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20:48:10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认证;问题;策略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食品长期短缺历史的结束,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由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贸易和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安全认证食品是我国今后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的方向,对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也是今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

1食品安全认证概述

安全认证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特定的环境中,按照特定方式生产、加工,达到一定安全卫生标准,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相应产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

安全认证食品的显著特征有:一是产地环境无污染。要求产地环境和周边环境中不能存在污染源,确保产地环境中大气、水和土壤的洁净;二是生产过程达到无公害化。生产过程中应用无公害的生产技术,控制、减少乃至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有效防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三是产品质量确保安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无污染;四是通过专门机构的认证。安全认证食品是通过专门机构认证,并获得相应产品使用标志的产品。无公害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初级层次,绿色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中级层次,有机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高级层次[1-2]。

国内安全认证食品发展经历了无公害食品发展阶段、绿色食品发展阶段。其中绿色食品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农垦系统启动基础建设,向全社会推进、加速发展,向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全面推进3个阶段。

2我国食品安全认证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央一级的安全认证食品管理工作由3个部门分别负责,其中,无公害食品的管理工作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绿色食品的管理由隶属于农业部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有机食品的管理工作主要由隶属于农业部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负责。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体制属于分块管理。

2.1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人为地将安全认证食品中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管理割裂开,导致安全认证食品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安全认证食品管理权限分属不同部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管理职能错位、缺位、越位和交叉分散现象。同时,由于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不完全相同,且它们之间是平级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不够,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

2.2认证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认证体系发展的时间较短,在认证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认证技术和能力、认证的普及程度以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认证体系不完整。目前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严重缺乏,缺少对申请认证的农业企业和农户在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申报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二是认证的客观公正性不足。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的认证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存在着联系,认证过程不能充分体现第三方认证的客观公正性[3];三是专业技术和人才不足,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体系建立的时间不长,对认证人员的培训不足,人员认证能力较差,难以建立我国专业化的安全认证食品认证队伍;四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国际合作能力不强。安全认证食品认证方式和认证标准与国际接轨程度差,认证的结果不能得到国际认可。

2.3市场准入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食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检验对象有限、检验项目单一;二是检测机构不健全、检测手段落后,对食品检测的专门机构很少,而且食品市场准入的检测手段简单;三是市场准入缺少有效的惩罚措施,问题食品的管理尚缺少必要的惩罚处理措施,问题食品的追根溯源比较困难。

2.4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标准,还没有形成全面科学的标准体系。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建设方面,对安全认证食品的各项质量指标难以全面、快速地检测。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方面,目前的安全认证食品认证体系是源头控制和末端控制,过程控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体系方面,对违反食品安全质量的行为没有彻底、坚决地惩处。质量安全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安全认证食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3完善食品安全认证的策略

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管理,仅依靠政府来解决安全认证食品管理上的问题困难非常大。需要从多个方面完善食品安全认证。

3.1优化管理体制

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我国应该实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政府管理层面上的协调统一,实施安全认证食品管理机构设置的三位一体,能够明确管理者的职能和相应的责任,减少冲突,提高管理效率。

3.2完善认证管理

建立统一、协调的认证认可体系,积极组建和完善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积极推进认证机构社会化改革,将认证机构改造成真正独立的第三方机构[4]。进一步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认证机构从事认证业务的审核与认可,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和审核。加强认证的国际合作和互认,争取认证结果相互承认,提高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的国际化水平。

3.3完善市场准入管理

完善食品市场准入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统一权威的安全认证食品标准体系,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质量的控制。提高市场准入检测水平,建立健全食品检测专业机构,并引进高技术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3.4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健全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同时必须有严格的执法保障。科学制订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减少标准执行时的交叉与重叠。加强贯标力度、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同时建立统一、协调和权威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

4参考文献

[1]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李正明,吕林,李秋.食品安全的开发与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2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可追溯系统 应用前景 企业战略选择

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定义是一种有效的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系统方法和手段,通过这一系统能对问题产品快速定位并准确隔离,最后实施快速召回,降低质量安全的风险,保护公众健康。本文从应用前景研究视角,探索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推广与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理论研究状

(一)国外理论研究状况

国外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较早,因此食品可追溯技术的理论也较为丰富,研究也较为全面。认知和支付意愿是影响该体系推广的重要原因,理论研究显示不同的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有概念的差异。社会最优供给的可追溯食品所额外增加的成本与生产者出于收益考虑所能够承担的额外成本间存在着差异。

(二)国内理论研究状况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也较少。国内很多学者也借鉴国外的研究方式,对国内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进行了研究。为了百姓饮食安全,国家积极鼓励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然而,我国食品可追溯开展较晚,普及面较窄,现在还处于初期摸索阶段,食品安全观念落后,生产规模小,技术兼容性差,操作成本高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限制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推广和建立。

二、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令人担忧,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食品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一)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在食品市场上,很多食品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不注重食品安全、无视消费者的健康,致使消费者对有害食品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购买行为。部分生产单位申报安全证书时,一般能较好地执行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但是在获得证书后,在利益驱使下,往往会生产低质量的产品。信息不对称,使得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进而占领整个市场。

(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内容比较单薄,无法满足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较为笼统,不具体明确,责任主体也不明确,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也不能应对新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消费者食品安全可追溯的态度

(一)食品安全性是影响消费者的主要因素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的饮食不再仅仅关注温饱问题,而更多的是安全健康问题。食品的价格不再是影响人们消费的主要因素,食品是否安全则是人们首要考虑的。

(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可以理解为消费者愿意为某种消费支付的资金,可追溯商品的价格会随着成本的上升而上涨,由此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食品可追溯系统为消费者提供生产地和加工流程等信息,监控食品生产过程与流向,成为食品供应链系统中各个主体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由此被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

四、企业战略选择

(一)食品安全问题对企业影响

食品企业的形象最主要的就是安全,一旦食品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会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很大的阴影,影响企业的销售量,品牌价值和股票的价格,甚至致使企业倒闭破产。

(二)食品企业建立追溯体系的理论依据

我们知道市场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信息不对称。在食品供应链中,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由于客观的原因必然有着信息不对称,这严重损害消费者和生产高质量食品企业的利益。食品安全可追溯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和品牌战略。

(三)企业的长远利益分析

(1)实现企业差异化战略。食品是生活必需品,弹性小、替代品多。因此,食品企业要想在食品行业长远发展,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基本要求,还要有着创意,有着自己特色,争取有利的竞争优势地位。因此,企业应用新的科技实现差异化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较好途径。可追溯体系能成功传递消费者所需的各种信息,满足消费者安全需要,实现产品特性、实现差异化。(2)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能力。近年来,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也在发生改变,正由量到质的飞跃。因此,食品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注重食品的安全问题。而食品可追溯体系正好符合这个质量控制的总体思路,它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食品万一发生安全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追溯到问题责任方,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和召回成本。(3)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食品可追溯体系为食品生产商、加工商、物流商和销售商等构建了一个信息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各个企业能了解到各个环节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单为消费者提供,也为食品企业提供了了解产品的渠道,各个厂商不但能清楚了解本环节的信息,还能清楚了解供应链上其他环节的信息,他们能更有计划的安排生产,生产更有市场的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产品库存,所以必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五、对政府建议

第一,支持建立个民间的食品安全基金,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支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一旦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基金就减少该企业的基金收益,减少的部分用于奖励给安全性好的食品企业。第二,使用有安全等级的企业标识,各类食品企业名字后面必须加上等级标识,由权威机构对国内的食品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等级评级,安全系数最高的企业定为A级,然后依次是B、C、D、E。该标识随着企业的安全性而改变,每年对食品企业做一次食品安全等级评估,若企业的产品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其安全等级会相应下降,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第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出现安全问题的企业严惩不贷。借鉴国外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应急处理机制、信用制度和信息制度,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加大处罚力度,明确责任主体,依法从重从严惩罚。

六、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相关政策的推出,我国国内食品安全发展要求,顺应国际发展潮流,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有着较好的前景。我们企业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也必须广泛的建立起信息可追溯体系。然后,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成本不断地下降,便宜且方便的追溯方式将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综合上述探讨,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能够为消费者、食品企业、国家带来很大效益,将会在食品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拥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为贵州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57038),部级,项目编号:贵大国创字(2013)002,项目负责人:裴伟康(1991―),男,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3

关键词 食物安全;食品系统;可持续;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06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9-0157-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9.026

在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和食物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食物安全问题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讨论粮食和食物问题时,在很多方面用“粮食安全”来代替“食物安全”。这种做法在食物匮乏的历史阶段,有利于突出核心问题,解决主要矛盾。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水平,而追求更高的营养需要。在新环境和新形势下,依然用“粮食安全”来代替“食物安全”可能导致观察分析问题过于简单化,使研究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继而误导政策方向。现在国际上有一种新兴理论,即食品系统理论可以为我们研究食物安全提供新的视角。这一理论是最近十几年在国外兴起的农业和食品经济的新兴理论,在我国还很少有学者关注,但在日韩已经形成了新的研究热潮。本文试图引入国外新兴的食品系统理论,在探讨其概念内涵和理论背景的基础上,剖析食品系统与食物安全的关系,影响食物安全的因素和研究视角,期望为我国研究食物安全提供新的思路。

1 食物安全研究现状

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食物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因此食物安全研究也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研究倾向:一是用“粮食安全”概念代替“食物安全”来研究食物问题;二是以粮食不安全为前提研究粮食供求平衡问题。以下分别就上述两种问题进行探讨。

1.1 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

国内多数研究在讨论食物和粮食保障问题时,普遍使用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粮食安全”概念作为讨论前提[14]。“粮食安全”是英文“Food Security”的译语,早期在引进“Food Security”概念时翻译而沿用至今。“FOOD”的含义是食物、食品,包含一切能够给人类提供营养的可食用物品,比粮食包括的范围更广;“粮食”的英文对应单词是“GRAIN”,包括谷物和薯类。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是:粮食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薯类、豆类及其他杂粮。按照FAO的统计规范,食物或食品的范围包括:谷物、淀粉块茎(木薯、马铃薯、甜薯、红薯等)、糖类、豆类、坚果、油料、蔬菜、水果、刺激物(咖啡、可可豆、茶)、调料、酒类、肉类、食用蛋白、动物脂肪、奶类、蛋类、鱼和海产品、其它水产品及其它,共18类。粮食只是这18类中的4类。可见粮食并非等同于食物或食品,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种译法并不准确。

