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分析十篇

时间:2023-06-05 18:00:38

安全评价分析

安全评价分析篇1

关键词:煤矿生产;掘进;安全评价

煤炭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众多,首先行业性质危险,煤炭伴生有瓦斯气体,当这种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遇明火就会爆炸;其次,井下作业,环境封闭,通风差,瓦斯气体不易排出;再次加之管理人员工作的疏忽,设备的老化,事故就更容易发生。所以,煤炭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安全评价体系,做到真正为职工的安危考虑,才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1 煤矿安全评价体系

1.1 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1)评价目的依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2)评价对象简介;3)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评价单元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5)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6)提出建议的安全卫生对策措施;7)作出评价结论。

1.2 安全评价程序

1)评价准备;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评价单元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定性定量评价。

2 煤矿掘进生产中的安全

2.1 煤矿危险源辫识理论与方法

危险源辨识理论可以科学的分析危险源的位置和数量,对这种理论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成熟,还需在实践的检验中,进一步发展。很多研究者都正在进行研究,针对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结合之前的研究成果,把危险源划分类别,进行总结,寻找辨识危险源的方法。

2.2 掘进生产工作面顶板管理

掘进巷道顶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掌握巷道开掘后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情况“这就需要了解与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有关部门的因素: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的深度、巷道周围地质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横断面形状和尺寸的等”了解围岩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形和位移,才能选择适应的支护材料、支护形式,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2)从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出发,合理选择巷道的施工方法,合理确定钻眼眼位,钻眼角度、钻眼深度、炮眼装药量和放炮等各工序的有关参数,减少对顶板管理的影响;3)按作业规程规定控制工作面空顶距离和临时支护巷道的长度,尽可能缩短工作面空顶时间和临时支护巷道的长度。

2.3 爆破安全因素

1)爆破作业工作的工作面是一个机器危险的地方,对这个位置要加大检查力度,随时检查,看工作面是否时刻通风,瓦斯浓度是否符合标准,做到每一次爆破进行之前都要检查三次,放炮是必须确保三人在场,共同完成;2)对于煤尘的管理也要注意,爆破工作进行以后,产生的煤尘要及时处理,通过洒水的方式降低空中的煤尘飘浮量 3)以书面形式呈现爆破工作,制定说明书,具体的操作都按照说明书来进行,以免出现纰漏,也能将实践经验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以供查阅。

2.4 掘进生产设备安全

1)严防电气设备失爆;2)使用掘进机时必需根据煤岩条件选择切割方法;3)安全设施必须齐全有效;4)各种输送机!斜巷小车运行必须符合规程规定。

3 煤矿安全评价现有指标局限性分析

3.1 安全系统工程方法与煤矿安全评价

煤矿安全评价与安全系统工程不可分割。所谓安全系统工程,就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识别、分析和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其中系统安全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核心内容,是安全评价的基础。只有对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充分了解、查明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统计事故发生的概率、伤害及损失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同时可以掌握事故发生的机理和途径,为预先安全评价及现场综合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有多种,其中安全检查表(SCL)和事故树分析(FTA)在煤炭行业应用最为广泛。基于安全检查表较强的可操作性,煤矿安全评价采用的多是这种形式。

3.2 安全评价指标局限性分析

煤矿生产系统按功能一般可分为采掘、通风、供电、排水及提升运输等;按区域可分为回采区域、开拓准备区域等。目前煤矿安全评价中应用的安全检查表,一般都是按系统划分,将系统安全评价总分值按子系统分解,然后子系统中具体指标再赋值。

由于我国安全系统研究的基础比较差,一直以来没有形成完善、详细、系统的安全事故分析资料,加上煤炭行业本身管理模式和煤炭开采差别比较大,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我国安全评价指标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如下具体几种体现:一是同样的规定在不同的地区的执行标准不一样,比如在河北是这样的标准,在河南就成了那样的标准,所以参考不统一;二是同样的评价标注对不同安全事故的评价不一样,不能确切的反映某安全事故的危险程度。这样的局限性的存在,我国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缺乏统一性,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区随意性很大,整体上导致评价的科学性低,难以普及运用。很多地区这样的评价可能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从实际上解决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炭行业存在的安全问题。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如果想做一个全国煤炭行业的数据资料分析都难以完成。

4 安全评价模型建立

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涉及到矿井里的工作人员、设备和环境等的安全问题,由于牵涉到的方面很多,想要确保方方面面的安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评价模型,安全评价体系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各部分建立起来的,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每一部分的研究都不能忽略,包括体系建立的原则、结构、方法,只有将各个部分的关系理顺清晰,才能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其模型建立的逻辑分析如图。

5 矿井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对煤矿安全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影响矿井安全的主要因素为 7 个大类,

几乎涵盖了井下生产系统的所有环节:1)地质因素:地质构造会影响煤炭的开采,地况好的地段开采容易,地况差的开采难;2)灾害因素;包括瓦斯、煤尘、火灾、水灾等煤矿典型灾害;3)煤层开采工艺因素:主要包含采煤!掘进和运输等开采技术和工艺条件等;4)生产装备因素:在煤炭行业,生产装备包含的内容很多,不仅有煤炭设备,还包括相关的技术措施、安全规程等;5)生产人员素质因素:人的地位在任何的生产中都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在煤炭行业,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工作态度、安全意识、专业技能、发展前景都会对生产的安全都有重要影响;6)环境条件因素: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煤炭作业的具体环境,也是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空气质量、用光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身体健康,也直接涉及到安全生产。7)矿井危险源因素:经过上文的分析,矿井的危险源的辨识很重要,它也是影响煤炭安全的关键,如果管理不好,随时可能产生安全事故。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的行业,安全问题不容无视,安全评价在整个煤矿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安全评价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负责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全面重视。

参考文献:

安全评价分析篇2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 安全评价 分析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164-01

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性能源。煤炭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目前,我国的煤矿生产还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问题,重特大安全事故每年均在发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基于此,煤矿安全评价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1 煤矿安全评价的含义

所谓安全评价,是指为了给管理决策和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而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分析辨识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及不利因素,评估预测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及职业危害的概率和其严重程度的过程。从而达到维护工程、系统安全的目的。它是安全评价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体。

2 关于我国煤矿安全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安全评价的现状分析

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我国煤矿安全评价工作,对煤矿的安全评价主要还是处于在现状评价的阶段,安全评价方法也很单一,仅局限于定性安全评价法以及定量安全评价法。由于缺乏相当的实验数据以及相关安全事故统计材料,大多数煤矿的安全评价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定性评价,在这种没有科学数据支持下的评价所得出的评价结论是具有很大随意性的。特别是在很难统计具体数据的方面(如:煤矿生产系统的瓦斯温度、员工工作能力、煤矿综合管理等方面)就更是如此。

2.2 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有的理论体系对解决关键问题缺乏理论支持,安全评价工作所涉及到的方面很广泛,它涵盖自然科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一系列知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过程。为了使安全评价成为完善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就需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

