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十篇

时间:2023-08-09 17:40:30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1

一、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涵

公民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多种方法,旨在培养公民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其重点在于培养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等社会关系中所需的公民素质。教育活动将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素质要求设立为教育目标,量化为课程标准,并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对象养成良好意识并培养优良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将“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定义为:国家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校高职学生所实施的,旨在培养高职学生适应民主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社会主义公明的教育活动。

二、高职学院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大多数院校以“重技能”为主要教育目标。但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将逐渐成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大众化教育不仅带来了社会素质整体提高,也逐渐认识到公民素质的重要价值。但现如今高校很难将“公民素质”纳入到常规的教育教学当中,公民素质教育大多还只是纸上谈兵。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认识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专业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毕业就业为导向。因此,多数高职院校在设立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并且更倾向于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和实用性的专业人才。学校愿意对特色专业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而对公民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同时,高职院校忽视了公民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中重要性,存在把公民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开设的大部分课程是专业课和实践课,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课课时十分不足。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不全面

据了解,目前我国鲜有高职院校开设独立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目前的高职院校大都将公民素质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当中,这就导致了将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混为一谈。大学是青年思想、性格、人品趋向于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自律和他律的关键时期,而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重于政治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并且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比较守旧,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单一

公民素质的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公民素质教育过程应该是系统和全方位的。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还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学习,没有有效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失去了与社会交流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在认知形成中的知行合一过程,使得学习的知识和理论不能及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造成上课学习只是在课堂浪费时间,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文明行为的养成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公民素质教育,将其纳入学校整体规划

针对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的情况,首先学校要整体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公民素质教育的认识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学校领导及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公民素质教育对于育人的重要性,对于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体系及教育大纲,形成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意教学,让学生真正在课堂内外学习到知识、养成好习惯,成为社会的真正栋梁。

(二)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探其课程改革有效途径

1、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课堂讲授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必要性,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包含了部分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应进一步完善公民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科学的将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借助这个前沿阵地,开展好公民素质教育。

2、有效实现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完全依靠课堂讲授,会使得学生疲于应付知识的吸收。公民素质教育不仅也要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更应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的有效形式之一,可以通过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三下乡”等实践性教学形式让学生广泛的并且有兴趣和激情的参与其中。此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并有效将学生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三)建设良好校园文化,营造公民素质教育氛围

学校还应重视在提升学生公民素质中媒体发挥的巨大作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等媒体是提升学生公民素质的重要阵地。通过媒体的褒扬先进,鞭挞落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满是正能量的生活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引导学生在处理事情时能够作出客观和理性判断,以此来加深对高职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2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55-03

关于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的一般理解:包括知识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生活态度等方面;其从政治学角度来说: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从国家层面来说:包括政治积极参与、法律意识、正确权利观等思想;其从社会生活层面来说:包括遵守法律、独立、勤俭、团结、互助、诚信等社会公德。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社会和人本身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大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社会的培育和他们的自我完善。社会的培育方式有很多,但教育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和保证。“因为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具公民的备基本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人的社会性注定了人要生存和发展必然从而必须向社会敞开,具体地说是向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敞开;教育无疑是使向着社会敞开的人最后能真正地走人社会并与社会融合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水平为根本宗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的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政治参与、法律信仰、权利义务观念、等方面为重点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提高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活动,目的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将来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能对国家、社会和自己负责。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能够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社会局面。社会各阶层综合素养的高低是构建和谐良好社会的关键。其中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各阶层的特殊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其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主人翁意识不仅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动力,更是为构建稳定的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加强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注入新鲜的血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是人身心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高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与以往相比显得更为复杂,如:生活和学习的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多样化、社会化等,导致其生理和心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甚至是负面的,如价值观扭曲,政治信念模糊、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严重阻碍了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提升,以及其综合全面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加强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引导其自立、自强、修身、爱国,提高其综合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目的就在于“构建一个集中与民主兼备、纪律与自由同在,人民在统一意志下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关键是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和参与建设的程度。高职大学生作为民主法制建设的承担者之一,通过对其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增强其法律素养、民主法制意识、培养其民主思想理念等,从而对社会各阶层的建设者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和促进整个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建设。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现实审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观念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多数高职院校仅考虑市场需求去设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设立专业课程,注重把学生培养成高级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对特色专业投入与关注,而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缺少理性认识,缺乏应有的重视。在教育观念上,高职院校认识不到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公民素质的理解的较为不清晰,甚至将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与普通的素质教育混为一谈。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开设的大部分课程是专业课和实训课,重视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公民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的远远不够,离我们预期的目标相去甚远,忽视高职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公民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处于一种尴尬地位。

(二)高职院校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高职院校往往把公民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搅和成一块。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进行教育,提升其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提升其心理素质的;这些只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还没有涉及到。甚至有些缺乏条件的高职院校就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公民素质教育,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如厚重的政治色彩,内容枯燥无味,理论空泛而又苍白无力等,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难以接受。这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方法有待科学化

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最为基本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师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和学生被动的接纳知识,学生没能有效的参与正规的公民行为训练与公民角色体验的实践活动,对现实生活不太了解,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缺少与教师在情感的互动与沟通。这种传统落后的教育方法极易使学生出现叛逆心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发挥出来,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失效不仅是观念意识和内容体系的问题,更在于方法的不科学和途径的单一。

三、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将从在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正确的公民素质教育观念

教高[200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由此可见,公民素质教育是现今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保障,是社会、民族前进的基石。所以,高职院校领导者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认识,把公民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完善其教育体系,突出公民素质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把培养合格“四有”公民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多邀请一些专家给学生开设关于公民素质教育的讲座,多在校内外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让公民素质教育渗透到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创建科学化、系统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体系

