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思考十篇

时间:2023-06-05 18:00:38

共享经济的思考

共享经济的思考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16-02

一、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源起

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设5 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和2013年分两批开展原有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审遴选工作。现2 659门国家精品课即使全部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和2015年还有近2 500门课程可以跻身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行列,是高等院校精品课建设面临的重大机遇。

目前,黑龙江高校精品课建设在全国仍处于平均线以下水平,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 659门中,黑龙江省仅有76门,占全国的3%。特别是在农林经济管理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尚未取得0的突破,农林经济管理类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处于空白,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优秀农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而且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热情,对实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这门课程对其他涉农专业学生的作用也很突出,有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但是由于教学计划和学时数的限制,学校只将农业经济学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为必修课,在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设为选修课,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下“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使农业经济学课程完成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不仅可以鼓励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还可以借助各方优势,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设丰富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涉农专业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农业经济学课程,通过习题训练等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作为社会学习者的农户、农业企业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资源了解一些相关应用知识,如农产品期货买卖、农业合作社等,使课程特色鲜明、实用性更强,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

二、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完善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资源

全程教学录像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指标,教学录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载体,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录像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关键。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教学录像要按教学单元录制,声音和画面要同步,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采用mp4格式。目前农业经济学18个教学单元,在课程教学录像内容方面,应注重农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化,同时,面向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把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加入讲课内容中,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增加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尽可能使用实际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如结合黑龙江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涉农部分,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专业期刊、专业网站,鼓励学生阅读学术专著,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并注意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学术观点以及尚无定论有待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具有理论前沿性的观点,以打破学生过去长期形成的唯一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使其创造性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

(二)修改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辅助材料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对教材的要求是选用国内或国际一流同类院校的经典教材或规划教材,目前,与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教材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作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学院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农业经济学教材建设明显相对滞后。现在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3部教材,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内容更新慢,侧重于某些农业经济问题现象的描述和经验总结,缺乏从经济学视角解释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对教材要进行修改完善,在已有规划教材基础上加入两部分内容,使农业经济学授课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即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释农业经济问题,一部分为介绍国外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最后一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讨论农业经济基本理论。

教学辅助材料内容涵盖课程的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课程指导、电子教材、作业习题、试题库、典型案例,重点难点、前沿专题等内容,以学生阅读为对象,这些内容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适应性和易用性等特征,结合课程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

(三)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网上互动

通过创建农业经济学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互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点,而是以其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良好的交互、快捷的通信方式,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提供可能。农业经济学网络资源系统应包括以下活动:自主学习、资源共享、师生交流、信息公告,在线批阅、后台管理等功能。主讲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上传、下载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建立教学网络互动动系统,提供了一个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向教师提问,把课堂延伸到互动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答疑。由于交流信息的公开,可以避免问题的重复,节约了教学资源。此外,由于网络的特性,师生不受空间的限制,在时间分配上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在农业经济学网站中设置信息公告部分,用于及时向学生传递课程信息,如交作业的时间、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课程安排的调整等信息。通过教学网络互动系统,学生可及时地将作业上传,而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批阅,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节约师生信息传递的时间。

(四)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考评

为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引导学生适应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将对教学考核方式进行创新。由现在单一闭卷笔试模式转变为多元化考试模式,分散成绩的构成,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努力探索口试、案例分析、实践报告、论文、闭卷、开卷、半开卷、问题情境等多种考试形式,既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综合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三、 结束语

通过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对能反映现有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进行更新和优化,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和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二是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更新完善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是丰富和完善的教学内容。经过建设,形成能够涵盖农业经济学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特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四是融入最新的实践教学成果。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不断更新,融入最新的教学成果,前沿、热点问题等内容,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教高[2011]8号.2011.10.

共享经济的思考篇2

关键词:共享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创新途径;创新能力

1 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共享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共享经济平台,为企业寻找到更加优秀的人才,在共享经济平台中,企业用工信息,并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对应聘者进行筛选,从而将合适的人员安排到最佳的岗位,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人才的潜能也能真正发挥出来,从而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1.2 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企业中的员工并非全部归企业管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有的员工是通过其他途径到企业中工作,只负责企业的某项工作,而企业不需要对这些员工进行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发生了变化,管理成本也因此降低,人力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提高。这是共享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举措,同时也是人力资源能够高效利用的真实体现,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新时期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否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标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一部分是人才的竞争,即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否有较高的配置,如何调动人力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化价值,以应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确保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即为降低企业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而这在无形中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着企业的蓬勃发展。

1.4 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在无形中会对员工思想、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员工树立了创新的思想观念,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岗位工作中,会更加敢于尝试,勇于创新,通过创新的思想来付诸实践,从而改变现有的工作状态,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起着推动作用,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因此提升。

2 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在共享经济时代下,各行各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加明显,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企业要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做好统筹规划。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颇多,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与现阶段共享经济时代的内容相差甚远,由此导致了管理工作效率不高,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不高,但是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业务量也是有增无减,所以更需要不断扩大人力资源队伍,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力资源队伍迫在眉睫。但是在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在共享经济时代下,相关管理工作并没有与发展要求相吻合,缺乏创新的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没有发挥出来。

3 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势和创新优化途径

3.1 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势

在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管理思维模式发生了改变,管理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复存在,管理思维模式的调整,保障了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水平的提升,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对人的管理,而从整体工作布局进行着手。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各个因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些管理因素进行重新调整和整合,充分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行之有效,从实际出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从而推动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只注重对人进行管理,完全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所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发挥。在共享经济时代下,由于共享性这一显著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得到了不断的扩大,管理界限趋向模糊,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全面。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逐渐被挖掘,同时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之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众多,而这时正是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发挥的有效时机,从全局进行管理,针对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不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才能确保企业平稳良性的发展。

3.2 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优化路径

3.2.1 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必须要以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在共享经济下,市场处于开放性的状态,开放的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熟知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要能对所涉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注重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不断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能够对现有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以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健康的开展。3.2.2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完善非常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根本。要在立足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的情况下,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提高用人标准,对应聘者的素质要进行综合的考量,即能力测试,这其中包含面试以及笔试等,以确保其能够完全胜任岗位工作,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完善,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在不同发展阶段要制定与之相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制定没有一个定性的标准,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断优化调整,以最终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为目的。最后,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要从整体进行把握,从局部进行着手,注重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提高。3.2.3 构建“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要与时俱进,结合互联网的相关特性,建立共享应用平台,以不断拓宽人力资源管理范围,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构建“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平台,是共享经济时代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通过应用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够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而且也是更好完成上传下达的重要平台,在无形中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通过应用平台,部门和员工可以直接将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上传,信息的时效性更强,企业内部工作氛围更加令人愉悦,由此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要充分提高“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平台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平台的各项功能,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不断为企业降本增效,推动企业蓬勃向上发展,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其一,在“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平台中,要将对人才的考核标准和条件进行详细的罗列,其中内容包含:考核的指标、考核方式、考核项目,等等,力求实现考核的公开化、公平化和透明化。另外,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对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季度绩效等都要进行一一考核,以不断提升其团队意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企业可以将用工标准到应用平台中,应聘者通过平台便可以熟知相关岗位的要求和标准,并可以直接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企业可以根据应聘者的信息快速筛选与岗位合适的人才。其三,合理利用“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平台以精简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在岗位设置、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人才薪酬、留住人才等环节下足功夫,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提高人力资源效益,展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有效解决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过高问题。

4 结语

总之,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颇多,但是随之带来的也有机遇,要借助共享经济的东风,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从多方面进行着手,无论是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及共享平台的构建等,还是从整体上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充分利用共享经济带来的优势,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用,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林涛.共享经济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挑战与机遇[J].今日财富,2021(04):174-175.

[2]魏丹霞,赵宜萱,赵曙明.人力资本视角下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J].管理学报,2021,18(02):171-179.

[3]冯仁民,朱江艳,冯雨婷.“管控”到“赋能”的人力资源管理演进――以海尔集团员工赋能为例[J].市场周刊,2020,33(10):165-167+177.

[4]魏建新.共享经济时代下零售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研究[J].山西农经,2020(16):101-102.

