻版,没有依据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作科学的分析。

笔者调查发现,有45.5%的企业都没有战略或者没有对战略进行相关的管理,有39.8%企业没有战略危机的应急计划,而44%的企业没有战略危机的应急管理机构,如表1所示。

表1有否机构、人员和计划对待企业危机的调查结果

问题:当您所在的企业出现危机时,是否有相应人员负责

选项:有无不清楚

选答频率:65.3%12.2%22.5%

问题:当您所在的企业出现危机时,是否有相应的机构负责

选项:有无不清楚

选答频率:30%44%26%

问题:当您所在的企业出现危机时,是否有相应的应急计划

选项:有无不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答频率:36.7%39.8%23.5%

因此,国内企业的战略、战略管理和战略管理机构是普遍严重缺乏的,因而不可避免的加大了战略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战略管理的失误战略管理的失误主要是指战略管理方法的失误以及行为人的失误,这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对战略管理配备“兵力”和“军饷”不足,从而造成战略管理力量薄弱,而酿造战略危机;二是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的指导思想错误甚至受到外界的不正确的诱导而发生失误并由此造成战略危机。据笔者研究可知,企业在政府干预下,盲目“焊接”巨型“航空母舰”,盲目兼并重组,结果一错再错,企业战略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而巨人集团是显著例子,就巨人大厦在一级高一级的领导的指示下,楼层也一级高一级地上升;而战略危机也一级高一级地显化,最终以破产告终;三是战略管理(包括制定、实施和评价)的技巧、方法或者能力低下,致使企业战略不科学,从而形成企业战略危机。同时,企业的战略常常目光短浅、见异思迁,从猴王集团和康赛集团的破产看出,企业热衷于“利润增长点”,而忽略“战略增长点”,注定引发企业的战略危机。

3、战略管理机构的瘫痪普遍现有的中国企业要么没有战略管理机构,要么是瘫痪了的战略管理机构,有的即使没有瘫痪,也是由旧有的管理机构行使新的管理职能,企业的组织结构没有跟随企业战略的改变而改变,企业也就潜伏了战略危机。

战略管理机构的瘫痪引致企业战略管理结构的紊乱,而笔者的调查得到:结构紊乱性波动是紧随企业管理周期波动之后,居于第4位,综合评分为79.9,表明战略管理机构的瘫痪也是引起战略危机的重要因素,如表2所示。

表2战略管理的主要波动

问题:您认为,下列哪些波动是战略管理的主要波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项位序1位序2位序3综合评分位次

宏观经济波动7.1%8%2.2%39.56

企业管理周期波动16.1%10%24.4%92.73

结构缺乏性波动32.1%12%15.6%135.92

结构紊乱性波动10.7%16%15.6%79.94

政策性失误波动1.8%22%15.6%655

技术性失误波动2.2%32%26.6%187.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防技巧与对策战略危机的防范对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战略管理的日常监控、日常演练、日常培训和预防计划等;二是组织的重构,尤其是战略预警管理机构的重构;三是战略危机的例外管理或者特别管理等。

1、战略管理的日常监控、日常演练、日常培训和预防计划即使企业处于正常状态,也应该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日常监控,包括监控(1)企业销售增长率以及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2)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变动趋势与幅度;(3)企业盈利率、整个行业的盈利率、主要竞争对手的盈利率以及它的相对率;(4)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以及变动方向和幅度;(5)企业的负债情况;(6)战略管理部门的人员的变动情况,包括人员人数的增减;素质的变化以及接受培训的多少和程度等;(7)战略管理活动的费用的状况;(8)企业战略的改变频率;(9)企业战略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10)企业战略的实施状况等。

同时,企业战略危机的防范如同火灾的预防和银行的防盗,应该在平常演练员工,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在战略危机状态下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从容自如的本领,以及应对战略危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避免在战略危机发生时手忙脚乱而使企业战略危机不可逆转。

另外,应该建立战略危机的应急计划,从战略危机的发生机理和运动轨迹制定战略危机的应急计划,建立战略危机应急措施的对策库,减少战略危机的扩散范围和扩散程度。

2、组织重构本文的组织重构是特指企业战略预警管理组织的重构,即按照企业战略预警管理思想,将战略预警管理系统置入企业原有的管理系统,并对原有的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功能创新,对战略管理部门实行功能和结构的再造。即挑选原有战略部的人员,并进行战略预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培训,组建战略预警管理小组,从事战略预警职责;另外,其他员工继续从事原有的战略管理的工作;而战略部经理与其他职能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组建战略预警管理委员会,但同时,战略预警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要接受战略预警管理的思想。

