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之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3:23:24

应对之策范文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岱山对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深入影响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按照经济周期的理论,现在正处在这一轮经济发展的衰退阶段,或将进入萧条阶段,还看不到世界经济复苏阶段的迹象,离经济的高涨阶段更需时日。在2009年2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主要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着重是直接地体现在进出口外贸骤然下滑和由此带来的企业开工不足而引发的就业问题上。

(一)、金融危机对外贸和外贸企业的影响。

一是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不足。外贸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美国、日本、欧洲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平均达到60%,(广东高达115%)因此,沿海省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十分明显。金融危机后,外需迅速减少,出口企业产品积压、订单骤减、影响极大,一批技术含量低、粗放经营的企业难免纷纷倒闭。由于外需的急剧减少,已经导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自2008年10月份开始逐月下滑,2009年1—2月份进出口贸易处于负增长,下行的区间已成定局。二是当前欧美等国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贸易国家纷纷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提出在“救市”过程中优先使用本国的产品。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将严重影响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对贸易依存度较高的我国仍将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我国的外贸企业依然存在很大的压力,形势绝不容乐观。

(二)、外贸骤降企业开工不足而引发的就业问题

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影响十分深重,因此与外贸相关的其他产业也难以避其所害。实体经济中的一、二、三产业受到全面的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减缓或者下滑,内需相应减少,通货紧缩,消费信心不足。虚拟经济中的股票、证券等更为严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受挫。因为经济不景气,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工和大学生两大群体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今年已经有2000万农民工因在城市里找不到工作而返乡,又有近610万的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人数接近900万,因此,就业矛盾十分尖锐突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甚至发生社会动荡。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岱山的主要影响

岱山位于我国东海舟山群岛中部,是我国12个海岛县之一,人口20万,历史上以渔业为主导产业。改革开放30年以来,产业结构得到了重大的调整。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开发“海洋经济”战略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逐步引进了“日本秀山常石集团”、“长涂金海湾船业股份有限公司”、“衢山东邦”船业公司等大、中型船舶修造企业,工业产值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146.3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以船舶修造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实现产值98.1亿元,增长60%,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8.5%。传统产业(玩具、汽配、水产、海运、微电机)实现产值48.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从去年的19.9:40.6:39.5调整转变为17.0:47.0:36.0。实现了从“以渔为主”到“以工为主”的重大转变,“二、三、一”产业结构明显,初步实现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县”的目标。然而,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岱山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的影响是由于岱山工业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所为致。

(一)、临港工业简析

岱山的临港工业主要是指近年迅速发展的船舶修造业。临港工业中的大型物流中转、原油储运等都还没有开始进入生产阶段。目前大、中、小型船舶修造企业的工业产值已经达到98.1亿元,增长60%,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8.5%。从市场角度分析,订单大部分来自国外,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来自舟山市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6.1%,岱山县的产业结构基本与舟山趋同,而且外向型经济特征更加明显,所以岱山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应该在76.1%以上是可以确定的。如此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国际金融危机对岱山船舶修造业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岱山船舶修造特别是大型修造企业的手持订单已订到2012年前后,但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资源价格的变化,如钢铁、原油等基础价格的剧烈变动对船舶修造企业的影响将是长期而深刻的。

(二)、传统工业简析

岱山的传统工业主要是指玩具、汽配、水产加工、微电机、化纤、航运业等,传统工业发展的历史较为悠久,这些产业的前身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乡镇工业,为岱山的工业和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这些企业大多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和优秀的经营人才,产品大多出口到世界各国。例如玩具行业中的“圣诞老人”,国内的销量不足5%,绝大部分销往欧洲国家。岱山的汽配行业是为一汽集团、上海通用等企业配套的产业。水产加工的产品也远销韩国、欧洲等。通过以上简析,不难看到岱山传统工业外向型经济的特征也是比较明显的,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较高。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外贸行业受到首当其冲的影响,因此,对岱山传统工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出现的情况与前述的分析基本一致。

(三)、航运业简析

航运业既是岱山的传统产业又是经过新一轮发展的海运产业,到2008年9月底,岱山共拥有货运船舶318艘,计52.48万吨。到2008年8月底对岱山财政的贡献额是3741万元,航运产业占岱山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岱山航运业的影响极为深刻,直接造成运力大幅过剩。一是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世界经济低迷,致使贸易量不断下降,导致海运货物量的减少。据统计,世界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海上货物运输量将上升0.6个百分点,反之亦然。二是中远、中海两大海运集团由于国际海运市场的回落,经营国际航线的部分船舶剂入国内航运市场,对从事国内航线的运力带来较大的冲击。三是造船市场持续火爆。2007年新造船市场投资额同比增长70%以上,江苏、浙江、福建在建的万吨以上船舶近1000万吨。这些运力投放航运市场后,干散货市场运输的竞争压力将会更大。

三、金融危机下岱山的应对之策

面对这些影响和已经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救市”措施,如4万亿投资计划;一系列的产业振兴规划(钢铁、汽车、纺织、船舶、等十大产业)的出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家电下乡扩大农村消费;特别是今年“两会”通过的新的1.18万亿刺激经济措施的加紧落实,正在逐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距离经济复苏的到来还需时日。对此,岱山的各级领导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前述的分析,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加以应对。

(一)、组建船舶修造产业集群,做强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

所谓产业集群,就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根据岱山现有的船舶产业规模(产值达到98.1亿)和分布现状(本岛、衢山、秀山、长涂都建有大型的船舶修造企业)已经有条件组建船舶产业集群。岱山的船舶产业集群,就是要组建以岱山县境为中心区域,适当扩展周边县区,以秀山常石、长涂金海湾、衢山东邦为龙头,以众多的中、小企业为之相配套的产业群体。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力争肥水不外流。首先,做强现有的企业,提高竞争力。按照国务院最近出台的《振兴船舶产业规划》的精神,不再盲目扩张。事实上,近几年以来,全国沿海省、区船舶产业的发展迅速,产能已趋过剩,同业之间的竞争开始激烈。其次,理清思路。规划好配套企业之间各种船用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力求提高船舶产业集群各企业间的关联度。形成互相协作、互相依赖、运用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实现自我调节的产业群体。再次,进行整顿和调整。对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污染严重、粗放经营的企业进行彻底的改革、改组、改制,兼并和重组。最后,加大力度,运用多种形式,大量培养各种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岱山船舶修造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二)、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岱山的传统产业具有较长的历史和较大的规模,是岱山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没有品牌,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含有国际、国内专利技术的产品不多。虽然近年来有2家玩具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舟富水产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永乐铝轮公司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金鑫公司等3家企业的3个项目通过省级技术创新鉴定,腾华水产有限公司的腾华牌商标荣获省级著名商标称号等。但是距离产品专利化、商标化、品牌化营销的要求还很远。因此,要发展岱山的传统产业必须坚持以产品的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产业档次和水平,实现转型升级。一是企业家必须强化产品的专利、商标、品牌意识,舍得化钱搞新产品的研发,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和世界市场的背景下,企业没有专利技术和品牌是难以为继的。二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必须加大对传统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实现转型升级的贷款支持力度,特别要支持这些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改资金。三是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企业的设计、技术人才,柔性引进企业急需的各方面人才。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帮助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组织。四是一旦有新产品问世,一定要组织积极的营销,通过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手段进行宣传推介。对现有的产品和新产品重新进行市场细分,定位欧美、中东、拉美、非洲等目标市场,切实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五是对于航运业的发展。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尽快开发县内的黄泽港、蛇移门港,加快形成物流基地和物流产业,为我县航运业分得一杯羹。二要引导航运企业组建航运企业集团。鉴于我县目前航运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的情况,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航运企业,力争做大做强,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抱团”,近期达到“御寒”目的;远期寻求航运业做大做强的发展路子。

(三)、“做大做强做精”服务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岱山的产业结构,经过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底产业结构调整为17.0:47.0:36.0的“二、三、一”产业结构。根据这一现状岱山应在国家提出的应对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原则指导下,抓住机遇着力做大做强做精岱山的服务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抓住2009年“舟山—宁波”大桥通车的机遇,做好旅游产业发展的文章。一要继续加大推介宣传岱山的独特的海岛旅游资源,向长三角城市群以及全国强烈的旅游信息,欢迎各地旅客来岱山休假、避暑、游玩、尝鲜、购物(海产品),不断提高岱山的知名度,推进“宜居岱山”建设。二要组织精品旅游线路,推出岱山“二日”或“三日”游。充分利用秀山的“滑泥主题公园”、“岱山系列博物馆海洋文化”、“磨星山佛教文化”等景区设计旅游线路。三要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着力培养出一支熟悉岱山旅游资源的导游队伍。其次,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餐饮、旅馆服务业。一要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岱山的良好形象。二要规范服务业市场,对从事服务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处理消费纠纷事件。着力提升岱山的美誉度。再次,大力宣传推介“宜居岱山”,推进“宜居岱山”建设。岱山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气候宜人,特别是夏季的暑期是内陆任何地方无法比拟的,是上海、杭州、宁波以及长三角城市人群避暑的好地方;岱山的空气新鲜,全年的空气质量基本上都是优质的,非常适合城市里的人来这里居住度假;近年来,岱山的交通发展很快,距离上海、杭州、宁波的交通均在3至4小时交通圈以内。大大方便了来岱山的旅游居住者;同时岱山还拥有充裕的价格较为适宜的海景房产,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积极发展岱山的渔农产业,确保岱山渔农村和谐稳定

