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十篇

时间:2023-09-28 17:36:34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篇1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25°,且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在植被覆盖较低的坡荒上,首先进行截水沟整地,之后栽植大扁杏。除了栽植大扁杏外,还可以做一些辅助措施,如打井、谷坊、作业路等。具体为:梯田2 153.3 hm2,截水沟整地3 166.7 hm2,栽植大扁杏3 166.7 hm2,其他辅助措施根据实际投资情况定。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

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 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3] 王增亮.龙口市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研究[j].中国水利,2008(13):35-36.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篇2

1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1.1 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染

根据对白马村的实地考察发现,村民用的品种多样的洗发水、沐浴液、洗衣粉、洗洁精等生活用品中均含有一种对去污起很大作用的磷酸钠助剂,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活用水水源;此外,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生活污水,一是重污水,即粪便水,在生活污水中所占比例为20%―30%,二是轻污水,即生活中的洗涤水,占到生活污水的70%―80%。这些污水排放的后果就是,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直接危及农民饮水安全。

1.2 养殖业产生的污染

农村养殖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污染主要集中于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两个方面。就农村畜禽养殖而言,畜禽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在白马村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从事养殖业的不种地,种地的大多不去养殖,畜禽粪便还田率仅为30%―50%,闲置排放的畜禽粪便和化肥成份形成双重污染;就水产养殖形成的污染而言,主要是对农村水环境产生破坏,造成氮、磷、腈化物污染[1]。

1.3 种植业产生的污染

在种植业过程中,其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是重点,集中表现在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膜污染以及农作物秸秆处理不当产生的污染等方面。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灭鼠剂以及有机化合肥大量使用,土壤中废旧农膜含量过多,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传输,制约农作物生长。大量农作物秸秆焚烧时,烟尘弥漫,一是使空气污染加重,二是树木和农作物被熏死甚至引发火灾,三是火烧过的土地变硬变干,对农业种植有害无益。

1.4 村镇企业产生的污染

白马村现有村内企业三家,分别是硅石英沙厂、铸铁厂、白薯类粉丝厂,此外,该村拥有金、铝土、板钛、方硼石、珍珠岩、钡长石等矿产资源,矿产业正处于逐步兴起阶段。[3]工矿业的发展既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为,一是工业废气、废水的无序排放,污染了农村空气和水体;二是工业固体废气物的随意堆积。三是村内小型工厂生产设备老化、陈旧、厂房简陋、无任何治理设施,产生高强度噪音污染,干扰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2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思考

2.1 加强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提升村民环保意识

根据课题组调查发现,白马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绝大部分永远离开了农村,稍有文化的,特别是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这样,农村中留下的大部分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在这些人群中,他们对基本的环保知识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因此要有针对性地以村务公开栏、宣传手册、村民活动中心为宣传阵地,采取各种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环保知识宣传,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行动。

2.2 健全农村养殖业管理体制,增强种植业科学技术成份

应该要合理安排农村养殖业和种植业的比例,防止两者脱节,选择靠近农田、菜地、远离住房的地方建立养殖场,科学确定养殖规模,集中统一管理,让畜禽粪便转化为农家肥,增加其回田率。在农村种植业中,积极引进科学技术方法,改进农药和化肥施用技术,推广农膜回收技术,尝试使用纸质农膜,加快转变秸秆回收利用技术,促使种植业向着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转变。

2.3 加强村镇企业治理力度,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大力推行村内工矿企业清洁生产,加大村镇企业污染治理力度,明确奖惩机制。严格控制村镇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或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的区域,要限制削减总量,不再新建或扩建加重环境污染的项目。在实际生产中,从设备上、工艺上、规划布局上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加强管理,规范生产操作规程。为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基础[1]。

2.4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间的互动与合作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环保部门、村民自治组织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地方政府要积极联合当地环保部门,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加大治理资金投入,贯彻落实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发挥主导作用。村民自治组织应该要发挥好政府和村民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沟通与合作,积极协助宣传环保知识,提升村民环保意识,严格监督政策落实。加快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向着组织化、合作化、网络化以及系统化方向迈进。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篇3

按照《关于及时报送2013年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报表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加快推进我镇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切实解决矿山生态环境综合问题,现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建立我镇非煤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目标任务

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体为矿山企业主,提高其做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同时完善相关的各种治理工程措施及植被恢复工作,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组织机构

镇政府成立“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矿管所全体干部

下设办公室主任:

负责活动期间的综合协调、指导、督查工作。

工作内容

(一)时间:从2013年3月——2013年12月。

(二)主要内容:

