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培训报告十篇

时间:2023-10-16 17:36:56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篇1

论文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引言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应不断探索适用于市场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培养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本着终身教育的原则,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在职场上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在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领会其精神,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所做的尝试进行探讨。

高职旅游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所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因此,《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质量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影响旅游人才的质量。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的中国旅游文化课主要是介绍各地山水、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风俗、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仅停留在介绍层面上,很少从深层次产生的原因、原理上上去探究,没有深挖其内涵,这样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影响学生发挥其潜质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理念不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了历史、建筑、文学、宗教、艺术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及创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去《中国旅游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科学依据。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又要有区别得对待,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与旅行社方向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实践能力中,中国旅游文化对其专业理论指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和必要。因此,笔者在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

二、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学时数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将《中国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技能课,从整体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学习学时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能力。以前《中国旅游文化》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训学时数为18,现调整实训实时数为27。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八大实训项目(如图所示),实训项目明确,针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准确,针对各章主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基本内容

本实训涉及以下具体的知识点

实训要求

实训项目一:黄鹤楼(建筑文化专题1)

1、整理黄鹤棂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1、黄鹤楼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黄鹤楼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黄鹤楼建筑特征;

4、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

5、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二: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文化专题2)

1、整理课前查找备用的有关资料;

2、结合所学中国建筑文化知识,分析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分析总结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1、中国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

2、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三:苏州古典园林例证分析---拙政园(园林文化专题)

1、介绍中国园林的分类法;

2、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

3、分析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分类;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3、私家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探析。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茶文化专题

(茶艺实证)  

1、对课前查找备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能运用所学茶文化基本知识;

2、熟悉茶的主要分类,中国主要名茶的特点;

3、介绍一种名茶的茶艺;

4、分析总结茶文化之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茶的主要分类;

2、中国名茶的特点(茶品)举例;

3、一种茶艺具体演示程序;

4、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学习、了解一种茶艺

2、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五:中国酒文化专题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国名酒品鉴举例。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酒趣、酒器、酒德、酒礼、酒楼、酒旗、酒联、酒令、酒诗);

4、中国名酒鉴赏知识

1、分析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六:民俗文化专题

1、端午节习俗由来简要介绍;

2、举例分析民间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

3、寻找主要端午活动,举例分析主要活动内容;

4、演示并介绍:整理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图片、音乐所制作的小组或个人课件。

1、民俗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分类;

2、端午习俗由来与主要民俗表现;

3、分析了解主要端午活动内容重点:旅游地端午民俗文化特点)。

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七:旅游文学艺术专题

利用课件介绍你熟悉的(例如你家乡的)旅游文学艺术:

1、历代描写你家乡(或其某一景观)的诗词、游记文、旅游散文、传说轶闻、名胜楹联等;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书画、雕塑、戏曲等

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八:中国宗教建筑赏析——武当山(宗教文化专题)

1、整理武当山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1、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武当山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武当山建筑特征;

4、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篇2

关键词:广告学;实训教学模式;学科竞赛;创新人才培养

广告学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美国广告教育成立之初就注重“应用”和“技能培训”。其高校功能定位中包含了社会服务的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综合技能和应用素质、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我国高校广告教育发展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以培养创新、创意人才为目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应用型学科广告专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我国高校广告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广告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1983年厦门大学开设中国第一个广告学专业到2013年8月,我国设有广告专业的院校为412家。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广告教育,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量”与“质”的矛盾突出,先天发展根基不足,后天发展滞后。总的来看,我国高校广告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科设置缺乏科学性

根据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广告学所属专业类别为新闻传播学,所属的学科门类为文学。一般意义上来说,传播学包括两大类,理论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其中应用传播学包括广告学和公关学。也就是说,广告学的学科属性应为传播学。但目前我国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校很多,既有综合类院校也有理工科的院校,涉及的院系有设计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传学院、新闻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等。其学科归属与院系设置不契合,依托其他学科建立起来的广告学专业院系难以厘清广告专业学科定位。一些院校偏重实用性,把广告学本科教育混为专科职业教育,突出市场营销、广告设计以及拍摄剪辑等技术技能,忽略了学科本身的理论性和学术内涵;一些院校偏重理论性,过于强调人文素养和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忽视技术技能及创新创意能力培养。因此,广告学科特色、优势难以体现,自身凝聚力不足,甚至专业发展方向错位。学科归属与院系设置不契合,学科带头人缺乏等问题,使广告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从属化的发展地位,在学科建设及发展方向上缺乏话语权。同时,广告专业课程设置非专业化。我国高校广告教育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告教育,由于“跑马圈地”式的发展,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科学的论证,因需设课的平台和机制尚未健全,因人设课的情况较为突出。课程体系中,相关学科如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专业核心课或基础课在广告学专业课程中占的比重较大,而广告学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消费者行为分析、广告媒体销售、广告预算、整合营销传播、广告效果研究、广告心理学等开课率较低,从而割裂了广告学科本身的整体性。现有课程设置庞杂但层次性不强,专业融通性不足,不能结合当下营销传播环境的变化而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广告专业的发展要求,学生整体行业竞争力偏弱。

(二)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训,课程课业评价体系与学科属性不匹配

我国高校从事广告学专业教学的骨干教师,大多是汉语言文字、艺术学、新闻学等专业出身,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传播学等学科背景的教师相对较少。教师学历普遍不高,从教时间短,专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行业经验等是目前师资队伍较为突出的问题。[1]因此在实际广告教学中侧重理论教育,忽视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忽视广告实务的训练及技术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缺乏对市场的感知能力以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商业的认知,难以适应行业需求。我国高校广告学课程课业评估体系不完善。广告作为与行业发展紧密关联的应用性学科,广告教育定位应以市场为导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培养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强技术、厚基础的新媒体广告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广告学主干课程除了理论知识,还包括技术和实务两部分课程。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及实务的课程,操作性强且与市场及行业需求联系紧密,重行业经验和操作实践。但我国高校用人标准和职称评审标准习惯于一刀切,偏重以课题、项目、论文、著作等为代表的理论性的学术研究,对实践应用重视不足,没有建构起与应用性学科相匹配的课程评估体系,难以激发从事技术技能培养以及实务培养的教师们的教学潜力,也限制了这些教师的发展空间,影响了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广告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广告行业呈现大数据营销、整合营销、社交化媒体营销等行业发展趋势下,积极探索与时代相对应的广告教学实践显得尤为必要而迫切。

二、北方民族大学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根据大数据时代数字营销、整合营销、社交化媒体营销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广告行业的需求,北方民族大学积极探索广告学教学的转型,立足专业特色,以培养懂创意、具备实战技能及具备新媒介传播、新媒介营销、广告经营与管理类人才为目标。北方民族大学2014年版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打造创意与营销策划、创意表现融合的专业特色,构建了多元、立体、开放的广告实训教学模式。