渔农产业就是岱山的第一产业,历史上渔农产业曾是岱山的主导产业,为岱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后渔农产业虽然处在第三的位置,但是产业的比重仍占36%,涉及渔农产业的人口大约占8万多,占岱山总人口的40%,且大部分居住在渔农村。因此,积极发展岱山的渔农产业确保渔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十分重要。一是狠抓渔业的安全生产。自从小洋山国际航道开通以来,渔船与大轮船相撞的事件频发,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特别要教育老大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辅之以法律的手段,规范渔业生产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在渔业生产中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并规范渔业合作社。着重解决渔老大多吃多拿的问题,坚持“按股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三是坚决落实国家规定的“禁渔”措施保护渔业资源。做到渔业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让这个产业永久地延续发展,使渔民有稳定的收入空间。四是切实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如岱西桔子、葡萄、岱东西瓜、晒生等。要利用产品的商标和品牌向外进行营销,充分运用电子商务的形式和功能,推销渔农产品。五是扩大农村消费。落实国家规定的“家电下乡”各项政策,拉动农村的各项内需。

应对之策范文篇2

一、第一新闻发言人,避免次生舆论灾害的噪音干扰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5年互联网舆情报告显示,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仍然是中国社会最大的舆论出口,涉及官民关系、公共管理、社会民生和公共安全等事件,已经成为舆情热点。从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反应比较集中的舆情热点多在国计民生、社会突出矛盾、群体利益诉求等方面,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舆论的主战场。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应用平台的开放性,微博、微信、微视等信息铺天盖地,逐渐形成“民间舆论场”的传播模式和运行规律。因此,面对突发舆情时,政府利用政务新媒体的广泛性和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将现场消息及时准确,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而且可以提早介入信息的传播途径,主动抢占舆论引导的话语权,迅速抓住化解危机的机会,避免传播过程中舆论次生灾害的发生。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2月17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要按程序及时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认真回应。遇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关切等,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接受媒体采访,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总理曾经告诫:“实践证明,凡在重大事件中主动及时公开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就会赢得民众的理解;但如果遮遮掩掩,不及时权威信息,就会引发舆论批评,甚至谣言满天飞。”当舆情事件出现后,政府部门除了积极考虑解决问题外,也会考虑到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对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实时报道、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到“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很多政务新媒体和主流媒体兼顾大局意识和人文关怀,从尊重逝者、关爱生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事件信息的对外,赢得公众的认同。对突发舆情事件的应对,“第一新闻发言人”无论从信息数据的收集、筛选,还是对外信息的文字语言组织,人性化的宣传贯穿到受众知情的整个过程,这种应对模式不仅可以增强舆论引导的亲和力,而且也是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二、因势利导,政府“议程设置”引导网络舆情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数据显示,2015年网络舆论热议的焦点多是与政府工作相关的内容。一方面,政府掌握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职能部门和信息资源,而这些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本身与公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倾听来自网络舆论的声音,对进一步改善民生、完善政府工作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美国前白宫传播顾问大卫•杰根曾说过:“要成功执政,政府必须确定议程;而不能让媒体来为它确定议程”。因此,面对舆论热议的民生问题,政府主动进行“议程设置”直接关系着舆论的最终导向和舆论引导的成功与否。因此,面对民生舆情时,政府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运用现代传播技巧,精心设计和策划政府“议程设置”,利用政务新媒体和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形成媒介融合的联动传播机制,主动做好政策法规的解读,对公众质疑及时回应,打消公众对舆情事件的质疑,以主 流声音来影响和引导舆论导向。因此,政府在议程设置中,首先要确立执政理念,利用所掌握的部门和信息资源,同时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引导媒体议程,有针对性地对事件和议题进行报道,最终达到引导和影响公众议程的目的,实现政府议程、媒体议程、公众公共议程三者的统一。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开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在2015年,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重点领域热词效果评估数据显示,与“双创”相关的关键词,比如互联网+、产业结构、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双创之星等不仅是传统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新媒体上舆论热词。而随着网络舆情的关注度提升,政府主动通过政务新媒体和传统的主流媒体,从国家的政策扶持、地方政府基地建设、国内外投资环境变化以及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多方面进行解释说明,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主流媒体的权威性进行因势利导,争取舆论传播的主导权,引导媒体议程和公众公共议程的统一。政府针对“双创”进行议程设置,除了迎来“双创”关注的舆论高峰外,也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为“双创”从舆论到实际效益赢得肯定。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双创”政策关注的重点人群,“双创”也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途径;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也促进和推动政府出台各项具体举措,为发展“双创”提供空间支持。在政府议程设置的正面舆论引导中,无论是政策法规的解读还是政府的实际举措行动,都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传播将信息传递出去,实现政府议程、媒体议程、公众公共议程三者的统一。政府议程设置的成功,不仅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促使社会舆论向有力于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而且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疏解可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促使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在现代的传播体系中,政府、媒体和公众虽在传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政府在最终议程的形成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利用媒体的联动机制以最广泛的视角、最自由的言论环境和最强力度的传播,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线上线下互动沟通,激活信息传播中的双向反馈机制

应对之策范文篇3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

一、绪论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1],标志着新高考制度的全面启动。意见中指出:要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取消传统文理分科,采用“3+3”选科模式,高考成绩由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科成绩组成;明确提出“两依据一参考”招录机制:不再单纯依据高考总分招生,而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学业水平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择优录取。新高考政策的实施给予了考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加了高校招生的话语权,有利于高校结合专业特色、自身定位,选拔人才。但是,选考科目、招录机制的变化也为高校的招生工作、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新高考政策下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生源差异化程度明显增大。实行统考时,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所招录的学生,横向的知识储备、纵向的分数排名区间大致相同。而新高考政策下,无论是“3+3”还是“3+1+2”模式,都意味着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外,学生有多种选考科目组合方案。对于部分专业而言,考生甚至只需满足其中的一门选考科目就具备被录取的资格。这必然会导致:即便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招录到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学科特长、专业基础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均衡性。如何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成为高校调整教学管理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时重点考虑的内容。(二)生源学科基础薄弱。新高考政策包含学业水平合格考,并且规定只有学业水平合格的科目才可作为选考科目。而学业水平考试的不合格率控制的极低,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不交白卷、不旷考,基本不会存在“不及格”的现象,所以,虽然学业水平考试的每门科目都合格,但是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有多少、打下的学科基础有多少都是难以保证的。另外,“学一门清一门”也意味着“学一门丢一门”,学业水平合格考之后,对于不再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科,学生往往会直接丢下,这些学科的知识积累与初中水平无异。缺乏系统的学科训练,学生的学科基础薄弱,必然引起生源基础与高校专业要求不匹配问题。(三)统一数学考试,难以选拔高端创新人才。高中文理分科的情况下,文理科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考试范围、考察重点等都有区别。由于高校对文理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文科数学相对简单,理科数学相对困难。新高考政策下,统一数学考卷就要兼顾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水平,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得分率,这就要求要把考卷的难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意味着必须在理科数学和文科数学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这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考试内容的难度降低,对于部分对数学要求较高、创新性思维要求较高的理科专业而言,选拔到的学生不具备代表性,不利于高端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另一种情况是既要有区分度又要保证得分率,试卷难易程度的两级分化就会加大,这样可能会导致中等成绩的学生与高分学生差距非常大,而与低等成绩学生的学分差距无几[2]。(四)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缺乏公信力。将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纳入高考录取机制的目的是,破除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唯分数论”,利用评价导向功能,激励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高校考察录取学生提供有力依据。现实情况却是,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可比性、可信度、可用性并不高。一是由于城乡教育水平和基础条件的差异,城市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艺术素养、人工智能、社会实践等方面会比农村学生更具有优势,即便是统一标准,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可比性也不强;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项目大多无法量化,主观性较强,这就导致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真实性、证书材料的合规性以及评价信息的客观性难以准确把握;三是在招生中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必须要有对应的科学严谨的招生程序[3]。然而在原有的统一招考的模式下,很多高校并不具备独立开展自主招生的能力。囿于现实条件,部分高校招生过程中并不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依旧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拔录取的主要指标;还有可能造成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滥用,滋生招生腐败问题[4]。

