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十篇

时间:2023-04-01 22:36:01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篇1

 

关键词: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每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合乎民心,顺应民意,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和拥护,把“八荣八耻”和2001年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稍加比较,就会发现“八荣八耻”的内容更丰富,旗帜更鲜明,语言更犀利,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警示作用,因而是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丰富和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增加了“服务人民”和“崇尚科学”。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道德风尚。早在1944年,毛泽东在中央警卫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就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长期以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全国人民自觉行动的准则。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每位公民既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又是劳动者和服务者;既享受他人的服务和劳动成果,又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劳动成果。社会主义主人翁的地位要求每位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服务他人与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道德,是每位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普通公民必须时刻牢记、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准则,必须把其化为实际行动,融人学习生活工作之中。只有如此,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同时,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各种封建迷信却沉渣泛起,崇尚科学的气氛在全社会还不够浓厚,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从根本上制约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注重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教育民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从而形成“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敬业奉献”中彰显“辛勤劳动”。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劳动光荣,文化久远。但是,在当今社会,好逸恶劳之风开始蔓延,不以劳动为荣,反以劳动为耻。有些人打着“敬业奉献”的旗帜,行投机取巧、行坑蒙拐骗之实,损害国家利益,伤害人民利益,扰乱社会秩序。有些人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吃喝漂赌,欺压乡邻,反以为荣。所有这些都影响了人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影响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在实施公民基本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仅仅提倡“敬业奉献”是不够的,任何缺乏“辛勤劳动”为内核的“敬业奉献”的说教都是空洞的,缺乏说服力和劝导力的。必须把“劳动光荣”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根本观念,“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使“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的观念深人人心,激励人们扎扎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为实现自身价值而辛勤劳动,为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辛勤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把“团结友善”发展为“团结互助”。2001年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团结友善”,而“八荣八耻”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团结互助”,虽然仅仅是两字之差,但内涵却相距甚远。“友善”是指“朋友之间亲近和睦”,侧重于讲彼此的情感和态度。但是,彼此“友善”的情感和态度并不意味着能转化为彼此“互助”的实际行动。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平时彼此“友善”,在关键时期不能“互助”的事例比比皆是。在遇到困难时彼此不愿伸手援助,在遇到利益冲突时彼此尔虞我诈,往日的“友善”早被抛到九霄云外。这种“友善”虽不完全是伪善,但至少是缺乏真诚的“友善”。但是“互助”则不同,它不仅包括彼此态度“友善”,而且更强调彼此行为的结果,即能够真正地相互帮助。这种“互助”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互惠机制,它能够培育社会资本,增进人们之间的互信,实现社会团结。因此,只有“互助”,才显“友善”,才有“团结”。只有团结互助,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此,在公民基本道德教育中,要教育广大公民学会在不同意见面前,要心平气和,求同存异;在困难面前,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荣誉面前,要相互谦让,他人为先;出现了失误和挫折,要勇于内省,敢于承担。要提倡急他人所需,帮他人所难的团结互助精神,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处处尊重和爱护他人。只有这样,“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才能促进社会安定和事业发展。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篇2

[关键词]公民;本质精神;公民道德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259-1

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步入了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伴随社会转型而来的是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也对人们原有道德观念带来较大的冲击,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德育进行反思和审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公民道德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更引发了学术界对公民道德等相关课题的研究热潮,从公民道德内涵和特征这个角度,相关观点主要基于从我国当代公民概念的界定来理解公民道德的内涵,本文将从公民的本质精神进一步理解公民道德的内涵和特征。

一、公民概念的演化以及公民的本质精神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发轫于西方。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城邦政治,历经古罗马时期、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及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公民概念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透过公民概念的演化,我们可以领略公民内在的本质精神。

古希腊的公民概念是在古希腊民主城邦制基础上产生的。表明的就是它的政治性,公民身份实质上就是关于个人与城邦之间关系的一种政治身份。古罗马时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于平民的斗争,公民范围有了很大扩展,除了奴隶、异邦人等仍被排除在外,包括殖民地范围内的所有罗马人都成为了罗马公民。欧洲中世纪封建专制时代,在君主王权和宗教神权双重压制下,公民权利消解,公民身份为“臣民”身份所取代。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自古希腊出现“公民”至今,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公民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当前,随着世界范围内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公民概念被广泛运用于一切现代化国家的宪法之中,并和各不同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结合而呈现一定的民族特性,但公民的本质精神始终是公民本身内含的伴随民主价值理念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权利义务。

二、公民道德的内涵

从公民概念的演化我们可以看出,公民概念最初是在西方民主政体基础上产生的,公民是一个政治法律概念,最初是表征个人与国家间关系的一种角色身份概念。因此亚里士多德在界定公民德性时主要是在公民与社会政治实体的关系中确定的。

正确理解公民道德的内涵,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免把“公民道德”混同于“公民的道德”。如前所述,“公民道德”强调的是作为公民这一政治法律角色在处理与国家、社会共同体及其他公民个体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它并不包括一个人在离开了公民身份后,作为自然人还应有的其他道德规定,如私人生活领域与父母、兄弟姐妹、配偶等之间的道德规定。所以可以说公民道德是一种道德类型,它归属于政治道德。“公民的道德”与“公民道德”不同,“公民”既可理解为整个公民群体,即作为“类”的公民,也可以理解为某一个公民,即作为个体的公民。当作为“类”公民理解时也就是我们普遍意义上的公民概念,表示所有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公共性道德规范,其外延与公民道德是等同的。而作为一个特定的公民则内含了他是一个自然人,应把公民的道德理解为个人的道德,在这个意义上,其外延接近于人的道德这个表示道德的最大边界的范畴。