(一)构建实务理论型课程体系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广告学专业,借助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契机,注重课程设置的时代性和多元化,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务理论型课程群,培养学生广告策划、创意制作、营销、执行能力,广告文案创作能力、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网络广告设计制作能力,新媒体营销能力;增设专业实验课程:数字化影视制作实验、广告摄影与视觉传达实验、平面广告实验、个人广告作品设计、网页设计与多媒体制作实验等,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成立工作室,培养学生市场销售能力和实战能力。通过实务型理论课程群的打造,逐渐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实训任务为主,重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实训任务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应用和创新能力。

(二)依托学科竞赛,夯实实训教学基础

通过学科竞赛,有效弥补实训教学中实训内容真实性不强的缺陷,保证了实训教学的真实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缩短了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加强了广告教育与广告行业之间的联合与对接,塑造了学生广告人的职业理念。学科竞赛以其贴近实战、涉及专业知识面广、实践教学效果好而深受高校、业界与学生的欢迎。[2]以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例,该大赛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融会贯通,企业命题涵盖平面类、影视类、广播类、网络类、广告策划、公益类六大类别,涉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告,贴近实战,涉及专业知识面广,能够较好地与广告学多门课程结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从2011年起,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广告学专业师生开始参加全国各大赛事,包括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白金创意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宁夏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2014年,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甘肃赛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地区所有参赛院校)各级奖项20项。其中,一等奖5项,涵盖广播、平面广告作品;二等奖7项,涵盖所有参赛类别即广播、影视、策划、平面类作品;三等奖8项,涵盖广播、平面、影视类作品。在宁夏大学生广告大赛中,获得平面类一等奖1项,影视类作品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15年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得全国总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甘肃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4项。获奖级别及获奖比例不断提升,学生获奖覆盖面不断扩大。

(三)健全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

依托学科竞赛,构建广告学实训教学模式,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相应的管理与奖励细则,这是实训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北方民族大学设有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专门管理各类学科竞赛和各种创新活动。其职能包括进行学科竞赛筛选,制订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规则,制定配套的经费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该中心规定,学科竞赛采取立项方式,各学院每年初递交《学科竞赛项目申报书》。部级、全国性赛事立项后,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组织赛事,所需资金全部由它列支;省部级赛事,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学院共同组织,经费按学院40%、创新中心60%列支。对获奖学生给予经济奖励和综合素质学分认定,并在评优活动中予以加分等;年终对表现优异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并作为其职称评定时的认可条件。健全的管理机构、竞赛管理规则及相应的师生激励机制,为广告学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打造了宽广的平台,激发了师生共同参赛、不断创新的热情。

(四)组建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团队

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实训教学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团队。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联合电台主持人、电视台制片人、摄影协会的摄影家、区内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创意总监、设计艺术学院与本学院专业教师等,共同组成综合指导团队,通过四个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现能力。首先,指导团队向学生展示、分析历届大学生广告作品及大赛特点和要求,根据学生意愿、兴趣组建参赛团队,确认参赛人员,确定选题;其次,指导团队根据本次大广赛的企业命题单,精心设计实训教学方案,与课程教学安排同步,实现课程教学与学科竞赛融通,使学生实训具有针对性;再次,让参赛团队或个人进行头脑风暴,创意阐释,其他同学给出建议后,教师指导团队在尊重学生创意的基础上给出建议,组织学生进入创意执行阶段,有时还邀请大广赛宣讲团教师进校宣讲;最后,各参赛团队和个人提交参赛作品,教师分层深入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作品参加校内评选,并向分赛区报送作品。对创意执行不足的学生作品继续重点培养和深入辅导。这四个实践环节,不论是分工合作的学生还是个体参赛的学生,都需要完成命题材料分析、整合、策划创意、脚本创作、设计、拍摄、后期制作等工作。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组织合作、创新精神、实践意识以及策划、执行的能力,而且参赛作品也逐渐成熟,增加了获奖几率。

(五)变革课程考核内容和学业评价方式

教学模式的变革要求课程考核内容和学业评价方式的变革。根据广告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点,建立针对实训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北方民族大学广告学课程总的考核原则是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核分量,加大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转变的考核分量,弱化对知识性内容的考核。学业评价进行考试改革,要求平时表现成绩占50%,考试成绩占50%。以《广告媒介》课程为例,平时表现成绩考核具体指标:出勤率、课堂表现等占30%,主要考核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及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参加校内媒体实践占5%,考核利用《北民大青年报》、校园阳光电台、校内电视台进行报纸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制作和的实践能力,媒介销售能力及团队精神;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占15%,主要考核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考试试卷为开卷,阐述性试题占考试成绩的55%,考核学生知识面、媒介素养及综合概括能力,难度一般;主观分析题占考试成绩的45%,考核学生关注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难度较大。

三、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广告营销策略和互联网思维的流行,对广告学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充分把握新媒体环境中广告特点的前提下,北方民族大学广告学专业依托学科竞赛,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实训式教学方法基础上,重置课程体系,促进课程考核和学业评价方式的变革,在相关机构、制度、激励机制的保障下,经过具体的实施论证,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证明了实训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北方民族大学的实训模式在今后的探索与实践中还需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重视指导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不断探索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深度结合转化的有效途径,这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其次,营造创意、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创意、创新文化氛围可以为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发挥、专业创新创造足够的空间。最后,在实训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原创意识和版权意识。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使参与实训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起职业道德观。参赛过程是一个品质锤炼的过程,参赛的文本内容同样是学生思想的流淌,任何广告作品都在言说一种观念,在商业广告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主流意识观。[3]实训不仅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德育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侯健.论国外广告教育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7.

[2]余晓莉.广告创意三阶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9年•广告卷)[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07.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篇3

关键词 完善 专业艺术院校 就业质量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80

Further Improve Professional Art School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inking based on MyCOS Company on Employment-based Data Analysis of Music Schools

LEI Yong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Wuhan, Hubei 43006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mployment rate statistics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mployment rate of the art colleges and the art majors is lower. Reading the employment statistics report of Hubei and China from the Myco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the other main employment indicators is not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data from the statistics of the music colleges and some music majors is paradox. 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following, such as some think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the quality of the jobs are the same; some don't hav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indicators' relations; some are lack of knowing and considering about the employment ways after the culture system reform and so on. In conclusion, the suggestion is to have a classified assessment of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the art colleges and the art majors, and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the employment quality assessment of the art colleges.

