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16 00:10:54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1

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去年年底就了一份《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罗兰贝格统计了中国共享经济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市场份额,综合考虑企业规模、市场渗透率因素,并结合中国共享经济九大领域发展,测算出2015年中国共享经济规模为625亿。罗兰贝格还预测,到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有望达到2300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由33%提升至44%,成为领军力量。

在罗兰贝格的这份报告中,汽车共享出行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直接需求将由2015年816万次/天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3700万次/天,对应市场容量有望由660亿元/年增长至3800亿元/年,而潜在需求带来的潜在市望达到1.8万亿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的确,以滴滴、优步为代表的汽车共享出行或许是目前中国消费者使用最多的一类共享模式,除此之外,摩拜、途家等,均是将共享经济成功运用于国内市场的企业代表。那么让投资者欲罢不能,消费者难舍难离的共享经济,它到底经济在哪儿呢?

从今年二月末麦肯锡的《中国共享经济消费者调研》中我们或许可以窥得一二。这份报告通过对中国40个城市近2900名消费者的大规模高覆盖调查,聚焦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三大行业――共享出行、共享空间和共享技能,它们的现状与发展应当会给予人们一些启发。

共享出行

方便大众,创造就业,推动交通行业升级创新

共享出行主要涵盖网约车、汽车分时租赁和共享单车等模式。目前中国共享出行日活跃用户已超过1000万。共享出行的出现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满足了消费者出行需求。同时提供了多元选择并创造了新型就业,带来消费者及服务者剩余。

同时,共享出行在环保和缓解道路拥堵等方面也将深刻影响社会发展。调研表明近80%的受访者偏好环保型车辆,且多数消费者表示在相同条件下愿优先选择环保型车辆,显示出车辆环保化的大环境已日渐成熟。而降低网约车出行中公交地铁转换比例并提高拼车效率则有助于降低路面总行驶里程。

在可见的未来,共享出行将结合公共交通的升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及电动车的推广等科技和社会因素推动城市出行模式的创新。总体来看,共享出行的发展将推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带来的便利出行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从而提振经济活力,并惠及就业。

共享空间

盘活存量,提高资产利用率

共享空间涵盖在线短租、长租合租及共享办公等领域,目前主要集中于在线短租。共享空间还处在发展初期,未来存在较大增长潜力。

共享空间可以盘活存量房产,有效调节供给,通过促进供需匹配为消费者及房东双方带来效益。当前在线短租模式每年盘活的闲置个人房产资源约120万平方米,增速达15~20%以上。在线短租服务最常见的场景为消费者周末短途及国内长途旅游。问卷调查发现,在使用短租服务后,约15%的受访者过去一年的出行天数有所增加,受访消费者的整体住宿开支上升约4%。同时,在线短租为各地创造了新的家政及周边行业的就业机会。

共享技能

平衡稀缺资源,创造新型就业机会

共享技能主要包括劳动力共享和高技能共享两类。劳动力共享,如众包物流,利用大数据匹配技术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满足了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同时为低技能人群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就业机会。高技能共享涵盖医疗服务、行业顾问、技术及商业支持等领域,有利于解决稀缺技能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普惠大众及中小企业。然而共享技能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过去一年曾经使用共享技能服务的受访者比例,在一二线城市约2%,而三四线城市不足1%。生活服务、医疗健康及物流人力是现阶段普及程度较高的共享技能类别。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共享技能的普及,消费者在此类平台的消费将进一步增加。约80%受访者表示未来一年将增加在此类平台的支出,人均增幅达27%。

共享经济在国内初现红火的前几年,曾有互联网经济的研究者表示,共享经济本质上只是互联网经济下“新瓶装旧酒”的噱头,他们认为共享经济的根本是“互帮互助”,然而如今的所谓“共享经济”,只是在帮助投资者赚钱。因为“用户创造的资本收益,不可能为他们共享。这些实打实的数千亿美元的利益,一分钱也没进用户的腰包。而那些热衷于此的活跃用户,只是投资者获取收益的‘永动机’。”

无论这类声音是否有其正确之处,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却已经实打实地走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并在更多行业中得到普及,这势必、甚至已经带动了一批行业的升级与创新。仅以摩拜单车为例,当我们以“摩拜”为关键词检索专利,剔除明显不相关的,可看到12件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和5件外观设计专利,共计28件,其中一件发明的专利申请人为上海摩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另27件专利的申请人均为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而且由于它的初现,现在国内自行车年产达千万辆。可见,在此过程中,共享经济平台企业、传统企业、政府间的关系将随之发生深刻的转变,形成互助互联的生态圈,而无论是从速度、广度,还是深度上来看,我国的共享经济市场都其极具潜力。

速度:翻番增长显蓬勃生机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同比增长103%。在互联网行业投融资相对趋冷的大环境中,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去年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预计未来几年,共享经济仍可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其交易规模占GDP比重有望达到10%以上。

广度:融合发展显强牵引力

当前,共享经济已经覆盖了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知识技能、房屋住宿、医疗分享、资金分享等领域,作为最活跃的创新业态,有力驱动着资产权属、生产组织、服务供给、就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2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金融政策方针,通过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建立,强化政府对金融稳定工作的领导,密切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和沟通,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的安全、稳定,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原则。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突出政府在化解金融系统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并通过政府有效协调,建立在政府领导下的人民银行为主导、银行业监管部门协作、金融机构配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公、检、法共同参与的金融稳定工作体系。

二是预防为主原则。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目的在于有效监测和预防区域金融风险。以风险预防为主,侧重于金融风险的日常化解,而非事后处置。

三是信息共享原则。金融风险预防的关键在于经济金融信息的沟通和共享,使社会经济信息、金融运行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监测和传递,实现信息共享,以发现并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四是职责程序明确原则。由于金融稳定和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建设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许多工作都在摸索阶段,因此,要使该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必须明确各部门在金融稳定工作的职责和协调机制的运作程序,以确实发挥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在金融稳定工作中的作用。

二、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为加强合作,各司其职,确保金融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成立金融稳定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

(一)健全组织机构,建立金融稳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金融稳定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领导小组常设办事机构。办公地点设在县人民银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职能部门负责人为联络员,承担成员单位间的日常联系、信息沟通和联席会议服务等具体工作。

(二)突出职能优势,明确职责分工

1、金融稳定协调领导小组:(1)研究促进全县金融业稳健运行、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2)研究优化县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3)就有关金融政策贯彻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4)组织分析、评估全县金融稳定形势;(5)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和工作程序,确保各部门统一实施,提高风险监测和防范化解效能;(6)建立健全全县及各部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预防预警机制顺畅运行;(7)协调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提高金融风险处置成效;(8)对涉及金融稳定的其他有关事项进行研究。

2、金融稳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1)承担日常监管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传递工作;(2)负责组织筹备金融稳定联系会议,编发会议纪要;(3)组织成员单位之间加强沟通,实现信息共享;(4)督促落实金融稳定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的事项;(5)组织金融稳定情况调查和专项调查。

3、地方政府:(1)领导辖区金融稳定工作,支持并协调金融风险、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的处置,切实维护地方金融稳定;(2)协调各成员单位充分认识维护金融稳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维护金融稳定工作。

4、人民银行:(1)加强同银监局及地方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监管信息的共享工作;(2)负责监测评估全县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出现风险苗头的金融机构,及时将警情信息反馈给该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并向成员单位进行通报;(3)加强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研究并组织落实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措施;(4)负责通报上级行新的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政策及在辖区的贯彻实施情况;(5)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加强外汇和国际收支管理;(6)报告联席会议决定事项中所负责工作的落实情况;(7)组织召开协调小组会议。

