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7:15:02

交融范文篇1

一、服装表演艺术创作的审美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需求的变化,服装表演诞生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独特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的艺术活动。它是一个区别于严肃的歌剧表演、严谨的戏曲表演以及其它表演的艺术品种,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前沿性、市场性、大众性、娱乐性、时尚性。前沿性是服装表演艺术的根本所在,他既有创新的特征又具备时尚的潜质。毫无疑问,服装表演艺术是引领时尚的前沿审美活动。但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服装表演艺术通常不是让人们欣赏已经被人们所认可、所接受的审美观念的,而是向人们展示一种新鲜的、尚未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的审美,具有超前的特性。标新立异,应该是一名设计师和服装表演编导最为重要的艺术特质。市场性似乎应该永远是一名艺术家最为痛恨和努力要摆脱的。但恐怕服装表演艺术是个例外,因为服装表演艺术本身就是市场的产物,服装在模特表演的过程中不但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时还推动着服装市场的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商业利润,服装表演艺术也得以深入发展并成为了永远的朝阳产业。所谓大众性即是蕴含于服装表演之中的一种先天的“通俗的意识”。服装表演一般是以商场促销和服装品牌促销的表演形式呈现,目的是为了刺激并引导大众的消费。服装表演的大众化立场使服装表演真正关心大众作为个体的自身,服装表演的大众化特征决定了其主题主要反映来自大众切身的审美特征和着装状态。所谓娱乐性是指包含在服装表演之中的强调其观赏性或是强调其文化性和审美性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是取悦欣赏者的手段。娱乐性意味着服装表演的主题可以是多样性的,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展示内容。另一方面,服装表演的娱乐性还体现在观众的审美趣味方面。这种表演的目的除了愉悦欣赏者,还可以是强调文化性和审美性,这就脱离了大众口味的层面,上升到体现审美趣味的更高层面。不过尽管如此,我们的服装表演艺术的编导们也千万要记住:永远不要把我们的服装表演艺术弄成一个让人提不起精神的所谓的“严肃”艺术。时尚性是指服装表演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被人们所追逐的新颖和别具一格的“前卫”意识。时尚性要求服装表演必须借助于夸张或超越的表演方式来适应和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必须能够借助于浓艳或夸张的化妆,创意性强的服装、多变的灯光、专业的音响甚至舞蹈表演等手段来创造独特的视听氛围以及其它可能使观众获得的感官刺激,运用这些展示手段来表现不曾表现过的令人赏心悦目而又兴奋的表演内容。所以,从服装表演的审美取向来看,我们对服装表演的艺术审美应以人体美为基本原则,从服装表演的不同性质、不同风格、不同功能方面对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服装色彩、服装面料、服装结构)进行审视。总的说来,服装表演作为表演艺术的一个品种,其艺术风格、美学意义、审美价值要体现大众性、娱乐性和时尚性。在这中间,无论表演的形式和状态如何的变化,如何的丰富,如何的时髦以及如何的标新立异,皆要体现服装表演的审美实质,因此,服装表演的审美追求即是视觉和谐与听觉和谐的完美统一。

二、服装表演艺术活动视觉和谐的要求与手段

近年来,国际知名内衣品牌的服装表演活动——“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成为国际时尚界关注的焦点和效仿的大事件,由众多著名模特来展示内衣华贵性感的主题服装表演活动,其经典震撼的艺术效果值得我们国内服装表演编导去学习和借鉴。首先,“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的舞台设计是根据服装表演的主题配合灯光、音乐与编排方式体现编导的设计构思,充分展示顶级内衣的整体形象,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氛围,构成模特与观众的距离和接触关系的空间条件。“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的舞台设计往往打破常规,尽量使模特走台进行穿插表演时有较大的表演空间,使其自然地进行表演。最大特点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没有演出的隔绝感,更加生活、随意、自然化。其次,舞台背景和标题的处理与表演主题、格调一致,处理手法大多比较单纯。而舞台色彩使用纯净的素色,突出服装作品,背景板的处理多采用与服装主题相协调的LED高清投影技术,还有舞台机械的处理,如旋转的背景板和升降的舞台等,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背景上最醒目的是品牌标识和服装表演的标题,在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的同时,也让这种神秘的气氛融为一体。另外,服装表演灯光效果的设计也是达成视觉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和手段。从整体表演效果而言,灯光的作用是为突出服装的肌理感、层次感和造型感,表现模特的容貌和修长优美的线条,改变空间大小,构成空间隔断,形成独特的舞台风格和艺术氛围。高规格或电视播出艺术类时装表演和一些大型的服装会上,优秀的灯光设计能够营造独特的艺术气氛,完美地表现服装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和艺术创造力,构造情调,渲染主题。所以,服装表演编导平时需要多积累舞台设计和灯光设计的知识与技巧,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服装表演作品,以便在表演编排时达到更为完美的效果。

三、服装表演艺术活动听觉和谐的要求与手段

在传统的服装表演活动中,音乐通常是作为一种烘托气氛的手段而存在的。然而,这种情况在近年来已发生了变化,无论是服装设计师还是服装表演的编导们都发现,音乐不仅能让他们在创作中产生灵感,更重要的是音乐还具有充分展现创作者构思、理念、效果的功能。而对于欣赏者来说,也早已不满足于视觉感官的享受,而是追求视觉和听觉完美交融所带来的愉悦。音乐在服装表演艺术活动中大体有两个作用:第一,运用音乐的旋律色彩意境和强烈的节奏音响表现力,限制观众的想象范围,引导观众欣赏的思路,启发观众对服装设计个性的理解与联想;第二,利用音乐的和声织体感表现服装设计自身内在的韵味,同时也使模特更准确地把握服装展示的内涵,表现服装动态时的韵律。所谓限制观众的想象范围,引导观众的欣赏思路,其实也是一种创作手段。通常在服装表演中,除了事先公布的主题,设计师和编导们很难通过服装和模特之外的艺术元素传达自己的创作理念。而更让他们担心的是,观众往往还会产生与他们创作目的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审美感觉。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在现代传播技术飞跃发展的进程中,受益最大的艺术种类莫过于音乐了。优秀的设计师和服装表演艺术的创作者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开始尝试将音乐变为展示自己创作理念的一只无形的手,用这只手指挥或牵引着观众的审美视线。音乐声起,一种特定的情境就开始生成了,相对来说,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观众是很容易被创作者的意图所俘获的。节奏和旋律,是音乐最重要的两个艺术元素。通常来说,服装表演是通过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服装内在韵味的。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验到这种韵味的,也就是说,对这种韵味的体验是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和能力的,而这对于通过电视屏幕和网络视频来观看服装表演的大众来说,未免是有些要求过高了。这种情况在音乐被利用之后有了改变,人们会发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会使服装的这种内在韵味生动起来,鲜活起来。也就是说,音乐弥补了社会大众审美美感的不足。

四、服装表演艺术活动视听和谐交融的要求与手段

服装表演艺术活动视听和谐交融的要求与手段,是以展示服装为切入点向周边艺术门类辐射的过程。服装表演作为新的艺术形态,它不是生活原态的展示,而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服装表演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装设计师、服装模特、服装编导的创作融合及对服装艺术解读的熟悉程度。在服装表演动态的活动中,服装是服装表演艺术的硬性条件,服装的美取决于服装是否提高了着装者的形象,是对服饰的设计技巧、程式、造型规律、流派风格和象征意义的理解。就审美形式而言,主要体现在色彩、造型、材料三个方面。它与服装设计、舞蹈、音乐、影视表演、绘画等艺术门类之间都会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服装表演人才不仅要懂得服装表演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解读服装设计语言的能力,展示服装的创造力及综合应用舞蹈、音乐等艺术元素拓展舞台的视觉感和空间感,创造性地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传递给消费者。由此,服装表演编导应立足于多样化、多渠道的综合素养发展,从创作的理念上完善视听交融的表演环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表演创作体系。在当今的服装表演活动中,一名优秀的服装表演编导,不仅要考虑服装表演现场观众的视听感受,还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在场观众如何能够欣赏服装表演中的精髓。这一点,当然是由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决定的。比如,在美国举办的“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就是通过视频资料让广大观众认知和喜爱。“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的编导,利用先进的摄录系统,从多个角度来记录整场表演活动,再通过后期非线性编辑手法,将整场表演包装成一部时尚大片,让人百看不厌。在确定服装表演活动要进行电视播出或记录时,编导应与摄制人员进行事前的沟通和确认,尤其是要与导播确认清楚整场表演的流程、主题、模特的特点、舞台的设计、灯光的布置、音乐的切换等细节,使导播提前了解整场表演的重点和特色,以便布置好摄像机的位置和数量,从不同的角度、场景来完美记录整场表演。如果是现场直播或现场观众较多的情况下,视频的切换和录制还须与服装表演的彩排一同进行,从而确保录制的安全和完整。

交融范文篇2

关键词:碰撞;交融;《二泉映月》;艺术定位

自幼习琴,一路沿着拜尔、巴赫、车尔尼……走过来,听的、唱的、弹的、想的全是欧洲大师们的音乐,已经习惯用欧洲音乐审美标准去衡量音乐水平的高低,曾经一度小瞧过自己本民族的器乐作品,也包括中国钢琴作品。随着高等师范钢琴教学的不断深入,使用中国钢琴曲的机率大幅度增加,在接触了大量优秀中国钢琴作品的同时也使自己对其渐渐有了一些新的感悟。近几年,在“欧洲音乐中心”、“后殖民文化现象”的批评声中,高师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中国钢琴教学的发展方向和高师钢琴的出路。

作曲家黎英海先生曾说过:“中国的音乐教育,无论专业音乐院校,还是中、小学以及业余音乐教育,都应把中国自己的音乐放在重要而恰当的位置上,让孩子们自习乐之初就开始接触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而对中国音乐有个基本的、感性的认识,而且还要有美好的感受。……中国钢琴曲末得到应有的重视。……推广普及中国音乐,应该是每个音乐教师(包括钢琴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1]

钢琴家鲍蕙荞老师也讲到:“本民族演奏家不去演绎自己民族的作品,其它民族的演奏家也很难做得那么好。……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才会理解这些作品,尽管这些作品还在一个发展阶段,但你一定要用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去理解,去把它们推出来。”[2]

在我所学习和弹奏过的中国钢琴作品里,也不乏有让人回味、印象深刻之作,储望华先生改编的《二泉映月》,便是其中之一。乐曲所具备鲜明的民族特点、流畅优美的旋律以及深沉压抑的气韵都让人百听不厌,越听越喜欢。笔者认为通过对该乐曲进一步的分析解读,并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作为一个演奏者在加深中国钢琴文献风格的理解,掌握其特殊弹奏技巧并展示民族精华内涵过程中理应首当其冲做到的重要步骤。

一、钢琴曲《二泉映月》的艺术定位

纵观中国钢琴曲创作历程,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多以小曲为主,采用民歌、民间小调、时代歌曲的加花变奏手法连缀而成。虽不缺乏优秀之作,但同欧洲经典作品相比,无论是在曲目数量、艺术份量以及艺术影响力等方面均有差距。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曲集(1949—1979)》基本总结了这个时期的概况。

在纪念建国40周年之际,由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编选出版的《中国钢琴作品选》,在前言中明确了“较高专业水准的中国钢琴曲集”的艺术定位。曲集中有多首中国民族器乐改编曲以及在国际、国内获奖的新作,其中一些作品在国外得以传播。《中国钢琴作品选》的出版如实展示出1990年之前中国钢琴曲作品概况,但钢琴曲《二泉映月》并不在作品选集之列。钢琴曲《二泉映月》是储望华先生在1977年之前改编创作(初稿于1972年),于1978年个人钢琴作品音乐会正式推出。时隔1991年出版已经有许多年头了,编者未纳入选集必定有充足道理:当年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聆听二胡专业学生姜建华演奏《二泉映月》时,不由泪如泉涌,以下跪的姿势聆听完全曲。作为当代世界顶级音乐家,把这首二胡独奏曲摆放到如此顶礼膜拜的艺术高度,这无疑彰显出《二泉映月》的艺术价值,对于一个在“欧洲音乐体系”中心位置的交响乐指挥大师来讲,可见其评价的份量。之后,美国出版了《二泉映月》唱片,以及吴祖强改编的同名弦乐合奏在国外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中国乐曲。可见在世界乐坛上《二泉映月》所得到的尊重之大,艺术定位之高!

