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6 19:32:16

游戏心得体会

游戏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游戏;旅游活动;精神“中心”;赫伊津哈;游戏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3-0099-08

1 引言

科恩(Cohen)将希尔斯(shils)等人的社会中心论以及特纳(Turner)的远方中心论运用到旅游研究中来,发现旅游活动中存在两个富含人生意义的精神“中心”(spiritual“center”):旅游者所在社会(客源地)的“中心”以及旅游目的地的“中心”。科恩根据旅游者对两个精神“中心”的不同依附情况,将旅游体验模式分为五类:乐模式(therecreationalmode)、转移模式(the diversionary mode)、体验模式(the experiential mode)、实验模式(the experimentalmode)和存在模式(the existential mode)。由此可见,对旅游活动中精神“中心”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旅游体验具有重要价值。

科恩认为,乐模式的旅游者离开所在社会“中心”的活动,但最终仍起到强化人们对“中心”的依附作用,并指出乐模式的旅游体验对个人而言没有重大意义,从高层次文化的角度看,显得像一种浅薄、肤浅、琐碎、常常缺乏意义的活动。与科恩的观点不同,著名游戏理论学者赫伊津哈(Huizinga)却认为作为重要乐活动的游戏是意义隽永的。另外,季伊莫斯和麦克乐屯(Gyimo’thy&Mykletun)曾经将游戏状态与宗教活动中的“过渡(Hminal)”和“类过渡(1iminoid)”概念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对旅游中的游戏活动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在旅游活动中,不仅游戏意义隽永,而且游戏活动的开展类似于范・盖内普(Van Gennep)的“过渡仪式”,游戏体验本身也体现出一种“类过渡状态”。因而,可以说游戏构成了旅游活动中的另一个精神“中心”。

2 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与旅游活动中的游戏

2.1 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

赫氏游戏理论着重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游戏。赫氏指出在游戏和文化的孪生体中,游戏是第一位的。人类出现以前,动物就已经懂得如何游戏,因而文化是从游戏中浮现出来的。赫氏的游戏理论主要体现在其《游戏的人:文化中的游戏成分的研究》一书中。该书中多次出现关于游戏的定义:“游戏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活动,游戏呈现出明显的秩序,遵循广泛接受的规则,没有时势的必须和物质的功利。游戏的情绪是欢天喜地的、热情高涨的,随情景而定,或神圣,或喜庆。兴奋和紧张的情绪伴随着手舞足蹈的动作,欢声笑语、心旷神怡随之而起”。赫氏认为游戏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1)一切游戏活动都是自愿的活动;(2)游戏并非“平常的”或“真实的”生活,它步出了“真实的”生活,进入一个暂时的领域;(3)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4)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5)游戏具有节奏和韵律;(6)游戏社群往往成为永久性的社群。

从赫氏对游戏的定义以及游戏特点的归纳可以发现,游戏体验与目的地精神“中心”的体验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同是自愿的活动,同是暂时离开“平常的”或“真实的”生活,同样具有隔离性与局限性,同样遵循一定的秩序,并同样具有审美属性。

2.2 旅游活动中的游戏成分与游戏

旅游活动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游戏形式:文化依托型和相对独立型。依据赫氏的游戏理论,文化和游戏是孪生体,仪式、诗歌、音乐、舞蹈、哲学、战争、法律等均包含游戏的成分。旅游活动中,目的地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同样存在大量的游戏因素。文化依托型游戏形式并不单独出现,而是与目的地或客源地文化融合在一起,如傣族泼水节以及佤族竹竿舞中的游戏成分。迪斯尼世界中的游戏成分是现代比较典型的文化依托型游戏形式,迪斯尼文化与迪斯尼游戏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迪斯尼的欢乐世界。游戏似乎是人类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故而游戏成分一般而言具有普适性。而文化成分则由于所有者的信仰不同,存在一定的排斥性。由此可见,迪斯尼世界在法国遇到的水土不服是一种文化冲突而不是游戏冲突。相对独立型游戏形式是指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的影响,文化中的游戏成分逐渐独立于文化成分,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形式,如各类儿童游戏、游戏、运动游戏。

3 游戏:旅游活动中的精神“中心”

3.1 作为精神“中心”的游戏

希尔斯等人指出,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中心”,他是该社会最高的、终极的道德价值的神赋中心。科恩指出,以帕森斯(Parsons)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理所当然地认为现代人的精神中心通常存在于他所在的社会之内――他会遵从这一社会的最根本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特纳的远方中心论,科恩指出,现代旅游在其极端形式中,包含着对那些与旅游者所熟悉的文化环境相比,显得不同的、奇怪的、新奇的事物的泛化的兴趣。于是,它导致人们行动起来,离开自己“世界”的精神、文化甚至宗教中心,前往他们世界的外部,前往其他文化和社会的中心。

范・盖内普的“过渡仪式”理论将经历仪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分离、“过渡状态”和重新融合。特纳继承并发扬了范・盖内普的“过渡仪式”理论,指出(朝圣)旅途中,朝圣者“从一种时间状态进入另一种时间状态”。而在“过渡状态”时,他进入一种神圣的存在状态,向神性和完整性迈出了一步,这在对“中心”本身的存在性体验中达到高潮。后来,特纳等又将典型地发生在宗教环境中的、义务性的“过渡状态”,与现代世俗社会特有的、自愿的“类过渡状态”,譬如休闲,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科恩指出旅游者在其他文化和社会中心的体验是一种特纳所谓的“类过渡状态”,从而目的地社会成为旅游活动中的第二个精神“中心”。

逆转理论中,定义游戏状态的“心理罩”(psychological bubble)被称为是一种“保护框架”,即在游戏状态中,游戏者因不需要顾虑游戏以外的事情而获得一种安全感。季一莫斯和麦克乐

屯指出,“保护框架”的概念以及游戏“与日常生活的暂时分离”唤起了人类学家用来分析宗教活动的“过渡”概念,从而将游戏研究与“过渡仪式”分析联系了起来。

通过对赫伊津哈游戏理论的考察可以发现,实际上旅游者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可以看做范・盖内普的一个“过渡仪式”,而游戏体验则可以看做一个特纳所谓的“类过渡状态”。首先,赫氏指出在场地和时段两方面,游戏都和“平常的”生活截然不同,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因而,一旦旅游者参与了游戏活动,就完成了“过渡仪式”的第一个阶段,即分离阶段;其次,赫氏认为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游戏给不完美的世界和混乱的生活带来一种暂时的、有局限的完美。无论是以竞赛的形式,还是以再现某种东西的形式出现,游戏都具有神圣意义的。因而,整个游戏过程有一套与平常不同的独立规则和价值体系。在游戏过程中,参与者抛弃了原来的身份,在社会地位上没有先在的差异。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的社会关系体现了一种无结构性,与游戏前的结构性的社会关系相对。然而,赫氏也指出,游戏与严肃性并非完全对立,游戏者显然知道游戏不是真实的,而是“假装”认为其是真实的。因而,可以说游戏过程是一种“类过渡状态”(“过渡仪式”的第二个阶段);最后,当游戏完成时,游戏者回到原来的状态,游戏的群体往往会成为永久的社群。这样就完成了“过渡仪式”的第三个阶段,即重新融合。

旅游活动中的游戏不仅意义隽永,而且游戏过程类似于宗教上的“过渡仪式”,游戏体验本身也构成了一种“类过渡状态”。因而,可以说游戏构成了旅游活动中除了客源地精神“中心”和目的地精神“中心”以外的另一个精神“中心”。

3.2 游戏的神圣意义及其演化

3.2.1 游戏的神圣意义

赫氏《游戏的人》指出,文明在游戏中成长,以游戏的形式成长,文明的成长有两个循环往复的形式:神圣的表演和节日的竞赛。神圣的表演和节日的竞赛在早期文明中均具有神圣的意义。关于神圣的表演,其认为:

“在古老的神圣表演中,仪式参与者相信,他们的动作再现并产生了一种特定的美的形式,产生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秩序,高于他们日常生活的一套新的东西……人用神圣戏剧的形式表演存在的伟大进程和秩序,通过表演的手段,在表演的过程中,人以新的形式再现或‘再创造’现实世界,创造再现出来的世界,于是在卫护宇宙秩序中,他就尽了一己之力。”

赫氏分析了中国、印度等国家古代的仪式表演,并借用费罗贝尼乌斯的“神灵附身”概念来描述仪式表演的过程。其指出,游戏与严肃并非对立,仪式活动中表演者必须以严肃的态度来扮演神灵。因而仪式表演不可避免地具有神圣的意义,即“再创造”现实世界或卫护宇宙秩序。关于节日的竞赛,赫氏指出:

“古人认为,竞赛或表演的结果都能够影响自然的运行。既然如此,获得这种结果所凭借的究竟是哪一种竞赛就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获胜本身。对获胜者而言,每一场胜利代表的意义是善的力量战胜了恶的力量,也就是善对恶的胜利,同时它又使群体获得解救。胜利毕竟代表着得救,而且使得救产生奇效。于是纯粹靠运气的游戏就产生了善的结果,而且力量、技巧、智谋起决定作用的游戏同样产生善的结果。”

因而,古人的竞赛的结果实际上代表了神灵的意志,能够获胜本身就证明了获胜者是善的代言人,是受到神灵庇护的,具有解救群体的能力,从而竞赛也就具有了神圣的意义。

3.2.2 游戏的美德意义

关于游戏的美德意义,赫氏提出:“从童年时代的生活到文明的最高成就,人们追求完美的最大刺激时渴望赞扬,渴望受人尊敬,个人是这样,全社会也都是这样。”从而,“为了获得他人认可,就要让他人看见自己的美德。竞争有助于证明优势何在。古代社会尤其需要竞争。”因而,“美德、荣誉、高贵和光荣一开始就进入了竞争的领域,也就是游戏的范围。”“高贵者靠力量、技能、勇气、风趣、智慧、财富或慷慨来显示自己的‘美德’。如果缺乏上述美德,他们还可以靠言辞的较量来显示自己的优势,换句话说,他们可以颂扬自己胜过对手的美德,也可以请诗人或使者担任捉刀人。”

3.2.3 游戏的审美意义

关于游戏的审美意义,赫氏提出:“虽然美的属性并非属于游戏,但是游戏往往带有明显的审美特征。欢乐和优雅一开始就和比较原始的游戏形式结合在一起。在游戏的时候,运动中的人体达到巅峰状态。比较发达的游戏充满着节奏与和谐,这是人的审美体验中最高贵的天分。游戏与神秘的纽带众多而紧密。”在谈到游戏“创造秩序”的特征时,其认为:“游戏给不完美的世界和混乱的生活带来了一种暂时的、有局限的完美。”

