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举措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2:41:02

应对举措范文篇1

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SARS和禽流感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还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灾害,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急需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应急物流保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但应急物流又与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变为纯消费行为,只考虑物流效率的实现。应急物流可以简单地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两种。非军事应急物流还可以细分为灾害应急物流和疫情应急物流;灾害应急物流又可分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和人为灾害应急物流。应急物流的“应急”二字本身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但应急物流并不等同于军事物流。军事物流的指令性比较强,尤其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始终把军事利益放在首位。而应急物流系统则应该以社会利益为牵引,服务的对象是受灾地区的人民,这两者的目标、服务对象是不同的。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

二、当前应急物流保障面临的问题

(一)保障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各地(市)虽然都建立有相应的物流应急机构,但现行体制不尽合理。如交通管理机构只对本地(市)交通道路、运输专业人员和运输机具的数量质量等情况有个大概了解和掌握,但没有对辖区所属专业人员、器材物资、运输机具进行区分配置和组建交通运输保障力量,更没有明确战时任务和实施战时保障计划,导致了应急保障能力不强。

(二)指挥体系不完善

应急物流保障,往往同时涉及部队与地方,这种军民共同参与的保障力量,在组织指挥上存在者很多问题。当前,部队不仅内部没有建立绝对权威的组织指挥机构,而且外部也没有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体系,造成了应急物流交通运输的联系渠道不畅,多头指挥,各自为战,责任不明。特别是公路应急输送和空运应急输送的组织指挥,没有明确指挥部门的职能,军交部门又无法独自唱主角,因而,极易造成军令不畅,政令不通,严重制约应急物流的效率和效果。

(三)运载工具不先进

受经济发展状况制约,无论军队还是地方,当前的主要运输方式仍然是陆上运输。而应急物流的应急特性,要求时间必须最短,运距必须最近。然而,由于通常情况下物流成本按照海运、铁运、汽运、空运的顺序递增,受客观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进行物资输送的局面。即便是在应急条件下,受经济条件制约,某些地区甚至也只能采取公路输送的方式组织物流运作。这种物流运载的区域间不平衡性,给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交通道路欠发达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区,尤其是在某些山区、边区、老区,“出门靠腿、运输靠背”的落后局面仍然存在,在这样经济落后的地区,一旦出现应急、突发事件,组织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无疑将会需要高昂的成本支出。

三、应急物流体系建立的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物流指挥体系

应急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专门的专业知识作支撑来进行指挥控制,否则,将不利于发挥应急物流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在处置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中,应当从制度安排的高度,建立和完善应急物流专家辅助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即构建一套科学的决策流程和指挥机制,使得各级行政领导在应急物流决策活动中,能够充分吸纳物流专家的意见,在必要的时候由应急物流专家统一指挥、各部门分工协作。

应当看到,不同类型的物流,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在流向、流程、流量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杂乱无序的现象。如在汶川地震的物资捐助工作中,一些捐助的物资缺乏统一的调运渠道,存在着各自为战的问题,加之震区各个收容点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很难做到供需的匹配。因此,应着眼官方和民间一体、军队和地方一体,兼顾供给和需求,对应急物流实施一体化的指挥调度,统筹安排各个渠道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使应急物流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

纵观历年来我国应急物资的发放情况,都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救灾部队分发给群众的,效率低,分发面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建立高效、发达的应急物流配送体系:

一是政府可通过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社会资源,联合配送行业内信誉高、价格合理的物流企业进行协同式配送;而且可以通过大型物流企业已建立起来的供应链、连锁网络组织应急物品投放市场。

二是政府应大力推进国内电子商务业的发展,着重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应急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与电子商务业的联系,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应急物流配送的快速反应性能。

三是在应对危机时,政府可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舆论召唤,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应急工作,通过组织地方干部、民兵、部队、公安、志愿者、防疫人员、医务人员等多方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将应急物资发放到受灾地区,这样可保证应急物流配送的速度和广度。

(三)搭建多样化的信息平台

近些年来,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骄人的成绩,一般情况下的通信联络非常方便快捷,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也初显成效。但是,汶川大地震后,由于通信设施被毁、断电等原因,震中的汶川县城曾长时间与外界中断联系,包括物资需求在内的一切信息均无法传递。同时,在抗震救灾中,也出现了物流资源、物流过程不能可视可控的问题。

应对举措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对策

近几年,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点表现为:传统产业资金需求不减并略有递增、多种产业需求快速增长、农村基础建设资金需求趋旺、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需求量大幅增长。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又普遍存在金融机构网点减少、覆盖率下降、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情况。为提供有效金融供给,农村金融改革下一步必须触及制度层面,走制度、体制创新和扩张的道路,这也是解决农村金融压抑的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农村流动性不足、金融资源短缺正面临逐步扩大之势。

一、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数量不足

从总体上讲,我国正规金融机构配置在农村地区的信贷资源相当有限,以所有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短期贷款发放情况为例。尽管这些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放短期贷款总额在逐年增长,但农村短期贷款在涉农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从1997年的15.07%上升到2005年的22.22%,而且到2006年该比重又下降到了19.20%)。从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来看,尽管短期农业贷款自1997年以来也在逐年增长,但在2003年以前,该项贷款占涉农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的比重却一直低于10%,只是在近4年来才突破10%,2006年底上升到13.40%的低水平。到2007年10月,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余额仍不足1.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仅6.1%。可见,我国涉农金融机构在信贷资源的配置方面,尤其是在农业贷款发放方面,并没有把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作为重点,没有向农村地区配置足够的信贷资源。

由于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三农”资金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测算,2000年至2007年,全国几乎每年平均都有超过1500亿元的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2007年底,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台阶式上升,资金缺口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20万亿元,以2006年用于新农村建设的3397亿元衡量,资金缺口之巨大,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方面的不足,很自然地诱使了各种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一种补充型融资渠道。当然,目前的民间金融依然还处于地下发展状态,尚不具有相应的合法性,从而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二、农村金融资源供给质量不足

(一)农村金融主体供给缺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可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大类型。前者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后者为补充形式。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存在严重错位的现象,造成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少,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为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导致了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出现局部断层或空白,农村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目前,商业银行普遍推行扁平化管理,处于扁平化神经末梢的农村机构,受全国“一盘棋”的影响,很难发挥应有的支农作用。一是金融机构缺失,金融体系不完善。二是机构缩减,从业人员减少。随着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推进,机构改革及其战略定位向大城市转移,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锐减。三是管理权限上收,授权、授信难。“机构扁平化,管理垂直化,经营集约化”,导致基层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缺失,农村市场符合授权、授信承贷对象的稀缺,使中小企业很多项目缺少资金支持,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四是信贷投放萎缩,资金供需矛盾加剧。五是资金大量外流。

(三)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由于机构缩减、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弱化,农民难以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一是服务设置落后。由于金融机构被大量撤并,大部分网点集中到了县市区域,在地域广阔的农村集镇,网点分布很少。二是服务方式落后。其繁杂的贷款手续、一浮到顶的贷款利率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三是服务手段落后。在商业银行瞬息可到账的资金,信用社往往要1—3天才能到账。