三、公民道德的特征

公民道德是建立在民主政体基础上的公民德性,现代意义上的公民道德更是以现代民主为基础。因此,公民道德不同于我国传统中央体制下的传统道德,也不同于我国革命时期的革命道德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是说公民道德具有不同于我国历史上以往道德类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民道德的主体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人格独立性是由公民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也是公民区别于下的臣民的一个重要方面。下的臣民“无主体性、附属性、从属性”,“故臣民无我,只有对统治者的责任、顺从、服从”。和依赖神化的君主、领袖不同,民主法治社会直接依赖现实的每一个公民及其选择、建立和维系的民主制度,民主法治制度的基础在于公民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独立思维、创造性、现实批判能力是一个好公民的重要能力和素质基础,而这必须以公民的自由独立为前提,人格独立是公民的本质要求。

(二)公民道德是以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基础的。公民概念实质上内含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古希腊时期的公民是有政治参与权的自由民,而同时也强调对城邦共同体利益的义务。近代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一批资产阶级思想家从自然法出发提出了“天赋人权”、“在民”、“社会契约”等思想,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建立起了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从宪法和法律上界定了公民身份并确立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虽然不同历史时期侧重不同,例如,古希腊罗马时期主要侧重于共同体利益,而近代以来则倡导个人权利,但西方公民道德基本还是兼顾了权利义务两个方面。传统道德是义务型道德,把个人德性的理想状态“圣人道德”作为一个普遍的道德要求和道德义务强加给个体,而不考虑个体的道德权利和需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公民道德区别于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公民道德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公民身份只是自然个体的一个角色身份,除了公民身份之外任何一个自然个体还有其他的多种角色身份,但公民身份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共有的一个最基本的身份。现代社会公民自由独立、价值观念多元,不可能要求所有成员都具备完满的美德,只有公民道德才是社会所有成员都应有的基本德性,因为公民道德直接关系到现代公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尽管公民道德规范内容概括和表述各有侧重并不完全一致,但公民具体道德规范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公民道德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居于最基础的层次。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篇3

关键词:高职;会计;道德规范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特别是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育 。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充实社会特别是企业的财务部门。人所共知,一个企业的财会部门掌握着经济命脉,财会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关口当好领导的参谋 ,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就不比一般。本文仅就财会人员应有的道德规范及其高职教育进行相应道德规范教育略陈管见。

一、高职会计专业进行道德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落实

2001年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并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锤炼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纲要》概括、提炼出的基本道德规范,目的就在于能使每一个公民对这些规范耳熟能详,身体力行。这在我国道德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表明党和国家在对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的把握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更应率先遵循和具备,加强教育其实质就是对《纲要》的具体落实。

(二)是会计职业的基本要求

国务院原总理朱鎔基于2001年4月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特题“不做假帐”的校训;同年10月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考察调研中,又特别强调指出:“不做假帐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九十年代初“两则”、“两制”的,完成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接着又并实施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从而初步建立起了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标准体系,极大地加强了会计法制建设,先后修正和制订了新的《会计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等法规,使当代的会计工作纳入到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就是为了使其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财会人员。

(三)改变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的呼唤

由于受“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等腐朽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人们之间矛盾与利益的冲突,使得现在的会计人员在道德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表现最为突出的主要如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失范,会计职业道德价值取向扭曲,各式各样的非道德主义泛滥,会计职业教育道德控制的机制弱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空泛等。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当代会计工作普遍存在着信息失真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领导的不轨行为而逼迫其就范;另一方面也是有的会计人员自身道德水平低下而贪财。会计职业道德如此现状,恶化了会计环境,破坏了会计正常行为的有序运行,使“真帐假做”、“假帐真做”日趋严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其市场正常秩序受到干扰,社会风气被毒化。为此,对会计工作不仅要强化“法治”举措,加强其法治力度,同时还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基本道德教育,而且必须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道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

二、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的措施与途径

(一)教育学生弄通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只有深入认识和理解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才会自觉遵守其道德规范,也才会使自己的学生做一个尊法守纪、诚实可靠、“不做假帐”的合格会计人员。在我国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其“爱国守法”,即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明礼诚信”,即强调公民文明礼貌,诚恳待人;“团结友善”,即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为善;“勤俭自强”,即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即强调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社会。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是公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应该在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公民基本道德内容前提条件下,必须无条件做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

(二)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准则

所谓职业道德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物、行使会计职权中形成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从属于社会道德,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义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其以信念、知识、情感、行为为内容,融政策性、科学性、原则性、服务性于一体。为了会计人员切实担负神圣的职责,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及可以信赖的信息服务,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信誉,就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乃至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其道德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准。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是会计职业的内在要求和时代外在要求的统一,它以制度规范形式确定下来,成为全体会计人员的基本准则。作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那未来的企业会计人员就应以此规范自己。