3.2.4 游戏的人际意义

关于游戏的人际关系建设方面的意义,赫氏提出:“一般而言,即使游戏结束之后,游戏的社群也往往成为永久性的社群……游戏的人总有一些共同的感觉:在感觉非常好的环境中‘分合’,分享重要的东西,他们远离其他人,拒绝一般的规范;而且这些共同的感觉在游戏结束之后仍然维持着魔幻的魅力……这是‘我们的’游戏,不是‘别人的’游戏。别人在圈子外做什么和我们没有关系。在游戏的圈子里,平常生活的规律和习俗不再有重要意义。我们有自己的角色,我们做事情和别人不一样。”

3.2.5 游戏的怀旧意义

赫氏还揭示了游戏的怀旧功能。感慨于游戏的真实性正在衰弱,他指出:“18世纪以来,文化里的游戏成分一直在衰减,18世纪是游戏姹紫嫣红的时代。今日之文明再也不玩游戏了,即使在表面上玩游戏的地方,那也是虚假的游戏,我几乎想说,现今的文明在玩虚假的游戏。”而关于真实的游戏,他也指出“如果你真的想游戏,你就要像小孩那样玩耍。”于是,童年的游戏就具有了难以比拟的真实性和怀旧性,这也是当今很多旅游景区越来越重视儿童游戏和亲子游戏项目开发的重要原因。

4 旅游活动中的三大精神“中心”与游戏体验

4.1 旅游活动中的三大精神“中心”

科恩根据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对客源地和目的地两个精神“中心”的不同依附关系,将旅游体验模式划分为五类。根据科恩的解释,乐模式的旅游者依附于所在社会的精神“中心”;转移模式的旅游者生活中没有“中心”的世界里;而体验模式、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的旅游者不同程度地依附于目的地“中心”的精神意义。其中,“体验模式”下的旅游者从“他人在真实地生活”这一事实中得到乐趣,他保持独立,只愿意观察他人的真实生活;与之不同,“实验模式”下的旅游者参与了那种真实的生活,但拒绝完全投入其中,他们更愿意尝试和对比不同的方式,希望找到一种符合他特殊需求和愿望的生活方式;最后,“存在模式”下的旅游者则完全投身于“选择的”(目的地的)精神中心。这样,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体验模式,因而科恩的旅游体验模式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乐模式、转移模式和体验模式。

关于乐模式,科恩似乎没有注意把其中的“游戏模式(play mode)”和“嬉戏模式(fun mode)”区分开来:一方面,科恩认为乐旅游者采取游戏的态度,假装把“中心”视为真实的。这一情况下“乐模式”与“游戏模式”类似,均假装承认某种真实的暂时存在。另一方面,科恩又指出乐旅游者的游戏是轻浮的而不是严肃的。依据赫氏的观点,游戏能很好地包含严肃的成分,即游戏和严肃并非对立。在游戏的过程中每个游戏参与者都为了游戏中的某种目标而全力以赴,尽管这种目标获得的意义在游戏结束之后立即大减。但至少在游戏的过程中,参与者是以严肃的态度参与其中的。因而,与严肃对立的乐模式并非真正的游戏模式,而只能是一种嬉戏模式。

如前所述,旅游者的游戏体验均可以看作是一种“类过渡状态”,并追寻一定的意义。如果我们承认游戏是旅游活动中的另外一个精神“中心”,把“游戏模式”从“乐模式”中剥离出来,那么科恩的“乐模式”中就只剩下“嬉戏模式”。所谓“游戏模式”是指旅游者依附于游戏精神“中心”,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并且(至少游戏时间以内)带有一定严肃性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并获得游戏所能带来的精神意义的旅游体验模式。而“嬉戏模式”,即是指旅游者依附于客源地精神“中心”,我行我素,快乐至上,不刻意追求目的地或游戏所带来的任何精神意义的旅游体验模式。对于目的地社会规则或游戏规则,他们以一种轻浮(不严肃)的态度对待,愿意遵守时便遵守,不愿意遵守时便不遵守。虽然雷特(Lett)曾推论出轻浮同时具有可笑和类过渡的特征,但旅游体验中的嬉戏模式遵守的是一种可变的规则,追求的是一种可变的精神意义。可变的特性使得嬉戏并不能成为旅游活动中的精神“中心”。

这样,旅游活动中就存在三大精神“中心”,即客源地精神“中心”、目的地精神“中心”和游戏精神“中心”。根据旅游者对不同精神“中心”的依附关系,旅游体验模式可以分为四类(图1):①嬉戏模式。该模式的旅游者依附于客源地的精神“中心”,基于快乐至上的原则,以轻浮(不严肃)的方式参与旅游活动中的各种文化和游戏活动。②体验模式(包括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该模式的旅游者远离客源地的精神“中心”,不同程度地依附于目的地精神“中心”,追寻目的地的精神意义。③游戏模式。该模式的旅游者远离其他精神“中心”,暂时依附于游戏精神“中心”。他们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全身心投入游戏中去,并从游戏中获得一定的精神意义。④转移模式。该模式的旅游者生活中没有“中心”的世界里,他们游离于客源地精神“中心”、目的地精神“中心”和游戏精神“中心”之间,并不追寻任何精神上的意义。

4.2 旅游体验中的游戏模式

图1还表明,旅游活动中的三大精神“中心”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首先,按照赫氏的观点,文化和游戏是孪生体。因而,客源地精神“中心”和目的地精神“中心”中均含有游戏的成分;其次,客源地精神“中心”和目的地精神“中心”之间也存在文化的共性成分。文化的共性与文化差异性并不对立,而是相互统一的。文化的共性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我们都是人类的客观事实,即我们拥有类似的生物学特性,并享有一些共同的生活习惯。客源地精神“中心”与目的地精神“中心”间的文化共性是旅游开发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基础。

游戏和文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方面,文化中的游戏成分可以独立成为相对独立型的游戏,如中国象棋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文化;另一方面,经过时间的沉淀,相对独立的游戏形式可以产生一定的文化积淀。以如今的电子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为例,越来越多的游戏虚拟角色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走进大众,从而形成一定的游戏文化。旅游活动中游戏和文化相互转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迪斯尼世界:迪斯尼世界的众多游戏以迪斯尼(动漫)文化为基础和背景;而游戏又反过来塑造了一定的迪斯尼游戏文化。

如前所述,旅游活动中存在相对独立型和文化依托型两种游戏类型。相对独立型游戏形式是指那些独立于客源地或目的地精神“中心”的游戏;而文化依托型游戏形式是指存在于客源地或目的地精神“中心”文化之中的游戏成分。对于不同游戏形式,旅游者有着不同的游戏体验模式,并对应着不同的体验设计要点(表1)。

4.2.1 相对独立型游戏

在相对独立型游戏中,旅游者的游戏体验模式主要包括参与模式、旁观模式和裁判模式。独立型游戏形式构成了旅游活动中独立的精神“中心”。因而,相对独立型游戏的安排宜与目的地精神“中心”的活动在时间上间隔开,以防止意义的冲突。

(1)参与模式

游戏参与模式的旅游者为了获得游戏中的意义,必须抛弃原先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平等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并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虽然大部分现代游戏者不太会相信“神灵附体”这样的原始神话,但当竞赛游戏结束后部分获胜者仍然会有神灵庇佑的感觉。一旦将游戏的获胜与神灵庇佑联系在一起,游戏获胜者必然会将自己看做是正义的化身,是美德的代言人;在拓展训练等团队游戏当中,游戏者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挖掘和培育。当游戏结束时,这样的团队精神并不会马上失去,而会遗留到游戏结束后,乃至旅游活动结束后的日常生活中去;儿童游戏除了具有以上的意义之外,往往还具有怀旧的功能。

(2)旁观模式

游戏中的旁观者一方面能够做到旁观者清,比较容易发现游戏中属于审美范畴的因素。在游戏过程中,人的精神、技术和身体等都达到巅峰状态,这些都能够给旁观者带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旁观者又按照个人喜好或纯粹的先入为主的印象,支持某一方参与者。因而,旁观者也能够通过支持某一方参与者而间接地获得参与者所能获得的部分意义。近年来,随着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国际赛事的兴起,游戏的旁观模式得到了空前强化。以四年一届的世界杯为例,球迷们一方面因为球星的足球精神、出色球技和帅气模样而顶礼膜拜;另一方面还在心理上参与其中,以期望获得精神上的神圣化意义。在这一点上,球迷们在比赛获胜后的集体狂欢以及比赛失利后的落寞失望便是很好的证明。甚至可以说,在现代国际赛事中,球迷已经成为旅游吸引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和游戏参与者一起,成为全世界各地旅游者关注的焦点。

(3)裁判模式

在竞赛性的游戏中,裁判在游戏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游戏秩序的维系者。游戏中裁判具有绝对的权威,但这种权威与游戏以外的日常生活无关。也就是说,游戏本身赋予裁判以神圣的意义。虽然裁判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做到公平执法、判罚准确、处决果断等,但游戏以外的生活中却没有这样的要求。与在平常生活中不同,在游戏中裁判拥有绝对的权威,可以依据游戏规则对任何游戏参与者做出决定性的判决。游戏中还有时会出现“搅局者”。“搅局者”试图通过破坏游戏规则,而获得凌

驾于游戏之上的意义。裁判的另一项重要职责便是发现和清除游戏中的“搅局者”。因而在具有绝对权威的基础上,裁判还需承担相当的责任,以确保游戏活动的正常运行。裁判在游戏中获得了与游戏外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权威和责任,从而体验了不同的精神意义。

在拓展训练等非竞赛性的游戏中,教练同样是游戏规则的维系者,在游戏过程中享有绝对的权威。与裁判的作用不完全相同,教练最大的功能是让游戏参与者了解游戏规则,相互协作,并在游戏中发挥最大潜能,以获得游戏本身所带来的最大化精神意义。一般而言,旅游者的游戏体验中一般并不包含教练的角色,因为教练往往需要经历专业化的培训。同时,每个游戏参与者均想从游戏中获得精神意义,从而有义务和动力去帮助那些不熟悉规则的人快速熟悉规则,以维持游戏的规则。从而,每个游戏者也都部分地担当着教练的角色。

4.2.2 文化依托型游戏

在文化依托型游戏中,旅游者的游戏体验模式主要包括观赏模式和参与模式。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开发商往往会放大文化中的游戏成分。因而,文化依托型游戏的安排宜与目的地精神“中心”在空间上间隔开,以防止意义的冲突。

