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十篇

时间:2023-10-26 17:3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篇1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72-01

前言: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呼吸系统疾病是普遍老年人经常出现的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较为复杂,极大地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怎样做好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这成为了当今医院所关注的课题。

1浅析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理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是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患者在护理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出发,通过医患、护患的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和信心,保证患者处于接受诊治的最优生理和心理状态。患呼吸系统疾患的老年患者在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医务人员应该重视这类老年患者,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关心、尊重、照顾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使他们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增加恢复健康的信心。

1.1详细地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应全面收集资资料,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如包括患者的不适症状、生活自理程度、患者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以了解有无恐惧、焦虑、孤独、抗药、抑郁等易发心理问题,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系统的、有效的干预措施。

1.2多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彼此间的信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不仅是全面准确地收集资料的基础,同时有效的沟通也是减轻和消除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的重要措施之一。良好的服务态度,细心的陪伴也是减轻老年人孤独感、无用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关怀减轻其不良情绪。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要尊重患者,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并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呼吸系统疾患的老年人,由于长期反复住院,对护理操作都很了解,加之老龄、体弱,像静脉输液等操作会有一定难度,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娴熟的护理技能,提高各项护理操作的一次成功率,使患者有充分的信任,也是建立良好护患沟通的基础。

1.3使老年患者处于积极、放松的状态,有助于恢复健康

努力减轻老年患者的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人人难免。有些患者焦虑形之于外,容易觉察,有些则埋在心里很少外露。焦虑是对当前及未来情况的担心,是各种因素导致的思虑过度的表现。此时护理人员就要靠敏锐的观察力来判断分析,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使老年患者处于积极、放松的心理状态。如有一位老年患者见其他的患者都已陆续出院,心里很急。护士应以劝导的方式与老人进行沟通,称其恢复健康迅速,给老人点信心,这位老人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其恢复健康。

1.4减少老年患者的抗药情绪,并为患者建立科学地锻炼方案

有些患者长期打针吃药,感到厌烦,对药物疗效产生怀疑,担心药物的损害,有的甚至将药扔掉。此时护理人员应劝导他,矫正患者不正确行为,态度要温和,语调要平和,耐心地讲解,每次服药都要亲眼看着他,鼓励他把药服下,这样他感觉到了他在被关心、被重视,纠正其抗药情绪,以使治疗措施得以真正落实。除此之外,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和预防感冒等引起呼吸系统疾患发作的诱因,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如介绍有关的保健知识、适度锻炼、可采取的防治措施等。其次,协助患者制定和实施具体的保健及康复方案。同时,应注意帮助患者充分认识自理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

2探析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

做好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是病房的护理,病房也是老年人生活的地方,一定要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室内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20℃左右;能很好的通风、沐阳;在冬季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到风寒的侵袭,导致病情的加重;更要注意的是刺激性气体的吸入;第二是保持呼吸道的畅通,临床上,咳嗽其实是一种反射性的保护功能,咳嗽将痰液排除,能够保持呼吸的畅通。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应该给予帮助:在患者的背部适力的扣拍,借助外界的震动力,促使痰液从较细的支气管引流到大气管内以顺利的排出;第三是呼吸气的训练与指导,调节呼吸肌的功能能够改变呼吸困难以及运动能力下降。主要是调节腹式呼吸和缩唇吸气。通过调节腹肌主动的收缩与舒张来加强膈肌的运动量,用以提高通气量,减低耗氧量;缩唇吸气主要是为了增加吸气时支气管的内压。方法:起初的训练最宜半卧式、膝屈曲,立位的时候上半身略向前倾斜,放松腹肌,使舒张和收缩自如,尽量放松全身的肌肉,平静呼吸。呼气时缩拢嘴唇,并收缩腹肌,使肺内的气体慢慢经口呼出,然后再用鼻子吸气使腹部慢慢的鼓起来;第四是药用观察,因为老年人病症较多,通常服用多种药物,无形中就损伤了肾脏的功能,也降低了耐药性,反而会造成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对此,对患者进行输液时一定要控制速度,过快、过多都可能导致肺水肿而引起心力衰竭,在静脉滴注氨茶碱的时候应该放慢速度。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也会增加,这对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严峻地挑战。因此,医院必须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地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应有专业的护理技能,并且须有一定的耐心,这样才能做好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薛莲.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7)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篇2