(三)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会计工作管理中在揭露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同时,要正面地大力讴歌广大会计从业人员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殚精竭虑的感人事迹,以强大的声音唤起人们的道义责任和良知,形成对其正义、高尚行为的敬仰和励行,对非正义失职行为的憎恨和鄙视。会计环境复杂纷繁,由于个人或外部原因也难免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要使其在会计人生上不跌大跤,少走或不走弯路,就要善于用优秀会计人员的先进事迹来激励自己。为此,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其进行基本道德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学中,要加强案例教学,多讲实际生活中典型优秀会计的人和事,以鼓励和鞭策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明辨是非,永做道德规范的模范。

三、余论

包括高职在内的当代大学生,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其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这个人群既需加强专业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其思想道德上的培育和引导。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最基础、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具体化,与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又是从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进行了新的扩展和完善。这是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其道德规范通俗易懂,简明易行,有利于公民道德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首先就要学好并努力践行其基本道德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学好与践行其职业道德规范,以强烈的使命感,做一个既具有过硬会计技能技术,又具有高尚人品道德的优秀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 刘东辉.高职会计教学方法的探讨[J].大人科学,2009(8).

[2] 闫 肃.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企业需求调查报告[J].职业时空,2011(8).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篇4

从深层次去思考廉政建设的完善问题:只有靠道德防范于未然,靠法律惩治于已然,实行预防与惩治双管齐下的措施才是当前我国廉政制度建设的保障。由于目前法制建设已日趋加强,而道德规范建设还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因此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实行德法兼济的治理手段才是完善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德法兼济完善廉政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制定职业道德法律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生活和专业领域的分殊,导致职业道德的兴起。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职业道德具有特殊性,不同的职业其道德内容是不同的,如医生的职业道德主要是救死扶伤,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教书育人。同时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也是有区别的,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应体现是职业道德,在工作时间以外应具备个人道德。我们知道道德建设作为防治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是脆弱的。首先,道德建设主要靠自律,而自律的力量是有限的。自律对那些具有道德心的人有效,对那些利欲熏心,丧失道德心的人来说根本不存在。他们不可能自觉接受没有强制性和威慑力的道德规范的约束。在腐败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贪赃枉法等不道德行为就有可能滋生蔓延。其次,道德依靠舆论的力量来保证实施,而舆论的作用又是有限的。因为舆论的褒扬不能激起所有人的道德理想,舆论的谴责也不能唤起所有人的道德良心。第三,公务员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权力道德,公务员道德对公务员职业行为的约束最主要、最关键的也是对其权力的约束。而对权力的约束,仅凭软性的道德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力量,即得到以法律为后盾方能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和公务员的认真履行,这就是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建设。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就是以立法形式把公务员的从政道德规范确定下来,并以法制力量保证他们有效实施。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一部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立法,尽管已颁布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等对司法领域内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但这些法律中仅有部分条款是关于其职业道德的规定,并不是完全的职业道德法。而许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已经制定了完全的廉政道德法律。如美国在1993年制定了5美国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准则6、菲律宾在1989年制定了5公共官员与雇员品行和道德标准法6,他们都以立法的形式规范了公务员的从政道德,并以法制的力量保证其有效地实施。我们国家如能及早地制定出这样的从政道德法就可以明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规定对公职人员从政道德教育和监督的措施,确认管理廉政事务的机构及其职责权限,具体规定对违反从政道德法行为的处罚尺度及程序。总的来说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利益至上,忠实地履行法律规定,公正地执行公务,恪尽职守,严禁利用公职及其影响谋取私利。维护政府的公正形象,提高政府威信和工作效率,保持秩序稳定。具体的行为规范主要有:(1)严禁在公务活动中送受礼品。(2)不准经商。(3)限制公职以外的活动。(4)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5)禁止不正当使用政府未公开信息和国家财产。(6)回避。(7)对离职人员活动的限制。有了这样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律,国家机关中的公务人员就有了具体的良心规制,在其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努力做一个好官。职业道德法律建设除了内在制约之外,还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外在制约,这就是法律责任。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是被涵括于道德与法律的一般关系之中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对特殊关系。其特殊性表现在主体是特殊的)))公权力执行者;内容是特殊的)))是公权力主体的职业道德(而非其作为一般公民的常人道德)与其执法责任(而非其作为一般公民的违法犯罪责任)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可通过图例予以说明。在上图例中,A为圣人道德,是应在公权力主体中提倡的区域,是公权力主体有选择权的区域;C为常人道德,是公权力主体成其为公权力主体之前首先成其为人的起码条件;B为职业道德区域,这是公权力主体承担道德责任的区域,是公权力主体无选择的区域。在对公权力主体进行道德评价时,既不能依圣人道德否定其合格性,也不能依常人道德降低其应负的高于常人道德,不同于常人道德的道德责任。职业道德的上限是圣人道德的下限,达到此点就是一名完全合格的、应受到充分肯定的执法者;职业道德的下限是常人道德的上限,当一名执法者的道德水平临近常人道德是,其执掌公权力的资格就处于危险境地了[1]。从三者之间的关系上看,对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影响最为深刻的应当是常人道德,即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其道德要求应是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人的标准的确立。为了加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法律建设,还必须进一步完善起支撑作用的全民统一的道德规范建设。