Key words improve and perfect; special art colleges; employment quality; assessment

我国高校就业率统计中,艺术类专门院校的就业率低于综合性院校,综合性院校中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率低于本校其他专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而对这一现象的分析结论更令政府、社会和高校关注――部分艺术类专业被列为红牌专业或者黄牌专业,其直接后果是招生计划可能被调整,乃至社会认可度持续走低。

2014年,麦可思研究院连续第六次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对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和数据分析。2014年底,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受湖北省教育厅委托,连续第三年了《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预警与重点产业供需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报告》),对湖北省地域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分析。笔者分管就业工作,在研读这些年度报告的过程中,对涉及音乐院校、音乐类专业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1 音乐院校和音乐类专业就业数据对比分析

1.1 音乐院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指标分析――以武汉音乐学院为例

麦可思公司的《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列出了毕业生就业的10项主要指标。在湖北省27所非“211”公办本科院校中,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2013年的数据及其排名如下:

表1的数据表明,武汉音乐学院连续两年在湖北省非“211”公办本科高校中就业率排名最低(该校2012年、2013年非失业率分别为84.5%、87.3%),但是,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现状满意度”、“对母校推荐度”、“自主创业的比例”高居榜首,显而易见,其就业率与其他就业主要指标并不呈正相关。

1.2 部分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

麦可思公司的《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科专业预警系统”中,以毕业生一年后“非失业率(就业率)低”、“月收入低”、“工作相关度低”、“就业现状满意度低”四项指标作为高失业风险专业的衡量指标,其中涉及到了音乐表演、音乐学两个音乐类专业。

表1 武汉音乐学院毕业生就业主要指标分析

表2 部分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数据来源:《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报告》)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湖北高校(含省内部属高校)招收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的17所公办本科高校中,音乐表演专业的非失业率(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名末位,但是,其就业现状满意度分别位于前7位、前16位;而非失业率(就业率)同样较低的音乐学专业,其就业现状满意度连续两年居于第2位,并且并未进入“月收入最低前20位”、“专业相关度最低前10位”、“就业现状满意度最低的前20位”之列。

表3 部分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表3显示,对全国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的数据与对湖北省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的数据具有相似性,就业率与其他就业主要指标没有正相关,甚至呈现出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音乐类专业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低,另一方面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现状满意度名列前茅。就业率低,是否就是就业质量低?值得我们深思。

2 音乐院校和音乐类专业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矛盾的原因

麦可思公司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调查不可谓不全面,但是,表1、表2和表3的数据表明,单纯的就业率数据,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大学生真实的就业质量,甚至出现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相矛盾的现象,尤其是音乐类乃至艺术类院校(专业)。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

2.1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就业数据单一,没有全面体现就业质量

教育主管部门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采用的是初次就业率,而初次就业率的主要来源是协议就业率,其次是灵活就业率。为了防止高校和毕业生在就业工作中弄虚作假,教育主管部门更看重的是协议就业率。2014年初,75所部属高校了就业质量报告,但是,笔者研读了部分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感觉就业率的罗列者居多,“质量”二字难以体现,无法真实反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2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样本不足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渠道主要有三个: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第三方调查机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数据来自于高校。不论是高校还是社会机构,在毕业生离校后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毕业生配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问卷调查的回馈率低,也有的毕业生不如实填写就业状况,比如对收入状况明显有所隐瞒。高校向已经离校的毕业生调查了解就业状况,耗时费力、效果不理想。目前,部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已经委托社会机构承担毕业生就业调查。麦可思公司作为社会第三方调查机构,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较强的公信力,但也存在样本不足问题。《就业蓝皮书:2014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调查回收全国样本约26.8万,而2013届我国大学毕业生为699万,其样本不足2013届大学毕业生的4%。同样,麦可思公司对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2013年的总答题率只有42%,2014年的总答题率只有41%。

2.3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指标之间的相关度缺乏分析

麦可思公司的《大学生就业报告》第三章,以大量的图表,从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月收入、专业相关度、离职率等5个方面,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了分析;麦可思公司的《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报告》,则从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现状满意度、半年后离职率、对母校的推荐度、对母校的满意度、自主创业率、国内读研率等10个方面,对毕业生就业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对于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而言,其指标是比较全面的,但是,这两份就业报告中对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度比较分析不够,对上文中列举的某些矛盾的现象缺乏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往往容易使人形成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就好的片面印象。

2.4 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之后文艺行业就业形式的变化缺乏了解和考虑

音乐类专业就业率低,而其就业现状满意度却名列前茅,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音乐院校和音乐类专业行业和职业的特殊性使然,具体而言,有三个主要因素。

(1)国有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使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协议就业机会少。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国有文艺院(团)普遍采取项目制管理,其用人机制更加灵活,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成为常态,其演职人员的招聘与使用取决于某个项目的时间长短、人才需求的多少,因此,与文化体制改革前相比,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协议就业形式越来越少。

(2)音乐类职业的特殊性使音乐类专业毕业生不愿意签订就业协议。一般而言,音乐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追求职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对于体制内的编制问题并不看重。以笔者所在的武汉音乐学院为例,根据《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校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三个行业是教育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分别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54.22%、28.27%、4.5%,其中所指的教育业,并不限于在中小学担任教师(高校教师普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很大的一部分毕业生是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从事音乐培训、音乐制作。随着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毕业生个体或者几个人组合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音乐培训市场广阔、潜力巨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培训班遍及各个社区、小区,他们不仅有较为稳定的收入,而且自由空间大,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顾虑就业协议的约束力,不愿意签订就业协议。

(3)音乐行业从业特点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由于音乐类专业学生“一把乐器可以闯天下”的从业特点,他们开展自主创业、从事自由职业的时候,往往可以不登记注册公司,在外“走场子”、在家开展家教,貌似薪资水平低,实则是从业过程中的现场、现金交易统计困难,也就无法真实反映其收入状况,我们在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发现,从事音乐培训的毕业生的收入要超过学校的音乐教师。上文表格中,音乐类专业就业率低、薪资低,但是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对现状满意度等指标高,也就不难理解了。

3 完善艺术院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

麦可思公司的就业报告显示,类似音乐类专业就业指标之间不能呈现正相关的现象,在其他艺术类院校(如湖北美术学院)、在动画、美术学、播音主持等其他艺术类专业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十以来,政府、高校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出台了更多新的改革措施,要真正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落实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对于艺术类院校、艺术类专业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在就业质量评价方面更新观念、创新举措,为艺术类高校和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工作释放活力。

3.1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类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后,特色办学、分类指导、分类评价等观念,已经成为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艺术类高校毕业生从业行业的特殊性、职业工作的特殊性,更应该有理由对他们的就业质量采取有别于其他高校的评价办法。当前,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的背景下,应该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艺术职业特点,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和鼓励艺术类人才的个性发展,避免用同一个标准、同一把尺子,一刀切地评价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如果能够对艺术类高校毕业生进行分类评价,这些高校在就业率、签约率方面的压力就会减轻,他们就会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创业培训,他们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就会更强。

3.2 要把毕业生的个人收入状况作为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首要依据

当前我国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偏重以就业率,尤其是协议就业为主要依据。事实上,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就业和从业形式千差万别,我们要承认他们因为专业和行业特点形成的不同的就业属性,承认大学毕业生以其所学服务社会的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只要大学毕业生有合法的、稳定的个人收入来源,就应该视为已经就业。类似于上文提到的大量音乐类大学毕业生,他们是自由职业者,可以不注册公司、不愿意登记就业、不愿意签订就业协议,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失业。据了解,加拿大制定了《就业保障法》,每个公民拥有永久性对应的社会保障号码,可以根据该卡号对失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其就业信息、失业信息、再就业培训等都被政府和地方人力资源中心准确备案,因此加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既简单又真实。

