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征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7:47:43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篇1

自本期始,本刊将围绕“生态文明 美丽重庆”为题,就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保障举措、工作实效以及创新成果等内容进行连续刊发,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适应环境保护新常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文/史大平

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专门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大会,标志着重庆正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全市环保系统将进一步发挥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争做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的排头兵、贯彻实施新《环保法》的先行者、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桥头堡、转方式调结构的助推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主力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先遣队,围绕推进实施环境法治、环保制度、污染防治、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和基础支撑“六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保障环境安全,确保“三江”干流水质不低于上游地区来水水质,重要支流和城市水体水质好转,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至2020年达到70%以上,为把重庆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作出新贡献。

做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的排头兵

重庆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严守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决不能”的底线,为各级各部门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供了基本依据。全市环保系统将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树立在环境保护各环节和全过程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的标杆。推进生态环保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融合”,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控制作用,确保生态红线落地,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增强环境保护融入宏观决策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严格规划和项目环评,从源头上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引入群众满意度评价,发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中环保考核的杠杆作用,督促指导地方政府对当地环境质量负总责,加快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做贯彻实施新《环保法》的先行者

新修订的《环保法》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了一条带电的高压线,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边界更加清晰。环保部门将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主动会同立法、司法和公安等部门打好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组合拳,确保新《环保法》各项规定落实到位。加快地方环保法规“立改废”进程,制定《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长江三峡水库及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规章,制定《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重庆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建设,完善环境执法,出台环境执法规范,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污、生态破坏行为零容忍。强化司法保护,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制定查封扣押、按日计罚等配套制度,加强环境资源侦查和审判工作,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犯罪行为。

做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桥头堡

重庆市环保局将按照中央、市委和市政府明确的改革方向,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遵循近详远略原则,编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长期规划,细化年度改革任务清单.确定总施工图和年度施工图,优先推进基础性改革,稳步推进重大改革。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着重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排放许可、五大功能区域生态补偿、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差异化的环保考核和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加快实现用制度保护环境。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改革环保领域投融资体制,设立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开展废气、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市场化交易试点,让保护者受益,污染者付费,用市场化机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资源的含金量。

做转方式调整结构的助推器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方式问题。全市环保系统将进一步树立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环保新思维,全面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总量控制和削减,推进重庆发电厂等污染企业环保搬迁,关闭二环以内的烧结砖瓦窑,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为重大项目上马提供环境容量。强化环境资源分类约束,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差异化环境准入政策,严格落实产业投资禁投清单政策,促进产业特色发展、绿色发展、集群发展。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实行差别收费政策,增强企业转型升级内在动力。围绕垃圾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及土壤修复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主力军

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是重庆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环保系统将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障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的历史重任,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统一监管职能,完善环境保护齐抓共管机制,坚持综合整治与专项整治并重、常态治理和集中整治结合、辖区治污和区域共治联动,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持久战。坚持以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为重点,以PM2.5污染防治为突破口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加快燃煤锅炉和黄标车及老旧汽车淘汰,努力消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坚持以保障饮水安全和库区水环境安全为重点强化水环境保护,加大流域、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按期完成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56个湖库整治民生实事,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17年以前实现建制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早日实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愿景。坚持以解决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等噪声扰民问题为重点加强噪声污染综合防治,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宁环境。坚持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完成2000个村的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扎实建好一批长期管用的环保设施,不断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

做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先遣队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2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了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 的总布局,并在报告的第八部分专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需要对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进行深入理解,本文着重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前者是后者的本质要求。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

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已成为共识,但什么是生态文明?对此有着不同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生态,如俞可平教授认为,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那么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与之相对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

对于生态文明的特征,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生态文明理念要认识到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是人赖以发展的基础,人类应用技术理性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应超过自然的承载力,应该是保护下的开发利用。二是生态经济模式,要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与“消费理念之上”相对立的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四是公正合理的生态制度,主要指生态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回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系统脆弱和恶化的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系列的挑战,需要转变生态方式。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推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在2007年12月17日讲话中说:“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党第一次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建设生态文明,实质就是要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张趋势看,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把这项战略任务抓好,抓出小过来”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发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也是解决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就必须转变面临问题重大战略。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思人类历史发展经验的选择:

人类历史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时代取得了长足进展,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需多,还需大”[1]资产阶级在工具理性的旗帜下,一路高歌猛进,急剧改变了以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然而,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自然也对人类产生了反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睦相处,他列举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些例子来说服这一点: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想获得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是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是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砍光了森林,他们没有料想到,这样一来,他们摧毁了高山畜牧业的基础,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枯竭,而在雨季竟使凶猛的洪水倾斜到平原上,恩格斯从中得出结论,“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3]这就是说,人始终还是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一方面工业化意味着人对自然征服力加强,另一方面,人们受到自然力的报复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冰冷深刻。

由此可见,人类的行为要以大自然承受能力为限度,大自然也是有限的,对大自然不能无限度的开发。今天,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在道德观念、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面,导致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高速的经济增长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未给人们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导致了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威胁。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这一不和谐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方位的文明,正如所说:“大量事事实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缺,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出现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何在呢?其根源在于“人类中心论”的思维模式,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与自然界的继续”的观点,日益受到世人的认同,这种观点在培根和洛克那里达到了顶点,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由知识所赋予人类的力量将是无穷的。洛克则相信“人类中心论”的出现,体现了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我国哲学家金岳霖认为,西洋人的思想大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对于他们,不但人成为了万物之灵,而且差不多人成为了万物之主。黑格尔也认为,从柏拉图到尼采的西方历史是形而上学的人类中心论,这种思想把主客观两极化了,人与自然成了两级对立的关系,这种观点认为人可以无限制的问自然索取,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世界不过是人的对象。人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来征服自然,的确科学技术意味着进步发展,意味着人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但是科技进步从根本上而言,是人们需求的结果,这种需求是有选择性的,可见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定位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是在反思了人类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人类中心论”的思维模式,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美好社会。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理论契合性。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这是对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突破,对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重大意义。

