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7:35:52

公民参与范文篇1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公民参与;障碍;途径

1引言

公共政策执行(以下简称“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把公共政策方案转化为客观现实的过程。具体来说,其指的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将已经制定好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结果的过程。[1]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以下简称“政策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公共政策能否实现其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正如政策学家艾利森所指,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2]而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需要公民的有效参与。公民参与政策执行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是公共政策民主化的内在要求,亦是公民享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权利体现。公民参与政策执行有利于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3]同时,也有利于公共政策得到社会和公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扩大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有利于消减政策执行中的偏差以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但是目前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情况不容乐观,我国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还面临很多障碍。

2公民参与政策执行面临的障碍

目前在我国,公民参与政策执行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公民参与政策执行的障碍大致可以从公民自身、政策执行主体政府以及制度因素三个方面加以分析。2.1公民自身障碍。2.1.1公民参与意识不足。政治文化是公共政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政策的执行有重要影响。在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民众在心理上积淀而成的“权威崇拜”“与世无争”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4]表现出来则是公民政治冷漠感强,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不关心政治生活,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不足,这必然导致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公民参与不足的问题。2.1.2公民参与能力不足。美国学者托马斯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公民参与必然深度地影响甚至改变公共管理者制定政策和从事管理的方式,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有序的公民参与纳入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来,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融入积极、有效的公民参与。[5]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参与公共政策的愿望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实际中却表现出参与能力不足的问题。公共政策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就必须具备政策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参政能力,而这恰恰是普通民众所欠缺的。由于缺乏基本的政策素养,某些民众在解读公共政策时很难从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出发,而更多地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分析和评价某项政策,如此,便难以保证其分析与评价的客观性。当作为政策客体的公民自身利益受损时,甚至可能造成公民与公共政策执行人员的冲突。典型的例子则是城市管理中政策执行者与公众之间的各类暴力冲突事件。此外,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更好地和公共政策主体进行对话和讨论以表达自己的合理价值诉求。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以为有效参与政策过程打好基础。[6]2.2政策执行主体的障碍。2.2.1“经济人”困境的制约。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所有的政治行为人都像市场行为人的表现一样自利、理性,追求政治利益最大化。[7]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作为政策主体同时也作为公共权力使用者的政策执行者,并不会时刻牢记公共权力本身是大家的,也不会牢记公共权力的使用者和公共权力的拥有者之间形成的是“委托—”关系。他们更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把政策的执行权变成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6]如当政策精神实质与政策执行主体自身的利益或其上级的意图相悖时,政策主体更有可能以其顶头上司及自身为重,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最大化,有选择地向公众公开或隐瞒政策信息,将掌握政策信息变成政策主体的特权以利于政策执行按自己的意愿或上级的意愿顺利施行。公民则只能通过某些非官方渠道道听途说某些政策信息,这必然不利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有效参与。2.2.2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对公民参政的消极态度。正如前文所讲,公民参与政策过程会改变公共管理者从事公共管理的方式。一方面,作为政策执行人员的行政主体已经习惯于主宰政策执行过程,向政策相对人发号施令。而公民参政势必要求政府转变角色,关注公民权益,与公民分享政策信息,并就公共政策进行广泛的讨论与对话。如果行政主体认为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会剥夺他们原先的各项权力,分享他们占据的信息资源时,他们必然对公民参与政策过程持消极态度,甚至可能抵触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公民参与政策过程,可能会增加公众与政府讨论与对话的时间,政府还需要组织专人负责公民参政事务,政策过程的复杂性加深,行政成本攀升,行政效率却降低。这也会导致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对公民参政的消极态度与消极行为。2.3制度性障碍。目前,学术界认为公民参与政策过程主要有两类途径:一类是政府主导的公民参与途径,包括信访、听证、咨询等,另一类则是非政府主导的,是由公民个体或群体或社会主导而自发形成公民参与方式,如大众传播媒介、游行、静坐等。[3]在我国,政府主导的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途径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信访制度等。[8]但是这些制度更多地是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无法为公民参与政策执行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提升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公民参与的途径

在当前我国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面临诸多障碍的情况下,应当积极探索提升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公民参与的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3.1明确公民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公民和政府都是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9]那么,首先,我国应当从法律层面入手,明确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主体地位,加快公民参与政策执行的法律化建设与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在法律和制度上就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内容、依据、程序、途径等做出明确的、可操作的规定,以确保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3.2提高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意识与能力。公民首先应当明确自身参与政策过程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主动提升自己的政治意识。其次,公民要积极主动学习政策相关知识,提高对公共政策的认识,为正确解读与分析各类公共政策文本及其背后的精神实质打好基础。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以利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与行政人员进行广泛对话与讨论,合理表达自己的价值诉求。最后,公民还要通过不断地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实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素质和能力。3.3通过教育培训转变政策执行主体的行政理念。政府应当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转变政策执行主体的行政理念,让各级政策执行人员深刻理解公民和政府都是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与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背后的政治逻辑。逐渐改变某些政策执行人员对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抵触情绪。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只有转变行政理念,从心理上认同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从行动上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予以配合与支持。3.4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提升政策透明度。政府应当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提升政策透明度。首先应当坚持“政务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11]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将公民关心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方案向社会公开,让公民全面清楚地了解政策执行中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此外,还要将政策执行过程的程序公开,只有实现政策执行过程的程序公开,公民才能有效参与和监督政策执行过程。[10]另外,还要将政策执行的结果公开,让公民知晓政策执行为社会带来的影响,并及时参政议政。3.5拓宽公民参与政策执行的渠道。首先,应当肯定并完善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现有渠道。即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现有的制度化途径中补充、完善和突出公民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参与途径。其次,政府应当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相关事务。一方面建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协助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向公民就如何参与政策执行提供专业的建议,并及时搜集公民对政策执行的态度和意见;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对公民的价值诉求做出积极响应。此外,政府还应当鼓励公民积极通过电子政务大厅等网络渠道理性参与政策执行过程。并鼓励公民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效用。多管齐下,拓宽公民参与政策执行的渠道。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也应当认识到公民参与政策执行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应当多管齐下,打破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障碍,推进政策执行中公民参与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白现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政治逻辑与实现路径[J].理论导刊,2016(9):22-25.

[2]张为波,王莉.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173-176.

[3]王洛忠.我国转型期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一种利益分析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05(8):86-88.

[4]梁波.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J].求实,2002(5):47-49.

[5]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6]李庆钧.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作用及其限制性因素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93-97.

[7]谢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8]李倩,严强.县级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中公民参与的逻辑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5(1):107-113.

[9]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10]叶大凤.论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64-69.

