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海报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13:06:19

文化海报论文

文化海报论文篇1

【关键词】 传统民族文化;海报设计;本土化国际化

引言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图”作为信息载体的艺术,也是与传播相结合的设计艺术形式。其中海报便是一种非同平常的布满信息与传达的交流载体,它往往可以不通过文字的阅读或提示,让人们一目了然地快速识别图形中所传达的内容和含义。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布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一个好的海报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聪明、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我们要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也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们本土的聪明和想象力。

1.民族文化和海报设计

1.1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海报设计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再熟悉、再发掘。

(1)从艺术手法方面借鉴。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在海报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

(2)从图像元素方面借鉴。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阳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从思维方面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辨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辨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其思想发轫于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朴质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技术解开某些知识密码提供了科学辨证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们知道思维方式转化到海报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能够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彼此交流,它是使“中国海报设计”登向国际设计舞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因此,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能够把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

2.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海报设计

中西文化的互动和双赢,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海报设计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入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汲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做到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设计理念与实践体系。

2.1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即要发掘出其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是和缺憾,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要活学活用。很多设计师还存有“借古人以自重”的倾向,认为套几件古装或搬出典故神话就是弘扬民族文化,设计就有了文化内涵,殊不知这恰恰是远离文化的一种流于表面的吸收,刻意模拟穿衣戴帽的行为表现。

那么如何在海报设计中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创造性相结合,是体现其本土文化设计的要害之一。我们认为,首要的就是将中国文化传统中视觉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这些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与时代变迁的种子,根植于国人心中,使其保持文化的认同。因此,我们所要努力把握的不仅是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抓住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并自然地将它转化到我们当代的海报设计之中,亦即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

2.2“全球化”中的现代中国海报设计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海报作为信息与观念交流的载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成功的海报设计应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通性意念,通过图形文化方式表现出来,以求人们免去因文化、地域、语言、种族等,使人类交流产生阻碍的因素,通过视觉图形而达到心灵之间的直接沟通。真正理想的“现代海报设计”,应该更多是一种融古通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种文化并存,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现代化”的体现,是庄子所畅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当然,对传统的珍视,并不是一味的沉溺与审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所希冀的中国海报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西学之风,熔铸古代传统,培育拥护中国的文化生命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盲目裁切我们古代图形中的优秀片段,凭空移植外来文化。“民族的才是国际的”,把海报设计穿上民族的盛装,让它在世界各种文化的击撞中接受挑战,汲取营养。

3.结束语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我们的文化艺术也必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狼共舞”并不可怕,相反,每一次异质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都将会带来民族文化质的飞跃。面对设计全球化的浪潮,思想的贫瘠和信念的过失将成为每一位海报设计师共同的劲敌。因此,在这片具有悠久灿烂文化史的土壤中,我们的海报设计师要“善学邯郸,不失故步。中西结合,以中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形成民族个性,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将得以不断传承,我们的海报设计艺术在本土化的土壤里也必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杭间,何洁,靳埭强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本新闻

文化海报论文篇2

摘 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梳理新时期以来对《良友》画报的研究状况:《良友》文献资料整理角度、《良友》都市文化建构与“现代性”研究角度、《良友》“本体”和文学史研究角度、其他研究角度。最后,提出笔者对《良友》研究前景的一点展望。

关键词:《良友》研究 都市文化建构 现代性 本体

《良友》画报由伍联德1926年2月15日创刊于上海,至1945年10月停刊,共出版正刊172期和特刊2期,共计174期。在我国画报史上,虽然之前已有1875年上海清心书院出版的《小孩月报》、1880年上海圣教会印行的《图画信报》、1884年上海《申报》馆出版的《点石斋画报》等,但皆内容狭隘,未能持久。《良友》则以包罗万象的内容,二十余年的刊行时间,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学者公认的中国近现代最具历史价值的画报。

新时期以来,对《良友》的研究论述资料并不多。下面,我将通过四个方面通过对《良友》研究资料进行梳理,以期对《良友》研究有所裨益。

一、《良友》文献资料整理角度

继1986年上海书店影印了《良友》画报全26册后,香港良友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了《良友》画报合订本21册,齐集了1926年到1945年间出版的全部172期画报及2期特刊,并包含所有插页、拉页、彩色贴图。所有页面均以原尺寸还原,忠实再现当年老画报的原貌。1984年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了原《良友》画报编辑赵家璧《编辑忆旧》一书。2002年1月,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了《良友》画报第四任主编马国亮著述的《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一书,是关于《良友》画报的一本重要的回忆性著作。全书共25万字,并无严谨的历史体例,以与杂志有关系的人物为主线,串联起《良友》各个时期的编辑与报道,并且有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交代。这本著作是目前《良友》研究中最为全面可靠的一本文献资料。

二、《良友》都市文化建构与“现代性”研究角度

正如陈子善所说:“《良友》新闻性和文化性并重,多样化和大众化兼备,是30年代上海都市文化的出色代表。”他完全赞同李欧梵的观点,即“讲述《良友》的故事,正是在于它30年代有意识地为‘现代性’作广告,借此帮助了上海都会文化的建构。”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果中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在《从〈良友〉画报广告看其对上海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一文中,她探讨了《良友》画报广告对上海消费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流程及类别。在《民国〈良友〉画报与都市空间的意义生产》一文中,她认为《良友》在营造都市文化空间的主导地位时,在同一空间里进行视野上移和下移的行规变化,将介入不多的政治话题(上移)和上海街头文化(下移)渐渐地并进《良友》的经营视域,导致都市文化空间的扩大。在论述《良友》对上海街头文化的想象性构建时,吴果中指出,《良友》采用平民化的传播技巧,尽力捕捉中下层市民及乡下人的街头生活图景,以故事的叙说方式和图文的双重表述体现媒介的民间立场和大众话语趋向,建构了在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图像和市民文化景观,典型地折射出编者在上海现代性背景下的媒介伦理及其精神焦虑。吴果中在她的学术著作《〈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整合了她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良友》画报本体研究、《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的空间生产、多维文化视域中的《良友》画报。论述《良友》画报文化建构的文章还有李康化的《〈良友画报〉及其文化效用》和宋媛的《新旧共存,雅俗易位――从〈良友〉画报看民国二十年代文学时尚》。

李欧梵在其《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26―1945)》一书的第二章“印刷文化与现代性建构”中单独抽出一节研究了《良友》。他总结道:“至少在上海,现代性,正如它的译音‘摩登’所示,已成了风行的都会生活方式。因此《良友》画报开创了画报业的第二阶段――用以反映‘摩登’生活的都市品味――因30年代早期起开办的大量电影杂志而变得更加魅力四射”,“到30年代早期,《良友》画报上已营建了关于都会现代性的一整套‘想象’。”韩国学者金秀妍在《可贵的“现代”尝试――〈良友画报〉研究试论》中,系统论述了《良友》画报的“现代性”。一是现代知识与商品性的绝妙结合,这也是决定杂志性质的决定因素。关于《良友》对“现代性”的建构问题的研究文章,还有马中红的《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张琰的《〈良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时尚想象》、钱丽娜的《上海都市文化的图像叙述――解读〈良友〉画报》以及刘永昶的博士论文《作为时代图像志的〈良友画报〉――一个现代性视域中的媒介研究》。

学者吕新雨则反对将《良友》研究定位在对上海新都市文化中消费主义“现代性“的论证上。如果对《良友》画刊的研究多注重它的商业成功,把它看成简单的市民刊物、时尚杂志,从而把它追认为今天中国大众传媒商业化之前身以及合法性论证,就遮蔽了《良友》的启蒙主义价值追求,也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当时的《良友》在全世界华人中能够迅速受到欢迎。

三、《良友》“本体”和文学史研究角度

如果说对《良友》都市文化建构和“现代性”的研究是从宏观框架出发,剖析《良友》的微观要素加以论证,那么这里的“本体”研究角度就是从剖析《良友》微观要素出发,试图得出某些宏观结论。