三、新高考政策下高校的应对之策

面对新高考带来的生源结构变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必须深入分析生源结构,调整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一)开设预科课程,缩小生源差距。考虑到新高考政策下,考生自主选考,即使录取到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也存有较大差距,以及未实行新高考改革地区学生的学科背景情况,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前结合录取专业的学科基础要求开设暑期网络预科课程,学生完成学习后进行合格测试,考试通过才可获得入学资格。利用类似的预科课程,帮助学生补齐短板,提高专业学习胜任力以顺利进行后续的专业学习。(二)强化通识教育,提高学科基础。宽厚的学科基础是复合型、交叉型人才的重要特征。针对考生缺乏系统的学科训练,学科基础薄弱问题,高校可以按照“厚基础、宽口径”思路,加强通识教育,开展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生入学第一年开展大类通识教育,第一学期结束后,考生结合各人专业兴趣进行专业确认,实施专业分流;第二学期根据不同专业调整通识课程设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学科基础。之后再根据学生填报志愿和成绩进行专业培养。(三)落实选科指导,提高招生效果。新高考之初,对于高校划定的选科范围,考生甚至仅需满足其中一门即可报考;部分高校为了招录更多的生源,甚至不设置选考科目,导致招生需求和录取生源不匹配。面对这样的问题,教育部曾颁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5],《指引》给高校招生设定了一条底线:允许高校同时设置2—3门科目作为必选科目,同时允许高校在对部分专业做出专门说明的情况下,突破《指引》所设定的选考科目范围。这一制度赋予了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高校完全可以依据专业建设要求,主动落实选考科目引导机制,促使高校招生工作有“被动收档”变为“前置引导”,从而招录符合需求的生源。同时应加强招生宣传,新高考政策实施专业招生,这更加突出了二级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微观主体参与招生宣传的重要性。高校可组建由学院院长、系主任、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招生队伍,走入各大高中,与考生和家长进行更为直接、更加专业的交流;建立生源重点基地;开设暑期项目或专业在线课程,梳理高中选考科目和大学专业设置的连接性,提供选考科目指导等等,以此增进学生、家长对高校专业设置的了解,取得更好的招生效果。(四)积极探索,强化综素使用。针对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可比性、可信度、可用性不高问题,高校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主体,可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提前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可以加强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科学研究,追踪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招录学生的在校表现、发展状况等,为如何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对策和建议,加强综合评价招生的程序规范和信息公开,严厉打击暗箱操作等权力寻租行为。(五)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吸引力。由“按学校招生”到“按专业招生”,这一变化强化了专业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考生的选择对一个专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而倒逼学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面对新高考带来的压力,各大高校应当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定位进行积极探索。一方面,调整专业布局。立足区域发展定位、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基础,对一些考生报名较少、就业质量较差、社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实行专业合并或停招,同时提高学校相关专业的辨识度,避免专业同质化现象。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新兴、跨学科、多领域交融、富有地域特色和院系特色的专业方向,紧跟时代需求,提升专业吸引力。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立足学校发展目标,聚焦优势专业、特色专业,通过开展专业评比、专业认证等方式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专业质量。

四、结语

应对之策范文篇4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核心竞争力;资源;产业链;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建设领域的国际化大势所趋,工程总承包(EPC)具有的产业价值融合、参见主体责任明晰、风险可控的特点适应了建设领域提高效率、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的要求。总承包政策加快落地,2019年12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2020年11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20-0216),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各地的总承包政策也先后,工程总承包模式快速推进落地已蓄势待发,国内建设领域原有的条块分割、阶段割裂的模式转型迫在眉睫。纵横捭阖,出自汉·刘向《战国策序》,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核心竞争力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提出,最早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比较竞争优势的资源,以及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方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要从规范化管理、资源竞争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无差异竞争、差异化竞争、标杆竞争、人力资源竞争八个方面考虑。本文以传统施工设计企业转型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从六个维度来阐述。试图把中国传统的“纵横捭阖”和“易经”哲学思想和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相结合,使其更具生命力与实用性。高价值创造、低成本建造、多领域融合,短链条管理将成为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针对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提供有机整合的增值服务,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获得自身价值。

1纵:纵向产业链——多领域融合

1.1劳务资源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及人才结构的失衡,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环境差、流动大且颇具危险的建筑劳务工作,建筑产业工人数量急剧减少,建筑劳务工资大幅上涨。优质劳务资源成为产业链重要环节,获取稳定、高效、履约良好的劳务资源成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前提。

1.2专业分包资源

总承包项目规模一般都比较大,涉及到的专业技术种类多,总承包项目各部分之间工作的紧密联系,某一分包商的违约行为会对整个项目的进度造成重大影响,这使得总包商承担由分包商失误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也极具增加。因此,各分包商的资质和履约情况对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和总包商的利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总承包模式要求总包单位集成市场各资源主体,细分化市场下必将出现在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特点突出的“隐形冠军”。与这类企业建立基于长期主义联结的稳定价值链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笔者曾在澳大利亚从事市场开拓的经历,能否获得优质专业分包资源的支持、以什么样的价格获得成为企业能否成功竞标的关键因素,当然就是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1.3产业链构建

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各主要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技术链之间的有效衔接。这些企业各自为了自己的目标走到一起,他们可能共同协作,也随时可能背信弃义,采取何种策略取决于由此带来的利益。此外,参与一个项目的各个企业本身又有多个其他项目在同时进行。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他们理所当然地需要在将这些有限资源投入到哪些项目中去进行权衡。简单地以项目边界为管理范围,理想地认为项目的资源会充足供应、可以通过权力和合同来管理只会令人失望。所以要采取改变传统的食物链式产业链模式,将传统的合同甲乙方关系变为合作共赢关系,变“壁垒森严”为“和谐共生”。构建“价值联盟、命运共同体”,形成商业契约之上更高层次的绩效契约和心理契约,解决设计、采购、施工之间相互脱节、相互推诿、各专业条块分割各唱各调的问题,形成“EPC命运共同体”的合作新模式。

2横:横向组织结构的整合——短链条管理

工程总承包单位不再是按图施工,而是按照一体化的工程合同文件为抓手,它将设计、采购与施工合同整合为一体化总承包合同,将原来的设计、采购与施工合同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命令控制关系,大大提高了效率。因此,总承包管理必须坚持一体化的工程合同文件为抓手,对内进行有效赋能和管控。传统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限于单一的设计或建造阶段,已经不能与总承包模式相适应,必须进行组织转型。组织转型包括三方面:

2.1人员部门的整合

传统建筑企业的人员结构限于建造或设计阶段,贯通全过程的人才凤毛麟角,转型总承包要求从业者均要在自己原有领域向前或向后延伸;打破设计和建造的部门壁垒,形成基于总承包项目的组织新形式,其必要前提是建立基于价值创造的薪酬分配制度,使设计、建造人员的利益与项目的经营效益正相关。

2.2资源能力的整合

传统建筑企业面对总承包资源能力方面各有优势均有短板,需要扬长补短,建立各具特色的竞争优势(表1)。

2.3流程制度的整合

流程制度整合帮助组织运转更有效,如同人的血管和神经。工程总承包模式需要企业用系统性的思维全面考虑项目的全过程,在充分计算了资源、工期及技术经济等限定条件下,编制工期、质量、安全、沟通、成本、干系人管理计划,并且需要在以上各计划的基础上编制总体管理计划。通过企业的流程制度的整合使之与项目管理全过程相适应,避免条块分割、信息孤岛。如果不想重复过去项目的痛苦经历,至少不要重复过去的做法。应该用科学的方法仔细的做好项目计划,才能让我们避免被动地从一个危机奔向另一个危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时间、空间、人员、资源的四位一体,才能让每个项目相关人知道我需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资源采取什么方法在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达到什么质量标准。

3捭:全生命周期中的阶段控制与验证——低成本建造与运营

PMBOK和PRINCE2为商业产出定义了一系列相应的活动,均强调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要持续地进行商业可行性论证。总承包建设项目过程依据项目全生命周期划分项目建议、项目方案、项目初步设计、项目施工图设计、项目建造、项目交付、项目运营、项目拆除八个阶段(表2)。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需要整合不同的资源,控制的重点也随之变化,但不变的是在设定的阶段目标应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可行性论证。

4阖:设计与施工、商务的磨合与协同——高价值创造

4.1设计与施工的融合

EPC必须是项目生命周全期的集成,不是简单叠加E+P+C,而是整合交付,要让三者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再搞分阶段分包分阶段交付。这就要求由项目负责人领导的管理团队进行协同创新,对设计、施工等进行交叉融合,从而提高效率。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英文表述中的设计不是“design”而是“Engineering”,其含义是策划、设计制造、改变基因结构的创造。如果还是设计分包或者施工分包,根本就没有设计与施工的协同,甚至施工图完成后还做EPC,那就失去做EPC的本真意义。工程总承包关键要解决的是将传统的按图施工、照章办事机械思维转变为优化融合、创造创新的智能灵动思维,并彻底改变工作组织模式,形成更具弹性、更具人性化的创新氛围。