二是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差等现象依然存在。安全评价人员对被评价对象的熟悉程度和安全评价人员的自身能力等方面对安全评价的结果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只有理论功底扎实且经验丰富的安全评价人员,才能得心应手地合理选择相关的安全评价方法。要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不但需要安全评价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需要安全评价人员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而现实情况是:相当部分安全评价人员不熟悉煤矿生产业务,工作能力也不是很强。

三是缺乏多样的安全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是目前通常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各有各的局限性。这些方法往往只针对煤矿生产的某一因素,而没有顾及到煤矿生产中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现实,评价指标显的很不全面。另外,有的方法本身就存在缺陷,从而对煤矿安全生产评价的信度产生不良影响。

四是安全评价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当一部分煤矿经营企业认为进行安全评价仅仅只是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手段而已,对煤矿生产进行安全评价也仅仅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对煤矿安全评价的正确认识而采取的自觉行为。这主要是由于煤矿经营企业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对煤矿生产安全评价形成的认识误区。

3 关于改善我国煤矿安全评价的策略分析

3.1 通过制定统一的安全生产标准,使相关评价体系得到完善

复杂的技术性是安全评价的重要特征,基于此,统一的安全评价标准的制定要遵循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并与《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的标准保持一致,因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成就是制定统一的安全生产标准的依据。

3.2 加强安全评价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从业人员进行素质和业务培训

在加强安全评价的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应在对安全评价机构进行的日常检查过程中,国家及各省的相关监察机构要把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和质量作为检查工作的重点。在对从业人员进行素质和业务培训方面,应提高现有安全评价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应通过行业内部经验交流会、邀请专家进行理论讲座、开展同行之间业务能力大比武等方式对现成安全评价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在培养后备人才梯队方面,为了培养综合型的后备人才队伍,安全评价方面的专业课程可以考虑在相关高校或相关专业中开设。

3.3 加大对安全评价方法的科研力度

基于目前我国通行安全评价方法各自存在着缺陷的现实情形,加大对安全评价方法的科研力度势在必行。应以安全评价机构、科研单位及具有相关专业和科研能力的大专院校为主体,把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理论研究、结合实践经验、开展实地考察等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对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早开发出新的科学评价方法,从而对安全评价工作的发展、对企业安全生产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3.4 进一步深化对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改革,把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煤矿安全评价结果必须是科学的、精准的,绝不允许个人的主观臆断夹杂其中,在这一前提下,权威性、规范性、责任性、公正性是煤矿安全评价不可动摇的原则。为了确保这些原则能得到有效的实施,煤矿安全评价单位和煤矿安全评价工作人员都应当积极思考,锐意进取,大刀阔斧地对煤矿安全评价工作进行改革,根据现实情形,结合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创建符合煤矿安全评价工作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体制,提高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管理水平,不断降低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我国煤矿安全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煤矿企业,必须把煤矿安全评价工作作为改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创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体制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把它作为应付国家监管部门检查监督的权宜之计。为了实现煤矿的和谐稳定及安全生产,就需要相关单位和人员形成一致共识,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开创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元军.浅谈我省小煤矿安全评价中的问题及对策[J].能源与环境,2010(4).

安全评价分析篇3

关键词:电气安全;评价因素;评价方法

1、关于电气安全与评价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安全是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电气领域的科学技术和管理项目,其中涵盖了实践、教育、科研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以安全为目的的应用型科学,这门科学的应用价值极高,其基本理论包括电磁学理论和安全原理两个部分。随着电能应用的普及,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电力,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因此电气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电气安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电气的使用几乎涵盖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例如在电气工业、建筑业、煤炭业、冶金业以及石油化工等行业都涉及到电气安全工作。另外,电气安全也包括一部分的工程技术,其中还包括了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电气安全评价是工程项目验收的重要内容,包括有效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的评价。首先,对于系统电气安全有效性的评价,主要是以电气安全的角度,分析系统中各部分布置的合理性;判断各部分采用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科学有效;认真分析系统各部分能不能协调工作;检测系统内是否存在电气安全上的漏洞。实际上,电气安全评价也就是对建筑系统中的电气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分析各种电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电气安全的防治措施和整改意见。在一般的建筑中,电气火灾、爆炸、雷电、静电以及触电等都是电气使用过程中的频发事故,由于建筑物功能的不同,电气安全防治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时,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对于油田企业,火灾和爆炸是引起重大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安全电气评价时,要将评价重点放在电气火灾、雷电、静电方面;对于机械厂,厂内金属材料相对较多,在评价时的重要内容应该涵盖静电触电等频发事故。评价因素体系是进行电气安全评价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因素体系,才能有效指导电气安全评价工作的进行,以下是在建立评价因素体系时应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1)科学合理:一个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检验其科学合理性,电气安全评价因素的建立要遵循科学性,要充分反映客观实际以及事物的本质,这种体系的建立要充分突出影响企业自身安全的各种相关因素。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的建立才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才能有效指导评价工作的进行;(2)全面考虑:要综合考虑影响企业电气安全的各种行为因素。因此,电气安全评价是一项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工作,为了保证电气安全评价的可靠,在选取评价因素时要具有代表性,在选择时要从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着手,全面考虑,注重细节,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以保证在最终确定评价因素时有选取余地;(3)具体可行:电气安全评价程序要化繁就简,尽量保证评价工作的简便可行,这样实施方案才能更容易地被安全部门接受;电气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基于对大量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于评价对象的比较工作要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因此评价因素应该进行量化;电气安全评价包括电气安全技术和电气安全管理两方面,既包括技术也包括管理,因此评价对象比较复杂,对于上述所说的量化评价因素有时难以实现,但是为了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必须努力做到评价标准的量化;(4)稳定可靠:作为安全评价的标准,确保安全稳定可靠是评价电气安全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选取时要选取比较具有规律性的因素,将偶然因素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2、电气安全评价的相关因素

虽然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其中必然有安全隐患的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安全隐患都会造成电气事故的发生。从安全原理的观点来看,生产以及管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其他危险因素都有可能被偶然事件触发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因此生产环境,生产管理以及社会环境等就成为安全评价中需要关注的危险因素,其中生产管理因素最为关键。

2.1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是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这些电气设备,因此,电气设自身的的安全性就对企业的电气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对企业的电气安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将对电气设备自身的安全评价作为重点工作。

2.2电气环境

电气环境是指对电气安全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大致分为自然和非自然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我们经常见到的雷电以及我们熟知的静电等,非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关企业的生产环境以及相关的电气安全管理。电气环境在很大一方面影响着建筑的电气安全,在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时,电气环境的有关安全也应该列为关注的重点。

2.3安全管理

建筑的电气安全评价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包括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两方面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严格管理下,工程技术才能有效实施;有了可靠的工程技术的支持,组织管理才能应用于实际,因此要做好电气安全评价工作,要将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相结合,重视综合性的电气安全措施。

3、电气安全评价方法

就目前的众多评价方法来看,比较受关注的是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依据事故理论的综合论观点,建立多层次的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综合评价结果;使用安全特征量处理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多因素体系做出定量的评价,以数量化的形式表达人们的主观判断,然后进行模糊运算处理。另外,这种评价方法采用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划分安全等级,有效解决了评价结果失真或均化的问题。经过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方法与企业实际结合紧密,可操作性强,有效避免了现有评价方法全面性不强、量化标准不严谨的缺点,可以对评价结果进行更优化的处理。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一般的电气安全评价中,此外还有配套的评价软件,为电气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应用工具。此外,电气安全评价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实际的电气安全评价工作中,较多地采用了事故树分析的方法,但是这种分析方法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结合企业的生产活动特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安全评价的意义。综合来看,电气安全评价可以结合电气安全检查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再对个别要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采用定量的技术评价或事故树分析的方法,再次进行安全评价。

4、结束语

电气安全评价是建筑生产活动的重点工作内容,企业要针对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电气安全评价体系,为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评价机构提供高效可靠的评价工具。组织专业的管理队伍,与可靠的工程技术相结合,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总之,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要注意对电气安全的监管,防患于未然,有效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防止给建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茂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建筑电气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2004(25).3-5.

