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自评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11 11:01:33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 评价 质量控制

一、引言

2010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及其报告制度进行了规范,该指引与同期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共同构成企业贯彻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保障措施。与内部控制审计侧重财务报告相关控制的关注不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则兼顾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意即涵盖了内部控制所有重大方面和事项。从这个意义上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成果也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其包含的信息数量要明显优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具有许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不可替代的利用价值。随着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企业的日益增加,以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纵深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决策必将越来越重要,该报告正在和必将成为他们了解和监督企业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依据之一。

本文研究的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及提升问题,目的是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纵深发展探索方向和策略。本文在内容上分成四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说明本文研究的问题及意义;第二部分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衡量标准的基本构想,第三部分是来自上市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的实证情况分析,第四部分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发展策略。

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衡量标准的构想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应站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使用者角度来考虑。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及其他各类利益相关者,这一范畴与企业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基本相同。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层来说,其编制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只是其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成果的信息载体之一,相关信息载体还包括内部简报、工作文件、部门工作总结等。因此,他们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的要求主要在报告格式等技术性要求层面。相反,来自企业管理层以外的投资者、债权人等,他们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方面的要求主要在报告内容等非技术要求层面,特别是要求企业能够真实和全面反映那些能够对内部控制目标产生影响的所有重大和重要控制缺陷,概括起来就是对可信度与信息价值的要求。这种要求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不谋而合。

所谓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可信度,是指包括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程序、控制缺陷的认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结论等诸多方面的可信度。一般看来,这一可信度主要受企业动机、意愿和外部监管等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外披露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而且,内部控制信息相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由于其可验证性相对较弱,因而其可信度普遍缺乏保证。

所谓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信息价值,是指与该报告内容相关的所有信息的可利用价值总和。一般看来,这一信息价值主要受报告规范、管理层执行规范水平、信息可读性和易理解性等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外披露模糊信息、矛盾信息或误导信息。相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由于其涉及范围广且多采用文字描述方法,因而其信息价值弹性较大。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的可信度与信息价值这两个衡量标准同等重要。其中可信度是基础,若评价范围、程序、控制缺陷的认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结论等方面的披露失信于内部控制报告使用者,该报告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信息价值是重要特征,若报告规范不清、管理层执行规范不严格、对信息可读性和易理解性没有重视,该报告就会背离其宗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的两个衡量标准关系可如下图所示。

三、来自上市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的实证情况分析

我国财政部于2013年8月份了2012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情况。根据该这份报告,2012年,共有2 244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披露不够充分,评价范围不够恰当;二是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够科学;三是内控缺陷的披露不够充分,对内控缺陷整改的理解不当;四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格式与内容差异较大,评价结论表述不规范。笔者将这份报告中列举的具体事件及可能对报告质量形成的影响或风险列示如右侧表。

总结上述具体事件可以发现,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主要集中于评价范围确定、控制缺陷认定及信息披露环节,这些问题不同程度涉及信息价值与可信度方面的风险。由于当前直接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可信度的证实还缺乏有效方法和依据,因此,财政部主要是就上市公司违背《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可视现象和做法进行搜集和分析。然而事实上,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绝大多数使用者群体,更为期待的是这些现象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可信度,以及建立在可信度基础上的较高水平的信息价值。

四、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发展策略

我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企业内部控制价工作过程和结果均提出了诸多要求,今后还应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可信度与信息价值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一)提升可信度的策略

应从改进和加强外力干预的主导思想出发,依托日趋提高的“违规成本”威慑,逐步影响和改变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动机、意愿。为此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加快与内部控制规范贯彻实施有关法制化进程。财政部在《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中,提出今后应“进一步明确当前市场环境下内控评价报告披露内容与格式的监管要求,并在修订和完善《会计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时,增加有关内部控制的条款,提升内控要求的法律层级,进一步明确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责任。”下一步这条措施尚需得到立法机关的足够重视,只有早日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虚假披露属于违法行为,应予追求其相应法律责任”的公众意识,才能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可信度提升带来持久推动力。

二是推动企业切实构建起与内部控制评价可信度相关的制约机制。当前除了不断强化企业监事会、内部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和报告阶段的参与度之外,还应努力创造条件在企业实施少数股东就内部控制评价有关事项开展质询的工作机制。所谓质询,本意是人大代表就国家机关工作中的违规和失职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质询,其程度上要比询问严厉的多。在我国,少数股东权益的维护问题在制度建设层面还有很大空间。政府监管者应努力创造条件,将维护上市公司少数股东知情权与提升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透明度结合起来,用少数股东知情权的恰当保护来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透明度,进而提升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质量。例如可规定上市公司少数股东在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后的20个工作日内,可以就少数股东所关心的内部控制评价过程和结果有关问题,以书面形式回复少数股东的质询。

(二)提升信息价值的策略

只有建立和实施明确和严格的信息加工标准,作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成果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才有其普遍应用价值,且内部控制信息与内部控制报告使用者的需求相关程度越高,这种信息的价值越大。为此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进一步明确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及其责任。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执行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是内部审计部门或专门的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根据财政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规定,“企业可以独立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也可以委托不承担本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中介机构协助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上述规定给企业选择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提供了较高自由度,而企业往往出于成本效益原则,以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作业的累加来替代全面内控评价,较少委托社会中介参与企业内控评价,或者有意将内控评价做成“多元协作”局面。这些局面既无益于统一评价工作技术标准,又无法考核评价者的工作责任。因此,政府监管者有必要对内部控制评价主体资格、工作责任、评价工作时间,以及社会中介应予参与的重要业务单位和事项控制的评价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坚决杜绝拿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工作来简单替代全面性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二是严格和细化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尽管《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规定了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和编报评价报告等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相关的程序,以及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但并没有对这些程序所应留下的记录等轨迹提出具体规定以及违背此类规定的惩戒措施。这种情况易导致企业随意简化评价程序、任意减少现场测试等情形。因此政府监管者下步可根据纳入实施范围的企业情况,分级分类规定内部控制现场评价工作技术标准,并积极配合外部审计师实施内部控制评审。

三是深化和完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和对外披露。当前内部控制报告偏离标准的事件,使用者的共性需求较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识别和应对方面,因为此类缺陷和应对信息利于识别和判断企业能否实现其内部控制目标,进而识别能否对经营效率和效果乃致发展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财政部在《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中,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标准制定、重大缺陷界定、重大缺陷披露给予了充分关注,并列举出企业执行相关工作标准出现偏差等诸多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要扭转这一局面,光靠企业自省是不够的,政府监管者应联合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及高等院校,派出内部控制工作促进小组深入企业持续开展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和对外披露有关工作的指导、监督和重要控制政策和标准的复核工作,力图通过来自监管层的积极支持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工作标准能力方面的质的提高。与此同时,应鼓励企业结合自身情况持续降低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容忍度,使越来越多的控制缺陷逐步纳入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视野,避免此类看似“小微的缺陷”从萌芽发展成巨大。

四是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预披露,在信息可读性和易理解性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规定,“企业应当以12月31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为提升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价值,政府监管者应出台相应措施,鼓励企业对其重要业务单位或重要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评价情况第一时间(可不局限于特定基准日限制)向外界披露,暂将此类信息披露作为全面性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预披露。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时效性,而且有利于调动企业加快重大和重要控制缺陷整改的进度,因为在预披露制度下,对控制缺陷的更早关注机制作用下,问题整改进程会获得更强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2010.