3.3 要确立多维度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就业质量是衡量劳动者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是质与量的统一体。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合理界定就业质量的内涵,避免片面追求就业率的提法和做法,就业统计指标除了就业率以外,还应包括就业途径、专业相关度、薪金水平、工作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工作性质、离职率、稳定性等情况,并赋予一定的权重,便于多维度、全面衡量就业质量,准确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3.4 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和个人收入监管体系

这是落实上述建议的重要保障。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登记注册的自主创业大学生比较少,很多自主创业者往往是自由职业者,这部分从业者的特点是交易的随意性强,现金交易、现场交易的情况多。例如音乐艺术类的培训、演出,绝大多数是培训(演出)一次收一次费,或者培训(演出)一段时间收一次费,加之一些企业和个人往往采取某些不当的避税措施,其个人收入信息不透明(其它行业的商业活动和市场行为,也有不少类似情况)。如果个人收入监管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健全,大学毕业生是否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很容易掌握,就业质量也就很容易了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艺术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应该包含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预警与重点产业供需2013年度报告[R].2013.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篇4

摘要: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就业为宗旨,积极推行5S管理,形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艺术专业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多样化举办学生成果展,强化展示交流、互动的艺术特色。在此过程中,激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技能、学沟通、学合作、学服务、学奉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从市场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之路。

一、推行5S管理。形成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艺术专业特色

5s管理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校模拟企业文化,推行5s管理,将企业文化融人到校园文化中来,把企业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实训场容易脏乱,如画室地板粘着颜料、胶袋、废纸片等,画架摆放凌乱无序。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把5S管理作为教学的硬要求,如在所有实训室悬挂《实训室管理规定》,制订《实训管理细则》,督促学生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严格执行五分钟5s活动的所有内容,即单元课程结束后把画室打扫干净,地面无积水,把作业台、画架、画板、椅子整理归类,并存放在画室四周,作业上墙贴整齐,供师生点评,观摩交流。同时,注重学生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将学生的品德发展、潜能开发与美的意识养成,以及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二、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

(一)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

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如近年动漫人才需求处于严重紧缺状态,学校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增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并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增添Flash、3D动画制作课程,突出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是建立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更加贴近市场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规划教学内容,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是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坚持做好“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用人单位意见的调查”等工作,检验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哪些教学内容要增加,哪些能力要加强,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课程内容

适当压缩基础课,加快从绘画基础到设计基础的转化进程。在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中,改革教学内容,加大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内容的比例,加快学生设计能力的形成。实训项目,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使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符合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针对电脑制作员需求量大的情况,加强电脑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涵盖艺术设计中最通用、最实用的设计软件系列,并根据市场岗位需求特点,确立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电脑设计能力。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让软件教学与专业技能课紧密结合。调整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安排的顺序,把考证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开发,在保证考证通过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软件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推行“双证书”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高水平专业竞赛,与合作企业联合举办专业设计大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重点加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学习工场模式,突出“基础训练扎实、电脑设计运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市场知识与行业活动能力。

(四)建立“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时间和动手机会。实施“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探讨生产性实训方式,重构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本着“合理互惠、合作双赢”的基本原则,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基本途径寻找合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行业设施、技术、师资,共建专业实训基地,让企业行业以办学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实现办学经费的有效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均沾、合作共赢的目的。

(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实训实施方案

一年级贴近市场、接近市场、了解和熟悉市场;二年级走进市场,到企业现场教学;三年级融入市场,到企业上岗实习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稃的始终。

(六)组建素质良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邀请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讲座,聘请企业总裁及有经验的设计师或有成就的毕业生担任客率讲师;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学习和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研、教改等工作,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多样化举办学生设计作品展。强化展示交流、互动的艺术特色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更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1]。潍坊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以下简称为艺术与传媒学院)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努力突出专业办学特色,以此来切实培养高水平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

二、突出特色,面向应用,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一般是为各行业的工作一线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可以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着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因此,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以准确把握社会对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基础。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实践教学,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艺术与传媒学院定期举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讨座谈会,邀请部分单位经理、人力资源部长、艺术总监、工作一线专家、能手等,与艺术与传媒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学生进行座谈、研讨,共同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修订,让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都能及时了解、把握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之上,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与培养理念形成了共识,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强、应用能力灵活、市场意识超前和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应用型人才。”[2]艺术与传媒学院在实践教学具体环节上,制定了“面向应用,全程贯穿,实用有效”的教学原则,坚持“院校、师生、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教学比重方面,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行学院“总调”与师生“微调”相结合,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灵活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既让学生通过艺术设计实践充分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又能为生产行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院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目的。

三、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1.建立了校内实习基地

近年来,艺术与传媒学院秉承面向应用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与岗位零距离”教学平台建设方案,成立了艺术与传媒学院科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将其作为校内实践基地,注重特色创意与市场应用,先后被评为“潍坊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寿光市创业示范企业”。该公司创设了广告设计工作室、动画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等10多个功能室,注重综合功能建设,涵盖动漫制作、雕塑、陶艺、设计等课程。近几年来,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行“实践观摩、实践帮扶、实践指导”的传承式教学模式,即新生观摩体验、老生帮扶带动新生、教师全程指导,以来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校内实训基地向师生和社会开放,实现一周无休日的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室和实践基地的功能与作用,使基地和工作室成为学院师生实践教学的良好平台。

2.强化校企合作,灵活实践方式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举措和重要实践形式。艺术与传媒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先后在寿光市蔬菜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山东省蔬菜产业集团等12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验实习、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等,提供了开放式学习的优势条件。校企合作中,通过企业化运作,让师生参与承办公司业务,锻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艺术与传媒学院已经逐步形成了教学、创作、社会实践一体的教学体系。另外,艺术与传媒学院利用大型展览、节庆、赛事活动等机会,联系学生实践岗位。例如,在寿光市每年举办的“国际蔬菜博览会”期间,艺术与传媒学院都要选派一定数量学生,参加博览会准备期间的相关设计与造型工作,为博览会设计出了形态各异的农耕艺术造型。同时,学生们利用不同蔬菜品种,创意设计了专题展区,其展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除了大型展览,每逢寿光市各大商场搞促销活动,也会发现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的身影,他们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特长参与商场的促销策划。例如,学生们设计制作了2007年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第9届全国武术套路大赛潍科院赛场场地广告等,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3.艺术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注重加强学生创意设计的实践锻炼

艺术与传媒学院组织师生参与城市美化过程,承接墙绘工程等,以师生创意为主确定设计主题和形式,在广场、社区等墙面上,喷绘了大量的墙体作品。这些作品将现代都市的人们生活、文化建设与当地的风俗文化相融合,增强了作品积极向上的感染力。同时,艺术与传媒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近几年来,通过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了优异的竞赛成绩。其中,泥塑《菜乡魂》、群雕《贾思勰广场雕塑》和陶艺《寿光版金陵十二钗》,均获得了国家专利,等等。