3、战略危机特别管理战略危机特别管理属于例外性质的管理。当企业战略危机爆发时,应迅速成立特别危机小组作为处理危机事件的专门机构。特别危机小组成员由企业最高领导者、战略部经理、人事部经理、业务部经理和预警部经理组成,是企业战略危机时的最高处理机构。

应对战略范文篇10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措施;发展

随着当前经济的全面发展,全球性战略的竞争日益严峻,企业外在环境也在不断改变,这些都会促使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市场,实现生存与发展,将管理活动提升到战略层次。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战略管理会计,到目前为止,其应用依旧是位于漂浮状态,整体运用水平不够理想。因此,必须要积极开展国内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依据自身实际状况,参考国外理论设定一个适合国内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促使国内企业更好的发展。

1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1.1战略管理会计的含义。战略管理会计(简称SMA)最早由英国学者西蒙(Simmonds)提出,并且将其定义为用作于创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相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之后,又指出管理会计和战略结合的重要性。1988年,Bromwich在《管理会计的定义与范围:从管理角度的认识》中指出,不只是搜集企业竞争对手的信息,更需要关注研究与竞争对手相较于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创造价值的过程。1.2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战略管理会计相较于传统管理会计有着很大的创新,也体现出全新的特点。(1)长期性,就是其更为关注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战略眼光,让企业位于长远利益之上;(2)外向性,也就是需要全面关注外在环境的改变,在该种环境下,对战略部署给予相应调节;(3)全面性,即企业研究范畴较为广泛,更为全面、有效地给企业带来有用信息;(4)整体性,将其也当作整体开展研究,并且从整体层面上对企业战略管理行为进行研究;(5)可以带来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2战略管理会计的运用

2.1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战略管理会计自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进行运用以后,在政府机构以及外资企业的运用较为普遍。步入90年代以后,国内企业对其有所涉及,但是运用时间较短,只是被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所运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领导因为受制于眼前利益的影响,造成其并未对战略管理会计有着全面的认识,再加上企业内部中高级职称的会计工作者的年龄相对较大,无法实现现代管理科学的有效运用。该企业会计工作者的学历都相对较低,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占比不到10%,这样也会造成人员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全面。2.2战略管理会计混淆于财务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有着很大差异,首先,两者都是有着自身的目标,相关理论与实务指导原则都有着不同,财务会计更为关注“公正性”,而管理会计更为关注“有用性”,另外两者在指导原则上有着差异,因此两者之间无法进行混用。而当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在开展战略管理会计的时候,就会容易将其混淆于财务会计,导致两者互相间的混用,有些人甚至都并不知晓两者之间的差异,以为都是一种会计方法。因此,导致其并未展现出该有的功效,企业运用成果较差,急需要给予有效的解决对策。2.3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有待提高。环境因素是造成会计发展变革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现状、方法体系等重要因素。国内很多企业虽然开展了战略管理会计,但是内部并未创建专门的管理体系,再加上其自身的股份性质,所有者虚位,并未构成清晰的产权归属,导致委托关系就是一种行政利益关系;就会给战略管理会计的运用带来不好的条件,将会直接影响其运用成果。2.4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缺陷。当前,会计电算化发展已然步入了企业内部网络运用阶段,战略管理会计也开始划入到电算化信息体系之中,展现出预测、决策、规划与考核等优势。但是,国内传统管理会计的软件存在着严重的落后性,导致很多公式与模型都无法获得有效运用,如线性规划、非线性回归等,而手工计算会消耗很多时间。另外,战略管理会计并未将企业内部信息与外在环境的改变互相关联,对其开展整体考核,缺少如质量、可靠性、生产弹性等与企业战略目标有着紧密关系的指标,缺乏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位置的研究,无法给予和企业竞争地位有关的成本、价格、业务量等会计信息。而战略管理会计为战略管理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应对诸多影响因素的时候,需要通过特定的信息处理方式实现战略目标的成功实施,因此已有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将会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运用造成很大影响。2.5缺乏高素质战略管理会计人员。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运营战略的主要产物,因此对人才也有着很高要求。会计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行业,其需要工作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有专业的技能,掌握其中的内涵。但是当社会在持续发展的同时,对会计的关注也是日益提升,其并非只是简单的算账,而是要实现各个领域的综合运用,掌握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战略管理会计涵盖的范畴较为宽广,不仅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有关政策,还需要掌握企业所处行业特点,更要掌握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战略头脑、灵活的思维、高瞻远瞩的谋略等,要能够掌握机遇,从战略的层面实现问题的处理。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在会计人员的招聘上要求相对较低,并未严格依据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标准来实现人员的招聘,导致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知识结构也是较为落后,对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造成了很大影响。并未了解其主要知识,实现有效的发展,让战略管理会计变成一种摆设,形同虚设。