[2]赵寿堂,胡玢.建筑电气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3).33-35.

安全评价分析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安全因素;

0引言

高速公路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通行能力高、行车舒适、快捷方便以及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其建设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但是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总体形势严峻,各项统计指标的安全程度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探索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分析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做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与评价工作,在设计阶段消除高速公路潜在的交通事故隐患, 改变以往事故发生后再进行防护的被动局面提高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

影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人的因素、车辆因素、交通条件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其中交通条件因素和人的因素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1.1 人的因素

人是交通系统中的主要部分。一般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在高速公路中,涉及到的人员包括驾驶员、乘客以及道路维护人员。下面主要分析与交通组织关系密切的{驶员的交通特性[2]。在高速公路交通这一具有特定功能的闭环系统中,作为交通参与者的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主要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由于高速公路实行全封闭交通管制,所以交通事故中人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车内参与者的责任,部分是由于车外交通参与者的违规行为[3]。

如图1-1所示:

第一,在人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因素又占有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驾驶员的主观行为,其中包括疲劳驾驶、无证驾驶甚至酒驾等违规驾驶行为。第二,驾驶员的处理信息的能力。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要根据周围的环境、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设施以及车内仪表等提供的信息来进行车辆的控制。信息的获取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等,但据研究,驾驶员 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取的,其次是听觉。如图1-2所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信息需求量会出现不同的变化,驾驶员的信息负担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驾驶员安全驾车。因此合理的确定高速公路中信息量(保证驾驶员较长时间处于S~D之间)有助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1.2 车辆因素

通过对中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发现引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车辆故障主要有:超载、超速、爆胎、制动不良(失效)、转向失效等。因此进入高速公路行使前,驾驶人员要事先检查车况,确保车辆的制动、转向等安全有效,另外也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超载、不超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车辆因素所带来的交通事故。

1.3 道路因素

道路因素在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道路几何线形要素的构成是否合理、线形组合是否协调对事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4]。同时,高速公路中难免会出现施工段,此种情况下,行车道上的合流车辆要进入超车道,必须在超车道上寻找可接受间隙,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调整加速度大小,实施合流换车道操作,从而使合流车辆与超车道上的直行车辆共同行驶在一条车道上,直至通过施工路段。会造成车流的紊乱,对交通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1.4 自然环境因素

影响交通安全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第二,交通环境;第三,天气环境。地理环境是指道路所处的地质条件、道路两侧所具有的危险障碍物等,地理环境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如果在地理环境等同条件下,交通事故的发生数量则取决于车辆所处的交通环境,交通环境包括交通条件和交通安全设施。因为交通条件决定行车速度、交通流的行驶规律以及驾驶人的精神紧张程度。除此之外,天气环境也对交通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天气环境因素包括风、雨、雾、冰、雪等恶劣气候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恶劣气候会影响驾驶人的视线,容易产生错误判断而发生交通事故。在雨天、冰雪天,路面抗滑能力减低,因附着力小,容易使轮胎打滑而发生交通事故[5]。

1.5 管理因素

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管理对高速公路安全评价有很大的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措施是系统运行的保障,然而目前安全管理的水平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单位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事故的发生和发生事故后的损失程度,特别是快速救援体系的完善与否对减少死亡数关系重大。管理体制、管理人员素质和事故救援体系作为管理水平高低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2 总结

本文将交通安全评价的因素概括为五类如表2.1所示:

吴焱等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由于疲劳/无证 驾驶、车辆超速、线形条件、交通条件、不良天气、救援机制这6项风险指标敏感度较高,分别达到0.472、0.508、0.759、0.814、0.529、0.468,因此将此六项确立其为交通安全评价因素重要指标。从数据可以看出交通条件对高速公路安全风险评价最为敏感[5][6]。王东明则基于模糊评价理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 再结合权重体系,利用图2-1所示的评价模型,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了交通条件中,道路线形在一级指标权重中占0.314,路段速度差和视距满足率在二级指标中分别占0.667、0.333。可以看出交通条件因素在安全评价中的重要性。

本文结合国内外对高速公路安全评价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评价因素的五个一级指标(人的因素、车辆因素、交通条件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多个二级指标(车内参与者、交通环境、道路线形、安全管理等),并提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高速公路安全评价因素中要综合分析各个因素的重要性,将人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道路因素,作为主要评价因素,将车辆因素和管理因素作为次要评价因素,不仅可以提高高速公路安全评价的效率,同时对减轻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东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与评价研究[J].交通工程,2012,(4):123-125.

[2]王武宏,等著.道路交通系统中驾驶行为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59-164.

[3]王永刚,王燕.人为因素的多维事故原因分析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8(2):96-100.

安全评价分析篇5

关键词:安全评价;风险分析;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270

1 引言

国家安监总局于2014年颁布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即第13号公告。指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用于确定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在役生产、储存装置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2 主要分析方法

根据不同适用范围,一般采用事故后果计算法、定量风险评价法或危险指数法计算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1)事故后果计算法。是以爆炸事故后果模型为基础,根据装置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爆炸事故情景,计算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方法。涉及爆炸品类危险化学品(如:硝酸铵、三硝基甲苯、硝基胍)的生产、储存装置。

(2)定量风险评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选用定量风险评价法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1)涉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

2)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涉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

3)构成重大危险源,且涉及毒性气体的。但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第九条规定的情形,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的风险标准执行。

(3)危险指数法。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性质、位置和生产类型,评估和计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指数,并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方法。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同时符合下列所有情形的,应当选用危险指数法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1)未列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

(2)不涉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或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但不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

(3)涉及毒性气体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

3 危险指数法举例

某项目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但不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因此适用于危险指数法计算。

(1)确定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等级

查表,确定各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分类,列入表1。

(2)确定危险化学品基准量

查表,确定各危险化学品基准量,列入表1。

(3)计算校正因子

计算各危险化学品校正因子β,列入表1。

(4)计算危险指数

危险指数计算结果为28.61。

(5)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查表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与防护目标间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为50m,危险程度为中等。由于周边企业距离该项目均在50m范围内,双边构成相互影响。因此该项目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证与周边企业的安全。

4 结论

根据13号公告的要求,本文说明了安全评价工作中的风险分析,介绍了主要的方法,举例分析了危险指数法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S].

