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2:43: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篇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提出以后,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得到热烈响应和广泛赞同。中央从2月19日到25日在我们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2月19日,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这里,我想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认识问题,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中央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有的同志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现实社会是不和谐的?我认为不能这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主动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国体、政体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6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因而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现在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与和谐水平。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清醒地把握住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地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第二,应当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同时,这六个基本特征还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第三,怎样理解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讲话中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他还强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当前,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应当看到,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党和国家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已经进行了许多努力,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还不够,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积极探索。我们要按照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提出的要求,抓紧研究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抓紧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相对的、具体的,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要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这个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充分重视、严肃对待,又不超越阶段、吊高胃口;既要重视访贫问苦,也不忽视访贤问能。从长远发展来看,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从政策导向上积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办法,努力做到增富减贫、促富济贫,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价值目标与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我们既要坦诚地承认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又要努力地为解决这些矛盾、缩小这些差距而奋斗。如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因此,我们既要把握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又要把握长远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统一。要坚持从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决不可操之过急,决不可急于求成。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来落实,必须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来着手,必须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坚持不刮风、不攀比;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搞限时限刻的承诺,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它们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标志性要求,明确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作为社会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第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因而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好,“五个统筹”也好,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

第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四个尊重”方针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调动的社会。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阐述。“四个尊重”所强调的主要是活力问题、效率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来进一步促进发展。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党执政兴国才有稳固根基,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才有雄厚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根本前提。

我们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要重视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又要重视解决好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地注意保持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因此而人为压低职工工资,损害职工群众的利益。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全社会都要牢固树立善待进城务工农民、关爱进城务工农民的观念,从促进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和谐的高度,关心进城务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就新在一个“和”字上,我国所坚持的发展道路,对外是和平发展,而不是靠武力扩张去掠夺别国资源;对内是和谐发展,而不是靠拼消耗去搞掠夺式经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在当前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因而,就业压力相当大,解决就业矛盾的任务相当繁重。这个基本国情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调控目标,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一定要同时考虑相应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统一,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相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篇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提出以后,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得到热烈响应和广泛赞同。中央从2月19日到25日在我们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2月19日,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这里,我想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认识问题,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中央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有的同志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现实社会是不和谐的?我认为不能这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主动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国体、政体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6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因而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现在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与和谐水平。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清醒地把握住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地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第二,应当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同时,这六个基本特征还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第三,怎样理解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讲话中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他还强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当前,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应当看到,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党和国家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已经进行了许多努力,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还不够,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积极探索。我们要按照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提出的要求,抓紧研究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抓紧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相对的、具体的,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要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这个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充分重视、严肃对待,又不超越阶段、吊高胃口;既要重视访贫问苦,也不忽视访贤问能。从长远发展来看,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从政策导向上积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办法,努力做到增富减贫、促富济贫,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价值目标与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我们既要坦诚地承认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又要努力地为解决这些矛盾、缩小这些差距而奋斗。如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因此,我们既要把握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又要把握长远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统一。要坚持从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决不可操之过急,决不可急于求成。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来落实,必须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来着手,必须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坚持不刮风、不攀比;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搞限时限刻的承诺,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它们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标志性要求,明确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作为社会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第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因而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好,“五个统筹”也好,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

第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四个尊重”方针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调动的社会。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阐述。“四个尊重”所强调的主要是活力问题、效率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来进一步促进发展。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党执政兴国才有稳固根基,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才有雄厚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根本前提。

我们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要重视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又要重视解决好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地注意保持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因此而人为压低职工工资,损害职工群众的利益。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全社会都要牢固树立善待进城务工农民、关爱进城务工农民的观念,从促进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和谐的高度,关心进城务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就新在一个“和”字上,我国所坚持的发展道路,对外是和平发展,而不是靠武力扩张去掠夺别国资源;对内是和谐发展,而不是靠拼消耗去搞掠夺式经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在当前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因而,就业压力相当大,解决就业矛盾的任务相当繁重。这个基本国情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调控目标,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一定要同时考虑相应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统一,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相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篇3

