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思考十篇

时间:2023-06-05 18:02:27

语文学习的思考

语文学习的思考篇1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对应试教育下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洗礼与革命,它昭示了一个崭新学习时代的到来,也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所必须高扬的一面旗帜。然而,我在听了许多的示范课、优质课或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以后,却发现在课堂合作、分组讨论这种热闹现象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忽视文本阅读的合作:合作是低效的

在一次示范课上,老师让学生用五分钟读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后,就开始分组讨论:“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鸟儿?丑小鸭变成天鹅有什么寓意?”学生在五分钟的时间内就能读懂文本吗?很显然,这种没有教师有效的组织,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囿于自身的水平,就不能在较高层面上把握文本,这样的合作必然无序和低效的。

二、 无教师监管的合作:合作是散乱的

我曾听过这样的一节课,一教师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提问说:“为什么那个小孩子第一个说出真话来?请四人一小组讨论这个问题,讨论的时间为三分钟。”老师话音刚落,整个教室顿时热闹起来,而教师则无所事事,地讲台上走来走去,既不参与学生的讨论,也不指导学生讨论。致使分组讨论的学生众鸟乱飞,天马行空,信口开河。结果课堂是活了,但也乱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三、 没有民主的合作:合作是虚设的

学生讨论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也不能老师叫讨论就讨论,叫停就停。规定的讨论时间一到,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又不尊重学生,这种合作是虚设的。为什么不问一问学生“商量好了吗?”或“结果出来了吗?”在这种缺少民主的氛围中,怎么合作学习?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后,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一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引入课堂,并且似乎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堂。这种滥用的结果是“我们只看到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形式,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又在哪里?诚然,“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是,要不要合作,用什么样的形式合作,应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对话交流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尊重和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对传统教学做了痛苦反思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合作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否则,讨论只能成为闲谈。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让他们“自由发挥”。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的确,本次课改是一次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但如果因倡导“自主”而放纵学生的“自由”,课堂中学生各行其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纪律涣散,这还叫课堂吗?如果你放纵学生的“自由”,学生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说些什么、讲些什么,这还叫课堂吗?所以,这种让学生“自由发挥”的认识是对课改的误解,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走上了极端。其实课改课改,并不是什么都改,并不是将课堂教学原来的一切完全抛弃,而是应该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我们在推行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课堂的基本要素——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在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教师成功完成课改任务的基本保证。如果你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忽视了组织教学,我想:你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还谈什么“课改”?

语文学习的思考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有效性; 思考能力

为了做好推荐市公开课例选手工作,我校语文科组在组内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海选。其中,年青的王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因独具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特色而获得全体老师的一致认可,并最终获得了参加市优秀课例评选的机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完善。在整个教育系统工程中,小学教育无疑是基础教育,而小学语文更是各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虽然我们都明确了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但纵观近年教学现状,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并不顺畅。事实上,小学语文可以说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科,最终如何更多地取决于执教者的引导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项调查显示,发掘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在通过语文合作学习中能提高自己的文化涵养、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无论是为了能争得市课例参选资格也好,还是对小学教育负责也好,我们都必须为提高小学生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展开积极的探究才对。

一、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深入了解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深入学生之中,充分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首先,要通过查看相关资料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然后可以通过基本的语文能力测试和课堂上的简单问答摸清学生的语文功底,教师要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因材施教。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应该做学生的朋友。良好的师生感情也能极大的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巩固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更有效的学习。

(二)创新课堂活动,在娱乐中学习知识

每个孩子都喜欢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可鼓励,教师要发掘他们骨子里的表现欲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让学生当老师、成语接龙、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课文等活动,在活动中自我表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多鼓励学生,认可他们的行为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语文应用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需求