“Food Security”概念引入中国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较低,主要的食物就是粮食,因此,将“food”替换为“粮食”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符合当时中国食物安全的实际需要。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食物消费水平下,由于食物匮乏,所有的食物几乎都处于短缺状态,解决好粮食短缺问题就基本解决了食物安全问题,因此这种概念的置换有其合理性。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升级和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粮食为主的食物消费局面逐步得以改变, 2007年粮食消费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至三成。在这种状况下,看不到食物变化的格局,仍然以传统思维方式来分析新问题、判断形势、提出政策建议,必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导致政策偏差 [5]。对此,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食物安全”、“食物供给安全”等用语,以适应更广泛的食物消费格局的变化和食物安全问题。由于这两个用语含义相同,而“食物安全”更为简洁,因此本文采用“食物安全”这一用法。

1.2 关于食物安全内涵的解释

FAO的多种研究报告中指出,“食物安全”是一个弹性概念,如果要使“食物安全”概念具有政策意义,需要恰当的界定。FAO以及《国际食物安全条约》、1974年世界食物大会发表的《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全球宣言》及该大会批准的《世界食物安全国际约定》、1996年世界食物安全首脑会议发表的《世界食物安全罗马宣言》等,都针对此进行了探讨。国际上关于“食物安全”的定义多达200多种,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5种:

(1)1974年世界食物大会。食物安全是“在任何时间,世界食物供给在维持基本食物消费的增长与抵御生产和价格的波动上的有效性。”

(2)1983年联合国食物与农业组织的修改定义。食物安全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

(3)1986年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银行《贫困与饥饿》报告中提出,食物安全是“在任何时间所有的人获得满足积极、健康生活的足够食物。”

(4)1996年世界食物峰会宣言。食物安全是“在个人、家庭、国家、地区、全球层次上,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无害、营养的食物,以满足他们积极、健康生活所需的食物需要与食物偏好。”

(5) 2001年联合国食物与农业组织。2001年联合国食物与农业组织在《食物不安全状况》报告中定义,“食物安全是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即在任何时间,所有的人从物质、社会、经济的途径获得足够、无害、营养的食物,以满足积极、健康生活所需的食物需要与食物偏好。”

综合上述五种定义,从食物安全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立足于解决饥饿问题的基本食物消费保障观;另一类是不仅要保障基本食物消费,而且要保障较高水平的食物消费需求。从时间上来看,食物安全的概念是在动态变化的,从最初的基本食物保障观念向更高水平的食物保障观念转变,反映了国际上在不同的食物营养条件下对食物安全的认识也在随之变化。

在我国长期以来前一种观念较为普遍,然而近年来也有部分研究已经开始对过去进行反思,认为只研究粮食问题已不符合现实状况 [6-7]。尽管粮食在食物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并可以通过转化替代一些其他食物,但是实际上粮食替代其他食物是有限的;反过来看,其他食物也可以替代粮食,往往在满足基本生存条件后更是如此。实际上,就现代消费而言,通过粮食转化生产其他食物的程度越高,特别是肉蛋奶,恰恰不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而是为了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营养需要。作者认为应该根据现实的居民饮食消费需要,把粮食、肉禽、蔬菜、蛋奶、水产品等在内的各种食物及其加工品都囊括其中,只有满足居民所需要的所有食物的安全才是高水平的食物安全保障 [5,8]。

1.3 基于供求平衡的粮食安全研究

一直以来,由于将“粮食安全”和“Food Security”视为同一概念的中英文表述,所以,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这些成果多是从供求平衡的角度研究粮食的供给安全问题 [9-11],且多数研究结论显示,现阶段在口粮上中国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而主要问题在饲料粮上。就此有学者提出“二维空间”论,认为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充分利用好“二维空间”,即粮食的国内自给与粮食贸易。但是,粮食供求平衡与食物安全是不同范畴的概念,粮食供求平衡问题是指生产供给(包括国产和进口)与国民的消费需求是否相适应;所谓食物安全问题,应当是指能否保障国民的基本食物消费。供求平衡只关注生产和需求,而保障食物安全需要关注更多的问题。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五环节”说和“大粮食”概念等。“五环节”指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定向补贴[2];“大粮食”概念认为要从粮食经济运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上看粮食安全[4]。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的食物安全研究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集中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贫困和饥饿问题为前提,目的是保证居民的基本食物需要;二是重视粮食的供给安全问题,把供需平衡作为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方法,关注生产和需求。过去几十年这些研究方法在粮食安全研究与政策制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部分学者已经认识到过去的方法已经逐渐失去了有效性,而逐渐被新的观点所取代。首先,把“粮食安全”等同于食物安全,虽然在以谷物等粮食为主要食物的消费阶段这种研究方法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饮食消费需求的变化,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食物安全应该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向满足更高的营养需要转变。其次、基于供需平衡来研究粮食安全问题时往往只关注生产和需求,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生产与消费需求之间介入了更多的环节,而保障食物安全除了要关注生产和需求以外,还需要关注加工、流通和分配等更多的问题。

现阶段多数研究还只是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对食物安全进行了零散的分析,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持和整体思维。本文引入国外新兴的食品系统理论,为食物安全研究提供了更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新的食物安全理念。

2 食品系统的概念及内涵

“食品系统”是 “Food System”一词的直译,也有人翻译成“食物系统”或“食物体系”,但是由于最早介绍这一概念的文献使用的是“食品系统”,因此本文采用“食品系统”。这一用语来自于英美农业经济学界,由安玉发等人[12]介绍至我国。从文献来看,这一用语早期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B.W. Marion[13]等人提出,而后EC委员会的研究报告 “Prospects for the European Food System”[14]中首次进行了概念界定:“食品系统包括食物链” (Food Chain),食物链是指“农民―食品加工业者―食品零售业者―消费者”的连锁”,而“食品系统不仅包括食物链,而且还包括农业资料与设备提供商、食品加工设备供应商等”。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引进了这一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高桥[15]认为“食品系统是把农林水产业、食品制造业、食品批发业、食品零售业、餐饮业和食品消费作为一个整体,从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入手进行系统化研究的一个体系。”它的范畴包括“上游”的农林水产业、“中游”的食品制造业与批发业、“下游”的食品零售业与餐饮业以及作为“湖”的最终消费者,并包括将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制度、措施和技术创新在内的系统。”

其构成要素又分为两个层次,直接的和间接的。农林水产业、食品制造业、食品批发业、食品零售业、餐饮业和食品消费等为直接要素,即直接参与食品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主体。此外,从更加宏观的视角,食品系统的构成要素还包括各种相关制度、措施等政策主体,为农业提供融资的金融主体,和提供饲料、肥料、农药、种子等生产原材料的农业资料产业等。此外,高桥等人认为食品加工、流通和零售的关联产业,如食品包装业、食品印刷业、广告咨询业、自动贩卖机供应商等主体,通过技术创新也会间接地影响食品系统的运行 [15-17](见图1)。

上述构成要素通过各种关系相互关联,形成了食品系统,因此要素间关系也是食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关系的调节形式来区分要素间关系可分为内部组织关系、中间组织关系和市场交易关系,高桥等人称之为“主体间关系”。内部组织关系通过组织内部决策机构行使权力进行管理;市场交易关系是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来调节。而中间组织关系则介于内外部之间的组织形式,如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技术合作、战略联盟等是近年在食品系统领域逐渐增加的合作形式,也是食品系统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

3 食品系统理论与食物安全

3.1 核心立论

在食品系统理论创建初期,学者们之间形成了两种主要的论点,国家食物安全论和消费者论。

前者以高桥[15]为代表,认为食品系统理论应该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构筑和谐的食品系统(各主体的协调配合),以及在资源与环境问题背景下的食品系统的变革问题”为研究目的。生源寺[17]代表了后者就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从“FOOD”一词就可以看出“食品系统”本身就是以消费者的视角为重心的,因此 “食品系统研究应该是为了实现人们更加富裕的饮食生活”而服务。作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只是范畴不同,保证国家的食物安全也是为了满足国民(消费者)的食物需要,只是前者更加侧重于整体,而后者侧重的是个体,前者提出的是国家的食物安全,后者提出的是个人的食物安全。

3.2 可持续的食物安全观

受资源的有限性和农业生产中的收入递减原则的制约,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必须改变过去一味向农业求保障的做法,可持续的食物安全保障才是长远的食物安全解决办法。此外,随着饮食消费的升级,便利化、营养化、丰富化、效率化等饮食需求的增加,使食物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因此必须注意越来越严重的由食品系统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问题。基于食品系统理论,高桥[18]提出了一种可持续的食物安全理论,动脉与静脉理论。他认为食品系统对于国家或地区就像人的血液系统,布满全身,为人类活动提供充足的养分。血液在肺部与吸入的氧气混合,再由心脏经过动脉和毛细血管输送到全身,这一过程就相当于食物由生产、加工、流通,最后被消费的过程,称之为“动脉流”。而氧气在身体末端被消费变成能量,同时血液也会把这一过程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吸收,再由静脉经肾脏、肝脏和肺净化,然后再次被输送到全身,这一过程相当于把食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过程,称之为“静脉流”。

过去人们关注的多是动脉流,实际上只有动脉流是不够的,如果没有静脉流则各个器官就会生病,无法持久工作。也就是只有动脉和静脉同时正常运行,血液才能循环起来,身体才会持续的得到活动所需要的足够能量。因此,只有食品系统上的各个主体协调配合,通过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同时还要注意越来越严重的由食品系统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食物安全。

3.3 影响因素

影响食品系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18-20]:①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饮食需求的变化对食品系统和其构成要素的影响。消费者的饮食需求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家庭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饥饿的时代、温饱的时代和超饱食的时代,饮食需求从量到质,再到追求多样性、便利性和时尚性;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也带来家庭的小规模化、食化和饮食的外部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带来餐饮业、食品制造业或其他新的产业的发展,进而对食品系统整体产生影响。②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中的技术创新是改变食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十几年来冷藏、包装、保鲜、加工、信息等技术的进步给食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食品系统,而且也改变了消费者的饮食生活。如冷藏和保鲜技术的进步使运输实现全程冷链,弥补了远程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距离和时间距离,使消费者全年都能获得丰富而新鲜的食品供应。③企业的商业行为。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战略联盟的案例在食品产业也越来越多,如产销联盟、研发联盟以及垂直一体化等。这种企业间联盟不仅限于产业内,还有很多纵向的跨产业的合作。探究企业间合作中食品企业的商业行为与权力关系的变化,以及对农业生产者的影响尤其重要。④政府的制度与政策。在食品系统的运行中政府的制度与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农业保护与扶持、食品安全以及农产品贸易等各方面的制度与法规直接影响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会通过主体间的关联性间接的影响到食品系统上的其他产业。