二、统一的社会道德规范建设

公务员来自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社会大环境的道德规范建设必将深刻地影响着公务员的从政道德法律的实施,统一的社会道德规范建设将有助于公务员行政道德法律的建设。统一的道德规范建设绝不是走历史的老路即不是对古代整体主义和新中国成立时所尊奉的集体主义的简单重复其内容是将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有机结合。即建立真正的集体主义。而真正的集体主义是建立在最广泛的个人利益基础之上,它必然包含着对个人利益的重视。真正的集体主义比个人主义更优越,能够增进个人和群体的共同利益。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是合理的,但是一味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只强调个人对集体的义务而忽略集体对个人的责任,这是不合理的。我们曾经对集体主义者有过这样错误的片面认识,结果是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许多危害。我们应该重新理解集体主义,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集体主义中统一起来,既要强调集体主义对集体利益的重视,也要强调集体主义对个人利益的尊重。这样的集体主义才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从而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合理性[2]。这就需要在综合古今中外伦理道德思想结晶的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道德规范,体现出真正的集体主义的本真含义。我国21年颁布的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6就是一部以统一社会道德标准对各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有形尺度。但是它原则性有余而对公民的行为举止规范的不够细化、具体,如在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中规定: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到底如何讲礼貌、如何保护环境等没有具体的规定,使人们在实际适用过程中难以把握和应用。在全民统一道德标准建设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台湾。如1978年5月1日台湾颁布了5国民生活须知6,它有6章99条,包括一般守则、食的方面、吃的方面、住的方面、行的方面和育乐方面,对个人、家庭、人际交往礼仪等都做了简要规定,反映出古今结合、中西合璧的人伦意向。下面仅就5国民生活须知6对在公共场所的个人行为要求的规定来审视全民统一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候车、购物(购票)入场,均应遵守先后秩序。公共场所应遵守规定,不可随意吸烟,并不得乱抛杂物,践踏草坪,攀折花木。参加竞技,不可无谓叫嚣。尤其在国际竞赛场合,不可左袒己方,而失礼于彼方。绝对不可随地吐痰、随地便溺及随地吐弃果实渣滓。茶饭既毕,应将餐具理好,坐椅亦应放回。野餐后,其纸巾、饭屑、竹筷、木盒等,应放置于垃圾桶内,或集中自行带回。不可用自己刀叉在公用盘碟内取用事物。当街过道,不晒衣服,屋外车具,不可妨碍交通。不得于道路中击球游戏,不得于公路及铁路中间,放置石块,及其他障碍物,妨害行车安全。不难看出,5国民生活须知6尽管没有浓郁的理论色彩,但它以应当的物态化方式展示出一种吞吐古今、融合中西的现代人伦意向和道德意识,对于中国伦理文化特别是全民统一的道德规范建设富有启发意义,有鉴于此,我们的统一道德规范建设应着力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应然的方式规定出各种行为规范,使人们有一种义务感;第二,在原有的5公民道德实施纲要6的基础上明确化、具体化地规定出所要求的行为内容,使公民在行为时有依据的标准;第三,吸纳古今,兼采西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公民道德规范。第四,由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全力推行。即在全社会树立起一条统一的道德评判标尺,对各种腐败现象进行道德评价,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篇5

概括起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所以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根本要求,主要在于能够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精神的基础上,坚持在对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本质的统一、思想道德规范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先进文化建设中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的认识中,寻找到最佳结合点。

“八荣八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八荣八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在我国,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因此,要从保证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构建能真正体现效率与公平、义与利、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版权所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道德规范体系和市场经济的联系是内在的、不可分的,它不仅仅在于提倡一种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价值导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挥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指导、规范、调节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指南。

“八荣八耻”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本要求

“八荣八耻”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内容,确认了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首先就是通过调节人际关系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对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到保障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制定道德规范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做到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既要高举道德理想主义的旗帜,又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道德现实主义的基本要求。“八荣八耻”作为一种现实的、可操作的、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的道德规范体系,它的重大意义就是在现阶段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弘扬正气,有利于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达到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效支持。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篇6

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发挥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努力为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做贡献,谈点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宗教道德与公民道德相协调,应当为公民道德建设做贡献

宗教道德是宗教中关于信徒行为规范的教义或信条,是为满足信仰需要,调整信仰和被信仰以及信仰者之间的行为规范。实际上宗教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宗教徒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宗教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目前,我国有五大宗教,信教群众上亿人,尽管各不同,但在全国性的宗教组织领导下,共同倡导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扶贫救困、乐善好施等道德原则,其主旨与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对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推动国家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其次,我国上亿信教群众作为国家的公民,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参与者。除了遵守社会公德,宗教道德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教众聚居地区,宗教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更为有力。再次,宗教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当然其社会功能的性质如何,取决于为之服务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否进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道德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生产力发展的。所以,宗教道德应当并且可以为公民道德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宗教道德与公民道德相适应,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做贡献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公德,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规范等等,这些内容,我们宗教界都是十分赞成和拥护的。有些如佛教的“五戒十善”,道教的“十善”,伊斯兰教的“斋戒”,天主教、基督教的“十诫”中,所规范的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不可恋贪别人的妻子、财物等等内容,与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有相同之处。所以,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应该可以而且能够直接为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做出贡献。其次,通过宗教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信仰和心灵的感应,通过他们行善积德的实际行动,宗教道德对公民道德的建设还起着间接的作用。如我省成立的“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总会”就经常为社会和贫困人员实施救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和影响。第三,宗教道德与公民道德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他们能够与时俱进、相互促进,对社会和宗教自身进步同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宗教道德与公民道德相促进,自觉为公民道德建设做贡献