上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而没有设立自己专门的课程内容。所以高职院校要在已有的教育内容上进一步的创新强化,创建科学化、系统化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体系,逐步把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融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的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不仅要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境界和道德情操,而且还应当强化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主体意识、法治意识等公民意识教育,把培养现代高素质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社会,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还要以实践教学为契机,把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虽然课堂教育是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也要注重高职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的实践训练,学校要利用资源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机会,要让高职大学生全面的参与公民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内化理论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公民行为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为了强化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其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应该要多元化发展。除了上述的传统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首先,改进高职大学生管理方式。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普遍弱化,他们思维活跃但自控力不强,自我要求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心,针对高职学生的这些特征,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一定要符合学情,对学生日常管理活动要民主,尽可能地让学生行使民利,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学生在民主社会应有的素质。其次,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的营造是大学生公民素质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除了有限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积极地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外休闲生活中去,高职院校要充分运用广播、网络等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公民素质教育的熏陶。再次,重视现代网络教育。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休闲都与网络息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离不开宽广的网络的。高职院校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将科学、健康、文明的精神食粮传递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最后,借鉴西方公民素质教育的经验。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起步较早,已有丰富的教学理论与教育经验,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对于国外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体系。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3

关键词:公民教育学;特点;意义

公民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促进公民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责任感,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条件,以促进公民的社会化、培养责任公民为目标。其次,公民教育通过对公民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公民的以人为本意识与文化的归属意识。再次,公民教育学又是一个研究公民社会行为的科学,必然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心理领域等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并成为学科知识支撑。

1 公民教育学的特点

公民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全民性、终身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

1.1 全民性

公民教育学与其它教育学科不同,它具有全民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其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目的特殊性共同决定的。首先,公民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公民,没有身份差别,更无性别、年龄、职业或是知识层次的差别,任何人都不应游离于公民教育之外。公民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使得这种教育带有普遍性和全民性的特点。其次,全体公民也是公民教育的实施者,是教育的主体,都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再次,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人的全面的素质,使他成为一个完全的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1.2 终身性

公民作为自然人一生的身份与资格,要求公民终其一生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公民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也使得它具有终身性的特点。公民教育学的终身性的特点表现在公民作为公民教育的受教育者是终身的。公民教育贯穿于一个公民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介的共同教育作用。终身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教育框架的束缚,改变了过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之间相对独立隔绝的状态,使它们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体化的公民教育体系。

1.3 开放性

公民教育作为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合格公民的一种手段,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首先,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开放;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开放;教学形式开放。其次,与国际接轨。公民教育是舶来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世界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国情,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借鉴国外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与成果,取外来文化之精华,为现代中国的公民教育服务,摸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公民教育之路,社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1.4 平等性

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地位平等。作为公民教育主体的公民,他们在社会中分属不同的层级,但是现代意义的公民教育并不是少数人的教育,而是全体公民的教育,因此它又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是保证公民的独立人格、平等享有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基本条件。其次,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受教育权是保证教育平等的基本点,然而这种起点的平等只是一种教育机会的平等。这就迫使公民教育重新审视、校正自己,更加自觉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公民。

2 加强公民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健全自律的现代公民,既是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加强公民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2.1.1 有助于确立人与人的平等关系。由于我国公民教育的对象具有全民性,即不分种族、职业、性别、年龄等均是公民教育的客体,他们地位平等,受教育机会平等,所以,公民教育又具有平等性。而现代德育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权责统一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使公民认识到自己在拥有权利的同时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外在的,而是社会对一个公民必然的、内在的要求。加强公民权利平等教育和责任平等教育为人与人平等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1.2 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公民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公民教育的效果。公民教育正是对人的教育,是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点而影响人的行为、社会关系,进而实现现代国家的良性运转。

2.1.3 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的一种价值目标,是公民教育的着力点,公民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民教育,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内容,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保障。通过公民教育可以使公民具有人人都在权利、机会方面得到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与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各方面的关系,使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觉地发展自己的才能,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2 加强公民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2.1 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公民教育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能将可能的、不发达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专门的、发达的劳动力,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公民教育,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劳动者,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

2.2.2 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文化建设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则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2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加强公民教育,势必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群众逐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

2.2.3 有利于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公民教育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公民教育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互为基础,民主政治的产生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高度依赖公民教育的发展。公民教育为民主政治得以实现和发展奠定了人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公民教育才能把社会成员培养成既有民主意识又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合格公民。民主政治的提倡成为公民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理由,要有效解决我们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公民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慎明.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D].光明日报,2003(05)

2 蒋笃运,秦树理,王东等主编.公民意识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4

关键词:公民法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24-02

“机制”一词最初来自希腊文 “mechane”,指机械或工具,后被逐渐引用到各个领域。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是要研究教育主体以何种方式、途径、载体对公民进行教育,通过教育过程实现公民法律素质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将对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价值。

一、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在构成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之一:夯实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进行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对公民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从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1.完善教材体系建构

本课题所说的教材体系建构,并不是就公民接受教育的某一阶段而言,而是指应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整个教育过程中关于提高法律素质,在教材内容上的合理安排和衔接。因此,此部分内容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新的教材构建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接受社会的一定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为主要职责的人。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主导者,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应从知识、能力以及责任心和事业心等方方面面加以强化,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进行。

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主题班会、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都对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4.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平台。一方面可以作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另一方面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基地。应在充分调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切实建立学生实际需要的社会实践基地。希望能够在实践基地中使学生体会和懂得保护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二)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之二:拓展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1.充实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在杜绝家长制作风和思想的前提下,在学生自理、自立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锻炼。加强对孩子情与法的影响和教育。

2.健全社区教育

社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缩影。社区应在满足社区成员合理需要的前提下,遵循整体性、丰富性和现实性的原则,加强社区教育,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提升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社区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3.完善社团教育

这里的社团教育非学校内的学生社团教育,而是广义的社团教育,是除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在社团教育中应加强和规范社团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为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做出贡献。

(三)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之三:挖潜法律实践教育。

法律实践教育是对公民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的最直接、最直观的教育方式和载体。

1.有效利用宣传媒体

这里媒体是指电视、报纸、期刊等进行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一般载体。对于宣传媒体在公民法律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通过调查和调研的结果加以说明。同时针对宣传媒体中直接对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起作用的节目,有意向对电视台的台长、杂志社的主编等进行访谈,了解近些年法治节目、法治期刊等的比例。从而对媒体法治内容版块的形式、内容和所占比例提出合理化建议。

2.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群体、管理层等都成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网络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网络应作为特殊实践载体进行研究。应在网络中建立不同群体所需要的有关法律的网站,从而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

3.加强媒体与法律实践的结合

媒体与法律实践的结合能够贴近生活、走进群众,用典型案例的审理等,生动再现法律知识,加强和强化公民的法律素质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二、公民法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价值