3改善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措施

3.1创造良好的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为了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在企业当中创建完善的制度。各个部分的运作模式和企业制度有着紧密关系,战略管理会计也是这样。然而,目前常见的企业体制则是偏重于财务会计而忽视管理会计的功能。所以为了健全更加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实现精准分析、精准把握,促进企业各项业务与财务的有效衔接;二是,在企业,甚至是市场体系中,建立起能够帮助管理会计进行有效运行和活动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并逐步加以完善;三是,在企业管理模式中,确立责任追究制,在此基础上,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各级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相应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由此制定管理会计的工作实施方案;四是,企业要加强自身资源整合,充分保障各方面资源的充分利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管理会计顺利展开工作。3.2加强理论体系建设,促进理论与实务的紧密结合。首先,必须要增加科研力度,激励高校、科研单位增加投入,创建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基地,进一步加深有关课程、案例的宣传与推广,通过不断深化对理论资源的研究、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同时,相关的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积极创办和管理会计有关期刊和书籍,提高管理会计在人民群众当中的认知度,让人们能够更多地了解管理会计。其次,结合各方面力量,例如高校、企业、研究所和相关的其他资源,推动国内管理会计工会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建立专门机构来指导管理会计工作,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使管理会计的理论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在工作中灵活的应用。3.3提高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完整的企业体系一般是涵盖很多功能单位,而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范畴较为广泛,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职业定义较为模糊,无法获得企业关注。进而在企业发展中,战略管理会计无法展现出该有的功效。因此,必须要提升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关注度。就企业领导者而言,没有必要掌握企业各个阶层运作的具体内容,但是作为企业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对管理会计拥有一定认知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提拔骨干的同时,对其所拥有的管理会计简单知识有必要同时加以考核。同时,从管理会计人员自身出发,增强自身的管理意识,不要把自身工作仅停留在财务处理方面,要主动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当中去。在企业的各个阶层当中,在其他工作人员当中,提高管理会计知名度,推广管理会计理念,提高全体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3.4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并未创建专门的战略管理会计岗位,很多财务系统都是由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人员较为稀少,主要是因为对战略管理会计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其不但要具有会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还需要具有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就是需要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与应变能力。由此能够得出,战略管理会计处理事务的方法并不固定单一,没有指定标准,不具备唯一性,是一项灵活多变的工作,这对战略管理会计工作者提出了极高的素质要求。正因为如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团队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结语

如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仅是企业的管理者,从事在会计行业的会计工作者更应该一起关注管理会计工作的应用与发展,发挥其在企业中的作用。通过对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现状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必须做到积极改进,扬长避短,脚踏实地,勇于实践,为管理会计未来的长远发展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经济建设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动力,监管的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但远不止于企业,管理会计作为一个企业内部管理工具,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与企业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定会迎来一个全新的时期,并逐步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卢清源,梁溪,卢润德.基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工程项目前评价简明方法体系构建[J].价值工程,2019(12).

[2]逄文武.战略管理会计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9).[3]关小林.现代企业商业管理会计的战略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4).

[4]任蕙铭.我国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9(3).

[5]本刊编辑部.中国国际管理会计产业发展大会暨MACC2019年度战略会在京隆重召开[J].商业会计,2019(7).

[6]肖勇.财务会计转型管理会计探讨[J].冶金财会,2019,38(3).

[7]孙宪献.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应用与创新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