2.财政部.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篇2

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既有研究大多停留在报告是否披露,以及对不同类型或特征的公司的披露情况进行比较;财务报告质量;是否受证监会处罚,同时,也有一些研究通过构建内控指数或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详细分析内控报告。随着内控制度的完善,内控自评报告披露的力度应处于逐步增强的趋势,先前的研究局限于对每年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公司数目总体上的统计和对比,有些则忽略了新上市及退市的公司可能对统计数据准确性造成的影响,而具体到对同一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在不同年份间连续披露情况的研究则较少。

在我国,政府监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影响。崔学刚(2004)认为政府失灵和监管不足都有可能造成政府监管无法达到其应有的效率限度。因此在政府监管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是否切实有效?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由国企改制而成,基于我国的制度背景,公司股权性质对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的披露是否会存在一定的影响?介于以上问题,本文从自愿性披露的角度出发,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为研究契机,对2007年~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的相关情况进行描述统计,由内控自评报告披露的连续性及报告质量来说明相关政策和监管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不同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在内控自评报告披露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质量的合理建议。本文的研究对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 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情况的分析

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公司董事会应在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自我评估报告的鉴证报告。然而,此规定并未在当年生效,而是到了2007年改为鼓励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自我评估报告的鉴证报告。为此本文选取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年份跨度为2007年~2009年。其中剔除07年及以后上市的公司,剔除在2007年、2008年或2009年退市的公司,剔除银行、证券、保险等具有特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定的公司,最后获得样本公司共计757家。我国于2008年6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且证监会和上交所在每年还会颁布一项《关于做好上市公司XX年年度报告及相关工作的通知》,相关政策的统计见表1。757家上市公司中有412家(54.43%)连续三年未披露内控自评报告;617家在2007年未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173家在2008年政府颁布内控基本规范后开始披露,且这些公司在2009年的财务报告中继续披露其内部控制自评报告;32家上市公司(占比4.23%)从2009年开始进行内控自评报告的披露。由此看出,鼓励性政策为主的监管环境下,在自愿披露的前提下,大部分企业出于各种原因连续三年不披露内控自评报告;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并不断完善,以前年报中未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上市公司以出台的相关政策为指引开始逐步披露内控自评报告。这表明政府监管环境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具有一定约束作用,而监管力度及制约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内控自评报告披露程度的高低。

随着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和逐步完善,部分上市公司能够遵从政策监管的要求,积极配合并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内部控制较为完善的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是一种向外部发送公司财务报告高质量信号的方式。173家上市公司选择在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出台后开始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那么是否意味着这些公司实现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结合上交所出台的相关规定,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考查内控自评报告披露的详细与否:(1)是否从内部控制的五个构成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对内部控制分别进行评价;(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否涵盖公司所有运营环节;(3)是否指出内部控制还存在的缺陷、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计划和措施;(4)公司是否设立了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部门或专职的内审人员。结果发现,这些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披露的质量差强人意,仅有6.94%的样本公司进行了详细披露,简单披露的公司占到了60%以上。在这其中,指出自身仍然存在内控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的只有27家(15.6%),这说明政府监管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披露只是表面遵从,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

三、 基于京沪地区特征的分析

在我国,地区市场化进程存在差异(樊纲、王小鲁,2009),不同地区受到政府干预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对政策的敏感性自然也就不一样。上海和北京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城市: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相对市场化进程全国排名第一;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大部分政策从制定、实施到推广普及都由此开始。相比市场化进程较高的上海地区而言,地处北京的上市公司势必会受到较高程度的政策监管。基于地区特征,笔者选取地处北京和上海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对样本公司2007年~2009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情况进行统计,以进一步验证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在不同的监管环境下存在差异,统计结果发现,北京地区内控自评报告披露的力度远高于上海,连续三年披露的公司占比北京为44.78%,上海为8.4%;连续三年未披露的占比北京味19.4%,上海为61.83%。在现有研究中,内控自评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公司规模、盈余质量、股本结构、审计意见类型、公司业绩、再融资计划以及公司成长性、内审部门是否设立等。数据统计时期,我国上市公司内控报告仍属于自愿披露范畴,在自愿披露的前提下,表中北京地区连续披露程度比上海高出如此之多的现象,无论从公司特征还是公司业绩来考虑,很明显无法通过以上的因素进行合理的解释。

在资本市场上,为减少逆向选择,公司采用充分披露政策,以增加公众可获取的信息量。自愿披露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目的亦在于通过信号传递以降低逆向选择。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内部控制信息作为企业向外界传递公司运营情况的信号。内控质量高(比如,内部控制资源充裕、快速成长、设置了内审部门)的公司可以将增加内控的外部鉴证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信号向市场传递管理层对内控质量的信心,从而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估值,降低资本成本。这难道说明地处北京的上市公司是在通过披露内控自评报告来对外传递公司运作良好的信号么?然而,在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上海,仅有8.4%的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披露了内控自评报告,连续三年未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公司达到81家,相对较低的披露比例表明在我国现阶段,即使在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上海,企业并未有效的通过内控自评报告的披露来向外界传递企业的运营状况。显然,地处北京的上市公司并非是为利用信号传递作用而进行披露。

既然利用信号传递作用的意图不够充分,为什么北京地区的披露比例如此之高?前面提到中国市场化指数中,衡量各地市场化发展状况的五方面因素中有“减少政府对企业干预”一项指标,我们发现北京地区的得分为7.80(上海得分12.33),在东部地区的11个城市中排名第七,不难看出地处北京的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的披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府监管的影响。经统计,在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后,北京地区2007年未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51.35%选择在2008年开始披露,在东部地区各省市中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也充分说明了地处北京的上市公司对政府政策监管的敏感性较高,并能很好的遵从政策;同时,在北京上市的公司中,国有性质公司占到很大比例(北京2009年上市公司共有81家,国有性质公司有73家(90.12%),其中的61家选择披露(83.56%),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企业性质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存在一定的影响。

地处北京的上市公司积极进行内控自评报告的披露,那么他们的内控就一定是高质量么?于是根据上文提到的内控自评报告评价标准,我们对从2008年开始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样本公司进行分析。经统计,虽然在2008年进行了内控自评报告的披露,但披露却过于简单,详细披露的数目为0,简单披露占到了73.69%。而在这19家样本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中,有14家认为自己的内部控制健全、有效。如果说这些公司确实实施了有效的内部控制,那么内控自评报告模式的构建和要求亟待规范,从而能够通过评判内控自评报告的优劣来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如果并非如此,那么这些简单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公司便存在“形式主义”披露的情况甚至外强中干的嫌疑。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监督检查往往仅停留在“过程控制”而忽略了对会计结果――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这种监督检查的作用值得思考。

四、 基于上市类型的分析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监管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由于我国大陆资本市场发展起步较晚,法律建设还不成熟,各项法律法规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相对而言,我国香港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投资者保护立法,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更严格,各相关政策更为具体,监管环境水平更高,制度建设更为完善,形成了高水准的法律实施环境。因此,大陆和香港在投资者保护的立法及实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与仅在内地上市的公司相比,在港上市的公司处于更为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之下,公司治理者受到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的约束。由此,笔者将沪市的A+H股交叉上市、仅在A股上市、A+B股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披露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详细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A+H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的情况明显好于仅在A股上市和同时在A、B股上市的公司。A+H股交叉上市公司中,有超过1/4的公司连续三年披露内控自评报告,而仅在A股上市和A+B股上市的公司这一比例明显要低;同样从2008年开始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情况来看,A+H股上市公司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比例明显高于仅在A股上市和A+B股的上市公司。这表明在内地和香港交叉上市的公司受到更加严格的法律监管,同时,A+H股交叉上市的公司对于香港和内地的政策执行情况更加良好。在自愿性披露的前提下,交叉上市的公司受到更加严格的政策指引、制度监管和法律约束,这些公司自愿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动机更强。

