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02:29:52

共享经济论文

共享经济论文篇1

关键词:共享发展;理论蕴含;实践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我党进行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融合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完善。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上的精神食粮,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1 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发展理念中融合社会发展创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共享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现代社会发展新观念[1],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享、文化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是社会主义事业逐步完善和发展的思想引导,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共享发展的理论蕴含

(一)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共同的富裕,促进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将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发展上。共享发展是我国在社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理念的逐步完善,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发展,共享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发展伟大目标的进一步诠释。共享发展中强调实现社会发展中不同生活环境中人民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例如:某地区对我党提出的发展理念进行深入学习[2],积极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该地区干部带头人带领干部对当地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进行慰问,及时帮助该地区生活生产中有困难的民众解决困,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

(二)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念相同

共享发展的理论蕴含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念具有相同之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坚持市场经济为主体,政府实施宏观调控。自由竞争理念与共享发展中资源共享理念相同,自由竞争环境打破了传统“垄断”经济下的不平衡发展[3],实现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政策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创造源泉的充分涌流,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保障。此外,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是对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的进一步诠释,并且共享发展的开展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措施更完善,发展目标更精确,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三)与我国政治指导思想相融合

共享发展目标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一方面,是我国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的思想指导。我国政府职能中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保障体系[4],共享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绿色、共享理念对政府职能的发挥具有指导作用,位置政府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是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理论指导。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本质在坚持为人民服务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为人民服务理念,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建设上的理论引导,促进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发展。

(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新

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建设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两部分。共享发展蕴含中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中国古文化能够融入时展元素保留与创新;另一方面,注重对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融合,社会主义社会处于逐步探索发展阶段,合理应用共享发展理念,结合中外古今历史发展趋势,把握历史发展整体趋势,结合马克思辩证唯物历史观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文化建设。

3 共享发展的实践指导

(一)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寻求新途径

共享发函理念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分方面。第一,共享发展理念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坚持自由竞争为主体,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共享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发展提供了指导。例如:近年来[5],我国经济经济发展形式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引导自由竞争中的企业注重产品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引导企业发展与社会新科技手段相结合,实现了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同步经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促进社会制度完善

共享理念中协调、发展与创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而完善提供了新趋势。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设为社会主义的完善了理论依据。共享理念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完善一方面体现在大众的社会意识增强。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使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得到满足,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社会参与程度提高,例如: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活中不文明现象的态度普遍,“从置之不理”向“出言制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意识提高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法制体系更加完善。共享发展理念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中上层建筑逐步完善,社会发展管理体系中与社会发展不相符的理念逐步更新发展,实是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标准也逐渐实现了人性化管理与法制管理想混融合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明确化。

4 结论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加详细的建设发展步骤,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念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余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李志强.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理论阐释与现实建构[D].吉林大学,2015.

[3]龚晓B.哲学的民族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4]储著源.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的历史逻辑与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4.

[5]朱姝.情境翻译与翻译情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共享经济论文篇2

【关键词】 共享;共产主义;共享理念

关于共享思想,列宁著作中并无“共享”一词,也没有具体文章集中概括。但在一些讲话报告中,有“共有”、“共耕”等相似提法。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后,在讲话中对于经济发展成果分配、国家管理和教育文化等关于实现社会财富的共享有较多描述。

一、列宁共享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全体劳动者是共享的主体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指出:“工会‘在用这样的方法保持中央国家管理机关、国民经济和广大劳动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的同时’,‘吸引’这些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俄共党纲指出“普遍吸收劳动者来管理国家”,[1]劳动者主要是指劳动人民,包括工人、农民以及经过改造的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资本家等,这些都是共享的主体。但是共享也是有区别的共享。“我们将特别热心地提拔成百上千的非党人员……但决不提拔那些‘装扮’成非党人员,暗中推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发出的对米留可夫十分有利的指令的人。”[2]并非所有劳动者都能来管理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动摇性的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白卫分子、社会革命党人等敌对的反动的“劳动者”,决不能提拔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这些敌对者必然不属于发展成果的享有主体。

2、各项发展成果是共享的主要内容

经济建设成果是共享的主要方面。列宁领导下的各项经济建设,旨在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水平,照顾各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利益。“首先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方法:实施粮食税,发展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发展小工业。”[3]“经济建设的一切成就都会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4]新经济政策旨在立刻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其生活状况。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从被剥削阶级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人转变。为此,列宁认为一是社会主义政权稳定,保障经济建设;二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产力,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逐渐满足工人、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

政治建设成果是共享的主要内容。“要广泛地吸收非党人员参加工作”[5]苏维埃制度是供工人和农民享受的最高限度的民主制,意味着(最)广大人民的当家作主。共享政治建设成果,就是要实现工人阶级对于国家政权的牢牢掌握,同时在允许的情况下,吸收忠诚的非党工人和农民来参加国家机关的工作,让社会主义下的广大劳动者做国家的主人,集合劳动人民的意愿来管理国家,治理国家。

文化教育的发展是共享的重要方面。提高文化水平是苏维埃的一项重大迫切工作,积极成立了政治教育委员会、全俄扫除文盲委员会等相应部门,提高文化水平,让每个人都能够实际运用他的读写本领。共享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发展成果,培养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代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其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形成自觉地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学习人类的优秀文明和知识财富,用来丰富人民群众的头脑,用文化教育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建设。

二、列宁共享思想关于实现共享的主要途径

1、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要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必然要有可供分享的发展成果,没有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国民经济,要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都属于空谈。“经济建设的一切成就都会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实现农业的发展,[6]就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措施和经济发展形式来实现生产力的提高,丰富工人农民的生活品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2、消除工农工种差异,达到阶级阶层间的平等

消除工农工种差别,使之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者。“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差别,为了消灭阶级,首先就要地主和资本家,其次就是要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工作者。”[7]消除工农差别,消除不同阶层、阶级、工种等之间的差别,达到社会主义下的人人平等,实现所有财富的按劳分配,让工作者都能拥有一定的社会财富分配权利。

3、消除男女性别差异,实现男女间的平等

消除男女性别差异,实现妇女从家庭附属变为独立工作的个人。男女不平等、工种差别、阶级分化等是国家混乱不堪的根源。据此列宁提出了废除土地私有制、工厂私有制,“力使所有劳动者无论党员与非党员,无论男女,都能参加这一经济建设。”[8]要使男女享有平等地工作权利,男女平等劳作,让女人从繁重的家庭附属中解放出来。

4、建立社会保险事业

列宁开创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先河,提出了国家保险最好是工人保险的形式,社会主义国家最基本的任务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1912年列宁指出:“最好的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这种保险”,[9]并论述了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保障项目,保障对象,支付标准,基金来源,管理机构等。十月革命后,列宁签署审批多项社会保障法令,并将人民救济委员会改为社会保障人民委员会,通过政府立法和政府行为来实施社会保障。通过国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以实现全社会的平等,全民享有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三、列宁共享思想的意义

1、对俄国当时建设的影响

列宁的共享思想,实施重点制与平均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俄国逐步建立的社会保险事业,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保证了国家财政的稳定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促进了俄国国家制度的完善,建立了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保障人民委员会,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广大劳动人民的奉献精神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女性的解放、人的解放。

2、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借鉴意义

列宁关于共享思想的论述,实现人民对发展成果的共有共享,是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对于参加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广大劳动者,都能享有苏维埃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成果,同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广大拥护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爱国者都应当享有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分配权力。增强人民幸福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完善,真正实现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平等,相对平均,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全民共享,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享道路,列宁的共享思想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经济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一般社会状态,人民享有的各项权利和不发达条件下的分配原则的论述,以及对于实现共享的一般途径的探索,都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执政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列宁所描述的社会财富分配讲话和论述,都只是在经济极不发达的情况下的描述,未能真正把握共享思想、共享理念的精髓。尤其是消除男女差别、工种差异,这是一种不可能的设想,忽视了人的个性,差异性。新时代的我们,更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以求得对共享理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R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4][5][6][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共享经济论文篇3