(四)农村金融创新供给不足。除金融结算和少数乡镇开通了针对单位的代收水电费之类的中间业务外,代销国债、基金、银行卡等科技含量稍高的业务几乎没有。当农村资金需求出现多样化,农业产业化需要大资金、大投入之时,农村信用社依然钟情小额农贷。支农实力的制约,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能根据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化的周期规律来合理安排贷款期限。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品种创新的缺乏,造成了农民贷款难的现象,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五)农村金融人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来源缺乏开放性、公平性和竞争性,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正规高学历人才奇缺。现有金融制度安排使农村地区很难留住优秀的金融人才。

(六)农村金融生态畸形。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业的经营方向。农村金融生态畸形主要表现是农村金融环境内生畸形和社会环境外部畸形。农村金融环境内生畸形,一是经营收益低,商业银行不愿介入。二是农村信贷成本高,商业银行不能介入。三是银行资产保全困难,商业银行不敢介入。社会外部环境畸形表现在企业方面,一是企业有效抵押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主要是土地、房产两证不全。二是抵押评估中介收费高,担保中介机构缺失或担保基金运作不到位。三是中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等特殊贷款的税收优惠和监管豁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业务盲区多。表现在农民个体方面,一是农民的金融意识淡漠,投融资意识缺乏。二是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民使用金融工具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滞后。三是农民间融资活动频率加大,融资纠纷和债务纠纷呈上升态势。农村经济金融错位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法制建设滞后导致金融维权难以受到保护,征信体系欠缺,导致贷款人道德风险加剧,信息披露失真导致银企关系扭曲。

面对日益衰弱的农村金融市场,我们应从农村的现实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出发,根据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数量与特征,来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这是解除农村金融抑制应遵循的基本思路。

(一)充分发挥农信社支持“三农”的核心作用

1.农信社具有交易成本最低的比较优势。可用交易费用等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农信社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优势作一分析。

(1)交易费用是指在事前签订契约和事后监督与实施契约相关的事情上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具体地说,交易费用是由于以下一些活动引起的:①搜寻有关商品和要素的价格、质量信息以及潜在的买者和买者行为的信息;②价格未定时,为发现买者和卖者的真实偏好而进行的讨价还价;③签订契约;④监督签约方是否遵照契约行事;⑤当契约方违约时,实施契约规定并商定赔偿问题,甚至诉诸法院或仲裁机构解决;⑥保护产权不受第三者的侵入。上述六项活动引起的交易费用可概括为信息费用和监督管理费用。

(2)农信社在收集贷款人信息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因此信息费用比商业银行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是土生土长的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当地每户农民的经济状况、信誉等级等十分了解,因此在审核农民贷款过程中,人力财力消耗不大。相反,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审核这一关就得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网络普及面窄等原因,商业银行要想获得贷款人的第一手资料相当麻烦,因此交易费用很高。

(3)农村传统的关系型信用决定农村信用社在贷款的监督管理费用方面比商业银行低。长期以来,由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拿不出有价值的抵押品,农民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很少,一般都是向亲戚邻里借钱。因此,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不是以正规合约为基础的契约型信用,而是农户之间依靠血缘和友情而形成的关系型信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农民如果在当地信用不良,他的机会成本就相当大。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土生土长的合作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农民的这一心态,因此在监督贷款人行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另外,农村信用社本身是适应农民分散的、小额的融资需求,其管理费用较为低廉。相反,商业银行面对的是集中的、大额的融资市场,小额零售贷款的收益与所耗费的成本相比较往往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这也正是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的原因所在。

从以上交易费用分析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所需的信息费用和监督管理费用相对较低,能较好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为更好提供有效供给,必须对农信社进行重构。宏观方面:(1)政府的行政干预转向政策导向。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历经多次变更,与农行脱钩后,1997年起收归中国人民银行领导,而后交给地方政府。但不管是由农行、人行领导管理,还是下放给地方政府,都逃不脱官办色彩,农民一直把农村信用社当作政府的附属机构,而不是属于自己的合作互助组织。因此,政府应适当退出,以政策导向、提供服务、协调关系等为主,从而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

(2)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地位。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合作金融是在相关专门立法通过之后得到蓬勃发展的。美国有《联邦信用社法》及各州颁布的关于信用社的法案;日本有《农业协同组合法》、《农林中央金库法》两部综合性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这些法律保护和指导着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由于缺乏法律依据,有关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也是比照《商业银行法》执行,将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混为一谈。因此,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中,应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作为配套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地位、组织形式、权力义务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民事关系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3)借助舆论宣传,重塑农村信用社在农民中的形象。我国自上世纪成立的农村信用社其实是集体经济所有制形式,它否认了个人财产所有权,农民所有财产归集体所有、充公,最后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农民对合作社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在信用社改革中,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首先得让农民对农村信用社有正确的认识,重新塑造农信社在农民中的形象,这样农民才会心甘情愿地参与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合作金融的真正原则、意义以及国外合作金融的丰富成果。

微观方面:(1)强化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等机构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化表现。而长期以来,在农村,农信社三会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没有建立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约束机制徒有虚名,导致农信社出现内部人控制与外部人控制局面。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农信社管理层为谋取自身利益,利用自己掌握的控制权,通过经营或决策行为而损害广大社员利益的现象。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农信社应是社员自愿入股,实行民主管理。而在我国由于农信社产权不明晰,社员权利没有法律保障,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农信社权力控制在管理层手中。“外部人控制”是指外部人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权力影响农村信用社管理人作出不一定符合经营原则的决策。或者说,在产权非人格化情况下,行使委托人权力的人以放弃对人的制度控制权,换取以非制度控制权控制人的行为。从农村信用社诞生之日起,农村信用社就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与国际通行的合作制“倒金字塔”体制相比,目前我国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和权力分布形成了“正金字塔”结构。

因此,农信社改革必须解决内部人和外部人控制问题,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内部,明确社员对信用社法人财产最终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层对法人财产权的独立经营权,探索对经营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薪酬机制,防止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和道德风险。在外部,政府对农信社的管理应逐步淡化,把信用社基本决策权交给所有者、理事会和其任命的经营管理者。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农村信用社要实现最终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其中人力资源整合无疑是首当其冲。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知识的更新,农村信用社对人才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目前,在基层信用社的从业人员中,一线人员走向老龄化,文化偏低,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善管理、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不多。传统的僵化的人事管理理念、狭小的个人发展空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借改革之风,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强内部活力。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信用社系统结算工具单一、结算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市场资金吞吐流转、资金使用效益的“瓶颈”。因此在尚未实现计算机联网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实现业务网络化运作,例如: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加强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建设等,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总之,必须立足现实,在政府政策导向、明确法律地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重构现有的合作金融性质的农村信用社,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政府、农民、农信社管理者等各方面共同协调好各方利益,以大局为重,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发生,确保通过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二)组建和发展农村民营金融

