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09-25 18:25:37

生态农业的意义

生态农业的意义篇1

【摘要】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美食化、健康化方向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也越加明显。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必须致力于对发展生态农业环境、开辟绿色农业产品等课题的研究。本文在对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及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意义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理念的雏形是英国生态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AlbertHoward)于1935所提出的“有机农业”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W.Albreche)在发展有机农业理论时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系统科学、生态学理论、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它即强调吸取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持作为生态一部分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也强调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提升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速率。它要求农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发现生态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手段遵循规律,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保持农业生态的自然活力。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那种完全回归自然、摒弃现入的“生态农业”主张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废弃物质循环利用;规避常规现代农业的弊病(单一连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通过用系统学和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如推行立体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改善其功能;以及推进农户庭院经济等。在从村到县的各级生态农业的试点上,曾普遍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并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能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1、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正面临重大的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期,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对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生态农业的宗旨和理念以保护农业可再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将生态观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能够实现保护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程度、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多重目的,最终实现生态合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社会生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这些事实背后,是农村人口数量的有增无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副作用。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被看做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水资源是有限的,耕地资源一旦被污染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难以恢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弱病残弱,这样的一个农村群体怎能承担农业高质量生产的“大任”?因此,有必要彻底改变现状,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走向国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1、科学技术及成果转化的限制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获得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快速增长,但是,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很快就达到了临界点,传统的依靠增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获得产出的方法,并未能使农业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转变生产方式,使其转到提高全要素的利用效率和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出的道路上来。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应用和创新方面表现的并不尽如人意,发展的步伐相对缓慢,不但在农业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严重短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相对较低,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也呈现出严重流失的状态,这些都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效果不佳。

2、生态农业的观念还未能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实施有赖于个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由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生态农业的观念还尚未成为指导人民行动的主导观念。首先,在农村由于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农民的文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数据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中。35%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而在德国,接受过专门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占了53%,在日本,75%的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虽然文化水平不一定代表着个人素质的高低,但由于生态农业是一门融合多门现代学科的综合理论,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实践产生障碍。其次,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还相对不足。农技推广经费在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也有0.5%左右,而在我国,一方面农业总产值还相对较低,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农技推广的经费只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2%,这表明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的总额和人居额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投入经费的短缺,直接阻碍了生态农业相关理念和技术的传播。

3、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涉及到众多领域的学科,比如生态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他需要这些学科的密切配合和相互融合,因此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系统学科。过去,我们往往只将生态农业作为一门独立和特殊的学科,从而重视了某一方面和某一部分,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这门系统理论的综合提升。此外,我们过去在产、学、研三个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环节上,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和分离现象。

五、改善我国生态农业所存在问题的建议

1、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对生态学规律、自然规律保持充分的认识,认真遵循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则和规律,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促使生态农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结构进行整体性的调控和优化,促进资源和能量的合理循环和流动,并以环境的承载为限,与自然环境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持生态农业的开放性和稳定性,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原理组织和安排农业经济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处于高位。

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3、生态农业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加强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4、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六、总结

在我国当前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深刻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农业经济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提出的真实的要求。为此,除了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投入,最大可能获得预期的产出外,还应该积极的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只有这样,农业经济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贲可平.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发展论丛,2011(2)

生态农业的意义篇2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增长

整体上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基本依赖优越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对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部门一样,是粗放式生产。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产业的产业部门,同样也面临着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从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全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能够节约社会资源。缓解日益紧张的资源矛盾,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分发挥农业生产要素的效能,稳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社会发展表明,粗放式社会生产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全球因为资源短缺所引发的矛盾日趋尖锐,缺乏可持续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国的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对现有的农业环境资源的保护。这里的保护应该是广义的,不光是一般意义上的功能性维护,而是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有效利用科技和管理多种手段,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效能,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稳步发展。具体实施功能可以从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探讨:

从广度上看,不再是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无限制地增加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或者违背环境规律,改变、限制农业生态环境的一些功能。而是考虑环境的承载力,避免以往粗放式农业生产扩张而过度消耗资源。历史上,一些地区出现过开山毁林种植水稻,也有的地方填湖造田;从后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人们终于看出,这样片面地以增加粮食产量为目的的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经营理念,最终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深度上看,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提出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和管理方法。发掘农业生态系统的潜能,提高资源的效能。从根本上抛弃“靠天收”、“望天田”的把农业看成是纯粹依赖自然的传统农业思想。

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由于一系列的转型,村民变成了市场的利益主体,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样受到市场利益机制的决定。普遍存在的趋利动机使保护的主体模糊。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主体为追逐利益甚至损坏环境也不意外。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保护有自身的一系列技术要求,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使这一工作还处在低水平上。人们不难发现,一些对农业生产形成灾害的原因,是生态资源的效能未能得到发挥。水库年久失修,在雨季不能正常蓄水,抗旱能力大大减弱;农田中间的道路比较原始,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转换成为可能。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转换实际上是主体经营理念的转换,主体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承担者,没有主体经营理念的转换所有的活动将会落空。主体经营理念可能转换的理由是: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的利益动机会使自己尽量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满足主体的利益要求,这是其经营理念转换的内在动力。第二、国家作为宏观利益主体,能够充分发挥调控的职能,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制约主体行为,这是主体经营理念转换的外在压力。第三、农村环境保护理念的转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是这是主体转化经营理念的群众基础。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增加内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的稳定发展,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变成现实。

