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调查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15 17:04:09

马克思调查报告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调查;军队;学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14-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军队院校规定必修的五门政治理论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观点、方法,帮助学员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授课的有效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学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基本情况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发出100份,收回100份。调查对象为三旅一队、二队各50名大学本科一年级初级指挥专业学员,年龄为17~20岁之间,调查时间为2009年6月3日。调查方式采用随机抽样的问卷式调查。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设计35题,由三部分内容构成。

第一方面,侧重了解学生目前的基本思想情况,使教学能够有的放矢;第二方面,主要调查学员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和看法以及教学相关情况;第三方面,调查学员对正在进行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员当前思想状况的调查,主要分两个部分

1.学员个人思想状况的调查。目前学员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学员在19题中给予这样的回答: A好好学习:37%;B多交朋友:16%;C谈恋爱:11%;D打工挣钱:3%;E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24%;F寻找信仰:1%;G发现人生的意义:3%;H没想过,随大流:5%。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员认为目前最想做的事是好好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那么当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呢?为此我们设计了第18题:

你最认同下面那个观点:A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43% ;B但尽人事,各凭天命:11%;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5%;D只要努力过,就应该坦然面对一切得失:41%;E人不为己,天诛地灭:0。由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学员在人生观上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那么学员对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有没有清醒的认识呢?据此我们设计了第13题:

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A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3%;B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13%;C具有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8%;D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26%。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员既有着融入社会的强烈愿望,又有爱思考、不盲从和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2.学员与军校生活的契合度调查。接受调查的学员都是从地方考入军校的青年学生,他们满怀美好的憧憬来到军营,他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适应军营生活,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从青年学生到军校学员的转变。入学半年来他们是不是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适应了新生活呢?我们采用了对比加层层深入的调查方法。在22题的调查“你所期望的军校生活是怎样的?”中有81%的学员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认为军校生活会丰富多彩。在23题中我们又提出:如何评价你目前的军校生活呢?有36%的学员出现了心理落差,认为军校生活枯燥乏味,难以接受,但同时也有接近一半的学员认同目前的军校生活。这表明学员对军营生活还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二)学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调查。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

1.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及教学效果的调查。

那么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的呢?有40%的学员表示要好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理论水平。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员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基本上是端正的。因此,有10%的学员表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已经完整地读过一遍,有71%的学员部分阅读过,有11%的学员已经读过多遍。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过程时,21%的学员表示有很想看看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愿望,57%的学员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看。

2.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在第31题中的调查“你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应该采取哪种教学方式?”中有59%的学员希望采取老师启发,学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有9%的学员希望采取学生自学,老师解疑的自主学习方式。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员希望教学方式的革新,希望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调查中也有将近半数的同学认为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一般,这说明我们应该进一步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教育调查

学员是如何看待在政治理论课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呢?有63%的学员表示很有必要,并且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有助于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支持和拥护在政治理论课上贯彻“科学发展观”教育的。

三、对策与思考

1.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从调查中我们看到,青年学员总体上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富有朝气的,但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世界观、人生观是不成熟的、易变的。青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并逐步确立的阶段,但大学骄子对生活的热情和憧憬经常会遭遇到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和挫折,不成熟的阅历和心智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很容易发生扭曲和反复。所以加强青年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为他们培根固本,顺利成长所必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课程,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保驾护航。

2.进一步革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从教学对象的需要切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提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22%的学生抱着一种既然开了就应付着学的消极态度,究其原因这与我们传统的教学角度有重要的关系。传统的教学虽然也考虑到了教学对象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从社会的需要、军队和国家的需要的角度向学员讲授教学内容,似乎学员接受知识技术是自身的需要,而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则是党和国家、军队的需要,因而学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要学员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内心深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革新现行的课堂教学。

首先,必须转换教学思路。教师必须从学员的角度出发理解问题,阐述观点,做到眼中是学员、心里装学员、口里说学员,在与学员交流中形成心灵的撞击与融合,使学员的思想观念逐步与国家和军队的需求趋同,使学员的个人奋斗与军人集体奋斗相结合。

其次,要进行教学法的革新。正如调查所显示的,59%的学员希望采取教员启发,学员讨论的教学方式。对于学员这种主动学习的要求,教员应该给以积极地配合和提倡,尊重学员的心理需要,倾听学员对问题的想法,发现其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要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增加教员与学员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架起一座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座学员与教员心灵之间的桥梁,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影响共有。只有这样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才能真正走出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