我国农村经济应当以民营经济为主。农村金融机构要为农业服务,也就是为民营经济服务。当前的农信社体制对于民营经济而言是外生的,并不是所有的农信社都能通过改造之后和民营经济实现对接。支持民营经济的融资机制只能从民营经济的资金活动中生成,它不可能从当前的农信社体制中找到生长点。也就是说,应当让民营经济通过内部资金融通来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民营金融的产生应当市场化、多元化。以民营银行为例,可以从头开始,让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成立民营银行,也可以在原有的农信社基础上改组为民营银行,还可以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的基础上吸收民间资本组建民营银行。这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创新的重要步骤:1、通过民营银行试点,实现制度创新,争取尽快建立起金融机构准入、监管和退出各项规章制度。在给农信社摘除历史包袱以后,如果仍出现经营失败而需要退出市场的时候,应当严格按照退出机制清算、关门。2、通过新生的民营银行完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为下一步金融改革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3、通过新生民营银行完善金融人才市场,大量培养合格的农村金融技工和金融家。4、通过民营银行为广大农村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当民营银行发展到一定时期,拥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之后,应鼓励他们通过市场竞争来兼并、收购现有的农信社。

(三)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服务新农村建设

1.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供给体系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单靠个别金融机构无法实现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因此,必须培育多元化、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促进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竞争效率和规模效益。要创建一个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力,以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组织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在“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信贷投向逐步向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倾斜,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环境保护等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期长的项目,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商业性资金融通功能,重点满足农村内部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

2.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交易工具

(1)创新业务品种。面向农村不断变化的大市场,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新的信贷方式,创新贷款品种,开发适应科技农业、涉农企业、新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信贷业务,不断探索、保险、证券、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方式,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创办个人理财、、结算等业务品种和其他表外业务。积极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组合产品,组织金融机构联合发放支农银团贷款,以此来推动“公司+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2)创新结算手段。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构建城乡通用的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在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小额支付系统建设步伐;拓宽支付结算渠道,推广和发展个人支票、通存通兑业务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大力开发农村信用卡等现代支付工具。

3.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回流机制

(1)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通过法规及考评制度,督促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防止农村金融的“非农化”。

(2)建立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激励机制,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增加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放。同时,立法规定商业银行每年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要求商业银行在县域内所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存贷比不得低于60%。

(3)积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当前,应以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为契机,让邮储成为既吸收存款又发放贷款,兼做其他各项中间业务的金融百货公司,扩大农村经济活动的资金供给。

(4)建设面向农村企业、农业产业化和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等形式,鼓励和吸引各种民间资本服务“三农”。

4.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度环境

(1)构筑农村土地流转体系。深化农地经营改革,在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性质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改革为土地使用权,由国土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并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具有收益权、买卖权、继承权和抵押权。

(2)建设农村信用保障体系。首先,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其次,加快建设和健全企业与个人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之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息的共享程度。最后,要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约束处罚机制。

(3)健全金融法制建设,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修订《破产法》,加强对农村债务人的约束。执法部门应完善执法环节,强化公平执法,提高执法力度,保护农村金融债权,维护农村金融秩序。wWw.gWyoO

(4)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中,要尽快建立农业农村政策性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组建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开发符合农村实际的农业保险业务;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农村保险发展,逐步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业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于海恒.论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7,(2).

[2]焦瑾璞.农村金融何去何从[J].财经,2007,(12).

应对举措范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区产科2008年10月~2010年09月住院分娩产妇18857例,其中剖腹产12564例,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列出剖腹产指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2结果

2008年10月~2010年09月我区产科住院分娩产妇总数为18857例,剖腹产12564例,剖腹产率为66.63%,其中2009年6010例(6010/9216、65.25%),乡镇卫生院2187例(2187/6618.65.69%),市区直医院3823例(3823/5887、64.94%),2010年6554例6554/9641、67.98%),乡镇卫生院2298例(2298/3289、69.9%),县区市直医院4255(4255/6352、66.98)。剖腹产原因:乡镇卫生院①社会因素:无确切指征,共1795例,占40.02%;②胎儿因素,共1577,占35.16%:宫内窘迫655例(14.60%)、脐带绕颈387例(8.63%)、胎膜早破314例(7.00%)、双胎及巨大儿221例(4.93%);③母亲因素,共1113例,占24.82%:头盆不称445例(9.92%)、高84例(1.87%)、过期产138例(3.07%)、产程延长116例(2.59%)、疤痕子宫330例(7.35%);市区直医院①社会因素:无确切指征,共874例,占10.85%;②胎儿因素,共3550,占44.11%;宫内窘迫1059例(13.16%、脐带绕颈957例(11.89%)、臀位及横位795例,(9.83%)、胎膜早破121例(1.5%)、双胎及巨大儿597例(7.38%);异常儿21例(0.26%);③母亲因素,共3624例,占45.03%;过期产405例(5.38%)、妊娠合并症792例(9.79%)、高龄353例(4.84%)、头盆不称1536例(19.06%)产程延长312例(3.86%)、疤痕子宫或子宫畸形226例(2.79%)。

3讨论

据统计,目前,我国剖腹产率约为40%~60%,甚至高达70%~80%[1]。本文结果显示,我院剖腹产率为66.63%,同时呈逐年上升趋势,超出1989年全国剖腹产会议提出的剖腹产率10%~20%,高于黄醒华报道的40%[2],明显高于三级医院的20%,更高于WHO提出的≤15.00%的标准。分析剖腹产率上升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医务人员剖腹产技术的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损伤和感染减少,麻醉和抗生素的有效应用,使剖腹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避免了过去因某些复杂的阴道助产给母儿带来的损伤。

二是,人们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介入,剖腹产指征范围扩大,剖腹产率随之上升[3]。

本文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跟市区直医院剖腹产原因前4位有所差别,乡镇医院剖宫产原因前4位,依次为社会因素(1795例、40.02%),胎儿宫内窘迫(655、14.60%)头盆不称(445例、9.92%)、脐带绕颈(387例、8.63%)、市区直医院依次为头盆不称(1536例、19.06%)、胎儿宫内窘迫(1059例、13.16%)、脐带绕颈(957例、11.89%)、社会因素(874例、10.85%)。