五、 基于所有权性质的分析

上文已经指出,在北京地区范围内,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占了很大比例,那么基于企业的股权性质,笔者将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同时将国有企业划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对全部样本公司进行分析。经统计,在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出台以后,积极遵从政策规定并开始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上市公司中73.41%(127/173)为国有企业,这些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国有企业占到全部国有企业样本的25.20%,高于非国有企业的18.18%;连续三年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公司中,国有企业披露的比例(15.87%)在1%显著水平上高于非国有企业(8.30%)。文章将国有企业具体划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央企业的披露情况优于地方国有企业,且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不同。我们暂不对这些公司内控自评报告质量的优劣进行评价,单从披露力度方面看,很明显,国有企业能够积极遵从政府监管,更大力度的披露内控自评报告,其原因在于国家持股对公司的监管力度较强,对内控要求较高,且国有性质的公司不同于其他纯商业目标的公司,国有公司,尤其是中央企业,肩负着履行社会责任、支撑国民经济、执行国家战略等任务,因此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形象导致了国有企业以身作则,树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内控制度。

六、 结论及建议

针对本文指出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的程度、年度间的连续性及在不同股权性质的公司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可见在中国,监管环境、股权性质会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我们提出如下建议:政策的出台要伴随适当程度的政府监管,同时更要注重政策出台的经济后果;内控体系的构建亟待规范,统一的内控体系和科学有效的内控制度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质不同,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会产生影响。笔者以为,要重视政府监管,更要注意政府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在制度规范的同时不忘质量控制,杜绝表面现象;要尽快出台统一规范的内控制度和自我评价体系,鼓励国有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推动内控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内控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篇3

1.1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与目标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指的就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层,中层管理层以及基层管理者。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需要了解企业的整体效益,会计报告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企业中层管理者注重整个企业的运营,会计报告为其提供企业运营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基层管理者提供所负责项目的详细、简单明了的会计报告。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财务报告,管理会计报告,将这二者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和外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通过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做出合理的决策信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就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

1.2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

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以往的财务会计数据总结出具体的规划,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决策分析依据,管理者根据决策分析为依据,对企业的整体预算进行规划,做出正确的决策指导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流程,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组织。管理会计报告对于企业财务、运营、管理等进行分析、规划和总结,管理者再进行正确的决策,对企业的运营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各个部门可以根据管理会计报告提供的预算业绩与实际业绩进行对比,是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考核、评比的有效依据。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企业管理目标的前瞻性,加强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企业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形成。

1.3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特征

现代企业管理报告体系必须具有实用性,不仅仅是以理论为依据,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报告方式,例如口头式、报表式、叙述式等;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变化,充分体现现代管理的特点;体现其服务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与经营状况;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重点体现对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时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当下最及时和有效的信息。管理会计报告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信息,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4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主要功能与职责,笔者将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部分: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责任考评报告。预算报告主要是对企业的营业、资本、财务进行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主要包括投资决策报告、筹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责任考评报告分为预算评价报告以及业绩评价报告。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会计总体报告。

2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现状

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纵观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仅有少数先进企业成功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发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作用,但是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还不成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也不完善,使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支持,不能将企业实际与理论基础相结合。许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不重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企业也缺少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我国也没有相关机构对管理会计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这些原因都是造成我国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的重要原因。现如今我国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还是依附于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是按照财务会计的培养方式。大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低,往往是将管理会计的职责和功能分配带财务会计的各个岗位中,缺少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关注的会计报告还是按照财务报告流程进行的,而不是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高度去重视管理会计。

3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

3.1构建原则与整体思路

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应该是贯穿整个企业运行的始终,不能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割裂开来,在构建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目标导向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指的是在构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时要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求之一目标为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相关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有利于进行决策和控制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还要保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挥和运营进行预测。及时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灵活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与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不同,它的形式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的,可以根据企业具体的需要通过图表、文字、数字等表现形式进行报告。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所耗费的成本不能大于信息所产生的收益,这二者要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取最有效的信息和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根据以上分析,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在遵循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整体思路主要是以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遵循体系构建的原则,具体设计出包括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以及责任考评报告在内的管理报告内容。

3.2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

3.2.1预算报告全面的预算报告主要包括营业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以及财务预算报告。企业经营业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以营业预算报告为依据,营业预算报告包含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和成本费用预算报告。销售预算报告对企业产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和时间范围内的销售额和销售总量进行预测报告,预测报告不仅需要考虑市场的行情,还需要考虑企业产品本身的数量和价格,充分考虑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主要指的是在预测期间内的企业产品的销售数量、期末存量以及生产数量的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是以销售预算报告为基础的,之后才能对产品期初和期末存量进行编制。生产预算的编制对时间要求精确,因此要注重生产预算的编制时间。成本费用预算报告对预测期内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报告,制定出目标成本费用水平。成本费用预算报告为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控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有效的控制了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资本预算报告分为投资预算报告与筹资预算报告,先进行投资预算报告,再进行筹资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是企业进行资本支出的依据,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投资预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主要有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预计,对固定资产处置的预计,对无形资产投资以及其他资产投资的预计,债券、股票、现金股利、基金、期权等投资的预计。筹资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和筹集方式进行预计和报告,为企业资金的良好运转提供理论参考。财务预算报告主要包括现金收支预算报告,损益平衡预算报告,财务状况预算报告。现金收支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情况进行预算报告,如现金收入、支出、不足等情况。损益平衡预算报告就是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预测,具体分析企业经营利润增长的原因,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财务状况预算报告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资产预算、营业预算、财务预算等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财务资产状况进行预算,将企业资产的规模与分布进行预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准确的掌握企业在预算期内的财务状况,根据预算制定准确的决策,保障企业决策的准确性。3.2.2决策控制报告企业在完成预算的前提下,需要落实制定的各项预算,这就需要发挥决策控制报告体系的作用。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分为决策模块和控制模块,主要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经营等决策提供依据。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报告,投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筹资决策报告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对外投资状况以及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情况,对企业筹资的方式、途径、数额、结构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筹资决策报告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筹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投资决策报告是根据企业内部的资金情况,将适合企业投资的项目进行比较,制定出适合企业情况并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的有利投资项目报告。企业根据投资决策报告可以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例如企业资金充足可以选择投资金融资产等外部投资方式。经营决策报告分析企业不同的经营方案所带了的利益,企业根据经营决策报告制定出最优的经营决策。经营决策报告要重点体现企业不同经营方案的相关收入与成本的关系,这样才能清楚的体现出最优的经营方案,促进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控制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设定控制的标准,也就是耗费的限额,分析比较实际开支与控制标准,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差异。控制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开支耗费提供参考依据,只有企业全员参与配合,才恩呢该使开支得到合理的控制,达到控制的预期效果。3.2.3责任考评报告责任考评报告指的是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责任评价指的是按照不同的评价方式,将企业各个部门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对每个责任中心进行统一评价,形成企业的责任评价体系,有利于企业花费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责任考评报告体系主要分为预算评价报告和业绩评价报告两部分。预算评价报告根据不同的责任中心可以分为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收入中心预算评价报告,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投资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是对成本费用的责任中心进行评价的报告,主要是评价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与预算额之间的差异。收入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指的是对整个企业的收入中心的实际销售额与预算销售额进行分析,与整个企业的销售目标为参考,对整个企业的销售情况进行评价报告,有利于保障企业收入,不断增加企业的销售总额。企业的利润中心指的是以企业利润指标来评价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企业的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不能忽视部分的可控制利润,要以各个部门的可控边际利润为评价指标。企业的投资中心拥有更多的自和决策权,投资中心的管理者可以自主确定企业产品的相关决策,投资中心的评价主要包括投资贡献率与剩余利益率,在投资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中需要重点突出这两个方面。业绩评价报告主要包括财务业绩评价报告,经营业绩评价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企业的财务业绩评价报告指的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出适合企业财务评价的标准,再对企业的整体财务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企业在选择财务业绩评价标准的时候要注重选择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标准。经营业绩评价报告根据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计算出企业的经济增加值,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是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业绩。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不能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业绩,应该对企业进行完整的评价,例如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