3.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体现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唯物史观思想,同时更是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总体认识定位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讲述,帮助学员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蕴和理论渊源,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使学员更好地去理解、掌握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所以,青年学员学习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实践基础和精神实质是非常必要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学员在这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第10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的调查中仅有52%的学员给出了正确答案,这说明我们在下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工作。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2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教育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共产党员、党的干部以及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作过一系列论述,形成和发展了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分析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对于进一步研究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对于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对于在今天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都有一定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和国民革命时期,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在探讨建党问题时,就初步地认识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工人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1920年9月16日,留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写信给毛泽东,信中说:“现在世界显然为两个敌对阶级的世界,学说亦显然划了鸿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显然为无产阶级的思想。以唯物史观为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出发点。”信中说:在中国也应当组织像俄国布尔塞维克党那样的共产党,主张“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而要组织这样的党,首先要“结合极有此种了解及主张的人,组织一个研究宣传的团体及出版物”,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宣传各国革命的情形以及中国的情形。“凡游移不定的论说及与主义矛盾的东西,皆不登载”。1921年1月21日,正在湖南进行建党相关工作的毛泽东给蔡和森回信,信中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并告诉蔡和森,“党一层陈仲甫先生(即陈独秀——笔者注)等已在进行组织”,出版物已有“上海出的《共产党》”,“详情后报”。在此之前,毛泽东于1920年11月25日在给罗章龙的信中说:要改造中国,“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毛泽东这里所说的“主义”,当然是指马克思主义。可见,毛泽东在参加建党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已经产生和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初步思想。

1921年7月,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回到湖南。8月,他与何叔衡等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学员学习文、法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此同时,毛泽东以主要精力在湖南建立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1923年4月,毛泽东离开湖南,到上海参加党的中央机关的工作。

1924年1月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后,毛泽东参加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1925年10月,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12月,他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名义创办了《政治周报》。在《政治周报》的发刊词中,毛泽东提出要用革命的宣传打破反革命的宣传,教育全国民众。他指出:反革命势力不但有强大的力量,还有广大的宣传机关,“凡所以咒诅诬蔑中伤我们者,无所不用其极”。《政治周报》的责任,就是“向反革命派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派宣传”。他说:我们主要是通过“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来打破反革命的宣传,因此《政治周报》内容的“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在这个发刊词的最后号召:“接受我们对于革命工作的忠实报告,全国革命的民众起来!”毛泽东对创办《政治周报》的这些说明,以及此前他创办湖南自修大学,表明了他对宣传教育问题的重视。湖南自修大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政治周报》的内容特别是毛泽东在这个刊物上发表的《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等一系列文章,也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宣传。因此,毛泽东当时对宣传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的重视。

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之后,毛泽东参加了新成立的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3月,接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职务。毛泽东不但亲自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课程,还组织编印了一套《农民问题丛刊》,供从事农民运动的干部参考。他在这个《丛刊》第一辑的序言中指出:要有大批的同志到乡村去做农民的工作,“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与城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引导”,就是对农民进行政治教育。1926年l0月,毛泽东开始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初,毛泽东到湖南做了32天的实际调查工作。3月,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毛泽东除阐述了其他许多问题外,还特别肯定了党对农民的政治教育。他指出:“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普及政治教育于穷乡僻壤”,“全是共产党和农民协会的功绩”,“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他还指出:今后要把对农民的政治教育,“内容渐渐充实,意义渐渐明了起来”。显然,毛泽东不但肯定了党对农民的政治教育,而且要求加强对农民的政治教育。而对农民的政治教育,其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教育。因此,毛泽东关于对农民进行政治教育的论述,也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

总之,在党的创立时期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思想,但是,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门论述还较少,还未能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思想体系。因此,这一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相关论述,只能看作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萌芽。

转贴于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领导农村根据地斗争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的认识。他于1929年l2月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表明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初步形成。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创建农村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湖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第四军(6月接中央指示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1月,根据中央指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为书记,统一领导井冈山根据地和红四军。同月,毛泽东在写给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中说:“红军成分,一部是工人、农民,一部是游民无产者”,“能找到游民补充已属不易。在此种情形下,只有加紧政治训练的一法”。他还说:“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毛泽东这里所说的“政治训练”特别是“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显然包括了马克思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相继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开辟和发展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和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的认识。1929年12月底,在福建上杭县的古田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在这个决议案中,毛泽东进一步说明了党和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