另外,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而文化中的游戏则具有可移植性。文化依托型游戏与文化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文化具有根植性,移植和包装需注意文化相容性。学术界对旅游活动中文化移植和包装的批评主要体现在两个观点。其一是麦克奈尔(Maccannell)的“舞台化真实”理论,其二是文化根植性理论。无论是哪一种理论均是不赞成文化的移植和过度包装。另一方面,游戏具有普适性,从而具有很高的可移植性。以迪斯尼为例的一系列主题公园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游戏的高度可移植性。尽管迪斯尼公司也曾经因为文化冲突而在法国一度受挫,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巨大成功。

(1)观赏模式

按照赫氏的观点,古老的仪式表演中,人们是在扮演神灵。而在当今的旅游活动中,古老的仪式表演,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要,被改编后搬上舞台,供旅游者观赏。除了古老的仪式表演外,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表演(如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迪斯尼童话表演、角色扮演)已经被搬上舞台,供旅游者观赏。虽然与古老的仪式表达神灵的意志不同,今日的演出表达的是一定的创意主题,但相同的是文化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值得一提的是,游戏和嬉戏不同,游戏并不排斥严肃性,因而作为游戏形式的表演虽然可以适当加以艺术化改编,却不能够以“嬉戏”的方式被任意加工。

游戏本身是不存在本真性问题的。或者说,只要所有游戏参与者均承认其内在的一套规则,那么游戏体验就是真实的。从文化体验的角度看,这里旅游者观赏到的是麦克奈尔“舞台化真实”理论中的“前台”区域(不真实的区域)。然而,从游戏体验的角度看来,这里的舞台化表演实际上也强化了仪式中的游戏要素,因而游戏精神“中心”体验的真实性并没有丧失,某种程度上还得到了提升。

(2)参与模式

如若文化中的游戏成分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如傣族泼水节以及佤族竹竿舞,那么该游戏成分通常可以被剥离出来,开发成旅游项目。这种在被剥离游戏成分基础上形成的旅游项目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砍断了文化的根植性,笔者表示认同。但是如果承认游戏是旅游活动中的一个精神“中心”,承认文化中游戏成分的可移植性,那么游戏成分从文化中的相对剥离就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当然文化中的游戏成分很难与根植的文化彻底分开,这样必然导致游戏项目的开发对文化本真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一个较为合理的方式是远离文化核心区建立专门的游戏区域。这样,空间上的区隔和定位的差异保证了文化本真性的延续。

不可否认,由于巨大的文化隔阂加上文化的舞台化,相当一部分旅游者很难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而是以一种嬉戏的方式表面化地参与游戏。但是,一旦旅游者为了获得游戏本身所带来的荣誉感和神圣意义时,他就不得不遵守既定的游戏规则,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因为这种荣誉感和神圣意义只能从游戏本身获得,破坏游戏规则而获得的胜利不被其他参与者所承认。游戏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尽管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目的地的文化的“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削弱了,但文化中的游戏因素却同样因为旅游者的需要和参与而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强化。

5 精神“中心”体验模式的一般化探讨

如果以更宽广的视角审视整个社会生活中三大精神“中心”的体验,则同样可以根据不同的依附关系对三大精神“中心”的体验进行模式化分类(图2)。与图1相比,图2中多了类工作模式和职业模式。其中,类工作模式是指体验者能够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工作。对他们而言,工作可以是一门艺术,是实现自我的途径,工作结果的好坏对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影响。从而,他们能够实现工作与休闲的有机统一。图2中的其他模式都可以看成是休闲模式的一种,而职业模式则只能看做是休闲的一种极端情形或对立面。职业模式是指以一种职业化的态度体验客源地精神“中心”、目的地精神“中心”或游戏精神“中心”。职业化地体验客源地精神“中心”和目的地精神“中心”,是以在目的地从事一定的职业或采用一定的谋生手段,以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或获得一定的目标收益。职业化地体验游戏精神“中心”,则是指职业运动员或其他以游戏为谋生手段的人,以极端严肃的态度参与游戏活动,以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或获得一定的目标收益。

从左向右,图2中体验者的严肃性逐渐增强:转移模式的体验者徘徊于三大精神“中心”之间,不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追求任何意义,因而毫无严肃性可言;嬉戏模式的休闲者以嬉戏的方式对待三大精神“中心”,遵循一定可随意改变的规则,追寻可随意改变的意义,因而具有较低的严肃性;体验模式、游戏模式和类工作模式的体验者只在体验各精神“中心”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追寻一定的意义,因而具有阶段的严肃性;职业模式的体验者以一种职业化的态度体验三大精神“中心”,遵循着社会给定的规则,得到的是社会给定的意义,因而具有最高的严肃性。

6 结语

尽管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产生于多年前,但即使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其对游戏尤其是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在科恩旅游活动中精神“中心”的理论基础上,运用赫氏的游戏理论,对旅游活动中的游戏与游戏成分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旅游活动中的游戏不仅意义隽永,而且整个游戏体验过程构成了一种“类过渡状态”。因而,游戏构成了旅游活动中客源地精神“中心”和目的地精神“中心”以外的另一个精神“中心”。旅游活动中存在相对独立型和文化依托型两种游戏形式。其中,独立型游戏形式的体验模式主要包括参与模式、旁观模式和裁判模式;文化依托型游戏形式的体验模式主要包括观赏模式和参与模式。

承认旅游活动中的游戏精神“中心”,有助于对旅游体验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精神“中心”体验的系统化考察。在科恩的旅游体验现象学的基础上,依据旅游者对三大精神“中心”的依附情况,本文将旅游体验模式分为转移模式、嬉戏模式、游戏模式和体验模式(包括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如果将视角放宽,社会生活中三大精神“中心”的体验模式可以划分为转移模式、嬉戏模式、体验模式、游戏模式、类工作模式以及职业模式。其中,从转移模式到职业模式,体验的严肃性逐渐增强。

游戏心得体会篇2

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一)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的活动。

游戏是适应幼儿心理需要的一种自主的活动,它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和宽松的气氛。因此, 幼儿乐意参与其中, 并会积极主动地在游戏中发挥主体作用。游戏的进行在于游戏本身,幼儿游戏是为了好玩, 而并非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它更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在这种游戏中, 游戏的主体并非是带着某种特定的目的去游戏的, 他们的兴趣只在于游戏的过程本身。

(二) 游戏具有较强的易变性和一定的社会性。

与真实的生活活动相比, 幼儿的游戏总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展开的。这种游戏虽然是虚拟的和想象的, 但也有社会生活的基础,即幼儿的游戏也具有它的社会性, 一定的时代、地区、文化、习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幼儿的游戏,游戏是周围生活的反映。

(四) 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

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刻意要达到的目的, 所以就减轻了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给游戏者带来的紧张和心理上的压力。幼儿的游戏一般都会是成功的, 即使不成功也会因为这种游戏是假的而更容易使游戏者接受失败。因而在游戏中, 幼儿的成功体验总能强于失败的体验, 幼儿总是处于愉悦的情绪体验之中的。

二、幼儿游戏的价值

(一)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身体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不仅需要合理的营养与充足的睡眠, 而且需要适当的锻炼。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肢体,包括其动作的协调性与运动技能。幼儿在户外进行的攀爬、追逐、跳绳、滑滑梯、荡秋千、拍皮球等运动性游戏, 可以锻炼幼儿大肌肉群的运动能力, 促进幼儿对运动控制的能力、协调性与灵活性等。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可以使幼儿情绪愉快,因而有益于幼儿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幼儿的游戏除了能引起情绪上的愉悦外,往往会有不少新的发现就说吹肥皂泡吧,勤于思索的孩子就会纳闷儿:为什么泡泡一定是圆的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漂亮色彩呢?这时,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向孩子介绍一些有关科学道理这样,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好奇竟同科学道理结合在一起时,心理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有益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面,游戏可以丰富并巩固幼儿的知识。幼儿在游戏中对游戏材料的摆弄和操作, 有助于丰富和巩固幼儿对有关物体的性质及物体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幼儿在与伙伴共同做游戏的过程中, 能够获得并加深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总是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他们积极地感知和观察游戏中的玩具和游戏伙伴, 记忆游戏中各自的角色、游戏的内容和游戏的情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均能得到锻炼。再一方面,游戏还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中,幼儿要学会自我成长、自我探索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融为一体的。游戏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判断能力。比如,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 。幼儿不仅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还想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 可见创造能使游戏顺利开展是游戏发展的动力,同样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游戏既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同时智力的提高又能够有能力来顺利进行游戏

(三)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首先,把游戏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首先应当给游戏下定义。这是认识游戏必须解决的前提性、基本性的问题。游戏,一直是诸多学科长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游戏做了实证性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定义与界说。如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和德国思想家席勒认为游戏是消耗乘 余能量的一种方式。幼教之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

其次,游戏是幼儿从事社会往的主要形式, 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社会往的技能, 有助于幼儿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 有利于幼儿学习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 这会为幼儿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我们在帮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创新,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充分体验创新的乐趣如在搭积木时,他们能搭建出更漂亮的图形。幼儿在游戏时往往还会有美的创造如他们在折叠手工纸粘贴树叶,制作玩具 捏橡皮泥等过程中都能显示出他们智慧和审美观。我们还可以在变废为宝中,教会孩子成功地做房子或者鲜花,又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加强。

(四)提升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在游戏中, 幼儿的成功体验多于失败的体验, 这有利于使幼儿产生成就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我们可以通过对漂亮玩具的认识和摆弄, 通过在美化了和人性化了的环境中的游戏, 来培养幼儿对自然、对社会生活、对艺术的认识和感受能力,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角色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一些需要大肌肉群参与其中的游戏还有利于使幼儿释放他们的焦虑、愤怒和紧张等消极情绪。但是在此时我们也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那就是教师要根据游戏的开展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游戏过程里,教师应是游戏伙伴首先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在教育的范畴里,游戏意味着教育的要求与幼儿的意愿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游戏。之所以受幼儿的喜爱,取决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能够得到放松。在游戏中可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观念。所以我们在幼儿教学中,要把对游戏的环节加以重视,充分体现游戏的价值,此时教师参与到游戏中要根据不同的游戏情况而定,一般是当游戏过程出现困难或不顺利的时候,及时参与到游戏中,促进情节的发展。如:在开展“美味早餐”主题的游戏时,出现了全体幼儿当“服务员”忙于制作早餐没有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早餐品种,我就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引导“服务员”向大家介绍各种早餐的特点。即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创造幼儿游戏条件