首先,两者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解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要消除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杜绝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无限制的扩张。面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这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身不相符合的,恰恰这是由于某些方面没有遵循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而造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是有高度一致性的。两者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既是生态建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生态文明反对“人类中心论”认为人虽然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建立一种和谐社会,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最根本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观上是一致的,两者都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符合生态的原则,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在形成“绿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文明与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的思维模式是反思人类发展历史基础之上形成的,这种思维模式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相互冲突的问题,在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仅造成了生态危机,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对人类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工人制造的产品越丰富,他们得到的越少,苦难越深重,受到的压迫越深重,产生大量的异化现象,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广大劳动者并没有致富,反而走向了贫穷,社会日益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如何解决这种危机,先进的思想家们提出了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把它发展成了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共产主义,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形成平等,自由的社会。但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本还在于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生长点,与生态文明理论基础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包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探索的新突破,具有理论的同源性,在调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调解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信仰危机等问题探索出一条道路来。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世界发展新模式的探索,更是目前应对危机的有效模式。

注:

[1]《马克思选集》第3卷,第56页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篇3

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已经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和评价对象开展了关于生态社区、绿色建筑等的调查和研究。比如在局地尺度上,特莫水珍(Termorshuizen)利用15个指标调查了38个荷兰的可持续性景观规划方案,主要分析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境的保护[4]。在社区尺度上,卡西迪(Cassidy)通过问卷调查了114个景观规划师,了解他们对绿色社区的评价原则和指标以及面临的困难等,设置了包括生态保护和恢复策略、绿色材料和产品、水资源利用和废水处理、雨水管理、热岛效应5个方面的22个指标[9];也有研究开展对绿色建筑标准、绿色材料使用等的调查和评价[10~11]。

国内也开展了许多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有价值的评价指标[12~14]。周传斌等构建了25个指标对生态社区进行评价,指标涉及自然环境、建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居民环保意识、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15]。程钟等建立了以大气环境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建筑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4个评价指标和13个评价因子为主的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16]。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生态城市的评价更关注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和谐程度[17],提出了一些生态城市的特征,如和谐、发展、绿色、文明等[1]。王如松等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和生态文化三个方面[18]。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建设的过程中,利用22条控制性指标和4条引导性指标,确保生态城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在国家政策层面,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制订指导生态景观建设的指标体系。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侧重于居住环境的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等[19],环保部门制定的《地区级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则侧重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组织管理和公众参与等方面20条具体指标。生态景观可以从斑块、园区、城市、区域等不同空间尺度进行规划和建设。斑块尺度是以单个景观要素为主;园区尺度则由多个斑块组成,是多功能景观的组合体;城市尺度由众多园区组成,是众多多功能景观的镶嵌体;区域尺度则涵盖了更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的复合生态景观。对于城市的景观规划和设计者来说,斑块尺度和园区尺度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公众对城市生态景观内涵、特征、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等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并分析不同特征群体的重点关切,对于构建生态景观理论和方法以及制定生态景观的管理制度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2.1问卷设计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会的方式,总结了生态景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动态性和系统性、协调性、健康性、可持续性、绿色性、多功能性、文化性、和谐、宜居、环保、节能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景观的8条评价原则,分别为景观自然度、物种安全性、雨水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和处理、绿色能源和材料利用、景观视觉享受、局地小气候调节、精神内涵和文化品味。最后,根据相关文献和行业导则[9,13~17,19],梳理并提出了43条定量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主要侧重于生态景观的斑块和园区两个尺度,同时也可以为城市尺度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2.2调查方案本次问卷围绕生态景观的内涵、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评价指标等,共设置了19个问题,包括2个单选题和17个多选题。调查对象通过随机选取,包括在校学生、教学和科研人员、景观规划从业人员、非专业公众等,调查采用现场纸质问卷和网络电子问卷的方式,纸质问卷主要在北京市进行,网络问卷则涉及到国内其他城市。

2.3数据分析方法将调查得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总体评价和分类评价。总体评价是分析每个调查主题中不同选项的选择比例,反映了该项指标的公众认可程度。而分类评价是将被调查者按照学历、居住地和年收入进行分类,然后分析不同类别人群选择某项指标的比例,可以揭示不同人群特征对该项指标的影响程度。

