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财务会计十篇

时间:2023-06-05 18:02:27

共享财务会计

共享财务会计篇1

关键词:财务共享;财务会计;流程再造

1993年,Robed Gunn等人就首先提出了共享服务的概念,认为共享服务是公司试图从分散管理和少的层级结构中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管理理念。1985年,美国福特公司在欧洲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标志着财务共享模式的正式诞生。随后,许多跨国企业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财务共享中心。国内引进财务共享理念时间相对较晚。安永调查报告显示:2010-2015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中国的建设实现了快速增长,较为成功案例有:宝钢、海尔、华为等。

一、财务共享的概念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Wared Service Center,FSSC)是指将具有常规性、易于标准化、可复制的业务进行合并,针对多个服务对象制定共享计划并以服务为导向的内部独立机构或部门。财务共享服务,则是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企业财务业务统一管理的作业管理模式。财务共享的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依托财务共享理念,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标准化的过程。

二、W公司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一)企业简介

W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综合能源企业,拥有5家分公司,48家子公司,80余家报表主体,项目分部于全国多个市县。W公司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在财务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先后实现了财务集约化管理和财务信息系统集中管理、完成ERP系统公司内全覆盖。

(二)财务共享体系设计

1.财务共享架构

按照财务共享理论设计,W公司财务共享体系划分为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三个维度。战略财务负责公司整体财务战略的制定,包括预算管理、股权管理等; 共享财务负责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等事务型工作;业务财务负责各单位预算执行、经营分析等财务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基层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各单位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2.财务机及岗位设置

在公司本部设财务部、财务共享中心两个部门,实行同级管理,三级单位设立健全的财务机构和岗位,配备必要的财务人员。

财务部根据职能定位,设置预算管理、股权管理等岗位。

财务共享中心按业务流程节点设置总账报表、审核、制证、支付四个业务组,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设置五个财务共享分部。

基层单位设置财务总监、财务部主任、业务财务三个岗位。

3.业务流程设计

线上业务流程的审批权限基本保持不变,在会计处理的制证、稽核两个环节,实行“任务池”管理,随机分配任务到人,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单据的影像,进行制证、稽核。不在“任务池”派单的总账类业务,由总账报表岗位直接录入系统。线下纸质原始单据由基层单位定期传递到共享中心,共享中心支付岗根据经稽核的记账凭证和纸质单据付款。

4.信息系统建设

(1)财务共享平台。根据财务共享“抢单”、“派单”基本原理,财务共享平台主要定位于共享任务分配平台,前端所有审批完成的单据,统一传送至共享平台“任务池”,通过设定的派单规则,随机派发工作任务至相关业务人员。

(2)费用报销、应收、应付及资产模块。费用报销、应收、应付及资产三大模块充分利用ERP建设成果,保持系统原有功能不变,待单据在ERP系统流转完成后推送到共享“任务池”进行账务处理。

(3)文档系统。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浪费,W公司将财务共享系统与ERP文档系统进行结合,做集成开发,共享系统影像文件储存在ERP文档管理系统中,并随时调阅。

5.系统运营设计

为理顺财务共享上线后运行秩序,W公司一是组织专人进行制度梳理,修订原有制度30余项,新订财务共享类制度4项,运营管理规范5个;二是根据模式变更,讨论研究并制订了财务人员轮岗及提升管理办法;三是设置了运维专岗,收集、解决系统线上、线下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三、财务共享助力W公司财务会计转型

共享是转变的主旋律,促进企业财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和人员共享促进了财务职能的转变

财务共享的实施打破了传统财务各自核算的概念,会计组织或会计人员不再专属于一个会计主体,简单和重复的核算工作需要的只是一部分能从事机械劳动的人员,更多有经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需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由此,必然促使财务工作的重心由核算倾向管理,财务职能逐步向管理型转变。

(二)财务标准共享夯实了财务会计转型的技术基础

实施财务共享之后,企业会计核算标准、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关管理制度都得到了有效的统一,管理会计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以项目决策为例,项目决策时使用的报酬率、决策模型、主要风险评估点等标准统一后,进一步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

(三)信息和价值共享赋予了管理会计更高的意义

财务共享的最终落脚点在信息共享和价值增值上。财务共享中心是一个财务数据高度集散地方,在信息共享方面,我们发挥业务信息平台作用,开展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实施财务共享,通过共享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集团整体或者某一方面的专业信息,并分享给有需要的决策和管理人员,从而实现服务增值。

参考文献:

共享财务会计篇2

关键词:财务共享;会计继续教育;现状;建议

财务共享是一个新事物,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它在给会计人员带来了考验与机遇的同时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综合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过程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一、财务共享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与现状

(一)财务共享要求会计人员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综合素质,但个别人员工作不认真,缺乏敬业精神。(二)财务共享需要既懂得专业又懂得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复合人才,但当前财务人员会计电算化水平普遍不高。(三)财务共享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不断获取新知识,具有适应会计新业务的能力,但当前不少财务人员专技能力不强,不注重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缺少想继续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四)财务共享需要工作人员要有协调沟通管理能力,但当前不少会计人员缺少这方面的经验与能力,工作效率不高。

二、对财务共享来说,需要对现行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在以下问题上应给予改进

(一)继续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不能及时使会计人员掌握当前财务共享所必须的财会知识。现行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无论你是企业会计,还是预算单位会计,都集合在一起进行三统一的面授(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的培训内容),从培训的实用性上说,培训内容的覆盖面是很低的,没有考虑到广大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实际需要。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不得不求助于其他渠道获取急需的知识。这既加大了培训的支出,又加重了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无所谓思想。(二)继续教育培训项目非常单一,不能为财务共享提供复合型人才。现在绝大多数的会计培训项目是关于企业的新制度新准则知识教育,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实务案例等几乎没有时间顾及。至于核算中心已涉及或即将涉及管理会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金融、证券等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更是不用说了。(三)单一的面授培训方式,不能及时提高财务共享中心会计的整体业务素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财务共享后的会计职能已从单纯的会计核算服务,逐步向单位的经营管理、决策等高端服务拓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及时掌握财经财税法规和财务管理、审计、金融、人力资源等相关学科知识,这些综合知识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的获取,仅靠单一的面授培训掌握不了的。