【关键词】 呼吸系统;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护理干预

一所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观察标准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 它的高低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疾病治疗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多层影响, 而且还与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医院内呼吸内科是出现院内感染症状最多的科室, 特别是呼吸内科中老年患者较多[1], 受到自身机体抵抗力低下以及疾病因素影响使其更加容易出现感染症状, 所以对其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就本院98例2011年1月~2013年2月就诊于本院呼吸科并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 观察其治疗效果, 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98例2011年1月~2013年2月就诊于本院呼吸内科并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9例, 其中观察组男28例, 女21例, 年龄21~78岁, 平均年龄(52.1±3.8)岁;院内感染出现的时间1~7 d, 平均时间(2.3±0.8)d。对照组男29例, 女20例, 年龄22~75岁, 平均年龄(51.4±3.1)岁;院内感染出现的时间1~8 d, 平均时间(2.4±0.5)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院内感染出现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取常规的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1. 2. 2 观察组 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 主要有:①加强具有高危发病因素人群的基础护理措施, 特别是有多种内科疾病并发的老年患者, 应对其实施保护性的隔离, 对于病房内的环境要做到经常打扫, 保持室内空气的通畅, 空气湿度要维持于50%~60%之间, 室内温度维持于22℃左右, 每天定时对病房进行30 min以上的消毒[2], 要保持室内处于低病原微生物的状态, 并且要做好病房患者的健康教育, 取得其充分配合, 保持环境卫生, 禁止随地吐痰, 做好个人的卫生, 对于被污染的衣服或者被褥要做到及时的更换, 对于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 还有嘱咐其家属做好患者的营养补充措施, 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抵御外界病毒的入侵, 更快恢复健康。②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临床医师应在血常规以及血培养或者痰培养的指导下进行, 护理人员要遵循医嘱进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在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知识, 明确给药的剂量以及时间、次数, 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甚至是误用的情况出现。其次应当依据痰培养的结果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若使用的是广谱抗生素, 则要避免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 避免出现耐药性。可以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 适当对药物进行调整[3]。③对于呼吸系统感染的特性, 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 这些措施包括控制院内人员的流动、限制陪护家属的人数、探访的时间等, 同时要做好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 预防交叉感染的出现, 在传播途径上予以阻断。

1. 3 观察指标及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标准如下:治愈: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了彻底的控制, 原发病的治疗没有受到影响, 没有超过预计的治疗时间, 康复出院;有效:院内感染症状基本得到控制, 原发病的治疗没有受到影响, 但是住院时间比预计时间略为延迟;无效:院内感染的症状基本没有得到缓解, 甚至加重, 对原发病的治疗造成了十分大的影响, 住院时间延长。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采用SPSS14.0的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性的护理后, 治愈16例, 有效26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85.71%, 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 治愈12例, 有效19例, 无效18例, 总有效率为63.27%,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3.56±1.54)d, 住院时间(7.46±1.53)d, 护理满意度为97.8%, 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5.25±1.84)d, 住院时间(11.29±1.25)d, 护理满意度为78.4%, 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的:老年人本身的生理开始退化, 肺功能下降, 残气量上升, 用力肺活量以及最大的呼吸流量也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降, 且其呼吸道内的黏液纤毛运动也不断变弱, 有效的咳嗽反射及其呼吸道的免疫防御功能也相应减弱, 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其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且老年患者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各器官的疾病, 这也是呼吸系统出现感染的重要诱因[4]。

所以在对老年院内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 要注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 使其气道扩展, 加强老年患者腹肌的锻炼, 增加其肺活量, 增强有效咳嗽。同时要做好病房的环境卫生, 避免外界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及做好患者本身的卫生, 特别是口腔的清洁, 减少口腔内的细菌, 避免其下行至呼吸道出现感染, 如果患者痰液较多, 可以采取雾化吸入的方法使其稀释, 便于呼吸道的分泌物更好排除[5], 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出现, 同时对于抗菌素的使用也要特别注意, 要根据痰液培养的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误用或者滥用, 对于老年患者, 在治疗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若出现病情变化应第一时间给予对症处理。

经过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后, 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上升, 且其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都明显缩短,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这些数据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侯桂霞.呼吸科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监测及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34):9-11.