乡镇卫生院无明确剖腹产指征者即社会因素占第1位,共1795例,占140.02%。剖腹产非医学指征是指无临床指征的社会心理因素,其包括主观意愿、医患方因素等[6]。社会心理因素及医患矛盾的增加导致剖腹产率的增加的重要原因[7]。一方面由于医疗消费作为一种特殊消费被推向市场,患者具有选择权,而一些产妇和家属不恰当地运用了这种权利[8],以种种人为的理由,比如:不愿忍受自然分娩的疼痛,认为剖腹产能使孩子聪明、母亲体态健美,对医院及医师的不信任,甚至少数人有重男轻女或择定良辰吉日分娩的错误观念等,而首选剖腹产;另一方面,虽然在乡镇卫生院剖腹产较自然分娩收费较高,但是市区三甲医院相比还没有有自然分娩的收费高,加上医院医生投入的精力、时间较少,承担的风险较小,医院及医师基于效益和安全考虑,把剖腹产作为第一选择,同时,我国目前医护人员执业环境较差,承受的风险较高,一旦分娩过程中发生意外,将受到家属指责引发纠纷。医师过于谨慎,只要产妇及家属提出要求,就尽量满足,放宽了剖腹产指征,使得本可试产的产妇未能坚持试产而造成剖腹产率得上升,加上真正的有剖腹产指证的高危产妇乡镇医院不允许截留转到了上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无剖腹产指证的社会因素成为首位。控制剖腹产率上升必须首先控制无明确指征剖腹产的继续上升,为此,我们应该加强产妇及家庭的生殖健康教育,消除不正确观念,提倡自然分娩,积极开展产科新技术,如分娩镇痛,在无痛或减痛状态下分娩,提倡导乐陪伴分娩,减少恐惧、焦虑、紧张心理对产程的不良影响,研究证实,导乐在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紧张焦虑情绪,减少产后出血及降低剖腹产率均有良好的效果[9];同时,要重视医疗队伍的建设,提升业务水平,加强责任心,改善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创造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降低剖腹产率。

头盆不称在市区直医院占首位,共1536例,占19.06%,文献报道[4],有40%的相对头盆不称未经充分试产,50%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过早作出诊断,使之失去转成枕前位的可能。同样是风险因素医生产妇都不愿意承担试产风险而选择剖腹产,因此应加强试产,注重观察产程,提高责任心,正确识别处理难产,熟练掌握徒手旋转胎方位及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腹产率。

城乡医院胎儿官内窘迫都占第2位,乡镇卫生院共655例,占14.6%。市直医院共1059例占13.16%,由于医疗设备的发展进步,各种先进的胎儿监护仪广泛应用于临床产科,仪器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各种干扰因素,操作仪器的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都直接间接影响了临床判断的准确性,有报道称胎心监护诊断结果的假阳性率较高是胎儿窘迫过度诊断的主要原因[5],而临床缺少简单可靠排除假阳性的方法,使“胎儿宫内窘迫”诊断较为宽松,导致“过度诊断”。因此临床应尽量避免干扰因素,重复监护,并结合胎动计数、B超、生物物理评分、羊水量和性状、胎盘功能及胎儿头皮血pH值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既减少过度诊断,又不放过真正的胎儿窘迫,降低剖腹产率。

脐带绕颈乡镇占第4位,共387例、占8.63%,市直占第3位共957例、占11.89%,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可能造成胎儿宫内窘迫,但脐带绕颈仅凭B超诊断,因此诊断的脐带绕颈较实际的比例要高,而且脐带绕颈、臀位、胎膜早破、过期产、双胎等并非绝对需行剖腹产结束分娩。

应对举措范文篇4

1服务营销概述

1.1服务营销含义

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服务营销最重要的就是服务质量,良好的服务是下一次销售前最好的促销,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主要方式,是树立企业口碑和传播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1.2服务营销的分类

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服务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服务产品,产品为顾客创造和提供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无形的服务。另一种是功能服务,产品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有形的成份,无形的服务只是满足顾客的非主要需求。

1.3服务营销的特征

与实物产品比较,服务产品具有不可感知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不可储存性等特征,服务产品的特征决定了企业服务营销具有以下不同于实物营销的特点。

1.3.1服务营销的不可感知性或无形性

服务营销以提供无形服务为目标。因为服务是一种活动或者利益,而不是事物,所以我们不能像感觉有形商品那样来看到、感觉或触摸到服务。消费者对服务营销的效果,往往是通过服务质量的实物线索,如地点、人员、设备、价格等来判断,无形性显示了对服务营销的挑战:不仅服务营销的难度增加,而且对营销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2服务营销的差异性

由于服务基本上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一系类行为,那么就没有两种服务会完全一致。没有两个顾客会完全一样,每位顾客都会有独特的需求,或者以一个独特的方式来体验服务,因而会产生差异性。

1.3.3服务营销的不可分离性

大多数商品首先是生产,然后再进行消费。但服务确实先销售,然后同时进行生产和消费,服务的消费者要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并与服务提供者密切配合。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真实瞬间”发生的情况,这就使得服务营销具有复杂化不可分离性。

1.3.4服务营销的不可运输性

由于服务不具有实体特征,因而不能运输,从而使得服务的分销具有不同于有形产品的特点。有形产品可以在一地或多地生产,然后运送到中间商或最终用户所在地进行销售。大多数服务却不能这样做。对这些服务来说,要么顾客必须到生产设施所在地,要么生产设施必须运到顾客所在地。

1.4服务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服务营销的兴起,对增强企业的营销优势,丰富企业的营销活动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利于丰富市场营销的核心——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市场营销的本质是对消费者需要的满足或消费者能够获取的实际利益,服务营销正是从这点出发,在提供有形产品给消费者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一系列无形服务,使市场营销的本质内涵得以全面实现。其次,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当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注重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及时地向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它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服务是企业提供给消费者一组利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只有通过服务营销努力提供其产品高于竞争对手的附加价值,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赢得信赖,巩固市场地位,获得更大的利益,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最后,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服务营销人员是企业对外交流的主体,是企业与消费者联系的纽带,因此,企业通过服务营销工作,可以促进营销人员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2开展服务营销的客观必要性

我国市场已经从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走向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已进入人均GDP1000-2500美元的高速发展期,消费也由温饱消费转向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顾客越来越重视商品和服务的购买与消费过程中是否带来心里上的满足,“满意和不满意”成为顾客购买的标准,企业正由生产密集型向服务密集型转变,服务已成为谋取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手段,顾客满意作为服务营销的主要之本,是企业生产或提供服务的直接目标和最终归宿,世界经济已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服务营销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2.1服务营销是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市场供求格局出现了根本性转变,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并相对过剩的宽松局面,市场竞争也由争夺资源转变为以争夺需求为主的价格竞争。众多企业纷纷采取“降价销售”、“让利销售”、“折价优惠”等办法吸引顾客。虽然打折降价刺激了一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事实证明,仅靠它来促进销售增长,已不切合实际。因为,现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同类商品的质量差距缩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对消费者来说,在商品品质趋同,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增加“让渡价值”的只能是周到、实在、方便的服务。因此,服务竞争就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内容。美国哈佛商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再次光顾的顾客比初次登门的人可能为公司带来25%—85%的利润,而吸引他们再来的因素,首先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其次是产品质量,最后才是价格”。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竞争必将取代商品竞争和价格竞争,而成为21世纪企业竞争的一张王牌。