虽然钢琴曲《二泉映月》不是二胡原曲,但基本忠实于原著,保留精华又有所创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授杨峻先生讲:“(二泉映月)成为一首用钢琴演奏的、用钢琴说话的、用钢琴来感人的新的钢琴作品”。通过钢琴演奏让曲调中的悲愤迸发出来,使它成为具有交响性的,感情起伏更为强烈和明显的乐曲,更接近现代人的审美习惯。杨峻先生看重钢琴曲《二泉映月》在中国钢琴曲中的份量以及艺术定位。他讲道:“意境和韵味的表现,是弹好这首作品的难点。”[3]

改编者储望华先生学习过二胡,有着挥之不去的民族音乐情结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底韵,他深知“这本来就是一个最纯的中国民间曲调和一个最纯的西洋乐感的结合”。改编后的乐曲做到了集“可弹性”、“可听性”、“有练头”为一体,并得到国内、国外同行一致认同。他说:“由于结构的长度以及原作内容内涵的深度,所以我把它定位为一首较高级程度的独奏曲”。[4]

笔者认为,改编钢琴曲《二泉映月》不仅是储望华先生所说,完成了中国民间曲调和西洋乐感相结合的问题,它还必须解决中西方文化以及两种音乐体系的碰撞,以达到完美和谐与交融。在创作技巧上,如何既保持住原曲如泣如诉的旋律特色,又能尽情发挥钢琴演奏技巧,以通过中、西审美双重标准的检验,得到两个音乐体系认可。钢琴曲《二泉映月》同其它改编中国民族器乐曲的钢琴作品一样,在矛盾和碰撞中,成为了实践成功的范例。不仅做到让中国经典音乐同欧洲音乐接轨,更为中国音乐融入世界乐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当前所知的中国钢琴曲目中,《二泉映月》是唯一一首改编自二胡的乐曲,同改编自琵琶、古琴的乐曲相比较,难度似乎大很多。钢琴同中国弹拨乐器发音形式较为类同,同属于击弦式点状发音,这同二胡乐器拉弦式线状发音形式差别很大,加上中国弦乐所特有的音律、调式以及滑音、揉音等技法效果都在钢琴上难以仿效。因此如何保持中国音乐的神韵内涵,如何表述出压抑、苍劲的情感,成为了创作和演奏过程中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据我所知,父辈中有多人多次用中国弹拨乐器移植弹奏《二泉映月》,都因难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几度尝试又几度放弃。

用西方击弦乐器演奏《二泉映月》,其难度更大,但储望华先生却取得了成功。成功就在于他将欧洲经典弹奏乐器,同中华民族音乐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世界各国熟悉的音乐语言和形式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邃内涵以及民族音乐的精、气、神。这同样也是“钢琴中国化”和铸造“钢琴中国乐派”所面临最为重要、最为困难、最为核心的任务。钢琴曲《二泉映月》做出的成功尝试,对中国钢琴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胡曲《二泉映月》没有华丽的音响和炫目的技巧,但在乐谱的字里行间,灌注着凝重的民族气韵。乐曲中如歌的旋律,是经历了中华(音乐)文化5000年洗礼所孕育出的艺术瑰宝。钢琴改编曲起点很高,乐曲本身就包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欣赏和演奏该曲时不能用复调、和声或演奏技巧的标准去衡量和对比此曲的难易,弹奏者应加深认识、严肃对待,任何轻视和草率的行为都是对作品的亵渎。在中国钢琴乐坛上,钢琴曲《二泉映月》这类高规格的作品也并不多见,在已有的中国钢琴曲中应摆放到相当高的位置。

二、解读钢琴曲《二泉映月》

(一)曲名和曲意解读

众所周知,《二泉映月》这一曲名是杨荫浏先生后来所加,曲名与乐曲内容并没有明显关系,甚至曲名与曲意也很难相合,按欧洲音乐体系习惯分析,这首乐曲应属于无标题音乐范畴。泉水和明月属写景,如果硬性用情景交融或触景生情的思维去解读,也只可能是抒发那种闲情逸志之情,如琵琶古曲《春江花月夜》或钢琴曲《夕阳箫鼓》一样可以让人飘逸陶醉。而《二泉映月》的曲意是这样的让人呼吸沉重,使闻者有屈膝下跪的“断肠之感”,笔者认为曲意决不是这个曲名可作解读的。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曲曲名大都同曲意结合紧密,除了大曲名外,许多小段都配上相吻合的段名使听众和演奏者相对较容易地掌握乐曲内容。但是这些曲名如同汉语方块字一样多声多义,可能同时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曲意解读,也可能对演奏者或听众带来完全不同的审美效果。在那个时代,阿炳的演奏是为了娱乐,用音乐给人们带来美好与快乐,在录音时没有着力悲愤情绪的宣泄,只是习惯性不可避免地将人生经历的哀怨与忧伤流露了出来。乐曲中旋律表现得流畅优美,气势刚健浑厚,而悲愤的激情却十分含蓄和压抑。而后人的一些演奏中不断夸张其哀怨情绪,甚至达到了催人泪下的程度,把《二泉映月》变成了忆苦思甜的代表作,把阿炳变成了旧社会苦难形象的化身。

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讲:“(阿炳)喝进的是苦水,流出的是清泉;‘每个音符充满阶级苦、民族恨’”,“阿炳音乐不说教”。[5]吴祖强先生改编的弦乐曲《二泉映月》就侧重发挥其优美的旋律特质,把民族音乐的旋律美感发挥到了“华丽”的极致,向世界乐坛演绎中国音乐魅力,展示出阿炳贴近自然、诗意般的情怀,把阿炳的音乐从苦难中解放了出来。

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曲扬长避短,侧重于气势方面的激情和音乐上的张力,充分应用了和声、复调等复杂的作曲技法以及钢琴音域宽广、低音厚重的乐器特征,把阿炳含蓄压抑的激情迸发出来,在流畅而优美的旋律中,注入新的音乐元素和新的音响,把作品提升到一种民族精神或民族气质的高度。作品表达出的阿炳不再是苦难的弱者形象,他的音乐理应得到新的解读,钢琴曲《二泉映月》已经成为了一首源于原曲但又高于原曲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伟大音乐作品。

(二)速度的解读

钢琴曲《二泉映月》用行板如歌(Andentecantabile)来规范速度要求。按行板要求应该是每分钟90拍的速度,而乐谱则明确规定在每分钟48-58拍,这个速度属于(Largo)慢扳、广板,明显比行板偏慢得多,演奏者应解读为慢板如歌较适合。这个速度标注的模糊,正体现出曲作者用欧洲音乐标准去界定中国民族音乐所必然派生出的审美矛盾,正是作者用这种方式化解矛盾的高明之处。中国传统音乐的速度不能从乐韵中完全单独地分离出来。特别是这类情感起落鲜明的乐曲,往往随着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而产生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音乐元素的综合变化,这并不止是单一的强弱、快慢,也包含音色明与暗,节奏棱角硬与软等综合因素的变化。速度的弹性可能会达到每分钟48-90拍的上下浮动。旋律进行的高潮和兴奋点的地方,节拍速度可能紧凑到每分钟90拍之上,而低潮或抑制点之处,节拍速度放慢至每分钟48拍以下。而这种随着音乐气韵呼吸,徐、疾紧密连结在一起,用标准匀速不可能演绎出的特殊深邃韵味,往往是缺少曲作者那样的民族音乐情怀以及深厚文化底韵的钢琴演奏者最难以掌握的中国民族音乐精深内涵,在识谱初期可以沿着外国乐曲的弹奏习惯按谱制音,但是一但熟练后就应多听二胡原曲演奏,划分明确呼吸句逗,弄懂情感涨落规律,这种弹奏才不至于落到“画虎类猫”的境地。

(三)旋律的“音腔化”解读

二胡是一种单旋律的乐器,演奏中充分发挥了民族旋律美质,而这种美质特点正是中国民族音乐第一美质。美国《今日世界》所著《美感失落—谈现代音乐的“旋律萎缩症”》一文中,对现代音乐出现的“旋律萎缩症”给予抨击,认为“旋律是人类文化进展的高度结晶,经过数千年,才从野人音乐进化成优美的音乐,旋律的萎缩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日渐干涸。”“一段优美的旋律,不论它是愉悦的、幽怨的,柔慢的抑或雄壮的,通常都能在欣赏者的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喜爱怀念历久而不忘。”《二泉映月》是这样一首用优美的旋律表述民族气韵的乐曲,这正是民族文化先进与文明的标志。

凡是经典而且经久不衰的钢琴名曲都具备着优美旋律美质,无论创作和演奏技法多么华丽而复杂,都必须围绕在旋律的第一美质上去发展变化。中国钢琴曲大都能把握住民族音乐旋律特点,失去这特点世人将难以认可。钢琴曲《二泉映月》尊重了原曲旋律,推敲旋律的风格、韵味,运用倚音、颤音、琶音等多种手法,在竭尽全力地塑造旋律特质中显得独具匠心。

世界各民族音乐旋律的生成往往同语言有着密切联系。闻一多先生曾讲过:“音乐是孕而未化的语言,语言是孕而未化的音乐。”由于语言的差异甚至方言的差异也可能造成音乐旋律的不同,这就是“基本音感观念”的不同。沈洽所著《音腔论》中,对欧洲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基本音感观念”做了比较,固定音高与“音腔化”的“音过程”是最显著的差别。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可在每一个音上做到包括音高、力度、音色的细微量变,形成曲线音感。而钢琴是由固定音高的平直音构成,不可能达到像弓弦乐器上下滑音和音高微量波动的曲线音感。认真聆听二胡以及民族器乐曲演奏,“音腔化”的音乐特点是最普遍、最为常用的。句头句尾以及音符之间的连接,都离不开音高、力度、音色、节奏的“细微量变”,滑音、揉音比比皆是,旋律的行进同汉族语音及唱腔、声腔化特点密不可分,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对弹奏中国钢琴曲必定有益。