1、深刻认识当前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现状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社会的重视和投入,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也是一样,可是一些矿山开采者只顾自己开矿得利,把生态环境保持和治理的投入推向社会和政府,相当一部分矿点生态环境治理保持工程投入很少,甚至没有投入。

2、制定我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分解表

按照《关于及时报送2013年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报表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镇将下达的具体任务数分解到各矿山,要求各矿山认真抓好落实,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并于每月20日交生态环境治理进度表至镇矿管办。

3、加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政府的投入主要用于规划、监督和重点工程治理,企业则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加大对治理的投入。要求企业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进行治理,对矿山企业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我镇将及时报新罗区矿管办进行查处。以确保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工作落在实处。

4、加大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

领导小组要明确职责,督促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按照企业的分解任务,加强监管和检查,防止矿山地质坏境破坏。

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成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非煤矿山企业主要担负第一责任人认真组织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力戒走过场,务求取得实效,强化对治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篇4

自“九五”开始,国家开始对“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进行水污染防治,“十一五”以来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党的十后又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速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

经过近20年的努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水环境质量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公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水污染防治依然任重道远。

收获经验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入力度,有序安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预算内投资,积极支持重点流域治污项目建设,流域水环境状态逐步好转,水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以规划为导向。“十二五”以来,在科学分析水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完善相关举措,积极推进规划落实,推进规划目标实现。

加大投入力度。“十二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据相关规划,积极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太湖、滇池、淮河、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重点流域项目建设,共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约310亿元,支持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共1452个,拉动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约670亿元,可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770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1.4万吨/日,削减COD约120万吨/年。

发挥示范效应。200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是我国首个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提出了“总量控制、浓度考核、综合治理”的思路,创新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模式,一体推进点源、面源、内源治理,将源头减排与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工程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遏制了太湖水环境恶化趋势,为其它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完善体制机制。以太湖、丹江口、渤海等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为抓手,加强沟通协调,研究部署治理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不断完善水环境综合治理资金投入机制和多部门齐抓共管机制,积极探索中央资金支持、地方资金配套以及市场化运营等多种投入方式,促进整合使用各部门专项涉水投入资金。以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为基础,逐步完善跨省区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印发了《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全面下放项目审批权,完善投资计划安排方式,构建分级负责的项目监督和管理制度。

隐患突出

虽然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保障能力弱、水生态受损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水污染严重。我国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排放负荷大,远超环境容量,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源不安全等水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仍有近十分之一(9.2%)丧失水体使用功能(劣于V类),24.6%的重点湖库呈富营养状态。饮用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全国477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较差的监测点比例为43.9%,极差的比例为15.7%;9个重要海湾中,6个水质为差或极差。

水资源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少,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局部水资源过度开发,超过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海河、黄河、辽河等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远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挤占了生态流量,水环境自净能力锐减。

水生态恶化。湿地、海岸带、湖滨、河滨等自然生态空间不断减少,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汇入长江的自然通江湖泊数量大幅度减少,目前洞庭湖和鄱阳湖等湖泊也存在持续萎缩,污染凸显,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沿海湿地面积大幅减少,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衰退严重。

究其原因,除自然禀赋等客观因素外,防、治、用措施不当等人为因素也不容小觑。

缺乏系统性。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依然不平衡、不协调,缺乏统筹部署。同时,未将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加以考虑,只按行政区划进行水污染防治,违背了水作为一种流动资源的自然属性。

缺乏科学性。重末端轻源头、重点源轻面源、重建设轻运行、重调水轻治理、重规模轻质量、重干流轻支流、重地上轻地下等问题突出,对农业面源污染缺乏基本管控措施。

缺乏协调性。由于流域治理和区域管理的条块分割、流域上下游水环境保护责任和权益不对称、部门职责交叉等原因,流域治理呈现碎片化问题,同一流域内各地治理力度不同,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治理任务进度不一,治理措施综合效益难以发挥,从而影响全流域治理效果。

缺乏针对性。当前我国水体总磷超标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量大、治理难度高,大量氮磷污染物进入水体,但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很L一段时间内,流域水污染治理重点集中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此外,在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上,仅对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提出要求,未将总磷纳入考虑范畴。

科学考量

针对“十二五”时期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地区司将从认识、组织、法制、参与者等方面入手,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提升和好转。

