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十篇

时间:2023-10-20 17:33:11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1

[关键词]医药人才 培养新模式 构建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

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3]平,牛晓静.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4).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2

Building of new model of comprehensiv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MA Ning ZHANG Qingsong LENG Yiping HE Jinkai WANG Jianfen

College of Pharmacy,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21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ontinue to improve,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ir own health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and other issues, so talents both understanding drug and medical pharmaceutical are shortage. Then, traditional pharmaceut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modern society, and a new education model should be build. This article advances a new pattern that the modern elements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 are merged into the traditional model. So, by revising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and setting a new course system, the cultivating goal is changed from the "manufacturing" to "patient service". It broadens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employment, and cultivates both biological, medical, integrated social humanities and complete knowledge of th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and serve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better.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service; Clinical pharmacy; Comprehensive talent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PC)的概念也日益受到关注,社会需求人数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80%以上[1-2],但是因为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一直是以培养制剂生产和处方调配人员为主,忽视了对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导致今天需求远大与供给的状况。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原动,所以我国传统药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培育模式,向培养有药学服务意识的人才方向努力。

药学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提出,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服务过程[3]。美国药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为临床医院和社区服务的药学专业人员[4],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理想目标。显然,狭义药学服务的专业性催生了临床药学专业的发展。然而对于药学教育而言,只有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懂得药学服务是不够的,必须有更多的药学人才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全程化药学服务[5],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本文提出构建教育新模式,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的新型理念,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药学,也不同于临床药学专业,而应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以此来适应当前社会对药学从业人员的需求。

我国传统药学教育模式是以化学学科为主,学生不懂医不懂与人沟通,即使是药学博士也不一定懂合理安全用药,存在较明显的知识缺陷。纵观药学教育模式的变迁[6],国外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药品供应为目的”的简单教育模式,第二阶段“以药品制造为目的”的化学教育模式,第三阶段“以合理用药为目的”的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强调为各类人群开展药学服务。而我国目前的药学教育模式仍停留在“以药品制造为目的”,显然已落后于时代。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讨构建包含药学服务内涵的药学教育新思维,培养既保留传统药学的优势同时又兼具药学服务能力的综合型药学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又有丰富的医学基本知识及临床用药等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传统药学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现代需求

国外药学教育体系早已从传统的“化学模式”,转向现代药学的“化学+生物学+医学模式”,药学不再属于单一的自然科学范畴。而我国多数医药高等院校仍沿袭旧有的模式,以培养创造药学科研成果并促进转化、推动制药工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主的高级药学人才为目标,在课设程置上偏重于化学,对于生物学、医学等内容涉及很少,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明显的知识结构缺陷[7]。表现为:第一,由于没有基本医学知识,学生看不懂病历,以致没有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的能力,不能发现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甚至连日常普通用药指导也难以胜任。第二,因为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药学人员只是药品的制备和提供者,不懂得与患者做有效沟通和情感关怀[8]。第三,我国多数高校培养的药学人才面向新药研发与生产等环节,导致供大于求引起就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药保健及用药安全等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具备相关知识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成为社会的紧缺人才。说明我国传统的药学-化学模式必须做出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改革传统的药学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对药学专业学生增加医学等知识背景值得重视[9]。另外,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也希望能有懂医懂药的专业临床药师来缓解[10]。

2 临床药学是药学服务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药学是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研究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与传统的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狭义药学服务的发展基础是临床的药学工作,要求药师具有完备的药学专业知识,才能参与临床治疗与药物评价,协助临床医师选药和合理用药,使患者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失,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在用药实践中做到与临床医生专业互补“专业监督”[11],还必须懂得临床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与医师相辅相佐,使药学服务更加具有专业化和针对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设临床药学专业,以“药学+生物学+医学+管理学”为培养模式,为患者培养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目前,我国有24所高校开设临床药学专业,该专业属于国控专业,每年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临床药学专门人才为医院提供人才需求[12-15],也为药学服务打开了一扇窗,但是按照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4月,我国至少需要临床药师2.93万名[16],显然这个缺口是很大的。

然而,广义的药学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包括非临床患者),推进合理用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资源消耗的全方位服务。这一理念已得到了我国药学界的普遍认同,是我国的药学教育改革的热点。它所提倡的不仅是局限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药学服务能力,而是要更多的药学从业者都具有药学服务的精神和知识,贯彻“以病人为本”的药学服务理念,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使药学生既懂药又懂医,打破专业间的隔离,以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为目标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走现代化药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3 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

传统药学教育模式主要培养“药品研发和制备”的专业人才,而临床药学则主要是为“临床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两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各适合于特定领域,适用面有限。笔者提出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构建一种以“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人文+管理学”为特色的教育新模式,要求药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掌握药品的药理作用、剂型特点及药效强度等生物学知识外,还要略懂医学常识,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具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样的人才更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可以帮助广大的非临床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一些常见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人们用药的安全性,由“药物为中心”转变为“患者为中心”,实现一种广义概念的药学服务。药学服务要求药学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尽量保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且尽量降低总的医疗费用。不仅要求有合适的工作场所和工具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还要求药学人员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广泛的知识、高超的交流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培养上,除了有药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增加更多更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学生,在我国制药型人才趋于饱和共处的状态下,拥有更宽的就业领域:各种类型医院(城市大医院、社区医院、机关医院,)药剂科、药房、临床药学科室;各种商业药房,医药企业药学服务,乡镇卫生院,康复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等[17]。