为了实现游戏在幼儿教育作用的最大化,首先,有必要号召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从心理上意识到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意义;其次,为了保障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要尽可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幼儿园要为幼儿游戏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建设安全舒适的游戏场地,制作和购买优质的玩具教具,并且要对场地和玩具定期消毒;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日常生活尽量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每天保证幼儿有一定的专门游戏时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教师对于幼儿的游戏加以适当的引导,而非干涉,在游戏中教师是参与者 合作者幼儿的游戏伙伴,这是保障幼儿游戏的心理条件;在家庭里,有条件的要尽量为幼儿开辟游戏区,让幼儿有专门的游戏场地 ,为幼儿的游戏投入一些资金,让幼儿在家里也能享受到游戏的快乐;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做幼儿游戏的伙伴,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更加要多与幼儿游戏;社区的文化生活活动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幼儿游戏的需要,社区的建设要有一定可供幼儿游戏的器材,提供特定的场地供幼儿

进行室内外游戏;基于现在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的现象,社区不定期地召集幼儿到一起游戏,组织一些集体幼儿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游戏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游戏;体育教学;运用

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的重要使命。要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就必须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锻炼,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游戏的基本任务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素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在学校体育教育中,通过游戏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在社会生活中,锻炼游戏者的身心使他们更早的进入社会,提供了社会交往、社会实践的机会,能帮助他们摆脱自我中心倾向,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和健康的心理。从这些看,体育游戏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下的健康水平目标。故而,我想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要多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体育学习。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适合新课标的需要

体育游戏是一项融健身、娱乐,教育和智力开发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趣味性、健身性和竞争性。

作为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健身性体现在体育游戏有一定的目的、规则和组织性,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走、跑、跳跃、攀爬,轻松自如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最终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体育游戏将人类自然活动能力的内容融为一体,大都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每个学生都会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集体荣誉感。

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在体育游戏进行中,学生要执行规则,服从裁判,相互配合,拼搏竞争。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几支、果断、勇敢、顽强、热爱集体等优良品德和作风,“育德于游戏中”,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时落实素质教育和间看教育的具体体现。

体育游戏的益智作用:游戏多是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的,对启发人的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培养活泼的个性有着积极作用,在游戏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判断力,而且要求学生的视、听、触、平衡、时间、空间等感觉灵敏,并具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开通途径。

体育游戏的健身作用:游戏是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包括促进身体一般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各种专项运动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各种运动项目都有一些游戏性的练习,或个人或集体或单项或综合或徒手或持器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

二、在游戏活动中,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游戏在水平各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游戏是青少年儿童的天性和权力,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他们十分喜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游戏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是寓教于乐的好途径。

游戏可以发展身体。由于不同的游戏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甚至同一游戏的运动方式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方式,因此,游戏能适应孩子圣体发展的不同需要,游戏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游戏是在欢快愉悦中进行的活动,在积极地参与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心理方面的满足,消除学习的紧张和疲劳;游戏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交往。忧郁游戏大多是以一种集体参与的活动形式出现的,而游戏的同伴又是不确定的,经常变换的,因此,同伴之间的频繁交往接触与思想交流对孩子的社会化和学生合作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游戏可以益智,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思索,想像,创造,实践来完成活动目标。这不仅能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乐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的智慧。由此可见,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促进身体心理健康,这些都是新课标的几个学习领域。故而,游戏活动可以成为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的主要形式。

三、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游戏是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游戏主题的提出,游戏过程的展开,游戏情节的发展,游戏规则的制定都体现了游戏相互交流的关系,进行体育游戏就必须有同伴间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这样学生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另一方面要理解他人的意愿、主张、态度,并作出回应。学生在游戏中就形成了现实的伙伴关系和游戏中的角色关系,就为他们交往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同时,体育游戏又能使学生怎样处理相互间的关系,怎样扮好自己的角色,这样能帮助学生在交往中形成一定的交往技能。

游戏还能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正处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他们要不断的学会所要面临的现实生活,包括学会社会所必需的生活知识,学习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守社会规范准则与行为方式等,学生进行游戏时,运用语言提出游戏主题,计划游戏的情节,表现自己的角色特征,使游戏成了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这一切都可以在体育游戏中得到实践。

四、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广泛,更能满足课堂上的需要

1.体育游戏在准备部分中的运用。

一般性准备活动是全民啊活动肌体,克服惰性,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是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入“报数游戏”“反口令练习”、“蛇形跑”等。专项准备活动主要是使与完成基本部分内容有关的身体部位及机能做好充分准备。可以选择一些动作性质和结构大体相似的体育游戏作为辅助和诱导性练习。

2.体育游戏在基本部分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游戏在基本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善骄傲学气氛,是单调、枯燥的基本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身体素质练习很苦,单调,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和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游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提高素质,增强体质的效果。

游戏心得体会篇4

游戏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方式,更是儿童展现生命存在与活力的舞台。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儿童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通过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来丰富孩子的生活,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课堂。无论个性还是才智,都要通过孩子本身的行动得以实现。遵从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充分享受游戏的权利,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陈鹤琴教育思想 游戏教育 儿童 心理环境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即在一日生活中除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动如进食、睡眠等之外,发生次数和所占时间最多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儿童的生活或生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活动。对于身心发育尚未发育成熟、不需承担社会责任的儿童而言,游戏更是他们的一种存在方式,儿童也正是通过游戏体现并确证着自己的存在。

一、要研究游戏教育必须先研究儿童

儿童总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要有儿童的地方一定会有游戏。游戏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这既是一种必然,又是一种必须。“必然”是基于儿童特殊的、客观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必须”则是因为它是儿童生命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环节。有人说,对游戏的解释其实是对儿童的解释,对游戏作用的解释其实是对儿童及儿童期的解释。这些事实和对这些事实的精辟概括启示我们:是不是可以而且应该通过重视和重新认识儿童及儿童期来重新认识游戏呢。

(一)研究儿童

陈鹤琴将儿童的特点,归纳为“四心”,即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他认为,“好动心”是儿童得到健康发展“要紧的利器”,应当给予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得到适当的刺激,“使他多与万物相接触才好”。“模仿心”的价值在于,“做父母的要格外留意,因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他们的儿童”;“做教职员除了要以身作则之外,还宜养成纯美的校风,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他十分强调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引用了柏拉图的名言:“好奇心是知识之母。”他批评旧式学校说,“儿童一到学校,就受注入式教育,没有发展好奇心的余地”。“总之,好奇心是儿童学问之门径,吾人不得不注意的,不得不利用的”。“游戏心”是儿童的天然本能。“近世教育利用这种活泼的本能,以发展儿童之个性与造就社会之良好分子。”他指出:“吾国社会对于游戏不加注意,甚有以为学校不宜让儿童游戏的。普通人常以游戏为顽皮。”

(二)通过认识儿童而进一步认识游戏

游戏作为儿童的一种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在现代社会更有充分的理由找到自己应有的地位。儿童游戏不应该仅仅以一种教育手段的形式出现,而应当成为儿童的生活。游戏应该是属于儿童的游戏,属于儿童的生活,而不仅仅是教育中的游戏。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但不成熟的背后却又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和成人世界一样,儿童之间也有他们自己的规则,一种自然的、不同于成人社会的规则。在成人看来无法理解的现象在孩子们那里却可以取得共识,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逻辑和相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一致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儿童凭借这些可以自如地在自己的群体世界中通行。

二、游戏教学中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幼儿园都在开展各类幼儿游戏, 但其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表观在游戏形式化、游戏自由化、游戏模式化、游戏教学手段化等方面。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游戏的界定莫衷一是。

一些研究者基本趋同的认识是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性目的的儿童自发的活动, 游戏是假想的、虚构的、愉悦的。他们盲目崇拜儿童游戏的自发性和非功利性, 而混淆了自然游戏与幼儿园游戏的区别。这使得许多儿童教师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 常常是把玩具一撒, 便不闻不问。儿童随意地玩没有教师参与,没有教师指导, 游戏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活动。

2. 传统教育目的观和学习观的影响。

传统教育目的观认为, 教育目的是获得人类已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体系;传统的学习观认为, 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严肃认真的从书本上获得知识经验的活动。这使得游戏成了服务于某一个活动的工具, 从而成为集体教学的附庸。教师在选择游戏内容时, 过多考虑教的因素, 忽视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游戏过程中过于求全, 希望每个孩子玩游戏都能达到某一目标和水平, 忽视儿童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儿童在教师的“ 精心”安排下机械地消极模仿。

三、提高游戏教育的应对策略。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儿童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丰富的生活和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课堂。幼儿园不应当把游戏、日常生活、教学并列为幼儿园教育的途径,这是传统“ 三中心论”教学观的反映。幼儿园也不应使得游戏仅仅停留在教学手段的层面,成为教学游戏。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应是将游戏的机制引入教学的结果,它不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联结点上, 将游戏与学习统一起来。

(一)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

首先, 拓展、保证儿童游戏的空间和时间。在走廊的墙壁上和活动室里布置出一个个主题角,划分成一个个区域, 尽可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开辟成活动区, 为儿童的游戏提供足够的空间。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让儿童参加自主性区域游戏、户外游戏、角色游戏等。通过游戏, 让儿童与人和物相互作用, 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自娱、自创性, 以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 并在不知不觉中“增进健康、养成习惯、发展能力、获得经验”。

其次,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必须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孩子互动、交往,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为老师, 应坚持以爱为先, 热爱与尊重每一个儿童, 有时是他们游戏中的伙伴, 和他们共同嬉戏玩耍; 有时是他们活动中的引导者。 每个儿童都有爱的需要, 这如同草木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陈鹤琴提出“学做人”的大目标,他主张“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天真烂漫。”有时老师更像一位妈妈, 用自己和蔼的笑脸、亲切的话语、鼓励欣赏的神态, 用一颗慈母般的心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 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依恋感和信任感。

(二)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 在游戏中成长

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良师益友,它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我们在组织活动时,应该明确“ 游戏在儿童教育领域中,从来就不是纯粹的‘ 自然’ 的活动, 而是负载着一定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具有促进儿童生理发展、情感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化发展的多种功能, 并且还具有生成课程的功能。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形成“ 预设课程”的同时, 随时以儿童游戏为中心线索重新建构课程, 将儿童游戏中出现的预设课程范围之外的内容随时补充进游戏教学中。无论个性还是才智,都要通过孩子本身的行动得以实现,遵从孩子意愿,强调游戏和富于刺激性的环境,及时充分发掘孩子潜能,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正确教育方法。