3.4 研究视角

对于研究视角高桥[15]认为应该把食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从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入手进行系统化研究”。这一主张主要来自于对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反思,农业经济学是从农业的视角去考虑供需平衡问题,具有生产导向;而且研究问题时容易限定于某一产业内,而忽视与其他外部要素的关联性。食品系统是由处于不同产业的多个主体构成,这些主体在经营与决策层面具有独立性,同时又相互关联,通过市场交易,合作、联盟等各种中间组织形式或内部组织联系在一起,呈现出多层次性、各要素之间的独立性、相互关联性的系统特征。而这种系统特征直接蕴含了不稳定性的存在,任何一个主体的变化都会通过其关联性对其他主体,以至于对系统整体产生影响。因此,食品系统理论非常关注主体间关系对系统绩效,即食物安全,的影响。此外,生源寺[17]等提出研究农业和食品问题还应该注意“以消费为起点”。即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是食品系统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视角。

综合高桥和生源寺的观点,食品系统理论的研究视角是将各个经济主体联结而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从主体间关系入手来进行系统化研究。

4 新的食物安全理念及在我国的应用

食品系统理论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的食物安全理念,符合我国未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导向和实际需要。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一系列文件,“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从“大生产、大消费、大浪费”的粗放的资源消耗型增长方式转变为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的国策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此背景下,改变现有的只重生产和供给的食物安全观,建立可持续的新的食物安全理念是现实和必要的,新的食物安全理念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4.1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

食物安全的内涵需要根据实际的消费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食物安全需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食物安全的具体问题也存在很大差别。对于仍处于贫困线边缘,解决饥饿问题为主要需求的时期,从国家层面上获得足够多的粮食成为首要目标;而对于经济发达,均衡营养为主要需求的时期,确保每个公民获得足够、安全、富有营养和满足需求偏好的食物成为食物安全需要考虑的重点。

我国正处于这两种情况之间,解决了贫困问题向发达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但是公民的营养和健康意识已经足够强烈,当市场出现某种常用甚至非常用食品的价格快速上涨时,消费者对这一食品的可及性(可获得程度)降低,即会引起恐慌心理,导致对食物安全的不安感的放大,如近年的绿豆、大蒜和姜等。因此,在我国已不能用国家层面的粮食产量和需求量来衡量食物安全,有必要从消费需求的视角,以确保常用食品的供给安全为基础,并兼顾一些非常用食品来考察食物安全水平。

4.2 食物安全的内涵和范畴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进入饱食阶段以后,食物安全应该以满足人们更加丰富的饮食需要和需求偏好为目标,确保每个公民在时间、空间、经济上无障碍的,获得足够、安全、富有营养的食物。在家庭直接消费的生鲜农产品当中,谷物等粮食虽然在饮食中仍占有主要位置,但是其重要性在迅速下降,而肉蛋奶蔬和水产品等副食品需求不断增加。此外,加工食品和外出餐饮的需求则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继续扩大。这其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食物供给和食物安全保障。因此,只有把研究视角放开,才能看清食物安全问题的全貌,更好的协调和解决好现代的食物安全问题。

根据食品系统理论,我们可以把参与食物安全保障的主体分为两个层次,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保障主体包括农林水产业、食品制造业、食品批发业、食品零售业、餐饮业和食品消费;间接的主体包括政策主体、金融主体、农业资料供给主体。

食品系统理论认为各个经济主体相互关联,任何部分的变动都会通过其关联性对食品系统的整体绩效,即食物安全,产生影响。

4.3 可持续的食物安全观

食品系统的研究者们运用动脉和静脉理论提出了可持续的食物安全观。把食物由生产、加工、流通,最后被消费的过程,称之为“动脉流”;把这一过程中个各环节所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过程,称之为“静脉流”。只有动脉和静脉同时正常运行,血液才能循环起来,人类才会持续的得到活动所需要的足够能量。因此,只有食品系统上的各个主体协调配合,通过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同时还要注意越来越严重的由食品系统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食物安全。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 1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准的1/4。我国由于土地、水等农业资源的脆弱性,食物供给的持续扩大是难以为继的,因此,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可持续的食物安全观,系统全面的分析食物安全问题,制定可持续的食物安全战略,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推进。可持续的食物安全战略除了要在农业生产中减少资源的投入外,还需要提高食品系统中间阶段的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以及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增加可使用的资源量。我国不仅需要考虑在农业生产阶段注意引进绿色、节能节水技术,减少资源的投入,还需要把减少加工、流通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到足够的高度加以重视。可通过诱导性政策促进企业引进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创新,减少浪费,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食品企业的废弃物排放,以及激励企业把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的行为。此外,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教育并强化公民对食物资源的节约意识,减少浪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丁声俊. 居安思危,确保国家食物安全[J].调研世界, 2004, (1):5-7. [Ding Shengjun. In Prosperity, Think of Adversity,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of Our Country[J]. 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 2004, (1): 5-7.]

[2]陈锡文.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尚未很好解决[J]. 粮食问题研究, 2004, (3): 23. [Chen Xiwen. Food Security Problems Have Not Yet Solved in China [J]. Grain Issues Approach, 2004, (3): 23.]

[3]黄季. 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J].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10): 4-10. [Huang Jikun. Chinese Food Security Problems[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4, (10): 4-10.]

[4]曾福生,匡远配. 粮食安全的体制与政策研究综述[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 (2):28-30. [Zeng Fusheng, Kuang Yuanpei. A Review of Food Security System and Policy[J]. Grai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05, (2):28-30.]

[5]肖俊彦. “粮食安全”还是“食物安全”――兼评中国食物安全问题[R].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部资料, 2004, 12, 195: 1-23. [Xiao Junyan. “Grain Security”or“Food Security”:Chinese Food Security Problems[R].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2004, 12, 195: 1-23.]

[6]吕开宇,任爱胜,杨小琼. 食物消费升级视角下的粮食安全内涵[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23(3): 338-346. [Lv Kaiyu, Ren Aisheng, Yang Xiaoqiong. Food Security Implications in Food Consumption Perspective[J]. Syste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uture, 2007, 23(3): 338-346.]

[7]蔡文著.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述评[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9, (3): 1-3.[Cai Wenzhu. A Review of Chinese Food Security Problems[2]. Cereal & Feed Industry, 2009, (3): 1-3.]

[8],谭向勇,王玉斌. 从食物保障状况看中国当前粮食安全[J].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4-10. [Li Peng, Tan Xiangyong, Wang Yubin. A Discussion about Chinese Food Security from Food Safeguard Situation[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5: 4-10.]

[9]马九杰. 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 2001, (1): 155-163. [Ma Jiujie. Food Security Measures and Index System Research [J]. Management World, 2001, (1): 155-163.]

[10]韩俊.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供求形势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 2004, (2): 11-12. [Han Ju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Food Security[J].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04, (2): 11-12.]

[11]周慧秋. 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的各项指标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6(5):6-10. [Zhou Huiqiu. Indicators of Chinese Food Security Analysis[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8, 6(5): 6-10.]

[12]安玉发,齐藤修.食品系统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An Yufa, Saito Osamu. Food System Research[M] Beijing: Chinese Agriculture Publishing, 2005. ]

[13]Marion B W.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U.S. Food System[M]. Lanham:Lexington Books, 1986.

[14]Traill B. Prospects for the European Food System[M]. Barking, Essex: 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1989.

[15]高桥正郎.フドシステム学の世界[M]. 东京:农林统计协会,1997: 3-29. [Takahashi Masarou. The World of Food System Study-The Paradigm of Food and Food Supply[M]. Tokyo: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tatistics,1997: 3-29.]

[16]齐藤修.食品との提携条件フドシステムの新方向[M]. 东京:农林统计协会, 2001.[Saito Osamu. Cooperation Conditions of Food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A New Direction of Food System[M]. Tokyo: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tatistics, 2001.]

[17]生源寺真一.フドシステムアプロチとは何か[J]. 日本生活协同组合研究, 2002, (1): 5-18. [Syougenji Shinichi. What Is Food System Approach[J].Japanese Cooperative Research,2002, (1): 5-18.]

[18]高桥正郎.フドシステムと食品流通[M]. 东京:农林统计协会,2002: 88-95. [Takahashi Masarou. Food System and Food Marketing [M]. Tokyo: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tatistics,2002: 88-95.]

[19]生源寺真一.フドシステムをめぐる政策:フドシステムと政策理[J].フドシステム研究, 2001, 8(1): 2-22. [Syougenji Shinichi. Industrial Policies about Food System: Food System and Policy Theories [J]. Food System Research, 2001, 8(1): 2-22.]

[20]齐藤修.フドシステムをめぐると企行[M]//高桥正郎.フドシステム学の理と体系.东京: 农林统计协会, 2002: 116-132. [Saito Osamu.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Business Behaviors in Food System[M]// Takahashi Masarou. Theory and Systems of Food System Studies. Tokyo: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tatistics, 2002: 116-312.]