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同志重要讲话的精神,本报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栏目陆续刊登有关文章。

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清晰勾画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美前景,为我们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社会主义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为重要特征,但更为本质的方面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既是我们党自觉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也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履行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GDP增长,对物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人的重视程度。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严重,脱离群众,以至于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未能解决,一些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未被克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同志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我们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必将极大地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强调,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要在全社会营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注重健全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通人和,经济持续增长,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活资料匮乏而引起的社会矛盾日趋缓和,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出现剧烈变动,给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新特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有所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

针对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党强调,必须从执政高度出发,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特别是要健全党风廉政工作机制、科学决策机制、收入分配机制、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社会预警应急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等;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和公平诉求,灵活运用各种柔性方式处理复杂矛盾,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富裕。始终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在公平和正义的社会中安居乐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目标和本质要求。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环境孕育了人类,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

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特别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是以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当今世界,由于许多国家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急于求成、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成为普遍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恶化,各种威胁人类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可以说,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扭转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无序、失衡状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妥善应对的新挑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篇4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谐作为思维方式;二是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三是把和谐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能够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最重要内容。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开始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照搬苏联经验在实践中出现的弊端,同志带领全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1956年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等关系上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1962年,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后来的探索中发生了一些失误甚至是严重挫折。但总的看,这个时期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就是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提出并加以论述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化建设不能搞单打一,要注意各方面综合平衡和协调并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所包含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新成果。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大关系,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未来社会的篇幅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要点可以概括如下:一是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虽然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产生了各种问题和弊端,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决不是一个和谐社会。只有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二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真正实现和谐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三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大大提高。列宁领导俄共和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科学而合理地支配社会的生产和分配,才能使所有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列宁还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帮助农民,而且能够解决城乡对立;必须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加强社会管理和经济核算;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无疑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然而他们不可能为我们提供全部现成的答案。因此,要靠我们在实践中继续不断探索,要靠我们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回答。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做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概括,从而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在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四个多样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六条重要原则高屋建瓴、求真务实,为我们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对人类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理论创新决不是割断历史,决不是离开人类文明成果的花样翻新。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实现理论创新。

在古今中外的文明中都有关于和谐思想的宝贵成果。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很早就把“和谐”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句名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命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层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黑格尔用矛盾、差异、对立、同一等范畴深化了对和谐的认识;等等。讲西方的和谐思想,不能不讲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主张。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书,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书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指出它必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我国历史上也产生过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兼相爱”;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上述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尽管如此,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从中吸收和借鉴有益的成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篇5

关键词: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民心工程历史任务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也是这次全会文件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指明了社会和谐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

今天,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决定了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决定了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和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就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持续推进、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是一个新论断,也是文件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我们党确立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把中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基本上沿用了这一提法:“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在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其中明确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政治报告均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奋斗目标沿用下来。这次全会《决定》把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由“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一步充实调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就“小社会”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一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另一方面,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大体对应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当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并对奋斗目标作了相应充实调整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社会”)就成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实际生活中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就“大社会”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而且要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而且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准。可以说,构建和谐,是引导人们通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的明亮灯塔。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党的四中全会上一经提出,立即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次《决定》进一步作出全面部署,充分表明它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体现党心民心的“民心工程”。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依据体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动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利益受到侵害、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由此引发的群众上访、群体性事件大量增加,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正是基于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和问题,中央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并且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体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决定》确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决定》中关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规范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等,都是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利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举措。

再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体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艰苦努力,实现若干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走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高度和谐的理想社会。这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决定》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作长期历史任务来谋划,又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确定了到二○二○年的阶段性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社会更加充满活力,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愿望和美好追求。

解读二: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形势

关键词:总体上和谐两个前所未有非对抗性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我们党之所以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我们已经具备的各方面条件紧密相联。《决定》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相适应相协调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进行自我调节;决定了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绝大多数利益矛盾可以通过民主、协商、调解等方法,在法制的范围内获得解决,这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日益巩固,我们已经具备了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条件。