安全评价分析篇6

关键词:层次分析;集对分析;水质;水量;经济社会发展;水生态;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TV213.4;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4)01-0037-05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增长,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韩宇平[1]将水安全理解为,在现在或将来由于自然的水文循环波动或人类的不合理作用,使得区域水状况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水质污染、干旱、水环境破坏、水量短缺等方面,并由此可能引发环境恶化、经济下滑、社会动荡以及地区冲突等等。水资源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2]。目前,常见的水安全评价方法有人工神经网络法、模糊理论法、灰色系统理论法等,但是人工神经网络法比较复杂,模糊理论中对于隶属度的确定比较主观随意,灰色系统理论法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则存在评价值趋于均化、分辨率不高的缺点[3-4]。层次分析法(AHP)作为对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多层次决策方法,已经在许多领域有比较成熟的应用[5-6]。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安徽省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水安全综合评价,并采用集对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评价结果对于改善安徽省水安全状况具有指导意义。

1 安徽省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1 安徽省概况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处于东经114.9°-119.8°与北纬29.4°-34.6°之间,属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多变,年平均降水量由北向南为 770~1 770 mm,主要集中在6 至 9月,且年际降水量悬殊较大,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频繁。在全国七大江河中,淮河、长江横贯省境,天然地把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域。全省总面积13.9 万km2,辖17个地级市,2011年的常住人口总数5 968 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7%。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新安江三流域。

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包括水资源、水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复合系统,水资源评价具有典型的多层次、多指标特征。对水资源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必然要考虑社会发展、生态以及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7]。由于水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至今没有统一标准[8-9]。因此本文在对水安全进行评价时,综合考虑水资源自身特点和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考相关文献[10-12],遵照科学性、协调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和独立性的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研究水资源安全的评价因子分为水质、水量、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水生态四大类,作为属性层。每一个属性层中又包含了更为详细的二级评价指标,见表1。

2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2.1 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确定的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按照9位标度法给出判断,将其数值按矩阵的形式表示出来,即可构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中一个因素对另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分为同样重要、稍微重要、比较重要等,以此类推。

3.4 结果分析

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的2005年-2010年安徽省水安全评价结果,可以得到水质、水量、经济社会发展、水生态各属性的变化特点,见图1。2005年-2010年这6年中,安徽省水安全总体状况自2006年起逐年改善,评价得分逐步上升,2010年得分最高。其中:水质方面,2006年得分最低,2005和2010年得分最高;水量方面,2006年得分最低,原因是年降水量、入境水量、地表水量等均低于多年平均值;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随着政府的重视以及企业节水投入的增加,用水效益成果显著,得分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水生态方面,虽然生态用水量和森林覆盖率等指标数据近年来有小幅度提升,但由于突发水污染次数较多且变数大,导致水生态总体得分较低而且波动较大。

(1) 倡导节约用水的社会风气。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工具,加强节水宣传力度,让人们持续关注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以及洪涝、旱灾等各种水安全问题,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2) 推广节水技术与节水设施。在全国范围来看,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偏低,远不能满足全省用水总量,而且每年降水量波动较大,对水量的依赖较大。在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的基础上,应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大力推广使用节水设施。

(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省的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一方面要加大对水库新建、续建、加固的力度,提高其蓄水能力,另一方面要对农业灌溉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换代,做好“最后一公里”建设,提高灌溉能力,使灌溉用水效益最大化。同时,继续深入推进“两大民生水利工程”,切实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4)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控制污水排放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水质均有很大影响,从历年数据可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年入河污水排放量控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于高耗水行业,加强市场干预,可以适当提高用水收费,同时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中水回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于高污染企业的达标排放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于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征收高额污水处理费,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加强法制管理,对于偷排不达标废水的企业应予以严惩。

(5)加强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水资源安全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既要高效利用,科学管理,还要加大投入,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韩宇平,阮本清.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3,23(2):267-272.(HAN Yu-ping,RUAN Ben-qing.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Safety[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03,23(2):267-272.(in Chinese))

[2] 王小民.二十一世纪的水安全[J].社会科学,2001,(2):25-29.(WANG Xiao-min.Water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J].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01,(2):25-29.(in Chinese))

[3] 尹志杰,管玉卉.南京市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6):16-18.(YIN Zhi-jie,GUAN Yu-hui.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n Nanjing City[J].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2010,28(6):16-18.(in Chinese))

[4] 许成娟,梁川.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1):161-165.(XU Cheng-juan,LIANG prehensive Water-quality Security Evaluation of Songhuaba Water-resource Protection Zone in Kunming[J].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2,12(1):161-165.(in Chinese))

[5] 张臻,王龙昌,杨松,等.基于AHP法的四川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4):213-218.(ZHANG Zhen,WANG Long-chang,YANG Song,et al.Study on the AHP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J].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2009,27(4):213-218.(in Chinese))

[6] 曾现进,李天宏,温晓玲.基于AHP和向量模法的宜昌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6):200-205.(ZENG Xian-jin,LI Tian-hong,WEN Xiao-ling.Analysis on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Yichang City Based on AHP and Vector Norm Method [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36(6):200-205.(in Chinese))

[7] 贡力.基于WPI的水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9):4-7.(GONG Li.Evaluation System of Water Security Based on Water Poverty Index[J].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2010,(9):4-7.(in Chinese))

[8] 孙毓蔓,夏乐天,王春燕.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人民黄河,2010,32(10):74-75.(SUN Yu-man,XIA Le-tian,WANG Chun-yan.Nanjing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Research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Yellow River,2010,32(10):74-75.(in Chinese))

[9] 邵东国,杨丰顺,刘玉龙,等.城市水安全指数及其评价标准[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1):122-126.(SHAO Dong-guo,YANG Feng-shun,LIU Yu-long,et al.Urban Water Security Index and Its Evaluation Criterion[J].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1(1):122-126.(in Chinese))

[10] 史正涛,刘新有.城市水安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城市规划,2008,32(7):82-87.(SHI Zheng-tao,LIU Xin-you.Progress and Trend in Urban Water Safety Study[J].City Planning Review,2008,32(7):82-87.(in Chinese))

[11] 王淑云,刘恒,耿雷华,等.水安全评价研究综述[J].人民黄河,2009,31(7):11-13.(WANG Shu-yun,LIU Heng,GENG Lei-hua,et al.Research Review of Water Security Assessment[J].Yellow River,2009,31(7):11-13.(in Chinese))

[12] 史正涛,刘新有,黄英,等.基于边际效益递减原理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方法[J].水利学报,2010,41(5):545-552.(SHI Zheng-tao,LIU Xin-you,HUANG Ying,et al.Evaluation Method for Urban Water Safety Based on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10,41(5):545-552.(in Chinese))