4.2设计与商务的协同

总承包的利润来源在于前端策划,对商务、成本、合同的研究以及对设计技术本身的研究。商务成本管理和设计管理是核心竞争力。工程总承包最大的风险是造价的风险。能不能把造价真的控制住,关键在前期商务人员和设计人员磨合、协同是否有效,是否能够达到最大的效能。总承包项目的核心和实质是前端资源的配置。把整个策划80%的精力放在设计和商务成本管理,他们创造的价值是整个总承包的价值。组织结构内超半数的人都用来做设计管理和商务成本管理,核心就是能够把它想清楚、算清楚,还须将其筹划成价值最高,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平:管理体系与资源的建设

面对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传统建筑企业应在保持平衡、发展中平稳转型。通过管理体系的调整完善制度流程,适应总承包模式的要求。

5.1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流程再造(BPR)是指由组织过程重新出发,从根本思考每一个活动的价值贡献,然后运用现代的资讯科技,将人力及工作过程彻底改变及重新架构组织内各间关系原理。转型工程公司,企业应建立适应EPC业务需要的、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和作业手册,改进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构建项目管理体系,使项目运作的体制、程序、方法等符合工程公司从事。具体而言,工程公司项目管理体系包括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基础工作、工作手册等内容。

5.2资源建设

现代企业竞争是资源的竞争、管理能力的竞争。资源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外部资源包括分包分供资源、银行信贷资源、公共关系资源等。企业应建立基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获取模式。对内部资源应该从工业时代的成本思维转变为能力基础思维,对外部资源应该从机会思维转变为长期伙伴、合作共生思维。5.2.1人力资源工程总承包管理,将从之前的单纯的建造过程管理变革为从项目立项定义、范围确定、勘察设计到建造及维护运营的全过程的管理,这对从事建设领域的每个个人及组织都是全新的挑战,这要求我们跳出单纯领域,跨界学习,融合多领域技能才能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变革。建筑行业技术管理人员能力除了显性的理论,隐性技术知识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技术知识,通常以个人技术经验、技术诀窍等形式存在。它依赖于个体经验、直觉的洞察力,深深植根于行为本身。隐性技术知识附着在人们经验化的技能之中,它的最终获得只能依靠个人实践是个人对自己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理解,具有很高价值,技术人员一般不愿意将资料和技术共享,所以隐性知识显性化很难自动实现。所以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相配合,比如推广经验奖励政策、传帮带奖励政策、将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之内并加大权重等等,从而提高有经验员工将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积极性。培育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促使员工自觉自愿地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并将自己掌握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这样企业和个人各取所需、互利共赢。5.2.2信息资源建立流程之后,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固化流程,建立以工程数据库和模型设计为基础的工程设计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物资流为主线、以资金流和工作流为核心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应重视积累和分析历史数据,形成强大的组织过程资产,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6“易经权变哲思”:工程计价规则变化和技术发展冲击下的应对之策

“易经”中的“易”,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变易,指变化之道,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简易,一阴一阳,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不易,虽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规律。现代管理学中的箴言“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应对之策就是抓住不变的规律应对变化,与古老的易经智慧如出一辙。

6.1定额的取消带来竞争规则的颠覆性变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7月24日《工程造价工作改革方案》,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价的规定,逐步停止预算定额。定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建立在工料消耗定额和基准基价及费用定额的价格基础和基于工程量计算下的量的确定性规则,随着定额的取消工程计价工作的底层逻辑将发生彻底改变。工程计价中单价将由各企业根据自己的成本数据库自由报价,工程量将由于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总价包干的计价模式变得不再重要,只是成为可变的价值组合的分项控制目标。量和价同时变成可变因素,对企业的成本管控带来极大挑战,但恰恰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的两个方面。企业应抓住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利润来自客户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律,通过技术优化创新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使用价值工程工具使价值组合的各种可能得以呈现,进而寻求最优解。另外一方面,不断更新成本数据库,优胜劣汰,使企业始终拥有在吐故纳新状态下有竞争力的资源。

6.2BIM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价值创造的量化计算变成可能

BIM技术基于网络平台,由于协同设计、可视化技术等优势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协同工作平台。BIM技术使工程量计算轻而易举,和企业成本数据库联结就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阶段控制、投标报价工作;若加入区块链技术集成,就可以量化协同平台上参与者价值,进而建立“虚拟产值”制度,量化项目参与主体及各级机关非生产部门的贡献值,据此建立薪酬分配制度,从而提高全员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丁荣贵.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第2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

应对之策范文篇5

伴随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区内商业银行出现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增长格外引人瞩目。1.自贸区内商业银行的数量和规模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各类金融机构争相入驻,其中商业银行占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九成以上,具有绝对统治地位,且层级较高。截止2016年7月,上海自贸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464家,其中分支级别以上的机构有164家,较2014年的42家和2015年的45家及107家分支机构,可谓增长显著。2.自贸区内商业银行的各类业务上海自贸区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和跨境业务发展尤为突出,其中融资业务占比较高,占各项贷款的17.89%,而跨境业务的发展表现为获得授权经营离岸业务的4家银行的离岸贷款和离岸存款分别为11.54亿美元和30.8亿美元。据上海银监局的数据可知,截止2016年6月,自贸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是105700亿元、64100亿元和42900亿元,占上海全辖的比重分别为71.9%、76.8%和76.1%,且分别较2014年增长了75倍、69倍和65倍,涨幅惊人。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发展重点和经验

自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积极实施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战略等,进行多项金融领域改革试点,积累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1.自由贸易账户相对完善的账户核算体系是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建立了自由贸易账户(FreeTradeAc-count,FTA账户)。不同于传统的人民币结算账户,FTA账户是一种具有独立的账户前缀,且对不同币种适用统一规则的本外币综合账户。FTA账户体系下,五种不同主体可开立适宜的FTA账户,以办理存款、结算、汇兑以及融资等具体业务,实现本外币部分可兑换。此外,FTA账户遵循“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有限渗透”的原则。2.人民币跨境流动一是规则内允许区内外个人和部分机构通过上海地区银行直接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二是上海地区银行可与合规的支付机构合作,支持人民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三是区内机构可适时开展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促进人民币资金跨境双向流动。3.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依据“统筹规划、服务实体、风险可控、分步推进”的四大原则,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主要举措包括:(1)立足FTA账户、抓紧启动FTA账户本外币一体化业务,进一步拓展FTA账户功能,规范FTA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条件,鼓励FTA账户项下的贸易投资等业务活动;(2)完善自贸区境外融资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综合把控资产负债币种、期限以及外债管理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以优化融资结构、防范金融风险。4.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央行30条”的规定,“条件成熟时,放开区内一般账户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本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样依据“央行30条”的精神,创新金融产品、先行先试自贸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且符合条件的区内机构具有优先权。此外,为提高Shibor1的基准性,同业存单利率须基于市场化定价,且以Shibor为基准利率。

三、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下商业银行的机遇(1)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重资源国内单一的金融资源和经营模式已难以满足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战略需求,而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试行“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FTA账户”等,其“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相互渗透”模式为商业银行的海外和国内扩张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政策基础和法律支持,尤其是2017年3月30日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国发〔2017〕23号)提出“上海自贸区要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联动”,促进了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和商业银行发展与国家大战略的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此外,2017年6月28日的《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2017年版)》更是梳理汇总了金融领域有关外资准入的规定,促进了金融业的扩大开放,盘活了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效用得到最大发挥。(2)业务范围扩大和金融创新常规的存贷款及中间业务等难以满足新时期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而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恰好提供了商业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和进行金融创新的沃土。以FTA账户和利率市场化为基础,商业银行纷纷利用其低成本、低利率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等金融服务,并创新金融产品,开发跨境新业务等,以置换出商业银行国内业务的高投资和高利息支出,用更大的热情和金融资源进军国际市场新业务。(3)专业人才的培养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人才,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人才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银行存贷业务或中间业务,而在于离岸业务和跨境贸易与投资业务等。上海自贸区成立至今,产生了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各方面金融人才争相涌入自贸区,积极服务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尤其是2016年11月18日的《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中特别指出要支持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人才引进。商业银行要积极抓住自贸区人才集聚和人才培养的机遇,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2.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下商业银行的挑战(1)同业竞争更加激烈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对内对外的全面开放势必吸引包括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集中入驻,众多金融主体竞争激烈,尤其是外资银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冲击更是不可小觑。从银行数量角度看,2014年自贸区内外资银行为25家、中资银行为17家,此后外资银行的入区速度也一直高于中资银行;从金融业务角度看,外资银行特别是国际一流银行及其分支行在跨境贸易与投资、金融衍生品创新和开发、资产定价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都较为丰富,中资银行在与其进行人才、客户和相关业务竞争时往往处于下风。(2)缺乏经营和管理经验上海自贸区的多项金融创新和先行先试政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挑战。最主要的是针对FTA账户、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跨境流动等多项改革,国内商业银行能否转变传统业务形态和盈利模式以适应更加开放的国际化市场,能否应对更为复杂更为专业的海外业务,管理者能否综合运用专业金融知识和海外法律进行管理和防控风险是非常重要的。而事实是内资商业银行相对缺乏运作跨境资金和管理跨境业务的经验,防范风险的意识也稍显不足。(3)业务创新和专业人才的要求随着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和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商业银行若不能有效化解创新危机和人才困境,不能将自身发展与自贸区创新和开发的步伐融为一体,不能以业务创新和专业人才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势必会在自贸区金融改革深入推进的浪潮中销声匿迹。

