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45:02

老年人口

老年人口范文篇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老年人;三峡库区;利用;满意情况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原因,重庆三峡库区社会经济总体发展状况还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然而库区老龄化程度却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2〕,因此库区的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了解库区老年人口的社区服务利用与满意情况,以便进一步提高库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本文对库区老年人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首先把重庆三峡库区所属区县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好、中、差三类,抽取每类中的一个区或县,然后在已抽取的3个区县中,再按照经济水平将乡镇或街道分为好、中、差3类,在每类中抽取一个乡镇或街道,共抽取9个乡镇街道;再在各乡镇街道中随机抽取4个村或居委会,整个过程按照人口比例抽样。对这36个村或居委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情况的入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88份,回收640份,回收率93.02%,其中有效问卷619份,问卷有效率为96.72%。

1.2分析方法

应用自拟“重庆三峡库区老年人口卫生服务调查问卷”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原始资料进行核对、统一编码后,用Foxpro610建立数据库,录入资料,用SPSS13.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1.1性别和年龄

调查对象中,男321人(51.9%);女298人(48.1%)。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数量比例逐渐减少,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及80岁以上的各年龄段老年人口比例分别为30.2%,23.6%,22.1%,13.4%,10.7%。

2.1.2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和婚姻状况

在接受调查的老年人口中,文化程度以小学(40.5%)最多,其次为文盲(36.7%),然后是初中(14.5%),高中及中专以上所占比例最小(8.2%)。工作情况为无工作者居多(35.1%),务农(28.9%)次之,离退休占23.1%,从事家务和个体经营的各占6.9%和6.0%。已婚老年人(74.8%)比例最高,其次为丧偶(22.8%),未婚、离婚及再婚老人比例很小(2.4%)。

2.2身体健康状况

2.2.1慢性病患病状况

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61.7%,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68.8%,均高于全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54%〔3〕。男性慢性病患病率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11.1%)、循环系统疾病(10.8%)、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10.8%);女性慢性病患病率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5.3%)、肌肉骨骼系统疾病(12.9%)和结缔组织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11.1%)。

2.2.2生活自理能力

在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中,生活自理有些困难的占18.4%,很困难3.9%,完全不能自理3.2%。

2.3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2.3.1主要就诊机构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卫生院)就诊的老年人口比例最大。见表1。表1重庆三峡库区619位老年人主要就诊机构构成(略)

2.3.2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主要原因

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库区老年人口中,因为就近方便的比例最大(55.6%),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有73.4%的库区老年人家与最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距离在1km以内,有52.2%的库区老年人从家中步行到最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在15min以内。另外,还有20.8%和14.3%的人分别因为价格低、医保定点单位而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2.3.3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了解情况

所有调查对象中,知晓上门出诊服务的比例最大(48.8%),其次是医保定点机构(36.7%)及电话咨询(29.2%),而对针对老年人开设的家庭访视(2.1%)、健康教育(7.8%)、慢性病管理(2.3%)、康复服务(1.9%)、建立健康档案(2.7%)这5类服务了解甚少。

2.3.4付费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自费是重庆三峡库区老年人口付费的主要形式(43.5%),使用商业保险的极少(0.3%)。

2.4社区卫生服务满意情况

在619名被调查者中,有417人(67.4%)愿意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而202人(32.6%)不愿意使用社区卫生服务。

2.4.1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的地方

在愿意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417人中,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有就近方便(94.2%)、服务态度好(48.0%)、医疗费用低(21.3%)、医保定点单位(20.1%)。而因为服务内容多(2.9%)、手续简便(8.9%)、治疗连续性好(5.5%)、服务方式灵活(4.8%)而选择的比例很低。

2.4.2对社区卫生服务不满意的地方

库区老年人口不满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医疗费用高、技术水平低、收费不合理、设备环境差。见表2。表2重庆三峡库区老年人口对社区卫生服务不满意的原因(略)

3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虽已成为库区老年人口就诊的主要机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能方便地获取社区卫生服务。大部分的重庆三峡库区老年人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主要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家较近,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本次调查中,73.4%的库区老年人家与最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距离在1km以内,52.2%的老年人从家中步行到最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在15min以内,为老年人就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条件。但是,调查显示,还有26.8%的库区老年人从家中步行到最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在30min以上,这可能跟老年人身体素质相对较弱、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有关。要为这部分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可以采用定期家庭访视、电话咨询、上门出诊等方式。

库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知晓率低,影响卫生服务利用。老年人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针对老年人开设的家庭访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康复服务、建立健康档案这5类服务基本不了解。一方面,虽然库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部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已存在困难,但是由于他们文化水平较低,获取信息途径有限,也不知道如何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往往只是在生病之后才会去就诊,忽视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保健、预防、康复功能。另一方面,库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还不完善,能够提供这几类服务的机构较少,也是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区志愿者、社区医护人员通过讲座等各种方式普及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了解;同时,也要逐步完善各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使它们具备提供这些服务的能力。

还有相当大部分的库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存在不满。在调查的库区老年人中,大约有1/3还是不愿意使用社区卫生服务,绝大部分的老年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取医疗费用太高,这是因为库区经济较为落后,有29.7%的库区老年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完全自费医疗;大部分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的老年人也反映很多卫生服务支出是不能够报销的。因此,需要努力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为那些还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库区老年人口提供保障,同时还应当将一些老年人的常见病、慢性病门诊费用划入医疗保险支付的范围,这样既可以提高老年人参保的积极性,也可以降低老年人使用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负担。

还有一半多的库区老年人不相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就医时,他们要么选择去大医院,要么就去自己信得过的私人诊所就医。一方面,应该通过在职培训、进修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职业素质,另一方面,也应当加强医护人员和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培养起老年人“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就医理念。约有一半的库区老年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收费不合理,很多老年人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取药品保管费等额外的费用,大大提高了就医费用,所以他们宁愿在私人诊所看病拿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切实保护老年人利益。

设备环境差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不能被库区老年人认可的原因之一,这是由于库区经济落后,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而引起的。政府应当适当加大对库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统筹发展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曾德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7;6:4115.

老年人口范文篇2

一、目前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现状分析

对于农村养老,人们一般都认为,有儿女的老人由儿女家庭赡养,没儿女的作为五保户也由当地村庄集体供养,好像他们没有养老的后顾之忧。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生于农村,对农村老人养老状况比较了解,而且近两年在山西贫困地区做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在当代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矛盾变得愈发尖锐起来,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勿庸讳言,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但从现实社会及调查材料看,它已不能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来自于计划生育政策和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共同引发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等严峻挑战,也就是说,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惑。

1.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即家庭人口小型化,从而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不如城市取得的成效大,但其拥有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供养老人的功能逐渐削弱。过去一般是一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现在乃至今后一般是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不仅财力上难以支付,而且精力上力不从心,靠儿养老的传统模式逐渐改变。

2.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原有的优势地位正在失去,年轻一代敬老爱老意识的匮乏,致使家庭养老的主体责任正在淡化、丢失。在过去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老年人熟悉耕作技术,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掌握着家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家庭和社会地位较高。现在挣钱靠科学、靠技术、靠外出打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老年人失去原有的优势。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农村老年人仍然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其基本生活需要由子女提供,而子女因经济状况和思想道德水平不同很容易产生纠纷。尤其在当今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思想活跃,传统养老观念受到挑战,年轻一代在思想上基本认同养老的同时,行为上则表现得更为现实和自我。

3.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需要承担劳务和家务的双重劳动,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打工在外难以较好实现。为了改变生活和摆脱贫困的处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年轻人不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大量向城市流动,进行务工和经商。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绝大多数老人的生活要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同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劳动。比如,山西的临县,近年来本县50多万人口中就有10多万外出打工。这些常年在外拼搏的打工者,生活艰辛。收入较好的尚能给家中老人寄些生活费,许多打工者仅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有的甚至自顾不暇,没有力量顾及老人。在临县我们看到,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大多是自己养活自己,活到老干到老,是许多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旦他们丧失劳动能力,因无固定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均高于城镇老人。

4.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较低。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一年辛苦下来,除了必要的开支已所剩无几,特别是不发达的农村收入更低;二是给孩子成家和盖房子是农村人的最大开支,许多家庭把多年积蓄花光,甚至还背上外债;三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婚嫁及家庭投资,而不是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因此,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由于代际之间经济交流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老年人的赡养费用远远低于供养子女的费用。