第四,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先进的执政理念。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这是一个符合我国当前的重要判断,也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说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法治的办法加以解决。不能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发生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第二,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衷心拥护和充分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和谐。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致力于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和深切关怀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体现到实现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并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和实际生活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行动和作风。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我国社会充满活力。我们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空前发挥。我们党始终高举改革的旗帜,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决定》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了“两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这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和平、合作、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们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对我国产品的技术壁垒、生态壁垒、安全合作壁垒等呈上升之势,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更多,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

从国内来看,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势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稳定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得到巩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和巨大活力的空前社会变革,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一些新的阶段性矛盾集中凸现,此外,还会遭遇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对我们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构成了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解决的过程中求得和谐统一。“和谐”不等于没有矛盾,“和谐”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多样性和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出发,强调社会和谐状态是通过发展和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论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也要注意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今天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改革初期,我们主要是要解决社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问题,今天我们同时要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分配不公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实现经济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今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和不全面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改革初期,我们比较侧重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意发挥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今天我们还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坚持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的基本要求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设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能够不断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体制机制,在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中保持社会的基本和谐和快速发展。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不能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共产党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切实履行。要在全社会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篇6

关键词:社会活力首创精神创新型国家

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创造活力是社会活力的集中体现和显著标志。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了新的活力。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决定》明确指出:“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为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

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表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

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正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顺应了党心民心,所以得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响应。同样,也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共同享有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蕴藏着促进社会和谐的巨大热情和智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发挥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

《决定》指出:“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坚定不移地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体现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兴国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基础的本质要求,为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全部社会关系。同志指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通过革命和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要求。八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无论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还是进行改革开放,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兴国的本质要求。发展是硬道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经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基础的本质要求。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人民群众长期贫穷甚至极端贫困,社会和谐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建成。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家庭财产不断增加,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坚定不移地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着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和自然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全面增强发展的协调性。需要强调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争取实现社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

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经验。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充分肯定精神活动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进程中的能动作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用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同志就号召全党同志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也一再要求全党同志坚持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同志强调“六十四字”新时期创业精神,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这些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是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展创业活动的时代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的社会。创造能量要在创业活动中释放,创新成果要在创业活动中实现。如同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一样,我们要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项创造性伟业,就必须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核心和精髓,继承和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在亿万人民群众中蓬勃开展创业活动。一是弘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倡导自主创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人民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我们要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自主创业改变自己命运。二是弘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倡导艰苦创业。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我们要磨砺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炼就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依靠艰苦创业创造美好生活。三是弘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倡导和谐创业。自力更生不是自我封闭,自主创业不能孤军奋战。我们要自觉克服我国历史上几千年小农经济、小生产的落后生产方式的残余影响,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不断增强团队精神,加强团结,加强协作,依靠和谐创业开辟美好未来。

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豪情壮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伟大事业。人民群众蓬勃开展的创业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涓涓细流汇集成滔滔江河,星星之火汇集成熊熊烈焰,亿万人民群众中蓬勃开展的创业活动汇集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要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创伟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解读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关键词:党内和谐重心在基层社会人才队伍反腐倡廉

各级党委担负“四方面”职责

各级党委必须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决定》提出了各级党委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所担负的四个方面的职责,即: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

把握方向,就是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和根本目的,坚持《决定》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六个必须”的原则,全面把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为着力点,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确保和谐社会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制定政策,就是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针对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既符合中央方针政策又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既突出重点又整体配套、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措施。

整合力量,就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整体推进全局工作的需要出发,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安排好各方面的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运用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调动各个领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聚各方智慧,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和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营造环境,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工作,为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营造有利于改革的环境,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改革意识,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减少改革阻力,增强改革动力,降低和避免不必要的改革风险。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环境,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奠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实思想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发展巩固和谐;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决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实现和保持党自身的团结和谐,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为完成党所肩负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我们党是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先进性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来体现,也通过党的形象和表率作用来体现,只有实现和保持党的团结和谐,才能对社会和谐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