共享经济的思考篇3

关键词:共享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

共享经济模式是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广阔服务平台,优化配置各种信息资源,并以此来提升对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企业内部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要求企业要不断更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方式和思想观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共享经济带来的发展需求。

一、共享经济的主要特点

共享经济又被称为是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搭建平台,为客户共享各种类型的可用闲置资源,以满足各种客户群体的实际需求,属于一种新形式的经济模式。现阶段国内外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共享经济类型的应用平台,涉及到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很多领域(见表1)。

(一)将互联网技术作为发展前提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为人民交往思维、工作、生活和方式带来了较大的改变,也大幅拓展了服务物品等多种闲置资源的共享数量、范围及频率,共享平台把闲置资源的提供者及需求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也是形成共享经济的基础及前提。

(二)将闲置资源作为共享经济的基础

闲置资源同传统经济需要的消耗性新资源有着很大不同,闲置资源的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相对较小,而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于闲置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价值。闲置资源主要包括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等多种形式,其中,房屋、船舶、车辆、土地、服装、设施设备和乐器等都隶属物力资源的范畴,而技能、体力、经验和知识等隶属人力资源。

(三)三大主体为共享经济提供保障

三大主体是闲置资源的提供者、共享经济平台和闲置资源的需求者。本文中所提到的闲置资源提供者指的是闲置资源所有权的拥有者,且他们也愿意也将这部分闲散资源进行分享,通过共享平台让闲置资源产生新的效益,如专车司机等群体。共享经济平台把有需求的用户和乐于提供闲置资源的人有机连接起来,让客户需求实现满足,还能同时创造出社会、经济两方面的效应。闲置资源的需求者需要通过对闲置资源的利用,购买闲置资源的使用权,来满足个人的某种需求。

二、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职业忠诚

共享经济使人才隶属于价值创造权,而非单独为企业所拥有,对企业来讲,其最重要的财富资源是拥有的知识数量以及其可以利用的人才数量,并不是企业拥有的人才数量的多少,企业员工在当今时代也需要从传统的企业忠诚层面,逐渐向职业忠诚层面进行转变。优秀人才需要在对企业和组织忠诚的同时,对客户、专业和职业使命也要保持忠诚,比如专业技能较强的优秀人才就可以被多家公司同时雇佣。

(二)以全面认可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手段

共享经济使知识型的企业员工成为企业主体,过去所采用的周期化、单一化的激励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而全面认可形式的激励手段通过对员工群体贡献与价值的肯定,重视他们的工作和努力成果,及时进行奖赏,有利于开发各部门员工的潜能,进一步增强其绩效水平。同时,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交流平台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全面、快捷表达个人诉求的平台,还可以让企业全面、及时地对员工群体展开价值分配与评价,这样能够为全面认可这种激励方式带来技术层面的保障。其次,移动互联有利于使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激励、关注以及认可,进而增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幸福感及满意程度,实现员工群体、企业及社会的三方共赢。

(三)以人力资本为先,构建人才供应链

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的共享经济使得优秀人才将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本将起到主导作用。首先,人力资本是一个最活跃、也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同时,和人力资本相关的投资与发展同货币资本相比更加优先,能够参与到企业内部剩余价值的实际分配中来,通过智力对公司治理以及经营决策进行参与。企业想要使组织战略实现长远发展,需要构建人才供应链,做到精准选人,建立起岗位职责和能力的优化配置方案,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性的优秀人才保障。

(四)劳资关系变得更加松散

过去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全职就业的劳资关系形势,需要企业和员工之间签订一份劳动合同,使劳动者做好岗位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享有企业提供的各项权利。而共享经济是对企业传统雇佣模式的改变,闲置资源的提供者在加入到共享平台以后,依然可以从事个人的本职工作,他们在共享平台上提供闲置服务和资源,而且基本都是通过个人的碎片化时间来进行兼职的。上述这种共享经济的形式无疑使得劳资关系变得更为松散,也可以称其是半契约形式的人力资源模式,该管理模式主要凭借半雇佣人员进行自我管理以及客户评价体系来实现,该模式的应用有利于简化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各项事务,提高了平台运行的灵活性和整体效率。

三、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

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需要较高的专业性,对工作人员群体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而工作人员群体的专业化水平无疑会对管理人力资源的整体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在人力部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需要以人力部门开展工作的实际需要作为标准,对求职者群体的各项专业素养和能力进行严格考量,这样使企业招聘的人才可以拥有胜任人力部门创新工作实际需要的能力。同时,企业人力部门的从业人员需要做到严格自律,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利用工作实践来积累经验和阅历,及时进行整理总结,对于突发性的事件,也可以灵活运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进行解决,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的各种方法和模式,充分增强人资部门的管理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使人资部门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其次,企业应当在落实各项人资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向同行进行借鉴和学习,向拥有这方面成熟经验的企业学习,根据本企业人资部门工作的发展需求和实际状况,将先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经验应用到本企业当中,发展具有本公司特色的人资工作管理模式,对人才招聘等相关工作进行创新和优化,制定出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和健全企业的绩效考评机制。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增设企业年金和股权激励等形式,让企业和员工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也有利于提升员工群体对于企业的向心力,使员工乐于为企业进行持续性的个人专业价值输出,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转变不合时宜的人资工作管理理念

共享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想落实人资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就需要对现有的人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革新,被动、单一的传统人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所以企业需要对人资管理的发展规划提高重视。企业要实现长远化发展,就需要重视人资管理工作,从全局范围考虑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对人资管理的重视,使全员都可以对企业战略发展的各项目标及规划有全面充分的理解,进而共同努力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其次,在人资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措,促进业务发展目标与人资管理规划有机结合,发挥出其他部门与人力部门之间应有的聚合力,提升企业内部协作的效率。

(三)增强人力部门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

要使人力部门的工作开展效率得到提升,就需要创新人力部门从业人员的工作理念,提升其专业素质和知识储备,使他们能够掌握先进的人资管理经验,也可以对人力部门的员工开展定期培训活动,增强其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其次,企业应当强化对人资部门从业人员的考核培训与管理机制建设,对于在考核中成绩不合格的工作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补考与考核机制。若考核仍然没有通过,就需要对其实施岗位调整,这样能够为企业人资团队的专业性提供保障,而且企业也需要对人资部门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邀请行业专家来到企业中,为人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强化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专业能力,进而增强人资管理工作的创新性。

(四)用制度管人,对人员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进行审核

共享经济在国内出现的时间较短,可由于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导致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仍然处在不完善的阶段,对于交易中出现的人身安全和争端缺乏有效的惩戒方案,而且由于行政形式上缺乏约束,使得人们在工作中的各项行为也会表现得更为大胆。因此,共享经济平台和有关部门都需要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管理办法,控制好可能存在的各项威胁行为,例如,审核平台闲置资源的提供者身份,对用工门槛进一步提高,对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展开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共享经济使得企业内部人资管理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让公司拥有更加多元化的用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行的整体成本,而这种管理方式和用工方式也会导致新的管理问题出现,如平台所具备的安全指数到底如何,人工群体的稳定性有何保障,如何分配好共享经济平台创造出的财富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企业深入思考的。

参考文献:

[1]邱丽华.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消费导刊,2019(48):102.

[2]李天健,苏勇.企业平台化,共享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J].管理现代化,2018,217(03):111-114.

[3]李玲.创新: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途径[J].商业文化,2020,461(08):55-57.

[4]陶旭红.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势探讨[J].各界,2019(10):43-43.

