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4:37:51

构建服务型

构建服务型范文篇1

【关键词】医疗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医疗质量;服务型医院

Buildingservice-orientedhospitalthroughmedicalcentralization

ChunnaZhanga,FangBib

AbstractAsthedevelopmentofeconomicandsocietyinourcountry,thecitizensrequirementhasincreasingimprovedonhealthcare.TheHealthMinistryputsforwardactivityofthehospitalmanagementyear,withthethemeof“focusonpatientandimprovehealthcarequality”.Theactivityadaptstorequirementofbroadmassesofthepeople,andraisesahighdemandonthewholemedicalstaff.Weconsideredthatmaketheformof“medicalcentrality”tobuildservicehospital.Itcanbreakthetraditionalpatternofhospital,reflecttheserviceconceptof“patientorientation”,andalsocontributetotheimprovementofthehealthcarequality.

Keywordsmedicalcentrality;focusonpatient;medicalquality;servicehospital

aDalianCentralHospital,Dalian116033,China

b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ollegeinDalianMedicalUniversity,Dalian116044,China

Correspondenceto:ChunnaZhang,Email:changlerenle@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我院设想按照服务型医学理论对医院进行医疗中心整合,建成一个以医疗中心为基本结构的新型临床医学系统的服务型医院。以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服务型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型理念为指导、以医疗中心的服务型临床体系为结构的新型医院。这也与卫生部关于“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主题思想相吻合。传统医学框架下的医院经过若干年来的运作,到如今遇到了许多在医院管理、技术实施、资源浪费、医患关系等方面难于克服的无奈。比如,普外科医生抱怨消化科医生不给他们推荐胃病的病人、胸外科医生抱怨呼吸内科不给他们推荐肺癌病人,建议医院以推荐多少病人到相关科室来量化考核消化科和呼吸科的工作。这确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种无奈和一种试图改变现状的办法。临床上常常会出现“抢病人”或“推病人”情况。容易处置的、各种方法都可能解决的病人,就“抢”,谁先遇到谁就抓住不放,无论其所掌握的技术方法是否最适合该病人的具体病情,先治疗,先收钱。比如一个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如果消化内科医生先接诊,将会首先选择止血和保肝等内科方法治疗,治疗无效果或病情加重时才会请外科医生会诊;对于外科,只有当病人腹水、肝昏迷症状或伴有严重心肺疾病不能手术治疗时,外科医生才会寻求可否用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套扎术解决问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病人会遭受多大的肉体痛苦、心理创伤以及付出多大医疗代价,这也许只有病人本人和家属才知道。抛开个人认识的不同,目前整体技术水平低下,治疗这种病人,理想的、损伤最小和最为有效的首选方法是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套扎术,内镜技术解除食管、胃底静脉后辅助以药物技术,在内镜方法失败的情况下选择传统开刀手术。中心化整合之前做到这点非常困难,其最大障碍在于不同专业医生的认识水平和利益分配,这其中往往是以忽视甚或牺牲病人的最大利益为代价。“推病人”往往发生在病人病情复杂、较难处置以及需要多种专门技术协同配合完成的情况下。一个专业科室由于科室之间的条块限制以及谁负责任等因素,通常很难单独协调不同技术和多个科室,遇到复杂情形、处置困难时就推诿病人。无论是抢病人或是推病人都是无法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如何解决医院中多种“关系不顺畅”,保证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最有效而合理的治疗,这是我们在医院发展中需要深刻思考并从根本上提出有效解决方法的关键[1]。服务型医院是一个以医疗中心体系为主导、以中心理念为指导、以整合的中心技术为特色、以医疗中心为基本临床结构系统的现代化、网络化、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疗中心与医学技术中心是服务型医院的基本构成框架。临床医疗中心包括:由心内科、心外科、CCU、心导管室以及辅助检查室组成的心脏中心;由呼吸内科和胸外科组成的呼吸中心;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神经介入组成的脑神经中心;由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及胃镜室组成的消化中心;由肾内科、泌尿外科、透析室及碎石室组成的泌尿中心;由妇科和乳腺科组成的妇科中心;由骨科、风湿免疫科及理疗科组成的骨与关节中心;由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救护及EICU组成的急救医学中心;由产科和儿科组成的母婴中心;由眼科、耳鼻喉科、甲状腺疾病及口腔科组成头颈中心;由皮肤科、烧伤、美容、性病科组成的皮肤中心;由麻醉与疼痛门诊组成的麻醉医学中心;由中医、针灸、推拿与按摩科组成的中医学中心;身心医学中心;普通医学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临床医学中心。基本医学技术中心包括:由放射科、CT室、超声科、放射性核素组合成的影像医学中心;由西药房、中药房组合成的药学中心和由检验科、血库、病理科、中心实验室组合成的检验医学中心。服务型医院中进行医疗中心化建设的目的在于系统完成人员整合、设备整合、技术整合和病人资源整合。将具有同一系统疾病专业的医生整合在一个中心,不仅可以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更有益于整合同一个系统疾病不同治疗方法,即整合技术,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型医疗方式。在同一系统内,人员和技术的整合,同时也将使原来各自分散在内外科的各种设备的综合使用成为可能,这将有益于从医疗手段的整体观出发,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中心内每一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将可以以整个中心的技术、设备和人员为依托,以整个中心的病人为资源,根据具体病情和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2]。医疗中心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创新过程[3],涉及现行医学系统的根基,涉及以现行医疗体系为基础所建立的医疗行政和医疗法规体系,涉及临床医学继续教育体系等诸多方面,虽然会遇到各种问题[4],但是,我们发展医疗中心体系的核心目的是要试图解决传统医学体系下的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医院与社会之间的、医学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之间的种种矛盾与不协调,所以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以卫生部关于“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主题,就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帮助与支持,也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王永光.医疗中心化构建微创医院.中国医刊,2004;5:211-213.

2葛恒云.西方发达国家医疗体制的建构及其启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8:487-488.

构建服务型范文篇2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东北地区;滞后性

Abstract:Inrecentyears,totransformthegovernmentalfunctionsintoservicetypehasbeenbecomingapoliticalgoalofreformevenacommonplace,behindwhichthegovernmentsatdifferentlevelstookdifferentlocalconditionsintoaccountwithrelevantsupportgivenforeachotherComparingtheactualityoftheNortheastChinawithotherdevelopedregionsinrespecttothetransformationmentionedaboveandanalyzingtheinstitutionalcircumstances,incentivemechanismandrestrictionfactors,intheregionitwasfoundthatthetransformationintheregionlaggedbehindotherplacesTherootcausesarethereforediscussedwithsomesuggestionsgivenAsaconclusion,thelocaldistinctivenessandappropriatenessshallbeemphasizedsoastobreakthroughthebottleneckformedintransformingthegovernmentalfunctionsintoservicetype

Keywords:servicetypegovernment;NortheastChina;lagging

近年来,有关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已成为政府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之后,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而《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施行更是从法律层面上强化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倾向,这都说明建立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既定目标[1]。随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创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部门、服务型机关”的热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创建发展中的地区不均衡现象。我们注意到,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较好效果和较大影响的创建活动多集中于沿海地区和部分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与之相比的是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活动方面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滞后性。为什么在中央的统一决策和号召之下,东北地区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那么导致构建结果滞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由于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将研究的逻辑起点放在东北与发达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差距比较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环境、激励机制、制约因素等方面探寻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滞后症结之所在。

一、东北与发达地区构建服务型

政府的现实差距比较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按照公民意志,通过法律程序组建的服务公民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政府。从形式上看,服务型政府主要体现在理念、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从理念层面上看,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从制度层面上来看,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场全新的职能配置、管理方法和运行模式的革命;从行为层面上来看,无论是从行为范围、行为方式还是行为效果,都要从社会公众需要出发,以社会和公众的满意为依归。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就是要从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转变,这就意味着需要重新调整政府角色的定位,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几千年以来的管制行政的政府模式。但东北地区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还十分突出,政府总体上还处于管制型政府阶段,仍然以行政或审批的方式支配大量的国有和非国有社会经济资源,服务理念远未真正形成;官本位、权力本位现象根深蒂固,行政方式依然以管理和控制为主,将行政管理视为行政监管、行政管制的观念普遍存在;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表现出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公共服务质量普遍不高等,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导致服务型政府在东北地区的建设状况总体并不令人满意。

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落后于东部和沿海地区,从表面上看,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等方面。但从深层次上来看,其滞后的关键在于理念的落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思想积淀深厚,计划经济影响深远,加上改革开放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东北的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与服务型政府发展相悖的重官轻商、安于现状、封闭保守等落后观念,政府也习惯把发展经济作为唯一的核心职能,造成政府定位模糊,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反观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权力的收缩和人民主权意识的增强,要求政府为社会、公民和企业提供服务的呼声高涨起来,对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与量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政府不只是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在此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地方各级政府逐步树立起现代政府理念,克服传统行政管理的束缚和影响,在行政过程中渗透顾客至上、有限政府的相关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产业导向作用,在建立和健全市场规则、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政府结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通过政府流程再造、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健全公共决策制度等手段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机制。上海、浙江、苏州、南京、青岛等发达省市在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服务型政府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些地区的先进经验为东北各级政府作出了表率,提供了经验。