研究表明,假如将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那么这种心理需求会变成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要利用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与学生聊天的机会,都要暗示学生语文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二、加强小组合作,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课堂上的交流合作是学生集思广益的表现,能够提高20%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刻,并加深记忆。王教师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提问“假如你是文中的小女孩在点燃最后一根火柴时你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教师要求学生们分好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派出代表发言。这时前后左右的学生聚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室里嗡嗡的声音学习氛围浓烈。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了讨论之中,虽然也有的学生利用这个机会在讲话,还有的学生很少讲话做听众,但整体上还是比较好的。几分钟后,小组中选出的代表发言,“假如我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最后一根火柴我会想看到……”“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是我应该……”。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学习使一种实现资源共享、大家凝聚智慧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以讨论交流的方法相互学习、交换看法。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教育部课改所推荐使用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换意见,打开思路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这种方法虽然很好,但给学生的自由空间较大,有的小组看是在讨论但已经偏离了话题,有的虽然讨论热烈但只有一个或两个人能发表意见其他的人都成了听众。因此,在采用这种方式学习的时候还要去除弊端。那么要怎样更好的实施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呢?

(一)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必须在如下两个方面作努力。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踊跃发言。其次,可以开展小组比赛形式的课堂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都能活跃课堂氛围而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给师生一个愉悦的心情,老师讲得舒心,学生听得开心,对课文的理解透彻,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二)合理分工,巧妙搭配

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充分的备课,做好课前准备。首先,要分好小组,小组中要有男生要有女生,因为男生和女生的逻辑思维、看问题的方式都是不同的,这样能综合大家的意见看问题更全面。其次,要将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稍差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样学习好的学生能起到带头作用。最后,还要将能言善辩的学生与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合理的分配,这样才能带动课堂气氛,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激励学生,发掘优点

小学生思想单纯,表现欲望强烈,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老师的认可,这样他们就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教师要多方面的去发掘学生优秀的一面,采取多样的评价方法让每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认可。

结语: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合作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语文并不仅仅是局限于对认识多少汉字、对课文的理解有多透彻,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才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而教师的引导在这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学习形式、合理分工、亲切授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愉悦的听课、透彻的理解,使合作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钱霞. 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语文学习的思考篇3

一、教学内容、方法等要时常出新

如果说激发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的话,那么,“出新”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所谓“出新”就是打破“常规”,通过教学形式、内容和方法上的更新或变化,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使语文课生气蓬勃,使学生津津乐学。“更新”或“变化”的角度很多,如教学形式、教学着眼点、角色等的变化都可以成为探讨尝试的重点。如教学形式的变化。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节与节之间的形式变化,上节课重“讨论”,下节课不妨变为“质疑”。一种教学形式接连反复多次使用,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感,难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二是一节之间的教学形式的变化:或“导、讲、问、议”;或“查、导、议、引”;或“比较、精(略)读、讨论、质疑”。教学形式的多次转换,就容易使课堂教学多次掀起波浪,不断激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同时又促使学生耳、目、手、脑共用,在紧张的课堂节奏中不断兴奋自己的大脑皮层,使一堂课在高效中完成。又如, 教学着眼点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开门见山”、“中心开花”、“高潮揭示”、“要点采撷”、“重点深挖”等,通过这些教学着眼点的变化能不断给学生以新意,从而使学生表现出积极性。另外,教学中师生角色变化也能让学生获得的愉悦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思维要勇于求异

“求异”本文是指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应试”教学的大环境之下,教师死抱着“参考答案”,学生呆等着“标准答案”,不敢怀疑,害怕越“轨”,这种僵化的“标准答案”,说轻点,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说重点,是束缚思想,扼杀人才。如果这种评价不是夸张失实的话,那么,当今的语文教学也不知有多少“人才”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所扼杀。

应该承认,教师拿在手里的“标准答案”(包括教参),有些还不尽科学:或陷进程式化,或落入俗套,或显得呆板。对此,作为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提高鉴别能力;对学生的怀疑思维,非但不能拿“标准答案”一棍子打死,而且要大力鼓励其有根据的合理思考,使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继续发挥创造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当然,这并非是提倡“怀疑一切”,在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同时,教师还须作出正确的引导并把它作为专项训练,这样才真正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语文教师也要善于提问