四、构建软硬件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1.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塑造双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落实者和推动者,其教育思想观念首先要转型更新,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深化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因此,艺术与传媒学院建立了双师导向的激励政策,注重培养双师业务素质,致力提高双师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比如,每学期制定计划,轮派教师到相关单位挂职实践锻炼至少1个月,由本人制定实践大纲,写出实践报告,定时和其他教师交流实践心得。与此同时,实践单位也及时向学院书面回馈实践鉴定意见。这一计划的实施,极大促进了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另外,艺术与传媒学院还聘请了校企合作单位工作一线专家作为校外导师。一线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与师生的相互促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线专家能帮带青年实训教师不断学习新技能,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使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践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二是一线专家能够合理分配实训任务,让学生们有条不紊地相互协作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实践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保障设施

实践教学设施的好坏,对实践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耗材资金投入量较大[3],艺术与传媒学院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实践设施建设。一是把科大文化公司创造的利润,一部分用于该公司和工作室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转,一部分用于添置急需实践设备。在设备的配置方面,多侧重于其实践应用型。比如,广告设计中心添置了双头激光雕刻机;摄影工作室新购置了20架数码相机和三脚架;陶艺工作室添置了大型窑炉;等等。这些设施的投入与运用,使实践教学开展得更加顺利,实践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二是发挥创意,充分利用校内闲置和废旧物品用于实践教学。比如,艺术与传媒学院改建宿舍时置换下来的许多床板,虽已陈旧过时,但用料却是实木。利用这些实木板,让学生通过切割、打磨成一块块的木刻板,供学生练习,使学生完成了许多精美的木刻。又如,利用校内改建工地上废旧的螺钉、螺母、钢管等材料,学生创意制作了许多工艺品。此外,许多大型演出晚会上用完的彩带、条幅等,都能被学生用来制作出别出心裁的艺术作品。校内闲置和废旧物品的利用,既节约了资金的投入、解决了实践教学的耗材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和动手能力。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规范完善实践教学管理

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为了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改革,艺术与传媒学院各设计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具体实践项目,制定了不同的考核标准,主要注重学生实践环节和实践能力的测评,确保实践教学评价的实时性和合理性。一是艺术与传媒学院实施了校内实训评价制度,根据每门课程的实训大纲,将实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实践项目,每个项目由实训指导教师制定出实训任务书、能力要求和考核评分标准,分别对学生进行平时表现考核、实操过程考核和实践报告考核,并将它们按照10%、50%和40%来折合该科成绩。二是艺术与传媒学院实施了校企合作单位实训评价制度。校企合作单位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分别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能力做出考核,按照10%、45%和45%来折合实训总成绩。三是为了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合理评价竞赛成绩,艺术与传媒学院还制定了给予物质奖励和优先评优资格、顶替一门理论课学分资格等标准与规则,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四是对于教师的实践评价,艺术与传媒学院则通过该教师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其学生的实践作品、获奖情况、实训单位的评价等方面,来综合予以评价。同时,艺术与传媒学院把综合评价分值作为向企业推荐人才和教师评优的重要依据,以此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以学生为本位,能力应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理念。五是艺术与传媒学院设立了专门的实践教学科室,主要负责管理和督导实践教学工作、实训场地的安全教育等。该科室由专人制定班级的集体实践教学规划,具体组织、协调各班的实践教学,实现了实践教学有秩序、有目的地开展的目的。同时,该科室也负责校内实习基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即该科室负责履行各工作室的管理工作职责,协调各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活动与各专业相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统筹优势,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六是艺术与传媒学院配套制定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例如,“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践教学管理暂行条例”、“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践教学考核评估办法”、“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践教学设备管理办法”、“艺术与传媒学院工作室目标任务”、“工作室管理规定”[4],等等。这些规章制度,对于促进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践教学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以及保障实践教学能更好地实现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炎飞,叶桂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年的发展与相关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75-78.

[2]刘建国,黄顺年.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原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9-42.

[3]许宝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船舶动力装置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8(4):64-66.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篇6

【关键词】人人成才;“三段式”教学;教学改革;教育的四个支柱

党的十报告在展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趋势时,勾勒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愿景。这种基于民生关怀的“人民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旨在“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这是衡量教育公益性效度的根本标准,也是技工院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计算机广告专业是顺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比较新兴专业,是艺术设计理论、技艺与电脑操作技术有机结合,理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之举足轻重的专业。技工院校计算机广告应根据技工院校的教学要求及市场需求,对专业建设和教学不断进行调整、改革、提高。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1.顺应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技工院校的学生的智力潜能巨大,智力多元。面对学业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状况,其责任是及时发现并珍惜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计算机广告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紧密的专业,以市场为导向,同时该专业的对口领域非常宽广,而且始终是个动态的发展趋势,无时不刻都在变化。该专业以从事艺术设计的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各相应行业培养设计师和电脑设计制作人员。可广泛应用于企业策划,广告专业、印刷业及各种商业宣传的专业需要。

该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以适应企业现代特性。(2)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运用所学解决工作上的实际问题。(3)掌握专业技能,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能熟练运用电脑进行艺术设计,并达到相关行业中级技工以上的技能要求。(4)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审美修养,以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既是“技术”又是“艺术”的特点。

2.根据专业教学需求,科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

计算机广告专业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习实训等内容上,结合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紧紧围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作为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宗旨,根据市场要求和高职教育的要求,对有关课程进行调整、整合,对课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改革、创新。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学生的应有品质不仅是遵纪守法,还应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包括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根据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整合,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加大课程信息量,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完整系统讲解软件操作方法技巧,另一方面要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大量实例讲解和演示,使学生能真正学以致用。

三、教研教改具体措施

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人人都可以成才,但是不等于人人必然成才或自然成才,关键是对于人的潜能如何认识和如何开发。如果引导有方,方法适性,学生的潜能就有可能被开发出来,甚至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座谈

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和课程设置的意见,为教学改革准备一手材料,应以教研室牵头,和系部、教务处一起组织学生座谈,广纳众言,进行科学分析论证,为教学改革准备一手材料。

2.加强课程设置的专题教研活动

组织本专业教师进行“科学合理设置计算机广告专业课程”的专题教研活动。学院认真听取一线专业教师对课程设置的见解。根据市场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增删与整合。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中采用“三段式”教学

计算机广告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实践锻炼,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了全面培养培养技能水平,我们考虑对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三段式”教学,即“早期的实验教学”+“中期的实践教学”+“后期的实习教学”三个阶段。

4.合理安排课时

进行市场调查,对课时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较多的课程加大授课时数,对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则增设新课程,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充实,突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实用性。

5.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

对新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念、教学思维、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的培训,开展“以老带新”活动,促进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6.实训教学多元化

改革计算机广告专业教研室的运作模式结合专业课教学的实际需要,尝试将计算机广告教研室对内为实训工作室,承担专业课教学实践及培训任务;对外为设计工作室,采用公司运作模式,通过与相关企业开展业务往来,并将有关设计与教学紧密结合。

四、拓宽教学领域,创造良好的实习与就业环境

通过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下的系列化实践作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为人品德、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等方面,获得比较全面的提高和发展,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就业市场上有可能在通用能力方面具有强于别人的竞争优势。

1.紧密联系和依托行业协会,构建“双证”教学体系

为使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的技能标准,并有目标的加强训练,配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宣传组织工作,为学生在毕业前考取相关职业等级证书创造了便利条件。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市场和现场教学力度