弹奏钢琴曲《二泉映月》,应在旋律上多做文章。按旋律音腔化特点,尽量做到音色圆润厚实,优美均衡,余音连贯。合理应用踏板,余音延长,前后首尾相接,避免音断、韵断、气断。用“音过程”的观念认识倚音、装饰音,犹如弦乐滑音一样自然行进,不宜把倚音强奏。琶音也要为旋律服务,突出旋律音并让发音粘连一点。这首乐曲从钢琴技巧写作角度来看,大量吸取了二胡的演奏特点,要求在演奏时手臂放松落下,手指应把每个音牢牢的控制住,使每个音与音都连贯起来。气息要下沉,演奏非常深沉自然,作者深入挖掘钢琴演奏的可行性,用具有钢琴技巧特色的装饰音、颤音、跳音、断音、八度、和弦以及大连的复调手法和丰富的织体变化来模仿二胡特有的定把滑音、直线滑音、拉弓重音等各种演奏技术,使中国浓郁的民族特色在钢琴领域得到了再次发展。在钢琴上最难处理的就是音色控制和音乐流畅、气息悠长的问题。二胡作为我国的传统拉弦乐器,其音色柔和、优美,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技巧复杂、细腻、表现力很强,而钢琴却是一种由西方传入中国的西洋外来乐器,它虽有弦,但却是用榔头击弦而发音的击弦打击乐器,每个榔头击弦一次只能发一个音,且音与音之间几乎不能连贯起来,这就对演奏歌唱性的旋律增加了许多困难,就要求演奏者应有良好的听觉和手指技巧以及巧妙运用好每一次踏板,才能奏出那种朦胧的背景下,为了勾画出分明的旋律线而必须发出的清晰声音。

要在钢琴上演奏好这首乐曲,首先要求演奏者应有娴熟的手指技巧以及良好的发音状态,多练一些慢的、贴键的练习,用大臂重量完全挂到指尖,并由指尖扣紧、支撑,运用手腕柔软的上下左右的带动和连接的方法来完成力量的转移,才能够维持和保留这种音与音之间连贯平均、柔和、深厚、圆润、平衡、统一的音色以此来表达那如歌如泣的音乐。在高潮段的大量八度与和弦也是一样,在突出高音主旋律的同时,手架子坚固,靠身体和大臂把每个和弦推下去,力量送到底,才能奏出既结实又饱满的声音。当然并不是把这些技术问题都解决好了就能真正弹好这首乐曲,还要通过丰富的踏板变化运用以及在练习和演奏过程中细致,深入的挖掘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认真仔细去聆听,辨别和琢磨,用发自内心的感觉去体会这引人深思的音乐形象和思想内涵。

三、结论

钢琴作品《二泉映月》在创作上继承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现实主义传统,克服了原曲腔长、结构较为松散等不足之处,加强了它的音乐性,合理安排了乐曲的层次并在发展乐曲旋律的同时,力求保持本身所具备的民族风格,在二胡和钢琴这两种性能截然不同的乐器的表现手法上,作者充分运用钢琴特有的各种演奏方法、作曲写作技巧以及表现手段来丰富乐曲的内容,使原曲所具有的浓郁民族风格和演奏技巧尽最大可能地在钢琴曲中得到再现和发展。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它在长期的历史积累过程中,不论在创作表演和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在音乐形象的塑造、表情达意的方式、音乐体裁形式等各种表现手法上都慢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因此,作为一个高师钢琴教育者研究和发展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结合可以让自己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高师钢琴教育现状具有更高更深层次的体会和理解,用民族音乐传承给我们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苏澜深.黎英海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9(10).

[2]赵晓生.鲍惠乔女士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8(3).

[3]苏澜深.杨峻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9(2).

交融范文篇3

关键词:体育舞蹈;民族舞蹈;交融;碰撞

体育舞蹈自20世纪下半叶由西方国家传到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体育舞蹈在我国已经成为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之所以能够在我国获得生存并发展,与运动本身的特点和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体育运动是一项健身效果较好的运动项目。许多研究表明,长期进行体育舞蹈运动可有效的提高练习者的心肺功能,同时还能起到较好的减肥效果[1-3]。体育舞蹈较好的健身功能使得其成为了学生群体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对于女性同学,体育舞蹈更是备受青睐。其次,体育舞蹈属于一种高雅的运动,体育舞蹈练习者在运动时的着装、装扮以及运动时背景音乐的熏陶对提高运动者的品味、情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此外体育舞蹈还是一种非常好的交际方式,在体育舞蹈练习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因相同的爱好和兴趣而成为朋友。虽然体育舞蹈有着诸多优点,但如同乒乓球、篮球等运动一般都属于舶来品,若想体育舞蹈在我国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实现体育舞蹈东方化,而实现体育舞蹈东方化首先就要处理好与本土舞蹈的交融与碰撞。

1体育舞蹈与我国民族舞蹈的交融

体育舞蹈产生于西方国家,带有浓烈的西方色彩,集中反应了西方国家在体育领域的一种情怀和选择。作为体育运动中一种高雅的运动,体育舞蹈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有体育舞蹈良好的健身功能、交际功能,同时体育舞蹈还能培养练习者勇敢、开朗的精神面貌,而这也是体育舞蹈能够被我国广大民众所接受的较为重要的原因。目前,我国各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基本都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业或专项,并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体育舞蹈运动员。民族舞蹈作为一种反应本民族民众习俗、文化的肢体运动,以一种抽象的艺术动作来展现民族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日常习俗、历史背景等因素有关,充分显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虽然体育舞蹈与我国的民族舞蹈在起源上、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二者都属于舞蹈运动,同时也都是一门艺术。虽然二者所反映的体育意识、体育思想有所不同,但二者都从不同方面对人的肢体进行了塑造。从这一点而言,体育舞蹈与我国民族舞蹈具有相互补充、相互交融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舞蹈运动。体育舞蹈自从20世纪传到我国以后,经过我国体育工作者智慧的加工,如今体育舞蹈已经不再单单是西方国家的体育舞蹈,而是逐渐演变和发展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舞蹈运动,即实现了体育舞蹈的中国化。体育舞蹈的中国化不仅使体育舞蹈深深的扎根于我国,且赋予了它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世间万物都遵循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生物遵循这种法则,那么作为非物质的文化同样遵循这样的一个法则。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同样遵循着这样的一个法则。在当下大力倡导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不同的运动,而人民对于运动项目的选择则主要是基于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如健身性、娱乐性以及趣味性。如果某一项体育运动缺乏趣味性或健身性,那么肯定不能为大众所接受,而逐渐被淘汰。体育舞蹈在我国之所以能够被广大群体所接受,那么就是源于体育舞蹈具备了以上特点。

2体育舞蹈与我国民族舞蹈的碰撞

体育舞蹈属于西方产物,那么必然带着许多西方的元素,而这些西方元素与我国本土的舞蹈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特色的舞蹈,而这些舞蹈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在全球化的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许多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生存状况却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区别。诸如武术此类具有广泛民族基础的民族运动,发展状况十分乐观。目前,武术不仅在我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同时武术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青睐,而且武术还有望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但是有些民族运动目前的生存状况却十分不容乐观,以至于长期被冷放置,甚至有消亡的危险,而且其中不乏部级、省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如此情况,目前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对民族运动项目进行传承,如土家族的摆手舞。摆手舞作为我国土家族特有的舞蹈运动,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所形成的反应民众生活习俗与文化背景的民族体育运动[4-5]。但由于运动本身项目的特点以及地区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摆手舞只能在土家族中传承,而外界对摆手舞的了解则十分有限,那么长此以往,摆手舞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到最后可能就会有消亡的危险。如果这种舞蹈运动消亡了,那么不仅是一种运动的消亡,更是一种宝贵的民族文化的消逝,而这必然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损失。针对摆手舞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目前已采取了多种措施。主要有对运动项目的肢体动作进行变更,让其变成运动性更强并具有良好健身效果的有氧健身操,变成一种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同时省民族体育运动会还把摆手舞列入了正式的比赛项目,通过比赛来推动摆手舞的发展。此外,摆手舞还建立了高校与中学传承模式,通过学校大群体学生的练习,可最大幅度的提高民众对摆手舞的了解。通过这些措施,目前摆手舞获得了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6]。

虽然体育舞蹈与我国的民族舞蹈有着许多交融和关联,但二者毕竟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那么二者必然也会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碰撞,这种碰撞主要反应在体育舞蹈对我国民族舞蹈的冲击,致使民族舞蹈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一味地追求国际化或国家标准。对此,笔者认为也无可厚非。因为体育舞蹈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运动,不仅被世界范围内所接受,同时体育舞蹈还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奥运会作为绝大多数运动项目最高的赛场,决定着许多运动项目的发展,甚至是生杀大权,尤其在我国的体育体制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为了能在奥运会上取得奖牌,必然会在体育舞蹈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民族舞蹈很难走出国门被世界所接受,所以相比于体育舞蹈,民族舞蹈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民族舞蹈更多的只是在国内所流行。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应正确处理好体育舞蹈与我国民族舞蹈的交融与碰撞关系,那么最佳的途径便是实现体育舞蹈真正的东方化。

参考文献

[1]李雷,王卫,李龙.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814-816.

[2]周勇.体育舞蹈及其健身价值浅析[J].大舞台,2012,20(9):104-105.

[3]吕效华.浅谈体育舞蹈对中小学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195.

[4]施曼莉.土家族摆手舞的功能与传承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2):71-74.

[5]王丽,孟梁芳.旅游景区土家族摆手舞蹈项目的开发与体验[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4):294-296.