杨春晓解读了《良友》画报的封面。在174期《良友》中,只有11期的封面是男性,剩下的各期全以女性为封面。“封面所营造出来的女性新形象,富足、时尚、年轻、漂亮。她们预示的这种生活,对于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效仿和追随的……”张品也在他的毕业论文中研究了172期《良友》的封面女郎,还以美国为例,将《良友》封面和当时国外的封面杂志女郎作了比较分析,探求了它们风格上的关联。

马媛媛和李同法在《〈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一文中,从真实的时事报道、立体的都市生活、丰富的西方图像、时尚的女性形象四个方面,揭示了“良友遍天下”的原因。刘永昶在《大众文化认同与消费主义策略――论〈良友画报〉的电影栏目叙述》一文中,通过对《良友》画报电影栏目的剖析,个案考察了《良友》画报对于都市中兴盛的大众文化的理解。黎宁则在上个世纪初期女性主义思想的传入为背景,解读了《良友》中的女性形象:封面――为人们提供了妖娆多姿却善解人意的富有女性,成为女性读者羡慕模仿的对象,成为男性读者心中女性完美形象的符号;内容――通过展示上流社会女性的生活轨迹,满足了大众在日常生活层面对新的都市生活方式的需求;广告――美女主角比比皆是。郑绩的《从〈良友〉看左翼思潮在大众层面的传播》一文,通过对《良友》进行纵向的考察,梳理了左翼思潮在该杂志,尤其是文学部分的表现,从而对左翼思潮在现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形态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了《良友》吸收、表达和改造左翼思想的渐进过程,并以此作为自身销售的保证和促进。吴福辉的《海派文学与现代传媒: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以《良友》画报为例,探讨了报刊与文学的关系,指出《良友》画报实际上成为了当时文学的载体和文学家们的公告空间,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文学传播功能。

四、其他研究角度

除了上述三个研究角度外,还有一些研究文章另辟蹊径。

从美学和艺术角度立论的有:汤静的《〈良友〉画报与美术传播――新型的美术大众传播载体》,阐述了以《良友》画报为代表的新型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美术进程之间的关系。王跃年的《从〈真相〉到〈良友〉――1912―1937年中国摄影画报简论》认为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和摄影术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中国出现了一批以《良友》画报为代表的摄影画报。他以《良友》画报为个案,理清了这一时期摄影画报的发展状况。

吴果中的《民国〈良友〉画报影响力要素的综合解析》一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良友》传播魅力的要素。马媛媛在她的硕士论文《伍联德与〈良友〉画报》中阐述了伍联德的办报思想及《良友》画报对其办报主旨的贯彻,并分析了《良友》画报成功的原因。郭巍在其硕士论文《〈良友〉画报研究》中,从传媒特性的角度,分析了《良友》画报。

五、结语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年,《良友》是国人望眼世界、开启智力、了解自我的一面镜子,也是外国透视中国的一扇窗口。时至今日,《良友》以其图文并茂的内容成为我们了解中国20世纪上半叶近20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景的珍贵历史资料。可以看出,目前,对《良友》画报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良友》都市文化建构和“现代性”研究方面已略成体系。无疑,《良友》画报以视角意象构建的“现代性”问题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但如果只是纠缠于《良友》表层要素(包括其文章、图片、办刊宗旨等等),就会阻碍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良友》话语体系与中国现代文化生发过程之间的关系。

另外,目前从出版发行史、编辑史、美术史等角度切入《良友》研究的文章已出现,但是,从现代传媒大视角出发研究《良友》,尚是一片空白区域。《良友》画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重要一份子,其与现代传媒精神、现代传媒理念、现代传媒“传播―接受―反馈”效果研究等之间的关系研究,是有待突破的切口。

参考文献:

[1]陈子善:《〈良友〉画报与马国亮先生》,《文汇报》,2005.8。

[2]吴果中:《从〈良友〉画报广告看其对上海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国际新闻界》,2007.4。

[3]吴果中:《民国〈良友〉画报与都市空间的意义生产》,《求索》,2007.5。

[4]吴果中:《都市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图像与市民文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5。

[5]吴果中: 《〈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6](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26―1945)》,毛尖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6。

[7](韩)金秀妍:《可贵的“现代”尝试――〈良友画报〉研究试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7.7。

[8]吕新雨:《国事、家事、天下事――〈良友〉与现代启蒙主义》,《读书》,2007.8。

[9]杨春晓:《解读〈良友〉画报的封面》,《新闻大学》,2004。

[10]张 品:《想象都市――浅谈〈良友〉画报封面女郎》,山东大学,2008.4。

[11]马媛媛、李同法:《〈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6。

[12]刘永昶:《大众文化认同与消费主义策略――论〈良友画报〉的电影栏目叙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2。

[13]黎 宁:《〈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青年记者》,2008.5。

[14]郑 绩:《从〈良友〉看左翼思潮在大众层面的传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

[15]吴福辉:《海派文学与现代传媒: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东方论坛》,2005.3。

[16]汤 静:《〈良友〉画报与美术传播――新型的美术大众传播载体》,《中国书画》,2004.5。

文化海报论文篇3

关键词:《良友》研究,都市文化建构,现代性,本体

作者:冯伟

《良友》画报由伍联德1926年2月15日创刊于上海,至1945年10月停刊,共出版正刊172期和特刊2期,共计174期。在我国画报史上,虽然之前已有1875年上海清心书院出版的《小孩月报》、1880年上海圣教会印行的《图画信报》、1884年上海《申报》馆出版的《点石斋画报》等,但皆内容狭隘,未能持久。《良友》则以包罗万象的内容,二十余年的刊行时间,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学者公认的中国近现代最具历史价值的画报。

新时期以来,对《良友》的研究论述资料并不多。下面,我将通过四个方面通过对《良友》研究资料进行梳理,以期对《良友》研究有所裨益。

一、《良友》文献资料整理角度

继1986年上海书店影印了《良友》画报全26册后,香港良友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了《良友》画报合订本21册,齐集了1926年到1945年间出版的全部172期画报及2期特刊,并包含所有插页、拉页、彩色贴图。所有页面均以原尺寸还原,忠实再现当年老画报的原貌。1984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了原《良友》画报编辑赵家璧《编辑忆旧》一书。2002年1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了《良友》画报第四任主编马国亮著述的《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一书,是关于《良友》画报的一本重要的回忆性著作。全书共25万字,并无严谨的历史体例,以与杂志有关系的人物为主线,串联起《良友》各个时期的编辑与报道,并且有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交代。这本著作是目前《良友》研究中最为全面可靠的一本文献资料。

二、《良友》都市文化建构与“现代性”研究角度

正如陈子善所说:“《良友》新闻性和文化性并重,多样化和大众化兼备,是30年代上海都市文化的出色代表。”他完全赞同李欧梵的观点,即“讲述《良友》的故事,正是在于它30年代有意识地为‘现代性’作广告,借此帮助了上海都会文化的建构。”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果中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在《从〈良友〉画报广告看其对上海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一文中,她探讨了《良友》画报广告对上海消费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流程及类别。在《民国〈良友〉画报与都市空间的意义生产》一文中,她认为《良友》在营造都市文化空间的主导地位时,在同一空间里进行视野上移和下移的行规变化,将介入不多的政治话题(上移)和上海街头文化(下移)渐渐地并进《良友》的经营视域,导致都市文化空间的扩大。在论述《良友》对上海街头文化的想象性构建时,吴果中指出,《良友》采用平民化的传播技巧,尽力捕捉中下层市民及乡下人的街头生活图景,以故事的叙说方式和图文的双重表述体现媒介的民间立场和大众话语趋向,建构了在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图像和市民文化景观,典型地折射出编者在上海现代性背景下的媒介伦理及其精神焦虑。吴果中在她的学术著作《〈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整合了她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良友》画报本体研究、《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的空间生产、多维文化视域中的《良友》画报。论述《良友》画报文化建构的文章还有李康化的《〈良友画报〉及其文化效用》和宋媛的《新旧共存,雅俗易位――从〈良友〉画报看民国二十年代文学时尚》。