4结束语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控评价报告 内控审计 内控信息披露

一、研究背景

2008年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联合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五部联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建成。规范体系自2011年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扩大到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2013年进一步扩大到一定规模以上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

通过归纳所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得到,2011、2012、2013三年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数目分别为230家、948家、1141家,其中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分别有5家、22家、45家,所占比例分别为2.17%、2.32%、3.94%,2011、2012年被出具非标的公司中有16家做出明显改进。深入分析和研究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能够对市场上的其他公司起到借鉴作用,并判断鼓励上市公司披露内控审计报告对于金融市场秩序、投资者利益、财务报告有用性等是否有正面意义。

二、数据分析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2011年起我国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度财务报告的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尤其对纳入强制范围的企业做出具体规定。3年以来,披露比例从9.82%攀升至44.97%,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广: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全部涉及,强化了对内控信息的披露,提高了自我评价报告的有效性。

(二)内控报告披露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关系

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是衡量上市公司财报信息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揭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问题。我们观察财务报告审计意见这一指标与是否披露内控评价报告之间的关系。在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前的2007年,披露内控报告的144家公司中,有4家被出具财报非标意见,占2.78%,而未披露内控报告的718家公司中,有62家被出具财报非标意见,占8.64%。也就是说愿意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公司出具的财务报告质量更高。而当年86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68家被出具财报非标意见,占7.66%。

对比现在内控披露要求普及的2013年,表2显示同样的占比分别为3.42%、3.22%和4.76%。可以得到两个结论:其一,强制披露内控的范围变广,不再只是内控良好的自愿披露的企业披露了内控报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被强制纳入了范围;其二,纳入范围扩大之后,整体的财务报告质量有所提升,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比例降低。

(三)内控评价审计意见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关系

将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公司进一步分析可得,其中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其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比率仅为1.64%,而内控审计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其财报审计也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比率是46.67%。高质量的内控信息披露对于财务报告的可用性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四)内控审计意见与证监会处罚的关系

有效的内部控制除了能够帮助企业规避财务报表舞弊、信息披露违规之外,还应当能够帮助企业合法合规的进行经营、融资、投资活动。通过表4可以看出全年共有23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处罚,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1141家公司中仅占其中4家,而未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1396家公司中有19家受到处罚。未披露内控评价报告及其审计报告的公司更高比例受到处罚。上市公司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帮助内控合规性目标的实现。

三、结论与启示

综合上述统计结论,我们不难看出自施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对于企业信息披露可靠性、生产经营合规性有着促进作用。

在监管层面,政府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范围,严格规范上市公司内控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内容;在上市公司层面,企业应高质量地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健全以内控评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全面监督体系;而审计咨询机构层面,内外部审计师应当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强化独立性要求。我国当从多方面努力,促进资本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报告;使用者;财务报表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94

1财务报告的重要性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财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财务报表的补充和说明。

财务报表按报送对象的不同分为对内报表和对外报表,其中对内报表一般是对成本费用、收入、权益等财务方面信息的细化,在此我们不便,也不必做过多的讲解;对外报表是由国家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其主要内容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财务报表附注是企业财务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财务报表本身难以充分表达或无法表达的内容和项目,以另一种形式(如尾注说明、括弧说明等)所做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

财务情况说明书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财务报表及其附注虽然将企业单位的主要财务会计信息都进行了披露,但还有一些会计或其他经济信息是财务报表及其注释中所无法揭示的,而这些信息对用户来说或许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的了解企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作出恰当的评价,这些就要通过财务情况说明书进行披露。属于这一类的信息有财务指标分析、财务预测信息、经济环境对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影响(如国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业绩的自我评价等。这些方面都有助于对企业作出恰当的判断。

2财务报告的用户分析

尽管企业的财务报告系企业管理者自行编制,然而财务报告的用户却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者自己,与企业有着利益关系的方方面面都会成为企业财务报告的用户,并且站在各自的立场,从某一角度出发、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一般来说,财务报告的用户主要包括以下人群。

21企业所有者

企业所有者自然会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方面由于他们是企业永久性资本的投资者,另一方面作为出资者,他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投资风险和投资回报进行判断和估计。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情形下,财务报告成了他们可以从企业管理者那里获得有用信息、进而判断投资风险、选择投资方案的重要媒介。作为投资者,他们理应有权要求企业提供有关会计信息,据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资本结构、资本保值增值、利润分配和现金流转的详情,以便作出如下的投资决策:是增加投资,还是保持原有的投资规模,或者放弃投资、转让股权。应该看到,不论哪一类所有者,如国家政府、法人、个人等,其基本投资行为与动机是一致的,他们无一例外的感到分析企业财务报告对其投资决策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企业的债权人

企业的债权人也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用户之一。这些债权人包括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银行、公司债券持有者以及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原料的上游企业等。作为企业信贷资金的提供者,债权人不得不对自己的投资风险进行判断和估计,而企业的财务报告恰恰能够帮助债权人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债权人通过阅读财务报告,可以了解企业举债经营、资产抵押、偿债基金准备、权益结构、资产的流动性、现金流转等状况,作为判断企业偿债能力、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以及本身进行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

23企业的管理者和广大职工

企业的管理者和广大职工,也理应成为财务报告的主要用户。毫无疑问,企业管理者可以用财务报告来展示和评估自己作为受托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因为无论是所有者还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其关系的处理过程中,都会认为财务报告是记载落实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责任的一种书面文件。另外,企业管理者通过分析财务报告,可据以发现经营、理财上的问题,调整经营方针与投资策略,不断提高管理水准。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代表广大职工的利益行使其民主管理权,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所反映的与职工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工资、养老金、福利基金、职工教育基金、工会经费等的提取,股本中的内部职工股的设置,职工持股计划的制订与执行等)进行必要的监督。

24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

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也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用户。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持有股权对企业行使全部或部分的业益,另一方面它对几乎所有的企业实行程度不等的管制权。若为前者,政府以所有者的身份看待企业财务报告,关心的是资本的保值增值;若为后者,政府则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利用企业财务报告,吸取对其宏观经济管理、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等有用的信息。比如,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会计信息,据以了解经济资源配置的状况与效益,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对所在行业所产生的影响。此外,还应该看到,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还会因自己担负着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责任,而对企业的财务报告格外关心,甚至制定有关法规,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产生。例如,国家税务机关可以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审阅,了解公司纳税申报的执行情况,据以监督企业依法纳税,确保国家税收的及时性。又如,政府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通过观察企业的财务报告,可以了解企业会计实务的规范情况。还有,代表政府监管证券市场的证券管理部门,如我国的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等,一般都制定某些规范标准,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呈报会计信息,以便通过行使自己的管理职能,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及时提供市场咨询,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

25其他团体和个人

社会上还存在着一部分打算对企业进行投资的团体或个人,不妨称其为潜在投资者。潜在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尽管千差万别,然而出于投资收益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考虑,必然会对未来投资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信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了对自己的投资收益率作出合理的判断,他们理所当然会对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表示关注。

3总结与思考

当然,企业财务报告的用户除了上面所介绍之外,还有企业的供应商、客户、押保人、经纪人、财务顾问、法律顾问、新闻媒介、行业公会、学术界的研究人员等。虽然他们在分析财务报告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动机和目的,但是企业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基本上可以让公众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对财务状况的全貌。企业管理者应当明白: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篇6

【关键词】 社会责任;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财务报告是向外部信息使用者传递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与企业相关的重要事项等信息的重要渠道,是连接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及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桥梁和纽带。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通常有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对于这两种目标定位至今还在不断地被争论。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从中可以看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统一。目前,委托人(股东)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还仅限于财务指标,而单一的财务指标已经不能真实地评价管理当局的实际努力程度。企业可能为了最大化股东财富,而不顾社会公众的利益,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甚至于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一个不道德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使股东的利益受损。因此,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维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与能否实现股东财富的保值增值息息相关。为了能真实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从而更有效地对其监督和激励,本文认为融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财务报告才能真正地实现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目标;而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只有嵌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财务报告才能真正有助于其作出最优的投资决策。因而,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一)受托责任观