(一)有助于推进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

理论是行为的先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对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研究,能够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教育方法、途径等,也可以验证现有的教育途径、方式、方法等的合理性与实效性。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中能够找到更适合、更有效的教育途径、方法和载体等。从而实现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价值,在理论上促进学科建设。

(二)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够发生或实现教育者所期望的变化,达到教育目标即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人格的塑造和素质提高,不是某一种教育或者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就能够完全实现的,是综合教育的结果。

公民法律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于公民的法律人格的塑造和法律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公民法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

(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实现社会整体文明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的一项主体工程、基础工程。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的法律意识,而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意识是核心。而法治意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公民进行的法律素质教育。良好的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必然对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实现社会整体文明。

(四)有利于国家提高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

公民素质影响着政治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研究公民法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公平意识以及效率意识等,能够这些意识能够有效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从而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杨海燕.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19(5):87-88.

[2]赵利红,韩弘力.浅谈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3(34):226-227.

[3]向述仲.浅谈实施和推行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0(S1):46-47.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5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公民素质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不足

村民自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2011年发生的“乌坎事件”可以说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村民自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的一个典型事例。“乌坎事件”的发生,除了其特定的直接原因外,还有着普遍性的根源,即村民自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乌坎,村民自治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过场,取而代之的是村民被治。普通村民没有实现当家做主,而所谓的村支书或者存在却成了实际权力的拥有者。这种权力“霸占”暴露的是权力结构的高度集中而非权力结构的制衡。权力一旦被某些人或者集团把持,往往诱发腐败现象,侵犯群众利益,严重者将会导致的发生。

农村基层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农村基层管理方式与村民自治存在矛盾和冲突,这成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又一重大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党政不分的历史惯性思维下,发展基层民主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阻力,总是不由自主地混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农村基层管理方式过于粗放,不够科学。想通过党的领导直接或间接替代村民自治,这就必然造成人为干预选举、操控选举、破坏选举等损害村民自治的不良现象。这样一来,村干部的权利就脱离了村民的监督和制约,从而诱发村级腐败现象的发生。

村民的民主素质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素质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基层民主建设的整体水平较低。这一现状就造成了村民对基层民主重要性的认识不强,对村民自治的信任弱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乌坎村民潜意识里形成了对村干部的“依赖”,这种“依赖”也是对村干部所拥有权力的“依赖”。这种“依赖”行为就纵容了村干部的专横与贪腐。说到底,这种依赖根源于村民没有形成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

二、公民素质培养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考量“公民”内涵时,就必须从个体所处的各种现实社会关系入手,把其当作一个关系范畴,统筹考虑。那么什么是“公民素质”呢?公民素质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侠义两个方面来界定。从广义上讲,公民作为一个自然和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如德智体美劳等。从侠义上讲,在民主社会,公民作为民主社会的成员之一,在各项公共事务中能够正确履行和承担权利与义务,并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各种关系,使其成为一个与自己身份和地位相适应的一个具有品性、态度和德行的个人。如前所述,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村民自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农村基层管理方式有待改进、村民的民主素质不高等不足。公民素质培养作为人生观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村民当家作主的保证,是发展基层民主实施民主监督的基本途径,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实需要。

公民素质培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民主制度,它是基层群众的自治性组织,村民有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众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本组织内的各项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最终推动农村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的社会进步。而村民是否具备公民素质则极大影响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村民公民素质的培养,首先就要保证其地位和身份的独立性,使其更够最大限度的有序的进行政治参与。而当今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对村民进行公民素质教育,提高其对自身主体性地位的认同,增强其对村务参与、决策、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意识,使其在村务管理中真正发挥主体性地位,正确履行权利和承担义务,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

公民素质培养是村民当家作主的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民主的实现不仅仅靠政治制度的支撑,同时还需要合格的民主政治主体―――公民素质培养作为基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对村民进行公民素质培养,使村民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真正实现其当家作主的地位,真正实现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众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真正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本组织内的各项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公民素质的内涵决定了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村民的责任和义务所在,那就是在村务事物管理中能够正确履行和承担权利与义务,并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如此才能保证村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推进农村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公民素质培养是发展基层民主,实施民主监督的基本途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价值诉求就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真正实现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而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需要对村民进行公民素质培养,着重培养其主体精神,对其主体精神和主体地位所需的相关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也就是需要其公民意识教育和民主实践的共同体现。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要想真正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除了法规制度的健全之外,更需要广大公民具有监督意识和法治精神,而监督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正是公民素质培养的内在要求。

三、公民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

广义上的公民素质是指公民作为一个自然和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如主体意识、科学文化素质、政治参与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培养对于建设具有高水准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公民素质如何培养呢?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加强主体意识教育,提高村民公民意识。主体意识就是一个主体对自身的定位和对自我的认识。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村民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主体如何看待自身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在村民自治中自身作用的发挥,能否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利益的关系,能否正确看待自己在村务管理中的权力与责任等。这种主体意识的培养必须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就是说要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对村民进行主体意识教育,增强其对权利、权力、责任、义务的区分和认识,使其在基层事务管理中增强主体的规范意识和实践意识,继而提高村民的公民意识,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遏制“一言堂”,才能推动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村民主体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村民的公民意识,同时有利于促进村民养成正确的参与村务事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明确了村民的主体意识,也就把握住了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关键。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村民主体意识教育,除了主体自身的自识和反思之外,更需要形成能够使主体在个人与集体、理论与实践、制度与思想层面的一种外在机制――农村政治社会化。