李欧梵在其《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26―1945)》一书的第二章“印刷文化与现代性建构”中单独抽出一节研究了《良友》。他总结道:“至少在上海,现代性,正如它的译音‘摩登’所示,已成了风行的都会生活方式。因此《良友》画报开创了画报业的第二阶段――用以反映‘摩登’生活的都市品味――因30年代早期起开办的大量电影杂志而变得更加魅力四射”,“到30年代早期,《良友》画报上已营建了关于都会现代性的一整套‘想象’。”韩国学者金秀妍在《可贵的“现代”尝试――〈良友画报〉研究试论》中,系统论述了《良友》画报的“现代性”。一是现代知识与商品性的绝妙结合,这也是决定杂志性质的决定因素。关于《良友》对“现代性”的建构问题的研究文章,还有马中红的《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张琰的《〈良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时尚想象》、钱丽娜的《上海都市文化的图像叙述――解读〈良友〉画报》以及刘永昶的博士论文《作为时代图像志的〈良友画报〉――一个现代性视域中的媒介研究》。

学者吕新雨则反对将《良友》研究定位在对上海新都市文化中消费主义“现代性“的论证上。如果对《良友》画刊的研究多注重它的商业成功,把它看成简单的市民刊物、时尚杂志,从而把它追认为今天中国大众传媒商业化之前身以及合法性论证,就遮蔽了《良友》的启蒙主义价值追求,也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当时的《良友》在全世界华人中能够迅速受到欢迎。

三、《良友》“本体”和文学史研究角度

如果说对《良友》都市文化建构和“现代性”的研究是从宏观框架出发,剖析《良友》的微观要素加以论证,那么这里的“本体”研究角度就是从剖析《良友》微观要素出发,试图得出某些宏观结论。

杨春晓解读了《良友》画报的封面。在174期《良友》中,只有11期的封面是男性,剩下的各期全以女性为封面。“封面所营造出来的女性新形象,富足、时尚、年轻、漂亮。她们预示的这种生活,对于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效仿和追随的……”张品也在他的毕业论文中研究了172期《良友》的封面女郎,还以美国为例,将《良友》封面和当时国外的封面杂志女郎作了比较分析,探求了它们风格上的关联。

马媛媛和李同法在《〈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一文中,从真实的时事报道、立体的都市生活、丰富的西方图像、时尚的女性形象四个方面,揭示了“良友遍天下”的原因。刘永昶在《大众文化认同与消费主义策略――论〈良友画报〉的电影栏目叙述》一文中,通过对《良友》画报电影栏目的剖析,个案考察了《良友》画报对于都市中兴盛的大众文化的理解。黎宁则在上个世纪初期女性主义思想的传入为背景,解读了《良友》中的女性形象:封面――为人们提供了妖娆多姿却善解人意的富有女性,成为女性读者羡慕模仿的对象,成为男性读者心中女性完美形象的符号;内容――通过展示上流社会女性的生活轨迹,满足了大众在日常生活层面对新的都市生活方式的需求;广告――美女主角比比皆是。郑绩的《从〈良友〉看左翼思潮在大众层面的传播》一文,通过对《良友》进行纵向的考察,梳理了左翼思潮在该杂志,尤其是文学部分的表现,从而对左翼思潮在现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形态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了《良友》吸收、表达和改造左翼思想的渐进过程,并以此作为自身销售的保证和促进。吴福辉的《海派文学与现代传媒: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以《良友》画报为例,探讨了报刊与文学的关系,指出《良友》画报实际上成为了当时文学的载体和文学家们的公告空间,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文学传播功能。

四、其他研究角度

除了上述三个研究角度外,还有一些研究文章另辟蹊径。

从美学和艺术角度立论的有:汤静的《〈良友〉画报与美术传播――新型的美术大众传播载体》,阐述了以《良友》画报为代表的新型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美术进程之间的关系。王跃年的《从〈真相〉到〈良友〉――1912―1937年中国摄影画报简论》认为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和摄影术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中国出现了一批以《良友》画报为代表的摄影画报。他以《良友》画报为个案,理清了这一时期摄影画报的发展状况。

吴果中的《民国〈良友〉画报影响力要素的综合解析》一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良友》传播魅力的要素。马媛媛在她的硕士论文《伍联德与〈良友〉画报》中阐述了伍联德的办报思想及《良友》画报对其办报主旨的贯彻,并分析了《良友》画报成功的原因。郭巍在其硕士论文《〈良友〉画报研究》中,从传媒特性的角度,分析了《良友》画报。

五、结语

文化海报论文篇4

关键词:海明威 《老人与海》 生态批评 艺术形式 性别角色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海明威最为成功的作品,于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自诞生之日起,《老人与海》即成为国内外读者和评论界研究的焦点,反复阅读与阐释使得这部巨作散发出耀眼的魅力和光彩,可谓常读常新。在2000年以前的半个世纪里,读者和论者较多地关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硬汉形象、虚无思想、悲剧意识和冰山理论等,研究成果比较充分。进入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依然是外国文学研究园地的重镇。在2000—2009年这段时期里,“

三、创新:“性别身份”研究趋势

随着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父权制文化心理习性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性别身份”这一富有社会伦理学意味的概念逐渐逼近文学园地,成为作家和研究者乐意道之的理论凭借,不仅冲破了男权的樊篱,而且促使真正的女性身份浮出历史地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则十分突出地表征了这一社会历史现象。

首先,作家的恋女情结。石磊著文认为,《老人与海》中老人、巨鱼和海隐含的象征意义,就男女两性的立场切入,抽绎出三者所分别代表的心理与精神意蕴,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无中之有,卑中之傲”的理论框架,从而体现出西方思想传统中深层的女性崇拜情结。[11]还有论者认为,作者以《老人与海》为中心的作品构建了“女性缺席现象”,指出“硬汉子”形象是海明威创作的外化表象,而其冰山之下是以平常心来看待人生,即男女之爱固然重要的生命意义的实质。[12]很显然,这种潜在的“恋女情结”完全可以从海明威一生中的四次婚姻里找到解释的依据。

其次,作家的父权制文化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完全舍弃女性角色,淋漓尽致地描绘老人在孤独和困难的重压下那种凄凉而悲壮的悲剧式的美。事实上,这同时也表明海明威已无力再与使他一直感到不安和惧怕的女性继续抗争,他害怕承认女性力量的崛起,他害怕面对男性在竞争中可能暴露的被动、无能和软弱的一面,其实这对父权传统文化的肆意追捧只能是欲盖弥彰的做法。海明威式硬汉精神缺乏的正是当今时代呼吁的男女之间需要平等、对话与合作的精神,因此硬汉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一无所获,无路可走。同时,读者将认识到女性只要觉醒,只要不甘于做父权文化的附庸就定能摒弃和反抗这一不公正的男性“利比多”的投射机制,认识女性的觉醒将会打破男性在这个世界上的霸主地位。[13]

综上所述,新世纪以来学界对《老人与海》的研究视野是十分开阔的,研究格局是比较健全的。然而不足之处依然存在,即把《老人与海》纳入文化分析范畴的研究仍显得欠缺,目前所能见到的研究成果,诸如东西方横向的文本比较、纵向的美国元文化透视以及原型分析等,仍然显得单薄和粗浅,这十分有待于广大学者继续努力和开掘,从而为这部巨著以及海明威研究界增添更加迷人的风采。

注释:

[1]朱蔓:《老人与海:生命活力与自然法则的对话》,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2]邰晓:《解读〈老人与海〉的生态思想》,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何云燕,石天飞:《〈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解读》,社科论坛,2008年,第6期。

[4]卢国荣:《〈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5]马云霞,郝佩宇:《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生态观的矛盾性》,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6]陈智淦,王育烽:《海明威的生态情结》,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7]张亚婷,陈进封:《论〈老人与海〉中叙述手法的陌生化运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8]陈兴莉:《〈老人与海〉中的篇章语义粘连对比》,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9]张志峰:《〈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和语言特色》,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0]李国庆:《概念主位的经验内容与微型语域语篇体裁——从〈老人与海〉小说所想到的》,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

[11]石磊:《被占有的与被崇拜的——〈老人与海〉中的性别意义探究》,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6期。

[12]万小妹:《解读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女性缺席现象》,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文化海报论文篇5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再认识、再发掘。