公民参与范文篇2

1.1政治背景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兴起和发展都离不开其深刻的政治意蕴和时代背景,公民通过自媒体途径参与公共政策也不例外。在网络大环境产生之前,我国的公共政策过程呈现高度精英主义倾向,这些特定阶级的成员,由于其在心智、社会地位或是财政资源上的优势,他们的观点及行为更能对社会起到建设性作用,政治制度中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有效途径少之又少,导致我国政策民主化程度低,互联网时代下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恰恰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提供了宽广而平等的平台。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工作层面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建设服务型政府等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更新,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价值指向与之高度吻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发展。

1.2经济背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总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也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和社会利益均等化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矛盾的不断积聚,普通民众表达自身利益的愿望更加强烈,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强化,自媒体这种以私人化、平民化、电子化、现代化为特征的新型信息传播媒介的出现,为普通民众发表政治观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可能。

1.3技术背景

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国际互联网在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社会信息化使得公民更广泛地参与到政治生活来,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创造了条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政策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公共政策信息的传递变得十分便捷,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公民的整体素质也随之提高,普通民众较之以往更有能力为政府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集普遍性、及时性、交互性为一体的自媒体逐渐成为公民政治参与、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新型载体。

2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重要意义

2.1公民参与有利于确保公共政策的集体利益取向

在我国,政府作为管理机关,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不考虑自身利益的超利益组织,也是“经济人”,因此,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往往会以社会利益的名义来谋取自身利益,最终必然导致政府寻租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公民集体参与公共政策,首先,通过政民互动,普通民众积极表达自己的利益愿望,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政策上的流弊和只为一己私欲的现象,使公共政策沿着更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政策依据群体的意愿而作出,从而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其次,基于每个人知识水平有限,思维方式亦不相同,所谓“众人智慧如日月”,广大民众可以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较为优越和可靠的智力支持,这对改善公共政策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公民参与有利于实现公共政策良好的施行效果

公民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对于一个政策是否能够顺利施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公民一旦参与政策过程,决策主体便会对政策给予充分的考虑和重视,把决策重心集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上来,并根据这种利益和愿望确立政策目标,选择适合的政策措施和手段,如此一来,决策的盲目性便会大大降低。其次,通过广大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而得出的结论,基本上都是大多数人愿意接受,并且人民群众基本上都对事件有了大致的认识与了解,政策的亲民可以有效减少执行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政策当然更易施行,良好的施行效果更易实现。

2.3公民参与有利于培养公民独立批判的政治思想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经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民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对其个人的成长,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起到积极作用。由于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去陈述自己的政治观点,对于自己认为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敢于批驳否定,久而久之,公民会逐渐培养出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一个有自我主张的个体。这对于社会实现真正民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为只有这样个人的合法权益才会得到应有的保障,而且社会的发展,亦不会因少数领导者的决策失误而走了弯路。

3自媒体时代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主要途径

3.1网络论坛

“论坛”是“网络论坛”的核心概念,指的是“民众公开发表言论的交流场所”,“网络”则是对交流场所的进一步限定,强调其传播媒介特征。由此,可以将“网络论坛”这一概念界定为:以互联网为媒介的讨论平台。这是一个方便人们语言文化共享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就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和互动,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身份半公开性这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网络论坛对社会各阶层开放,自由表达观点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利,普通民众也真正拥有了话语权,言论自由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不受身份的影响或约束就任何感兴趣的话题自由表达观点,还可以自由听取和了解他人的观点,评论他人的言论,以某个特定主题为中心进行群体交流讨论,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活动组织效率低下的问题,网络身份的半公开性避免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时常有的尴尬,为公民提供了言论充分表达的公共平台,让公民表达自己观点时更能畅所欲言,使论坛言论更能真实反映民意和社会心理。民意通过互联网传播与扩散,向政府机关释放信号,进一步推动政策议程的确立,影响公共政策过程。

3.2微博

微博作为当前新型信息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主流网络工具,信息传播速度快是其最大的特点,它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自由浏览自己所关心的话题内容;也可以作为信息者,在微博上编辑内容供他人浏览。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和官员个人开通微博,这一网络工具为他们及时政策信息、更好地为民服务、更充分地了解民意和加强与民交流互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微博问政”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政府官员个人或集体通过微博这种新型沟通交流平台,与公民进行实时网络互动,能够准确汇集和分析民情民意,达到了吸纳民意、凝聚民心的效果。公民通过微博可以及时获得政策信息,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真正参与到公共政策过程中来。与网络论坛中的公民参与不同的是,微博采用公民与政府官员直接交流甚至彼此交心的形式,拉近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距离,对强化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政治沟通产生了重要影响。

4自媒体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影响

4.1积极影响

首先,自媒体的出现增强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自媒体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恰恰迎合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为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平台。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与其他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视、报纸、广播等往往被权力系统所控制,其他社会阶层如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正当利益诉求很难得到表达。然而通过自媒体,任何公民都可以独立地和传播自己的言论,随意地交换各自的信息、知识和经验。这种互动行为使民众感到自己在政治生活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是有一定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从而调动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全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其次,自媒体能使公民花费最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获取最多的信息内容,极大地降低了公民的参与成本,增加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可能性,提高了公民参与的能力。

4.2消极影响

首先,由于自媒体具有开放性强、交互性好、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等特征,加之公众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身份的半公开性,一些人难免会以偏激和非理性的方式针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谩骂和攻击。倘若没有对这些偏激的言论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势必造成“网民的声音一大片,群众的声音听不见”的混乱局面,这便严重阻碍了政府机关掌握民情、了解民意的步伐。其次,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多非专业人士就社会热点问题都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众分享他们的见解和观点。尤其是各大网络论坛中的权威人士和知名个人微博,他们在传播学上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一些复杂社会问题的探讨中,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公众的价值取向。但有时他们的意见并不见得完全客观公正,却能引导整个网络舆论的走向,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5自媒体时代下改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对策思考

5.1提高公民参与素质,增强公民参与能力

许多公民对政治生活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参与愿望,但是由于其自身素质不高,对相关政策信息的认知程度有限,致使现实中参与公共政策的能力与其参与需求不符,最终导致参与效率低下,实际政治参与收效甚微。因此,必须注重加强公民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普通民众政治参与的能力,把提高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作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5.2加强公民参与制度化建设,规范网络环境下的公民参与活动

在自媒体时代下,网络特殊环境赋予言论极大的自由,这种过度自由会给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安全带来诸多隐患,所以,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范围之内,严格规范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内容、方式以及途径,将信息环境下的组织、个人的行为方式法律化、制度化,使公民参与可以按照一套固定的流程规范化操作运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参与。

5.3提高政府网上职能,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政府部门作为公共政策主要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一些政府官员由于观念上的偏执,错误地认为公众应该绝对接受和服从公共政策,忽视他们应享有的政治权利,导致公民参与仅仅流于形式,并不会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要确保公众在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主体地位,推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正常发展,必须树立政府官员正确的管理理念,探索现代化政府管理机制,让公民真正参与到公共政策整个运程中来。

作者:冯时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映来.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研究——基于利益分析的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王法硕.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邵浩浩.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

[4]麻旎.网络环境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公民参与范文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民参与;和谐社会;意识;组织性