此外,随着教育消费的增加和医疗制度改革,使农村许多家庭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贫困,有的负债累累。现在的孩子从上小学至初中、高中、大学,其花费是过去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农村人也已认识到读书是改变个人和家庭面貌的重要出路,宁愿自己受贫,也要供养子女上学,这也使老年人成为家庭边缘人而被忽视、歧视,甚至虐待的一个现实因素。

(二)农村社区养老发展严重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社区服务体系相比,我国的社区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其中城市发展进程比农村快,近年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表现为:一是对老年人经济上支持不足甚至没有支持。在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农村,对60岁的老人实行退休制度,有的对老年人按年龄给予补贴。这对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作用很大。但这只是中国农村极少的一部分,大多数人无缘享受这种补助。二是老年服务体系仍属空挡,最具代表性的敬老院不仅不普及,现有的许多还只是仅供参观的“展品”。老年医疗服务、生活料理服务、不能自理的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都未建立。三是老年协会组织还不普遍、不健全、不完善、不系统化。尽管近年来老年协会组织发展较快,在引导和督促家庭养老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组织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组织健全的也存在作用发挥欠佳的问题。而中国的习俗和传统观念决定老年协会组织在农村家庭养老的纠纷中担当重任。我们期待农村的老年协会组织在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也尽量调解和化解。

(三)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基本处在社会经济保障体系之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广大农村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人群体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他们身上体现不够。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由于农村整体收入水平低,老年人收入更低,贫困率高达1/6,农村老人基本没有社会保障。2003年参保农民5428万人,其中领取养老金的只有198万人,占农村老人总人数的3%,人均养老金492元,这也主要集中于京、津、江、浙等地,像山西这样的欠发达省份,农村老年人养老基金只在个别富裕村才有,广大农村老年人是难以享受到养老金的。

农村医疗水平整体上低于城镇,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据卫生部统计,医疗资源只有20%分布在农村,由于农村的卫生经费的比例从1991年的20%降至10%,农民人均卫生费只有12元,仅为城市的28%。2003年农村每千人口医师仅为0.68人,为城市1.76的39%,还有1/10的农村无医疗点,新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仅为9.5%,约有40%~60%的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

农村的低保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目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还是极少数人,大量特困户尚未得到保障,基本生活难以维持。

农村传统的“五保”制度受到承包责任制和税费制度改革的冲击。“五保”老人未能实现应保尽保,现主要靠低保和社会救助。2003年有30万五保户享受低保(户数比上年下降了41%),另有174万五保户受到定期救济补助,但水平很低,低保年平均只有270元,定期救济只有417元,每月只有二三十元。

二、完善农村养老机制的几点思路

如前所述,我国将近70%的老人居住在农村。农村的养老面之广,情况之复杂,难度之大,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和能力,由国家和集体大包大揽起来,实在难以达到。如果靠艺术家唱几首充满爱心的歌曲,靠企业家的一点捐助,靠社会的助老工程,靠政府的救济,靠某个组织的恩赐,都不是解决农村养老的根本办法。我们认为,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强大的系统工程,靠单一方法、措施只能解一时、一地之急,而不能从根本上、全局上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我们统筹考虑,综合治理,从多方面入手。目前,首先要解决如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消除长久以来人们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片面认识。

1.提高对农村养老问题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性的认识。这主要指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农村养老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决不能将养老仍然看成是一家一户自己的事情。老龄化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家庭养老势单力薄,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许多年,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体制转型上,过多强调社会保障为国企改革的配套作用,将老年社会保障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这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公平价值原则。如果失去了公平的分配机制就无法保证人人能够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思路相背离。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潜在危机,万万不可持无关紧要的态度。

2.从农村人口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传统观念,适应新条件下养老机制的转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养老观念需要随之转变。其一,改变完全依靠后代养老的观念,树立多方式多渠道的养老观念,包括依靠社区、依靠个人、依靠土地等等,这样可以减轻家庭养老的压力;其二,改变只有儿子才能养老的观念,打破赡养责任中的性别划分,使女儿和儿子共同承担养老的责任;其三,改变合居才养老、分居则不管的观念。合居、分居只是各自方便的需要,并不改变责任义务关系。子女要一如既往地尊敬和赡养父母老人。

此外,应进一步强化青少年一代的尊老爱老意识,努力维持家庭养老制度,为迎接老龄化的更大冲击创造雄厚的人力资源条件。

(二)关注和帮助农村老年人中的脆弱群体。据调查统计,农村中有5%的老年人属于脆弱群体,这主要包括: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丧偶独居的老人、卧床不起和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人、孩子有严重残疾的老年人、特困家庭中的老年人、子女间带有严重养老纠纷家庭中的老年人等等。这部分老人各自都有特殊情况,而且大多数属于家庭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国家参与、社会关怀、社区特殊照顾等方式来解决。比如,增加脆弱群体老年人救助专款,用于救助这些特殊困难的老人;向脆弱群体老年人实施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卡、设立扶贫病房、按一定比例减免药费和治疗费;广泛开展社会捐助活动,设立老年基金专户或结对的形式,对特困老人开展救助;建立特困老人档案,动态管理,抓实抓好等等。总之,应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尽量帮助他们安度晚年。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的根本出路。农村养老体系是建立在农村发展实际和老年人特征基础上,应包括社会养老机制、社区养老机制、家庭养老机制和个人养老机制。前两者属于社会化养老的范畴,后两个则为家庭养老的内容,各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共同又为一个整体。

1.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机制。这是一个根本的养老保障系统,是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制度法规而形成的养老保障体系,一般应包括养老保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老年福利制度及维护老年人利益的法规等。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极低,90%以上的农村老人需要自我养老和家庭养老,这是一个缺陷,也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力度,通过社会养老保险这种形式,以个人为主、补贴为辅的方针,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合力,推动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解决农村老年人缺钱花的问题。其次,扩大农村低保的覆盖面,解决农村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第三,完善农村社会化救济和“五保”供养制度。2006年是“五保”制度建立50周年,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规定,五保供养资金将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这标志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目前关键是要抓好落实。第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探索建立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和对贫困老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农村老年人病有所医的问题,满足农村老年人衣食无忧和有病能医、身体健康这两大基本需求。

2.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机制。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与传统大家庭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相联系的一种方式,也是老年人最感舒服的一种方式。虽然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家庭养老受到严峻挑战,社会养老成为现代必不可少的养老方式。但是家庭养老并不是就要消亡,相反,它还是一种很重要和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目前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养老方面,而且,中国人传统的亲情养老,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也无法取代。因此,家庭养老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会被社会养老完全代替。在目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发展和完善它。要积极建设和宣传新的养老观,鼓励和支持签定养老协议书,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组织对强化家庭养老的重大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严格执法等等。

3.建立农村社区养老机制。农村社区应为一个行政村。在我国,与城市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相比,农村社区养老体系建设起步晚、发展慢,仅有的社区服务也存在服务形式单一和陈旧的问题,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农村老人的需求。为此应从三方面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机制建设:其一,加快建立农村的老年服务体系。敬老院是我国长久以来最具代表性的老年服务内容,曾受到老人的喜爱和子女们的青睐。随着社会发展,敬老院要满足老人的新需求,必须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增添新的内容,才能持续发展。同时,农村老年服务必须增加包括老年医疗服务、老年生活照料服务、不能自理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内容,满足各种需要。其二,尽可能在经济上给老年人以支持。近年来,农村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萌芽,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比如有的经济发展迅速的农村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实行了退休制度,也有的按年给予补贴,对老年人的养老作用很大。但这要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基础。因此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机制的重要之举。其三,加强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其形式有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等。近年来,老年协会在引导和督促家庭养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红白理事会引导人们对老年人的丧事简办,减轻了家庭负担,把钱用在老年人生前生活改善上,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促进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老年人口范文篇3