传统模式、临床药学模式与新型模式关系见图1。由图1可见,新型模式结合了传统模式与临床药学模式的优点,具有更强大的药学服务功能。

图1 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图

4 新型药学教育模式构想的实现

4.1 药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改革

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药学人才的需求。我国药学教育的目标长期以培养“新药研究及制备”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导致药学生知识面、就业面窄,制约了药学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针对我国当前药学院校的不同分类,其中,医科大学或医学院校开设的药学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医学资源,将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既保持传统药学的特点,同时兼有生物,医学,社会人文等完整医药知识体系的药学从业人员;而化工、理工、工业科技大学等可利用自身优势仍然以培养传统药学专业人才为目标,为我国新药研发和制备提供力量。

4.2 课程与学制设置的创新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对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我国目前药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化学为主,缺少药学服务型人才所需的相关课程。在医学类院校药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化学与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并重,通过减少或整合化学类课程的门类和时数,适当增加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治疗学、行为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高级药学实践等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课程构建新型课程体系。见图2。

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将药学教学设置的课程按学科性质分成4大类,包括“化学基础”、“生物医学”、“药学专业”、“人文与管理”,优化组合医学类课程和化学类模块,在不增加教师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困难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删减和整合教学内容,使重心由“药物”转向“患者”。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构建以药学服务为导向的药学综合实践平台,区别于传统的药学实验及实习安排,课程设计实践方式多样化,除了安排学生去实验室、药厂、研究所等机构外,更多地安排学生去医院、药店、门诊、戒毒中心、慢性病护理中心、药物信息咨询中心、家庭护理机构、社区药房等机构见习或实习,为培养药学服务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2 主要课程框架构建

新型课程体系涵盖了化学、生物医学、药学及人文与管理等内容;为体现改革特点增设基因工程药学、药物经济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及人文学科知识,如社会医学、药学伦理学、医用写作、临床沟通技巧等科目;使得生物学、医学及人文管理知识在药学人才知识结构中比重加大,建立一套系统性的药学服务教育方案。因为科目较多可以以选修或考查课的形式开设,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保证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面变宽,有利于满足人才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层次。

综上所述,在药学本科四年制的前提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有助于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通过修订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群,实现从“药物”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新模式转化。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3

关键词:能力培养;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33-0139-02

1机械基础教育课程现状与人才培养思路

1.1机械基础教育课程现状中国论文联盟

目前我国有关机械教育课程虽然侧重对学生动手和理论知识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并不好,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当前一些通过机械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动手实际操作能力较弱,相关的实践经验也十分匮乏,甚至许多机械技术相关基础常识都了解模糊,且相应的协作能力较差。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当前在一些机械基础教育课程中内容多,且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导致学习热情不高,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从下手。

这种现状和问题的出现与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这种模式侧重于采用学科本位教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课程的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阐述,教学方式也采用传统的课堂教授的形式,学生学起来非常被动,在课堂中师生没有互动,学生主体意识不强,教师对学生技能训练不够重视,这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无法达到真正的机械教学目的,同时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此外,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导致原本具体的动手程序和方法变得难以理解,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应付相关知识,学生学习枯燥,缺乏兴趣。

1.2机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思路

要解决机械教育相关机构出现的以上问题,避免这种“理论知识不过硬,动手能力不过关”的状况,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有效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机械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以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为导向,努力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和提高其动手能力。

这一模式要求在机械教育过程中在理论内容讲授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过程中尽可能地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要求,尽量做到机械教育机构与用人单位的接轨,注重两者的合作。这同时还要求机械教育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来构建培养模式,而这一方面尤其体现在与相关制造企业的合作培养上。制造业的运作主要以产品制造为主线,经过样品设计、根据设计图纸制定制造程序,然后进行实际操作制造产品,之后进行组装和检验等流程。所以,机械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严格遵守这方面的相关流程和程序,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取消原来那种独立的机械制图、设计、金工实习、制造等课程教学与实践。努力构建一套“一条主线,两套系统,多个教学模块”的机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机械专业基础教育模式

上文提到目前我国机械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要建立相应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机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那么该如何具体展开相关程序和措施呢?“一条主线”即要求同学们以一台典型机器的制造作为主要流程,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串联起来;“两套系统”则为理论教学系统和实践教学系统结合原则;“多个教学模块”则是根据具体的产品制造流程,从样品设计,到制造流程的确定,到产品的制造,再到产品的装配和检验等多个教育模块的设立。为了使学生达到真正的能力培养目标,笔者以机械产品制造的流程作为线索,对该模式的构建进行简要论述。

2.1任务下达阶段

首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授,介绍机械产品的相关类型、组成、特点和功能等,让学生先了解产品生产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与本校合作的机械制造企业参观,让学生对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流程和管理有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下达相关工作任务,其重点是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同时提出与机械制造生产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思考相应的问题,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及其动手的欲望。

2.2图纸设计阶段

任务下达之后,首先要求学生分组对相关机械产品进行拆装,根据相关零件进行测量绘图的动手训练,此基础上完成零部件图纸的设计及零件组织流程的设计。此阶段,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相关理论课程教授学生相关的设备拆装知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巧实训;引入相关制图软件和设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相关计算、测量的工具。为了完成各零部件图纸的设计,教师需要在理论知识上讲授相关的常用机构原理与应用和常用零部件结构的设计知识原理,在动手方面要求学生分组合作,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来进行产品图纸设计。

2.3零件机械制造阶段

此阶段的机械教育要根据之前的图纸设计来分析零件所需要的原材料及其辅助的设备和工具,要求学生分析其原理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在此过程中引入机械工程原理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引入机械制造流程制定的规程和方法等知识的教学。在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带领学生在学校实训基地进行相关机械生产的具体操作练习,包括磨、车、铣、铸、焊、热、钻等。同时,在此阶段,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现场观摩,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的现场解说,让学生自觉地将企业正规的产品制造流程与自己设计的流程进行对比,从而使得学生对机械产品制造工艺和流程有进一步的认识。最后,教师对学校这一阶段的能力培养需要进行相应的考核和评价,并进行相应的总结。