5、监管办事处:(1)负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依法合规经营,制止恶性竞争,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2)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预案,并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的不同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3)通报监管政策、监管重点和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情况;(4)通报对辖区所有监管机构的评级结果;(5)通报发现的主要金融问题、原因以及控制措施的成效;制定本部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6)报告会议决定事项中所承担工作的进展情况。

6、财政部门:(1)通报有关金融业的财政政策及贯彻落实措施;(2)积极筹措资金,努力建立应对突发性金融风险的专项基金,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性金融机构风险的财政性措施;(3)提供地方性金融机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年检和审核国有股权变动情况的信息;(4)通报地方性金融机构年度会计报告的会审情况;(5)分析通报运用财政工具化解金融风险的情况和效果;(6)对所监管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提出风险防范的预警措施;(7)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提供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涉及豁免国有金融企业债权的相关情况,保全金融资产,维护金融企业合法权益。

7、法院:(1)负责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制止和打击逃废债务行为;(2)加强金融案件审理,加大案件执行力度,提高案件执结率;(3)为金融机构提供法律帮助,维护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

8、公安部门:(1)加大对各类金融犯罪案件的侦破力度,尽力挽回受害群众和金融机构的损失;(2)配合金融管理部门取缔非法金融机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金融体系安全;(3)指导和监督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做好安全防范和消防工作,帮助提高金融机构保卫人员及其他业务人员的防盗、防抢、防诈骗的技能;(4)在金融机构发生挤提等紧急情况下,要对金融机构及有关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安全保卫措施,防止出现极端事件。

9、工商部门:(1)支持金融机构制止企业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2)支持和配合监管办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严把登记注册关,未经监管办批准,企业注册登记的名称中不得出现“金融”、“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有关字样,经营范围中不得包含存款、贷款、结算、融资、金融性投资、商业性保险等业务。

10、经贸局、外经贸局、统计局、发展和改革局:(1)与人民银行、银监办建立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畅通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渠道;(2)及时向金融部门提供有关宏观产业政策、行业发展状况、区域经济情况及有关统计数据。

11、宣传部、广播电视局:(1)加强对新闻单位宣传报道金融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好金融宣传的舆论导向;(2)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金融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道德素质,强化全社会的信用观念;(3)加强对非法金融活动危害性的宣传,增强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自觉抵制各类非法金融活动;(4)慎重对待涉及金融机构风险的各类信息,原则上在披露有关情况前应征求人民银行和有关金融监管机构的意见;(5)在刊登各类金融广告中一定要符合国家政策法规,防范不正当竞争或误导公众行为的发生。

12、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农业局、房管办、民营办:(1)组织贯彻本部门落实金融稳定协调领导小组的有关决策,并反馈有关决策落实情况;(2)向金融稳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有关金融稳定事宜,提供有关信息和数据,包括上报各自上级主管单位的重要文件、调研报告、监管报告、重大问题的请示、内部动态信息资料等。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金融稳定联席会议制度。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由协调小组组长主持,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主要制定金融稳定工作思路,传达贯彻上级政府、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等部门有关金融稳定工作的会议精神和重要情况,研究解决金融稳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与季度金融形势分析会合并召开,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由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办公室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主要贯彻落实协调领导小组的指示,通报全县经济金融运行情况、银行业监管情况及成员单位的部门信息,讨论、研究下一步促进金融稳定工作的措施。

(二)建立金融风险预警和监测制度。一是建立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评价制度,设立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超额准备金率、单个借款比率等风险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及时作出预警或处置措施;二是依托金融统计、信贷登记咨询、支付清算、票据交换、账户管理和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系统,构筑对经济金融的立体监测分析体系,发现风险隐患,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督促有关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化解和救助。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3

[关键词] 科技文献资源;信息保障;体系架构;协同服务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1-0041-03

1科技文献共享服务体系架构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是继NSTL、CALIS、CSDL、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部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成功运作之后搭建的全国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共享服务平台,其体系架构应与国家创新体系相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组的理论研究成果表明: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包括3部分:一是国家层次上的创新体系,即通常所说的狭义的国家创新系统(NIS),它包括基础研究系统、民用科技系统和国防科技系统;二是作为全球创新体系的一部分(GIS);三是区域创新体系(RIS)。RIS还可细分为跨省、市域体系和省、市域体系,省、市域体系包括跨市、县域系统和市、县域系统。[2]这3个构成部分相互融合,完整统一,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参照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体系架构,国家科技文献资源保障与共享服务体系由以下3部分构成:一是部级的科技文献信息系统,包括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国家图书馆系统、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大学图书馆系统、国家专利文献系统、国家标准系统、国防科技情报系统等7大系统。这7大系统之间应互联互通。二是作为全球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共享服务网络中的国家节点,即国家科技文献服务平台是全球科技文献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建立和保持与外部的合作交流与联系。三是区域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包括跨省、市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和省、市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省、市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又包括跨市、县域系统和市、县域系统。区域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与部级的科技文献信息系统之间要形成“互联、互动”的运行机制,区域内子系统之间要形成“互补、互通”的合作机制,克服过去因管理体制原因造成的科技文献资源“纵向不通、横向不连”的弊端,将分布在地方各级却由于分属不同部门而被人为地封闭起来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重新整合起来,借助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使宝贵的科技文献资源服务延伸到区域自主创新的各个层面,面向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业园区、厂矿企业、乡镇农村的自主创新活动开展服务。

2 科技文献资源跨系统、跨地域协调共享机制的构建

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多元自主创新主体主导的国家创新价值链,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从过去的以系统、部门为主,向开放化、社会化、市场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其信息需求呈现出从系统内需求向跨系统需求转变、从单一内容形式需求向综合需求变革、从固定式信息需求向动态化信息需求发展、从浅层次信息需求向知识需求深化等特点。[3]以自主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的推进,必须突破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按部门、系统分别推进科技创新活动所形成的部门壁垒、地区壁垒,通过制度选择、制度安排、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打破部门、系统、地域的界限,重构国家科技文献资源跨地域、跨系统的协同服务机制,为产学研一体化打通信息通路。

跨系统协同服务机制是指在不同的信息服务系统之间,运用技术手段,通过互动(Interac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等方式,协调进行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过程。[4]根据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共享服务体系的宏观体系架构,推动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应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区域层面,透过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组织机构重构、资源重构、技术重构、业务重构和投入重构,形成跨系统(部门、行业)、跨地域的社会化、专业化的信息协同服务运行机制。

2.1 国家层面的宏观协调与管理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国家在启动、发展、管理、协调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的职能和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我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配置多头管理的现状下,促进科技信息资源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协同作战,尤其需要国家的有效参与、管理、规划与协调,组建国家层次的全国性、跨行业、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是当务之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组提出组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部际委员会”“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5],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加强国家层面的宏观管理,改革现有科技资源分散投入的体制,逐步建立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有机联系、科学高效、协调有序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开放式的科技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2.2 行业层面的协同服务重构

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以促进各行业协同发展为前提,在整体协议框架下构建全国性行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综合服务平台,将原本分散、独立运行的7大系统信息资源系统进行网络联结,借助资源整合技术和系统互操作技术集成第三方面资源与服务,通过资源共用形式(资源层面)、系统集成形式(技术层面)和机构合作形式(组织机构层面)3种形式的重构,能有效实现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为全国行业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协同服务重构起到了示范作用。

2.3 区域层面的协同服务机制

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而国家创新体系的根基,在于培育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6]区域性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是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的重要载体,应尽量将基层图书馆纳入共享体系,建立多层次的横向协调合作渠道。我国区域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现已逐步形成了省(市)域系统内跨地域共享服务、省(市)域内跨系统共享服务和跨省(市)的合作共享服务等多种模式。