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理论的诞生,以股东为代表的委托人如何正确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成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受托人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承担有效地管理与使用受托资源,并使其保值增值的责任以及承担如实地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结果的义务。受托方的管理当局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由于当前会计环境不理想,采用利润率或企业财务指标单一模式已经不能够正确地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同时,如果仅凭借利润率或财务比率去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很有可能会导致管理层出现投机行为和不理,可能会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使企业的名誉和形象受损;反过来导致企业经营业绩的不佳,最终危及到股东的利益。这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就不能被真实的评价。管理当局是谁的受托人,引发了早期的“贝利――多德论战”①。尽管早期不同的学者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但针对社会问题的突出和矛盾的凸显,显然管理当局不仅要为股东谋利,而且更应该超越这一责任,去关注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诉求。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扮演好双重角色,才能称得上一个合格的经理人。在受托责任观下,本文认为融合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财务报告才能更真实地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才能有利于委托人正确评价其受托责任,对其更好地监督和激励。

(二)决策有用观

企业是由人力资本要素的提供者(以管理当局为代表)和财务资本要素的提供者(以股东和债权人为代表)缔结的一系列契约,因此,受托责任观成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由于我国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与股权的分散,众多小股东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并不愿意对企业的管理当局进行监督,从而逐渐模糊了明确的委托关系,中小投资者开始“用脚投票”来对待他们认为经营管理业绩不好的公司。决策有用观便成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SFAC 1认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 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其作出理性投资、信贷和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有助于资本提供者作出决策②。受FASB及“决策有用观”的影响,FASB与IASB联合趋同框架明确提出对外财务报告的通用目标是:提供有助于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信贷和类似资源配置决策的信息。因此,决策有用观下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投资者作出资源配置决策的信息,即提供企业绩效信息与市场估计的绩效进行比较,以决定其投资行为。而企业管理当局是否能够提供可靠的、相关的和及时的会计信息直接关系到投资者能否有效地估量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及企业的真实价值。为了实现财务报告决策有用的目标,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会越来越具有决策价值。规范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价值。嵌入社会责任信息的财务报告能传递给投资者更真实的有助于评估企业价值的信息,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最优的投资决策,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报告目标的关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用“Responsibility”而不用“Duty”来形容“社会责任”,本身就说明其含义的广泛性,因此,至今对社会责任的诠释仍未统一。Brummer(1991)把企业责任划分为四种: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道德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Carroll(1998)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乃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因此,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乃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卢代富(2001)在考察和述评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纵观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境况来看,本文认为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最大化股东利润(即企业经济责任)的同时应该承担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是指影响企业决策与行为以及受企业决策与行为影响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直接的和间接的除股东外的其他各利益群体,具体包括企业的雇员,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企业的债权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和环境、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的受益者等方面的群体。总体来说,企业承担的责任应包括经济责任、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四大类。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受托责任观

公司的管理当局是谁的受托人以及怎样如实地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财务报告受托责任这一目标。

图1 展示了受托责任观的扩展图。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不仅仅是股东的受托人,更应该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也应该是其他利益相关者即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的人。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对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评价不能够仅仅以财务指标来单一地衡量。虽然财务指标是评价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十分重要的指标,但如果作为唯一指标势必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损害公众的利益。因此,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图2构建了利益相关者业绩评价指标,从而能够相对全面地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

由图2可以看出,对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不应局限在反映股东利益的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而应该扩展到全面反映债权人、员工、政府、顾客、供应商利益的各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上。笔者结合暨南大学沈洪涛副教授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建立起了一个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评价标准来构建评价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财务指标。用每股收益作为评价管理当局为股东创造财富的标准;用利息保障倍数来评价管理当局代表债权人的利益;用工资福利率来反映管理当局为员工带来的收益;用税收的增长率来反映管理当局对政府财政税收作出的贡献;用销售增长率来评价管理当局是否能够不断地为消费者提品,满足消费者的有效需求;用应付账款的周转率来评价管理当局是否能够维护供应商的利益。当然,仅仅从财务指标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因为管理当局的许多行为不能够用财务数据反映,而且管理当局一般倾向于报告利好消息。因此,管理当局受托责任评价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也应该纳入到受托责任评价体系内。因此,管理当局受托责任评价体系应该建立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基础上的经济责任、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框架内(如图3 所示)。

结合图1、图2、图3,笔者认为对于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的评价,要建立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基础上的全面评价体系上。因此,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指引下,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评价体系应该以经济责任、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框架,规范其信息披露,才能真正地实现财务报告受托责任观的目标,才能更真实地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激励。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决策有用观

鉴于非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目标仅局限于受托责任观,因此,对于社会责任信息与决策有用观的关系,这里所指代的对象仅限于上市公司。能否真实有效地实现企业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的目标,笔者认为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能够有助于决策有用观目标的实现。鉴于当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因、影响因素及市场反应等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能够有助于外部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沈洪涛、杨熠(2008)以1999年到2004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石化塑胶业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观察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引起的股票价格变动。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其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力在2002年出现了转折,从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发展为具有价值相关性。由于社会责任信息影响企业的价值,那么对于一个能够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必然能够为其带来正效益。因此,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则更具有投资价值;反之,无视社会责任或肆意践踏公众利益的企业必将使其价值受损,被投资者遗弃,从而,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其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来决定是否投资该企业。投资者只有结合全方位的信息才能够有助于其作出最优决策,企业财务报告决策有用的目标才能真实有效地实现(如图4所示)。

从短期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其经济效益可能呈现负相关、没有关系或正相关的关系。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并不受到投资者的重视,因此,社会责任信息的决策价值相比国外而言不高。宋献中、龚明晓(2006)曾基于内容的专家问卷分析研究发现,决策有用性方面,社会责任信息被专业人士认为可能没有价值或完全没有价值;社会责任信息对决策的价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负面的量化信息、经审计的信息、量化信息与定性信息结合的信息、单独的量化信息、表述全面的定性信息、简单的定性信息;且强制性披露信息的决策价值较高;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信息,都可能有显著的增值效应。但伴随着社会问题的凸显、环境的恶化,理性投资者定会十分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因而,社会责任信息对企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其决策价值会不断地增加。总的来说,只有结合社会责任信息才能真正地实现财务报告决策有用的目标。

三、结论与建议

企业为股东创造财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积极地履行其社会责任,满足多方利益群体的多层次需要。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目标,本文认为融合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财务报告才能更真实地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且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越来越具有投资决策的参考价值,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在决策有用观下越来越具有信息含量。由此,企业想要吸引投资者投资或者基于募集资金的需要,更应该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由于社会责任信息能够有助于真实地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且能够传递给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信息,有助于其作出最优的投资决策,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两大目标,规范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就变得十分迫切。鉴于此,笔者认为规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要做好以下三点:1.政府应加快制定有关规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政策法规,做到强制性和自愿性披露相结合;2.要进一步规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体系以及评价指标的构建;3.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或鉴证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

【参考文献】

[1] 卢代富.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 现代法学. 2001, 23 (3): 143-144.

[2] William R. Scott . 财务会计理论(原书第三版)[M].陈汉文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5.

[3] 葛家澍,张金若. FASB与IASB联合趋同框架(初步意见)的评介[J].会计研究,2007(2):3-10.

[4] 李正.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2):77-83.

