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十篇

时间:2023-09-28 17:37:19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以污染减排为主线,坚持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措并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全民运动,坚决打好洁城净天、清源净流攻坚战,让全市人民呼吸上洁净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放心的水。

二、工作目标

(一)市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力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二)邵村排干渠出境断面COD浓度要稳定控制在100mg/L以内;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三、工作任务

(一)大气污染防治

1、调整能源结构,严格煤炭管制,提高集中供热率。

(1)市环保局负责,加快全市分散燃煤锅炉治理,达到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市工信局、环保局负责,做好优质煤炭资源推广工作,确保年内推广使用优质低硫煤炭15万吨以上。列入责任范围的用煤单位要根据各自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尽快落实低硫煤源,逐月填写《优质低硫煤使用月报表》,并于每月2日前将上个月的《优质低硫煤使用月报表》和优质低硫煤采购发票复印件报市工信局和环保局。

市环保局负责,对用煤单位的煤质进行监督抽查,登记掌握各单位用煤情况,对各用煤单位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使用超标煤的单位,依据有关条款依法进行处理,并在新闻媒体曝光。

市工商局负责,对未取得《煤炭经营资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不予核发营业执照,并对无照煤炭经营场点及时进行查处。

市质监局负责,对煤炭经营活动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配合市工信局进行煤炭市场整顿,规范煤炭经营活动。

市财政局负责,要严格控制集中采购中心招投标的煤炭含硫量。

(3)市发改局牵头,建设局、供电公司配合,积极推进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它清洁能源的使用。

2、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市发改局负责,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定期公布淘汰企业名单。

3、扬尘污染治理

(1)市住建局负责,市城管局配合,加强对市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和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置硬质围挡,出入道路要实行硬化,并保持出入车辆清洁。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施工现场不得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2)市城管局负责,提高主要道路的机械化清扫率,扩大道路机械化清扫范围,严禁使用自制的扫街机。生活垃圾要采用封闭式容器,日产日清,严禁焚烧垃圾和树叶。

(3)市交警大队负责,禁止未实行密闭运输建筑施工土、砂等散料的车辆进入市区。

(4)市城管局负责,及时回填清理植树挖坑的多余积土,对暂时不能绿化的地面使用绿色覆盖网遮盖,并做好主要街道树池的美化改造工作。年底市区道路两侧地面绿化率达到70%以上。

(5)市环保局负责,督促市区煤堆、灰堆、料堆,采取围挡、遮盖、洒水或喷覆盖剂等抑尘措施。

(6)市住建局负责,拆迁作业施工时,采取洒水、围挡等防尘措施。建筑拆迁施工现场的垃圾渣土应在拆除后三日内清运完毕。拆迁作业已经完成后不能立即施工建设的,应用防尘网对地面进行覆盖。

4、建材行业粉尘污染综合治理

市工信局负责,月底前完成天塔山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市钢信水泥有限公司直径3米以下水泥磨机拆除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市城管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配合,市区水泥、沥青混凝土搅拌站要全部达到“有组织排放源达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棚化、仓化,地面道路硬化,厂区地面绿化,外在形象美化,进出车辆净化”的治理标准。

5、钢铁、热电等重点行业污染减排治理工作

市环保局、南智邱镇政府负责,加大对澳森钢铁有限公司的监管力度,确保90平方米烧结机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并督促192平方米烧结机脱硫工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并投入运行,脱销示范工程年底前完成初步方案的编制工作。市环保局负责,市东方热电有限公司6月底前完成脱硫DCS系统改造。

6、机动车污染治理

市交警大队牵头,市发改局、商务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财政局、质监局、物价局配合,淘汰年底前登记注册的汽油机动车和年底前登记注册的柴油机动车;年全市机动车尾气监测率达到80%,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率大于90%,严厉查处无标车辆上路行驶。

7、市区餐饮单位燃煤污染治理

市食药监局、工商局牵头,市城管局、环保局、公安局、住建局配合,年底前取缔市区餐饮单位燃煤大灶,取缔流动餐饮摊点燃煤炉灶,禁止露天烧烤。

8、焚烧污染治理

市秸秆禁烧办牵头秸秆禁烧,各乡、镇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负责,禁止焚烧树叶、垃圾、路边杂草;在市农业局和畜牧局指导、支持下,大力做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指导,加大禁烧工作的执法力度,严防死守,确保农作物秸秆全部有效利用,彻底消除焚烧隐患。

9、实施空气质量预警,对预警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1)凡空气质量预测三级和三级以上,根据不同预警级别,发出预警指令,相关部门及重点企业要按照指令要求,采取整改、停工、限产等预警措施。

(2)市环保局负责空气质量预警的和预警措施落实情况的统计汇总,并会同市政府督查室、监察局、新闻媒体对预警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曝光和问责。

(二)水污染防治

1、加强水源地保护与管理

市环保局、水务局、住建局、卫生局、农牧局等部门按照《市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加大对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严禁在地下水源保护区域内私设排污口,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

2、严格控制进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市环保局负责,对设置的监测点位进行定期监测和飞行监测,确保上游企业的水质COD浓度稳定控制在500mg/L以内。严禁向城市管网倾倒废水、粪便和垃圾。市城管局负责,加强对城市管网的监督管理力度,严禁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向城市管网倾倒废水、粪便和垃圾;特别要加强对二分干排渠的管理,防止人为挖渠浇地造成污水直排。

3、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下游的管理

(1)新城镇政府负责白龙邱以下到大李桥的水质,加强对所辖区域内排污企业的监管,坚决打击非法排污企业,严防“十五小”企业反弹。

(2)田家庄乡政府负责,对太阳岛生活区污水问题尽快加以解决,确保三干渠无污水排放。

(3)市环保局负责,严格控制用罐车等倾倒污水和其他废物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查处。

4、加大对排污企业监管力度

(1)市环保局负责,继续完善排污企业动态管理档案,对故意虚报、瞒报或漏报、监管不到位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向市政管网超标排污的企业,实施严管重罚。

(2)各乡镇、园区、国土局、环保局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取缔辖区内“十五小”(白皮、硝染、小漂洗等)企业,防止反弹。

(3)市环保局负责对国控、省控和我市污染重点企业继续实行“量化管理,点状监督、一厂一册”的管理模式。

(4)市环保局、田家庄乡政府负责,对试炮营制革工业区实行永久性关闭。

(5)市环保局负责,督促德瑞淀粉公司在月底前完成中水回用项目。督促建设集团在月底前完成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供暖项目。

5、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市住建局负责,规范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工作,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进水口、出水口COD自动监控装置和流量计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厂中控室正常运行。

6、污水处理厂建设

经济开发区负责,加快市佳洁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主体工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全市环保工作,定期召开例会研究解决阶段性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督导检查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紧密配合,搞好协作,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每一项环保重点工作深入推进。

(二)严格检查考核

将环保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对各乡镇、园区和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市监察局、市委督察室、市政府督查办等部门,采取明查和暗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级各部门落实环保责任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重要环境问题要挂牌跟踪督办,到期要帐。对环保工作年度不达标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三)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属地管理,实行分包责任制,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系统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市委、市政府实行重点治污工程和水质目标领导问责制,对未达到目标要求,追究乡镇、部门主要领导责任。市监察局、环保局负责,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

(四)加强环保能力建设

加强全市环保标准化建设,监测、监察、应急、宣教及环境信息标准化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推动我市全防全控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变我市环境应急管理重处置轻预防的管理状况。

(五)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由公安、工商、安监、供电、水务、环保、质监、各工业园区、各乡镇政府等部门实行环境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对新建项目实行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工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供电部门不予供电;对非法排污企业,工商部门吊销或暂扣营业执照,供电部门采取断电措施;对“十五小”企业,供电部门进行断电,水务部门进行断水,土地部门收回各种土地手续,公安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对责任人依法处理,对抗拒执法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从严处理。

(六)加大宣传力度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篇2

一、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部署动员蓝天保卫战等7场标志性战役。共接受国家、省各类生态环保督察40余项。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责任形成整改工作合力的若干意见》、《关于坚决反对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质量的通知》等系列制度,边督边改、以督促改、借督发力,严肃政治纪律,提升整改质量。

二是蓝天保卫战苦战险胜。面对去年初大气污染防治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各级各部门迎难而上、持续加力,点源面源协同管控,力保全年空气质量考核目标苦战完成。去年全年,共完成1168个大气污染防治整治任务,提前实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和19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推动芜湖海螺等31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双控”目标及煤炭消费减量目标;完成1686家“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对27843处餐饮经营场所开展执法检查,督促问题整改9495处。截止去年11月,累计获得省级大气生态补偿300余万元,大气污染防治齐抓共管、协作共治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三是碧水保卫战全面告捷。坚持“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加强防范、强化治理,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市列入国家水质考核的6个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水质均值达标比例为100%。去年以来,完成市区一水厂、四水厂保护区内退水口迁改整治;深入推动规模畜禽养殖规范化治理;启动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完成14个环境问题隐患整改;14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部建成联网;完成COD削减2079.07吨,氨氮削减249.88吨的减排任务,并对41个建设项目开展了水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容量核定工作。截止11月,共获得省级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175万元。推广新安江生态补偿模式,从8月份开始,对汇入长江的7条主要河流13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情况实施市级生态补偿试点,截止去年11月,芜湖县、繁昌县、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等5县区累计获得水质提升生态补偿金525万元。

四是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积极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启动部分污染地块治理工作。将土壤环境质量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全面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理,建立疑似污染地块清单、污染地块名录,加强土地征收、收储、出让等环节环境监管。初步统计,已经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考核目标。去年,先后开展了4轮固废大排查,累计出动37358人次,排查区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排查企业5660家,发现固废倾倒点41处,对约5.3万吨的倾倒固废实施无害化处置,整改完成率100%。与公安机关联合作战,完成我市境内发生的“1.29高安污染环境案”、“4.8长江二桥等地系列倾倒污泥污染环境案”、“4.21经开区倾倒医疗垃圾污染环境案”等多起案件的侦破工作,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