3结果与讨论从2011年7月1日开始,截至2011年9月1日,共获得170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超过93%的被调查者认为公众是最受益于生态景观建设的群体,而认为对政府的管理和形象有好处的只占到5%,表明加强生态景观建设是公众的自身意愿,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3.1生态景观的内涵和特征在生态景观的建设要素方面,被调查者选择植被、水资源、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理和气候要素、环保措施等均超过50%,选择材料和能源的比例相对较低。随着学历升高,选择水资源、土地、材料、能源等的比例明显增加,而居住地和收入水平对生态景观建设要素的认可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在生态景观的特征方面,多数公众已经比较理性地认识到纯自然的景观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景观,而对可持续发展、减少人为干扰、功能协调、维持和保护生态过程等选择的比例较高。但对于功能高效性、结构完整性、减少污染物、资源节约方面选择的比例较低,一方面说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尚未被公众所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被调查者认为生态景观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增加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增加污染物排放。这或许与当前一些虚假的“生态景观”的不良示范有关,尤其是一些地方构建的高楼堂舍、大道广场等也冠之以“生态景观”。被调查者的学历对生态景观特征的理解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随着学历增高,结构完整、功能协调、功能高效、维护和保护生态过程几个方面的认可程度逐步增加,而认为生态景观是纯自然的景观等方面则有下降的趋势,说明了学习和教育使得被调查者对生态景观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多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等角度衡量生态景观。住在大城市的人多认为生态景观是人类适当改造的景观、功能协调等,而住在县城的人选择较多的是生态景观的结构完整性,较高收入群体认为生态景观是纯自然景观的比例在明显下降。图2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基本特征认可度的影响

3.2生态景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关于现有生态景观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被调查者选择“可持续性不够”占80.45%,“忽视了景观的自然规律”占71.43%,选择“运行费用太高”、“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缺少人文内涵”等也均超过50%,说明公众比较认可现有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公众对生态景观初次投入费用太高的认同度较低。学历较高、住在大城市的被调查者,更加关注景观自然规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等,而低学历群体更关注运行费用、经济回报等方面。图3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存在问题认可度的影响在生态景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方面,有超过50%的公众选择“缺少市场认可”、“缺少培训和宣传”、“难以与现有配套匹配”,而对于“缺少理论指导”、“缺少技术导则”、“缺少经费投入”、“缺少国家标准”等方面选择的比例较低。随着学历的升高,公众选择“缺少理论指导”、“新技术转化难度”的比例减小,而选择“缺少定量评价指标”的比例在升高。住在县城的被调查者在对生态景观面临困难各个选项均大于住在大城市的群体,说明了由于与大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配套等方面存在差距,小城市建设生态景观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图4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主要挑战认可度的影响

3.3生态景观的评价指标从调查问卷看出,本文提出的生态景观的8条评价原则,公众认可程度比较高,各个原则的认可度均在50%以上,从高到低依次为景观视觉享受、物种安全性、景观的自然度、水资源利用效率、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绿色能源和材料利用、局地小气候调节、污染物排放和处理。表1除了统计被调查者对各个指标的总体认可程度外,还对不同人群特征的认可程度进行了分析。住所与13个指标具有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30.23%,学历高低与10个指标具有明显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23.26%,而收入仅与3个指标具有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6.98%。结果表明,被调查者所处的城市、知识水平对生态景观的评价指标有较大的影响,而个人经济收入对评价指标的认可方面的影响相对较低。

4结语

(1)研究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的期望很高,对现有景观中存在的问题也有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资源和材料等方面认可程度较低,说明还需要通过更多的教育和宣传来完善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提高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技术的认可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03-0008-04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5年来,一系列的改善环境质量措施取得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升华,也是中国自身发展模式转变的现实选择。当前,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突出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生态文明的内涵应该定位为人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为目标的一切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2]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更是工业文明之后人们对发展的反思的结果。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基础,又处于这一基础上的主导地位。显然,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做好环境资源的工作,而是基于生态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推进文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破坏了生态的发展难以为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一)建设生态文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在五大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一方面,针对的是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和未来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具体而言: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坚持生态文明,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在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日趋紧张,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6.7%,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红线。环境日趋恶化,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频发。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7%,沙土化面积占18%,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生态系统脆弱。三是更好地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需要。当前环境资源成为国家间竞争合作的重要议题,环境问题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重要手段,要想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我们国家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

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工业文明的时间并不长。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任何文明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生产力、政治和文化的背景,原始文明以石器为代表,生产力低下;农业文明以人类使用铁器为代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文明是以机器大生产为代表,生产力极大解放。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3]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克服了无数的恶劣环境,摆脱了自然的奴役,征服了自然,并创造了能支配自然的现代文明。尽管如此,人类不是从中得到了期待的幸福和喜悦,而是反被自己创造的非人格性的各种势力所奴役。虽然他们的物质享受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为丰富,但在精神上,却受着紧张、焦躁、不安、孤独、恐怖和猜忌等精神衰弱症的摆布,生活于不幸和挫折的旋涡里,这就是现代人的二律背反性的矛盾现象。[4]

时代呼唤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第四个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一般而言,生态文明包含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5]它要求人类在尊重自身发展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界和其他生命的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保证环境与发展的统一。按照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社会的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流量、生态化的,是俭朴、健康而有益的,让人们由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转而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生态文明不仅要求节约资源、净化污染、控制人口增长,而且要求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二)反思工业文明,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生态文明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环境承载能力弱,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森林破坏、城市污染和水系污染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而且生态环境破坏的速度还在加快。因此,必须坚持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统一,按照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的思路,强化环境治理和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既有我国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也有30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西方社会几百年发展才有的问题,当然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理念还没有根本确立。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觉悟和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实现超越首先需要人们观念上的超越和重塑。

一是树立尊重自然的平等理念。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人定胜天,以人类为中心的哲学判断,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

二是构建顺应自然的生态伦理。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顺应自然是人类对自然保持应有的敬畏,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规律的理性选择。