1.增加生产资料的需求。面对我国出口逐步减少,投资需求受控,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就需要有钢铁,水泥一类的工业生产资料,这无疑会扩大市场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其拉动产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巨大。这是因为农村环保工作进展缓慢,诸多方面的建设还存在空白;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市场需求大;农村人口多,农村社区占绝对的比重。不少人认为,农村的发展主要是水、电、路的问题,这种把城市建设的经验完全带入农村的思想,没看到农村建设特殊性的观点显然欠妥。

2.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缩短,剩余的时间外出打工。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大量农民离乡也引发了不少的社会矛盾。虽然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贫困的农村更差。在明确农村环保主体的前提下,应该有效地利用周边剩余的劳动力,逐步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使农民增加收入和基础建设趋向统一。

3.在社会实践中推动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多样,科学治理自然环境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难题,实践的需要为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是在科技和经济落后的农村,更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以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回到社会实践中,是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

显然,上述诸方面存在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粮食产量的增加,稳定了经济发展;优化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农民收入的增加,既进一步增加市场的有效需求,缓解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又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缩小城多差别;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推动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反过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方面。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农业生产力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不协调;部分农民收入不高,农村贫困人口多,在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大;一般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农民任意建房,有的建筑物妨碍交通,有的建筑物不利水利设施的建设;住房建设不集中,既占用了宝贵的农田,又影响农村社区的形象。这些存在的问题,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精神文明滞后的状况。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发展最终都要体现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是包括农业生产力在内的生产力系统的协调,而不是片面地发展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发展社会协调的生产力来实现国强民富,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梦想。体现时代要求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充分体现中国社会生产力根本性的跃迁。这一伟大成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的,无疑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能够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反作用。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全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国情,结束贫穷的历史。这无疑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规划和建设农业社区,无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区散居的混乱局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极大地提高农村社区的形象,使农村社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从深层次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传统的视角是重视外在的,这对于制度建设是积极的。但是,合理的制度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要求。特别是在制度基本明确后,社会发展的主要来自于人的贡献,否则,无论多么美好的制度将受到人的惰性的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环境,要比社会援助满足生活需要更有价值。人们从注重制度的东西转向关注客观事物内在的联系,这无疑是传统思维方式的革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必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生态农业的意义篇3

关键词:文明生态村,建设,意义,问题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而且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推进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把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创建文明生态村对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1 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义

1.1创建文明生态村对促进现阶段城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创建文明生态村进一步促进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并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1.2创建文明生态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创建文明生态村不仅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而且还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达到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管理民主”的目标[2]。文明生态村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过程中并在不断地完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农村发展的新环境,同时,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宣传教育,加速了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并培育了新时代的新农民,并且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总之,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一场伟大的乡村革命,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但对于如何建设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3 创建文明生态村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之一,并且“脏”“乱”“差”等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重要的问题[3]。

2 创建文明生态村存在问题

2.1人们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意识不强

创建文明生态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农业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群众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主体,因此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参与,但是包括许多群众、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人,特别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意识不高,并未起好带头的作用。

2.2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虽然政府制定了很多的惠农政策,强调有关涉农部门在资金、项目方面加强协调、集中向第一批创建村倾斜,但由于具体措施不到位,与创建活动联系紧密的各项专项资金使用较为分散。财政在“村村通”、绿化、沼气建设等方面也有诸多补贴,但资金投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4]、[5]。

创建文明生态村中通水、通路、通电、改厕、改圈和建设生态家园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取消了农业税,乡(镇)村两级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于行政拨款,这些经费主要用于支付行政人员的工资和日常工作的运转,不可能再向城镇或村庄的建设进行投入。

2.3 村庄规划不够规范

相关的专业的规划部门专业人员少,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村庄规划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实地勘查和论证。虽然一些已创建的村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规划,而且进行了实地勘察和论证,但由于受资金不足等各方面的制约,在制定规划时也是着眼当前的多、考虑长远的少,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

缺少科学的农村规划既不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拉大城乡之间差距,农民占有的社会资源会越来越少,不利于和谐发展。

3 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建议

对于创建文明生态村不仅内涵丰富、工作繁杂,而且涉及面广,所以需要精心组织,不断地加强政府对其领导,才能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6]。

3.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百姓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力度,努力转变群众思想,进一步加强群众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认识,努力做到“四个讲清楚”,即:把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讲清楚,把创建内容、途径、方法讲清楚,把农民群众创建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讲清楚, 把各级各部门的帮建政策讲清楚。

3.2 开辟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创建文明生态村投入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投资机制,坚持以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是以地方和群众投入为主,国家扶持为辅。争取国家水保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林业建设资金、生态建设资金、农业开发资金和地方财政等多方面资金的投入,并加强资金管理,建立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创业[7]。