[关键词]共享经济;高校教育;互联网;经济学范式

当前,以Uber、Airbnb等一大批共享平台的出现和集体爆发为标志,“共享经济”成为一个新兴的应用经济学词汇,不仅引领了全新业态,实现节约发展,也登堂入室,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学课堂引起争论,成为高校经济学研究的“蓝海”。“共享经济”的出现,是传统经济学教学范式所不曾深入涉及的。基于传统经济学的认识,邻里之间和熟人社会也存在诸如私人信息的分享、书本的借阅、农具和工具的借用等“共享”情形,但受制于“空间―关系”维度,交易只存在于私人可接触的范围,分享只发生在熟人之间,共享经济达到的“跨区域、陌生人分享”的高度在传统观念中不会出现。显然,传统经济学的教学范式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和挑战,需要对“共享经济”的特征和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和认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经济人才。

1共享经济的特征和内涵

①“使用权”为核心。共享经济有时也称为“协同消费”“协作经济”或“分享经济”,“使用而非拥有”是其鲜明的基本特征,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使用”在法制社会中对应的权利就是“使用权”,与传统商品交易中发生“所有权转移”形成强烈对比。使用权发生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社会闲置资源,共享经济对其有效整合是一种帕累托改进;②“陌生人使用”为重要特征。共享经济是以取酬为目的,基于向陌生人提供暂时的物品使用权而发生的一种商业模式。共享经济主要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区别于传统的熟人关系型共享;③互联网驱动是技术性特征。共享经济较之于传统经济,解决了信息和信用的问题,互联网作为技术保障居功至伟。其一,互联网出现使得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可以不依附于传统商业性组织,实现P2P的模式,这一阶段是去中介化的过程;其二,互联网共享平台的出现实现了共享经济的再中介化,但这一次是更高的飞跃:互联网配合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信息传递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显著降低,个人信息的广泛联网也较好地解决了个人征信难题;④信任是必要条件。共享经济为消费者带来的便捷、舒适、节约和绿色等体验皆来自信任。信任需要满足一系列的社会、技术和人文条件。综上所述,“共享经济”涉及:“闲置资源”“使用权”“信息”“信任”和“互联网”等核心要素,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2 “共享经济”对传统教学范式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1)传统经济学的教学范式。首先,传统经济学教学采用的第一个参照系就是供求分析的框架:消费者问题、生产者问题、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利率、汇率等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纳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的纳什均衡发展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在分析上也提出了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其次,第二个参照系就是科斯定理,解决了企业的性质和边界问题。使得我们对政府、公共企业、私人企业和市场的范围和边界有了深刻认识;最后,第三个参照系就是帕累托最优,一切资源配置的最终问题都是公平和效率目标的实现,帕累托改进是实现两大目标特别是效率目标的主要手段和比较基准。显然,在传统经济学教育中明确区分供给和需求,采用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古典两分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讨论均衡和实现帕累托改进是主要内容。但在“共享经济”等新兴经济业态出现后,传统范式如何适应新情况还缺乏研究和探讨。

(2)“共享经济”对传统范式的一系列挑战。①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下,作为“共享”的公共物品的供给需要满足“萨缪尔森提供规则”,却又与私人最优的“戈森定律”相冲突,由于缺乏足够的激励,私人不会提供“共享产品”。共享经济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下既不会发生,也不存在帕累托改进;②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下,陌生人之间存在私人信息,供给方和需求方拥有不对称信息,在非重复型博弈模型下陷入“囚徒困境”,引发信用风险,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严重问题。传统经济学范式要解释“共享经济”需要克服信息成本和合约激励等难题;③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中,解决信息不对称主要靠合约激励和重复博弈,较少涉及技术手段的作用和影响;④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中,“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陌生人信任在一次性静态博弈中无从谈起;⑤“共享经济”的资金模式与互联网金融高度融合,金融学问题存在“买空”“卖空”机制,供求曲线完全水平重合,难以采用供求分析框架。通常认为,金融学问题需要在“无套利均衡”的基准框架下分析。显然,上述挑战在客观上也刺激了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3)共享经济为经济学教育带来的机遇。①高校学生对“共享经济”持乐观态度,在理论学习上存在好奇心,在“创业和创新”的实践中乐于探索。这是因为高校学生是最为活跃的青年人的生活群体,具有群居和集体的特征,天然具有“共享”的雏形和自然发展的土壤,共享经济必然深刻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他们的行为、道德、机遇和发展,以及学校的教育和培养模式都会产生深层次的影响;②共享经济带来了全新的“物权”观念,为学生的经济学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③共享经济培育了学生的诚信品质,提升了课堂育人的效果。

3经济学教学应对“共享经济”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1)加强对“共享经济”的研究,深化对“共享经济”的课堂解释。首先,传统经济学缺乏对新兴业态的解释,实践则远远走在课堂教学的前面;其次,学生对新生事物的热情很高,回避教学或不当解释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共享经济”是在“互联网+”时代中产生的,作为高校教育领域,教师应当顺应时展,积极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在教学中与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也有利于产生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在实践中进行广泛调查。“共享经济”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和观念上的错位,比如:在笔者主持的一项大学生“挑战杯”关于共享经济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仍然看重对物品的所有权,比例是58%,其中男生选择的比重高达66%,显示出更强的占有欲;另外,有20%的同学不了解Uber和“滴滴出行”等典型“共享经济”的企业;同时,有43%的同学会在两年内更换手机等电子产品,但36%的同学对闲置资源的处置是直接扔掉或其他不再利用的方式。显然,这些信息有利于我们改进课堂教学和引导课堂讨论,不经过调查不会发现问题。

(3)改革和拓展传统经济学教学范式。 “范式”一词一方面代表共有的信念、价值和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也指整体的元素,代表了“学科基质”,包括符号、模型、价值和范例。“共享经济”的出现需要在经济学教育中进行符号上的更新,模型上的拓展,价值观念的更新和经典案例的整理和引入。

4结论

高校经济学教育具有一定的范式和特定的语言,但并非封闭和固定的。当新生事物出现时,就会引起对原有范式的不满、质疑和调整,恰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提升了教学质量。“共享经济”背景下,需要高校经济学教育加强对学科范式的研究和调整,在课堂教学和课堂育人两个层次上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恰当的物权观念和诚信品质,促进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双创”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帅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6):69-74

[2]刘源论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分阶段培养模式[J].中国市场,2016(48):167-169

[3]谢水园企业的业务骨干参与大学课堂教学常态化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亚太教育,2016(30):89

[4]谢水园论外贸通关实务课程中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4(22):149-150

共享经济论文篇4

关键词:共享;政府管理;创新;唯物史观

一共享理念的哲学基础

(一)共享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一个基本理论即社会有机体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1]其义是指社会的构成是有机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者同时提出,社会这一有机体在劳动的基础上不断地再生和更新,形成了社会机体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本质上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群体性、有机性。社会系统的生成和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共享性。这一理论是共享理念的重要哲学基础。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取得了瞩世举目的成就,我们多少年来,GDP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我们摆脱了温饱正全面奔向小康。但我们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十八届五中全会之所以提出共享理念,也就是要解决多年来我们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首先,从经济发展形态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形态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同时并存。以长江流域为例,长江上游还有原始社会的痕迹。比如,西双版纳的摩梭人今天仍以“刀耕火种”的原始人的生产工具生产。长江中游还不少地方仍处在农业社会。长江下游大部分省份进入了工业社会,长江入海口,上海浦东则出现了知识经济的萌芽。其次,从社会发展来看,城乡二元结构、贫富差距日益凸显。到2014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达34%以上。挣扎在贫困线的人口达747万余。一方面富人们花钱任性,某娱乐明星一场婚礼花费2亿人民币。另一方面,穷人们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比如,四川凉山州,不少家庭一年的饭桌上只有三次猪肉。这种状况长期以往,社会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再次,从文化发展来看,大部分文化基础设施,如博物馆、电影院、图书馆等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广大的农村地区则黄、赌、毒盛行。因此,从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就意识到共享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从十六大以来,党的许多重要文献都提到了共享的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3年在海南调研时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体现了中央的共享理念越来越清晰。