积极与社会上有实力、经营管理好、技术设备全、员工素质高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分阶段组织学生实习,初步建成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市场,将平面设计课搬到广告制作现场,并安排学生对建筑装修及广告公司进行市场调研等。

五、结束语

计算机广告专业课程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搭建最佳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理想的、现代的设计理念、专业发展信息。

参考文献: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篇7

1、设施设备:我馆2003年建馆,馆舍面积1510平方米,其中用于业务用房面积为1350平方米.结构为地面八层。室外活动场地5600平米。各活动室进行必要的装修和器材购置。

2、人员结构:我馆核定编制41人,在职职工36人。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9人,其中业务人员27人。

二、免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主要包括:各艺术类培训(书法美术、文学艺术、舞蹈戏曲、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少儿艺术培训、中老年艺术培训、社区文化培训等。

三、免费开放公共空间设施场地

1、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书法美术培训、文学艺术培训、舞蹈戏曲培训、摄影培训、铜管乐团活动室、民乐活动室、少儿舞蹈活动室等。2013年免费接待参展人员20000余人,免费培训3000余人。

2、免费开放时间:根据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免费开放场地大小确定参加人数规模和开放时间。每天开放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节假日保证安排半天活动时间。

四、免费开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关于文化馆免费开放资金管理使用,我们按县财政局要求,先提出使用项目和申请报告,报财政分管股室文教股审核,然后报县政府批准实施。2013年县财政下拨免费开放专项资金壹拾贰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培训活动48000元、支付水电费7000元、报刊、印制宣传册15000元、维护和维修设施建设32000元,其他支出18000元补充办公经费等,不存在挤占、挪用、套取、截留、贪污、私分等现象。

五、2013年我馆开展大型免费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在、、举办了四场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春牛祈福”专场演出,村的“金龙闹春之庆元宵”活动,在挖掘传承创新后变为当地群众盛大的节日和文化大餐。二是在章源、阳岭社区举办的两场“踏歌起舞迎新春”活动,让社区的群众在家门口观赏到富有特色和人自编、自导、自演的歌舞、小品类节目。三是开展了赣·湘·粤、、汝城、仁化三省三县书画、摄影作品展活动,展出作品200余件。四是主编了第四期三省三县合作文艺综合期刊《南岭风》,刊发各类艺术作品百余件、20万字。五是组织了多次摄影爱好者采风活动、书画爱好者集体创作活动,文学作者作品汇集和作品研讨活动。还组织书法、美术、摄影作者创作作品参加市以上展出活动,六是组织民乐爱好者参加市二胡大赛,并获二、三等奖好成绩。七是非遗项目舞春牛、三节龙在中央台“客家足迹行”栏目,以“白云深处好耕田”为题播出。舞春牛在三套“赣风”栏目播出。八是组织了“龙勾瑞狮”参加了省首届农民工才艺大赛,非遗项目“金龙闹春庆元宵”被拍摄成专题片在县电视台展播。

六、措施和要求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文化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后,培训和参与活动的人数将急剧增多。因此,完善安全保卫和重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制订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预案,以确保免费开放的安全、规范和有序。

(二)制定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针对免费开放后参与活动数量和结构发生的变化,努力改善实物安全保护和公众服务设施条件,加强安全、保洁、咨询等服务力量,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做到降低门槛不降低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

(三)做好统计与意见征求。制作征求意见表,请参与者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接待人员按照好、中、差给予评价,作为考核奖惩的依据。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篇8

现将区文广新局20__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市民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建设,完成新馆装修设计、弱电设计及设施设备采购工作;完成__路、二仙桥、建设路等3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特色打造,完成双水碾街道云景社区等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主题文化社区建设;完成全区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公共图书的采购更新,并做好公共图书流转及“通借通还”服务。试点探索活动中心的服务外包。开展__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服务标准。完成我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

(二)着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完成20__年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群众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并参加20__成都市文化四季风·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各项比赛活动;开展__区邻里文化节、__之声·社区合唱节、全民阅读等品牌活动,继续开展“筑梦家园·文化同心”20____区“走基层”主题文化活动,及“戏曲进社区、高雅艺术进广场、文化直通车进校园、慰问演出进工地、公益电影进院落、文艺培训进中心”等“六进”文化惠民行动,积极配合市广新局实施“公益电影进影院”文化惠民活动。

(三)继续实施文化艺术培训工作。以“以创代训”方式开展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扶持;完成市民文化艺术学校摄影、戏剧表演、__清音、二胡演奏等项目培训,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根据街道需求,向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安排文化培训150课时;区图书馆开展公益讲座6期、中老年电脑知识免费培训班1期、各种少儿暑期及阅读推广活动5场。

(四)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文态建设。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工作思路,找准产业发展促进工作抓手,探索政府部门产业促进工作模式。继续做好二环路沿线配建经营性文化设施项目促建服务工作,及时跟踪业态选择和招商情况,确保相关设施经营项目落地。做好新华社区(校园)数字院线和亚太影展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力争项目落地。认真做好公建配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跟踪、设计审查、验收移交等促建服务工作。密切配合市文化局,研究制定“文化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设计要求”行业标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启动__墓维修工程设计立项申报工作,完成__墓维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通过发改委项目立项。继续开展可移动文物“一普工作”,实施全区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及平台登录工作。实施__区文化地标建设,完成不少于5个点位的地标标识设置工作。

(五)全力加强行业监管。一是运用__热线服务平台和文化市场移动执法平台,积极稳妥处理群众举报,及时查处违规行为,不断提高监管效率,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二是构建全区文化市场监管网络,提高文化市场管控能力。全面完成基层文化市场委托协管工作,组建文化市场协管员队伍,将文化市场委托协管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监管网络。三是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点位的监控。四是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配合和联合相关单位加强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安全宣传教育和监管查处,做好全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五是组织开展“扫黄打非”进社区、版权保护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六是依托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推进执法规范,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建设、行政执法等相关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法制化。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篇9

关键词 广告学专业 影视制作 教学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Making Film and TV in the Advertising Specialty

LinFang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8)

Abstract In the past days, people always faced dual confusions about teaching and studying on making of film and television. Given this, our department boldly reforms old methods, and innovates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on the course of making of film&television, thus we have accumulated abundant experience and made great progress.