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教学原则中提出了“教学游戏化”。他说: 教学游戏化是以“做”为中心的, 也就是“做中教, 做中学, 做中求进步”的教学运用。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所以在教学中, 我总是和儿童共同营造良好的游戏情境, 努力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快乐、更有吸引力, 以充分调动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在游戏中成长。如在音乐活动《蚂蚁搬豆》的教学中, 我们和儿童共同建构了房子和蚂蚁窝, 并把沙包作为粮食,然后和儿童边念儿歌边练习爬的动作。鼓励儿童听清指令, 快快爬、慢慢爬、爬到房子里、爬到蚂蚁窝。带领“蚂蚁”每人搬一袋豆子回窝里, 感受“1”和许多的意义, 最后带领“小蚂蚁”一起做放松运动。这样, 通过孩子们的自我体验, 增进了他们的学习效能, 也发展了他们的多元智能。在日常生活中, 学会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因素, 使生活、学习、游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不知不觉中, 儿童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老师的预期, 有效地促进了儿童个性潜能的发展。

四、对游戏教育的探究

游戏应是儿童主动的、独立的、快乐的创造性活动, 是发展儿童主体性的最适宜途径。游戏教学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它要使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 要使儿童参加游戏教学的活动成为他们的内在的动机, 就必须使儿童摆脱“ 完成目的” 的包袱。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目的和内容能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

(一)幼儿园游戏教学符合儿童学习的特点

现代学习观已将原来十分狭隘的学习内涵大为扩展, 认为凡是对主体经验的建构产生影响作用的活动都可称作学习。“ 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带有直觉性、具体性的特点, 属于‘注活的智慧’”。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 需要学习包括衣食住行、交际交往在内的人的行为习惯的基本样式, 需要认识他们的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学习内容的广泛性, 决定了幼儿学习途径与方式的多样性。游戏教学提供给幼儿一种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改变幼儿学习过程本身, 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内发的学习动机, 有成就感、自主感。

(二)幼儿园游戏教学是教师设计而不是儿童自发采用的

游戏教学要使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但游戏的内容与目的又要围绕老师的要求。这里的关键是要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愉快体验能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高度巧妙地统一起来。

(三)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质是培养幼儿的游戏性品质

研究表明, 游戏性越强的孩子, 其综合能力越强。面对充满竞争和挑战的21世纪, 我们需要培养具有游戏性的人。培养儿童的主体性, 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游戏教学是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在具有自觉教育性的幼儿园游戏中成长, 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好游戏的, 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他的游戏理论, 共同探讨游戏化的教学,为把新《纲要》的精神落到实处, 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刘焱:《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游戏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基本教育活动

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人们也早就发现了游戏对于儿童教育的价值。游戏充盈于儿童的身心,充盈于儿童的思想、情感和身体中。游戏是儿童主体性的活动,游戏过程是儿童主动学习、主动建构自己经验的过程。在不同程度的游戏中,儿童在学习和发展着。

一、游戏及其特征

(一)游戏的定义游戏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为大多数人能普遍接受的游戏的解释。面对这种现实人们对游戏定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发生了疑问。不同人对游戏有不同的定义:

有人认为,游戏是一种不能下精确定义的现象。因为“游戏”这个词本身并没有一个精确的概念;有的认为,游戏是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教学手段,是寓教于乐的最有效形式……《教育词典》认为,游戏是以一定的形式有目的,有系统地反映人类社会劳动、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游乐活动。学前儿童的主导性活动就是游戏。幼小儿童,游戏就是学习,是“认识世界的途径”(高尔基语)。

(二)游戏的特征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

1、以直接获得(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

游戏无主体。在以往的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一个不言自明的观点,即人在游戏,人是游戏的主体。而迦达默尔却认为游戏独立于游戏者的意识之外,游戏是一种本体存在,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

游戏是一种自我表现。游戏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现,不管是儿童游戏还是艺术游戏,都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活动。相对来说,儿童游戏是一种单纯自为的游戏,而宗教游戏与艺术游戏则通向了观众,为观众表现了一个意义整体,游戏者与观众共同构成了“游戏共同体”。

二、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价值游戏的基本特征和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价值。

(一)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游戏是自由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如餐后各种区域的自由游戏;户外的各种体育游戏;餐前的手指游戏、口头游戏等等。这些游戏的内容、空间、强度等也可以随时变化,比较适合幼儿生理活动的要求。

(二)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在《蔬菜》这一主题活动中,老师先放了青菜和菠菜,结果发现幼儿不感兴趣,有的将这两种菜分开,有的问老师这是什么菜。第二天老师准备了更多的青菜和菠菜,让幼儿捡菜,来捡菜的幼儿多了,边捡边问,听说是帮厨房的忙,可来劲了。还问要不要洗一洗。在进餐中还问,这些菜是不是今天大家捡的,吃得可香了。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认识了青菜和菠菜,知道了厨房工作人员的辛苦,品尝了青菜和菠菜不同味道。

因此,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动力,是儿童获取社会经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三)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在音乐区中,幼儿无形中会自己分配角色。有的敲打击乐,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地了解了“我的”和“你的”之间的区别,不断解除活动的自我中心,学会公正地评价伙伴和自己的行为举止,逐步形成对于周围环境的态度,逐渐建立友谊、公正、负责的意识和观念。

可以这样说,游戏的过程也是儿童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四)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生活在成人社会中的儿童,往往会受到成人不同程度的压制与束缚,容易产生各种形式的情感压力。在游戏中,儿童可以使自己从当前情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宣泄不良情绪,消除紧张,获得心理平衡与性情的愉悦。

由此观之,游戏是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与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五)促进儿童创新意识与潜能的萌发在游戏、特别是假象性游戏之中,儿童的想象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有,自由驰骋于假象与现实之间。在一次游戏中,一幼儿用一个纸箱当烧烤箱很形象,在游戏后我启发式地问幼儿:“这个纸箱还能玩什么游戏?”幼儿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当电视机,放在商店卖”,有的说:“可以当自动柜员机”,有的说:“可以当长途车上的VCD机”还有的说:“可以当的士”……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这样一来,一个看似平常的纸箱,在幼儿的游戏中却发挥了一物多用的作用打破了思维定势,不但充分发挥了玩具的利用率,而且大大丰富了幼儿的作品内容,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应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因此,游戏是创新意识与潜能的发源地,是其成长的根基。

三、游戏作为教育活动的必然性根据儿童游戏上述的基本特征及其分析,我们可以理解:游戏实质上是幼儿能动地创造、驾驭活动对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体验的活动。进一步讲,游戏就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从幼儿身心成长的特征和规律看,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有着其内在的必然性:

(一)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幼儿不能像成人一样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取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只有游戏才能实现这一功能。因为游戏是社会活动的反映,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这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其规律。这样可以减轻幼儿的认知难度,如果让幼儿学习纯知识和理论的东西,他们会感到困难,相反游戏则会带给幼儿快乐,因为游戏是幼儿所喜欢的形式。

(二)游戏是幼儿幼稚心理的表现各种角色游戏的开展,满足了幼儿的幼稚心理。例如:《理发店》,在投放了各种理发道具(洗发水空瓶、吹风机、梳子、剪子、推子等)幼儿就会模仿理发员的洗、剪、推、吹等基本动作,而顾客在享受到这种服务后,不但会说谢谢,还知道要付钱等。

幼儿在模仿成人的生活中获得了各种生活体验。这类游戏就是一个属于幼儿自己的世界,在那儿他们不会受到成人肯定与否定的评价,所有的方式都是与他们身心发展水平同步的。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永远是积极的参与和大胆的尝试,并从中获取经验,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满足。

(三)游戏是幼儿自我发展的需要幼儿天生就有不断重复刚刚获得的动作技能、知识经验的活动倾向。如刚会爬楼梯的幼儿,一见楼梯便要不断地上上下下;刚会用积木垒高,便会不停地推倒重来。这种出自婴幼儿内部发展需要,使幼儿感到开心和满足的重复行为,就是游戏。

游戏之所以最适宜儿童发展,是因为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需要,而且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还会使儿童产生新的需要,生成新的心理机能。游戏构成了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最佳状态。游戏在儿童的各种活动中无处不在。只要是儿童自主选择的活动,儿童总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去对待它,就连吃饭、睡眠也都富有游戏的韵味。

四、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游戏虽然不是以获得知识和能力为目的的,但对儿童的培养却是举足轻重的。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为此,幼儿园教育必须努力使游戏与教育相结合。

(一)实现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儿童在游戏中的收获是儿童主动活动的结果,儿童要在教育中得到发展则在于教师和儿童的双重努力,而由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过程也能转化为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那就是游戏与教育的成功结合。实现教育和游戏的结合,也就是实现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向教育背景中的幼儿游戏的转化,必须在实践中推进游戏教育化和教育游戏化。

1、推进游戏的教育化,就是要改变自然状态下的游戏的放任状态,扭转重上课轻游戏的现象,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对教育的服务功能。具体落实在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2、推进教育的游戏化,就是要改变幼儿园教育日益趋向于小学化的现象,防止心理机能尚未完善的幼儿因过早地承受正规教育所带来的强制性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具体就落实在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育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必须指出的是,推进游戏教育化和教育游戏化,要防止将教育的功利性、严肃性带入游戏,真正将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带入教育。教育的游戏化是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认识的,教育的方法、过程、氛围以及儿童的活动体验应当具有游戏的特征。

为此,在实践中必须对游戏的客观条件进行有意识的控制。比如:由教师创设游戏的环境,谋求教师对游戏的支持和指导,并不是在游戏过程中引进由教育规范带来的教育的严肃性,而应保持游戏的性质不变,避免把教师指导游戏变成教师导演游戏,把幼儿自主的活动变成教师控制的活动。

(二)让自主性游戏与教育活动有机融合美国学者大卫韦克的研究,充分说明了将游戏因素和教学因素结合,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特征和需要,同时也满足幼儿直觉形象思维的心理特点,幼儿的学习应该在生活中,而不在课堂上;教师教学不仅仅用游戏来激发幼儿被动学习的动机,而应该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学习中,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经验。