五是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扎实整改。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指引,以严、实标准保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质量。开设了“环境曝光台”,建立“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责任机制、一支后督查队伍”的保障体制,推行“五步核查工作法”,实行市级领导包保全覆盖,形成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情况暗访曝光、整改反馈、评估销号的问题解决全过程链条,以点带面,追本溯源,构建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去年以来,一批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完成了191个非法码头、修造船厂、非法砂点拆除清场复绿,释放长江干流岸线27公里、滩涂陆域面积244万平方米;一批多年想建而未建成的环保治理工程相继投入使用。高新区南区完成污水管网联通工程,金鸡港、天子港水系治理工程接近尾声,污水实现集中处理;一批存在生态环境违法违规企业被严惩重处。一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干部被追责问责。市级共实施问责158人,其中处级干部17人,科级干部66人,科级以下75人。

六是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惩处。重点围绕各级督察、检查发现问题,持续强化生态环境执法,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不搞“一刀切”,推动解决一批时间跨度长、反复投诉的群众身边环境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去年,开展了两轮“岗位大练兵、执法大检查”活动,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散乱污”企业排查、工业集中区等进行专项执法,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445人次,检查企业6781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44份、处罚决定书299余件,罚款金额1642万元,案件数、处罚金额分别比上年增长83.4%、154%;查封扣押88起,移送行政拘留14起,查处环境违法犯罪案件11起。截至11月底,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5890件,全部按期办结。组织开展群众环境信访问题“大调研大走访大整改”行动,对近两年来7000余件环境信访件全面开展核查并公开办理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回头看”期间,我市信访量同比2017年下降50.4%,降幅居全省第一。

七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确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地位,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监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生态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生态创建扎实推进。去年以来,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扬子鳄自然保护区28处遥感监测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开展生态区域违法建设排查整治工作,对发现的170个生态区域违法建设问题全部建档立卡,推进整改。完成44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摸排出各类农村黑臭水体 160条;芜湖县成功创建部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八是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去年以来,筑牢环境准入门槛,严格审批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754件,完成7个行业48家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12家企业排污许可证变更,否决新增低端落后产能项目5个;规范优化了26项共服务事项、128项权力清单;积极送服务进企业,实地走访调研重点企业68 家,举办座谈会15场,参与企业215 家。对6家环评机构进行了通报批评,记入诚信管理档案。

九是生态环保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坚持问题导向,边整改、边建章立制,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长江芜湖段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检查和整改工作方案》、《芜湖市处理固废倾倒突发事件工作规程(试行)》和《芜湖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施细则》等规范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固废排查整治顺利推进。印发了《芜湖市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会议纪要》,建立环保部门与公检法司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联动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深化环保领域改革方案精神,出台《芜湖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芜湖市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芜湖市环境保护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芜湖市环境违法“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芜湖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环评工程师诚信管理办法(试行)》、《芜湖市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方案》、《芜湖市生态环境损坏赔偿制度》系列文件,扎实有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十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局党组为加强党的建设,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党组工作要点》、《党建工作要点》、《党建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18年度学习计划》、《关于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大调研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肃风肃纪、提速提效”作风整顿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培训、大调研、大落实,深学笃行党的精神。深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切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讲严立”专题活动,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省委第一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结构性短板亟需补齐。空气环境质量波动加剧,重污染天气增多,对大气污染防治提出警示,“产业偏重、能源偏煤、交通偏汽”等结构性矛盾,仅靠加强监管降低排放,获取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边际收益越来越小,结构调整任务异常繁重。生态环境部华东督察局对我市下沉督察认为,芜湖市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节点城市,对长江保护的作用和必要性非常关键,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大量历史积欠,应该到还欠账的时候了,特别是黑臭水体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生活垃圾及工业固废的监管处置等方面必须高位推进、系统治理、标本兼治。

二是工作推进机制不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期,多发频发的生态环保舆情事件,暴露出当前生态环保监管能力与成倍增加的工作任务极不适应,迫切需要建立全市生态环保工作推进平台,制定统领全市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路线图、时间表,充分发挥统筹指挥、统一调度、统配资源、统聚合力的组织保障作用,避免力量分散、各自为战、信息传递和压力传导不到位。

三是基层环保力量依然薄弱。基层党委政府作为污染防治生力军,承担着环境污染问题巡查上报、日常监管、督促整改等繁重工作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实基础。但现实中,由于基层乡镇(街道)缺少生态环保专门专业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到达乡镇(街道),往往出现悬空。同时,各基层行政区域缺少环境质量网格化监测数据,不能做到量化评估,工作难以延伸压实到“最后一公里”。

三、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之年,全市环保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及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按照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牵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

一是突出抓好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树立政治标准,落实整改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加强组织推动。全面梳理历年来各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1299个问题,编制排查清单,逐一对账立档,科学修编方案。完善定期调度、现场核查、动态管理、验收销号、整改考核等工作制度,以整改方案落实和群众满意息访为标准,严把整改质量关。坚决杜绝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和整改“一刀切”。

二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深入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方案,协助相关部门下大气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全面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强化污染物应急减排管控,开展空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努力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紧紧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积极落实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重点举措。强化土壤环境管理,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土壤环境风险。

三是全面实施生态环保“1337”绿色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突出短板,生态扩容和污染减排“两手发力”,大力开展绿色行动,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即是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条主线,广泛开展以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为主要内容的“五城”同创行动。“3”,即是“三减”,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削减落后产能规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经济结构,倒逼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3”,即是“三增”,围绕增加城市“肺”活量,补充城市“肾”动力,开展增林地、增绿地、增湿地行动,探索建立“三地”面积与GDP、人口联动挂钩的持续增长机制,大幅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让城市焕发更加美丽的生机;“7”,即是“加快补齐七个短板”,补齐城乡污水处理能力短板、补齐黑臭水体全面治理短板、补齐工业园区环境整治短板、补充长江保护修复短板、补齐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短板、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补齐生态保护地及固体废物监管短板。通过全面实施“1337”绿色行动计划,带动全市生态环境水平和生态环保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并在污染防治合力攻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进程中,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干部有更多成就感,进而在全市形成“党政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多元参与”的生态环保协同共治浓厚氛围。

四是加强环境治理监管能力建设。积极构建生态环保多元投入、智慧数据、宣传参与“三大平台”,推动责任、智慧、法治、产业、阳光五个环保建设。重点建设“两张地图三张网”,分别是污染源分布地图、环境质量监测地图,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江河湖环境质量监测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推进“三线一单”,为科学治理环境污染、完善生态服务功能提供数据支撑。在全市环保系统持续深入开展“肃风肃纪、提速提效”工作作风专项整治,努力造就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2018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开局之年,在省厅关心指导下,全局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按照中央、省和市的决策部署,以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为核心,聚焦水、气、土等关键领域,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部署动员蓝天保卫战等7场标志性战役。共接受国家、省各类生态环保督察40余项。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责任形成整改工作合力的若干意见》、《关于坚决反对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质量的通知》等系列制度,边督边改、以督促改、借督发力,严肃政治纪律,提升整改质量。

二是蓝天保卫战苦战险胜。面对去年初大气污染防治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各级各部门迎难而上、持续加力,点源面源协同管控,力保全年空气质量考核目标苦战完成。去年全年,共完成1168个大气污染防治整治任务,提前实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和19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推动芜湖海螺等31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双控”目标及煤炭消费减量目标;完成1686家“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对27843处餐饮经营场所开展执法检查,督促问题整改9495处。截止去年11月,累计获得省级大气生态补偿300余万元,大气污染防治齐抓共管、协作共治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三是碧水保卫战全面告捷。坚持“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加强防范、强化治理,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市列入国家水质考核的6个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水质均值达标比例为100%。去年以来,完成市区一水厂、四水厂保护区内退水口迁改整治;深入推动规模畜禽养殖规范化治理;启动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完成14个环境问题隐患整改;14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部建成联网;完成COD削减2079.07吨,氨氮削减249.88吨的减排任务,并对41个建设项目开展了水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容量核定工作。截止11月,共获得省级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175万元。推广新安江生态补偿模式,从8月份开始,对汇入长江的7条主要河流13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情况实施市级生态补偿试点,截止去年11月,芜湖县、繁昌县、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等5县区累计获得水质提升生态补偿金525万元。

四是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积极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启动部分污染地块治理工作。将土壤环境质量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全面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理,建立疑似污染地块清单、污染地块名录,加强土地征收、收储、出让等环节环境监管。初步统计,已经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考核目标。去年,先后开展了4轮固废大排查,累计出动37358人次,排查区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排查企业5660家,发现固废倾倒点41处,对约5.3万吨的倾倒固废实施无害化处置,整改完成率100%。与公安机关联合作战,完成我市境内发生的“1.29高安污染环境案”、“4.8长江二桥等地系列倾倒污泥污染环境案”、“4.21经开区倾倒医疗垃圾污染环境案”等多起案件的侦破工作,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

五是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扎实整改。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指引,以严、实标准保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质量。开设了“环境曝光台”,建立“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责任机制、一支后督查队伍”的保障体制,推行“五步核查工作法”,实行市级领导包保全覆盖,形成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情况暗访曝光、整改反馈、评估销号的问题解决全过程链条,以点带面,追本溯源,构建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去年以来,一批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完成了191个非法码头、修造船厂、非法砂点拆除清场复绿,释放长江干流岸线27公里、滩涂陆域面积244万平方米;一批多年想建而未建成的环保治理工程相继投入使用。高新区南区完成污水管网联通工程,金鸡港、天子港水系治理工程接近尾声,污水实现集中处理;一批存在生态环境违法违规企业被严惩重处。一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干部被追责问责。市级共实施问责158人,其中处级干部17人,科级干部66人,科级以下75人。