[5] 沈洪涛,杨熠.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8(3):103-107.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篇7

关键词:内部报告;决策报告体系;控制报告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2-0096-0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而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必须有高质量的企业内部信息做为决策和控制的保证。但从现实情况看,由于低质量的信息而导致错误决策的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内部管理松弛、内部控制弱化等问题在我国还比较突出。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经济决策和控制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认识到了外部报告信息在经济决策与控制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忽视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是一个全面、系统和综合的统一体,忽视了构成会计报告系统的外部报告和内部报告的关系,特别是忽视了企业内部报告作为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理论价值和在经济决策和控制中的应用价值。会计学和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于内部报告的需求日益彰显。内部报告是指根据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编制的,以满足企业战略实现为目标,以决策和控制为核心提供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信息保证的文件。内部报告不仅为企业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而且帮助企业管理者控制决策的执行。因此,构建内部报告体系是会计学和内部管理控制发展与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对于发展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决策和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研究框架

决策和控制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环节,也是贯穿于整个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执行和结果需要控制。内部报告是信息的载体,决策和控制离不开内部报告传递信息。因此,以决策报告和控制报告为核心,构建内部报告两大体系。

1 企业决策与控制的信息需求

管理就是决策,成功的管理,必然是一个需要不断做出决策的过程,决策需要信息。“谁拥有信息,谁就掌握了制胜的法宝”,“让有用的信息留下来”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科学管理的目标。有用的信息在企业各级组织环节中流动,是企业正确决策和加强控制的重中之重。

(1)信息与决策是一种互动关系。从本质上讲,所有会计信息的取得都是为了帮助有关人员做出决策…。自有信息的概念以来,信息与决策就密不可分。决策通过对信息的转换和传递来实现,信息是维持决策活动的依据。决策与信息是一种互动关系,这种关系越协调,信息在决策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这种互动关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决策是对信息的判断和运用。从决策程序的每个环节来看,都和信息紧密相关。科学决策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信息输入、处理到输出的过程。决策能力就是对信息做出判断和加以运用的能力,信息在决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为决策提供哪些信息,如何为决策提供信息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信息是控制的前提。决策制定后,关键是实施,因此决策需要控制做保障。而信息是控制决策实施的前提,控制的过程需要信息实时反馈。信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随着决策对象及其所处环境的变化,应时时进行信息跟踪,随时收集决策实施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构成一个多层次、多渠道、脉络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控制的一般过程包括确定控制标准、根据标准衡量实际执行情况以及针对控制对象偏离标准的程度及时纠正偏差。可见,在控制过程中,控制标准、实际执行以及纠正偏差都需要信息反映和信息反馈。

总之,决策和控制离不开信息,而为决策和控制提供信息需要媒介,内部报告正好起到信息传递的桥梁作用。因此,构建以决策和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报告体系,将更好地发挥管理的职能作用。

2 基于决策和控制的内部报告构建思路

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决策和控制职能,内部报告为企业管理活动所提供的信息,必须以决策和控制为主导,参与事前预测与决策、事中控制和监督以及事后分析与评价,主要满足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和控制的信息需求。同时,内部报告涉及的内容多而且复杂,尽管按照管理会计的职能划分,内部报告体系不局限于决策报告和控制报告,但为避免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策报告中包含着预测报告,控制报告中包含着评价报告。因此,笔者选择了管理职能中的两个关键点作为研究的视角。以基于决策的内部报告和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为核心,构建内部报告两大体系。其中,基于决策的内部报告体系包括投资决策报告体系、筹资决策报告体系和经营决策报告体系。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包括预算报告体系、分析报告体系和评价报告体系等。

可见,尽管决策和控制体现管理中的不同职能,但决策和控制的对象是一致的,即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同时决策的结果也是控制的对象。决策管理是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制定或执行一次决策的领域,而决策控制则是指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批准或监督一项决策的领域。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最优管理决策,而控制正是对管理问题做出最优管理决策的有利工具,对决策过程的控制是管理中的核心和焦点。决策报告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必然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强调结果信息,具有目标性与前瞻性;控制报告强调过程信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控制监督决策的结果、决策目标的执行,并进行信息反馈,为决策报告提供保障。决策报告和控制报告并重,一方面提供如何最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信息;另一方面,监督和纠正企业当前的活动,为实现组织目标,进而推动内部报告信息朝着注重结果与控制过程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决策的内部报告体系构建

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发展目标与财务目标的转变,为保证企业资本增值目标的实现,必然面临着全方位、多层次的决策,决策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本文根据现金流动的不同性质,分别构建投资决策报告体系、筹资决策报告体系和经营决策报告体系。

1 基于决策的内部报告体系构建思路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经营的复杂化,以及现代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内部报告在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内部报告在企业中提供哪些决策信息?其表格如何进行设计和创新?这是理论界和企业管理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但纵观国内的管理会计教材,其对于决策内容的界定大多范围过窄,且主要侧重于短期经营决策

和长期投资决策。其实,管理会计一直是在提供企业内部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如用于生产经营决策的成本信息,特别是作业成本信息、变动成本信息、机会成本信息等,用于投资决策的现金流量信息等。只是这些信息并没有系统化和理论化。国外管理会计教材中,主要围绕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笔者认为,内部报告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是会计信息系统终端产品――外部报告的“增容”,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根据现金流动的不同性质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划分,可以把企业的活动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因此,基于决策的内部报告体系应包括筹资决策报告体系、投资决策报告体系和经营决策报告体系。在内部报告体系中,除了主要报告之外,还应对一些报告中的主要项目提供明细资料,或者进行补充说明。基于决策的内部报告体系如图1所示。

2 筹资决策报告体系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解决资金问题。筹资决策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相对于投资决策的另一重要决策。筹资决策决定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资金的获取渠道、获取时间以及获取数量等问题,以实现最低资本成本和最佳资本结构。究竟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方式和渠道组合筹资以及筹资的规模如何,是筹资决策报告必须回答的问题。筹资决策报告涉及企业重要筹资事项的信息,以及筹资决策的目标;重要银行贷款和债券的期限、利率、偿还计划、相关的财务费用、预计用途等;股票筹资的发行价格、发行数量、发行方式、承销商、相关的财务费用、预计用途对股权结构的影响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价企业筹资决策的合理性以及资本运营的效率。

筹资决策报告体系具体包括资本成本报告、资本结构报告和利润分配报告等主要报告和筹资决策重要事项补充说明。资本成本报告主要提供各类资本成本及其变动信息,特别是负债成本及变动的详细信息。资本结构报告主要提供企业资本结构、财务结构、负债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资本结构优化状况及优化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提供资本结构优化所产生的效果信息。利润分配报告提供企业的利润分配信息,包括计提公积金、支付优先股股息、发放普通股股利、转增资本等内容。这些信息属于企业内部筹资决策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筹资决策重要事项补充说明是为了便于使用者理解筹资决策报告而对筹资决策报告的主要项目所进行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同时提供筹资决策报告相关的预测信息。

3 投资决策报告体系

对于创造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意义深远,投资决策的质量决定着投资活动的成功与否。没有投资就没有发展,投资是寻找新的赢利机会的惟一途径,也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投资决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本文根据投资的范围,将投资决策分为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对外投资主要指企业向那些并非直接为本企业使用的财产项目投入资金,以赚取利息、股利或红利等形式获取收益,实现资本增值的行为,包括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或以其他资产投入其他企业的活动。可见,对外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资产增值、取得收益。对内投资是指把资金直接投放于企业生产经营性资产,以便获得营业利润的投资,包括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厂房设备、无形资产投资等。企业对内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产量、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或者减少流动资产占用。企业对内投资决策通常涉及资本性支出,资金数额较大,未来收益的收回周期长,一旦决策之后,很难进行调整,投资风险大,对保持和提高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投资决策报告体系包括对内投资决策报告和对外投资决策报告等主要报告和投资决策重要事项补充说明。对内投资决策报告主要提供企业对内投资情况和结果的信息,包括资本投资项目决策报告和非流动资产结构报告;对外投资决策报告主要提供对外投资结构与投资收益等的明细资料,分别反映企业证券投资、股权投资等各投资类型的投资规模、投资比重和投资收益率等信息,以及单项对外投资的持有收益、出售和资本利得等信息。根据对外投资报告,可以分析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水平和对企业整体收益的贡献。投资决策重要事项补充说明包括重要投资事项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固定资产利用程度报告和资产损失及不良资产报告等。