二、影响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

的制度环境

中国大多数的经济政治制度变迁是循着“小范围制度变通—局部突破—全国运动式推广”的发展轨迹。小范围的制度变通使微观主体在相对成本或者偏好的变化的情况下,主动地对原有制度进行调整。当这种变通的市场利益明显的时候,变迁就会在更大的范围得到认可。地方政府和学者就开始营造舆论,影响更高一级的政府,直至中央政府,制度便开始了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一旦成功地意识形态化,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时,对其他地区来说,这种变迁带有很强的被动或者说强制性色彩(谢子平,2003)。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变迁也同样遵循这样的逻辑。对于东北地区而言,构建服务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东北这样一个缺乏以市场为价值理念、以创新发展为改革思维、以公平效率为行为准则的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制度变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制度环境影响着治理结构或机制的选择[2],决定了地方政府的目标以及可供调遣的体制内资源。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各地方的制度环境具有相似性,都面临着相互竞争的特点,这种竞争不仅仅只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还涉及到政府效能、政府管理水平的竞争,在进入到发展的新时期之后,制度环境更是纳入到更高层次区域竞争的范畴,并将其与执政合法性联系起来,通过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应该说,这种政绩合法性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3],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日益提高,以经济增长获取执政合法性的边际效用日益降低。具体到东北地区的制度环境,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市场化程度低,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且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其他市场主体、要素市场发育缓慢,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济活力差,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导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相当大的冲击。近年来,东北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大幅度下滑,总体经济出现不景气状况,使得以往封闭的资源开发系统的弊端暴露无遗,产业雷同、重复生产和产业结构失调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批工厂破产,大批工人下岗,农村情况也不容乐观,一批煤炭、林业等资源型城市的枯竭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雪上加霜,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挑战更加严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各领域都需要政府的介入,大大增加了政府管理社会的难度,分散了政府精力,促使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必须全力确保经济发展速度,以经济增量的扩大来消化和防范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以财富的增长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建设服务型政府并没有实质上成为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实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同时,我国各地面临的制度环境是一种行政集权下的财政分权[2],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财政分权,采取财政包干制,从而形成中国式的市场维护的联邦主义[4]。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仅仅解决了税权的划分,而对事权的划分仅限于中央和省一级政府,对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划分并没有明确,由此形成的省级以下的财政体制与分税制的设计初衷相差巨大。在收入划分上,从自身便利性出发,各级政府都是“层层抓大”,将大税种抓在自己手中,以至于下级政府最终面临财权日益上收、事权却不断下压的尴尬局面。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市场新角度进行分析,中国的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这一对矛盾,必然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只能采用经济指标考核下的政治晋升制度。由此,政治竞争引发了强烈的地方扩张冲动,各地方的政治晋升锦标赛不同于经济市场竞争,这是一种零和博弈。另从公共选择理论可知,政府官员同企业竞争者一样,都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扩张个人控制权。综合起来地方政府官员有三条途径:第一条途径就是向上晋升,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获得个人控制权;第二条途径是向下深入,也就是运用行政权力更多地干预企业等微观经济社会主体和公民的日常生活;第三条途径就是横向扩张,地方官员控制的地方资源和经济社会规模的迅速增长。在东北具体的制度环境下,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超大的特点以及国有产权实际归属利益人不明的属性,使得东北各级地方政府官员更加方便于在所辖国有企业运用行政权力实现个人利益效用最大化,服务型政府的实施可能反而会压缩政府及官员的权力寻租空间,损害部门利益。这就不难解释,近年来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在加大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的同时,其行政权力还依旧习惯性地停留在一些不该停留的微观市场领域,甚至“武断”地发挥着影响,制约着政府职能内容、实现方式、职能划分与机构设置方面的重新定位,阻碍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三、导致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

政府滞后的激励机制

为什么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没有取得预想中那么明显的成效呢?这需要研究东北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总体来说,地方政府是一个完整的科层制官僚体系,金字塔的结构决定了各位官员还是十分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利益的,在这些官员中,最关键的是这些对政府行为有着决定影响的拥有决策权的一把手[5],假设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那么他们关心的主要是在职业生涯中进一步升迁,或避免被淘汰出局。因为他们的工资、地位、成就感以及其他待遇都是与其职位直接相关的[6],在政治竞争的制度环境中,政绩已经非常细致地纳入干部考核与晋升中。同时,现行的干部晋升制度是一种典型的“淘汰制”,官员自上而下地逐级晋升,一旦在某一个级别没有得到提升,就失去向更高级别晋升的机会。这种晋升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参加竞争的官员之间的优者取胜的相对标准来提拔官员;二是这种淘汰制还对年龄进行了限制,即某一类干部只能在某一年龄以下进行提拔。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干部在某一职位滞留过久而导致年龄超过了某一规定年限,那么他的职业生涯就会在某一职位停滞[6]。在这种政治竞争的制度环境中,诱使地方政府官员关注任期内的政绩,尤其是短期政绩。同时,在淘汰制加年龄限制的晋升制度下,官员也只能关注短期的政绩,即“站台式的阶段目标”,随着近年来干部流动的加快,官员在一个职位上任职的时间也进一步缩短,更加剧了官员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倾向。

在市场化程度低的东北地区,一方面,政府官员容易沿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惯性,将精力放在抓经济方面,期望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并从“市场失灵”理论中获取支持,使得东北各级政府更加向往垄断社会资源,并试图延续用行政权力分配资源。来自“东亚模式”的现实依据也告诉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期内取得经济的显性发展,达成跨越式巨变,实现站台式的阶段目标,官员也才能在政治竞争中获取更有利的位置,至于这种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造成的延缓市场主体的成熟、冲击市场交易关系、恶化市场发育的宏观环境等一系列后果,导致后发地区竞争力减弱,与领先地区之间差距拉大的长期不利潜在因素,由于出现的时间滞后性,并不能对官员的晋升产生实质影响。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创建服务型政府,由于受体制、文化、传统诸多因素的限制,属于一种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初见成效的时间跨度非常大,难以“立竿见影”和短期奏效,其绩效也难以测量。另外,构建服务型政府这一制度变迁已经在全国属于没有多大创新意义的项目,在此方面即使取得成绩,对地方官员的晋升的作用也不比其他项目来得直接。对于东北地区而言,由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收益小而成本大,属于一种“投入大,产出低”的低效益项目,政府及其官员出于自身的考虑把精力放在“效益”更高的方面,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其次,由于东北地区作为后发地区,经济建设方面容易出政绩,在现有的干部激励机制下,官员之间会在政绩上进行竞争,这样就产生了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博弈:如果别的官员都把精力放在了抓经济和招商引资方面,那么他的最佳选择也是采取同样的办法,否则,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

最后,由于我国行政机关采用的科层组织的正规性和层级制,在地方官员中,晋升机会只属于一小部分人,绝大部分没有晋升机会的官员构成了公务员的主体,因此地方官员追求的扩充个人控制权的途径只好放在了向下深入和横向扩张上;由于东北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的特性,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必然充当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角色,这就决定了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拥有控制大量国有企业的权力。再加上我国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影响深远,地方资源的产权性质与公共选择制度约束失效,使得东北地区更有官员自我向下扩张控制权的便利和条件,以至于相当部分行政官员持有“没有必要对民众负责,即使为民着想也得不到什么好处”的错误思想。驱动政府作为的激励不足,构建服务型政府在东北政府内部缺乏必要的内源动力。

四、造成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

滞后的制约因素

尽管由于特殊的体制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东北地区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但东北地区在此方面的整体性滞后,说明在制度层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社会约束

目前,虽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宣传已在全社会轰轰烈烈地展开,文件、通知也在各级政府层面上传达,但由于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及其观念影响最深的地区,形成以官本位和关系本位为特征的传统行政文化,政府管理规章因人而异,对一些三资企业不能一视同仁,在税收征收、许可条件、收费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动辄就进行地区封锁,借评比、展销等活动上门拉赞助的现象依然存在;以发展经济和治理软环境为由规定执法禁区,对本地各类开发区和部分企业实行所谓的挂牌保护、封闭式管理的做法时有发生。在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东北地区政府追求部门利益的举动还十分突出,表现为某些政府部门或行业单位,依然凭借其行政特权(劳动用工人事权、资金审批权、技术改造审批权、产品价格审定权等),通过合法与不合法的收费,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吃拿卡要,为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的消费谋取经济收入。在政府内部,相当部分的工作人员对于“什么是服务型政府,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等问题还存在疑问,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方向还比较茫然;对服务型政府宣传面也过窄,目前尚处在政府机关热、公民冷的状态。东北地区至今尚未形成“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宣传氛围,许多公民对公共服务型政府没有印象,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标准就更不清楚了。笔者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的部分省直单位调研发现,一些政府机关的领导、公务人员也说不清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内容,可见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影响有限。东北地区建设服务型政府本身没有让群众直接感到有多大变化,不能形成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再加上区域内跨国公司和外商比重很小,政府很少受国际规则的约束,社会、公民、企业要求政府提供优质服务的呼声还不及沿海高涨,社会约束力不强。

2财力约束

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一方面,我国当前的财政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政府的政权组织和资产所有者两重身份在分配上尚未分开,这就使得我国财政公共服务性质的非生产性活动,时常以财政拨付、专项基金等形式与统一的政府分配活动混淆在一起,因此,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各个省份的差别非常大。对于经济欠发达、民资不充裕、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大的东北地区,将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财政加以分离时,所遇阻力和压力非常大,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另一方面,东北经济相对落后,以吉林省和苏州市相比较为例:苏州市2003年GDP就达到了2800亿元,吉林省2004年才达到295821亿元;苏州590万人口,吉林省则有27085万人口;苏州2005年人均GDP6000美元,吉林省2005年人均GDP123171美元;苏州各级政府可支配资金210亿元,吉林省170亿元。可见两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别很大。因此东北各级政府在社会服务的核心职能投入上,无论是对公共科技的投入,或是对公共教育的投入,还是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都未及时到位,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都遭遇到财力约束。

3责任追究缺位

东北地区一些部门权力和责任不相称,行政随意性大,加上程序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监督不力,致使东北地区政府公务活动中越权、侵权和不负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责任机制必须以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为前提,在现有的政府绩效评估的体系中,存在一种单纯“以GDP论英雄”的绩效评估取向,东北地区各级政府总体上还未从根本上突破中国管制行政几千年的传统,也未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角色和政府官员的角色。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有把其简单化的倾向,也有什么都往服务型政府上靠的倾向,东北地区现有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中,并没有强化服务型政府的指标及其权重,造成有些政府机关领导把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当成权宜之计,缺乏对这项工作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存在责任追究缺位。

参考文献:

[1]王郅强试论政府转型的目标模式[J]晋阳学刊,2005(1):6-7

[2]马骏,刘亚平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研究:“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的视角[J]学术交流,2005(11):77-85

[3]姚洋,杨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J]战略与管理,2003(3):27-33

[4]MontinolaG,YingYQ,WeingastBFederalism,Chinesestyle:thepoliticalbasisforeconomicsuccessinChina[J]WorldPolitics,1995,48:50-81

构建服务型范文篇3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东北地区;滞后性

Abstract:Inrecentyears,totransformthegovernmentalfunctionsintoservicetypehasbeenbecomingapoliticalgoalofreformevenacommonplace,behindwhichthegovernmentsatdifferentlevelstookdifferentlocalconditionsintoaccountwithrelevantsupportgivenforeachotherComparingtheactualityoftheNortheastChinawithotherdevelopedregionsinrespecttothetransformationmentionedaboveandanalyzingtheinstitutionalcircumstances,incentivemechanismandrestrictionfactors,intheregionitwasfoundthatthetransformationintheregionlaggedbehindotherplacesTherootcausesarethereforediscussedwithsomesuggestionsgivenAsaconclusion,thelocaldistinctivenessandappropriatenessshallbeemphasizedsoastobreakthroughthebottleneckformedintransformingthegovernmentalfunctionsintoservicetype