做好公共管理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府为公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因此,自国家诞生以来,公共管理便随之产生。从上个世纪开始,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的研究便从未中断过,由此也产生了很多关于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众所周知,公共管理质量如何关乎政府工作质量的提升,关乎人民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各国政府均不约而同在公共管理策略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研究发现,公民的有效参与有利于公共管理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公民的公共管理满意度。所以,我们应在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时发现,国内目前关于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已然较为全面和深入,但关于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不应就此停滞不前,应对该问题进行持续研究。

1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意义

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公共管理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是指让公民有的放矢的参与至政府的公共管理事业当中,从而有效促进公共管理质量的提升。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1.1能够保证公民权的实现。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员,公民有权利参与到政府的公共管理事业当中。公民参与到政府的公共管理事业当中,是实现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体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公民并未真正有效的参与至国家的公共管理事业当中,以至于很多公民对政府的公共管理举措并不满意,严重影响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良好关系,对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也极为不利。政府规定公民可以参与至公共管理当中,是对公民权利的一种尊重,是提高公共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政府应积极倡导广大公民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公共管理事业中来。1.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逐步步入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时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到很多方面,很多方面的因素均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公民能否有效参与至公共管理当中,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可让公共管理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满足公民的具体公共服务需求,让公共管理更为科学,从而有效提升公民的公共管理满意度。公民对公共管理满意度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1.3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央政府始终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希冀有效推动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至今已然取得一定成就,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政府积极鼓励和倡导公民参与至公共管理事业中来,对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显然也极为有利。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可以为政府的公共管理献计献策,实现公民与政府共同管理公共事业。这样的政治无疑是民主的,是值得提倡的。

2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已取得一定成就。我们在看到相关成就的同时也应保持清醒头脑,应清晰认识到: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仍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有效解决,从而有效促进公民参与公共管理。2.1公民缺乏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做法虽然是可行且先进的,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公民均不同程度上缺乏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以至于影响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质量的提升。公民缺乏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就表示他们很少甚至不会参与到公共管理事业中来,这一点对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以某村为例,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委会决定征求村民意见,希望能更好推动美好乡村建设。但意见征求通知发出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并未有村民参与进来。当村干部就此问题走访部分村民时,有村民这样表示:“美好乡村建设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想要怎么建设美好乡村当然是政府说了算。问我们村民如何建设美好乡村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能给出什么好意见呢?”访谈中很多村民均持类似看法。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很多公民均缺乏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又何谈如何促进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质量的提升呢?2.2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不够畅通。在我国,并不是所有公民都缺乏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民在内心深处是极度渴望能够参与公共管理的。但遗憾的是,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却不够畅通。由于参与公共管理渠道的不畅通,最终造成很多公民放弃了参与公共管理的想法。例如,在某地的一次拆迁过程中,很多农民对政府的拆迁举措均不满意,多次想向上次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无奈的是,并无任何部门愿意听取农民意见。以至于大部分农民对拆迁补偿不满,进而抗拒拆迁。如若在拆迁过程中,政府和被拆迁农民之间有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此种现象也就不会出现了。上述案例仅是其中的一个小小方面,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渠道不畅通的具体表现还有很多。为更好促进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和畅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让广大公民可以更加顺畅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事业中来,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3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缺乏组织性和有序性。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应该是一个有序且有组织性的行为。但现实却是,很多公民虽然想参与公共管理,但往往由于参与公共管理呈现出无序性和无组织性的情况,造成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效率的降低。以某社区的卫生管理条例构建为例,该社区在构建小区卫生环境管理条例之前,通过公告的方式希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但公告后,仅少数几名公民提出意见,且意见并不科学。无奈之下,社区只能自主构建小区卫生管理条例。没想到小区卫生管理条例后,问题随之而来。很多居民对社区制定的卫生管理条例并不满意,甚至出现严重抵触。无奈之下,社区又一次小区卫生管理条例。没想到这次还是很少有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进来。以至于该社区的小区卫生管理条例迟迟无法构建。之所以产生此种情况,主要因为在本次公共管理活动当中,社区居民并未有组织且有序的参与至小区卫生管理条例的构建中来。诸如上述案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为提高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质量,我们还应引导公民有组织、有序的参与至公共管理事业中来。

3促进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相关对策

通过多年努力,如今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已然取得很大发展,但问题依然存在。为切实解决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断推进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特提出如下发展建议:3.1切实培养和提升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上述论述中提及到,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一种极为先进的做法。但令人遗憾的是,政府虽然鼓励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但仍有很多公民普遍缺乏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切实培养和提升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求各大媒体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和报道,让公民清晰认识到: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是实现公民权力的重要渠道,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一环。公民应积极踊跃地参与至公共管理当中,为公共管理献计献策。第二,政府应通过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子等方式,让公民意识到参与公共管理是自身的一项权利,公民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到公共管理事业当中。通过上述措施的持续实施,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也会随即得以不断提升。待公民有了较强的公共管理参与意识后,他们也会自觉且积极的参与到我国的公共管理事业当中,为我国的公共管理献计献策,不断推动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俗话说,意识决定行动。公民有了较强的公共管理参与意识后,他们便会在强烈的意识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公共管理的行动中来。这一点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也是利于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发展的。3.2建立和畅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员,公民有权利参与到政府的公共管理事业当中。公民参与到政府的公共管理事业当中,是实现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体现。而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不畅通影响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成效,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基于此种情况,我国政府应积极建立和畅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以政府征地拆迁为例,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的每一个决定均应通过座谈会、听证会的方式积极听取每一位涉及征地、拆迁农民的意见。做出每一个正式决定之前,均应决定意见征求稿。意见征求稿后,应积极听取农民意见,并在农民意见的基础上积极修改相关决定。这样的做法即是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满意度。同样道理,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做出的每一项决策,均应通过不同方式建立与公民相互沟通的渠道,应积极听取公民意见。殊不知,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广大公民,如若公民对公共管理举措不满意,那么这样的公共管理举措无疑是低效甚至是失败的。总而言之,政府建立和畅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极为重要。任何组织或个人不论是出于任何理由阻止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做法均是不值得提倡的,甚至是应该严厉打击的。3.3引导公民有组织、有序参与公共管理。上述论述中提及到,我国很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均呈现出无组织、无序的不良状态。此种情况的存在是不利于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质量提升的。建议政府应积极倡导公民成立相关组织,通过相关组织有序参与公共管理。以社区的公共管理为例,为更好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居民应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一旦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有何意见,均可通过社区居民委员会向社区反映情况。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的沟通会更加方便,提出的意见也更容易被社区所接受。再如,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征地的农民也同样可以成立被征地农民委员会,通过被征地农民委员会与政府和开放商积极沟通。这样的做法是可行且有效的,利于公民更好参与到公共管理事业当中。