3.4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建立文明生态村的示范区,制订完善的文明生态村的总体规划,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的结合起来,提出可行性的治理办法和相应的有效的政策措施。

抓好文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技术,努力提高示范区建设的科技含量,认真做好一批样板示范工程。

3.5发展循环经济[7]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并力争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广资源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大力发展绿化工程,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乡村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8]

通过政府及其他方式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村庄的规划指导与建设,加强对百姓的集中式的管理,以改善整体的农村生活条件及面貌,统筹安排好、建设好农户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及公共福利事业等场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增长。不断的整合农村的资源,如人力资源、闲置资源、社会资源、管理资源等,努力打造农村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杨文会,邵玲丽文明生态村建设对促进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

[2]李翠竹,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9 (1):8–11

[3]黄国勤,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229

[4]徐立敏, 彭克明,赵宏伟,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25,1856

[5]佘黎,双华军,生态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思维[J].甘肃农业,2006(2):37-28

[6]尹慧英,关于赴承德、秦皇岛考察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报告[J].黑河学刊,2008 (1):60-63

[7]邱卫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广场,2008:70-72

[8]沈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11-15

[9]尹正江;李颜,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09(2):8 -9

生态农业的意义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4-0051-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这一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文化视角看,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了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更表明我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文化解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就提出过,当时的“新”主要是强调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强调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使昔日的旧农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构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是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的。这种文化背景源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刻理解。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般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其中,农业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中处于基础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农村发展严重滞后。虽然党中央、国务院近几年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但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业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通过新一轮的农村改革与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改革与建设的最终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也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不可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同志要求全党要“统一思想,科学规划,扎实推进,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从而使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社会主义公民,真正享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揭示了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三种形态的文化发展要求及其内在联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既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目标,又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生产,创造足够的社会财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众多农村人口享有充分的物质形态的文化成果,同时通过使农民树立新观念,应用新技术,促进农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马克思辨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就不可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需要。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中之所以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放在首位的根本原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既是精神形态文化的建设目标,体现了物质形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物质形态文化和精神形态文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还要深入挖掘整合带有浓厚乡土风情的农村文化,形成与社会主义道德相统一的乡风民情。 这种产生于物质生活基础的精神生活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生活信心,从而为发展经济、创造物质财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和村容村貌建设,既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又给精神形态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管理民主”是制度形态的文化建设目标,它建立在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之上,又是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文化建设成果的保障。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就要把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与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制定完善农村民主制度结合起来。总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这五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诉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柱。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新”更多的体现在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诉求上。二十多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发展举世瞩目,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三农”问题依然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瓶颈,因此,我党清醒认识当前农村面临的新形势,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必须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从旧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与和谐社会一致的思想理念,运用一种文化思维,着力挖掘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揭示其文化诉求。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进一步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的文化建设,重点加强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利益,有效防止城乡发展失衡从而制约全面发展的情况发生。

第二,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十分激烈,西方敌对势力继续对我实行“西化”、“分化”政策,利用各种渠道与我争夺群众。事实表明,这种斗争不仅发生在城市,也发生在农村。农村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落后文化甚至腐朽文化就必然去占领。在新形势下,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建设,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有益文化占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三,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他们求知、求美、求乐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氛围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农村科技教育发展还相当落后,农村医疗和卫生条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方式单一。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只有顺应农民群众的愿望,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的文化建设,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保障他们的各项权益,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促进农村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第四,农民素质的提高、各种关系的协调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要靠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当前,有些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还滞后于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要求。另外,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时,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现期。当前,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开放性和流动性大大加强,原有的区域界限和地缘关系被打破,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各种矛盾突出,各种利益关系亟待理顺。因此,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文化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各种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应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关注其文化意义,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文化的角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民族的文化自觉。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第一,树立和谐发展的文化意识。要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坚持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的社会进步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注意把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农村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更加注重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生活环境,在协调发展中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二是要坚持高效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具备发达的物质文明。要跳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低效益、非协调的增长方式,讲求高质量、高效能的发展。三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农村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激发农民主体的创新精神,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新型发展道路。

第二,树立和谐治理的文化意识。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优化社会服务质量。一是要健全民主与法制。民主是公平和效率的体现,民主能够造就和谐。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权力监督,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要广泛集中民智,关注民意,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切实推进村民自制。法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村,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二是要维护公平。国际经验表明,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经济利益共享问题。要坚持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切实关心农村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努力扩大其就业范围,逐渐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树立和谐生态的文化意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培育以生态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倡导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社会价值观念,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要保护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认真治理农村企业的大气、水、声等环境污染。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坚持节约优先,积极倡导节约意识,形成节约新风,建设节约文化。农村的发展应是可持续发展,在加快发展之时不忘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第四,树立和谐人际的文化意识。要在农村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使每个村民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形成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在农村培育团结、友爱、诚信的人际关系。团结之功,体现和合之德。重视加强党内的团结,加强党同农民群众的团结,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加强村落之间的团结,加强邻里团结,把多方力量紧密团结起来,才能释放出巨大能量。此外,还要倡导友爱向善、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以自己的友爱之举赢得他人的友爱之心,形成宽容谅解、豁达大度的精神风貌。最后,要在农村大力倡导诚信精神,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立身做人以诚为本,不欺上媚上,不瞒下压下,不文过饰非,不弄虚作假,做到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无欺无诈、真诚相处。

参考文献:

[1].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2.