当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各宗教的道德总体上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各宗教都在不断地根据时代的要求调整自己的道德要求,与进步了的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和国家政策相结合、相促进,因而使宗教道德更好地发挥了其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各宗教都抛弃了不适应社会要求的陈规陋习,跟上了时代的前进步伐。例如,我国各宗教适时废除了宗教中的封建压迫剥削制度,进而主张独立自主、民主办教,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引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取得了大家共睹的进步。2001年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名誉会长丁光训在我省考察时指出: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们宗教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生产力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是基督徒所愿意看到的。我想其他宗教也有同感。希望我们五大宗教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进步,改变长期以来的一些旧思想、旧观念,好的要发扬,不好的应当抛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篇7

一是领导重视,学习、宣传和贯彻《纲要》氛围浓厚。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表后,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镇政府制作了《公民道德规范牌匾》,印发了《公民道德规范》;全镇各单位、各部门也都把这道德建设项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完善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全镇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教育和舆论氛围。

二是广泛开展了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从整体上促进了我镇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全镇以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为重点,实施了“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智力开发、文化繁荣、环境改造”五大工程。在学校,以规范青少年学生为重点,开展了“学习基本规范,争做文明学生”和“我承诺,我行动”系列教育活动;在农村,以基本道德规范和“三德”为主要内容,,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在行业,以窗口服务单位和执法执纪部门为重点,深入开展了“优质规范服务”和“评选文明执法者”活动。在民营企业,以“爱国、敬业、守法、诚信”为基本标准,开展了“文明企业”、“文明经营户”和“文明单位”评选活动。扎实深入的道德实践活动,提高了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展现了苏家屯人良好道德风貌。

三是培养、树立和宣传了一批公民道德实践的先进典型。通过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全镇涌现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先进典型190多名。一年来,镇政府对这些先进典型进行了大力的宣传,通过这些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学习、宣传和贯彻《纲要》活动的开展。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篇8

关键词 公务员 职业道德 道德失范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现象及其成因

1.1 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逐渐淡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根本宗旨。而如今,一些公务员面对经济的急剧转型、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巨大落差以及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公仆的心理逐渐失衡,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越来越淡薄。

1.2 的腐败现象恶性膨胀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公务员的价值观严重扭曲,不仅滋长了拜金主义的思想,而且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资本,大搞权钱交易,甚至直接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或亲友谋取私利。这种公权私用的腐败现象,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严重流失,以致成为人民群众当下反映越来越强烈的重要问题之一。

1.3 实事求是的诚信意识严重缺乏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务员行使的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他们必须向人民负责,效忠社会公众。正如恩格斯曾经说过:“如果说我得到工人的信任,那是因为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向他们讲真话,而且只讲真话。”①当前,有些公务员严重缺乏政治诚信,不注重实干和功绩,一味醉心权术,阿谀逢迎,弄虚作假,欺下瞒上,玩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结果不仅导致政府工作效率的下降,而且严重损害了政府应有的威信。

1.4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明显失落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直是我党和政府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即使到了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仍需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一些公务员开始不思进取,片面停留在对已有物质的享受之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逐渐失落并走向低迷,以致贪图安逸、享乐主义的不良作风有所滋长。

笔者认为,当前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增强个体自主意识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削弱了集体主义的观念。个体自主意识的放大促使集体主义的思想日益边缘化,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追逐个体的利益。当私利性与公共性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很可能会做出牺牲公共利益,满足自己个人利益的负面选择,从而导致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务员的失范行为是个体自主意识和私利性过分表达的结果。

(2)市场经济一些基本原则在增强市场活力的同时,也存在非道德和反道德的可能性。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很容易引发权力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促使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产生,市场经济竞争原则所引发的收入差距,促使一些公务员的心理失衡,甚至导致不正确的争名夺利行为的发生。

(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的同时,与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还尚未完全建立。目前基本上还是两种体制并存,这样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权利与义务调整的失序,产生一些体制上的漏洞。由于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公务员就很容易钻空子,光明正大地行走在道德的真空地带,谋取自己的利益,而且得手后没有及时有效的道德依据对这种行为进行谴责,所以一定程度上也放纵了某些缺乏自律的公务员违背基本职业道德准则的行为的发生。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的同时,与其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过程。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公务员的依法行政和高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建设还比较落后,很多规定没有具体细化,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所以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缺乏足够的法律约束力和震慑力,而且惩罚的力度不大,犯罪的成本较小。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的同时,与其相适应的行政体制改革还相对比较滞后。虽然我国监督机制和主体很多,包括人大监督、法院监督、纪检监督等等。但实际运行中,各个监督主体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整体的效能较低,能够主动发现公务员违反职业道德甚至犯罪的概率很小。

2 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2.1 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规范体系遭到强大的冲击。但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又还不成熟,与之相适应的、稳定的道德规范体系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即使如此,一些道德的基本准则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当下的道德实际加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加强对公务员集体主义、依法行政、诚实守信、廉洁高效等方面的基本准则教育,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形成一个基本的规范,确保公务员在履行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业行为上不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能违背上述一些基本的行政职业准则。

2.2 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实践锻炼和养成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而更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因为道德知识的教育不等于道德实践和习惯的形成。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切换到实践中,采用不同的适合公务员特点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对公务员职业道德进行习惯养成的引导和培养,并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和养成,使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种行为成为今后自觉的行动。总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将道德知识教育和道德行为养成结合起来。