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之所在,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实践充分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创造力、出凝聚力、出战斗力。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是否团结、干部队伍是否和谐,对当地的民心和风气影响极大。群众看干部,干部看班子。

那么,怎样增进党内团结和谐呢?《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的要求。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也是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的根本保证,必须认真坚持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把发扬民主作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制定和落实党内民主的具体措施,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形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推进党务公开,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保障党员行使党章赋予的各项权利,同时教育督促党员履行好应尽的义务。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要靠纪律作保证。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党章规定的各项纪律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而最首要、最核心的就是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是增进党内团结和谐的关键。要认真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防止和克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和各行其是。严格党内生活,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防止和克服各种不良倾向和错误行为,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领导班子团结,处理好三个关系十分重要。一是处理好“一把手”和班子其他成员的关系,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一把手”对班子的团结负主要责任,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善于团结各方面同志包括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作风霸道的人,即使能力很强也做不好“一把手”。二是处理好党政主要负责人之间的关系。政府负责人要自觉维护党委的集体领导;党委负责人要支持政府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在党委内部,书记是“班长”,重大问题由党委集体作出决定。三是处理好新老班子、新老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任要尊重前任的工作基础,前任要积极支持后任的工作。对违反民主集中制,搞无原则纠纷,闹不团结而拒不改正的,要进行批评直至进行组织调整。要通过领导班子的团结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团结,营造相互信任、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重心在基层

基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线,俗话说“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只有把基层工作做好了,才能把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精神振奋起来,把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

要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团结带领群众去落实。可以说,党的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7000多万名党员能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影响重大。要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落实。一是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尤其在企业实行改制重组、关闭破产和分流富余人员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引导职工促进改革和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扎实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四是要全面做好机关和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团体等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五是要认真贯彻执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四个文件,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六是要大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和提高社会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

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紧紧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做好基层工作。一是要按照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对基层干部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同时,采取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课题调研等多种途径,努力增强基层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主要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维护公平正义的本领、治理社会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等等。二是要对基层干部严格要求,切实转变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是要在政治上关心基层干部的成长进步。把一线出干部、从一线选干部作为一个重要导向,在严格按标准条件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对埋头苦干、做出突出成绩的基层干部,要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优先提拔使用,激励基层干部积极进取。要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注意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四是要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对基层干部工作、生活上出现的困难,要设身处地地加以理解,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扎实有效地进行帮助,特别是要敢于为基层干部担责任,支持基层干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要加大住房、工资、医疗、养老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切实为基层干部排忧解难。

抓紧培养社会工作人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才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从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与现实需要都存有很大差距。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培养上下功夫。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二是要在使用上下功夫。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吸纳社会工作人才进入社会工作领域,从而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营造尊重、支持社会工作人才的良好环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发挥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在激励保障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定职业规范的从业标准,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荣誉和社会地位,改善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保护广大社会工作人才的积极性。

反腐倡廉是一项紧迫任务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

反腐倡廉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决定》要求全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并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一,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做道德表率,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篇7

在我国历史上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社会和谐思想。孔子就提出“和为贵”;墨子说过:“兼相爱”、“爱无差”等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而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的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共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社会,与康有为(《大同书》)提出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有异曲同工之效。

关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亦是马克思主义一直追求的目标。1803年法国的傅立叶发表的《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和谐社会”所代替;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深刻剖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它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和谐的条件和途径,结果只能是空想,并提出要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进行许多有益的设想和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不得及实践。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延安时期、建国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三个历史时期,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是有很多宝贵经验的,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党内和谐特别是党的理论、路线的正确和领导层的团结统一,这是关键所在。

二是要善于从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政策,调节和兼顾各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关系,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