4结语

公民参与范文篇4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民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政府自身的缺陷和公共事务的复杂等因素,公共政策往往并不像人们所想象和期望的那样有效。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人们不断地从多方视角、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探讨及实践。本文从“公民参与”视角出发,从原因和背景、功能、争议及存在问题和对策几个方面论述了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以期为公民参与乃至政策科学的发展“添一把薪”。

一、公民参与的原因及背景解析

1.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都以社会民众为基础

首先,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任何一项政策的实际需求总是来自社会的实际需要,代表公众实际利益和要求的政策总是从民间社会首先萌发。且任何公共政策总是涉及广大民众的,公共政策应是以保护他们的起码利益为目的的。其次,民众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主体,公共政策的执行常常需要施政者与影响对象之间的密切合作。如果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政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或成本大增。政策制定者也只有在充分考虑到政策相对人的态度、利益得失,才能够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的公共政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公民参与的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唤起公众的参与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深刻性、广泛性、艰巨性都表明,它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投入,广泛参与。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使公众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参与条件、参与渠道,社会公众才会真正树立起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鼓动起人们的政治热情。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激发公众的政治参与愿望。市场经济体制的构筑过程也就是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公民在争取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必然要求过问和参与与自己利益关系密切的公共政策过程,甚至就某些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向政府讨价还价,施加压力。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为公民参与提供条件,如产权保证、物质和必要的设备保障等。

3.政治现代化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我国社会主义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政治过程必须向民主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从民主化角度来看,人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就应当强化自己的主体地位。公民再也不仅仅满足于作为公共政策的客体(对象)而存在,被动地认可和接受政府的公共政策方案,而是强烈地要求向公共政策系统表达自己的意愿,具体过问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反馈的全过程,使公共政策能够更充分地代表自己的利益。

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认为公民参与,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是贯彻民主信念的进一步落实,可以发挥集体智慧去解决社会问题,它可以发动社区资源或公民来推动发展计划,也可以使更多公民通过参与的过程认识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1.集体参与,可减少政策上的流弊与个人的私欲,进而确保一个更可行及公平的决策。基于每个人知识有限,思维的方法不同,群体智慧对于决策来说相信是比较优越和可靠的,因为这是经过众人参与,互补长短的情况下得出来的。其次,通过意见的交流和不同观点的冲击,不但可以使个人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个人的私欲亦得到调适,使政策依据群体的意愿而做出。

2.大众的关注和参与,对于一个政策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公民参与,有助于政策决策主体充分考虑和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利益和愿望,并把政策目标的确立和政策措施、手段的选择建立在符合这种利益和愿望的基础之上,以减少政策决策的盲目性,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其次,公民参与,可以减低执行时遇到的困难,有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

3.公民参与,促进了政策相对人主体地位的确立。这有助于提醒政策执行主体尊重政策相对人的人格,并注意激发政策相对人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和接受主动性,减少政策执行中的阻力和实际存在的强迫性和人格侮辱等违背政策和法律的行为。还有助于改变政策研究和咨询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单一视角,而代之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重视角,扩大政策研究和咨询的领域,并使研究成果能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三、实践公民参与的争议与反思

“公民参与”是很理想的理念和正面的行为,但在实践方面,要鼓励一个人去参与社会事务,要求他或她不单是只顾个人的利益,而是采取利他人的倾向,关注公共事务,从而介入参与和协助、表示意见、推广活动和参与决策,这是不容易的。所以一些学者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也提出了质疑。

第一,很难确定公民大众的真正意愿,持这种观点的认为一般公民没有空余时间去关注或去认识政策问题;那些有时间和有兴趣的,未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理解;很多没有参与组织的公民都是较沉默、被动,对社会上的政策很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很难确立公民意愿。第二,批评公民意见多属短视,一般公民的意见常被指为只求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不能容忍;而且所要求的多属狭隘的利益,而忽略社会全局性的发展。第三,公民参与效率低、耗时和昂贵,而且使政府部门内的专业及行政人才难以发挥其知识及经验,不能采取果断措施,令工作效率降低,未能应付瞬间万变的现代化社会形势。最后,公民参与会导致社会不满及不安。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一般市民的期望亦相对地不断膨胀,常常提出过高要求和不切实际的论调,而当这些要求未能适当地被满足时,这些公民的内心很是不满,对政府及社会产生不信任和不安。

与此不同的是,对公民参与持赞同观点的学者却提出不同的观点:第一,指出多数公民较被动,对一般政策很少有自己的意见,是符合实况的。但要求那些有见识、有意见、有亲身体验、有切身利益的基层公民,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总是有裨益的。至于专业知识和才能方面,公民未必完全掌握,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他们的认识便会加深,而且他们作为受益者的切身感受和不受部门领导的位置影响,对专业和官员能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第二,公民意见是否属短视,在未有机会参与和发表时,在未有比较和分析时,实难先验地下判断。第三,公民参与是否耗时和昂贵,很难有定论。很多政策都是涉及广大公民的生活和利益的,且有长远影响,只有深入和详尽的反复研讨才可减少日后出错时所带来的失误和浪费。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公民受教育水平上升,通过传媒而接触世事日多,对生活质量及政治权利的要求不断提高。

四、公民参与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思考

虽然在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存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总体水平较低,存在着公民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公民参与的理性化程度较低、公民参与的能力不足、公民参与的制度化较低、政府官员的错误观念等诸多现实问题。但近年来公民参与已得到愈来愈多的人的接受与支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格局,是公共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对政策中公民参与及政策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1.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就是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对公民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其可以按一定的程序实际操作,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参与,使公民参与经常化、制度化。

2.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方法和渠道。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广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者可以多采用一些公民参与的方法,如深入交流法、在政策组织中加入公民代表、公民训练、基层意见搜集法、价值取向法等;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公民自己应懂得运用不同渠道去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如个别接触、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说工作等政策参与渠道,这是较为积极和主动的做法。

3.营造有利于我国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为公民参与创造良好的政治心理背景。一般来说,有利于公民参与发展的文化氛围有:一是普遍的平等观念;二是广泛的自主意识;三是强烈的责任感;四是法制原则。为此,必须克服传统政治文化造成的参与中的冷漠和急噪情绪,积极培育公民参与所需要的适度、理性的心理背景。

4.树立政府官员的正确理念。政府部门是公共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政府官员对待公民参与的理念直接影响到公民参与的作用发挥。这就要求政府官员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充分尊重公民的人格和合法权利,承认公众在公共政策整个运行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参考文献:

[1]丁煌.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失败论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J].公共行政,2000,(3).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公民参与范文篇5

关键词:公共管理事业;参与度;公民合法权益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项工作具有社会公共性质,要想提升公共管理工作的品质,除了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公民积极参与进来,如果公民的参与度低,那么公共管理工作的品质也就无法提升[1]。因此应提高公共管理中公民的参与度,以确保落实效果。