2.2服务营销是加强商业道德建设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然而,要使市场竞争有序,就必须重视商业道德建设。商业道德作为商业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和经营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其特定内容是以“诚”和“真”表现出来的。诚和真在商业活动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商人优秀的品德,良好的服务,货真价实的商品,买卖双方融洽的人际关系。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利欲熏心,道德观念发生扭曲,许多商家口头上喊“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实际上把消费者当作欺骗的对象,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在计量上短斤少两,搞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8.4%的消费者受到商业欺诈行为的损害。从市场上所提供的服务状态来看,服务质量虽然比前几年有些好转,但低质量服务,不合格服务,甚至欺诈服务,还是相当多的。因此,开展服务营销,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不但体现了商业道德的内在要求,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商业道德的建设。

2.3服务营销是创立商业服务品牌的基础

服务品牌是商业服务发展的产物,也是商业竞争的延续。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日趋成熟,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忠诚度、形象信任度,以及销售服务的满意度,就成为购买商品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迫使商业企业不得不重视服务品牌的创建。服务品牌是企业在商品流通,服务领域提供销售,服务中形成的独特的服务模式,是被社会或消费者所认可和信赖的业务技能、接待艺术所产生的一种效应。其特征主要体现于智能型的销售技能,市场型的接待方式,情感型的服务艺术。由于服务品牌是在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的具体服务中提炼而成的,要经过从规范服务—承诺服务—优质服务—品牌服务,这样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一个服务品牌的创立,可以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商业企业要创立服务品牌,必须坚持不懈开展服务营销,脚踏实地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服务营销营造优质服务、特色服务的良好氛围,为创立服务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3我国企业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3.1服务营销理念不明确

当前我国企业有了一定的服务营销理念,但在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中,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比率却不高。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买方市场上,企业开拓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形势所需。现代营销观认为,企业营销的出发点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本身,重点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服务而不是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但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3.2提供的服务存在趋同性

服务的趋同性是指没有对服务市场进行细分,对各类消费者群体只提供一种服务。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不同的消费者之间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有的消费者希望能获得高档的、全面的整体性服务,有的则希望获得低价的优惠服务。那么,企业就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细分市场提供服务。

3.3服务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是一个涵义很广泛的概念,品牌策略是整个产品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服务品牌的目的是使自己的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它确立的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者商标意识、市场竞争意识还不够强。经营者忽视商标的作用,对服务上使用的商标不及时注册,到需要保护时才想到注册。商标意识不强的另一表现是,某些经营者只满足于做其他品牌的加盟店,不创自己的品牌。而这样做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容易导致失败。因此,创造品牌是开拓市场的必经途径,企业应该重视树立和发展服务品牌。

3.4服务人员素质较低

中国市场服务工作人员素质很多没有达到要求,对服务工作的理解较多地停留在“服务人员不需要什么技术”的层面,认为服务人员只要热情就能干好,正是这种偏见,大大降低了服务的质量。有些服务人员,不了解顾客的心理,过分的热情反而引起了顾客的反感。有的企业认为培训服务人员,纯粹是浪费精力、财力、得不偿失。所以,多数服务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更谈不上工作中的培训。由于服务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没有真正确立,这就大大影响了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与企业服务营销的发展。

4我国企业加强服务营销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服务营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的企业刚刚引进服务营销,这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同样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为此,企业要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服务营销策略以保证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势在必行的。

4.1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

现在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仅要看产品本身的性能和质量的好与坏,而且更加注重企业的服务态度好不好。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更加注重考虑企业能否给他们带来满足,这就对企业的服务意识能否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是一项严峻的考验。首先,企业要认识到在真正的服务营销中,服务才是实质的商品,而产品只是服务的附属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上下都对服务营销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尽而不断努力的提高企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其次,服务不仅局限于企业的服务人员,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成为企业的“营销代表”,都能为消费者解决各种问题,尽而在消费者面前展示本企业的文化和实力。

4.2重视企业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

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人的能力的发挥。由于服务在顾客购买之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消费者只能从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中获得对本企业的印象,所以,服务人员的素质就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形象。

应对举措范文篇5

旅游市场混乱主要表现旅行社以削价这种恶性价格竞争为主。由于中小旅行社不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在面对市场剧烈的竞争时主要表现为通过降价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但是降价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来买单,低价的旅游产品的质量直接危害旅游者的切身利益。会在游览过程中降低旅游团的品质。同时为了削低价格,旅行社内部也尽量减少成本,降低开支。所以很多中小旅行社没有固定的导游员,不支付给导游基本工资,不给导游社会保障,甚至有要求导游花钱买团的现象存在。这种做法导致导游去游说游客参加自费景点、进店购物、到娱乐场所消费等,从而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也在客观上加剧了旅游市场的混乱局面。这种做法已经多次被媒体曝光,导致旅行社整体的诚信危机。中小旅行社的形象则更不光彩,人们对其更缺乏信任,致使中小旅行社的发展陷入极大麻烦之中。

秩序混乱的另一表现在中小旅行社的产品多为抄袭之作。由于旅游产品尤其是旅游线路的特殊性使它没有相关法律保护来避免“盗版”,更不可以申请专利。这就导致大部分旅行线路大同小异。尤其是中小旅行社,他们更乐于充当市场跟随者而不是市场领导者的角色,更舍不得投资开发新产品。他们一旦发现受欢迎的旅游线路,都会争相模仿,最终导致整体产品都是“雷同作品”。旅游线路都缺乏新意,无法满足顾客需求,最后再打价格战来吸引游客,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二、从业人员素质过低,优秀员工流失严重

中小旅行社从业人员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旅行社的投资者和负责人缺乏旅游行业专业知识,甚至也不懂经营和管理,无法为旅行社的发展提供长远的规划。另一方面表现在导游员等专业人员的缺乏。虽然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大专院校的专业人才涌入市场。但他们大多都会选择知名旅游社,而不是中小旅行社。选择中小旅行社的人大多缺乏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但当他们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时又会选择离开,投奔更大的旅行社。这样的从业人员构成只能使中小旅行社的发展更困难,旅游产品的质量也很难保障。旅行社与大多导游之间又不是雇用关系,导致人员的不稳定性和大量员工流失。人才的流失和流动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企业机密泄露,客户流失,成本上升等。所以,这个问题也不能忽视。

针对以上问题我的建议是:

第一,解决中小旅行社的市场秩序问题。首先应该控制旅行社数量,提高行业进入门槛。目前,旅行社的数量过多导致市场监管困难大,并且会使行业整体质量处在较低水平。正是很多不规范的企业破坏市场秩序,加剧恶性竞争。

应对举措范文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阅读障碍;形成原因;应对举措

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举措,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提高化学教学效益。