生态农业的意义篇5

关键词:金山;现代农业;园区;田园城市;生态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

团结、胜利、圆满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创新思维对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提出了里程碑式的创新论述:“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听了振奋人心,看了鼓舞士气。十六届五中全会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上海金山农业园区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与政策上的支撑,金山农业园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思想渊源于田园城市的理论

108年前,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霍华德先生在《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出版,霍华德先生提出了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已被规划界视为生态城市的思想奠基,书中提出了如下昭著于世的观点:

田园城市是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生态城市。这种城市的增长模式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如3―5万,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10万人以上)布置,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

在每个田园城市里,既有城市生活居住社区,又配套齐全文教卫体等基础设施:同时集中布局产业功能区,为产业工人提供就业岗位与经济支撑;而区别于传统城市是其生态理念,田园城市的周边是大片、大面积的生态用地、农业田地,确保田园城市的生态品质。通过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田园城市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成功实践,金山现代农业园区是上海市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之一,园区规划以发展科技含量高、消耗少、污染少的生态型农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动植物优良品种繁育、生物高科技、蔬菜与花卉、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绿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及都市型农业。借鉴田园城市理论,本文试图提出金山农业园区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营建模式:田园城市中心是金山农业园区与镇政府所在地、人口约2―3万人,是整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活社区3―4平方公里,文教卫公共配套与市政配套完善,居民在这里可享受城市现代的现代文明;配套工业区4―6平方公里,入驻的主要为清洁环保型工业区,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大比例的就业岗位;结合农业产业,周边布局4―5个农民聚居点(下简称新村),每个点约1000―2000人,他们都是农业产业工人,就近工作于邻近的农业产业园。中心与村、村与村之间以便捷的、不同等级的公路相联通,之间以不同种类的绿色农业产业园相填充。

根据金山农业园区总体规划,金山农业园区的发展理念是“科技领先。效益显著;世外桃源,诗情画意;品牌卓越,人才荟萃”,实现“生产、生产、生态三位一体”,促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

金山农业园区的发展理念与田园城市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谓田园城市,望文生义,田园说明其有农村优美的田园生态环境,城市说明其有城市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田园城市就是一种体现城乡一体化、体现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以及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社会形态,她既是未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明日的社会主义新城市。

二、发展动力是产业结构的创新

城市发展最彻底的动力是产业与制度的更新。如果说上面的论述只为农业园区提供了外在的框架网格,那么下面就要讨论深层次的就是产业结构的创新。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处在工农关系、工商关系综合调整时期:而现实却是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仅0.79:1,发达国家已达4:1,深加工不足,农业产前、产后与产中链接偏短,农产品国际流通不畅。故金山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结构的创新可从两个方面探索:一是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引导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嫁接提升。

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要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无非有两条途径,一是替代高产农业,以经济价值高的农业品种替代经济价值低的品种: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由现状的分散的个体经营的模式变为集中的规模经营,农田农地流转出来,集中给农业经营能手。

引导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嫁接,促进产业结构能级提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告诉人们。杂交的品种成功之处是能保留嫁接个体各自的种源优势性状,达到优势互补。劣势互消的目的。产业也是这样。第一产业农业具有环境生态优势,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具有经济效益优势,如果把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组合,将延伸第一产业的产业链,衍生新兴产业。首先农业与工业组合。将形成现代农业加工业,农业产品原来仅为低价值资源型商品,经过工业深加工。附加值大大增加,农业与工业之间形成产业协作,距离邻近,互相促进。再次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组合,将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形成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良好生态环境为旅游服务业、体验农业提供环境、背景与场所,协同带动休闲娱乐、宾馆餐饮业的发展;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这里放松身心,倾慕于自然回归,寻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心境。

三、构建廊下示范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上世纪80世纪年代初,提出“小康社会”。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提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和谐社会时代特征的新农村。

基本特征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1、体现城乡统筹要求,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加对农业与农村的投入,明显改善农村的生活和整体面貌。

2、体现农业现代化要求,更新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能力。

3、体现农村现代化要求,具有完善的

公建配套与市政配套。农民生活方便,能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能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4、实现农民富裕的愿望,通过拓展农产品市场、挖潜农业内部潜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转移农民富余劳动力等各种途径以广开农民增收渠道。

简单地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体现“六新”“六有”要求,“六新”即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保障、新风尚、新水平,“六有”即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健全的民主保障、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优美的村容村貌、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有较好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