推动农村政治社会化,提高村民政治参与能力。阿尔蒙德和小鲍威尔在《当代比较政治学》中说:“政治社会化也就是一代人把政治标准和信仰传给下一代,这个过程叫做文化传送。”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要把公民作为政治社会化推动的主导力量,公民除了接受政治知识、政治理念、政治信仰、政治素质、政治模式之外,更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既公民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实践活动对习得的政治知识进行强化,并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推动农村政治社会化,提高村民政治参与能力,必须扩大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村民参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条件,保障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利,真正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本组织内的各项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农村政治社会化,重构农村地区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教育,重建农民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意识,这样既可以形成社会公平意识,又有利于农村地区文化和道德秩序的构建,使其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从而在深层次上提高农村的乡风文明、政治文明,维护社会公正。同时,重构农村地区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教育,实现农村政治社会化又与农村基础教育和村民科学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村民是否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政治素养和政治意识的提高,影响着农村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科学活动所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等一系列判断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状况,因此,在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据统计,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一批懂技术、有文化的高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建设一批惠民的教育工程,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其次,要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投入和发展,以城镇教育带动农村教育,以农村教育推动城乡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再次,要在农村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和观念、破除封建迷信的禁锢,形成积极向上的农村精神风貌。最后,要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要在农村地区建设一批文化站点和文化基础设施,培养一批农村演艺剧团和队伍,同时要对乡镇文化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调节乡镇文化管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6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是应对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势所趋。当前,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性与多变性。正如有的学者描述的那样,转型中的当代社会呈现出模糊、交互与多变的状态,“所谓模糊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形成时间短,人们对其本质、功能、规范的认识及心理适应,尚处在探索之中;所谓交互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相互交叉与渗透,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所谓多变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还在不断扩展、延伸,不断衍生出新情况、新问题”[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主体性随之增强――这也意味着要满足的利益诉求也要增大;自主选择性随之增多――这也意味着要满足的需求口味也要增多。同时,社会环境影响的不断加大,多样的社会思想观念也在侵袭着人们,人们更容易接受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以满足自己“被制造出来的虚假需要”。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转型以服务于人在社会转型期的自由全面发展。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定型的关键阶段,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要。如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么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实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武器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形防御阵地就显得尤为必要。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须面对的几个基本问题

2.1 教育功能的异化

异化一词的法文是aliner(动词)和 alienation(名词),其本义是转让和出卖。在继承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对异化理论做出了新的突破。在马克思那里它主要指劳动异化,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那么在阶级社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然也存在异化现象。教育异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本身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人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使人的发展成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人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教育把人异化了”[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异化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的失语。我国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本质在于促进社会成员实现全面发展,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往往片面夸大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宣传、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功能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功能。如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德育等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灌输的手段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者只是负责说教,然后用考试的形式来绑架受教育者。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功能的失语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使得其成为受教育者异己的力量,甚至造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偏见。如社会对马克思主义专业的轻视与偏见。

2.2 教育魅力的不足

身边经常有学生戏称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最适合上课睡觉的课程,这侧面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不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可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上找到原因。

首先,有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与其所承载的教育任务不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是指“教育者在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坚实的理论功底、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工作技能、优秀的品德风范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吸引力,具体包括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4]。然而现实中有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多为资深党政干部与高级教授。这些教育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身兼数职,他们被行政事务与科研课题所牵绊,很难将时间和精力专职的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其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由于自身素质、经验、实力等的局限限制了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魅力;同时由于高校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养力度不足,也影响了这些未来具有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成长,这特别体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38份有效问卷中,“有近半数的人,认为辅导员人数的配备没有按规定配备,在职称晋升、相关的激励措施的采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5]。再次,这些年来,我国高校呈现出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以及学生个性多样化和专业结构复杂等特点。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魅力不足问题。

2.3 教育公平的缺失

谈教育公平的问题,则涉及一个教育补偿的问题。这就是说弱势群体都有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实现整个教育事业公平、健康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平问题在于教育对象中弱势群体的覆盖不足,特别是对高校的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重视。高校虽然对贫困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但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却忽视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贫困生群体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弱化、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荣誉感弱等不良现象。因此对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另外,当前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强调的是管理的秩序如何,而缺少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的方法。贫困学生在生活上比其他学生困难,当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这些实际问题出现时就会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也不利于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不加强对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得到贫困学生的认同,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公平的实现。

2.4 教育评价的缺乏

评价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活动,是人把握客体,对人的意义、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人类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是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的,评价对目的活动起到保障和反馈的作用。建立起可行、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使得活动的预期和目标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必不可少。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如邱伟光、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专辟一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其中初步性的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在我国高校的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评价工作仍亟待加强,特别是缺乏针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评价实践。总体来看,操作性的、总结性的经验居多,而系统性的、创新性的研究较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相对独立的框架体系基本未建立起来。同时成熟的测评题目也亟待探索。这跟社会转型的要求、学科理论建设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以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这些也是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转型必须回答的几个问题。那么这几个问题该如何着手解决?该研究者认为应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将眼光投向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领域。

3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借鉴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水平。1999年国家启动2049计划,目标是于2049年,使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达到与中等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水平。时至今日,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对公民的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有了许多成果,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可借鉴的经验。

3.1 转变为能力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有明确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国家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纲要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它还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明确了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科学素质模型强调科学知识与方法被人的内化,注重的是人运用科学知识知识方法的实践能力,其有助于我们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失语的弊端。该研究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也应以能力为导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的功能。即培养受教育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思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问题的能力。而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思想部分本身就包含科学精神、科学思想,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导向的新模式就有可行性。

3.2 精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分工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十分重视非正规学习。科技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桥梁,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科技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目前,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如成立学生科技社团,设立学生科技活动节,构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各类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甚至开设创新实验班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非正规学习。缩短两课的课时,将多出来的时间举办如教授讲坛、思想政治教育辩论赛、关于社会现象的讨论会等非正规学习活动,并且由高水平的教育者负责这些活动,而青年教育者则专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内容的讲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魅力同时使得师资力量物尽其用,各取所需。当然这只是笔者一点朴素的想法。

3.3 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公民二字是为了体现科学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在广泛性的同时兼顾重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明确指出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如未成年人注重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民注重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城镇劳动人口注重职业培训、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注重科学领导、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

纲要还特别指出要使得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而且特别要兼顾农民工的科学素质问题,这体现了公平教育的思想,是关注弱势群体的表现。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划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对相对的弱势群体要特别关注,如贫困生、残疾生、同性恋等,切实的关注他们的实际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3.4 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测评的制度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工程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开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

措施:

1.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城乡中小学应积极开设科学课程,深化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督科学教育质量。