2.3 加快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制化进程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有下滑的趋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德缺乏强制力,难以对公务员的职业行为产生约束力和震慑力。所以必须加快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立法进程,即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法制化,以此增强国家强制力和道德软约束的双重影响力,全面有效地约束公务员的职业行为,充分发挥出职业道德的调节效果。西方国家早已将公务员职业道德进行立法。然而,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制化进程才刚开始,所以必须加快其法制化进程,以便加强规范和制约的力度。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篇9

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道德信念

在建立和健全领导干部道德信念中,荣辱观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意义深远。但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错误的荣辱观。一是以权势为基础的荣辱观。持这种荣辱观的领导干部,把权势看作最大的荣誉,反之视为耻辱。受这种荣辱观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权力欲望膨胀,揽权、专权、滥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二是以金钱为基础的荣辱观。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把金钱作为衡量荣辱的标准。谁的财富多,谁的荣誉就高。他们错误地认为权势要靠金钱开路,有了权势又可以聚敛更多的财富。

与错误的荣辱观相反,领导干部正确的道德信念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一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这是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准则。它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完成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使命,它体现了领导干部爱国主义的崇高境界,体现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要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原则,这是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正是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表现出的无私无畏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领导干部道德信念区别于其他统治阶级道德信念的基本特征,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领导干部道德信念的先进性,正确解决了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根本性的问题。三是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是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基本规范。对领导干部来说。这些规范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通过勤奋努力,顽强拼搏,创造业绩;依法行政,廉洁自律,与一切违法行为和腐败行为作斗争;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塑造领导干部道德信念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典型的发现、培育和宣传。领导干部道德典型的树立,应突出特色,注重可学性,防止脱离实际。要注重从基层发现领导干部的先进典型。基层领导干部接触群众多,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对一个部门和单位以及广大干部群众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领导干部的道德理想不是随意设想的抽象人格,而是和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的,是一定时期领导者时代精神和思想意志的体现。一个社会的理想人格必然是领导者对当时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关系自觉认识的产物。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都在发生变化,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培育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领导干部道德典型,对领导干部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领导干部道德理论

领导干部道德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与此相适应.必须推动一系列思想观念的创新,其中领导干部道德理论的创新处于重要位置。

领导干部道德理论的创新内容广泛,应突出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核心是解决为谁用权,怎样用权和如何自觉接受对权力监督的问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也只能用来“服务人民”。权为民所用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领导干部要用权力来实现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员。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防止渎职、失误和滥用权力。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危险的,除了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以外,领导干部自身努力也很重要。这种自觉性可以通过领导干部的自我修养来获得和养成,也可以通过领导干部为自己设置制度上、程序上的制约进行自我约束。二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社会不公往往成为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碍。这一障碍不消除,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会影响全体公民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发挥,最终影响到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领导干部的效率与公平观,由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更加重视公平转变。

进行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理论创新,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道德理论研究。要加强中国传统道德理论研究、国外道德理论研究。要研究领导道德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领导道德的基本范畴、基本原则、领导道德理想与人生观,领导干部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等。要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借鉴国外道德理论的观点,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道德理论教育,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理论水平。

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领导干部的道德实践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篇10

论文摘要:非遵从行为是指向规范的合法性提出挑战,以改变规范为目的的公开违反规范的行为。非遵从行为具有鲜明的道德性,对社会规范的变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非遵从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德育应尊重学生的非遵从行为,建立民主的道德教育文化。

道德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培养有道德的人。道德教育的这一功能以儿童的道德社会化为实现途径。道德社会化的含义一般指儿童个体对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遵从和内化,以维护社会的秩序与融合,但这一内涵下的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很难说会使一个人真正成为有道德的人。非遵从行为理论来自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关于越轨的研究。默顿在论及社会问题中的越轨行为时,提出了非遵从行为的概念并描述了非遵从行为及非遵从者的道德特征,对我们深人探讨什么是有道德的人,学校教育应该怎样面对儿童道德成长中的非遵从问题,以及怎样改善学校道德教育等,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非遵从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1.非遵从行为的含义与特点

非遵从行为理论及概念来自于默顿对越轨问题的研究。默顿认为,越轨行为由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的紧张引发,而在人们很少获得社会合法化的手段以实现文化上所限定的目标时最容易发生。根据越轨行为的结构及其对社会系统的影响,默顿将越轨行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可以称做“非遵从行为”(nonconforming behavior);第二种称做“违规行为”(aberrant behavior)。

默顿没有对非遵从行为做出明确的定义,只是通过在其著作中的多次陈述大致界定了非遵从行为的基本含义:向规范的合法性提出挑战,以改变规范为目的的公开违反规范的行为。他通过将非遵从行为(非遵从者)与违规行为(违规者)进行比较,概括了非遵从行为(非遵从者)的基本特征。第一,非遵从者公开宜称他们的不同意见,他们并不想掩饰他们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违规者则努力避开公众的注意。第二,非遵从者对他们所反对的社会规范的合法性提出挑战,或者至少对某些方面的情况提出挑战;相反,违规者清楚他们所违反规范的合法性。第三,非遵从者的目的是改变他们在实践上所拒绝的那些规范,他们想用具有更坚实的道德基础的规范,去取代他们认为在道义上受怀疑的那些规范;相反,违规者主要是尽量逃避所存在的规范的惩罚,他们并不想提出替代性的规范。当受到社会制裁时,非遵从者典型地求助于更高的道德性;而违规者寻求的是掩盖事实。第四,作为上述行为要素的结果,社会上一般大众不管愿意与否,都承认非遵从者对主要规范的违背是出于无私的目的,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规者通常被认为其违背规范是为了达到个人私利。第五,非遵从者通过诉诸于更高的道德要求,在有利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借助最终价值,而不是社会中某些特定规范,确立其合法性;而违规者则既不会提出新的东西,也不会重建旧的东西,它们只是满足自己的私利或表现自己的私欲。