一、中国老年人口年龄构成及文化素质

1.年龄构成中国老年人口增长成为必然趋势老年人口构成增长,即所谓人口老化间题有两种不同的划分,一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另一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表1中国老年人口构成年份总人口数(万)60岁及以上人数(万)占总人口比重(不)195319641982198458796704991003911034754310478776708400.33.79。64。12由表1可见,中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呈增长趋势。50年代初和60年代中期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当时人口增长失控所致,相对的老年人口比例减少〔‘)。但是,从30多年来看,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1953年到1984年,全国人口由5.88亿人增加到10.35亿人,增长76%;而老年人口由4310万人增加到5400万人,增长94.9)%。由于计划生育的推广,死亡率的下降,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的趋势,必将继续扩大。

2.文化构成我国老年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较差,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口更差。据一九八二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79.3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6.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n6%,高中文化程度的占0.86%,大学文化程度的仅占。.32.%。从性别看,老年人口文化程度,男性高于女性,男性老人的文盲、半文盲比为60.86%,女性老人的文盲、半文盲比竟高达95.43%。文化素质对健康长寿有重要影响(见后)。因此,认真解决老有所学,学有所用的间题,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卫生素质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老年人口卫生状况

1.老年人口死亡率老年人口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城市。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与1981年同期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如法国),我国老年人口死亡率仍有期望进一步下降。

2.老年人口前三位死因构成中国老年人口前三位死因构成分别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由表4可见,城市55岁以上老人前三位死因构成的合计为72.27%;农村为67.38%。说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老人的三大主要疾病。由表4还可见到,无论城市或农村,其心脏病死亡中,又以肺心病和冠心病所致的死亡居第一、二位。在农村因心脏病死亡的老人中,由于肺心病死亡的比例(71.30%)高于城市(52.46%),在恶性肿瘤死亡之中,城市第一位为肺癌占26.30%,第二位是胃癌占18.76%,在农村中第一位为胃癌占25.16%,第二位为食管癌占22.75%。在我国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是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故预防感染是防治肺心病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对肺心病的防治而言,不但与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内容有关,还将应用第一次卫生革命中,预防接种、消毒杀虫和抗菌药物的•“三大法宝”,特别是在农村,而冠心病、肺癌、胃癌、食管癌等,则主要与人们的生活行为、心理应激、社会环境和工业化污染有关,这主要涉及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社会医学、行为医学和环境医学“三大法宝”的应用。

三、“老有所医”与国民经济发展

解放30多年来,我国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迅速提高,卫生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南京医学院朱氏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选用90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卫生状况资料为依据,对该90个国家的平均期望寿命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社会经济、文化和卫生发展是影响人口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笔者以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自治区)的人均工农业总产值(X,)、每千人口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xZ)、每千人口中12周岁以士.的文盲和半盲数(X。)、平均每干人口中医院床位数(入,)和医生数(XS)为自变量,以平均期望寿命为因变量(Y)作五元回归分析,得出同样的结论:社会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提高人口平均寿命的重要途径。四、社会卫生服务对策

1.重视社会因素在疾病和健康中生、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卫生界要充分肯定卫生事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认真解决老有所学的间题。针对性地提高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卫生保健知识、情绪、爱好等健康心理素质,是保证老年人卫生服务的重要途径。

老年人口范文篇4

一、天长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一)老年规模扩大,老龄化呈加速态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天长市老年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1990年天长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50194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98%;2000年增加到69954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84%;到2010年达到92705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37%。从增长趋势看,前10年增长46.6%,增加了1.98万人;后10年增长53.4%,增加了2.27万人。

国际上,通常把人口年龄结构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从上表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初天长市人口的年龄结构类型处于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的阶段,2000年已迈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人口老年型结构更加凸现。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10%,一般需要40年的时间,而天长市老龄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10.6%,只用了20年时间。

(二)老年人口仍以低龄为主,但高龄化趋势明显

2010年,天长市9.27万老年人口中,60-79岁有8万人,占86.3%;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27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比重的13.7%,低龄老人占主体。但高龄化呈加快趋势,与2000年相比,高龄人口增加6460人,占老龄人口比重提高了4.78个百分点;比1990年增加了10061人,比重提高了8.44个百分点。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

天长市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明显低于农村人口,这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历程常见的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的特点不同。2010年天长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城镇常住人口为32.46万人,农村住人口为27.83万人。城镇60岁及以上人口39481人,老龄人口比重为12.18%;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51750人,老龄人口比重为18.60%,高于城镇6.42个百分点,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这也是农村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高的原因,显示出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四)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女多男少

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4.43万人,女性4.84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为91.7;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女性8074人,占63.6%,性别比为57.3;百岁老人性别比仅为25.0,百岁男性老人明显少于女性。

(五)少儿抚养比大幅下降,老年抚养比大幅上升

本世纪以来,天长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和人口聚集力不断提升,劳动人口大量涌入,同时上世纪80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也使出生率持续降低,引起天长市劳动力人口总抚养比有所上升。

“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天长市总人口总抚养比,由1990年的38.92%上升至2000年的45.60%、2010年的45.07%;少年人口抚养比由1990年的31.46%、2000年的33.17%降至2010年的22.76%;老年人口扶养比由1990年的7.46%,上升至2000年的12.43%、2010年的22.31%。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天长市人口老龄化正呈现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农村需要照料的老人比例呈高发态势。

(一)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影响到经济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必然造成劳动力减少,从而影响到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普查资料显示,天长市16岁以下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如15岁10764人、14岁9450人、13岁7640人等等,加上劳动力人口外流,势必导致该市新增劳动力人口逐渐短缺。

(二)人口老龄化对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严峻挑战,社会养老压力增大。

一是养老保险压力剧增。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导致抚养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养老金缴费者逐步减少,领取者逐渐增多,养老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直接冲击着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医疗资金需求膨胀。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逐渐下降,在医疗方面的支出也远远高于年轻人和中年人。除了医药费用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高龄老人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期照护服务和相应的资金支持,对公共医疗和公共财政造成巨大压力。普查资料显示,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依靠退离休养老金生活的只占9.80%,但依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67.71%,还有3.47%依赖于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

(三)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实行计划生育后,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大量“四二一”家庭,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不论是家庭的经济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普查资料显示,天长市60岁及以上的单身老人户有4118户,一对老年夫妇户有26895户,约占全市家庭户总户数的17.2%,这是一个庞大的独居或空巢老人群体。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目前天长市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时期,同时,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还将加剧,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并将成为影响天长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加快经济建设,提高社会赡养能力

人口老龄化,必将给社会经济带来压力。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属于先富后老或边富边老。而天长市老龄化则提前来临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加快发展经济,要把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只有“蛋糕”做大了,很多事情才有能力妥善的解决。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社会财富,以获得足够的财政储备,提高社会赡养能力。

(二)强化全社会养老服务功能,提倡全社会养老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在现阶段亟须建设“梯度”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混合养老等方式并存,提倡全社会都来关爱老年人,赡养老年人,因地制宜解决养老问题。应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发挥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优势,建立多家庭互助联合体,组建养老照顾网络,互帮互助,也可以法律咨询、婚介以及康乐中心等方面的服务,不断完善服务项目设施、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服务网络。发展专业的老年人服务机构,由专门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如老年人托护中心、心理咨询与保健。

老年人口范文篇5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中老年人;健康效果;变化趋势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形势日益严峻,基本医疗保险下的健康压力与经济压力也日益增大[1-2]。在此背景下我国3种不同基本医疗保险类型对于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到底有何差异,变化趋势如何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基于CHARLS数据库2011、2013和2015年的数据探究不同基本医疗保险类型对于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并分析健康效果差异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旨在提高中老年人健康公平性,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卫生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3-4]。

1对象与方法

1.1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养老和追踪调查(ChinaHealthandRetirementLongitudinalSurvey,CHARLS)中2011年的基线调查数据,2013和2015年的追踪调查数据。该数据是由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主持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型抽样调查项目,对全国30个省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采取面对面访谈方式入户调查,收集了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高质量微观数据,用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制定和完善我国相关政策提供更加科学的基础。1.2对象。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2013和2015年均参加调查且年龄在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1.3评价指标。自评健康是个人根据自我感受对自身的客观状况做出的评价,可以反映个体对自身健康期望、医疗卫生可及性等的主观评价。本文采用自评健康状况得分作为主观维度的健康状况指标来测量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穿衣、进食、洗澡、起床、上厕所和控制大小便6个方面,是用来测评老年活动能力的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个人机体功能状态,本研究采用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下简称BADL评分)作为客观维度的健康状况指标来测量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5-6]。1.4统计分析。对于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对2011、2013和2015年样本分别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再将3年数据合并进行混合面板数据的回归,除了之前控制的变量以外,再纳入年份变量以及基本医疗保险与年份的交互项[7]。