转变理念,提高系统性科学性。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生态系统的基础属性,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充分考虑流域内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以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系统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将流域综合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良好、绿色生活引领经济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将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督促地方分解落实《“十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任务,编制相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因地制宜、多管齐下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同时,将指导部分地区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总结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实践经验,提炼推广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以点带面地推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作,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投入,综合治理。流域水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等内容,且项目单体工程投资大,仅靠单一渠道力量难以完成。各级政府既要切实加大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以及水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又要进一步完善资金筹措办法,加快推进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污,加强对现有部门和地方资金的统筹,支持PPP等社会投资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各方资金投入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推进重污染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湖库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调水工程沿线水环境综合治理、近岸海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工作,指导地方有针对性地规划工程项目,充分发挥国家投资对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有序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加强协调,联防联控联治。流域综合治理涉及不同层级政府、不同政府部门和不同政策区域,客观上存在包括责任目标、行政管理、政策配套、信息化水平、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明显,不同部门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工程和领域不同,在设施建设、信息共享、监管执法等领域的统筹衔接有待加强。要充分发挥综合部门作用,进一步加强流域尺度上的协调统一,在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开展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发挥牵头作用,积极推进水利、农业、海洋、环保等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及流域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健全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协调机制,深化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的沟通协作,健全企业与政府间的协作机制,在政策制、方案编制和工程推进方面加强部门间协调,调动各方积极性,协同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营造氛围,公众参与。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水环境保护意识,构建全民行动格局。构建“控源、治污、修复、管理”协同机制,统筹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涉及公众用水和环境权益的重大问题,充分听取公众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建立全流域水环境信息在线披露机制,及时公布各项水环境整治项目的落实情况,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篇5

论坛就“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题开展深入探讨,综合分析了广西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并就进一步加强广西废气污染、废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和对策,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甘向群在论坛上指出,环境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工农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广西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已面临重大压力,并引起了党委、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我们把“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内广西专家论坛的主题,这个主题选得好,也很及时。“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题研讨会”,拉开了“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论坛”的序幕,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环保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以智报国、为国分忧的具体行动。

甘向群还指出,广西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广西专家论坛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个平台充分利用科协及所属学会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以及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横向联系的优势,汇集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围绕广西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活动,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许多高层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来自学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深入探讨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问题,交流经验,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论坛上,来自广西环境科学学会邓超冰教授、广西生态学学会谢华博士和周兴教授,分别做了题目为《广西土壤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与生态修复研究》、《广西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和《广西重要生态功能区及其保护对策》的主题目报告。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深入探讨我区生态保护环境所的面临的问题,并为我区的生态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篇6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水土流失

由于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导致我国的植被覆盖面积的不断萎缩,使得水土流失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威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分析的背景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小流域为工作中心,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通过实施相应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农业措施来对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综合治理,并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相融合,实现小流域水土保护与水良相和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和谐、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和谐的一种环境治理措施。

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上的差异,给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只有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当地环境的水土保持策略,才能够充分发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全面的推动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而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案进行环境效益分析,不仅可以成为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成果的依据,还能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环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从而全面的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展开,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容及方法

2.1 小流域综合治理简介

所谓小流域,就是指范围相对较小,但是结构完整、独立的自然水域,其面积通常在10―30km2之间,在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时,可以将小流域看作是生态与经济的复合系统,从而对其进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合理利用小流域的水土资源,从中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大规模推广则是在上世纪末期。纵观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在实施综合治理工作的早期,由于对小流域概念的认识不清,导致治理过程中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的协调发生问题,因而难以获得理想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者并未就此停止对小流域的治理与保护,而是在多年的工作中克服重重考验,从失败中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论,同时结合我国小流域地区独有的环境特点,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2.2.1 生物措施

所谓生物措施就是通过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利用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提高小流域环境中土壤对流水侵蚀和风力作用的抵抗能力,达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当前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案,对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地区,采取播种、补植灌木与乔木的方式,恢复森林原本的密度和覆盖率,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植被的多样性,并尽可能采用乡土物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现象的发生。而在土壤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需要选用沙耐旱能力较强,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被,按照先种植草本植物、后培育木本植物的顺序,循序渐进的进行治理工作,逐步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结构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最终达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目的。

2.2.2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通过建立人工构筑物的方式来减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并对当地的水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起到提高生物措施与农业措施治理效果的作用。常见的工程措施具体包括山坡防护工程、山体治理工程、山洪疏导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以及小型蓄水工程等。由于生物措施与农业措施往往需要依靠植物的生长来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想要收到明显的成效势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工程措施则具有一步到位、立竿见影的效果,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减轻当地的水土流失状况。将工程措施引入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与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搭配使用,可以有效的弥补其他措施的不足,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2.3 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是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具有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环保意识、逐步改良土壤性质等多种作用,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通过农业措施对坡面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位置进行改造,可以明显的降低坡面的地表径流量和冲刷量,防止土壤随水分一起发生转移,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耕地面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