2.4零件加工和装配阶段

当零件被制造出来后,需要对零件进一步加工以保证零件符合相关要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教会学生对机械零件标准测量与检验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零部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行位公差等。同时要求学生在检验过程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当零件检验合格之后,就需要对零部件进行装配以形成最终的机械产品,这一过程教师需要引入相关的装配钳工等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零部件装配的实际操作,同时在装配完了之后再对整机进行相关检验和调试。整个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产品装配工艺能力的培养。中国论文联盟

reflection on model construction of machinery innovative personnel t raining

song jianjun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china’s machinery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 needed personnel training ideas.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takes the producing process of machinery products as the main line, and specifically discusses how to build a machinery educat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targeting in capacity-building.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4

关键词:高职;化工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教学培训模式是我国特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根据我国国情,结合欧洲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建立的新的职业教育模式,目前在煤炭、有色和电力等行业已运作了将近10年,效果较为理想。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不断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与社会行业企业的对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企业也在转型。通过对连云港100多家化工企业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以及结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调查,发现企业已不满足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为了增加企业在国内、国外的竞争力,企业对“订单式”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订单式”培养的学生,“稳定性”相对较高,通过数年的学习对企业产品的生产条件、工艺流程、产品的发展方向及市场动态熟悉,企业更渴望他们成为设备改进、工艺改造、产品研发和升级换代的主力军。因此,以连云港化工人才“订单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对化工人才培养乃至整个高职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目前化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理论水平不高,对企业工艺和产品存在的问题缺乏洞察力。其原因主要是对“订单式”培养理解缺乏深度,认为“订单式”培养就是为企业培养高级技工,不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造力。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就是理论够用,强化技能,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基础和理论课尽量压缩,有的课程甚至不上。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水平不高[1],在从事化工生产的过程中,即使发现工艺的不足或有一些好的想法,由于受到理论水平的限制而无法完成,这对企业、学生、学校以及社会都是非常巨大的损失。

二、化工人才“订单式”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

1.提高教师生产一线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对科学问题敏锐的洞察力的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要提高高职“订单式”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任教师必然对相应的企业工艺流程、产品发展方向非常熟悉,但高校教师由于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造成教师与企业的合作深度不够,教师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高职院校要制定政策和措施,促使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及时了解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将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自身工程实践素质。要解决上述问题,专任教师必须每年至少有三个月的企业工程实践经历,教师在企业工程实践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课题确立后,将“订单式”学生纳入课题组。“订单式”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可以迅速提高其研发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提高了科研能力,教师找到了研究课题,学校提升了办学层次,企业解决了工程和研发问题、储备了研发队伍,这种合作将会使各方共赢。

2.学校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型人才培养,既要重视理论知识传授,更要注重理论知识对化学过程、化学工程及化工操作过程的指导,课程要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整合和构建化工核心课程。课程设计既要考虑企业当前的实际需求,未来的发展,也要考虑学生未来发展、企业长远的发展和学生对职业选择的宽泛性。因此,理论课、技能课和创新课程的构建必须统筹兼顾。根据双方签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和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管理。

通过对连云港化工企业需求的长期跟踪和四年的学生培养情况看,化学化工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构建已日趋成熟。专业课程设计如下:

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无机化学及分析。专业课程:化学反应工程与设备、化工制图、有机及无机化工生产技术、高分子化学和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专业技能课:化工厂设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新产品开发和化工厂顶岗实习。专业创新课程:新产品研究方法、化工数据统计及分析、化工综合设计。

化工基本技能培养方案原则:“注重实效、实用、实践、实际、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原则。学生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后,应取得化工总控工、高级化学检验工、化工操作工和化工类AutoCAD初级四证中的三证。

3.校企双方互聘教师。根据双方签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双方互聘教师。学校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课程主讲教师或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企业聘学校的教授讲学,举办职工培训。青年教师可以带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或参加生产实践锻炼,这样促进了学校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相关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定期交流顶岗。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教学。对于“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即企业和学校各指派一名实践丰富,理论功底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二对一的指导,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论功底,又能切实可行地提高学生工作能力。

4.制定有效的奖励和运行措施。制定有效的奖励措施,促进高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对于自己设计或企业提供的课题,能够按时结题,学校和企业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和奖励,并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

将创新纳入“订单式”学生、导师的评价体系。“订单式”学生在毕业前,必须结合企业的工艺、产品的某一部分提出创新的设计或改进,其毕业论文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将纳入对教师的考评体系中。

5.设计“订单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化工生产已经表现为高度的行业特殊性和知识技术密集性特征。要求化工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练驾驭和掌控化工生产流程和工艺操作,而且要能根据现有工艺流程和产品进行工艺改进和产品的研发。但高职化工人才“订单式”创新人才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主要任务是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企业要做强、做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改造、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设计三部分,第一部分,根据企业生产,设计创新性实验。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倡导以高职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按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完成方案的实施,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第二部分,洞察问题能力的培养。许多科学家、研究学者之所以能够在他们的研究领域内有所成就,很多时候并不因为他们比他人更聪明,而在于他们更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于他们非同寻常的观察力,在于他们对身边看似寻常事物的超越一般人的的敏锐洞悉。科学洞察力的养成,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科研和化工生产过程生产案例,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激励学生创新的潜能;第三部分,在生产实际中吸取创造、技术革新源泉[3]。

参考文献:

[1] 谭琦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利与弊分析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8):102.