(二)共享理念彰显了“和”的哲学思想

“和”的哲学思想是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享理念同时也彰显了“和”的哲学思想。“和”就是要解决社会各阶层如何协调、如何共享。纵观我们的传统哲学,最早提出“和”的理念始于《易经》。《易经》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2]。这就是说,人正是从变化着的天道那里秉受了刚柔之性和贵贱之命,因此必须保持“和”的状态。《易经》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人类为什么要树立“和”的理念。“和”是秉受了天地之道,自然重要,如何做到“和”?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明确地论述了“和”的做法:“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在这里,史伯提出“和”的重要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怎样做到和?他认为,要“以他平他”,就是把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或元素相配合,求得不同方面的均衡和统一、“和”就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其后,《中庸》又提“中和”,将和的理念又进一步推向前。《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并提出要“致中和”。“中和”的提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论,一个统治者要想治理好社会,必须要懂得“致中和”。此后,孔子另辟蹊径,从道德方面论述了“和”的范畴。他极力主张“和为贵”,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人格是儒家孜孜以求的完美的人格,儒家学派认为,只有君子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因此,孔子在这里提“和”为君子之人格,实质是提“和”的治国理念。总之,“和”是儒家的治国理念,通过“和”的治国理念,儒学提出“以民为本”、“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治国理想。凸显了儒家的共享思想。

(三)共享理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的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这种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理论是人类思想史家们孜孜以求的完美的社会制度。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家们追求的《乌托邦》,再到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被人类先进的知识分子所信仰,因为社会主义从本质来说,从基本精神来说或从核心价值来说是追求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理论不管其形式有什么变化,它的基本精神是一贯的,即实现人类平等。这一点无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在莫尔的《乌托邦》都有体现。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者尤其做了详尽的论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在《告贫苦农民》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是大家共同劳动,劳动成果供绝大多数人享受,机器和其他技术的应用不应为了少数人发财,而让千百万人受穷。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从本质上看,其核心要求是公平、平等。这一点与资本主义社会有质的区别。这种公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应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首先,从政治层面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政治应该要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资本主义社会,权力是与资本相绑架的,没有真正的平等。其次,从经济层面看,社会主义社会平等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劳动能力实现同等化。这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而人的劳动能力的同等化,则首先取决于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再次,从文化层面看,社会主义社会平等的实现,则取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共享。文化资源不能全部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则黄、赌、毒盛行。最后,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社会平等的实现,则取决于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这里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社会的共享等等。目前,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人民群众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不均等的状况,最根本的表现是:由于行业、地区差别、机会的不均等而导致的贫富分化的日益扩大。

二共享理念的本质要求

(一)社会发展要协调、平衡

共享理念的提出首先是要解决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我国当前从发展阶段看,还是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是主要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发展不平衡的程度早已超过国际警戒线。这种发展模式长此以往是难以为继的。因为事物的发展只有协同共享才能均衡,也才能可持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反复证明,发展一定要协调,才能持续、健康。

(二)人民群众要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理念的提出同时是要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同志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共享理念的核心。实现这一思想,从当前来看,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让所有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都能参与分配、参与发展。共享不是平均,不是不要发展,而是人民群众参与发展的机会均等。

三贯穿共享理念,创新政府管理

(一)理念创新

切实贯彻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执政的方方面面。比如从机关作风看,能不能切实改变老百姓办事求人的问题。这是能否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核心。上世纪90年代,我们说行政体制改革要切实改进机关作风,要改变老百姓来办事脸难看、门难进的问题。现在,老百姓来办事脸好看了,门好进了,但事还是办不了。再比如,我们当下讨论得最多的中国式过马路,为什么为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老百姓的文明素质以外,道路的建设也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一些城市的斑马线,要穿过几个天桥才找得到。等等。再比如,当前,关于中国的经济问题,我们今天都在讨论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我们有没有发现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建设欠账太多。从医疗来看,存在着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从教育来看,存在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这些都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理念发生了一定的偏差造成的。再一个就是政府的效率也非常关键。当前我们全国上下都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实现中央这一精神,政府要激活民间资本,非常关键。如何激活民间资本?效率非常关键。不能够一个证办八、九个月等等。这都是政府行政理念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制度创新

切实实施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的制度框架。具体而言,主要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政府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一定要出台权力清单,要管住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一个政府是否公平、正义决定着社会是否公平、正义,是否和谐。正如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指出的:“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3]

(三)方法和手段创新

善于调动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来进行社会管理。目前,最典型的政府管理创新模式就是苏南模式。在苏南模式中,政府管理实现村企合一。村委会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与企业的主要领导,合二为一。这一种管理模式最大的优越性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共享理念的提出切实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切实体现了我党提出的政治文明的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各级政府政务管理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

[2]彭会资.中国文论大辞典[Z].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495.

共享经济论文篇5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共建共享

一、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文献资源收藏混乱

地方文献工作早在20世纪初就受到一些公共图书馆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十分关心和支持地方文献工作,相继出台了如地方文献呈缴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地方文献工作伴随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而发展。“”时期地方文献工作一度停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出版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地方文献数量急剧增加,在见不到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地方公共图书馆又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以及读者人数得不到基本保证而导致社会效益的下降,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开展,导致了地方文献建设滞后,甚至出现了重复建设以及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二)地方文献资源收藏零散

近年来,随着地方性科研项目在科研立项项目中所占比例的逐年增加,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促使公共图书馆参与到了地方文献的建设中,为地方文献建设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由于公共图书馆经费紧张,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基本上围绕着目标来建设,所以,地方文献建设尚未完全走向系统化。各公共图书馆之间只是普通的平行关系,加之区域的原因,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也比较困难,这就使地方文献资源收藏显得比较零散。

(三)地方文献资源理论水平落后

改革中一度出现的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对地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导致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发展缓慢,这就使地方文献工作出现滑坡的现象。虽然社会在进一步向前发展,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却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同步发展。于是就使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工作都出现了滞后的现象。

(四)缺乏复合型人才

公共图书馆受到本身的基础和历史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意义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图书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功能认识不足,认为公共图书馆工作仅限于为

读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基本的科研参考书,因而忽视了公共图书馆是社会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所以缺乏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缺乏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五)地方文献资源检索系统落后

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建设水平整体不高,网络设备落后。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难度大,这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以及共建共享的进程。公共图书馆基本不能做到对外提供

便捷、开放的先进检索条件,也很难开设地方文献的专业网站,极大地影响了地方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二、地方文献共建共享的策略

(一)加强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

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必须以理论为依据,必须明确统一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概念,准确把握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地方文献资源由于其文献价值,必须建立起研究级以上的文献资源库,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地方文献资源的理论研究和收集整理显得十分迫切。公共图书馆也在加大对地方文献理论研究和征集工作,社会也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

(二)地方文献建设应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地方文献资源的价值不在于文献的珍稀程度,而在于文献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为了保证地方特色文献的系统性,凡是涵盖本地区的政治、历史、民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宗教等方面的信息都应当征集入馆。可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征集相关的文献,除了到书店订购、选购外,还可以通过非正式渠道如资料交换、接收捐赠等方式征集。为了保存地方文献资源财富和保证更多的读者能充分利用这些财富,必须做到地方文献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优。

(三)地方文献建设应与当地经济文化相结合

公共图书馆必须成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要有针对性地选藏本地区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文献。例如,勃利县图书馆紧紧围绕地方经济这个主题,结合近年来勃利县地方经济发展系列活动,以及有关勃利县的历史、文化、人物、地理、风俗等文献的资源正在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并逐步通过网络达到共建共享,为社会提供服务。进一步开展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理论的挖掘研究,为本地区的企业文化提供文献支持。

(四)加强地方文献的深度开发

地方文献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对于文献资源的建设至关重要。信息资源具有动态性特征,地方文献也同样具有动态性。对于地方文献资源来说,并不是一经收集整理为共享文献后就不管了。由于其动态特征,共享信息资源的流动和重组不可避免。已经成型的地方文献资源必须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这样就面临着地方文献的再次加工问题。例如,每篇文献的引用不会随时间而改变,但每篇文献的被引用却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只有了解每篇文献被引用情况,研究才不会重复,共建共享文献的真正价值才得到解决。现在国外的一些文献数据在这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国内的数据库做得还不够。一些公共网站已经列出了被引用的次数,具体被引用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而且其权威性也值得进一步验证。

三、结论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完整地保存地方文献,有效地解决知识经济时代地方文献知识增长的问题;解决收藏单位人、财、物按比列投入的问题,方便了研究者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成哲.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01).