[2] 张春梅.呼吸科病人院内感染护理对策分析.中外医疗, 2013, 32(19):177, 179.

[3] 张长梅.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36):209-210.

[4] 韩宝爱.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呼吸内科病人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护理研究, 2013, 27(18):1879-1880.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篇3

【关键词】 疾病分布;流行病学;分析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是衡水市区惟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临床各系统专业分科较细,而贵宾病房(以下简称我科)是我院特设的一个内科综合科室,所收治的病例,其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疾病分布均比较广泛,没有做出特殊的规定与限制。所以,对于区域性的疾病分布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至2008年在我科所有的住院病例,共1 164例。其中男715例,女499例;年龄16~95岁,平均年龄63.76岁;<45岁168例,男77例,女91例;45~60岁254例,男151例,女103例;>60岁742例,男498例,女253例,城镇居民730例,农村居民434例。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按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标准(即:<45岁为青年,45~60岁为中年,>60岁为老年)进行年龄阶段的划分。得出上述基本资料。同时统计和总结各年龄阶段的疾病分布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疾病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见表1。表1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分类)

2.2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见表2。

2.3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 前十种疾病:在<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表2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急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胃肠炎;45~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障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食管癌;在>60岁的老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肺癌、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肝癌。见表3。表3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统计)

2.4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统计依据,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前十种疾病:<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脂肪性肝病、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5~60岁的中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后循环障碍、肺炎、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见表4。表4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2.5 出院的第一诊断和1种及1种以上合并症者 一体多病发生率(构成比):在<45岁占16.67%(28/168);在45~60岁占57.87%(147/254);在>60岁占56.47%(419.74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疾病构成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了解和掌握衡水市区域的疾病流行病学状况,故进行我院综合内科病房病例疾病分布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仍以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仍以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这表明,在青年阶段,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住院率高,这符合年轻人的内外环境特点。所以,年轻人要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为主。

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发病率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表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较青年阶段分布广泛得多,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17.72%)、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38.19%)和冠心病(25.59%)、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15.75%)和血脂异常(13.39%)。以上反映了中年时期即已经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故中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1]。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

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与高血压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说明,老年阶段的疾病系统和病种分布,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相近,均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25.61%)、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40.03%)和冠心病(30.46%)、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23.72%)和血脂异常(11.05%)。由此可见,老年时期疾病分布可能是中年阶段疾病分布的继续,即仍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所以,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同时也提示我们,老年期疾病的防治重点要做好中年时期疾病的防治[2]。

【参考文献】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篇4

老年人抵抗力低,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减弱。得了肺炎对老年人来说,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会陆续引起各个器官系统的连锁反应,比如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血液细菌感染、脑膜炎等,这些连锁反应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

美国2004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有20%的老年肺炎患者有全身血液细菌感染,就是人们常听说的败血症,病死率高达51%。而当肺炎球菌经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发脑膜炎,导致多达80%的老年患者死亡,即使抢救成功,也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炎使慢性病“霍上加霜”

对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气管炎、慢阻肺的老年患者来说,过冬时要特别注意预防肺炎。这些老年患者由于长期患呼吸系统疾病,损害了呼吸道的自净功能,使引起肺炎的细菌容易存留在呼吸道里。当身体的免疫力稍有下降,这些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加上天冷,老年人的抵抗力差,会使肺部炎症的严重程度大大增加,反复发作,使原先的哮喘,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加重,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的换气功能。另外,对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天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大脑、心脏等主要器官的血流减慢、减少,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脑梗塞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这些老年人的抵抗力都低,一旦得了肺炎,就会使肺的换气功能减弱,使心肌缺氧,诱发冠心病,加重原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情。对于既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又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危险系数远远高于其他人。这些老年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患肺炎:一旦得肺炎会比别人严重:从康复上来讲,老年人要比其他人慢:康复之后,肺炎依然会加重其原来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接种疫苗意识有待提高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篇5

第一阶段:感冒合并咳嗽、咯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此阶段如能得到彻底的治疗,病人上述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完全可以消失。