Food Security:An Approach Based on Food System Theory

ZHANG Qiuliu

(Graduate Universit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China)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幸福感;正相关;乘数效应;蝴蝶效应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133-04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幸福。然而,幸福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与人们所处境况的变化密切相关,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如果纵向比较,一个人的境况在变好,那么他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如果横向比较,一个人的境况好于周边的多数人,那么他的幸福感也会增加。反之,亦然。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调查表明,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幸福感是如何影响的?通过何种机理来传导幸福感的变化?本文将作以下阐述与分析。

1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属于民生问题。近10a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尤其以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染剂为代表的几起特大食品安全案件的发生,普遍引起国人的担忧,以致洋奶粉在国内热销,甚至有人跨国(跨境)采购洋奶粉。

2004年以来,我国正规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总体呈现出增加趋势(见图1)。其中,2005年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报道数量由2004年的56例骤增至435例,至此以后便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11年又突增至713例。从结构上看,食品安全事件涉及到粮食、蔬果、肉制品、乳制品和副食品等几乎所有的食品种类,严重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其中,粮食类安全事件123例,蔬果类安全事件73例,肉制品类安全事件138例,乳制品类安全事件173例,副食品类安全事件89例。

概括起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如下3个特征: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饮料、南北干货、奶制品、炒货等;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扩展到食品内部的残留危害,不仅有害菌落总数而且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严重超标;三是问题食品生产的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隐蔽,以致现有的食品检测技术难以有效甄别或合理界定。

2 源自食品安全的幸福感

幸福是一种基于人内心体验的感觉。人类对幸福感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2 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曾经将幸福与智慧联系在一起[1],而伊壁鸠鲁则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2]。至当代,幸福感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心理学领域,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即基于快乐论哲学的主观幸福感与基于现实论哲学的心理幸福感[3]。前者侧重于研究感官上的快乐,后者则强调精神上的快乐。从感官上来讲,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多与人们的生理需求联系紧密,如收入水平能够影响人们的幸福感,是因为它直接决定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类似的因素还有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安全状况等。从精神上来讲,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则多与人们的心理需求有关,如社会地位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是否能实现其人生价值,而人际关系也能通过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而影响幸福感。

现有的研究清晰地揭示了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区分。比如,居民的住房条件(H)、居住环境(E)、收入水平(I)、社会地位(S)、食品安全(F)、人际关系(R)等等都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可以构建幸福函数(W)。

W=f(H,E,I,S,F,R)

本文专注于食品安全对居民幸福感的研究。于是,假定其他不变,仅讨论食品安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事实上,食品本身用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食品安全则涉及人们的心理需求。从生理需求上来说,食品是人们日常的必需品,直接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从心理需求上来说,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给人们带来稳定的心理状况,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则无疑会使人们的负面情绪高涨。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满足状况共同构成生活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幸福就是对生活的高度满意。因此,食品安全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影响着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满意状况――生活满意度,最终影响居民幸福感。不难理解,Diener把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4]。

显然,食品安全与居民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即食品越安全,居民幸福感越高;食品越不安全,居民幸福感越低。进一步研究分析,居民幸福感具有边际递增的特征,即随着食品安全程度的提高,居民从食品安全中获得的幸福增量上升。反过来看,一旦爆发食品安全事件,居民经常消费的食品变得不再安全,那么居民幸福感就会加速下降。

3 食品安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理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越来越追求幸福长寿。很明显,食品是人们健康长寿的第一要素。当食品出现安全问题时,人们普遍会对自身的健康感到担忧甚至恐慌,从而降低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进而导致居民幸福感下降。因此,食品安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理可以归纳为这样的逻辑链:食品安全健康担忧满意度下降幸福感降低。当若干居民个体的幸福感降低时,社会整体的幸福感则也会随之降低。

从单个居民的角度看,幸福感的变化并非简单而单向,而是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即居民幸福感的变化远大于食品安全程度的变化。当食品出现安全问题时,居民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恐惧感被放大,幸福感会加速下降。尤其是当多个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时,其叠加影响的结果,使居民幸福感下降更快。

从居民群体的角度看,幸福感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蝴蝶效应”,即居民个体幸福感的变化会对其他居民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在群体中出现连锁反应。当某居民在短时间内因食品安全问题幸福感快速下降时,其感受也会通过其社会关系网络传递给其他居民,导致其他若干居民的幸福感不同程度地下降。

4 案例剖析

4.1 案例内分析 2013年5月18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检测结果,其中米及米制品近45%镉超标。该信息不久,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一热点新闻,社会各界就此对“碗里的安全”展开了广泛的热烈讨论。继广州市相关部门查出并公布这一信息后,广东省其它地区(如佛山市、中山市和清远市等)以及其他省份(如湖南、江西和广西等)也相继查出大米镉超标的问题。由于该问题最先在广东发现,因此人们将此次事件称之为广东“镉大米事件”。

众所周知,大米是全世界范围内人们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尤其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几乎是唯一的主食。人们可以在缺少某些副食的情况下而正常生活,却很难在没有主食或主食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生存。在质性研究中,根据George和Bennett的观点,案例内分析的方法是用来“认定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中介性原因过程(intervening causal process)――原因链或原因机制”[5]。也就是说,在案例中寻找中介性因素是理论验证的关键过程。在理论假设中,逻辑上的中介性因素是生活满意度,因为生活满意度是连接食品安全和居民幸福感的中间因素。然而在本案例中,生活满意度并不是最终的中介性因素,而应当将这一逻辑上的中介性因素与现实表象上的中介性因素――“大米镉超标”区分开。也就是说,“大米镉超标”作为一项现实中的食品安全事件,它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这一过程在逻辑上的对应正是上文的理论假设。“大米镉超标”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联系,在于大米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作为主食的大米都不安全了,人们对生活自然不会满意。

“大米镉超标”是案例内的核心信息,也是能够验证理论假设的最重要证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来源于案例内的证据,如媒体的大量报道以及官方机构的检测与说明等。根据常识,媒体几乎不会对公众不关心或不涉及公众利益的事件进行报道。对于此次“镉大米”事件,国内媒体的争相报道可以反映出事件的重要性:大米出了问题,公众日常生活受到威胁。而官方机构出于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目的,也只会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进行关注:生活必备品大米自然是被检测的对象之一。当然,这些证据从根本上来讲也是“大米镉超标”这一主要证据的分支,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

4.2 跨案例分析 为了在不同事件中验证理论假设的成立,以增加结果的可信度,本文选取质性研究中早期运用广泛的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求同法和求异法来进行跨案例分析。本文择取上文中的“镉大米”事件作为“案例一”,以及另外两个食品安全事件分别作为“案例二”和“案例三”,并虚拟一项现实中不存在的事件(该事件符合人们的常识)作为辅助案例,由此展开分析。

(1)案例二:2012年9月,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年广东省配制酒等23类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抽检情况通报》,其中,奇康饮用水由于菌落总数严重超标被列入检验不合格名单。该消息的在长期购买奇康饮用水的消费者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就此提出抗议,并表示不再购买此类饮用水。

(2)案例三:2012年6月,“南都网”和《南方都市报》报道了有关广东省佛山市肉联厂炮制工业盐猪血的新闻。根据新闻报道,有市民举报佛山市肉联厂往猪血中添加工业盐后,《南方都市报》记者前往当地进行暗访,后将事实曝光,在消费者中引起巨大轰动。工业盐作为一种致癌的化学添加剂,加入人们日常食用菜品之一的猪血,无疑会给人们带来恐慌。尤其对于佛山市居民来说,近在眼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让他们提心吊胆,对食物购买慎之又慎。

(3)辅助案例:2012年6月,“南都网”和《南方都市报》报道了近期记者随机暗访广东省内各大食品加工厂的情况。报道显示,广东省内某些地区食品加工厂所生产的食品存在安全问题,但这些被曝光有问题的食品加工厂所在地区不包括佛山市。虽然不能排除有安全问题的外来食品进入佛山市销售的可能性,但对于佛山市居民来说,本次报道佛山市没有问题,至少能让他们在短期内感觉身边的食品是相对安全的,由此也能让他们在一定时期内继续过着相对而言平静的日常生活。

根据求同法的推理逻辑,在表1的3项案例中,先行(或后行)情况只有“致害物”都是食品这一项是相同的,且居民反应都相同,那么“致害物为食品”即是其原因。从表1中可以观察到,这些食品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常用的,因此可以说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直接和居民生活满意度挂钩――生活满意度基于日常生活。由此,前述理论假设得以验证。

欲用求异法进行跨案例分析,则须选取研究案例三以及辅助案例,对其主要特征进行整理,具体见表2。

根据求异法的推理逻辑,在表2的两项案例中,先行(或后行)情况只有“致害物”这一项是不同的,且居民反应在不同案例中表现不同,那么“致害物为食品”即是研究案例3中居民反应的原因。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品,人们很可能将猪血作为餐桌上的菜肴。此类常见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则会影响到居民生活满意度。由此,前述理论假设得以验证。

5 结论与讨论

我们在对“食品安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如果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存在技术上的难度,如变量难以确定、测量指标难以统一和存在数据偏差等。因此本文采用了比较政治学对于小样本研究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两种模式对假设进行验证。其中,案例内分析是在单一案例的众多特征中进行证据搜集,跨案例分析则运用了求同法和求异法,对多个案例的众多特征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无论是理论演绎还是案例实证,都可以得出结论:食品安全与居民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有边际递增的特征。食品安全事件引起居民健康担忧,从而影响生活满意度,进而降低居民幸福感。当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乘数效应会放大这一过程,加速居民幸福感下降;蝴蝶效应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社会幸福感整体下降。

从食品安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可以看出其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力,但它不仅仅是影响居民幸福感这么简单。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提供的报告,在美国每年有7 600万例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其中需要入院接受治疗的有32.5万人,死亡的有5 000人,而这些数字在发展中国家更高。人们可以因为各种因素而感到不幸福,幸福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种心理体验。当人们因食品安全问题而失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时,幸福这种心理体验自然显得虚无缥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关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关乎民族的发展与延续。

鉴于此,保证食品安全应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际行动中,除了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外,政府还应协同所有社会成员一起参与食品安全的维护工作。共同参与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效果,更能够让公众在监督和评价食品安全状况的过程中体验到身为社会一员而应有的权利与义务。食品安全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评价,因此社会整体幸福感也最终依赖于公民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67-368.

[3]任志洪,叶一舵.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58-164..