2结果

2.1基本情况。纳入2011、2013和2015年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5442名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上: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占63.93%,男性比例为36.07%。调查人群的文化程度整体偏低,文盲的比例为57.46%。婚姻状况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幅度很小,已婚人士略微减少,未婚人士略微增加。在生活方式上:不吸烟与不喝酒的人口居多,3年整体情况类似。在社会及经济状况上:大多数调查对象居住在农村,占70.16%,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占29.84%,分布在东,中,西部3个地区的人口较为均衡(表1)。2.2不同基本医疗保险类型对于BADL评分的影响。45岁及以上全样本人群: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中控制个人基本情况,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后,以BADL评分作为因变量,以城职保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2011年城职保与城居保对于BADL评分影响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R=0.836,P>0.05),而新农合对于BADL评分的影响却低于城职保对于BADL评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33,P<0.05)。2013年的回归结果显示城居保与城职保对于BADL评分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53,P>0.05),但新农合对于BADL评分的影响却低于城职保对于BADL评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18,P<0.05)。2015年下的回归结果与2013下的回归结果类似,城居保与城职保对于BADL评分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11,P>0.05),但是新农合对于BADL评分的影响低于城职保对于BADL评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76,P<0.05)。考虑到慢性病患病人群健康水平较低,更依赖医疗服务,更具可比性,因此对慢性病患病的样本人群同样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慢性病患病人群下的回归结果与全样本人群下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但总体来看,在慢性病患病人群中新农合与城职保,城居保对于BADL评分影响的差异更大(表2)。2.3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对于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在有序Logistic统计模型中控制个人基本特征、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状况等混杂因素后,以自评健康状况等级评分作为因变量,以城职保作为对照组。在45岁及以上全样本人群中,2011年的回归结果提示城居保与城职保对于自评健康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82,P<0.05),而新农合与城职保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R=0.834,P>0.05)。2013年的回归结果则显示出了较大的不同,城居保、新农合与城职保对于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城居保:OR=0.932,P>0.05;新农合:OR=0.892,P>0.05)。2015年的回归结果提示城居保与城职保对于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OR=0.89,P>0.05),但新农合与城职保对于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35,P<0.05)。在中老年慢性病人群中,不同基本医疗保险类型下对于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情况与一般人群大体一致,在个别年份的回归结果与一般居民下的回归结果情况有所差异(表3)。2.4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对于健康状况影响的变化趋势。基本医疗保险对于中老年人主客观维度健康状况的影响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在对于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上:无论是在全样本人群还是在慢性病人群中,城居保与年份交互项均为正且在2013年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城居保对于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随着时间流逝有所上升,与城职保对于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有所减小。而新农合与年份交互项均为负值,提示新农合与城职保对于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可能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而对于BADL评分的影响上,无论是在全样本人群还是在慢性病人群中,城居保与年份的交互项在0值上下波动且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城居保与城职保对于BADL评分影响的差异波动较小。而新农合与年份的交互项均为正且在2015年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新农合对于BADL的改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流逝有所上升,与城职保影响间的差异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表4)。

3讨论

老年人口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洪峰;上海市

一、老年人口高龄化的概念和内容

老年人口高龄化(agingoftheaged)概念是在人口老龄化(agingofpopulation)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国际上,人口高龄化一般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theoldestold)占全体老年人口(≥60或65岁者)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笔者倾向于将“老年人15高龄化”界定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其衡量指标为高龄化系数即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在国际上,老年人口高龄化现象开始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1998年10月,在联合国“99国际老年人年”的启动仪式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世界人口在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龄化”。据国内学者的预测,全球高龄人口绝对数将从2000年的6900万发展到2020年的1.32亿、2050年的3.7亿,同时,全球高龄人口占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也将从2000年的16.5%发展到2020年的18.9%、2050年的25.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龄化现象开始逐渐从老龄化进程中分离出来,无论从外在表现来看,还是从内部成因来分析,老年人口高龄化现象可以说是人口老龄化的某种“质变”。笔者因此认为,需要对相互联系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这两个概念加以学理上的区别和界定:首先,在增长机制方面,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婴儿出生率的下降即少子老龄化,而老年人口高龄化则在于老年人死亡率的下降,即在老年人存活率上升的条件下,老龄化从以生育率下降为主导的“底部老龄化”转向以死亡率下降为主导的“顶部老龄化”,其结果就是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其次,在外在表现方面,人口老龄化更多是指全体人口的老龄化(agingofpopulation),而高龄化则是指老年人口自身的老龄化(agingoftheaged),是通过老年人口进入高龄人口数量的直接增加而形成的绝对老龄化现象;最后,在时间序列方面,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惯性推移”效应,将对高龄化产生“高龄洪峰”现象,存在一个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关系,一般情况下也可将高龄化称之为“二次老龄化”。

二、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现状及发展特点

1.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现状

上海市作为全国老龄化水平最高的地区,1979年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率先形成老年型人口结构。经过近30年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截至2006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80.97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75.62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1%。据上海市统计局的预测,上海比全国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水平越来越高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平缓发展的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趋势加快。截止2006年末,高龄人口已经达到46.7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4%,占老龄人口的比例已达15.97%。在1996—2006年这10年间,上海市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绝对数从24.8万人增长到46.7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6.41%,大大高于同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9%的年均增长率,而其中百岁及以上超高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17.52%,从1998年的208人增长到2006年末的680人,成为高龄人口中增长最为迅猛的群体。

据笔者的预测从2000—2030年这30年将是未来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迅猛发展的时期,可以称之为“高龄洪峰”时期。如表1所示,在这一时期内,高龄人口增长率将大大提高,绝对数将从2000年的29.9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59.1万人、2015年的80.6万人、2030年的204.7万人;高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2.27%发展到2010年的4.25%、2015年的5.67%、2030年的13.43%;高龄人口占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12.40%发展到2010年的20.73%、2015年的26.25%、2030年的53.33%。到2030年,上海市高龄化将接近峰值。

2.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的三个特点

上海市是全国老年人口高龄化最早开始的地区,在2000—2040年之间,全国范围仍处于由低速老龄化阶段转向高速老龄化阶段的时候,上海已经在老龄化平稳发展的同时开始了“二次老龄化”,并进入高速高龄化阶段。在未来30年,上海的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顶端高龄化:高龄化本质上是老龄人口自身的老龄化老年人口自身也在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全球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讨论。从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产生的成因来看,老年人死亡率下降对高龄化的贡献率最大,即基于老年人生理年龄延长而使日历年龄延长,显示了高龄化发展从“底部老龄化”转向“顶端老龄化”的发展态势。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下降和存活率上升,老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造成高龄老人绝对数的大量增加。与此同时,上海市生育率水平的长期平稳发展,使其对高龄化的作用减弱。因此,老年人口自身的老龄化是高龄化的主导因素。

(2)高速高龄化:高龄化的速度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非常迅速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与国际上公认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日本接近。日本成为老年型人口仅用了22年时间,而我国也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老年人口高龄化而言,人口老龄化洪峰的发展态势,将在人口结构金字塔产生“惯性推移”效应,即由“老龄洪峰”推移到“高龄洪峰”,对高龄化速度产生人口结构意义上的催化。笔者对上海市高龄化发展的简单预测就反映了这方面的冲击,从1996年到2005年这10年时间,高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是老龄人口的4.3倍,因此,高龄化的洪峰态势较之老龄化更加严峻。

(3)规模高龄化:随着高龄化速度的加快,高龄规模将非常庞大上海市是一座拥有1778万常住人口(截至2005年底)的大型城市。在高龄化迅猛发展的未来30年中,高龄人口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非常庞大的规模。假定在上海市总人口数维持不变、婴儿出生率保持当前水平、少儿抚养系数基本不变和老年抚养系数不断上升的前提下,迅速增加的高龄规模将使老年供养系数加速上升,并面临因抚养难度系数增大而使劳动年龄人口负担更大压力的局面。因此,高龄化所产生的规模效应是巨大的。