2.3.1 省(市)域系统内跨地域共享服务模式主要是整合省(市)科技系统的资源以及信息基础设施,通过会员制和建设分布式服务站点等方式面向全省(市)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例如:湖南科技文献资源网以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拥有的电子资源和各类文献资源为依托,携手湖南省14个市(州)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通过竞争情报的方法和手段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科技信息定制服务。[7]企业或个人每年按不同标准交纳会费,即可享受相应级别的科技信息服务。此种模式具有主管机构和思想统一,经费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施资源等共享因素易于协调等优势,为不少省(市)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选用。但其不足亦显而易见,如共享范围有限、资源利用率和知识扩散受到制约等。

2.3.2 省(市)域内跨系统共享服务是当前区域性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实践的主流方向。代表项目有:一是2006年正式开通的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它集成了科技、教育、文化3大系统10家主要单位可供共享的文献资源和特色资源,为用户提供资源导航、信息检索、原文请求、全文下载、信息资源等应用服务。二是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它是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联合武汉大学图书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等单位共同组建,集科技文献、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外专利、科技成果、科技报告等资源于一体,采取发展会员、建设基层服务站的模式面向全社会开通原文请求、文献传递,信息导航等服务。

跨系统共享由于涉及单位较多,各参建单位的资源情况各异,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共享的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并存,共享收益分配不均、成员之间的诚信度不高、参与机构的有限理性等问题,往往导致共享失败。[8]除了市场需求驱动、参与单位自愿等内动力因素外,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规划导向、资源投入等在跨系统共享建设中的作用更为关键。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被列为湖北省“十一五”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重大项目,湖北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由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武汉市科技局及中科院武汉分院等单位共同组成的“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切实、深入地推进平台建设。该科技文献平台依托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和共建单位成立信息共享服务中心,在理事会领导下进行管理,成立了资源建设组、技术开发组、服务推广组和日常联络组,形成了平台参建单位间沟通、协调和合作的良好机制,并形成了包括理事会章程、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资源共建共享补贴办法、文献传递服务补贴办法、平台共建运行补贴办法、用户管理办法等的平台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了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有力地促进了平台的共建。[9]

2.3.3 跨省(市)合作共享服务模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浪潮对科技文献共享服务的必然要求。荷兰著名经济学家J•丁伯根(J.Tinbergen)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消除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10] 2009年5月17日开通的“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系统(lib.省略/)”堪称科技文献资源跨省(市)合作共享服务的典范。长三角科技文献共享系统依托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了长三角三省一市现有的科技文献资源,建设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通过综合集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人员提供文献跨库检索下载、原文传递、特色数据库检索、馆藏目录数据库检索、服务咨询等全方位、跨区域的文献服务。[11]长三角地区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区域联动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得以顺利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市场需求拉动固然是重要因素,长三角地方政府之间形成的合作战略共识、合作制度建设、合作长效机制等因素的推动作用尤其关键。2003年,江、浙、沪三地签定《关于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建立了由两省一市主管领导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两省一市科技行政部门联合组建了联席会议办公室(2008年安徽省应邀参加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在联席会议制度下两省一市完善磋商机制,建立多边的直接协商对话机制,构建有效的合作制度框架和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秩序,完善科技合作的配套制度,在技术规范、管理制度、服务补贴办法、资源共享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了合作长效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各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架构体系建设和协调共享机制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各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中,旧有的管理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利益依然是阻碍科技文献资源跨系统、跨地区共享的主要因素。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解决该问题的主要路径在于制度创新。期待通过制定国家的《科技资源共享法》以及修订完善《科技进步法》,以法律基础上的制度为本,从根本上长久地解决问题,从而促使科技文献资源“互联、互动、互补、互通、互利、互信”合作共享机制的真正形成。

[参考文献]

[1] 于兆波.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与政府职责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3―15.

[2]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组.2008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70―77.

[3] 胡吉明.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体制与信息保障体系构建(2)――基于创新价值链的信息服务转型[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6):10―13,35.

[4] 胡昌平,张 敏,张李义.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体制与信息保障体系构建(3)――知识创新中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组织[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6):14―17.

[5]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46―249.

[6] 洪群联,杨 威.辜胜阻:创新型国家需要健全的区域创新体系[N]. 中华工商时报,2008-01-29(007).

[7] 湖南科技文献资源网简介[EB/OL].[2010-05-06]. hnsti.省略/about.asp.

[8] 屈宝强,彭 洁,赵 伟.基于合作博弈的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4):21―25.

[9] 湖北省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EB/OL]. [2010-05-30]. nstic.省略/download.jsp?filename=resource.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4

关键词: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对我国政府决策政策水平,尤其是科技政策决策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软科学研究活动已与国家决策活动紧密联合在一起,成为政府决策链中的一个先行环节和宏观管理调控手段。但还是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制约着其发展。例如中央、地方政策决策协调的背后,必然需要和存在以决策服务为宗旨的软科学研究机构间的互动、协同。软科学研究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是提升软科学研究能力和决策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软科学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成为我国软科学机构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国外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现状及实例

发达国家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一般称为“思想库”、“智库”或“头脑工厂”,主要职能是向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对策建议和可供选择的科学决策方案[1]。大多数国外著名智库自建立起就长期奉行资源共享战略,并已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体制和运行机制,尤其以美、英、日、德等西方国家为典型。

1.1 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机制

发达国家的思想库大都非常重视对软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最突出的是美国的思想库,一般都具备人才储备、人才交流、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研究人才通过多样性、多元化举措,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研究团队。美国思想库非常重视研究人员的构成,注重学科互补和人才的内外结合。例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高度国际化的智库,其重要优势之一就是研究团队的国际化,学会的研究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员工构成的多样性、国际化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创造性和全球性,为研究提供了全球性视野和广度。

其次,研究人员通过“旋转门”机制,形成政府与研究机构的良好人员互动。例如美国兰德公司90%以上的研究课题来自美国政府,一般不承担私人企业委托任务,兰德设在首都华盛顿的办事处,主要工作是沟通和政府各部门间的联系,大量的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之间有着频繁的工作交往,事实上兰德已成为专门面向政府的咨询顾问机构。美国思想库的人员交流与政府之间是紧密的,美国人把这种思想库与政府机构的人员交流方式称为“旋转门”现象,通过“旋转门”作用[2],美国的学界和政界、思想和权力之间得到很通畅的交流,从而有效地保证思想库的决策影响力。类似的还有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充当政府决策中“影子”参谋机构。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高校载体为支撑,有效提升研究实力和人才优势。国外十分注意发挥高校对软科学人才培养的作用,思想库与大学之间通常有着密切的人员交流合作。例如,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院专门开设了培养软科学专家的课程,为硕士生开的软、硬课程达86门之多。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以美国中西部、西海岸的大学为支撑,并聘请专家学者组成顾问委员会,委托国内80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完成课题。美国企业研究所除拥有自身专职研究人员外,还从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利福尼亚伯克利校区等学府聘请了大约250名教授为兼职研究人员。可以说,高校已发展成为政府或民间软科学研究机构的支撑和依托力量。

1.2 注重软科学机构内外研究成果的共享机制

1)发表著作、研究报告和定期出版物。主要包括:发表思想库最新研究成果的专著、期刊;对于重大的、紧迫的政策性问题出具的报告;对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工作论文;对当前重要政策问题发表见解并引导公众舆论的快报;总结展示研究机构情况的年度报告等。兰德公司2008年一年的出版物、报告和文章共533篇,媒体采访报道4261次。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定期出版《智慧资产的创造》、《IT情报新天地》等十余种刊物。思想库通过以上做法扩大其知名度,达到相应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提高在政府决策部门的渗透力度。