六是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惩处。重点围绕各级督察、检查发现问题,持续强化生态环境执法,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不搞“一刀切”,推动解决一批时间跨度长、反复投诉的群众身边环境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去年,开展了两轮“岗位大练兵、执法大检查”活动,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散乱污”企业排查、工业集中区等进行专项执法,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445人次,检查企业6781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44份、处罚决定书299余件,罚款金额1642万元,案件数、处罚金额分别比上年增长83.4%、154%;查封扣押88起,移送行政拘留14起,查处环境违法犯罪案件11起。截至11月底,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5890件,全部按期办结。组织开展群众环境信访问题“大调研大走访大整改”行动,对近两年来7000余件环境信访件全面开展核查并公开办理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回头看”期间,我市信访量同比2017年下降50.4%,降幅居全省第一。

七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确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地位,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监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生态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生态创建扎实推进。去年以来,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扬子鳄自然保护区28处遥感监测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开展生态区域违法建设排查整治工作,对发现的170个生态区域违法建设问题全部建档立卡,推进整改。完成44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摸排出各类农村黑臭水体 160条;芜湖县成功创建部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八是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去年以来,筑牢环境准入门槛,严格审批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754件,完成7个行业48家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12家企业排污许可证变更,否决新增低端落后产能项目5个;规范优化了26项共服务事项、128项权力清单;积极送服务进企业,实地走访调研重点企业68 家,举办座谈会15场,参与企业215 家。对6家环评机构进行了通报批评,记入诚信管理档案。

九是生态环保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坚持问题导向,边整改、边建章立制,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长江芜湖段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检查和整改工作方案》、《芜湖市处理固废倾倒突发事件工作规程(试行)》和《芜湖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施细则》等规范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固废排查整治顺利推进。印发了《芜湖市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会议纪要》,建立环保部门与公检法司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联动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深化环保领域改革方案精神,出台《芜湖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芜湖市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芜湖市环境保护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芜湖市环境违法“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芜湖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环评工程师诚信管理办法(试行)》、《芜湖市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方案》、《芜湖市生态环境损坏赔偿制度》系列文件,扎实有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十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局党组为加强党的建设,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党组工作要点》、《党建工作要点》、《党建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18年度学习计划》、《关于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大调研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肃风肃纪、提速提效”作风整顿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培训、大调研、大落实,深学笃行党的精神。深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切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讲严立”专题活动,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省委第一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结构性短板亟需补齐。空气环境质量波动加剧,重污染天气增多,对大气污染防治提出警示,“产业偏重、能源偏煤、交通偏汽”等结构性矛盾,仅靠加强监管降低排放,获取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边际收益越来越小,结构调整任务异常繁重。生态环境部华东督察局对我市下沉督察认为,芜湖市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节点城市,对长江保护的作用和必要性非常关键,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大量历史积欠,应该到还欠账的时候了,特别是黑臭水体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生活垃圾及工业固废的监管处置等方面必须高位推进、系统治理、标本兼治。

二是工作推进机制不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期,多发频发的生态环保舆情事件,暴露出当前生态环保监管能力与成倍增加的工作任务极不适应,迫切需要建立全市生态环保工作推进平台,制定统领全市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路线图、时间表,充分发挥统筹指挥、统一调度、统配资源、统聚合力的组织保障作用,避免力量分散、各自为战、信息传递和压力传导不到位。

三是基层环保力量依然薄弱。基层党委政府作为污染防治生力军,承担着环境污染问题巡查上报、日常监管、督促整改等繁重工作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实基础。但现实中,由于基层乡镇(街道)缺少生态环保专门专业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到达乡镇(街道),往往出现悬空。同时,各基层行政区域缺少环境质量网格化监测数据,不能做到量化评估,工作难以延伸压实到“最后一公里”。

三、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之年,全市环保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及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按照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牵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

一是突出抓好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树立政治标准,落实整改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加强组织推动。全面梳理历年来各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1299个问题,编制排查清单,逐一对账立档,科学修编方案。完善定期调度、现场核查、动态管理、验收销号、整改考核等工作制度,以整改方案落实和群众满意息访为标准,严把整改质量关。坚决杜绝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和整改“一刀切”。

二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深入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方案,协助相关部门下大气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全面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强化污染物应急减排管控,开展空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努力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紧紧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积极落实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重点举措。强化土壤环境管理,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土壤环境风险。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篇3

关键词: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恢复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84-01

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积极推进矿产土地复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在不断加强,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力度却没有跟上,甚至远远落后于环境破坏的速度[1]。必须根据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1.1 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并实行政府主导、矿产企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地质环境背景、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工矿废弃地状况、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情况等调查评价工作,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合理评价和划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区域,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因地制宜地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矿产企业要依法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与综合治理方案。

1.2 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特别是基层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建立重点区域和重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重点矿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及时预报信息,开发应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及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报告制度。

2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开发矿产资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新建、改建、扩建矿产企业必须执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和资金预算,经有关部门参与的规划论证后作为申办矿产企业许可证的依据。制定和完善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切实加强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禁止新建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引导并强制矿产企业边开发,边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年度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生产企业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反映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年度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造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

2.1 新建矿产企业

必须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准入条件,即必须具备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矿山环境影响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并依法缴存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经审查,若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遭破坏后难以恢复治理,则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格实施“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落实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责任制。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不允许在禁止开采区内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

2.2 改扩建矿产企业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落实矿产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责任制,按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在改扩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三废”排放总量应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

2.3 生产企业

矿产企业应编制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保护和恢复责任制。矿产固体废弃物、废水及废气应按相关标准和规定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引发的地质灾害应积极治理。生产中必须做到边生产、边恢复(治理),对治理不力、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

3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恢复治理

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必须依法明确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按期完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处理。针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依据其诱发原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恢复治理措施和方法。

3.2 多渠道投资进行环境治理恢复

按照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多元经济成分投入环境恢复治理之中,加快环境恢复治理的进程。对于新建和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已关闭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竞争出让复垦土地和整治工程使用权等方式,鼓励多元化投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3.3 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土地复垦

要建立土地复垦监管和监测制度。新建企业没有土地复垦方案不予受理开采矿产资源申请。加强生产企业对损毁土地的复垦,实行并完善损毁土地复垦的鼓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土地复垦,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加快废弃地的复垦。明晰复垦土地的产权,在优先安排农业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多用途使用。

3.4 学习开采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经验[1]

2010年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旨在探索强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制度与政策,学习和推广山西在煤炭矿山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先进经验,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保证金制度,全面加强我国煤炭矿山和其他类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如平朔公司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绿化复垦和环境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的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先后与多所院所院校共同承担生态重建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致力研制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采取综合开发利用复垦土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措施,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篇4

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黄环督办〔2019〕4号

关于印发《黄南州生态环境领域专项整治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人民政府,州直相关单位:

为切实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不闻不问、敷衍整改问题,坚决纠正生态环境保护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行为,

根据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办公室《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生态环境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方案》和州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整治方案》要求,黄南州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黄南州生态环境领域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县和州直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按时报送相关进展情况。

黄南州生态环境局(代)

2019年10月22日

黄南州生态环境局

2019年10月22日印发

黄南州生态环境领域专项整治漠视侵害

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方案

为切实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不闻不问、敷衍整改问题,坚决纠正生态环境保护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行为,

根据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办公室《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生态环境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方案》和州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整治方案》要求,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原则

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地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不闻不问、敷衍整改,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不力,坚决纠正生态环境保护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推动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专项整治坚持如下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举报问题的办理情况,对群众举报敷衍应对,甚至不闻不问,导致问题办理不彻底、不到位,甚至出现反弹的情况,以及平时不作为,应对督察检查“一刀切”等形式主义问题,盯住不放,推动问题解决,回应群众关切。

(二)坚持实事求是。

对专项整治发现的问题,坚持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地解决到位。建立工作台账、做到销号办结,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

(三)坚持立行立改。

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能立即整改到位的,要立行立改,对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整改到位的,要抓紧制定整改方案,及时开展整治行动,以阶段性整改成效,回应群众关切。

(四)坚持信息公开。

及时公开群众举报重点问题的整改情况,加强舆论引导,接受社会监督。

二、专项整治内容

(一)

严肃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不闻不问、敷衍整改问题

整治措施:各县要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全面“回头看”,列出清单,梳理分析,分类整治。对已办结的举报案件,按20%的比例筛选出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电话或实地回访工作,掌握群众对办理情况的满意程度;对阶段性办结的,对照计划进度扎实推进,确保按时完成整治。特别要对“举报不属实或部分属实”举报案件进行再核实,查明情况,坚决纠正对群众举报敷衍应对,甚至反映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在各县排查整治基础上,州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各县群众信访举报案件进行抽查回访。

责任单位:各县人民政府

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

整改时限:2019年11月底

(二)

严肃整治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不力的问题

整治措施:各县各相关部门要将剩余一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燃煤小锅炉淘汰)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进一步增强推进整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持之以恒扎实推进,按时限高标准推进督察问题整改,确保整改有序推进收到实效。对整改过程中发现的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等情况,要严肃追责,坚决纠正。

责任单位:同仁县、泽库县人民政府

牵头单位:州市场监管局

整改时限:2020年12月底

(三)