1、自主性游戏与领域教学活动的融合在领域教学活动中,有些活动常常无法在时间或空间上满足幼儿充分探究的需求,此时如果教师能提供相关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将会使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获得很大的满足。如小班幼儿制作好“胡萝卜小车”后,高兴地在“马路”上开着。开了一会儿,孩子们由于要随教师的安排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只好很不情愿地把小车收起来,放到展示台上。看到孩子们无奈的表情,我想何不顺势满足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玩玩开车游戏呢?想到这儿,我马上拿了一个玩具方向盘作开车状,并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见过什么车,开车要注意什么,接着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制的胡萝卜小车、教师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车或方向盘当小司机,我还建议“小司机”邀请同伴乘坐自己的汽车。顺着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兴趣点,“开汽车”的角色游戏就这样产生了。

教师如果能在教学准备中思考孩子也许会对什么产生兴趣,可收集哪些游戏材料以备孩子之需,就有可能使教学活动与游戏自然融合。

2、自主性游戏与区域活动的融合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区域活动比教学活动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强的针对性,它和自主性游戏很相似。怎样把自主性游戏和区域活动有机融合起来呢?我们从墙饰人手,为幼儿的游戏提供生活经验,启发并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有效地实现了两者的融合。

五、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和教师对游戏的偏见传统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获得人类已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体系,上一阶段的教育只是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做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在这种教育目的观的指导下,幼儿园教育主要采用上课或集体教学的形式向儿童讲解进入小学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组织儿童通过听课、练习和记忆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方式呈现出小学化、成人化倾向。

(二)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部就班,把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硬塞给学生,仅把游戏当作在日常教学中的一种例行公事,认为开展游戏活动就是让幼儿打打闹闹,让幼儿开心一下,并没有在游戏中贯穿学习内容,忽视游戏的教育作用。即使游戏也是教师按自己事先制定好的计划进行,忽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给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决定游戏主题和方式、解释游戏活动结果和分享游戏体验的权利,教师要尽量采取间接的、隐蔽的方式进行指导。

(三)把游戏单纯的工具化和游戏模式化有一些人将教育片面理解为课堂教学活动,特别是集体教学活动。认为游戏只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或手段,为了调动幼儿听课的兴趣,吸引和保持他们的注意力,仅在形式上引入游戏。这样的游戏活动被教学占领,使真正的游戏脱离幼儿教学,仅把游戏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在运用。

综上所述,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教育活动是不争的事实,将游戏活动更好地融入日常的的教育实践,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必须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28-130页;第290-292页。

[2] 朱家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8页-13页。

[3] 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07页。

[4]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18页-120页。

游戏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体育课 体育游戏 准备活动 锻炼身体

体育游戏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游戏的价值日益凸显,尤其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中。准备活动在于使机体逐步进入运动状态,为机体正式进入运动状态预热。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于更加准确、协调地完成动作练习非常重要。

一、体育游戏的作用

(一)体育游戏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体育游戏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合作与集体教育内容,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中通过模仿各种角色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

(二)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游戏内容新颖,形式活泼,有丰富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消除身体锻炼过程中的枯燥乏味和较易产生疲劳的现象,并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掌握的动作。

(三)体育游戏能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学生参加体育游戏一般都是出于他们的直接动机,他们自觉自愿的参加游戏,这种自觉自愿的行动能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动性和挖掘学生身体潜能。因而体育游戏能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

(四)体育游戏能提高学生智力和创新能力

体育游戏中,不仅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判断力,并感觉灵敏,具有一定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另外在游戏中,学生运用已学技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变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使得体育游戏更加好玩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体育游戏促进良好情绪情感形成

在体育游戏中,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得到别人的赞扬、尊重,从而获得快乐。游戏本身的新奇、惊险、激烈、紧张也会给参加者带来愉快,这无疑也是一种愉快的身心感受。

二、体育游戏的创编与选择

为了便于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在创编和选择体育游戏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是健康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要严格禁止那些无意义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以及庸俗的、有损学生身心的游戏。

(2)创编和选择的游戏必须有趣味性。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的情节、规则和组织方法都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认识能力和心理态度相适应。只有学生感到有兴趣的游戏,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反映时代的特点。游戏的选择要适应于时代的发展,反对那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更不能把那些已经过时了的、陈腐的东西再教给学生。

(4)游戏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友爱、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5)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具有典型性。一种游戏往往有许多做法,教师在创编和选择游戏时应选有代表性的,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多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渐提高要求。

三、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体育游戏时要针对实际情况来选择。游戏的内容必须围绕着教学目标开展,同时还要考虑实施对象的身体素质,充分利用教具等方面内容,进行趣味性的编排与组织。

教学中进行游戏时,教师要先告诉学生游戏的名称、游戏的过程、规则和评价赏罚要求等。特别是对于新游戏,一定要将游戏的每一个细节、注意的事项给学生讲解清楚。其次,指导安排学生进行游戏的过程,教师可以亲自参与,跟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既能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补充说明,又能带动学生参与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得游戏更富有感染力。再次,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身体变化,并相应调整游戏的强度与密度,做到适量、适度。最后,游戏期间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一些小窍门,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游戏。游戏结束后还要询问学生关于游戏中的感觉、心得,总结游戏的重点难点,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1)一般体育课准备活动是慢跑、行进操、定位操,反复使用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如:蛇形跑、螺旋跑、跑动中的“听号抱团”“拉网捕鱼”,或者用跳绳、跳橡皮筋、“猴子抢球”“传球触人”等方法,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有些游戏还能起到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例如,“听口令做相反动作”“有效无效口令”“人手一球”“取球比赛”等等。这些游戏形式多样、新颖,既是游戏内容又是组织教学的手段。

(2)专门性准备活动能使学生从心理上和生理上为课的基本部分教学做准备,如短跑教学课,可采用训练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游戏,如“黄河长江”“喊号追人”等。在篮球课的准备部分,可采用“两人争球”“巧入营门”“传球比快”等游戏使学生熟悉球性。

(3)体育游戏在选择上需要注意的几点

天时、地利、人和是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具备的几点要求。正确的游戏场地器材、创新的游戏内容、合理公平的游戏规则都是达到练习目的的最好条件。

在选择场地上,一些游戏需要移动的范围比较大,要选择比较平整、开阔的场地,尽量避免选择场地湿滑、障碍物较多的路面。在器械上,应尽量选择没有危害、轻便、软硬度适中的器材,由于部分游戏在进行过程中需要对抗、竞争、追逐,选择错误的器械,有时会造成学生身体的伤害,甚至严重的后果。

体育游戏的规则是游戏能正常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的保障。教师在中间应起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在玩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学习中获得游戏乐趣。而且,公平、公正的游戏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手段,能让他们了解到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讲求正义。教师在游戏中要充分做到以身作则,给学生作出正面的引导,通过游戏不仅锻炼身心,而且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体育游戏是一项智力、体力和技术相结合的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活动,既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又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将体育游戏合理的运用于体育课中,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体育教学的身体状态中,把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跟上运动的节拍,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施志社.怎么组织体育游戏[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2]徐唯伟.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2006.

[3]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莫炳耀.浅谈体育课中的游戏设计[J].体育学刊,2008.

[5]曾炯球.陈云彬.体育游戏大全.1990.

游戏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游戏 体育教学 学生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就必须反复练习,而反复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此过程中编排一些与运动项目有关的体育游戏,则不仅能激活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我就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认识。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中许多内容枯燥乏味,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疲劳的情绪,正确的动作技术不容易掌握,如中长跑、铅球等教学,而采用体育游戏教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体育游戏教学内容新颖,形式活泼,有丰富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寓教于乐,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能消除锻炼过程中产生的枯燥乏味和疲劳现象。因此,教师要编排新奇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不论哪种类型的游戏,首先必须是有趣的、好玩的,游戏参加者要从中得到快乐,这是游戏的显著特征。因为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具有情节和假定目的,又能引人入胜,富有吸引力,是一种参加者自由选择的活动,没有任何外来压力,所以参加者能轻松、自由、平等地参加活动,使其将活跃起来的心理功能充分发挥,获得自由表现的机会,把注意力集中于活动过程的乐趣上,使参与者拥有愉快的心境。体育游戏包含的竞赛性、随机性、偶然性因素会使游戏参加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出乎意料的愉快成分,满足学生情绪、情感上的需求,从而形成浓厚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成为体育教师们永恒的话题,体育游戏恰好符合这一点。在体育教学中,游戏能够满足各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独特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体育游戏有良好的增强体质的效果,它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内容丰富多样,但都是以人的基本活动为主的体育运动。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创设情境,将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运动技能教育有机融为一体。无论是哪一阶段的人群,经常开展适宜的体育游戏活动,对于改善身体状况、增强体质和提高对各种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大有益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可以合理地编排一些体育游戏进行练习。如通过简单的“迎面接力”(每队分两组,相隔一定距离相对而立,以接力跑的形式进行各队间速度比赛)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奔跑速度,使学生掌握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并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

体育游戏在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编排和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时,游戏者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体验使游戏者形成行为的社会定势,内化社会行为规范。体验游戏中的群体活动,角色的扮演、转换与互动满足了少年社会归属或团队归属的欲望,对他们掌握人际关系交往技能,形成健康人格,发展社会协作性和适应性具有独特作用。体育游戏固有的竞赛性和结果不能确定性,可以激发参与者的进取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促进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体育游戏为少年儿童创造了一种合作竞争又相互鼓励、彼此理解的环境,在这种非语言符号传递的气氛下,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审美、道德等社会价值观的传递。因此,课堂上的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反映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理念。

四、体育游戏内容的竞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心

学生在心理、生理发展过程中,都有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如果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调动这种进取心的话,就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很多体育游戏是竞争性很强的游戏活动,学生都会最大限度地把身心投入进去,通过自我表现、自我努力,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借此进取心得以激发。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心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竞争性游戏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这样的游戏活动,争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迎面接力”、“篮球传接球比赛”等体育游戏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净化他们的心灵。因此,在编排上应注意游戏的动作、情节、规则和组织方法都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认识能力和心理状态相适应。编排过程中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一些有趣的、竞争性较强的游戏进行各项技能练习。游戏的内容太简单没有竞争性,高年级学生感到没兴趣;内容太复杂则竞争性太强,低年级学生又不容易理解或难以完成,同样感觉没兴趣,在无形中挫伤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所以,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编排,只有感到有趣味、有兴趣、有竞争性,学生才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体育练习中,从而激活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目的,锻炼学生的进取心。

五、体育游戏健康的内容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少年儿童正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黄金阶段,在游戏编排上要注意儿童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一些富有情节的、能够满足他们好奇心的游戏。另外,在编排游戏时,教师不能把那些无意义、不健康、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带进课堂。体育游戏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游戏由许多实际活动组成,学生通过体育游戏学会跑、跳、投等实际活动技能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体育游戏者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群得到必要的活动,有利于生长发育。同时体育游戏的多样性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各种活动方式,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如通过各种“障碍”游戏,即一个综合性游戏,通过跑、跳、抛、钻、跨、越等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对增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观察整个游戏过程,保证游戏顺利进行。在游戏结束总结时,评定要公平合理,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便参加者通过游戏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对体育游戏并不缺乏兴趣,教师在选用游戏时要考虑游戏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配合教学任务运用于教学中。实践表明,体育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均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游戏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手机游戏 心流体验 动态难度调整

检 索:.cn

Abstract :Compared to video games, mobile games have a more large user groups. How to make more users get a good gaming experien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y applying psychologist Csikszentmihalyi's Flow Theory, developed a dynamic difficul-ty adjust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player's skill level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di-fficulty of the gam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layers skill level increasing, to make the difficulty of the game always matches the skills level of the players, and thus to bring more users into flow experience.