2)现代化的媒体推广手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智库除了借助传统的印刷品宣传研究成果外,开始越来越多的通过现代电子媒体和新闻媒介来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政策主张。例如,兰德公司开始利用互联网免费向社会提供自己的研究成果。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与多个国家的媒体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09年接待来访记者达500多个。

3)专题会议演讲。美国思想库经常召开各式的讨论会、专题研讨会、纪念会、答谢会等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宣传。例如,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主要的活动方式是举办专题研讨会、午棍会、晚餐会和特别工作会议等各种形式的讨论会,邀请专家、外国政府官员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参加。通过这种方式,思想库可以及时了解到政府的政策走向,并将自己的政策理念传递给政府相关决策人员,而政府官员也可以及时从思想库汲取所需的研究成果。日本经济研究中心(JERC)内部也非常重视举办各种学术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一般讨论会、时事讲座、特别讲座、产业讲座等。

1.3 注重软科学机构之间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兰德公司是开展对外交流合作较早的智库,服务对象已遍及全球近30家科研院所,成为高度国际化的智库。例如近年来,兰德陆续开展了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包括“节能潜力分析的合作研究”、“中国工业的开发体制与技术创新”、“中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等研究项目。日本的软科学机构设有很多海外型机构。这类机构主要是由日本政府、大企业或财团在海外设置。主要任务是加快海外技术、经济等情报信息收集,并加以研究后,将研究的方案及时传递到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内自己的企业,为其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加快其海外市场竞争力的开发。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剧烈化,这类机构的数量正在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达数百个之多。

1.4 注重资源共享的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欧盟一直是共建共享研究区域和科研基础设施的典型。2000年以来,欧盟开始创建欧洲研究区。2007年欧盟成立欧洲科学研究理事会(ERC),该理事会是欧洲首个致力于前沿科研领域的泛欧基金组织。其宗旨是,通过资助(提供“欧洲科研理事会先进大奖”、“欧洲科研理事会启动奖”)吸引最优秀的创新科研人员,来推动欧洲的科研成果。其运作主要采取“调研人员主导”或者说“自下而上”的方式,并且对任何领域的研究开放。

1.5 注重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法规和数据共享政策机制

伴随着各种资源共享方式的有益实践,发达国家已研究并制定了关于研究资源共用、管理、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通过各种政策法规的实施来保证信息共享。如美国的《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德国的《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法国的《信息社会法》等。美国政府在推动国内资源共享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以“完全与开放”共享国策为核心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该项信息共享政策规定了各类数据共享管理的机制和用户获取开放数据的费用。“完全与开放”的共享政策使美国成为全世界的数据和信息中心。

2 国内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现状

我国软科学机构不论在资源共享的理论、方法研究中,还是在软科学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实践方面较为薄弱,机构与人员间资源共享的观念较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软科学资源共享内涵、特征及共享机制等理论方面研究

我国学者从理论角度丰富和完善了资源共享概念。如邹艳梅(2008)重点研究了软科学研究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问题,界定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并指出合作、协作关系是其主要纽带[3]。金春华等(2007)对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及特征予以阐述,指出目前研究软科学机构的资源共享多停留在技术层面、行为和激励层面,但实际上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是以环境与技术为基础、内容与结构为核心的系统工程。说明软科学资源共享是需要从环境、功能、结构及支撑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4]。

2007年李建平、葛新权等人出版了《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研究》一书,提出“软科学的内在特点决定了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必要性。通过资源共享,可以集合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形成相应的专家体系,真正发展成为各级政府机构的智力支持系统”[2]。

2.2 软科学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赵刚(2006)从软科学研究机构数、科研经费投入、研究人员构成、研究课题完成情况、对外合作交流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中国软科学研究机构在1991-2004年间的发展现状问题,指出我国软科学机构在科技成果和资源共享等方面主要存在三点问题,包括:不能共享(占总调查人数的20%),主要指存在技术、语言、方法等障碍;不愿共享(占总调查人数的45%),主要是受利益影响、所属特定区域影响、资源配置分散等原因;由于存在缺乏共享经济、政治,使共享不经济、不被允许(占总调查人数的35%)[5]。刘勇(2007)在《我国“十一五”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战略选择》一文中,认为我国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有:软科学研究投入不足,资源共享缺乏物质基础;政府和社会对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重视不够,资源共享缺乏社会氛围;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不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缺乏有效的技术平台,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等几个方面[6]。

2.3 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情况

目前初步形成共识:通过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可以使软科学资源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我国软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使软科学研究更好地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如金春华(2007)从资源共享平台的用户类型、平台的用户需求、平台的结构三方面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7]。刘宇(2006)提出建立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知识动态联盟的构想,介绍了知识动态联盟的概念,并对软科学研究资源的知识动态联盟组织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8]。李明珍(2010)通过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共享平台为先导,尝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软科学资源交流与共享的途径,从而有效推进国内软科学研究资源的共享[9]。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黑龙江省软科学成果共享平台机制研究”与“黑龙江省软科学成果共享模式研究”。并建设了软科学成果共享的信息网站[10]。

2.4 软科学机构在资源共享、合作交流方面实践总结

伴随着软科学在政策研究、服务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和地方开始通过举办软科学学术交流会议、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来促进软科学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

定期举办的国家软科学研究工作年度会议、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软科学国际研讨会等。2009年在重庆举办的“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此次会上提出了建设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文献库的建议,系统介绍了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的建设内容。2012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2011年度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目的是宣传软科学奖的获奖成果及获奖者、宣传软科学成果的社会价值、宣传软科学发展基金会,并通过成果宣传手段来提高中国软科学奖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促进软科学事业发展。

此外,还有地方政府及地方高校不定期举办的各种软科学学术交流会和成果交流会议。如2009年10月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和陕西省软科学研究所举行的“全国地方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与发展联谊会”,宗旨是共同繁荣中国软科学研究事业,推动地方专业软科学机构间的合作、专项业务、人员培训等交流和资源与信息共享,实现共同发展。目前该联谊会已发展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西、山东等省、市、自治区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共14家理事单位。

3 对我国软科学机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发展的启示

国外软科学研究机构已经将自身建设和开放创新有效融合协同,如国外众多知名思想库的工作大都面向政府服务,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甚至其研究活动已成为政府决策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软科学机构通过海内外人才融合、与高校合作开展学术及人才交流活动、与其他海外软科学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研究组织等方式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来提升在本国和海外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对于国外软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限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在对软科学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缺少对现存软科学机构资源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科学分析、管理措施;软科学机构内部也尚缺乏真正行之有效的共享方法,所涉及的研究也是基于对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考和初步建议,真正用于实践的资源共享平台还不多见。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软科学机构发展,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必要,这仍需我国软科学研究人员不断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孙顺庚,李光等.国外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成功经验浅析[J].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 1990(5):26-29.

[2] 李建平,葛新权.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邹艳梅.地方软科学研究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构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7(18):137-138.

[4] 金春华,葛新权等.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机制与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6-19.

[5] 赵刚,蒋天文.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机制与措施[J].中国软科学,2006(8):22-30.

[6] 刘勇,赵刚.我国“十一五”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战略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7(2):8-12.

[7] 金春华,葛新权.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5(24):21-23.

[8] 刘宇.软科学的知识动态联盟研究-以北京的研究资源整合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5):102-106.