第二阶段:有些人反复出现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发作,特别是在寒冬,频繁咳嗽,咯出白色呈泡沫样痰,逐渐形成慢性支气管炎。此时如有继发感染,可出现发烧症状,咯黄色黏稠样痰。

第三阶段:慢性支气管炎经5年、10年或更长时间,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肺内细支气管黏膜炎性分泌物阻塞,肺内换气量减少,肺泡内残气量增多,因而肺泡壁的张力低下,病人会感到吸气容易,呼气困难,这就形成了阻塞性肺气肿。

第四阶段:病情进一步发展,由于胀大的肺泡壁上的血流减少,肺泡内气体弥散功能的减弱,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功能的低下,肺动脉压力增高,加重了心脏负荷,使心脏流向肺内血液的阻力增加。病人自觉心悸、气短,特别是活动后加剧,心电和x线检查,可显示右心室扩大,这是来源于肺部疾患的心脏病变,称之为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即肺心病,最初经休息或随着肺与支气管病变的缓解而减轻,如果支气管炎、肺气肿不断加重,肺心病症状也逐渐加剧。除上述症状外,并有浮肿,肝脏由于瘀血而肿大,颈部静脉怒张,病人可出现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甚至出现口唇发绀(青紫),呈现缺氧状态,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

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老年人死亡的五大病因之一,而气管炎、肺气肿则是该系统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二种。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究其原因:第一,由于老年人呼吸道黏膜逐渐萎缩,分泌机能下降,内脏器官功能衰退,使呼吸机能减弱,体内吸入和排除的气体量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废气的排除和新鲜空气的吸人。老年人全身免疫力降低,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迟钝,也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中国大约有2/3的人,有吸烟的不良嗜好,烟是慢性气管炎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对于慢性气管炎不积极防治,发展下去可形成肺气肿、肺心病,给老年人增加了痛苦,也增加了公费医疗开支。只有积极开展预防保健,才能使他们生活得更舒心、更快乐。

那么,老年人在冬季怎样进行呼吸道保健呢?

应注意气候的变化。

冬季冷空气刺激支气管黏膜,能引起黏液腺分泌过多,支气管痉挛导致气道阻力增加,分泌物排除困难,引起症状急性加重。对于慢性气管炎患者来说室内温度在冬季应不低于12℃,日变差在±3.5℃,湿度40~50%;注意寒流来临前保暧;外出戴口罩,增加衣服,防止受凉感冒,加重病情。

应避免环境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呼吸道是人体内惟一与外界始终连通的器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最大。因此,老年人在冬季应尽量避免外界环境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①应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②在低温天气外出或去粉尘较多的地方时应戴上口罩;③不要吸烟,并远离吸烟者;④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应尽量不在家中用煎、炒、炸等方法制作菜肴,以免呼吸道受到油烟的刺激;要定时开窗通风。

应提高呼吸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老年人在冬季应口服一些可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转移因子等),以提高呼吸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还可适当地进行呼吸道湿化治疗。

应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老年人在冬季应经常服用一些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益气固表功效的中药(如百合、大枣、黄芪等),并通过食疗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适当多吃瘦肉、鸡蛋、牛奶、鱼、大强及豆制品等,豆制品中含有卵磷脂对修复损伤的细胞组织有重要作用;常食百合、木耳、丝瓜、蜂蜜、海带、莲子、藕、核桃、梨等食物,对祛痰、平喘、润肺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应加强呼吸肌的锻炼。

老年人在平时应多做一些可锻炼呼吸肌的运动,如反复地进行深呼吸,或进行吹气球、吹蜡烛(在20厘米外的位置吹燃烧的蜡烛,以火焰倾斜而不灭为标准)等的训练。另外,要根据自身条件尽量多进行体疗,如步行、慢跑、做气功、打太极拳等,这些活动均长期坚持。无风有阳光天气每天要在室外活动10~30分钟,冷、雨天在室内活动。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篇6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91-02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病。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老年肺炎指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所患肺炎。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肺炎均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肺炎的发病率正在 逐年增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下降,老年肺炎患者常无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病程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其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误诊率”为10.8%―39.3%。