1.从艺术手法方面借鉴。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在海报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靳埭强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疏散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对于今天机械工具,电脑技术带来的表现手法单调划一的理性倾向,传统民族艺术表现手法对于现代手段与智灵手法的协调,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

2.从图像元素方面借鉴。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羊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海报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如韩秉华把冰裂纹(开片)结合汉字引用与“苏州印象”海报作为创意概念。开片纹图案窗格及“三点水”的笔法,组成“州”字的主体,并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牌匾中的“苏”字以展示苏州。背景衬以山水影波光和一叶小舟的照片,并以黑色和银色印刷,展现了中国艺术古朴淡雅的诗般意境。

3.从思维方面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辨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辨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其思想发轫于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朴质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技术解开某些知识密码提供了科学辨证的有力思想武器。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量子力学,相对论和混沌论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注重整体、和谐、相对、转化的传统思想方式相当吻合。中国的绘画理论和设计原理与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古代太极图中的阴阳回转,青铜器纹饰的抽象多义,国画中大写意虚实相生中无不透出这种思维方式的精髓。我们知道思维方式转化到海报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能够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彼此交流,它是使“中国海报设计”登向国际设计舞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能够把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海报设计

中西文化的互动和双赢,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海报设计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入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汲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做到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设计理念与实践体系。

1.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

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即要发掘出其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是和缺憾,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要活学活用。很多设计师还存有“借古人以自重”的倾向,认为套几件古装或搬出典故神话就是弘扬民族文化,设计就有了文化内涵,殊不知这恰恰是远离文化的一种流于表面的吸收,刻意模仿穿衣戴帽的行为表现。

那么如何在海报设计中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创造性相结合,是体现其本土文化设计的关键之一。我们认为,首要的就是将中国文化传统中视觉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这些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与时代变迁的种子,根植于国人心中,使其保持文化的认同。因此,我们所要努力把握的不仅是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抓住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并自然地将它转化到我们当代的海报设计之中,亦即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例如余秉楠1995年创作的《海峡两岸一家亲》是为台湾印象海报会设计的“汉字”海报。作品选用了最古的篆字“家”,家是屋顶下的猪,一个多么美好的形象,多么安定和幸福的家庭,它虽然经历长期的形制更叠,繁衍出行,仍离不开造字的初衷,隐喻出海峡两岸一家亲的主题。刘小康设计的《新北京,新奥运》,背景是北京故宫九龙壁中的一条栩栩如生,威武动感,再加上一个跑步人形及科技感的线条造型,重叠龙形和人形,把传统文化,现代思维和运动精神结合起来,表达新时代北京的气象,还有很多成功作品,陈幼坚1987年设计的《Hello香港》,李永铨1993年设计的《现代香港设计师八人展——八仙过海》海报等等,都是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重新看待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这对于发现具有新时期民族特色的海报设计艺术具有启发的意义。

2.“全球化”中的现代中国海报设计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海报作为信息与观念交流的载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成功的海报设计应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通性意念,通过图形文化方式表现出来,以求人们免去因文化、地域、语言、种族等,使人类交流产生阻碍的因素,通过视觉图形而达到心灵之间的直接沟通。

真正理想的“现代海报设计”,应该更多是一种融古通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种文化并存,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现代化”的体现,是庄子所畅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当然,对传统的珍视,并不是一味的沉溺与审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所希冀的中国海报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西学之风,熔铸古代传统,培育拥护中国的文化生命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盲目裁切我们古代图形中的优秀片段,凭空移植外来文化。“民族的才是国际的”,把海报设计穿上民族的盛装,让它在世界各种文化的击撞中接受挑战,汲取营养。

(三):结束语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我们的文化艺术也必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狼共舞”并不可怕,相反,每一次异质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都将会带来民族文化质的飞跃。面对设计全球化的浪潮,思想的贫瘠和信念的过失将成为每一位海报设计师共同的劲敌。因此,在这片具有悠久灿烂文化史的土壤中,我们的海报设计师要“善学邯郸,不失故步。中西结合,以中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形成民族个性,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将得以不断传承,我们的海报设计艺术在本土化的土壤里也必定大放异彩。

在设计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视觉现象非常突出。

摘要:在设计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视觉现象非常突出。作为当今社会人与人交流载体的海报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向传统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海报设计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性”,这样,我们海报设计才能真正走“国际化”。

关键词:传统民族文化海报设计本土化国际化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图”作为信息载体的艺术,也是与传播相结合的设计艺术形式。其中海报便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充满信息与传达的交流载体,它往往可以不通过文字的阅读或提示,让人们一目了然地快速识别图形中所传达的内容和含义。德国设计大师皮尔·门德尔认为:“海报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而且更是一种美的语言,它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

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世界设计的大同之日就是它的末日到来之时。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时,不仅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无法实现,实际上也正在迈向衰败的道路。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当代设计语言有意义的东西。一个好的海报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我们要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也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们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杭间/何洁/靳埭强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雷圭元著中国图案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文化海报论文篇6

从多元走向一体是民族过程的规律:以汉民族的民族过程为例/徐杰舜//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129~135

读《为什么餐厅里的黑人孩子都坐在一起?》:兼论该书对构建中国和谐族群关系的启示/阳妙艳,常宝//西北民族研究.-2010,⑵.-81~91

共生互补视角下中国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特点/岳雪莲//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55~59

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预警调控研究/张劲松//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47~54

论尼日利亚的族群问题与国家建构/蒋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⑸.-59~63

论民族关系的本质及其奋斗目标/王英//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144~14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概念在我国的历史演变:构建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研究之二/黄仲盈//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19~24

民族关系检测评价模型及其信息处理研究/张劲松//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7~11

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社会调查: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起台堡村为例/白绍业//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89~93

民族团结理论新探:学习同志民族团结思想/于潜驰//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⑵.-57~60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民族识别的认识与反思/王文光,尤伟琼//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10~15

新中国60年民族理论发展系列论文三篇/金炳镐等//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⑵.-1~22

1950年以来对云南民族的识别与分类/王文光,尤伟琼//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95~99

制度安排与族群认同:民族区域自治视阈下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因素分析/程守艳//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10~14

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构建/祁进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5~12

中国民族问题面临的挑战:广西民族“四个模范”研究之一/覃彩銮//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1~9

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皇帝崇拜”的族群狭隘性/马戎//西北民族研究.-2010,⑵.-6~13

二、理论综述

“把种子埋在土里”:林耀华百年诞辰纪念讲话/庄孔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32~33

边疆•边界•边域:关于跨国民族研究的视角问题/邹吉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⑴.-11~14

从神话-原型批评迈向文学人类学理论: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兴起/林科吉//百色学院学报.-2010,⑴.-22~27

当代民族志的地方表述/彭兆荣,闫玉//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⑵.-5~9

20世纪下半叶的欧美人类学理论/谢丽•奥特纳著;何国强译//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19~37

费孝通先生对当代中国社会学所作贡献的再认识/郑杭生//西北民族研究.-2010,⑵.-1~5

关于人类学文化翻译中的天真与真实/侯豫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52~55

关于壮族经济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覃乃昌//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73~83

广西、中国西南和人类学的区域社会研究:访著名人类学者张江华教授/谢果馥,董敬畏问;张江华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⑸.-53~58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生成与外来关键因素/张淑娟//世界民族.-2010,⑵.-6~14

“交往行为理论”语境下的“民族”概念/刘荣清//世界民族.-2010,⑵.-38~41

“结构”的历史到历史的结构:人类学关于结构研究的知识谱系/艾比不拉•卡地尔//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34~38

抗战时期西南民族学的“一枝独秀”现象探析/徐勤山,杨顺清//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⑵.-15~19

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档案与文本/杜靖//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28~33

林耀华对当代中国人类学所作贡献的再认识:在林耀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郑杭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30~32

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的开创与传承/杜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44~52

林耀华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为纪念林耀华百年诞辰而作/潘守永,张海洋,石颖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38~43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发展:旅游人类学家彭兆荣教授专访/赵春肖,彭兆荣//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12~17

略论20世纪法国人类学思想的嬗变/苑国华//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46~49

论大传统和小传统概念的时间意义/宋雷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67~73

论民族的观念性/都永浩//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⑵.-23~28

论民族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偶合运行/罗康隆//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64~71