三、搞好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构造全社会重视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会计工作及其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宣传,促使全社会提升对会计工作及其继续教育的重视度并能大力支持会计继续教育,调动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使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会计工作关心会计人员学习良好氛围。(1)对会计人员来讲要使他明白继续教育的作用,让他把“强迫我参加培训”理念改变成“我想参加培训”的理念,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教育。(2)对所在单位领导来讲要提高对会计继续教育的认识。单位领导要懂得“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道理,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督促财会人员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二)在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在分类培训的基础上既有多个培训项目又有多种培训方式供学员选择的新型的切合实际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模式。(1)实行多种多样的培训模式。如传统的集中面授,在线教育,考察交流,实践实习等,为会计人员提供快速,方便的学习环境和切合实际的培训模式,提高他们对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财务共享中心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考察交流、实践实习等形式获得“待人接物,协调沟通”的能力提升。(2)继续教育培训要严格按会计的性质分类培训。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要分开培训,虽然大家都是会计,但它们从属于两种不同性质会计制度,涉及的内容虽有交集,但会计业务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因此它们的培训要单独进行。企业会计除了培训财税财经法规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外还要结合实时的政策变化注重会计实务的培训,同时开展如经营管理,合理避税,内部控制,人力资源会计等内容培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除了培训财税财经法规准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外还要注重预决算的培训同时开展如财务共享需要的管理会计,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会计等内容培训,确保会计人员适应会计工作的持续发展。(3)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要既丰富又实用,注重成人教育的特点,以补充急需更新的技能,知识,结构调整等为目的,充分考虑各行业会计岗位的特点,设立不同培训课程,以满足会计人员的培训需求。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不能局限在会计法规、制度培训这一个方面,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应该要有长远的预见性,在培训课程设置上除了针对实用外,还应加强其他必要的相关知识培训:如财务共享需要的电算化计算机的操作维护技能、人员沟通管理交流技巧、经济一体化后世界交流语言英语等各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三)加强培训管理,严肃考纪考风。“组织者为完成培训任务组织培训,而一些会计人员为会计证年检而参加培训。”这是当前一些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突出表现,使继续教育成为表面文章,已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知。因此,(1)财政部门要加强和学员的沟通,听取他们对培训单位、培训项目与内容的意见和建议,据此制订合理的年度培育计划督促培训单位能够认真对待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对培训单位建立“优胜劣汰”制度,对不符合继续教育要求的单位取消其培训资格。要确保对培训内容、过程、师资的全方位监督,从而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2)加强检验培训效果的考试管理。杜绝考试舞弊行为,让考试能实事就是地体现会计人员掌握程度,从而真正体现出培训效果,督促培训机构加强自身不足的改进,督促会计人员端正学习态度,促进继续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总之,参加会计继续教育是帮助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新知识,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财务共享后,会计人员执业要求将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拓展拓宽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和培训渠道,让会计从业人员及时提升继续教育理念,紧跟时代脉搏,加快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新的工作新的环境,贴近新兴业务形态财务核算模式,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毕明,张旋.财务信息共享对会计职业及学科教育影响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5(01).

共享财务会计篇3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财务会计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力推动了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在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会计工作的数据不断增多,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大部分企业都开始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会计管理工作,推动财务共享服务,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良性发展。总而言之,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财务共享服务为基础,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水平,扩大其范围,从而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财务共享服务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含义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重要内容,在其实际应用中需要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有效搜集和分析数据信息,从而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状况,保证管理与会计的有效综合,促进企业财务管控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缺乏系统成熟的理论体系,致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将管理会计的优势与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影响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管理会计中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为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二)重要性

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其重要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有利于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在传统的管理会计工作中,由于工作缺乏一定的程序性和规范性,人员职业素质不强,往往无法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如同一份报表具有不同的结果等,这会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而管理财务的信息化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只需人员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中输入数据,科学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这样也能减轻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财务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当然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对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掌握一定的现代化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从而保证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2.促进管理会计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往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多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记录与统计数据,这样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为繁重,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而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借助财务软件和计算机等工具,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计算工作,减轻工作量,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速度,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依据,推动管理会计事业的长远发展。

3.促进管理会计的改革。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而言,其使得会计工作的很多方面度都发生了变化,如人员结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等,能够利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进行信息的交流互动,从而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当然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只有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强管理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推动管理会计的变革。

二、财务共享服务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

(一)科学应用大数据理论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企业要想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财务信息的改革。部分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系列的财务问题,如人员难以有效辨别票据信息等,影响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科学运用大数据,将大数据信息平台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有效统计分析财务数据,准确辨认财务信息,从而保证财务信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便于财务的信息化发展。

(二)加强会计信息的安全

会计信息的安全是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要是的建立主要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其利用信息技术来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如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最大化效益。要想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需要从以下几点加以分析:①企业需要及时更新或升级会计管理系统的网络通讯等软件,积极维护相关硬件设备,并加强管理数据访问权限,对机密数据设定访问权限,从而强化信息数据的安全。②企业需要对客户管理加以强化,及时制止部分用户操作不当行为,积极听取用户的建议和意见,加强用户的监控和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严厉处罚蓄意泄漏信息数据的行为,必要时可运用法律手段来制裁和制止该行为。

(三)提高管理会计水平

当前大部分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开始大力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般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而言,其多会出现各个部门与财务共享服务相分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打破区域间的距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优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财务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企业可在报账环节实现信息的全面覆盖,对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加以准确把握,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管理会计水平。

三、结束语

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其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下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需要科学应用大数据理论,加强会计信息的安全,提高管理会计水平,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推动管理会计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周建云.基于共享服务理念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总会计师,2015,05:9293

[2]刘亚鹏,林婕,张蓉.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的探索[J].中国商论,2015,19:4345

共享财务会计篇4

会计工作是企业的重中之重,是保证资金能够顺利运转的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并不断推动财务职能的转变。我们将会计的档案管理工作与新的网络数据库技术充分的结合了起来,推出了财务共享的模式,极大的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财务转型和财务共享模式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定了市场化经济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模式,经济迅速增长,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财务的转型和发展。我国的财务工作从多种记账方法逐渐统一到借贷记账法,并随着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为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也使会计工作能力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有了升级和革新,企业的财务组织开始摆脱了原油的狭隘职能,转向以股东价值创造为基础并参与公司战略。企业财务转型呈现出以决策支持为导向、面向经营提供服务支撑、优化财务组织、降低成本等特征,并逐渐重构更加高效精简的企业财务组织。而财务共享模式正式在财务转型的指引下,形成的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财务信息共享的管理模式。

财务共享模式对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环境的影响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财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国家规定,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财务报告等专业材料,记录并反映了单位的经济状况,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会计档案都要进行正式的立卷、归档以及保存的工作,以备以后的使用和查找,同时,要安排专人进行负责,保证档案能够被妥善的管理,防止造成失窃秘的情况。当档案已经确定不再使用之后,我们要及时进行销毁。传统的财务档案管理主要是依托于纸质版,其管理难度和保存难度都比较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逐步运用到了会计档案的管理当中,形成了目前的财务共享模式,同时,企业的财务工作量变得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建立的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样,大部分的财务职能就都集中到了一起,使财务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同时,电子化和集中化的会计档案管理,也极大弥补了纸质档案管理的不足。

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使企业的财务有了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为会计档案管理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管理体系的变动,财务管理的集中使以往较为混乱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了以财务服务中心为主体的新型管理模式,同时,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也由分散变为了集中管理,并利用电子档案的形式弥补了纸质版档案的不足。其次,是支撑系统的变迁,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形成了电子会计档案的系统,将以往纸质版的档案通过扫描或者是拍照的形式转变为了电子档案,其良好的可查找和处理性为会计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第三,就是流程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财务共享的模式下,会计档案的产生链条变得越来越长,同时,会计答案的形成也从单纯在经营单位所在地延伸到了财务共享服务机构,这就使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变长,环节变多。第四,是责任主体的变更,从原来的单一财务部门的管理,到目前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共同管理,使财务责任的主体发生了变更,也就对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档案管理的建议

针对目前的财务共享模式,我们要采取一些更好的手段,对会计的档案管理进行优化。我们要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手段,对关键的关节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做好会计的档案工作。