三是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哲学观。改变以人为中心的哲学观,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及其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有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就是为子孙留下的最大财富。地球生物圈对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有个限度,在这基本限度内它能承受人类利用资源和开发资源的负荷,吸收净化人类生产与生活排放的废物,自动调节生物圈平衡。反之,则会产生破坏。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事实表明,不管人类的能力有多大,人类毕竟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靠自然界而生活着。人类想要永续,必须确立一种新的自然观,就是与自然平等对话、和谐共存、互利共生的思想,这是人类长远发展的智慧之举。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抓起,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和适度消费,这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

(一)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同步发展。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消费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这是黑色的发展方式。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产品到消费,要求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这是绿色的发展模式,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相互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坚持绿色发展关键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给自然休养生息的修复空间。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但是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3%,面临着耕地减少过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全面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珍惜每一寸国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尤其要强调开发和保护海洋国土空间资源,逐步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坚持循环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坚持循环发展要切实改变资源利用方式。总的要求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不管是再生还是可再生资源能源都需要节约使用。解决途径只有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加大绿色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技术进步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三)坚持低碳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人类文明是与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连的,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低碳发展需要提倡“低碳生活”。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这种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走进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得到了人们更多的认同和参与。现实生活中的垃圾分类、低碳出行、“地球一小时”等更是生态文明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要求。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显然,生态文明建设单单靠理念更新和倡导远远不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社会制度体系之中,通过制度的能量培育生态化的制度机制。过去十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一)建设“两型社会”,消除生态危机。党的十报告指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尽快消除生态环境危机。”强调要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未来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定的生态系统基础之上,使整个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致力于构建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落实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家庭和个人,尤其需要的是调动社会环保公益组织的力量,组织和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在政府、社会、家庭之间形成生态保护的基本共识和良性互动,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生态及综合评价体系。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资源、环境相关法律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伞。二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价格和税费的调控作用,来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三是建立市场化机制。通过建立能源要素市场,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采用市场化交易方式来调节和控制资源能源的合理使用。四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用严格的法律责任,尤其是环境公益诉讼来保障普通公众的环境权益。

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创新和约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从长远看,遏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必须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评价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其中,用正确政绩导向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自然观与发展观的融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皮尔斯《绿色经济蓝皮书》强调两种意识:一是当代人类经济发展必须确保世代间的公平,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并保护我们的环境完整与可持续利用。二是一部分人发展不损伤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可持续发展就是资源、环境、经济、人、社会五大系统的相互间共同进步,在人与资源方面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

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污染保护道路,不仅牺牲了本国人民利益,而且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资源和环境的掠夺,导致全球环境恶化,环境往往服从对利润的追求。我们不能重走这样的发展道路,我们国家正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严峻的课题,不能在等待经济发展了再来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加大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

党的十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需要全民参与,全民行动,在生态文明和美丽家园的感召下,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共同创造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5]傅治平.第四文明——天人合一的时代交响[M].红旗出版社,2007.5.

[2]黄爱宝.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意蕴与历史必然[J].探索,2006(1).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117.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篇5

此次创建活动的主体工程包括家庭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上开展“生态文明家庭”创建讨论,宣传“生态文明家庭”创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是发挥城乡文艺队及文艺工作者的作用,开展“生态文明家庭”创建宣传;三是组织专家学者,重点在市直机关、社区、镇街开展巡回讲座,宣传普及环保、科技、金融、卫生保健、法律、禁毒、防艾、家庭教育等知识。四是培训“生态文明家庭”创建骨干。五是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家庭健身比赛、家庭才艺展示、家庭趣味运动会等主题家庭展示活动;绿色家庭创建工程。一是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发放倡议书、组织环保创意形象作品征集比赛等方式,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知识。二是开展“三美化”。美化自我活动。开展妇女礼仪、健康、卫生培训,教育广大妇女美化个人仪容仪表、语言文明,树立妇女朴素、整洁、大方的新形象;美化家庭活动。引导妇女开展“一建四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在房前屋后种树、栽花,美化绿化庭院,在屋内勤理家务,注重饮食卫生,美化居室环境;美化家园活动。开展“四清两化”,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私搭乱建;整治臭水沟、死水塘,消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做到环境净化;在村庄(社区)周围、主要聚集地四周空地栽树种花,进行绿化。三是深化“平安家庭”、“美在家庭”、“和谐家庭”、“绿色家庭”、“十星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在广大妇女群众中掀起新一轮创建高潮;家庭生态经济发展工程。

一是开展新型女农民培训,重点培树一批农村生态经济致富带头人、女经纪人。

二是开展“巾帼生态示范园”创建,引导鼓励农村妇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一批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向区域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三是以实施小额信贷、“三八绿色基地”等项目为载体,推动家庭生态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关系

“文明”(或者“社会文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从社会实践的基点上提出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因此可以说,文明是一个与野蛮相对应的范畴,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表征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开化状态。

“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合成。“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了现代意义,主要是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因此,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

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物质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政治成果,表现为人们政治理念的进步与政治制度的完善;精神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精神成果,表现为精神生产的进步与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提高;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从广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类型。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文明基本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核心产业而加以区分。工业文明是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它不仅意味着要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而且涉及到制度、观念等要素的全面变革。

从生态文明的结构来看,生态文明首先包括强烈的生态文明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不能仅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和掠夺的对象,而应该把人看作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观念;其次,生态文明包括一系列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和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再次,生态文明还包括人们在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和生态制度的规约下所采取的生态实践活动。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深刻批判,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形成了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类的生产目的是获取使用价值,人与自然基本上维持一种原始的共生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他们向人类发出警告,并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二)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工业文明过度张扬人的主体性而贬低自然价值,在使人类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类开始自觉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均衡发展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形成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我国领导人提出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及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使我们付出沉重代价,能源紧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我国也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在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则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他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且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思想。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且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五个统筹”,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在阐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时,明确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则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来。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