3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环境效益分析

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的评价指标,应当具有系统、可行、简明的特点,能够较好的反映治理过程对当地环境的改善程度,同时测量方便,数据可靠,且各项指标的含义明确,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以为环境效益的分析提供准确详实的参考。

常见的环境效益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评价指标三种,针对不同的环境,选择具有代表性评价指标,能够有效的反映出生态治理的环境效益。

大气环境的评价指标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风力、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悬浮颗粒物的浓度等,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不断开展,周边植被覆盖率的日渐提高,空气的温度和风力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空气的湿度则会相应增加,同时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也会大幅降低,代表效力于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水环境的评价指标较多,常见的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温、气味、色度、浊度、透明度等,化学指标则是指水体的pH值、COD、BOD、DO以及水体中氮、磷、钾等矿质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等。此外,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水量和含沙量也是评价治理效果的要素之一,当水量较大时,水体的含沙量较小,便可说明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常见的土壤环境评价指标主要是指土壤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更注重水土保持,因而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并不在评价范围之内。相反,土壤的侵蚀模数、水分、有机质、矿质元素、微生物、土壤动物、团粒结构以及土壤的容重则是环境效益分析的重点。

而除了以上评价指标,生态指标也是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的关键,如果治理措施得当,当地的生态多样性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并形成较为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提高生态环境的抵抗力稳定性,对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4 总结:

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当前我国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的提高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岩,王立群.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孔令堂,张鸿雁,黄毅.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效益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6)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篇7

本文主要介绍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为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整治提出一些观点,发展水利事业。

[关键词]:河道综合整治;发展思路;工程布置;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中图分类号:TV14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河流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它给人类带来了有利的一面,也带来了有害的一面。要想充分利用河流为人类造福,就必须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改变河流不利的状态,让水害变为水利。因此,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堤防的防洪能力,改善水环境尤为重要,使水为人民生活更好的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国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城市水环境改善更是关注的热点,传统的工程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水是生命之源,河道又是水的载体,是水环境的核心,在城市河道综合综合整治中主要以防洪排涝、改善水环境及景观绿化为目的,采用加固河堤、河流生态恢复、净化水质、污水截流等办法,来达到预期目的。

2国内河道综合整治现状

过去我国许多城市都对市内河道进行了治理,然而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工程措施,单一的以防洪为目的。经整治后的城市河道呈渠道化,使河水的自然渗透能力下降,造成城市地下水位的补给不足。受人为影响,河道沿岸的植被减少,但生活污水排入量却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不断发展的住宅小区,对生活污水的截流治理不够重视,市政排水设施大多是雨污合流,污染物直接排入河内,导致河流城市段水污染加重,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

经历了河道整治的误区以后,对于那些已经被大规模防洪排水工程破坏了的自然河道,许多城市已经充分认识到弊病和隐患所在,开始大力推广自然河道恢复、生态治理与工程措施的结合。

现在我国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已经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水环境是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的一面镜子。城市中河道,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建设人与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城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

3国外河道综合整治经验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城市河道同样经历了从污染到治理,再到生态恢复和建设的过程。他们在河道综合整治中走了不少弯路,也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因此,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结合我国以往治理河道的经验,寻求并逐步建立符合自身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河道建设模式,对于我国城市水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国内起步要早,日本20年前就开始提出“新水”的概念,并且在生态护坡结构方面做了实践;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世纪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

英国对泰晤士河的治理,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和泰晤士河水务局,对泰晤士河流域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标准,给予充分的治理资金保障。并且,运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制定出更科学的水质标准,并对各种治理方案作出评价,筛选出最优的设计与控制方案,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法国为了加强塞纳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成立了直接隶属环境部的流域管理办事机构—流域水管局。流域水管局通过流域水资源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提供技术咨询、调查和研究。采取生态综合治理,控制工业污染,控制城市雨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清洁处理,湿地恢复等措施,使河水水质有了持续改善,恢复了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

4工程案例

在许多工程项目中,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也是一样。就以沿海城市广州市的赤岗涌、荔枝湾涌和象拔咀涌这三条典型河道综合整治为案例,分别进行分析论述各自整治后的风格特点,以最终形成的效果来思考将来我国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应该避免一些问题出现。

4.1赤岗涌

赤岗涌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内,在广州大桥与猎德大桥之间,西北转东南走向,贯通珠江前航道与黄埔涌,全长约2.1km。在赤岗涌穿越的区域内有历史悠久的赤岗塔,也有广州新地标广州塔,周边是高档的生活区,环境优美。曾经的赤岗涌河道狭窄,淤积严重,河道水流不畅,两岸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内,水质发黑发臭,严重影响了这一带的建设发展。