民族认同的精神文化内涵/栗志刚//世界民族.-2010,⑵.-1~5

民族三元观/纳日碧力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⑵.-1~4

“民族社会问题”涵义探讨/陈纪//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41~46

民族社会学视角下的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研究/高永久,高永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1~6

人类学眼光:从斐济历史看民族国家和新殖民主义:约翰•凯利教授夫妇访谈录/安琪//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108~113

田野工作方法新境界:实证主义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刘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61~66

“物”的人类学研究/吴兴帜//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55~59

吴汝康人类学实践中的人观思想及其来源/吴新智,杜靖//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12~18

艺术人类学的西方语境与中国实践/吴晓//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111~115

仪式的研究与社会理论的“混合观”/王铭铭//西北民族研究.-2010,⑵.-14~20

音乐人类学核心理念辨析/熊晓辉/百色学院学报/.-2010,⑴.-28~30

音乐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熊晓辉//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60~64

语言、语言与法律人类学:从《规则与关系:法律话语的民族志》一书谈起/胡鸿保,张晓红//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1~4

原生态智慧的“他者”想象与文化多样性/李霞//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60~63

族群表述:生态文明的人类学意义/徐新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92~96

族群理论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反思/陈心林//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50~54

族群认同与族群性研究:兼论对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意义/祁进玉//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20~27.-2010,⑵.-53~60

三、 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朝觐者的心路:兼谈宗教仪式的意义/丁宏//西北民族研究.-2010,⑵.-36~44

成吉思汗祭祀的历史演变及现代境遇/那顺巴依尔//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35~44

川西贵琼人碉房中的锅庄石及其象征意义/郭建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⑷.-37~44

蚩尤崇拜与民族认同:论当今中国苗族树立“精神共祖”的过程及背景/杨志强//青海民族研究.-2010,⑵.-38~45

从“二元”到“双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浙江模式”探析/,陈姣姣//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96~103

从蒙古族人名特征看农区蒙古族文化变迁:以辽宁西部阜新地区烟台营子村为例/王志清//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52~58

旦歌:跨越中越边界的骆越天谣/农瑞群,梁伟华,何明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84~90

地方性知识对区域生态资源维护与利用的价值/罗康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43~48

多民族杂居移民村落中的族际通婚:对青海海西州乌兰县铜普镇四个移民村的个案调查/刘瑶瑶//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58~62

20世纪上半叶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的多重现代性考察:以林业开发制度变迁为例/孙兆霞//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45~51

“港人返流”现象的人类学分析:以深圳樟树布社区为例/黄韵诗,程瑜//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39~43

古代印欧语系族群牛图腾崇拜研究/李树辉//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129~133

鲧、禹神话原型研究中的“捞泥造陆说”献疑/陈连山//百色学院学报.-2010,⑴.-41~44

胡同大杂院中的贫困:人类学都市个案研究/陈长平//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18~26

“亘三百里的氏墓”真的是在广西大明山吗?:兼与黄世杰先生商榷/过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106~109

婚姻支付对男方父母的文化心理意义研究/刘华芹,王修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74~78

集体记忆的复现:论丽江白沙乡的“当美空普节”/赵红梅//贵州民族研究.-2010,⑵.-41~46

九隆神话:文献记载与民间口头传承之流变/杨薇,李子贤//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⑷.-55~72

论苗族传统生态知识在区域生态维护中的价值:以贵州麻山为例/罗康隆//思想战线.-2010,⑵.-40~44

蒙古族过年习俗的变迁/刑莉//西北民族研究.-2010,⑵.-185~196

“苗女”争论及其背后:论20世纪80年代初苗族知识界的民族意识的“骚动”/杨志强//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5~13

民族认同与想象:以撒拉族为讨论个案/陶瑞,马建福//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116~120

明清广西左右江地区土司的婚姻与策略/张江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⑸.-32~40

牧耕交映:从文明的视野看夷夏/徐新建//思想战线.-2010,⑵.-23~30

赴韩朝鲜族劳工群体的国家、民族、族群认同/朴光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41~47

气候灾变与乡土应对:龙脊壮族的传统生态知识/付广华//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84~92

权利的互嵌于争夺:小凉山彝族毕摩与东巴共存的田野调查研究/茆晓君//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44~47

人类学视野下的“游牧文明”/罗康隆,谢景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97~102

人类学视野下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中国阈限理论分析:以南传上座部佛教管理体系中的安章现象为例/郑筱筠//思想战线.-2010,⑵.-5~10

冗鱼寨布依族习惯法民族志/周相卿//贵州民族研究.-2010,⑵.-12~16

三家台蒙古族村《部氏族谱》续谱活动的现代意义/唐胡浩,杨光宗//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63~67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李强//贵州民族研究.-2010,⑵.-106~112

社会民俗与生态环境变迁的个案研究:以额勒苏台嘎查为例/孟和套格套//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53~57

生态移民政策的文化根源分析:基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W村的调查/赛汉//贵州民族研究.-2010,⑵.-68~71

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物质生活贫困问题/汤夺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⑷.-50~55

天鹅处女型故事与萨满教/陈岗龙//百色学院学报.-2010,⑴.-36~40

土地占有与鄂伦春族猎民的社会分化:以鄂伦春自治旗猎民村为例/查干姗登//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⑵.-153~156

土默特蒙古族择偶现状与变迁:基于内蒙古西部村落的调查/靳一萌//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⑵.-157~164

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务川仡佬族傩面山王/吴秋林//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⑵.-10~14

外来生态知识的双重效用:来自广西龙脊壮族的田野经验/付广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54~58

维族婚姻习俗中尼卡(Nikah)仪式的人类学解读/石奕龙,艾比不拉•卡地尔//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5~9

锡伯族四次迁徙的文化生态学思考/赵超,赵鹤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⑵.-131~134

戏剧文学的救灾解难功能:《俄狄浦斯王》与《窦娥冤》对读/叶舒宪//百色学院学报.-2010,⑴.-1~10

现代语境中的新疆维吾尔萨满研究:基于人类学的视角/王建新//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19~24

乡村回族“哲玛提”时空变迁研究:以宁南山区H村“分坊建寺”为例/杨文笔//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63~69

乡村混合门宦宗教社区中的寺坊结构及变迁:关于宁夏黑虎沟村的宗教民族志研究/马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114~120

彝族史诗《梅葛》、《查姆》创世神话研究/陈永香,曹晓宏//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4).-47~54

游牧文明的挽歌:《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文学人类学解读/王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103~107

在神的怀抱里:一个安多藏族村落的生态-显圣景观/郁丹(Dan Smger Yü)//西北民族研究.-2010,⑵.-21~35

“再生”神话与庆春仪式:冠礼仪式时间探考/唐启翠//百色学院学报.-2010,⑴.-11~21

中国南方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其前瞻讨论/周建新,覃美娟//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65~72

四、女性问题研究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回族社区新农村建设:以云南大五茂林回族社区为例/武承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⑶.-53~57

电视下乡、打工经历与妇女家庭生活变迁/李欣欣、孙秋云//贵州民族研究.-2010,⑵.-77~85

华夫脱党与埃及妇女权利运动:埃及女性主义关系研究(919-1939)/刑桂敏//世界民族.-2010,⑵.-32~37

家庭性别角色态度:刻板化倾向的经验分析/徐安琪//妇女研究论丛.-2010,⑶.-18~28

密枝节祭祀中的女性缺席在场/巴胜超//云南社会科学.-2010,⑶.-67~72

女哈吉与通过仪式:基于青海循化穆斯林女性朝觐者的调查研究/韩淑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70~74

清代贵州经济生活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张磊//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⑴.-23~26

全球女权主义:关于女权主义的全球想象/张路//妇女研究论丛.-2010,⑵.-68~78

《社会性别与历史》杂志评介/宓瑞新//妇女研究论丛.-2010,⑶.-91~96

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问题论析/杨昌军//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⑴.-49~56

西南少数民族两性角色差异的支点/熊丽芬,李吉力//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⑴.-57~64