[4]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 (3):542-570.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181);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常伟(1982-),男,山东泗水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经济;顾海英(1956-),女,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政策。

摘要:基于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应用委托理论,在介绍传统引致食品生产厂商选择高努力水平生产的价格激励机制基础上,引入监管者介入条件,探讨了激励监管者选择期望监管频度的内在机理,最后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解释。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对选择变量的设定,激励食品安全行为主体按最佳的期望行为进行决策,进而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关键词: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24;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8-0065-04

一、引 言

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折射出我国食品产业自身及监管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作为信任品,食品在被消费过程中甚至消费过后,消费者很难对其质量及安全性做出合理的评判,加之信息缺失的消费者市场势力非常有限,因此,各国政府普遍将食品安全监管纳入政府的职能之中。我国政府近年也加大了对食品行业整顿及食品安全规制的力度,特别是出台了新《食品安全法》,建立了高级别食品安全委员会等,但现实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仍须进一步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鉴于我国食品产业的复杂性、监管资源的有限性,加之食品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仅仅依靠行政监管或许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更需要从机制设计上强化对食品安全行为主体的有效激励。

当前,基于经济学视角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与行为、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市场的影响、食品安全规制的评估、生产者关于食品安全的行为与战略等领域[1],国内的研究起步相对晚一些,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2],农产品、食品的标准化需求[3],食品安全的政府管制[4]等方面。在对食品安全的经济学研究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很重要的前定条件,很多研究都是基于此而展开,如Weiss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生产者及购买者市场行为的影响[5],Golan分析了标签在克服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6]等。委托理论作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方法之一,近年来也被引入到食品安全研究中,如Andrew Starbird以购买者作为委托人,生产者作为人,分析了抽检及其他变量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1],Hirschauer和Musshoff建立了委托模型,分别从短期、中期和长期分析了相关变量对粮食生产者行为及粮食质量安全的影响[7],Resende-Filho和Brian基于委托理论,分析了可追溯技术对牛肉饲养者行为的影响,并评估了可追溯系统的经济价值[8]。从我国目前的研究来看,基于信息不对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虽然已开始出现,但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基于委托理论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国外研究中已出现的,在消费者与食品生产厂商两方交易的情况下,促使生产厂商按高努力水平生产的激励相容价格条件;其次,根据我国实际监管环境,考虑监管者介入的条件下,分析引致监管者选择合理监管密度的内在机理;最后,作为一个理论应用的政策案例,对网格化监管模式的机理进行了一定的说明。

二、传统基于消费者支付的激励机制分析

(一)基本委托模型

按照Andrew Starbird(2005)及 Hirschauer、Musshoff(2006)的研究,在食品交易过程中引入委托模型对食品生产厂商的行为进行分析。在此模型中,把食品消费者视为委托人,把食品生产者视为人,消费者通过选择购买价格来激励生产者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为研究的便利,假设努力程度可分为两种,分别为高努力水平e1和低努力水平e0。产品的状态分为安全和不安全两种状态,π(e1)代表食品厂商在高努力水平生产下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π(e0)为食品厂商在低努力水平生产下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一个合理的假设为π(e0)>π(e1),即厂商高努力水平生产的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更低。由于监管资源的有限性,产品是否被监管者查验具有随机性,假设产品被查验的概率为g(s),并且如果产品是不安全的,查验出的概率为100%,因此,厂商按一定努力水平生产时,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并被查验出的概率为F(e,s)=π(e)g(s),而1-F(e,s)则为监管过程中食品没被发现有安全问题的概率。假设消费者的诉求为使食品生产企业按高努力水平进行食品生产,基本的委托模型如下:

(3)

其中,d为不安全食品在监管过程中被查验出时对食品生产厂商的处罚,V为食品厂商的保留效用,c(ei)为在努力程度为ei的情况下食品厂商的生产成本。食品厂商在监管过程中因产品安全问题而被查处时,其效用损失不仅包括生产食品所必须的成本,而且还要接受处罚,此时厂商的效用为V(-d-c(ei)),当食品没有安全问题或是没有被监管者查验出时,食品厂商的收益为消费者支付的食品价格减去食品的生产成本,此时厂商的效用为 V(p-c(e))。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目标为最大化效用U。

(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激励相容条件的实现

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实际上消费者可以通过相应支付选择食品生产厂商的努力水平,此时只要有式(2)的约束就可以保证生产者参与交易,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要想激励生产者按高努力水平生产以提供高食品安全的概率,还需要有激励相容约束条件(3),即对于生产者来说,以高努力水平进行食品生产的期望收益要大于以低努力水平进行食品生产的期望收益。此时消费者效用最优化问题转化为:

(8)

p'即为保证厂商参与交易的最低价格,当消费者提供价格大于p'时,生产者的效用大于保留效用,其将具有参与交易的激励,价格小于p'时,生产者将退出交易。

当信息不对称时,为保证生产者按高努力的生产水平生产,还必然满足激励相容条件(3),由库恩-塔克条件,假设内点解存在,λ≠0,β≠0,当式(5)、式(6)、式(7)同时为0时,实现最优解。假设厂商效用函数为拟线性,即V(p-c)=V(p)-V(c),由激励相容条件(9)

p″是激励相容的最低价格,即保证食品生产厂商按高努力水平生产食品的最低支付价格。当消费者所提供的价格低于此价格时,食品生产厂商将没有动力依照高努力水平进行生产。由于增加了激励相容约束,可以证明p″≥p′,造成食品生产厂商按高努力水平进行生产的激励价格要高于激励其参与交易的价格。将F(e,s)=π(e)g(s)代入式(9),得:

(10)

由式(10)可以看出,使食品生产厂商按高努力水平进行生产的最低支付主要受g(s)、π(e0)/π(e1)、c(e1)-c(e0)和d的影响。即监管密度越大,努力水平对食品安全发生的概率有较大影响,食品生产厂商不同努力水平生产成本差异较小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有较高的惩罚力度,都将降低实现激励相容的最低支付,即对消费者来说越容易通过价格激励保证食品安全,具体见表1。

三、基于监管者监管密度选择的激励机制

两方参与条件下基于价格支付的食品安全激励机理在国外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讨论,甚至考虑的变量更加复杂[1],但现实中,消费者往往是价格的接受者,对具体食品进行差别定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政府层面来看,可行手段便是通过控制影响生产者决策的其他变量来促使其按高努力水平进行食品生产,以保障食品安全。在此选择监管密度作为控制变量,从监管者行为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保障食品安全的监管密度约束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为激励食品生产厂商按高努力水平进行食品生产,必须满足激励相容条件(3),将F(e,s)=π(e)g(s)代入,得:

(11)

g(s')即为保证食品生产厂商按高努力水平进行食品生产,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最低监管密度。当g(s)≥g(s') 时,理性的厂商会按高努力水平进行食品生产,食品安全问题得以有效控制,当g(s)

(二)基于监管者效用最大化的监管机制设计

式(11)给出了保证食品厂商按高努力水平进行生产的最低监管密度,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达到这一监管密度要求,但考虑到监管执行者也是理性人,其监管的频度及精度必定影响其效用水平,前文假设监管的精确性为100%,现实中,如采用行政强制监管频度来提升监管密度,监管者基于效用最大化,监管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某种“偷懒”行为,从而导致监管的精度难以达到100%,并且政府对这种“偷懒”行为的监督又常常是非常困难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地区虽然具有高频度的监管行为,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的原因。经济学主张通过机制设计,激励行为人按既定方式进行决策,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监管激励机制,使监管者形成监管的内在激励。基于监管者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基本模型如下:

(14)

其中,r为在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监管者的收益,α为潜在不安全食品曝光(例如被举报)的随机函数,其形式假设满足式(14),主要受到潜在不安全食品量的决定,由于食品安全受到g(s)、π(e0)/π(e1)、c1-c0和d的影响,因此α也会间接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另外α还与公众食品安全监督意识水平k有关,z(v)为食品安全责任的明确性,即第i个监管者承担某一具体食品安全事件责任的概率,为责任追究机制v的函数,m(g)为监管密度对监管者效用函数的影响。总体来看,食品安全问题的暴发率对监管者的效用有负影响(如降薪、行政处分,甚至承担法律责任),而监管密度一方面通过影响食品安全的暴发率对监管者形成间接的正效用,另一方面又由于劳动、时间与精力的付出而对监管者形成直接的负效用。另外,监管密度还受到保障食品安全最低监管密度g(s')的约束,即满足式(13)。监管者的目标便是在式(13)的约束下,通过选择充分监管精度下(而不是“愉懒”的监管行为)的监管密度,以确保自身效用最大化。上述问题可转化为在式(13)约束下求解式(12),即选择g(s)最大化W。不失一般地,假设监管者效用函数为凹函数,并且由于α为g(s)的减函数,则求解式(12)解的一阶条件为:

(16)

由于W,α,m的函数形式未知,因此不能得出显示解,但根据式(10),生产者反效用函数中的自变量间接刻画了达到食品安全条件的难易,也即代表了影响因素与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某种关系,令b为调整系数,式(14)可以表示为:

(17)

另外,由于m(g)为g(s)的减函数,当g(s)=0时取得最大值,并且由于监管者精力的有限性,g(s)对m(g)影响的变化率应呈递增趋势,即m2gg>0,假设其函数形式为:

(18)

其中,η、μ为常量系数,决定了g(s)对m(g)的影响形式。为研究的便利性,在不考虑安全监管密度约束的情况下,将式(17)、式(18)代入式(15)(无约束条件下γ=0),由于收益为效用的增函数,在此用监管者收益刻画其效用,求解式(15)得:

(18)

由于g3η-μg2为g(s)的单调增函数,因此,由式(18)可以看出,基于效用最大化考量的监管者,其最佳监管密度与民众食品安全举报意识k,问题发生时责任明确概率z(v),生产者不同努力水平差异c(e1)-c(e0)成正比,与食品厂商努力水平对食品安全产生的概率比π(e0)/π(e1)成反比。基于监管者视角的最佳监管密度可以通过图1来反映,当g(s)∈[0,g(s*)]时,监管者效用随着监管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g(s)∈[g(s*),g(s^)]时,监管者效用随着监管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当g(s)=g(s*)时,监管者效用达到最大化W'。在得到g(s*)后,机制设计者可以将其与g(s')进行比较,若g(s*)

五、结论

食品安全是涉及人们生命健康的大事,而道德风险已成为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因之一,但由于我国食品产业的复杂性,加之食品信任品的属性,单纯依靠行政管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机制,对行为主体形成正向的激励,以促使其按既需的行为进行决策。在整个食品交易过程中,主要涉及食品生产厂商、消费者及监管者,而单纯从食品生产厂商与消费者角度来看,消费者可以以价格作为控制变量,在满足激励相容的条件下激励生产者以高努力水平进行食品生产,这要求消费者支付一个较高的价格,并且这一价格受到监管密度、不同努力水平下的食品生产成本差异、不同努力水平生产条件下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比以及处罚力度的影响。而基于食品市场的现实,由于市场势力的有限性及异质分散性,消费者往往只能作为食品价格的接受者,而非食品价格的决定者。因此,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监管者介入条件下食品安全的保障,这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由于监管者的效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又会影响食品生产厂商的行为,从而影响食品安全水平,以监管密度作为控制变量为例,基于监管者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假设,监管者将有一个最佳监管密度的自选择,机制设计者可以通过提升公众监督水平、问题责任的明确性等变量,激励监管者增进最佳监管密度,以满足食品安全所需最低监管密度的约束,进而促进食品生产者的合理决策,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基于委托理论的食品安全激励机制分析,可以使政策制定者对政策的作用机理更深入地了解。作为理论分析的一个应用案例,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的机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本文的理论所解释。

参考文献:

[1]Andrew S Moral Hazard: Inspection Policy, and Food Safety[J] Americ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5(87): 15–27.