很多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全力跳也够不着”,学生“哗啦啦”地站起一大片,憋得脸红耳赤,还是不知所以;然后,教师气得满眼发黑,批得口沫四溅;学生垂头丧气,情绪低落,由于怕提问而演变为怕语文的思想从此滋长。二是“不用跳也够得着”,甚至“躺着就够得着”,由于所提问题过于浅显,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对答如流,表面上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它很容易助长学生懒于思考,不愿钻研的习惯。以上两种提问方式不但不能起到鼓励督促作用,而且是对有限课堂教学时间的极大浪费。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个人认为:首先应提高所问题的质量,有质量的标志是:一是必须难易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二是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形成知识网络和能力梯度。让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产生一种。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训练就这样水到渠成;三是必须能体现重点、要点,不要出现“球”,甚至“离题万里”的现象,以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语文学习的思考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学习 思考

一、指导思想综合化――定方向

更新观念是综合性学习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为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学生发展转变;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教育是开发学习者的个体潜能,贯穿于学习者终身的活动。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只为学生的一阵子着想,而要为学生的一辈子着想”,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我们必须明白综合性学习并不是完全对传统分科课程的抛弃,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传统分科课程基础上的,没有学科的分化,没有分析性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综合性便无从谈起。

二、教学目标综合化――明位置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但教学中如果盲目追求综合,把握不好“度”,也极易走向极端。有位教师在执教《找春天》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读课文识字。

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

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唱歌唱春天的歌等等。

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

第五步,读古诗《春晓》。

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

整节课学生又唱又跳,台上台下蹿动。

这节课如果是一节纯粹的综合活动课,很多地方是非常成功的。但这毕竟是一节主题单元课,整节课虚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与咏涵,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

语文本位的现象要改变,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任何时期都不容忘却的。语文课姓“语”,不姓“杂”与“繁”,

语文课不能上成手工课、科学课、活动课,更不能上成拼盘课。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种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归宿在于为语文服务,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着实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服务,为多角度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

三、课堂教学综合化――找方法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进行综合,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突出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精神,学什么,怎样学,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解决。学生学习自主性就是综合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时时处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

(二)注意综合性,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涵盖了各个学科。因此,语文学科必须与其他学科整合,才能发挥语文学科的整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强调合作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在课堂上培养,如在学习口语交际《借东西》中,同桌进行合作表演;再如在课文《给予永远是快乐的》的学习中,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在合作中交流互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味。

四、课外实践综合化――看行动

语文学习的思考篇5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思考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些成功人士并不比其他人聪明,是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更有知识、更有教养、更有能力。一个人一旦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其进步就会像一列无法停止的火车那样一直向前。小学生的思想和习惯等都还处在形成阶段,这一时期注重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但影响着小学生的当下成绩,更重要的是对其以后的人生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深刻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的重要作用,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而全面改进其学习状况。

一、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对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在课前进行了良好的预习,可以使其对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有所准备,其对不明确的知识点就可以有的放矢,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课前预习这一习惯的培养,致使学习效果一直不太理想。教师在讲课之前,学生完全不知道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的现象比比皆是。对此,教师要对课前预习这一习惯的培养加大重视,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有一个良好的准备。如教师在每节课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并在下节课开始之前进行预习情况的抽查,对不同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课堂学习的习惯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习惯对其学习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习惯,使其养成自主思考问题,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偏重于自己讲课,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较沉闷,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但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要学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针对教材内容提出一个相关问题,让学生就其发表各自的意见,并评选出最有创新意识的一个回答。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充分展开团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两方面的培养不但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人云亦云,还可以使其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的学习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语文的学习就会偏于死板,缺乏活力。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其积累遣词造句的经验,丰富其视野,进而全面提升其语文素养。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偏重于教材内容,学习过于僵化,极大局限了小学生的知识面,非常不利于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有鉴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如在学习《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其他同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课外积极进行阅读,也有利于培养其课外阅读习惯。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对此要加大重视,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四、实现良好习惯的保持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但破坏它却不需要更多时间。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习惯的保持,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其在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采取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来掌握学生习惯的保持效果。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非常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其学习习惯也会有所改变。教师要时刻提醒督促学生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突击了解,看学生是否还保持着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将良好的学习习惯长久保持下来对学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