严厉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问题

整治措施:各县州直相关部门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污染排放特点和区域环境差异,特别是对易出现生态环境保护“一刀切”的行业领域,认真研究、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坚决反对生态环境保护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坚决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加强服务引导和政策配套,及时回应群众合理生态环境保护诉求,充分兼顾广大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绝不以简单粗暴方式采取大面积停工停业措施。重点对畜禽养殖、砂石开采、建筑施工等行业进行排查,集中整治,对发现的“一刀切”行为,及时查处、及时纠正。

责任单位:各县人民政府

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州农牧局,州自然资源局,州住建局

整改时限:2019年11月底

(四)

清理、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

整治措施:对非法围垦湖泊、河道,侵占水域、滩地,河湖管理范用内违法违规建设的及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拆除并清运出河道;对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堆、乱弃的垃圾、渣土,倾倒、填埋、贮存、堆放的固体废物,弃置、堆放的阻碍行洪的物体全部清运出河道,恢复原状;对非法种植的林木及高杆作物全部清除;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洗砂,依法查处违法取土、恢复被破坏的河道滩地。

责任单位:各县人民政府

牵头单位:州水利局

整改时限:2019年11月底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专项整治分自查摸排、集中整治、长效机制三个层次开展。

(一)自查摸排。

由各县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围绕整治内容进行全面自查,对第一、二轮中央督察群众举报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逐条核实情况,并向州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列出未按要求落实整改、以及敷衍整改、甚至“一刀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集中整治。

对自查梳理出的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压实整改责任,集中进行整治。同时,州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各县进行抽查,对检查中发现仍然存在的整改要求不落实、敷衍整改、“一刀切”情况,采取函告、通报、约谈等措施,压实责任,确保整改到位。

(三)长效机制。

利用“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持续受理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投诉举报,各县抓好举报投诉办理和整改落实。由州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30%筛选群众反映集中需重点关注的突出问题,交各县政府办理。

四、工作进度及分工安排

(一)自查摸排(10月15日---10月30日)

各县政府组织开展自查,10月24日前上报自查报告。

(二)集中整治(11月1日--12月20日)

各县按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分发的问题清单组织实施集中整治。

(三)长效机制(12月30日前)建立“12369”群众信访举报重点关注案件移交地方办理制度,推动群众举报重点问题有效解决。

请各县明确1名专项整治工作联系人,并将联系人姓名、电话于2019年10月23日前报至州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州生态环境局),并于每月4日、14日、24日向州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附件1、2。集中整治结束,各县要在12月20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总结上报州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刘

话:17709730660

真:8797359

箱:6848015@qq.com

附件:1、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尚未办结问题整改进展情况自查表

2、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举报问题办理情况汇总表

附件1

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尚未办结问题整改进展情况自查表

填报单位(公章):

填报日期:

序号

市/州

详细地址

群众举报问题具体内容

目前整改工作现状

具体整改措施及整改目标

主题教育期间整改进展

是否办结

备注:1、整改目标是指截至2019年11月底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结束前预期成效

2、除第一次填报外,后续填报只填写最后两栏“整改进展”“是否办结”内容,其余栏目原则上保持不变

3、是否办结栏填写“已办结”“阶段办结”“正在办理”

附件2

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举报问题办理情况汇总表

填报单位(公章):

填报日期:

市/州

交办数量(件)

已办结(件)

阶段办结(件)

责令整改(家)

立案处罚(家)

罚款金额(万元)

立案侦查(件)

拘留(人)

约谈(人)

问责(人)

属实

不属实

合计

行政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绿色生活、低碳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强化日常环境监管,促进主要污染物得到切实有效处理,持续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加快打造国际精品旅游景区、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环境执法保障。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监察成果,拓宽生态环境监察领域,建立健全环境执法长效机制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和隐患排查。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对可能影响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与景区主要出水口设置监测断面,对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常态化、立体化监控,定期公布景区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应急预案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加强对污水处理站及其配套设施的日常监督检查。督促配套管网的规划和建设,推进雨污分流系统的改造和完善,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加快对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加强对排污单位污水预处理的监管,防止超标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督促污水处理站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确保在线监控设备正常运行,确保在线数据真实有效。

3、加强对固体废弃物收集、转运和处置的监督检查。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改进固体垃圾处理工艺,加快垃圾收集中转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垃圾转运网络的运行,持续推进各类垃圾清运下山。督促各经营单位按照要求分类分拣各类生活垃圾。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日常监管,改进生物处理工艺,强力推进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置进程,确保有机垃圾处理设备正常运行。逐步取缔景区垃圾焚烧工艺。加强景区内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严格落实危废五联单制度。

4、开展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景区内经营车辆尾气超标排放行为,对老化严重、尾气超标的机动车辆坚决予以淘汰。积极探索清洁能源代步工具。

5、严厉打击景区范围内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捕滥猎等破坏生态、危害野生动植物的违法行为。

(二)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

1、全面检查景区范围内非污染项目、区域开发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旅游服务设施项目等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以及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情况,重点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环保“三同时”落实、建筑垃圾和渣土处置、生态恢复以及环保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着重查处“未批先建”和未落实环保“三同时”而开工建设或投入运营的项目。

(1)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要根据建设项目环保分类管理、分类审批的规定,及时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2)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要严格按照“环评”批复的要求逐项落实;

(3)已建成项目要及时申请试生产并组织环保竣工验收;

(4)环保执法部门将适时开展对建设项目环评落实情况的后督察;

(5)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要求,建设单位须将建设项目相关材料报环保办备案。

2、加强工地现场监管。督促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落实对周边林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禁止随意倾倒各类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在指定地点规范堆放建筑材料,配套临时公厕等污染防治设施。已完工项目要规范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及时做好地的绿化美化与生态恢复工作。

继续实施建筑垃圾全面下山制度,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风景区建筑垃圾管理的通知》要求,办理建筑垃圾排放许可证。

(三)对2011年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回头看”

在2011年专项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对经营单位落实整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后督察,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专项行动将对景区内宾馆酒店、餐馆食堂等各类旅游服务设施的污水预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油烟净化设施以及雨污分流等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严查污染防治设施不运转、跑冒滴漏、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依法征收排污费。对在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后督察档案,列为每年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实施跟踪督察的对象。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

成立专项行动领导组,确定整治重点,下发《2012年风景区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部署2012年环保专项行动。

(二)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阶段(7月—9月)

专项行动领导组要按照方案中的检点对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开展集中整治,严肃查处典型违法案件。

(三)督察阶段(10月)

迎接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对景区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及各项执法整治工作的督查。

(四)总结阶段(11月)

认真总结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完成2012年风景区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告并于11月10日前报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部门协作

为确保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成立“2012年度风景区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以下简称“专项行动领导组”,名单附后),统一组织开展风景区环保专项行动,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园林局环保办。建立联席会议和联合检查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坚持定期协商、联合检查制度和环境违法案件移送、移交、移办制度,共同整治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监管职责

督促企业提高环境保护自律意识,规范企业环境行为,依法申报污染排放情况,加大污染防治投入,实施污染防治设施的升级改造,积极防范环境风险,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执法责任制,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力、行政不作为、包庇纵容违法企业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加大督察指导力度,狠抓督办案件落实

景区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持续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排查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排查不到位、整治进展缓慢、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隐瞒不报的,要通报批评,并约谈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历年专项行动、生态考核以及生态环境监察中未完成治理的环境问题以及在本次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强化责任落实,真正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对受到环境行政处罚和处理的案件,要及时开展后督察。专项行动检查结果纳入年度生态建设考核。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篇6

一、形成共识,突出抓污染物减排工作

污染物减排是“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心,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得好坏,是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全县污染物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县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我县污染物减排工作层层推进,有序展开,经初步自我核算,20*年我县COD、SO2完成实际削减量4.5%、3.6%以上。

(一)推进产业调整结构。编制完成了“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推进了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和淘汰制造业生产能力目录,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重点淘汰所有水泥机立窑和砖瓦窑。20*年关停了*县富亭大刘轮窑厂、*县秦山砖瓦厂等5家砖瓦厂;12月8日,*齐家水泥有限公司水泥机立窑停止了生产并实施拆除工作,至此,已累计淘汰10条生产线,全部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淘汰*县境内所有水泥机立窑的任务。提高热电企业的治理水平,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淘汰供热管网覆盖区的燃煤锅炉,20*、20*两年总淘汰锅炉装机容量约80吨/小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狠抓污水深化处理。造纸行业是我县污水排放大户,吨纸废水排量10—12吨,通过抓污水深化处理后,可实现吨纸废水排放7—8吨左右。一年来,*纸业有限公司污水生化处理已于6月竣工并投入试运行,嘉兴市大洋纸业有限公司、*县造纸厂生化处理工程已于9月底开工建设,预计总投资约1500万元,嘉兴市博莱特纸业有限公司治理方案已确定,预计投资800万元,*华联纸业有限公司正在委托设计过程中,预计20*年3月开工建设,8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投资700万元。

(三)大力提高污水入网率。*县污水收集管网范围内157家企业工业污水入网率已达100%,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收集率达76.5%。20*年预计污水总入网量为925万吨,比上年增加248.9万吨;20*年,*海岸、*琴园、*名都、财富广场、*高级中学、武原中学等16个生活小区或学校及县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吉安纸容器有限公司(二期)生活小区、东海花苑小区接入城区生活污水管网。20*年生活污水入网总量达262.64万吨,比上年增加124.41万吨。

(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今年对*纸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实施了强制或试点清洁生产审核,目前已有6家重点排污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待验收,其余企业正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过程中。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污染物减排,目前我县已累计完成清洁生产审核13家,年减少污水排放量约71.8万吨,COD、SO2年削减量约为41.2吨和180吨。

(五)强化责任、完善机制。制定了《*县主要污染源控制管理办法》、《*县“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有序削减工作方案》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十一五’计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将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镇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并列入县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初步建立本县污染源“三量”台账和污染源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所有“三量”数据纳入该信息系统。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已基本完成全县日排放COD10千克、2吨以上燃煤锅炉或同等炉窑的排污许可证排污量的核定工作。