中国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研究进展/钟洁//妇女研究论丛.-2010,⑵.-83~87

“作为文化的组织”的人类学研究实践:中国三个地区女性者群体特征之比较及艾滋病/性病预防干预建议/李飞,庄孔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五、 研究动态与书评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中国民族主义研究/韦磊,刘颖//世界民族.-2010,⑵.-15~22

涵摄中国传统文化,拓展中国人类学研究:评秦德清《民生与民心:华南紫村壮汉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龚树排//广西民族研究.-2010,⑵.-201~202

纪念列维-斯特劳斯专辑:追寻那“遥远的目光”等八篇/张友庭等//西北民族研究.-2010,⑵.-96~120

洁净与社会秩序:兼评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马岚//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56~59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民族学研究/聂蒲生//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⑵.-135~137

林耀华学术行年简谱与主要著作目录/林宗锦,潘守永//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⑵.-33~37

民族国家崛起的宏大叙事与范式重构:评《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艾仁贵//世界民族.-2010,⑵.-42~46

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对目的地负面影响研究述评/张晓萍,刘德鹏//青海民族研究.-2010,⑴.-14~19

文化海报论文篇7

摘要电影海报作为电影宣传工具的一种,其文化元素在信息传达的表现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如果仅仅依靠单纯的文字效果则非常受限制,那么作为电影海报设计的主要手段,视觉传达设计则有义务承担更多的文化元素传播责任。

关键词:电影海报文化元素剧情性展示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海报是电影宣传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在欧美国家也称招贴画。招贴画,顾名思义就是张贴在街头墙上的大副宣传画,由于幅面大于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更能引起注目。日本美术家栗津喜之说:“海报是无声之宣传。”海报因其富有创意的构思、生动的艺术形象、强烈的视觉效果而极具吸引力。电影海报不仅是大众获取电影信息的窗口,也是设计师对审美追求的文化价值观念之体现。

时代所具有的新特征和文化现象,在电影海报设计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海报设计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表达上充分运用新手段、新方法来达到时代对电影海报设计的要求。审美功能是电影海报传递信息的先决条件,同样是时代对电影海报设计审美的要求。新时代的电影海报设计,尤其是具有积极艺术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海报作品,必将在高层次上展现出人的内在精神与心灵的自由。最为主要的是要表现出影片的文化诉求,深刻展示电影海报的文化元素。通过文化元素的构建,实现电影海报的文化传播功能。

一“中国化”的视觉传达丰富了电影海报的平面设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文化中的国画、工艺美术以及少数民族装饰艺术,对电影海报的民族性颇具影响。中国传统绘画粗略分为写意和工笔两大类,前者重在意境,用极简笔墨勾勒出物象的形神;后者运用工整、缜密、细致的技法来描绘物象。传统的中国电影海报的视觉传达很“中国化”,而且她的作用在于迅速吸引眼球、传递信息,同时也要具备艺术审美,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

中国写意绘画要求笔墨简单且形神兼备,寥寥数笔便表现出物象特点以及现场氛围状况。电影《小街》海报即是此例,一个人物头像仅用去些许笔墨,简单、醒目的笔墨语言,黑白相间的虚实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种传统绘画方式也易于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因为受众在迅速接受电影内容的宣传中,容易产生审美性共鸣。

对于中国戏曲电影,借鉴传统绘画方式进行电影海报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者皆为中国传统艺术珍品,讲求简约以及意境悠远,在设计中通过国画笔墨的“气韵生动”,可以达到两种艺术形式在审美取向上的精神性共鸣。这种扎根于民间的文化元素,既可以迅速传播电影信息,而且可以通过海报的形式使人们得到某种程度的精神需求,同时在电影海报的平面设计中,这种很“中国化”的设计,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作用与信息告知力。

二“另类”的设计效果传播中国民间文化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工艺美术中的版画和剪纸艺术,也成为颇具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进行绘画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在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们在理论上吸收了来自欧洲版画界,诸如麦绥莱勒和珂勒惠支的艺术思想,以及当时苏联版画界的革命主义精神,于是中国版画界成为“左联”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抗日宣传中,他们将版画视作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电影海报《红色娘子军》以木刻版画的形式,着力刻画了娘子军的飒爽英姿;80年代《聂耳》和《早春二月》的电影海报设计,也都取得了木刻版画的艺术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剪纸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民间美术之一,至今仍在民众中拥有影响力。早期的剪纸多见于丧葬以及祭祀仪式,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产生广泛影响的民俗艺术。剪纸讲究图案式构图、虚实相间以及明暗的强烈对比,这一艺术形式被电影海报所借鉴,设计的民族性愈发强烈。

基于民间故事拍摄而成的电影《白蛇传》,它的电影海报采用民间剪纸设计元素,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一方面,剪纸艺术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为受众接受;另一方面,剪纸与民间故事在审美上具有相通性,民俗艺术赋予民间故事以更多传奇性因素,颇具吸引力。这种视觉传达效果不仅在一定层次上满足了民间文化繁荣的需要,而且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也使电影海报宣传更加形象,人们对电影海报宣传内容的记忆加深。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而民族装饰类图案也经常出现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成为一个亮点。由于地域广阔,各地民族风俗习惯亦有差异,于是别具风情的民族性装饰类图案可以获得更多关注,并发挥艺术审美的功用。在电影海报《金银滩》中,设计师手绘了少数民族典型服饰,不但符合剧情需要,也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电影海报《相约在凤尾竹下》传递出浓郁的苗族风情,不仅适合少数民族影片的内容宣传,在艺术审美上更是获得了相当成功。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结论,这种类似“另类”的民间文化元素,在电影海报的视觉传达效果中具有非常名的作用。而整体表现的文化元素,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代表了一种海报文化的形成,与此同时,这种文化在民间的认可则更加广泛。

三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文化手法

“海报是无声之宣传”,海报因其富有创意的构思、生动的艺术形象、强烈的视觉效果而极具吸引力。但是,寓意与其中的文化手法也必然构成了相当的艺术感染力,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它的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中心,应力求新颖、单纯,还必须具有独特地艺术风格和设计特点。笔者从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谈谈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表现文化手法。

1、剧照:最有力的文化载体

用剧照来进行视觉文化表达是用得最多最传统的电影海报设计方法。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系列海报中,其中一幅是全家福剧照,皇后(巩俐)和皇上(周润发)坐前排,后面站着三个皇子(中为周杰伦),利用这样一幅剧照,便把电影中的最耀眼的三个大明星展示出来,通过人物编排位置,各个人物情态传达出电影的基本情节信息,同时展示出奢华的电影场景,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可谓一箭双雕。可见剧照虽然是最简单的海报视觉表现手法,但是它不仅能介绍到剧情,还能展示出人物,显示出场景,可谓最有效、最直观的视觉表现手法。当然,这种样式的设计对图像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好的图片、照片,还需要较好的摄影技术和运用电脑和其他手段对图形进行组合构成的能力。展示剧照在意识形态上最为大众所接受,突出了设计的大众化特征及海报设计的社会效应,同时也注重了影视文化或者民间文化的一种自然扩张。

2、人物:增加人文情愫

电影《被告三杠爷》的海报中,突出展示了三杠爷的老村长形象,从海报中能感觉到主角的角色形象,继而在观众中创造了其形象并扩展了角色影响力。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海报中展示人物的视觉表现手法,一方面可以成功的利用演员的明星效应,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在塑造电影人物形象、创造电影影响力的重要方法。

3、场景:烘托文化载体与设计的关联性

在电影《十面埋伏》的海报宣传中,设计者颇为频繁地运用了场景,在创作设计的同时,设计者不仅注重海报宣传的美感传播,更加注重一种地域文化的接近性,使受众在享受艺术设计的同时,能勾起对电影作品的神往。通过场景的设置引发观众对海报宣传的印象,同时也通过色彩、地域等文化因素的接近性,更好地传播了影片的人文性。

一张海报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海报设计必须有观赏性,二是能迅速地传达视觉信息,三是吸引观者视线,使之与海报产生联系。实际上,一幅好的海报作品同时融入了多个形式原理,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地共存于一个版面之中的。无论是怎么样的表现手段,任何的海报设计在视觉传达过程中都难以规避文化的影响力,或者说是文化对其的影响。只有将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语言通过设计手法、通过文化载体、通过文化元素表现出来,才能使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手法得到各个家广泛的认可与肯定。