五、小结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其重要性。要针对教学中一些不甚合理的地方加以改进,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要督促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切不可半途而废。

语文学习的思考篇6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语文;对策

自2008年江苏省开始实行“新高考”,新课程标准就已全方位地展现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新课改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核心,与平时教学联系最为密切。探究式学习方式是该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首次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要求,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现象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对探究学习方式表现出了理解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教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指向不明,结论不定。课堂上,教师任由学生展开所谓的探究学习,无目标无任务,脱离文本,对学生的结论不置可否,教师充当看客,并曰“新课标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2.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有人听课时,不论学生短时间内能否探究完、探究透某一问题,教师总是匆忙让“得意门生”做精彩回答,如“得意门生”无法给出精彩答案,教师就会积极引导,最终引出需要的答案。

二、思考

1.接受与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综合的、多样的,探究式学习应该与传统的授受式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探究式学习必须由学生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信息。笔者认为课上宜以接受式探究为主,课外宜以发现式探究为主。

结论:接受与发现互为探究的基石。

2.自主与合作。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积极地投身其中,教师应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应关照发言少、有困难、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和分享。”所以在探究学习中应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结论:自主与合作互为探究的保障。

3.教师与学生。教师应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其次要重视学生间的倾听。在探究过程中,由于种种差异,学生的理解常常各异,这也构成了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利用好这一资源。因为教师是该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这一主体对学生具有引导、启发的作用。

结论:教师与学生互为探究的主体。

4.过程与结果。教师不仅要追求探究的结果,也要重视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学习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这种潜在的教育是课程本身无法取代的。有些问题不必一次探究完,允许学生针对某问题或材料,分阶段地开展探究活动;提倡学生动脑,让学生学会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结论:过程与结果互为探究的重心。

三、对策

1.认识的到位。探究应该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探究应该姓“语”,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轨道。教师要认真解读江苏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探究的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这些要求贯彻到课堂中。

2.兴趣的激发。教师认识到位后,就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探究的主体对探究有兴趣,探究才有源头活水,才有效果。

3.热情的保持。兴趣有了还得保持,教师要艺术地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比如,可以通过小组竞赛、成果展示等多样的形式不断地、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4.方法的指导。仅有兴趣与热情,探究活动也不能持久,教师还得教给学生如何选题、如何探究。比如,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可以告诉学生读文章要搞清三个问题:本文写什么,本文是怎样写的,本文为什么这样写。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三方面从不同角度探究文本,这样就不会远离语文的学科。

语文学习的思考篇7

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1.应散发“语文味”的独特芬芳。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其他学科知识介入的目的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努力体现母语文化,有意渗入文化内涵,可以说“母语文化”是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特色”的关键。任何“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都是背离其学科性质的。

2.应凸显“综合”的基本特征。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1)语文学科内部的综合。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要善于挖掘活动主题可能涉及到的跨学科的内容,让学生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3)学习方式的综合。综合性学习倡导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4)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综合。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应激发“主体”的兴趣和动机。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学习,而是生活化、个性化、自主化的语文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他们的需要、兴趣、动机置于核心地位,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在认识事物的同时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获得成功体验。

4.应以“实践”为主要途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实践体验。综合性学习中的实践要注重以下五点:(1)注重实践的体验性。要特别“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化和升华。(2)注重实践的参与性。在实践中应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即看学生是否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地投入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彼此之间尊重、理解和宽容,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3)注重实践的开放性。实践的内容应具有开放性,或来源于课本,或来源于生活实际,或来源于社会问题。同时,实践的时空、组织的形式、指导的方式都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4)注重实践的多样性。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学习内容以及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5)注重实践的应用性。实践过程中,应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建立“学”和“用”之间的联系。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