三是要通过民主法制、思想道德和教育文化等多种形式,加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基础性工作,把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四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从政策上支持、制度上保证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活力。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样才能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五是要做到统筹兼顾、利益协调,使各项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六是要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把矛盾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这一切,对于我们今天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突出的不和谐因素,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的小康社会,构建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然是十分有意义的事。特别是当我们把上述初步总结的历史经验同提出的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联系起来,不难发现提出和论述的六个方面要求,已经凝结了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创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积累的基本经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由于经济社会各种矛盾加剧,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地提高人的素质,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两个部分。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使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品德,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实现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出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从而确保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保证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切实解决发展中的一些不协调问题。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才能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实践中去。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三)重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同时还要重视第三次分配问题(捐赠、慈善、志愿等)。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必须更加注重公平。特别是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收入分配差距面前,群众要的是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坏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

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公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生机、朝气蓬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它是千百年来民众所期待的“政通人和”,也是理想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参考文献:

[1].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05-02-20(1).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3]徐华,周忠.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篇9

关键词:历史任务现实课题统领全局

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

《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宏伟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历史性和阶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要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要突出重点,要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建设核心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活力。什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呢?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等,这些都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在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污染、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视解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过长期奋斗和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分阶段有步骤的。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坚持不刮风、不攀比、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决定》提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决定》指出,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抓紧抓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努力方向上都是完全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它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

我们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首先意味着它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长远的目标,即便到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更加和谐了,也不能说和谐社会实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28个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要真正达到必须进行长期的努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还意味它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由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现实状况和时代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也说明它还将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和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便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建设和完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新的社会矛盾还会不断产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从而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动态历史过程。所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决定》提出,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就是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个层次是根本的指导方针,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要、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三个坚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要求。建国57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理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指针,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三是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制,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第二个层次是总体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作出的科学概括。这六个基本特征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第三个层次是工作重点,即“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从当前的实际来看,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第四个层次是工作导向,即“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社会要和谐,根本地取决于两条:一是要把“蛋糕做大”。这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二是要把“蛋糕分好”。这就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中,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明确地提了出来。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方面,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方面,要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设法治政府,维护司法公正,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就要求我们团结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形成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实施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为重点的诚信建设工程,强化全社会的诚实守信意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坚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解读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关键词:各种利益关系五个着力点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一个重点五个着力点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首先,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

其次,这是由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下,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前提。但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又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关系。脱离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追求局部利益、现实利益、具体利益,是舍本逐末、难以长久的;不讲局部利益、现实利益、具体利益,光讲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也是空洞抽象、难以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

其三,这是由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所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有所不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

《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这“五个着力点”,既是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进一步展开,也是对后面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的铺垫,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第一个着力点,就是发展社会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而且往往能够更直接地体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性,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果最终都要通过社会建设的成效来惠及人民群众。社会事业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社会稳定,也会阻碍经济发展的步伐。

第二个着力点,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制度的本质属性都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项神圣职责和历史任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平正义是我们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旗帜。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

第三个着力点,就是建设和谐文化。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作为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第四个着力点,就是完善社会管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管理完善、安定有序的社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加快推进和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管理的主体、对象、观念、目的、内容、手段、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第五个着力点,就是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作为重要着力点,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从现在起到二○二○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个目标和主要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是“民主法治”的层面,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具体来讲,就是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第二个是“公平正义”的层面,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一是城乡、区域发展二元结构扩大的势头不断收敛,高收入和低收入者比重较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确保这个格局的分配秩序逐步形成,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机会和过程公平的分配秩序使分配结果趋于合理,社会全体成员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新进展;二是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在提高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的基础上,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三是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更加合理,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职能转变有较大进展,政府的宏观管理、市场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三个是“诚信友爱”的层面,即“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巩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理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基本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第四个是“充满活力”的层面,即“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全社会团结和睦,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宽容创新挫折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各方面的创新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逐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五个是“安定有序”的层面,即“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基本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和秩序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和秩序基本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基本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