在默顿看来,非遵从行为具有鲜明的道德性,这一点依赖于非遵从者所秉持的超越于特定社会规范的最高价值。“他们努力促进社会现实的公正性,而不是制度的虚构;他们是为了真正的言论自由而不是日常托辞;他们可能通过对社会结构的重建为所有的人提供实际的平等机会,从而使人们的才智得到发挥,而不至把社会平等的幻想错误地当做真实的东西。非遵从行为不是个人喜好,而是追求新的道德,或者重建已被实践所抛弃的道德。不过,默顿强调,“非遵从者不会仅仅为确立非遵从性的价值而由轻率的正统观转变到同样轻率的非正统观。对一个群体规范的非遵从常常是对另一群体规范的遵从。非遵从者不是天然的反对者,实际上,他们是另一种价值的追随者和另一种规范的建构者。同样重要的是,对非遵从者所持有的非正统观点不能给予武断的判定:或是不正确的、丑陋的或邪恶的;或是正确的、美的或完美无瑕的。因此,非遵从者的道德性体现于其非遵从行为的动机、所依赖的最终价值以及行为的方式;对其持有的具体观点和规范我们不能做道德绝对性的判断。在现有规范与非遵从者的价值冲突之间,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的紧张而非简单的道德上的是与非。

2.非遵从行为的社会功能

非遵从行为的社会功能表现为对制度变迁的推动。尤其是系统性的非遵从行为即“对制度性规则的制度化抗拒”,将导致社会规范结构的变化。在这里,制度变迁的范围可能是小型的、日常的、社会的,也可能是大规模的、历史的、政治的。默顿强调:“社会中少数的非遵从者往往比多数的遵从者更有效地代表着群体的利益和最高价值。这不是一个道德判断而是一个功能判断,不是伦理学理论的一个论断而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论断。以默顿的标准,马克思、甘地、马丁·路德·金等都是最著名的非遵从者。非遵从行为因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紧张而产生,也将因社会规范结构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性质:从非遵从变为遵从,从规范合法性的挑战者变成规范合法性的维护者。

作为“社会学理论的一个论断”,默顿关于非遵从行为和非遵从者的研究应合了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公民不服从的传统。述及这一问题的的思想家有苏格拉底、梭罗、甘地、罗尔斯等。“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被罗尔斯定义为“一种公开的、非暴力的、既是按照良心的、又是政治性的违反法律行为,其目的通常是为了使政府的法律或政策发生一种改变。而在西方传统思想中,一般认为,“公民不服从”就是依据“良心的拒绝”。罗尔斯对“公民不服从”的定义做如下解释:它是一种出自良心的违法行为;它是一种政治行为;它诉诸的是那个构成政治秩序基础的共有正义观;它是一种公开的行为;它是一种非暴力的行为,是一种表达深刻和认真的政治信念 “公民不服从”思想主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当制度和法律不符合正义时,我们是否还有义务服从它?

作为社会学概念的“非遵从”与“公民不服从”在含义与边界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公民不服从”是一种政治学语汇,建立在特定的政治学话语背景基础之上,传达的也是基于特定原则的政治诉求。而在社会学的视野中,非遵从行为体现的是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方面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变迁中对合理的社会规范的积极要求。尽管如此,两者内在逻辑的一致还是很清楚的。无论是对“制度正义”的关注,还是对“社会规范合法性”的质疑,都基于更高的道德要求与道德信念,都有违反规范的行动,其行动的目标都指向于制度和社会规范的改变。因此,可以将“公民不服从”理解为政治生活中的非遵从行为。事实上,非遵从行为更广泛地更一般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非遵从行为的终极价值表现为对制度正义的诉求,是社会变迁自觉的、进步的、建设性的推动力量。

二、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意义

非遵从者是有道德的人吗?非遵从行为道德性的社会意义何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形态中,非遵从者往往是被边缘化的,非遵从行为经常面临着道德上的质疑与合法性的考验。对非遵从行为的评价有赖于视角的选择。默顿强调功能的判断而非道德的判断、社会学理论的论断而非伦理学理论的论断,这取决于其社会学的范式和立场。本文则相反,力求以伦理学和道德判断的视角来审视非遵从行为和非遵从者,挖掘其中的道德内涵及道德建设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非遵从行为不仅是德性行为,非遵从者不仅是有道德的人,其“有道德”的内涵还超越了“有道德的人”的传统含义。