一、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

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事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公民参与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有益于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没有确保公民的参与权益,使得公民对国家相关公共管理部门存有不满情绪,阻碍了党员干部和民众之间的友好关系,对国家相关部门形象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进来,确保广大民众的参与权益[2]。(二)能够推动民主工作的实施。为了能够提升民主政治的实施品质,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时,提升公民的参与程度,为公共管理事业具体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国家民主的客观体现。(三)可以创建和谐社会。我国目前创建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还没有全部实现,要想创建和谐社会就会牵涉多方面,公民参与程度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提升民众参与程度,可以让公共管理工作内容更加贴合广大民众的具体需要,最大程度上提升公民的满意程度,对创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二、提高公共管理中民众参与度的具体方法

(一)改变公民的思想观念。为了能够提升公共管理事业中公民的参与程度,应使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改变公民的落后思想观念,让广大民众可以对公共管理工作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发挥出其本身的指导作用,将国家政治文化相关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3]。通过实践证明,优质的政治文化环境能够明显提升公民的政治思想高度,改善公民政治观念,让公民对公共管理事业中的每一项工作内容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清楚个人应履行的义务,唯有如此才可以激起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事业的热情。(二)提升广大公民的文化素养。第一,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教育事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辅助,将各项惠民教育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第二,加大力度宣传公民文化活动,在活动运行中注意政治思想教育,借助这种方式能够明显纠正广大民众对政治工作的误区,提升广大公民的自主意识。(三)国家相关部门应增强扩展广大民众的参与途径。国家应该增强政策扶持力度,让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将基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做到位,同时设立多个可以代表公民意见与建议的公共机构,让公民主动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让公民和国家相关部门之间的对话变得更为方便,可以让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广大民众的想法[4]。(四)健全法制化途径。为了能够提升公民的参与程度,应该借助于固有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深度细化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创建出科学、健全的参与制度,让公民的参与方向能够趋于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还应该逐步完善法律体制,编制出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法律细则,以立法的形式来推动公共管理工作的有序进展。

三、结语

为了能够提升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就应该采取有序可行的方法来提升广大民众的参与程度。针对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度当中存有的各种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从相关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创建公共机构,为广大民众能够更方便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事业中提供多种参与途径,以此来提升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工作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敏群.新公共管理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9(27):97-99.

公民参与范文篇6

一、汉族地区与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差距表现

政治参与又称参与政治,是指公民“或多或少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或)他们采取的行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合法活动。”[1]政治参与旨在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目的指向是影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我国汉族地区与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差距存在具体表现在:

(一)汉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生活认知态度不同

汉族地区人口分布集中、文化设施先进、信息传播迅速的城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政治敏感,与民族地区公民相比,他们对国家和政府的依赖性也较大。特别是在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在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与政府和公共政策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另一方面也促使他们对国家局势和公共政策的变化表现出更多的关心。据对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汉族居住的北大营村调查发现,有34.28%的被调查者对国家局势和公共政策有较深的了解,61.2%的被调查者知道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这表明汉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较强。民族地区人口多数居住在分散、文化设施落后、交通和信息传播都不便利的地区,活动范围很小,封闭的、静止的人口流动和人际交往使公民在价值观念变革方面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以“家”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伦理关系强烈地制约着公民的生活和文化水准。由于缺少文化知识和外部信息的冲击,农民对自身地位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缺乏认知,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参与程度较低,对政治活动也比较冷淡。很多公民基本上游离于国家政治生活之外,成为与政治参与关系不大的“地域民”,缺乏对国家的认识。以景颇族为例,到新中国成立初,“景颇族人民包括一些山官,历来只知道土司管,国家观念淡薄。”[2]即使是一些山官,也是“见识少,汉话傣话都不会说,只知道最大的官是土司。”[3]在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古林箐乡博甲村少数民族的调查中发现,有42.64%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我国的国家主席,45.47%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全国人大委员长是谁,62.58%的被调查者听不出我国的国歌,表现出对现政权较低的认知度。

(二)汉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形式不同

汉族地区的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主要是自主性参与,而民族地区的公民主要是动员性参与。他们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1.汉族地区公民政治活动参与热情高于民族地区公民选举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神圣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据对北大营村的调查中,被问及是否认为村委会、村支书实行民主选举意义重大,应当推广时,有75.31%的村民认为是,而博甲村只有49.8%的村民认为应该投票给能力和品质都强的候选人。在被问及假如新一轮村干部的换届选举结果与他们所预期的悬殊较大时,北大营村77.55%的村民、博甲村36.21%的村民表示将对新一届村干部的工作给予抵制。以上调查充分显示了北大营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比博甲村的高。

2.汉族地区的接触活动比民族地区多接触活动是公民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正式或非正式地向干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或批评,以期影响或改变他们决策或决定的行为。接触活动有一般反映、上访以及贿赂等形式。北大营村有71.63%的村民与领导干部有过不同程度的接触。但是,博甲村因生产、生活问题同领导接触过的人数约占调查总体的16.59%,大多数人不将同领导接触视为一种主要政治参与手段,在他们看来,同领导接触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即使能够见到领导,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3.汉族地区公民投诉活动多于民族地区投诉是公民利用舆论工具进行的间接政治参与活动。北大营村投诉活动相对较多,32.67%的人有过投诉经历,主要集中在税收不合理、干部执法不公以及子女上学等问题上。而博甲村只有13.52%的公民有过投诉经历。

4.汉族地区抗议和暴力活动多于民族地区近年来,由于某些地方对农村工作重视不够,农村的各种不合理现象开始有泛滥的趋势,农民负担严重超过了国家政策规定的标准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已经引起了当地群众的严重不满。再加上个别干部和执法人员素质低劣、态度蛮横,更加激化了干群矛盾,在许多地区出现了以抗议和暴力对抗形式进行的政治参与活动。调查发现,北大营村有45.36%、博甲村有83.67%的村民没有因为本村利益如资源开发、土地占用、道路建设等原因与乡政权或当地乡镇企业发生过冲突。

(三)汉族地区与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途径不同

汉族地区的公民政治参与途径主要是制度化参与,而民族地区的公民主要是非制度化参与。制度化参与一般是指合法参与,就是指公民政治参与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非制度化参与则是指采取不符合国家宪法、法律、规章、政策、条例等所规定的制度和程序,而进行的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北大营村汉族公民政治参与基本上属于制度化参与,如参加村民选举、进行上访、投诉等,81.21%的公民对暴力参政行为表示不满,称不会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而博甲村的政治参与行为受非制度因素影响非常明显,比如宗派、宗教、选民个人好恶、乡村习俗等等。这些非制度因素的影响导致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许多非制度参与行为。甚至包括贿赂选举人、动用家族力量,进行人身攻击、写匿名信诬告等等。

二、影响汉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

汉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之所以存在以上差距,主要是由于经济文化基础、政治文化、民族群体政治心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一)经济文化基础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首要活动,是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础。汉族大部分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一小部分分布在中部及西部的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正如同志指出:“东部地区由于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有利的地理环境,加上国家政策上的一些支持,发展比中西部地区更快一些。”[4]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程度也得到了提高,教育文化先进,受教育的程度高,人们的政治参与能力和积极性就高。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东部的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边远偏僻,远离中心城市,城镇化水平低,居住环境处于封闭,因此,他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行为具有保守性和盲从性,从而导致出现大量的非制度参与,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政治文化对家族政治的影响