二、依法行政,严打环境违法行为

今年我们紧紧围绕“污染减排”工作重点,继续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大力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环境污染整治,全面抓“123”环境行动方案的落实,深入开展“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行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450人次,现场检查企业2182厂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3件,共处罚金3*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1起。

(一)集中开展标准件工业区的环境整治。标准件工业园区环境污染问题,虽经多年来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有得到彻底遏制,污染的根源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环评措施没有得到全面落实,造成周围环境恶化,群众反响较大,厂群关系紧张。为切实解决标准件园区环境污染问题,在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对标准件园区38家企业实行专项环境整治,并对其中的28家重点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同时,开发区、武原镇政府和水利、建设等职能部门,将对受影响的农户实施搬迁,对河道、雨污管网进行清理。这次标准件工业区的专项整治,前期委托浙江省环科院环境工程公司进行方案设计,根据方案进行整治。为确保企业污染整治的顺利开展,专门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武原环境监察中队为主要力量的5个督查小组,对整治情况以专刊形式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对企业进行发动宣传,形成整治氛围。在整治中,大家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及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督促和帮助企业开展整治工作,从而使标准件工业区污染整治得以顺利开展并有效实施。

(二)深入开展“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行动。

一是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保护区安全的污染和隐患,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开展以“四整治一规范”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污染整治和风险防范。重点清查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排污企业,整治影响饮用水质安全的违法排污企业、违法建设项目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开发活动,取缔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要求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构成污染隐患的排污企业,制定“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对4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确保了饮用水源安全。

二是化工行业专项检查。调查涉嫌企业109家,对30多家化工企业要求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防范。

三是开展了电镀酸洗行业的专项整治。检查涉及企业1*家,对23家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

四是开展了涉铅及热电行业的专项检查。对不执行“三同时”的1家违法企业立案处理;对2家热电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与监测,督促企业做好二氧化硫减排工作。

五是开展了建设项目及造纸行业专项检查。对2003年以来的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对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同时对造纸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加强造纸污水治理,提高中水回用率。

六是开展“洁净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对影响大气质量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通过“治理一批、关停一批、曝光一批、查处一批”的方针,有效解决严重影响群众健康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烟尘污染问题。

(三)全面落实“123”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淘汰5家企业的燃煤锅炉;对60家企业实行限期治理,3家企业实行停产整治,取缔1家小造纸厂(沈荡紫叶造纸厂),关停6家(5家砖瓦厂,1家水泥厂)。

(四)加强飞行检查,规范企业排污行为,提高污染排放达标率。年初成立了“飞行监测小组”,制定了飞行监测工作计划,按计划要求,各环境监察中队每月至少进行两次飞行监测,检查和督促企业落实环保措施、,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确保达标排放,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指导企业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工作措施和污染治理;积极配合市环保局开展交叉飞行检查。今年来,我县污染企业的水污染排放达标率与去年相比提高辐度较大,污染排放达标率达77.35%。

(五)认真办理、提案和建议。全年共受理各类759件,处理率保持在100%,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进一步完善了办理工作机制,修订了《*环境保护局12345县长公开电话承办工作制度》、《*环境保护局12369环境投诉电话承办工作制度》、《群众来信来访办理程序规定》和《督办制度》等,规范了办理程序,并对办理进行考核,提高办理效率,做到群众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复。

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7件,办理满意率100%。针对政协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提案,专门成立了提案办理领导小组,落实专门科室、人员,对饮用水源保护地进行调研,制定整治方案措施,对涉及影响饮用水源保护的排污单位和企业,督促整改、搬迁,规范废水排放;对政协关于标准件工作园区污染和白洋河污染问题的提案,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标准件园区进行了专项整治,并于近日通过了整治验收。

(六)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20*年累计开征排污费1348家次,今年征收排污费863万元,其中对超标排污企业加征排污费69万元。及时清理欠缴排污费95万元。

三、着重创建,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工作

根据生态县创建规划,今年着重抓生态镇、村和全国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以创建推进全县生态建设工作。

(一)编制完成《*县生态功能区规划》。年初,我局委托浙江省科技咨询中心进行规划编制,规划已经专家论证评审,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将作部分修改后实施。该规划一旦付诸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县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有利于我县生态的保护,进一步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创建有序推进。全面推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镇、县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澉浦、秦山、通元、百步四个乡镇已获省级生态镇命名。澉浦、秦山、通元三镇已上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申报材料已上报国家局。今年新创建了6个生态村,目前,全县已有各级生态村41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9.4%。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我县创建生态县夯实了基础。

(三)积极推动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作。根据《20*年政府工作大纲》要求,由牵头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我局根据《*县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工程实施意见》盐农办[20*]5号文件,制定了20*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意见,包括建设地点、处理模式、时间要求、补助政策等。同时结合示范村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作,到12月底已全面完成,涉及6个镇7个村1*1户村民。

四、狠抓落实,夯实环境保护基础

(一)加大硬件投入、制定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加强对排污费的使用和管理,全年排污费支出383.1万元,其中生态建设专项补助214.7万元,环保专项资金补助93.4万元,专项设备支出45万元。今年完成了沈荡所的办公楼建设和硬件配套工程,监测站的选址和迁建工作也正有序进行。加快污水截污管网及供热管网的建设,对污水管网和供热管网覆盖区域企业,实行强制入网,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与相关部门共同起草了污染减排扶持政策,政府还拟出台《*县主要污染源控制管理办法》和《*县“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有序削减工作方案》。全县已累计建成污水主、次干线60多公里,建成提升泵站9座,完成投资1.5亿元,现每天向污水处理厂输送水量2.6万吨左右。

(二)完善监管及审批,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完善环境监控网络体系,制定了*县环境自动监控平台建设方案,基本建成了集全县各类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监控、环境数据管理、环境应急处理、环境污染预警、环境信息等信息、视频相结合的高科技管理设施。审批上严格控制重污染行业,按照市环保局的统一安排,11月1日起全面实施建设项目排污权交易,积极筹建本县排污权交易分中心,大力引导、发展生态型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都市型农业。建立项目推进组织,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服务;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完善、规范和简化办事程序。

(三)加强监测基础建设,不断提升监测能力。目前已累计建成水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装置21套,全面建成了全县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即3个空气自动站和1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并与省、市实现联网,大大提高了环境监测能力水平。逐年加强监测站硬件建设,按照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标准要求,目前监测站已达到县级环境监测标准化;环境监测按照计量认证的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各项要求达到计量认证相关标准,监测站全年完成各类监测数据6万余个,环境监测服务性收费约140万元。

(四)开展企业治污培训、为企业减排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我县酸洗电镀行业污染严重、治理要求高的特点,聘请专家对全县酸洗电镀行业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了污染治理技术培训。同时在执法过程中给予企业技术上指导,寓环境宣传和环境技术服务于执法过程中,为企业的污染治理和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帮助。

(五)注重公众参与、全面开展生态环境宣传。开设了*环保局网页;印制并发放“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绿色家园”等环保册子;开展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做一个环保市民和共建生态*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发放3000多份宣传资料;参加县政法委牵头的“服务基层”活动,组织送环保法律下乡志愿者服务队,到百步、西塘桥和元通等镇及下属村进行宣传活动,现场解答群众提问,并发放环保法律资料1000多份。积极推进“绿色系列”活动,今年新创建“绿色学校”9所、绿色社区、企业、饭店、家庭等多家。通过宣传及创建,大力提倡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公众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氛围日趋浓厚,为“创建部级生态县”和打造*“文化休闲胜地”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

五、加强管理,提升环保队伍素质

今年班子调整后,局党组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夯实基础”,依托全面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提高环保队伍服务群众、谋划干事的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推进和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五大”意识。针对环保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现状,在环保队伍中树立做好环保工作的“五大”意识。一是树立责任意识,明确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每一个环保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二是树立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当前污染减排等环保工作的严峻形势;三是树立大局意识,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工作要求来做好环保工作;四是树立服务意识,在加强环境管理和执法的同时,为企业做好环保服务工作,寓服务于管理与执法过程中;五是树立创新意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环保管理模式,创新考核办法,提升在新形势下环保工作者的管理水平。通过树立“五大意识”,使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认清形势,真抓实干,创新环保工作理念。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加强环保工作和队伍的基础建设。从“夯基础、健管理、严执法、强素质”的工作思路出发,认清形势,真抓实干,全面提升环保队伍综合素质,努力做好各项环保工作。

1、夯基础。夯实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保队伍等各项基础工作。加强环保“三同时”的基础管理;加强标准化建设,增强环境监测的基础能力;开展环境执法“四项基本功”训练等活动,着力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环保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精、工作能力强的环保管理执法队伍。

2、健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开展环保队伍管理、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工作,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落实效能检查制度,按照“作风建设年”活动、效能建设要求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施权限法定化、责任明细化、程序公开化、行为规范化、检查经常化、监督机制完善化管理制度。环保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队伍建设富有成效。

3、严执法。按照污染减排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开展一系列的环保专项行动,将“长效执法”与“专项整治行动”有机结合,采取各种有效的执法手段,始终保持对违法排污企业的高压态势,在执法过程中提升环保队伍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