共享经济的思考篇4

【关键词】分享经济 校企合作 经济思维

在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中提到:“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在这段政策表述中,政府旨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同时也鼓励学校按市场需求,结合学校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的企业或经营场所。政策在应然层面上,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在实然层面上,由于职业学院和企业两种不同组织的类型,决定了每种组织只能利用有限的优势资源,去做自身最擅长的事情。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我们需要转换思维,寻求校企合作新路径。

一、在校企合作理念中引入“分享经济”思维

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分享经济的核心理念是“闲置即浪费,分享产生价值”,其强调的是“使用权”的分享,而非所有权。分享资源是对于用户闲置物品和碎片化时间的剩余价值释放,主要包括闲置物品、闲置资金和闲暇时间。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分享主体也由个体扩展到企业/政府等主体,有学者将个人之间的交换推广至个人或组织之间,将组织与组织间的资源共享也认为是分享经济模式。

基于分享经济的思维方式,我们重新审视现有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企业对这些实训基地有所有权;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职业院校对这些企业具有所有权。这样的做法有利于产教深度融合,企业对建立的实训基地的所用权和使用权相统一,职业院校对自办企业有所有权和经营权。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资源参与职业教育,学校内部资源参与企业的实习实训,但无疑也侵占了这两类组织中最核心的资源去做最擅长事情的机会。

为了解决此问题,将分享经济的思路引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中,会有全新思维。分享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将组织与组织之间所拥有的资源,通过一定的平台进行分享,将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从而拓展校企合作的发展空间,改变校企合作方式和理念。企业未必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公共实训基地,而是通过一定平台,寻找到适合企业的实训基地,节约企业自身资源,重新利用社会有效闲置资源。同样,拥有一定实训基地的企业,可以通过平台,让其他企业或学校进行使用,从而达到分享合作的目的。

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提倡“分享经济”的必要性

(一)传统校企合作途径中学校及企业面临的各自困境

一方面,职业院校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配备满足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编制或引进科学而具有实用性的教材,培养或聘请技术娴熟的实训指导老师。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硬件和软件的投入,都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才能保障其建设和运行。但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由于高校扩招,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实训教学设备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职业院校有限的资金资源和教学资源和现实的实训教学需求形成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大多数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只限于本校学生使用,导致很多设备闲置,利用率低。还有部分职业院校本身并不具备实训条件,通过模拟来代替“真枪实战”,学生并没有真正获得实训机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都无法得到真正的培养。

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国家从政策、税收等方面,在积极倡导和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合作,但企业投入职业教育的整体意愿不高。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并不是企业不需要职业院校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相反,他们非常需要。但企业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会产生额外的成本与开支,培养的人才很多时候无法保证留在自己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带来的收益十分有限,会影响企业本身的盈利,又会影响到企业将有限的内部组织资源,投入到最具核心竞争优势中去。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和效率并不高。

(二) 分享经济思维下校企合作的益处

第一,扩大供给总量。学校所需要的实训实习场地的供给量扩大。分享经济通过重构无限量的存量资源,转化为能够提供经济和社会价值的产品或劳务。例如,分享经济一方面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将闲置资金、资产和认知盈余等资源投入社会消费中,产生了新的价值。另一方面,扩大了供应面,过去生产供给以企业端为主,现在增加了兄弟院校的端供给,大大提升了社会供给总量。

第二,需求侧影响。分享经济有助于降低社会价格总水平,消费者参与分享经济,可以降低消费成本,提升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分享经济平台通过供需方直接对接,免除复杂的手续和中介费用,降低交易成本。分享经济通过提供无限的社会存量供给,扩大消费者可选择空间,实现供需匹配,从而扩大社会总消费需求。企业在寻求为自己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时候,可以通过一定平台,需找适合本员工专业领域的培训学校。同时学校也可以寻找适合与专业相匹配的行业企业,大大节省了为满足需求,校企双方在寻求资源中所浪费的时间和金钱。

第三,分享经济理念下,学校和企业一方面可以省钱,一方面可以赚钱;一方面获取他人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自己探索。分享经济实现了高效率,并为合作双方都创造了经济利益。共享平台能够给合作双方提供丰富的社会经验。

三、分享经济视角下重校企合作新路径

(一)以政府为主体搭建资源分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共享经济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使供需双方的需求展现得更为精准和具体。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及信息传播方式比较传统的困境,为了解决资源零散的情况,现在搭建了很多职业教育集团,每个职业教育集团中包含了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多个主体。但在一定区域内,多个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会产生重复,并且又互不交集。如一个企业可以受多个职业教育集团的邀请,参与到多个职业集团当中,这个企业可以享受到与多个学校合作,但众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又不能互相匹配和有效利用。因此迫切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搭建一个众多企业和众多学校都可以充分利用的公共网络平台。

(二)在平台上积累可以共享的资源

在政策《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 》里提到:“基本建成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基本形成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和数字化资源协作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提高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的标准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国职业学校协作发展、共享资源和改革创新的能力。”国家通过在政策层面的导向,鼓励职业院校积累数字化资源,这些资源将来都可以成为公共网络平台上,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

(三)校企双方线下分享的资源途径

第一,人力资源的共享

设立企业专家大讲堂,构建信息沟通平台。邀请实验室专业人员、校友每学期举行两到三次讲座和专题报告,做到及时、深入了解企业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安排。实行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互派交流机制,结对开展实验室建设、课程标准制订、合作科研项目等,达到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专任教师三年内至少下现场锻炼一次。顶岗锻炼期间,积极参加企业生产,企业人员进入学校承担部分授课任务,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

第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共享

有些职业院校有土地资源与企业共享,企业很愿意与学校合建厂房,进行“工学结合”;有的职业院校,生产设备比企业的还要好,企业非常乐意与学校共享设备;还有的学校拥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能搞科研,帮企业解决生产上一些实际的问题,也受到企业的欢迎。集教学、培训、生产服务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实训场所,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改善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节约资源,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各职业院校在新的实训基地建设中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学科的建设,学校间互通有无。实训基地的使用者不局限于学生,可以面向企业提供在职人员的培训、教师的进修以及社会上其他行业的培训。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适当收取费用,支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建设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支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发挥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开放办学的优势,服务、带动周边中小企业及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成为服务区域中小企业的工艺技术研发中心、社区培训服务中心和区域资源共享中心,最大限度发挥辐射功能,提高高职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凌超.“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在线短租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4(10):36-38

[2]威茨曼.分享经济学[M].林青松译.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86.

[3]廖丰.“分享经济”在中国 P2P 发芽易生长难[N].京华时报,2014-06-11.

[4]田淑娟.Airbnb 创始人:分享经济模式也适合中国[J].财新网,2013-09-18.

[5]毛向辉.分享经济学――数字媒体时代的新交易规则[J].创新时代,2013(11).

[6]刘泓君.周航的共享经济论:你不必拥有一辆车[DB/OI].极客公园,2014-04-22.

共享经济的思考篇5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在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上表示,就中国而言,互联网经过了20年的发展,人们已从最一开始将其当成工具、渠道,直到现在把它视作基础设施,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彻底走过了“工具时代”。现在是将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时代,从中又衍生出了信息经济、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社会形态,正改变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状态。可以看出,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不是局部的、细枝末节的,而是一个总体性的变化,它推进了我国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大转变。

信息社会的三大动力

梁春晓指出,信息社会带来的整体变化中,有三个新的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未来,不论人们是在思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还是在思考整个社会创新的时候,它们都会显得特别重要,会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都分不开。”

第一,新基础设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作为新的基础设施,已经在商业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大的共识。“但是,这也正在成为整个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30年前,人们在谈及改革开放时,会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人们在说到基础设施时,已从当时的公路、铁路、机场变成了云网端、云计算,所以,现在已经迎来了以云网端、云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设施的时代了。”梁春晓分析说。

第二,新要素。以前,在谈及社会发展时,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正在崛起,那就是数据。当前全球企业中,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价值就是通过“数据”来体现的。梁春晓举例说,Facebook曾在两年前收购了一家公司,虽然这家公司只有55人,但是当时的估值却很高。究其原因,其最核心的价值就是数据。他提到,目前中国以数据为基础的公司也已经越来越多。

第三,新结构。以前,我国的工作模式更多的是着眼于分工明确,未来则将更着眼于大规模协作的共享模式。因为,随着基础设施的升级,既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又使数据流动起来,最终产生了数据智能,这样的数据智能就成为共享经济的最大来源。那么,为什么会有共享经济?梁春晓表示,首先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发生的,等平台上有了大量的数据,并形成了非常高效匹配的数据资源,能够把大量的需求匹配起来,从而形成规模化的共享经济。例如,一直很受关注的网约车,就是涉及分享经济、共享经济的典型例子,它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人们通过什么方式去打车和出行的变化,它将非常有可能带来整个经济结构或者社会结构的大转型。因为,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使数据能够在空前的范围内流动和共享。这种流动和共享最终又支撑人们对所有的社会资源进行共享,从而改变了整个经济结构,让分享和共享成为整个经济的核心。