阿尔蒙德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映。”[5]“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汉族地区的公民由于他们获取政治资讯的渠道较多,能够较为及时地接受各种政治信息,对各种政治机构、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都有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对与自己的利益直接相关的政策十分了解。其中一些人,有系统的政治知识,能够有效的运用各种政治权利来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较高。而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是从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和初步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等不同起点,分别跨越了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因而,他们所背负着的沉重历史包袱,加上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等,使得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政治文化传统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渗透力。这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的政治参与。

公民参与范文篇7

关键词:转型期;公民参与;公民文化;总体利益;公共政策

所谓转型期,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导致中国社会形态的改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改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政府的管理论文"target="_blank">行政管理理念正在从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理念向现代的民主行政理念转变。而民主行政理念必须建立在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上,不仅需要制度上的配合,更需要从文化与治理观念上着手。事实上,公民参与是实现直接民主而且有效的一种方式,而目前,我国公民在参与公共政策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对其中主要的障碍作粗略的分析,以期对推进我国公共政策民主化进程有所裨益。

一、公民参与的概念及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意义。

1.公民参与的概念。

所谓“公民参与”,就是为了落实民主政治、追求公共利益及实现公民资格,由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从事包括所有公共事务与决定的行动,这些公共事务是以公民本人切身的地方性事务为基础,再逐步扩大到全国性的公共政策,因此,可以由每一个公民时时刻刻的关心与适时的投入来实现;而公民参与的行动必须是建立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并且依参与者根据本身所拥有的知识与能力、花费的成本、预期的影响力等,理性地选择最有效的途径与策略[1]。

2.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意义。

(1)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信息的完备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条件,也是公共政策制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由于政府在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信息的有限性,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公民的积极参与,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丰富的信息,很好的弥补政府的这一缺陷。因此构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机制,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提供多种方式,通过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充分利益博弈整合公民的利益诉求,是公共政策建立在利益得到充分表达和相对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政策成本,提高公共政策科学性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有助于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这是因为政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所要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都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在大多数现代国家里,特别是人口众多和地域辽阔的国家中,公众不容易直接对中央政府的决策发表意见,但可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中发挥更重要和更直接的影响作用。

有许多政策只有依靠公众的合作与参与才能得以贯彻执行,如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政策,若没有公众的支持,即使政策制定出来了,贯彻执行仍相当困难。要保证政策有较高的支持度,就不能忽视政策制定中公民的有效介入[2]。

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困境。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这样那样的困境。就现阶段而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主要障碍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文化因素的制约。尽管民主社会最大的希望是,公民个人最大限度的参与政治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这种参与将培养人类能力并因此获得人性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知道,公民从年轻时代首先学习的就是“如何更好地服从”这门课,只是后来才了解到权威不过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直到成年期,才真正发现可以参与作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这时,传统的文化意识已经把公民变成为一个顺从者,政治文化因素影响了青少年不断形成的对民主社会中公民身份有意义的理解[3]。

2.公民自身的局限性。现代公共政策往往带有较强的专业性,在知识方面,普通公民常常不能理解政策质量标准中包含的知识,所以他们可能会对专业领域或科学界认定的政策质量标准无法提出质疑。在能力方面,他们是否具有参与政策应该具备沟通技巧,是否充分地理解政策过程和决策方式,是否充分地理解参与者的期望受政策限制,是否充分的理解公共问题解决的利益取向等,都是公民参与的巨大障碍。此外,由于部分参与者经常代表的是现存组织的群体需要,表达着他们的特殊利益,而不是公民的普遍利益。因此,这些现象的存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影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3.公民参与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欠缺。公民参与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欠缺,主要是指部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达到体现自己意志的公共政策能够顺利出台这一目的,通过操纵公民参与,导致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代表缺乏代表性和全面性。综观近几年的公民参与实践,部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公共政策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出台之前,广泛征集公民的意见,有的还召开大型的听证会。但是,由于参与公共政策的公民产生方式不尽合理,参与的公民是由上级组织指定,而非通过制度化的严格程序产生。在上级组织指定参与公民的过程中,把一些与政府部门观点相左的公民排斥在外,更有甚者,参与者本人就是公共政策的既得利益者,或是与政府有利益关系等状况,都导致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欠缺。

4.相关利益者话语权的缺失。相关利益者话语权的缺失,主要是指公共政策过程中,由于政府以及公民自身等原因所导致的相关利益主体缺位,致使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在公共政策中得不到体现。一方面,现实中的公共政策制定方式主要是封闭内向型的,政策制定在相当程度上是与公民分离的,常常成为及少数专家和领导封闭式自我意志的表现。

另一方面,由于公民参与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相关利益主体缺位,相关利益者的意志和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不到体现。本来作为公共政策相关人的公民,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公共政策给自己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最有发言权。然而由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相关利益者话语权的缺失,就会导致公共政策所整合的利益不够全面[4]。

三、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几点对策。

1.构建参与型公民文化,提高公民参与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阿尔蒙德认为“民主国家为普通人提供一个有影响力的公民参与决策过程的机会”[5]。而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清官情结、臣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公民参与,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公民认为政策制定是政府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联不大,形成了公民参与的文化困境。构建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可以从地方性的事务做起,尤其是与公民最切身的事务相关联,才会引发公民参与的动力;当公民在这些地方性事务的学习中学会参与并适应后,将会逐渐培养起参与更广泛的公共事务的能力与兴趣,并能进一步明确参与公共政策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和义务,在参与过程中逐步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

2.把握好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所谓公共利益就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能够满足共同体成员的生存、享受、发展等公共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条件的总和。”[6]所谓总体利益就是“目标群体的全部利益,是整体利益与所有部分的相对独立的利益之总和。”[7]在现阶段,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应该是以总体系统观为指导的总体利益,因为这样既能发挥对部分进行整合的整体优势,又能调动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积极性,从而使系统具有较大的总体利益。

3.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活动,若参与公共政策的公民不能够掌握有关公共政策的相关信息,那么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很难体现其价值。把公共政策各方面的情况作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使公民能够科学地了解公共政策的目的,并对相应的应对策略作出科学与准确的判断,以便更好的行使公民的政策参与。

4.构建公民参与的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权。从理论来看,公共政策供给取决于社会各阶层达成的保护自己利益话语权的均衡。

从制度上保障公民可以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制度参与公共政策,确保参与公共政策的公民能够充分完备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在实践中,公民参与的保障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组织结构方面,实现地方基层自治;二是法制环境方面,建立“公民参与法”,充分保障公民参与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图强。《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2]陈振民主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李图强。《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4]高富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路径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46期。