为了增加对老年肺炎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7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社区内科收治老年肺炎患者57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62-80岁,平均(67.31±5.23)岁,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病等。冬春发病38例,秋季发病13例,夏季发病6例。上呼吸道感染23例,劳累8例,淋雨受凉17例,不明原因9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大多起病不典型,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以黄脓痰和白黏痰为主,少数咯血或痰血;大多发热伴胸痛;严重者呼吸急促,心悸,有意识障碍、活动能力下降、嗜睡或躁动等。部分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者。肺部体征以干湿罗音为主,偶尔合并哮鸣音。无明显心律失常等。

1.3 辅助检查

胸部X线摄片示:主要为支气管肺炎形态改变: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一侧或两侧中或下肺有斑点状、小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部分病例可见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以两肺下叶多见,少见其他肺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范围,常常中性偏高。痰培养,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等,另外还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阳性菌。

1.4 治疗

本组老年肺炎确诊后即积极给予抗生素治疗,主要措施是控制感染。则为早期、足量、联合、交替、长程,并及时根据痰细菌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多采用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联用。我科室病人给予头孢曲松钠2.0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和加替沙星200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疑吸入性肺炎再给予奥硝唑200ml等抗厌氧菌抗生素滴注,qd。待痰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按药敏更换敏感抗生素。同时给予物理排痰、氧疗。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电解质紊乱,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控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2 结果

本组老年肺炎患者给予抗炎支持对症治疗,治愈21例,治愈率36.8%,病情控制好转32例,好转率56.1%,死亡4例,死亡率7.3%,其中1例因患有冠心病引起心律失常,1例因年龄较大,伴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3 讨论

肺炎是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肺炎主要是指老年人因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原虫引起的感染性肺部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及呼吸细支气管呈扩张性变化,肺弹性、呼吸肌力降低,对咳嗽的反应能力减弱,是老年人肺部感染的基础。同时由于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变导致全身和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降低,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储备减弱或罹患多种慢性严重疾病、营养不良等,导致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漏诊和误诊率较高[2]。因此肺炎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死亡率居老年人所有疾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居老年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的首位[3]。

老年肺炎的特点,由于高龄和基础疾病的存在,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多无发热、胸痛、咯铁锈色痰等典型症状,代之以意识状态下降、嗜睡、头痛、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尿失禁、淡漠、虚弱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非特异症状,这是老年肺炎的一个重要特点[4]。另外缺乏典型体征:极少出现典型肺炎的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等肺实表体征。可出现脉速、呼吸快、呼吸音减弱、肺底部可闻及湿罗音,但易于与并存的慢性支气管炎、心衰等相混淆。起病的隐袭可直接导致诊断的困难和治疗的延误,而这种延误常常是灾难性的。因此当老年人出现不能解释的功能状态降低,尤其是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或原有基础疾病不明原因出现恶化时,都需考虑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再者老年肺炎患者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而重,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心律失常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造成多脏器功能衰弱,死亡率高。

老年肺炎治疗原则是以抗感染为主,辅以支持、对症、康复治疗等综合措施。由于老年人在感染和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特点,在选用抗菌药物时要考虑患者、致病菌和药物三方面因素。首先应确定患者发生感染的地点和时间;其次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等情况;再次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特殊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最后考虑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要求所选药物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较低的细菌耐药性、最佳的药代学和药效学特征、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选用恰当的药物、合适的剂量、正确给药途径和疗程。积极处理基础病及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等加强营养。

随着今后老年人群逐渐增多,肺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威胁健康,增加病死率的病因之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要提高对老年肺炎的认识,综合分析,到提高诊治水平。采取积极合理的诊疗措施,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明,刘美蓉,谭效锋.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预防及预后[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7(17):252-253.

[2] 齐东华,摇杨大奎.浅谈老年肺炎的发病特点与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130-133.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篇7

【关键词】

老年精神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心脑血管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患的一种表现,以睡眠结构紊乱和反复发作性低氧血症为特征。我们临床观察了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2010年我院疑似老年OSAS的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olyguidance sleeping graphy,PSG)监测的住院患者68例。男52例,女16例;年龄60~74岁,平均(66±9)岁。根据呼吸紊乱指数 (respiratory disorder index,RDI)值进行分组,RDI40为重度睡眠呼吸紊乱组。根据动态血压、临床表现、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磁共振等检查,诊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WHOISH制定的标准为非同日、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kPa),舒张压>90 mm Hg,或24 h血压记录中平均血压≥130/80 mm Hg。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为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或心肌核素扫描证实有心肌缺血,有新近发生的心绞痛,部分病例冠心病的诊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支或1支以上冠状动脉血管狭窄>75%),脑卒中诊断标准为有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颅脑CT或磁共振显示有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影像学异常改变,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1.2 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检查