建立统一的会计档案标准化、数字化的处理平台。财务的共享模式从根底上将就是要实现财务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并利用数字化和媒体化的技术实现更为便捷和快速的管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统一的会计档案标准化和数字化的处理平台,建立档案的接受、传递和处理储存为一体的网络管理系统。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转型到电子档案的管理上,但是由于各类企业的要求不一,所以,标准化和数字化的推进并不够深入。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们要结合当前的会计档案管理规定,推动国家或者地区的档案统一管理标准,并将这一标准与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充分的结合起来,不断加深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体系。随着我国对会计答案管理工作的越来越重视,逐步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对档案管理进行了统一的要求。但目前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深入,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也促进了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第一,是要建立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所有的档案要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归档工作,并进行记录和副本的保存,防止出现丢失的问题。第二,是要建立严格的使用手续制度,如果需要查看和使用档案,要严格的落实手续制度,保证安全。第三,是要对档案进行定期的备份。

加强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与安全防范。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不断深入,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会计档案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所以,我们在关键的环节上要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防微杜渐。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理小组,对档案在的真实性进行排查,因为在纸质档案变为电子档案时,存在一定的差错。第二,就是要长期建立安全保护的机制,设置专门的房间和责任人对会计档案进行负责,要查看的必须履行对应的手续,并承担出现问题而造成的损失。此外,就是要防止一些客观的因素,比如病毒的入侵,以及防水、防火等等。

共享财务会计篇5

关键词:税务会计师 价值创新 SSC 成果

税务会计师(CTAC)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及税务统筹管理、税务检查、纳税筹划等一系列与税务相关的税务工作,以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企业税务会计专职岗位和专业会计人才。

2008年,在全国中央企业财务工作会上,国资委主任李融荣明确指出,中央集团企业应对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发挥集团资源规模效应、控制企业全面风险,适当分离管理职能和操作职能,实施有效益的财务管理体制变革。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根据自身战略转型规划,制定在三年内完成集团范围省级财务共享的总体部署。2008年完成了广东、四川、青海三个省公司的省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试点,2009年8月又在贵州、云南、宁夏、重庆、山东五省区进行第一批扩大试点,2010年中国电信集团财务工作会提出全面加快推进,北方统一模版,南方5-8个省全面实施省级财务集中。由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简称SSC)正式进入中国电信财务管理的舞台,税务会计师或税务会计人员以其独特的区别于普通核算会计的管理职能在指导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和提升企业价值管理方面的优势彰显出重要作用与意义,并逐步走向舞台的中央,成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给力的岗位之一。

一、省SSC中税务会计师重要作用与意义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英文解释为Finance Shared Service Center (F-SSC,简称SSC)是国际上大型集团公司通用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近年来也在被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央企所采用,它是将不同地域实体的会计业务集中到SSC来统一核算和支付,统一报告业务管理方式。据统计,70%以上的财富500强企业正在应用SSC,90%的跨国公司正在实施SSC,共享服务模式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SSC的建立,可以实现会计政策的集中管理与深入研究,并通过核算业务集中处理,实现会计政策执行的一致性。通过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的作业过程,达到核算方法、流程、口径的统一,岗位职责规范、业务操作规范的统一和信息透明,从而显著降低企业日常事务的处理成本,提高效率,并支持企业集团战略有效执行。

因此,中国电信集团要求各省的财务共享中心必须设置税务会计岗,通过组织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初级职称和本科或以上学历的核算会计竞聘上岗。以下根据所从事的电信行业具体谈一谈税务会计岗即税务会计师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从组织结构上设置上,确立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改变过去兼职岗位编制设置,从岗位上细分将税务会计从岗职上区别于一般核算人员,归属于企业最核心的财务信息披露部室总账报告室,与报表会计、总账会计同一序列,统筹全省的税务管理工作。

税务会计师在履职过程中,对企业价值提升与风险管控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未成立SSC前,税务性工作一般由核算会计兼任,各分支机构人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其工作要求,也主要是指执行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和国家财政税务政策做好相关税金的交纳,配合税务部门检查等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事项。

成立SSC后,分支机构的核算管理职能集中并上移,税务会计岗承担更多重要的管理性事务与延伸性的工作并通过税务会计师来完成,重要成效有:

负责制定全省的税务会计相关制度和省的税金核算业务的总体管理流程。SSC成立后,全省的税务核算格局已被打破,通过SSC这一渠道集中支付全省分支机构发生的各类经济业务,势必改变以往的业务模式。税务会计师依照相关规定,建立新的集中财务核算管理模式下的税务会计制度与业务流程。

负责全省的税务政策的执行。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后,税务会计岗人员可以根据会计核算资料,随时了解本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并可从中对未按规定计算缴纳税款的问题提出异议,并敦促相关分支机构整改,以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并通过聚拢全省的税务核算业务专家成立“税务政策研究小组”,在有效控制、防范企业的纳税风险和监督合法履行税务义务,有效执行税务政策和创新工作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与公司产品定价的相关税务筹划。参与企业产品定价的税务筹划,是税务会计师发挥主观能力性运用专化知识,在增强企涉税处理和应变能力,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维护企业利益方面的又一项亮点核心工作,也是电信企业在战略发展中对税务会计师提出的新要求。税务会计师在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通过充分的准备,合理筹划,使企业税负时间和金额安排实现最优化,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结论

总而言之,税务会计师在紧紧围绕中国电信的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和差异化发展策略,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实施积极的税务策略,深化税务管理创新,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不断提升税务管理的战略性支撑服务能力,为企业实现全业务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展涉税综合服务和认证业务的批复》国家税务总局 2003

共享财务会计篇6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集团企业;云会计;财务共享中心;费用控制

一、前言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提供保障。而在集团企业中,借助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实现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一全新财务管理模式的搭建,而费用报销管控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相应管控框架的完善搭建与流程的完善设计,能够为提高费用报销管控效率并降低资金损失率提供保障。

二、大数据时代下集团企业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费用管控框架的搭建

1.搭建该费用管控框架模型的必要性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当前的集团企业中被广泛运用,借助云会计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融入与运用,能够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搭建,进而为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提供了新出路。而在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费用报销贯穿于始终,呈现出了动态化发展特点,相应管控的难度相对较大。而要想提升费用管控的水平,则可借助云计算服务中心,将集团企业各个子公司的费用报销业务进行融合,以实现统一的管理,进而在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同时,为实现对资金风险的有效规避与控制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要想提升费用管控的实效性,并充分发挥出费用管控这一管理事项的作用,以全面提升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经济效益,就需要实现基于云会计下相应财务共享中心费用管控框架模型的完善搭建。

2.框架模型结构层次与系统构成

在搭建费用管控模型框架的过程中,主要借助了大数据以及云会计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对该框架结构体系的开发,整体上由如下六层构成:基础设施层、业务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用户层。