毛泽东说明了党内教育的重要性,规定了党内教育的内容。他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_4J8因此,“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不提高党内政治水平,不弄清党内各种偏向,便决然不能健全并扩大红军,更不能负担重大的斗争任务。因此,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党内教育的内容,毛泽东指出有10个方面:“(一)政治分析;(二)上级指导机关的通告的讨论;(三)组织常识;(四)红军党内八个错误思想(见下文——笔者注)的纠正;(五)反机会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反对派(即陈独秀等人组织的、采取托落茨基主义反动立场的小团体——笔者注)问题的讨论;(六)群众工作的策略和技术;(七)游击区域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九)社会经济科学的研究;(十)革命的目前阶段和它的前途问题。”毛泽东说:“以上十项除一部分(如社会经济科学的研究)事实上限于适用在干部分子外,其余都适用于一般党员。”毛泽东在这里不但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内教育的一个内容,而且所规定的其他内容也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关。这个决议案中所规定的“士兵政治训练”的许多内容,如“革命的目前阶段和它的前途”、“怎样做群众工作”、“苏俄红军”、“共产党国民党比较”、“社会进化故事”等,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要求。

毛泽东说明了党内教育的方法。决议案中指出,党内教育的方法有18项:“(一)党报;(二)政治简报;(三)编辑各种教育同志的小册子;(四)训练班;(五)有组织地分配看书;(六)对不认字党员读书报;(七)个别谈话;(八)批评;(九)小组会;(十)支部大会;(十一)支部委、组联席会;(十--)纵队为单位组长以上活动分子会议;(十三)全军支书以上活动分子大会;(十四)纵队为单位党员大会;(十五)纵队为单位各级书、宣、组联席会议;(十六)全军支队以上书、宣、组联席会议;(十七)政治讨论会;(十八)适当地分配党员参加实际工作。”。关于“士兵政治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上政治课”、“集合讲话”、“个别谈话”等。毛泽东这里所指出的党内教育的方法以及士兵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各种相关材料进行教育,二是通过各种会议包括训练班来进行教育,三是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来进行教育,四是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进行教育。这里所说的参加实际工作,主要是指群众工作和调查研究工作,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党员和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受教育问题的重视,也初步地体现了毛泽东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党内教育以及士兵教育的方法,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

毛泽东还指出了红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提出了纠正这些错误思想的方法。他在决议案中指出:红四军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有8个方面,即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毛泽东分别地分析了这些错误思想的来源、表现和危害,提出了纠正的方法。在纠正这些错误思想的方法中,毛泽东提出要“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加紧官兵的政治训练”,“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进行“实际情况的调查”,开展党内批评和群众对党的批评,等等。毛泽东所指出的各种错误思想,也包括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上所应纠正的错误思想。他所提出的这些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方法,也体现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

可见,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实际上说明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说明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说明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要纠正的错误思想。这表明,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体系性,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毛泽东的这些说明,主要还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角度来说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来。因此,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还未完全形成。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作了明确的、比较全面的论述。这篇文章表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已经形成。

古田会议后,红四军回师赣南,发展和巩固赣南根据地。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毛泽东利用这个比较稳定的时机,在寻乌县进行了十多天的社会调查,并把调查的结果整理成《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余字。同月,毛泽东写成了《调查工作》一文(1964年公开发表时改成《反对本本主义》)。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本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革命的理论,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进行革命斗争,取得革命的胜利。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精辟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意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毛泽东还指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儿¨毛泽东的这个论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已经为中国革命的实践所证明,从而进一步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关于反对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自2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这种错误倾向,在红军中和根据地工作中也存在。当时还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做“本本主义”。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在着这种心理。”“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他说:对于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人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毛泽东所说的形式主义,就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他指出: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还指出:本本主义“是空洞的唯心的”,即唯心主义的,因此“必须洗刷唯心精神”。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

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只是要求被教育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分析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个论断,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毛泽东不但提出了这个原则,而且论述了怎样才能实现这个原则,即怎样做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他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他还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的这个论断,实际上是说符合中国实际的斗争策略,即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会产生于共产国际和外国党,只能产生于中国,产生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那么,怎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呢?毛泽东指出:要通过实际调查,“明了社会各阶级的政治经济情况”,“明了各种阶级的相互关系,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然后定出我们正确的斗争策略”。他说:这就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的这些论述,阐明了要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各阶级的情况和相互关系,得出正确的结论,据此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毛泽东的这个思想,用后来的话来说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毛泽东所说的“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就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开辟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毛泽东的这些论述,指出了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得出正确的斗争策略,用来指导中国革命。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3

1

实践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时候都会认为与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必然联系,同时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抽象难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通过实践教学,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也就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利用已有的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