全部受试者均行夜同PSG检查,每夜7 h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哲停和低通气指数 (apnea hypopnea index,AHI)≥5次/h,呼吸暂停以阻塞性为主。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PSG检查参数结果

无呼吸暂停组16例,轻度呼吸暂停组16例,中度呼吸暂停组18例。重度呼吸暂停组18例,4组年龄、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重度呼吸暂停组BMI显著大于其余3组(P

2.2 各组患者呼吸暂停参数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的比较

各组患者问AHI、RDI、SaO2

3 讨论

OSAS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性疾病,国外研究认为OSAS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危险因素,可造成多系统器官损害[1],国外报道,60岁以上老年人OSAS发病率高达20%~40%。

BMI是判断患者是否肥胖的一个重要参数。与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呼吸暂停患者身高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重度呼吸暂停组BMI显著大于其他3组患者。BMI越高,AHI越大, OSAS越重,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超重者,其颈部脂肪组织增加,咽部软组织堆积,引起咽腔狭小,上呼吸道受到压迫,上气道内径明显缩小,睡眠呼吸易造成上气道阻塞。因此,限制食物量,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是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治疗措施之一[2]。

本研究显示,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率与正常对照无统计学差异,而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组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OSAS的严重程度与高血压有明显关系,多项研究[3]证实,OSAS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0%~60%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者约1/3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血压高低,治疗OSAS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非常有益。

OSAS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发病率高,其机制可能为:①OSAS患者易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缩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使血管平滑肌增生,管腔狭窄,加之血脂高,脂质易沉积于血管内膜,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增加。②OSAS患者夜间睡眠片断化,使夜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明显增加,研究显示,AHI越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越高。③许多脑卒中是睡眠时发生,OSAS患者血压变异率增大,脑血流量减少,血液流变学改变,使脑卒中发生率增加。

综上所述,老年精神病患者睡眠呼吸障碍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如存在OSAS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极为重要。

参 考 文 献

[1] 陈小容,邹霞英,劳眉舒,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因素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广东医学,2003, 24:32.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篇8

【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93-01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肺换气和通气功能严重损害,导致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呼吸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危重症疾病。心肺、脑血管疾病、创伤、感染性休克等疾病均易发老年人,而老年人呼吸代谢功能下降,故极易发生呼吸衰竭。已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发生呼吸衰竭的概率更高。呼吸衰竭如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收集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月就诊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58岁病史最长10年最短1年。

2临床表现

呼吸衰竭的症状包括原发疾病的表现及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多器官功能紊乱的表现。不同的基础疾病可有不同的表现,如脑血管疾病可有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缺氧所致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缺氧的程度、发生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急性严重缺氧时患者可立即出现精神错乱、烦躁、抽搐等。慢性缺氧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及定向力障碍。二氧化碳潴留早期常表现为睡眠习惯的改变,有时烦躁。随着二氧化碳继续增高,可出现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抽筋、昏睡、甚至昏迷。精神状态的轻重常与pH的有偿程度有关,因此二氧化碳潴留pH得到代偿时,患者可无明显的精神异常。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的代偿功能减退,呼吸衰竭时更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心率失常、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失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出血黄疸等。

3临床治疗

老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时,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

3.1病因治疗应针对不同的基础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多数老年患者而言,呼吸道感染常常是呼吸衰竭的诱发因素,因此控制感染非常重要。应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要注重病原学检查。

3.2保持呼吸道畅通可予祛痰、解痉、雾化吸入,也可用吸痰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将分泌物吸出。

3.3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氧疗,增加通气以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极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密切监测重要器官功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4结果