交融范文篇4

关键字:光室内设计

人类的生活天天与光相伴,建筑和城市与光息息相关。光显示出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激发了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对夜景照明创作的冲动。光是人居环境的要素,为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城市创造光明、舒适、绚丽。创造优美的光环境是建筑师、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光使建筑的实存成为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弱发生了变化,建筑的形象也随之改变。人们就是在这样不断变化的形和影中感受光带给我们的奇妙世界。正如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所说:“建筑设计就是要截取无所不在的光,并在特定场合去表现光的存在。建筑将光凝缩成最简约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化和浓缩。”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光影变化,反映着光与建筑的完美交融。

记得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过SOHO概念的例子,撇开功能不讲,自然光在其设计中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为装饰。阳光感在小区环境景观中的体现则更为直接。环境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自然、阳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上。小区中的环境景观有别于自然环境,它是一种人造环境,是一种抽象化的自然,阳光作为自然要素之一,在这样特定的场所中,与人、建筑发生着关系,通过小区内小环境,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由建筑围合的环境景观充当了阳光、雨水和风等自然要素的代言人,并成为居民生活体验的一部分。这里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可观赏树木的庭院,而是会有一种触动更深层情感的场所。在这样一个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中,人在精神上达到了至高的享受。通过树种、树形的精心挑选和搭配,绿化、水景的合理布局,铺地、设施的巧妙安排等等,都可以在环境景观中体现到“阳光感”无处不在。另外在这个人造自然中,尽量创造出让人能感受阳光,聆听风声、雨声的场所,满足现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来。正如有些小区中设计的“阳光会所”、“阳光曲廊”等诸如此类的小品景观,让人充分与阳光、自然相交流,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和谐统一。

一、光是建筑艺术的灵魂

光塑造形象:物的形象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被视觉感知。正确地设光(指光量,光的性质和方向)能加强建筑造型的三维立体感,提升艺术效果,反之则导致形象平淡或歪曲。

光建构空间,明和暗的差异自然地形成室内外不同空间划分的心理暗示。光的微妙的强弱变化造就空间的层次感。

光渲染气氛:晴空万里,细雨连绵,不同的环境带给我们不同的心情,这当中光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光渲染的气氛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光环境的艺术感染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光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艺术而落人平庸。强化光的明暗对比能把表现的艺术形象或细节实现出来,形成抢眼的视觉中心。极高的对比还能产生戏剧性的艺术效果,令人激动。

光演现色彩:显色性好的人工光源可以象天然光一样真实地演现环境,人和物的缤纷色彩;显色性差的灯则造成颜色变异,丧失环境色彩的勉力。彩色灯光赋于光环境情感意识,使一些颜色响亮,但也会使一些颜色受到扭曲。

光装饰环境:光和影编织的图案,光洁材料反射光和折射光所产生的晶莹光辉,光有节奏的动态变化,灯具的优美造型都是装饰环境的宝贵元素,引人入胜的艺术焦点。

在以自然光源进行照明设计的时候,有一个办法可以采用,就是你要把整座建筑当作灯具,那么光源就在建筑物的外边,就是日光与天空的散光,接下来就可以考虑建筑物的开口部位,即门窗和天窗。事实上建筑物的所有表面都在改变着光线,并将光线反射进窗户,照到物体上。自然光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日光,另一个就是天空的散光。日光就是由太阳直接照射出来的光束;天空的散光就是空气中的微粒对阳光的散射。设计人员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然光直射与散射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天空光的散射效果是光设计的背景,是基础,这一点是很多设计人员没有意识到的。

二、研究光与建筑的关系:其中包括

1、光本身的性质(直射光、漫反射光、光的色彩,人工光、自然光);

2、光的形状与建筑物的洞口;洞口在墙面上的高低位置对室内光照的影响;

3、光射入建筑后的光域范围;

4、透光材料(全透、半透,材料的色彩对光色的影响);

5、室内不同形式、不同位置的承影面(墙面、地面、屋面)对室内光空间的影响;

6、光在室内的明暗变化,小面积亮光与大面积光域对室内气氛营造的差别,可以用对比以营造空间变化。

通过研究以上6点光与建筑环境的关系,运用光与建筑的一些基本特性,最终去分析、思考我们要如何创造建筑内特定的光气氛。

建筑光环境设计在建筑节能方面同样大有可为。天然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要有效利用它。如果自然光能进入到某一空间,那电光源就只能算是一个补充光源,进行定点照明,平衡一些亮度而已。

首先自然采光方面,应仔细考虑窗的面积及方位,并可设置反射阳光板;建筑内装修可采用浅色调,增加二次反射光线,通过这些手段保证获得足够的室内光线,并达到一定的均匀度,由此减少白天的人工照明,节省照明能耗。采光窗作为建筑构成一个元素,在艺术上应和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在视觉上要求舒适,无眩光,功能上要考虑光、热与隔声的问题。建筑师根据不同建筑要求设计采光窗。目前除常见的侧窗和天窗外,天穹式采光窗、带反射挡光板的采光窗、阳光凹井采光窗、带跟踪阳光的镜面格栅窗和全反射采光窗使用也不少,呈现出采光窗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以往的建筑采光设计都是假定天空是阴天,不考虑直射阳光。这样的采光设计计算简单,对阳光多变带来的采光不稳定,过热、眩光等问题都回避掉了。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节能的影响,国际照明委员会编写了《国际采光指南》,为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标准。利用晴天采光计算方法设计采光,约可减小15%的开窗面积,具有重要的节能和经济意义。另外直射阳光进入室内,不仅可给人们提供时间信息,多变的阳光和室内植物装饰,可增加室内视环境的情趣,赋于人有大自然的感受,可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自然光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可以使建筑富于各种特征,在空间和光影的相互作用下,我们可以创造出戏剧性”……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这句话极好地表达出“光”在设计师心目中的地位。

确实如此,我们稍做回想,就能历数出众多将“光”视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的设计大师们:柯布西埃,路易·康,迈耶,贝律铭,安藤忠雄……,迈耶以光为笔,勾勒出浓淡相宜的“精致水墨”,贝律铭大方又不失细腻的光的塑造,安藤忠雄以光在无机墙面上描画的“动人表情”,简约而纯净的气息,一次次以它们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展示光在建筑设计中的无穷潜力。

如果说大师们运用自然光表现空间和质感的惊人之笔给人以无限的启迪,那么居室环境中人工光技术运用的巨大进步则给我们展现了又一大可作为的天地。

三、光表现空间设计

优秀的设计方案,首先对空间做慎重考虑,因为所有的建筑空间,无论有多少优点,难免有一些遗憾,首先要对其做扬长避短的再调整,即考虑对空间的二次创造,其中光对表现这种二次创造设计如强调空间、突出层次、虚化背景界限、深远空间等有极大的作用。

1.背景照明:使空间更人性化

背境照明的光线使房间充盈着柔和、迷人的光线,令空间人性化。为获得理想的背境光线,现代的照明设计采用反射自墙面和天花板的光线,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亮点,光线也不会在人的脸上产生阴影,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光线效果。背境照明的可以来自壁灯、吊灯或在橱柜、梁柱等高处光源。

2.重点照明:强化突出光线

重点照明采用精心布置的较为集中的光束照射某件物体、艺术品、盆景或某些建筑细部结构。主要目的是取得艺术效果。重点照明的设计常常使观赏者觉得光线是不太明亮的光源提供的,比如蜡烛或墙上的吊灯。嵌入式可调节照明装置、跟踪照明设备或可移动照明装置都可以提供重点照明的光线。

可以让灯光来营造出您所期望的情调和氛围,取得最动人、最富戏剧性的效果。正因为灯光具有如此魅力,可以根据各个房间和空间块面的特殊情形来进行照明规划。由于所要达到的意图和目标不同,设计方案自然也大相径庭。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房间没有必要突出家具物品陈设,便不妨采用漫射光照明,让柔和的光线遍洒每一个角落,而在那些放满艺术收藏品的区域,最有效的便是准确、直接的灯光投射,以突出主题。

一些公共活动场所(比如客厅、餐厅)需要有一种友好、亲切的气氛,产生这一效果的最好办法是选用传统的顶灯或枝形灯。如果还能辅以大落地窗,以便吸纳自然光线,效果则更佳。

有时,照明也有一些不寻常的用法。比如,把光源嵌在大理石楼梯的台阶内部,可以产生美丽的半透明光效。即使像台灯之类的家用照明用具,如果加以精心选择,所产生的投影效果和情调也会有很多变化。例如,手制羊皮纸灯罩和日本纸灯灯罩质地比较轻薄透明,光效透过它们射向四周,显得柔和、飘渺;而那些不太透光的灯罩会将光线向下聚拢,其效果与前者相比自然情趣迥异。要是灯架或灯罩上缺了这些饰物,如此丰富有趣的光影组合实在是难以企求的。

浴室的照明设计最好是或浪漫或平易的情调,复古的墙地砖在多层次灯光洋洋洒洒的照射下,带来了古典的美,而局部的投射光则将我们引入深邃。

四、光的装饰作用

在现代居室设计中,光不再仅仅是照明作用,随着人们对环境气氛的要求越来越高,光所具有的装饰效果越来越多地被设计师们所运用,光有冷暖之分,有颜色,经过“裁剪”有形状,光与其他材质配合可共同演绎动人的场景效果。

光色最基础的便是冷暖,室内环境中只用一种色调的光源可达到极为协调的效果,如同单色的渲染,但若想有多层次的变化,则可考虑有冷暖光的同时使用。现代居室中考虑动用五颜六色的光营造温馨气氛的佳做举不胜举,例如淡黄色墙面和地面的房间,采用暖光源与地面石材相映,突出温暖气氛,而白色吊顶采用非直接照明用途的冷光源,达到了衬托暖光源的作用,是一种对比也是一种丰富。装饰照明的光色彩不同,人的视觉效果就不同。用照度适宜的中性白光照射白色或近似白色的墙面,会出现清洁、宽敞、明亮、醒目的效果。通常性况下,鲜艳、饱和、照度充足的彩光会带来健康、明亮、堆璨、瑰丽的效果,而光色不纯或照度不足的彩光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效果。如微弱的黄光会散发昏暗、暧昧的气息,暗淡的红光会渲染压抑、恐怖的气氛,幽暗的蓝绿光则会造成阴暗、诡秘的效果等等。

另外,照明效果直接受到建筑立面的材料材质的影响。不同颜色的墙面配合灯光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粉刷墙壁应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适宜颜色的乳胶漆。一般用白色粉刷墙壁的居多。因为白色反光强,使房间显得洁净、宽敞、明亮,较适合小或暗的居室。淡橙色给人以热烈、愉快、兴奋和温暖的感觉,宜于冬季采用,如果更淡一些,便四季咸宜。红色刺激性较强,一般不宜用来粉刷房间。不过,如果用极淡的粉色浆刷墙,再配以各色灯泡,整个房间会造成热烈、温暖的气氛;用红色内墙乳胶漆来装饰结婚新房,更显得喜庆、热闹。淡蓝或淡绿,前者给人以清爽、开阔的感觉,后者具有安谧恬静的效果。南向的房间可用清淡些的色调,北向的房间宜用暖色调。房顶、墙壁、地面要依次渐变地布色,正如自然环境的过渡:天空的淡蓝,田野的浓绿,土地的黄褐。

光还可被“裁剪”成各种形状,或点,或绒,或面,光的边缘则可虚可硬,主要取决于受光面或是“穿过面”的形状,如居室的门厅较为狭长,为了不使大门或客厅之间的连接看上去低矮、狭窄、冗长、阴暗,设计师通过大量用光,将其设计成了一个“光的环境”,一个处理精致的门厅走廊,从客厅往外看去,是另一处明亮、有趣的天地,而非简单地承担交通功能的走廊。

此外,光通过影对有质感肌理的材料表现的强化装饰效果,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光与彩色玻璃的配合几乎可使任何色彩和花纹表现其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公务员之家