2.建立中小学科普活动组织,指导未成年人课外科技活动。中小学普遍成立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电脑作品制作竞赛”等科技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增加未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继续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普报告团老区行”、“大学生暑期帮扶行动”、“科普希望快车”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走进农村、社区和校园,直接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科普教育。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4.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位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加强现有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的科普教育功能。设区市、县(市、区)应建立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和高校设置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普教育场所和设施,并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有条件的社区应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5.鼓励和支持大众传媒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扩大未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农民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措施:

1.突出农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努力办好农村村干学历教育、乡村管理大专班和农村致富培训班,做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

2.突出农村基层科普网络建设。稳定和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扶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扶持农技协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科技进步。开展福建省“百强”农业技术协会创建活动。

3.突出农村科普载体平台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乡(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大力推动农村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站、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

4.突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县级科协能力建设,支持县级科协配备科普车和加强办公手段自动化建设,增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科技人员服务、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服务的能力。

5.突出农村科普活动项目开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院士专家八闽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巾帼科技致富培训工程”、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969155农业服务热线、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到农村为农民服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辅导活动,宣传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

6.开展农村科技和科普先进、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和福建省科普先进县(市、区)、乡镇等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它们的示范作用。

7.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按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要求,在全省评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劳动技能,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8.发挥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在全省各县(市、区)建立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室和教学实践基地。

9.依托星火培训基地和星火学校开展星火科技培训。以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造就一批新型农民和种田能手;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开展农民工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并注重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星火科技培训。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意识、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适应城市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

措施: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对劳动科技教育培训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2.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各行业的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3.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阳光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继续推进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4.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以城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5.加强企业科普。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和工业设计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6.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7.支持发展科普旅游。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科普资源,以科普教育基地为主要依托,将科普与旅游紧密结合,面向城镇劳动人口开展科普旅游。支持发展科普旅行社,为城镇劳动人口科普旅游提供服务平台。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增强领导干部、公务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1.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纳入培训规划。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制定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政策法规中,体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应增加学员科学素质培训内容。

2.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各级机关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鼓励支持各级机关开设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资料室,在广大公务员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

3.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科普活动。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科技发展动态和提高科学素质的专题报告。

4.发挥有利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的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全省科普场馆、科普期刊、科普教育基地、学术年会、院士专家八闽行、“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科普资源和平台,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接受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教育提供服务。

5.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纳入综合素质的考核内容。在公务员考试录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测试环节,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五)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

目标:

加强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

措施: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2.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3.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各县(市、区)要建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组织,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4.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并逐年出版。

6.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电脑网络教室、科技活动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7.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目标: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措施:

1.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网络平台。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资源,构建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2.促进科普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扶持和鼓励原创性科普作品创作,表彰优秀科普作品,开展优秀科普作品推介、展演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作品的影响。

3.支持和鼓励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的科普创作。鼓励并组织创作公众普遍关注的卫生保健、生活常识、致富技术、环境保护等科普作品。

4.加强科普创作队伍建设。以省科普作家协会等为骨干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和造就一批科普作家及热心创作的科普工作者,构成我省科普创作队伍的主体。

5.建立健全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和交流机制。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七)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目标: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公众通过大众传媒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明显增多。

措施:

1.发挥广电在科普宣传的作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应安排科普专栏固定节目,继续办好“走进科学”、“农家新事”等电视、广播科技栏目。

2.在报刊开设科技、科普专栏。办好《福建科技报》、《科学与文化》等综合性科普报刊,使其成为我省报刊科普宣传重要阵地。由省科协指导和协调,定期设计出版适合城镇、社区、学校、农村等公共场所张贴的科普宣传挂图。

3.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综合网络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海峡科学网》、《福建科技网》等专业科技网站扩大科技新信息、新知识内容,建立网上“虚拟科技馆”,开发科普教育游戏软件,提高科技传播的吸引力、时效性和覆盖面。

4.积极开拓科普宣传领域。利用电视、电影、声像、摄影、戏剧、文艺等传播形式,增进科普教育的效果。

5.编撰科普重点人群科普读本。鼓励编写适合本省青少年、农民、城镇务工人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需要的科普读本。

6.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各类媒体要加强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普宣传报道。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目标: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新旧结合,各具特色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

措施:

1.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多渠道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的公共投入。

2.加强科技馆及科普活动场所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及设施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投资计划。设区的市和县(市、区)应当建立科技馆和科技活动中心。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科普画廊(橱窗)、科普活动室。在社区和街头设立科普画廊(橱窗)的,有关部门应当免收有关费用。

3.支持和鼓励社会办科普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投资兴建科普场所、提供科普展品和教具、维护场所运行等方式兴办科普事业。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继续命名和表彰省科普教育基地和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4.支持基层科普设施及功能的改造和完善。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科普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支持和发展科普展品巡展。鼓励科技馆定期为乡村、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举办科普展品巡展,提供科普服务。

6.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四、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建立和逐步完善我省科普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党政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及公民的科普责任、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推动我省科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科普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贯彻实施《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促进各地制定本地区科普发展的具体政策。

——协助各级人大、政协对执行科普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视察,严格执法检查监督,保障科普法律法规实施到位。

(二)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科普经费投入,为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将科普专项经费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投资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增加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资金扶持,保障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工作。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科普产业,落实国家有关减免税费等具体政策。

(三)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落实激励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为科普工作者在科普研究、科普创作、学术交流、出国考察、技术培训、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请科普项目经费和奖励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服务。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省内外及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

五、组织实施

——成立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建设。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8

【关键词】公民教育 基础教育 综合课程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既为加强公民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界定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归根结底,公民教育也就是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的问题,而培养合格公民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中小学校进行公民教育。

但是,中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阻力,目前还未能形成一个成熟完善的模式。因此,事实求实地分析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且寻找对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公民教育发展的弊端

近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理论界,都已经认识到在中小学进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但是,中国毕竟有着数千年的“臣民教育”传统,真正的公民教育还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1.基础教育发展畸形,公民教育带有明显的形式化倾向

虽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该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大部分地区教育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还缺乏认识,脑子里“应试教育”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把“应试”作为衡量中小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尺子。正是在这个尺子的影响下,各个中小学校都片面强调诸如数学、物理、化学这些自然科学学科,把公民教育的相关课程作为“副科”搁置起来,相关课程形同虚设,公民教育自然也就流于形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和教师顺理成章地把提高公民素质的艰巨任务放在学生自己的头上,认为中小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具备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的道德、法律、政治素质,完全忽略了青少年自觉性差的客观事实,把提高公民素质和强化公民意识的希望寄托在中小学生的自身的道德内省上,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