4 经营决策报告体系

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经营是盈利的基础,是资本增值的前提。经营决策是指企业等经济组织决定其生产经营目标和达到生产经营目标的策略,即决定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的过程。经营决策围绕企业商品生产进行经营管理,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各环节。其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生产与销售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追求销的衔接和商品的盈利性。经营决策报告为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提供信息。

经营决策报告体系包括采购决策报告、生产决策报告、成本决策报告、销售决策报告和经营决策重要事项补充说明。采购决策报告提供各种存货类物资采购价格及变化的信息、各类存货供应商的相关信息。生产决策报告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与生产有关的决策信息,以此提供相关业务量、相关成本、相关收入以及相关损益的变化,以实现企业的短期经营目标。成本决策报告是按照责任中心、作业和产品种类分别反映生产成本、产量、产值和产值成本率等数据,为生产决策和销售定价决策提供必要信息的报告,主要包括生产成本报告、作业标准成本报告和变动成本报告。销售决策报告提供与收入、利润相关的信息,具体包括定价决策报告、收入决策报告和利润决策报告等。经营决策重要事项补充说明包括存货报告、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报告、客户信息报告、期间费用报告、营业外收支报告以及所得税报告等。

四、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构建

决策信息是控制的前提,控制是决策得以实施并取得效果的保障。内部报告从其服务对象及目的来看,提供内部管理控制信息,特别是提供过程控制信息,这是内部报告区别于外部报告的重要方面。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内部报告是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已经成为内部控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为管理控制、确保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信息支持。本文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程序人手,分别构建预算报告体系、分析报告体系和评价报告体系。

1 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理论及模式演变,结合我国目前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模式框架应由制度控制系统、预算控制系统、内部报告控制系统、评价控制系统和激励控制系统五大模式组成。在管理控制五种系统模式中,每一种模式都离不开内部报告。但由于预算控制系统模式强调过程控制及执行与纠偏,而且在我国企业应用相对广泛。因此,本文采用预算控制系统模式,构建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

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以战略目标分解为起点,制定控制标准,主要为控制过程及时提供信息并提供反馈信息,同时对控制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具体包括预算报告体系、分析报告体系和评价报告体系。其中,预算报告体系居于主导地位,分析报告体系和评价报告体系是预算报告体系的延伸和控制环节的进一步深化。在每一类报告体系中,有的主要报告还包括许多需要进一步细化的报告和报

表,比如预算报告。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反映控制标准、实际业务结果、分析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以及业绩评价信息。企业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如图2所示。

2 预算报告体系

预算管理在实践中被许多企业作为内部管理控制的工具。企业必须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以及实际情况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动态地滚动跟踪、反馈和调整。要达到这些效果,必须建立完善的预算报告体系。由于企业的预算最终需要通过预算报告传递信息,因此,有多少种预算相应就应该有多少种预算报告,每一种预算都必须通过预算报告来实现。预算报告正是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所进行的信息反馈,在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向前看,它是战略计划执行的反馈;向后看,它是分析评价的依据。也就是说,没有预算报告体系在先,也就没有之后的分析报告体系和评价报告体系。可见,预算报告体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备受重视,在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从预算的内容和功能来看,一个完整的预算报告体系应包括财务预算报告、经营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和重要事项补充说明等内容。其中,财务预算报告是企业预算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的最终结果和高度概括,具体包括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和现金收支预算表三大类型。经营预算报告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规划信息的反映,具体包括采购预算表、生产预算表、销售预算表和其他预算表等。资本预算报告是对企业投资活动规划信息的反映,具体包括筹资预算表和投资预算表两大类。财务预算报告的编制需要以经营预算报告和资本预算报告为支撑和基础;经营预算报告和资本预算报告的结果信息,如果最终不汇总编制形成财务预算报告,就难以使经营管理者从战略层面高度把握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就难以全面掌控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可见,财务预算报告不仅是预算报告体系的中心环节,而且是预算报告体系的最终反映。

3 分析报告体系

分析报告体系在预算报告体系的基础之上,以差异分析报告体系为核心提供控制差异信息,是评价报告体系的信息保证。基于控制的内部报告编制的目的在于进行差异分析,从而明确控制的重点;内部报告分析的目的在于进行评价,从而确定业绩和责任。因此,分析报告体系直接为评价报告体系提供信息支持。

分析报告是将实际经营状况与控制标准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一个组织战略执行的实际结果进行分析,进而评价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的报告。分析报告体系包括差异计量报告、差异程度报告和差异分析报告以及重要事项补充说明。差异计量报告反映经济业务实际结果与控制标准之间的差异额度信息。差异额度反映差异的具体数额,根据控制标准确定,如果没有控制标准或者控制标准不明确,企业将无法进行差异额度的计量。差异程度报告反映经济业务实际结果与控制标准之间的差异幅度信息。企业根据差异程度确定控制程度是控制过程的重要环节,控制过程采取紧控制还是松控制,要视被控制项目的重要程度及通常差异程度而定。有的差异率超过1%就需要进行修正,而有的差异率超过5%才需要进行纠正。差异分析报告反映企业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差异问题、剖析差异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措施和建议等方面的信息,具体包括差异计量和对差异进行因素分析两个方面。同时,差异分析报告作为分析报告的总结,还可以作为历史信息,以供今后的分析评价工作参考,丰富了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了分析报告的连续性。重要事项补充说明包括搜集、整理、分析信息和选择分析方法两方面的内容。

4 评价报告体系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审计报告

一、 背景

世纪之交,美国爆发了一系列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丑闻,如震惊全球的“安然”、“世通”、“施乐”等丑闻及随后的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这严重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这样的局面促使美国国会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尤为重要,它的出台影响整个美国金融市场,其中广为关注的是第404条,SOX404强调管理层要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做出评价,出具相应的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对有效性评估报告发表意见。

在全球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公司面对的经营和投资风险也日益增加。从2001年曝光的银广夏公司造假案到2008年破产的华夏证券,国内一系列内控失效案例显示了我国内部控制的薄弱。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国内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对提高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诚信度和透明度,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和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基本规范》基本构建了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施,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二、案例研究的意义

按规定,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8家公司应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全面做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建设,自我评价和审计工作,并按要求做好内部控制的披露工作。2012年是强制试点以来的第一年总结及披露。本文选取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8家企业作为样本,希望通过分析68家企业的年度报告、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够对试点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的质量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三、内部控制报告分析

(一)企业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分析

2010年4月《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制定,为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提供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强化内部管理,及时发现内控薄弱环节,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比较乐观,68家公司中63家除披露了董事长给全体股东的一封信外,另将公司2011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附件的形式进行了披露,比例达到了92.7%。

1、内控报告责任方认定情况

68家样本公司的董事会均按照规定做出声明,明确表示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公司在内控自我评价报告或年报的董事会声明中明确了公司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指出董事会对建立和维护充分的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负责。并有80%以上的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内控评价工作小组。

2、内部控制的目标制定情况

大部分国外学者将内部控制理解为由管理当局设计,董事会核准,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合理保障的过程。可见,内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个过程。

我国的基本规范中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界定为: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涉及可靠性、资产安全和合规性等三类目标,同时还提出了辅目标,即经营性目标和战略性目标。通过对68家样本公司的了解,有32家明确了公司内控的目标为上述五类目标。因为规定只要求保障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控目标的实现,68家样本公司基本上都对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目标作出声明:公司的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和可靠、防范重大错报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因此仅能对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3、内部控制报告范围的认定及其披露的评价内容