主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灵魂。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主题”为核心,以“单元”为架构,以“综合”为取向,突出重点,加强整合,使综合性学习能洋溢时代气息,充满童真童趣,蕴含人文精神。

1.节庆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意蕴深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蕴含着巨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价值,比如节庆资源本身包含着大量的语言素材,有诗歌、传说、对联等;节庆活动是中国家庭重要的文化礼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近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2.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作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了当地的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名贵特产、传统文化等。教师可因地制宜,设计“体验家乡民俗”“走近家乡名人”“我爱家乡小吃”“在家乡游戏中快乐成长”等主题活动,把语文引向生活实际,把学生引进社会大课堂,引导他们多角度地实践、体验,从而增进对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积淀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

3.自然文化。自然奇妙无穷,热爱自然是儿童的天性。为此,我们设计了“在大自然中深呼吸”“和春天有约”“夏之乐”“秋之思”“冰雪节”等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一年四季变化的脚步,更感受不同季节的不同意蕴。

4.时代文化。时代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已经成为儿童物质和精神世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倾听时代的声音,触摸时代的脉搏,感受时代的气息。我们设计了“舞动的北京”“我伴神五去翱翔”“走进广告语”“享受短信文化”等主题。这些主题都源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扣住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兴奋点,并与时代文化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从中习得鲜活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三、学习活动:伸展儿童的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活动机会,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伸展他们的灵性。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活动的方法,同时引导他们在新的语文实践中自如运用这些方法,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学习活动有以下几种:

1.体验式学习活动。这是一种主体性的认识和反思性的实践活动,通过角色转换、观察、想象等体验性活动,达到对事物、行为、情感的内省体察,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和个性。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我爱蔬菜娃娃”中扮演蔬菜娃娃,进行自我介绍;在“秋叶飘飘”中观察落叶,制作落叶贴画,想象有趣的童话故事;在“童心在游戏中放飞”中体验乡土游戏带来的快乐……通过这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多元感悟,综合性学习就成了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阵地。

2.合作式学习活动。它是综合性学习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讨论交流、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等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之后,我们组织了“聆听自然的声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在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内容:(1)各小组选择一个喜欢的地方进行观察、欣赏,用摄像机、照相机、画笔等记录下大自然美丽的画面,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2)各小组选择描写、赞美自然的诗歌、美文,排练、展示;(3)小组合作植一株树、一棵花,并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4)组内成员共同搜集“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完成研究报告,同时写一份倡议书。学生在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实现了知识的融合,思维的碰撞。

3.探究式学习活动。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学生设置探究的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引导他们发现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进而激发他们研究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学生在“大自然的语言”主题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周围的自然物会有什么语言?”然后引导他们搜集资料、调查采访,并将搜集到的资料、信息加以整理,形成自已的观点,写成研究报告,组织报告会。学生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掌握了探究学习的方法,形成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4.创造式学习活动。综合性学习要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地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体验创造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比如,开展“童心在游戏中放飞”主题活动中,在学生了解传统游戏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新游戏,并为新游戏写说明书。又如,在“走进桥的世界”主题活动时,让学生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桥,并展示自己创作设计的作品,讲解设计意图。这些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语文学习的思考篇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这里特意提到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而无数教学实践也证明,如果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印象、感受就要深刻得多。尤其是我们城镇的学生,他们缺乏太多的生活经验,说起来可能有些人不信,有的孩子不知道土豆是长在地下的,就知道是摆在市场摊位上的;好多孩子不知道在我们北方杏是夏季特有的水果,更值得人深思的是在一次县里组织的二年级质量测试卷中,其中有一道题是仿写句子,好多孩子居然不知道题中的月季是花名……