4、强素质。进一步提升环保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开展政治、经济、法律、环保业务知识等综合知识学习培训。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等活动,注重环保干部队伍综合管理、组织协调、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新形势下环保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以人为本,转变作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据县委统一部署,在全局系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根据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和“评创”活动实施方案。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工作纪律、廉洁自律、工作作风、学习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开展为“一城三地”建设征金点子活动,被整理收集6条,为“一城三地”建设献计献策。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大队试行绩效考核制度,把工作绩效与奖励相结合,提高干部职工责任感和工作绩效;根据工作职能和工作需要,新增设两个内设机构,调整了人员配置,工作力量向一线倾斜,新招人员全部充实到基层工作,对中层岗位重新进行聘任,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责任,提高了工作效能。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总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矛盾突显。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越来越大,而环境容量却相当有限,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与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吉安、博莱特和华润雪花等项目的生产投入,我县COD的审批指标已出现空缺,新建项目的审批将受到指标的制约,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艰难而复杂。

(二)环境质量不容乐观。虽然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酸雨率与去年同期比呈上升趋势。水环境无论是地面水,还是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离生态县的建设标准有一定的差距,这既有我们自身的污染问题,又有整个流域水质较差造成的。由于历史与条件限制,我县的饮用水源取水口建于盐嘉塘的出海排涝通道内,水质质量受整个流域水质影响较大,饮用水源保护区先天不足。目前的饮用水源水质为五类水,离标准要求的二、三类水标准相差甚远,饮用水源水质令人担忧。

(三)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不高。这既有部分单位环保意识薄弱,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现象,更有部分污染治理设施老化、治理工艺落后,治理难度大,造成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不高。突出表现在由于普遍缺少脱氮工艺,且治理工艺难度大,造成印染等行业氨氮普遍超标,影响了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的提高。此外,我县尚无固废处置中心,企业固体废物处置难,易造成二次污染。

(四)环境投诉居高不下。由于环保基础设施不足、工业布局不尽合理等原因,环保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一些滞后、脱节现象,部分工业区环保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不配套,造成部分敏感地区环境污染纠纷不少,公众投诉频繁,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篇7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生态环保工作计划范文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环保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我镇20xx年环保工作以省、市、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为指导,以环境问题的治本和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由于人事变动,调整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xx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xx为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将环保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具体业务工作由综合执法和环保办负责。设环保专干,负责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督促检查和协调工作,确保环保工作的长效机制,使环保工作深入化、持久化。

二、强化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led电子媒介、设置流动宣传车、环保知识宣传专栏、村村响、环保标识标牌、会议、标语、传单、走进中小学开展专题课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使环保知识、环保政策人人皆知,户户皆晓。

三、抓实环保信访处理

及时做好环保信访、污染纠纷和上级环保部门转办的信访处理工作,结案率达100%,做到无越级上访、群体上访。

四、推进环保实事工程

(一)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镇容镇貌,使城镇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二)加强宣教工作,提高镇村居民生态意识,执行环保制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三)组织召开环保会议及环保相关培训,提高居民生态意识和环保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整治城区餐饮油烟污染,严格饮食服务经营场所环境保护审批程序。对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楼层,严格限制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从严查处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超标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督促饮食服务企业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严格管控城市建成区露天烧烤和烟熏腊肉,加强整治居民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的露天烧烤。

(五)防治xx污染。加强xx禁限禁放宣传和管控力度。在清明、春节等重要节日前,开展专项行动,提前组织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储存等行为;重要节日期间,组织严厉查处非法燃放xx的行为。

(六)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继续加强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汽车涂装修补、家具制造、制鞋业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

(七)加强秸秆禁烧监管和综合利用。严格落实镇、村、组三级网格禁烧监管责任,加大夏、秋季节农作物秸秆禁烧的巡查、检查频次,镇环保办、镇农服中心严格查处焚烧秸秆的违法行为。加快推进秸秆等生物质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

(八)严禁焚烧生活垃圾。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城镇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和建成区露天焚烧管控,禁止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九)开展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治理攻坚,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20xx年整治任务。

(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探索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适当向城郊结合部延伸。

(十一)进一步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在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摸底排查,建立分类处置台账,采取关闭一批、搬迁一批、转型一批、治理一批等措施,对“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治;对列入淘汰类的,依法依规予以取缔,做到“两断三清";列入搬迁和升级改造的,制定改造提升方案,落实时间表和责任人,有序推进;对“散乱污”企业集群,制定整改方案,统一标准要求,加快治理,确保消除“散乱污”企业污染。

(十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督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剩用设施,散养密集区实现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

(十三)实施污染水体整治行动。以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为整改契机,结合全镇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全面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确保纳入考核的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加快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消除黑臭现象。实施农村河塘整治,开展截污治污、水系连通、岸坡整治,建设生态型河渠塘坝,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河流生态。

(十四)实施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行动。实施《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开展重点流域已建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维护专项检查,严厉查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情况,全面推动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十五)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各村(居)和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管发展必管环保,管生产必管环保,管行业必管环保”的理念,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把污染防治纳入工作计划、提上重要日程,加强工作研究部署,认真落实环境监管三级网格责任,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按规划的要求和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完成计划中确定的各项任务。

五、做好环保日常性工作

(一)做好环保档案整理保存工作,规范环保档案管理工作。

(二)做好环保信息采集、反馈工作。

(三)开展好环保知识宣传工作。

(四)做好环境保护相关的报表工作。

(五)做好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环保工作。

生态环保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20xx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以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轮督察为契机,压实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提升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重点工作开展以下工作:

一、压实责任,全面形成大环保格局。完善市环委会和市环委会办公室职能职责,补齐生态环境系统垂直管理后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空缺;成立乡镇自然生态办责任,明确分管领导和1-2名生态环保护专干;设立园区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加强园区环保机构力量配备;强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主动作为积极性,真正形成高效、有序“大环保”格局,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认真梳理,做好中、省生态环境督察迎检工作。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交办信访件办理工作,扎实推进省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长依垅垃圾填埋场活性污泥无活性问题,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以的姿态迎接20xx年省生态环境督察“回头看”和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三、再接再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照省、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认真查漏补缺,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重点推动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督促资兴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发电机组除尘、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金磊南方水泥搬迁工作;落实施工工地、渣土运输、城区道路扬尘“六个100%”管控措施,加强城区及周边秸秆、垃圾焚烧综合整治,着力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二是请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分析查找总铜、总磷、氨氮、溶解氧降类原因,指导开展整治工作;全面完成东江湖全域网箱退水上岸工作;持续推进东江湖周边餐饮(住宿)整治,继续完成非禁止区114家农家乐整治验收;深入开展东江湖周边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整治;完善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体系,建成资五园区一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继续开展“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对东江湖水库县级饮用水源地已整治问题开展“回头看”。

三是在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基础上,完成受污染耕地的质量类别划分,开展受污染耕地成因排查和整改试点工作。完成原方舟化工公司污染地块治理等项目建设,净化土壤环境。

四是推动饮用水在线监控平台、环保智慧平台建设,构建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提升我市生态环境领域信息综合决策、监测执法监管大融合水平。

四、强化管理,发挥东江湖项目实效。一是环湖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完成提质改造,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排放。完善乡镇污水管网建设,按设计要求逐步满负荷运行。二是加强杭溪河湿地、兴宁河入湖河口湿地、台前村、黄草湖滨湿地管理,尽快出台管护细则、管护人员到岗到位,实现常态化管理。三是明确白廊环湖公路污水管网运行责任主体,实现正常使用。四是加强乡镇垃圾中转站及收集体系、船舶污水收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护人员技能培训,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发挥各体系应有效益。

五、部门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实施方案》制定项目年度实施计划,进行创建任务分解,调动各相关部门积极性,做好三年后“两山”基地国家复检准备工作;跟踪落实东江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环保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提出的"环保优先,生态立市"战略方针,切实完成市交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努力提升环境保护的工作水平,制订20xx年度环保工作计划。

一、加强环保法规宣传教育

1、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村(居)、企事业单位的阵地作用。利用宣传标语、环保主题橱窗、河失镇环保微信群、环保知识宣传单等形式,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学习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

2、加大环保整治项目的推进力度,充分发挥环保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项目推进,打造村庄整洁、水清岸绿、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增强群众的优良生态环境获得感,切实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3、加大环保查案执纪的力度,发挥环保执法的震慑作用。加强对化工(涉化)企业、畜禽规模养殖户等重点环境污染源的巡查力度,高举环保利剑,坚决打击各类环保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企业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

二、强力推进环保实事工程

1、规范项目管理,加强对印庄村"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的过程监督。对照省覆盖拉网农村环境整治试点项目考核验收细则,严格标准,阳光操作,扎实推进项目的实施。

2、加强对夏港村、刘庄村、印荡村、河头居委会、刘官村、西荡村等六个村(居)已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督查,发挥环境治理效应,使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凸显。

3、加强对"村庄黑臭河道治理项目"、"12.19"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引导各村(居)树立项目意识,强化环境整治,争取市局环保专项治理资金的扶持。

4、加强对畜禽养殖场、企事业单位废弃物污染环境治理项目的申报,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源的防控和治理,争取国家对环境治理资金的扶持。

5、积极参与"农村中小河流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努力打造一个"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

6、强化秸杆利用工作,配合做好夏、秋两季的秸杆禁烧工作。

7、配合做好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美化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

8、配合做好农村环境"五位一体"管护工作,发挥镇垃圾中转站、镇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减轻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提高环境监管的能力建设

1、建立各村(居)、企事业单位的污染源信息档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各村(居)企、事业单位环保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有效指导、处置各单位环保行为。

2、做好对新上项目的环境保护评价审查,督促项目建投产后环保"三同时"验收,尽快办理验收手续。

3、落实市局各项工作要求,完成市局交办的各项环保工作任务。组织召开环保会议,积极开展环保培训,全面落实各级环保责任。

4、完善各类环保预案,编制河失镇环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保存工作,规范环保档案管理工作。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篇8

关键词 国务院八七分水 水权调整 优化完善 生态补偿 省区

1. 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

1.1八七分水方案

1987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报告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水量分配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987)61号文通知各省(市、区)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是基于黄河地表水资源量580亿m3,可供分配水量为370亿m3,输沙水量210亿m3。