2.公民教育混同于道德教育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倾向于把公民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从而把公民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问题上来,认为教育青少年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是完成了公民教育的任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忽视公民教育的其他方面,片面地用道德教育代替公民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权利义务教育以及政治教育被严重忽视,这样的混同导致了中国的青少年一代,虽然有着很高的智商,但是却缺乏一个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法律知识欠缺,没有权利义务意识。

3.教材内容偏重理论,枯燥无味

中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相关课程所用的教材,大多偏重理论,内容枯燥无味。以历史课为例,其教材本应包含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也应该包含有很多色彩鲜明的图画以及历史文化资料,可现行的历史教材主干内容却是史实加结论,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经过了专家严密分析和论证的带有定论性质的历史理论。这些理论的主要特征就是概念化、教条化、抽象化,这些理论对头脑还过于简单的中小学生来讲,无疑是“天书”,他们小小的脑瓜根本理解不了这些高深的理论,历史课也就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公民教育本身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

二、公民教育的对策

在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弊端。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有关中小学公民教育工作的探索和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高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水平和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1.教育目标由道德人向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转变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在实践中都把公民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偏向于培养道道德人。根据桑希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人塑造浅论》一文中的解释,所谓道德人是以追求道德完美为主要价值取向,按照道德法则行事的人。中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为道德人,试图培养出一个个品格高尚、道德上绝对纯洁的人,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不仅不符合人性,而且在实践中多归于形式,最终陷于虚无境地。在公民教育的目标由道德人向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转变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是既遵守道德规范又:知识渊博、既有政治敏锐性又有经济头脑、既有深厚的自然科学功底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既与时俱进又脚踏实地、既尊重集体又极具个性、既追求物质利益又具人道主义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均衡发展,各种潜能都最大限度发挥的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具备了一个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各种基本素质,是公民教育目标的最终阐释。

2.课程设置由分科向综合化、系统化转变

以往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设置采取分科型,通过历史、政治、地理等课程进行。分科型课程设置有其优越性,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因而也就可以保证国家精英人才的培养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分科型课程设置因其各自独立的内容体系又使得各学科之间严格分开,将本来系统的知识分裂开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必须对分科型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由分科型向综合型课程设置转变。综合型课程设置是针对分科课程的课程划分过于精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缺陷提出来的,它能够摒弃原分科课程设置中陈旧的知识,对其进行更新,并且减少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学科的数量,便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教育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课程设置方面的转变,1991年,上海开始在杨浦区10所中学进行《社会》综合课的实验,这无疑标志着我国开设综合课程的趋势正在日益增强。

总之,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正处在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尚且存在很多的问题,这无疑会造成中国公民整体素质的偏低和公民意识的弱化,中小学生更是深受其害。政府和教育界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还会有更多的危害出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参考文献: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9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众多“生产、管理、服务”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心的教育形式,是新时期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元素,更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据2015年调查分析,我国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已有2000多万人,是我国青少年人群的关键性组成要素,也是法制宣传教育中的关键对象。

 

为此,在中职学校职业教育过程中,法律基础课教师必须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通过不同途径将公民法律素养有效渗透到其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具备基本的法律道德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毕业后更好地步入工作岗位,展现自身多样化才能。

 

1 公民法律素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来高度概括,这也是对中职学校法律素养提出的具体准则。

 

现代公民社会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和现代法治国家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法治意识不强,缺乏民主理念,随之,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已成为新时期公民法制教育的核心任务。

 

就公民法律素养来说,是指公民认识以及应用法律的能力,也就是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状态与程度。对于职校学生来说体现在不同方面:首先,法律知识。中职生必须清楚法律相关规定,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其次,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中职生要尊崇、敬畏法律,要具备较强的守法意识,遇事要先想到法律,认真履行法律的判决。最后,法律信仰。在中职生的内心深处,将法律视为全社会至上行为规则的信仰,这也是他们对法律认识的最高级阶段。公民法律素养并不等同于公民法治素养,公民法律素养的重心在于公民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国家治理客体为基点,将法律作为一种重要的规则,更加注重法律的遵守以及利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中职生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接受已成的法律,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已成为法律基础教师教学中的重中之重[1]。

 

2 公民法律素养在职业教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公民法律素养渗透的重要性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鸭填式、放羊式”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在中职学校职业教育中占据核心位置,教师过分注重专业课程知识的传授,一次性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而他们真正消化、吸收的知识并不多,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无法根本实现。

 

同时,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公民法律素养渗透的重要性,没有全面、客观分析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也没有结合职业教育中的具体内容,将公民法律素养巧妙渗透其中,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2.2 学校法律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过分注重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客观设置法律课程,课时较少,尤其是实践课,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法律课程知识,同时学生对法律课程没有正确的认识,将过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专业课程上,误以为该课程不重要。

 

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从不同角度入手有效渗透公民法律素养,完善学生已有的法律知识结构体系,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不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加上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极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职业教育公民法律素养渗透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以公民法律素养为切入点,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法律教学内容难度不适中,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他们法律素质的提高[2]。

 

3 公民法律素养渗透在职业教育中的途径

 

3.1 合理设置法律课程,改革法律教学内容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合理设置法律课程,合理安排法律课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中逐渐意识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将其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学习该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法律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案例,借助相关法律条文,学习法律课程知识,将公民法律素养有效渗透到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掌握必要的法律理论知识,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培养他们多方面技能,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3.2 采用多样化的法律教学方法

 

在职业教育中,中职学校想要有效渗透公民法律素养,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法律教学方法,要根据中职生各方面具体情况,深入浅出地引导他们认真学习法律课程知识,巧妙利用多媒体集图片、文字、动画等于一身的特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刺激学生感官,对新课题留下直观印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在无形中有效渗透公民法律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在实践教学中逐渐影响学生对法律的认知与遵守态度[3]。

 

以案例分析法为例,教师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他们熟悉的案例,要选择热点的时政问题,不要局限于教材内容,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使其逐渐意识到法律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呈现教学案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比如,多媒体形式、教师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案例探讨中,客观分析案例中所包含的法律观点,有目的组织学生多角度探讨实践。