其中,基于基础设施层下,主要由智能终端、存储与服务器、网络以及安全设备构成,为实现业务层各系统创建运行环境,同时为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等提供网络通道;基于数据层下,则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实现对数据的规范处理,进而建立起给予费用报销管控的数据仓库;在平台服务层中,针对数据中心的数据,借助决策支持技术来实现对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基于用户层的子公司,则结合集团在费用报销管控决策上所提出的要求,实现决策应用层的搭建,进而为实现费用报销控制的科学且合理实现奠定基础;在云会计平台下,企业在连接基础设施层后,实现对各项财务信息数据的获取,而由于相应的财务数据较为分散且类型不同,所以要以云计算平台的运用,实现对分布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并借助后台数据模型,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与整合运用,进而为费用管控落实科学的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三、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费用管控流程分析

基于费用报销系统下,能够借助影像系统来实现对纸质票据的扫描,进而形成电子票据,然后借助云会计平台,将相应的电子数据传送到财务共享中心,并按照相应的管理流程来实现费用管控的实时且高效落实。相应费用管控流程如下:

1.报销申请

在进行费用报销的过程中,业务申请作为第一步,要求相应的报销人员要首先针对报销的类别进行明确,以此来确保实现预算控制策略的科学落实奠定基础。基于费用预算维度下,具体可划分为部门、项目、人员以及控制策略等,然后结合预算科目,对预算维度进行细化,具体可包括日常管理费用、人工费、办公费、加班费以及通信费等。比如,在出差费用的报销上,需要在出差之前,相应员工需要在该系统中提出出差申请,在此基础上,根据报销等级,实现出差酒店票务等的预定,实现对费用的科学且合理的管控。

对于子公司相应的审核人员而言,需要对报所提供的报销票据进行初步审核,在通过后借助影像系统进行扫描与数据的上传,同时相应票据信息进入到报销管理系统中,并以智能化分工来实现对票据的复审。在财务共享中心下,费用报销系统具有电子影像OCR识别功能,能够实现支票识别、表单识别以及手写体识别等。

2.报销审批

对于子公司而言,相应的业务部门领导需要对所提出的个各项报销费用进行审核,以确保报销数据具备真实可靠性,在云会计平台下能够打破时间的限制,借助电子影像来实现有效审批。在此过程中,只需要借助手机以及电脑等,通过联网来登录到这一平台,进而实现对相应票据信息的审批。而在实际进行审批的过程中,需要从单据的时效性、出差补贴以及报销金额这三方面进行审批,同时要针对单据的日期、报销人员以及差旅项目费用等是否符合公司报销规定进行审核。此外,还需要针对票据影像、公章是否清晰、日期是否真实准确等进行检查核对。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相应的负责人会将稽核与结算业务分配给审计会计,并对相应的报销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分配与管理,以此来确保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科学、规范且高效处理。而对于相应的审计会计而言,只需要登录到相应的审核代办业务平台中,选择代办业务后系统就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

3.报销结算与档案管理

第一,在报销结算上。在通过稽核之后,相应报销业务生成支付凭证,在此基础上,向资金管理系统发出申请,相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接到申请后,在通过结算审核后想银行发送出相应的付款指令,银行系统在接收到这一指令后将所需报销的费用直接打入到报销人员的账户中。同时,相应的资金管理系统与报销管理系统、核算系统相连接,并与银行系统相连,进而在提高支付效率的基础上,规避资金风险并节约资金成本。第二,档案管理。在报销的过程中,需要在完成票据传递与稽核后,进行归档处理,而在该系统下,凭证归档的实现需要首先针对实物票据与影像票据进行对比,在核对好之后进行整理归档,并将相应的电子单据录入到文档管理系统之中。

4.信用评价

指的是针对员工报销进行信用评价,在此过程中,相应报销人员的费用报销与自身的信用等级密切相联,且将付款期限与这一系统等级进行挂钩。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则需要结合报账单填报质量、票据等信息来实现等级评价分类,进而明确不同等级的相应权益。而信用评价等级越高,则相应报销人员能够在越短的时间内得到所要报销的费用,这就意味着借助信用评价等级的形成,能够为提升费用管控的效率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借助云会计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的搭建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费用管控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以实现费用管控框架模型的搭建为基础,并实现相应管控流程的科学且完善设计,进而为从根本上降低审计成本并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平,蒋雨.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J].会计之友,2015,10:134-136.

[2]程平,范珂.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会计之友,2015,18:110-113.

[3]程平,赵敬兰.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费用管控[J].会计之友,2016,12:133-136.

共享财务会计篇7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化;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策略;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财务核算信息化是财务组织向构建新财务组织架构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集中核算的基础上,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产生了财务共享的理念。在财务核算集中化、财务数据业务化的基础之上,财务共享服务也给财务部门带来了收益,除了节约成本之外,也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财务部门给公司管理层提供财务分析及战略决策支持的工作之上,实现了财务组织、财务流程、财务人员、财务系统四个方面的大转变

一、财务共享服务对于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根据财政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以及》、《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可以得知,政府将全面推动会计工作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决策型转变,加快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而推进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水平,将大大提升升我国管理会计水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也将为企业制定统一的财务制度,同时将分散于全世界各地的财务部门人员进行有效整合,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在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方面,推动企业管理会计的良性发展。SAP亚太区在最早推行共享服务的时候旨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创造价值、并提高员工对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水平,在最初,通过共享服务不仅降低了40%的管理成本,到后来变革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持续降低运作成本、提高合并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而不是仅仅从事财务方面的管理。

2.有效推动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国内的大企业大部分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立的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共享理念是将管理会计与现存的财务信息做出有效结合,从而推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在推行财务共享服务之前,大多数的企业早已经使用了ERP系统,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将充分与这一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对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接和整合,从而得到有效支持。除了ERP系统外还有银行系统、政府有自己的立系统,企业内部有自己的工作系统、报账系统、核算系统等,而财务共享理念将重新利用信息化的又是,进一步实现财务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便捷化,降低财务成本与财务风险。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将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拆分和流程重塑,使财务流程真正达到最优化,这不仅能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保证财务共享服务高效运行,还能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加大集团财务管控力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共享服务下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有效切入点

1.加强云计算的应用

作为近几年热门话题,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云计算因其的通用性、高效性、可扩展性而渗透至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将云计算与财务共享服务相结合将有效减少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成本支出。使用云计算平台将进一步实现会计信息核算共享,推进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协同。再者提高有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但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低,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再引入云计算,一步步提升工作效率。云计算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结合是未来的大趋势。云计算模式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业务需求,同时加大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提高会计信息化效率、降低会计信息化成本,但企业的自主观念、平台的成熟性高低、信息是否安全和服务是否完备仍然为影响中小企业是否采用云会计模式的重要阻碍。

2.加强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是以数字信息化为基础,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早就成为了重要的关注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中不乏各种安全风险和威胁。风险中包括了存放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数据库的资料可能会被既得利益方访问,甚至直接被利益冲突方利用导致企业亏损。同时保密传输的会计信息在财务共享中心相互传递过程中也有可能会被第三方拦截。现在的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互联网大环境下的一颗毒瘤,如何全面保证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是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3.创新新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现在面临的是结构性失衡,在不久前会计主管部门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而另一方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可以预见未来高端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将更加高涨。目前企业的需求与高效的培养存在一定的断层,大学在培养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并且与当今政府的政策紧密联系。明确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从多维度对会计人才进行培养,从而适应当今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大力发展会计服务软件领域

如果企业要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加快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多数情况将会选择服务外包。而我国的财务外包企业大多数集中于西安,因此财政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与财政补贴等多种手段,支持国内会计软件的研发,管理会计服务市场的开发,共同加快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三、结语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最终发展为数据共享业务中心,当我们打破财务的界限范围,复杂的会计处理技术将在信息系统的协助下转变为简单的数据业务,而财务共享服务自身的业务范畴将进一步拓展。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之路,不单单是财务行业的又一次大转型,这也将是中国生产模式由制造型向服务型转变的一场缩影。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推进将对财务的流程和处理带来了质的飞跃,这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推动企业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韩向东.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成功实践[J].会计之友,2014(32):85-88.