1.2分配方案的局限性

现在看来,在那个时期已经考虑到了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用水,但并没有生态环境用水,仅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方案经历了较长时段的枯水期和严重断流的考验。

但是25前各省区对于水资源需求不像现在一样严峻,同时受其局限性不可能分配的十分科学和完美,比如山西省能源发展估计需求相当大,文件称“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大部分位于黄河流域,工农业需水量较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时分配43.1亿 m3,时至今日该省使用耗水15亿 m3,只占其分配指标的三分之一,当然有其山高水低,利用困难因素,导致山西省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严重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预见其未来即使扭转目前用水状况,其用水量也很难达到分配指标。

2.南水北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

八七分水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由于西线的不确定因素,很难说何时能够上马。西线经过了几十年的前期工作,近年国务院一度暂停了前期工作。西线主要问题在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长江及西南地区水资源遭遇枯水期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促使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水电能源,随着规划和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这都给西线的建设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2.2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的确定性

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我国海河和淮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短缺得到局部缓解,受水区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得到遏制,生态恢复有了可能。原来黄河受水区缺水状况将有所变化。

因为黄河流域自身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一直很突出,特别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治理更是需要安排一定水量来保证,黄河的水资源应该首先满足本流域生产生活和西北荒漠治理的需要为前提。基于上述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不确定性和中东线引水工程的通水,要必要对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逐步趋于合理和完善。

3.各省区政府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制定的分水方案,作用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是省区总量,没有划分干流、主要支流,需要细化到干支流以及地市。黄河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体系是精细调度的基础。因此,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加强分级总量控制,在有效遏制引黄用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之时,有利于避免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和协调省(区)内部用水矛盾;有利于水权转让;有利于流域与区域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黄河水资源的统一配置和调度管理。各省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实施,将更易显现干支流、各省区内部各市、各省区间实际用水与方案的不协调性及不合理性,将有助于“八七分水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4. 国务院批复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m3以内;在该规划里涉及到黄河总水量由国务院八七批复的580亿m3减少到现在的535亿 m3,也就是说现状黄河来水量比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时减少了45亿m3,即处于逐步减少趋势,而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却趋于增加,这其中尚未考虑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量及其趋势。

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仍然是按八七分水指标进行的,以后如何协调或调整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使其适合流域和各支流水量的变化。

5.对八七分水中优化、完善与调整

结合国务院分水的背景与现状的黄河水量变化、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增加以及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需水,在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和东中线2015年前通水后,有必要对八七分水中370亿m3做必要的完善与调整,进一步优化。

5.1青海省增加生态保护补偿水量

“三江源”地区号称“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不但对维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十分重要,也是遏制西部荒漠化向东侵袭的天然屏障,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应当建立起一个长效生态补偿机制。青海省提供了黄河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年仅分配14.1 亿m3,建议给予生态环境用水2~3亿m3或更多。

5.2宁夏、内蒙古适当增加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已经考虑了黄河最大可能的供水量,特别指出:山西省因能源基地发展的需要,增加用水量50%以上;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当前农业用水较多(但有效利用率不高,今后主要应在节水中求发展)增加用水量10%左右;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其它沿黄各省(区)一般增加用水量约30~40%。

宁夏、内蒙古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发展侧重地区,其用水量早已超指标,并大幅度地实施了水权转换措施解决工农业、城市与农村用水矛盾,而当时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治理用水量,为了持续发展和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给予两自治区区各5亿m3,重点解决荒漠治理用水。

转贴于 5.3河北、天津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中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建议核减河北天津的水量,以解决黄河自身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需要增加水量。当然,随着“引黄入邯(邯郸)”2010年11月开始引黄河水,规划中河北省将来达到15亿m3。同时,北京有可能利用黄河水。

5.4山东省的用水指标水权置换方式

山东省也已超过了国务院分水指标,虽然有东线南水北调的补给,但由于山东省经济和工农业发展迅猛,用水仍依赖黄河水。建议山东省的用水需要增加指标可通过水权置换方式获取,以解决超指标用水问题,比如给予用水指标富余的陕西省、山西省初始水权不同方式的补偿机制。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探索,如通过援建对口支援等方式,主要还是针对解决两省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是否可以探索把省区内部采用水权转换解决工农业、城乡和区域用水矛盾问题,引用到流域各省区件,以解决流域内各省区存在用水指标余缺问题,或者采用递进收取水资源费,至少要对超指标用水部分加倍收取水资源费,从经济上给予制约。

5.5甘肃省用水

甘肃省也面临荒漠化治理需要更多水资源,特别是石羊河流域用水除了“引硫济金”,以及通过甘肃“景电”向民勤供水,将来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如大柳树水利工程的建设“引黄济民”工程,将极大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

5.6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高效利用水资源,但是节约用水毕竟是有限度的,要认识到水资源年年更新的大背景,如何减少入海出境水量,是最根本的出路。

其实,水资源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每年都在不断更新。从年内角度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经对汛期和冬季降水统计,扣除雪山冰川融水外,中国水资源每年更新来源于海洋季风大气降水超过90%以上。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每年超过2.2万亿m3河川径流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入海或出境了,而这些水量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西南。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20%,但流域之间差异很大。特别是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程度低,华北地区接近100%,海河和淮河每年大约引黄河水100亿m3,而长江流域只有18%,潜力巨大。

作者通过对黄河流域预测2013年将结束自1986年以来较长时段的枯水少水年,有可能出现一个平水年较丰的时期,随着污水资源化的全面使用,结合跨流域调水以及“洪水资源化”2015年将是北方环境修复成为一个“拐点”。

5.7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在我国大江大河中,我们母亲河黄河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大面积环境恶化,急需治理的河流,黄河流域还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别极大、人均占有量和耕地占有量较少的河流,同时还是水资源利用千差万别的流域,怎样合理把有限的黄河水用好,在解决好流域自身发展需要同时,把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好。

黄河流域西北宁夏、内蒙一带生态环境恶化,不但影响下游,而且对我国华北地区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两自治区生态环境治理事关重大。

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改造荒漠化地区如河套地区相邻的毛乌素沙漠、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缘。

把少量黄河水留到生态脆弱区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有限水量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再造“河套”和沙漠变绿洲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东.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5):31~35

中国水资源公报[R].水利部,2008

李东.高坝大库是我国大江大河长治久安的工程性保障措施. 考试吧2010-11-20

李东.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技术分析.水信息网2009.12.28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篇9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巫溪人家”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一、概述

为深入推进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全县土壤环境质量,安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益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益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资江流域益阳段锑污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自查如下:

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

(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农联〔2020〕24号)和《益阳市农业农村局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益阳市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益农联〔2020〕2号)文件要求,我县认真开展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并按要求完成了治理目标任务。

(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我县暂无污染建设用地地块,根据《关于印发〈2020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方法〉的通知》(环办土壤〔2020〕28号)文件精神核算方法,我县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视为100%

三、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要求,我县开展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一是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9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方案》要求,我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已由省农业农村厅进行了统一部署安排,已经形成了乡镇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分布图、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评价单元信息汇总表和耕地土壤环境治理类别划分评价点位信息表等相关成果。

二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安全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0〕77号)文件要求,我县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的工作布置和进度安排,配合信息采集单位将辖区内已采集的基础信息反馈给企业做进一步复核确认,特别是对无主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的信息复核确认。对企业信息填报不准确的地块,收集提交相关佐证材料。已完成了重点行业企业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工作。

(二)源头预防

1.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

一是开展了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清查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清单内企业进行核实,最终核实我县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清查内企业8家。

二是开展了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的排查整治。

根据涉镉等污染源整治清单,按照“一源一档、边查边治、以治为主”原则,对列入整治清单中污染源逐一制定管控、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我县涉镉污染源整治清单中有11家涉镉企业,已全部制定了污染源整治方案,建立了整治清单及动态更新制度,每季度按时上报进展情况。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

三是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涉重企业治污与清洁生产改造力度,严厉打击超标排放与偷排漏排,规范企业无组织排放与物料、固体废物堆场堆存,稳步推进重金属减排工作。全年未发生涉重金属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2.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转移监管和打击力度,防控工业污染“上山下乡”。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全面防控、不留死角,实行动态管理,加大督查频次和力度。开展我县危险废物大调查大排查专项行动,对发现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督促企业立行立改并跟踪检查,指导企业建立管理档案,防控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对环境产生新的影响。

3.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2020年我县化肥使用实物总量60441.11吨,比2019年减少1358.63吨,亩平减少0.72公斤,减少折纯总量434.9吨,亩平减少0.23公斤,减幅2.21%;全县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74万亩,实际完成178.0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2.3%,主要农作物应用面积达到95%以上;经水稻、玉米试验比对,肥料平均利用率达40%以上;同时,通过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全县推广有机肥施用量52.46万吨,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区有机肥用量较去年提高了21.03%。

2020年我县农药商品折百用量总计138.32吨,较去年144.94吨减少了4.57%。其中国家禁用农药使用量为0,限制型农药使用量5.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的4.04%,较去年下降了14.37%。杀虫杀螨剂39.3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28.44%,较去年下降了3.28%,其中有机磷类杀虫剂减少了15.22%。杀菌类农药全年使用34.17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24.77%,比去年减少了0.29%。各类除草剂今年总用量64.0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46.32%,较去年下降了7.52%。

4.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今年,我县农膜总使用量为417.26吨,总回收量为340.43吨,回收率81.59%。其中,地膜使用量134.04吨,回收量110.48吨,回收率为82.42%;棚膜使用量283.22吨,回收量229.95吨,回收率81.19%,主要回收方式为网点回收和农民自行回收。经调查,目前全县农膜回收企业0个,回收网点34个。全县主要农膜销售主体81个,2019年共销售67.22吨,2020年全县销售主体共销售79.84吨,同比增加18.77%;主要农膜使用主体131个,2019年购买使用197.87吨,2020年购买使用345.46吨(其中外地购买265.62吨),同比增加74.59%。