(二)金山农业园区构建社会义主义示范新农村的意义

1、金山农业园区构建社会义主义示范新农村有深远意义,它是建构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实验基地。今年2月书记在中央党校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进行深刻阐述,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6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目前人类社会从环境景观角度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社会形态,一种是城市社会,另一种就是农村社会。那么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社会形态又是怎样的呢?能否推出一个模式,能否树立一个榜样,让大家来参观、来研究、来学习呢?如果这样,建构我国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就会像当年改革开放前搞深圳特区一样轰动世界。它也是实现上海市三次产业示范全国的关键一环。近代中国发展发展史表明。上海一直扮演着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的角色。首先,上海自解放后至上世纪90年代一直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大基地,为全中国提供1/3的GDP,其次,在第二产业方面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自上世纪90年代至进入新世纪后通过“退二进三”,致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方面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上海能在第一产业农业有所作为吗?能否发挥良好的基础设施与技术平台以及人才集聚集的优势,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的示范基地吗?它还是展示金山区区位优势的重要举措。金山历史优势产业是农业,历史发展到今天,“优一进二”是时势的要求,快速推进工业发展已是当务之急。51平方公里的农业园区已然是全中国最大的农业园区(崇明岛除外),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40%不到,金山农业园区做好了,就会对10亿中国农民具有示范作用,将引领中国农业、农村改革新方向,其意义将是十分深远的。

生态农业的意义篇6

关键词水稻;生态环境;发展现状;治理意义

1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物及城乡生活污水逐年增加,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农用水体与土壤污染加剧,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农作物病虫草害严重,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成为普遍[1]。

我国人多地少,近年来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科学,导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7%,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km2。黑龙江省水资源匮乏,每年干旱面积达106.67万hm2。同时,因不合理不科学用水,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我国有533.33万hm2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农村环境污染呈蔓延趋势,废污水随意排放,秸秆焚烧,人畜粪便进入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农业生产每年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十分惊人。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124万t,平均用量在400 kg/hm2以上,鹤岗市郊区年化肥用量达到9256 t,平均化肥用量高达450 kg/hm2。农民几乎不施用有机肥,连续多年使用化肥,化肥应用指标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化肥的大量使用,使氮素浪费严重,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农业污染加剧。wWw.133229.COm

农药污染也十分严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933.33万hm2。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十分混乱,随意添加组合的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鹤岗市郊区每年使用农药达到12 t,除30%~40%左右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耕地及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

农业生产中由于投入品的不合理应用,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而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因此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2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资源与环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水稻优势产业带的主要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33.33万hm2(2007年),约占东北水稻面积的60%左右,比北方14省市水稻面积的2/5还多,位居全国第九,总产量为1 650万t,商品率高达952万t/a。鹤岗市下辖2县1区,区域内耕地面积47.2万hm2(包括绥滨县、萝北县及宝泉岭管局)。水稻种植面积15.67万hm2,其中宝泉岭管局11.67万hm2,县区4.00万hm2。水稻平均产量为7.0~7.5 t/hm2,稻谷产量115万t,其中县区27.5万t。

从生态环境上看,黑龙江省发展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开发晚、人口密度小、工业化程度低和森林覆盖率高等原因,该地区空气清洁,自然环境优越,稻田灌溉用水质量优良。全年冬季严寒漫长,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种类少,发生程度较轻,本田使用化学农药数量也少,尤其是对生产绿色稻米影响很大的生育后期农药使用量远远低于南方省市。

黑龙江省生产的粳稻深受国内外销费者的欢迎,发展生态农业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超量使用,农田有机肥施用少,耕地质量下降十分严重。土壤有机质从5%下降到2%。同时,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方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出现品质下降而出现卖难的现象。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促进耕地养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鹤岗市水稻生产已发展成为区域内的优势产业,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水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沟渠不畅,农药化肥的盲目大量使用,农业新技术应用面积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3-4]。因此,通过加强水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稻生产条件,运用优质、高产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新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种稻水平,科学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发展该区域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3参考文献

[1] 刘京希.生态政治理论的方法论原则[j].江海学刊,2001(4):64-69.

[2] 隋维钧,李惠芝,梁淑华,等.发展绿色农业走农业与生态和谐发展之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79-80,86.

生态农业的意义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农村,繁荣农村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形成了三鼎支农的态势,本应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重要支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非常差,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造成了三鼎难支农的局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寻求改进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金融生态的理论,通过构建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以期能够为分析和改善农村金融质量做出一点贡献。

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学概念,由周小川博士(2004)最早系统性地引入金融领域,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和研究金融问题,开创了研究金融问题的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运用金融生态的理论,研究了我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将金融生态定义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的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7)将金融生态定义为金融与非金融成分环境之间通过资金和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在参考他们的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村金融生态定义为农村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具有关联性、适应性、相互依存性、演进性等特点。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和谐以及各种生物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和谐构成良好的自然生态一样,各类金融主体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金融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也构成金融生态平衡的根本标志。其中金融主体包括农村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各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以及农村保险机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的经济基础、社会信用、中介服务、法治环境、政府公共服务等。

由于我国城市与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基础、法律环境、社会诚信、中介服务,还是在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构建农村的金融生态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时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指标来评价农村的金融生态质量。

2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必须基于农村的实际情况,能够真实地反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程度,并能够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充分度量农村生态金融系统的质量。