如果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他可能只会记住一时,但是如果是他亲自探索的,他会铭记一生。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时间、空间,还要在探索方法上进行指导,不能让学生感到茫然。比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是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并将图画上的内容写一写。我先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去找秋天,并引导学生从颜色、味道、人们的表情等方面来感受秋天的特点。有的学生画出了秋天的田野、果园、忙着收割的人们……还有的干脆拍成漂亮的照片,由于他们亲眼看见了秋天的美,亲自闻到了秋天的香,所以他们急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同学,此时动笔易如反掌。尤其是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秋天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把绿色的苹果树叶变成了黄色;秋天又像一个勤劳的粉刷匠,把碧绿的枫树叶涂成了红色;秋天还像一个伟大的设计师,把绿色的火炬树叶也设计成了红色……”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他自主探索精神的高度肯定,他这优美的句子无异于给其他学生点亮了一盏明灯――就要敢于实践,勇于探索!

而有的课,可先让学生自读,自读后交流收获及疑难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确定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解决这些疑难。当然,学生并非天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在实践中增强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而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逐步习得。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领悟课文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实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前提。

二、合作有无必要

综合性学习强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系统的学习活动。于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几个小脑袋瓜凑在一起,看起来好像研究得很热闹,但你仔细一听,听到的却往往是一个人的声音,其他人在听算是好的了,更有甚者说的竟是跟课堂无关的事。有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时更是喜欢用“下面小组进行讨论”的字眼。而实际上小组中学生的组织与分工并不明确、小组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也不明显、小组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等都是明显的不足。笔者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关键的是如何使每一个小组能有组织、有秩序、有效率地完成小组任务,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教师有必要把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教给学生,而不是凭学生自己的组织能力自发地去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比如,如何确定小组长并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并使他们各自承担个人责任,如何使小组内各成员与各小组之间建立积极互助的关系,如何处理小组活动中出现的意外问题与突发事件,教师在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等等。总之,这些规则与方法可以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教给学生,使之成为他们学习习惯中的一部分。

通过课堂研究我们进一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以小组的方式使学生之间协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教学中经常应该使用的方式,而且它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态度与精神。现代教育教学提倡团队精神,但笔者认为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如果我们教师想要采用这种方式,首先要弄清楚是为了什么,是否有必要,如果真的有难度,靠一个人解决不了,或者一些问题很有思考价值,通过合作会省时高效,那当然有必要合作。

三、跨学科目的何在

语文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文化教育、思维能力培养等,都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因素,要有意识地把它们融入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之中,不能把它们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更不能因强调它们而放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一要防止走形式,不必每节课都非得安排“延伸拓展”等类似的教学环节,二要找准着力点,不能漫无边际,要放得开收得回,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语文教师增强跨学科能力,丰富知识的呈现方式,只是为了有助于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增加“底气”,引领学生以丰富多彩的世界为背景,发现属于语文世界的独特的眩目光彩。

语文学习的思考篇9

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是由高中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高中教材跟初中教材相比,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知识量大,课内听的、说读、写要求都比初中深,课外还要求读自文学名著十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三百万字。二是理论性强,高中教材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作深入了解,定量研究,要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教材对学生抽像性和概念性能力的要求大大增强。三是综合性贯通,前后知识要求系统掌握,连贯沟通,各部分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四是系统性强,教材常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以单元的形式,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五是能力要求提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观察,阅读、记忆、和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另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决不能由别人去替代,也无法替代。一位母亲在爱自己的孩子,既不能代替孩子的吃饭,更不能代替孩子的学习;不能代替孩子生理上的消化,需要孩子的肠胃自己去蠕动吸收,也不能代替孩子心理上的内化,孩子必须用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和研究。正如孟子所述:‘君子深造之道,欲其自得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居之深则左右逢源。故君子欲自得之也。’