一、高中化学阅读障碍形成原因探析

(一)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造成阅读障碍的前提因素

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动化地进行有关阅读操作的行为倾向。这种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必须经过不断地重复地练习和巩固才能形成,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尤其是理科课堂教学一般还偏重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老师板演学生抄”的说教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不注重学”,教师帮助学生将所有知识“理解深、理解透”然后“讲深、讲透”,讲得“清清楚楚”,讲得“脉络分明”,试想在课堂上已经搞得清清楚楚的学生,还会在课后去阅读教科书吗?学生的自主阅读行为,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就在这种不知不觉地教的活动中被慢慢地剥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被慢慢地钝化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慢慢地挫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这样慢慢地失去了。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影响

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增强了学生对图象、声音等地感知,弱化了对文字信息地感知,也是学生产生阅读思维障碍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以文字为符号的信息,抽象、无味、理解起来较难,特别是理科教材,概念严谨,说理严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一篇文章,有时候一个晚上都不能搞清楚,而图象信息例如漫画在几秒钟之内就可捕捉。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有关阅读的元认知能力较差,有关阅读的元理解能力较差,最终导致排斥阅读。

(三)化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与模糊性

在初中,学生的认知层次主要是感性认识,思维能力层次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高中,学生主要是通过抽象思维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于高一年级的学生刚由初中进入高中,无论是学生的认知结构,还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层次都不可能很快的由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思维方式转为以抽象思维为主的高中思维方式。例如,高一化学一开始就触及抽象程度较高化学语言——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因此,学生感到高中化学很难学,一开始就产生了畏难心理,使学好化学的信心受挫,进而产生阅读障碍。新教材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知识安排在高二学习,更增加了这种抽象程度。化学语言的模糊性也是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直接因素。

(四)教材内容的描写过于简单与化学事实的过于庞杂、化学概念内涵的过于隐蔽使学生混沌、困惑

不少学生反映“看看书,很简单,做做题,很困难”。确实,教材在编写上是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力求简单、通俗、易懂。所例举的化学事实有限、分散且例外的情况较多。例如,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实验证明,如果不是从CO和H2O(g)开始反应,而是各取0.01molCO2和0.01molH2,以相同的条件进行反应,生成CO和H2O(g),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里CO、H2O(g)、CO2、H2各为0.005mol,其组成和前者相同”。这一段话,讲的是建立等效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条件,表面意思很简单,让学生自己去提炼这个条件,恐怕没有老师的指点是不会完成的。

二、培养高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应对举措

(一)课前阅读重在培养阅读习惯

课前阅读即我们讲的预习。首先,要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布置学生阅读“氯化氢”一节时,可给学生一瓶氯化氢气体,并做喷泉实验,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氯化氢气体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在课前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其次,要循序渐进。将学生阅读要解决的问题印成讲义或阅读提纲发给学生使学生阅读目的明确。最后,要加强检查督导,使学生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二)课堂阅读重在教会阅读方法

首先,要重视文字叙述,也重视表格、插图。化学课本中的插图则由于简单明了,突出重点,比起实物来往往更能使人一目了然,从而更能使人容易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各种表格、图表。此外,我们还应给学生介绍各种化学工具书,并教会他们在阅读中能正确查阅化学工具书中的各种表格、插图。其次,要重视普遍性,但更重视特殊性。我们在阅读指导中应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对同类事物不仅要比较它们的相似之处、联系之处,更要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特殊之处。最后,要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许多学生在阅读化学教材时,十分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能熟记,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引进过程、推导过程不清楚;对化学实验的结果能熟记,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及操作原理记不清楚。例如,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这一实验,学生对结果非常清楚,要问他们:铜丝在深入硫蒸气前有没有在酒精灯上加热?为什么?学生就回答不上来。这样,学生对知识掌握实际上很肤浅的。因此,看书不仅知道结果,更重要知道过程。

(三)课后阅读,重在提高阅读能力

应对举措范文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应对举措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是,我国在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还是和欧美等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最大程度的区别就是欧美等国的信息技术和各行各业的融合非常高,然而我国信息技术和各行各业的融合还缺乏均衡性。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也获得迅猛发展,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电子商业,进一步推动了以信息化为中心的快递行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网银或手机支付业务的蓬勃发展,这些信息化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安全程度都是相对较高的,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可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则相对较慢。可见,信息技术不但对传统的零售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而且也让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管理变得更为便捷,从而让零售商家的经营变得越来越规范。可见,在科技昌达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已不再是局限于电脑范畴与网络范畴的教育了,而是采取何种方式将信息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融合起来的教育,从而让人们的生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水准。笔者正是以此作为着眼点,分析了当前形势下高等职业学院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弊端,并深入探究了改革信息技术教育的应对举措。

1当前形势下高等职业学院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

1.1轻“旧”重“新”。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各国的经济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动幅度相对较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样的一种形式下,我国不少高等职业学院总是追寻市场特点专业,而对于市场需求量不大的专业则运用“按兵不动”的保守策略,即“轻视旧专业,重视新专业”。虽然这是高等职业学院适应市场发展的生存之道,可是从长远发展的规划而言,高职院校绝对不能一味注重精品专业的发展,而应把已有的每个专业都根据时展的潮流进行改造。此外,我们还应看到,打造一个良好的专业并非是依靠三五门精品课程就能完成的。若想做到此点,就绝对不能轻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实质上任何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任何专业在发展的进程中都有着和信息技术的良好融合点,怎样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已有专业的课程进行良性改造,务必从这一角度探寻二者的结合点入手,方能获得突破性发展。1.2重知识,轻素养。目前,我国不少高等职业学院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都采取较为简单的方式统一处理。在很多情况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若干个专业中,所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完全一致,通常在中学阶段就应该掌握的“Windows”课程与“Word”课程又再一次被开设,紧接而来的就是“Internet”应用课程的开设。此种极为简单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无多大帮助,并没有将信息技术的运用转换成为学生的本能知识,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本能”,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互联网的信息世界中持续地汲取知识与养分,持续地交流经验。这些应该是每个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都务必掌握的必备技能,也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专业技能。1.3重讲授,轻引导。笔者长期工作在高职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线,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很多高职生都很喜欢信息技术课程,可是他们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态度又十分消极。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程中,通常形成了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则旁若无人地在下面玩QQ游戏,看网络视频的不良局面。相当一部分的高职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未来归宿感到迷茫,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入手而缺少行动。归纳蕴含其中的原因,我们绝对不能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向学生,大部分时候,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专业教师授课时缺乏合理的引导。计算机领域的技术与网络领域的技术目前已逐渐成为现代化信息技术交流媒体的主体构成部分,在以后的发展趋势中一定能够被智能化的移动器材所代替,这完全是国际科技潮流所发展的大趋势。在移动的环境中处理公事,在移动的环境中处理各种信息,此种高科技的应用方式目前已经在我国高知识人群中广泛普及,可是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新型信息器材方面相对缓慢。而相反的是,很多学生使用新型信息设备的热情十分高涨,移动化的智能设备随着“漫天飞舞”的广告以极快的速度在普及,微信软件、QQ软件等智能化的信息工具在很多时候被学生当成一种娱乐性的工具。可是,在娱乐功效之外,这些智能化的信息设备实质上还能够运用于学习领域,搜集资料、交流心得。作为信息技术的教育者,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提前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1.4重常规教育,轻创新思维的培养。从专业角度而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计算机方面的操作技能,还须进一步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相当多的知名网络应用,譬如QQ软件、Facebook社交工具等,起初这些信息软件和工具都是设计者一个极为简单的想法,可是随着其功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高职学生实质上在创新能力上并不匮乏,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不但要教会他们学习知识与相关技能,而且还应着重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和相关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发明。若想做到此点,第一步,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务必要与高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改理念一脉相承,要凸显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在应用设计实现的进程中完全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第二步,在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与课程成绩评估中也务必体现出这一思路。如此一来,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培养,最终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进程中体现出应有的活力。