四、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1.着力推进跨境业务,走向国际化FTA账户体系建设打通了商业银行发展的境外、境内区外、自贸区三重市场,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客户资源和业务空间。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独特性,大力推进跨境业务,促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一是要根据“央行30条”和“金改新40条”以及《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的要求,商业银行要以FTA账户为基础,进一步推进跨境市场业务管理工作,利用好跨境汇兑安排,管理好商业银行“走出去”的资金风险,把控好海外投资的安全性。二是商业银行尤其要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以“抓改革”与“防风险”的“双子细则”为依据,扩大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频率,并利用好银行本身的货币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下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和双向资金池。2.促进国际合作,互利共赢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要求全方位开放,商业银行要正视自身跨境业务和国际市场经验的短板,以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为契机,与自贸区内的外资银行建立相应的对话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定期向外资银行“取经”,学习外资银行先进的跨境金融运作方式和风险控制程序。此外,区内商业银行也要与国外成功的跨国性银行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通过金融论坛、沙龙等多种活动邀请国外知名金融专家到自贸区传经送宝,并选拔优秀青年骨干,以友好交流的方式,让人才“走出去”学习金融知识和经验。3.提高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商业银行要特别注重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摸清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未来趋势,建立一套合适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市场信号和国际金融走向能够作出及时反映。二是要着力提高商业银行管理中的资产负债管理、产品定价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人才流动管理等,走资本集约化道路。三是要建立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并与区内外资银行和境外金融机构建立风险联动机制,时刻警惕国别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控制的全过程要注重对互联网金融技术的灵活运用。4.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商业银行要借助上海自贸区“科创中心”建设,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将创新的着力点放在供应链金融产品、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服务和跨境资金管理模式上,综合运用区内外多重资源和多层市场,形成合力为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支持,此外,更要注重对金融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再培训,建立和壮大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郑杨.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维度[J].中国金融,2017(12):85-86.

[2]徐明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J].世界经济研究.2016(05):3-10.

[3]李敏.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对商业银行挑战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72-73.

[4]胡丹青.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中商业银行应对策略[J].财经界,2015(30):16-16.

应对之策范文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问题;应对之策

近几年来,环保部相继实施了“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执行和落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更加规范的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港口企业适应新时展要求,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树立安全环保、清洁生产的红线、底线意识,落实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强化环保管理,打造清洁环保、低耗高效、生态文明的良好企业形象。根据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和总体要求,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但是,环境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管理工作。针对港口企业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并且将始终不渝地坚持推行环境保护,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走出一条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新路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港口企业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大多港口企业组建了环保组织机构,也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有的企业缺少组织架构和环保岗位责任制。二是环保管理台账不健全。一部分企业缺少操作规程、运行、维护、检修、校验记录等,有的也缺少应急培训档案、环境应急演练方案图片资料、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环保内业材料。(二)监测工作开展不到位。根据环评以及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港口企业应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并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实施监测,以便于掌握本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和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目前港口企业还存在诸多运营期环境监测工作落实不到位,基本都存在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点位、监测规范等不能满足环评文件、排污许可证要求的情况。(三)危险废物处理不规范。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给港口企业运营带来诸多困难,这样,部分港口企业存在生产运营期间投入明显不足,一部分原因是危废产生量少,对外委托处理费用高且难委托,另一部分原因是企业环保专业知识较薄弱,认为该处置方式已符合环保要求。因此,一些港口企业未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或者登记管理,将设施设备维修保养、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危废物品(如废油、含油破布等)露天放置,或者外委接收企业多数不具备相应类别的危废处置资质,比如,到港船舶的围油栏布设等没有委托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处理单位进行收集转移处理;港区的生活垃圾没有每日定点收集和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当地市政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置。(四)环保验收办理不及时。近几年来,少数港口企业存在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或已运营多年,但环保竣工验收工作未及时跟进,相关手续未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办理,未能认真履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等制度,出现了盲目开工、违规开工现象。忽视了环保竣工验收的重要性,造成未及时完成竣工环保验收。(五)环保监管环节不到位。目前,环保监管主要是从管理制度的建设、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以及职工的文明习惯行为等方面开展。环保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监管缺失和现场操作不到位造成的,港口企业工艺系统复杂,污染点面广,涉及到水、声、气等多个环境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到位,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职工操作的小小失误就可能造成废水、废气、噪声排放指标超标,为此,环保监管环节不到位,是出现环保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港口企业存在环保问题原因分析

(一)环保管理认识不够全面。港口企业有的对环保认识还停留在“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的阶段,对企业存在的环保隐患没有事先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给企业安全环保生产带来风险和潜在威胁。企业还未能真正把环境保护理念渗透到每位职工和每项工作当中去,全员参与的意识不强,使之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以企业环境保护需要为出发点,港口企业远远还没有落到实处。(二)环保管理工作不够精细。现有港口企业大多只有设置安保部门,由安保部门负责日常的环保管理工作,这样环保责任人大多数由安全技术人员兼职环保工作,本身安全管理工作相当多,加上相应的环保工作,导致日常环保管理工作比较粗放,环境管理制度实现量化、细化和制度化就更谈不上了,比如有的应急培训档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不健全,或者台账记录不完整等现象发生。(三)专业人员知识不足不全。有些港口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岗位或配备专业的环保工作人员,大多采用环保兼职人员,导致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对环保政策、法规、标准跟踪不及时、解读不透彻、把握不准确。比如,新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已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已取消由环保主管部门验收改为建设单位自主验收,少数企业还在等待行业部门环保验收,未能及时有效履行环保手续问题。(四)企业环保技术力量薄弱。现有港口企业环保人员由于受专业限制,在排除环境隐患、洞察环境风险方面的能力相当有限,具体表现在,一是多数企业制订并实施的监测计划,在监测指标、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工况等方面未能满足环评要求,港口企业监测工作规范性不强。二是企业开展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还未有实质性针对污染物排放事故事件进行,演练效果并不理想。三是由于缺乏环保专业人员指导,环保隐患多数在环保主管部门检查时暴露出来,可能面临严重的环保处罚。环境治理中有很多是技术性很强的领域,没有专业技术力量支撑,企业往往看得出问题却提不出有效的整改解决方案。(五)环保专项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虽然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保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企业环保历史问题欠账多,尤其是建设年代较远的企业,多存在环保设施投入使用过久,服役时间过长,环保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等问题,需改造建设的项目比较多,环保投入还是跟不上环保发展形势的需要,环保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

三、港口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应对之策

解决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港口企业应当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条例、标准。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发展,多措并举,明确责任,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体系,使相关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持续改进,加大环保资金投入,提升环保技术力量等途径,提高了环保管理工作成效。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根据《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16)要求,港口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同等重要地位,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施环境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环保岗位责任制和环保考核制,确保企业日常的环保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知识学习培训,及时掌握领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文件精神和要求,树立环保管理理念,并加强宣传,强化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二)提升环保技术力量。环保政策更新快、环境管理要求高,企业环保工作需要专业素质高的环保管理队伍。建议大型实力强的港口企业可设立专门的环保组织机构,配备专职专业环保管理人员;规模小的企业明确环保归口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环保管理人员,外部可委托环保管家指导具体环保工作,通过内外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环保技术力量。另外,环保培训对于提高员工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将环保培训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培训教育要分多层次进行,才能取得明显成效。(三)加大环保资金投入。要把环保工作做好,必须保障资金的投入,港口企业要重点从人力、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项目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费用预算,落实资金保障。做好环保项目资金预算,做到“年初有预算”,严格执行环保资金审批使用程序,严格环保资金投入项目跟踪,有效保障环保资金投入,不断改善港区环境保护条件。(四)建立环保监测体系。港口企业要逐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这是保障环保管理工作做好的基础条件。监测计划的实施是港口企业做好日常监测和信息内容工作的要素,同时也为企业自身控制环保事故发生提供有力数据支持。港口企业要根据环评文件要求,制定完善的日常监测计划,并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定期监测,及时了解、掌握和调整污染物排放和生产控制。(五)健全环保合规制度。建立健全合规性审查制度,完善环评或环保竣工验收手续,主动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污染物达标排放,避免受到环保处罚。目前,危险废物外包管理的确存在处理混乱现象,有的港口企业对外包单位资质没有审核,这样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和事故隐患,如果外包单位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同样会受到法律责任追究。因此,要建立健全合规性审查制度,才能为企业避免一定经济损失以及可能出现的环保事故。结束语: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执法趋严,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将会不断得到强化。当前,认真做好环保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和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港口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因此,港口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长效的环保工作机制,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对环保问题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事故发生,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港口行业和环保事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祖毅.关于强化港口化工区环境风险防范的思考[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

[2]吕刚,蔡乐,熊德琪,廖国祥.模糊识别方法在港口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交通环保,2004(05).