Keywords:servicetypegovernment;NortheastChina;lagging

近年来,有关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已成为政府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之后,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而《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施行更是从法律层面上强化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倾向,这都说明建立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既定目标[1]。随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创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部门、服务型机关”的热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创建发展中的地区不均衡现象。我们注意到,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较好效果和较大影响的创建活动多集中于沿海地区和部分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与之相比的是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活动方面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滞后性。为什么在中央的统一决策和号召之下,东北地区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那么导致构建结果滞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由于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将研究的逻辑起点放在东北与发达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差距比较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环境、激励机制、制约因素等方面探寻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滞后症结之所在。

一、东北与发达地区构建服务型

政府的现实差距比较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按照公民意志,通过法律程序组建的服务公民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政府。从形式上看,服务型政府主要体现在理念、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从理念层面上看,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从制度层面上来看,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场全新的职能配置、管理方法和运行模式的革命;从行为层面上来看,无论是从行为范围、行为方式还是行为效果,都要从社会公众需要出发,以社会和公众的满意为依归。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就是要从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转变,这就意味着需要重新调整政府角色的定位,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几千年以来的管制行政的政府模式。但东北地区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还十分突出,政府总体上还处于管制型政府阶段,仍然以行政或审批的方式支配大量的国有和非国有社会经济资源,服务理念远未真正形成;官本位、权力本位现象根深蒂固,行政方式依然以管理和控制为主,将行政管理视为行政监管、行政管制的观念普遍存在;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表现出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公共服务质量普遍不高等,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导致服务型政府在东北地区的建设状况总体并不令人满意。

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落后于东部和沿海地区,从表面上看,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等方面。但从深层次上来看,其滞后的关键在于理念的落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思想积淀深厚,计划经济影响深远,加上改革开放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东北的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与服务型政府发展相悖的重官轻商、安于现状、封闭保守等落后观念,政府也习惯把发展经济作为唯一的核心职能,造成政府定位模糊,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反观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权力的收缩和人民主权意识的增强,要求政府为社会、公民和企业提供服务的呼声高涨起来,对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与量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政府不只是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在此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地方各级政府逐步树立起现代政府理念,克服传统行政管理的束缚和影响,在行政过程中渗透顾客至上、有限政府的相关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产业导向作用,在建立和健全市场规则、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政府结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通过政府流程再造、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健全公共决策制度等手段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机制。上海、浙江、苏州、南京、青岛等发达省市在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服务型政府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些地区的先进经验为东北各级政府作出了表率,提供了经验。

二、影响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

的制度环境

中国大多数的经济政治制度变迁是循着“小范围制度变通—局部突破—全国运动式推广”的发展轨迹。小范围的制度变通使微观主体在相对成本或者偏好的变化的情况下,主动地对原有制度进行调整。当这种变通的市场利益明显的时候,变迁就会在更大的范围得到认可。地方政府和学者就开始营造舆论,影响更高一级的政府,直至中央政府,制度便开始了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一旦成功地意识形态化,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时,对其他地区来说,这种变迁带有很强的被动或者说强制性色彩(谢子平,2003)。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变迁也同样遵循这样的逻辑。对于东北地区而言,构建服务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东北这样一个缺乏以市场为价值理念、以创新发展为改革思维、以公平效率为行为准则的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制度变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制度环境影响着治理结构或机制的选择[2],决定了地方政府的目标以及可供调遣的体制内资源。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各地方的制度环境具有相似性,都面临着相互竞争的特点,这种竞争不仅仅只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还涉及到政府效能、政府管理水平的竞争,在进入到发展的新时期之后,制度环境更是纳入到更高层次区域竞争的范畴,并将其与执政合法性联系起来,通过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应该说,这种政绩合法性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3],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日益提高,以经济增长获取执政合法性的边际效用日益降低。具体到东北地区的制度环境,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市场化程度低,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且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其他市场主体、要素市场发育缓慢,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济活力差,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导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相当大的冲击。近年来,东北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大幅度下滑,总体经济出现不景气状况,使得以往封闭的资源开发系统的弊端暴露无遗,产业雷同、重复生产和产业结构失调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批工厂破产,大批工人下岗,农村情况也不容乐观,一批煤炭、林业等资源型城市的枯竭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雪上加霜,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挑战更加严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各领域都需要政府的介入,大大增加了政府管理社会的难度,分散了政府精力,促使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必须全力确保经济发展速度,以经济增量的扩大来消化和防范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以财富的增长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建设服务型政府并没有实质上成为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实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同时,我国各地面临的制度环境是一种行政集权下的财政分权[2],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财政分权,采取财政包干制,从而形成中国式的市场维护的联邦主义[4]。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仅仅解决了税权的划分,而对事权的划分仅限于中央和省一级政府,对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划分并没有明确,由此形成的省级以下的财政体制与分税制的设计初衷相差巨大。在收入划分上,从自身便利性出发,各级政府都是“层层抓大”,将大税种抓在自己手中,以至于下级政府最终面临财权日益上收、事权却不断下压的尴尬局面。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市场新角度进行分析,中国的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这一对矛盾,必然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只能采用经济指标考核下的政治晋升制度。由此,政治竞争引发了强烈的地方扩张冲动,各地方的政治晋升锦标赛不同于经济市场竞争,这是一种零和博弈。另从公共选择理论可知,政府官员同企业竞争者一样,都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扩张个人控制权。综合起来地方政府官员有三条途径:第一条途径就是向上晋升,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获得个人控制权;第二条途径是向下深入,也就是运用行政权力更多地干预企业等微观经济社会主体和公民的日常生活;第三条途径就是横向扩张,地方官员控制的地方资源和经济社会规模的迅速增长。在东北具体的制度环境下,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超大的特点以及国有产权实际归属利益人不明的属性,使得东北各级地方政府官员更加方便于在所辖国有企业运用行政权力实现个人利益效用最大化,服务型政府的实施可能反而会压缩政府及官员的权力寻租空间,损害部门利益。这就不难解释,近年来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在加大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的同时,其行政权力还依旧习惯性地停留在一些不该停留的微观市场领域,甚至“武断”地发挥着影响,制约着政府职能内容、实现方式、职能划分与机构设置方面的重新定位,阻碍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三、导致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

政府滞后的激励机制

为什么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没有取得预想中那么明显的成效呢?这需要研究东北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总体来说,地方政府是一个完整的科层制官僚体系,金字塔的结构决定了各位官员还是十分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利益的,在这些官员中,最关键的是这些对政府行为有着决定影响的拥有决策权的一把手[5],假设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那么他们关心的主要是在职业生涯中进一步升迁,或避免被淘汰出局。因为他们的工资、地位、成就感以及其他待遇都是与其职位直接相关的[6],在政治竞争的制度环境中,政绩已经非常细致地纳入干部考核与晋升中。同时,现行的干部晋升制度是一种典型的“淘汰制”,官员自上而下地逐级晋升,一旦在某一个级别没有得到提升,就失去向更高级别晋升的机会。这种晋升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参加竞争的官员之间的优者取胜的相对标准来提拔官员;二是这种淘汰制还对年龄进行了限制,即某一类干部只能在某一年龄以下进行提拔。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干部在某一职位滞留过久而导致年龄超过了某一规定年限,那么他的职业生涯就会在某一职位停滞[6]。在这种政治竞争的制度环境中,诱使地方政府官员关注任期内的政绩,尤其是短期政绩。同时,在淘汰制加年龄限制的晋升制度下,官员也只能关注短期的政绩,即“站台式的阶段目标”,随着近年来干部流动的加快,官员在一个职位上任职的时间也进一步缩短,更加剧了官员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倾向

在市场化程度低的东北地区,一方面,政府官员容易沿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惯性,将精力放在抓经济方面,期望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并从“市场失灵”理论中获取支持,使得东北各级政府更加向往垄断社会资源,并试图延续用行政权力分配资源。来自“东亚模式”的现实依据也告诉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期内取得经济的显性发展,达成跨越式巨变,实现站台式的阶段目标,官员也才能在政治竞争中获取更有利的位置,至于这种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造成的延缓市场主体的成熟、冲击市场交易关系、恶化市场发育的宏观环境等一系列后果,导致后发地区竞争力减弱,与领先地区之间差距拉大的长期不利潜在因素,由于出现的时间滞后性,并不能对官员的晋升产生实质影响。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创建服务型政府,由于受体制、文化、传统诸多因素的限制,属于一种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初见成效的时间跨度非常大,难以“立竿见影”和短期奏效,其绩效也难以测量。另外,构建服务型政府这一制度变迁已经在全国属于没有多大创新意义的项目,在此方面即使取得成绩,对地方官员的晋升的作用也不比其他项目来得直接。对于东北地区而言,由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收益小而成本大,属于一种“投入大,产出低”的低效益项目,政府及其官员出于自身的考虑把精力放在“效益”更高的方面,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其次,由于东北地区作为后发地区,经济建设方面容易出政绩,在现有的干部激励机制下,官员之间会在政绩上进行竞争,这样就产生了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博弈:如果别的官员都把精力放在了抓经济和招商引资方面,那么他的最佳选择也是采取同样的办法,否则,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

最后,由于我国行政机关采用的科层组织的正规性和层级制,在地方官员中,晋升机会只属于一小部分人,绝大部分没有晋升机会的官员构成了公务员的主体,因此地方官员追求的扩充个人控制权的途径只好放在了向下深入和横向扩张上;由于东北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的特性,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必然充当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角色,这就决定了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拥有控制大量国有企业的权力。再加上我国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影响深远,地方资源的产权性质与公共选择制度约束失效,使得东北地区更有官员自我向下扩张控制权的便利和条件,以至于相当部分行政官员持有“没有必要对民众负责,即使为民着想也得不到什么好处”的错误思想。驱动政府作为的激励不足,构建服务型政府在东北政府内部缺乏必要的内源动力。

四、造成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

滞后的制约因素

尽管由于特殊的体制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东北地区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但东北地区在此方面的整体性滞后,说明在制度层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社会约束