总之,通过对上海未来30年“高龄洪峰”的分析可以看出,顶端高龄化、高速高龄化和规模高龄化是上海未来高龄化发展趋势的三大特点。除此之外,不同步性、不规则性、累积性强也将是高龄化的特点。在对高龄化应对策略分析中,要格外注意这三大特点,同时结合其他特点加以研究。

3.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阶段分析

据笔者的简单预测显示,从2000—2030年这30年将是未来上海市“高龄洪峰”时期,而从2030年开始,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将从迅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并一直延续到2060年。这个发展态势是由于1950—1980年这30年生育率居高不下和死亡率迅速下降造成的“人口生育洪峰”所形成的人口结构金字塔“惯性推移”效应决定的,将会从1950—1980年的“少儿洪峰”推移到1970~2000年的“中青年洪峰”、1990—2020年的“老龄洪峰”、2000—2030年的“高龄洪峰”,2030—2060年则属于高龄洪峰向静止型人口过渡时期,在2060年后形成生育率和死亡率两低为特征的静止型稳定人口类型。具体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笔者依据人口惯性推移效应所形成的高龄洪峰所划分的6个阶段之间,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在时间序列上连续的每两个阶段各有10年过渡时期,这主要是考虑了人口惯性推移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如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等的实际偏差。随着各个阶段惯性推移的发展,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前生育高峰所形成的“少儿洪峰”,推移成“中青年洪峰”,再推移成“老龄洪峰”和“高龄洪峰”,最后推移成“洪峰过渡”和“洪峰结束”;相对应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分别为:人口金字塔、人口菱形塔、人口倒金字塔、人口方形塔4种理论上的理想人口结构图。具体表示为图1。

三、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影响及其挑战

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迅速发展及逐渐增大的高龄老人群体,对上海现行的老年社会服务模式形成严重的冲击。由于高龄老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长期经常性照料需求急剧增加,而长期照料提供者将由家庭转向社会,因此,老年人口高龄化对老年社会服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之成为未来需要加以完善的重要问题。总的来看,未来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影响及其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住方式的变化和家庭观念的变化

在上海这样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城市里,传统家庭观念受到冲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居住规模的缩小,二是家庭人际关系的转变。随着城市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一般情况下,子女选择单独居住方式,使家庭居住规模缩小,在造成老人家庭类型中空巢家庭比例上升的同时,空巢家庭的持续时间较之以往也增长了。随着居住方式的变化,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也在发生转变,父母与子女之间保持一种“有距离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有限度的,子女无法全面负担起传统供养父母的责任,对父母的长期照顾也是有限度的。同时,高龄化所形成的3代甚至4代人际关系,在“高龄老人一低龄老人一中青年子女”之间使中青年子女照顾老人的任务增重,而年轻一代赡养老人的价值观念也开始淡薄。2006年末,上海纯老年人家庭为78.92万,占老年人总数的28.56%,其中单身独居老人l7.24万。

2.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增加和未来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境

如前所述,高龄化在未来30年的迅猛发展,其直接后果就是高龄老人预期寿命的大幅度延长,高龄老人绝对数的大量增加。高龄化所造成老年人存活率大幅度上升,将再次形成三代甚至四代、五代同堂的家庭规模,使中青年子女的长期照顾对象增加。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独生子女家庭大量增加。“4—2一l”3代共存的倒三角型家庭结构被认为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结构。虽然他们不一定居住在一起,但在代际关系上形成4个老人、2个中年人、1个青年人共存的形态。随着高龄化趋势的加快,在这个青年人完成婚姻之后,可能和伴侣共同面对8个高龄老人、4个低龄老人的长期照顾重任(在假设家庭内部老人全部存活的前提下),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他们将无法独立承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子女减少到极限所引发的家庭养老支持问题,将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3.长期化、重度化和多样化的高龄老人照料服务需求增大

在高龄老人群体不断壮大的同时,其中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长期照料的失能或失智老人也随之增加。低龄老人依靠养老金和夫妻问互助可以单独生活,高龄老人中则可能因为老年痴呆症等慢性疾病而使需要重度长期照料的人数迅速增加。同时由于老年人经济支付能力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对照料服务供给也提出多样化要求。据同上海情形相似的日本人口统计资料,“1995年时65岁以上老人中每千人即有194.5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与照护”,而在70岁以上老人中,这个数据是221.9人,在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中,这个数据将更大。

4.女性就业者的增加和长期照料服务提供的减少

一直以来,女性在高龄老人的家庭照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年轻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渐增加,劳动参与率不断提高,中年女性就业、再就业和兼职的比例也非常高,因此妇女花费在家庭中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工作与家庭分离的职业妇女,在长期照料服务提供方面,不但照料时间无法保证,而且照料质量也在下降。这种变化的直接结果是长期照料提供的减少,使得依靠儿媳、女儿长期照顾高龄老人的传统家庭照顾方式崩溃。

5.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和老年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

老年人口范文篇7

关键词:老年人口;老年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l%。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比重从2000年的9.9%增长到16%;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人,比重从2000年的6.7%增长到11.2%。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将对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日益关注。在深度老龄化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我国的老年人力资源是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

一、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老年人口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都是以老年人口曾经的和正在进行的劳动生产实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老年人口群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连续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经验主要都是依靠口手相传,老年人口对生产经验与社会文明的传承作用尤为明显。在工业化时代,一方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以过去的生产经验为基础的;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在社会中实际上仍代表着最为丰富的生产经验。

(二)老年人口具有独特的经验型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教育与培训投资,但是通过“干中学”所积累的经验型人力资本同样是人力资本形成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老年人随着工作年限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持续积累,具有其他群体人口所难以比拟的经验型人力资本。另外,相对应的还有社会资本,它是指“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联系,通过它们可以使人们得到使用(其他形式)资本的机会”。老年人在社会资本存量方面当然是得天独厚的,其动员个人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可小视。

(三)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经济活动参与程度起着代际示范作用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老年人口群体的生活状况如何,不仅仅对其自身是否能够安享晚年意义重大,同时也对当前的劳动力群体即未来的老年人口群体起着不可忽视的示范作用。例如,我国当前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不能使得当前的老年人口“老有所养”,就至少会令现在的劳动力群体降低对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险制度所能提供的养老待遇水平的预期,直至彻底丧失信心。如此,就会波及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

(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有着积极的经济效应

正如教育投资同时具有生产特性和消费特性一样,进行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活动,就意味着大量专门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只要正确加以引导,就可以使得经济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趋势相吻合,从而拉动需求、增进人力资本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二、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老年群体规模庞大,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从成年型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法国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邻国日本也用了25年,而我国仅仅用了18年。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41%,而到200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6.96%,200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这一比重已经增长到8.1%。

(二)老年群体人口素质低,大多分布在乡村

我国有着发展中国家典型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经济结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下。首先,我国老龄化进程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对于乡村而言更是如此,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其次,如果以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的标准,我国农村1999年就迈入了老龄化阶段,反而早于城镇;再次,我国大部分人口仍生活在农村,老年人口也大多分布在乡村。所以,农村地区的未富先老尤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较低

在劳动力市场上,即便是未到退休年龄的中年群体也往往面临着严重的年龄歧视问题。企业用工逐步向高学历、年轻化的标准看齐,机关事业单位也在加快推行“干部年轻化”的发展步伐。并且,在经济领域的被排斥地位决定了老年人口在其他领域的绝对的非主流地位,从而造成在当今重要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中,基本上没有老年人口的影子。

(四)在家庭和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由于在社会与经济生活中各个领域的被排斥和非主流的地位,老年人口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下降成为必然。整个社会之中,从日常生活消费到娱乐和新闻媒体,都洋溢着一种把年轻人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服务对象的气氛。这其中固然有市场经济自发运行配置各种资源的作用和过程,但如果从老年人口群体的福利状况的角度考虑,似乎也可以说是一种市场失灵。并且,这种市场失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同样必然会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

三、有效开发和利用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充分认识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价值

人力资源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能为社会创造物质的、精神的和文化的财富,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口群体的总称,它更为强调的是人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因而是个广义的概念。老年人口群体完全符合人力资源的概念,并且其中肯定也包含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资源。正如早在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所指出的:“老年只是每一个人的生命期、事业的经验和自然延续。而他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在整个生命周期都一直存在。”这种认识事实上既肯定了老年人的价值,又承认了老年人对于社会经济活动参与应有的权利。