自由连接体:新型就业群体

当工业时代来临之时,出现了当时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大城市、大工厂能提供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很多人从高成本、低效率的地方被吸引过来,很多农民都走出农村来到城市。那么,有了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会发生什么?由于新基础设施的形成,“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美国称其为“自我雇佣者”,一个人可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张三:演员/电子商务论坛主持人/导演/策展人等等”。新基础设施为其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环境,使其可以随时改变角色。未来,这样的自由人会越来越多。

为此,阿里研究院提出了“自由连接体”的概念。即一个人,或一个小的组织,今天可以加入这个连接,明天可以加入那个连接,或者可以同时加入好几个连接。正是因为这种存在方式,才使得共享经济成为可能。“基于此,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或机构处于既是专家又很柔性的状态,我们称其为‘专业化+柔性化’的生存方式。”梁春晓说道,专家化有三个特点:人人都是专家,人人都在某一个领域全球第一;形成新木桶原理,即只需强化个人长板,无需弥补短板;人人也都必须要成为专家,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柔性化有两个特点:U盘式生存,即自带系统,随时拔插,类似“剧组”;人们选择更加自由,以前人们毫无选择地进入工厂,接受管理,现在人们可以越来越柔性地安排工作、生活、学习。

小前端+巨平台:大规模协作

互联网促进社会化大协作,平台模式是大协作方式的主要形态和体现。具体表现为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协作的效率,使得企业外部协作成本下降迅速,远快于企业内部协作成本的下降速度。因此,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围墙松动、坍塌,“篱笆”到处都在被拆除,从而“大平台+海量前端”的开放化、社会化、大规模的协作方式开始出现并逐渐主流化。

其实,平台模式由来已久,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了全新的规模、内涵与影响力。全球性的巨型平台开始出现,其生态化程度非常高(物种多样性与自组织化程度很高)。而且,由于举行平台及其生态圈的发育,社会的“分工――协作”全面突破了工业时代“分工深化”与“协作成本上升”之间的互相锁定,提供了一套全新高度上的分工与协作体系,极大地扩展了社会经济的新边疆与可能性,提升了社会福祉。

小前端+巨平台:网商+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推动,出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商业模式和新商业形态,即商业创新。现在,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创新,所导致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层面,不仅是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而是整个社会的变化。

网商的崛起:使电子商务从边缘到主流。海量网商的出现,是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电子商务由此大规模、大范围展开。电子商务平台:主导新商业生态。电子商务平台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重要差别,是电子商务生态演进的关键。

为什么需要小前端?梁春晓解释道,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个体化的,必须以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但是,这样的小前端如果是孤立的运作,需要通过什么来支撑成本呢?就是巨平台,比如现在微信、淘宝的平台上都聚集了很多小前端,他们都同时存在于一个巨大的平台,这就是小前端+巨平台的大规模协作形态。

这样的形态,在梁春晓看来,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人们理解电子商务的一把“钥匙”,电子商务最近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动力就是网商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相互的促进和相互的拉动。因为出现了平台,所以有更多网商可以低成本进行创新,所以就吸引了更多的网商,更多的网商就催生了更大的平台,从而催生了整个电子商务的发展。

新经济“三位一体”:微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

如果说在2008年,人们看到了“网上交易”出现巨大规模的可能性,那么在2015年,人们则看到了“通过云计算处理”这种巨大规模的可能性。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以看到微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三位一体”的新经济体系正在形成。

微经济:现在,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自由连接体,亦或很多小微企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创新发展,这正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小微企业的主体,是数以千万计的卖家,甚至超过50%的人都是工作家庭化。

平台经济:目前我国市值公司排名前十的基本都是做平台的公司,平台已经成了最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不光是企业,一些政府部门也在针对平台发展进行思考,例如,上海市在2015年了《关于上海加快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共享经济: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时代,社会问题众多,环境问题、老龄化问题、贫富悬殊问题、数字鸿沟问题等等,但有一个问题可能是最大的:人类创造的财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总量巨大、人均丰裕但分布严重失衡,并且自然资源难以持续支撑。人类不可能把财富之饼无限摊大,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共享经济是唯一出路。共享经济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因为目前已经有信息时代的新基础设施、新要素和新结构做基础。可以同时在线几千万、上亿网民,每天产生几千万笔交易,存有数以十亿计的商品数,超过1000万卖家,这些在以前都是无法想象的,但是现在都可以做到,所以共享是可以实现的。

微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这三种“经济”是一体化的。如果没有微经济,平台就没有用处;如果没有平台,就不可能有共享;如果不能产生共享,那么微经济的优势就无法发挥。所以,三种“经济”是三位一体,不可能孤立存在。

在后天的世界里,有你位置吗?

近些年,阿里研究院常讲一个词――“后天”。梁春晓指出,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谈论明天、规划明天,但是如果人们仅仅只从今天看明天,明天很可能只是又一个今天,无非是量的修正和调整。届时,当人们真到了明天,可能会发现别人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所以,阿里研究院特别强调“后天”,一定要超越明天,看得更远,预测全新的变化和未来。

众所周知,工业时代的宏观经济体系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当中国移动与理发师都同属于第三产业时,人们会感觉到这个划分体系本身出现了问题。在目前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已经没法再套用工业时代的产业划分方式来划分和解释了。因为一、二、三产业的划分,是横向分工式的划分。比如种小麦是第一产业,把小麦磨成面粉是第二产业,将面粉做成包子卖出去是第三产业。它所强调的是“分工”,但目前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共享”。

未来,要关注的是这个事物到底是做基础设施的,还是做平台的,或者是做自由连接体的;是生产者、服务者还是消费者。其价值不再是取决于在某个环节中创造了什么价值,而是取决于该事物能提供的共享能力有多强。

共享经济的思考篇6

关键词:利益;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共享利益观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2)06-0004-05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理 论也应不断创新。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应当认真总结社 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经验,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观念转变和理论创新。

一、利益观:一切经济学的核心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科学,是经世致用的学问。那么,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提出, 经济学的核心是生产,经济学是研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科学;有人则认为, 经济学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或有限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尽管 上述各种观点都比较流行,但笔者却不敢苟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论是社会经济 活动还是社会经济关系,其核心都是人们的经济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奋斗所 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 来。"②在各种社会形态下,人们从事生产,实际上是创造经济利益,流通实际上是交换 经济利益,分配实际上是分享经济利益,消费实际上是实现经济利益。人们从事各种经济 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力图要以最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说到底就是经济利益关系。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虽 然其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以特定的经济利益为核心 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经济学是研究生产、 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经济利益问题的科学。

经济利益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主要地表现为经济利益是一切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线,它 对各种经济学的具体理论观点起着统帅与决定的作用,后者总是围绕前者而展开和延伸的。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看,它一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 关系和交换关系,从而建立了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它又对未来社 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作了预见,从而建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理论。然 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一核心而展开的。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经济学理论中,不仅以剩余价值论为基础阐明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 剥削的利益关系,而且以剩余价值论为基础阐明了资产阶级内部瓜分剩余价值的利益关系。 在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理论中,不仅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作了全面的预见,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也作了原则规定。从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科学理论。它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是完全一致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 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典理论,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广大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 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全体人民成为社会经济利益主体。