共享财务会计篇8

【关键词】 IT审计;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大数据; 云会计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4-0128-04

一、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的分布式管理模式,目的是优化组织结构、提升核算流程效率、降低财务核算成本以及为企业创造价值,其站在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财务服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企业将日常的、共同的、分散的、大量的、重复的、可标准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从下属分公司剥离出来,统一交给财务共享中心进行处理[1],实现了业务处理、数据存储的集中,同时也增加了IT风险。IT风险[2]已经成为企业的“经营风险”,包含IT环境风险、IT管理风险、IT技术风险和IT平台风险等。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目的是为了找出并解决财务共享的IT风险,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通过对大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以发现问题。

IT审计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曹立明[3]分析了IT审计本质、目标与方法,认为IT审计是会计信息化的内在要求,并对会计信息化IT审计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对会计信息化IT审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覃宪姬等[4]以广州地铁IT审计为例,在分析了广州地铁信息系统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广州地铁IT审计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审计策略以及审计方法进行了阐述。柳芳[5]从ERP系统安全性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和ERP系统管理风险入手,对ERP固有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IT审计对策。李有华[6]将企业IT风险分为IT战略风险、IT项目风险、IT安全风险、IT服务风险、IT合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IT审计的内容、标准、范围、方法和制度进行了分析。

综观上述文献,大多数文献都基于传统信息系统,并从传统审计手段的角度出发对IT审计的框架、发展与实施进行研究。在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为大型集团企业的首要选择,其IT架构更多地运用到云计算技术,并需要大数据进行技术支撑。审计人员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进行IT审计时将更多地运用大数据审计[7]手段进行IT审计,从数据的角度发现疑点,以减轻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鉴于此,本文从大数据的角度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特点进行分析,梳理其数据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IT审计框架模型,并对其实施流程进行阐述。

二、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框架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特征分析

一般认为IT内部控制包含组织层面的IT控制、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三个层面[6],审计人员通常以此为基础展开IT审计工作。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需要充分结合财务共享IT架构特征,其IT审计范围如图1所示。同时,三个层面的IT审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也出现了有别于传统企业IT审计的特点。

1.组织层面的IT审计

组织层面的IT审计主要检查财务共享IT架构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其核心内容是管理层控制。集团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战略目标清晰,即降低财务核算成本,其IT战略规划应当以实现该目标为前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IT部门与职能的设置。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组织层面IT审计应当对财务共享IT战略规划、IT部门与职能的设置是否符合财务共享战略目标进行检查,并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2.一般控制层面的IT审计

一般控制层面的IT审计是为了确保IT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能够为应用控制提供支撑,审计对象包含软硬件平台、网络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企业将财务核算业务集中,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实现了财务核算流程再造和数据的集中存储,其IT技术风险应当得到审计人员的重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一般控制层面的IT审计应当对数据安全、基础设施更新、访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主要风险点进行审计。

3.应用控制层面的IT审计

应用控制层面的IT审计主要检查业务系统层面所设计、执行的IT控制是否能够确保整个系统具有可信性,以及是否能够完成相关数据的产生、记录、传递、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功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的ERP、HR、OA等其他业务系统需要和财务共享中心实现数据对接与共享,为财务核算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其间数据的产生、记录、传递、处理、分析和报告都是IT审计的关键风险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应用控制层面的IT审计应当对财务核算流程的设计与实施、业务系统与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对接、登录权限等内容进行重点关注。

(二)IT审计程序流程框架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即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是一种用于“IT审计”的知识体系,由美国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于1996年首次提出并于2005年更新到COBIT 5.0。目前COBIT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企业对IT的计划与组织、采购与实施、服务提供与服务支持、监督与控制等进行全面考核与认可的业界标准。由于COBIT 5.0具有普适性,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可以此为基础构建IT审计流程框架。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架构与传统IT架构有所区别,在构建IT审计流程框架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流程框架包含IT审计指南和IT审计流程两部分。其中IT指南是参考COBIT 5.0得出的IT审计标准,在IT审计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包含关键审计因素、流程能力模型、风险控制模型、IT技术可信评估和IT审计知识库等内容。IT审计流程则包含制定审计目标、风险评估、制定审计计划、设计审计程序、执行审计程序和出具审计报告六个流程,如图2所示。

(三)IT审计数据流程框架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中,审计大数据的产生、传递、处理和分析贯穿整个审计过程。为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审计效率,审计机构可以历史数据、互联网数据等组成的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审计数据中心,并建立IT审计知识库,帮助审计人员进行高效的IT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IT审计知识库中的IT审计知识对审计对象的关键风险点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大数据审计方式对审计对象提供的相关大数据进行审计。待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后,可将该审计项目的主要风险点、测试方式以及实质性程序等相关审计数据反馈到审计数据中心以完善IT审计知识库,形成IT审计的数据闭环,如图3所示。

三、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流程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应当是一个包含审计大数据产生、传递、归集和使用的闭环系统,在审计过程中应当由IT审计指南对IT审计的计划、实施进行指导。

(一)制定审计目标

审计人员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该模式下的特点,结合财务共享的IT战略规划,明确审计的时间、目标和范围。集团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战略目标为降低财务核算成本,为了实现该目标,其IT架构应当满足技术可信、内部控制有效、数据平台安全等基本要求,也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主要目标。在不同性质的IT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按照实际的审计需求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来制定满足实际需要的审计目标。例如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进行IT审计时更多地关心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应用控制制度建设是否合理、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社会审计中,审计人员进行IT审计时则更加在意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否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二)风险评估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架构相较于传统IT更多地使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审计风险与以往所有差别,例如审计人员在IT技术层面可能无法对IT技术风险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权威的第三方IT咨询机构获取该审计项目中财务共享下IT技术的评估报告,即IT审计指南中的IT技术可信评估。除了IT技术风险外,审计人员还应当充分考虑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独特的审计环境,结合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再造,对财务共享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得出可能的其他审计风险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建立二维风险矩阵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三)制定审计计划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在考虑企业IT管理框架、人力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应当充分结合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高、业务量饱和以及财务核算成本低等特点,分别制定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确定审计目的、审计范围、人力调配以及审计策略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运用了大数据技术,传统审计手段很难进行有效的IT审计,应当在审计计划中明确使用大数据审计等审计手段。

(四)设计审计程序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程序包含IT管理层控制、IT一般控制和IT应用控制三部分。大数据技术在该步骤得到广泛运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爬虫获取互联网数据,从财务共享数据中心获取集团大数据,然后使用数据驱动测试、数据挖掘、数据多维分析等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实施审计程序。同时,审计人员也可以使用IT审计知识库比对其他财务共享IT审计项目,辅助确定IT审计中的主要风险点。