其实,最能影响室内环境的装饰项目就是光(照明),因为它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与休闲。不同形式的照明会左右物体或空间的形象、色调以及它们给人留下的印象。照明既能营造也能破坏室内环境的气氛。

交融范文篇5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客观性原则;文明互鉴

多元文化交融主要是指因历史背景、人文传统、自然环境、政治等因素形成的不同文化交流、互动、碰撞、融合的现象,多元文化交融具有持续性特点,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还可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使学生积极传承本国优秀文化。对于教师来说,多元文化交融可以使教师统筹利用更多人文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目前,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存在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并未充分运用多元文化资源。基于此,为了使小学音乐教育效果更好,探析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策略尤为重要。

一、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要点

(一)根据教材选用多元文化资源

多元文化交融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素材,教师可以从人文历史、自然风情、经济、政治等角度切入,根据教材需要合理选用多元文化资源,将多元文化交融视为导出音乐知识的一大渠道,使音乐教育更具逻辑性与拓展性,为高效育人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老师最理解我》的教学时,可将“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的老师”视为多元文化交融的着力点,筛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老师上课的图片,指引学生猜一猜这些老师来自哪些国家或民族,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学生会从老师的服装、肤色、教室环境等方面入手进行大胆猜想,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播放本曲,引领学生在乐曲声中想象图片中的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景,使乐曲更具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给不同国家及民族的老师送上祝福,而后将这些祝福编进歌曲唱出来,基于多元文化交融启发学生创新实践,有效培育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及创作能力。

(二)将学生视为基于多元文化的教学主体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因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教师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多元文化交融搭建音乐教育平台,确保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助力下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折纸船》的教学时,可将“与台湾小朋友建立深厚友谊”视为教学目标,并以该目标为导向搜集整理与台湾本土文化有关的资料,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方言、美食等均为文化传导载体,教师需从这些载体中选出能够被学生接受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将文化传导载体转化为走进台湾的一扇门,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美育、德育交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将台湾当地的童谣、传统民间游戏、儿童玩具视为传导台湾本土文化的载体,引领学生对童谣、游戏、玩具进行对比分析,在让学生发现异同点的同时加大多元文化交融力度,使学生对台湾及台湾同胞产生亲切感,这有利于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折纸船》这首歌,并有效强化学生的表现力及感染力,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1]。

二、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需要有客观性,教师要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多元文化,并把对学生心理、思想等方面发展有益的文化资源引入音乐课堂,确保学生可以从这些文化中获取养分。例如,教师在进行《茉莉花》的教学时,可将江南文化引入课堂,将江南人文、江南园林、自然环境视为江南文化融入音乐教育活动的着力点,助力学生感受江南文化的特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东北文化引入课堂,在不同地区文化的鲜明对比下凸显江南文化的特点,同时,指引学生建立包容心态,发现不同文化的魅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基于江南文化特点演唱本曲,凸显《茉莉花》的柔美、婉转、清丽,还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人文素养,充分认识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对音乐风格的影响,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理解能力,继而有效落实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目标。

(二)趣味性原则

为了使学生在多元文化交融的音乐课堂上主动演唱、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乐于表现,教师要增强多元文化的趣味性,同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力、审美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例如,教师在进行《杨柳青》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玩“听方言、猜意思”的小游戏,教师准备一些江苏当地方言,如哪块、你啊兹道啊等,而后引导学生积极联想、开动脑筋猜一猜这些方言对应的普通话是什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调动学生了解江南语言文化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江淮官话、吴语、中原官话等江苏方言的特点,同时,组织学生玩趣味问答游戏,鼓励学生用方言知识创设问答对话情境,使之进一步体悟江苏方言,而后,教师播放《杨柳青》,助力学生感受乐曲的速度和情感,在此前提下,教师组织学生玩“找衬词”小游戏,使学生主动朗读与解析歌词,调动学生学唱音乐的积极性,达到培育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的目的[2]。

三、多元文化交融下小学音乐教育的阻力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的阻力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教师的教育思想较为陈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以高效导出音乐知识为出发点利用多元文化资源,存在育人眼界较窄的问题,学生并不能基于多元文化交融增强核心素养;第二,教育方式需要创新。有些音乐教师习惯通过“我唱你听”、齐声合唱等方式开展育人活动,这虽利于强化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但存在多元文化与音乐教育活动融合度较低的问题,多元文化在音乐课上失去了启发学生思考及引领学生实践的作用,很难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课程体系有待开发,虽然小学音乐教材将许多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引入课堂,并构建了多元文化交融平台,但国外文化引用力度仍然较弱,国外文化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交融不够紧密,继而影响基于多元文化交融的音乐教育成效;第四,课后服务质量较低。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后服务环节不注重拓展性教学,课后服务活动中的教学内容与音乐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相差无几,这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体悟多元文化,也降低了基于多元文化交融的音乐教育的质量[3]。

四、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策略

(一)文明互鉴,改进教育思想

文明互鉴指的是不同文明之间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互相借鉴,文明互鉴是各国人民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动能,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良性发展的基石。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树立文明互鉴意识,用包容、开放、尊重、平等的态度接纳多元文化,将音乐教育视为多元文明交流的过程,指引学生了解、关注、接受先进的文明。只有教师的文化理念是开放的、先进的,学生才能以教师为榜样主动敞开心扉接纳多元文化,进而为多元文化交融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黄河船夫曲》欣赏教学时,可组织学生一同赏析《威尼斯船夫曲》这首歌,引领学生在对比分析两首歌曲时谈一谈感受,而后想一想、说一说为何两首歌都写船夫却风格迥异,有些学生会想到,这可能与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有关,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想法的同时,进一步讲述黄河文化及威尼斯文化,指引学生进行文明互鉴,感受不同国家的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增强,使学生对乐曲的赏析更有深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教师需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指引学生热爱本国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基因,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法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模式的优势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需要用到与文化相关的各类资料,这就需要教师使用“互联网+”模式高效育人,利用数据库技术构建利于多元文化交融的资料库,存储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与建筑、美食、艺术、方言、传统风俗、历史、地理等方面有关的资料,包括纪录片、旅行笔记、图片、音频、新闻等,教师根据音乐教育需求灵活选用上述资料可以打造多模态课堂,增强音乐教育的感染力。除了在课前导入、情景渲染等环节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料外,教师还可将互联网与传统的教育手段融合在一起,赋予传统教学法以发展性及实效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洗衣歌》的教学时,可采用“互联网+小组合作表演”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示一组漫画,引导各组成员听音乐、看漫画并给漫画排序,助力学生理顺乐曲发展主线并解析乐曲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引各组成员围绕“为何藏族姑娘要给解放军洗衣裳”这一问题进行积极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少数民族同胞对党的敬爱之情,这有利于学生强化敬党爱国情感。教师可利用微课播放藏区的歌舞视频,指引各组成员了解并学习简单的藏族舞步,以歌舞为纽带加大多元文化交融力度。教师也可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引导各组学生运用《洗衣歌》创编舞蹈情景剧,使学生怀揣对党的敬爱之情和对藏族文化的喜爱之情完成创编与表演任务,有效强化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三)课程开发,统筹多元文化资源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需要有规范性及高效性。教师肩负着把优秀文化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责任,只有充分利用多元文化资源,才能提高基于多元文化交融的小学音乐教育质量。基于此,教师需积极开发课程,为多元文化资源引入音乐课堂提供着力点。例如,教师在进行《祖国在我心中》的教学时,可以“不同国家国歌大赏”“听到各族人民的爱国心声”“爱国之花在音乐艺术中绽放”等主题为支点开发课程,确保多元文化资源被有导向性地引入课程并发挥教育作用,同时,教师需将利于学生增强人文素养、提升音乐素养视为筛选课程资源的主要标准,确保引入课程的多元文化既利于音乐教学实践,又利于学生学习成长[4]。

(四)课后服务,在扩展性主题活动中提高音乐教育质量

课后服务是音乐教师基于多元文化交融开展育人活动的关键环节,为了使课后服务环节的音乐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课上的多元文化与课下的多元文化应具有差异性,要拓宽学生的眼界并吸引学生了解更多文化;二是加强知行合一,将音乐实践活动视为多元文化交融的载体;三是不断创新争优,提升课后服务扩展性主题活动的丰富性。例如,教师在课后服务环节可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鼓”这种乐器,教师将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鼓的图片展示在电子白板上,指引学生利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开展实践活动,指引学生在了解鼓、制作鼓、演奏鼓、学跳鼓舞的过程中接纳、喜爱多元文化,继而将乐器视为多元文化交融的着力点,强化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审美力等素养,通过扩展性主题式课后服务提高音乐教育质量。教师在课后服务环节还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扩展性主题活动,例如,音乐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助力学生发现传统音乐文化的身影,并在馆员的帮助下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还可参与博物馆组织的体验类趣味活动,继而强化学生的多元文化认知感受[5]。

五、结语

交融范文篇6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客观性原则;文明互鉴

多元文化交融主要是指因历史背景、人文传统、自然环境、政治等因素形成的不同文化交流、互动、碰撞、融合的现象,多元文化交融具有持续性特点,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还可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使学生积极传承本国优秀文化。对于教师来说,多元文化交融可以使教师统筹利用更多人文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目前,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存在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并未充分运用多元文化资源。基于此,为了使小学音乐教育效果更好,探析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策略尤为重要。

一、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要点

(一)根据教材选用多元文化资源

多元文化交融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素材,教师可以从人文历史、自然风情、经济、政治等角度切入,根据教材需要合理选用多元文化资源,将多元文化交融视为导出音乐知识的一大渠道,使音乐教育更具逻辑性与拓展性,为高效育人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老师最理解我》的教学时,可将“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的老师”视为多元文化交融的着力点,筛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老师上课的图片,指引学生猜一猜这些老师来自哪些国家或民族,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学生会从老师的服装、肤色、教室环境等方面入手进行大胆猜想,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播放本曲,引领学生在乐曲声中想象图片中的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景,使乐曲更具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给不同国家及民族的老师送上祝福,而后将这些祝福编进歌曲唱出来,基于多元文化交融启发学生创新实践,有效培育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及创作能力。

(二)将学生视为基于多元文化的教学主体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因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教师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多元文化交融搭建音乐教育平台,确保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助力下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折纸船》的教学时,可将“与台湾小朋友建立深厚友谊”视为教学目标,并以该目标为导向搜集整理与台湾本土文化有关的资料,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方言、美食等均为文化传导载体,教师需从这些载体中选出能够被学生接受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将文化传导载体转化为走进台湾的一扇门,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美育、德育交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将台湾当地的童谣、传统民间游戏、儿童玩具视为传导台湾本土文化的载体,引领学生对童谣、游戏、玩具进行对比分析,在让学生发现异同点的同时加大多元文化交融力度,使学生对台湾及台湾同胞产生亲切感,这有利于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折纸船》这首歌,并有效强化学生的表现力及感染力,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1]。