[9] 李明珍,徐进.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机制探讨——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共享平台的构建与示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1(27):65-68.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5

“初步分析,30年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提高,52%以上是经济增长贡献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近期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08》显示,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从改革开放前(1975年)略高于低人类发展水平的0.53,上升到2006年开始接近高人类发展国家的水平0.781;中国的HDI国际排名从1991年的101位上升到2007年的81位。

人类发展指数是教育、健康和收入三个分指数的算术平均值。自]990年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以来,人类发展指数一直被用来评估世界各国的人类发展水平。

“人均GDP指数构成HDI的1/3,在构成另外两个分指数的期望寿命和综合入学率的提高相对缓慢的情况下,持续快速的GDP增长毫无疑问会主导HDI的变动趋势。”迟福林说。这份新近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过一年半的研究组织撰写完成。迟福林是这份报告的主要执笔人。

但快速的经济增长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人类发展差距仍然在扩大。根据《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7/08》的相关数据,上海和北京的人类发展态势堪比欧洲的塞浦路斯和葡萄牙等高人类发展国家,而贵州等西部地区则相当于非洲的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理想是老祖宗在2000多年前提出来的,但现在看,仍旧是一个在远处召唤的美景。

《新世纪周刊》VS迟福林

一份报告的艰难诞生

UNDP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08》委托给中改院这样一个研究机构?

从2003年以来,我院一直在研究政府转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课题,陆续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报告。最近几年,我们到中、西部农村开展调研,使我们在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等领域走在了前沿。这可能是UNDP委托中改院承担这项工作的重要原因。

另外,中改院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研究机构,已经与UNDP保持了10多年的合作关系。他们认为我们的研究能够客观地反映中国现实问题。

这份报告的主题是“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是UNDP的命题作文吗?

这个主题是我院和UNDP商量确定的。2007年2、3月份,UNDP主动找到我们,商议和委托我院完成这份年度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研究撰写。对于报告主题,我们的初衷是,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背景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人类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经过研究和商议,我们认为“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理由是什么?

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这个口号本身就很鲜明。在中国人类发展的新阶段,老百姓对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而能否满足老百姓的这一现实需求就成了新阶段中国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个主题的确定,也有助于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上做出重大政策选择。所以这个报告的主题,是在改革开放30年背景下,根据现实需求、人类发展的重大任务。以及我们需要做出的政策改革的框架下提出来的。

这份报告耗时一年半,有10个部委16位专家参与,研讨会就开了5次,背景报告做了16份。你们对于这份报告所做的工作能否称作“艰苦”?

20日晚上,也就是报告出去的第四天。我请参与报告的20多个人吃饭,有人在饭桌上掉下眼泪。的确,写这个报告,我们付出了极大的艰苦。

这份报告的初稿是去年7、8月份出来的。此前的一个多月,我们是集中在一起,不回家的。每天晚上,说实话,也就睡三五个小时。有人连续工作一天一夜,中间只在沙发上躺半个小时。我有扣多天是靠安眠药强制休息的。大家都感到压力很大,责任很重。为了这份报告,每个人真可以说是冥思苦想。

你们最冥思苦想的问题是什么?

对中国人类发展阶段的判断。改革开放30年,对中国人类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什么发展阶段,对这个根本问题的判断,我们内部是有分歧的,外部也有相当不一样的估计。但经过对比较数字和调研案例的反复分析、讨论。甚至面红耳赤的争论,我们觉得应该可以做出“中国社会已经开始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这样一个判断。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当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以后。发展的目标就应当逐步聚焦于人的自身发展,继而我们又提出加快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问题。对这个论述体系,我们也颇费心机。

公共服务短缺

你刚刚提到报告撰写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调研,那么在你去西部调研的时候,有什么事情让你深有感触吗?

有啊。比如我去西部的一个村,那里有一个村民公约,约定一个人病到要花费2万块的时候,就不要再治了。为什么要这么约定?就是因为要花到2万块的时候,等于把全部家庭积蓄都花光了,亲戚也都借光了。再比如一个落后地区,那里的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5年,小学都还没有达到。这都很令人不安。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当前,中国困难群体的形成大都同基本公共服务短缺和不到位直接相关联。疾病是农村居民致贫的首要因素,大约三分之一农村贫困人口都是因病致贫的。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负担已经成为致贫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已成为新阶段中国人类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这30年,虽然政府最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是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社会政策的调整滞后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改革,很大比例的教育卫生支出责任从政府转移到个人身上――这些因素在许多情况下不利于人类发展,但中国强劲经济增长带来的个人收入的快速增长,保证了人类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来看,可持续的经济快速增长虽仍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最近的趋势表明,在缺乏有效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的情况下,仅靠经济增长推动人类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要解决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很多人都指出有赖于一个规范的公共财政制度。那么中国政府的支出结构能不能反映公共财政的要求?

中国财政收入30年有大幅度提高,可以说政府的财政能力已不再是基本服务供给不足的主要约束条件了。但尽管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绝对数量不断加大,科教文卫等方面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仍明显偏低。比如2005年,中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2.8%,

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的卫生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仅有0.82%左右,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6%。所以我倒认为,我们现在的体制,虽然有所改进,但目前来看还算不上一个公共财政。

中国的公共服务投入水平与高人类发展国家相比,有怎样的差距?

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我们不能和发达国家比。北欧劳动力的60%是大学生,他们大学都是义务教育,我们现在根本就达不到。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在一些重要数字如教育投入占GDP比例上,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泰国相比,也有差距。

那么我们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不是需要增加相当大的投入?

我们粗算了一笔账,2020年要达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提升,大概也就需要投入6.4万亿左右,占财政比例较小。

这6.4万亿的投入,在现实中可以保证吗?

应该保证,可以保证,只要是财政支出结构改变,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到位。

社会保障不到位不敢消费

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都有巨大进步,但我们也注意到,老百姓对于上学、看病、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不满也越来越多了。

中国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老百姓把吃饭问题解决了,进而追求自身的发展。我去下面调研。老百姓对享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诉求很强烈。但我们的基本公共服务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一定的教育,但教育的花费越来越大,他就会不满。再比如国家目前对农民养老保险,还没有投入一分钱,这很让人担忧。你说农村消费启动不起来,一方面大家收入水平比较低,另外一方面就是有了一点钱,他也得为今后健康、为了孩子的教育做一些必要的积累,他也不敢拿出去消费啊。你再看看,现在老百姓上访、增多。为什么?因为大家在一个有保障的社会里,往往会自然地化解一些情绪。一旦他没有保障了,他对保障没有底数了,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如果――我们只是假设,基本公共服务的问题不解决,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后果?

不光老百姓的安全感和心情的平静没办法保证,还会造成很多新的大面积贫困,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也会下降。告诉你一个数字,拿农村来说,1978年,农村居民在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占62.1%。到去年是25.6%,30年下降了3了个百分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基本公共服务能够基本到位的话,我们现在的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4到5个百分点。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大战略,先是老百姓的事,但绝不仅仅关乎老百姓,更关乎中国的未来。只有把13亿人的大战略解决好,中国未来的30年才是大有希望的。

那么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我想我们未来,主要矛盾不是一个财力问题。而是一个制度安排问题。

最近几年,我们尽管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上提高比较快,但仍保持城乡二元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为什么户口含金量高?系着基本公共服务啊。你农村孩子到北京读书,就享受不了义务教育。

我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正在建设中。到目前为止,我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分工还没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公共财政体制,包括其他方面的一些体制问题很难解决。

GDP至上的发展理念仍根深蒂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仍“重经济指标,轻公共服务”。近几年,中国政府强化了行政问责,并在一些领域和地方开始制度化。下一步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和任用相联系,将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

报告最后就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9条建议,看起来如果这些建议都实现了,大同社会的理想也就实现了。

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真要是能够解决了,不仅满足了广大城乡居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它直接带动的就是发展。如果这10年,把这件事解决了,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将大大地释放出来。我给你举个例子,澳大利亚,蓝领发周工资。为什么发周工资?就是为了刺激消费。我去年10月份到澳洲,到了周末的晚上,餐馆都是满的。蓝领拿到工资,可以当期消费。他为什么敢当期消费呢?社会保障到位,老百姓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有信心。所以发展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既是一把解决民生问题的钥匙,又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6