[2]周应恒,霍丽月,彭晓佳 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及信息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 2004(11):53-59.

[3]于冷,顾海英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振兴我国农业的切入点[J]中国标准化,2002(5):7-9.

[4]周小梅我国食品安全管制的供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9):98-104.

[5]Weiss M D Information Issues for Principal and Agents in the “Market” for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A] J A Caswell Valuing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M]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5:69–79

[6]Golan E, Kuchler F, Mitchell Economic of Food Labeling[J]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2001 (24):117-184.

[7] Hirschauer N, Mussho O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to Behavioral Food Risks:the Case of Grain Producers[J] Food Policy,2007(32):246-265.

[8]Resende-Filho, Brian L Buhr A Principal-agent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Beef Traceability System: A Case Study with Injection-site Lesions Control in Fed Cattle[J] Americ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8(90): 1091-1102.

[9]Foster I,Kesslman C The Grid: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M]San Francisco: Morgan-Kaufmann,1998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学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73-02

食品安全学的研究对象是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预防与控制食品安全的技术和措施。因此,食品安全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确保人们有安全可靠的食品,以保障人身健康。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加入WTO,我国食品的安全性面临着严峻挑战,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无论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还是监督管理行政部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1]。

1 食品安全学的课程特点

食品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在管理层面上属于公共安全问题,在科学层面上属于食品科学问题。因此,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与解决,既是一个技术性问题,需要运用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又是一个管理性问题,需要运用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和技术。也就是说,食品安全学的学科基础和学科体系相对来说是比较实践性的,要有针对性地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效地讲解,才会让学生更好地处理好学科与实际课程之间的关系,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将实际的工作环境与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在下场,做到有效地把握学科的内涵以及课程学习的内容,要针对食品安全学的问题,将这门课程作为载体,与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影响公共食品安全的问题相对应,从而通过理论学习解决实际的问题。这门课程与公共食品息息相关,食品是公众每天都要接触并吸收到身体的重要成分,要控制好食品安全的问题是刻不容缓,更是要每时每刻都要关注的,要积极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其中发现问题,并解决好问题。

2 食品安全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对于食品专业学生而言,由于食品专业基础相对比较差,对食品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显示出不合理,作为学生除了要完成课堂内的学习内容外,更主要地需要课程的阅读训练,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意识。单单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是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习到有用的知识的,学生要积极地在有限的课程设置的情况下,多加强课外的学习,才有保障学习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2.2 教学方法陈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采取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语法与翻译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枯燥无味,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2.3 互动式教学缺乏

由于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因素,使得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较少,在课堂上很难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食品安全学习和接受能力。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显示出不够积极地态度[3]。

3 食品安全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教学手段的选择要关注细节

在食品安全学教学中,要抓住细节部分,特别是食品安全学的课程知识内容要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在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只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这些细节问题,才会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要从细节出发,帮助学生克服每个难点,学生在学习食品安全学的同时,可以将食品安全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细化,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记忆更牢,使用更活。

3.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让学生在学习食品安全学时,才能充分地认识到学习食品安全学的乐趣。食品安全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兴趣时,才会体会到学习食品安全学的动力。而对于食品安全学学习过程中,要从各个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让食品安全学教学过程充满乐趣。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动画和图片来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将教师设置的任务与同学进行相互协议,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相互的讨论,才会让知识点学习得更加有效[4]。技师学校的学生对食品安全学学习的兴趣本来就不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让学生的心能够回到课堂中去。加强学生学习的热情能够积极地让学生真正地进入食品安全学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扎实地推行乐学模式,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将自己疑点与同学进行探究。学生要积极地加入到课堂中,教师也要采取非常有效地方法让学生喜欢食品安全学教学。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高效学习食品安全学是职业的要求。

3.3 师生角色互换的交互式教学方法

师生角色互换的交互式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对书本中某些章节内容,根据课题需要主动查阅、收集资料或调查研究;同时,在课堂上适时变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鼓励学生上讲台演讲,而教师有针对性辅导点拨,依据学生所讲内容的需要,设置生活中常见并能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并分组讨论[5]。

4 结语

《食品安全学》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要加强对这门功能的了解和掌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与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不会感觉到枯燥,不会觉得学的很辛苦,只有及时地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进行教学改革,将问题解决好,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军涛.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教学实践浅谈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构建[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07:80-81.

[2]王颖,徐炳政,姚笛,等.食品安全学实验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330-331.

[3]陈琛.食品安全现状与多角度监管体系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4,07:36-39.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和技巧

2008年的世界粮荒引起了不少国家经济政策和举措的变化,韩国的牛肉风波导致政治风波。在国内,“大头娃娃”劣质奶粉事件过后,三鹿奶粉造成的“结石宝宝”又一次揪人心肺……

近年来,国内外因食品安全引发的事件对消费者生活、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一次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热点和焦点,甚至成为涉及国家制度、国际关系的重要问题。任何政府和媒体,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新闻与传播的理论研究也无法回避这个课题。

一、食品安全情况信息传播的特点

食品安全信息的流通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影响面广,可控性差。“民以食为天”,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还是家境贫富,没有一个人能离开食品。而且食品品种多、情况复杂,信息特别具体,也变化无穷,所以这方面的信息一旦有什么变动,传播起来就会好比大水泛滥、大火蔓延,不可等闲视之。

2、食品安全情况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乃至生命关系特别密切。什么食品有毒,什么食品会致病,什么食品吃了发胖,什么食品该怎么吃、怎么保藏……都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一旦出现误传、谣言,其社会反响特别大,直接影响到了千百万人的日常行动、经济生活和生产就业。

3、涉及社会安定、国家形象、国际关系。正由于食品安全隋况影响广泛,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乃至生命,所以这一类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特别快,往往会搞得满城风雨,人人自危,影响到社会人心的安定;由于当今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各国食品进出口频繁,一旦出现食品安全的不良信息和负面信息传播,必然影响到出口国的国家形象和与进口国的关系。韩国人因害怕进口美国牛肉会传染“疯牛病”而示威游行,反对进口美国牛肉,就是典型事例。

因此,媒体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的报道,科学、准确传播信息,也是媒体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二、食品安全信息报道是媒体社会监测功能的重要内容

新闻媒体具有监测社会的功能,既然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与社会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么,媒体在这方面也就应该有所作为。

1、宏观上的监测。就一国、一地的总体而言,媒体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针对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制度以及相应关系的信息进行传播,并解读相关政策,其中,也包括对一些观念、理念的传播和一些思潮、民意的反映和分析。如2007年7月27日新华社播发《******签署国务院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特别规定》,传达了宏观信息:地方政府不履行产品安全监管法定义务将被问责;7种违法行为将受处罚;食品等监管部门的4项职权;任何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新华社2007年817日又播发了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食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同时发表记者述评,指出某些国家炒作中国食品安全意在制造贸易壁垒。这些都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反映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状况及相关的政策。

媒体不仅可以报道宏观事实信息,而且可用评论、讲座等方式,对食品安全问题作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与监督。如文汇报2007年7月30日发表的文章《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多重努力》,帮助读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做了全面分析和深度解读,有利于决策部门和广大读者从容应对食品安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2、微观的监测,指对食品安全中一事一物的反映报道和解读分析。食品安全涉及千百万人的切身利益,媒体对食品安全中的一事一物都应该予以监测,既不能缺位、失语,更不能跟风炒作,推波助澜,对社会和民众不负责任。这方面,2007年海南香蕉致癌事件为我们提供了极为深刻的教训。3月13日,广东某报发表题为《广东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一文,之后,其他一些报纸和网站跟风炒作“毒水果”消息,使谣言迅速传播蔓延开来。这些错误信息使海南香蕉售价迅即从每公斤3元猛降至3角,每天出岛香蕉由原来的7000 ~10000吨减少到3000多吨,海南香蕉每天损失1400万元。香蕉价格暴跌10多天后,有关部门和媒体才出来辟谣。正确信息传播的失语和滞后,给蕉农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灾难,影响到社会安定。

综上所述,媒体在履行对食品安全的监测中,既要重视从宏观上监测,也要从微观上加强监测,并做到及时、准确、科学。

三、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

1、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既理直气壮地宣传总体

形势的好转,又要实事求是地点明问题的存在与形势严峻的一面。两者不可偏废。媒体要积极宣传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对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整治,对突发事故和事件做到及时妥善处理,有关法制、法规和制度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进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大众放心进食和幸福快乐生活。媒体也必须同时向民众讲明,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保障食品安全上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疏漏、缺失和失误;何况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和法制尚不健全,食品企业的生产或加工水平、科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企业为追求利润而违背职业道德制造假冒伪劣食品时有发生,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会不断暴露,目前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的情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2)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比较突出。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为数不少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度较大,存在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现象。

(4)食品安全事故(事件)时有发生。如近年来发生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广东散装假酒事件、二氧化硫超标黄花菜事件、苏丹红辣椒事件、多宝鱼检出禁用渔药事件、河北“红心”鸭蛋事件、上海群体性“瘦肉精”中毒事件等,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严重影响了公众消费信心,在国际社会中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国际声誉。媒体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中,应自觉地、理性地把握形势大局,引领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对待和努力改善食品安全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法,或者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法,都无助于媒体正确监测食品安全。既要讲政治,又要讲科学,其最终标准是实事求是。

2、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要及时、真实。

2007年上半年,国务院专门责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农业、卫生、工商、质检、国务院新闻办等相关部门,讨论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新闻制度。什么,谁来,什么时候,由信息制度进行确定,确定之后,基本原则是每两周一次食品安全信息。这无疑有利于媒体及时传播食品安全的权威信息。

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不仅媒体要及时、负责、把关,政府、企业也有责任及时作出决策和措施。2007年吴仪在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三次现场会议上讲话指出:“各地、各部门都要提高跟媒体打交道的本领,对不实报道要快速回应,及时澄清,以正视听。”信息传播的迅速及时必须是以真实准确为原则,媒体要防止和避免求快而轻率未经核实的信息。

3、信息传播要准确、科学、全面,不要听风就是雨。

媒体报道食品安全事件的内容、程度、范围、原因等,要严格忠于事实,多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判断,所做的结论要依据检测部门的科学分析,做到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理,服人。切忌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偏听偏信事件相关领导的介绍,或轻信外电信息或网络信息,跟风炒作。2005年媒体关于国产啤酒含有致病成分甲醛的报道,从一家媒体小报的报道到互联网纷纷转载,继而全国媒体跟进,引起轩然大波,最后虚惊一场,是个极好的教训。更不能为了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而疏于核实,争先恐后地犯错误。利益驱动、商业化运作的报道思想和作风,必须杜绝。2007年8月12日,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纸馅包子”虚假新闻炮制者訾北佳涉嫌损害商品名誉案。法院认定,訾北佳故意捏造事实,编造虚假新闻,并隐瞒事实真相,使虚假节目《纸做的包子》得以播出,损害了特定食品行业商品的声誉,已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这个教训,应永远记取。