对文明问题的认识可以从文明结构与文明进程的静态和动态结合中加以全面把握。在对文明结构的认识上,在十五大及以前的一段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范畴,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强调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则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范畴,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实现了从“三个文明”向“四个文明”认识的飞跃。在对文明进程的认识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并且采取措施努力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并且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起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重要战略任务。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内政上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际和谐。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外交上的重要体现。它既可以保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在推进构建和谐世界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是个重要条件。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不论社会制度)既和平共处而又互利共赢的世界。我国不仅要致力于自身发展,而且作为一个大国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我国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回应国际社会在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上的关切,致力于与国际社会一起通过协商与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如发展和环境关系)问题,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2.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19-01

一、概述

1.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绩

众所周知,中国十三亿人口,农村城镇人口占据了大部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城镇化为我国的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尤其在改革开放后,进入城市找工作的农民就达5亿之多,这不但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经济难题,还为需要劳动力的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大力助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这些年来,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家庭收入明显得到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明显获得增长,城乡居住水平和住房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城乡居民的居住水平获得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2.中国的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通过城镇化建设虽然拉动了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一些问题正在日益凸显。

例如城镇化的确加大了中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与中东部相比,西部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公共设施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大部分没有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待遇的机会,快速的城镇化,会造成西部某些地区的盲目城镇化建设,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会加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消耗,有些地方也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城市公共资源过分集中而乡镇地区得不到同等的享受和对待,例如某些地区城内交通拥堵而乡镇却没有一辆公交车这种情况。

当然,不恰当的城镇化引发的问题不止以上笔者所列举的部分,还包括城市能源消耗巨大,垃圾、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严重阻碍。

二、生态文明的定义及特征

1.生态文明的定义

十报告对生态文明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所谓的生态文明,指的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遵循着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准则,生态文明建设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形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从根本上作为一种文明类型,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基础是生态文明这种类型的基本前提,它表现出来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它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高级的文明类型,是其他文明类型无法达到其高度的;其次,建设和谐社会,促使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再次,道德性和科学性特征是其他生态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类型的文明。

作为一种高级文明类型,生态文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要求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尊重、顺应、保护以及合理开发,而非以前人类社会存在的征服自然、过度开垦自然,也不是单纯、消极被动地顺应自然转而被自然征服,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人类应该积极主动、自觉地适应自然,人与自然就应该像是兄弟和朋友的关系;

其次,生态文明作为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和近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它的境界绝对高出其他的文明类型,打一个比方,农业文明若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的文明;

再次,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并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了,而是把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经济建设融为一体,以此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态。

总之,保证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确保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各方面实现持续性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目标。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现的内涵

十会议上,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布局已基本得到明确,所谓的布局,就是结合政治、文化、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等方面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建设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所体现出来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人的层面上实现城镇化。

在人的层面上实现城镇化主要是针对农村人口中的部分转移人群,让他们脱离农村转而朝着市民化方向发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除了人们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参与调控,将城镇内的部分常住人口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中,一步紧接一步,让这些人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例如在他们的子女上学、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和帮忙解决;

第二,推动农业与工业朝着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第三,协调城乡关系,推动农村与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追求的合理布局;

第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目标是建设结合低碳型、环保型、高效以及智能为一体的新型城镇,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生产空间,使生活达到温馨宜居的效果。

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城镇化也不排除在外。笔者在文章之前也已说过,尽管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作用力十分巨大,但同时也存在着各方面的负面影响,针对正面的作用力,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以鼓励,但是对于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限制和制止,就目前全球及我国的形式看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之间是共存亡的关系,这两者必须同步进行才能推动新目标的持续发展;

其次,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

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只要实现和谐发展,那么在将来的城乡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两者的和谐发展是解决城乡建设问题的主要保证;

最后,发展的目标是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达到目标的过程和手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服务。

2.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生态文明要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最终目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宗旨。在生态文明理念的作用下,相关部门应该对之前的大城市化战略进行自省和思考,将城镇化的中心放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地级城市、县城,推动以人为本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做到以城带乡,对城乡矛盾和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

五、总述

城镇化需要追求的目标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也是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目前城镇化的发展重点和基本目标,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监督的关系,通过正确的科学方式探讨生态文明理念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我国目前所急需要做的事。

参考文献

[1] 彭万力.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35(35):21.

[2] 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01

(01):29-36

[3] 肖健.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借鉴意义[J].浙江统计.

2008,15(5):14-16.

[4] 王新燕,赵洋.以生态文明思维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科学意义[J].求实.2014(4):57-60.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篇8

关键词 生态文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保护;多样性;均衡性;可持续发展

文/孙勤芳 鞠昌华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状况。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要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是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观念指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又是在农村地区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途径。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农村环境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文明理念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分析

生态文明均衡性特征的需要

均衡公平的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形态的重要特征。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体现出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平。生态文明是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统一、公平与效率统一、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统一的文明。在区域上,生态文明社会也必然表现为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均衡。但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长期处于发展不足的状态,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更是明显滞后。在环保政策支持、环保监管诸多方面,城市环境保护仍然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农村环保管理与投入支持仍显薄弱,不均衡的投入带来城乡环境卫生的严重失衡。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87%,县城的污水处理率接近80%,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不到30%,仅有8%的村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农民环境权益。