2当前形势下高等职业学院信息技术教育可采取的应对举措

2.1以培养高职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将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为基础课程。从专业范畴而言,信息技术并非是计算机领域的技术与网络领域技术的相互融合,信息技术实质上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传导信息、利用信息的理论总和,计算机媒介和互联网媒介仅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的便捷工具罢了。目前,绝大部分高等职业学院在信息技术专业进行的教育都是简单地教导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这两大媒介的使用,并没有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实质上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化的信息理念,另一方面是教育学生使用计算机媒介和网络媒介的相关技术。对于第一点,美国著名信息工程专家WilliamInmON博士就曾提出了“InformationLiteracy”这一理念,即“信息素养”的理念。从此以后,美国的ALA(图书馆学会)给“信息素养”进行了简易的界定:能在需要的时候判断出需要何种信息,并且知晓通过何种方式去获得信息,懂得如何去评估信息和利用信息。在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世界,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人适合发展的必备能力。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注重教授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失去了应有的兴趣。2.2从信息技术范畴出发,不断改善已有专业。学习信息技术务必形成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理念。若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首要步骤就是帮助他们形成优良的职业观和专业观,让学生知晓: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独占鳌头,既然遴选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就要将这个专业学精、学透。然而这并非是信息课程教学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应该在开设每个专业之初就务必解决的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保持高涨的热情,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根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形成宏观范畴的信息技术理念,信息技术不单单是电脑技术与网络技术,还囊括电视机、广播以及新型的智能器材。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解决高职生“我们为何要学习信息技术,我们究竟需要哪方面的信息,我们应通过何种方式获取信息”的问题。所以,高等职业学院的信息技术教育绝对不能只是电脑操作和网络应用的技能教育,而是充分融合每个专业的体系方法教育。最终,在对专业业务的应用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了解后,那些适合运用信息技术去改造的若干环节就会被迅速发现,从而能推动专业本身在信息技术层面的改造获得持续发展。2.3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导向,构建专业发展新格局。信息技术的运行机制极为灵活,不但能够和某个专业进行深度融合,而且还能伴随这种融合度的增加,进而改变某个行业在市场上的运行方式。这点在电子零售业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由原来的简单财务进账软件的局部性应用发展到现在的大面积网络零售销售,完全改变了零售商业的运行模式。这一局面是信息化技术从两个不相同的角度介入零售商业的结果,第一个角度是针对实体店以及公司日常财物记账业务流程从信息技术范畴进行了有效的改造,第二个角度是直接借助某个新型的网络平台开展商业交易活动,不但是财物账单方面的改造,更是一个体系化的宏观性改造。以此类推,如果将信息技术和医疗行业、旅游行业完全结合起来,信息技术在未来发展的路途上也有着广阔的空间。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介入、不断变化,新颖的医疗模式以及旅游模式定将在不久之后出现。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就务必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导,引导学生形成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逐渐融合的思想,谋求专业发展的新格局。2.4注重新型技术、新型应用,提前引导学生。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务必注重新型技术与新型应用的出现,尽早认识,提前介绍。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我们能够十分清晰地感受到早几年前的新型技术和新型应用现在已经大面积普及了。在微型Android操作系统鼎力支持下,智能化手机目前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差不多取代了计算机,一样的多核处理器,一样的高分辨率触控屏幕与完全雷同的应用软件。这些让微软公司的Windows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最终导致AMD处理器生产商家与Intel处理器生产商家的发展前景充满挑战。当前形势下,智能化的移动器材已经在实践生活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代替了计算机与有线互联网的使用。然而,对于上述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高职生很难看清楚,同时他们也无法在短时期内应用好这些代表高科技的信息化产品。譬如在没有信息技术教师指导的情境下,运用智能化手机玩游戏、玩微信聊天与听手机音乐的学生相当多,然而运用Android系统下WPS文字处理系统去编辑文档的学生则相当少,虽然这其中有一个主要的客观因素——界面太小、操作麻烦,可是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充分认识到移动终端下WPS在以后实践工作中的重要功效。因此,高等职业学院教师在讲课时应体现出灵活性,在课堂上向学生传导新信息、新应用,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

3结束语

当今社会已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且相当一部分的新技术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在这种情况,高等职业学院的信息技术教育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都必须紧跟时展旋律,唯有如此才能让高等职业学院的信息技术教育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美蓉.构建高职院校开放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3):45-46.

[2]陈叶.信息技术课程开发与教材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21-22.

[3]赵文婷.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10-11

[4]韩英.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245-246

应对举措范文篇8

第一,夯实农业基础,打造核心产区,增加粮食供给。生产是基础,供给是保证,要把功夫下在加强基础上。现阶段我国要吸取“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历史经验教训,继续坚定不移地把“三农”置于“重中之中”的战略地位,持续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鲜经验证明,集中财力物力,建设现代农业基地,打造粮食核心产区,是增加粮食供给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要合理充分开发、广辟食物资源,增加丰富多彩的动物蛋白食品供给。2008年,新一届政府进一步加大农业直接补贴力度,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这一举措,应该全面贯彻落实下去,并向粮食主产区适当倾斜,切实做到这一条,我国就能够在国际粮价狂涨风浪的考验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健全市场体系,强化市场机制,创新交易形式。市场配置资源是基础手段,创新交易形式是必要途径。特别是要提升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和区域粮食批发市场的作用,使之兼有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复合功能。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国需要创新和普及两种形式:一种是“三公”,即国家政策性粮食(例如国家托市收购粮和国家储备粮等)必须采取公开拍卖、竞价销售的现代交易形式,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公开、公平和公正交易。另一种是建立和普及城乡一体的粮食等商品连锁、配送、等现代业态形式。通过这种现代营销网络,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分购联销”,对工业品实行“联购分销”。如是,既可以大幅度提高营销效率和节约交易成本,又可加强粮食等农产品市场的统一性、竞争性、灵活性、有序性和安全性。

第三,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意,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常采用国家农产品干预措施。面对全球粮食价格持续暴涨,我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宏观调控,是理所应当,势在必须。当前,需要继续坚持两项措施:一项是充实国家粮食储备。我国的粮食安全系数应该大于FAO提出的17%—18%的标准,需要提高到25%—30%的水平。通过扩大储备规模、调整品种结构、合理安排布局,完全做到“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另一项措施是,善于利用粮食外贸手段。粮食对外贸易必须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内粮食供求平衡为原则,避免单纯的贸易观点。当前需要“控大放小”,即严格控制大米、小麦和玉米等三大谷物品种出口,完全放开小杂粮对外贸易。