二、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需要有客观性,教师要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多元文化,并把对学生心理、思想等方面发展有益的文化资源引入音乐课堂,确保学生可以从这些文化中获取养分。例如,教师在进行《茉莉花》的教学时,可将江南文化引入课堂,将江南人文、江南园林、自然环境视为江南文化融入音乐教育活动的着力点,助力学生感受江南文化的特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东北文化引入课堂,在不同地区文化的鲜明对比下凸显江南文化的特点,同时,指引学生建立包容心态,发现不同文化的魅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基于江南文化特点演唱本曲,凸显《茉莉花》的柔美、婉转、清丽,还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人文素养,充分认识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对音乐风格的影响,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理解能力,继而有效落实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目标。

(二)趣味性原则

为了使学生在多元文化交融的音乐课堂上主动演唱、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乐于表现,教师要增强多元文化的趣味性,同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力、审美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例如,教师在进行《杨柳青》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玩“听方言、猜意思”的小游戏,教师准备一些江苏当地方言,如哪块、你啊兹道啊等,而后引导学生积极联想、开动脑筋猜一猜这些方言对应的普通话是什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调动学生了解江南语言文化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江淮官话、吴语、中原官话等江苏方言的特点,同时,组织学生玩趣味问答游戏,鼓励学生用方言知识创设问答对话情境,使之进一步体悟江苏方言,而后,教师播放《杨柳青》,助力学生感受乐曲的速度和情感,在此前提下,教师组织学生玩“找衬词”小游戏,使学生主动朗读与解析歌词,调动学生学唱音乐的积极性,达到培育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的目的[2]。

三、多元文化交融下小学音乐教育的阻力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的阻力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教师的教育思想较为陈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以高效导出音乐知识为出发点利用多元文化资源,存在育人眼界较窄的问题,学生并不能基于多元文化交融增强核心素养;第二,教育方式需要创新。有些音乐教师习惯通过“我唱你听”、齐声合唱等方式开展育人活动,这虽利于强化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但存在多元文化与音乐教育活动融合度较低的问题,多元文化在音乐课上失去了启发学生思考及引领学生实践的作用,很难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课程体系有待开发,虽然小学音乐教材将许多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引入课堂,并构建了多元文化交融平台,但国外文化引用力度仍然较弱,国外文化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交融不够紧密,继而影响基于多元文化交融的音乐教育成效;第四,课后服务质量较低。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后服务环节不注重拓展性教学,课后服务活动中的教学内容与音乐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相差无几,这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体悟多元文化,也降低了基于多元文化交融的音乐教育的质量[3]。

四、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策略

(一)文明互鉴,改进教育思想

文明互鉴指的是不同文明之间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互相借鉴,文明互鉴是各国人民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动能,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良性发展的基石。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树立文明互鉴意识,用包容、开放、尊重、平等的态度接纳多元文化,将音乐教育视为多元文明交流的过程,指引学生了解、关注、接受先进的文明。只有教师的文化理念是开放的、先进的,学生才能以教师为榜样主动敞开心扉接纳多元文化,进而为多元文化交融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黄河船夫曲》欣赏教学时,可组织学生一同赏析《威尼斯船夫曲》这首歌,引领学生在对比分析两首歌曲时谈一谈感受,而后想一想、说一说为何两首歌都写船夫却风格迥异,有些学生会想到,这可能与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有关,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想法的同时,进一步讲述黄河文化及威尼斯文化,指引学生进行文明互鉴,感受不同国家的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增强,使学生对乐曲的赏析更有深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教师需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指引学生热爱本国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基因,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法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模式的优势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需要用到与文化相关的各类资料,这就需要教师使用“互联网+”模式高效育人,利用数据库技术构建利于多元文化交融的资料库,存储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与建筑、美食、艺术、方言、传统风俗、历史、地理等方面有关的资料,包括纪录片、旅行笔记、图片、音频、新闻等,教师根据音乐教育需求灵活选用上述资料可以打造多模态课堂,增强音乐教育的感染力。除了在课前导入、情景渲染等环节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料外,教师还可将互联网与传统的教育手段融合在一起,赋予传统教学法以发展性及实效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洗衣歌》的教学时,可采用“互联网+小组合作表演”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示一组漫画,引导各组成员听音乐、看漫画并给漫画排序,助力学生理顺乐曲发展主线并解析乐曲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引各组成员围绕“为何藏族姑娘要给解放军洗衣裳”这一问题进行积极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少数民族同胞对党的敬爱之情,这有利于学生强化敬党爱国情感。教师可利用微课播放藏区的歌舞视频,指引各组成员了解并学习简单的藏族舞步,以歌舞为纽带加大多元文化交融力度。教师也可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引导各组学生运用《洗衣歌》创编舞蹈情景剧,使学生怀揣对党的敬爱之情和对藏族文化的喜爱之情完成创编与表演任务,有效强化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三)课程开发,统筹多元文化资源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需要有规范性及高效性。教师肩负着把优秀文化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责任,只有充分利用多元文化资源,才能提高基于多元文化交融的小学音乐教育质量。基于此,教师需积极开发课程,为多元文化资源引入音乐课堂提供着力点。例如,教师在进行《祖国在我心中》的教学时,可以“不同国家国歌大赏”“听到各族人民的爱国心声”“爱国之花在音乐艺术中绽放”等主题为支点开发课程,确保多元文化资源被有导向性地引入课程并发挥教育作用,同时,教师需将利于学生增强人文素养、提升音乐素养视为筛选课程资源的主要标准,确保引入课程的多元文化既利于音乐教学实践,又利于学生学习成长[4]。

(四)课后服务,在扩展性主题活动中提高音乐教育质量

课后服务是音乐教师基于多元文化交融开展育人活动的关键环节,为了使课后服务环节的音乐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课上的多元文化与课下的多元文化应具有差异性,要拓宽学生的眼界并吸引学生了解更多文化;二是加强知行合一,将音乐实践活动视为多元文化交融的载体;三是不断创新争优,提升课后服务扩展性主题活动的丰富性。例如,教师在课后服务环节可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鼓”这种乐器,教师将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鼓的图片展示在电子白板上,指引学生利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开展实践活动,指引学生在了解鼓、制作鼓、演奏鼓、学跳鼓舞的过程中接纳、喜爱多元文化,继而将乐器视为多元文化交融的着力点,强化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审美力等素养,通过扩展性主题式课后服务提高音乐教育质量。教师在课后服务环节还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扩展性主题活动,例如,音乐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助力学生发现传统音乐文化的身影,并在馆员的帮助下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还可参与博物馆组织的体验类趣味活动,继而强化学生的多元文化认知感受[5]。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全方位、个性化的成长,基于此,教师要将教材视为多元文化资源引入音乐课堂的要点,把学生看作多元文化交融下的音乐教育主体,按照客观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开展教学,使学生了解、喜爱、接纳多元文化,并助力学生把多元文化转化成个人价值观和技能发展的动力,同时,教师需注重文明互鉴,使用“互联网+”模式育人,统筹多元文化资源开发音乐课程,在课后服务环节展开扩展性主题活动,基于多元文化交融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渝蓉.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教育——以中、英两国小学低年级音乐教材之比较为例[J].艺术教育,2022,(04):60-65.

[2]吴艳.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实与反思[J].音乐研究,2020,(05):111-117.

[3]朱红梅.多元文化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J].北方音乐,2020,(17):189-190.

[4]周净瑄.多元化背景下民族器乐教育对当下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以宿迁实验小学为例[J].戏剧之家,2020,(16):117-118+121.

交融范文篇7

一、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共通意义空间

人类通过象征性社会互动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社会互动的过程就是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就是彼此意义分享和交换的过程,也是相互达成共识的过程。然而在传播过程中要“达到意义交换,交换双方必须要有共通意义空间的存在。”①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互动传播得以成立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招来误解”②;二是“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③。由于受到语言、文字、地域等多样化条件限制,每个个体或者民族的意义空间不会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共通意义空间(如下图所示)的存在,使得个体或者每个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可能。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史。中国近百年历史也是中国寻求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史。在寻求民族解放和独立过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向自觉的转变。但是,作为民族实体,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几千年过程。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④经过几千年的“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各民族单位的共通意义空间不断拓展,逐步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首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对汉字符号及其意义的理解、掌握和使用。中华民族家园“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北到广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形成一个地理单元。这个地区在古代居民的概念里是人类得以生息的、唯一的一块土地”⑤,就是这块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的物理空间。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经济、政治等往来需要促使了先秦各民族之间文字符号借用和兼用现象出现。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从秦汉到明清各民族语言符号互学已经成为一种实际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汉语言间的影响已从词汇层面扩展到语音、语法层面”。⑥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语言符号相互借用是非常普遍的。“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并不具备精确的表音功能,这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⑦汉字符号以其独特优势被各民族所共同理解、掌握和使用。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需要,作为中国56个民族共同财富的汉字符号“就担负起承载中华文化的重任,几千年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尽管饱经沧桑,却能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⑧在共通意义空间建构方面,文字符号的统一是各民族得以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其次,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华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体一致的生活经验,进而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背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的统一体”⑨,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相伴而生,又与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空间紧密相连。中华民族所依托的生存空间西部是帕米尔高原、西南是青藏高原、北面是广漠、东南是大海。这样的生存空间使得中华民族很难受到外部影响,在“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⑩内自成独立的地理单元。这个地理单元南北和东西跨度较大,造就了农业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和狩猎文化等多元区域性文化。中国各民族在相对独立而内部自成体系的生存空间里就可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共通意义空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是中国各民族生活经验分享的结果,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第三,统一的文字符号与共享的社会经验和交融的中华文化之间互为因果。文字符号不仅承载文化,更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在共同生活的家园里,有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文字符号,还使用其他民族文字符号。汉族主要使用汉字符号,有时也会使用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同时,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促进各民族之间互相借用彼此文字符号,从而促进了文字符号的统一。文字符号统一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是各民族生活交往交流交融所决定的,也是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所决定的,更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所决定的。

二、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径:建构互动空间

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由于语言文字的使用、宗教信仰等因素,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存在高度集中现象。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人口的分布格局为“以天山为界,南疆以维吾尔族聚居为主,北疆以汉族聚居为主;哈萨克族主要聚居于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的边境县市”。􀃊􀁉􀁓根据杨振等学者对2000~2010年新疆人口分布调查,维吾尔族人口高度集中于南疆三地州的县域,哈萨克族人口高度集中在新疆北部。维吾尔族人口和哈萨克族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连片;汉族人口与回族人口则是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与北疆西部地区高度集中,汉族人口与回族人口集中程度低于维吾尔族人口和哈萨克族人口分布,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状态,分散分布较为明显。􀃊􀁉􀁔新疆各民族这种集中现象导致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在物理空间上的隔离,进而导致文化空间隔离、心理空间隔离,不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种空间隔离容易造成信息闭塞,从而被疆内外暴恐分子利用。疆内外恐怖分子利用暴恐活动和歪曲社会事件造成各民族之间的心理隔离、社会隔离和空间隔离。空间的隔离不利于共通意义空间的建构,不利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建构互动空间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途径,也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2014年,提出通过“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为新疆各民族群众创造你来我往,我来你往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和共享的社会条件。生活在共同社区的各民族群众可以协同做事,相互学习,共同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实现共同分享新疆稳定团结的幸福生活和“一带一路”发展的成果。幼儿园、中小学及高校实施民汉合校、民汉合班、民汉合宿等形式,让各族青少年从小到大都一起玩、一起学、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通过建构互动空间,实现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