[13] 李祚泳,汪嘉杨,王文圣,等.基于广义对比加权的水安全综合指数评价[J].水资源保护,2009,25(4):5-11.(LI Zuo-yong,WANG Jia-yang,WANG Wen-sheng,et prehensive Index Assessment Method of Water Safety Based on Weighted Method with Generalized contrast[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09,25(4):5-11.(in Chinese))

[14] 刘昕.区域水安全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LIU Xin.Research on Regional Water Security Assess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D].Shanxi: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1.(in Chinese))

[15] 丁恒康,李祚泳,汪嘉杨.基于熵变加权法的水安全综合指数评价[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0,25(3):312-316.(DING Heng-kang,LI Zuo-yong,WANG prehensive Index Assessment of Water Safety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Coefficient Method[J].Journal of Chendu Unive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0,25(3):312-316.(in Chinese))

[16] 黄英,刘新有,史正涛,等.复杂系统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研究——以城市水安全为例[J].水文,2009,29(2):45-49.(HUANG Ying,LIU Xin-you,SHI Zheng-tao,et al.Study on Assessment Methods of Evaluate Indexes for Complex System:Taking Urban Water Safety as Case[J].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2009,29(2):45-49.(in Chinese))

安全评价分析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作为一种动态性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方式,其目的就是根据电力系统的现实状况,查找、预测出已有或者潜在危险因素,并提出确实有效的解决策略和预防方法,以此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决定其需要建立建立科学、可行、完善的体系。从目前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应用现状来看,评价方法较多,如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危险指数评价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等等,需要结合电力企业实际,合理的选择以上方法,同时要正视目前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所存在的问题,以便采用更加合理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方案。

1.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存在问题分析

根据笔者经验总结,认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安全管理评价认识不正确。在电力企业中开展安全管理评价工作实际上存在阻力,人员思想的阻力对安全管理评价的正常开展影响最大,个别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评价认识不高、轻视甚至不能正确认识,认为安全管理评价没有意义,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同其它企业进行横向比较专家评价定量分析结果,这就影响了评价的真实性,客观上可能会存在虚假。

(2)安全管理评价要素不准确。按照“设备、入员、环境、管理”系统工程学理论,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应将设备的安全性、人员的安全性、作业环境对安全的影响、管理对安全的影响作为构成系统总体的安全管理评价要素。现行的安全管理评价方法在电力企业设备这类“硬件”安全管理评价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对人员、环境、管理安全评价以及与此相联的系统总体安全评价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评价的对象、内容、方法、指标等。不能简单地用评价系统中全员的安全教育状况来表征人员的安全性,而应该把重点转移到人的系统安全知识和经验、人的安全决策能力和安全机制、人的安全行为和安全心理活动等方面。

(3)安全管理评价内容不全面。按照系统工程学理论,电力企业均为人机环境系统,企业所进行的每一次生产活动是一个过程,对其安全评价,不能用相对静止的状态去评价,而应该考虑过程,辨识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过程的危险因素,进行危险点分析,排查存在的隐患,不断地持续改进。现行的安全评价方法,仅是在某阶段进行了定性或定量的识别得出的评价结果,看到的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差距,评价的内容不全面,特别是安全管理和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工作状态的变化、环境的改变,其结果会发生质的变化。

(4)安全管理评价运作不合理。现行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评价工作,大多数企业建立了安全评价领导机构、专业小组,负责安全评价的指导、检查工作。从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各个级层欠缺在安全管理评价方面相关的工作经验、知识水平和能力,各级职责的区分不够明确,管理层指导监督、检查、指导的力度不够,各专业安全管理评价工作的开展不均衡,对评价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到位,影响了安全管理评价的实际效果。

(5)安全管理评价重点不突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的查评依据都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等,评价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电力企业所有的工作范畴,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而在企业进行安全管理评价时,由于岗位差异、工作条件不同、查评工作时间、员工认知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全面、及时、准确评价。

(6)安全管理评价过程不闭环。安全管理评价工作,过程求真实,结果求整改。在电力企业中开展安全管理评价,其评价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查出设备、人员、环境、管理四方面的真实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资金,落实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认真进行整改,逐月排查总结,不断持续改进,促进安全生产。电力企业应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组织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及措施,以隐患排查为主线,逐月监督整改完成,保证安全管理评价收到实效。不进行整改,就失去了安全管理评价的全部意义。

(7)安全管理评价深度不够。从现行评价方法来看,无论是企业自评价,还是专家评价,安评人员大多都是根据规程、安全措施等查评依据,对评内容进行“是否符合标准”的定性判断,对安全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安全因素的状态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等问题缺乏定量分析。只做定性评价,评价结果不能量化或量化不准,对系统危险性描述缺乏深度,这对于安全管理评价报告的准确性和整改工作的安排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对企业安全有严重影响的项目上,要进行排查、辨识,重点查评,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准确的定量分析。

(8)安全管理评价时效性不足。从安全管理评价的时效性来看,现行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自评价每年一次,专家评价3~5年一次,对企业安全状况的分析、掌握存在很大不足,电力企业生产过程持续进行,设备、人员、管理、环境不断的处于变化之中,安全状态时刻发生变化,现有安全管理评价不能很好的排除事故隐患,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点,安全管理评价形式大于效果。

2.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应用分析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必须综合把握设备、人员、环境、管理等因素,成立专业评价组织,确定完整性的评价内容,从班组、部门、企业、专家四个层面进行开展实施常态化的评价和动态化的评价。

2.1常态化评价应用分析

常态化评价分以上四个层面实施:(1)班组层面。辨识、排查新的隐患;按照部门分解评价项目进行安全管理评价:排查上一阶段隐患整改情况;班组能解决的问题做到边排查、边整改;班组评价必须逐项逐条地排查,防止漏项; 部门对班组评价结果应抽查,防止不严格执行评价标准要求,评价不全面不准确,走过场。(2)部门层面。按企业下达隐患整改计划安排落实整改;审核上报班组上报的隐患排查结果;按照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办公室分解评价项目进行安全管理评价:检查班组开展安全管理评价情况;部门安全管理评价必须对照《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标准》将公司分解到部门的项目逐项逐条核查,防止漏项。(3)企业层面。组织企业开展安全管理评价工作:逐月汇总、分析隐患排查情况;逐月下达安评整改计划;评价安评整改情况;企业在审核评价时,应根据《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标准》按专业、类别汇总分析;企业应对二级机构和班组的查评结果应进行抽查,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及评价要求,按比例抽查。(4)专家层面。针对电力企业开展安全管理评价:复查企业开展安全管理评价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专家评价要做到公正合理,深入查评,找准问题,分析诊断;本着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帮助企业分析诊断问题,协助制订整改措施。

总之,在常态化评价实施中要做到把握要素、合理运作、重点突出、过程闭环、保持深度、内容全面等关键点。

2.2动态化评价应用分析

电力企业安全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所以需要一些采取安全管理动态评价措施。

(1)安全管理评价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安全管理评价强调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注重通过这项工作改变安全管理的理念,适应安全生产的发展要求,通过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取得好的效果。因此,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评价工作中,应认真开展安全管理评价的宣传和动员,提高企业员工特别是基层班组人员的认识,鼓励通过安全管理评价发现安全生产各类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使安全管理评价工作通过员工的自觉行动深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之中。