生态文明整体性特征的需要

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各组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生态文明把环境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具有全球眼光,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按系统工程把握建设的各项安排,从而维护系统的良好生态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中水、气以及土壤与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自身成为我国环境主要污染源,《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COD和NH3-N排放量中农业源分别为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 52倍和3.17倍,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7.8%和31.7%。环境的污染不仅直接造成当地农民生存条件的恶化,造成农作物生产的损害,同时也带来公众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某些农村地区有色金属矿产采选和电镀、电池等行业无序发展,导致部分区域、流域的土壤和灌溉用水的重金属污染,进而造成该区域的粮食重金属超标,影响食品安全。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8%和1.1%,达5000万亩,重金属污染物镉、汞、砷、铜、铅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O%、1.6%、2.7%、2.1%、1.5%。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生活生产环境质量,确保人民的餐桌安全。

生态文明和谐性特征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发展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社会以控制、对抗、二分为特征的旧的发展方式的背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通过系统的思维,均衡的安排,控制环境污染,减少和避免生态破坏,形成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

农村作为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更典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情境,在建设过程中也表现出更突出、更强烈的和谐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污染物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农村环境治理长期缺位,导致地表水体恶化,破坏了环境,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技术、资金不足等原因,一些农村工矿无序开采,导致区域性、流域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造成饮用水水质恶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风险剧增,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采矿业造成的地面塌陷灾害已达600万亩,其中损坏耕地130万亩,倒塌、损坏房屋3800万平方米。截至2012年底,全国仍有约1.7亿农村人口还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对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发展性特征的需要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规律揭示。离开发展侈谈生态文明是“缘木求鱼”,脱离生态文明要求妄谈发展是“竭泽而渔”。发展才能带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压力,才能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条件,以发展为生态和谐创造条件,以发展保障生态和谐。因此,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科学高度发展下的生态和谐。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更成为发展的“短腿”,长期处于发展不足的状态。201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0489元,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6.4%。只有基本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才有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有必要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农业生产依赖的土壤、灌溉水等能够满足优良的生产标准,积极促进区域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通过良好的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活、休闲环境,为加强农村第三产业,引进资本,发展农家游、生态游提供条件。

生态文明多样性特征的需要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丰富性的外在表现。生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造就了地球的多姿多彩,多样性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认为,多样性是人类居住需求中除了安全之外的第二大需求。因此,要尊重生态文明和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强调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

农村地区保存着我国最主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民俗文化多样性资源。但是由于长期缺乏公共服务,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农村生物多样性和民俗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减少和消失的危险,保护需求迫切。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合理规划,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生态文明可持续性特征的需要

没有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文明要求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

农村和农业具有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和农业的生态文明基础支撑作用。生态文明理念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均衡性建议

城乡之间的均衡。城乡均衡化提供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保障组织、人员的均衡,这就要求在乡镇建立专门环保管理机构,成立类似工商、水利的分支机构,如环保分局或环保所等,安排专职环保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保障资金的均衡。要求按照人口比例,协调城乡环保资金,合理安排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经费。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适当补偿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红线地区的经济利益,弱化财政增收与盲目发展的联系。

软政策与硬制度的均衡。顶层的软政策必须通过部门和地方的硬制度予以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也同样既需要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等软政策通过顶层设计予以支持,又要通过科学严谨的制度设计,形成坚强的制度保障,保障软政策提出的要求得到贯彻落实。

软硬件的均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首先需要基础设施的保障,通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畜禽养殖粪便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环境综合整治有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通过建立设施运行制度、运行技术培训等让环保基础设施得到有效的运行,避免建而不用,成为民众唾弃的“晒太阳”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既要有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重视软件的制度保障建设。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整体性建议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符合整体、综合的要求。从城乡系统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层面,总体上对各类环境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使农村选用的技术方法和标准更符合农村的自然、社会、经济实际,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

要体现城乡一体化处理的整体要求。对生活垃圾,积极推广城乡一体化收运处置模式,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最终处置的无害化。对城乡结合部,积极推动截污纳管工程,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集中处理体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和谐性建议

首先,要对村民环境需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回应。对环境破坏问题,尤其是一些典型癌症村问题,应深入调研、分析,找出问题症结,对症下药进行整治,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社会和谐。

其次,对生态风险地区,要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整治,保护生态系统,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同时,满足村民居住生活的生存安全。

此外,环境整治工作中还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环境保护管理手段、农村环境改善措施等进行协商、征求意见或讨论,同时从环保规划制定、环境整治方案、农村企业污染监督以及环境监督评价的全过程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民环境权益。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发展性建议

发展性要求首先表现为注重对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持。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有更强的环境改善的需求支持和整治工作的社会经济支持。因此,在环境整治过程中,需重视经济的发展。通过整治,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将综合整治与生态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的需要。

发展性要求还表现为技术的进步,因此还要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注重对实用新技术的运用,加强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和应用推广,合理确定农村环境治理技术评估体系,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和整治的治理效率。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多样性建议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一是做好村庄规划,合理安排居住区、种养殖区和生态保护空间,对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加强保护;二是坚持在整治和绿化建设中优先选用本土物种,提高整治效果的同时,也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要求在细致的民俗调研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做好村庄规划,在环境综合整治中体现乡风民俗,尊重和保护乡村文化多样性。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可持续性建议

应加强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持。通过环境整治,加强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工矿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对问题村的污染土壤、污染水体等进行修复和治理,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生态环境资源保障。

要建立健全综合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在乡镇普遍设置专门的环保行政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环保行政管理人员,明确分管领导,所有行政村明确专人负责环保管理,落实农村环保队伍建设,形成“省一市(县)一乡镇一村”的各级环境管理体系。把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情况作为县(市)、乡(镇)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与乡(镇)村干部绩效、奖酬挂钩。制定、完善和细化可操作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政策,逐步提高政府财政向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比例,提高农村环境能力建设的投资强度。逐步完善社会资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的投入、利益分成及退出机制,实现投入有途径、利益有保障、退出有办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资。

主要

参考文献:

[1]王金南,张惠远,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J].环境保护,2010 (4):35-38.