共享经济论文篇6

内容摘要: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具有“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属性,其产权类型表现为“产业集群社区共有产权”,呈现主体多元化、内部非排他性和外部排他性、不可分割性、不可让渡性、模糊性特征。

关键词:集群品牌 集群社区 俱乐部产品 产权

研究背景

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内大量关联企业(供应商、成品商、客商)及支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规制管理机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关于“区域产业集群整体/集体品牌”现象,国外学者多采用“集群声誉”概念术语称之,中国学者多采用“区域品牌”、“集群品牌”等概念术语描述和研究,其科学、严谨的规范术语应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简称“集群品牌”)(吴传清,刘宏伟,2008),它是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所累积的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产品市场占有率等“三度一率”声誉,一般采用“地名+产品通用名”词组表述(如“浏阳花炮”、“金华火腿”、“龙口粉丝”等)。“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中国学者开创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新领域和前沿理论论题,也是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产权等经济属性特征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一般性的界定、描述,尚缺乏学理上的分析、阐释。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

关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学术界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说。中国学者普遍强调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夏曾玉等(2003)最早探讨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形成的“区域品牌”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经济属性特征。此种观点在学术界流传最广。

“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说。首倡“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概念的美国学者波特(1998)强调产业集群发展累积的集群声誉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宋永高等(2008)将“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折衷地表述为“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或准公共产品”、“集群品牌是(准)公共产品”。

“地方性公共产品”说。周云峰(2010)认为 “区域产业组织的整体品牌”(区域品牌)是“公共品牌”,对区域产业组织内的任何成员而言,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区域品牌”存在“私有性”元素,对区域产业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而言,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区域品牌是其所属集团的“私人产品”,从收益覆盖范围而言,属“区域的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将“集群品牌”或“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表述为“公共资源”、“公共资产”等等。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分类理论,上述表述均显笼统、失之准确。

公共经济学根据产品是否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标准,将产品分为四类(表1)。与“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对应的“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准公共产品”又分为“公共资源”(common resources)和“俱乐部产品”(club goods)。“俱乐部产品”是一种介于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俱乐部是由一定数量的成员组成,其成员必须具备某种资格,且遵守俱乐部规则。俱乐部产品仅供俱乐部成员共享,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斥非俱乐部成员共享,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

“产业集群社区”(简称“集群社区”)是产业集群研究者借鉴社会学视域中的“社区”概念(“社区”是指地域相对较小、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比较相似、社会功能相对完整的“共同体”)而倡导的一个新概念。郑广和陈雪梅(2006)根据日本发展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关于“社区是在加强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基础上引导社区成员进行自愿合作的组织”的论述,倡导将产业集群视为一种社区的“集群社区”概念。马斌和徐越倩(2006)采用“社区性产业集群”概念分析研究了民间商会组织在产业集群治理中的作用机制。陈文华(2007)从产业集群治理视角提出了“产业集群:一个具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跨行政区划的产业社区”命题。产业集群社区理论强调,产业集群区域是相关联的集群企业组织、中介组织及居民(具有相关技能的劳动者等)所组成的地域性生产、生活共同体,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激励既是基于市场交易下的利益性互惠合作,也是源于地缘、血缘、业缘等因素以及习俗、信任、承诺等非正式制度安排。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分类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视域中的产业集群社区理论,可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进一步准确地表述为“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简称“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这种表述的优点表现在:一是精准地揭示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准公共产品”之中的“俱乐部产品”属性特征;二是精准地揭示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收益覆盖范围的空间特征―“产业集群社区”。

获得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资格的集群企业均可平等共享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任何成员企业无法排斥其他成员企业享用,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特征。尽管集群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某一成员企业对集群品牌的使用并不影响或减少其他成员企业的享用,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特征。产业集群区域内未获得俱乐部成员资格的集群企业、产业集群区域外的非集群企业均为非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无权共享集群品牌,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特征。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属性特征

(一)代表性观点

与企业品牌的产权归属单一主体―企业所有不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归属多元化的集群成员所有。学术界关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特征存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1.产权模糊说。张屈征等(2003)最早探讨了由某一地区厂商共享的“区享品牌”所具有的“产权模糊性”和“利益共享性”特征,强调为品牌所在地共有的“区享品牌”无明确的权利主体,共享企业不得独占,政府也无权注册。熊爱华(2009)借鉴上述“区享品牌的产权模糊”论表述,从区域产业集群视角探讨了“区域品牌”的产权特点,强调“区域品牌”为区域“公共权利”,产权模糊,区域内相关企业可免费共享品牌使用权和品牌收益,企业不可独占,政府也不可能拥有。从学理的严谨性视角而言,上述“产权模糊说”仅揭示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的部分特征。

2.产权分类说。刘红艳和何慧爽(2009)借鉴产权理论,根据品牌主体性质的不同,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形成的“区域品牌”产权分为政府产权(区域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区域品牌)、社团产权(若干企业联盟组建的区域品牌)和私人产权(龙头企业主导的区域品牌)三类。实际上,后两类“区域品牌”实为企业联盟所形成的企业共同品牌,而非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政府产权(区域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区域品牌)”的表述也不尽科学、严谨。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分析研究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特征的重要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包含所有权(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处置权)、使用权等内容的“权利束”;产权根据归属主体不同分为“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两类(表2);产权的属性特征分析涉及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让渡性和清晰性等方面。

(二)显著特征分析

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属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在产权类型上表现为“产业集群社区共有产权”,产权由集群社区共享共有,其“共有”边界仅限于产业集群区域,排斥产业集群区域外的经济主体共享。因此,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具有一定的“私有性”,是一种“产业集群社区私有产权”,是一种“相对不完全的共有产权”。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产权主体的多元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归属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企业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等多元化集群成员。

产权的内部非排他性和外部排他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集群社区集体性专用权,仅供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企业平等共享,彼此不具排他性,但排斥集群社区内不符合集群社区俱乐部相关准入条件的集群成员企业(非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以及产业集群区域外的经济主体(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享。

产权占有的不可分割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集群社区共享的集体产权,产权专属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组成的产业集群集体而不属于单个集群成员,符合集群社区俱乐部相关准入条件的集群企业均可享用集群品牌,但均无权独占、分割集群品牌产权;产权的不可让渡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而独立存在,具有极强的地域根植性和产业依附性,其产权既不能在地域间进行品牌资产交易,也不能在产业间进行品牌资产让渡。

产权的模糊性。尽管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的归属主体是确定的,但又是多元的,并非唯一,因而产权主体具有模糊性。

结论

概称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积累而成的“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现象,最为科学、严谨的规范术语应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可简称“区域集群品牌”或“集群品牌”。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表述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公共资产”等,均失之精准。借鉴公共产品理论、产业集群社区理论,科学、严谨的表述应为“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 可简称“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借鉴产权理论,可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属性表述为“产业集群社区共有产权”,其具有主体多元化、内部非排他性和外部排他性、不可分割性、不可让渡性、模糊性五大特征。

参考文献:

1.吴传清,刘宏伟.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现象的名称术语规范探讨[J].中国经济评论,2008(1)

2.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

3.Michael E.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venes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6(6)

4.周云峰.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区域品牌供给研究.生产力研究,2010(5)

5.郑广,陈雪梅.集群营销形成与发展探索[J].商业经济文荟,2006(1)

6.马斌,徐越倩.社区性产业集群与合作性激励的生成―对温州民间商会发生机制的社会经济学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06(7)

7.陈文华.产业集群治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共享经济论文篇7

关键词:共享;价值观;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031 ― 03

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明确提出了“共享发展”的概念。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等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全面把握共享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一种融合道德伦理和国家治理思想的先进价值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一、共享的概念及其发展