 

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扮演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等,适当点拨学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身的法律素养。

 

3.3 加强法制教育,逐渐提高学生法律认识素养

 

在职业教育中,中职学校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加强法制教育,为培养他们的法律认识素养做好铺垫。这是因为某个人所具有的法律知识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法律行为,教师要在渗透公民法律素养中,将法制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接受法制教育的同时,获取更多的法律知识,完善已有的法律知识结构体系,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

 

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去触动学生的情感神经,引起他们深思,培养他们更多优秀的法律品质,即“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品质,在无形中逐渐提高他们的法律认识能力,准确理解法律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利用内在的素质不断约束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知法、守法”的水平。

 

3.4 注重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的培养,注重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办学形式日渐多样化,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其育人模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进行职业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将法律素养巧妙融入其中,多角度引导学生在学习职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法律知识,利用已掌握的法律知识去剖析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树立全新的法律观念。

 

借助法律这面镜子,准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正视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准确把握社会现象中合法与违法的分界线,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学会利用法律知识不断规范自身行为,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成为新时期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而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4]。

 

(2)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

 

在渗透公民法律信仰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法律之上的理念,认同法律的同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种信仰,借助法律,明确自身的价值目标,选择合理的行为方式,不断规范自身行为。

 

在培养学生法律信仰中,中职学校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借助法制讲座、旁听法庭审判等,对学生进行法律信仰教育,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合理性、正当行,意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清楚犯罪行为、刑罚处罚二者间的关系,增加对法律的认同与信仰[5]。

 

4 总结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学校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将公民法律素养的渗透放在核心位置。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不同渠道有效渗透公民法律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学习重要的法律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拥有更多优秀的品质,使其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有效填补社会空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成为新时期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10

关键词:民族院校;公共音乐教育;重要性;突出问题;未来走向

按照360百科的词条解释:所谓音乐教育指“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一切教育。”[1]就本文而言,音乐教育对象主要是指在民族院校非音乐专业学习的在校大学生。各民族院校在开展公共音乐教育过程中,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及人文素养”[1]作为教育重点,通过普及音乐基础知识及其技能,传承民间歌舞、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及民间戏曲等特色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陶冶人、形塑人、鼓舞人和激励人,以便为民族地区培养一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建设人才。对此,笔者试就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出路等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把“数字、字母、音符”作为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之一,由此足见音乐教育对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尤其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的在校大学生更是如此。通过入心入脑、沁人灵魂的音乐熏陶,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经总结提炼,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1.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现实需要。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创造了许多别具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文化,如朝鲜族的农谣、土家族的哭嫁歌、苗族的飞歌及彝族的四大腔等民歌,维吾尔族的卡龙、朝鲜族的长鼓、京族的独弦琴及彝族的月琴等民间器乐,藏族的锅庄、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芦笙舞及朝鲜族的长鼓舞等民间舞蹈,还有壮剧、彝剧、藏剧及苗剧等民间戏曲,每种音乐表现形式都富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古老的生产形式、生活方式、信仰习俗等支撑传统音乐文化生成发展的社会沃土或文化语境渐次消失。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中青年流入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打工赚钱,他们因久居地的漂移错位很难承担起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重任,再加上少数民族青少年热衷于NBA、迪斯科等时尚、快捷的外来文化,尤其是网络、手机、电视等新兴娱乐形式的出现,致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传承人主体出现断层,一些古老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将永久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以有知识、有朝气、有活力、有素质的在校大学生为普及对象,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技艺传承、文艺表演、知识竞赛等各种喜闻乐见的传承活动,让在校大学生学习掌握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积极主动地参与以传承保护为主题的各种展演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为新形势下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找到创新途径。2.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要。民族院校有本科、高职高专之分,有文史财经、理工农医之别。出于未来择业就业的本位考虑,在校大学生存在重专业课、轻共同课或选修课现象,尤其对公共音乐课认为可有可无或可学可不学,甚至认为是多此一举。事实上,随着整个社会及企业用人标准的变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贺绿汀先生曾提到:“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2]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知识及为人处事的深刻哲理。以音乐教育为传导手段,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把德育教育以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旋律和美妙的歌声表现出来,体现着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尤其是突出爱国家、爱民族、爱家乡、爱劳动等乐观向上的教育主题,不但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提高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提升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鉴赏能力,还有助于他们高尚情操的培养、美好心灵的启迪、健康人格的塑造及身心的愉悦,进而牢固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审美观,养成“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3],这对他们日后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无疑起到正能量的凝练作用。对此,李岚清同志强调指出,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动力等方面都有帮助”[4]。3.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现实需要。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5]在校大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既对祖国有很深的爱国情感,又对家乡有割舍不断的爱。在以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多是采取结合国情、历史、形势政策等枯燥无味的说教方式实现的,教学效果难以入心入脑。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作用于他们的感官,借助音乐的魅力达到以乐传情、融乐于情的宣导目的,如《我爱我的祖国》《谁不说俺家乡好》等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歌曲。考虑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性,许多民族院校把在地少数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融会贯通,把音乐传情与爱国家、爱家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增加在校大学生对所学音乐的熟悉感和亲近感,又通过音乐教育本身把爱国主义的情愫表现出来。另外,通过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和艺术活动,尤其是借助二胡、古筝、笛子、扬琴等民族乐器,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激发在校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主要做法