1

课堂实践教学

(1)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教育教学中,老师通过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课堂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堂提问与讨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就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或者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学生进行讨论的机会,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意识,培养其协作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课堂视频。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适当地应用一定的网络技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并且符合学生思维以及需求的视频资料供学生观看学习,同时通过学生的主动发言或者是进行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程进行分析研究,达到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

2

社会实践教学

(1)社会调研。就目前来看,学校会定期布置社会调研工作,学生根据班级以及指导老师的安排,进行调查工作。而学生可以选择团体或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填写报告,最终上交给老师,老师按照标准进行成绩的判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后选择一个课题与学生一同完成,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4

实干精神除了要求人们脚踏实地,诚诚恳恳地做事,抛弃不作为、不踏实、不深入的浮躁作风外,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要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发挥实干精神就是要深入社会底层,抛弃高谈阔论,用切实的行动来解决问题。自上任后也一再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在2016年5月的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更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方向要以人民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在2016年6月11日,又提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些都是符合实干精神的内涵。新时期重新发掘研究毛泽东的实干精神,不但不过时,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实干精神的文化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毛泽东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实干精神,跟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毛泽东本人的品格修养、个人特质的形成有着基础性的影响作用,毛泽东在早年表明自己对学识与运用之间的关系就提到,“古者为学,重在行事。”说明了毛泽东早年就受到古人的影响,认为对于学问最终的归宿是用所学的学识开创一番事业,倡导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反对坐在书屋里空谈大道理的“文人论政”。

(二)教育背景的影响

在1936年毛泽东同记者斯诺的回忆时说道:“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1](P.36)

当时的湖南第一师范的教学宗旨是非常注重学生的行动能力培养的,在《教养学生之要旨》中就提到:“趋重实际,学生当明现今之大势,察社会之情状,实事求是。”这样一种校风影响了毛泽东务实、注重社会阅历的精神。这种实业教育也深刻促进了毛泽东的实干精神,毛泽东还将此种教育模式推崇到当时湖南的教育界中,在毕业后,1919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学生之工作》的社论,尝试推行实行工读主义,使学生养成“多自动研究及工作。”反对将学生束缚于繁杂过度的课本内容。湖南一师的教学理念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令其十分注重社会调查,在毛泽东选集里所收录的毛泽东各种会议讲话和报告,都是其亲身实干,通过调查得出来的。以至于我们常常能想起他的那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这种注重实干的精神品质不仅与湖南一师的教育理念挂钩,更有直接影响的是教员杨昌济对他的教导。杨昌济在强调“知与行”的关系中无时无刻不忘提醒行动的地位,在《告学生》中就提到“心中先发一种思想,然后实现之于行动,个人有然,民族亦有然。”强调有了思想之后还要有行动,其后还提到了当时中国知识青年的学习方向应该是“务取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种种问题,加以新研究、新解释。”这种观点深刻的影响了毛泽东。

(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毛泽东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后,开始逐步将其实干精神转化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精髓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字术语能够从传统文化的史学概念提炼成为近现代中国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于马克思关于实践的唯物论与实事求是的内核有着同质性,这种同质性促使毛泽东能够将两者融合起来,毛泽东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将其实干精神上升为经典思想。

可以说正是毛泽东早年所具有的这种务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使得他能够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使得他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后能迅速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真理,迅速变成一名唯物论者。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也使得毛泽东的精神品质上升到指导思想的理论层面,指导党内和中国革命实践,这正是毛泽东难能可贵的地方。

二、以其实干精神投身于变革旧社会的实践

(一)以其实干精神完善自身、启迪民智

毛泽东积极引导当时的青年学生和教师学者、普通民众积极地去抛弃不作为、直面社会问题,用解决问题的实干精神来作为自己学习和著书立论的出发点,启迪民众要多干实事。

时年24岁的毛泽东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就以其自身经验来鼓励广大中国民众注重实干的重要性。他谈到关于体育“近今学校有体操、坊间有书册,冥心务泛,终难得益。盖此事不重言谈,重在实行。”说明了当时关于体育理论的研究是不少的,但是多半只是停留在一种空想之中,而不去实干。毛泽东批评了这种从事体育研究只停留在“书册”中的空谈做法,认为只是从思想上潜心思考体育,而不是注重去实践,是完全得不到益处的,以体育为例去倡导民众多去实干,投身于社会之中。《体育之研究》虽是鼓励国人多加以锻炼身体,但是其中也充斥着身体力行重要性的阐述,毛泽东在文章中所提倡的实行体育于现实的精神为后来亲身投入革命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早年毛泽东已经深信要让民众信服某种理论,重要的是做理论的那个人同时要投身于现实,在说明国人不好运动的原因中提到“今之所称教育家,多不诺体育。自己不知体育,徒耳其名,亦从而体育之。”[2]实际上侧面指出一些不注重实干精神的空想教育家自身不去体会所言之事,就盲目跟从,就犹如让一个嗜酒之人来告诉大家如何节制饮酒一样,不会得到民众的信服。这也同时是在革命年间毛泽东为什么所作的文章和报告都是建立在各种社会实干的基础上,为什么毛泽东敢在党内批评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者,写出关于调解理论和实行关系的《实践论》,这得益于他早年对于实干精神重要性的认识,他深知自己最有发言权,也最能让人信服。