分析师的头脑风暴

2015年3月26日,在农产品市场形势例行的月度会商会议上,36位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守夜人――农业部市场分析预警分析师,面对起伏不定的市场走势,正在为“农民怎么想、加工企业怎么看、后市价格怎么走”焦虑地争论着,反复协商也没有结果。不知是谁提起了对产业团队的羡慕,引起与会者的普遍共鸣,一个联动上下游、组建团队的创意应运而生。此后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酝酿,逐步完善的建设方案渐渐浮出水面。这个设想得到了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并最终确定为“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试点”。

思路有了,说干就干。2015年5月22日,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以农业部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动员省级农业部门按照农业部市场分析预警的运行模式,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遴选省级分析师和生产、流通、加工领域的基层信息员,与农业部农产品分析师紧密对接,形成上下游联动的完整团队。试点行动正式启动。

《方案》印发以后,得到了各省(区、市)农业部门市场信息处同志的共鸣,大家认为试点方案确实解决了本处室开展农业信息分析中“缺人手、缺信息、缺规范”的问题,并克服手段缺乏、时间紧张等种种困难。经过遴选,共选出了36位省级分析师、33名会商分析师、968名基层信息员,形成了稻谷、小麦、玉米等18个品种1061人的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很多省级农业部门市场信息处的同志,为了确保人员队伍质量,亲自登门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担任本省省级分析师,对基层信息员一个个打电话核实参与意愿和种养情况。

打造“信息分析预警管理平台”

1061名人员报上来了,怎么管理、怎么实现信息共享?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李淞淋博士脑子里始终装着这个难题。2015年7月,在武汉,她用断断续续的无线网浏览着某市场信息咨询网站的食用油月度报告,当看到这些报告数据实现了网络直采、报告编写实现了电脑自动生成时,一个通过电脑软件实现人员智能管理、信息实时共享、报告自动编写的创意脱口而出,引起了同行其他同志的浓厚兴趣。两个半小时的行程,没顾上喝水集中兴奋讨论的四个人,生生完成了开发一个“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管理平台”的初步设想。

顶层设计有了,剩下的是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谁来建?建成什么样子?权限怎么分配?数据怎么传输?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详细设计。但时间不等人,不能让省级农业部门推荐的这1061人干等着,更不能让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试点就此搁浅。农业部信息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挑起了重担,中心领导协调工程力量、审核设计方案,钟永玲、徐伟平先后两任分析处的负责同志亲自带领团队昼夜赶工,平台框架很快成型。由于这个信息平台设计功能多、分析报告自动生成要求质量高,软件编写工程量很大,徐伟平、张欢两位同志带领工程师工作到很晚并每周编送工程进度报告。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生猪、牛羊肉、蔬菜等8个品种首席分析师不厌其烦地配合工程师逐字核对、逐项校对。工作很辛苦,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只为一个目标――尽快让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高效运转起来。目前“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团队管理系统平台”已初步完成了总体框架设计,并实现了稻米和小麦两个品种月度分析报告的自动生成,且已全部实现8个试点品种月报的电脑自动生成,将在2016年上半年全部实现分析师团队管理、团队内部信息共享、月报信息定点推送、基础数据智能分析等现代信息分析功能。

敬业忙碌的分析师

在14个试点省(区、市)农业部门和部农研中心、信息中心、中国农科院信息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试点品种全体分析师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9月14日,“农业部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第一批试点正式启动,8个品种16名首席分析师、36名省级分析师、33名会商分析师、968名产业信息员拿到了盖有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章的“证书”,从此分析师团队更加忙碌起来。稻米首席分析师在试点正式启动前就召集团队启动了工作,小麦首席分析师抓住关键农时连续会同省级分析师到主产区调研,玉米首席分析师徐伟平在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关键时期组织团队开展综合会商,大豆、棉花首席分析师紧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进展,生猪首席分析师主动应对年中猪肉价格上涨,牛羊肉首席分析师深入研究稳定市场的政策措施,蔬菜分析师创新性引入卓创资讯等社会咨询企业,形成了全面布局、全产业链联动的工作格局。

更加权威的市场守望者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7

研究课题组、泛华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著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定价:38元

《系统思维提升城市价值――揭秘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

近年来,泛华集团顺应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趋势,深入研究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创造性提出 “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将城市的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重大项目规划、投融资规划系统集成,运用创新金融工具,打造城市造血机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推动中国城市科学发展。

该模式于2009年5月列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级课题,2011年通过验收并出版发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亲自为本书作序,对泛华集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该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关注,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城市模式的创新,使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走得更快、更稳、更好!

作者:李中元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59元

《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

《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中部崛起》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中部崛起”为主题,抓住当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地结合国家和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六省处于中国的地理中部,是中国的心脏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中央推进“中部崛起”是在中国整体发展布局中走出了关键之棋。

蓝皮书认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是国家工业化的跃升期,城镇化的加速期,节能环保的攻坚期,新技术革命的成长期,也是中部地区实现赶超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蓝皮书总报告指出,促进中部崛起,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区域经济政策协调动作,深化体制改革,既要保增长速度,更要注重结构改善。总报告同时提出七大措施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三)促进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五)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六)优化投资环境;(七)促进科技创新。

作者:汪伟全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36元

《区域经济圈内地方利益冲突与协调》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8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研究2007年,宁连举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中依托博弈论重点剖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政府机构内部(IntraG-G)、有上下级关系的政府机构之间(ExtraG-G)、平级政府机构之间(ExtraG-G)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探讨在“无形手”的控制下IntraG-G、ExtraG-G(有上下级关系或平级)之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的有效性,以及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IntraG-G、ExtraG-G(平级或有上下级关系)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个基础、两大保障、三项举措”3个层次系统性改进方案[3]。2007年,罗卫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中结合我国目前有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初期实践,按平台项目建设的战略架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流程构建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4]。2010年,陈昊炜在其论文《省级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中构建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网络结构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模型,重点研究省级政务专网两大平台建设和安全技术[5]。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研究主题分析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保障、解决方案角度来分析2005年,钟瑛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瓶颈及其化解》中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含了信息、信息流动、相关的权力和利益等3个要素。分析三要素之间的价值平衡关系,对共享机制运行瓶颈进行深层的解读[6]。2006年,周伟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研究》中通过协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分布分析,提出使信息资源布局应更加合理,才能提高用户信息满足度,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效用最大[7]。2010年,赵凯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过程表现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共享标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的观点[8]。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2008年,董海欣在其论文《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深入分析研究了政府信息资源生态环境、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区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和解决方案[9]。2008年,赵劲松在其论文《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从经济学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信息资源共享的规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出多项建议[10]。2009年,张珊在其论文《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中对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政务模式、业务模式,对网站功能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补充的观点[11]。

从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2008年,熊先兰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中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进行探讨,分析其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主要特性,以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率[1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高级顾问周宏仁博士每年都会在《网络与信息》杂志上发表《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报告。分析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从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研究。用普遍联系和全面性方法论,将电子政务发展与整个社会系统相关联,预测电子政务演化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的区域性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是世界性潮流,是现代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政府推行电子政务来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技能及工作效率,畅通和拓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极大程度地提高政府做出科学性远瞻性的决策,提升政府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能力。电脑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目前政府门户网站(以gov.cn命名)已超过10000个,93%以上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73%以上的地方政府(省、地、县)拥有门户网站[13]。网络技术把整个电脑、通信、软件、信息等资源融为一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中国光缆线铺设总长度达458万公里,“八纵八横”格局覆盖全国31个省市、659个城市、2070个县(区)、6115万个行政村,还开通了国际多条陆地及海底光缆[14]。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我国正在形成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群”这些经济圈。区域性经济是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内的优化配置及组合,可以实现区域内资源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如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汇集其他8个城市的丰富资源,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具有极强的资源及成本优势。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经过努力可以发展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但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这一强有力的后盾。从武汉城市圈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如果想实现城市圈的各城市齐头并进、共同发展,首先必须要打破行政区划之间的屏蔽,探索并建立城市圈内政务协作机制,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畅通,拓宽各城市间的政务信息沟通渠道,高效实施城市圈内的政务管理。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城市圈的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城市圈的政府政务服务。