应对举措范文篇9

倾销,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使得另一国国内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受到损害的行为。它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为世界贸易组织所禁止,因此反倾销也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企业强有力的借口和理由。

根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的规定,一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我国现状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而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也成为这种摩擦的焦点之一。除了贸易方面的原因外,许多世贸组织成员还将反倾销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以便其在国际事务中获取政治利益、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因此,当前世界的贸易斗争是普遍和复杂的,这种情况给各国带来的影响也是广泛和微妙的。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流砥柱和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之一,中国所面临的贸易争端是巨大且重要的,这种争端又尤以反倾销和反补贴为甚。从1979年欧盟对我国的糖精钠提起反倾销指控以来,截至2001年3月底,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422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位居全球之首,至少影响到10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而加入WTO以后,我国仍然频遭反倾销:截至2008年,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经济体,连续3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经济体。仅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就遭受超过100项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占同期世界各国各地区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三分之一强,名列世界第一。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

今年美国、加拿大、印度、墨西哥等国均在对原产于我国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欧盟、美国、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分别对我国产的聚酯高强力纱、粘胶纤维等纺织原料展开反倾销调查;欧盟、阿根廷、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对我国的铝合金轮毂、钢轮毂、前轴传动杆和转向铰链等汽车零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3.应对措施:

3.1政府:

3.1.1积极发挥政府的外交职能,充分利用WTO这个平台。

中国政府应调整以往的忍让态度,对于国内企业的反倾销诉讼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参与,必要时可通过外交手段进行两国政府高层间的直接对话和斡旋,例如与美国或西欧政府谈判,对不合理的歧视性行为进行抗争,向其施加压力,用更大共识和国家利益的共同基础来解决小争端。或者在国际贸易中让与对方部分利益以换取某项反倾销调查的终止。同时,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可以依靠世贸组织这一平台争取利益,积极利用WTO框架内的双边、多边谈判和争端解决机构DSB(DisputeSettlementBody),在其允许的规则范围内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企业利益,使对方停止不合理的、恶意的反倾销行为。

3.1.2加强和完善国内反倾销方面的法律。

政府一方面应加强立法,规范出口市场,打击恶意竞争,积极引导国内出口市场合理、有序的发展,从根源上防止倾销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已有法律条款,政府也应进行完善。例如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尚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与国际反倾销法律接轨。对于条例中某些内容(如累计评估等)应做出明确规定以提高其可操作性;缩短反倾销调查期限;设立一个专门负责处理倾销调查的机构,从而简化反倾销主管机构和流程以节省资源、提高效率等。

3.1.3为国内企业的反倾销应诉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支持。

我国目前在国际贸易诉讼人才方面有很大缺口,缺乏通晓国内经济法、西方经济法和国际贸易法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情况在反倾销案件诉讼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导致我国政府不得不依赖国外律师进行反倾销应诉。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的贸易安全和信息安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和人才在国际竞争、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作为一个快速发展和高度依赖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更应该加快培养自己的人才,从而在贸易纠纷诉讼方面占据主动。因此应由政府牵头,培养一批从事反倾销应诉的人才,组建起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反倾销专业人才团队,掌握最新国际动态,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政府还应建立反倾销诉讼基金,鼓励企业参与反倾销诉讼并为其提供保障。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反倾销案件的信息库,收集各类相关案件的信息,为国内各个面临反倾销诉讼的企业提供信息便利,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以上举措,可以大大降低反倾销应诉的成本,提高其效率和成功率。

3.2企业内部:

3.2.1改变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和观念,与国际接轨,实现经营的战略转移。

我国出口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成本产生的价格优势占据国际市场,有时可能造成倾销的现象。所以这些企业应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当然,产业结构的调整更需要国家的合理引导和宏观把握),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升级,以技术和质量优势重新打开市场,从而避免低价竞争带来的麻烦。另外,出口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完善会计资料,使其与国际规则接轨,进而在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中能够提供完善且符合规范的相关资料。

3.2.2形成出口企业联盟和行业协会,并充分发挥这种联合组织的积极作用。

应对举措范文篇10

信号布线在以前通常被看作是一种简单的概念,从布线角度看,视频信号、语音信号或数据信号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过去很少有人关心信号布线问题。然而,现在情况有了完全的改变。视频信号传输速度目前已经达到每个通道3.3Gbps,数据信号更是远超过每通道5Gbps。高速串行标准类似PCIExpress、XAUI、SATA、T_MDS和DisplayPORT等,要求设计团队和工程师不仅要考虑信号完整性问题,而且要对它将如何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深刻的理解。

为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工程师首先必须懂得在系统中影响信号完整性的因素是什么。通过增加信号抖动可以观察到系统中出现的信号完整性损失。系统的总抖动主要由两类抖动组成,分别是随机性抖动和确定性抖动。随机性抖动是无限并在本质上服从高斯分布的,而确定性抖动是有限并可预测的。在90%的系统中,确定性抖动是设计工程师必须解决的主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确定性抖动包含码间干扰(ISI)、占空比失真和周期性抖动,它们分别是由带宽限制问题、时钟周期的不对称以及交叉耦合或EMI问题引起的。诸如连接器等无源器件、PCB走线、长线缆以及沿着走线布放的其它无源器件是引起确定性抖动的最主要来源。

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因此会造成指定数据流中的功率电平失配,而这种功率电平失配又会导致信号中发生ISI。ISI将降低信号完整性,这足以阻止接收器在接收端从信号中正确提取任何真实的数据。

功率电平失配的原因是没有设计工程师可以保证数据在设计中的传输。数据可能会是不断地变化(0-1-0-1-0-1等),也可能恒定不变(1-1-1-1-1-1等)。明显地,上述6个变化比特的占空比要比6个“1”恒定数据流的占空比小6倍。由于占空比小6倍,信号频率就要高6倍。如果数据流同时包含上述两种类型,那么接收端信号就会带有差异很大的功率电平,因为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解决功率失配问题

大多数高速信号的标准规定要尽量减少无变化的连续比特数量,比如8B/10B编码。这种编码方案可以确保数据流不会有超过4个连续不变的比特。然而,接收端信号中仍有可能出现4倍高功率的部分。

为了补偿功率电平失配以减少ISI,设计师可以使用均衡或去加重技术。均衡技术将对所有高速比特进行功率提升,使接收信号中高速比特与低速比特具有相同的功率电平,从而达到减少功率电平失配的目的。

去加重与均衡恰恰相反,但抱有同样的目标:尽量减少功率电平失配。它是通过降低低速比特的功率完成的,而均衡是增加高速比特的功率。因此,去加重只能作用于发送比特,而均衡只能作用于接收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