2.1.2 系统性原则 金融生态是用生态学的视角研究金融问题,是个系统性的理论,因此在选取指标时既要选择反应农村金融机构的指标,如金融机构流动性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等,也要选择反应金融机构所处的金融环境的指标,包括金融机构所处地区的农村经济基础、社会诚信、政府公共服务、法治环境等,通过系统性分析才能够真实地反应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质量,也才能够找出农村金融质量差,农村资金外流的真正原因。

2.1.3 层次性原则 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分为若干个更小的子系统,这些不同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在确定指标时,指标间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避免简单加总而导致评价的低效性。

2.1.4 可操作性原则 由于国家在做调查统计时,并没有像统计城市数据那样对农村数据进行逐项统计,使得农村的很多指标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在选取指标时需要考虑到可操作性的问题,保证所选指标数据能够如实获得且易于量化,对于数据难以获得又不能用相关指标替代的对金融生态系统影响的指标,要从指标体系中剔除出去。

2.1.5 可比性原则 农村是个大区域,包括若干个村、镇、县,在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进行评价时,所选用指标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就是在相同的年份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的比较,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情况进行比较。如果选用的指标不能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比较,该指标体系的可信性就十分差,利用该指标体系得出的评价结果也就难以令人信服,从而也就失去了该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2.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设计

农村金融生态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和其赖以存在的金融环境构成,为此农村金融生态指标评价体系也相应地由金融主体指标和金融生态环境指标构成,基本框架如图1。

2.2.1 金融主体指标的设置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农村地区金融主体实力和金融生态进化演进的动力的重要方面。本文选择三项基准指标加以衡量:①安全性指标。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其风险一旦发生,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局部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选择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加以衡量。②流动性指标。流动能力是金融机构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衡量银行变现能力和偿付能力的主要指标,金融机构只有保证资产的流动,才能保证信贷资金的正常循环周转,金融机构才能生存和发展,流动性不足,就极易造成支付风险,导致金融秩序混乱。本文选取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比、贷款与核心存款比和现金与总资产比三个指标。③营利性指标。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果最终都会反应到收益或者亏损上,取得合理利润是金融机构增加积累、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基础,同时营利性指标既可以衡量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也可以反应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本文选取平均资产收益率、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两个指标加以衡量。

2.2.2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设置本文在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是农村经济基础。农村实体经济是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根据、服务的对象和生存的空间,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好,产业结构合理,就会吸引较多的资金服务农村经济,为农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农村经济的壮大,使得农村具有较强的偿还能力,在信用环境、法治环境等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处在经济基础较好的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质量也较好。为此本文选取经济规模(农村GDP、农业产业化产值、农村工业产值)、产业结构(传统农作物产值占农村GDP的比重、农村工

业占GDP的比重、工资性收入在农户收入中的比重)和市场化程度(民营企业占农村GDP的比重、农产品的社会收购总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农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三个指标衡量农村的经济基础。

二是农村社会诚信。一个地区的诚信文化、企业和个人诚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机构改革信贷经营的空间结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农村作为一个广大的区域,信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进入农村的资金量,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在此,选择农村逃废债额占贷款总额的比率、农村拖欠款增额(包括电费、税费、通信费等)、农村信用户数占农户总数比重三个指标。

三是法治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产权,有效地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避金融债务行为的发生。目前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的经营效益不高是一个原因,农村的金融法治环境不完善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有建立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才有利于农村地区形成“资金洼地”,吸引大量资金流向农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又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才能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以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用农村每亿元GDP经济案件发生率、法院结案率、金融债权诉讼费用率等指标加以衡量。

四是地方政府行为。政府干预经济和金融的现象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在以前,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对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综合各国及历史的发展情况来看,适当干预能够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不当干预会阻碍经济金融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农村地方政府行为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选择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占农村GDP的比重、因政府干预当年产生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政府工作人员占当地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三个指标加以衡量。

3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及意义

农村金融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综合农村金融主体和金融主体所处的金融环境进行评价,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计算。

3.1 因子分析法介绍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把一些错综复杂的彼此之间有机联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当几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和贡献率达到80%以上时,就说明这几个公共因子集中反映了问题的大部分信息,且彼此之间不再相关,信息不再重叠,再以各主因子贡献度为权重的大小,即可以分别求出所研究系统的综合评价值。本文之所以选择因子分析法来综合评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就是因为因子分析法可以克服所选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信息的重叠,可以很好地对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各因素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影响程度。

3.2 评价步骤

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

其中:di表示标准化后数据;xi表示原始数据;x表示某项指标的平均值;σ,表示某项指标的标准差,标准化的时候注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等逆指标,要先将其转换为正向指标。