(二)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

由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对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政府应当建立老年人力资源信息网络,规范有序地进行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活动。政府应当进行以发掘、培养和发展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能力和潜力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以建立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系统。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系统至少应包括目标体系、投资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同时,有效的老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与开发系统相辅相成的,它和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相似,也应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选拔、培训、职业发展、绩效管理以及福利等一系列管理过程和环节。

(三)积极推进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渠道,积极推进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既适应老龄社会的需要,同时也适应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需要。尽管我国对于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十分重视,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学制和多学科的老年教育体系,但从现状上看,往往重视的是老年教育的“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功能,其娱乐性有余而生产性功能不足。因此,推进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可以考虑在充分认识老年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计划与管理,促使老年教育部分甚至是更多地向具有生产性功能的方向转变,以促进老年人口群体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年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但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陶冶老年人的情操,还可以起到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积极效果。

老年人口范文篇8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体育;对策

2015年上半年,有关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报道频繁见诸于报端,人口老龄化本不是新鲜社会问题,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各国因国情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问题。近几年,伴随着低出生率和年轻人才外流现象,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出现加剧的趋势,老年人口所占的人口比重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老年人口的增加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指导老年人科学、健康的锻炼身体,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是老龄化社会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1.老龄化程度加剧

造成东北地区老龄化加剧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超低的出生率,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生育率为1.18,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只有0.74、0.76、0.75,如果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2017年东北地区人口将出现负增长,人口规模将出现萎缩的现象;第二,年轻人外流,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导致国内人口不断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据中国青年网报道,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减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是东北人口主要流入地。新生人口的锐减,年轻人的快速南下,造成东北地区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加剧。

2.老年人口多、比重大

截至2013年,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69.8万人,占总人口的14.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40.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8%。据预测,2020年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765万,老龄化水平将达19%;2045年黑龙江省老龄化水平将达33%以上。辽宁、吉林老年人口已达到789万人和467.4万人,分别占两省总人口的18.5%和15.6%。这些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形式严峻,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加速上升。

二、东北地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1.抽样方法、问卷调查

本研究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随机抽取东北三省的九个城市的720位60—79岁之间的老人为调研对象,分别是沈阳市、鞍山市、铁岭市、长春市、四平市、通化市、哈尔滨市、佳木斯市、齐齐哈尔市,每个城市调研80人,其中老年男性为50人,老年女性30人。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有哪些;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发放调查问卷共计720份,回收问卷710份,其中有效问卷665份,老年男性有效问卷为430份,女性有效问卷为235份。

2.老年人是否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调查统计得出,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女性高于老年男性,对体育锻炼持有无所谓,没有感觉的男女比例几乎相同。这种现象符合正常的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规律,老年女性对体育的喜欢程度高于男性,这也是东北地区城市老年人表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说明东北地区城市老年女性对健康的追求较为强烈。

3.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构成

数据分析得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上,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差异较大,老年男性主要以广场舞、徒步、武术三个项目为主,三个项目所占比重达到了89.53%,老年女性主要以广场舞为主,所占比例为79.15%。这种现象说明,对场地要求不高、参与门槛较低、几乎没有经济投入的项目是老年朋友的首要选择。

4.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

统计结果得出,每周能达到1—2次的锻炼人数的比例是最高的,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所占比例几乎相同;每周锻炼3—4次的人数所占比例为16.84%,每周5—6次及以上的人数更少。从中可以看出,老年人由于对健康的追求,多数人还是喜欢健身,但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较低。

5.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

分析得出,超过一半的老年人都是在小区空地上进行健身,主要是因为,在小区里参加活动方便,离家较近,节省路途时间,一旦家里有事,又可以马上回家,这种便捷性是老年人参加活动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小区空地虽然给老人提供了健身的方便,但是国内大多数小区的规划中,很少有供人们健身使用的空地,老人们只能选择稍微宽阔一点的地方作为健身场地,开展简单的体育锻炼;公园是老年人锻炼的最佳场所,但是城市中公园的数量较少,如果去公园参加锻炼,要走很远的路程,加上老人出行不方便,所以公园成为很多老年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有相当一部分老人选择了马路边进行锻炼,由于城市车辆的增多,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马路边锻炼对老年人身体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6.影响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统计结果来看,没有时间和没有场地是影响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对老人依靠为较严重,在家务上、照顾下一代上都需要老人的帮扶,这就导致老人很难有规律性的参加体育锻炼。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可以看出,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开展的情况并不乐观,虽然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有着美好的愿望,但现实中,健身场地的缺失,健身项目的单调,家庭事务的缠身,没有固定的健身组织,导致老年人健身活动不规律,健身效果不佳。

三、发展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对策

1.建立老年体育社区服务体系

目前国家已明确了城市社区建设主要任务包括“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明确了“社区服务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社区工作应该把老年人体育锻炼工作纳入到日常服务中,结合社区情况,维护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体育锻炼环境,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使他们安度晚年。

2.积极开发老年体育消费市场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增多,关于老年人的“夕阳产品”也迎来了春天,老年体育消费是“夕阳产品”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因此,要依据老年人消费水平和消费行为特点,推出老年人体育消费产品的多样化,同时,要重点加强老年人的思想工作,使“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

3.加强老年体育专业指导员的人才建设

我国部分体育院校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建设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从目前情况来看,社区指导员人数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体育社会指导员是薄弱环节,从事指导老年体育工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因此,体育类高校要加大社区指导员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专业技术能力过硬,理论知识丰富,热爱社区体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同时,社区要为体育指导员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提高指导员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人才走入到基层,走入到老年人体育锻炼中。

4.政府加大对社区、小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研究的实地调研情况,发现健身场地是制约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原因,先前,报纸电视等媒体不乏报道过老年人为了跳广场舞,转战到地下车库,移开马路边的私家车等情况,可见,居民小区里健身场地是多么的匮乏,在场地资源得不到保证的前提下,探讨老年人健身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政府应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小区的规划建设,让那些没有体育设施,没有健身场所的小区不能挂牌销售,同时,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加大社区体育健身器材、健身场地的建设,从制度上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

作者:田福军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

[4]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54.

老年人口范文篇9

近年来,市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首都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进程中必须积极、主动、科学应对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老年群体的健康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

健康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群体是一类体质脆弱、经济条件相对较低的社会弱势群体,关爱老年人、提高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彰显首都文明进步、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标志。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较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育率的逐年下降,市人口年龄结构正经历快速的改变,老年人口规模逐渐扩大。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226.6万,占户籍人口的18.2%,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8.8万,占户籍人口的13.6%。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32.6万,占老年人口的14.4%;纯老年家庭人口41.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低保老年人49693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2%;城市老年人口占76%,农村老年人口占24%。

二是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目前,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81岁。但是,预期寿命的延长并不代表健康寿命的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机能不断衰退,免疫能力下降,患病率和发病率显著增多。据统计,全市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4%。老年人群中60%~70%有慢性病史,人均患有2到3种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的3.6倍,60岁以上老年人余寿中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长期的病痛也易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疾病。

三是老年群体经济条件相对较低。一方面绝大多数的老年人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停止收入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养老金、子女供养、政府补贴等方式获取经济保障,使老年人经济收入相对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疾病增多,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成为除日常生活支出外的第二大支出项,所占比重高达16.9%。尤其是高龄、失能老人对生活照料、日间看护、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大量需求,使中低收入的老年人背负较大的经济负担。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健康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人口老龄化对健康城市建设提出新要求

市自199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近几年全市老年人口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凸显,养老问题已成为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对打造健康社会、建设健康城市带来一系列影响和挑战。

一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劳动力资源的角度看,虽然未来一段时间内,市不会因人口老龄化而出现劳动力资源短缺,但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青年劳动力比例下降,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经济活动人口负担的角度看,人口老龄化使老年抚养比例持续上升,2009年底市老年抚养系数达到25.3%,每四名劳动力赡养一名老人,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日益加重。从全市整体经济结构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将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和投资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催生老龄产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发达国家老龄产业已成功地走向市场,老年人的公共支出是年轻人的三倍,己成为占第三产业比重很大的产业。