西方经济学,无论是其古典学派,还是庸俗学派抑或其当代的各个流派,也无一不是以经济 利益为核心的。从古典政治经济学来看,斯密作为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代表,既肯定 了工人、资本家与地主三大阶级在国民财富分配中的利益一致性,又阐明了各个阶级在国民 财富增加中的利益增进的同步性。他指出,工人、资本家、地主三大阶级获得工资、利润与 地租三种收入具有其客观性、合理性,同时认为这三大阶级的收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普 遍的提高,并声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标志不是少数人富裕,而是各阶级普遍的富裕。李嘉图 作为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在新兴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利益冲突中,鲜明地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了以分配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体系。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的序言中,李嘉图开宗明义地指出:全部土地产品是以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在地 主、资本家和劳动者这三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这种分配的比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是极不 相同 的。他写道:"确立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③李嘉图在其分 配理论中,阐明了地租和利润的对立以及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关系,从而阐明了资本家与地主 、劳动者三大阶级之间的利益对立关系。李嘉图还指出,工资上涨与地租上涨之间有一个根 本的区别,它并不意味着工人生活状况的改善。在谷物价值上涨的情况下,"真正得到利益 的只有地主。"④"地主的利益总是同社会中其他各阶级的利益对立的。"⑤因此,李 嘉图的经济理论,是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处于次要地位时期,代表工业资产 阶级利益反对地主阶级的理论,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是李嘉图经济学理论的核心。作 为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代表,马尔萨斯提出了一个与李嘉图完全相反的观点,即地租 的增长是繁荣和财富增长的最确实的标志,是社会利益增加的条件。因此,他得出了一个重 要结论:"没有一个阶级的利益像地主阶级的利益那样,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地必然地联 系在一起。"⑥从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来看,无论是以"经理革命"理论著称的制度经济 学,还是以高度关注全体社会成员经济福利而著称的福利经济学,从根本上看,它们不仅是 以维护富人利益为前提,而且是为不断扩大资本积累、增加富人利益服务的。所有这些,都 十分清楚地表明经济利益始终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

二、共享利益: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

同其他一切经济学一样,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利益。社会主义经济学是以最广大 人民利益为核心的经济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根本特征之所在。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条 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学具有其不同理论形态,因而也具有其不同的具体利益观。100多年来 ,社会主义经济学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理论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的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 现代 社会主义经济学。从其具体的利益观来看,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所倡导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不 可分割的共同利益,即"社会利益观";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所着重坚持的是以广大人民的 整体利益名义出现的国家利益,即"国家利益观";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则强调全面协调各 种利益关系 ,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即"共享利益观"。对上述三种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三种不 同的利益观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对于我们科学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有效地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将自由地结合成为一个 社会性的经济共同体,或"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一经济共同体中,生产资料是全体社会成 员联合占有的共同财产,劳动过程是全体社会成员参加与民主管理的联合劳动,劳动产品是 由社会占有的共同产品。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利益观是实现与增进全体社会成 员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观是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在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 ,属于支配地位并起主导作用的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既是全社会 成员共同利益的基础又是其根本的共同利益;生产过程的共同参与和民主管理是实现全社会 成员共同利益的条件与保证;社会新产品的集中分配和共同使用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实 现。因此,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是围绕全社会成员共同利益这一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理 论体系。

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以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蓝本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是 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的集中化的理论表现。从所有制理论来看,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以"全 民所有制"的名义强调和突出国家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体制方面,传统社会主义经 济学主张与坚持实行集权化与行政化的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目标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 把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置于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上;在经济利益分配方面,传统社 会主义经济学的利益取向是优先实现并重点保证整体利益,即国家利益。因此,传统社会主 义经济学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经济理论。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来看,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社会利益观"显然是不具备其实现的必然性的;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目标来看,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国家利益观"显然是不具备其实现的合理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以及时代要求,都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应当创新,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利益观必须更新。换言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及其利益观应当与时俱进,全面创新。笔者认为,根据我们党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时展特征,应当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创立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其核心应当是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共享利益观"。对此,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⑦的这一论述,既是我们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又是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纲领和理论的核心是发展国民经济、全体人民共享其经济繁荣成果,即坚持共享利益观。所谓共享利益,其对象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新创造的价值,即国民收入。共享利益的涵义,是指在一定量国民收入及其增量中,全体人民根据效率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各得其所、利益共享。所谓效率优先原则,就是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下,按照每个劳动者及其他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来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使个人收入与其贡献程度相适应,以实现和保障广大劳动者和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经济利益。所谓统筹兼顾,就是在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全面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根据各种不同机构和团体在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并保障其相应的经济利益。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共享利益观,不同于以往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利益观,其主要特点在于它所要实现的不是某一主体的片面的经济利益,而是包括各种主体在内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所强调的不是某一主体经济利益的重要性,而是各种主体经济地位的平等性及其经济利益关系的合理性。共享利益观,既是同我国现阶段多样化的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也是以我国现阶段多样化的就业方式和多样化的利益主体为基础的。因此,共享利益观是与我国基本国情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政策取向。

三、共享利益观的确立:理论来源与经验基础

共享利益观的提出,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与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与实践基础。从其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共享利益的思想是共享利益观确立 的主要的理论依据与来源。同时,西方经济学中蕴涵的共享利益思想内容,也为共享利益的 确立提 供了必要的思想材料。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合作制理 论等都为共享利益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抽 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活劳动是形成价值的源泉。既然如此,活劳动 的提供者即劳动者就应当参与新价值的分配,从而分享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并且,由于劳动 者的劳动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分。因此,一方面简单劳动者与复杂劳动者作为活劳动的 提供者都应 参与新价值的分配,另一方面复杂劳动者作为更多劳动的提供者和更多价值的创造者理应分 享到更多的收入。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仅应当获得其一般 劳动收入,而且应当拥有剩余索取权,分享到相应的资本收入。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虽然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但却表现为资 本的产物,即利润。它首先由产业资本家占有,并通过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竞争而形成平 均利润。平均利益实际上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之间重新分配,其分配的规则是等量资本获得 等量利润。平均利润这一范畴,充分体现了产业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分享工人剩 余劳动的成果的利益关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还进一步分析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 和企业主收入以及地租等剩余价值论还进一步分析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 入以及地租等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阐明了各种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凭借其所有 权来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分享工人剩余劳动成果的经济利益关系。在这里,马克思已经 指出:各种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之所以能够共同分享剩余价值,不仅是以其各自的所 有权为基础的,同时也是以各种资本的职能为根据的。产业资本这所以首先占有并分享到一 部分剩余价值作为产业利润,是因为它执行着生产商品从而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商业资本 之所以能够从产业资本那里瓜分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商业利润,是因为它执行着出售商品从 而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借贷资本之所以能够从职能资本那里瓜分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利息 ,是因为它向职能资本让渡了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这一使用价值。"贷出的货币的使用价 值是:能够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并且作为资本在中等条件下生产平均利润。"⑧土地所有 者之所以能够从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取一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作为地租收入,是因为他向 后 者转让了土地经营权,并且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就是以投入肥沃程度和位置不同的土地的资本 的不同生产率为基础的。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各种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之所以共同分享剩余价值;也是以其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执行的职能和所发挥的作用为依据的。因此,这里通行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这种要素化分配制度本身就包含和体现着各种要素所有者之间各得其所、利益共享的经济关系。

西方经济学流派众多,其理论内容也相当丰富,从共享利益的角度来梳理则可以看到萨伊的"三要素论"、马歇尔的"四要素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等都蕴涵着共享利益的思想。从萨伊的"三要素论"来看,萨伊认为,劳动、资本(生产工具)和自然(土地)是商品生产的三要素,同时也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生产三要素是价值的源泉。因此,三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理应得到他们各自创造的价值作为其收入,工人得到工资收入,资本家得到利息收入,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收入。马克思把萨伊的这种模式称之为"三位一体公式",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对于萨伊的这一"三位一体公式",我们首先必须看到而不能否定它的庸俗性。它的庸俗性在于:它不是以劳动价值论而是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因而否定了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它不是以承认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而是以否认这种剥削为核心的,因而它是一种为资本家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利益服务的辩护性理论。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它的一定的合理性,"三位一体"公式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收入分配之依据的理论解释。毫无疑问,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但是,价值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种生产要索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作用。因此,价值形成类似于一个"团队"生产方式,无论离开了哪一个生产要素,价值形成过程都难以正常进行。劳动、资本、土地这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和价值形成过程中各自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土地为人们进行劳动、创造价值提供场所,资本(生产资料)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劳动则是价值的源泉,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既然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过程中都发挥了自身的作用,产品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晶,那么在产品售出、其价值得到实现之后,必然存在于一个各种生产要索的所有者共同参与新价值分配的分配过程,必然形成一种各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利益共享的经济关系。由此可见,萨伊的"三要素论"尽管有其庸俗性但却为共享利益观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材料。