目前,虽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宣传已在全社会轰轰烈烈地展开,文件、通知也在各级政府层面上传达,但由于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及其观念影响最深的地区,形成以官本位和关系本位为特征的传统行政文化,政府管理规章因人而异,对一些三资企业不能一视同仁,在税收征收、许可条件、收费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动辄就进行地区封锁,借评比、展销等活动上门拉赞助的现象依然存在;以发展经济和治理软环境为由规定执法禁区,对本地各类开发区和部分企业实行所谓的挂牌保护、封闭式管理的做法时有发生。在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东北地区政府追求部门利益的举动还十分突出,表现为某些政府部门或行业单位,依然凭借其行政特权(劳动用工人事权、资金审批权、技术改造审批权、产品价格审定权等),通过合法与不合法的收费,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吃拿卡要,为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的消费谋取经济收入。在政府内部,相当部分的工作人员对于“什么是服务型政府,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等问题还存在疑问,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方向还比较茫然;对服务型政府宣传面也过窄,目前尚处在政府机关热、公民冷的状态。东北地区至今尚未形成“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宣传氛围,许多公民对公共服务型政府没有印象,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标准就更不清楚了。笔者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的部分省直单位调研发现,一些政府机关的领导、公务人员也说不清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内容,可见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影响有限。东北地区建设服务型政府本身没有让群众直接感到有多大变化,不能形成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再加上区域内跨国公司和外商比重很小,政府很少受国际规则的约束,社会、公民、企业要求政府提供优质服务的呼声还不及沿海高涨,社会约束力不强。

2财力约束

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一方面,我国当前的财政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政府的政权组织和资产所有者两重身份在分配上尚未分开,这就使得我国财政公共服务性质的非生产性活动,时常以财政拨付、专项基金等形式与统一的政府分配活动混淆在一起,因此,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各个省份的差别非常大。对于经济欠发达、民资不充裕、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大的东北地区,将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财政加以分离时,所遇阻力和压力非常大,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另一方面,东北经济相对落后,以吉林省和苏州市相比较为例:苏州市2003年GDP就达到了2800亿元,吉林省2004年才达到295821亿元;苏州590万人口,吉林省则有27085万人口;苏州2005年人均GDP6000美元,吉林省2005年人均GDP123171美元;苏州各级政府可支配资金210亿元,吉林省170亿元。可见两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别很大。因此东北各级政府在社会服务的核心职能投入上,无论是对公共科技的投入,或是对公共教育的投入,还是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都未及时到位,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都遭遇到财力约束。

3责任追究缺位

东北地区一些部门权力和责任不相称,行政随意性大,加上程序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监督不力,致使东北地区政府公务活动中越权、侵权和不负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责任机制必须以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为前提,在现有的政府绩效评估的体系中,存在一种单纯“以GDP论英雄”的绩效评估取向,东北地区各级政府总体上还未从根本上突破中国管制行政几千年的传统,也未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角色和政府官员的角色。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有把其简单化的倾向,也有什么都往服务型政府上靠的倾向,东北地区现有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中,并没有强化服务型政府的指标及其权重,造成有些政府机关领导把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当成权宜之计,缺乏对这项工作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存在责任追究缺位。

参考文献:

[1]王郅强试论政府转型的目标模式[J]晋阳学刊,2005(1):6-7

[2]马骏,刘亚平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研究:“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的视角[J]学术交流,2005(11):77-85

[3]姚洋,杨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J]战略与管理,2003(3):27-33

[4]MontinolaG,YingYQ,WeingastBFederalism,Chinesestyle:thepoliticalbasisforeconomicsuccessinChina[J]WorldPolitics,1995,48:50-81

构建服务型范文篇4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东北地区;滞后性

Abstract:Inrecentyears,totransformthegovernmentalfunctionsintoservicetypehasbeenbecomingapoliticalgoalofreformevenacommonplace,behindwhichthegovernmentsatdifferentlevelstookdifferentlocalconditionsintoaccountwithrelevantsupportgivenforeachotherComparingtheactualityoftheNortheastChinawithotherdevelopedregionsinrespecttothetransformationmentionedaboveandanalyzingtheinstitutionalcircumstances,incentivemechanismandrestrictionfactors,intheregionitwasfoundthatthetransformationintheregionlaggedbehindotherplacesTherootcausesarethereforediscussedwithsomesuggestionsgivenAsaconclusion,thelocaldistinctivenessandappropriatenessshallbeemphasizedsoastobreakthroughthebottleneckformedintransformingthegovernmentalfunctionsintoservicetype

Keywords:servicetypegovernment;NortheastChina;lagging

近年来,有关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已成为政府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之后,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而《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施行更是从法律层面上强化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倾向,这都说明建立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既定目标[1]。随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创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部门、服务型机关”的热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创建发展中的地区不均衡现象。我们注意到,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较好效果和较大影响的创建活动多集中于沿海地区和部分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与之相比的是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活动方面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滞后性。为什么在中央的统一决策和号召之下,东北地区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那么导致构建结果滞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由于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将研究的逻辑起点放在东北与发达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差距比较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环境、激励机制、制约因素等方面探寻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滞后症结之所在。

一、东北与发达地区构建服务型

政府的现实差距比较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按照公民意志,通过法律程序组建的服务公民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政府。从形式上看,服务型政府主要体现在理念、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从理念层面上看,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从制度层面上来看,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场全新的职能配置、管理方法和运行模式的革命;从行为层面上来看,无论是从行为范围、行为方式还是行为效果,都要从社会公众需要出发,以社会和公众的满意为依归。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就是要从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转变,这就意味着需要重新调整政府角色的定位,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几千年以来的管制行政的政府模式。但东北地区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还十分突出,政府总体上还处于管制型政府阶段,仍然以行政或审批的方式支配大量的国有和非国有社会经济资源,服务理念远未真正形成;官本位、权力本位现象根深蒂固,行政方式依然以管理和控制为主,将行政管理视为行政监管、行政管制的观念普遍存在;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表现出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公共服务质量普遍不高等,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导致服务型政府在东北地区的建设状况总体并不令人满意。

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落后于东部和沿海地区,从表面上看,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等方面。但从深层次上来看,其滞后的关键在于理念的落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思想积淀深厚,计划经济影响深远,加上改革开放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东北的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与服务型政府发展相悖的重官轻商、安于现状、封闭保守等落后观念,政府也习惯把发展经济作为唯一的核心职能,造成政府定位模糊,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反观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权力的收缩和人民主权意识的增强,要求政府为社会、公民和企业提供服务的呼声高涨起来,对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与量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政府不只是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在此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地方各级政府逐步树立起现代政府理念,克服传统行政管理的束缚和影响,在行政过程中渗透顾客至上、有限政府的相关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产业导向作用,在建立和健全市场规则、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政府结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通过政府流程再造、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健全公共决策制度等手段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机制。上海、浙江、苏州、南京、青岛等发达省市在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服务型政府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些地区的先进经验为东北各级政府作出了表率,提供了经验。

二、影响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

的制度环境

中国大多数的经济政治制度变迁是循着“小范围制度变通—局部突破—全国运动式推广”的发展轨迹。小范围的制度变通使微观主体在相对成本或者偏好的变化的情况下,主动地对原有制度进行调整。当这种变通的市场利益明显的时候,变迁就会在更大的范围得到认可。地方政府和学者就开始营造舆论,影响更高一级的政府,直至中央政府,制度便开始了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一旦成功地意识形态化,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时,对其他地区来说,这种变迁带有很强的被动或者说强制性色彩(谢子平,2003)。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变迁也同样遵循这样的逻辑。对于东北地区而言,构建服务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东北这样一个缺乏以市场为价值理念、以创新发展为改革思维、以公平效率为行为准则的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制度变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制度环境影响着治理结构或机制的选择[2],决定了地方政府的目标以及可供调遣的体制内资源。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各地方的制度环境具有相似性,都面临着相互竞争的特点,这种竞争不仅仅只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还涉及到政府效能、政府管理水平的竞争,在进入到发展的新时期之后,制度环境更是纳入到更高层次区域竞争的范畴,并将其与执政合法性联系起来,通过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应该说,这种政绩合法性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3],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日益提高,以经济增长获取执政合法性的边际效用日益降低。具体到东北地区的制度环境,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市场化程度低,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且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其他市场主体、要素市场发育缓慢,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济活力差,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导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相当大的冲击。近年来,东北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大幅度下滑,总体经济出现不景气状况,使得以往封闭的资源开发系统的弊端暴露无遗,产业雷同、重复生产和产业结构失调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批工厂破产,大批工人下岗,农村情况也不容乐观,一批煤炭、林业等资源型城市的枯竭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雪上加霜,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挑战更加严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各领域都需要政府的介入,大大增加了政府管理社会的难度,分散了政府精力,促使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必须全力确保经济发展速度,以经济增量的扩大来消化和防范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以财富的增长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建设服务型政府并没有实质上成为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实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同时,我国各地面临的制度环境是一种行政集权下的财政分权[2],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财政分权,采取财政包干制,从而形成中国式的市场维护的联邦主义[4]。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仅仅解决了税权的划分,而对事权的划分仅限于中央和省一级政府,对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划分并没有明确,由此形成的省级以下的财政体制与分税制的设计初衷相差巨大。在收入划分上,从自身便利性出发,各级政府都是“层层抓大”,将大税种抓在自己手中,以至于下级政府最终面临财权日益上收、事权却不断下压的尴尬局面。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市场新角度进行分析,中国的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这一对矛盾,必然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只能采用经济指标考核下的政治晋升制度。由此,政治竞争引发了强烈的地方扩张冲动,各地方的政治晋升锦标赛不同于经济市场竞争,这是一种零和博弈。另从公共选择理论可知,政府官员同企业竞争者一样,都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扩张个人控制权。综合起来地方政府官员有三条途径:第一条途径就是向上晋升,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获得个人控制权;第二条途径是向下深入,也就是运用行政权力更多地干预企业等微观经济社会主体和公民的日常生活;第三条途径就是横向扩张,地方官员控制的地方资源和经济社会规模的迅速增长。在东北具体的制度环境下,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超大的特点以及国有产权实际归属利益人不明的属性,使得东北各级地方政府官员更加方便于在所辖国有企业运用行政权力实现个人利益效用最大化,服务型政府的实施可能反而会压缩政府及官员的权力寻租空间,损害部门利益。这就不难解释,近年来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在加大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的同时,其行政权力还依旧习惯性地停留在一些不该停留的微观市场领域,甚至“武断”地发挥着影响,制约着政府职能内容、实现方式、职能划分与机构设置方面的重新定位,阻碍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三、导致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