第二步:计算因子得分和因子的累积方差和贡献率,并根据因子选取原则(累积方差在80%以上)选择主因子。

第三步: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得出具体区域的农村金融生态综合评级得分。

生态农业的意义篇8

1农村生态文明文化生态建设现状

文化生态研究源于生物系统与人的关系。在国外,关于文化生态研究起步比较早,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但是,关于文化生存抵抗的研究却比较少,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研究也还刚刚开始。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关系,可以说还无人问津,在国内也亦如此。因此,曹静、黄正泉[3]率先在国内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进行研究,并发表《论农村文化生存抵抗与高等教育》一文。从理论层面上来说,通过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概念的改造与理论提升,将丰富教育文化生态学概念的内涵;研究高等农业教育与文化生存抵抗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丰富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视角,研究农村文化生存抵抗和农村生态优化的规律、原则、途径,将生态智慧贯彻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拓宽文化生态学研究视域,进一步加深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深度。从实践层面上来说,从优化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优化农村文化生态的角度,重新确定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方向、目标,一方面可为高等农业教育专业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将文化生存抵抗概念纳入到生态位关系,并融入到对农村文化生存的现状分析,使从农村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野不再局限于农村文化内部,将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功能首次结合起来,透过对两者发展现状的分析来深入探讨两者的本质联系,将农村文化生存抵抗这一概念再细分为农村文化生存潜能、农村文化繁殖潜能、农村文化保护和抵抗潜能等,并结合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来探索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各种原则和有效途径。北京、贵州、四川等省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调查显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足,推行力度不够,是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不仅使生态文明的理念难以深入人心,而且对于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难度加大,这两个方面都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农村信息化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研究

无论是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在南非、马拉维、坦赞尼亚等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大量旨在考察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结构的研究,并将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研究显示,农村具有广泛的信息需求,涵盖了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教育、经济和法律等众多领域;同时,几乎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有自身特色的信息需求。杨美英、徐春、黄友兰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在服务设施、手段、内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难以满足“三农”发展需要。王宝庆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视角的调研指出,样本村的信息服务总体水平较好,信息资源建设等评价一般。孙素芬、罗长寿从农村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建设、传输手段及组织体系方面,对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赵静、袁志超从“菜贱伤农”典型案例分析基层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各个环节,认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低下导致“菜贱伤农”。刘世洪等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估测法、德尔菲法等,研究创建了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法”,并对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测评。胡昌平认为,以区域农业特征和用户需求为导向,针对特定区域的网络农业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可以形成集成化信息服务能力。徐学东,张春玲指出,提高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必须明确发展战略重点、加强组织与领导、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加快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创新投入与营运机制和加强信息意识与人才培养等。贺玢认为,农业信息化服务补贴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农民的信息意识。

3城乡生态和谐建设现状研究

城乡生态和谐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与农村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普遍存在的。各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基本上都经历过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对乡村生态的毒化和城乡生态相互毒化的过程。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恶化也正经历着与其他工业国家一样的历程: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也正遭受严重破坏,且城市生态恶化正出现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生态恶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城市的转嫁,二是来自农村自身的积累。王雨辰认为,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各自以自身为中心,使资源的分配利用不能统一协调,进一步加剧了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的进程,所以生态文明应在城乡统筹中实现。生态文明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也是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农村实现生态和谐面临着各种矛盾:环境保护重城市轻农村,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形成恶性循环,城乡发展资源不均衡导致农村环境环境问题。

4农村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现状研究

陈志尚认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立法不完善,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的法律、法规,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等领域存在立法空白的问题;2)农村生态环境执法不严;3)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4)缺乏环境知情权与环境事务参与权;5)环境教育落后,公众环境意识欠缺。邹冬生,高志强认为,我国政府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存在制度缺失,主要包括干部政绩考评任用机制的缺失,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缺失,监管体制的缺失,财政保障体制的缺失,科技支持保障机制的缺失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等。姬振海[18]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无论在环境立法还是在环境执法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城市中心主义。环境立法上的“城市中心主义”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立法供给严重不足。二是农村环境法律的不适应性。环境执法中的“城市中心主义”,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环境管理设置中的城乡差别和环境保护投资商的城乡差别。城乡环境二元趋势导致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的出现,将进一步加深农村地区的环境恶化。

5结语

生态农业的意义篇9

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城市高度发展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人对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对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实现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首先,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指导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就要形成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的理念。其次,要重视建设紧凑型城市,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社区。新城市主义认为,环境时代的邻里空间应该是“紧凑的,适于步行的,混合功能的空间”,而且包括“多种内型和价位的住宅”,还有“一系列的公园”[1]。新社区理念更注重将生态可持续思想生活化,具体化。正如新城市主义所述:“我们提倡改进公共政策,开发实践来支持下列原则:邻里应当是人口多样和多种用途的;社区应当既为私人车行,也为行人和公共交通设计,都市空间应当包括那些反映历史,气候,生态和建筑技术的建筑和景观艺术。”总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下,城市生态化不再是单纯的结合自然与节能问题,生态化作为现实目标更需要从技术,经济和社会上全面思考,只有与城市和社区发展结合起来整体看待,生态化才具有实际意义。

生态农村的发展建设

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地设计、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1加大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培养生态文化意识。地方政府机关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引导民众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其次,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对辖区内农业资源的保护、农业生态污染防治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或者破坏的行为实施监督管理。增强群众环保意识,逐步培养生态文化意识。