马歇尔认为,国民收入是劳动、资本、土地、组织等四个要素共同创造的,所以应当在这四 个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马歇尔的"四要素论"所蕴涵的共享利益思想包括两方面内容 ; 一是劳动、土地、资本与组织四种要素对创造国民收入各有贡献,因而其所有者都应参与 国民收入分配,各得其所,共同分享思收入及其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二是在四种要素中 ,组织即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而应当享有剩余索取权的收益。马歇尔 关于企业家凭借经营管理才能获得经营利润的思想既是对企业家个人人力资本价值及其利益 的承认,也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家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共享利益的观点。因此,马歇尔的" 四要素论"为共享利益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也蕴涵着共享利益的思想。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人的知识 、技巧和才能,它们促进人的生产能力的提高。

在上述共享利益思想的启发下,结合我国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我们应当明确地提出:经济利益是经济学的核心,共享利益观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这是因为,共享利益观的确立不仅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而且也具有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的经验基础。在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即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企业的剩余为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所独自占有;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即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社会),企业的剩余归国家集中拥有。然而,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剩余的归属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的性质不同,但其基本趋向都是一致的,即剩余的归属由私人或国家的独自占有或集中占有转变为社会公众共同享有。首先,在私有制仍然是财产关系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资本家向社会公众让出部分剩余的变化。在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独占剩余价值索取权是"天经地义"的现实存在。然而,随着股份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强,20世纪以来,资本家独占剩余价值索取权的局面开始改变。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其一,资本家通过向经营者让渡部分剩余索取权而让出部分剩余。在现代资本主义大中型企业中,经理阶层不仅拥有相当大的经营管理权,而且还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这种剩余索取权一是表现为经理拥有一定的股权与期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企业的所有者而拥有剩余索取权和经理们获得高额薪酬。在现达资本主义国家,经理阶层的工资和奖金往往是一般职工的几十倍,如此高额的薪酬,无疑包含有经营者对企业剩余的分享;其二,资本家向普通职工让渡部分剩余索取权,因而使职工分享到一部分企业剩余。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推广了"职工持股计划"‘从广大职工持有其企业的股份并由此获取所有权收益。职工持股计划使职工作为劳动者而拥有企业的股权和剩余索取权,这就开辟了职工凭自己的劳动和技能分享剩余的途径。职工持股计划与经理人员的股权、期权制,使得资本主义企业由传统"支薪制公司"转变为现代的"分享制公司";其三,资本家向机构法人让渡部分剩余索取权而让出部分剩余。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绝大部分为私人拥有。然而,自20世纪中叶以来,私人持股比例逐渐下降,各种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一类的机构(法人)持股比例不断上升。尽管机构持股并未改变私有制的本质,但它却削弱了少数私人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剩余的独占;其四,资本家向社会让渡部分剩余索取权而让出部分剩余。这种让渡主要表现在税收的变化上。自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税收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普遍实行了个人累进所得税,二是开征了累进的遗产与馈赠税。这些征税大多用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开支,因而反映了资本家向社会让出了部分剩余,由此表明共享利益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从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来看,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剩余索取权由以往的国家集中拥有逐渐变为社会公众的共同享有。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利益的共享趋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私营企业主开始拥有剩余索取权。私营企业 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企业,其职工所创造的新价值除支付职工的工资外,剩余部分主要作为资本所有者收益(利润)归私营企业主占有。这表明,在社会 主 义社会的国民收入中,私营企业主以资本所有者身份分享到相当一部分收入;二是经理人员 和技术人员开始拥有股权、期权,以及实行经理人员"年薪制"从而拥有一部分剩余索取权 ,由此分享到企业一部分剩余;三是在股份制、份制企业中,广大职工以个人拥有的股权参 与企业剩余的分配,从而分享到一部剩余。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的一系列"藏富于民 "政策,不仅是对国家独占剩余索取权形式的一种改革,而且是对如何分享收益的一种探索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既不能教单化地照搬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社会利益观",也不能继续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国家利益观",更不能盲目地崇信资产阶级经济的"个人利益观",因而应当确立全体人民共同分子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利益观"。坚持共享利益观,不仅是坚持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而且是由我国基本国情与时代要求所决定的必然选择。因此,共享益观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确立共享利益观,可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经学的理论创新,可以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因此,共享利益观的确立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创新方面来看,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无论是其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还是其经济体制论,都是以国家利益观为核心而建立和展开的。很显然,要实现理论创新、构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就必须首先实现利益观的转变,确立共享利益观,以此作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与经济体制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全面创新,围绕共享利益观构建崭新的现代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从现实上来看,共享利益观的确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共享利益观的确立,可以进一步推动多种所有制的发展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实现所有权的多元权、社会化,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共享利益观的确立,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从而有利于分配制度的完善。共享利益观的确立,可以打破不同所有制的界限,促进经济资源的全面社会化和市场化,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享利益观的确立,可以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①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证》,《马克思恩格斯选全集》第1卷,第82页 。

②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7页。

③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

④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6页。

⑤李嘉图:《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4卷,商 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2页。

⑥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55、101页。

⑦《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 页。

⑧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4页。

参考文献:

[1]洪远朋,等共享利益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周江洪,范晓宇构建有效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4)

[3]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4]李薇辉对国民收入分配变革的理论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0,(2)

[5]林幼平,强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评 论,2001,(4)

[6]洪远朋,等经济利益关系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The View of Sharing Interests: the Core of Modern Socialist Econo mics

HONG Yuan-peng1,YU Jin-fu1,YE Zheng-mao2

(1College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7, China;

2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The core of economics is the economic interest; econ omics is the scien ce of economic interests in the course of production, exchange,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Since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was born, socialist economic s has gone through three great developing stages with three kinds of theory form s, namely the classical socialist economics of Marxism founder, the traditional socialist economics of Stalin mode and the modern socialist economics based on D eng Xiaoping theory. Differing from the past socialist economics on the view of benefits, modern socialist economics advocate that all people share the economic prosperous achievement; the view of sharing interests is the core of modern soc ialist economics.

Key words: interest; modern socialist economics; the view of shar ing interests

共享经济的思考篇7

摘 要:共享发展的提出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公平的根本追求,深刻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公平观。社会公平体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的特征,因此,它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今我国仍需以马克思社会公平观为指导来促进共享发展目标的有效现。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公平;共享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034-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发展不平衡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其中,共享发展是指社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既有物质性的发展成果又有非物质性的发展成果,由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既体现了马克思的公平观,也指明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当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社会公平观的解读

马克思社会公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表达了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享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系统阐述了社会公平的实现。

(一)社会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

实现社会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衡量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之一,社会公平观的内容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

社会公平具有历史性。在人类历史发展不同时期所追求的社会公平内涵各不相同,但相对于其所处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而言却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的存在只是暂时的而非永久性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1]448

社会公平具有相对性。一成不变的、绝对性的社会公平是理想化的,在我们所处的实际中只存在因时因地的、相对性的社会公平。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但即使在先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由于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着工农差别、城乡差距,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异,依旧是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1]305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在未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社会的公平是相对实现的,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社会的不平等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却永远不可能将其完全消除干净。

(二)社会公平的根本体现

马克思认为,社会公平的实现应从根本上消除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将全部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统归国家所有,全体劳动人民在促进生产力持续高效发展的同时,也都能够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能力,实现真正的共享发展。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在无产阶级得以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2]221。他认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将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一切由阶级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所产生的一切社会不平等都将不复存在,全体劳动人民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劳动生产,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共同享有建设成果,继而在共享中又能够继续促进人民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热情。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也曾明确表达:社会主义“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757。他认为,在由社会主义原则组织而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全体人民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从事劳动工作,他们所创造的复合劳动的成果应归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全体劳动人民不仅是一切社会成果的创造者更应是社会成果享有的主体。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应以人为本,让“一切社会成员”共享“福利”保证全体人民过上“富足”“充裕的物质生活”最终“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三)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牺牲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反映的只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实现社会的公平就要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其根本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从剩余价值学说的角度深入分析,明确指出,在高呼所谓的平等与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最不幸的当属受压迫者。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能将全部的生产资料据为己有,作为获取利益的资本,廉价购买劳动工人的劳动力,通过无偿占有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不断获得巨额利润;而雇佣工人除了出卖劳动力获得极少的工资外,没有任何的物质基础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下,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社会主义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求有实质性的公平,不仅要求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体现社会公平,更要求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等方面也要维护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中所创造的一切发展成果都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着力消除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切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切实维护全体人民的自由民利,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保障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私有制被消灭,社会化的生产资料成为全体人民的公共财产,在这个由全体劳动人民组成的自由联合体中,随着阶级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彻底消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切不平等也随之消失。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人都有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人人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真正实现彻底的社会公平。