3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5讨论

老年呼吸衰竭的发病率高,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发生呼吸衰竭时应予积极处理,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必要时行机械通气,心力衰竭时应予适当的强心、利尿及扩张血管治疗。并发其他器官功能不全时应予积极对症处理,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老年人呼吸衰竭有典型的临床特征。有时也会表现为其他系统的特征,但常常难以其他系统的原发病解释,此时应高度重视,给与必要检查,胸片是必不可少的。老年人由于系统功能降低,极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应密切观察其他病情变化。老年人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应慎用,以防病原性肾功能不全。应用氟喹诺酮类也应注意剂量,同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篇9

【关键词】 呼吸系统;发热

【中图分类号】 R97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20-01

发热是内科诊疗工作中十分常见的症状,其原因按诊断学分类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发热是呼吸体系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4例中男29例(53.7%),女25例(46.30%),年龄14~89岁;入院前发热时间1天~1年,平均15.80±34.69天;住院时间1~55天。

1.2 病情 感染性疾病49例,90.7%(肺炎24例,48.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例,18.3%;支气管扩张4例,8.18%;肺结核3例,6.12%;结核性胸膜炎3例,6.12%;肺脓肿2例,4.08%;脓胸1例,2.04%;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例,4.08%;COPD急性加重期1例,2.04%)。非感染性疾病5例,9.3%(间质性肺炎3例,6.48%;肺癌2例,2.82%)。

1.3 确诊 本组54例患者中有21例(38.8%)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而有23例(42.5%)患者需要进一步通过肺部CT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共有3例(4.74%)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有2例(3.7%)可以确诊。本组共有8例(14.8%)患者通过以上方法仍无法确诊或患者因故拒绝行病理学检查的最终通过试验治疗明确诊断。

2 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38例,其中8例患者伴有潜在的而且较轻的疾病。存活的16例中均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于体格检查,其中6 例行内科或外科治疗,10例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改善。存活的16例中感染性疾病6例(37.5%) 、肿瘤1例(6.25%) 、非感染性疾病5例(31.25%) 、其它疾病4例(25%)。

3 讨论

3.1 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构成 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接触最密切的内脏器官,正常成人每24小时吸入空气约10000L,而空气中含有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而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增加了呼吸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因此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感染性疾病。

3.2 入院前发热时间、及发热程度与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确定患者入院前发热时间对于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定性诊断具有一定帮助。感染性疾病一般由于起病急、病程、病程短,因此入院前发热时间一般较短。本组54例感染性疾病中入院前发热时间在1周以内的有29例(53.8%)。非感染性疾病多数起病缓慢、隐匿、症状不典型,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常常需要周转多家医院才能最后确诊,因此病程较长。本组5例非感染性疾病中,病程超过2周的有21例(55.26%)。需要特别指出,结核病(肺结核、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起病程较其他感染性疾病明显长。本组3名结核病入院前发热程度与其他49例感染性疾病入院前发热程度对比后发现,结核病在入院前发热体温37.3-38.0℃组所占比例高于其他感性疾病,而其他感染性疾病在39.1-41.0℃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结核病组。此种差异反应出结核病在发热上以低热为主的特点。因此,入院前发热程度对于鉴别结核病于其他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意义。

3.3 试验治疗的意义 试验性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很多,尤其痰结核菌阴性的肺结核或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在无法获得病理学结果时常常要进行试验性治疗。本组54例病例中其中肺炎24例、肺脓肿2例、肺结核3、结核性胸膜炎3例,根据临床经验,除化脓性肺炎外,其它肺炎如肺炎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有效抗生素和药物治疗下,2-3周(不超过1个月)肺部炎症可完全吸收,但老年人肺炎吸收较缓慢,某些肺炎治疗不及时形成机化性肺炎,支气管肺癌所致阻塞性肺炎不易治愈,病灶存在时间较长。影像学捡查常将上肺野的炎性病变诊断为肺结核,下肺野的炎性病变诊断为肺炎,临床医生短时间难以确定是肺炎或是结核,不要急于抗结核治疗。发热伴有肺内炎性改变,有效的经抗炎治疗1周左右,或更短的时间体温降至正常,可诊断为肺炎;如果体温不降或由高热变为低热,则应怀疑结核的可能,可先用无抗结核作用的抗生素治疗,一边治疗,一边作进一步检查(结核菌,其它病原微生物检查),如果查出结核菌,立即改行抗结核治疗;如果已无发热,结核菌,继续按肺炎治疗,2-3周(不超过1个月)病灶完全吸收,则肺炎诊断可以成立;反之,肺部炎性病灶经抗生素治疗仍无吸收好转,甚或恶化,在除外肺癌阻塞性肺炎(纤支镜检查)应考虑肺结核,作一些辅助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测定等、抗结核试疗有效,验证诊断。如果根据放射诊断为肺结核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内病灶完全吸收则不可能是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炎症,病灶中有渗出,干酪坏死,吸收消散缓慢,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完全吸收。