电力企业应对评价专家加强管理,建立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和审核,保证专家库成员符合安全管理评价工作要求;专家评价的组织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时间、评价计划等,应结合企业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专家组成员在评价过程中要与企业广泛交流与沟通,在重大问题的评价上应取得一致意见;专家评价操作计划书、评价报告要符合规范化要求。

(2)安全管理评价标准和内容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安全管理评价内容应覆盖与企业安全生产有关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且评价内容应随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不断完善和更新。同时,安全管理评价内容应包含上一轮评价时提出的需要重点整改的项目,并应报据上一轮评价工作的完成情况对评价内容进行补充、更新和完善。

(3)安全管理评价工作应实行闭环动态管理。安全管理评价是循环渐进的过程管理。电力企业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管理评价内容,按照“辨识、排查、评价、分析、评估、整改”的过程循环推进,即按照评价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或专家评价,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危害程度对存在问题进行评估和分类,按照评估结论对存在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循环,以实现持续改进和推动。

(4)注重和推动安全管理评价的优化和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注意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结合安全管理评价实践,做好规章制度的修订及完善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生产实际密切契合的安全管理评价动态管理体系,全面提高该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有效性,既是安全管理评价方法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结语

文章针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性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应用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由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还需结合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实际,选择合适的全管理评价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志娟.电力企业安全评价刍议[J].水利电力机械,2007,(8).

安全评价分析篇8

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备受世界各个国家主体的关注,增加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我国当下也增加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关注度。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监测和评价方法,主要借鉴了Monsanto公司安全性评价方式,对食品基因想要展示的蛋白物质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评价。对于非预期影响分析,可以利用对选择和差异性的分析,来展开预期的分析作业。 

1、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理论依据 

实质相同性这一理论原则是在1993年初期,OECD经济机构给出,来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利用这一理论依据增加安全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假设一各种类的转基因产品,和以往的相同类型食品进行对比,包括对其特点、化学元素、营养元素、霉素的含量与动物需要的食品相同,进而这一食品就具有相同性。实质相同性这一理论依据给出,这一新食品的产生和非转基因食品对健康的积极影响是相同的。对于非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进行实质相同性安全的评价,假使仅仅认为一个新形式的转基因食品和当下相同食品没有相同性质,就判定其为不安全食品,这一评价缺少科学依据。因此,在进行食品的安全监测活动时,首先要对新食品的特点和表征进行检测,依据新食品的化学元素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等等,对其进行研究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要增加对新食品的掌握度,看其是否需要进行动物实验,判断其是否需要立体分析和研究。对于转基因食品来说,不是全部的视频都需要开展动物实验,进而对其进行评价时,依据个别案例为基础进行即可。假如 转基因食品需要展开动物实验,那么对于动物实验的 任务目标和构建设计要极为谨慎和细致。 

2、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式 

2.1 Monsanto公司安全性评价方式 

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存在众多转基因企业,Monsanto公司就是美国一个较大规模的转基因公司,其具备先进的科学评价体系,具有众多评价经验,因此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可以节借鉴和吸取美国Monsanto公司安全评价方式的优势。Monsanto公司安全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其一,首先要对食品基因想要展示的蛋白物质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评价。其二,对于非预期影响分析,可以利用对选择和差异性的分析,来展开预期的分析作业。把基因食品的主要营养元素和对应的非转基因食品进行对比分析,把分析的数据和结论进行整体和保存。其次面对现有的视频主要营养元素进行分析,把分析的数据和结论,与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其营养元素是否合理。抗氧元素的数据和信息也要和当下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和分析。来判断内源毒素是否发生变化、对食品加工环节、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和对比,来保证检测的系数可以在当下范围内展开应用。 

2.2 Monsanto公司健康显示检测 

对健康显示检测。通常来说。进行这一监测作业时,主要是利用商业化饲养模拟,在实验环境中,对家禽和动物进行喂养。假使这一食物是人类需要食用的食品,则可以把这一食品进行大于人们营养吸取量的25倍,来对加大鼠的饲养。对于不同种类的大鼠。不同组别可以开展四个星期的喂养作业。在进行全食物喂养时,由于家禽对食物的变化没有极大感触,进而对其健康度的监测,可以利用每天的观察,动物的体重、动物食品的需求低量、动物的营养元素含量等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动物的进行全面的检查。假使在为动物进行身体检查时,发现动物安全存在隐患,其出现身体异常现象,则在实际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动物器官的重量、观察动物的血液安全性、观察其临床反应、观察动物的组织病理等等方面的变化。 

2.3 至敏性的评价方式 

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研究和分析,假使其具有蛋白质,并直到蛋白质的来源,则可以利用SDS-PAGE进行免疫作业,在其发生免疫反应后,对其进行至敏性的检测,把至敏性和吸着剂进行整合运作,保证其产生抑制反应。在发生反应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假使监测结构呈现阳性特点,则可以继续进行皮刺监测,进行双盲监测。如果其监测结果为阴性特点,则可以给出:这一食品种类,对人们的安全和健康没有威胁,是人们可以使用的转基因食品。 

3、数据信息库的运用和不同形式动物模型应用 

数据信息库的运用和不同形式动物模型应用具有实际意义。其一,数据信息库的运用。对于数据信息库的应用,首先其可以给出食品的营养成分等等基本信息,利用数据库中不同信息和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评价,判断其食品中含有的营养元素与毒素是否具有差异和变化,对于食品的营养元素与毒素的变化和差异性的判断,也要考虑其成分的变化范围,在保证营养元素和毒素数据和信息有效性的同时,利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来对其元素的成分进行检测和评价。其二,不同形式的动物模型的应用。其主要包括两种主要形式:活体模型和立体模型。利用活体模型和立体模型来对食品与微生物的我安全进行评价具有实际意义国外食品监测机构,其在利用活体模型和立体模型来间评价时,主要是构建了众多哺乳动物的消化体系。其对于大鼠模型的构建较多,这也是当下不同国家主体较普遍现象。对大鼠进行模型的建立,不仅可以对其细胞的幸存率进行研究,也可以对大鼠的移植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增加了对动物主体的生物特征和遗传体系的研究。 

结论: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性问题的频频出现,使得当下社会极为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面对这一形势,要增加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关注度,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检测,对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在利用数据信息库的和不同形式动物模型来进行转基因食品监测和评价时,对于数据和信息库来说,其主要是利用数据库中不同信息和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评价,判断其食品中含有的营养元素与毒素是否具有差异和变化,对于食品的营养元素与毒素的变化和差异性的判断。对于不同形式动物模型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利用活体模型和立体模型来对食品与微生物的我安全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祁潇哲, 黄昆仑.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 15(4): 14-19. 

[2]钱迎倩. 转基因作物的利弊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11, 15(5):7-11. 