[2] 王正祥,宋爱平,李强,等.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J].英才高职论坛,2008,(3):3.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5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学生工作相辅相成,通过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制度或运作体系、资源保障,发挥精神文化的继承、熏陶和发展功能,构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体现学生工作的价值,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工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64-03

收稿日期:2014-12-07

作者简介:邹本存(1970—),男,黑龙江海伦人,东北林业大学学生处处长,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创新团队与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的队伍保障研究”(414

13102)

国内学界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还没有统一,但大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从拔尖创新人才在一定专业领域内具有的成就、做出的贡献和保持的影响力来衡量;另一方面,从拔尖创新人才所应该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行定义。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际操作层面来讲,陈小丽等的“拔尖创新人才应是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宽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动实践的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领导力”的定义值得推崇[1]。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钱学森之问”即如何培育大师级拔尖人物的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落实,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如何发挥学生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体现学生工作的价值,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学生工作的配合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学生活动。尽管“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显著,势不可挡,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尤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为了在未来竞争中占领有利位置,各国都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而拔尖创新人才更是人才中的稀缺资源。如何在与发达国家相比物质条件和薪酬水平等客观因素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让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在爱国主义或坚定信仰的召唤下为国效力,是学生工作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职责;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学生工作一贯的传统和强项。

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基本上都是通过学生活动实现的。学生活动,尤其以学生团体模式或研究团队模式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耐得住寂寞的科研品质和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深入挖掘的潜力。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学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还很少。

(二)学生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和体现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业已成为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各个层次的高校都提出了自己的培养计划;学生工作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参与程度越高,贡献程度越大,自然证明其价值和意义。

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个发展历史来看,最初是大学开设少年班,再至后来大学开设试点班,直至进入21世纪之后把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数量只占所在大学学生总数很小的比例,且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进出机制;所在大学的其他学生相当于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的蓄水池,要想让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源源不断,就不能忽视剩余的学生群体。现有涉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文献,一般从教学和科研角度探讨培养的机制或模式且只对进入该机制或模式内的学生群体发挥作用,而合理的学生工作模式,可以完美地衔接这两个学生群体。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学生工作文化,作为一种学生工作理论,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工作者、学生、两者的关联这三个要素发生‘化学反应’,使传统的学生工作内容以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运作产生‘新物质’——制度文化重组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积淀,‘聚变’出新的精神文化,再对学生工作文化各要素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引导、示范、教育等‘催化作用’或者‘腌咸菜式’的‘浸泡’,催生出崭新的行为文化。这种行为文化,是对学生工作文化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反映,最终实现学生工作的‘无为而治’、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2]。

在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学生工作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实质上是学生工作者团队通过运作立体化的制度体系或机制,重构学生工作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第二课堂模式”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质[3],必须重视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学生工作文化理念的引导作用,提出与高校各自的历史和校情相结合的特色鲜明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文化理念,是整个模式启动的“火花塞”。第二,制度文化是整个模式的动力所在,且其自身是一个不断革新和完善的过程,通过改变人、财、物等要素的结构模式,以优质的效率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三,发挥好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全面、深入的实现文化育人的功效。一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走入良性循环,就会产生一种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像血液一样为全校教职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工作,同时也会使“成为一名拔尖创新人才”变成每一位学生的向往和追求,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生源质量和建设水平。

三、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这扎根于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处境,因此每一所学校都承担着独一无二的历史使命。从历史中挖掘大学独特的文化身份,并由此衍生出大学的历史责任感,是中国大学未来发展的必然出路[4]。结合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出良好的学生工作文化理念,实施有效的制度、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自由、宽松的土壤和环境,将会取得很好的学生工作实践效果。

高校应注意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凝练各自特色鲜明的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第一,应结合各自的办学层次,提出相应的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和定位。第二,各个高校在各自的办学历史中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应深入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赋予自身独特的历史责任感。第三,要与各自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现状和生源质量相结合。第四,要注意与整个学生工作模式顶层设计的前瞻性、阶段性和长远性相结合。

(二)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制度或运作体系、资源保障

造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土壤和环境,发挥学生工作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拔尖人才”是“冒”出来的,而不是“拔”出来的[5]。全校范围内建立崇尚学术、科研的制度、机制,形成氛围,鼓励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和学科竞赛,可直接造就高校创新、创意、创业繁荣局面,解决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应付考试、拿学分、等毕业的高校学生现存生态升级为体验知识并创造知识、多学科融会贯通、理论水平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校学生新生态,更重要的是造就一个腌咸菜式的环境,提供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的机会,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水涨船高”。在此过程中,学生工作者借助学生工作拥有的平台、资源和优势,发挥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引路者职能,激发高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机构、学团等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两者的关联”的作用,尤其重视院系学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活动,让本科生更早地进入课题组、实验室;发挥学生工作者和共青团组织的协调优势,并形成一定的制度或机制,引入学术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与学生展开深入的师生互动,在项目与实践中,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团队学习模式。

建立柔性化管理为主的学生管理制度,将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服务糅于一体。一般的,被选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群体,整体平均智商水平要远远高于学校全体学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柔并进,发挥这一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将会极大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当推行服务个性化,配备社区图书馆、通宵自习室,提供更多的游学项目、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等等。适当调整学生工作策略包括安全工作以适应整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往往具有与众不同的胆识,敢于挑战自我,例如,南京大学数学系超级“优等生”,组建系拔尖班的同学读书会,精研数学,骑车去西藏,学校给他一路绿灯[6]。