[3]赵传芳.港口污水的处理[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

[4]杨建勇.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

[5]陈旻蔚.宁波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应对之策范文篇7

一、当前海岛渔村社会矛盾的成因。

1、源于运作不规范而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最为典型的南港村民间借贷事件。应该说对于当时而言,为解决渔民生产投资、调整渔业产业格局、促进渔业生产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运行缺乏监管,加之在具体操作中渗入“私利”成份,导致村里借给渔民的钱收不回来,而渔民借给村里的钱又偿还不了,于是在2000年引发群体越级上访事件。而与之相类似的峙岙村村级集体资产流失事件,也是因当时村主要干部无视有关规定,擅作主张,轻易将村里公共积累资金悉数外借,导致无法收回,并形成恶性循环。又因事隔久远,村里的主要干部几经轮替,使得这一事件久拖不决。

2、源于利益分配差距拉大导致的心理失衡。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利益分配的不平衡而引起群众心理的不平衡。在渔村由于渔业股份制很不规范,特别在利益分配方面,股东与雇工、船老大与船员之间利益差距悬殊,且船老大公开接受回扣的现象严重,导致船员和雇工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成为了矛盾的重要隐患。

3、源于政策体制转型和保障体制不健全。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家庭、经济、文化诸方面因素的变化,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正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渔农村群众企盼社会化养老保险的愿望日益强烈,特别是老年渔民因晚年生活无保障而牢骚满腹;此外,当前的青壮年群众有强烈的养老保险愿望,而目前我国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和相关政策尚未建立,渔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4、源于群众观念相对滞后和不良情绪未及时疏解。如在峙岙村北面新建的垃圾填埋场一事,在确定选址前已得到广大群众的同意。但当垃圾填埋场启用时,却有个别群众无事生非,百般阻挠,说是峙岙村又不是“垃圾村”,为啥把全乡的垃圾倾倒在峙岙村,即使要倒也倒峙岙村的垃圾,险些发生冲突。此外,一些弱势群体,长期以来积压的不良情绪未得到及时疏解,也是引起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困难群体和“两劳”人员身上,由于没有相对固定的行业和收入,仅靠政府救济难以维系生活,心理上就比较敏感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马上产生一些过激反应。

5、源于群众正当利益遭受侵害和损失。最鲜明的例子就是黄龙的隧道施工爆破理赔事件和黄龙采石企业生产爆破震动和粉尘排放事件。由于隧道施工爆破,不可避免地由于爆破震动使周边群众的房屋及构建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由此引发群众要求索赔的社会矛盾。在开采黄龙石材资源中,村级集体经济得以壮大和稳固,但开采中的施工爆破引起的震动和粉尘影响群众的生活环境,导致群众集聚到乡政府上访的事件频发。

6、源于政策法规的不理解和周边事件的冲击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小黄龙事件。一些群众认为小黄龙岛历史上曾有人居住,并进行过植树造林和放牧活动,当年政府也曾将小黄龙的首、中、尾部一分为三地划分给北港三个村管理,于是就认定小黄龙不属荒岛,其资源开采理应按首、中、尾三部分分属于北港三个村,其利益所得也该如此。加上当时受洋山“4•21”事件的影响,群众要求获取利益所得十分强烈。

7、源于群众诉求途径的单一与反馈不顺畅。一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途径相对单一,群众日常的利益表达缺乏一种常规化、低门槛的制度设计,于是信访、上访成为唯一有效的利益诉求途径。另一方面,一些社区、村干部群众意识不强,工作方法不当,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与认可,甚至造成更大误解,导致矛盾进一步升级。

二、当前海岛渔村社会矛盾的应对之策。

1、树立化解社会矛盾的执政理念。一是树立“维稳也是政绩”的思想。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坚持把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作为检验乡镇各级干部执政为民、用权为民的重点来抓,作为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提高执政能力的重点来抓,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的重点来抓。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诚心诚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善于把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结合起来,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二是树立“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的思想。坚持科学执政,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组织和支持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积极推进依法治乡,建设法治政府,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真正树立以民为本、群众利益至上的执法理念,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群众需要是第一选择,群众利益是第一原则,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努力打造廉洁、务实、高效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应对之策范文篇8

一、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非歧视贸易原则是WTO的基石,它主要通过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体现出来。WTO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举行多边贸易谈判进行关税和非关税的削减,对等地、无差别地向其他成员开放本国市场,同时获得本国商品或服务进入其他成员国的机会,这一贸易自由化体制鼓励不同国家商品或服务的公平竞争,因此,WTO的一系列协定或协议都要求成员国分阶段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以此提高市场准入程度,促进市场的合理竞争和适度保护。我国加入WTO后,根据WTO的规则,国内市场也将逐步开放。在产品市场上,我国的纺织业、服装业较有竞争优势,而部分制造业如汽车行业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市场准入的承诺还涉及商业服务、金融、电信、旅游、教育、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娱乐服务等领域。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如何发挥我国比较优势,适度保护我国幼稚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有关市场准入的核心问题。

(二)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增长、流通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趋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是按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人才逐步演进的。我国加入WTO后,在WTO的自由贸易体制下,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必然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增强而增强。如何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并使其本土化;如何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信息,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如何实现国际人才交流,这些都是随着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政府宏观调控方式转变

市场准入程度提高、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是加入WTO后对我国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从宏观层面上讲,这也是对政府宏观调控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各国的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增强,这使经济运行机制更侧重于市场机制,政府对经济的直接管制将逐步减少,而更多地采用间接方式调控微观经济活动。在非歧视原则下,国与国之间的差别待遇将逐步减少,代之以无差别的最惠国待遇。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立法的可预测性、稳定性,执法的规范性,也相应增强。这要求政府随着市场化进程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另外,加入WTO后我国开放程度将提高,还要求政府在开放环境中有效维护我国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

二、加入WTO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税收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微观经济活动的变化会带来税源的变化,从而税种设置、税制结构都会发生相应变化;税收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加入WTO后宏观调控将更多地采用间接方式,要求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从而对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和税收领域的国际合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入WTO对我国微观经济活动和政府宏观调控造成影响,二者的变化通过税收的收入职能和调控职能将对我国税种、税制、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和税收领域的国际合作造成影响。

(一)对我国税源的影响

1.将出现新税源。市场准入程度的提高使更多的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入我国市场,要素流动性增强使国外生产要素在我国境内获得的所得增加,我国生产要素的国外所得也可能增加,这些都构成了新的税源。

2.税源涉外性增强。我国加入WTO后,涉外商品贸易和服务增加,涉外知识产权交易和技术转让许可交易增加,直接投资的跨国所得增加,居民个人的跨国所得、非居民个人的本国所得增加,这使税收征纳关系中将更多地涉及我国政府与外国纳税人、跨国纳税人的关系。

(二)对税种的影响

1.国民待遇原则和市场准入程度提高,使关税、非关税壁垒的作用减弱。

2.市场准入水平的提高和要素流动性增强,要求我国设置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以维护我国生产者的合法利益,对我国市场进行适度保护。

3.非关税壁垒、行政管制放松后,国内税种对促进出口、保护我国幼稚产业的作用将增强。

4.应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地区经济、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5.加入WTO后,我国某些产业、行业在与外商竞争过程中必然发生优胜劣汰,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也会出现结构性失业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适当时机开征社会保障税。

(三)对税制结构的影响

市场准入程度提高和要素流动性增强,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性税制改革将会影响我国税制结构。发达国家直接税比重下降,间接税比重上升,发展中国家直接税比重上升,二者税制结构趋同性增强。加入WTO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税制将趋向于与世界税制接轨,直接税比重将上升,间接税比重将下降。在开放经济环境中,为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必不可少。税收是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重要调控工具,提高直接税比重也是在开放经济环境中发挥税收调控作用的客观要求。

(四)对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的影响

透明度原则是WTO的重要原则。根据这一原则,WTO成员国需公布现行的贸易政策法规、税法等。透明度原则也要求各成员国应公正、合理、统一地实施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判决等。公正、合理体现了非歧视原则,统一则要求中央政府统一颁布有关政策法规,地方政府颁布的政策、法规、条例不应与中央政府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条例相抵触。当然,中央政府授权的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除外。透明度原则还要求各成员国应保留或尽快建立司法的或仲裁的或行政的机构或程序,这类法庭或程序应独立于负责行政实施的机构之外。税收立法、执法的公正性、统一性、透明性不仅是透明度原则的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的基础。我国目前的税收立法、执法状况与此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税收立法级次低,多数税收法规是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的,财政部再据以颁布实施细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再根据财政部授权颁布补充规定。名目繁多的实施细则、补充规定不符合透明度原则,有损于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也为税务机关滥用权力提供了可能和便利。我国目前存在的数量繁杂的收费也有悖于透明度原则。我国虽然有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但其独立性较差,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检查税收执法和处理税务争议的作用。同时,我国税务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