Key words the advertising specialty making of film and televisionresearch of teaching practice

一、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教与学的双重困惑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影视创作还属于影视艺术的专业领域,被媒介长久垄断, 90年代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得数码摄像器材和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而且出现大幅度降价,稍具规模的广告公司都有能力配备精良的数字摄录编系统,他们不再依赖专业电影公司和电视台的专业人士进行电视广告或宣传片的制作,在招聘员工时将目光投向那些不仅具有广告学专业背景,同时具有影视创作能力的求职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员工不仅能进行电视广告创意写出文案,还要求他们能根据文案写出分镜头脚本,绘制故事版,有些公司将拍摄交给影视公司进行,后期制作则由员工完成,而有些公司前后期制作完全由本公司员工完成。再如电视台在招收新闻记者时,除考虑相关的专业背景外,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要能采、能写、能编甚至能播。

面对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电视学院、广告学院均开设有与影视创作相关的短期培训班,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学员中除在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工作的从业人员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即将踏入社会和刚踏入社会的具有广告学、新闻学、艺术设计、文学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于是开设有以上专业的各院校也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相继开出了与影视制作相关的课程,我校广告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进行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非影视艺术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带来的教与学的双重困惑,教师方面,面对毫无影视艺术基础的学生,在课程目标、内容、侧重和深度上就很难把握;学生方面,一部分文科背景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他们渴望多学些文化理论,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理论分析能力,一部分理科背景的学生则抱着艺术专业的理想,甚至简单地与专业性院校的影视艺术类专业相比,希望通过开设影视制作课程迅速掌握影视艺术作品创作的能力,对影视制作课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二、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的主要经验

我院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经过了5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通过厘清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进而规范课堂教学的内容,开展教学实践。

1.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

我们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成为不仅具有一定的影视艺术修养,还要具有一定的影视制作能力的电视广告创作、各类宣传片创作的专门人才,为广告学专业服务。

2.厘清课程设置的特点

影视艺术类专业从整个影视学科的整体出发,培养通晓影视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全面人才;体例上,以整个影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和基本技能为主体,包括影视理论、影视历史、影视摄像、视听语言、影视剪辑、影视编导、影视照明、影视造型、影视美学、影视声音等。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从师资、学生的来源、教学条件都不全面和专业,因此不能要求学生能达到影视艺术准专业的程度,但能通过影视制作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画面感,即能将文学的作品视觉化,写出分镜头脚本,同时使学生具有一般镜头叙事能力,完成影视作品的前后期创作。

3.规范课程教学的内容

我院广告学专业开设有《电视摄像与编辑》、《电视广告制作》这两门和影视制作相关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上,《电视摄像与编辑》是《电视广告制作》的先修课程,《电视摄像与编辑》教授的是影视制作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理论教学着重讲授不同镜头的艺术特性、画面造型的元素以及艺术特性、画面构图、固定画面及运动摄像的特点及影视剪辑学的相关理论,和理论同步开出的是电视摄像技术实验和非线性编辑实验;《电视广告制作》课程是《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的后续课程,理论教学具体涉及到的是电视广告的分类及特点、电视广告创作的原则、电视广告创意的原则、电视广告视听语言的风格等等,和理论同步开出的是AFTER EFFECT影视特效合成软件的学习,主要通过该软件让学生掌握电脑合成技术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题化的电视广告创作实验。

4.教学实践

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让学生进入到影视创作的学习状态,迅速培养学生的画面感并能较好的运用镜头叙事成为课程教学的关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和理论同步开出的是电视摄像技术实验和非线性编辑实验,每一个实验项目都和理论部分相结合,如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是不同镜头的艺术特性,紧接着的实验项目就是摄像机的光学镜头,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光学镜头训练时能迅速领悟到理论课讲述的如广角镜头景深范围大、透视感强、强化纵深方向运动物体的速度、适合抢拍、抓拍等艺术特性。再如当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是电视剪辑中动作的分解与组合,紧接着的非线性编辑实验就利用不同机位拍摄的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镜头素材进行动作的分解与组合,这样一个环节下来,学生明白了电影之所以好看是因为通过后期剪辑将前期不同机位拍摄的镜头进行分解与组合,通过画面完成一段情节的完整表达,使观众的视点得到的解放。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得到了统一。

前后期制作相结合。在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将电视摄像与编辑结合在一门课程中,而影视艺术专业将电视摄像与编辑作为《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两门课开出,影视艺术学院之所以分得细是因为已开设有电影电视剪辑学、视听语言、影视编导等等影视理论方面的课程来指导实践性较强的电视摄像与编辑,但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不可能象影视艺术专业一样分得很细,过程拉得很长,我们要求能通过影视制作课程的学习迅速培养学生的画面感和镜头叙事的能力;另外电视摄像与编辑本身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前期拍摄是为后期编辑作准备,而后期编辑也是为了完成前期创作的思维和理念。如果分为两门课,电视摄像使学生虽然掌握了电视摄像的艺术和技术,但不明白拍摄的镜头将作何用,不适合培养学生镜头叙事的能力,而电视剪辑部分讲授的内容大多是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对电视剪辑的理论和技法涉及较少,软件只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教导学生运用电视剪辑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进行作品的剪辑,培养学生剪辑的思维,如果要求学生将自己前期拍摄的素材剪辑成片,就会发现前期拍摄的不少问题,如画面的构图不美,景别不够规范,拍摄的角度和机位应该调整等等,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画面感,同时对镜头叙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由此我院将电视摄像与编辑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出,配备了一位具有影视制作综合能力的师资,既能进行电视摄像的教学也能进行电视剪辑的教学,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电视小短片的前期制作,包括剧本的拟定、分镜头的撰写及拍摄,然后要求学生将拍摄的素材剪辑成片,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同时让制作小组的学生发言谈创作的体会,让同学们对各组的作品互相作出评价,这一过程下来同学们很快对影视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有了一个把握,同时对怎样用镜头叙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文字表达与视听语言的表达相结合。影视作品其实就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化,除了在实题化作品上培养学生的画面感和镜头叙事的能力外,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规定的主题即兴用一段文字表达与主题相关的一段情节,然后将这段文字视觉化,利用分镜头表达出来,这一训练在《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及《电视广告制作》课程中均被采用,在《电视摄像与编辑》中会以约会、离别、感动等主题由学生先进行文字表达再将这段文字用分镜头表达出来,在《电视广告制作》课程中,要求学生将课前布置的30秒的电视商品广告的文案创意表达出来,并将其视觉化,同时请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学生们在这个环节有着较高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能写能说,但画面感不强,通过这个训练可以培养他们的画面感以及镜头叙事的能力。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影视艺术的理论修养在影视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而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不可能如同影视艺术专业般在影视艺术的理论修养上给学生全面细致的培养,作为任课教师要推荐一些与影视艺术相关的书籍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影视艺术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任课老师还要推荐一些好的影片给学生加强读解影片的能力,将影片中的创作手法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如在《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中,任课老师布置学生课外观摩经典影片,在课内针对其中精彩的段落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蒙太奇的思维、时空的转换、时空的压缩与延长,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的运用等等,课外布置读解电视广告,在《电视广告制作》课程教学中播放一则广告马上让同学们说出共有多少个镜头,背景音乐在什么时候响起的,里面时空压缩与延长的段有哪些等等,利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由提高学生读解影片的能力,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画面感。

三、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效果

经过近五年的教学实践,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教与学的双重困惑得到初步解决,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广告学专业特色的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之路,学生们可以自由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影视作品的创作。

在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中,我院的影视广告作品在湖南省分赛区取得了影视类作品的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在全国的评比中又获得两个三等奖,影视作品的获奖等级在湖南省处领先水平。