1.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性拓展了传统德性的范围

传统德性主要关涉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范,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意蕴则超越了这一界限。非遵从行为指向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美德,即如何遵从一定的道德规范建立个人的道德生活,也不停留在个体道德自足意义上的主观体验之上,它关心的是关涉共同体生活的社会规范和制度的正义,更多地考虑普遍的利益和最高价值。非遵从者以促进社会的积极变革为目的,其秉持的核心价值是公平和正义。当非遵从者质疑社会规范的合法性时,他依据的是自己具有终极价值特征的更高的道德原则以及可能的对人类的爱与怜悯。在日常的公共生活中,非遵从者和非遵从行为的德性往往不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也很少进人学校道德教育系统,但却是人类生活极为重要的德性构成,是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之一。 2.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性超越了传统德性的性质

对一定道德规范的内化和遵从是个人道德社会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体适应公共道德生活的必要途径。传统德性强调的是道德的“社会粘合剂”功能,因而推崇对社会共同价值的遵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眼中品德良好的人是那些具备种种美德并积极践行的人,而对美德的认定也往往以对普遍的社会规范的遵从为标准。简言之,在传统德性中遵从是基本的品质。非遵从行为通过对不正当的社会规范给予质疑,同时也对遵从本身提出了质疑,从而表现出超越性、发展性的道德价值取向。因为与主流价值文化之间的差异,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性常常被忽略或不被认定是道德问题。因此,对非遵从行为的道德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德性的性质,建立“遵从一非遵从”这一完整的道德结构和全面的道德发展观。

3.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有道德的人

对于什么是有道德的人,目前还没有确定的唯一的解释,科尔伯格有关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曾对此做出了有力的说明。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第六阶段即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虽然后来科尔伯格努力探究具有宗教信仰特质的第七阶段,但并没有得到其实证研究的支持。因此,我们以第六阶段的道德判断特点作为有道德的人的参考。科尔伯格认为,达到第六阶段的个体能够“遵守自己选择的伦理法则”,当法律违背这些原则时,他们会按照原则行事,因为这些法则是普遍的公正原则,要求人权平等和尊重个人作为人类的尊严。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体,将相信普遍的道德原则的有效性,并且立志为之献身。同时,基于治理社会的道德依据,达到这一阶段的个体懂得道德的本质和人作为目的这个事实。虽然科尔伯格的理论揭示了有道德的人的认知特征,但没有提供真实生活中的行为样本,也无法揭示影响个体道德成长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影响机制,而非遵从行为的有关理论则解决了这一问题。非遵从行为是有道德的人的核心行为特征,在个体道德成长的阶梯中,非遵从标志着个体的道德理性达到了成熟水平。

就像很多人无法达到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一样,很多人也不会成为非遵从者。在人类生活中,标签式的非遵从者通常只能是少数人,而通常是这少数人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进程。不过,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非标签式的非遵从者,即那些在社会生活中超持基本的公正原则与道德信念,在局部的、微观的、日常的生活情境中实施非遵从行为的社会成员。或者说,我们关注的是社会生活中的非遵从行为,而不是非遵从者的社会角色。非遵从行为并不要求道德角色的一贯性和连续性,可以广泛地、一般地与普通人的生活建立联系。它不仅提高道德生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赋予社会规范以正义性赋予社会生活以合理性。因此,非遵从者与非遵从行为具有深刻的道德建设价值。

三、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非遵从行为与非遵从者的道德意蕴和社会功能已不言而喻。对非遵从行为及其价值原则的尊重和保护,也已成为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公民社会重要的政治伦理内容,现代学校道德教育有责任与使命对此做出回应。学校道德教育不仅应当关注学生道德成长中的非遵从行为,更重要的是将非遵从行为及其价值来源纳人道德教育的目标系统,并赋予其应有的地位。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而言,这意味着学校德育文化的重建。

在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中是否会发生非遵从行为?这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受道德成熟水平的制约,儿童不可能成为非遵从者,但非遵从的价值原则即对公平和正义的遵奉却可能以简单和朴素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使学生简单的非遵从行为成为可能。这种可能随着学生道德成熟水平的提高而日趋增大,并且其行为特点渐趋原则化和稳定化。这一过程的速度应该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速度相一致,因为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对公正的理解水平有根本性关联。个人的道德成长是一个连续的积累和转化过程,在儿童稚朴的行为原则和道德信念中,蕴涵着终极价值和高水平道德发展的任何可能。学生非遵从行为的存在不仅是可能的事实,更重要的在于非遵从行为对个人道德成长的宝贵价值,以及对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因此,对学校道德教育而言,必须积极地面对这一问题,以正当而合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1.要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非遵从行为

在现实的学校德育生活中,非遵从行为因其外显形式是对规范的违反和对教师权威的挑战,而非常容易被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定性为“犯错误”,而成为教师批评和惩罚的对象,学校管理的规训化倾向则为教师的行为提供了制度上的方便。因此,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学校和教师应仔细地分辨学生的非遵从行为和真正的错误行为,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要区别对待,对学生的非遵从行为应给予必要的宽容和保护。

2.建立民主的学校道德教育文化

对学生非遵从行为的尊重与保护,仅仅依靠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调适是不够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民主的学校德育文化的建立,即在正当性和道德性上给予非遵从行为及其价值以制度上的认同,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路。民主的学校德育文化不能仅仅理解为工作方式和道德气氛是“民主的”,其要旨在于以“自由、平等、正义”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围绕核心价值观展开的教育生活的方式。在民主的道德教育文化中,非遵从行为及其价值原则将被纳人到道德教育的目标系统,从而使学校德育不仅能够承袭和传递已有的社会规范,还将培植推动社会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