共享即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他人分享。共享是一种行为、一种精神,更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观,共享源自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共享观念就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凭借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构建生活共同体,凝聚家族成员的力量分工合作,对抗来自自然和其他氏族的威胁。共享是这种共同体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石。人类之所以能够产生与他者协作的内在需求,就是因为共同体生活更能满足自己的利益期待。由此可见,“共享”这一观念自人类社会形成之时就已经出现。同时,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强化。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共享观念是善政的前提。孟子曾区分霸道与王道,前者是注重君王的自身利益,凭借武力统治百姓;后者则是通过仁政关注民生从而使百姓心悦诚服。在《孟子见梁惠王》中,梁惠王曾经向孟子垂询利国之道,孟子答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P2孟子认为,心怀天下、关心百姓疾苦才能成就王道,君王关注自身利益只会导致失败。“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1〕P7~8如果君王自己生活富足而民不聊生,就是君王的失职。实现王道的根本途径在于“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1〕P9其本质在于让百姓共享社会资源、过上美好的生活,共享也就成为我国传统社会善政的基本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把“共享”作为执政的根本。但鉴于认识能力和制度设计的局限,走了弯路。新一届中国领导集体关注到了问题,开始纠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共享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作为所有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不会倒退回“吃大锅饭”计划经济时代,也不会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因为这两种道路要么走不通,要么不符合我国国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1979-2014年经济增长速度为9,7%,2016年的经济总量预计突破70万亿元,物质产品相对丰富,人民群众拥有了共享社会财富的物质条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共享的方式更加趋于多样化。“互联网+”时代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到来。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共享是当今社会的常态。在互联网的许多领域,例如开放式源码、谷歌等,共享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目前国内各种搜索引擎已经成为共享的体现――任何人只要拥有网络,就可以通过百度、搜狗等来搜索引擎获得各种信息,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让众人知晓。又如,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讯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人们通过使用无线智能终端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并处理信息。在这里,共享就是合法分享,共享软件、免费游戏等不受版权法所限制。现在流行的百度云、微盘、360云盘等储存性软件中都有分享的功能,能将人所储存的或者希望传播的信息分享给自己的好友甚至直接公布到网上以供人下载。而在现在流行的微信中也有“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

共享作为一种价值观,已经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一项基本目标,党和国家都在为学会共享、传播共享而奋斗。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把共享作为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顺应时代规律,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把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放在第一位,推动共享发展在全社会的传播,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让百姓共享更多社会财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才有更强劲的动力。

二、共享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强调,要在社会建设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自由。共享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内在逻辑,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就是为了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让人民真正享有发展成果。因此,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之初发出铮铮誓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2〕而ゴ蟮牧煨涿泽东同志更进一步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 〔3〕P495共享共富是共产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执政基础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所规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共享发展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共享发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以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幸福为目的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4〕共享发展正是要解决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问题。经济发展为了人民,当然也就必须依靠人民,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国情、世界发展潮流、人民群众愿望结合起来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迈向全面小康过程中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对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更大指导意义。

价值观是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意识,代表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总体认识和基本理念。而共享作为一种价值观,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共享作为一种价值观,不仅是一种社会共识,而且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诠释了共享的主题。从国家层面看,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国家最终目标在于维护人民的根本权利、巩固人民的主体地位,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提高人民的福祉。从社会这一层面看,共享的终极目的正是为了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它们的实现也需要共享作为支撑。平等是共享的基础。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向往,其重要内核之一就是平等,这是人类社会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天然伴生物,只有平等,才能让人民充分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的平等和权利、机会、身分、资源等不同内容的平等。公正更是与共享息息相关,共享是公正的重要维度。公正旨在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平等的对待并能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用社会主义特有的制度对市场结果进行调整,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和价值期待,扩展人们对社会资源的分享,才能构建实质正义的社会生活。法治作为共享的制度保障,为人民共同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提供法律和制度的支持,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公民层面上来说,爱国是指所有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对于国家历史和国家利益的共享是爱国的坚实纽带。敬业、诚信、友善是要求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遵守这些道德准则,才能更好的实现共享。共享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各司其职、通过个人努力创造价值是敬业的主旨。对社会责任和交往承诺的担当是诚信的维度,只有社会成员都以诚相待、共同遵守社会契约,才能为共享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筑健康的共享通道;友善则可以消弭人际间的隔阂与紧张。将共享的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充分结合起来,把共享作为一种全民认同的价值观,以共享理念引导公共生活、在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利益共享机制,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相互关怀的温暖,让共享成为全社会认同的价值观。

三、依靠群众,用共享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令世界瞩目的。而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得到了提高,但仍存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在民生领域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完善的方面尤为突出。以共享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国家发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帮助困难群众脱贫是共享的重中之重。共享覆盖的不是部分人或多数人,而是所有人。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反贫困工作,迄今为止,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在世界上创造了奇迹。但是,我国有13多亿人口,目前还有60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字不除,谈何“共享”?贫困问题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共享发展的最大障碍。共享与扶贫须并肩同行、相互给力。提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这项目标的提出,源于从48年前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一直不忘初心,始终最牵挂困难群众的坚持。他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坚持扶贫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将会圆满完成。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这个目标,标志着要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任何人都要赶上小康“快车”而不能“掉队”,这是共享发展成果最重要的体现。完成此目标,要层层落实军令状和脱贫攻坚责任,全国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也要伸出援手。无论哪种形式的脱贫,都要以共享发展为思想指导,找准有效的扶贫路径和产业支撑,通过精准帮扶,让贫困地区劳动人口在其所就业的领域人人参与和尽力,在共同建设中创造经济和社会财富,进入小康。否则,国家的GDP再高,一些地方富裕似天堂,贫困者也感受不到,共享的愿望将会落空。

制度是共享的根本保证。让改革红利更好的惠民、实现共享,必须从具体制度安排入手。要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改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构建社会福利体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在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实现普惠、均等、全覆盖。健全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与生产率同步提高以及科学的工资水平上升机制,引导财富资源流向洼地并向底层群众倾斜,使“先富带后富”长效化。共享并不意味着只享受权力,不承担义务。共享的同时要参与共同建设,才能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障碍、保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共享发展源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新要求,代表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体现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共享是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核心。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有条件让全体国民分享更多的财富。共享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现存的贫富差距、把国家实力转化为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但若只共享财富而不创造财富,则无法实现良性循环,因此,发展是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问题的基础,共享需要不断增加的物资财富作后盾。发展是手段和过程,共享是目的和动力。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包含共享的发展,没有发展的共享就成了空谈。〔4〕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决定了共享的质量和效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固然可喜,但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需通过“深水区”改革来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即便经济达到相当高水准,仍要不断前行,不能坐吃山空。

对于公民个人来说,共享并不意味坐等摘果实,并不意味着不劳而获,只有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做到“人人享有”。如果只享受改革l展带来的成果,而不尽力为共享发展做出贡献,发展成果就会减少和流失,共享也不会持久。共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既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获得,也包括他们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成就感的获得。“获得”是一个阶段性的循序渐进的共享过程。人民真正的福祉,也在于螺旋形上升的“获得”。由此可见,共享发展就是用全体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耕耘、播种、浇灌、孕育出更大的发展果实,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全面发展而又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一种价值观既是人作为社会性主体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

〔参 考 文 献〕

〔1〕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全国工商联执委会会议告全国工商界书〔N〕.人民日报,1955-11-12.

共享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信息共享;企业联盟;信息共享效率;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G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032-02

企业联盟是企业间交换、共享或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的自发性活动。一般来说,企业之间建立联盟,是为了通过信息共享来获取互补资源,提高竞争力,达到双赢的局面,而探索企业联盟内的信息共享的理论机制是保障信息共享顺利进行的必要支撑点。

1 企业联盟视角下的信息共享理论

由于联盟中的企业可能来自世界不同的地域,成员企业之间相互不了解,所以必须解决企业间信息不对称、信息冗余和短缺并存、信息的盲目生产和重复配置等问题,从而提高信息的有效使用和共享效率。

当前,很多专家学者倾向于从经济学角度入手,将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研究与福利经济学、博弈论、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和数学模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彰显其实用性和社会价值。

首先,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借鉴福利经济学原理和博弈模型。如:伯克(David A.Burke)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重复博弈模型进行修正,以使“信息福利”包含其中。

“信息不对称”这个词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有效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能有效实现企业联盟内的信息共享。