从2004年开始我院陆续有学生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导演系研究生。另外从事与影视创作相关工作的广告学专业毕业生正逐年增多,有的在影视广告公司从事影视广告文案创意及分镜头和故事版的制作,有的在影视广告公司从事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有的在电视台从事摄像记者,有的在电视台从事后期编辑,有的利用学到的影视创作知识为单位创作企业形象宣传片或是情景式的培训短片。如在深圳某外资公司工作的三个2007届毕业生联合为该公司创作了一部企业形象宣传片,该片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将该形象宣传片作为东南亚地区的形象推广片,并向我院寄来感谢信,信中说到“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这无疑是对我院广告学专业影视制作课程教学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张晓冬.影视艺术手段与教学[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2)

[2] 宋红岩.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影视语言的读解能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

文化艺术培训报告篇10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学生的培养模式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已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即高等教育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为迎接新形势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大部分国内外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调整了办学指导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到重要位置。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已经成为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中心课题[1,2]。

在工科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工程训练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融合了知识、素质、能力和创新的综合性训练课程,工程训练教学环节可以很好地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并结合理论知识,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会明显提升。同时,当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工程训练的环节,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互动,符合知识积累的规律,能够培养出真正具备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的高水平人才[3,4]。

我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班于2011年开始招生,针对机械国际班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的主要意义在于:(1)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国际班的培养计划是在借鉴了国外著名高校同类专业的基础上制定的,其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的现代高级复合型精英人才,其中工程训练是主要的实践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改革国际班的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全面改革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需要。尽管目前的工程训练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由于工程训练是全校所有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涉及的人数众多,实施进一步的深入改革会遇到很多困难。国际班人数较少,教学改革的实施相对容易,教改效果的跟踪和评价容易实现,因此,以机械国际班为改革试点,采取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最终全面实施改革的方式应该是一种最佳选择。

二、教学模式的研究

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际班工程训练课程,对工程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一种基于创新项目驱动的机械国际班工程训练课程新型教学模式,具体的内容如下:

(一)建立创新项目驱动的课程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产品为载体,以项目带动训练,训练内容从以单元模块为中心转变为以创新项目为中心,将车、钳、铣、磨、铸、锻、热、焊、数控加工、电加工、激光加工、快速成型等制造工艺各模块的训练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首先给出项目任务,以项目引发的问题为主线,课程内容通过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的方式展开。其次,学生对产品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可行性分析、功能和性能分析、结构分析以及外形设计分析等,然后再根据专业知识和原理进行创新设计,选择制造模块并进行工艺设计,最后进行加工和装配,形成创新产品。通过创新项目牵引,学生既能对各个工种以及各工种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又能掌握各种创新方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实现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制造工艺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工程素质的培养目标。

(二)将竞赛训练模式引入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各高校提高工程实践和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但是,参赛学生毕竟只是各专业选拔出来的少数学生,受众面小,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目的。因此,基于创新项目驱动的培养理念和内容体系,将竞赛训练模式引入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安排学生查找资料,进行独立思考,设计和制作出无碳小车,然后进行无碳小车竞赛,以小车的制造质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小车相?P的设计文件以及设计方案的答辩成绩来衡量学生工程训练能力的高低。通过实施“赛教结合”的工程训练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打破传统师傅带徒弟式的授课方式,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辅的研究型教学方法

以项目引发的问题为主线,开展以学生主动创造、主动参与和知识共享为动力机制的教学过程,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讨为主,教师给予提示、答疑,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设计和讨论项目方案,自主制订加工工艺和选择加工设备和工具,独立完成加工操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体会零件设计和加工的系统过程和具体方法,感悟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工程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加工方法和设备。最后,要求学生对整个工程训练过程进行总结,撰写工程训练报告,更进一步地深入体会工程训练课程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方法,将每个工种的工程训练内容相互融合,形成在创新项目驱动下问题探索式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方法。通过这种研究型的教学方法,贯彻做学融合、知行统一的工程训练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这样的探索式学习过程中获取工艺知识,锻炼创新意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设计基于创新项目驱动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无碳小车创新项目是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经常采用的竞赛题目,经过多年的竞赛,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将竞赛训练模式引入工程训练教学体系,选择无碳小车的设计和制造,将其作为工程训练的项目案例。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要制定教学实施计划,编写英文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制定将训练内容从原来的以单元模块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设计知识为主线、逐步引出知识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案。编写英文电子教案、制定统一的工程训练教学计划、使用统一的视频资料库和课件、购买材料和零件,以满足学生项目制作的需求。

(二)针对机械国际班,实施基于创新项目竞赛机制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改革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为学生介绍无碳小车的设计和制造要求。然后,分阶段实施教学改革:

1.设计实施阶段。以课题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项目设计、画出构思示意图,最后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图,并进行相关计算与部件的选型。在设计实施阶段,学生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老师仅起引导和答疑的作用,要迫使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去学习工程技术项目创新实践中必须要用到的知识点。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精心设置互动环节,在每个设计阶段要求学生上讲台用英文讲解设计方案,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讨论,对存在的疑问和难点采用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和查找资料等方式解决。课堂上师生之间积极对话、讨论、辩驳,形成“猜想与反驳”的课堂讨论气氛。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放映动画、引用图例、演示实物以及网络资源,产生一种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探索研究的气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产品制造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将自己设计的无碳小车制作加工成真实的产品,该阶段也是工程训练创新实践的一个重点阶段。学生必须自主选择加工方式、加工设备和工具、自主制订加工工艺,并完成加工操作。指导教师进行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让其体会零件加工的系统过程和具体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教师随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讲授,比如讲解相关工种的操作技能等;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参考书学习有关工艺知识、加工参数的选择、工艺文件的编制等。提供互联网或局域网络,让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工业经常利用的元素。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工艺意识等。让学生在经历“设想―创意―设计―制作―作品”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3.竞赛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赛,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有两次竞赛的机会,通过第一次竞赛,发现设计和制造中的问题并改进;通过第二次竞赛最终评定无碳小车的水平和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设置竞赛单元,让学生提高产品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4.创新训练报告。在完成项目设计、制造的全过程后,要求学生写出研究报告和工作总结。训练报告要求全英文撰写,包括无碳小车设计图纸、无碳小车设计和制造说明书、方案设计(包括车架,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结构,行走机构和微调机构等)、技术设计(包括小车的能耗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零部件设计和整体设计)、小车的制作和调试(包括加工工艺方案分析报告,小车的调试和改进方法)等。通过工程训练报告,培养学生对技术文件的整理和总结以及论文撰写能力。

5.项目验收答辩。项目设计和制作以及竞赛完毕后,主讲教师组织进行答辩,答辩全程需要使用英语,各课题组的同学必须利用15分钟的时间来讲解和回答设计方案的制定思路、技术难点、技术重点的解决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答辩,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6.实施多元化课程考核方法。基于上述的多阶段、多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实施包括创新设计考核、创新制作考核、创新竞赛考核、工程训练报告考核以及项目验收答辩考核等成绩评定方法,根据不同阶段在工程训练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设计各阶段的考核权重,最终形成多元化的综合性考核模式。

7.收集教改实践中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经过“调研―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反复过程,构建完善的基于创新项目竞赛机制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带动全校工科专业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