[2]苏德纯,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J].世界环境,2010 (5):18-19.

[3]周生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J].求是,2011(7):45-47.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篇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抓起,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和适度消费,这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一)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同步发展。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消费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这是黑色的发展方式。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产品到消费,要求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这是绿色的发展模式,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相互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关键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给自然休养生息的修复空间。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但是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3%,面临着耕地减少过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全面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珍惜每一寸国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尤其要强调开发和保护海洋国土空间资源,逐步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二)坚持循环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坚持循环发展要切实改变资源利用方式。总的要求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不管是再生还是可再生资源能源都需要节约使用。解决途径只有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加大绿色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技术进步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三)坚持低碳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人类文明是与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连的,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低碳发展需要提倡“低碳生活”。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这种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走进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得到了人碳出行、“地球一小时”等更是生态文明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要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篇10

关键词:东南亚;人居环境;人居特征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001-04

人类聚居点犹如一滴水滴落于地面,以“地面”为背景,四下延伸,并纵深扩展。单体的建筑在自然背景及周边建筑物与构筑物之中才具有了生命,并最大化发挥其功能。在广义建筑学研究中,吴良镛教授等[1]提出的“汇时间、空间与人间为一体”的建筑观,并引入人居环境这一概念,进而把人类聚居泛化,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角度系统展开研究。文章基于对东南亚人居环境特征的阐释,以人居环境建筑美学的显现特征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其下蕴含的生态性、持续性、本土性等特性,分析促使其风格形成与存续的重要因素,以期对当前亚洲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文脉丢失、场所精神匮乏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一、东南亚自然条件

东南亚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邻近赤道,且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地带。这样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其湿热气候及繁盛的热带森林植被。该地区由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所构成,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11个国家,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亿,海岸线绵长。东南亚地区北接中国大陆,南望澳大利亚,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并与孟加拉、印度相毗邻,连接三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世界文化传播、交通与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二、东南亚人居特征

(一)人居环境的生态性

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无不体现出对应于当地资源及地理情况的生态智慧与美学。东南亚民居也不例外,在人居环境建设之中所蕴含丰富的生态策略。

1. 引导气流,自然通风

(1)通过地面架空实现。因为该地区潮湿、多雨、闷热且多毒虫,人居建筑多采用地面抬高或架空的形式,可以起到防潮防虫、通风降温的功效。东南亚普遍存在的架空的民居建筑形式,属于干栏建筑(图1—图4,图片来源于百度)。干栏建筑在中国长江以南闷热多雨地区的民居中也较为常见,如云南傣族的竹楼、苗族吊脚楼等。

(2)通过独特的墙壁设计实现。除地面架空之外,东南亚民居也在墙壁设计上实现通风功效。如图1和图4所示,在印尼达雅克人的高脚屋以及菲律宾的高脚屋中,墙壁都采用原木、竹篾和芦苇为主材编制,既轻灵耐久,又可达到通风防潮的目的。图3是印尼巴厘岛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休息社交场所——凉亭。凉亭四面开敞,宽敞舒适,多采用原木为框架、芦苇茅草为顶,极适合热带环境特征。

(3)通过建筑物错落布设实现。东南亚民居整体而言,因地形布设,高低错落,疏落有致。以印尼巴厘岛为例,习惯大家庭居住在一起,整个家族居所以若干干栏式独立住房、家庙、巴厘岛特有凉亭构成,独立的建筑之间留出充裕的开敞空间,既达到亲近自然、促进交流之目的,也可引导自然风在建筑物之间的流动。

2.水体利用

在东南亚人居环境中,水是常见元素。该区域处于海洋环抱之中,降雨丰富,当地人对水非常热爱。对诸如印度教、佛教等宗教的虔诚信仰,又让他们相信水不但可营造或灵动、或禅静的美好氛围,而且具有洗涤身心不洁物的强大力量。以下所列是东南亚人居环境之中对水体利用的主要目的。

(1)装饰美化,营造静谧禅境。无论是在城市公共空间,还是在私家庭院,都可见到喷泉、池塘等水体造景。水中常会放养金鱼,并有芦苇、荷花等植物,起到装点美化之功效(图5)。

(2)院落生态、气温、湿度调节。水景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除了美化功效之外,还有助于微气候调节。东南亚地区气温高,在热带季风气候区还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之分。在此区域的人居环境之中布设水景,不失为一种顺应本地气候条件的朴素策略。水景的利用,再一次印证了人居环境中人工景观形成,绝非单纯出于观赏和审美的需求,而是体现了营造方式对各种自然因素的适应。

3.遮荫

鉴于东南亚地区强烈的日照高温气候条件,遮荫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需求。遮荫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屋檐(宽连廊)。东南亚民居建筑,多采用陡斜坡屋顶、大屋檐设计,并多附带宽阔的连廊。坡顶可满足多雨带来的屋顶排水的需要,大屋檐和宽连廊则起到遮荫之功效。此外,大屋檐和宽连廊之下的空间属于半开放空间,可满足一定的社会交往的需求。