由于现实社会中,存在大量的普遍的信息不对称,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动态行为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研究方法和其他许多利用数学工具演剧社会经济现象的学科一样,都是从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基本的元素,对这些元素构成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而后逐步引入对其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从而分析得出结果。而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的静态博弈模型,研究信息资源的所有者,通过分析模型,进而说明不管共享集合中信息对共享者价值高低,只要经济行为者通过共享获得的最小收益不小于其承担的共享成本,那么实现的信息共享就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进而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张军和姜建强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解释了信息产品共享产生的原因,构建了一个简易模型,将消费者购买模式与俱乐部共享模式进行了比较,讨论在何种条件下信息产品共享模式是一种“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

其次,为了实现信息高效共享,国内一些专家提出了改进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的理论。如:马费成教授在分析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信息福利的变化情况以及效率损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效率改进的方案和合理的信息资源共享措施。先进教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探讨了基于网络拥塞的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构建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冯秀珍和刘一剑以博弈论为工具,借助KMRW模型,引入监管指数于收益矩阵中,分析实现信息共享的障碍及其原因,提出关注企业成员特性,增加企业成员间博弈的次数,降低成员间不共享信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改进成员间信息共享状况等措施。

2 企业联盟视角下的信息共享方法

企业联盟中信息共享有两种方法:一是发生在联盟内的信息共享。某一成员企业,将信息带盟进行共享,其他联盟成员在联盟内学习和分享资源,从而在联盟内实现信息共享。二是成员企业通过联盟,在成员企业内共享信息。即某一成员企业的信息共享到联盟中,再由联盟转移给其他成员企业,其他企业在外部学习和使用该共享资源。

在企业联盟中,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数据可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其中,结构化数据主要来自于企业经营、生产、销售、财务等过程中的各种实时更新的数量庞大的业务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是企业中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的大量决策信息,可直接运用于企业决策活动中;非结构化数据主要是来自于企业组织和个人的经验数据,对组织决策有重大作用。这些不同的数据类型,为联盟企业快速决策,实现信息共享增加了难度。

王伟等认为,联盟企业间可共享的信息内容有:产品的基本信息、库存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和预测信息、订单状态信息。

企业联盟中信息共享程度,分别体现在作业层、管理层和战略层。其中,作业层信息,一般包括产品品种、价格以及其他有关订单处理的信息;管理层信息包括生产能力、库存状态、供货提前期等;战略层信息包括市场预测情况、新产品的设计信息等。当信息化程度越高,企业研发合作紧密度越高,其信息共享的层级也就越高,信息共享也就越集中到战略层面,联盟企业间相互依赖程度也高,风险降低,从而达到长期互惠互利的目的。

3 企业联盟视角下的信息共享技术

企业联盟是一种较为稳固的社会关系,它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资本,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新技术的资源储备。李随成和杨功庆提出IT能力对信息共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1 网格应用

目前,以OGSA为代表的网格应用就为企业联盟中的信息共享提供了较好的途径。

如:段武明等结合中科院计算所织女星信息网格计划,提出了元数据对象的表示、分类、建立方法;企业信息网格资源的组织管理的机制,讨论了LDAP在信息网格中的应用;在企业信息网格中获取资源的方法;企业信息网格中用户管理、角色管理以及权限管理的策略;以及信息网格访问控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李立、杨放春提出了一种融合网格的下一代网络资源共享模型GRSM,及融合网格的下一代网络资源共享环境GRSEN,解决了下一代网络的资源共享问题,借助于网格技术将下一代网络资源统一封装成网格服务,并定义了虚拟服务和虚拟组织来解决NGN资源共享问题。

3.2 数据挖掘

在企业联盟中,不同的企业的数据集成在一起,通过数据挖掘,形成可供行业或专业使用的有用知识。通过对数据的清理、集成、选择、变化、挖掘,分析数据库中关联函数,从而预测,为企业做出有效信息共享的决策(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挖掘过程图

3.3 云计算

在云计算模式下,计算是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的计算机上进行的。云海中,成千上万的计算机群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并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可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业务数据进行快速处理,进行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处理、挖掘, 可在短时间内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预测分析和技术支持,未来的发展方向,将结合云计算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从业务流程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从海量数据中快速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共享,为联盟企业的商业决策服务,也可以给企业联盟带来了更强的竞争优势。

4 结论

综上,从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对企业联盟视角下的信息共享状况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展望。

(1)重视系统性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联盟中信息共享的面临的关键问题,如:共享的动机,联盟成员信任问题,利益驱动下的博弈模型,对企业联盟中信息共享的控制和优化配置等,确定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基于企业联盟战略视角下的信息共享理论体系。

(2)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企业联盟的信息共享系统框架的研究, 先从已有的信息技术,如开放网格服务结构OGSA等,标准协议,如SOAP、WSDL等,共享平台和系统出发, 综合提出自己的系统结构,应用技术,服务和数据库,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完善框架。

(3)重视与行业应用相结合。从国内外企业联盟集中的行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信息共享与宏观政策与微观用户需求,价格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维盛.区域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D].福州:福州大学,2005.

[2]先进.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冯秀珍,邓雪芬,刘一剑.虚拟团队成员间信息共享的博弈分析[J].情报杂志,2008,(11).

[4]邹文杰.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5]王伟,郑衍衡.基于网格服务的校园信息共享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4).

[6]李随成,杨功庆.IT能力及信息共享对企业间研发合作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08,(7).

[7]段武明.企业信息网格资源共享的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

共享经济论文篇9

关键词:母子公司;知识共享;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员工组织承诺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集团化公司在经济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母子公司的组织形式受到重视。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一个企业只有充分运用自身的战略资源,才能建立竞争优势。21世纪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知识掌握在人才手中,因而,提高整个公司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如今,在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公司迫切期望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组织的竞争力。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这个概念还未广泛传播,但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固然重要,但是其实施过程和效果更是决定其绩效提高的关键(唐贵瑶,魏立群,贾建锋,2013)。

知识共享对于提高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而且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研究,但是关于知识共享对人力资源管理是否产生影响的研究非常少(王霞,2011),而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是一个新颖的概念,研究知识共享是否对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产生影响的文献更是稀缺。

在集团化企业的迅速发展下,子公司员工与母子公司的关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复杂与多元的态势,这种变化也使得员工的组织承诺发生了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即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提升。因此,通过员工组织承诺这一中介因素,研究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对于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为了研究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对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及实现知识共享的可能性;然后,从理论上讨论和界定知识共享和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内涵,并通过员工组织承诺这一中介因素,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理论评述,提出相应的假设。本文的研究模型如下:

1、 母子公司之间实现知识共享的可能性

随着集团化企业的发展,母子公司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已十分普遍。虽然母子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但是母公司通过持有子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实际控制着其重大事项决定权,在实施有效监管的同时,母公司还可以通过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对于子公司来说,需要服从集团的整体规划,自觉接受母公司来自产权方面和集团章程规定的监管,从而确保企业集团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母公司对子公司传递集团目标、文化的过程中,使得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成为可能。与外部市场渠道相比,母子公司在知识的传递、转移和利用方面更具优势,这也是母子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曲孟宇,2012)。从母子公司的成因、发展关系和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都足以得知,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十分必要。

2、 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

关于知识共享的内涵,国内学者林东清认为:组织的员工或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应。由此,母子公司在集团内部通过知识共享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过程,提升组织效能,达成组织目标(沈其泰,黄敏萍,郑伯埙)。Alavi和Minbaeva等国内外学者都曾通过研究指出,知识共享会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是由Bowen 和Ostroff(2004)最先提出的,他们借鉴组织氛围的相关理论,认为组织内员工如果就人力资源实践、措施等方面持相似的感知,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高强度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员工的组织承诺会更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会更显著。

在集团化组织中,通过知识共享塑造的开放的、共享型企业文化,为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信息的高效传递、理解和实施创造了条件。所以,子公司高强度组织氛围的形成离不开知识共享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对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具有正向影响

3、 员工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

组织承诺是个人对组织的参与、忠诚和认同,是一个多维概念,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联系承诺三个维度(Meyer & Allen,1984)。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不只是知识的交流、分享和成员间的相互学习,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塑造出相互交流、学习的文化氛围,从而在子公司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葛林于,2011)。根据组织学习理论,国内学者于海波、方俐洛、凌文辁通过研究表明,在组织学习作用上,组织间学习既可以直接影响情感承诺,也可以通过个体学习影响情感承诺。由此而来,通过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子公司的员工组织承诺随之强化。

Bowen 和Ostroff(2004)提出,人力资源部管理强度包括独特性、一致性、共识性三个维度。其中,共识性是指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普遍认同感。组织承诺作为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感情依赖,是个人对特定组织的认同和参与的相对程度(Mowday,Steers,Porter,1979)。所以,当员工的组织承诺高时,也就意味着员工对组织以及组织中人力管理有着较强的认同感(王震,孙健敏,2011),从而对于提升组织人力资源强度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对子公司的员工组织承诺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3: 员工组织承诺在知识共享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Bowen D E,et al.HRM and service fairness:How being fair with employees spills over to customers[J].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99,27(3):7-23.