四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色彩文化

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海报的设计基本上靠电脑合成,这已经与国外“接轨”了。电影海报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它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眼球、引起观众对影片的观看欲望。一张好的电影海报还应该是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甚至要超越这部电影本身的观赏性。与大多数的粗制滥造、乏善可陈相比,个别影片的海报设计还是很成功的,比如《英雄》系列海报。

首先是风格鲜明、个性突出。与当今多数电影海报的设计好莱坞化、没有民族特性相比,《英雄》海报的民族装饰特征十分明显。这些海报的设计还体现了张艺谋一贯的色彩主张(尤其是张曼玉和章子怡那两张),使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部中国电影,一部张艺谋的电影。

其次,它引人入胜、吸引眼球。很多人不喜欢《英雄》这部电影,但很多人喜欢它的海报。不管我们怎么评价这部电影,这组电影海报的设计还是成功的。这套海报是《英雄》的制片方新画面影业公司,汇集八种发行时所用的原版海报,缩印至八开,装在封套里作为礼品赠送,一般不易获得。封套正面的设计最为豪华,是发行时使用最多的一版海报。俄罗斯、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发行该片时,均采用此画面。这个画面也被DVD及电影原声CD作为封面广泛使用。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利用色彩文化大做文章的还有《红高粱》、《十面埋伏》等影片,我们不得不在欣赏优秀影片的同时,去关注来自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色彩文化,这种色彩表现恰恰是具有传统的文化元素的,不能单一地去评价,而这种艺术蜕变的本身就是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一次升腾。

五技术语言条件下的文化载体运用

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多采用电脑三维技术与摄影图片结合的方式,这一阶段的时代创新仍在积极探索中。告别了传统手绘的设计方法,设计师需要在国际性图像语汇中找到自身的民族性内涵,正如七八十年代的努力探索一样,在新世纪中以民族性姿态走向世界影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则需要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多元文化与技术语言的运用。通过颜色,模糊的技术手段,甚至三维动画等手段设计的电影海报,在很大程度上书写了中国电影海报的文化发展历程,同时也更注重民间文化、外在文化与文化回归的文化多元素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整个设计的视觉传达则更加明了、简洁,但是其文化寓意则更加深刻,也更加理性!

纵观电影海报视觉传达发展历程,从手绘阶段到电脑设计时代,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需要设计师具备专业性知识。电影海报设计开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设计门类,文化的差异性注定其具备显著的民族性特征。因此,电影海报设计师只有立足文化传统并冲破其束缚,方能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逐渐达到完善自身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曹原:《浅议海报设计的艺术与文化》,《美与时代》,2004年第7期。

[2] 袁璐:《海报设计的历史借鉴与创新》,《美与时代》,2004年第8期。

[3] 张晓飞:《论海报形式的创意》,《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 赵晴雪:《电影海报设计的审美追求》,《电影评介》,2007年第21期。

[5] 潘辉:《浅谈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表现手法》,《电影评介》,2007年第12期。

[6] 凌岚:《论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民族化装饰语言特征》,西北大学,2007年。

[7] 戴晓玲:《小议电影海报的设计》,《电影评介》,2006年第15期。

[8] 王杨:《90年代后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风格特征》,《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

[9] 邱慧灵:《浅谈电影海报的艺术设计》,《电影文学》,2008年第9期。

作者简介:

文化海报论文篇8

李家军;李御娇-故事的形而上:王蒙本体论诗学奥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蒙;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J];汉字文化; 、朱寿桐-探讨王蒙研究的学术理路[J];理论学刊; 、邵建;本体论:从阙失、错位到重建──对本世纪西方诗学格局的一点动议[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余海乐;冷嘲与热讽——钱钟书与王蒙的幽默艺术风格比较[J];广西师院学报; 、王蒙-读评论文章偶记[J];文学评论;1985年06期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1985年06期 、王蒙;混沌的心灵场──谈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J];文学遗产;1995年03期 、郭宝亮-王蒙文艺美学思想散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文;在“传统”中寻找“现代”——浅谈汪曾祺“聊斋新义”系列小说对《聊斋志异》原着的改写[J];蒲松龄研究;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陈建新-李白艺术与人生的“现代性”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学”的建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路易·阿尔都塞,李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续)[J];当代电影;1987年04期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3期 、王蒙;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J];读书; 、李咏吟;故事的颠覆与重建[J];文艺评论;1995年05期 、李建军;写作的责任与教养——从《中国农民调查》说开去[J];文艺争鸣;【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汉;也为小学音乐教育讲几句话[J];人民音乐;1956年06期 、孙崎;“多品种”及其他[J];人民音乐;1961年09期 、赵淑忍;现实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谈创作曲剧《游乡》的体会[J];中国戏剧;1965年09期 、;歌德谈写诗[J];诗探索;1980年01期 、马烽;在现实生活面前[J];文艺研究;1981年05期 、梁星明;生活与《第二小组》[J];上海戏剧;1981年04期 、朱富扬,尼古拉·普拉东诺维奇·奥加辽夫;奥加辽夫诗二首[J];俄罗斯文艺;1981年02期 、李白坚;塑造“新人”首先得塑造“人”[J];上海戏剧;1982年04期 、;喜看“摄影热”[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5年04期 、陈雷;摆脱无聊的笼罩[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4期 张江华-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有待解决的理由[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吴相洲-论平等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金勖琪-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对外报道题材[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房日晰-李杜诗反映现实之比较[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张凌燕-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试论塔吉扬娜·托尔斯塔娅的短篇小说《Река Оккервиль》[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A];

文化海报论文篇9

[关键词] 电影海报;平面;视觉;设计;民族文化

电影海报,又称为电影宣传画,是一种主要用于展现电影主要信息的招贴画,被看做是推销和介绍电影的名片,是电影宣传方和海报设计师创意的成果、智慧的结晶。优秀的电影海报应当浓缩电影中的精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时间的流逝,历久弥新。

自1895年诞生之日起,电影已走过了百年历史。其间,《爵士歌王》使电影跨越了从无声到有声的界限,《浮华世界》使电影迈过了从黑白到彩色的鸿沟。电影海报设计,从大的方面讲,是平面广告设计的一种,从小的方面讲,是大电影工业体系下颇为重要的一环。不仅审美品位对艺术形式的要求千差万别,来自不同国家的电影海报也处处体现着民族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民族风格,因此,它也充当了不同时期世界各地民族文化的记录者和见证人。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网络冲击和视觉爆炸带来的多重感官刺激,如何去粗取精,在保证高质量视觉传达的同时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融性,无疑成了电影海报设计中又一国际化新命题。

一、电影海报的平面视觉设计

(一)电影海报的特征与原则

电影海报有着自己独特的制作流程和传播途径。当一部电影摄制完成后,制片方会请影视公司的宣传部门或者广告设计公司根据影片的主题和内容创作电影海报,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设计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可以说,这是通向票房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从构图的角度看,海报设计的基本方式分为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根据电影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设计师需要灵活掌握各种构图方式和着色技巧,做到有的放矢。具象图形具有亲和感和直观性,在突出故事内容和背景的前提下,以渲染主要人物和情节为主,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表现形式,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如电影《英雄》就有多款海报问世,内容大多以六位国际巨星为主,不仅利用明星效应吸引了观众眼球,同时人物服饰和美术背景也突出了“武侠”的主题,传达出了悠长的意境,可谓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抽象图形,即将具象的视觉形式从结构形态和物理构成上概括和简化,从而达到传达精神和理念的效果,在表现“意”和“形”的基础上,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不受主体人物和单一主题的束缚,创作者可以在时空表现和视觉设计上大胆突破。如电影《地心抢险记》的海报设计,就强化了色彩和构图元素,通过色块的简单叠加和构图的极不对称来使主题的表达上升到了哲理思辨的层次,典型的规定情景和特殊的题材类型也给影片海报增色不少,并且有效地激发了观众的共同情感。其次,与其他类别的海报(如年画、日历、写真、商业广告等)相比,电影海报的设计更富情节性和情感性,带有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意识,同时又要求在最广大的范围内激发起观众的共同情感,因此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再次,由于电影海报自出生之时就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商业的烙印,因此电影海报的设计不仅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自我推销,同时除了提供影片的信息(如片名,主要演员、编剧、导演、摄影、作曲等创作人员姓名,制片厂厂名以及发行公司名等)之外,它还必须调动起摄影、美术、动画等各种视觉元素来呈现出装饰性极强的风格特征。当然,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还有很多尚未发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电影海报的功能与分类