从2004年到2006年对赤岗涌进行综合整治,分期实施,使河道的堤岸生态环境发生了彻底改变。堤岸采用的是复式断面,岸墙在两排松木桩之间充填块石,顶面覆土种植喜水花草;在高程(珠基,下同)1.5m设有宽1.5m的亲水平台,上下岸坡比为1:3~1:6,岸坡种植生态植物、花草、建筑小品等供居民休憩。河道在不同区段选用不同的断面形式,布置变化多样,符合现代城市的创造力,见图片1-2。

图片1 图片2

经整治后的赤岗涌与周边现代化的环境融为一体,互为相应,体现出了这一区域的环境效果。但是此处只可远观,不可近赏。由于污水截流措施不够完善,沿河有污水排入河道,潮水退后,河底有一层层黑色淤泥,水质并没有大的改善,异味难闻。虽然有着优美的绿化环境,但是也无人在此行走前来观赏,浪费了精心营造的亲水环境。

4.2荔枝湾涌

荔枝湾涌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境内,该区是广州的老城区—西关,有着典型的岭南水乡特色。历史上的荔枝湾是广州市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

在清末民初荔枝湾是广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后来随着广州市区的不断发展,河道周边聚居了大量的居民和建起了工厂,逐步变成了臭河道。1992年因为污染严重将其封闭,2010年为迎接亚运重新挖开,建了水闸,采取雨污截流措施,将荔湾湖的湖水引入河道,水质变的清澈透底;岸墙用大理石贴面,河岸设置亲水平台、建筑小品和古老的荔枝树,变成古色古香、怀旧浓厚的城中河道,配合供游人乘搭的小舟,以及河道旁边的仿古建筑,曾经的荔枝湾从历史变成现实,还荔枝湾“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当年风光,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最具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见图片3-4。

图片3 图片4

荔枝湾涌经过综合整治之后给广州市又增加了一处亮点,会吸引不少外地来客到此一游,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赞赏。美中不足的是河堤岸几乎全部采用的是人工修饰痕迹,过于工程化,没有体现出生态绿化的景象,缺少自然感。

4.3象拔咀涌

象拔咀涌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居住新城内,该区域依山傍水、交通便捷,具备建设大型居住新城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将区内的河道定位为在满足城市河流应有的防洪功能的基础,以生态、景观为表现的生态景观之河,充分发挥“水”的环境价值,体现出金沙洲河道绿色走廊独特风貌。

堤线布置根据规划区的范围,并考虑地形、河道走势、洪水流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景观要求,基本顺应原河道,尽可能地体现亲水性、经济性、自然性、及多样性的目的。

河道标准横断面选为梯形断面,梯形断面的基础处理相对其它形式断面难度较小,占地相对较多,绿化面积大是其优点。在景观水位0.7m以下为400mm厚的干砌石护坡,种有水生植物;在0.7m以上为500m厚编制土袋植草护坡,并种有低矮景观植物,坡度均为1:1.5。在堤岸上布置有休闲小路,种有景观树木,花草,突出生态自然,营造宁静怡人空间,强调环境整体效果,以大面积绿化为主,达到“出于人工,形如自然”的景观意境,见图片5-6。

图片5 图片6

象拔咀涌综合整治后虽然达到了水清岸绿的效果,水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但是也有美中不足之处,由于受规划用地的限制,总体布置形式过于单一,河堤两岸缺乏一些休闲景观设施,不方便游人驻足长留。

通过以上三条河道综合整治后的思考,分析各自的特点,有优点也存在缺陷。赤岗涌堤岸环境优美,工程措施与生态绿化有效结合,但是最关键的水质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功亏一篑;荔枝湾涌堤岸两侧采用仿古风格,表现出了岭南文化,过多的人工痕迹失去了生态自然的感觉;象拔咀涌采用的是堤岸以绿化为主,水质清澈透底,感觉生态自然,由于缺乏建造供行人休憩的设施,形式单一。应吸取各自的成功之处,避免缺陷,使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更加自然完美。

5结束语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应多总结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理念,符合城市发展,满足人们对环境改善的需求。河道综合整治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重要的是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水环境,而改善水环境的核心是改善水质,还自然清澈的水给人类。其他堤岸绿化、景观配置、建筑小品等各种修饰都是围绕水而展开,这样才能把“水、岸、景”三者融合为一体。

因此,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充分考虑河道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体现人与水协调、共益共存的治水新思维,做到断面结构型式变化多样、美观大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使传统的城市水利向新型的生态水利转变,为城市建设增添新亮点。

参考文献:

《广东省广州市江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报告》广州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编制 2000年