三、交往交流交融的目的

交融范文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毕节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宣传教育的舆论导向,以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交往交流创造了积极的条件。(1)通过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培养和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为民族工作的开展扫除思想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毕节地区阶级斗争复杂、民族矛盾尖锐,人民群众思想落后,许多汉族干部大民族主义思想严重,没有认识到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民族政策意识淡薄,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工作简单粗暴,不信任和歧视少数民族干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和社会主义改造带来不少负面影响。[1]后来通过长期不断的民族政策教育,各级机关干部逐步提高了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党的民族政策才逐渐深入人心,各级政府的经济文化建设和民族工作才有了保障。(2)通过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平等交往交流创造政治条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毕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上级的安排,相继成立了1个民族自治县和许多民族乡,其中1965年全专区设有民族乡60个,1984年有167个,1992年撤区并乡后,全市共设77个民族乡。开启了各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新时代,为民族平等交往交流提供了制度保障。[2]400-405(3)通过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为民族交往交流奠定物质基础。经济是基础,实现民族平等光有政治地位是不够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差距才是关键。鉴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毕节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重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问题,着力改善和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条件和经济水平。比如从1980至1990年,毕节地区共组织经费5890.40万元,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1980—1998年,毕节市共投放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建设费617.3万元。加上国家和省的投入,毕节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畜牧业、林业、住房、交通等各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举措进一步缩小了民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了民族团结,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7-8(4)通过教育投入,提高和改善人民文化素质,为民族交往交流扫除文化障碍。据统计,毕节地区1980—1998年用于民族教育的经费共3291.47万元(含科研补助费、智力支边费),占民族经费总投放额的32.22%;1992—1998年项目单位自筹和其他单位投放给民族教育的金额达1339.7万元。这些民族教育经费除了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外,大量用于民族师资培训、开办民族学校、各类民族班以及为学生的书本费、学杂费、生活费提供补助等。1977—1998年,全地区共录取普通高等院校大专生2.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575人,占全地区录取大学生总数的25.57%;录取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学生4.3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2万人,占录取总数的25.89%;少数民族学生录取比例基本接近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加上2000年后“两基”、“普实”的全面实施,毕节各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大大缩小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口文化素质的差距,逐步消除了民族间文化上的歧视,为民族交往交流扫除文化障碍。[2]8-9(5)通过加大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各民族医疗卫生条件,为提高各民族健康水平创造条件。长期以来,国家除每年拨给医疗卫生事业费外,还另外拨给部分医疗卫生事业补助费,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比如20世纪50年代,国家每年都拨给民族地区医药补助费,为少数民族免费看病;60年代,国家每年拨一笔专项经费补助民族地区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为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免费治疗;1980—1998年,全地区共投放民族医疗卫生费385.45万元。1988年底,全地区已有民族医疗机构308个,1992年又新建民族乡卫生院111所,到了21世纪,毕节市各级医疗体系基本建成,医疗保险惠及千家万户,毕节各族人民医疗卫生条件和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9(6)通过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投放在毕节地区民族文化方面的民族经费就达831.83万元,占民族经费总投放额的8.14%。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建设文化站、电影院、电视差转台、地面卫星接收站、广播站等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民族乡镇还成立文艺宣传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地区和县还成立民族文化机构,组织人力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和古籍文献,共出版民间文学80本(2.25万册),出版民族画册3000余册,翻译出版民族古籍几十部、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若干;财政支持和举办“火把节”、“跳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举办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展演,收集民族文物,成立“奢香博物馆”,各县组建民族歌舞团等。[2]8各级政府对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不但传承和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实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7)培育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让他们在民族地区管理民族事务和带领人民群众搞建设,发挥其在党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毕节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把培育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本地区落实民族政策、坚决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采取各种形式和渠道招收、录用和培训少数民族干部。比如在毕节师范学校开办民族班,往黔南民族干部管理学校输送少数民族学生,短短几十年,毕节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1993年全地区少数民族干部达1.46万人,占全地区干部比例20%。这些由共产党培养的干部,充分利用民族身份优势,注意结合本民族和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不仅为毕节市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为维护民族团结,解决民族内部矛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10(8)通过统一战线,发挥多党合作的优势,集中力量在一个民族贫困地方开展智力扶贫。1988年,由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以智力支持为主要内容和特点,以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为形式的一种开发扶贫模式在毕节诞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同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先河。20多年来,为了毕节试验区扶贫攻坚,各党派同甘共苦、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在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新时期毕节试验区民族工作的特点和问题

(1)经过建国几十年党的民族政策的执行,全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少数民族也纷纷走出大山,走进城市务工就业,加大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加上人口双向流动,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已成常态,民族共性逐步增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势良好。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3]对于毕节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8%的民族聚居区,由于少数民族多处边远偏僻山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上文化习俗、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存在差异,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城乡差异、贫富差异也十分突出。因此,维护民族团结、加大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仍然是毕节市今后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2)受地理条件和工业基础的制约,到2012年,毕节市的城镇化率也只有30.17%,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根据规划到2020年也只能达45%。[4]因此毕节市城镇化过程中的民族工作目前仍然是乡村为主,不过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少数民族进城就业人数的增多和少数民族乡镇的城镇化建设,使城镇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在逐年增长,城镇民族互嵌式社区也逐步增多。今后,城镇化过程中的民族工作将逐步成为新时期毕节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国际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部分人民族意识的强化和膨胀,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民族主义也会抬头。比如现在有的干部群众没有认识到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分政策、民族地区的扶贫倾斜、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有不同的意见。体现在学术上就有人提出“第二代民族政策”,即“去标签化”和“非政治化”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观点。[3]而有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民族主义思想的言行。加上城镇化过程中征地撤迁、房屋土地纠纷引发的矛盾,由于“网络的普及,民族问题容易形成‘滚雪球效应’”。[5]因此,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依然是其本质特点。

3历史经验对新时期毕节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启示

(1)要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和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毕节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使毕节这样一个历史上社会结构复杂、民族矛盾尖锐、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经过短短几十年治理,就形成了一个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现在,虽然民族矛盾不再是民族工作的主要问题,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民族差距依然存在。新时期的民族工作依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和教育工作,在民众心目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高干部队伍对新时期民族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2)要以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为民族工作的核心,坚持开发扶贫,为新时期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在现阶段,通过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是全市民族工作的核心,也是当下民族工作的重点。虽然毕节市的经济建设和民族工作已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但和过去一样,通过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提高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通过教育投入,提高和改善各民族文化素质;通过加大体育卫生的投入,改善各民族医疗卫生条件和健康水平等各项措施,仍然是当前和今后民族工作和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根本和核心的工作。(3)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和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多元格局提供平台和保障。毕节市居住着汉、彝、苗、布依、仡佬等35个民族,各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自己独特的文化。建国几十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贯彻和执行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文化政策,在文学、艺术、影视、古籍整理翻译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今城镇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更要加大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抢救、保护、继承和发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彻执行好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将民族文化转化成旅游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毕节经济的支柱产业,真正发挥民族文化战略资源的作用。(4)鉴于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特点,在毕节市仍然要坚持贯彻党的民族干部政策,继续加强选拔培育少数民族干部。因为“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联系各族人民的纽带和桥梁,是贯彻党的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6]并要根据少数民族城镇化、流动杂居等新形势,逐步完善城镇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承担城镇民族工作的素质。(5)通过多党合作,共同谋划新时期毕节市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之路。统一战线服务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是毕节试验区实施开发扶贫的一个创新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各派、工商联为参与主体,以智力支持为主要内容和特点,以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为形式的一种模式。”[7]183这种多党合作扶贫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智力支持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围绕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开展扶贫工作,这种多党合作携手地方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创新之举,无疑是新时期促进毕节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一条成功经验。

4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毕节市在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抵制干部群众和学术界有关民族问题的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坚定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政策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国家,民族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存在,那种违反民族发展客观规律,主张采取“去标签化”和“非政治化”处理民族问题,取消各种民族优惠政策等各种有违国家民族政策的思想观点,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民族工作者的注意。针对近年来民族理论界的各种干扰性观点,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上就指出“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对我们处理民族问题的道路不自信,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出现了摇摆”,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8]因此,毕节市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在面对各种民族问题的干扰性思想观点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政策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2)要注意加大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营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关于民族问题的各种错误思想观点的出现,各种民族主义思潮的抬头,客观上是互联网和全球化提供了平台和市场,主观上与各级部门和干部群众放松了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不无关系,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重物质、轻精神建设的思想主导了一些人的思维,民族团结教育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常常被忽视,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就有了渗透和扩散的机会。因此要充分认识毕节市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强化干部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积极营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环境。

5结论

多民族是毕节市的一大特色,也是毕节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毕节市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经过建国60多年的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毕节市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面对全球化、城镇化的新问题和新形势,要促进新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毕节市的历史经验仍然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认真继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毕节专区民族工作检查报告[R].1956.

[2]贵州省毕节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毕节地区志:民族志[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

[3]陈永亮.关于“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思考[J].民族论坛,2014(12).

[4]贵州省毕节市社科联课题组.科学发展视阈下毕节试验区城镇化建设研究[J].乌蒙论坛,2013(5).

[5]尹继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化过程中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4).

[6]中共毕节市委毕节地区行署关于加强全地区民族工作的决定[Z].1992.