推进公寓社区化。让不同专业学生混合住宿[7],推动成立读书小组、兴趣社团等,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和文化活动[8],让不同的“洋流”在公寓这个资源平台交汇,带来丰富的“饵料”,促进学术创新“鱼群”的聚集和繁荣。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激情和创造力,为破除单一的学术背景提供客观条件[9]。

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个人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往往与其个人的天赋、个性、兴趣和潜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讲,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个性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稳定的情绪以及顽强的意志等高度个性化特征[10],但这种个性也是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锤炼而成

的。一方面,学生工作者应利用学生工作的平台、资源和优势,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学生机构、学团和学生活动,激发其好奇心与兴趣,维持创新热情,“让年轻人的思想得到表达和引导,表达得越充分,引导得越细心,培养效果自然越好。这是教育的规律,也是成功学者通常的成长之路”[11]。另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心理的支撑和成长的助力。创新的道路上,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人生的道路更不是平坦的,在其遭遇低潮期时,应及时给予其一个人生支点,鼓励其跨越困难,实现自我提升,完善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

(三)发挥精神文化的继承、熏陶和发展功能,释放校园文化的正能量

信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科技人才成长而言,近些年最富毒性的土壤,莫过于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心态”[12]。有信仰,心就会宁静,就会“不浮躁,才有大家、大成果,才有创新型国家的未来”[13]。发挥学生工作的传统优势,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团活动的吸引力,更多的应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模拟体验等多种手段,引入学术大家畅谈人生、理想、信念以及做人做事的学问,促进责任意识品格的形成和培养,构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精神内核[14]。

建立归属感,聚集正能量。高校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大多源自高校的悠久历史、杰出校友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等。学生工作系统,借助自身工作的平台、优势和资源,通过杰出校友的现身说法、大学导行教育、高校宣传片等,将高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浸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榜样引导作用。发挥杰出校友、行业领军人物的明星效应,挖掘学生“闪亮”的左邻右居,旁听优秀典型的话题讨论,引导和激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人人创先争优”“人人逞英豪”,尽管牺牲了睡眠、娱乐时间,也会觉得那是一种幸福和享受。“这是每一个创新型的人都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15]。

加强文学、艺术修养。通过实施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计划,完善其思维结构,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全面发展。到经典著作中去。充盈头脑,净化心灵,提升灵魂。通过诵读经典,构建文理相通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人文与科学精神,陶冶情操,培育人格。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经典导读课程计划[16],就是通过修学经典著作的课程实现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艺术能够提升对生活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激发直觉和灵感的迸发,是创新的肥沃土壤。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应开设相应的艺术创作和鉴赏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借以孕育创新思维和品位。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让学生画画,借以提高学生的布局感、色彩感和想象力[17]。

参考文献:

[1][16]陈小丽,马建辉,甘世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以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新实验班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

[2]宋文忠,潘忠文,邱艳.国内高校学生工作文化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

[3]刘竞.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

[4]滕珺.中国式大学:筑造高等教育强国梦[N].中国教育报,2013-05-04.

[5]龚克,李晓红,林建华.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3,(16).

[6]唐景莉,缪志聪,罗静.拓宽学生个性化成才通道[N].中国教育报,2013-05-01.

[7]周光明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

[8][11]曹继军,颜维琦.“创新之苗”如何造就成“创新之材”?[N].光明日报,2013-09-11.

[9]白春章,陈其荣,张慧洁.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2,(12).

[10][14]张霜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12][13]姜泓冰.不浮躁才有大家大成果[N].合肥日报,2013-01-22.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6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教学平台;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19-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选择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东北石油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强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依托,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强、创新水平和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每年都举办院青年教师比赛课、创新开发设计竞赛活动。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培养“科研型”、“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为青年教师将来能参与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申报奠定基础,设立院青年教师基金。鼓励学生在青年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国家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强化青年教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设立院级管理的青年教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支持青年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获国家奖励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奖励。组织教师申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带动教师队伍建设,使多数教师能够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突出专业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1.应用物理学专业,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改进优秀学生培养方式,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创新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优秀拔尖学生的选拔机制,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学习平台。

2.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校企合作“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实行3+1培养,学生需完成分散在各个学期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践。以实践课为载体,不断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先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专业课主讲教师,并以这批教师为核心,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工程经历的培训,通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在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以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为载体、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等,培养专业教师工程经验。

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本科生教育中体现四个阶段培养:一年级“素质教育”,二年级“知识教育”,三年级“技能教育”,四年级“综合教育”。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求导师注重道德引导、以“一对一的学习指导”为重点,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触类旁通的能力,体现了师生互动、素质教育及“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的理念。通过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创设一种“教”、“学”互动的宽松的育人环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较早地进入教师的科学研究,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五、加强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学科竞赛

1.作为工程技术与应用性都很强的电子类专业,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践教学平台上丰富多种形式的实践条件可以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在专业舞台上一展身手。通过设立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开放式的实践项目,竞赛型、学术探索型、社会实战型、自我提高型等,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成长的最佳环境和氛围,也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扩建现有的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使更多有意愿进入基地的学生能够有实践创新的环境。

2.平台向全校电子类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开放,可同时容纳约80人进行各类实验和技能实训。同时也面向社会开放,构建以创新开发培养为主线、体现“强化就业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引导创新实践,提高基本素质”的实验实训体系,开设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自主创新型和“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等多层次、多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实训。

3.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开展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助教、助研、助管的方法,弥补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的不足,也使优秀学生较早的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研究。