《广州市金沙洲象抜咀涌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武汉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7年

郭焕庭 《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调查与研究 2008年

曲文辉 《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 民生焦聚 2008年

日本河道治理中心编《护岸设计》刘云俊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

个人简介:

姓名:罗文军,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8年12月4日

学历:本科

职称:水利水电工程师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篇8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工作经验;工作成效

册亨县,隶属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喀斯特个体形态突出,石漠化问题相当严重。一直以来,石漠化综合治理都是册亨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备受本县上下重视。近年来,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顺利,取得了重大工作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优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应当基于当前本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总结完成情况、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效,为册亨县今后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1、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现状

1.1完成情况

在国家、省、州的大力支持下,册亨县在喀斯特地区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及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改善了治理区生态环境,缓解了水土流失问题,使当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收益明显。从 2008至2013年,册亨县先后在板其河流域、者楼河小流域、洛凡河流域、威旁小流域、曼纳小流域、大路流域、岜凡流域和冗贝流域、威旁乡坛坪流域、走马流域等流域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逾6300万元以上,实施人工造林、人工种草、坡改梯、防护林、引水渠、蓄水池、截排水沟、排涝渠、青贮窖等综合治理手段,全面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成果突出。

1.2工作经验

在多年工作中,册亨县积累了丰富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经验。第一,因地制宜,群众参与,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以岩溶石山区的生态农业建设为核心,以市场导向,合理安排种植,鼓励群众参与;第二,依靠科技,有效解决石漠化治理中的技术问题。综合运用地质学、环境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使科学研究成果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充分结合,依靠科技提升石漠化治理效果;第三,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防治。册亨县水土流失与流域内的森林、农田、工厂、村落等因素密切相关,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统筹规划,协调好区域鹊母饕蛩兀提升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第四,细化前期工期,做好前期调研与准备工作。册亨县林业局、发改局、农业局等部门深入各地调研,掌握各流域水土流失等实际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和问题制定石漠化综合治理方案;第五,加强项目管理与协调,强化治理工作跟踪监督,确保各项治理工作顺利实施;第六,充分发动群众,激发群众参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使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2、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2.1生态效益

2.1.1控制水土流失

在控制水土流失上,册亨县采用了人工造林、人工种植等措施,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和固土保土能力。根据表1所显示的蓄水保土定额推算,可以发现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后,各区域的蓄水保土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问题。

2.1.2改善防治区生态环境

在庞大资金支持下,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与工程实施,册亨县石漠化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提高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承载力改善。同时,通过控制流入长江与水库的泥沙,极大改善了流域生态环境。

2.1.3利于保护珠江中下游地区生存环境

册亨县位于珠江上游北盘江畔,是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不仅影响本地生存环境,还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生存环境。随着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逐步展开,册亨县生存环境质量显著替身,发挥了自身对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作用,利于保护珠江中下游地区生存环境。

2.1.4净化空气

森林具备吸收二氧化碳、固定尘埃、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等作用。按照1hm?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2吨,固定尘埃750吨等计算,从2008-2014年,册亨县增加的森林面积高达3500hm?,每年可吸收12.55万吨二氧化硫、784.2万吨粉尘,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明显。

2.2经济效益

本次设计着重估算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来源:第一,人工造林增加木材、燃料。第二,种植经济林,增加果品及产值。第三,建设坡改梯,增加粮食产量。根据贵州省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调查显示,从2008-2014年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来,产生的直接经济收入高达1300万元以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群众经济收入。

2.3社会效益

2.3.1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涉及人工造林、坡改梯、畜牧业、水渠兴建等工程,为册亨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村收入。

2.3.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了良好条件,便于改善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3.3调整农村土地利用方式

册亨县农村土地利用方式一直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比重相对偏低,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单一。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区域内的退耕换林、人造林等面积日益增加,其中的经济林面积高达1200hm?以上,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优化了当地农业土地利用结构。

2.3.4提高农村生存条件

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册亨县的经济林产品、畜业产品及生态林副产品大幅度增加,加之沼气池、人畜饮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生存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而且,册亨县针对农业生产和治理工作需求,对农村居民开展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区域内农民的技能。

2.3.5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内共同富裕

石漠化综合治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针对当地石漠化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制定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防治等策略,既重视生态工程建设,又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关注农民经济收入增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所以,册亨县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后,当地“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利于促进大家共同富裕。

结论

综上所述,从2008-2014年册亨县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来,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工作中,应当吸取有益的工作经验,创新石漠化治理工作,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促进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展开。

【参考文献】:

[1]冯汉华,熊育久. 广东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9(01):15-19.