政府滞后的激励机制

为什么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没有取得预想中那么明显的成效呢?这需要研究东北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总体来说,地方政府是一个完整的科层制官僚体系,金字塔的结构决定了各位官员还是十分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利益的,在这些官员中,最关键的是这些对政府行为有着决定影响的拥有决策权的一把手[5],假设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那么他们关心的主要是在职业生涯中进一步升迁,或避免被淘汰出局。因为他们的工资、地位、成就感以及其他待遇都是与其职位直接相关的[6],在政治竞争的制度环境中,政绩已经非常细致地纳入干部考核与晋升中。同时,现行的干部晋升制度是一种典型的“淘汰制”,官员自上而下地逐级晋升,一旦在某一个级别没有得到提升,就失去向更高级别晋升的机会。这种晋升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参加竞争的官员之间的优者取胜的相对标准来提拔官员;二是这种淘汰制还对年龄进行了限制,即某一类干部只能在某一年龄以下进行提拔。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干部在某一职位滞留过久而导致年龄超过了某一规定年限,那么他的职业生涯就会在某一职位停滞[6]。在这种政治竞争的制度环境中,诱使地方政府官员关注任期内的政绩,尤其是短期政绩。同时,在淘汰制加年龄限制的晋升制度下,官员也只能关注短期的政绩,即“站台式的阶段目标”,随着近年来干部流动的加快,官员在一个职位上任职的时间也进一步缩短,更加剧了官员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倾向。

在市场化程度低的东北地区,一方面,政府官员容易沿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惯性,将精力放在抓经济方面,期望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并从“市场失灵”理论中获取支持,使得东北各级政府更加向往垄断社会资源,并试图延续用行政权力分配资源。来自“东亚模式”的现实依据也告诉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期内取得经济的显性发展,达成跨越式巨变,实现站台式的阶段目标,官员也才能在政治竞争中获取更有利的位置,至于这种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造成的延缓市场主体的成熟、冲击市场交易关系、恶化市场发育的宏观环境等一系列后果,导致后发地区竞争力减弱,与领先地区之间差距拉大的长期不利潜在因素,由于出现的时间滞后性,并不能对官员的晋升产生实质影响。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创建服务型政府,由于受体制、文化、传统诸多因素的限制,属于一种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初见成效的时间跨度非常大,难以“立竿见影”和短期奏效,其绩效也难以测量。另外,构建服务型政府这一制度变迁已经在全国属于没有多大创新意义的项目,在此方面即使取得成绩,对地方官员的晋升的作用也不比其他项目来得直接。对于东北地区而言,由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收益小而成本大,属于一种“投入大,产出低”的低效益项目,政府及其官员出于自身的考虑把精力放在“效益”更高的方面,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其次,由于东北地区作为后发地区,经济建设方面容易出政绩,在现有的干部激励机制下,官员之间会在政绩上进行竞争,这样就产生了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博弈:如果别的官员都把精力放在了抓经济和招商引资方面,那么他的最佳选择也是采取同样的办法,否则,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

最后,由于我国行政机关采用的科层组织的正规性和层级制,在地方官员中,晋升机会只属于一小部分人,绝大部分没有晋升机会的官员构成了公务员的主体,因此地方官员追求的扩充个人控制权的途径只好放在了向下深入和横向扩张上;由于东北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的特性,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必然充当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角色,这就决定了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拥有控制大量国有企业的权力。再加上我国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影响深远,地方资源的产权性质与公共选择制度约束失效,使得东北地区更有官员自我向下扩张控制权的便利和条件,以至于相当部分行政官员持有“没有必要对民众负责,即使为民着想也得不到什么好处”的错误思想。驱动政府作为的激励不足,构建服务型政府在东北政府内部缺乏必要的内源动力。

四、造成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

滞后的制约因素

尽管由于特殊的体制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东北地区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但东北地区在此方面的整体性滞后,说明在制度层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社会约束

目前,虽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宣传已在全社会轰轰烈烈地展开,文件、通知也在各级政府层面上传达,但由于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及其观念影响最深的地区,形成以官本位和关系本位为特征的传统行政文化,政府管理规章因人而异,对一些三资企业不能一视同仁,在税收征收、许可条件、收费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动辄就进行地区封锁,借评比、展销等活动上门拉赞助的现象依然存在;以发展经济和治理软环境为由规定执法禁区,对本地各类开发区和部分企业实行所谓的挂牌保护、封闭式管理的做法时有发生。在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东北地区政府追求部门利益的举动还十分突出,表现为某些政府部门或行业单位,依然凭借其行政特权(劳动用工人事权、资金审批权、技术改造审批权、产品价格审定权等),通过合法与不合法的收费,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吃拿卡要,为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的消费谋取经济收入。在政府内部,相当部分的工作人员对于“什么是服务型政府,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等问题还存在疑问,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方向还比较茫然;对服务型政府宣传面也过窄,目前尚处在政府机关热、公民冷的状态。东北地区至今尚未形成“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宣传氛围,许多公民对公共服务型政府没有印象,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标准就更不清楚了。笔者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的部分省直单位调研发现,一些政府机关的领导、公务人员也说不清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内容,可见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影响有限。东北地区建设服务型政府本身没有让群众直接感到有多大变化,不能形成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再加上区域内跨国公司和外商比重很小,政府很少受国际规则的约束,社会、公民、企业要求政府提供优质服务的呼声还不及沿海高涨,社会约束力不强。

2财力约束

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一方面,我国当前的财政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政府的政权组织和资产所有者两重身份在分配上尚未分开,这就使得我国财政公共服务性质的非生产性活动,时常以财政拨付、专项基金等形式与统一的政府分配活动混淆在一起,因此,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各个省份的差别非常大。对于经济欠发达、民资不充裕、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大的东北地区,将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财政加以分离时,所遇阻力和压力非常大,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另一方面,东北经济相对落后,以吉林省和苏州市相比较为例:苏州市2003年GDP就达到了2800亿元,吉林省2004年才达到295821亿元;苏州590万人口,吉林省则有27085万人口;苏州2005年人均GDP6000美元,吉林省2005年人均GDP123171美元;苏州各级政府可支配资金210亿元,吉林省170亿元。可见两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别很大。因此东北各级政府在社会服务的核心职能投入上,无论是对公共科技的投入,或是对公共教育的投入,还是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都未及时到位,东北地区服务型政府都遭遇到财力约束。

3责任追究缺位

东北地区一些部门权力和责任不相称,行政随意性大,加上程序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监督不力,致使东北地区政府公务活动中越权、侵权和不负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责任机制必须以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为前提,在现有的政府绩效评估的体系中,存在一种单纯“以GDP论英雄”的绩效评估取向,东北地区各级政府总体上还未从根本上突破中国管制行政几千年的传统,也未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角色和政府官员的角色。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有把其简单化的倾向,也有什么都往服务型政府上靠的倾向,东北地区现有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中,并没有强化服务型政府的指标及其权重,造成有些政府机关领导把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当成权宜之计,缺乏对这项工作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存在责任追究缺位。

参考文献:

[1]王郅强试论政府转型的目标模式[J]晋阳学刊,2005(1):6-7

[2]马骏,刘亚平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研究:“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的视角[J]学术交流,2005(11):77-85

[3]姚洋,杨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J]战略与管理,2003(3):27-33

[4]MontinolaG,YingYQ,WeingastBFederalism,Chinesestyle:thepoliticalbasisforeconomicsuccessinChina[J]WorldPolitics,1995,48:50-81

构建服务型范文篇5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内涵;构建;路径

1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1)“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为公民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摒弃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思想,树立“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的管理理念,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必须处处为公民最大利益的实现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它强调的不是政府的权力和权威,而是对公民权利的保证和公民最根本利益的实现。因此,服务型政府是为民、利民、便民、富民的政府,“以民为本“理念是服务型政府的基石。”

(2)有限型政府。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基本职责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但政府职能配置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性要求还有差距,政府运行仍受制于全能型政府理念。从全能型政府走向有限型政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规范行政管理权力的过程,是要求一些政府部门“自断其臂”的过程。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下更大的决心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一轮行政改革仍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3)政务公开、透明。

透明、公开的公共管理是政府对公民负责任的体现,是政府改革的目标。管制型政府的一大特点是自我封闭,其工作的内容和程序不向人民公开,在管制型政府下,政府不能主动提供服务,老百姓找政府部门办事常常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服务型政府是“阳光政府”,它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政务信息,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府与公民之间信息互动,政府的行为处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政府在社会和民众面前是透明的。

(4)责任政府。

责任政府“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它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公众的基本要求并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满足;政府必须积极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必须承担政治上的、法律上的和道义上的责任”。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它要求政府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所提供的服务负责,对人民的利益负责。因为从宪政理论上讲,国家权力的本源在于人民,政府与人民之间存在着委托关系。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所以,作为人的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理当对作为委托人的人民负责,政府的一切公共行政行为都必须符合和有利于人民的意志,利益和需求,都必须对人民承担责任,成为一个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对于政府的失职行为。人民有权对政府提出质询,追究责任,直至罢免政府官员。因此,服务型政府又是一个可“问责”的政府。“责任是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这是服务型政府的一个本质特征”。

2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1)引入政府公共关系。

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更好地行使其职能,运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持久的联系,以期在民众中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一系列活动。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将公共关系引入政府部门,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公共关系就是要以顾客或市场为服务导向,就是公共服务提供从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民本位转变的思路选择,也是政府与社会之间正确关系的体现。其主要途径有:①政府确立“公众至上”的公关意识,塑造公众为导向的政府服务文化。政府服务文化是一个政府组织全体成员所共有的服务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模式的总和。通过政府服务文化的塑造,可以统一组织成员的心态和行为,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以内在精神的激励来驱动政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多办实事,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工作。政府应该将公众最关切、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办实事的重点;完善各种便民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态度。③诚实守信,取信于民。政府行政行为不得变化无常,必须出于真实的目的和意图,必须信守诺言,不得出尔反尔。这样才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

(2)切实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

公共服务社会化主要是指政府事务的社会化,即把那些不一定要求政策承担或政府无力承担的公共事务转化为非政府公共事务,由非政府公共组织来承担和处理,或政府公共事务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社会化、市场化经营。

要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①要实现公共服务主体的多样化,将由政府自己包揽的社会公共事务交给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私人部门去处理,让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私人部门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展开竞争,以便在不增加政府规模和开支的情况下改善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这样政府可以真正做到“掌舵,而不是划桨”。②公共服务内容的社会化。政府除政策制定、执行监管和评估之外的政府公共事务转为非政府公共事务来处理,这样政府承担的很大一部分公共管理职能转移出去,政府可以专心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市场秩序的维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③公共服务实现形式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政府必须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公民参与、竞争机制、合同承包、付费制等方式下放给社会中的一些组织,授权并运用政策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社区和私营机构承担一些公共服务事业和产品。