Keywords :Mobile Game, Flow Experience, Dynamic Difficulty Adjustment

Internet :.cn

一、前言

游戏难度是指在游戏过程中,玩家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者需要完成某项任务时,所面临的挑战。游戏难度是需要消耗玩家一定脑力和体力的挑战系统。难度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玩家在游戏中的体验。

著名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首次提出心流理论(Flow)。所谓心流是指一种将个人精神完全放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伴随着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Novak 和 Michel总结出达到心流(Flow)的必要条件为:清晰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匹配,只有具备这三类要素才能激发心流体验的产生[1]。挑战与技能匹配即游戏世界中的难度设计。难度设置太容易或者太难都会大大降低玩家玩游戏的动力和体验。

因此,为了开发出更符合玩家技能的难度系统,归纳出一套相关设计原则是很有必要的。

二、手机游戏难度基本形式

从难度设计的角度来讲,手机游戏难度模式分为两类:一是静态难度模式(Static Difficulty),二是动态难度模式(Dynamic Difficulty Adjustment)[2]。

静态难度模式又分为完全静态模式和难度选择模式。完全静态模式是指游戏预先为玩家定制好难度,没有选择性。如2012年度最火热的跑酷类手机游戏《Blot》。难度选择模式是指玩家进入游戏初始界面后,可根据自身的技能水平选择相应的难度级别。设计师通常提供简单(easy),中等(Medium),困难(hard)等多个难度选择。如《Line Birds》中,游戏进入主菜单后,玩家可以选择游戏提供的四种难度级别开启游戏旅程。静态难度模式有着天然的局限性:游戏无法随着玩家技能和经验的增长提供能够相匹配的难度等级,久而久之容易使玩家对游戏丧失兴趣。

动态难度模式是指在游戏过程中,游戏系统根据玩家的技能水平做出相应调整,尽量减少玩家的挫败感。这项技术最早起街机射击游戏《Dragon Spirit》。近年来,动态难度模式在手机游戏行业也崭露头角。Firi Games出品的《凤凰》(Phoenix 2010)中,就采用了动态难度系统。游戏的难度分为五个等级,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难度等级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系统再根据玩家的技能水平做进一步调整。

随着开发者对玩家体验的重视,建立以玩家体验为中心的难度系统,已成为游戏设计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手机游戏动态难度系统设计

(一)分析Flow理论中挑战―技能的平衡关系

Massimini在Csikszentmihalyi的Flow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发展成更为详尽的心流体验模型――挑战和技能的八种组合关系[3]。图1中蓝色区域即心流通道。心流通道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边界限制。在心流通道区域内,技能和挑战基本呈平衡关系。当挑战明显大于玩家技能时,玩家的焦虑伴随着挑战的增加不断上升,这将很有可能导致玩家终止游戏。当玩家技能明显大于挑战时,玩家的技能水平仍在不断提高,而游戏难度维持不变,则可能会使玩家感到乏味无趣,进而投向别的游戏。

设计学家 Donald A. Norman指出,产生心流体验的条件包括没有分心的事物,以及一个恰好能匹配玩家技能的活动,并且略微高于玩家的能力[1]。因此,将游戏难度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域内是玩家能否获得心流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玩家进入心流体验的区域是不同的,游戏心流通道覆盖的区域越大,就越能促使更多的玩家获得心流体验。

(二)动态难度系统设计

以2012年较流行的手游《王国保卫战》为例,进行动态难度设计阐述。《王国保卫战》剧情主线包括12个关卡(如图2所示),只有在前一关卡胜利,才能进行下一关卡的游戏。每一个关卡都可以由玩家选择容易、一般、困难的任一难度进行游戏,如图3所示。

这款游戏的难度是由玩家自行选择的。现尝试对游戏应用动态难度调整进行重新设计,设计步骤如下:

1.分析游戏难度来源

在游戏主题和游戏机制明确后,先来分析游戏的难度来源。游戏的难度一般通过游戏变量数值来设定。例如游戏中的障碍物数量、过关时间限制等。《王国保卫战》中可以决定游戏难度的变量有:(1)敌人的数量;(2)敌人的属性,如护甲值、生命值、攻击力;(3)敌人攻击的次数;(4)玩家的攻击力等。

2.确定难度变量的具体数值,形成不同的难度曲线

通过对上一步提取出的游戏变量赋予不同的数值,可以为游戏设计出不同的难度曲线。敌人的数量越庞大,攻击力越高,相应难度也就越高。如图4所示,游戏提供了三个不同等级的难度曲线,曲线上的每个节点对应相应关卡的难度。如曲线A上的A1代表关卡1处于困难模式,依次类推。

3.创建以玩家为中心的动态难度系统

以玩家为中心调整难度,即是通过分析玩家在游戏中的表现好坏,游戏系统智能地为玩家选择不同的难度曲线。

具体设计方法如下:代替《王国保卫战》的难度选择入口,不让玩家自行选择游戏难度,而是由系统自动匹配难度级别。每一个关卡都是一个隐藏的测试,都是对玩家进行的一次评判。如图5所示,第一关只有一个难度,对玩家进行初步测试。如果玩家表现较好,则在下一关自动匹配困难难度曲线A,即A2。而如果玩家在A2处碰到了较大较多的困难,表现为得分较低、尝试多次才得以通关等,则系统在后续游戏阶段,为玩家匹配难度较低的曲线B。如果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经验,在B4处以较高成绩通过,则系统在第五个关卡为玩家重新匹配难度曲线A,即A5。

评测玩家的表现可以通过记录分析玩家的数据来实现。在游戏程序中植入日志系统,记录玩家打通关卡的时间、游戏评分等数据。如果玩家打通关卡的时间较长,得分较低,则说明玩家的技能较差,游戏的难度对玩家来说就偏难了。

以上方法可以使游戏难度始终保持与玩家技能近似匹配的状态,维护了游戏挑战与玩家技能的平衡,更易让玩家持久的获得游戏心流体验。上述设计方法也适用于生存模式游戏。例如,对跑酷游戏《Temple Run》应用动态难度调整系统为例:以路程为节点进行难度曲线设计,如1000米处、2000米处、3000米处为节点设置不同的难度值。如果玩家跑过1000米的次数较多,则可以相应提高2000米处的难度值。节点之间的难度数值可以由程序自动插入中间值来解决。

(三)动态难度系统的设计原则

1.保证心流区域的精确度

在设计师确定开发某种类型或者某款游戏前,确定所面向的用户群体是很有必要的。设计师需要总结出这类玩家的游戏经验、喜好的游戏类型、每天在游戏上花费的时间、游戏技能水平等等。基于以上了解,设计师为游戏定制出不同的游戏数值,形成不同的难度曲线,从而确定游戏用户群体的心流体验区域。

2.保持难度曲线呈平稳的增长

玩家的游戏技能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这是一个递次增长的过程。这就需要给予玩家一定的学习时间。避免在玩家处于初级练习阶段时,游戏难度曲线突然上升,给玩家以挫败感,继而丧失信心,失去玩游戏的乐趣。

3.游戏必要时需释放,减弱难度

假使一款游戏一直处于高挑战状态中,正如一直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一样,精神紧张、不敢松懈。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会产生极大的疲惫感、倦怠感。在游戏中,生理条件下降的同时,也会对玩家造成力不从心的感受。因此,游戏难度在直线式向上增长的同时,需兼容着平衡、停滞或者稍许的下降。在必要的时刻释放、减弱难度,给玩家留一定的喘息空间,为下一次升级做准备。

4.适当增加新的游戏变量

引入多样的游戏变量将使难度曲线设计更加出色。拉夫・科斯特在《游戏设计的黄金法则》中提出:只有在还没有完全掌握游戏的时候,游戏才有趣[4]。在玩家的游戏过程中,适量的添加令人惊叹的新鲜内容,让玩家在游戏中不断的学习新技能,不断的掌握新技能。良性的循环足够抓住玩家,增加用户粘性。

(四)动态难度系统的适用性

动态难度系统在手机游戏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在益智类,冒险类和严肃类诸多手机游戏中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严肃类游戏为例,该类游戏是以教授知识和技巧为主。如开发一款针对GRE考试的游戏,游戏根据不同考生的学习水平,动态的调节题目难易,实现个性化备考。既避免了考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又防止了题目过易使考生倍感无聊。

四、讨论

动态难度调整系统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有失游戏公平性

游戏难度调整系统的目标是让游戏难度尽量匹配玩家技能,即同样完成游戏进程所需要的技能水平是不一样的,技能较强的人的荣誉感大打折扣。一个相对有效的措施是,只在游戏主线剧情中引入动态难度调整系统,额外为游戏增加玩家间的对决赛,使玩家技能的差别得到体现,增加玩家的荣誉感和满足感。

(二)缩短游戏的生命周期

动态设置难度会加快玩家打通游戏关卡的速度。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玩家打通关的情况下,保持对玩家的吸引力,增加用户粘性。为游戏增加丰富的奖励机制,是解决办法之一。例如,为游戏增加成就系统,增强玩家荣誉感;引入奖励机制,不仅提供虚拟奖励,还可以引入实物奖励(如游戏的周边产品),以保持玩家的忠诚度。

五、总结

综上所述:游戏难度和玩家技能达到平衡状态,是玩家在游戏中获得心流体验的必要条件。玩家的技能是随游戏时间和游戏阶段的深入而变化的。如果预先为玩家定制了难度曲线,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不符合玩家的技能发展路线。本文提出以玩家为中心,动态为玩家匹配难度曲线的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文的方法也包容了更多的玩家,使不同游戏技能的玩家都能在游戏中获得心流体验。一款成功的游戏绝不仅仅为了新手或者高手而开发,游戏心流区域需要包容更多的玩家。对游戏心流区域的掌控也需要设计师更多的投入,确定更为细腻的难度曲线。动态难度曲线调整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如何更好的做到以玩家体验为中心,如何推广到其他领域应用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注释

[1] 简・麦戈尼格尔. 游戏改变世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2] 秦华.计算机游戏叙述中的玩家沉浸与难度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 2009.