4、要追踪事实真相,弄清来龙去脉,分清责任。

食品安全因素涉及面很广,可能涉及生产者、监管部门,可能涉及食品购销调存诸多环节,也可能涉及食用者的使用、保藏方面存在的问题。所以,当记者接触到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线索和局部情况时,切不可轻下结论,而要进一步做好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了解相关各方反映的情况和意见,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抓住主要矛盾,抓住要害和实质,然后才能采写出正确的、恰当的报道。

5、要注意反映事物的变化,不要报道时过境迁、明日黄花之类的信息。

食品安全类信息会直接引发人们的行动、左右人们的心态,因而不能作随意性的预测、推想。

由于食品的种类繁多,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又多,因此对食品安全要随时随地进行监测,媒体也要此时此地依据事实进行及时报道,正确引导人们的食品消费行为。

6、要注意报道的适时、适量和分寸。

对于海南香蕉问题,初期媒体大量报道因滞销香蕉烂在地头、喂猪等现象,推动了香蕉“烂市”的形成。而之后“辟谣”信息铺天盖地的传播,虽是正面信息,但却让更多的人聚焦这一食品安全问题,心理上更加不安全起来。因为受众的心理,有时会从反面来观察、思考媒体传播的信息。

由此可见,由于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涉及千百万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所以媒体传播内容、方式、语言的分寸感显得特别重要,要讲得有“度”、有“据”(根据)、有理、有情。并且要注意协调政府、商家和大众的关系,发挥媒体危机预警、信息沟通、舆论引导的功能。从而既实现大众的知情权,又达到多方面互相理解、谅解,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作用。否则,稍有偏颇、偏离,就容易滋生矛盾,制造摩擦,影响社会、民众的安定、和谐。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 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DF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311-01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重大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继人口、资源、环境之后的又一大社会问题。现阶段,人们已经到了谈“食”色变的程度,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使中国付出了沉重的发展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让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由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提出的。

2010年,媒体披露了金浩茶油的致癌超标问题后,各大媒体纷纷追踪报道。9月,金浩通过其官方网站致歉信,承认其产品确实致癌物质超标。但当时中国还没有调和油的质量标准,因此也就无法对金浩茶油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但食品安全问题由此走进大众视野,开始成为人们餐桌上热议的话题之一。

2011年,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也使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事件曝光后,相关部门经过调查取证,对相关的企业和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除了上述食品安全事件外,还有大大小小许多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凸显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缺失,但也由此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热议和讨论。

二、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权责不清晰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权责不清晰可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是由于食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各个环节交叉,因此也就不容易界定相关监管部门的权责范围。在现行的监管模式下,一个食品可涉及多个领域,部门间的权限模糊,就会出现监管的空白地带;第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利争着管,无礼无人管”的现象十分突出,各部门之间也没有相应的协调机构,中国虽然设有食品安全委员会,但其具体的职责不明确。

2.食品安全监管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中国的责任追究制度还不完善,行政问责往往落不到实处。这与中国的权力运行不透明有着莫大的关系。从大环境来看,中国的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自然也不例外。

问题的出现,其主要的原因包括:首先是监管责任不易落实;第二,执法保障力度不过;第三,责任追究无法有效落实。

3.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这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一就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第一,食品安全标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第二,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矛盾、重叠;第三,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

三、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出路

安全重于泰山,尤其是食品安全。在上文中,笔者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中国的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在下文中,笔者将分析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出路所在。

1.明确监管部门的权责范围

分段监管食品安全,容易造成监管部门的权责不清,笔者认为,为了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权责范围,首先应该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权力归属加以明确,裁撤作用小的监管部门;其次,要提升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权威,使其有效发挥协调职能。食品安全委员会是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利用具有权威性,要保证其独立性,使其能够独立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2.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和问责机制

当前,中国的食品安全责任和问责机制还不完善,要健全和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责任和问责机制,首先要确定问责的主体,强调异体问责主体。其次要拓宽问责的范围,最后要明确问责的对象。

在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中,卫生部门、工商部门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均存在失职状况,因此,都需要负相应的责任。但事件发生之后,仅仅处理了宝山区质检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我们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拓宽食品安全的问责范围,对相关的部门均需要问责。

3.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健全和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应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其次,必须理论食品安全标准中的各种关系,把矛盾的、重叠的标准加以细化;最后,要借鉴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切实提高中国食品安全标准。

此外,为了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保证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还必须发挥食品行业协会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自律意识;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拓宽消费者维权的渠道,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四、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大于天,当前,中国的食品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杀手;食品安全事故近年来屡屡发生,造成了及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为了让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我们必须正视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监管部门权责范围不明确等,从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发挥食品安全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三管齐下,切实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中国市场上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蒋慧. 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和出路[J].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2011(6)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9

一、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自1937年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这篇跨时代的论文以来,交易成本的概念首先被提出来,不过科斯未给出可操作的概念和清楚明了的界定方法。之后经济学家和学者们纷纷加入到对此概念的进一步探索之中,对交易成本的内涵进行了各种界定。在众多理论中,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最为重要,他认为,要准确把握“交易成本”,需要从内涵与外延两个层次上进行探索与界定。

1、交易成本的内涵

肯尼思•阿罗(1969)在他的论文中提到交易成本这一概念,阿罗认为在市场的形成过程中,交易成本会起一个反方向的阻碍作用,交易成本属于一种经济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费用。威廉姆森认同阿罗对交易成本的看法,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交易成本就是从交易合约出发,使用不同的组织和各种制度的成本费用。

2、交易成本的外延

交易成本在实际中具体包括哪些项目类别,就是交易成本的外延。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书中,威廉姆森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事前”交易成本;“事后”交易成本。“事前”交易成本就是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编写拟定合同、交易双方谈判以及为保障合同可以被执行的成本。“事前”交易成本的产生,是因为未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交易双方都难以把握,需要提前制定好规则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事后”的交易成本主要有四种:第一,在交易合约执行过程中,交易行为偏离最初双方的合作目标,给交易双方带来了不适应感所产生的成本;第二,交易双方为控制未来可能产生的不合作风险,所进行商讨带来的议价成本;第三,为预防和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而产生的运行成本;第四,双方承诺会履约所产生的保证成本。

3、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

在日常的生活中,交易成本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交易成本为什么会产生,它是由哪些因素所影响的,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许多经济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索,试图找到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威廉姆森对此也有研究。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主要与人、特定交易、市场环境三个维度的因素相关。威廉姆森认为市场中的人是“有限理性的”,并且行为人还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特定交易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可以影响交易性质的因素。市场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就是指在现行市场中,某项交易可能存在多少交易对手。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

1、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食品安全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商对质量的担保以及购买者在使用时,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食品安全是否得到保障的一个标准是消费者的健康是否被损害。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是目前社会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它紧紧关系着大众的身体健康,在国际社会上,食品安全是一个国家政府监管力度的代表。近几年,虽然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不断加强,但安全问题仍然频发,因此规范食品质量安全,打击违法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也和行业特点有关,食品的加工生产涉及多个过程,原料来源是否有保障、加工过程是否卫生、运输过程中的存储是否得当都会对安全产生影响。且中国食品企业大部分规模都较小,缺乏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只有很少部分拥有合格的生产设备。不只小企业会出现问题,三鹿、双汇等大企业也发生过重大安全问题,导致了市场购买者对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产生怀疑。

2、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交易成本。政府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经济人,但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其也是有限理性的,它也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现实问题。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其在进行食品监管时也会有一定的获益,但同时也是要付出成本的。显性方面的成本有各种政府在行使管理责任时的费用以及处理诉讼纠纷时的费用。隐性成本主要是为了提高监督力度而雇佣更多工作人员和增加监督次数而产生的,因为政府缺少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会隐藏违法生产,政府要想有力监督,必须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因此,政府的交易成本会非常高。且目前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属于好几个机构部门的任务,在监管过程中存在重复投入问题,发生问题时,机构之间会相互推诿。(2)企业生产安全食品的交易成本。产权界定成本是食品生产中安全问题方面的一项重大交易费用,但生产商在寻找合适交易对手,商议食品成交价格和食品合约的拟定与执行中还存在着许多交易成本。食品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其目的也是利润最大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它会采取各种办法来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取利润。在这个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会将消费者的健康问题抛到一边,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各种化学物品。在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受管制的企业必然要引进新的设备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笔生产成本以外的费用,会提高总的成本数额。如果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一些有安全隐患的添加剂,一旦被监督机构发现,则会被惩罚,所以企业会衡量违法生产的收益和被发现的罚金数额,如果收益大于罚金,则企业会违法进行生产。目前,中国政府监督部门对食品企业违法生产的处罚力度较小,所以,很多企业都抱着侥幸心理违法生产,只为了追求短期的高利润,使用劣质食品原材料与化学添加物,无视消费者的健康。通常这些企业规模都不大,而小型企业并不太注重企业的声誉形象。但也有一部分大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违法生产,例如三鹿的奶粉问题,这些现象会发生,最终原因都是违法生产的成本低,而收益很大,趋利性使得企业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生产劣质产品。(3)监督组织的交易成本。目前,中国大部分食品加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70%的企业都属于小作坊只有十几个员工,卫生情况较差,想对目前的这种状况进行全面整改,交易成本巨大。而食品检测组织和政府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责任主要有政府承担,第三方组织基本不会受到影响。相关的行业协会虽然也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制定质量标准,但通常协会工作人员都与食品企业有种种联系。所以各种第三方组织和行业协会为了自己利益考虑,会与企业合谋,这样就会产生食品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政策建议

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来看,虽然无法彻底消除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但可以通过一些手段降低该类问题的发生频率。

1、健全食品安全制度规范

制度的一个重大作用就是降低交易的成本,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侧面也反应出中国目前食品安全方面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政府可以从制度方面着手,来对食品生产者的行为进行规范。虽然中国自2009年就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条例,但是该条例还难以遏制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为防止企业违法生产,政府应该加快步伐对相关制度领域进行建设,制定更严格和明确的食品标准体系。