[7]谭齐贤.毕节之路[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

交融范文篇9

关键词:“知行思交融”模式;管理学;课堂参与

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切入点。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基础理论课程,与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用管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往往开设在大学新生进校的第一学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无任何先导课程的知识导入,无相应的学习情境植入。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值,教学模式则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模式养成。思维方式的养成和能力的锻炼不仅强调学生知道,更强调知识的内化,因此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1“知行思交融”教学模式

管理学课程是知识的内化过程传到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养成过程,这过程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将获取感性知识的基础上,真实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反思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而激励学生获取更多解决问题办法,这种“知行思交融”良性循环模式将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养成。“知”即学习,“行”即实践,“思”即反思。知行思交融模式(见图1)是一种遵循学习规律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1)必要的基本知识是“行”的起步,此步骤可以通过教师传授或学生自习完成。(2)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的应用。当学习者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时,他会感觉无从下手,这也会激励过程一。(3)有学有用之后,加深了对初始所学理解的同时,就可以展开“思”了。“思”不仅仅意指思考,更有反思、内省之意,是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4)不断的“行和思”,能够回头强化对“知”的深入理解,能够更好的“行”,能够慢慢在实践中应用所学,能够把自己之前多年所见所闻、所言所行而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再次融化和提炼。(5)不断的“知行思悟”的反复螺旋上升过程,逐步会形成新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并趋于稳定。

2“知行思交融”模式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从2013学年开始,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进行了“知行思交融”的教学改革和尝试。本次研究重点分析“知行思交融”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问题,可以说3年中,本课程开发小组也同样历练了“知行思交融”的过程。“知行思交融”模式图

2.1研究问题及研究框架

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一入学就接触的基础必修课,以往学生普遍的反映是课程很重要但没学到什么东西。教师的反映是学生没有任何管理情境带入,满足于课堂上的听一听;案例讨论教学沦为教师与少数活跃学生之间的个别交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及对学校整体教学的判断,任课教师希望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改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2013年经济贸易系抽调各教研室的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成立了管理学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开发团队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后,精心筛选“知”的内容,反复斟酌“行”的方案,积极引导“思”的方向,促成学生形成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该课程模式下可以从“思”的内容与“知”是否合一并得到升华;学生的参与度如何两方面进行评价。

2.2课程设计与开展

“知行思交融模式”强调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设计引导学生“行”用“知”,“行”后“思”,“思”引“知”。本课程应用“知行思交融”模式比较成功的是管理学导入这一模块。本模块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教学目标是:(1)了解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2)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3)探究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知”方面,教师花了20分钟对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四个职能,管理的研究方法做了课堂讲述,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管理学有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在“行”方面,教师设计了企业经营模拟的游戏。游戏内容是模拟生产商和销售商交易的赚取利润的过程。游戏规则是:(1)将学生按5-6人划分小组赋予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角色,银行、政府、原材料供应商、顾客等其余角色均有教师承担。(2)每个公司200元的启动资金,最多允许贷款额为现金量,利率为25%,每个公司每个交易周期要交50元房租和员工工资。(3)交易流程为: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原材料采购价格为40元/单位,生产完成后向销售商出售,交易价格由双方谈判决定;顾客每次的收购价格及收购量由市场决定,销售商花钱做市场调查可提前获悉收购价格和收购量。(4)当用现金支付不起员工工资和房租时则视为企业破产,破产企业由支付拍卖。(5)模拟经营时间为2月,交易8次。交易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每一小组的经验策略,记录每一小组的交易数据,为后续小组点评和建议提供依据。在“思”方面,根据每一小组的运行数据,教师用“为什么同样的资源交给不同的人经营差异如此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并作出总结与汇报。经过事后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为了完成总结与汇报,学生会对模拟过程进行复盘,对自己的行为与决策与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比对,与其他小组的决策与行为做优劣比较,进而反思自己小组的决策并提出优化方案。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行”中的短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励学生完成新一轮的“知行思”循环。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结果分析班级特质和学生个体特质,更好的掌握学情,进而更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

2.3学生课堂对比度分析

2.3.1传统课堂与“知行思交融”模式知识获取对比分析传统课堂中教师通过案例、多媒体课件等方式的授课学生更多停留在对管理学重要性、管理学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表像层面,认真的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记忆等方式能背出管理的定义等内容。在“知行思交融”模式中学生的汇报中,教师欣喜的看到了学生总结出管理要关注战略与计划制定、竞争与合作机制选择、团队分工与构建、领导的决策、风险控制意识、库存意识、生产商面临“成本高,利润低”的经营环境、渠道为王等等管理中的关注点,每一个问题都是实践中总结的真理,这些带给了他们刻骨铭心的教训。

2.3.2参与度方面的对比分析传统课堂中更多采用提问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仅限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且这种互动是个别的,少量的。而“知行思交融”模式下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表现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为小组成员间的意见交流、决策探讨,也表现为与其他小组成员间的谈判交流及对其策略的评议等方面,这种交流不仅是“是”与“否”的交流,而是解释性与评议性的,能较好的反映学生参与的深度与质量,通过教师的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卷入程度是比较高的。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探讨,达到了相互启发、相互教育、相互提高,也就到达了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体验构架新知识和新理念的教学目的。

3研究反思与启示

在应用“知行思交融”模式的几年中,发现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参与质量明显提升了,课堂变得更加热闹了。学生变得乐于做,善于思,形成见,敢于说了。从教师角度而言,要时“知行思交融”模式产生教学效果,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行”的方案设计

“行”的方案设计直接决定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因此课程开发团队应遵循浅显易懂、易操作和可控的原则,注意项目的设计要新颖,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行”的方案设计还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可行性:(1)学生执行的难易程度;(2)道具准备的成本;(3)完成时间;(4)隐含的知识点与课程内容的匹配度;(5)执行时的可控性。“行”的方案设计出来后,教学团队可以进行模拟演练,发现其漏洞与问题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例如为了检验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本研究中的方案在2013年管理学开课之初和课程结束各安排一次,但发现该方案占去足足6课时,因此在2014年调整为后一次模拟在学生晚自习完成。

3.2“行”的过程监控

“行”的过程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原来教师唱独角戏变为教师与学生沟通参与,课堂可以热闹但不能无序。这需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承当总导演的角色,要时刻注意对过程的监控,亲自参与全过程。同时教师还要观察“行”状态,记录“行”的数据,做到对学生的精准点评,帮助学生有效认识自我,挖掘其潜能。

3.3“行”的结果奖励

管理学中X理论认为大多数人是懒惰的,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在高职学校的学生中,不乏此类学生,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中不滥竽充数,教师要在激励措施上下功夫,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关于激励参与方面,我们的课程开发团队在课程的评估体系上做了大量的改革,大大降低了期终考试成绩的比重,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除此之外,为了鼓励学生的参与,还增加其他的加分项目,例如在班级中分享管理学小故事平时成绩加5分;参与班级、学生会、社团管理工作并在班级分享加10分;参与社会实践并在班级分享加10分,游戏中获胜3次的个人获老师送出的小礼物。

作者:刘细萍 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参考文献:

[1]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2]尹秀英.论翻转课题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6,(7).

交融范文篇10

(一)数学的发展及其在计算机上的应用。一万多年前的古埃及的数学文献承载着整个人类的数学发展起源。数学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结绳计数、石头计数、语言计数等各个阶段,之后逐步发展到了以符号表示的计数的方式,直到如今数学已然发展成为了一门专业的学科。随着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数学又细分为了基础算术、几何解析、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多个分类。现今,社会发展的各方革面都涉及到了数学知识,小到买菜算数、大到复杂的计算机软件设计,数学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运算学科。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今,数学在计算机的应用水平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由简单的图形学到工程建设构图,再到复杂的三维动画软件系统,甚至在大数据计算以及计算机软件安全性方面都涉及到了数学知识的运用。(二)计算机的起源及发展。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将计算机定义为一种用于高速计算,并且能够进行严密的逻辑和数值计算的存储电子计算器。因此,改进计算方式,使复杂的计算简单化也可以说是计算机的发明初衷。通过计算机器来对繁琐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极大的减轻人们对复杂计算的压力。由此可见计算机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数学计算而产生的发明,是迎合数学发展的迫切需求。实现了逻辑与数值计算功能后,人们为了使计算能够更加智能化、程序化,并且可以实现对计算过程和结果的控制,差分机和分析机也被发明了出来。此时的计算机已初步具备了输入输出、处理存储、计算控制的功能,而这些就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框架,然而由于时展的局限性,还不能实现完全的使用程序来进行计算机计算的控制。直到数学家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构想,以及艾兰•图灵的图灵机的理论模型相继出现,两者的互相结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之后,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经历了从庞然大物到台式电脑,再到手提电脑,直至现在的平板电脑,计算机已在寻常百姓家普及开来。最大限度的方便人们操作成为了现代计算机发展的目标与使命,这就要求软件必须进行不断的更新、不断的丰富。而实现软件功能的每个程序的编写都必然使用到数学进行建模,所以计算机的软件与数学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计算机的发展进程中,其每一步的改进与提升都有数学家努力的身影,都离不开数学理论、数学逻辑以及数学建模的支持。

二、信息化时代下数学与计算机互相交融

(一)数学学科利用着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学习创新的产生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让数学知识非常直观的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们近距离的接触学术与数学,刺激和引导人们的学习思维更加的积极主动提升学习的兴趣,更好的探索数学的奥秘,提升数学的知识水平。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中《正、余弦函数》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两个单位圆来直观地分析正弦线、余弦线的变化。计算机《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可以对终角边旋转正余弦线在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变化进行直观的观察,以影响的形式将动态的三角函数图像映射到人们的脑中,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同时也加深了学习印象。(二)计算机的编程离不开数学。计算机软件编程需要依靠数学知识,而二进制概念、平面几何、线性代数、微积分等数学知识在编程中的应用也是不胜枚举。例如在分段函数Y=X2-30,X>0;Y=COS(2X),X=0;Y=2X+5,X<0的计算编程设计中,输入的X值不同,根据X的取值范围Y值就有三种不同的数学表达式来进行计算机的计算,在计算机编程中利用IF多分支结构编程语句实现计算。由此可见,利用计算机编程能很好地实现数学计算,而没有数学原理的支持计算机编程工作也就无法进行。可以说数学计算机的灵魂。

三、数学与计算机相互促进

(一)计算机为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数学上的难题得以解决,极大的促进了数学学科理论的完善。甚至在几万年的数学史上悬而未决的谜团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却有了破解的可能。著名的“四色定理”数学猜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百多年来,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前赴后继,“四色定理”猜想的证明均告以失败,甚至于数学家德摩根和凯莱在经过一大叠稿纸的计算并探讨多年仍是悬而未决。但是高速计算机的发展代替了人为的大量的数据计算,使“四色定理”猜想证明成为了可能,最终该猜想于1976年利用高速计算机,历经1200个计算机小时、100亿个判断,被成功的证明,世界动容。计算机的发展为这个著名猜想的最终解决提供了大量计算支持。因此,计算机的出现与发展极大的降低数学上的计算压力,计算机的巨量运算能力促进了未知数学难题的解决,为数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数学促进计算机的新发展。虽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的程度,但是计算机智能化的发展状态却是差强人意。近几十年计算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快运算速度、扩大存储容量、提升计算机的性价比方面,但是离开了人计算机也就只是一台没有生命、没有判断能力的机器。现阶段,智能化计算机的研究已初见成效,并且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发展成为拥有智能生命系统,脱离人工操作而独立完成工作的愿景是完全可期的。虽然目前数学发展水平在描绘智能生命的发展成绩并不理想,但毕竟证明了其实现是可能的,随着计算机与数学互相循环的促进发展,数学能够实现对现实生命的数学模型,再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汇编,最终实现计算机的高度智能化。

四、结束语

数学与计算机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中互相交融的重点学科,两者不但是在起源上紧密联系,在发展的道路上也是相互促进、互相协调的关系。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下,只有数学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发展齐头并进,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两者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梓屹.浅析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2):00012-00012.

[2]袁育民.浅析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关系[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5(12):00298-0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