(2)阔叶高树。除了人工建筑物之外,保留与种植树形高大、枝叶茂盛的热带树木,可发挥良好的遮荫效果。

除了传统民居建筑之外,东南亚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秉承了基于本地条件的生态设计,如杨经文设计的位于马拉西亚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而不需要空调的大厦,这是对传统经验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生态建筑的尝试。

(二)人居环境的地方性

东南亚人居环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地方材料的运用

东南亚地区出产丰富的藤、木、竹、芦苇等材料,这些材料被用作人居营建的主材。无论是房屋建筑中的原木梁、柱、门窗,还是作为墙壁使用的石材、泥土,都取自本地。日常用具和容器、装饰品,也大多由本地材料制作而成,充分发挥了物尽其用之目的。本地材料的使用,可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对植被丰茂的东南亚而言不失为一种低碳可持续的策略。

2. 地方工艺、手工

民居建筑的模式几乎都是未经设计的传统的延续。而营造工艺与技术,也全凭当地人代代相传的经验习得。民居自然衰败之后重建,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生命历程,并且营建与居住的过程,赋予民居建筑强烈的记忆性特征。建造过程自身就是亲邻相聚交流的一次机会。

3. 本地生态保持

东南亚民居建筑多顺应自然因素修建,诸如地形、自然水体、植被等生态背景得以最大化保持。这与当地经济技术现状相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地人的文化传统与。

(三)人居环境的宜人性

总体上而言,东南亚地区的人居环境具有强烈的场所精神,它从整体上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与自身环境特征。对传统的继承使居民在精神上有高度的归属感,并对外来游客产生独特的吸引力。东南亚人居环境的宜人性,主要体现在家族聚居的传统方面。

以印尼巴厘岛为例,大家庭倾向于邻近聚居,共同在家庙里供奉先祖,便于商议家族事宜。家族聚居以及对祖先和神灵的供奉,使人们产生了家族凝聚力,满足他们的交流需求。开敞空间及凉亭的布设,满足日常社交需要。亲密的血缘关系,共同的信仰,营造出安全、舒适、亲密的人居氛围。

(四)人居环境的宗教性表现

东南亚地区居民具有虔诚的。如泰国95%的民众是佛教信徒,而印尼虽然无国教,但法律规定“全民都必须信仰宗教”。这样的背景下,东南亚人居环境被宗教打上深刻印记。除寺庙、佛塔等宗教建筑之外,人们日常生活的装饰也多采用宗教意义的图纹,如图6、7所示。日常生活中用鲜花、净水、果品等对神灵的供奉,也构成该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

三、人居环境特征保持因素分析

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必然受到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深刻影响,并受到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冲击,但东南亚的建筑人居风格至今仍鲜明维持,完全有赖于以下3个方面因素。

(一)本地人对风格的遵照与坚持

本地文化的内聚力以及本地人对地方性的坚持,是风格形成及存续的重要因素。以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为例:巴厘岛有过被荷兰统治34年和日本占领3年的历史,当前也是吸引来自于澳洲、中国、日本、欧洲等地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但“巴厘岛风格”鲜明并广为人知。在记载之中,20世纪初,荷兰人决定征服该岛,巴厘岛土著在抗争无效之后,选择大规模集体自杀,1906年登巴萨王室贵族几乎全部自杀于荷兰军队面前。这一事件引起欧洲震撼,迫使殖民者实行较人道的统治,也使巴厘岛的传统文化特色得以延续[7]。今日外来游客云集,却也并未给巴厘岛当地人的精神状态与本地景观产生显著影响。

(二)宗教和传统的力量

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样以印尼的巴厘岛为例:巴厘岛本地人绝大部分信仰印度教,这一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并亲近自然。因为相信椰子树上有神灵,因此巴厘岛的建筑物一律不超过4层楼高度,即使旅游业繁荣几十年依然如此,由此可见宗教与传统力量的惊人。

(三)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

当前除新加坡外,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与地区经济处于相对欠发达状态。而城市化的历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必然会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30余年里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在城市崛起和人居环境现代化、科技化方面提供支持,同时也加速了人居环境传统与文脉的割裂。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东南亚地区普遍落后的经济状态,也是当地人居环境传统特征得以保持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在快速城市化的历程中,众多扩张中的城市失去传统,盲目向前,完全迷失了人居环境为人而建造的本旨。东南亚是具有鲜明特征的区域,期待唤起城市规划与设计相关管理及专业人员对人居环境生态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视。此外,就东南亚地区的典型地区而言,尽管当前人居环境的地方性特性得以保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日益变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多样化进展,势必会对这些特征的传承带来挑战。这也是值得人居环境领域学者继续关注的。

参考文献:

[1]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华晓宁. 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61-64.

[3]谢凝高. 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4]张毓峰. 建筑学的科学: 空间及其形式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5]全峰梅. 东南亚民居建筑类型研究[J].中外建筑, 2010, 5(11): 81-87.

[6]段立生. 泰国的民居建筑[J].东南亚纵横, 2002(1): 37-39.

[7]全峰梅. 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特性探析[J].南方建筑, 2009(1):40-45.

[8]何博格,斯坦德. Discovery环球精选指南——巴厘岛[M].钱绮,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human settlement in Southeast Asia

XIANG Xin-yi, ZHAGN Mei-hua, LI Yuan-qing, XIE Xiao-lin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