1.IT管理层控制

审计人员在进行IT管理层控制时可以结合COSO内部控制框架与财务共享实施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向分子公司总经理、集团财务部员工、财务共享中心负责人等发放。然后可以根据问卷结果与财务共享负责人或IT管理层进行访谈,以评价集团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管理层控制的有效性。

2.IT一般控制

审计人员在进行IT一般控制时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穿行测试等方式,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三方IT咨询机构获取企业IT技术评估报告,以确认该审计项目中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数据安全、基础设施更新、访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主要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不需要整改。

3.IT应用控制

审计人员在进行IT应用控制时可能更多地会运用大数据审计的方法获取审计证据,例如对采集到的大数据进行清洗后通过SQL查询、大数据挖掘和多维分析等方法寻找审计疑点,或通过黑盒测试法进行数据驱动测试以发现IT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大数据审计的方法外,穿行测试与控制测试也能帮助审计人员找出应用控制设计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五)执行审计程序

按照设计好的审计程序进行下一步工作,审计人员需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三个层面进行控制测试,根据实际需求实施实质性程序,通过大数据审计、穿行测试等审计手段得出审计证据,并将从中得出的主要控制风险告之相关人员,记录测试和交流沟通的结果。

(六)形成审计意见,出具管理层建议

按照得到的审计证据,结合最初制定的审计目标得出最后的审计结果,并根据审计结果当中的所发现的问题向管理层出具审计意见和提供建议,在与管理层进行沟通后取得其对管理建议的相关回复。

出具审计结果后审计人员应当将相关数据反馈到IT审计知识库以形成新的IT审计知识,完成审计大数据闭环。

四、结语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撑,但同时也改变了其IT审计的审计环境。本文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特点构建了该模式下IT审计的审计流程框架并对其具体流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提供理论指导,帮助集团企业降低或规避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德宇.财务共享服务与企业管理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5):160-163.

[2] 周常兰.IT风险控制整合框架的构建――风险控制四维整合框架的引入与扩展[J].经济体制改革,2014(2):102-106.

[3] 曹立明.论IT审计与会计信息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2):108-113.

[4] 覃宪姬,陈瑜,佟柱.信息系统审计的透视与思考――基于广州地铁审计案例的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4(8):62-69.

[5] 柳芳.基于ERP系统固有风险的IT审计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3(12):67-69.

[6] 李有华.企业IT审计方法研究及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3(10):63-65.

共享财务会计篇9

关键词:财务共享 大智移云 流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间的融合重组越发频繁,并且规模不断增大。如何通过高效的管理机制,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技术、运作流程以及更多的利润是研究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共享理念”在财务领域的扩展使得财务共享应运而生。财务共享平台是一个体系性的管理工具,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思想。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智移云”(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主导)时代已然到来,这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工具,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为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管控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那么“大智移云”时代到来对企业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到底有何影响?有何改进?优点在哪?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财务共享的定义及理论综述

早在 1993 年,Robed Gunn等人就首先提出了共享服务的概念,认为共享服务是公司试图从分散管理和少的层级结构中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在于提供服务时共享组织的成员和技术等资源。财务共享服务,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将一种分散于各业务单位、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进行处理,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目的的作业管理模式。

近几年,财务共享服务已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在财务共享流程再造研究方面,张瑞君等通过分析中兴通讯十年的财务共享服务变革之路,提炼和明确了财务共享服务构建流程再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何瑛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流程管理,还提出了在云计算背景下企业财务流程再造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张真昊等以费用报销为例对基于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设计。在“大智移云”对财务共享平台影响方面,程平等通过一系列文章分析了大数据对于企业财务决策、资金管理、库存管理、固定资产更新、云会计AIS构建等方面的影响。万家盛等构建了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框架,深入分析企业云会计对于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影响。

综观上述文献,在“大智移云”技术对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再造的影响方面有很多研究,但大多在概念内涵、特点创新等方面,特别是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构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所以在“大智移云”时代,探讨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再造

(一)企业原有的应付账款流程。根据埃森哲全球共享服务业务调查表(见下页表1),共享服务中最先实施的几项业务依次是应付账款、总账、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工资、费用报销、财务报告、人力资源、信用管理和客户信息服务等,其中应付账款业务实施共享服务的比例为83%,由此可见应付账款共享服务是共享服务中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本文选取应付账款流程再造进行研究。

从图1可以看出,该应付账款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下环节:(1)业务部门发出采购申请,采购部门审核之后将订单发给供应商;(2)订购单复联交给仓库存底;(3)订购单交给应付账款管理部门存底;(4)供应商发货给仓库;(5)仓库收到货后,将收货收据返给供应商;(6)仓库收到货,查验后,将验收单交给应付款部门;(7)供应商将发票交给应付账款管理部门;(8)供应商向应付账款管理部门发出付款通知;(9)应付账款管理部门向供应商付款。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从采购部向供应商提出购买申请,发出订单开始到最后应付账款管理中心向供应商付款,总共是9个环节,企业的应付账款管理部门只有在订购单、仓库验收单、供应商发票三者核对一致时才会向供应商付款。在此流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单据核对工作,以及大量的核对人员和较长的核对时间,会增加企业此项流程活动的成本。如果可以进行应付账款流程重组,将会大大降低此项业务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二)“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再造。

1.设计总体思路与目标。积极运用“大智移云”时代的各项技术和工具,构建企业应付账款共享机制,建立应付账款共享管理平台,减少此项流程中的人员、费投入,在确保企业资金安全的情况下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

2.大智移云时代下的财务共享平台。“大智移云”是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综合利用,使之互通互联,服务社会的一种便捷、高效的发展常态,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技术载体和推动力。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交融渗透,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有望掀起新一轮产业变革。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交融渗透的信息时代下,企业的业务过程、组织结构、人员安排、战略规划以及经营信息发生了很多改变,其中,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借助信息平台,我们可以对企业进行重复业务的的集中处理,业务流程的设计与重组,实施标准化工作程序,设计业务评价,完善业务处理目标等,就能够达到财务共享平台模式的目标,来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使企业能够在信息化时代实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构建。按照NIST(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公布的云计算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支持以广泛、便利、按需方式,通过网络访问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与服务)的计算方式。在这个资源池中,计算资源分布式存在。无论身处何地,资源以共享资源池的方式统一管理。利用虚拟化技术,将资源分享给不同用户,资源的放置、管理与分配策略对用户透明,这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财务共享中心是基于“规模经济”效应,将分散于各业务单位、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进行处理。财务共享中心和各分子公司位于不同地方,共享中心整合各分子公司相关财务内容。云平台为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会计核算平台,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良好的存储能力与计算能力,只要有网络,客户便能访问云计算的服务。

在财务共享中心“云平台”上,财务共享中心和总公司、分子公司进行着企业业务相关的数据交换、业务数据处理、数据共享。企业领导和相关人员在云平台上进行授权与业务审批,不同企业之间也可以在云平台按照权限实现数据共享。