4.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学校和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撰写科技论文、申报专利,使学生较早的参与科学研究,从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5.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为配合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实践平台架构、实验条件建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将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6.在平台管理方面、实行全天候开放,除了正常教学学期外,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寒暑假期均实行轮值制度,保障各项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7.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势,组织部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使每年报名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从以往比赛结果来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较以前有了大大提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这是学校的一个闪光点,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在外的形象。参加竞赛能够提高专业办学实力及声誉,同时能够加强同兄弟院校的沟通和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主办学科竞赛。①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②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③主办东北石油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参加校“挑战杯”;④参加美新杯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⑤参加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⑥主办东北石油大学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⑦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8.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学院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通过对历届参加电子竞赛学生调查、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薪就业。

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与“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的科研、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于2007年校企共建了“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油气田控制与动态监测实验室”,于2010年校企合作建成“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于2011年5月校企合作申报成功了省教育厅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深化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1.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工作,与校外基地科技人员沟通交流,了解生产实际技术需求,加强横向科技合作。构建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实施的探索基地。使平台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习基地,每年可接收150名本科学生进行创新实习实训;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已指导50余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平台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3.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的实践基地。能同时容纳20名研究生从事论文研究工作,校外基地已为学院培养硕士生14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互聘兼职人员、实施“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

4.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近年来已有7名硕士研究生分配到大庆油田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工作,20余名本科生分到该公司工作。

七、结语

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我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了学风建设,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提升了专业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生源,其中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端高薪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新华,等.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6).

[2]丁坚勇,等.建设高水平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C]//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3]郑双进,熊黎,黄志强,周丹.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高志凯,王定君.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1).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7

【关键词】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现实 分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而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战略性意义。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在当前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环节。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分析

国家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政策诉求。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为了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也需要管理创新型人才、文化创新型人才等,因此,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可以说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诉求。

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分工影响。当今世界的生产发展已经进入产业链时代,在产业链中占据最有利的分工地位对一个国家及民族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现有产业链可分工为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等七个环节。在国际分工中,除制造外的其他6个高创造价值的环节多分布在发达国家,我国仅在低创造价值的制造环节承担一定作用,这使我国成为所谓的制造业大国。但现有的产业链分工对我国存在诸多不利,要想改变我国现有的产业链分工地位,就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承担产业链中高创造价值环节的运作职能,投身以科技和人才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建设,适应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

新时期人才成长需求的现实分析。审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代人才所具有的个性和特点。新时期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但同时对知识的接受范围也有较个性化的选择,倾向于追求自身喜好,不喜欢受到约束,不盲从。这一心理特征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个性的展现使得人才自身更有创新精神,更富有创新的激情和动力;另一方面,过多精力分配在对新事物的关注上,往往会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长远发展。加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从了解人才出发,以引导人才为核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模型塑造

创新了解人才的途径―SWOT分析模型的引入。第一,关于SWOT分析, SWOT分析(或企业评估)是管理学中提供企业在市场中所处地位的分析工具,具体表现为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照,以确定企业在市场中地位进而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做到以人为本,从了解人才出发,在明确培养对象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实现培养模式的构造,通过引入SWOT分析模型,对人才进行内外优劣的分析。既可以促进人才个体发掘自身成长的内动力,又可以促进人才培养遵从市场机制的有效引导。

第二,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四要素。优势(Strengths):优势是指能给人才带来重要竞争优势的内在积极因素或独特能力,包括天赋、个人兴趣、知识积累、家庭环境和实践经历等。劣势(Weaknesses):劣势是限制人才发展且有待改进的内在消极方面,包括基本能力欠缺、数理思维不健全、天生语感较差、应试能力差和不合群等。机会(Opportunities):机会是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有利于人才个体发展的时机,如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出台、新的市场需求出现、各类证明人才自身能力的机会等。威胁(Threats):威胁是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不利于人才个体发展的时机,如过于繁冗的行政干预、知识淘汰速度加快、经济不景气等。

第三,引入SWOT分析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才的培养均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即调用大量教育资源,加大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是一种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教育系统对市场的反应存在滞后性的固有缺陷,也无法解决在外部威胁普遍存在时该培养哪类人才的问题。

引入SWOT分析方法,有利于人才充分发现并对比内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在的机会和威胁。在综合分析中确定自身发展的优势位置,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外在机会,并最大程度地回避自身劣势,减小外在威胁对自己的影响。清晰的自我定位和市场定位,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对现行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当下,个体和社会对高校的教育需求已不再仅限于搞好自身建设、办出自身特色,而是在此基础上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高校间的相互协作”以及“高校与实践部门互通有无”等领域,以期在更高的层面上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首先,高校间的相互协作。现代社会已不是敝帚自珍的社会,而是团结协作的社会。具体来说,各高校可仿照一些成熟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本校的精品课程录制上网,供校内外人员观摩学习。同时,建立精品课程交流系统,相互共享对方的视频、课件等教育资源,以帮助本校学生通过较为简便的途径学习自己感兴趣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实现自身能力的塑造,满足市场多层次复合式创新人才的需求。相应的,可通过网络辅修等方式对参加网络学习并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发放结业证明,实现人才培养的标准化管理。

其次,高校与实践部门的互通有无。在理论创新型人才需求火热以外,市场越来越多地对实务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诉求。在“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的政策指引下,高校和实践部门的合作必将成为大势所趋。且经过多年实践业已探索出一些成熟的合作模式,获得了一些较为体系化的经验性结论。在现有教育体系中,实习、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研等是高校实践教育的主要形式,然而由于运行上缺陷,致使这些教育形式很大程度地流于形式。因此,完善当前的高校实践教育,就必须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实践教育体系,从制度设计、教育运行、动态监管、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更加注重动态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与实践部门密切合作,互通有无,打造理论扎实、务实肯干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创新考评人才的标准―多元化评价标准的正确使用。目前对学生的考评体系中,已成熟地引入了综合测评机制,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优秀、科技创新、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精神文明、志愿者服务、自立自强、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多重标准。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各类人才的发展诉求和志愿方向,一改旧日一元化的考评标准,为各个领域的人才培养保留充足空间。