参考文献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篇10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202/200607我科诊治老年吸入性肺炎( aspiration pneumonia, AP)患者69(男41,女28)例,年龄61~102(平均76.5)岁,诊断标准: ① 老年肺炎患者有原发基础疾病和诱发AP的危险因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实变体征或湿性罗音,肺部X线胸片或CT片提示肺部炎性阴影浸润;② 饮水和(或)进食时有呛咳史,餐后有返食史或痰内混有食物残渣;③ 部分隐性老年吸入性肺炎需喉镜和气管镜检查,吞咽激发试验、水吞咽试验、枸盐酸超声雾化吸入试验协助诊断,而肺部X线胸片表现为阴性结果,但气管镜检查发现部分患者气管和支气管内有食物残渣,可诊断为急性吸入性气管支气管炎[1];④ 经鼻饲和抗生素治疗才能控制肺炎.

1.2方法分析

患者各基础疾病的误吸发生率及病原学特点.比较个性化、针对性优化抗菌方案,尤其对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在ICU重点监测生命体征,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疗效判定:好转(体温正常,无胸痛、胸闷,咳嗽、咯痰症状减轻,呼吸困难缓解,肺部炎性渗出阴影部分吸收);治愈(症状消失,无并发症,肺部炎性阴影完全吸收,生命体征平稳1~2 wk以上).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基础疾病本组老年AP均存在基础疾病,脑梗死14例,中风12例,老年性痴呆9例,晚期肿瘤8例,COPD机械通气6例,胃食管反流5例,一氧化碳中毒4例,安眠药中毒3例,乙醇中毒2例,慢性心衰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长期卧床营养不良2例.部分患者有2~3种疾病,其中以神经系统疾病列首位(51%),与其他基础疾病比较误吸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

2.2细菌学调查经过2~4次痰培养和(或)气管、支气管吸取物、肺泡灌洗液培养,在69例中,经反复培养无细菌生长者18例;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生长者51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5例,金葡萄球菌5例,有2种或2种以上混合性细菌31例,主要菌种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奈瑟球菌、金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不同组合,G肠杆菌29%,厌氧菌15%,金葡菌10%,而混合感染61%.

2.3抗生素应用本组患者分别使用了青霉素类、β内酰胺(包括加酶抑制剂者)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和莫西沙星等,发现莫西沙星的临床疗效比哌拉西林加甲硝唑(包括加酶抑制剂)更好(表1).表1 哌拉西林加甲硝唑和莫西沙星的临床疗效(略)

2.4临床转归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18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7例,气管切开4例,7 d内脱机19例,14 d内脱机9例,1例不能脱机,出现呼吸机依赖.治愈58例,死亡11例,6例死于MOF,5例死于ARDS.18例未检出任何病原体的患者中,7例死亡,11例治愈.有效58例在治疗2~5 d后体温逐渐正常,咳嗽、咯痰好转,呼吸困难改善,低氧血症纠正,5 d后在临床症状好转复查胸片均显示肺部阴影吸收好转.本组有29例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应用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给予BiPAP模式辅助通气,患者耐受良好,而应用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有4例治愈.

3讨论

老年人常合并1~2种以上基础疾病,各种生理代谢机能降低,生理反射减弱,因而误吸的危险因素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基础疾病以神经系统疾病列首位,其他包括晚期肿瘤、COPD机械通气、胃食道反流疾病、各种中毒、肺心肾肝脏器慢性功能不全以及营养不良.而神经系统疾病与其他基础疾病比较发生误吸的发生率高(P

【参考文献】

[1]Metheny NA.Tracheobronchial aspir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 in critically ill tubefed patients: frequency, outcomes, and risk factors[J]. Crit Care Med, 2006 ;34(4):100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