按照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校教育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各民族院校重点强化公共音乐教育,以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2006年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再次强调设立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性,提出“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6]。各民族院校结合自身育人特点和校情实际,把公共音乐教育作为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1.合理设置音乐课程。各民族院校统筹课程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地设置音乐教育课程。从内蒙古自治区院校来看,大部分院校开设《音乐概论》和《音乐欣赏》等课程,全面普及音乐基础知识,重点介绍欧洲古典音乐,间或传授特色民间音乐知识。四川民族学院除开设《音乐欣赏》课外,同步开设《民族舞蹈基础》和《民族歌曲欣赏和视唱》等课。另据调查统计,广西全区共有24所普通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课程内容以音乐欣赏为主,包括《乐理知识》《音乐欣赏》《音乐美学》《交响乐欣赏》《合唱与指挥》等多门课程,使用《大学综合性音乐教材》《大学音乐》《音乐欣赏》等教材。其中,开设课程最多的是广西大学,共开设7门音乐课程。广西民族大学居次共开设5门音乐课程,河池学院只开设《音乐课》1门课程。此外,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结合在地民族特色,开设《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解读与鉴赏》《民族音乐欣赏》等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在校大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的学习需求。2.突出教育教学的灵活性。考虑到在校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薄弱等实际,各民族院校在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上突出灵活性、体现多样性,推动课堂教学、讲座及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从内蒙古自治区5所院校调查看,有29%的在校大学生认可课堂教学、讲座和艺术实践三者合一的教育方式,有20%的认可课堂教学形式,有10%的认可课外讲座形式,另有高达41%[7]的倾向于艺术实践活动。从广西18所本科院校的问卷调查看,有87.3%的在校大学生选择课堂教学、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及课外专题讲座[8]3种学习方式,而不是单一的、古板的、教条式的传统授课形式。新疆石河子大学结合教育教学,不断探索公共音乐教育的创新实现形式,他们于校内在线开通库客(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为在校大学生提供高雅的古典音乐,涉及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芭蕾、协奏曲、乐器独奏等古典音乐及民族风情音乐,还包括爵士音乐、电影音乐、新世纪音乐、轻音乐、儿童音乐等,曲目数量达50多万首[9],以满足在校大学生的不同欣赏需求。3.突出音乐艺术的实践展演。各民族院校为体现公共音乐教育的成果,重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狠下功夫。在这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院校采取组建音乐艺术团体,诸如组建合唱队或舞蹈队等形式,参加由各校组织的歌咏、舞蹈、音乐等文艺比赛。从广西18所本科院校问卷调查看,在校大学生参加的音乐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合唱演出、声乐演出和乐队演出及舞蹈比赛等,其中以合唱和舞蹈演出为主。中南民族大学成立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学生文艺团体,突出舞蹈、合唱、民乐、西洋管乐等文艺表演,多次参加亚洲国际声乐节、中国国际合唱队、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大学生艺术团秋冬演出季、毕业演出季、新年音乐会[10]等艺术实践活动。地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学院结合公共音乐教育,先后成立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歌舞队、合唱队、戏剧队及乐队等表演团队,开展校园歌手大赛等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艺术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在校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音乐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各民族院校结合各自校(院)情况,在普及音乐知识、传授音乐技能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音乐教育活动,这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客观地讲,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虽然受到在校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发展难题,需要引起上级教育部门及民族院校的高度重视。1.音乐素质较差。由于在校大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他们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不同,加之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差异,使得他们的音乐素质差别较大。其中,生活在城镇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音乐基础相对较好,生活在农牧区、偏远落后地区及家庭条件较差的大学生音乐基础不是很理想,这对他们的公共音乐教育影响较大。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5所大学的问卷调查看,39%的大学生不识简谱,42%的大学生不识五线谱,在中小学阶段接受音乐课程的学习时间10年以上的仅占2%[7]。从广西18所本科院校的问卷调查看,47.7%的大学生不认识任何乐谱,对音乐知识不太了解的占69.2%[8],说明在校大学生音乐基础差具有普遍性。这不但直接影响到公共音乐教育的质量效果,而且对他们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开发智力及提升创造力同样产生消极影响。2.音乐教材有待规范。由于缺乏具有指导性的教学大纲,各民族院校普遍缺乏针对公共音乐课的规范性教材。从内蒙古自治区院校来看,现有音乐教材是专业音乐教育使用的教材,讲授内容没有体现出非艺术类大学生特点[11],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的问卷调查看,选用音乐教材缺乏整体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考虑,讲授内容多由任课教师择定。日常教学过程中,他们多凭个人喜好、音乐专长或教学经验等向在校大学生授课。因缺乏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讲授内容随意性较大。从广西27所普通高校来看,多数院校是以教师的专业专项来作为开课的依据,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开什么样的课[8]。对此,有37.1%的在校大学生对所开音乐课程不满意。3.民族音乐比重小。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以乐理知识、音乐欣赏等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推广为主,相反具有在地特色的民族音乐则讲得较少,或寥寥数语,既可能与所选的专业性教材有关,也可能与任课教师不熟悉民族音乐有关。从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院校来看,来自国外的流行音乐或源自国内的通俗音乐占很大比例,具有蒙古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歌曲不多[11]。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的问卷调查看,音乐教育涉及本民族音乐的课程相对较少,创作类音乐内容比例较小[7],使得公共音乐教育缺乏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支撑。从广西27所普通高校的问卷调查看,音乐课程同样较少涉及少数民族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更是很少介绍[8]。从新疆塔里木大学来看,公共音乐课开设有关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内容的课程为0,涉及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内容很少,仅在部分课程的音乐欣赏中捎带介绍[12]。事实上,新疆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木卡姆”及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等早已蜚声中外,可自治区普通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却很少涉及,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4.师资素质亟待提高。总体来看,各民族院校从事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素质不高。从内蒙古自治区院校来看,部分音乐教师本身因对蒙古族音乐不够掌握,对蒙古族民歌也不很熟悉,致使大学校园没有出现具有蒙古特色的“流行音乐”。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的问卷调查看,各民族院校普遍存在师资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以及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等问题。部分院校甚至没有专职音乐教师,现有教师多是聘任制。他们多数“教学方法老套,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选内容陈旧、呆板、不科学”[7]。5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他们素质一般,10%的在校大学生对他们的教育教学不满意。从广西27所院校的问卷调查看,部分院校公共音乐课由专业教师担任,有时由于专业课程太多,只好往后推迟授课时间。即便有些教师前来授课,他们也是应付了事,平时把主要精力用在专业课教学上。另外,部分院校兼职教师数量过大,有的兼职教师“在校团委工作,有的在学工部工作,有的为学生辅导员,有的是某部门领导”[8],更有部分兼职教师不是音乐专业毕业。从新疆8所高职高专院校来看,部分院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所有公共音乐教育课均由专业教师兼职授课。由于师资队伍不稳定,很难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与教学研究[13],教学过程常常顾此失彼,长此下去对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无疑产生负面影响。

四、民族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推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