[3] Massimini, F.&Massimsni. The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flow in daily experience. Optimal Experlence: Psych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拉夫・科斯特.快乐之道[M].上海:上海百家, 2005.

参考文献

游戏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引言

体育游戏将体育活动赋予了一定的游戏色彩,也适应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而且广受小学生的喜爱,也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笔者就实践教学,从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应用,结合游戏教学法渗透,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结束部分体育游戏的引用等五点出发,探讨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而且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和认知的主要源动力――兴趣,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充满兴趣时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因此,体育教学应当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采用灵活多变的体育游戏,寓教于玩中去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在充满趣味性的学习中锻炼身体,提升综合素质。以体育游戏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需要体育教师在设置游戏时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的游戏也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多设计一些直观性强的游戏,如丢沙包、老鹰捉小鸡等。这些简单但充满着合作、挑战等内容的体育游戏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使学生学会合作、担当等坚强的品格。

二、游戏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游戏对于每个小学生都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而体育游戏教学的有效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体质、培养活动能力,同时,在游戏中传授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也易于掌握。通过游戏更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消化。例如,在游戏“打龙尾”中,学生在开始游戏前,首先需要掌握控制球和传球、接球的要领。为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掌握要领的积极性,教师可将其融入到游戏之中。例如在跳长绳训练中,教师组织学生玩“舞动的蛇”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也能很容易地学会如何控制球和传球、接球,此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更强,兴趣也也会更浓烈,学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再如,在跳长绳训练中,教师组织学生玩“舞动的蛇”游戏,充分发挥学生在技能训练以及身体素质练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习成效的提升。

三、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之一,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小学体育教材中很多知识设计到技能训练与身体素质等的练习。但是,由于体育技能训练是一项比较枯燥的工作,使得小学生容易产生疲惫之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因此,将体育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体育中的短跑,这个过程相对比较乏味,因此,在练习中很多学生往往都是应付式的进行,起不到相应的锻炼效果。选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让小学生在游戏中训练自己,则能起到更理想的效果。例如,体育教师可创编“小山羊智斗大灰狼”的游戏,结合小山羊要躲避大灰狼奔跑的特点,教师先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游戏的故事情节,并教会游戏的歌谣,接着,再介绍游戏的任务与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愿选择角色,再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游戏的全过程。

四、结合游戏教学法渗透,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体育游戏的作用是巨大的,比如,体育中的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都可以融入游戏中指导学生学习,促使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各个方面的发展。游戏的渗透是循环渐进的,因此,一定要避免急于求成的事情发生。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也要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也要不断努力。通过游戏教学法渗透教学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课程知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游戏中都能得到显著发展。在开展游戏教学渗透时,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在指导学生掌握跳跃这一动作要领时,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们参与到“青蛙跳荷叶”的游戏当中。在参与大游戏的同时还能掌握跳跃的要领。此外,在参与大游戏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懂得合作的要领,领会合作的价值与意义。

五、教学结束部分体育游戏的引用

待游戏部分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中。这一阶段的游戏选择应当注意让学生回归到放松的状态中。此时,可进入一些相对有趣、轻松的游戏。通过引入,让学生的各个器官都能得到放松、都能得到恢复,缓解学生的紧张状态。因此,待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做一些能调节他们身体的体操、舞蹈等游戏。使学生的肌肉、关节得到放松,恢复体力的同时,也能调节学生的心理,让学生都能体会运动后的舒适感觉,进而以更加轻松、愉快的心情结束体育课的学习。例如,开展一些“撑地爬行”、“无窝的兔等”等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学生的身心均能得到放松。而且这些游戏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将学生对下次体育课的热情激发出来,对下节的体育课充满了期待。

体育游戏可以说是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科学合理地组织体育游戏,对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练他们的坚强意志。在游戏中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因此,体育教师也要不断对体育教材进行更新,研究体育游戏的教育意x,适时引入,将体育游戏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虞重干,张基振.民间体育游戏之于少年儿童和谐发展的实证――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第二小学的个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78-1680.

游戏心得体会篇10

主题词:民间游戏;幼儿发展;促进作用

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它具有简便、易行、经济,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等特点,对增强幼儿体质、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良好的作用。民间游戏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能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民间游戏对材料的要求较低,“一根绳”“一个沙包”“小竹筒”等随处可寻的东西使游戏简便易行。

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要求,深受儿童喜爱。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扬和发展,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游戏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民间游戏正濒临失传与流散的境况,幼儿园更是对这种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我认为,应该对传统民间游戏加以开发和利用,将他纳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此可见,将民间游戏贯穿于教育中,不但增加了游戏的种类,促进幼儿的发展,还使我们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再次,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身体发展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下面由笔者来谈一谈传统民间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几个促进作用:

一、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体能的发展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例如:“跳绳”就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有双脚跳、单脚跳、迈门坎、麻花阵、旋风、跑跳、蹲跳等,“贴人”训练幼儿奔跑能力以及躲闪的能力,《羊顶角》训练幼儿单腿跳跃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耐久性,《扯皮条、拉皮条》游戏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等,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保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 跳绳不但能够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增大肺活量,促进幼儿生长发育,还能够健脑。

“跳格子”是个体育游戏。首先,在地上画上许多格子,或利用地上已铺好的方格瓷砖,然后幼儿分别站在并排的格子上,通过“石头 剪子 布”,赢的一方往前面跳一个格子。最后先跳完的幼儿获胜。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不但获得游戏性的体验,更促进了手指灵活性以及跳的动作的发展。

有时候民间游戏更多的是以比赛的形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例如,踢毽子游戏,虽然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它锻炼幼儿的耐力和毅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由于好胜心,不由自主的就坚持了下来。在幼儿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晨间活动中幼儿独自踢毽子时往往不能有这样的毅力,踢几个就厌倦了,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就不同了,幼儿会不遗余力的坚持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耐力也有了很好的发挥空间,在无形中就得到了锻炼。

踢毽子、打弹珠、扔沙包……这些民间游戏都促进了幼儿协调能力的发展。感受游戏快乐的同时,还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在跳皮筋的过程中,幼儿会创造出许多的玩法,不管是怎样的玩法,幼儿的肢体柔韧性和协调性都能得到锻炼,而且会比想象中的效果要好,毕竟是幼儿主动参与的结果。如果是教师设计的一些体育活动,反而不深得幼儿喜爱,所起的作用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体能会在无形中得到锻炼,肢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平衡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也是以跳绳的例子来阐述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在跳绳子的过程中,幼儿要不断的数出跳的个数,从而不断的数数,这样就不要在幼儿逼迫的状态下数数了,幼儿就自然而然的会:“1、2、3、4、5……”毫不费力的数下去。这样的游戏带给幼儿的结果是幼儿很顺利的就能数出这些“天文数字”,而且增加了幼儿学习数数的乐趣。

民间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子顶个小猫小狗,一把抓住哪一个,抓住小老头,上街去买油,抓住小老太,上街去买菜。嗨,嗨,嗨---”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买的什么菜?”“买青菜”“买冬瓜”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蔬菜的名称,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有些游戏则可促进幼儿的综合感知能力,如“老鹰捉小鸡”游戏不仅需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丢手绢”的游戏就更需要集中注意力,警觉,反应快。另外,有的幼儿游戏还配有顺口溜、说唱等,如:“一一一,什么一?一是小猫钓大鱼;二二二,什么二?二是小猫梳小辫;三三三,什么三?三是小猫爬雪山;四四四,什么四?四是小猫写大字……”这种从一数到九的《数字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

每逢元宵节,就会有“猜灯谜”游戏,每盏灯里都有一张纸条,上面写有一个谜面,

如: 一只黄香蕉,

挂在树稍稍,

白天不见影,

晚上才看到。

谜底是月亮。幼儿通过这个谜语就知道了月亮的一些特征,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 三、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如玩《包剪锤》《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当然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很主动的与周围的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心得”。不管是输还是赢,幼儿都会很高兴的接受,而且对和自己玩游戏的小伙伴很友好,生怕下次没人玩,所以就算幼儿赢了,他也不会骄傲,因为他怕自己的同伴下次不和自己玩,所以有的时候他还会故意输给自己的小伙伴,以示自己很弱,想留下自己的伙伴。现在独生子女的现象很普遍,所以小朋友在家根本就没有小伙伴可以玩,所以他会和现在的小伙伴相处的很好。就算在游戏中输了,很失落,不过过了一会他还会自动恢复,心情变得和以前一样。

在游戏《老鹰捉小鸡》中,有老鹰、母鸡、小鸡三个角色,就需要“母鸡”和“小鸡们”的配合,这样才不会被老鹰吃掉。在游戏的过程中,鸡妈妈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鸡宝宝,用眼神或者语言交流,然而鸡妈妈和老鹰之间的交流就是肢体语言的交流,拼命的保护自己的宝宝和老鹰搏斗的场景,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无形的语言。“角色扮演”游戏,更能促进幼儿同伴间的交往能力。如:“看医生”这个游戏,医生和病人缺一不可。病人向医生表述病情,医生整治。通过相互的交流,游戏才能得以发展。

民间游戏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的更换角色,也会自然的产生“领袖”,自然的淘汰“领袖”。因此幼儿必须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四、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在中班的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认识“6”的相邻数,就可以利用“跳房子”游戏,在地上画上房子并在房子里分别填上6的相邻数,引导幼儿边跳边念“6有两个好邻居,就是5和7,5是6的小邻居,7是6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使得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6”的相邻数,教学目标也顺利实现了。

在玩陀螺时幼儿自己发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发现问题:为什么用鞭子一抽陀螺就会在地上转呢?为什么越抽陀螺转得越快呢?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在陀螺上贴上画有七色光谱的旋涡形圆形纸片。引导幼儿在陀螺游戏中自己观察,发现陀螺在越抽越转,越转越快的情况下七色光谱就会变成白色这一科学现象,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

五、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一部分民间游戏是带有竞争性的,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如玩《石头剪刀布》、《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这次输了下次就想赢回来,从而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再者,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干预,没有心理压力,情绪是放松的,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的想象;他们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和作用还很多,通过民间游戏的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民间游戏,愿我们的民间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