除了没有披露企业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具体内容的5家企业外,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3家企业的均在报告中披露了其内部控制报告的范围。根据的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出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一般包括公司总部、各管理处及下属子公司。在确定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时,大多综合考虑了公司及各职能部门相关业务特点,按照以风险为导向,全面性和重要性兼顾的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和事项。内部控制涵盖范围比以往来说更加全面。

评价指引要求企业根据基本规范、应用指引以及本公司的内控制度,围绕内部环境、分析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数据显示企业披露的2011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对这五要素进行详细披露的有32家,占到了47%,剩下的没有明确指出与五要素相关的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报告的全面性。

4、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及缺陷披露情况

(1)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对于内部控制缺陷,可由该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该等重要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该缺陷是否具备合理可能性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二是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可能导致的潜在错报金额的大小。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公司声明公司根据《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了适用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在定量标准中,主要是根据缺陷的直接损失占本公司资产、销售收入或利润的比率确定,但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在比率划分上却出现了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主要归结于我国市场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对此作出界定,希望有关部门能在缺陷的认定方面作出更具指导性的说明。

(2)有效性评价

缺陷界定不明也直接导致内部控制报告质量的可比性大大下降。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上,凸显出了公司的主观测评,这是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面临的重大困难之一。样本数据显示68家公司都对本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67家认为有效。42家对公司与非财务报告相关的重大内部控制作出评价,表明未发现与非财务报告相关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可以看出公司对自身内部控制的评价颇为乐观,与现实情况是否相符还有待检验。

(二)内部控制报告审核意见分析

数据显示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8家公司都按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 配套指引的规定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其中67家披露的内控审计报告中的审计意见是认为其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并有2家在内控审计报告中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明确表明未注意到其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68个样本数据中唯有一家披露的内控审计报告中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控的有效性发表了否定意见,指出其存在重大缺陷并影响了内控目标的实现,从而认为其未能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其披露的重大缺陷为内部控制制度对多头授信无明确规定,使得授信额度过大。

从披露的依据看,以往审核标准混乱现象有了很大改善审,审核业务基本是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为依据。从披露的格式看,大多采用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提供的四种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参考格式。从披露的内容看,主要分四部分一、 明确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二、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三、 指出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四、 发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企业内控审计是内控规范体系实施中的一项强制性要求,它对于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强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而且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68家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分析看出,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已经开始趋于规范化、法律化,这必将有利于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形式主义,审核意见单一,因此要加大监管力度,适时摸底,并将审计业务情况纳入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考核评价范围,督促其不断完善和提高执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秋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及改进》[J],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第 38-43页。

[2]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3年,第38-43页。

[3]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85-88页。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篇9

关键词:直接报告;行为或过程审计;内部控制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审计鉴证业务按其业务的特性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对审计客体的陈述或声明发表意见的审计,称之为信息审计;二是需要对审计客体的行为、过程以及系统发表意见的审计,称之为行为或过程审计。从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来划分同样也可以有这两大类,即:一是针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提出结论,那么内部控制审计则是“信息审计”;二是直接针对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用的有效性提出结论,那么内部控制审计则为“行为或过程审计”。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提出的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指引”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为“行为或过程的审计”。

一、内部控制审计属于“直接报告”业务

“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的评价或计量,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的信息。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中提及的: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企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应当提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并非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鉴证并提出审计意见,而是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进行鉴证和评价,因此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存在责任方,但并非“基于责任方认定”,预期使用者必须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来获取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内部控制审计属于“直接报告”业务。

二、内部控制审计应该是“行为或过程审计”

长期以来,我们所认识的财务报表审计是属于“信息审计”,注册会计师一直所从事的审计鉴证业务主要也是以“信息审计”为主,而内部控制审计却属于“行为或过程审计”,这对于注册会计师将会是一个新的领域,但实际上从起源来说,过程和行为的审计是在信息审计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因此内部控制审计是“行为或过程的审计”,实际上是审计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下文将具体分析一下内部控制审计的这个业务特征。

首先,就内部控制本身而言,它是一个制度的集合和安排。我国2008年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称的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其目标的一个过程,所以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为“行为或过程的审计”是由内部控制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其次,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为“行为和过程的审计”可以降低审计成本,这是美国经过三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后得出的。美国PCAOB NO.2(2004)中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为“信息审计”,PCAOB NO.5(2007)则将其修正为“过程或行为的审计”。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为“信息审计”,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还要对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进行审计,而界定为“行为或过程审计”,注册会计师就仅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因此大大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和审计责任。

三、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特性理解和执行上可能产生的误区

1、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而言。长期以来,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业务以“信息审计”为主,如财务报表审计,从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上来说要转换成“行为或过程的审计”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另外,由于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的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报告,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时,容易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误操作为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审计,从而又陷入了“信息审计”的误区中。因此,我国应该及时出台更为细化的《内部控制审计指南》,指导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当然,《指南》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建议可以认真地汲取已有实践经验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的经验和教训。

2、从社会公众的角度而言。上市公司的一切对外披露的信息要直接对社会公众负责,因此当赋予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同等的地位时,社会公众将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将报以同等的关注,社会公众对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特征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期望。《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明确地指出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将“披露自我评价报告”与“出具审计报告”并列在一起容易引起原本就存在“信息审计”思维习惯的阅读者的误解: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审计,因此也就将内部控制审计的业务特性误解为“信息审计”,同时提高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当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发表无保留意见时,并不代表上市公司的自我评价报告不存在问题,对于这一点应该让社会公众有足够的认识。

内部控制审计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对于我国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执行之初必将是一个不断认识和修正认识的过程,因此不论是理论界、实务界还是社会公众,对内部控制审计的争论还将持续下去。

(作者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爽,吴溪.内部控制鉴证服务的若干争议与探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5.

[2]张龙平,陈习作.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理论分析(下).审计月刊,2009.1.

[3]刘明辉.内部控制鉴证:争论与选择.会计研究,2010.9.

[4]阚京华.美国强制性双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解析与启示.经济管理,2007.22.

[5]毛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财会通讯,2006.1.

[6]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7.

[7]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2006.2.

企业信用自评报告篇10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的会计造假丑闻的曝光,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监管机构的重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角。2008年6月,在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提出了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包括上市公司)执行,同时鼓励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参照其内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随后,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控指引》中除了要求企业为其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外,还要求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聘请符合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规范和配套办法和相关职业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该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含义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包括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或指定的人员定期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同时注册会计师对此报告出具审核意见,最后披露内部控制报告或者连同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报告一并对外披露。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可知,自愿性信息披露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2009年7月1日前自愿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的大中型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以及2009年7月1日之后自愿披露自我评价报告的小企业和其他单位。第二层含义是指2011年1月1日前自愿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以及其他公司,2012年1月1日后自愿披露自我评价报告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非上市大中型企业。

三、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

(一)信号传递动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就越有动机主动向外部披露该公司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由于信息具有不对称性,管理层通常通过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向投资者传递其公司高质量的信号(比如较高的盈利能力、较好的发展潜力以及较好的内部控制等),从而促使投资者购买本公司的股票,促进本公司股票价格的上升。同时,通过主动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还能够降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不确定风险的评估,从而起到降低资本成本的作用。

林斌、饶静(2009)以2007年沪深两市主板1298家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性内部鉴证报告的披露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比其他的公司更愿意披露其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内部控制质量不高、财务状况比较差、存在违规行为的公司更不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研究结果还发现,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比没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有更强烈的动机披露其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研究结果说明了公司自愿披露其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是为了向投资者传递其经营业绩好、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信号。蔡吉甫(2005)以2003 年 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越好、财务报告质量越高,越倾向于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异常(即被中国证监会ST处理)的上市公司,往往不愿意披露其内部控制的信息。

(二)减少冲突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