[2]陈起伟,熊康宁,兰安军. 喀斯特高原峡谷与高原盆地区石漠化及变化特征对比[J]. 热带地理,2014,21(02):171-177.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篇9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可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工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的方针,采取水环境综合整治、造林绿化、发展生态农业、水污染防治等措施,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使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保障流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治理目标

坚持“山、水、林、草、田、园、路、村、堤、污、河、沟”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成以丹江堤防工程为屏障的防洪保安体系,以丹江湿地为依托的生态平衡系统,以沿线河道绿化为核心的绿色长廊工程,以核桃园等经济林建设为主体的景观林带项目。农业生产和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河道“六乱”问题彻底控制,沿江重要区域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健全,工业污染达标排放,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初步形成丹江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新格局,实现流域沿岸景观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使丹江流域成为集景观、生态、经济为一体的核心示范区。

三、治理重点

(一)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丹江堤防工程建设,形成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加快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为流域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加快水保生态建设,切实抓好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严格执行新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审批、核准制度,所有水电站应严格执行最小生态下泄流量,保障河道生态环境;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对沿河重要地段,进行有计划的清理,保持河道平整通畅;加大对河道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乱采滥挖、乱毁乱排、乱占乱建、以及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加强丹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大造林绿化。坚持“封造并举”,加大植被保护和植树造林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加强河流两岸景观林带、坡耕地退耕还林和核桃园等经济林建设,积极促使水系两边向景观化方向发展,努力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三)发展生态农业。加大标准口粮田建设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搞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推广秸杆还田技术,有效减少化肥用量,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开展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工程,减少农药用量,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努力实现“村容整洁、山青水秀、人水和谐”,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四)治理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抓好沿岸重点城镇污水集中排放处置和垃圾集中堆放处理设施的建设。切实优化工业布局,严格控制沿河工业园区的污水排放。支持工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技术应用,建立行业性清洁生产示范基地,使工业“三废”超标排放得到有效治理,确保丹江流域水质常年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

(五)推进城镇化建设。对流域沿线集镇、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品位,形成具有特色的集镇风貌,推动商丹一体化进程。加强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村组垃圾集中收集填埋,加快流域城镇化建设步伐。

四、实施步骤

丹江流域综合治理期限为2010年至2020年,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6月―2010年7月)

成立市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宣传发动。

(二)制定规划阶段(2010年8月―2010年9月)

2010年8月份,丹江流域涉及的商州、丹凤、商南三县区政府及市直各相关部门根据实施方案,制定本辖区、本部门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报领导小组办公室;9月份,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各县区、各部门专项规划,编制《丹江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2010―2020年)》,由领导小组审定后印发。

(三)综合治理阶段(2010年10月―2020年10月)

各部门及涉及县区按照《治理规划》要求,围绕各自职责,分年度开展具体项目的实施工作。

(四)检查验收阶段(2020年11月―2020年12月)

市领导小组对各部门、各县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每年12月份,市领导小组开展年度任务落实情况检查,并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五、任务分工

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各部门要明确综合治理目标,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全力抓好综合治理的组织实施。

水务部门要抓好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堤防工程建设和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抓好丹江干流小水电开发项目建设和管理。

林业部门在推进丹江流域林权制度改革的同时,抓好丹江沿线河道绿化、荒山造林绿化、主要部位的景观林带补植补造工作。

环保部门抓好沿岸工业企业排污控制,规模化养殖业排污监管。

农业部门要抓好无公害农产品、逐步减少农药、化肥量施用,积极推广规模化健康养殖,配套建设大型沼气池,做好牲畜排泄物的集中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扶贫部门要加快农村居民改水、改厕、改厨步伐,加快扶贫重点村、连片开发和扶贫移民建设。

安监部门要抓好丹江沿线尾矿库的安全监管,矿山企业水保治理工作,严防不安全事故和水源污染事件发生。

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通村水泥路的维护与提高,按“十二五”规划优先考虑水泥路通村达组,加大道路沿线绿化美化。

旅游部门要抓好沿线醒目地带标志牌设置和标志性景观建设与规划。

工信部门要加强丹江沿线工业企业的日常监管。

卫生部门要加强丹江沿线卫生防疫和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落实丹江流域治理项目的财政投入。

发改部门负责丹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立项、整合、上报和资金争取,抓好尾矿库综合利用,加快生态示范村建设。

建设、规划、城管和国土等部门要加强沿线集镇、村庄统一规划,污水垃圾的集中处置,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商丹园区管委会要加大对辖区内企业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污水达标排放。

水务、公安、国土部门要联合执法,加大丹江流域河道“六乱”治理和毁田采砂、占地堆砂治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和设障行为。