区域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意义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9

关键词:信息共享头政府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开发

我想就信息资源的共享,或者叫信息共享或者知识共享,在更广义的范围上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于共享这个词,我们不去争论其定义。我曾经跟很多同志讨论过这个问题,觉得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恰当地说明了“信息共享”一词的含义。其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网络信息共享是一种“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就是人人把自己所生产创造的信息放在网上,然后人人可以从网上取下你所需要的信息。这是理想的状态,所以可以说共享是很美好的一个理想。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它不是一个空想,它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我这里举几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信息共享。

联合国从2003年到2005年,连续召开两次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这是空前高规格的会议。其中发表的一个最主要的文件――《原则宣言》的第一段就是“我们是世界人民的代表”,这样的高峰会才敢用这样的口气来谈论这个问题――“宣告我们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以发展为目的的信息社会的共同愿望与承诺。在这个信息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这就是对信息共享的一种描述,一种承诺,使信息社会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发展――“使个人、社区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这个宣言的最后一段,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我们坚信,我们正在共同迈入一个潜力巨大的新时代,一个信息社会的新时代,一个加强人类沟通的新时代;共同建设一个崭新的基于知识共享的信息社会。”

这个概念讲得非常明确,而且我们相信,这些措词将开辟一条通向真正的知识社会的未来发展之路。这说明一个基于知识共享的、新型的,不管我们称呼它为什么的社会,它并不是一个现在随便聊聊的社会,因为它已经是联合国需要两年连着开两次高峰会议来讨论的社会形态。

众所周知,在农业社会,主要的资本或者是争夺的主要对象是土地;后来发展到工业时代,当然争夺的东西很多,特别是资源等等,但是工业社会非常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多东西的资本化,因此我们把它叫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因为资本可以用于赚钱,所以对资本的争夺就成为一个核心。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出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知识和信息被大家所公认,它们越来越值钱了,越来越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本,而且越来越成为一个被争夺的对象。当然争夺的主要是脑袋。那么这可能就要进一步地有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去年发表的第一份叫做世界报告的报告,这是它发表的第一份世界报告,这个报告的题目就是《从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我这里摘了两句话,这个话是通过反复研究提出来的:“只有成为知识共享型社会,才能做到以人为本。”这个以人为本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只有知识能共享才能以人为本。而且它在这里强调,在英文版里它的“社会”这个词用的是多数,为什么用多数呢,它强调这个社会的形态是多样化的。就是知识共享型社会不是单一的一种模式。而它接下来的一句话很值得注意,就是“知识共享是真正的知识社会的拱顶石。名副其实的知识社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英文这个“拱顶石”这个概念就是因为整个拱桥放上最后这块东西是至关紧要的,就是指至关紧要的东西,就是知识共享是知识社会的至关紧要的一个事情。而它强调名副其实的知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我之所以引用联合国的这些文件,主要是想告诉大家,信息共享这个问题已经提到议程上来,而且已经提到了相当高的议程上了。因为我们国家参加那次会的也是政治局常委参加的。讨论出的东西大家实际已经承认,就是社会要进步,在向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进步。而这个新的社会形态当中,至关紧要的一点是知识共享。这是我想从总体来讲先说的一点。

接着我还想说一点实际情况,现实的情况是大量的普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这个词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不对称的,因此是不平等的。实际何止是在市场经济下,在社会上,穷困的老百姓和有钱人他们的信息能对称么?上大学终究还只是部分人,这本身知识就是不对称的。再说治理,政府和被治理的老百姓之间信息也是不对称的。

广义的来讲,信息共享为什么那么难? 因为信息和知识的后面是权和利。从商业这个角度看,谁掌握这个信息资源,谁就可以赚钱。如果信息资源共享了,那么人们就不能利用它来赚钱了。不管你在哪个地方,你可以发现,信息往往带有一定的“权利”――权利的权和利益的利。治理当中的很多官员,也包括我们国家有一些干部是靠信息垄断在过日子的。为什么信息公开是那么难呢?你把他的权夺了,他能舒服吗?这就说明,信息是有价值的,它往往联系到权,所以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这个问题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但这个问题既然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必然,那么它终究要得到解决。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看人家是怎么来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在刚才讲的信息社会高峰会议的原则宣言当中,专门有一段关于知识产权的话讲得很微妙:“对于鼓励信息社会中的创新和创造性而言,保护知识产权甚为重要;同样,知识的广泛传播、普及和共享对于鼓励创新和创造性也很重要。”这是在一个很高层面的一个正式文件里出现的一段话,很明显地体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你要求知识完全无偿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联合国已经明显注意到了这两方面的需求:谁有创新,它应该得到回报,这是必要的;但是联合国现在开始强调另一面,也就是说知识产权保护固然是重要的,但还得考虑作为社会进步来讲,知识的广泛传播,共享也很重要。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折中,妥协的办法。所以这个问题可能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在知识共享、信息共享中必然会遇到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工作中我们要采取现实的平衡、现实的折中这样一种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文件里讲了那么多东西,而根本的一句话是什么呢?它说“我们一致认为,应该重新构造新的道德准则,以指导正在到来的知识社会”。就是说这个新的社会应该有新的道德准则。那么这道德准则是什么呢?它说我们应该要反复强调的是,这是一种建立在知识共享基础上的道德准则。听说这个文件他们研究了很长很长时间。实际上,教科文组织想用一套道德准则来减少知识共享当中的问题。这又是一种办法。因为它指出:“大家都承认,知识已经成为庞大的经济赌注、政治赌注和文化赌注的目标,以致于我们能够描述轮廓已经若隐若现的未来社会。如何面对获取知识的诸多不平衡现象以及获取知识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这就是本报告试图从道德和实践方面加以解答的若干问题之一。”

再一种办法是今年的联合国电子政务调研当中所明确提出的:“有效的知识共享需要通过建立一种正式的激励与奖赏结构酬劳那些输入信息到系统中去的人们。”这又是一种处理办法,就是激励奖赏。

另外联合国很多文件强调,应该逐步扩大公共信息域,就是在网上搞个域,这个域是公共建的,将大家认为可以共享的信息都放到里面,由政府推动,逐步扩大的一个公共信息域。这又是一种办法。这是我讲的共享的总的框架。

那么下面就谈点“各尽所能”,这是一个基础。这需要包括政府在内,而且特别是政府,去创造共享信息,生产共享信息。这方面我们的觉悟确实是慢了一点,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就讲了那么一句话,“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他早就已经提出,把信息资源当作战略资源。这句话已经说了24年了。因为这个事情,不是文件上写两句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投资,信息资源开发是很花钱的;而且要研究,这个信息需要很多研究、加工,还需要开发利用。我觉得,很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过去对这个战略资源的概念,有点偏重于从经济上来考虑。但是最近的事情让我越来越感觉到,信息资源在政治上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今年奥运圣火在一些国家传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很小。这难道就没有我们的责任?我们就是搞这行的,为什么我们现在在网上的信息资源比例仍然那么低。据联合国2005年底的调查,用中文作为语言的网上信息资源量不到10%,据谷歌2005年底的实际网页调查,中文的网页是英文网页的2%。这个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没有人不让你上,你整天的查这个堵那个,你自己不去上的话,那你不就等于把阵地拱手让给人家了么,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要花钱花力量去研究、去创造、去生产信息才能占领这个阵地。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是带有很大战略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从事信息资源工作时,不从大局上理解这样一点的话,那么奥运圣火传递中表现出的国际话语权小的情况就可能很难改变。