[2]Bowen D E and Ostroff C.Understanding HRM_firm performance linkages:The role of the HRM system[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4,29(2):203-221.

[3]Allen,N.J.& Meyer,J.P. Affective,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An examination of construct validity[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6,49(3):252一276.

[4]唐贵瑶,魏立群,贾建锋.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述评与展望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 (4): 40-48.

[5]林新奇著.国际人力资源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26-35.

[6]王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中外企业家,2011(12): 13-15.

[7]林东清著,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7):12.

共享经济论文篇10

关键词: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SWOT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以合理、公平、持续、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基本方式的一种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1]58。在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环境危机日趋严重、区域合作日趋紧密的时代背景下,对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S、W、O、T等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综合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功能、生态保护措施等差异性,有利于加强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可持续发展。

一、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SWOT因素分析

SWOT因素(见表1)分析旨在明确“能够做的”和“可能做的”。如何发挥优势、抓住机会、改变劣势、消除威胁,是实现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内部能力

外部因素 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泛北各方生态资源丰富

*泛北合作机制建立并发力

*泛北经贸合作加强为生态合作提供平台

*生态旅游合作凸显生态利益共享

*次区域合作稳步推进

*R&D投入逐年提高

*各方领导人重视环境问题

*各方积累了一定的环保合作经验 *GDP情结影响泛北各方

*区域各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统筹协调能力不足

*生态利益矛盾影响合作

*合作机制建设有待加强完善

*生态资源争夺激烈

*人口对环境压力巨大

*落后R&D能力

*生态投入比重低

机会(Opportunities) SO WO

*泛北区域环保合作具有共同紧迫性

*环保合作是泛北区域利益结合点

*拓展生态合作领域

*深化合作机制建设

*加强生态实践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注入新活力 ①发展伦理共契与价值共识。

②拓展和深化生态合作机制建设。

③生态合作平台建设。

④加强生态旅游合作等生态合作实践。

⑤拓展生态合作领域。

⑥经贸合作方式借鉴。

⑦生态信息交流。

⑧生态资源开发战略。 ①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战略。

②加强环保合作利益效应。

③区域生态利益协调。

④加强生态合作统筹协调能力。

⑤加大生态投入比重。

⑥提升R&D能力。

⑦生态制度管理。

威胁(Threats) ST WT

*受外部经济、政治、军事介入因素的影响

*利益冲突诱发不稳因素

*领海、领土的历史争端

*民族、政体、文化、宗教的差异和冲突

*一些国家内部政治矛盾激化影响对外合作

*落后产能影响区域生态优化 ①强化泛北经济利益共同体。

②生态利益冲突化解机制。

③历史争端的协商解决。

④文化交流促进价值共识。

⑤和平、公正、和谐的区域环境营造。

⑥生态发展规划。

⑦生态协同利用。 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实施。

②建设生态处置的统筹协调机构。

③缔结生态利益共同体。

④生态文化交流。

⑤落后产能改造升级。

⑥生态修复科技创新。

⑦生态问题处置合作。

表1: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SWOT因素、战略组合、战略具体对策

(一)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strengths分析

泛北部湾区域各国本身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随着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广泛而深入地展开,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优势明显。

1.泛北各方生态资源丰富。泛北部湾地区海岸线长,港湾众多,港口资源丰富,海洋航运业发达。能源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越南无烟煤产量、铬铁矿储量、磷矿储量,马来西亚石油天然气储量、锡矿储量,印度尼西亚液化天然气储量、锡矿储量等,均居世界前列。③热带资源丰富,海洋渔业资源众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越南的大米和咖啡,柬埔寨盛产海鱼,泰国的大米、橡胶、木薯,马来西亚棕油和热带锯木,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和棕榈油,菲律宾椰子产量和出口量等均占世界前列。④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泛北部湾区域各国风光秀丽、民俗淳美、旅游名胜众多,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实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物质基础。

2.泛北合作机制建立并发力。当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步的合作机制主要有: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为目标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以“开发包容、平等互利、务实渐进、合作共赢”为原则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以研讨泛北合作新构架与新愿景、机制建设与发展战略的泛北部湾智库峰会等等。

3.泛北经贸合作为生态合作提供平台。泛北经贸合作加强,各国经济较快增长。从2006年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构想提出以来,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为泛北部湾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共享提供了坚实基础。

4.生态旅游合作凸显生态利益共享。近年来,泛北部湾区域各国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思路,利用各国生态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滨海旅游、民族生态旅游新项目,建立跨国旅游合作区,加强北部湾大旅游发展的政策保障,共享生态利益。

5.次区域合作稳步推进。一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并取得实质性进步。主要在交通、能源、旅游、环保、科技、贸易与投资、人力资源开发、禁毒等领域展开了多方位合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合作途径与平台。二是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典范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取得积极进展。至2012年已连续举办了七届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长期性、开放式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共享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被誉为“中国-东盟陆上大动脉”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信息、资金的聚集效应,推动区域内工业、农业、旅游业、交通、投资贸易以及服务业等产业的深度合作,也为优化生态环境提供了资源整合、融合共赢的范例。

6.R&D投入逐年提高。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2012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称,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研发(R&D)支出国;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泰国和越南的研发总支出在1999年到2009年间稳步上升,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研发支出迅速扩张。以广西为例,2010年全区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27.0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广西R&D总量也由2006年的18.2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2.87亿元,年均增长28.1%。[2]R&D投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技创新途径。

7.各方领导人重视环境问题。在中国的带领下,合作各方国家领导人达成一个重要共识:就是绝不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避免“先发展,后治理”。泰国的“洪灾”、菲律宾的生态恶化、印尼的“飓风袭击”、越南的资源危机等等,促使各国前所未有地重视环境问题,为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提供了重要保障

8.各方积累了一定的环保合作经验。多年的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使得各方基本树立了先进的环境理念,也建立了各种环境保护合作的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环保合作经验,为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深入开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二)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weaknesses分析

1.GDP情结影响泛北各方。区域各国基本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GDP指标成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菲律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都经历过经济增长同时环境污染加重的发展阶段。

2.区域各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加坡、文莱属于发达国家之列,中国、越南等国经济发展较快,相对而言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发展较慢。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保投入。

3.统筹协调能力不足。区域合作各方存在着经济政治利益的分歧,同时缺乏共同的制度机制,对于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处置、生态安全维护等各种问题表现出统筹协调能力严重不足的状况,因此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间对话、磋商、实施联合项目等。

4.生态资源争夺激烈,生态利益矛盾影响合作。泛北部湾各国存在着大量的生态陆上资源、生态海洋资源的利益争夺和领海、岛礁之争,有些争端甚至有恶化趋势,如由油气资源引发的中越关于南海岛屿的争端,中菲关于黄岩岛争端,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在中国南海岛礁问题的领土要求等等,影响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

5.合作机制建设有待加强完善。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在很多领域、很大范围上还是经济合作,追求经济利益是区域合作各方的关注焦点。尽管合作各方在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上有基本共识,但是如何具体实施、寻找对策缺乏具体的合作机制。

6.人口对环境压力巨大。泛北部湾区域总人口约59445万人,如此巨大人口数量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生态资源,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7.落后R&D能力。主要表现:投入不均衡。以广西为例,2010年广西R&D占GDP的比重为0.66%,比全国平均水平(1.77%)低1.11个百分点,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7.28%。地区发展不平衡。如中国、新加坡、越南等国R&D投入要比印尼、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大,行业发展、政府资金投入等也表现出不平衡状况。落后R&D能力极大地影响生态科技创新,制约生态文明建设。