第六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层面,即“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得到全面落实,能源和其它资源的消耗水平全面降低,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生态和环境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享有安全的饮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篇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六个更加”,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文件第一次将“和谐”二字写进了报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主线目标,在今年春天被勾勒得日渐清晰,一个指导绘制和谐社会的重要文件——《讲话》,在炎炎夏日出台,并在各大新闻媒体上播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蓝图上,“和谐”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自从“和谐”一词提出后,一浪高过一浪,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旋律,最近省委出台了文件。回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的五大任务,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2005年2月19日,中央举办和谐社会高级干部专题研讨班,总书记作了重点讲话。2005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组织20次集中学习,重点研究和谐社会的问题。60多位专家走进中南海讲课。2005年3月,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总理作了报告,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作了重点讲话。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下面讲三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在老一代典籍中,“和”被广泛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谐”,有协调、融洽的含义。孔子提出“和为贵”,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肯定“和”的作用。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大。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能无往而不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里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已经成为挂在中国老百姓嘴边的格言和生活准则。西方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两句著名的哲学名言:一句是“什么是最智慧的——数”;另一句是“什么是最美的——和谐”。他们认为,数是万物本原,由数产生点,由点产生面,由面产生体,由体产生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进而产生世界万物。

恩格斯有过关于未来社会的论述,“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他强调在这个社会里,一是所有人的平等,劳动、工作的机会及物质精神的享受都平等;二是人的充分自由,“自由的人就是共产主义者”。当然,要实现这两点,有两个前提,一是产品极大丰富,即物质文明建设;二是人的觉悟极大提高,即精神文明建设。到那时,劳动不是为赚钱糊口,而是享受。社会的维系也不是国家机器,而是“自由人”联合体。国家、法律都已消亡,靠道德就可维系社会运转。当然这是遥远的,最理想的共产主义的和谐社会。

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相比,是一个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目标和一个过程。

我们所要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六句话二十八个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是“五个统一”,就是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公平与效益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原因

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是不安定的因素隐患还真是不少。主要表现有:

第一,收差距持续拉大,令人担忧。首先是城乡之间的差距。1978年是25:1,2003年是6:1.农民苦,农村穷,农业弱。连续七年人均收入没有超过5%,而城市人均收入增长8%。初步统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有可能在4.5-5%之间,实现全年5%的预期增长目仍有相当难度。

城市建设得象欧洲,农村建设象非洲。有记者问总理最牵挂的是什么?温总理回答就是GDP数字。杭州萧山市(县级市)2002年GDP700亿元,而湖北省只有250亿元。群体之间的差距在拉大。最富的人财富是最穷的7倍,在中国20%的人,掌握了80%的存款。关注的三大问题:收入差距、社会治安、官员腐败。

第二,阶级阶层分化快速,流动性很大,多元性很强。企业决策层(金领层)年薪上百万元,管理层(白领层)有权力,年薪几十万元,执行层(蓝领层)工人几万元,普通员工、下岗工人(无领层)几千元。农民阶层也发生了分化,也在进行重组。农民与城里人比较有十四个不平等。私营经济发展很快,中国私营经济增长,从1978年到现在增长了33倍,每年提供上千亿元的税收。资(钱财)本家与知(知识技术)本家。

第三,就业形势矛盾尖锐。失业与通货膨胀相比更危险。

第四,群体性上访事件大幅度上升。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工作是“问君能有几多愁,计生水利三提留”。原因在于,发展不够,富生和,穷生斗,体制改革不够,许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差距过大,体制真空,断层。没有保障别想改革,义务教育就是农民教育,因教致贫,培养一名大学生至少得花十几万元,这个数目不是一般的贫困家庭能支付得了的。中央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喜气洋洋,县级财政晃晃,乡级财政空空荡荡。中央是神,地方是人,下面是鬼。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越级上访,上访对象有工人、农民、军人、艾滋病人。政策落实不够,80%上访是有道理的,截留政策、截留财政。官僚主义和腐败扼制不够。踢、推、拖,“三拍”干部,决策拍脑袋,表态拍胸脯,失误拍屁股。干部的能力提高不够。湖北省花几百万元,选派青年干部到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学习锻炼,喝洋墨水。