2强化环境整治力度,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整村推进、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目标原则,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集镇为重点,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农民住宅等方面的规划建设的同时,注重生态化发展,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肥料,推广农业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降低和杜绝农业污染,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建设生态农村,还要推进农村沼气化进程,减少农村林木砍伐,协调与林业保护之间的矛盾,切实保护农村生态。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高效无害化,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达到治理与发展双赢的目的。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建设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主要有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利用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等几种方式[2]。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是一种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影响最小的利用方式,是一种对自然负责任的旅游,它建立在环境影响评价和旅游开发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同时还有严格法规制度的管理,以防止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生态旅游能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护工作的开展筹集资金,带动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使生态教育深入人心。因此,生态旅游是促进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最佳结合点。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基准,统筹兼顾,全面考虑,按生态学原理去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我们应根据生态旅游系统的变化其结构和布局,尽力维护生态平衡及环境效益[3]。可见,一个良好的生态旅游系统应具备和谐的结构、高效而经济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既能突出自然的真、善、美,又具有净化环境污染能力,发挥最佳的生产效率,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态旅游场所。

生态农业的意义篇10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和部署我县农村工作的重要会议。刚才,小杰同志总结了我县过去一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新一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讲得很好,很到位,我完全同意。会上还表彰了一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先进典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斗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解放思想。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农”问题事关全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自*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一系列新的惠民政策,明确提出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脱贫奔康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农业在自然灾害较多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农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多。二是种养业结构调整进展较好,搞种养、上项目、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已深入人心,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县26个新农村示范点累计投入资金7542多万元(村或村民自筹5329万元),完成农房改造953户、村道硬底化改造72.8公里、农村饮水工程19宗、沼气建设491宗;建成农村卫生站30所、村级文化室17个;充实农村调解员108人;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四是林业生态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农村其它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但是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居安思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县农村工作仍然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处在起始阶段。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结构、农业的区域布局、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民生活还不宽裕,农民增收缓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可能性较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五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六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农村各种不稳定因素还较多,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还十分繁重。这些情况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推进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务必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长远意识、开放眼光和市场观念去谋划农业农村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一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为总目标,以“立足长远、以人为本,减少农民、缩小农村,抓劳动力进城市、抓农副产品进超市”为指导原则,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1、以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进一步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路子,着力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优质、高产、适应性为主要目标,不断选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动植物品种,重点推广袁隆平杂交稻、优质水稻种植,大力发展具有紫金特色的三华李、荔枝、龙眼、春甜桔、金萱茶、山楂、优质蔬菜等特色农业,推广瘦肉型猪、蓝塘猪、三黄鸡养殖,逐渐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结构调整格局。二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做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引导和鼓励发展农业协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这些组织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带领农民致富。

2、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我县农村(包括圩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脏、乱、差”较为突出的局面。为此,要按照“规划科学,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封管造”并举,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管理;继续抓好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培育和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二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五改”(印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工程,开展“治理农村污染源,建设新农村”活动,达到“三无四有五好”(“三无”,即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宜林荒山;“四有”,即有村庄规划、有卫生村规、有环卫队伍、有环卫设施;“五好”,即基础设施好、污染治理好、村容卫生好、绿化生态好、村民意识好),促进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三是要加强村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抓好村庄规划,以规划促新农村规范建设;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村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不能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

3、以加强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提高新农村建设后劲。要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村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要加强新农村农民后备军建设,对初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知识型和技能型的现代农民。二是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充分发挥县、镇农技推广中心主阵地作用,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实用技术培训,经常性地开展田间管理现场培训,发放实用技术小手册,努力使每个农户都能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三是要继续坚持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使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掌握新技术。四是要经常性地与劳动、扶贫、科技等部门联系,搭建培训平台,通过培训,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就业技能得到增强。与此同时,要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继续加强农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教育,扎实创建和谐农村、和谐家庭,逐步形成农村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尚。

4、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为重点,建立完善新农村基本保障制度。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在全县建立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着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快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要尽快完善、解决城郊和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认真落实五保户供养政策,使广大农村的弱势群体实现应保尽保,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所有困难群众。

5、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全面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要结合今年的村级换届,选好配强村级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村两委换届结束后,组织部门和各镇要认真组织好村干部培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要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推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要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扎实开展群防群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好农村工作,创造农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任务艰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转变工作作风,狠抓任务落实,确保扎实推进和有序发展。

一是必须做到精力到位。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以夯实农业农村工作基础为着力点,突出以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切实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来。要从调查研究入手,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推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与措施,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使我们的工作积极主动,扎实有效,不断提高领导和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二是必须做到投入到位。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真正做到对农村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项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在资金的分配上,要防止“天女散花”,“遍地撒网”,不搞平均主义,保证重点工作,保证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资金拨付上,实行动态管理,对发展势头好、推进力度大、项目建设标准高的村镇,重点倾斜支持。要引导农民充分发挥积极参与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增加生产性投入,增加劳动积累。要大力引进外资,积极争取较大型农用工业、食品行业的企业以及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和涉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