电影海报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以视觉媒介的平台为载体,利用形象、构图和色彩直观地介绍出影片的主要信息,铺垫内容,表达主题;(2)以视觉资讯的传播为手段,以散播思想、交流理念为目的,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达到宣传效应。(3)作为电影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电影艺术的兼容性决定了海报平面设计的交融性和复杂性,这又可以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种类别为广告型,主要用作影院张贴、网站推广、赠送观众、影迷签售等用途,这一类别大多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先期宣传为目标;第二种类别为衍生型,即把电影海报视为电影的衍生产品,以盈利为主,宣传为辅,与其他电影周边商品(如纪念衫、明信片、钥匙圈、造型公仔等)一起,一般在影院或者指定商家销售,扩大电影在人群中的知名度,可以作为影迷文化的一种加以考量。

电影海报的分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从各种方面加以区分。从电影种类上看,可以分为故事片海报、戏曲片海报、美术片海报、纪录片海报等;从电影风格上看,可以分为具象形海报和抽象形海报;从印色效果上看,可以分为彩色海报和黑白海报;从发行渠道上看,可以分为根据国外提供的翻印海报和国内自主创作的译制海报。这里只是提供了几种区分海报类别的一般方法,仅供研究。

(三)电影海报的价值与地位

电影海报通过其独特的创作手段和运作方式将文学、美术和广告融为一体,创造出电影本体之外的价值,无疑对电影科技和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电影海报具有宣传价值,这也是“海报”这一纸质媒介作为招贴画的一种天生所具有的商业属性。其次,电影海报具有艺术价值,一张好的电影海报不仅是一则广告,更是一件艺术作品,它可以承载人文关怀,如影片《天云山传奇》的海报;展现时代变迁,如影片《我这一辈子》的海报;表达民族热情,如影片《祖国啊,母亲!》的海报。再次,电影海报具有收藏价值。电影海报的收藏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到了八九十年代,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并涌现了许多海报收藏家。在当代西方,一张年代古老、具有纪念意义的电影海报可以拍卖到数千甚至上万美元之多,如影片《木乃伊》《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等。

电影海报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广告媒介;既是造型艺术,又是色彩艺术,是高度凝练的、极具风格化的、兼具商业和艺术双重价值和魅力的大众传播介质。虽然它的发展仅有百余年历史,但凭借其在传递信息和散播意境方面的直观性和实效性,在为电影带来收益的同时,也逐渐走进了观众的内心世界,成为电影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如此,不论电影海报是通俗易懂还是意境幽深,都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其丰富的娱乐性和超强的艺术感也使其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广告形式。

二、中西电影海报的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和美学背景的差异决定了电影的海报设计必然带有本民族自身的特质,在中西方电影海报的设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法国电影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无论是从绘画借鉴的先锋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还是从小说借鉴的新浪潮与左岸派,都与法国电影的诗意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如电影《碧海蓝天》的海报,设计为蓝色的主体铺满纸张,写意十足,诗情盎然。德国虽然是现代设计的发祥地,但德国传统文化中的隐忍和刚毅在其电影海报中也有着突出体现,而德国人自身对历史以及人性的反思也渗透到了电影海报中,如电影《大都会》的海报,采用装饰主义手法来营造未来主义的魔幻效果,而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则用表现主义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非现实世界。美国作为世界电影第一大国,不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商业上均取得了极高成就。进入新好莱坞时期,美国影片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依然影响着各个国家观众的情绪,这与其说是民族精神的传扬,不如说是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如经典影片《乱世佳人》的海报设计,海报以冲天的鲜红火光为主色调,男女主人公在前景热烈拥抱,眼神中传达出浓浓的爱意,既交代了战争的时代背景,又宣扬了爱的主题,使人看来荡气回肠。又如影片《阿甘正传》的海报设计,人物虽然只出现了写实性的背面和侧脸,飘零的羽毛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与电影所要阐述的深度内涵和人生哲理相吻合,极具美感。

反观中国电影海报的发展历程和规律,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吸收,兼容并蓄,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在视觉艺术上独具民族特色,有着极强的装饰性和美学价值。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以及“中庸”思想,使得中国电影海报在设计中比较注重平衡性的理念,如影片《海霞》《战上海》的海报设计。其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装饰类图案和带有异域风情的视觉元素也常常成为电影海报设计中的亮点,如影片《五朵金花》《青春祭》《相约在凤尾竹下》的海报设计。再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气韵生动”的意境美,讲究“景有尽而意无穷”,许多海报力求以最简洁的视觉语言传达尽量多的画外之意,如影片《小街》的海报,就用简单的笔墨和留白设计,稍加着色,从构图布置和黑白对比,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中国的汉字和书法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是海报上经常出现的传词达意的语言工具,也成为一种带有审美意义的图案,填补了画面之外的描述性空白,成为另一种情感表述的载体。另外,中国电影的海报设计很多也借鉴了中国戏曲的元素,如影片《智取威虎山》的海报设计。可以说,这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借鉴而来的视觉设计方式和表达技巧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中国观众与电影本身的心理距离,使观众在迅速接受海报广告信息的同时,产生了审美和精神上的双重共鸣。

三、结 语

纵观电影海报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电影海报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在手绘阶段还是在电脑设计时代,电影海报的视觉设计已经在构图、颜色、摄影和文字方面完成了彻底的蜕变,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在艺术和商业上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作为电影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电影海报无论是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还是一类艺术作品,都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电影海报设计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要求设计师具备极强的专业技能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由于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只有立足本国实际,汲取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精髓,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改革自身,推陈出新,才能在中西方文化的思想碰撞中,做到完善自我,使我国的电影海报设计既能凸显出本民族文化特征,又能在世界电影海报之林中独领,方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2]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朱浩云.电影海报收藏与鉴赏[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

[4] 张笑非.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海报设计[J].电影文学,2007(08).

[5] 凌岚.论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民族化装饰语言特征[D].西安:西北大学,2007.

[6] 李多钰.[JP3]中国电影百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7] 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8.

[8] 索理,齐霞.论电影海报设计[J].装饰,2006(11).

文化海报论文篇10

摘 要:在设计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视觉现象非常突出。作为当今社会人与人交流载体的海报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向传统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海报设计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性”,这样,我们海报设计才能真正走“国际化”。

关键词:传统 民族文化 海报设计 本土化 国际化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图”作为信息载体的艺术,也是与传播相结合的设计艺术形式。其中海报便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充满信息与传达的交流载体,它往往可以不通过文字的阅读或提示,让人们一目了然地快速识别图形中所传达的内容和含义。德国设计大师皮尔·门德尔认为:“海报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而且更是一种美的语言,它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

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世界设计的大同之日就是它的末日到来之时。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时,不仅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无法实现,实际上也正在迈向衰败的道路。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当代设计语言有意义的东西。一个好的海报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我们要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也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们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一)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海报设计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再认识、再发掘。

1. 从艺术手法方面借鉴。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 ,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在海报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靳埭强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疏散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对于今天机械工具,电脑技术带来的表现手法单调划一的理性倾向,传统民族艺术表现手法对于现代手段与智灵手法的协调,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

2.从图像元素方面借鉴。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羊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海报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如韩秉华把冰裂纹(开片)结合汉字引用与“苏州印象”海报作为创意概念。开片纹图案窗格及“三点水”的笔法,组成“州”字的主体,并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牌匾中的“苏”字以展示苏州。背景衬以山水影波光和一叶小舟的照片,并以黑色和银色印刷,展现了中国艺术古朴淡雅的诗般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