安全评价分析篇9

关键词:安全评价;旅游饭店企业;绩效;现状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53-05

引言

安全评价概括地讲,就是综合运用安全科学原理和相关科学的方法,特别是系统科学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或危险性)进行分析、辨识和度量,预测和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寻求最佳对策,使系统达到事故率最低、损失最少、安全投资效益最高的最佳安全状态[1]。安全评价工作在中国开展时间不长,但该项工作的实施为中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许多学者对多种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

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饭店企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开展旅游饭店企业安全评价工作无论是对推进旅游饭店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还是为适应今后旅游饭店运行的高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已是现代旅游饭店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3~4]。但由于安全评价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晚,仅有一些学者对城市旅游地、旅游栈道、旅游生态安全、滨海旅游地等做了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评价体系,因此,在实施过程当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5~8]。

为进一步了解旅游饭店企业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实际状况,笔者对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等九个地市的178家旅游饭店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其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的现状及所取得的效果。同时,针对目前旅游饭店企业安全评价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旅游业有关部门推进安全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9]。

一、调查方法、对象及研究内容

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2.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宁德、莆田、漳州、龙岩、三明、南平等共九个地市的178家旅游饭店企业(均为星级饭店)。

3.调研内容:包括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工作的接受程度、旅游饭店企业开展安全评价的目的、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所取得的效果,主要表现为旅游饭店企业在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工作的接受程度

根据调研的统计数据显示(见图1): 57.6%的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的接受程度的态度为很重视,25.3%的

图1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工作的接受程度

注:1为很重视;2为重视;3为无所谓;4为没有意义;5为很没有意义。

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的接受程度的态度为重视,只有0.8%的旅游饭店企业对于安全评价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表明大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已认识到安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重视安全评价后的整改工作。

(二)旅游饭店企业开展安全评价的首要目的

对安全评价首要目的的调研数据选项,图2的数据显示:(1)45.7%的旅游饭店企业认为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是为了提高安全水平,说明福建省大部分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旅游饭店企业自身的安全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2)10.4%的旅游饭店企业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来开展安全评价的,19.1%的旅游饭店企业是由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安全评价的。

两个方面都显示出了福建省仍有很多旅游饭店企业是由于来自政府方面的强制政策而不得不进行安全评价工作,体现出有些旅游饭店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工作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还有部分饭店企业是由于市场竞争需要而进行安全评价工作。

(三)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

图3的数据显示了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提出的对策是否可行并有针对性,所占比例为44.7%。这说明在安全评价工作中,旅游饭店企业最为关注的还是所实施的评价是不是真正有利于旅游饭店企业自身的发展,这是旅游饭店企业安全意识提高的一种表现。(2)危险、有害因素能否辨别全面,所占比例为30.5%。这说明一些旅游饭店企业比较重视安全评价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且希望能够发现并解决所有的安全隐患。(3)评价报告能不能被通过的问题,所占比例为19.2%。这说明一些旅游饭店企业担心自身的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等硬件和软件达不到合格水平,从而会影响这些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4)安全预评价及评审所用的时间长短问题,所占比例为5.6%。因为安全评价工作完成后才能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评价报告一旦没有通过,旅游饭店企业就不能进行正常生产活动,因此,评价所用的时间太长,也会相应地影响旅游饭店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会给各方面带来很多恐慌。

(四)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所取得的效果

1.安全评价前旅游饭店企业的安全状况。对这一部分数据,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为169份。图4显示,进行安全评价前,绝大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存在一些隐患,所占比例高达74.5%,

图4安全评价前旅游饭店企业的安全状况

注:1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2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3为安全状况良好。

其中有10.2%的旅游饭店企业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只有15.3%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状况良好。因此,可以看出福建省旅游饭店企业总体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为此,非常有必要对旅游饭店企业运行进行安全评价工作,这不仅是对旅游饭店企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也是对旅游饭店企业自身安全运行负责。

2.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后取得的效果。

(1)企业对饭店地址选择、运行方案调整情况(如图5所示)。

图5数据显示:通过安全评价,绝大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对饭店地址选择、运行方案进行过较大调整,所占比例为79.1%,说明旅游饭店企业本身确实存在的问题很多,需要改进;有部分调整的饭店企业占13.7%。通过旅游饭店企业的反馈意见获知,7.2%的旅游饭店企业是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饭店地址选择、运行方案也很完整,所以这部分旅游饭店企业没有进行调整。

(2)提出的对策措施在项目初步设计时的整改情况(如图6所示)。

对这一部分数据,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为164份,其中对提出的对策措施在项目初步设计时全部落实的旅游饭店企业有128家,所占比例为73.8%;部分落实的有36家,所占比例为26.2%;没有不落实的旅游饭店企业。可以看出,旅游饭店企业通过安全评价后,基本落实了评价机构所提出的对策措施,整体状况趋于良好。

(3)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水平、事故发生频率方面的改进情况分别(如图7、图8、下页图9所示)。

由上页图7、上页图8、图9可知,旅游饭店企业在实施安全评价以后,在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安全设施方面,有55.4%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设施改进很大,44.6%有所改进,说明旅游饭店企业很重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投入了大量资金;(2)安全管理水平方面,48.3%的旅游饭店企业在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改善,51.2%的旅游饭店企业有所改善,0.5%的旅游饭店企业没有变化,说明旅游饭店企业在投入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很重视软件水平的提高,重视培养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3)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方面,43.7%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明显减少,39.9%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有所减少,总体状况趋于良好,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还有16.4%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依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对该现象,通过在旅游饭店企业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中,可以得出产生这种现象的两个原因:一是个别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依旧多发,安全运行状况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二是部分旅游饭店企业本身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安全运营条件,采取了完备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评价前后均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五)安全评价机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调查数据,收到的有效数据为172份。由图10可知,旅游饭店企业认为安全评价所存在的核心问题是评价机构的收费问题,被调研的饭店企业反映所占比例高达60.8%,因为由此直接给饭店企业带来的是所要承受的经济负担,这一方面反映最为强烈的是中小规模的旅游饭店企业。其次,就是评价结论流于形式,所占比例为17.4%。

目前,许多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时总是使用单一的模板格式进行安全评价报告的写作,而很多法律法规标准可能根本不适用于某些旅游饭店企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

还有部分旅游饭店企业认为,评价机构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评价机构所评价的内容与星级饭店的实际情况脱离,评价人员的服务态度差等,这些不利因素也会影响旅游饭店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被调研的旅游饭店企业所反映的问题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周期时间太长,能否提高评价机构的办事效率以免影响旅游饭店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二是应适当地增加评价机构的数量以扩大其竞争的力度,以更好地为旅游饭店企业自身服务。

三、对策与建议

从对福建省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绩效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福建省还有相当数量的旅游饭店企业对饭店的安全评价工作的认知度不高;不少旅游饭店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并不是出于自愿接受安全评价工作。但是鉴于中国旅游业安全的严峻形势,在现阶段,还必须要按照政府的强制政策和法律法规来推进饭店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笔者针对安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收费偏高。突出反映在很多中小规模的旅游饭店企业(尤其是经济性饭店),所收评价费用给一些旅游饭店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建议国家旅游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安全评价收费标准指南,使旅游饭店企业在预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增强其透明度。同时,考虑到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建议可以把权力下放到各个省份,根据该省份旅游饭店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安全评价收费标准细则。