[5]阿尔蒙德等著。《公民文化》[M].张明澍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公民参与范文篇8

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公民参与理念已传入我国,开始影响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但是目前我国政策制定过程却还是呈现一种“内输入”的特点。例如2012年3月周口市政府“平坟政策”的出台,没有举行任何的听证会以及意见征求。其政策一出台就遭到了众人的唾骂,这项政策的执行也只能靠强制力。此案例引发了众人对中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的思考,我国现阶段的公民参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1政府方面1.1政府对公民参与的认识存在误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项民主制度,是行政民主的要求,但是从效率角度来讲,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却会使公共政策出台的过程更加的缓慢,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不利于自己私利的实现,因此一些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就尽量避免公民参与,公民参与因此就形同虚设。以河南省周口市的“平坟政策”为例,此政策的出台并未举行听证会,也就是说此项政策的出台并未征求公民的意见。1.2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在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只有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相关信息掌握的足够充分,才能发挥自身参与政策制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方面的民主机制还不是很成熟,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有限,存在着政府所提供的信息与公民想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透明度不高等现象。这种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完善的弊端,从信息源上阻碍着公民参与效能的发挥。1.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公民参与的概念和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广泛传入我国,虽然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增加,我国政府在公民参与的机制、路径和方式等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尝试,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具体表现为:一是法律过于抽象化和理论化,对公民参与的具体制度、程序和方式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关于公民参与的制度规定也仅限与各类规范性的文件,尚未实现体系化和规范化。在公民参与机制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都有公民参与的专门法律,例如:《信息公开法》、《行政程序法》、《公民参与法》,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接近于空白的局面。2公众方面2.1公民参与的主动性、自觉性较低公民参与还处于转型过渡期,由于多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公民的经济收入不高,文化程度有限,没有参与的意识,或者有意识但不知道怎样参与,缺乏参与的信息和渠道,作为政策参与主体的公民在一段时期内将不可能作为成熟的参与者出现在政策制定的政治舞台上。2.2公民参与制度化水平较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在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度化水平比较低,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公民可以通过个体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也可以通过一个组织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与公民个人微薄的力量以及狭隘的利益相比,通过一个有效的组织来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对公共政策的产生和执行都会产生更加有效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公民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社团组织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并且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在利益表达上很容易被一些利益集团所控制,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度和热情。3公民参与路径有限、畅通性差公民参与途径的多样性、有效性以及畅通性是保证公民参与权和提升公民参与度的必要条件。公民参与在我国发展还不够成熟,尚未形成健全的体制,这就不能有效保证公民参与的权利,另外公民参与的路径也很有限,不利于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听证会是公民参与的一个比较常见的途径,但是,目前听证会也经常只是走一下过程,并没有发挥到实质性的作用。人民代表也是公民参与的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途径,但是,目前还存在“代表们不具备代表性”的现象,这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公民利益的表达。总体而言,公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还很有限并且畅通性也依然较差。

2提高公民参与程度的路径探析

公共政策事关公众的利益,必须接受公众的检验,一个保守的政府、一种封闭的体制难以使公众认定的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政府体系应当是以一个开放的状态,积极主动的接受公民的意见、建议,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原则,确保每项公共政策都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平公正和公众利益最大化。因此,促进公民参与的改革势在必行。1向参与型执政理念转变,积极引导公民参与现代政治民主所需要的不是全能的政府,而是服务型的政府,积极听取公民的意见,重视公民所表达的利益,为公民服务是当代政治民主所必需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但是在民主政治的建设上仍不能放松,不仅要把全能政府的理念向参与型执政理念转变,更需要政府主动加强与公民的信息沟通,积极引导公民参与,探讨多样性的科学性的公民参与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出一批值得公民信赖和参与的公民自治组织,完善民间自治组织的管理制度,提高公民参政的组织化程度和参政水平。2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公民参与健全地进行,政府就应当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引导和规范公民参与行为。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不仅给予公民表达自己的利益的权利,同时也让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能照顾到各方的利益,使政策制定过程更加的民主化和制度化;公民参与行为要想有序地进行,就必须的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公民参与制度、规范和程序,使公民在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行为有章可循;适当的激励途径更能使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来,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使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更加的科学化和民主化。3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渠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公民了解政治动态的途经不断增多,公民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政治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增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形态的转型期,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要求的增强与现有的参与条件不足和参与路径有限就会产生摩擦,出现某种张力,阻碍我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政府要创造公民参与的有利条件、开辟公民参与新途径,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路径,尽量满足公民的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着手:进一步健全大众传播媒介的组织机构;政府行政官员下基层“微服”走访;设立专员进行民意调查等。4规范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公民参与方面专门法律的缺失,是造成我国公民参与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出台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法律就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制定专门的法律时,不能追求理论化,而要以具有可操作性为主要目标,使公民的政治权利的行使有法可依。同时规范和完善我国的民主选举制度,保证选举过程透明和民主;规范我国的信访制度,为公民提供有效的利益表达方式;完善我国的听证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健全公共政策制定的监督问责机制,对公民负责。5公开信息,坚持信息完备原则信息是政策规划制定的基本依据,公共政策的信息是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因素。政策规划制定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信息越真实、越全面、越准确、越及时,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就越强、社会公众的接受度就越大、最终的执行力度就越大。因此,政府在公开政策信息的时候要坚持透明原则,在征求公民意见的时候更要保持来自公民的信息的真实性。6增强参与意识,发挥公民监督作用公民参与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公民的手里,政府在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公民自身也要增强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同时发挥公民参与的监督作用。公民要利用好手中的选举权,选出值得信赖的人大代表,代表自己表达民意;对于关系民生切身利益的,公民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民主意见,关注政府部门举行的听证会,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公民也要监督政府有没有按着政策的原本宗旨进行,如有发现背离原有的宗旨,要及时向上反映。

3结语

公民参与范文篇9

一、公民参与对公共管理工作的意义

公民参与与公共管理事业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公民参与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有助于公民权的顺利实现。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每一位公民都有权利参与这项工作,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实现是对公民权的尊重,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导致公民对国家公共管理事业出现了不满,影响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对于政府形象的塑造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政府需要积极鼓励广大公民参与,充分保障他们的参与权。(二)促进民主政治工作的开展。为了提高民主政治进程的开展质量,国家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今,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公共管理事业中,提高公民参与度,有助于民主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为公共管理事业的开展献计献策,这正是民主政治的客观表现。(三)能够建设和谐社会。步入了新的历史时代后,我国逐渐走入了和谐社会,但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还未完全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诸多内容,其中,公民参与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提高公民参与度,能够让公共管理工作更加契合公民的实际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满意度,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度的提升策略