(3)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的建设。

电子政务就是一个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发展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大潮正以不可抵挡之势扑面而来,在此条件下我国要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升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就必须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的进程。

构建服务型范文篇6

关键词: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定位管理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政府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转型的必然趋向。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弄清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目标取向。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提供公共物品服务于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或模式。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转型创新的必然趋向

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存在的一些不和谐问题,充分暴露出政府职能定位上的缺陷。在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定位下,构建和谐社会必将遇到强大的体制性障碍。只有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才能彻底打破体制性障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这一新的政府职能体系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对管制型政府实行彻底变革的决心,而服务型政府就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的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目标定位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服务型政府”,简单说就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提供公共物品服务于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或模式。从经济层面上说,政府主要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共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竞争的有效性,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政治层面上说,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要确保为社会各阶层,包括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有效治理;从社会层面上说,政府要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打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健康发展。

基于以人为本,以提供公共物品服务于社会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民主政府,即代表人民利益,以民为本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提出,表明我国政府管理将由过去的“政府本位”向“民众本位”的转变。

2、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这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点和关键所在。法治政府的核心在于政府受法律的约束和控制。法治政府的理念固然承认并重视民众的守法,但其重点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治官”,它强调政府本身要服从法律,而不能不顾法律或重新制定适应本身利益的法律。

3、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即由以往“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一方面是政府职能上的有限,一个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善于治理的政府。所以,政府要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角色中跳出来,只掌舵不划桨;另一方面是政府权力的有限,要变无限行政权为有限行政权,并让有限行政权的运作公开化和透明化。

4、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诚信的政府。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政府的诚信状况,关系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关系到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

5、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公正的政府。如果说效率是企业的事,那么公平便是政府的事。政府要做到以公平、公正的理念进行治理。首先,要保证社会中的每个人享有同等自由平等之权利:其次要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均等的机会,保证社会价值的公正分配;再次,政府的行为要公正,要察着自然公正的原则,为全体公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

6、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廉洁高效政府。廉洁高效是政府搞好服务的本质要求,只有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政府管理的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继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这些充分表明,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已经进人了高层政府的决策议程。

为了更好地解决政府管理中的问题,尽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认为,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应该是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性要求政府理念由“统治”向“治理”转变,建立强调民主、法治、效率、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民主行政理念替代传统的权威主义的行政理念。现代民主政府则是彻底抛弃传统的治民观念或“为民作主”观念,确立为人民服务和“人民作主”的理念。相应地作为规范政府权力、维护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政府的权威来源于政府和人民之间制度化的对话,其职责不在于控制和管制,而在于掌舵和服务,政府的行为不应该以其自身需要为导向,而应该以公民的需要为导向,政府的职责在于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基于这样的理念,政府管理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

1、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审批制还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有人把中国经济形象地称之为“审批经济”或“政府管制型经济”。今后要继续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凡是能够由市场调节的坚决依法取消,改为备案制、登记制和注册制。对少量需要审批的事项,也要大力简化审批程序,限制每一程序的最长期限。

2、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小而能的服务型政府。“小而能”要求政府从“划桨政府”向“掌舵政府”转变,形成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新的政府与社会关系运行模式。

3、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充分利用社会中介组织。新的时代要求党和政府把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把不该管、管不了的事尽量交由社会组织去管理。在实践中要深人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充分发挥好各种组织特别是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如:要充分发挥好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等。

4、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建立科学民主的目标化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是提高政府效率的重要保证。要使各项决策的形成进入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大大降低决策的失误率。

5、努力推行政务公开,使我们的政府成为阳光政府、开放政府。要实现包括会议、政策法规、政府采购、人事、信访、举报、个人财产申报、机构改革、行政程序、办事结果等全面公开。建立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服务承诺制度、信息查询和咨询制度。

6、积极推行电子政务。电子政府实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与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度融合,使政府结构和行为趋于“可视化’,这将大大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效率,从整体上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实现。建设电子政府首先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增加电子政府建设的制度供给,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完善电子政府的运行机制;再次要普及互联网使用,扩大电子政府服务对象的覆盖面。

构建服务型范文篇7

关键词:乡镇改革;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乡镇改革热潮,湖北、河南等省份都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试点工作。虽然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仍然包含了历次乡镇改革的特点,如精简机构和人员,但总的指导思想却是将乡镇政府从“汲取型”向“服务型”转变,构建服务型的乡镇政府。

一、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1.随着农业税退出历史的舞台,中国农村第一次迎来了“无税时代”。传统的带有浓厚管理色彩,以收取农业税为要务的“汲取型”的乡镇政府,明显已不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出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不得不从农村汲取资源,“汲取型”的乡镇政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在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无论是“”还是“撤社建乡”,都是根据当时的土地生产、经营方式等客观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在基层政权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从实质上而言,这种汲取型的权力运行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土地的家户经营模式的普遍推行,我国农村基层政权虽然也发生了“社改乡”的重要变化,但是,乡镇政府仍然将向农民征收农业税作为一项主要职能,恢复重建后的乡镇政府在国家汲取中依旧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延续着汲取型的权力运行逻辑。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全面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推行,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从过去一贯的以行政汲取为特征转向以公共服务为特征。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服务型的乡镇政府成为改革的必然[1]。

2.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现状,要求乡镇改革必须以服务型政府作为价值取向。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是供给严重不足,公共产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据调查,全国仅有1/3的乡镇有供水站,83%的村不通自来水,13%的村不通公路,53%的村不通电话,95%的村接收的电视信号相当微弱,全国尚有207个县无公共图书馆,67.9%的乡镇没有文化站。公共医疗保健服务供给极为落后,政府在疾病预防项目的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减少,公共卫生服务更多依赖收费,使许多乡村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指标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我国的绝大多数农民还被排除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城乡分离没有得到改观,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当悬殊,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体系还不健全,农村还是落后地区、农民还是一个弱势群体、农业还是一个弱势产业。要让农村、农民、农业走出发展的困境,就必须建设好与三农密切相关的,也是三农发展体制保障的乡镇政府建设,转变现有职能,积极构建服务型的乡镇政府。

3.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一号文件”中规定的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这从政策上规定了必须加强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保护,建设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实现这个目标,最主要的力量还是乡镇政府,在乡镇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带动农民,运用好政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这种职能给传统的乡镇政府职能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转变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工作思路,树立全面服务的管理理念。

二、服务型乡镇政府应该具备的职能体系

构建服务型的乡镇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赋予不同于传统乡镇政府的职能。从乡镇政府在当前的工作对象、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来看,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职能:

1.树立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公民道德和公共行政伦理的基础。所谓公共精神就是以利他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作为基层政府,在新时期要求下,随着经济、社会、人民素质的提高,必须树立公共精神,以此公共行政,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特别是培育乡村群众的公共精神,这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依靠。要在工作中通过公共的生活、生存、生产空间和公民社会来培养广大人民的公共精神,建设良好的公民道德和公共行政伦理,将公共精神内化为公民的气质与素质具体表现为民主的精神、法的精神、公正的精神、公共服务的精神的培育与实践的履行,做到公平与正义,合理与合法。

2.实行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核心在于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为一级政府,建立公共管理的职能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更是未来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不断地变化,政府为了实行全面的服务必须实行公共管理。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计划安排式的管理,向服务职能转变,逐步建立公共管理职能,在管理过程中做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政府与其他组织、社会管理与资源管理、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公平与效率、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服务与管制、制度与技术相统一。3.供给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提供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公共产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乡镇政府作为与农村直接联系的政府,在当前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之际,乡镇政府必须实现供给公共产品的基本职能。在实际管理中明确本级政府应提供的公共产品,以满足农村、农业、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在提供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公共治安、防病减灾、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更主要的是要提供一些与生活、生产、管理、社会发展等相关的如水、电公共通讯、公共邮政、公共医疗、水利设施、公共市场、公共消防、金融服务、科技信息、经济管理、税务管理、土地管理、生态保护、义务教育、科技推广、公共工程、扶贫、社会保障等半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或纯公共产品。

4.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是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相一致的。乡镇政府为广大乡村提供公共服务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现实。虽经多年的改革,农村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分散性较强的农民群体不仅需要一个政府的管理指导更需要政府的服务引导,以此提高其阶级整体性,作为基层政府,必须承担这种责任。必须在农民、农村、农业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围绕“三农”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如市场信息、技术推广、培训咨询、病虫害预测预报、抗灾救灾、风险管理、检测验测、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解除地区封锁与垄断,取消行业保护,取消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公共性的协会、专业、中介组织为农村及乡镇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此构建较为完善的乡镇社区公共服务体系[2]。

5.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法律、纪律以及优良的社会习惯等行为准则,一般包括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交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工作秩序、居民生活秩序等。公共秩序需要每个公民个人来遵守,但同时更需要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来维护。维护好本地区的公共秩序,这是政府任何时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职能。乡镇政府维护的公共秩序主要有城乡的共同商品市场秩序,就业市场秩序,生产资料市场秩序,农村生产活动秩序,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秩序,农民的生活习俗秩序,农村消费市场秩序,农村社会治安秩序等等。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策略与机制

由汲取型的政府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必须从体制上下工夫。乡镇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在深层体制方面的创新,从体制创新中真正实现乡镇政府的转型。

1.从创新学习机制入手,促使干部转型。长期以来,乡镇党委政府“重管理轻服务”,许多干部忙于应对行政事务,服务“三农”的本领相对欠缺。税费改革后,干部“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应该赋予新的内容。乡镇政府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干部的服务上,没有技能,“服务”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促使干部向技能型转变就成为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关键环节。通过学习各项技能,使乡镇干部成为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农业生产的技术员、农村矛盾的调解员、发展经济的服务员、为民办事的勤务员。通过建立干部学习“倒逼”机制,保障干部学技能的成效。一要建立按需所学机制,“三农”需要什么,干部就学习什么,把每位干部逐步培养为“有技能、会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二要建立每学必考机制,完善干部考核与服务档案,建立干部技能证书制度,激发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三要建立学以致用机制,实现技能服务和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增强干部的学习动力[3]。

2.从创新运行机制入手,促使政府的职能转变。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和各种行业组织还不完善,乡镇行政事业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市场中介服务和公共服务短缺。因此,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迫切要求改革乡镇内设机构,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就是要按照乡镇经济发展和职能需求,创造性地打破乡镇“七站八所”上下对应的传统设置模式,综合设置“一办若干办公室\中心”,推行“集体式办公、超市式服务”,有条件地建立乡镇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全程委托制,公开服务内容,规范办理程序,严格考核管理。

3.从创新服务机制入手,促使工作转轨。长期以来,部门机关和乡镇服务网络并不十分顺畅,“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比较普遍。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就要创新服务机制,理顺机关部门和农村的服务网络,实现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一方面,建立县、乡、村纵向服务链,把县直机关部门建设成为服务型机关,发挥部门专业人才集聚优势,从县直机关部门选派农村指导员、企业助理、科技助理、平安助理、金融助理等,深入乡村基层一线,提供技能服务,指导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建立乡村横向服务平台,在农村建立村级为民服务中心,以“替民办事、帮民致富、为民解忧、让民满意”为宗旨,为群众提供政务全程代办、政策信息宣传、实用科技指导、维稳调处、农村信贷、文化公益事业、劳动力转移等服务,搭建起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平台。同时建立村务运行质询监督制,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解决村民参与村务知情难、做主难、监督难的“三难”问题,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通过纵横服务网络的交叉互补,促使政府的工作全面转移到为民服务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吴理财.国家整合视角下的乡镇改革[J].社会主义研究.2006,(05):70.