(2)大数据技术应用。企业经过多年运营,会积累种类繁多并庞大的数据。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些数据便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云会计平台是企业进行大数据决策的基础,基于云会计平台,在抽取、转换、加载通过企业运营所形成的大量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之后,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手段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进行财务决策。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采购、销售、固定资产、库存、商品价格以及外部的银行、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数据都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建立企业财务共享云会计平台,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段的大量数据存储,同时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依据企业的财务决策要求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发现数据的关联性并转化为企业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案例分析――长虹财务共享云中心应付账款流程。

(1)长虹财务共享云中心构建。长虹集团在未实行财务共享前,采用的是分散独立核算的财务组织方式,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2004年以后,长虹的规模快速扩张、业务类型和管理层级相继增加,分公司、子公司的多套财务机构使集团财务人员与管理费用快速膨胀,财务流程的繁杂导致了工作效率降低,大量的财务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来应付基础会计核算业务,形成的连锁反应则是集团在对业务的财务信息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重复设备投资规模加大、内控风险上升,多个独立、粗放而臃肿的财务“小流程”使总部统一协调财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增加盈利的代价就是加大风险。与此同时,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集团的运转呈现低效率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长虹走上财务共享的道路。

2008年,长虹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会计核算自此迈入了基于广域网的信息化时代。4年后,长虹又开始探索基于智能时代云技术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研究,并逐步构建了基于智能时代的集团公司财务云管理体系。长虹依托云计算等技术变革手段,在原有财务共享模式基础上,通过建设数据标准、梳理单据标准、再造业务流程、嵌入审核节点等举措,期望实现财务共享的升级,达到数据规范、采集高效、自动处理、智能输出;由于其凭证电子化、数据颗粒化、存储云端化、业务处理去物理化、产品输出可灵活组合等特性,与云的变幻莫测、自由组合、无所不在等特征极其相似,因而将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形象地称之为“财务云”。

(2)长虹财务云中心应付账款流程。为解决由集团规模扩大、业务扩张所引起的问题,长虹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变革手段,建立财务共享信息云平台。在长虹财务云中心,有应付账款管理组,专门处理集团下属200多家子公司的应付账款业务:一是建立了采购供应链平台,长虹在供应商管理系统中材料(物料)需求计划,供应商按照自己的权限可以在系统中察看材料的具体信息,通过商务谈判完成议价并签订购销合同后,长虹就会在其ERP系统创建相应的采购订单。二是长虹收货后会在ERP系统进行收货确认,定期或即时在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收货材料(物料)凭证。与此同时,供应商可以在系统中就自己的发货数据与SRM系统的收货数据进行比对查验,结果一致后在金税系统中选择开具发票,长虹通过合力中税系统抽取软件抽取发票信息并发送至结算对账平台,定时匹配发票和结算单,匹配成功后,打印匹配通知书,然后连同发票一起邮寄长虹。三是结算对账平台,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将供应商发票电子信息提交税务认证系统进行认证,将认证通过的发票发送给SRM系统完成自动记账核算,并按账期通过银企互联平成付款。四是长虹收到供应商发票后在SRM系统进行签收归档,SRM系统结算数据供购销双方进行核对和确认。

(3)长虹财务云中心流程再造应用价值分析。一是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财务云中心的自动化程度大幅上升,标准化程度高,手工处理业务锐减,单位人员耗用大幅下降,按照可比成本测算,业务经办年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超过1 800万元,且处理时间大大降低,处理效率提高,效率提升7%以上。二是降低风险,提高集团管控能力。长虹建立财务云中心之后,通过重新梳理新业务形成新的处理流程的风险控制节点、审核节点,制定标准的风险控制逻辑、统一的交易规则和标准化业务流程,将风险控制点嵌入流程并固化到信息系统中,从而在风险控制方面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管体系(特别是事中全业务过程风险监管),实现了有效的风险管控,从而提高了集团管控能力。三是“大智移云”时代下,财务共享实现进一步升级。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撑,长虹在原财务共享的基础上,通^凭证无纸化、要素精确化、数据标准化、内控实效化等举措,对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等更加信息化和自动化,实现了无纸化、去人化、智能化等目标。经过全口径、全业务的云采集和智能的云处理之后,信息系统存储了大量的标准数据,财务云成为了长虹的数据中心。可以提供财务指标及其业务动因分析,为使用单位提供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据产品,提示预警,创造价值。通过财务云的建设,成功地打造了财务共享的升级版。

三、结论

财务共享服务是实现公司内各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也是企业整合财务运作、再造管理流程的一种崭新的制度安排。目前,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成为跨国企业集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利器;在“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各企业的财务共享平台也实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升级,通过对“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研究,并选取长虹财务云中心应付账款流程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流程再造,升级后的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集团风险管控方面具有更大的作用,并且这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可以被其他大中型企业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基于中兴通讯集团管理实践[J].会计研究,2010,(07).

[2]何瑛.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团财务流程再造的路径与方向[J].管理世界,2013,(14):182-183.

共享财务会计篇10

关键词:道路客运;财务共享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一、引言

近年来,道路客运企业(下称“客运企业”)纷纷实施并购重组,随着并购的实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层级多,规模大,在管理上就存在一定困难。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成本高,运营效率低,资金监控能力弱,财务核算标准不统一,数据提取难度大,会计信息质量低等方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纵观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做法,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财政部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关于“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定为我国企业探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理解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下简称“共享模式”)是指利用标准化管理原理,将各分公司的财务业务分割成可以重复操作、统一管理的模块,然后对整个集团公司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实现信息共享、管理共享、人员共享、运营共享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管理共享”即通过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所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记录和报告进行规范和统一;“人员共享”即集团与分公司或办事处共享财务、会计人员,节省人力投入;“信息共享”即将位于不同区域的会计业务通过网络化技术实现财务分析数据的共享;“运营共享”即在统一的财务政策和融资框架下,全球统一运营,节约集团整体的财务成本和提升运营效率[1]。

共享模式是集信息技术、组织管理、服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段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实施的目的是通过对传统模式的变革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增强企业整合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共享模式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财务共享服务已经成为财务管理模式发展新趋势。在国内,中兴通讯、海尔等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国内外企业实施共享模式的效果看,该模式对集团化企业具有积极意义。

1.减少人力成本,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财务共享将企业集团的财务流程规范化、统一化和标准化,一般会精简重复建设的财务部门或合并部分核算岗位,缩减财务人员数量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中国电信在2008年实施财务共享,其以广东电信为试点,五年内服务的各级业务单位达到33个,提升财务共享的集约运营流程整体效率达到25%以上,直接成本节约超过千万元。

2.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共享模式有利于先进技术的采用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共享模式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使企业财务部门脱离繁琐、低值的财务核算,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决策支持、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高值工作中去,为业务的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财务支持,从而提升了财务的服务水平。

3.信息提取快捷,传递实时、透明,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

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集团的各级公司均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必然存在财务信息共享困难、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而共享模式对所有子公司均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和流程,且大部分财务信息均来源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因此,以上问题会得到较好解决。

4.提升企业内控水平,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经济业务的复杂多变,抵抗风险能力、提高内控水平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财政部等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就上市公司对内控有效性自我评价和中介结构的外部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可见,政府明确要求企业的信息质量要有保证、财务工作开展要更加规范。实施财务共享正是注重企业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强化事前控制,强调数据集成,能实现系统有机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可以有效解决信息质量和财务规范问题,进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增强企业集团抗风险能力。