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的几种形式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落脚点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问题的确立则是研究性性学习的关键。我认为研究性课题的确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一)缘于教材。在教学中忽略一些隐形问题,表面上不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果,但抓住这些隐形问题,使隐性问题显性化,恰恰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能教学高一第二册[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语言?谁能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补出撒切尔夫人的语言?谁能把这次的谈话过程用课本剧形式表演出来?这些问题的提出,引出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的极大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验证教材。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现成的结论往往会问一些‘为什么’,这时限于时间等因素执教者如果直接解答,可能不能被学生马上接受。莫不如设计一些研究下问题让学生课下研究。如;对[荷塘月色]一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表现了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有人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在课堂上各执一词,我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朱自清散文全集],通过对朱自清当时其他作品的阅读品味,使学生准确的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开拓了知识视野。

(三)拓展教材。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突现学习的方式,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是力求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研究性问题的设计如果仅限于教材,或对教材结论的验证,显然达不到研究新教学的目的,问题的设计,只有比学科教学更深更广,才会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施加能力。

(四)学科综合。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决定了其问题的设计并不拘泥于单学科,而应把视野放的更宽,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这种最大限度的利用时空条件以接近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的方式而设计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最大限度的吧课内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创造品质的培养。

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

叶圣陶先生曾支出;“教学教各种学科,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教,而学生能自主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教师可按“扶着走――护着走――放手走”的步骤,采用个体自由式,小组合作式、班级讨论式的形式组织学生去研究。其具体的模式结构程序如下:

第一步,选择课题。

教师选择一个令人困惑的情境或问题,供学生去研究。问题的选择形式前面已经详细论述,在这里不在重复。问题开始可以由教师提出,接着就应鼓励学生去主动的发现问题,“于惑疑处生疑”,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情境,不以教师教师的像代替学生的思,不以教师的问代替学生的答疑,把发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发问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水平,达到感想、敢问、开发的潜能的目的。要注意的是所选的课题,必须难易程度适中,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必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去寻求答案。

第二部,提出设想或研究方案。

教师向学生说明开展研究过程应遵循的规则,使学生明确如何去寻到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教师写出问题的情境,呈现给学生。一般的方案;先通过观察思考提出假设,在收集材料检验修正假设,然后形成科学的理论。

第三部,收集相关资料并加以综合。

学生根据问题收集材料,可以再课本上寻找,可以再书报上查找,也可以在因特网上查找,还可以做实地的考察和调查。要细观察,勤思考,善总结。

第四部,研究完成,形成结果。

让学生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得出一般规律,形成讨论。

第五步,小组或全班交流。

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如板演,演讲、表演,尽可能使学生取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形成良好的自信心理,从而诱发学生产生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六步,总结,分析演技过程。

语文学习的思考篇10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目前,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是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准备,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语文教学属于中职教学科目中的基础性课程,对培养中职学生合作和探究精神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常来说,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教师在建立学习小组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到班级中每一名同学的水平。科学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不单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共同的提高,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一般都采取两种方法,其一是将学生先分为基础水平较高和基础水平较低的两个小组,这样分组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教师对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也解决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问题,但是却难以让学生很好地开展合作交流;其二是把基础水平强的学生以及基础水平较弱的学生混合编组,让基础知识较强的学生来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而教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地将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让其互补,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功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

二.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

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在学习中经常一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这种心理特征,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表扬鼓励。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变相地灌输结论和观点,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某些教师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与自身的教学风格更加符合,因此常常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利用对学生进行较难的提问来把自己的一些结论变相地向学生进行暗示,这样从表面上来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都能够得到比较合理的观点,同时教师也能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但是从实际上来看,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直接剥夺了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权力,同时也让学生因为问题过于复杂,并不愿意开动自己的脑筋,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得不到完全的发挥。与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观点背道而驰,对于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进行点拨的时间,适当的进行引导才能够让合作学习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学习基础都比较弱,往往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不适应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或者不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制定的目标任务。在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并且给予多种方法的指导帮助,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发展的优势,并且能够将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从而能够主动去学习。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必须要合理地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在教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一关键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同时教师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去,适当的为学生进行点拨,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之间能够相互配合解决问题,这样一来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除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之外,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应该进行合作,比如在《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一课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合作表演,这样就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