二、我国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社会公平观的体现

(一)共享发展与马克思公平观的价值诉求具有一致性

S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已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因此,我们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它是指,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有益成果,既包括物质性的发展成果又有非物质性的发展成果,皆由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体劳动人民共同享有。既体现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享发展要求,也表达了一切发展都是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的共享发展宗旨。

我国共享发展的主体是由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体人民共同构成的。新时期,“全体人民”是指所有参与、拥护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层和群体,包括各民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3]278。我们所说的共享主体不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而是惠及全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民,人人平等享有的权利;不是一些地方或一些区域而是不存在任何地域差别、覆盖全国城乡各个地方和区域。因此,我国共享发展理念与马克思公平观的价值诉求具有一致性,都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作为其共同的价值追求。

(二)共享发展与马克思公平观的实现保障具有一致性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总体上已经迈入小康社会。但我们所实现的仍属于部分小康,共享发展的目标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具体表现在: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在部分边远地区仍存在供给不足的现象,并没有真正实现普惠性、均等化的目标;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贫富差距突出,尤其目前我国农村仍有几千万的扶贫对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在边远地区尤为匮乏;就业压力过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就业局面还没有形成,尤其是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社会保障没有实现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资源向基层和农村的流动。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须大力推进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国共享发展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有益成果。经济视角看,它体现着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物质财富,缩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治视角看,它体现着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加快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真正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文化视角看,它体现着不断引领文化风尚、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的文化品质;社会视角看,它体现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使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生态视角看,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共同构建美丽中国,使人民共享拥有蓝天绿水清新空气的美丽家园。共享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它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的同时必须以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其实现的保障,这与马克思公平观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保障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共享发展与马克思公平观的实现保障具有一致性。

三、我国共享发展的实现原则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应积极主动地以马克思社会公平观为指导,加快实现我国共享发展的目标,切实维护我国社会的公平。

(一)优先发展的原则

社会公平的实现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步进行,高效发展着的社会生产力不仅是建立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就应该有更高水平的生产力作为其物质基础来显示自身的优越性与先进性。目前我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如何更好更快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现已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一方面必须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发展作为要务之首,将经济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依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最大限度地促进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应主动适应当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用新的发展思路创新宏观调控的方式,积极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丰富社会物质财富,为共享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集聚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以人为本原则

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我国目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还有几千万,因此,党和政府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争取做到把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初衷和最终归宿都归结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诉求,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支持和帮助贫困家庭真正过上好日子,使发展成果惠及每个人,真正做到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一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个地方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对扶贫的原因、对象、措施、成效都应精准,通过教育扶贫、生产就业扶贫、易地搬迁安置、生态保护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各种渠道方式展开脱贫工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提高扶贫实效。二是实施脱贫工作责任制。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的脱贫工作责任制,加强督查问责的力度,切实保障脱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发展更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享发展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勤劳智慧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坐享其成的惰性思想只会导致更加贫困。同时,实现共享发展改善民生的目标不能操之过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与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相适应,政府主要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可持续共享发展道路。

(三)完善制度保障原则

制度的保障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着根本性的作用。共享发展的有效实现从这几个配套制度着手作为其保障: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同时要通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社会救助、社会互助等活动来推动第三次分配,多渠道增加居民的合法收入。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增强城乡社会保障统筹一体化建设的力度,通过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等的整合,使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和可持续性能够贯穿于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之中。城乡发展的差距显著缩小,社会保障的模式结构不断创新,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推进,真正实现人员全覆盖,确保全体人民的安居乐业。三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应给出明确划分,通过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切实保障共享发展的顺利实施,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享经济的思考篇8

【关键词】 公共服务供给 城乡统筹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蒂伯特(Charles Tiebout)在1956年提出了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即“用脚投票”理论。他认为,人们会像选购商品一样挑选所愿意居住的辖区,并选择那种公共服务最能满足他们意愿而税收又最合理的辖区去居住。地方公共服务均衡模型突破了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垄断和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思维禁锢,设计了地方公共服务的偏好显示机制,引入了“消费者选择”,从而在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对于探索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很大帮助。

服务型政府建设不仅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而且需要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政府必须发挥在制度创新上的优势地位,提供“制度性的公共产品”,通过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职能。公共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相对应,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它以“满足公众需要”和“公民平等享受”为主要特征。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均能纳入到广义公共服务的范畴。狭义的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四大职能中,平行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部分,包括教育、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环境保护、科技服务等内容。本文所论述的公共服务是指狭义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体制是指公共服务的主体关系、组织建构、责权配置和运行机制,即解决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各级政府之间责权分工等问题。

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是我国公共服务总量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公共服务的供求矛盾本质上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分工和规范体制、财政支撑体制、多元参与机制和有效监管机制。在公共服务体制中,公共服务分工和规范体制取决于科学划分政府间职责分工,当前我国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分工取决于上一级政府,改革的难度较大;公共服务财政支撑体制依赖于分税制改革的深化,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严重不匹配,并难以在短期内加以改变;而公共服务监管机制与多元供给机制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同将导致监管方式也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不同层级政府和政府不同部门都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政府的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都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操作和创新。在公共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该理论将着重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对湖北省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作用,即如何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来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二、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1、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已具备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条件。城乡关系一般是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工业化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逐步成为接受“补助”、“补偿”的部门,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会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所以,在这一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既与这一阶段我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看,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改革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和不断扩大,“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过去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多地注重于在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是要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跳出“就三农论三农,就三农抓三农”、“以农言农”的传统思路,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托宾(James R.Tobin)在1970年提出了“特定的平均主义”理论。他认为,一些稀缺性的公共服务如健康医疗、教育法律运用能力等应当与支付它们的能力一道实现平均分配。对于许多公共服务来说,完全通过私人或竞争的方式提供,可能会使市场分层分类,虽然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却变成只是迎合部分接受者的需要而无法真正体现公平,这导致许多公共服务的生产往往因考虑公平的因素而不得不采取低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活动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这种最大化必须是有限度的,是利己不损人的,即必须依据等价交换准则进行。这一准则决定了政府为市场提供的服务必须是“一视同仁”的,也就是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基本民生,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经过前一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短缺引发的严峻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新的挑战。据有关资料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就恩格尔系数来看,2000年城市达到39.4%,农村达到49.1%,均低于50%的临界值。同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首次降至50%的临界值。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4.1%,首次低于15%的临界值;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7%,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40.5%,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从这些量化标准来判断,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由生存新生活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由此可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

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当前,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有的是发展不够的问题,有的则是共享不够的问题,即没有很好地让全体人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由此,处在强势群体中的人,与处在弱势群体中的人,对社会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强势群体由于得到很多利益,认为这个时候好,希望维持现状,对社会认同感较高;而处在弱势群体中的人,由于地位下降或利益受损,对社会有一种不满情绪,甚至希望改变现状,因而对社会的认同感较差。这种复杂的情况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所以,必须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真正把改革发展成果体现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上,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还应当看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行标准。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相对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难测度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指标可以量化,所以它是衡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行标准。当前,“4E”标准即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公平性是评价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客观标准,其中的公平性标准即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基准评价指标”、“地区差异指标”等,均是很实用的公平性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财政学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8.