避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误区

纠正人才培养观念中的误区。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对人才培养而言,不论采用何种分析工具或建立何种保障机制,都只能为其提供一个合理但并非绝对有效的制度保证。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将培养模式的构建寄托于某条政策的或某种制度的建立,而应该在充分发挥人才内动力的基础上再通过市场机制加以引导,充分实现人才的发展并满足市场的需要。

找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计的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更不能脱离现实环境。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培养出各类创新型人才,当然也会伴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但评判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必须以是否适应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切不可太过于追求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创新”而“创新”,使培养模式不能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实现,甚至陷入与培养目标相悖离的窘境。

重视人才培养过程的动态监控。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已将相当数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付诸实践,但就目前看来,许多方法收效甚微。其中固然存在某些方法经不住实践检验而被淘汰的情况,但不得不承认,许多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在实践中遭受到了一定扭曲,甚至被形式化。因而,在创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必须相应设立一整套监督和考评机制,深入落实相应的培养方法,避免许多科学的方法流于形式。同时,对于表现突出的人员应加以奖励,对较好的经验应加以总结,切实推进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8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一个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胜点、获取主动权的保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在医学教育领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也日益受到医学院校的普遍关注。什么是创新人才,培养什么样的医学创新人才,也成为医学教育领域不断探讨的话题。

1 创新人才的内涵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人才的历史使命。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实践学习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独创、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的成果。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丰富的文化底蕴,极强的问题意识,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它包涵着以下3种内容,一是创新意识,二是创新能力,三是创新精神。

2 医学创新人才的特征

医学是建立在大量传统知识的基础上的,它继承了人类几千年来对疾病、健康的认识,医学历史上某些时期的飞跃至今都能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完美地体现。医学又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它的探索手段不断加强,它的理论体系不断深化,它的应用实践不断完善。医学创新是建立在对传统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如下的素质和条件:一是要永远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二是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涌动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四是要有科学研究的素质和创造思维能力;五是要有脚踏实地、布局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其使命是探索医学教育的特征和规律,鼓励和追求新的医学发现。在继承医学遗产的同时,加速新的医学知识的发掘、积累、传播和使用。在医学教育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实践及教学管理等各环节中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和分析医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改革高等医学教育。

3 医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医学基础理论占有很大比重,在详细深入的学好基础医学课程的同时,临床医学课程也对于每一种疾病从病因、发病机制到临床表现,从诊断、鉴别诊断到治疗预后,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让我们从全方位多角度对每个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样对于一个确定的疾病的每一点问题,我们都能够深入理解认识。这使得我们的医学生能够有一个十分深厚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功底。但教学中发现,这种全方位教授的内容由于涵盖面太广,使得一些学生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对于疾病全面细致的研究中,却忽视了一些疾病的特殊性,因此面对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却感到有些无从下手。

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是先讲授好书本的理论知识,再适当进行临床实践,然后大家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去读书,通过笔试完成对该门课程的考核。这种教学方法对于牢固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有很大好处。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也一直沿用这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增加了实践的比例,但由于考试内容仍然以理论知识为主,所以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以在教科书里看书作为学习的主要方法,甚至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了自习室里。

医学的发展呼唤医学创新人才的出现,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重任,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关键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这远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而这种新模式的构建是在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1 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整个课程体系分为5大模块: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专业基础、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又可细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窗口课程(英语、计算机)模块,医学基础模块可细分为形态学、技能学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可细分为内科基础模块、外科基础模块。

对每一模块中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删减重复,合理安排交叉内容,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如形态学课程中解剖与组胚的整合,机能学实验中生理、药理、病生的整合),及时补充学科发展中的最新动态,让学生能跟上医学发展的脚步。笔者认为在临床医院重组培养模块,加强医学生的能力训练,它包括:(1)自学能力;(2)思维能力;(3)培养动手能力;(4)创造能力;(5)社会运作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医生作为一种公众职业,必须要有能与人共同协作,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特别是能正确运用医护关系,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在临床课程和见习上应进行改革,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使学生早期、长期接触临床,以临床病例为基础,学习理论知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人际交流与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培养。

对医学教育来说,大学阶段是基础医学教育;医科学生毕业时,尚不具备独立担当医生工作的能力,还应接受5、6年的医疗实践,才能成为主治医生。然后进入继续医学教育阶段,一直要学到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开拓型的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学生素质培养必须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2 开设大量选修课: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在整个课程设置中,选修课比重大都在80%以上。选修课作为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给学生以自由成长的空间。

3.3 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实验环节中首先进行重组,打破学科的界限,减少原有实验课程中大量重复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不同课程实现互通,开设一些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设计实验,并亲自动手验证结果,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实践性环节的改革重点放在实习的内容和实习的考核,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作为医生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可以划分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高职院校导游专业的人才教育就属于技术教育; 人才类型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导游人才就属于应用型人才中的技能型人才。导游专业在培养方面重点强调的应该是技能,而非学术,即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适合导游专业,适合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高职院校的导游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是否存在问题,存在哪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本文以重庆部分高职院校为例来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

(1)存在问题。目前部分院校导游专业在学生培养上还是存在着培养导向的问题,没有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致使学生专业技能不强,毕业生不能在就业后很快胜任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的工作。

(2)解决办法。高职院校的导游专业应该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即旅游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院就相应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切忌培养通才,或者所谓的学术性的人才,应该加强技能的训练、实际的操作。目前旅游业大量需要具有较强的带团经验的导游人才,尤其是小语种导游人才以及计调人才。