二是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首先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加,需要社会赡养的老年人口持续增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相应成倍增长,从而使社会负担日益加重,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其次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及老年人口不断高龄化、空巢化,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三是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结构和养老模式的影响。伴随人口老龄化发展,市家庭规模正在不断缩小,“421”(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家庭结构大量出现,空巢老年家庭和单身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引起代际关系在供养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巨大的挑战,家庭养老功能部分向社区和社会养老转移成为必然。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稳定,是建设健康城市的内在要求。要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统筹解决养老问题,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

三、健康城市建设为养老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健康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城市打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健康乐园。随着健康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老年人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将会不断得到改善,这为实现养老问题的有效解决,养老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以建设健康城市为契机,积极引导全社会正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用健康乐观的心态迎接老龄化挑战,大力倡导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使老年人在愉快、温暖、祥和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二是为养老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建设健康城市要求转变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以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这为推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动力。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科学设置、合理布局养老院、康复中心、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落实建设用地,使老年人活动有场所;加强街道(乡镇)、社区(村)老年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无障碍公共设施与服务体系,使老年人出行更方便;实施老年人健康促进战略,提升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使老年人身心更健康;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

三是老年人发挥余热,为建设健康城市做出贡献。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可以创造出新价值的社会资源。老年人能够发挥自身的经验、知识、智慧的优势,力所能及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活动,以家庭劳务、帮带下一代、公益服务等形式,体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减轻由于老年人口增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同时,老年人是稳定社会、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传递科学知识、弘扬先进文化、进行传统教育等方面,老年人也是一支特殊的队伍。要积极挖掘这一资源,为老年人发挥余热搭建适宜的平台,为建设健康城市聚智出力、做出贡献。

第二节市养老事业发展主要成绩及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市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坚持把养老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紧紧围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加快养老体系建设,首都老龄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市养老事业发展主要成绩

近年来,市老龄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全体人口,社会敬老优待服务惠及城乡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创新发展,养老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老年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一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全体人口。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了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上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科学调整机制,196.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上调。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17.2万名参保人员享受到保险待遇。建立了福利养老金制度,61.3万名无社会保障城乡老年居民享受福利养老金待遇。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城乡老年社会救助体系,4万名老年人应保尽保。建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了五保人员供养模式从村民互助向公共财政供养的转变。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2.2万名9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完善了征地超转人员生活保障制度。实行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奖励扶助制度。

二是老年人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老年人医疗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费用负担逐步减轻。完善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制定了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制度,18万名老年人每年享受参保费用补贴。提高了征地超转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健全了覆盖老年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以老年人为服务重点的康复医院、护理院正在试点,临终关怀院(或病区)已出现。大、中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六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老年医疗服务作为重点,大力推行社区首诊制并为老年人提供“三优先”(就诊、出诊、建立家庭病床)服务,为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普及老年人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三是敬老优待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文体娱乐等方面共11项优待措施。为160万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卡,老年人持卡免费乘坐市域内969条线路公交车,部分公园、景区、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院)、公共体育场馆、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市、区老年心理咨询热线(96156)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社会法律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免费或优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

四是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创新发展。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提出了“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和新目标(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在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社区托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制定实施了《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建立了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年人补助医疗制度,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床位总数达到71589张,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格局。

五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开辟适合老年人使用和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配备相关设施,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实施“山区星光计划”,共投入资金近3亿元,城乡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初具规模,成为老年人养老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场所。积极开展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配备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体育器材。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培育学习品牌,探索实践终身学习的实现形式和途径。积极组织有益于老年人科学养老和文化养老等方面的选题出版。

六是老龄社会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围绕各项老龄政策,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报道,增强老年人和社会各界对政策的知晓度,大力倡导和弘扬敬老风尚。建立了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制度。认真做好老年人的信访接待工作。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市人大对落实老年法律法规开展的执法检查,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对发展老龄事业提出的建议、议案、提案。

二、市养老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市养老事业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建设健康城市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和问题。

一是社会老龄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当前市老龄人口以年均17万的数量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320万,占总人口的2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社会各界对老龄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对老龄工作的紧迫性认识都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二是养老保障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老年人保障水平还不高,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老年人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

三是养老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支撑体系还不健全,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整体服务水平还不高。养老床位与“9064”养老服务发展目标和群众的需求相比存在差距,养老服务机构空间分布不尽合理,养老床位存在空置现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是老龄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基层老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机构设置、经费保障、人员队伍和工作机制等还不健全。老年人口动态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尚未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队伍缺口大,服务质量不高。

第三节解决市养老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十二五”时期,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积极、主动、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强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社会养老服务多层次、多样化发展格局,老龄工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养老理论、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养老工作、养老科技、养老文化六大支撑体系,稳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加快建设健康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老龄政策理论体系建设

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方针,确立本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养老政策理论体系。

一是加强战略研究。站在“人文、科技、绿色”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深入分析首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形势、特点和规律,从物质、精神、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系统解决老龄问题的有效对策。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围绕“9064”养老服务模式,整合现有法规制度,加快新政策、新法规的创制工作,制定养老机构设施建设、老龄产业发展等规划,完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关怀等服务标准,抓好《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修订工作,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

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和技术优势,加强与兄弟省市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老年学学科建设和养老相关专业建设,探索建立老龄事业发展研究基地,培育老龄政策理论研究队伍。

(二)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以社会养老保险、老年社会救助和老年社会福利为基础,以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建立起制度更加完备、政策相互衔接、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一体化、人群全覆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无业居民医疗保险、“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制度,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新格局。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科学增长机制。

二是提高老年人社会救助水平。加大对城市“三无”、农村五保、城乡残疾老年人的救助力度,逐步建设起水平更高、城乡一体的老年人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困难老年人生活补助和“双节”(重阳节、春节)慰问制度。健全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奖励扶助制度。研究制定低收入家庭的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补助办法。

三是继续推进老年福利向适度普惠转变。完善高龄津贴制度,将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群扩展至80周岁及以上,建立高龄津贴正常调整机制。完善老年人医疗补助制度,将享受医疗补助人群范围扩展至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完善老年人优待办法,适时扩大优待人群、扩展优待内容、提高优待服务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和商业养老保险。积极引导社会慈善力量实施安老助养慈善服务项目。鼓励发展商业性养老保险,提倡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探索研究长期护理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制度。

(三)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9064”养老服务模式,以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以覆盖有需求的老年人为立足点,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继续实施“九养政策”。继续为高龄老年人和重度残疾老年人发放居家养老(助残)服务补贴,完善服务补贴的管理和使用办法;完善服务商扶持政策和准入退出机制,制订家政入户服务、老年餐饮服务、日间托老服务、精神关怀服务等行业服务标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

二是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立市、区(县)、街(乡镇)、居(村)四级养老服务中心,市级建立综合性的养老管理服务中心,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将区(县)、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的功能和人员设置纳入社区服务中心中统筹安排,依托已建城乡星光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2000个社区(村)养老服务中心,发展6000个托老(残)所、6万张托老(残)床位和1万个养老(助残)餐桌,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中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

三是强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老年护理院建设,解决占老年人口6%的不能自理老年人、残疾人居家生活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问题。依托社区服务平台和网络,应用“96156”热线电话、“小帮手”电子服务器、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技术手段,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

四是继续加快养老机构建设。认真落实《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0-2020)》,统筹城乡养老机构布局,建设城南敬老院和老年社区二期工程,每个区县均建立1所400张以上床位的区县级养老服务机构,完善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加大乡镇敬老院建设的资助力度,加快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养老床位新增5万张,总量达到12万张,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达3.8张,其中,护养型养老床位占50%,基本满足4%老年人机构养老的服务需求。

五是培育三支养老服务队伍。一支专业化养老护理员队伍,由市属中专卫校、护校和其他有条件的机构开设护理员培训课程,完善培训、取证、上岗的全过程管理,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护理员数50人。一支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员队伍,一支助老敬老志愿服务队。

六是完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以市级老年医院为龙头,以区县老年医院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以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康复院、护理院、临终关怀院为补充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市老年病床位达到6000张,老年中长期护理床位达到5000张。强化社区卫生为老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诊断治疗、慢病防控、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卫生服务,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