构建服务型范文篇8

[关键词]乡镇改革;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

Abstract:Alongwithcarryingoutcountrysidetaxes&feesreform,speciallytherepealoftheagriculturaltax,themainfunctionsoftownshipgovernmentsneedtobechanged,namelythetransformationshouldbefromtheoriginal[WTBX]deriving-oriented[WTBZ]tothe[WTBX]service-oriented[WTBZ].Therefore,thetownshipgovernmentsshouldprovidemoreservicesforthefarmers.

Keywords:townshipreform;functiontransformation;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乡镇改革热潮,湖北、河南等省份都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试点工作。虽然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仍然包含了历次乡镇改革的特点,如精简机构和人员,但总的指导思想却是将乡镇政府从“汲取型”向“服务型”转变,构建服务型的乡镇政府。

一、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1.随着农业税退出历史的舞台,中国农村第一次迎来了“无税时代”。传统的带有浓厚管理色彩,以收取农业税为要务的“汲取型”的乡镇政府,明显已不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出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不得不从农村汲取资源,“汲取型”的乡镇政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在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无论是“”还是“撤社建乡”,都是根据当时的土地生产、经营方式等客观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在基层政权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从实质上而言,这种汲取型的权力运行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土地的家户经营模式的普遍推行,我国农村基层政权虽然也发生了“社改乡”的重要变化,但是,乡镇政府仍然将向农民征收农业税作为一项主要职能,恢复重建后的乡镇政府在国家汲取中依旧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延续着汲取型的权力运行逻辑。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全面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推行,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从过去一贯的以行政汲取为特征转向以公共服务为特征。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服务型的乡镇政府成为改革的必然[1]。

2.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现状,要求乡镇改革必须以服务型政府作为价值取向。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是供给严重不足,公共产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据调查,全国仅有1/3的乡镇有供水站,83%的村不通自来水,13%的村不通公路,53%的村不通电话,95%的村接收的电视信号相当微弱,全国尚有207个县无公共图书馆,67.9%的乡镇没有文化站。公共医疗保健服务供给极为落后,政府在疾病预防项目的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减少,公共卫生服务更多依赖收费,使许多乡村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指标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我国的绝大多数农民还被排除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城乡分离没有得到改观,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当悬殊,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体系还不健全,农村还是落后地区、农民还是一个弱势群体、农业还是一个弱势产业。要让农村、农民、农业走出发展的困境,就必须建设好与三农密切相关的,也是三农发展体制保障的乡镇政府建设,转变现有职能,积极构建服务型的乡镇政府。

3.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一号文件”中规定的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这从政策上规定了必须加强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保护,建设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实现这个目标,最主要的力量还是乡镇政府,在乡镇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带动农民,运用好政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这种职能给传统的乡镇政府职能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转变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工作思路,树立全面服务的管理理念。

二、服务型乡镇政府应该具备的职能体系

构建服务型的乡镇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赋予不同于传统乡镇政府的职能。从乡镇政府在当前的工作对象、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来看,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职能:

1.树立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公民道德和公共行政伦理的基础。所谓公共精神就是以利他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作为基层政府,在新时期要求下,随着经济、社会、人民素质的提高,必须树立公共精神,以此公共行政,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特别是培育乡村群众的公共精神,这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依靠。要在工作中通过公共的生活、生存、生产空间和公民社会来培养广大人民的公共精神,建设良好的公民道德和公共行政伦理,将公共精神内化为公民的气质与素质具体表现为民主的精神、法的精神、公正的精神、公共服务的精神的培育与实践的履行,做到公平与正义,合理与合法。

2.实行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核心在于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为一级政府,建立公共管理的职能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更是未来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不断地变化,政府为了实行全面的服务必须实行公共管理。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计划安排式的管理,向服务职能转变,逐步建立公共管理职能,在管理过程中做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政府与其他组织、社会管理与资源管理、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公平与效率、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服务与管制、制度与技术相统一

3.供给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提供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公共产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乡镇政府作为与农村直接联系的政府,在当前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之际,乡镇政府必须实现供给公共产品的基本职能。在实际管理中明确本级政府应提供的公共产品,以满足农村、农业、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在提供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公共治安、防病减灾、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更主要的是要提供一些与生活、生产、管理、社会发展等相关的如水、电公共通讯、公共邮政、公共医疗、水利设施、公共市场、公共消防、金融服务、科技信息、经济管理、税务管理、土地管理、生态保护、义务教育、科技推广、公共工程、扶贫、社会保障等半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或纯公共产品。

4.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是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相一致的。乡镇政府为广大乡村提供公共服务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现实。虽经多年的改革,农村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分散性较强的农民群体不仅需要一个政府的管理指导更需要政府的服务引导,以此提高其阶级整体性,作为基层政府,必须承担这种责任。必须在农民、农村、农业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围绕“三农”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如市场信息、技术推广、培训咨询、病虫害预测预报、抗灾救灾、风险管理、检测验测、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解除地区封锁与垄断,取消行业保护,取消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公共性的协会、专业、中介组织为农村及乡镇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此构建较为完善的乡镇社区公共服务体系[2]。

5.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法律、纪律以及优良的社会习惯等行为准则,一般包括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交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工作秩序、居民生活秩序等。公共秩序需要每个公民个人来遵守,但同时更需要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来维护。维护好本地区的公共秩序,这是政府任何时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职能。乡镇政府维护的公共秩序主要有城乡的共同商品市场秩序,就业市场秩序,生产资料市场秩序,农村生产活动秩序,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秩序,农民的生活习俗秩序,农村消费市场秩序,农村社会治安秩序等等。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策略与机制

由汲取型的政府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必须从体制上下工夫。乡镇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在深层体制方面的创新,从体制创新中真正实现乡镇政府的转型。

1.从创新学习机制入手,促使干部转型。长期以来,乡镇党委政府“重管理轻服务”,许多干部忙于应对行政事务,服务“三农”的本领相对欠缺。税费改革后,干部“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应该赋予新的内容。乡镇政府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干部的服务上,没有技能,“服务”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促使干部向技能型转变就成为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关键环节。通过学习各项技能,使乡镇干部成为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农业生产的技术员、农村矛盾的调解员、发展经济的服务员、为民办事的勤务员。通过建立干部学习“倒逼”机制,保障干部学技能的成效。一要建立按需所学机制,“三农”需要什么,干部就学习什么,把每位干部逐步培养为“有技能、会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二要建立每学必考机制,完善干部考核与服务档案,建立干部技能证书制度,激发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三要建立学以致用机制,实现技能服务和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增强干部的学习动力[3]。

2.从创新运行机制入手,促使政府的职能转变。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和各种行业组织还不完善,乡镇行政事业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市场中介服务和公共服务短缺。因此,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迫切要求改革乡镇内设机构,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就是要按照乡镇经济发展和职能需求,创造性地打破乡镇“七站八所”上下对应的传统设置模式,综合设置“一办若干办公室\中心”,推行“集体式办公、超市式服务”,有条件地建立乡镇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全程委托制,公开服务内容,规范办理程序,严格考核管理。

3.从创新服务机制入手,促使工作转轨。长期以来,部门机关和乡镇服务网络并不十分顺畅,“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比较普遍。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就要创新服务机制,理顺机关部门和农村的服务网络,实现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一方面,建立县、乡、村纵向服务链,把县直机关部门建设成为服务型机关,发挥部门专业人才集聚优势,从县直机关部门选派农村指导员、企业助理、科技助理、平安助理、金融助理等,深入乡村基层一线,提供技能服务,指导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建立乡村横向服务平台,在农村建立村级为民服务中心,以“替民办事、帮民致富、为民解忧、让民满意”为宗旨,为群众提供政务全程代办、政策信息宣传、实用科技指导、维稳调处、农村信贷、文化公益事业、劳动力转移等服务,搭建起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平台。同时建立村务运行质询监督制,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解决村民参与村务知情难、做主难、监督难的“三难”问题,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通过纵横服务网络的交叉互补,促使政府的工作全面转移到为民服务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吴理财.国家整合视角下的乡镇改革[J].社会主义研究.2006,(05):70.