现在的青年干部,对邓小平三卷每卷的核心内容不清楚,学习不系统,假学、厌学、反学。理论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青年干部对党史有了解但了解不深入,到基层锻炼但缺乏严格的磨炼,缺乏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比如处理的问题,硬办法会用,软办法不会用。国民的素质低下,基层干部从鸡叫忙到鬼叫,从天明忙到熄灯。我们的任务是教育干部、教育学生、还要教育农民。

三、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矛盾的思路

一是以发展求和谐。

湖北省农民均纯收中部第一位,全国第十二位。人均CUP中部第二位。职工工次,中部第四位。湖北四个短版:品牌经济短板,摆在全国第十四位;县域经济短板,仙桃在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中排名第97位,湖北省仅一个县市入围;区位经济是短板,武汉是中国地图的圆心,中心效益显现不出来;民营经济是短板。

今年7月下旬,市委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喻楚林作了报告,报告的题目是:统一思想,加快发展,为建设湖北经济强市和和谐汉川而努力奋斗。会议的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委、孝感市委会议精神,组织动员全市上下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大力发展工业集群经济和乡镇经济为重点,盯紧目标,坚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经济旺盛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齐心协力为建设湖北经济强市、构建和谐祔协调发展,齐心协力为建设湖北经济强市、构建和谐汉川而奋斗。喻书记在统一思想认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方面,讲了四点要求,一是要高度统一发展目标的认识。孝感市委书记曹世佑讲,全孝感都在赶超汉川,汉川赶超谁?汉川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分析汉川发的形势,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按照自加压力,锐意进取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慎重决策,提出了“赶仙桃,超潜江,努力建设湖北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其根本目的就是动员全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经济旺盛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突破,让汉川的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效益更优、发展后劲更足,更重要的是让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氛围更浓、干劲更足。二是要积极创造加快经济旺盛增长的小气候。四月下旬的赣浙的考察,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思想解放、观念新。“环境是最大的品牌”、“开明比精明更重要、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诚信比承诺更重要、感情投放比政策优惠更重要”,“工业向园区集中”,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会上发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三是要大力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发展。主要指“一线三区”的乡镇,要快一拍,领先一步。四是要广泛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对那些“要逸官”、“混官”、“糊涂官”要坚决予以调整。总之,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发展求和谐。

二是以改革促和谐。

今年是改革攻坚年。上半年,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特别是一些多年酝酿的重点项目领域改革取得进展。不失时机的推进改革,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以改革促和谐,要围绕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和体制保障。当前要进一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抓紧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做好农信社改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垄断行业改革。调整进出口退税办法,积极做好内外资所得综合并立法工作,研究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完善保护资源环境、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税收制度。继续做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组织实施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股分置改革试点。完善投资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积极稳妥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三是以廉政保和谐。

重点放在领导层面,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反腐,运动反腐败,权力反腐败,制度反腐败。必须彻底解决“要想富动干部,只研究不公布”的腐败问题。

四是以文化求和谐。

中央提出“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激活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崭新的风貌和青春的姿态拥抱生活,讴歌祖国和时代。

以文化求和谐,必须把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目的。要坚持承继与创新相统一,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宝库中吸收营养,在观念、形式及表现手法上大胆探索创新,极大地丰富精神文明产品的内容、风格、样式和品种。要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着力表现人民的大情大义,生动反映家庭亲情、人间友情、社会真情,创作生产出更多倡导和谐理念、讴歌真善美的精神文化产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选择。

以文化求和谐,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社会公平,对文化工作来说,就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要坚持重心下移,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千方百计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服务困难群体,多生产他们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举办他们愿意参与的文化活动,多提供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群众需求的文化服务,做到活跃基层,服务群众。

五是以本领谋和谐。

激发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的本领,协调利益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和总结。

要有抓落实的本领。要制定谋和谐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人,分头去抓,开始要署,中间要检查,最后要验收,一环扣一环,推进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关于本领问题,我想讲三个三:“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一个就是“三学”,向书本(包括网络、电视)学知识,向领导学方法,向群众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