七是优化老年人生活环境。加强对居住小区、园林绿地、既有道路、建筑物等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老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推进无障碍交通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创建活动,努力将首都建设成为“老年友好型城市”。

(四)加强养老科技体系建设

按照“科技”建设要求,加强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建设,构建养老管理和服务平台,提高养老工作效率,提升老年人科技养老体验。

一是建设老年人口管理和服务平台。依托市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社区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和民政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加强老年人口信息登记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整合老年人优待卡、养老(助残)服务券、高龄津贴和老年人补助医疗领取证的功能,提高老年养老工作效率。

二是建立养老事业发展决策分析系统。建立养老事业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和数据库,为制定老龄政策和开展养老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三是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坚持科技应用和创新发展,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引进、开发适合于老年人使用的新产品,提高老年服务用品科技含量和养老服务科技水平,促进老年人共享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成果。

(五)加强养老文化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用养老文化引领首都老龄事业创新发展,将养老文化和文化养老相结合,创新养老理念,丰富养老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

一是加大老龄事业宣传力度。发挥老龄文化的激励、导向功能,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坚持开展年度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开设专栏、专题、专版、专刊,加大对老龄化发展形势、老龄政策、老龄工作和社会为老服务典型人物和事迹等宣传报道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老龄问题的认识,增强老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社会氛围。

二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完善老年人文化、教育、健身设施和场所,推出更多的老年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引导、鼓励、帮助老年人积极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加强老年教育,完善教育设施,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和精神关怀、健康指导服务,推进老年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促进老年人身心更健康。

三是加强老龄工作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和老龄工作宗旨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观念,树立良好的老龄工作职业形象,提升履职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努力地做好老龄工作,充分体现老龄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六)加强养老工作体系建设

理顺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老龄工作力量,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年人社会管理格局。

一是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协调决策、组织指导、督促落实作用,形成解决养老问题的合力,提高老年社会管理水平。

老年人口范文篇10

关于老龄化国际上的定义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了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7%。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到2000年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7.0%,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10.3%,可以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我国人口已经面临老龄化形势。2006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4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11%。据我国学者预测,到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3.1亿,占总人口比重20.42%;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高达4.37亿,达到人口总比重的31.2%。“未富先老”的老龄化形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膨胀以及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日益膨大的老年消费群体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老龄产业的发展将不仅有刺于老龄问题的妥善解决,而且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而研究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老龄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消费群体的巨大需求。

(1)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指导。

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一系列基本制度作支撑。尽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认同老龄产业必须走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但到目前为止,针对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进老龄事业的产业化发展,还缺乏一套全面系统的战略思路和行业规划。老龄产业涉及到我国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包括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涉及工商、民政、老龄委员会、财政、劳动、社会保障、计委、国税、地税、物价、银行等许多部门,这样就导致在老年保障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政出多门,难以协调统一,缺乏互补与合力的问题。费用征收、银行贷款、财政资金支持等具体规定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落实,社会企业、个人兴办老龄产业投资审批手续繁杂,优惠政策不落实,投资者在财税、金融、地税、信贷等方面很难得到相应的支持。政策与资金的双重缺位,造成目前老龄产业发展后续乏力,使当前老龄市场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在规模和结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均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2)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养老保障程度低,覆盖率低,社会养老概念差,家庭养老概念重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老龄化产业的发展。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由政府和企业“包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低水平的全民福利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它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进展相对缓慢和滞后。因此,尽管改革以来我国城镇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均有显著提高,城镇职工的退休金和养老金也随之增长,但由于与老龄人口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一些制度和举措尚未落实并实施,个别地方在政策执行中又存在一些失误和偏差(如退休金、养老金的拖欠,医疗费用报销难等),都无形之中增大了老龄人口的后顾之忧,严重抑制了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使相当一部分现实购买力转化为储蓄,老年人口有支付能力的现实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且增长乏力,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老龄人口消费结构单一和消费需求不足。

首先,我国老龄市场具有其特殊性,老龄人口的消费行为具有平稳化和退行性特征。老龄人口消费模式多为理智型的消费类型,大部分支出是用于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精神生活消费支出比较少,因此拓宽老人消费结构是中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关键。其次,传统观念影响老龄消费需求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陈旧、落后,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消费社会化程度低。老龄消费重积累、轻消费。高层次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精神文化消费较少;重子孙,轻自身,很多老年人的消费支出大部分都用在子孙身上。老年人的消费主要集中于生存资料消费、物质资料消费,而享受性、发展性资料的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生态消费、服务消费比重太小。

(4)老年用品、服务及休闲文化领域发展滞后。

首先,老年用品供给短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手杖、轮椅等以及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即使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也很难找到老年消费品专卖店,即使有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保健型、方便型、舒适型商品也少之又少。其次,在老年服务业领域,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和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滞后中的滞后。再者,在老年休闲文化领域,日前我国老年人的娱乐场所主要是在家里、马路上和公园里,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可自由支配收入高,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和个人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专门针对老年人休闲娱乐市场的潜力巨大。(5)养老机构缺少行业规范问题颇多。

①报批程序不到位,便急于仓促上马,留下隐患。②入住率低,经济效益低,亏损面广。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急需老龄机构的扩展,但现在市场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老年公寓建好后都大量闲置,造成浪费。更重要的是,低入住率及其他原因造成政府投入的有效回报率降低,投入效益得不到实现。进而迫使许多社会力量撤出或不进入社会福利服务领域,许多老年人产生“已被隔离”、“打入另册”的感觉。加上这样的老年公寓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一般老人住不起,致使一些已建成多年的老年公寓至今无人问津。④缺少统一行业标准,服务人员素质尚须培养和提高。许多省市的养老机构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其服务质量无法测评和监督。大多数老年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或专业技术培训。这在护理老年人,特别是护理生命脆弱的高龄老人时是非常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3推动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对策

3.1建立并不断完善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

从国际经验看,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府都起着扶持、指导、催化作用,建立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老龄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的立法规章制度,必将为老龄产业顺利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相关的法律文件,为集体、个人以及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组织及个人在我国国内兴办为老服务机构提供政策依据,也使负责这项工作的老龄或民政部门有章可循,便于操作。

同时,应在调研、试点基础上,尽快制订统一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为各地方制订和实施老龄产业政策提供参照依据。政府有必要在老龄产业发展初期,根据老年人需求的成熟状况和老龄产业领域的发展特点,将老龄产业的发展加以正确定位,分阶段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制定出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使得老年人的大部分需求尽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解决。

3.2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口的购买力

制约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基本障碍之一,就是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购买力有限,“未富先老”。老龄人口收入的增长有赖于老年人口保障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保障机制的健全,提高老年人购买力水平的一个根本举措就是要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保证并提高老年人收入保障水平,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加大对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把商业医疗保险定位为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重要补充,多元化运作医疗保险基金,发展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加快经济发展,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尊老敬老的精神文明建设,保证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得到合理的经济赡养,解除老年人消费的后顾之忧。

3.3加强消费教育,引导老年人转变消费观念

老年人消费观念更新与否,也关系到老龄产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要促进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变,必须让老年人意识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适度消费是必要的。今后不仅要加大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力度,还要扩大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范围,积极引导老年人更新消费观念;同时应加强消费教育,提高老年人消费能力。其中包括:第一,加强基础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终身教育,提高老年人自身文化水平,如开办老年大学等。第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老年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增强维权意识,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犯。第三,通过多种形式,向老年人普及消费知识,帮助老年人科学消费。

3.4积极培育老龄用品、服务和休闲文化市场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衣、食、住、行、用、医、娱、学、乐、为等方面,对消费产品和社会服务有不同要求,而这些要求又随地域、性别、文化、习俗、家庭、收入等背景的差异又有不同,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多元、丰富多彩的老年人需求市场。老龄产业的发展应充分考虑老龄人口的特点。同时还需加强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改善银色消费的人文环境:在城市,重点建设适量的老年公园,这是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综合活动设施,它包括室内和露天场所。室内场所主要供老人们聊天、下棋、打牌等,而露天场所往往是用来安排健身,如跳舞、打门球、练气功等,在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充分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之间需求差异;在农村应以村为单位,设立老年公共文化活动室,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容。此外还可以社区、单位为基础,组建各种老年人业余爱好组织,如老年书画协会、老年京剧协会、老年象棋协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