共享经济的思考篇9

关键词:农产品 农业 共享经济 分享经济

一、共享经济模式及其特点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 L. 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2010年初,英国学者雷切尔・布茨曼出版专著《我的就是你的:“合作式”消费的兴起》指出共享经济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影响。共享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陌生的个体之间通过第三方信息技术平台进行信息或物品的分享和交换(易),因此共享经济亦被称为分享经济。

传统商业模式的弱点在于产品和服务分配不均, 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商品“过剩”, 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从而阻断产销链。而共享经济中的消费方式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有效分配, 实现了商品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形成新的供需产业链。

共享经济模式的几个要素是:第一,有闲置或过剩的资源,资源闲置或过剩是一切共享经济的根基,如果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其他都是无效的;第二,搭建共享经济平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把不同物理位置的资源集中展示出来;第三,按需分配资源的方法,即如何到寻找需要这些资源的人并按他们的需要分配到其手里;第四,共享者获得相关回报,这种回报以经济回报为主,并伴随有人脉等非金钱的资源回报。

二、农产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产品行业出现的一个比较频繁且棘手的问题是农产品丰产却滞销,一边是农民守着大量农产品低价难销,一边是城市民众抱怨吃不上廉价果蔬。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的怪圈一次又一次上演。农产品滞销只是一个表象,这个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农产品行业内的诸多问题:

(一)产销信息脱节

由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通道闭塞,市场行情预判能力不高,农民在进行生产抉择时难免存在投机心理,容易受当前价格引导进行盲目种植或生产,造成供需脱节,供大于求。而同时,消费者对市场供应情况不明,对市场上价格高企的农产品望而却步,导致本来可以挖掘的潜在消费需求也因此丧失。

(二)经营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以分散式经营为主,小农经济根源深厚,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农产品的质量差异较大,农业产业化程度很低,农产品的价值挖掘仅限于初级生产程度,深加工、附加值挖掘远远落后,农产品进入市场后只能听天由命、销售困难。

(三)销售渠道单一

多数农户都是处于自产自销模式,农产品销售仅仅靠周边地区消化,更多的是靠每天把农产品拉到农贸市场或者等待中间商来收购后到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农产品在市场中辐射范围小,渠道对接过程中难免遇到信息失真现象,导致农产品滞销。

(四)物流成本偏高

农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最大区别在其存储期上,农产品在流通环节别容易变质,这种脆弱性对物流环节的时效性要求极高;而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物流规划不合理,流通环节多,导致迂回运输,长距离运输,使得产品腐烂变质块,物流费用高,最终导致销售价格高。

三、农产品利用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完善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供销平台

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一种产销模式的创新,已被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农产品领域内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在逐渐增加。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实时的信息平台,实现了产销信息的互通,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成为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的新途径。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覆盖比较分散,农产品信息整合不够全面,不同的运营模式导致交易方式差异大,容易造成信息混乱错位,同时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也影响农产品的正常交易,因此,农产品供销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定位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需要针对性的收集行业、市场及产品资讯,做好数据的调查和分析,优化系统平台,完善平台的用户体验,保证平台的稳定性,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和平台基础。

(二)建立农产品产业链资源共享机制

共享经济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各类资源的共享,从农产品产业链角度分析,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环节,可共享的资源如下表:

建立农产品产业链资源共享的机制,就是按需分配资源的方法,将产品及资源供应、市场需求在第三方平台展示,实现供需的共享。例如A企业具备生产食用油的优质原料,却不具备生产线和生产许可,而B企业正好具备这样的资源条件且有生产时间的空余,那么彼此均可在第三方信息平台上相关需求和供应信息,使得A企业能顺利的找到B企业,实现原料的有效利用,顺利生产,而B企业也能获得相关回报。这种共享方式使得产业链上不同的经营主体能彼此互通及互惠共利,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及市场,形成互为供应商,互为经销商,互为服务商等协同合作模式。企业间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把资源做充分,把“蛋糕”做大。

(三)引导和主张市场进行分享型消费

当前市场环境下,信用危机频频出现,尤其在农产品行业,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消费者对目前的食品类商业组织及食品产品信任度越来越低,而分享型的消费理念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分享型消费信息的发出往往是消费者信任的个体和组织,当分享的信息产生了消费者共鸣时,基于信任的消费行为自然发生。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今天,大商圈开始变小分散进入各社区和圈层,消费平台出现大面积的碎片化,基于“分享型”的消费心态日益凸显,以消费者分享为驱动力的新型营销策略异军突起。农产品企业应抓住这种机遇和条件,贯彻分享型消费的理念,引导和主张现有市场进行分享型消费。这意味农产品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品质过硬的产品,建设与产品相关的有价值的内容和资讯,鼓励消费者通过不同的渠道分享产品及内容,并给予一定的分享回报,将营销的本质回归于人。在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下,谁抓住了消费者,谁就能在这场全新的营销革命中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杨书培.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可持续发展性[J].经济观察,2015(5),16-18

共享经济的思考篇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容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生动写照,“共享发展”的目的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深刻体现。

 

一、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共享发展”的内涵

 

十三五规划建议原文指出,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理解了这句话就理解了我们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首先取决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是基础就意味着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是归全民所有的,那也就意味着归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通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形成的社会财富应当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这样,就会有一些人会质疑,为什么自己创造的财富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再分配的方式转移给他人?这部分质疑的人就是缺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的认识。150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这样一句原话“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换言之,不是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Willian Petty)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换个角度来理解就是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并不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我们一袋米卖多少钱,一台电脑卖多少钱,是因为我们商品在制定价格时遵循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也就是说我们的物价上涨要有一个标尺,这个标尺就是价值。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就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而言就是我们人类通过利用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作用于诸如钢筋、水泥、河流、矿产等劳动资料上面,生产出来一个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这个商品中所凝结的劳动时间就是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人民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所进行的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为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的基本的衣食住行就没有保障。同时,随着分工的日益细化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协调和管理发展的管理员和服务员——党政机关和服务业日益壮大、不断兴起,这些部门虽然不创造实际的价值,但是却是我们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促进因素。因此,无论是占总人口绝对多数的从事直接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还是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都理应作为国家的主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共享的基础是共建,共建首先就需要一个公平的起点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正常的上升渠道,让有愿望、有能力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人脱颖而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发展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本质要求。

 

二、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矛盾的角度看“共享发展”的目标

 

当我们每个人不分性别、年龄、阶层、收入水平而均等的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时候,享受的目标和水平到底应该怎样衡量和确定?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改革发展领路人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去深思的一个问题。在思考这个问题,确定这个目标的时候,我们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民生领域的发展具有福利刚性,也就说目标一旦确定,就必须按时足额完成,不然就会引起社会不满和政府信用危机,就会威胁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第二个问题,就是要弄清楚我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阶段仍然有三个没有变,也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也就意味着导致人民不满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存在是必然发生的,因为我们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需要人民付出更多的劳动。所以说我们的目标设定一定要符合实际,要量力而行,就像我们说的“不要喊假大空的口号,要谋发展、干实事”。不能想着吃大锅饭,也不能想着吃独食,要如期实现全国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社会上有一部分在讨论既然当前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落后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那就说明还是资本主义好,就说明“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是天方夜谭。这部分人的立场是根本性错误的、站不住脚的。论据马克思早在168年前就已经给出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创造了伟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掘墓人。”这就是说:资本和资产阶级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通过绝对延长劳动时间或者是通过科技进步、减少活劳动的投入而相对的延长劳动时间,从工人阶级身上榨取的劳动价值。但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绝对数量的增加,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并没有相应提高,工人所拿到的工资只能够他本人及子女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发展所需,结果就是一面是资本家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而生产出来的大量的而且在不断增加的剩余商品,一面是工人阶级不能购买更多更好的商品的有限购买力。长此以往,商品的积压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小的资产阶级被达到资产阶级所吞并。最后,工人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工人阶级贫穷到只拥有自己的劳动力,而资产阶级的数量日益缩小,富有的只剩下庞大的生产资料和过剩的商品。最终,无产阶级的政权必将取代资产阶级政权。

 

那么有人又会问:“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又怎样体现?”针对这个问题,马克思又说道:“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这表明财富本身是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的。”这就说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就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让每一个劳动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更过,享受生产、生活、消费的时间和空间更大。而不是向资本家一样只追逐利润,不去考虑工人阶级对社会财富的共同享有。这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也广泛存在,比如在香港,每过一次路都要给资本家交过路费,因为路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因此,只要资本家和他的资本还在,我们使用资本家修建的公路就要交费,而且是没有期限的。虽然我们有时在抱怨中国公路的过路费很高,但是收费都是有期限的,因为公路的所有权是全体人民,只要修建公路的成本支付完了,我们都可以免费享有。当然,在民生领域政府起的是主导作用,而市场起的是基础性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在民生领域的建设,公有制经济是主力,非公有制经济是辅助力量。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