8.生态投入比重低。各国生态投入极大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次区域建设。

(三)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opportunities分析

世界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共享成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在此背景下,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面临许多机遇。

1.泛北区域环保合作具有共同紧迫性。随着区域各国工业化快速发展、海上交通日益繁忙、海洋资源捕捞开发加剧,原本洁净的泛北部湾海域正面临着被污染的危险,局部地区自然环境已经遭到破坏,各国正面临生态环境和资源遭受破坏的共同威胁,因此加强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国际合作,已经刻不容缓。

2.环保合作是泛北区域利益结合点。泛北部湾区域各国不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个“环境共同体”,环保合作是双方利益的重要结合点,共建共享“绿色北部湾”是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3.拓展生态合作领域。与经济合作的领域扩展相比,生态合作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各方在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治理、生态安全、生态旅游等各方面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4.深化合作机制建设。在生态合作问题上,决策机制、组织机制、制度化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主要任务是:完善政府首脑会议、泛北部湾部长级会议等组织机制;强化决策机制,如成立泛北部湾生态合作委员会等,决策生态大事;健全制度化机制,如加强生态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成立泛北部湾生态发展基金会,建立生态合作专业联盟等。

5.加强生态实践合作。随着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深入,生态实践的形式和数量应该不断增加。当前,各国加强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海洋环境资源开发的生态合作实践尤为重要。泛北部湾各方应该趁势而为,加强各港口在环境保护、排放标准、海洋水污染综合防治等的合作实践,提升生态合作的层次。

6.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注入新活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设,推进了双边合作进入快速和谐发展的新阶段。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工业、农业、旅游、文化教育、金融、物流、救灾救援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拓展和推进,为多方生态合作和生态文明共享注入新活力。

(四)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threats分析

毋庸讳言,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也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威胁因素。

1.受外部经济、政治、军事介入因素的影响。如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需要,别有用心地插手南海事务,与泛北部湾区域少数国家实施所谓的“合作”、甚至“联合军演”。我们要警惕某些国家打着“环境责任国际化”的幌子,借环境安全之名对他国横加干涉,推行“环境殖民主义”,反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提出的“中国生态”和“中国生态入侵论”给区域生态合作投上阴影。

2.领海、领土的历史争端以及经济政治利益冲突、尤其是生态资源引发的生态利益冲突诱发不稳因素,影响着区域的稳定和发展。

3.民族、政体、文化、宗教的差异和冲突。泛北部湾区域各国民族众多、文化各异、也有差别,政体不同导致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也会不同,使得共享合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一些国家内部政治矛盾激化影响对外合作。如泰国政局的持续动荡,菲律宾的政局不稳和经济衰退,缅甸的僧侣大规模游行引发的社会动荡等,不仅影响了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影响了区域各方合作。

5.落后产能影响区域生态优化。由于区域各国资源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落后状态,使得各国经济发展多集中在电力、煤炭、焦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企业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优化。

二、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SWOT组合分析

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将优势、机会、劣势、威胁四个要素进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组合模式(见表2),并且四种组合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表2:优势、机会、劣势、威胁四个要素组合)

(一)杠杆效应:优势――机会(SO)组合(见表1)

优势――机会(SO)组合是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决定了发展战略的目标方向。泛北部湾区域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状况良好,具有优越的生态优势,同时,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为生态文明共享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是实现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优先战略考虑。

优势与机会的有机组合,当二者相互契合、相互适应时,对于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会形成杠杆效应。“优势”的利用形成内在动力,“机会”的利用可以加速事物的发展,利用优势条件,抓住发展机会,促进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实现共享。

(二)抑制性:劣势――机会(WO)组合(见表1)

劣势――机会(WO)组合旨在探讨如何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劣势,从而改变劣势,使之向优势转变。由于劣势或弱点的存在,将会妨碍其利用机会,影响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此,如何克服弱点、改变劣势,进一步利用各种机会,最终赢得竞争优势,是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实现必须解决的问题。

劣势意味着妨碍、阻止、影响和控制,因此劣势――机会(WO)组合具有一定的抑制性。当“劣势”影响“机会”的获取,或者“机会”无法纠正“劣势”,二者不相互适合或不相互重叠,必将影响“优势”的最终显现。改变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合作的劣势,消除抑制性,以促进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才能适应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发展“机会”。

(三)脆弱性:优势――威胁(ST)组合(见表1)

优势――威胁(ST)组合旨在说明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威胁所造成的影响。消除威胁因素,发挥优势,成为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受外部经济、政治、军事因素的影响,利益冲突诱发不稳因素,领海、领土的历史争端,民族、政体、文化、宗教的差异和冲突,一些国家内部政治矛盾激化影响对外合作,落后产能影响区域生态优化……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实现,甚至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使得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出现“离心力”而困难重重。但是,威胁因素是不容回避的,只有尽量消除或降低威胁因素的负影响,才能展现优势和发挥优势。利用泛北部湾区域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泛北合作机制建立并发力、次区域合作稳步推进、各国R&D投入逐年提高、各方领导人重视环境问题、各方积累了一定的环保合作经验、生态旅游合作已经凸显生态利益共享等优势条件,发挥优势条件的“正能量”,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前景必定是美好的。

需要指出的是:优势与威胁同在,意味着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存在一定程度的脆弱性。脆弱性使得优势强度降低。当条件和外部影响对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造成威胁时,优势就会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

(四)问题性:劣势――威胁(WT)组合(见表1)

劣势与威胁相遇,事物机体就会面临严峻挑战,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使得局势恶化。劣势――威胁(WT)组合的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减少劣势、回避威胁,采取有效的防御性措施。

“劣势+威胁”,说明了存在的问题性,泛北部湾区域各国生态文明共享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当,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将面临严重的威胁,也会影响区域共同体的发展。

三、SWOT分析对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战略选择的启示

优势、机会、劣势、威胁四个要素组合成四种模式,为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战略选择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一)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战略定位

如果在SWOT分析图上定位,战略定位的选择是十分清晰的(如图1)。

“优势――机会(SO)组合”对应的是增长型战略定位,“劣势――机会(WO)组合”对应的是扭转型战略定位,“优势――威胁(ST)组合”对应的是多元型战略定位,“劣势――威胁(WT)组合”对应的是防御型战略定位。

(图1:SWOT分析图战略定位)

优势与劣势并存,威胁与机会同在,说明当前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在迎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如何趋利避害,化劣势为优势、转威胁为机会,这是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战略选择必须考虑的。

(二)实现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战略定位的具体对策

将优势、机会、劣势、威胁等四大因素进行分析,将为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战略定位探寻积极的具体对策。(见表1)

1.“优势-机会(SO)组合”――增长型战略的具体对策

主要有: ①发展伦理共契与价值共识。②拓展和深化生态合作机制建设。③生态合作平台建设。④加强生态旅游合作等生态合作实践。⑤拓展生态合作领域。⑥经贸合作方式借鉴。⑦生态信息交流。⑧生态资源开发战略。

2.“劣势-机会(WO)组合”――扭转型战略的具体对策

主要有:①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战略。②加强环保合作利益效应。③区域生态利益协调。④加强生态合作统筹协调能力。⑤加大生态投入比重。⑥提升R&D能力。⑦生态制度管理

3.“优势-威胁(ST)组合”――多元型战略的具体对策

主要有:①强化泛北经济利益共同体。②生态利益冲突化解机制。③历史争端的协商解决。④文化交流促进价值共识。⑤和平、公正、和谐的区域环境营造。⑥生态发展规划。⑦生态协同利用。

4.“劣势-威胁(WT)组合”――防御型战略的具体对策

主要有: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实施。②建设生态处置的统筹协调机构。③缔结生态利益共同体。④生态文化交流。⑤落后产能改造升级。⑥生态修复科技创新。⑦生态问题处置合作。

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SWOT分析,旨在推进泛北部湾区域整体、各个国家和地方协调发展,旨在推进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旨在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党的十前所未有地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奋斗目标。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战略实施,将为把泛北部湾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空气清新的和谐区域展现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肖祥.“反公共地悲剧”与区域生态文明共享[J].人民论坛,2012, (7).

[2]2010年广西研发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EB/OL]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