(五)对税收领域国际合作的影响

市场开放程度提高和要素流动性增强,使我国税制的涉外性增强,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关系将进一步密切。为了有效征收税收和实施税收调控,应在维护我国税收主权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国家在税收领域的协调与合作。

三、应对WTO规则,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和政策

以上分析表明,加入WTO对我国税收制度和政策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改革的契机。基于税收的收入职能和调控职能,我国税收制度和政策应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一)开征新税种,完善现有税种,发挥税收收入职能

加入WTO后,新税源的出现和税源涉外性增强,使我国现有的税种或税目不能涵盖所有税源,需加以完善。

1.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将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纳入其中。随着市场准入程度的提高,我国的进口将增加,外资也将进入我国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对其增值税应做到应收尽收,使其与国内产品或产业平等竞争。

2.调整营业税税目、税率。服务业对外资开放,跨国知识产权交易、技术转让许可交易、不动产交易,使我国营业税面临巨大挑战,营业税应将这些涉外因素包括进来,在国民待遇原则基础上对其加强征管。

3.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消费税应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辅助性作用,对生活必需品应停征消费税,对高档消费品和高消费行为应课以重税,对外资服务领域不应有超国民待遇,应与国内企业同等征收。

(二)完善税收调控职能

1.修改目前税制中不符合WTO原则的规定,例如可能被视为出口补贴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WTO的公平竞争和贸易原则,设置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对我国市场进行适度保护。

2.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并相应提高出口退税率,使我国产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以扩大我国出口。

3.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新税法中设置条例,保护我国幼稚产业。改变对外资的普惠制,改变对内资的福利性、亏损性优惠,代之以内外资公平竞争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应加强地区性、产业性导向,鼓励投资于落后地区,鼓励投资于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节能产业,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有关外国子公司、投资机构在华所得征收预提所得税的条款。

4.完善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分类综合税制,改变对非居民境内所得的普惠制,增加对企业所得税的抵免条款,避免重复课税。

5.开征污染税。世贸组织涉及成员国的协同环保问题,因此,我国应将现行城建税、资源税、消费税中的部分税目以及环保收费统一改为征收污染税,对内外资企业统一征收。

6.开征社会保障税。面对外资竞争,我国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对外资企业也应监督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保护中方员工的合法权益。

7.其他税种的改革。目前,内资企业征收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外资企业征收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造成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均。应对内外有别的地方税种、收费制度加以清理,建立统一、公平的地方税收体系。

(三)完善我国税收立法,严格税收执法

在立法方面,应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职能,提高税收立法级次,增强税法的透明性和稳定性。税收立法和制定税收政策应遵循WTO原则,避免引发税收方面的国际争议,同时在WTO原则范围内,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兼顾税权的集中性和分散性,以发挥地方政府加强税收工作和管理税收的积极性。积极推进税费改革,对具有规费性质的收费应予以规范,对“准税收”应配合税制改革纳入税收体系,对乱收费应坚决取缔。

在执法方面,首先应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素质,使他们既精通税法,又依法征税;其次应设立独立的税务行政复议机构、仲裁机构或税务法庭,使税务争议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得以解决。

(四)积极开展税收领域的国际合作

加入WTO后,市场准入程度提高和要素流动性增强,商品、劳务、资金、信息、人才将在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频繁流动,我国居民将获得跨国所得,跨国纳税人也将在我国境内获得所得,跨国税收征纳关系将迅速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税收领域的国际合作亟待发展。首先,在制订税法时,应在维护我国税收主权的前提下,本着效率、公平、协调的原则,既要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税收中性作用的发挥,又要发挥税收的国内调控作用;其次,我国应与尽可能多的国家签订国际税收协定,明确缔约国各方对协调税收关系应承担的义务,避免对纳税人的国际重复征税;再次,针对国际间逃避税活动,我国应与相关国家加强税收情报交换,合作打击国际逃避税活动,维护国家的税收主权。

主要参考资料:

(1)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邓力平《WTO与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载《涉外税务》2000年第5期)。

应对之策范文篇9

摘要:没有千千万万个自主经营、自主决策努力开拓的企业,我国的经济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力量。我主要想讲的还是我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在这种挑战前我们该怎么办。

大家知道现在我们讲企业竞争力,很多人还是想企业的规模、产品的价格、成本等等方面,但是我认为对企业的竞争力的理解应该更深一层。

我国企业竞争力面临哪些问题

企业竞争力大体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狭义的竞争力,另一类称为广义的竞争力。狭义的竞争力又可以分为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讲企业的竞争力,我先给大家讲一个过去的故事。我记得十多年前,我当化工部副部长的时候,听到这么一个情况,说珠江三角洲从香港进口了不少化工产品,价值约为两亿美元。我把单子拿来一看,这些产品我们都能生产,为什么还要进口呢?我就到广东去调查。官员跟我说那很简单,因为这些企业都跟香港合资,港商愿意从香港买,可以赚一点费。我想我们的企业经理不会那么傻,白让他赚钱吧。我就到一个企业去调查。那个企业总经理挺有意思,说你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我说当然想听真话。他说尽管国内产品价格比香港便宜,但是它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它的质量,不是说它的质量不好,而是我们国家产品的标准问题,就是按照原苏联那样的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很难适应现实的情况。我有的指标可能要求到特级,但有的指标三级就可以了,但是要照国家的标准,我只能买特级品。而香港的商品分类是按照用途来分的,分为纺织用、造纸用、电子用,这正好符合我的不同要求。第二,我在东北订的货,合同都签好了,但突然来一个电报,说运输紧张,铁路没有车皮,运不了。这一产品的价值只占我总产值的1%,但为了这个我要停产。而我在香港订货,下午就可以把货送过来,不会影响我的生产。第三,我国企业的销售人员只懂得签合同、谈价格,不懂得技术。我的工艺变化了,他也难以设法适应,甚至还要加价。而国外的销售工程师有不少是专业人员,可以根据我工艺的变化来调整他的产品供应。所以我就不得不买香港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企业竞争力不完全看价格,还要看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这还只是狭义的竞争力,要真正从广义的竞争力来看,还包括它的研发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的能力,企业员工的素质等等。

所以说我们的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首先先把成本、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搞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像成本问题,同一个行业中不同企业间差距很大,为什么不能够把我们企业的水平提高到一流或者前几位呢?这跟企业的管理很有关系。例如我国火力发电企业,现在要350克标准煤发一度电,但最好的企业可以做到287克煤发一度电。如果能够把我国企业发电煤耗都提高到300克标准煤一度电,那将节约多少煤炭?将会减少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讲企业成本,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而不是从减工人工资上打主意。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应该对同行业之间企业的能耗设定一个标准,并要限期达到这个标准。

质量问题现在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这就跟我们整个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员工的素质有很大关系。我也给大家讲个故事,我国有一个企业生产的高压泵出口到德国,100台里头总有两三台不合格。因为高压泵是涉及安全的,德方派人到我们企业来看,一看零件做得都很标准,操作也规范化,没有问题。于是他们派工人来组装,组装一百台,台台都合格,那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的企业在组装过程中管理上不够细致。我国很多钢厂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冷热联轧设备,我到过很多钢厂,但只有宝钢等几个少数的厂能生产出合乎高级小轿车用的钢板,而其他钢铁企业生产出来的轿车钢板质量不稳定。同样是国外的设备,为什么质量不稳定呢?有人说我们是一流的设备、二流的职工、三流的管理,所以生产不出质量稳定的高质量钢板。当然这个话可能挖苦一点,但是我们要想一想是不是有这么一个问题。所以在质量上问题我们要注意。

来自国际上的两个挑战

现在更进一步要讲的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挑战既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来自国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可以说基本过去,从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大多数国家恢复了正的增长,但是潜在的问题和不确定性还存在。从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来说,现在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美国来说,失业率居高不下,还在9%以上。经济的增长虽然实现了正增长,但还是不够稳定。金融界受了重创以后还没有完全恢复。还有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既是国内货币,又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所以这一政策尽管在美国国内来看是必要的,但对全世界来看就造成了对各个国家货币升值的压力,另外对所有拿美元的人都要承担货币购买力降低,就是所谓通货膨胀的代价。从欧洲来看,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葡萄牙、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的主权债务危机,可以说是拖累了欧洲复苏的速度,所以欧盟现在花了很大力量在解决这个问题。勒紧裤腰带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反弹,像希腊引起一些示威。这样政府要承担一些政治风险,根据统计,过去凡是采用了这种手段,要求勒紧裤腰带、缩减开支的政府,有50%在下次选举里被换掉,因此有些政治家还要考虑他的政治前途。在这种情况下,债务危机解决相当困难。所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维持低利率不变。我10月份去了一趟日本,日本经济陷入20年的低迷,这20年经济基本没有太大起色,被称为失去的20年。日本央行现在实行零利率,而日本的国债利率已跌到1%以下,还有很多人买,说明大家对未来前景不是很有信心。