5.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

我县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在全县大力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努力解决城镇垃圾“上山下乡”问题。2018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聘请第三方技术公司制定了安化县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方案,组织对清塘铺镇(袁桃社区、清塘铺社区)、梅城镇、仙溪镇、大福镇、龙塘乡、羊角塘镇、滔溪镇、小淹镇、柘溪镇、古楼乡、长塘镇等11个乡镇1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逐一进行实地勘察,按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位置、主要成分、规模以及垃圾治理成本分类制定了整治计划,明确了责任人员、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域的垃圾堆放点采取了挖转运、原地封场、覆土绿化三种技术整治,同时做好排水沟、挡土墙修建和防渗处理,恢复地表生态。2019年1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全部按照整治方案整治完成,并组织环保等部门完成了联合验收。2020年无整治任务。

(三)农用地分类管理

1.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

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通知》和《评估考核规定》要求,对照说明是否完成全省类别划分,并按照《省级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报送规范》(农办科〔2020〕11号),成果报送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

2.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

一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我县洞庭湖流域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污染整治EPC项目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地表径流污染治理工程、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其他工程五个部分。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涉及柳坪村、岩坡新村和杨林社区3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63.2平方千米,居民人口12122人,生猪养殖规模4900头,鸡、鸭养殖规模47000羽,耕地11500亩。截至2020年12月3日,地表径流污染治理工程部分已完成柳坪村和岩坡新村单户四格净化池系统基坑开挖200套,成品化粪池88套和玻璃钢水池200套已进场,生态塘改造完成6个,株溪河道改造已完成530米透水砖铺贴及绿化带土壤回填;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部分已完成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32座、田间堆沤池15座,有机肥加工车间施工地完成土地平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部分已完成储粪棚16个,格栅池10个,厌氧池16个。二是认真开展受污染耕地入户调查,土壤详查严格管控区调查,安全利用区调查;三是稳步推进安全利用区治理,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治理任务。

(四)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1.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建立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要求,建立了安化县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并与上级部门联网,及时上传至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动态更新。完成对辖区内同级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部门“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管理系统”账号的分配,并已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经核查,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

2.污染地块名录建立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要求,按时填报和更新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同时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上公布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经核查,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

3.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有关要求,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无相关风险管控任务。

(五)试点示范

1.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是安化县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重金属污染防治(一期)项目,该地块为林业用地,项目2017年获得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100万元,2018年年底完工,治理成效明显。

安化县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重金属污染防治(一期)项目是益阳市争取的第一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益阳市将其作为一个标杆型工程,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施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三项,一是对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内的36800m3废弃废渣及渣土混合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统一运至新建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并对填埋场进行生态恢复;二是对项目范围内6840 m3污染土壤清运至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并对该区域约3969m2进行生态恢复;三是建设库容约44661m3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用于填埋稳定化处理后的废渣、渣土混合物及污染土壤,最后再进行生态修复。

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与改善;二是重金属消减量显著;三是示范作用重大。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我县土壤、水体中重金属各项指标,大幅提高全县环境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消除或减轻污染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且能及时化解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和保障群众权益。通过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将有力推进全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2.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安化不涉及。

3.鼓励地方创新和先行先试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7〕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于2018年1月7日颁布实施。该方案明确了以县政府为责任主体,各县直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各个领域分工负责。

二是强化监管执法,加大执法力度。重点监测土壤中镉、锑、汞、砷、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

三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遗留石煤矿环境污染问题治理,2017年12月15日由安化县人民政府下达关闭6家矿山的决定,根据《益阳市石煤矿山关闭治理工作方案》(益办〔2019〕4号)要求,2019年4月12日,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其采矿许可证依法予以公告注销。2018年6家石煤矿关闭企业开始场地调查报告编制、实施方案编制,并通过了场地调查报告评审、实施方案评审、环评批复、发改立项批复、挂网招标、中标公示、施工图设计、图审、工程概预算、财评。施工单位进场后按治理工作方案按步推进,按时按质量均完成整治工作,于10月22日通过了县相关部门组织的工程验收,11月2日均通过了市级相关单位和专家的项目管控验收。

(六)落实各方责任及公众参与

1.部门协调配合《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和工作职责,压实了责任。建立了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2.环境信息公开

根据《土十条》等有关要求,区域内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行政区域内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并向社会公开,湖南安化渣滓溪矿业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在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公布了企业基本信息和监测方案。

3.宣传教育

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宣传土壤污染风险防控知识,特邀湖南省环保厅宣讲团来对各乡镇进行了土壤污染防治宣贯培训,同时订购了土壤污染防治宣贯资料,通知各乡镇来领取并发送到村上组织村民学习。我分局组织编制宣传手册,印发至各相关部门、乡镇、重点监管企业,并在高速路口、重要交通要到树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牌,宣传土壤污染防治的治理意义。此外,区环保分局制定了有奖举报办法,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4.土壤污染事件

安化县全年无因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超标或人居环境安全事件等情况。

四、地方开展的特色工作、经验和主要成效

一是出台了《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压实了责任。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二是加强监管,严格准入,预防土壤环境污染。对经开区和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严格项目准入,严管环境污染。确定重点排污企业名单,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根据益阳市2020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里,我县要求15家重点排污企业开展土壤与地下水自行监测,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同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取缔一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加工小作坊、“散乱污”企业和集散地。

三是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开展土壤修复治理工作。今年扎实有序的推进了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实施,最快有效地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治理。其中金华锑矿历史遗留治理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并组织了验收评审会;大福镇木溪村场地污染综合治理应急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工作;安化县奎溪镇木榴村原松溪锑矿废矿坑环境污染风险管控项目和安化县马路镇金正锑冶炼厂遗留场地风险管控项目均已完成了发改立项、技术方案编制、招投标,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通过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污染源,切断其继续污染周边环境的途径,阻止污染地块扩大。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及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县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1、土壤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缺失,给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

2、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宣传少,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也不够清晰。

3、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没有专项资金来源,市场化投资渠道不够畅通。

4、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缺失使土壤污染修复工作进展缓慢,已经开展的一些治理项目也只是在局部地区和较小范围进行实验。

5、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工作面不断扩宽,土壤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专业性强,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不相适,未能适应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求。

6、治理难度大,治理经费短缺。

(二)下一阶段打算:我局将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确保土壤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1.严格土壤环境监管。以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和排放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业企业为重点,强化工矿企业环境监管;以肥料、农药、地膜和养殖饲料的生产使用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管;以危险废物收集、贮运和处理处置为重点,严管废物处理处置活动,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的行为,有效控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负总责,明确工作任务,落实部门分工,严格目标考核;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害、谁赔偿”的原则,落实企业治理土壤污染的主体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接受社会监督,逐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对于因违规审批、违规建设项目等原因造成土壤严重污染的,依法追究责任。

3.加大土壤治理投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担责、社会参与” 的原则,拓宽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资金渠道,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和科技研发力度。

4.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为出发点,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篇10

陈豪指出,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要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而从现有实践可以看到,在生态保护方面有着惨痛教训的云南近年来的确在举全省之力进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但如何向排头兵这一更高的目标跨越,显然还需要更强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体制改革是支点

长远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支撑。为此,云南省近年来不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步伐。

2014年,云南省委专门成立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强统筹,抓协调,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一年时间里,专项小组持续发力。

比如,为了规范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云南省起草了《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条例(草案)》、《国家公园标识系统指南》、《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办法》、《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草案)》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送审稿)》等一系列相关条例办法,并启动《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工作。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云南省则展开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正式开启关于建立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部级贫困县考核评价体系的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同时全面启动重要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此外,为了创新政府管理,云南省还积极拟制《云南省跨界河流、高原湖泊水质生态补偿试点方案》,加快推进全省水务改革,建立了全省三级取水许可台账和取水信息库等。

污染防治是保障

没有保护的发展难以持续。在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污染防治始终走在最前列。

实践来看,通过多方长期努力,云南省目前在湖泊、重金属、大气等污染防治方面成效显著。

2014年,滇池治理综合考核预计可以达到合格要求。同时,九湖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水质局部得到改善,主要入湖污染物总量基本得到控制,重污染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污染指标呈稳中有降的态势。

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云南省以《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为抓手,全省合力推进各项重金属污染防治。在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持续推进的同时,通过推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加大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保山市通过开展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就地处置试点,“先建后补”解决乡镇垃圾处理问题。普洱市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大气污染防治是近几年来群众关注的一大热点。为此,2014年云南省印发实施的《云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提出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等多项措施,着力推进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改造和燃煤锅炉淘汰等。同时加快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自今年1月1日起,全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均可开展PM2.5等新增指标监测并向社会监测信息,与国家明确的时限相比,提前1年实现了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新标准监测能力全覆盖。

监测信息显示,在全国很多地区被雾霾困扰之际,昆明、曲靖、玉溪按空气质量新标准(AQI)评价,均未出现中度污染以上的天气。其中楚雄、蒙自、文山、普洱、大理、丽江等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优良。

总体设计新路径

有了制度的支撑和生态资源优势的保障,云南省已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进行了省级层面的总体设计。

按照这一总体设计要求,2015年,云南将加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坚守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低效林改造和陡坡地生态治理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公益林管护。抓好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综合治理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环境保护方面,则要加强重点湖泊、河流水污染防治,推进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危险废物、重金属污染防治,开展重点工业州市、重点污染行业专项治理,加强昆明、昭通、曲靖、玉溪4市及重点县城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环境监管,严厉查处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