2.安全评价耗时较长。安全评价耗时较长影响旅游饭店企业的正常运行时间,安全评价机构在保障安全评价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评价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烦琐的安全评价程序,避免影响饭店企业的正常运营。

3.安全评价间隔周期短。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反映安全评价比较频繁,且评价内容非常琐碎,应考虑在保证安全水平和安全性能的基础上把安全评价间隔周期适当延长。

4.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反映某些专业安全知识和问题在国内缺乏技术精湛的专家,应该增强对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技术能力。

5.安全评价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表现在安全评价机构方面,对此,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的安全评价机构都应该加强对饭店安全评价工作的宣传活动,使安全评价工作深入人心,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提高旅游饭店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6.安全评价报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应该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比较,避免分析、预测危险、有害因素单元时发生漏项等。

结论

1.旅游业的安全评价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安全评价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通过开展饭店安全评价工作,旅游饭店企业在安全运营意识、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安全事故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2.目前安全评价工作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收费偏高、安全评价耗时较长、安全评价间隔周期短、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安全评价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安全评价报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等。

3.旅游业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国家旅游有关部门应制定系统规范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旅游安全评价工作。如尽快制定和出台《旅游安全评价条例》等法规文件,使旅游安全评价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从而促进旅游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评价:第3版[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成连华,李树刚,林海飞.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66-69.

[3]P.Lois,J.Wang and A.Wall.Formal safety assessment of cruise ships[J].Tourism Management,2004,(1):93-109.

[4]Perry W.Hystad,Peter C.Keller.Towards a destination tourism disaster management framework: Long-term lessons from a forest fire disaster[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151-162.

[5]王丽华,俞金国.城市旅游地旅游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2):85-89.

[6]李若凝,王晶,程柯.云台山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75.

[7]赵莹雪,郑海燕.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初探[J].商业时代,2008,(28):101-102.

[8]宋建学,袁英保,刘.旅游栈道安全评价技术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129-132.

[9]樊晶光,王宝,等.660家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绩效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2):45-49.

Analysis on the Safety Assessment Performance in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

――A Case Study of 178 Star Hotels in Fujian Province

GAO Ling,JING Xiu-yan

(Tourism Department,Minjiang College,Fuzhou 350108,China)

Abstract:To further improve the safety assessment work and to learn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safety assessment in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178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 from all sections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Based on the safety situation of those hotel enterprises before safety assessment,the project site selection situation,the process adjustment situation and the measure correction situation during tourism safety assessment,and the improvement situation in safety facilities,safety management ability and accident frequency after safety assessment,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implementing safety assessment in hotel enterprises was obtained.Besides,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safety assessment were pointed out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 measures were presented in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 of Fujian province.

安全评价分析篇10

关键词:安全风险 石油化工 设备 评价 方法技术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提供较大的动力,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定。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石油供应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维持国家石油的安全及时供应,是确保我国有充分的能源供应的前提,作为我国的能源巨头中国石油,应当强烈意识到现代化石油供应的重要性,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一、石油化工实现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我国的供油网络设备覆盖整个中国,许多为无人区,如石油化工设备受破坏,要进行修复,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未及时发现,将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并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要确保这个庞大的网络正常传输,风险评价是针对危险源发生的概率和危险发生后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从而能够合理运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条件,采取最为合理的措施,达到最为有效地减少风险的目的。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面临多方面的困难。由于石油化工设备需要在确保安全风险运行的前提下才能运行,延长设备的连续开工时间以降低生产成本,采取技术措施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可以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程度。 因此,风险评价结果是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的依据。对于风险评价的结果,不是风险越小越好,因为减少风险是以资金、技术、劳务的投入作为代价的,通常的做法是将风险限定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水平上,去研究影响风险的各种因素,经过优化,寻求最佳的措施方案。

二、石油化工设备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是事先将要检查的项目,以提问的方式编制成表,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要结合关事故资料,原则是要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

2.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通过系统、详细地对工艺流程和操作进行分析,评价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影响。基本分析步骤是:选择一个工艺单元或操作步骤,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设计意图找出工艺过程或状态的变化 研究偏差所造成的结果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

3.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通过识别石油化工单个设备或单个系统,确定分析项目和边界条件,说明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建议风险控制措施。

4.故障树分析

将导致石油化工设备事故的逻辑关系列出,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通过对这种模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通过最小割集的计算,找出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

5.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以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放出能量的危险性潜在能量的“物质系数”,把操作条件和化学反应的特殊过程危险性等作为追加系数加以修正,计算出“火灾爆炸指数”,并根据指数的大小计算暴露面积、财产损失、停工损失等事故损失后果,对损失后果进行分组,再根据不同的等级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三、石油化工设备安全预防性维护措施

1.维护设备的生命周期和预防性

结合维护经验,对设备进行生周期成本分析,测算设备生命周期,量化设备维护管理,在设备故障发生前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维护检修或更新。

2.加强设备检、维、修管理工作, 尤其是设备选材和运行状况

稳定原料性质,提供平稳的床层温度和催化剂线速;严格控制水质,定期排污;严把安装质量关,降低应力水平;严格遵循加热管道的焊接规程,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加强工艺指标管理,严格执行内外取热操作规 程操作,严禁干烧。

3.采用数字化监测系统

数字化监测系统的类型有:光电液压等传感器、数字化图像处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数据传输网络、等.全新的数字监测管理模式,具有快速处理数字信息抗干扰能力,而且发挥了宽带网络的优势,可以对管道监测系统远程、实时、集中、全面的掌握,通过全面的监测,将前端管道的参数通过网络摄像机视频采集、流量测试设备,通过网络摄像机的数据通道一起转换成 IP 数据包,将数据通过解码器将视频显示出在电视墙或大屏幕上,后端可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对无法预知不定时活动区域,采取移动侦测,对有语音监控需求的环境,准确、有效地处理和控制关联事件。对于数据传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选择,如果设备的空间跨度大,可以采用无线网络的方式。

4.加强技术管理,优化操作方案

加强三旋运行监控: 在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三旋压降正常为13k p 左右。石油化工设备实行二级维护,一 级维护是全员维护,设备按区域承包到人。重要设备在一级维护基础上实行二级维护,每周一次,由区域主管工程师负责,检要设备运行状况,监督一级维护的 维护质量,并进行可预见性维护及故障处理;对重大关键设备再实行每月一次的特别护理。实行分级维护可以使维护人员的职责明确,突出重点及关键设备,提高设备维护水平,减少石油化工设备运行故障的发生。

综上所述, 石油化工设备的风险防范及技术措施, 对生产系统中的各种危险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对系统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确定重点管理的对策和范围, 预防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并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程度。对在改扩建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 不但在石化行业, 而且在其他化工行业也是可行的, 这样使管理者掌握系统的安全状况, 修订、完善安全规章制度, 完善防灾设施和组织,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无疑是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爱显,张煜.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设计安全[J].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4.

[2]白永忠,党文义,刘昌华. 特大型石油化工装置间安全距离[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