在世界三大经济体还都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对我国经济肯定是有影响的。这个影响一个是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会大量增加。另一个就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增大。

国际上第二个挑战就是低碳,因为中国和美国现在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2007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288亿吨,到2020年可能增至330亿吨,经过艰苦的努力,到2030年要争取减少至264亿吨。我国2007年是60亿吨。随着我国的发展,尽管我们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的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40%到45%,但因为我国GDP增长肯定要超过一倍,所以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肯定要增加,这就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哥本哈根会议虽然开过了,但在很多问题上还是有争议。我11月下旬刚从墨西哥回来,当时坎昆会议即将召开,这次会议很多国家的首脑都会出席,用墨西哥人的话来说,首脑出席就是在蛋糕上面放上一颗红樱桃。如果蛋糕没有准备好,红樱桃不能放上去。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共同的,但是有区别的责任问题上有争论,特别是对中国。所以我在不同场合下讲,你们现在对中国施加压力是不公平的,因为,第一,中国在历史上排放量只占世界9%,过去你们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里排了二氧化碳,现在你们过了工业化时期,你们排少了,现在来限制我们,要我们承担责任,这就不合理了,因为我们还在发展。第二,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你们不是讲人权吗?那每个人应当有相同的排放权。第三,很多外国公司都将生产装置迁到中国来,但实际产品出口到国外,利润是你们拿了,二氧化碳排放却要算在我们的账上。你们得了名声,我们受到责备。当然尽管有以上一些理由,为了发展绿色经济,为了进一步保护世界环境,我国还是在不断努力。根据今年3月份在伦敦召开的新能源财经峰会的统计,中国新能源投资年均增长率为43%,去年投资占世界第一位。

企业应对挑战的四个策略

对于企业来看怎么办?

第一,还是要头脑冷静,产品结构要调整。因为很多时候看来机会都很大,但你必须要考虑机会和你能力的匹配。如果有机会没能力,就不要干。有机会、有能力,要大胆地干。机会不多,但是能力比较强,就要守住你的主业。就是要调整产品结构,要守住主业。另外要寻找既有机会,又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应对之策范文篇10

1物流企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作用

1.1对消费需求形成的影响

1.1.1通过消费数量拉动总需求

对商品需求能够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商品的价格,我国的物流成本长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在物流行业中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使物流成本的降低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降低商品的价格,将需求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1.1.2通过消费方式的升级来提升消费质量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人们选择商品的方式,实现了对商品信息对称性的提升,使供需之间的沟通向着多维化的方向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向消费者供给出商品的具体信息,能够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满足消费升级的具体需求,从而使消费需求的质量和结构得以进一步提升。

1.2对生产企业在供给上形成的影响

1.2.1可以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

生产企业在生产前端所应用的原材料是由物流行业所供给的,在供给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昂费用自然就计入了产品生产的成本当中,而在物流行业推行供给侧改革能够实现生产端运输以及储存成本的降低。

1.2.2可以实现企业的有效供给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消费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的特征,物流业能够较为及时的掌握市场的具体反应以及需求方面出现的变化。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市场细分化,把相应的信息反馈给生产企业,继而让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市场的需求动态,对产品的具体结构加以调整,从而提升企业的有效供给。

1.2.3可以将过剩产能加以消化

现代物流能够充分利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实现企业在库存方面的压缩,并且能够实现产品销路的拓展。利用网上销售和预订的形式将流通渠道加以拓宽,不仅解决了产品销售难的实际问题,拓展了销售区域,而且给订单生产模式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发展战略规划的欠缺

如前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小物流企业压缩成本、提高产品服务附加值以及竞争力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大多中小型物流企业,长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市场地位和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企业管理团队素质参差不齐,重视程度不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科学的发展规划,从而使其在供给侧环境之下很难利用管理机制的完善实现自身良好的发展。

2.2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在我国,政府通常更加重视那些大型企业发展的进程,而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在各方面政策上的扶持力度都非常有限,对其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规划与实施,很多地方政府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实质内涵和重要性,因此也就不能针对中小企业制定出具体的扶持计划,从而使得中小物流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环境之中很难获得高质量的发展。

2.3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经历3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但在其运行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令许多中小物流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很难获取跟大企业同等的地位,很难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实力参与到公平的市场竞争之中,从而使得中小物流企业即使处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仍然面临着诸多未知的不利因素和实际困难。

3中小物流企业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的应对措施

3.1微观方面

3.1.1物流企业应重视并加大发展战略规划方面的研究

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逐渐加大企业内部发展战略方面的规划。企业如果没有长期的规划,只是始终保持同样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在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必然会被淘汰。而在国家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企业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创建出属于本企业的更为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聘用行业内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加大对企业未来发展策略的研究力度,逐渐确定一个符合本企业自身特征的未来发展方向。

3.1.2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利环境,苦炼内功

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发展机会。管理人员应该对企业内部以往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加以大力的改革,抛除那些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形成障碍的因素,形成一种人人自律的良好工作环境。在公司内部制度上,应该结合当下的市场环境和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加以与时俱进的改动,确保其促进公司发展作用的实现。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模式以及管理制度方面的革新,才是推动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3.2宏观方面

3.2.1加大对中小物流企业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对中小物流企业扶持力度,就必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政府有必要设置专门的中小物流企业政策性融资服务机构或管理渠道,在融资方面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政府担保或财政贴息,在政策方面可以考虑制定并实施中小物流企业特殊财税优惠政策或采取差别化利率政策。此外,还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广大中小物流企业提供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3.2.2推行基础设施标准化

目前我国物流运行中存在的诸如物流运行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等问题,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非标准化有直接的关系,要解决物流领域中的种种问题,相关部门就要建立物流基础设施的最低门槛制度和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标准,明确提出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具体要求,将那些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不规范的企业从物流行业中剔除出去,并且对已有的物流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令其限期整改,以达到或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在逐步推行物流标准化的大环境下,有目的地正确引导中小物流企业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市场力量将没有达标的企业加以淘汰,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物流资源配置到那些高效率、有前途的物流企业中去。近几年我国逐渐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中小物流企业应该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在技术方面的改造,对那些能耗过高、整体状况过差的运输供给和机械设备加以更新,依靠大型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平台,实现分拣速度以及管理软件平台的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体验以及服务的质量。

3.2.3利用“互联网+”加快对新技术的推广

在对供应链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其支撑,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物流的效率。政府应该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掌握并利用更为先进的物流实用技术。物流企业自身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新技术、新方法对于企业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掌握当今最先进的物流应用技术。在新技术、新方法日益涌现的今天,发达地区的一些物流企业通过融入“互联网+战略”,实现物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升级发展。经过这些物流行业中龙头企业的牵头,搭建起面对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将货运资源加以高效合理的整合,继而开发设计出智慧型物流模式。正是利用当今“互联网+”新技术,已经有很多物流企业推出了一站式“门到门”的发货服务,实现了发货企业跟物流企业之间的链接,让运输的全过程更加的透明化、合理化。在“互联网+物流”背景下,仓储管理和仓储作业应该积极实施条码技术、EDI技术、ERP技术、物流信息跟踪等现代物流科技,让企业能够实时了解产品在供应链当中所处的位置,及时做出合理而有效的反应,提前发出预警,采取自动补货的模式,以降低商品库存,避免过高空架率,从而实现仓储安全、分拣精确、配货智能化以及运输过程高速化的物流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互联网+物流”新技术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建立起良好的物资配送体系和货运体系,积极倡导自动化设备的推广与应用,实现“产—存—运—销”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使得物流业在“新常态”化逐渐朝着高速化、多样化、智能化、标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2]。

3.2.4推进传统物流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当前传统物流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物流企业怎样由传统经营模式逐渐向现代物流模式进行转型。当前,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大批融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新生物流企业正在悄悄地影响着传统物流业。无论是市场发展的需求还是自身转型的必经之路,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物流企业抵御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通过传统观念的实际转变,不断拓宽市场渠道,逐渐朝着生活性物流方面渗透,为中小企业提供出良好的服务。通过逐步引进新型的经营主体,包括外资、合资、境内独资等投资主体,避免行业垄断现象的出现。通过细分物流市场群,逐渐形成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通过主动疏通各物流节点,逐渐推进铁路、公路以及水路运输之间的对接。通过逐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市场化以及标准化方面的发展,将互联网技术充分的利用起来,建立起货运网络的相关系统,增强货运信息企业间联系的程度,以实现生产性物流运输以及仓储效率的提升。在“一带一路”构建中,应充分发挥铁路物流和铁路在速度快、网点广以及运输成本较低方面的优势,加强各个地区跟欧亚大陆之间的贸易联系。在推进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同时,还应提升物流的服务质量,逐渐朝着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以及增值服务之类的高端服务门类升级[3]。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