四、客运企业实施共享模式的条件

1.实施共享模式是客运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

开篇已经讲到,伴随客运企业兼并重组而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自2007年开始,公司通过并购对省内和市内非自营线路回收自营,为了增强竞争力,公司近年来实施转型升级,多元发展。每增加一个子公司都需增加1-2名会计人员。截止2016年上半年,公司的子分公司37家,两级财务机构18个,财务人员已达120多人,虽然如此,财务人员还是不足,而招聘难度又很大。

因各县区公司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的差别,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各自的职业判断不同,各单位对同质化业务的处理也不尽相同。

另外,公司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母公司对报表的上报时效要求很高,而且日常统计报表繁多。在某项具体工作上,从总部下达要求到各单位上报资料,再到最终审核定稿,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财务部门疲于应付日常核算和统计工作,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会计角色。

这些现象将会导致财务机构臃肿、人员众多、人工成本高、会计信息质量低、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存在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的内在需求。

2.客运企业具备实施共享模式的条件

(1)企业规模、业务同质化和管理者意愿为实施共享模式创造了条件。并购重组使很多客运企业形成了集团化规模,而且基本上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发挥协同效应而实施的横向并购。在同行业内,各属下公司业务的同质化程度很高,可以采用相同的规则和标准进行批量和集中处理。同时,管理层也希望通过更为先进的管理方式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降本增效,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2)信息化程度及后续改进能够满足共享模式的技术要求。随着现代化IT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部分客运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已普遍推进,信息系统的发展为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目前,大部分客运企业已经使用了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账务处理模块,报表编制模块,预算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应收应付款管理模块等。笔者所在公司,除统一使用用友NC核算系统外,已经开发和运营的信息系统还包括客运经营管理系统,统一采购管理系统,车队综合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当然这些系统的有些功能还不能满足管理需求,需要改进,而且当前的信息系统并不是专为实施财务共享开发的,还不能完全符合共享模式的实施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开发,比如财务分析系统、报账系统、影像系统等。

(3)财务制度的标准化为统一核算提供了制度依据。在大型客运企业中,财务制度的统一制定和执行已经得到有效实施。部分企业也专门制定了财务核算手册,对具体业务提出了统一处理要求,在全集团范围内执行。当然,实施财务共享还需要进一步对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

(4)资金收付、费用报销等已实现电子化。目前,客运企业普遍都采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而且将集团内所有的收支账户均纳入现金池管理平台,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统一调配和统筹使用。这种资金管理方式可以实现资金集中、批量支付和进行费用报销。

五、对客运企业实施共享模式要点的探讨

1.前期准备工作

共享模式的变革需要时间与空间,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谨慎实施。实施前,做好前期的分析和准备工作十分必要。一方面,要对企业现状进行分析,明确财务共享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编制及效率分析等;另一方面,对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的成本效益进行具体的、综合性分析;其次,必须争取得到基层员工、各业务部门和公司高层的理解、支持和推动。

2.服务模式和组织结构的选择

从已经开展共享服务的企业看,共享服务有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高级市场模式和独立经营模式等四种模式。基本模式主要是对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公司行政管理工作的合并操作。客运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公司的条件采用适合自己的模式。

笔者认为,客运企业属于特许经营行业,行业特点非常明显且经营的空间范围基本局限在本省区域内,如果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通过对外提供有偿服务抵偿共享中心成本的市场模式或许可行性不高,因此,建议客运企业考虑选择基本模式。

至于共享模式的组织结构选择,可将共享服务中心与业务部门作为平行的两个部门。这种结构既满足了各业务板块个性化发展需求,又发挥了共享服务的规模效应。服务中心内部的组织架构可按照财务内容分应收组,应付组,费用组,总账组等结构来搭建。

3.共享业务的选择

财务业务是企业共享业务的重要组成要素,财务管理涵盖的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都可以纳入财务共享中心。陈虎、李颖在《对我国务共享服务行业的调查报告》中提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可以包括会计核算的全部业务,比如具备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周期性特点的应付、应收、资产、费用等会计核算工作,以及具有管理控制职能的财务报告提供、现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工作[2]。

客运企业在选择财务共享业务时,可以考虑将业务量大而同质的业务、具有普遍性、专业化标准的业务以及为公司提供管理决策的业务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比如:对车辆的维修材料、备品配件及票款结算的应付业务;外站未结算票款的应收业务;车辆采购、系统开发、工程施工等资产业务;日常费用报销业务及各种车辆承包模式的会计核算工作都可以作为共享业务在共享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这些业务具有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周期性的特点。对财务报告提供、财务数据统计和财务分析,运输业务的税务筹划、资金管理和运输成本管理等具有管控职能的工作也可以纳入共享中心处理。对于除运输业以外的其他产业,比如笔者所在公司的旅游、房地产、广告、驾培等业务,因行业差异比较大,可暂时不纳入共享中心。

4.财务人员的配置

实施共享模式就需要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配备足够的人员,并进行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一是确定人员的数量、对应岗位和具体岗位职责;第二是对财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进行筹划;第三要建立相应的人事考核制度及职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第四要建立财务人员晋升通道;第五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持续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应涉及管理能力、交际能力、专业技能、操作流程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

5.制度统一和流程再造

在共享模式下,需要重新制定或修定原来的财务制度,按照新要求建立标准化的财务制度;同时,需要对原有业务和财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审视、分析和改造,制定严谨、统一、精简的流程,并将其固化下来,要做好共享中心内部的财务流程和共享中心与子分公司的财务流程对接,细化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并落实相关责任。

6.需要关注的其他问题

张庆龙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中提到:“FSSC(财务共享中心)在建成之后,必须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具体包括业务风险、系统风险以及人员流失风险的管理”[3]。所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1)政策、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建立和运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要有配套的政策法规支撑,包括运输行业的法律法规,与财务相关的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甚至公司法等。这些政策、法律法规的某些要求,可能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机构、核算流程等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有些流程的使用受限,从而削弱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

(2)解决好人的问题。实施财务共享可能会因为对财务人员的裁剪和减少某些管理人员的权限而导致员工反对和抵制的情况。这将极大地影响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因此,要做好宣传,积极化解员工的负面情绪。

(3)信息化建设。实施财务共享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信息化水平。在初次构建和实施共享模式时,应当从整体上和发展角度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规划。除建设良好的IT系统外,要把系统、流程与管理进行有机整合。也就是说,财务系统既要满足当前的财务共享需求,还要能够适应未来的业务发展需求。

(4)网络和安全保障问题。一方面是网络和通讯保障问题。财务共享模式对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和通讯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网络通讯出问题,就可能造成损失。所以,必须保障网络稳定、畅通。另一方面是数据安全问题。建立共享模式后,要确保数据传输、保存和使用的安全。公司要建立制度防火墙,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严格的使用审批权限。同时,要加强对所有业务人员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六、结束语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财务管理的创新,经实践检验,它是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客运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为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可以尝试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但同时,也不能期望该模式能够解决所有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谨慎实施。

参考文献:

[1]冒维华.S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陈虎,李颖著.财务共享服务行业的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