当然除了信息资源的创造生产以外,我要从技术上来谈谈它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你要把信息资源放上去,那么这里面,它绝不是简单的1+1=2的问题,这是个增值的关系。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的开发技术,而用户在吸纳利用信息当中,还需要一些信息资源的利用技术。

我想在这里从技术层面谈两个问题。一是我们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严重滞后。信息处理、存储、通信能力,我们现在都可以用万亿为单位来计量。对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以文献为单位,现在又多了个以网页为单位。到现在为止,这个控制深度仍然没有突破升华。你现在上网查到的仍然是一大堆文献或者是一大堆广告。从技术角度讲,我们现在仍然停留在全文检索的词的层面。简而言之,你没有办法把信息作为知识来处理,也没有办法直接提供知识的服务。我觉得这种服务很难,有时候为了查一个很简单的东西,只是一个数字,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你把这个词输进去,可能出来几万个网页,你是看还是不看?所以信息资源管理的状态,现在已经到了明显阻碍着信息发挥作用的地步。所以有人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将是信息技术的下一个突破要点。

但是为什么滞后得那么严重呢,除了不太重视这种认识上的问题以外,不能不承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信息开发利用技术直接关系到人的智能,有相当难度。因为这一切没有一个固定的简单模式,而是人自己在认知过程中的一种本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同志在2004年有一次讲话里说,“世界科学技术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专家们预计,在未来30年到50年内,世界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出现重大创新,很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出现新的科学飞跃,为人类社会发展打开新的广阔前景。”我为什么专门引用这段话呢,因为这里同志第一次把脑与认知科学作为在30到50年内将要突破的一个科学领域给提出来了。因为我在美国就是搞认知科学的,因为我知道搞这个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最后的解决有赖于对脑里面的记忆也就是脑存储机制的理解。可见,这方面在不久的将来会有重大突破,不是没根据的。国外展览会上已经正式展出用大脑直接控制计算机的产品,清华大学也有同类产品。我这里要说的是,从现在开始,到脑科学突破之间,我们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这个正是与此相关的人可能也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东西要增值,在增值当中就要关联。我可以跟大家讲,知识怎么描述,基本是两个点,一个是知识元,一个是知识元之间的联系。这两者构成一个知识网络。如果大家在信息加工当中,不是把简单的关键词和主题词,而是能把知识元划出来,我相信就会有很大的进步,人家就可以直接查,然后你再在检索中,利用大家的反馈,不断地把知识元之间链接起来,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真正的知识网络。有这样的知识网络,信息资源才有可能真正被开发和利用。

最后,再回过来谈谈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现在中央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这是信息公开的根本点。同志这次在地震灾区讲的“是人民养着你们的,你们自己看着应该怎么办”。根据这句话,政府信息公开,不是讲你应该公开什么,而是老百姓拿着钱养你,你应该向老百姓汇报什么,这个概念要清楚。我觉得这次四川大地震,确实震动了很多事情,可能会有很大的转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信息公开。这次抗震救灾之所以凝聚力这么强,我觉得首先的基础是政府信息及时准确的公开。因此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你想公开什么。你要让老百姓相信你,你就要把信息告诉老百姓。现在联合国很多机构都在强调,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是增强对群众交互的价值。我想提醒大家一点,在这个价值里面,应该尽可能广泛地链接各种各样的信息。

最后我要说一句话,信息化成功的关键问题在于管理的观念和方法的提升。我刚才讲了,这实际是大家都面临的管理体制的问题,不只我们面临,西方也面临,而他们要丢掉这些很难,因为包袱很大。而我们就有这个优势,我们在探讨新的适合于这种新的社会模式的体制当中,我们应该有所贡献。

作者简介: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10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快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优秀文化资源传播,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目的和意义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共享工程的实施,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群众身边,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共享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农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全面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工作。到年底以前,在全区建立1个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1个镇级服务点、39个村、社区基层点,逐步建成以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为龙头,以镇、村和社区为网点,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一)部门职能

区级支中心职能:区级支中心是提供全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和地方资源征集制作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将全区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存贮由国家中心、省中心和市中心提供的资源,并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宣传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

镇级基层服务点职能:镇级基层服务点将负责存贮省、市、区级各部门提供的网络资源服务信息,并向基层群众提供信息服务。

村、社区基层服务点职能:作为最基层的服务点,主要负责存贮上级中心点提供的各种信息,并向基层群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二)场地建设

按照年度(县)级支中心系统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中控室、电子阅览室、综合业务加工室。

按照年度(乡、镇)级基层服务点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300平方米,主要用于办公设备、综合业务加工室。

按照年度(村、社区)级基层服务点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100平方米,办公场所依托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站。

(三)技术要求

区级支中心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0M以上,局域网通讯能力为1000M;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50台(包括电子阅览室);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2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镇服务点和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中心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资源存贮设备、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多媒体制作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投影仪、防病毒软件等。

镇级服务点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M以上;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10台;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1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服务点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大屏幕电视机、投影仪、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打印机、不间断电源、资源管理软件、防病毒软件等。

村、社区服务点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M以上;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5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服务点配备服务器、投影机的、电视机、高频播放机等。

(四)建设经费:

1.设施设备经费

区级支中心:需一次性建设费用68万元(详见附件),主要用于支中心房屋的修建,设施、设备购置,以及完成中心启动所需其它硬件器材。

镇级服务点:需一次性建设费用5万元(详见附件),主要用于服务点房屋的装修,设施、设备购置,以及完成中心启动所需其它硬件器材。

村、社区服务点:需一次性建设费用23.4万元(39个村、社区×6000元/村、社区)(详见附件),主要用于设施、设备购置,以及完成中心启动所需其它硬件器材。

2.场地建设费

区级支中心:所需500万,主要用于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综合业务加工室的修建。

3.日常运行维护费

每年30万元,主要用于支中心、镇级服务点、村、社区基层服务点日常运转、维护,以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所需。

4.专项经费

主要用于数字资源制作、购买、加工整合等工作。

5.服务车

所需经费25万元,主要用于下基层服务点检查指导工作。

四、具体标准

(一)区级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1.中心机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5.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6.支中心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二)镇级服务点配套设施建设:

1.服务点机房: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5.服务点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6.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三)村、社区基层服务点配套设施建设:

1.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2.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3.服务点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四)数字资源建设及目的

1.区级支中心: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10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结合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现有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购和完善,确保为本地区基层服务点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3)电子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中心机房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实体,以网站为平台,将网站建设成为拥有单位传统信息、特色资源信息、开展网上业务和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4)建立区级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中心。利用区级支中心人才及资源对全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及服务培训和开展公益性专题讲座。

(5)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6)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7)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8)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2.镇级服务点: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5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3)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4)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5)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经费保障。

区级支中心、镇级服务点、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费用由区财政一次性解决,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设备采购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区财政按八二比例投入,实行政府采购;日常工作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设备的维护、运转、电信网络使用、信息整合、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基层服务等工作。

(二)人员保障。

文化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建设工作需增加编制2人,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三)技术保障。

文化共享工程必须确保安全运行,因而系统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技术支持均应得到保障。

(四)宣传到位,提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效果。

通过市、区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区级支中心负责所在区基层服务点宣传资料的收集,并上报市级支中心。

(五)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各方社会力量。

与电信、网通等相关部门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紧密配合,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技术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