2、提高相关机构的失职成本

目前,食品安全监督的技术水平还不够发达,监督部门的责任不够明确,为了防止监督部门与一些企业进行合谋,要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整个监管部门都应该被追责,并且对其要从重罚,以降低其犯错的概率。当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时,还要严格追究食品检测机构的责任,要求其对问题负责。

3、增大食品企业违法生产的成本

对于一些存在失信行为,忽视社会责任而违法生产的企业,政府要对其进行惩罚,例如可以吊销违法企业的营业执照,对于一些违法行为较为严重的企业,在必要时,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使其承担高额违法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失信行为所取得的利益大于失信行为的成本下,该失信行为将不会停止;相反,收益小于成本时,失信行为将会大大减少。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应该增加处罚力度,大幅度提高违法生产企业的失信成本,使得企业规范生产,远离失信行为。

4、加强社会公众和媒体对政府部门的监督

中国食品问题不断涌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部门存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所以,应激励社会公众和媒体对政府部门进行全面监督。可以赋予公众一些例如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权等监督权力并且使其合理化。政府也应该允许媒体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以及报道,使食品安全得到透明化管理。有了以上这些社会监督的存在,政府监督部门的交易成本上升,机会主义行为将会减少。

作者:刘玲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经纬译.普特曼.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张群群,黄涛译.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朱舟,黄瑞虹译.约翰•克劳奈维根.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王铁生,葛立成译.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10

[关键词]食品安全;传统道德;法律法规

《汉书・郦食其传》有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自古以来,粮食就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在现代,粮食的重要性依旧不可撼动,食品安全问题被愈来愈多的人所关注,成为一重大社会问题。2005年,食品安全上了“中国十大流行语榜”。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段时间,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被暴露出来,企业道德被推向风口浪尖。事故频发的背后,中国传统道德危机的出现和责任感的缺失是其根本原因。要对公民的食品安全道德与法律意识进行培养教育,以道德意识的内在自律作用为出发点,配合法律的外在强制力,使每一个公民能够自觉的维护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从根源上保障食品安全。

一、现状问题

据本组项目调查成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虽然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中国消协统计显示2004年涉及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投诉不降反升,分别上升了10.9%和19.1%[2]。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产生于和食品相关的每个环节,即:食品原材料、加工制造流程、市场流通和食品监管四个环节,由此来阐释我国当今的食品安全问题及现状,分析其潜在道德危机。

1.食品原材料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大米石蜡”“孔雀石绿”“苏丹红”“激素门”等事件,这些问题就是出在食品原材料上,这也是当下食品安全问题重点的环节,某些不法商家为了谋求暴利,使用廉价的原材料取代安全的原材料,非法使用激素,过量使用化肥,以致兽药农药残留。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巨大。

另一方面,由于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微生物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新型的病毒不断出现,让人们防不胜防。如:日本海啸导致的核电站爆炸,核辐射的泄露带来新一轮的污染问题,核污染这也成为食品安全的巨大杀手。

2.加工制造流程

食品加工制造的过程,是食品从原材料加工到消费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是过量使用禁止的添加剂,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二次污染,最著名的可能就是河南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和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问题。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尚且如此,不得不让广大群众为食品安全问题担忧。同时,生产车间的卫生问题也至关重要,有些工厂不注重设备的清洗消毒以及工作人员的卫生处理,场间布局不合理,交叉感染,不及时处理坏掉的食物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导致食品污染,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3.市场流通

市场流通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销售地点卫生不合格,假冒伪劣,假商标等。相关案件也是极其常见的,许多销售商并没有营业执照,以较低的价格销售食品,但食品的卫生却得不到保障,具体的加工制造过程也不得而知,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假冒伪劣的危害更加巨大。如有些商家用甲醇代替酒精,造成顾客饮后失明。还有一些商家盗用别的品牌的商标,生产自己廉价、低质量的食品,促进的销量,事后又无处投诉,情节极为恶劣。

4.食品监管

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仍存在着一些漏洞,最严重的就是各部门工作效率低,互相监管的力度不够,责任分不清。外国的监管模式是链式监管,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容易找到责任方,便于追究责任,我管的监管制度是由多个部门监管,责任互相交叉,不便于追究责任,难以挖掘问题的根源。

总体而言,我国食品问题不容小觑,改善当今现状,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任重而道远。

二、原因分析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不少学者专家从其所属领域出发对其原因进行过深度剖析。纵观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有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从经济法律方面着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固然可以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但是要真正地从根本上铲除食品界的潜在危机,还需从道德方面入手。只有从生命关照上去看待食品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才能真正的唤醒民众内心的危机意识,并自觉自主地监督商者,约束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食品生产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们在为这些成就欢喜之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食品经济不断高升的同时,食品道德却在逐渐滑坡,一些食品生产者,领导人们从“吃饱”向“吃好”心里的转变,运用一些违法手段,人为地制造出所谓的“高蛋白”、“高钙量”食品,以次充好,导致了一起又一起的食品安全事故。除此之外,相关食品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媒体舆论道德滑坡,掩盖多起食品安全事故,一些看似风平浪静的食品领域底部却是暗潮汹涌。可以说,我国的食品安全已经陷入了空前的道德危机。

食品行业是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行业,然而,这个最需要道德约束的行业从业者却挣脱道德的束缚,肆意地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利益的黑手将道德之墙一掌轰倒,生产者们利欲熏心,不惜冒着风险往食品中添加各种违禁物品,在恢恢法网之中见缝插针。问题食品多生产自一些为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的小工厂、黑作坊。但是,如今,连鼎鼎有名的大企业都参与进来制造问题食品。蒙牛、三鹿、麦当劳等等企业都曾上过问题食品生产厂商的名单。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直接目的,但我们不能为了经济利而背弃道德,如此行为的后果只会导致自己在道德滑坡的同时也逐步滑向犯罪深渊。

除了生产者方面的原因,相关监管部门的道德滑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食品监管部门的工作者们属于国家公务员,端的是铁饭碗,秉承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工作原则,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睁只眼闭只眼,放任其自由,从而导致了不法分子肆意猖狂,如入无人之境。甚至有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而隐瞒当地的食品安全问题,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惨痛悲剧。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将自身政绩放在首位的政府,必将是要遭到民众唾弃的。

社会媒体舆论本应是百姓的公正之眼,但是近几年,电视报纸上的信息缺失真真假假让人无从辨别。今天某企业爆出出现食品问题,明天又大篇幅报道说是恶意攻击或是监察人员的勘察失误。一些媒体工作者甚至收受生产商的贿赂,将真实存在的食品问题说是子虚乌有,而将子虚乌有的监察失误恶意抨击报道成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使得报纸等舆论媒体不再是百姓们的诉冤状,百姓们即使有心揭露食品安全问题却也投诉无门。

总之,我国食品行业的道德现状不容乐观,改变这一状况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都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会失去存在的土壤。

三、食品安全与传统道德的关系

这些年来,围绕食品安全构建的机构和制度越来越多,职能机构、新法新规、专项整治等日趋健全,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如此的事实: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处于频发状态,出现了各种令人震惊、手段卑劣的重大食品安全案例。显然,这些生产者并非不能生产安全合格的食品,销售者也并非不知自己销售的食品有毒有害,但是他们没能处理好逐利冲动与道德底线之间的平衡关系,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不是法律法规能全盘解决的问题。

从汉字构字来说,食:人吃饭,与良同源,后引申为“善,美好”后再引申为“和,和悦”,即仁者良心,也就是说一切与食品有关的领域最需要的是人的良心,从个人生产销售到食品公司企业生产销售,无论监管机制多么健全,都会存在一些隐蔽的环节,我们不可否认问题出在这些“天知地知良心知”的环节。这些环节中个人的自律成了良心的的主宰,扩大到道德层面,就与“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息息相关。首先,“仁者,从人从二,爱众也。”食品是每个生命存在的最重要的元素,仁者爱人,爱其食才是根本。

义,与“宜”相通,宋徐铉注《说文解字》曰:()“与善同意,故从羊。能以善之心参与到食品领域,能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扬仁与善的本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在儒家思想居于正统的古代社会,人们主张重德治轻法制。但是随着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到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出现了很多不得不以法律的手段来制约的行为,中国的传统道德却在不断的被丧失,直至这些行为威胁了食品安全这个与所有人的生活生命紧密相关的领域,法律也显得不够有力。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对疯狂逐利的价值观念来说,法律只能治其标,却无法治其根本;对于食品安全只有发扬人性的美和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坚守仁义礼智信,才能帮助在利益的大流中生存的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找回人性中的善性。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问题。

四、对策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与中国传统道德的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代社会,一方面科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家园却逐渐荒废,传统道德逐渐缺失。面对当下社会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将从传统道德的角度出发,结合本组实际调查成果,提出切实可行的道德、法律、政治、文化方面的对策,四位一体,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1.道德方面

1.1加强诚信道德体制的建设

加强诚信教育。诚信的缺失是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隐形因素,食品安全问题与企业道德的缺失有直接关系,只有在企业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以人为本,合法经营与竞争,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与考察,从而形成良好的生产氛围,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建设。

1.2建立道德奖惩机制

对于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我们不能只停留于言论上的谴责,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使食品问题企业及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对于坚守诚信的企业及人,给予肯定及表扬,使其受到社会认可,大力宣传其模范作用。

2.法律方面

2.1完善法律法规

一直以来,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是必要的,应从食品的原料、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入手,分别明确其责任与义务,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

2.2加强执法力度

对问题企业处罚应轻重分明,情节较轻者,处以适当罚款,向社会公开发表声明,对消费者予以道歉,并对问题产品进行全数追回;情节较重者,不但处以罚款,还要加大惩处力度,让其认识到违法的危害。

3.政治方面

3.1利用政府的可信度,大力宣传道德建设

对社会群众进行道德教育,使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运用媒体与舆论的作用,发扬正确的价值观,纠正扭曲的价值观。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风尚,增强社会的诚信道德意识。

3.2建立公共监督机制

建立公共信用体系,在不影响企业利益的情况下,将生产环节透明化,公开化。发挥群众的力量,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建立诚信档案,实行诚信值增减制度。

4.文化方面

一个民族若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发展,是不全面的。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支撑,更是增强中国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我们应使良好的道德成为一种信仰。正确的运用信仰的力量,能够使良好的道德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而改善社会整体状况。使食品安全问题中道德缺失的因素得到良好的遏制,进而改变食品问题的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所暴露的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只有加强食品传统道德体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资料

[1]丁海军.去年食品质量与安全投诉不降反升[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