(一)转变公民的思想观念。要提高公共管理事业中公民的参与度,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转变公民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能够对公共管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在这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做好政治文化的建设工作。实践显示,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可以显著提高公民的政治信念和政治价值,让公民对公共管理事业的各项内容有正确认识,并明确自身的义务、自然,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参与积极性。在政治文化氛围的建设上,可以通过政治宣传讲座的方式来开展,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普法教育,拉近政府和公民之间的距离。并抓好教育事业,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从小学教育着手,让公民参与意识可以深入人心。(二)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要提高公民的参与度,还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一方面,政府要对教育事业提供必备的资金、政策扶持,落实各种普惠教育政策,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均衡的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群众文化活动,在这类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开展政治教育,通过该种方式,可以显著缓解社会大众对政治工作的隔阂,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三)拓展公民的参与渠道。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事业的渠道、途径对于公共管理事业的质量也有直接影响,基于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拓展公民的参与渠道和参与途径。对此,国家要加大政策扶持,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基层,做好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成立多个公共组织,让他们能够代表公民来表达意见,说出公民的意愿,通过公共组织的建设,让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此外,还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和民意反映制度,确保公民可以顺利参与。(四)引导公民有组织的参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公民在参与公共管理事业中,出现了无序化、无组织的状态,长此以往,将会大大影响公共管理事业的质量。基于此,政府需要发挥出主导力量,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管理工作。如,在社区中,成立专门的社区居委会,如果居民对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疑问,均可以通过社区居委会来反馈,社区居委会有更加顺畅的沟通渠道,提出的意见也能够快速得到反馈和处理;再如,为了保障失去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可以成立失地农民委员会,由委员会来表达农民的需求,与开发商、政府之间进行协调,这种方式效率更高,公民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五)完善法制化渠道。为了提高公民的参与度,还要积极借鉴现有的法律政策,对“言论自由权”、“公民知情权”、“公民结社权”等问题做出细化处理,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参与制度,让公民参与朝着程序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从当前的法律体系上来着手,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细则,借助立法方式来促进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除此之外,在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公民民主意识开始觉醒,公民参与需求、社会参与渠道之间出现了矛盾,在这一方面,还要发挥出科技的作用,提高公民参与效率,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参与渠道。

为了提高公共管理工作的质量,需要采用科学有序的方法来提高公民参与度,考虑到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度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政府应该从政策、制度等方面来着手,构建组织依托,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事业提供新的渠道和途径,及时解决参与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隐患问题,以此来提高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成效。

参考文献:

[1]卢艳红.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形式的因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0).

[2]王建容,王建军.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及其选择维度[J].探索,2012(01).

公民参与范文篇10

关键词:公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探讨研究

我们都知道,公民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该充分激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民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无论是从社会的需求方面来说还是从公民责任感方面来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都极大的符合了公民的意志需求和相关的权利。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公民的参与和配合,因此,我们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就需要与公民进行实时的互动和沟通,进而有便于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服务体系。

一、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

1.强有力的为公民文化权利提供了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权利共有四项基本权利,有效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权利是构建公共服务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民的参与度,一方面体现出了社会民主性,通过与公民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公民的热情和激情,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从而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维护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同时也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的实施奠定了保障,从而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2.使得公民的社会文化需求得到了真正的满足。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公民在精神层面上对社会文化的需求要大于物质上的需求,因此,公民不仅仅可以享受到公共文化带来的各种乐趣,而且还有必要投身进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去,这样才能保证公民的社会文化需求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以深圳市文化馆为例,每年举办的“公益性艺术培训”和所策划、实施的深圳市历届“鹏城金秋”市民文化节、“来深青工文体节”、“周末剧场”等系列文化活动,使得许多公民都积极参与进文化活动中,更多的展示舞台、精彩纷呈的各种公益演出、各项大赛中获得的奖牌更是激励公民积极主动去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给了人民极大的乐趣体验,激发了公民的积极性,吸引了公民的乐趣,加强个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而有效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帮助人民群众认识艺术,接触艺术,在不断享受艺术的过程中加强自身对艺术的探讨,使得整个社会都能够在艺术的渲染下不断进步与发展。3.有利于公共文化事务在公民中的合理展开。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有效促进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不断以公民的参与度和评价作为调整和完善的标准,从而更会给公民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以主人公的角度去互动参与,保证以饱满的热情及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和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长期如此,公民会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形成较为强大的认同感,进而公民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配合实行其他的公共文化事务,在调动公民积极性的同时创造相应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公共文化事务的合理展开。

二、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

1.公民个人意识较为薄弱。在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时,公民个人的参与意识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是关键。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很多公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解程度不深,没有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从而相应的参与度并不高,也缺乏相应的积极性,进而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的建设。导致公民参与率低下的原因还包括普通民众难以真正的参与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决策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一些政府官员进行决策商议,因此就很难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民主性体现出来。2.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形式化。近些年来,社区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对其在效率建设上越来越看重,而正是因为这种速度上的追求却忽略了质量的提升。在建设社区的过程中开始变得形式化,只是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建设,却没有根据公民的实际情况开展建设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多元化与丰富性缺失,无法调动起公民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也没有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标准,进而无法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服务需求,使得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形式化。3.非政府组织建设较弱。一般我们提起公共文化服务都会认为是以政府为主体建设起来的,已经对政府组织建设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而对非政府组织建设还缺乏肯定,但是实际上,非政府组织建设所发挥出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而正是因为政府组织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大大限制了非政府组织有效作用的发挥,与此同时,再加上非政府组织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各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从而导致了非政府组织建设方面较弱。长期发展,就会导致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失效。

三、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1.提升公民参与度。在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激发公民的参与度,这也是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前提。以深圳市文化馆为例,截至2018年10月底,已完成深圳市文化志愿者注册17667人,人数总量同比上升44.9%;完成注册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队注册179支,队伍数量同比上升26.1%,这样可以从主动报名文化志愿者的人数变化上来体现出市民是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文化志愿者主动为社区、基层及挂点单位提供针对性、专业性强的文化志愿服务,并积极参与到各项文化志愿服务演出进军营、进学校、进监狱、进戒毒所演出。市民及文化志愿者的主动参与侧面的反映出了公民参与度的提高。只有在公共文化服务当中发挥全体公民的价值,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民的参与度,有效地激发出公民的活动兴趣,充分调动公民的参与服务积极性。2.加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公民来讲,参加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大多是在社区内进行的,因此,加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社区文化服务方面的管理,社区文化服务工作人员可以广泛的宣传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激发公民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该体系的相关管理制度加以逐步完善,以确保制度的科学有效性。其次是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进行科学的规范,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前提,合理利用社区各资源制定规范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后是对社区文化志愿者组织进行必要的完善,制定完整的绩效考核标准和评估方案,有效促进和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切实保障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顺利实施。3.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可以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发展更加完整。为了能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化建设,应该综合采用多种有效手段。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应该激发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可以有效的补足政府组织下的不足,同时,还可以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的多元化,进而有效的促进公民参与度的提升,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所以,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非政府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充分发挥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那么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建设进行大力鼓励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董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7-36.

[2]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G].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51.

[3]陈觅.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J].中共青岛市委党,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