商州、丹凤、商南三县区政府是本辖区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各县区应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进度要求、完成时限和责任人,确保本辖区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扎实推进。

山阳县政府要参照本方案提出银花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争取列入丹江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任务艰巨,工作量大,涉及问题多。市政府已成立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各涉及县区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迅速开展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各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综合协调、具体组织和日常督促,确保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紧密衔接,制定规划。各涉及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摸底,充分调研论证,制定各自专项规划,县区与部门专项规划既要与总体规划密切衔接,又要突出专业特色。规划制定过程中要与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商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及有关专业规划紧密衔接,与“7.23”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机结合,做到规划内容具体清晰,阶段目标详细明确,突出可操作性、实效性。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协调督促力度,做好项目策划包装,不仅要完成高质量的总体规划,还要形成有档次的宣传片和规划沙盘,争取列入全省项目盘子,以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各县区和各责任单位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经常性监督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的督促检查机制,沿线乡镇要落实环保工作责任制。各县区政府要把有关部门、单位、乡镇综合治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篇10

一、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意义

1、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纹?论述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第一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丽中国,从乡村起步。良好的农村环境,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自身的生态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对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并降低重复建设成本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也在农村。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要坚持“美”字当头,更加关注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形成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凝聚力、辐射力,构建起清洁、优美、文明、和谐的生态家园。

2、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农村环境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自身的生态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对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并降低重复建设成本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反之,脏乱差的农村环境在影响农民生存和农村发展的同时,也会掣肘城市的生态规划进程,严重影响农村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起城乡一体互动的体制机制,对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改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建立生态宜居乡村是造福农村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

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2]落实这一原则,要求各级政府、部门把整治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本着为群众谋福祉的思想认识,以更大的工作力度和更加扎实的举措,来顺应群众对干净、生态、文明新生活的迫切要求,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整治,虽然现在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明显改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整治好的村庄仍然存在卫生保洁效果不明显、乡风文明建设薄弱等老问题、老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镇村积极性不高,有厌战、畏难情绪

由于思想认识、经济条件、方法措施等方面的差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整体推进不平衡,对于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的问题,各地“清、理、建、健”的广度与深度不一。

2、群众认识程度不够,参与度不高

由于农村宣传媒介的限制、特别是网络使用率相对城市还有较大差距,农民缺乏对环境问题方面的政策法规及环保知识的了解,对环境污染威胁健康的严重性缺乏认识,参与度不高。在一些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了“政府的事”、“干部的事”,广大群众成了旁观者,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3、管护资金缺乏长效保障

农村道路排水、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属于公益性项目,难以吸引企业和个人投资,管护运营基本上都是以政府财政作为主要保障。受地方政府财力的限制,管护资金长期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或不够稳固,存在保障不足的风险。

4、被动应付,“脏乱差”现象时有反弹

部分村干部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敷衍塞责,走过场,存在为检查考核而突击整治现象,对重点路段以及村委所在地等环境卫生比较重视,而对较偏僻的道路、边沟、绿化带、河道等自认为检查组不会去的地方则抱着侥幸心理降低要求,甚至放任自流。

三、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议

1、坚持提高认识、协作共管,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政府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应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该项工作作为今后一个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培育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主抓手,充分发挥推动主导作用,建立健全部门共治和协调配合机制,将整治工作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提升农民素质相结合,落实好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形成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的工作局面。

2、坚持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相结合,建立健全农民主体机制

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但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农村环境卫生一系列问题的存在,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够是重要原因。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改变村民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使整治环境的目的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群众投身、参与的热情,打造“人人关注?h境卫生,人人参与环境管护”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3、坚持政府扶持与多元融资相结合,建立健全资金整合机制

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瓶颈,所需经费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存在资金筹集难度大、易出现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要以改革发展的思路,运用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投入和运营机制。在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基础上,筛选、动员有实力、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开展包村帮扶,确保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都有帮扶单位。动员各村积极盘活闲置资产、资源,通过集体土地打包流转、企业垫资等方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

4、坚持常抓不懈与提升水平相结合,建立健全成果巩固机制

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给现阶段的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应当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在抓好常态保持的基础上,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困难问题,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只有进行式,没有过去式和完成式。应在全面完成“三化”(硬化、净化、美化)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改造,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文化惠民等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整治内涵,全面实施“美丽乡村”精品创建工程,提升整治档次。

5、坚持督导检查与问效追责相结合,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既要看过程,又要看结果。为把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办得更好,各级都应高度重视长效保障机制建设,建立目标任务倒逼机制,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与问效追责力度,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