二、课程设置

(1)存在问题。重庆部分旅游类高职院校几乎每年都在调整课程,而且每学期结束后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另外计调课程的开设也是迫在眉睫,但是导游专业仍然没有重视起这门课来。

(2)解决办法。课程设置总体来看应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应该按照市场行业的需求来开设。

三、教学方法

(1)存在问题。重庆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问题,例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唯教师论,而置学生于次要位置。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认识到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的特点,学生觉得一门课学下来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对所学专业失去了兴趣。

(2)解决办法。针对以上的问题建议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法。这种教学方法对导游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方面特别有价值。例如学生在训练导游实务带团技能时,就可以分组进行,每组都有一个导游,若干游客。具体过程为:学生熟悉接待计划根据团队计划制订实施方案行程准备住宿、用餐点及交通工具联系确认组织游客参观游览、观看娱乐演出、购物及其他相关活动散团及送站工作总结及资金结算。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校内就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另外教师还可以尝试案例分析法。

四、实训基地建设及利用

(1)存在问题。高职院校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普遍存在实训基地条件不足的问题,而且即使是有实训基地普遍使用率也不高。

(2)解决办法。导游专业教师应该走出教室,来到实训场所让学生真正体会模拟训练的意义。学生如果想真正达到模拟训练的效果,就不能像别的科目一样坐在教室里,要深入到各类实训场所,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实训基地资源。

五、考核评估体系

(1)存在问题。高职导游专业没有有效构建符合高职特点、适应社会需求的考核评估体系。由于这门课正式考证时采取口试的方式,所以在校内的考核也只有口试没有笔试。

(2)解决办法。对于模拟导游课的考核应该多加入一些考核的体系:①笔试。通过笔试可以检查学生对口试外内容的掌握情况,其实也是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与社会接轨的手段。②行业专家评价。我们应该不定期地请来行业的专家对学生的讲解和整体素质进行一个点评,及时修正不足,及时提高,及时了解社会动态。③竞赛。定期搞一些竞赛,例如导游讲解大赛,佼佼者可以在学期末免试本门课; 或者在国家、省级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在正式的导游资格证口试中免试通过; 获奖者优先实习、就业等。

六、师资队伍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10

一、以特色为基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心,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安徽财经大学有着悠久的商业、经济专业传承和人才结构优势,在教学资源的分配和调剂上非常方便快捷,因而相对于其他院校专业的教师,有其独到的优势,便于向学生传达一种商业和艺术设计结合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最近笔者所在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对培养方案又进行调整。删除了已不能适应时展需要的近十门课程,合并了教学内容相近、相关联的近五门课程,新增了近十门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促进专业发展,加强安徽财经大学优势特色专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支撑作用,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增设了《设计管理》、《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演讲与口才》、《就业指导》、《创业学》等与创业相关的课程。等课程。课程体系整体较为优化,结构合理,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能够及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弹性调整。另外,笔者所在学院积极鼓励学生选修经济、管理类等课程,参加或旁听经济、管理类的学术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增强自己的管理与设计的意识。学生还可以利用本校经管类学科优势,在学校网络和图书馆更容易找到其他艺术院校难以找到的信息和图书。在学生实习和考察时可以方便的选择自己理想的基地,方便学生尽快将学识与市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增强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笔者所在学院艺术设计系从专业确立之始就建立了系统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设置了完备的课程体系,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根据社会文化经济发展需__求和学校办学实际以及专业发展情况, 制定的培养方案注重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能够突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二、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近100%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受学生的好评。多媒体课件研制能力较强、应用状况良好,使用多媒体授课的专业必修课、学科基础课等课时比例达到100%,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达多门。

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按照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发展等教育原则,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在教师的教学研究立项中,有一定数量的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课题,而且其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和推广。例如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聚散教学法、平面图形空间立体转换教学法等,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该教学方法在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已初见成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2007 年,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获取安徽财经大学重点立项;2010 年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研究 获安徽财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 年,在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申报中,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研究 获取安徽省重点项目立项, 现已结项;2012年, 在安徽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研究获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另外,从2008~2012 年,笔者发表了与此相关的文章7 篇。

另外,设计系根据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学校教改总体规划,结合本院、本专业特点,制定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公共任选课、公共限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六大类课程不仅综合形成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总体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 在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科学引导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赋予其高度自主的选择权利,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选修课部分的学科前沿课程、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类课程的开设,及时将体现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不仅直接有利于学生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效推动了广大教师加强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种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既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又强调专业能力的实用性,既强调知识、理论的提高,又注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所倡导的精理论,重实践的教学理念。

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大部分专业课程注重把实践内容直接带进课堂,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学生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内容紧扣时展步伐、更新及时。如蚌埠好思家涂料厂;蚌埠鼎力仿古青铜器制品厂;蚌埠珠光太阳能制品有限公司;蚌埠蓝天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的《尔雅》杂志;合肥友谊医院;蚌埠移动公司;蚌埠市文明办;其它企事业单位;国家发改委; 历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设计项目。多数设计作品分别被采用,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社会好评。

艺术设计系针对本科教学实习不同类型的需要, 在学院支持下建立了相应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共13 个。各实习基地场所充裕、设施齐全先进,各专业与实习基地之间的合作深入,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制定了关于实习教学的措施和规定,对实习教学大纲做出了明确要求。针对每个校外实习基地,各专业均规定了明确的实习目的和具体的实习项目, 并配有稳定的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至今,笔者所在艺术专业已有毕业生约600 人进入实习基地,实习期间大部分设计作品被采用,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