构建服务型范文篇9

关键词: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方向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回应公民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建设依法、有效、透明、负责和公正的政府,其根本的目标是公众满意。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既不是简单地强调服务态度的转变,即所谓“微笑服务”,也不仅仅是把政府的职能转变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而是强调这种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按照公民的意愿提供的,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公民满意。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效率、公正、责任、规范、透明、合法等无疑都是现代政府的特征,也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谋求合法性的政府必须倡扬的价值和目标。但现代政府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对其角色的基本设定,即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回应公众的要求。这也是服务型政府区别于其他类型政府,如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基点。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

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具备以下主要职能:

提供制度供给服务。作为秩序化的代表的政府,必须为人们和社会提供社会秩序的制度供给,也就是要为社会制定一个权威的、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框架或者制度模式。制度供给的内容非常多。如法律制度、政治制度、财产权制度、财政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服务型政府最好和最大的服务就是良好的制度供给。

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服务型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要从公共性的角度出发,为解决社会稳定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制定政策。如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义务教育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等。政府在基本制度已经确立以后,其主要的服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

提供公共产品。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不能通过市场解决,而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提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尽可能在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让社会组织来提供,但是政府要做好组织工作。

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时的劳务行为的总称。实际上,它是解决政府如何提供制度供给,如何采取和制定公共政策以及如何提供公共产品的问题。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服务行政理念的指导下,在服务程序、态度、效率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快捷和周到的服务,而不是冷漠的官僚主义者。

三、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原则

分权原则: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遵循科学分权原则。首先是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合理分权,使权利科学定位并准确归位;其次是权力下放,科学分解职能,扩大地方府、市场和第三部门的自主治理权;再次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使社会公众切实享有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的参与权和管理权。

法治原则: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是有序的政府。政府要依法行政,无论是服务的政策、手段,还是服务的程序都要法治化。法治原则要求政府建立健全适合现代服务行政要求的行政程序法和行政实体法,依法重构和规范行政审批制度。

责任原则:服务就是履行责任。责任原则要求政府建立一套完整而有制约机制的服务行政责任体系,使社会公众能够有效监督政府,真正实行民主行政和责任行政。服务行政责任体系应当由经济、政治、法律、道德沮会等方面的责任制度构成。

效能原则:效能是效率、成绩、功能的统一体,效能最大化是现代管理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的。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政府的服务功能,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要追求可以量化的服务成效,更要追求能够使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服务功能。

竞争原则: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为运作平台的,竞争型政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政府与市场、社会公众之间的竞争关系,要求还权于市场和社会公众,还利于民;另一方面表现为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关系,要求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服务、推动并参与竞争,政府通过竞争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四、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方向

根据政府服务职能的定位,构建公共服务型的政府模式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公共服务职能的顾客导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顾客”或“客户”。企业家式的政府应该是能够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要求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

在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下,政府常常以行政计划替代公众意愿,以精英设计替代公众参与,忽视公众的需求和偏好,公众的影响较为有限,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多数公共组织弄不清谁是它们的顾客或服务对象,而且服务水平低劣。以顾客或市场为服务导向,就是公共服务提供从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民本位转变的思路选择,也是政府与社会之间正确关系的体现。其主要途径有:一是扩大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政府提供什么公共服务、怎样提供,应当事先听取公众的意见,以公众意愿作为第一价值取向,并建立有关了解民意、公共参与决策的渠道、规则和程序;二是政府公共服务如何应当以社会的评价为主,以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加大公众意见在评估中的作用。

(二)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能,是现代政府服务模式转换的一个流行趋势,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内外经验表明,公共服务在生产和提供上是可分的;在付费和使用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不意味着它们只能由政府直接提供,通过重新设计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分工,适用“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可以较为公正高效地来加以提供。因此,应当扩大市场竞争的领域。

在这里,竞争至少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公对私的竞争,即让公营组织和私营组织都来提供公共服务,从而促使其竞争;二是私对私的竞争,即政府要求私营企业彼此竞争,以提供一些公共服务;三是公对公的竞争,即政府促使自己内部组织之间进行竞争,以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公共服务职能市场化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公共工程建设领域,凡是属于经营性或竞争性的项目,应当通过公共招标、内部竞争、合同外包等市场方式营造市场竞争机制,不能事先假定公营部门就一定比民营部门强,或者民营部门就一定比公营部门强,关键是要有公正规范的竞争机制。

第二,除了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必须由政府提供的最基本公共服务外,在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也应当营造竞争环境,利用竞争机制产生的压力促使服务提供主体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三)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

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主要是指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大量地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即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提供转变为政府利用社会的力量由社会自治和半自治组织以及私营企业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一些私营部门、独立机构、社会自治和半自治组织等组织都将成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者,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展开竞争。政府通过对社会力量的组织、利用和管理,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是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顾客导向),公共服务的提供不再由政府独自承担,政府不再是管理公共事务的唯一机构,许多非政府机构加入到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队伍中来,政府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地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对于公共服务的客体来讲,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意味着把对公共服务的内容、方式及其评价的选择权交给了公众,这样就会迫使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不得不把公众作为顾客,树立顾客意识,当服务不被顾客接受时,他们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四)公共财政体制的结构调整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缺陷。从公共支出的领域来看,政府公共服务可分为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两部分。经济性公共服务是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直接进行各种投资;社会性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手段支持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项目。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应逐步加大公共支出结构中社会性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地位与作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应建立公共收入制度,逐步增加全社会的公共财政收入总额;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结构,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重点增加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逐步实现由生产投资型公共财政向公共服务型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普遍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为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及经济环境。

(五)公共保障机制的建立与优化

公共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保证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社会成员在面临生、老、病、死、伤、困等各种生活境况时给予一定物质帮助和福利服务的社会制度。其本质是社会财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分配,并具备明显的国家性、强制性、再分配性和基本保障性。其目的是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条件。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建立并优化公共保障机制,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政府协助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现代意义上的政府,应扮演市场活动中的客体,理应为微观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客体服务、服从于市场主体,这是规律。然而,过去我们的政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面能量很大,常常决定着一些微观市场主体的兴盛与衰败,权力色彩浓厚,而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要求政府更多地提供服务,矫正主客体错位的现象,保障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

(六)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

当今世界的公共突发事件类型多、范围广。从公共卫生、网络攻击到恐怖袭击,从交通安全到生产事故,影响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卫生、金融、政治、经济等公共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损失惨重,影响巨大。

政府应急能力的建设并不是某一个具体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投入问题,而是由政府应急职能、应急体制、应急投入等构成的一个系统,并且其基本的统筹次序应该是“确定应急职能范围、构成应急体制框架、安排应急投入资源”,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整体应急处理能力达到最大化。

政府应急职能的界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危机管理的划分和主要内容应该是准确的;二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应是相对独立、相互信任、相互协调的;三是服务于职能发挥的基本资源储备、信息体系建设应是配套的。

(七)更新行政文化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的灵魂。在现阶段,主要是在各级政府和公务员队伍中深入开展执行文化的学习,大力推进政府执行文化建设,强化执行意识,改进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大胆借鉴企业管理和私人部门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运用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和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用“企业家政府”的精神代替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增加政府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时效性,把顾客满意,取得最佳绩效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准则。同时在公共管理部门中强化效率观念,引入成本—效益分析,控制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构建服务型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构建策略

一、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特征

(一)强调服务意识

强调服务意识就是在管理中贯彻“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将服务好师生视为行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从师生需求出发,将师生的利益放到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服务好坏让师生来评定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协调各方利益,做到教育以育人为本,教学以师生为主。

(二)鼓励参与

服务型行政管理是民主化管理,鼓励大家参与学校发展建设方面的参与。高校实行服务型管理,决策不再仅由少数领导干部讨论决定,而是积极争取广大师生、广大行政管理人员、社会专家的参与,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回应机制,并让他们的意见成为相关决策的重要参考,引导高校的发展前进。

(三)公开公平

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高校改革要向着透明化、民主化方向发展,学校行政部门要及时将重要工作信息和重大决策公布,将制度调整广泛征集学生、老师的意见,教育部门的人士任免也要予以公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还要加强社会对高校的监督,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四)强调平等高校建设服务型管理要倡导尊重个体,强调平等的氛围,在日常工作中要营造一种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要严格遵守勤奋务实的工作原则,使师生、管理人员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中。在管理过程中,行政部门要切实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使高校资源更加合理的分配,使高校教育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体师生。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膨胀

中国高校是行政单位,管理方式自上而下,是从学校、学院、教研室再到教师的这种管理模式,类似金字塔的管理结构。这种方式有利于权利集中,政策的集中制定,但是也由于部门的自上而下不断细化,导致越往下走部门越小,岗位越多,人员越多,使得机构膨胀,办事效率不高;其次,高校行政化的管理编制,使得从科级、处级、局级等逐级上升,每个岗位都会有两到三名行政管理人员,这也使得管理机构臃肿,管理起来很困难。

(二)管理方式行政化

一直以来,高校都是采用行政化的管理方式进行工作安排。众所周知,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具有强制性、时效性、威严性、稳定性等多项特征,权利的集中管理使得阶级十分明显,下级只能听从上级指挥,使得下级在展开工作时很难自由发挥,创新模式,在面对小问题、小改进时不敢独自做主,层层请示,造成了服务的拖沓、工作的延迟。这种行政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领导的管理水平,管理的好坏全在领导个人能力,而不是依靠完善的制度,这就使得完善的服务无法长时间坚持。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一,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高校在教学上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管理上也不能缺少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当前,管理人员大多数不是来自专业的管理专业,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对管理工作认知浅薄,不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第二,人才引入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使得高校教师的发展规划漫无目的,专业青年人才不愿意加入行政管理的队伍中来,导致高校人才引进上和人才培养上严重缺乏动力,为学校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第三,激励机制不完善。大多数的高校管理部门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没有具体的绩效考核明细,这就造成了员工在工作中的偷懒心理,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高校内部丧失了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三、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构建策略

(一)建立扁平化组织机构

精简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使管理机构扁平化,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高效,为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所谓科学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就是改变传统的行政化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将中间管理层尽量减少,将行政管理人员尽量减少,使行政管理结构更加扁平简约。这种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机构具有更低的管理成本、更高的信息传递速度、更大的管理跨度以及更少的管理层次,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提高对管理的认知,摒弃行政化的管理方式

高校管理部门的服务对象就是师生,因而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首先要考虑到的一定是师生。构建以师生为主的服务模式首先要构建人性化的高校内部管理环境,在内部管理中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本身属性,尊重人、发展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在管理工作中,以人为主体,通过不断思考、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更强的潜能,将高校发展成为自由、民主、和谐、人文的环境,以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更大进步。

(三)完善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人才管理。完善培训制度,时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观念不断在更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经常参加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中提高认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更好服务于学生和老师。第二,建立合理的人才引入机制。在人才引进方面要秉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应聘者进行科学全面的考察,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岗位的专业偏向,合理安排人才的引入。第三,形成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首先,完善员工的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就是以打破行政化管理体制为目的,对管理工作人员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展开考核,对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进行奖励,考核成绩作为评级、升职的上升方式之一,使得员工在工作中人人勇于争先,敢于创新;其次,建立绩效激励机制,讲工作责任制,实行能力薪酬制,根据个人能力安排相应的岗位,依据个人能力给予相应待遇。还要打通管理人员晋升渠道,建立多重晋级制度,拓宽晋升渠道,激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语

综合而言,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水平会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影响高校整体的发展脚步。因此,高校应该加强行政管理的改革,从人的管理出发,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机构、提高对管理的认知,摒弃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等,使行政管理更加高效、公平、民主、开放和创新,从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张思妍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齐珊.新时期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27).

[2]迟浩勇.浅谈我国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营销,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