毛泽东在1918年4月14日与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在湖南成立的新民学会,可以说是毛泽东倡导其实干品质于广大湖南青年学子的又一个平台,毛泽东等人创立新民学会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吸纳赞同实干的新式青年,敢于在当时面临各种新思想、新思潮中革新自己思维的新青年。1920年5月8日,毛泽东在送别赴法勤工俭学的送别会上再次确定了新民学会的会务问题,提出了“潜在切实,不务虚荣。”[1](P.58)作为学会今后的态度,在湖南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知识青年,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具有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优良品性。

(二)以其实干精神构筑有特色的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起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现成道路和理论的指导,毛泽东自加入中国共产党约十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在众多的党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共的领导核心,在形形色色的中国革命理论中唯毛泽东同志的革命道路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关键在于毛泽东具有早期党许多领导人所不具备的优点,他崇尚实干、不喜空谈。在革命期间将其青年时代所养成的自发的实干精神运用和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方法论,以行动将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状况的调查分析,创立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指导思想,也为其他落后民族国家的解放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与别国突出的不同在于农民数量占了中国全部阶级份额的大部分。首先,毛泽东同志实干精神最突出体现在毛泽东的关于农民问题的报告并形成调查报告。毛泽东艰苦努力的实干作风,形成了一套中国自身的关于农村、农民和土地的系统革命理论。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所收集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正是毛泽东在1925年回家乡中接触了湖南地区农民运动和农村现实而得来的,经过其亲力亲为,得出了在中国,农民是最具有战斗性的阶级结论,正是毛泽东发挥其实干精神多次接触下层社会,看到了当时上层人士所看不到的中国社会的特点,毛泽东也因此在后期能够把农民当作重点,抛弃教条主义式的革命无产阶级成分单一化的死板思想,?_创了工农联合的民主战线,利用了大量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力量。另外,反映毛泽东农民观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是毛泽东在1926年底,通过踏踏实实的步行、走访,花费了32天所写出来的。如若没有这种实干精神的支撑,毛泽东是无法做出关于农民是中国革命主要力量的判断的。

在土地革命初期,为了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亲身考察了整个罗霄山脉,亲自对比不同地段的地形,最终得出了在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是最合适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结论,正如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的“整个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3](P.57)正是有了这种踏实实干的精神,创造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这些理论都是在各国革命史上所没有出现过的,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里面也没有具体的指导,只有像毛泽东这样具有实践精神的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方法论,敢于直面社会现实、想真正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领导人才能做出的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创新性理论, 是“本本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在脱离实际的空谈家所不能企及的。

毛泽东的实干精神在党建方面的突出体现就是强调了党员干部要注重调查研究,不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盲目的判断。无论是井冈山精神、古田精神、延安精神都离不开“反对空谈,倡导实干”的核心。特别是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多次教导党员干部要戒掉空谈的坏作风,主要深入群众之中做亲身调查。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还写了《关于农村调查》的报告,里面提出了很多关于实干精神的论述,例如“我们的调查工作要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下层”指的不仅是农村地区,更是指整个实际存在的社会,领导干部的调查工作要发挥实干精神,去接触现实,而不是高高在上空谈大道理。其次,还提到了关于发挥实干精神所需要的艰苦耐劳的品质。“我们的调查工作,是要有耐心地、有步骤地去作,不要性急。”“所以,从我个人调查农村来说,是经过六七年的时间的。今天的同志们的任务是脚踏实地去钻,去努力,只要不整天睡觉,一天六小时的工作,是可以收获很多成绩的。”[4](P.380)毛泽东以自己亲身体会讲明实干精神的发挥过程是需要耗费长久的时间和许多精力的,切切实实地完成一件大事需要日常通过实干体会得到经验积累,做一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谈家是轻松的,但是也是没有收获的,而做一名对社会有成绩有贡献的实干家往往要做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

三、毛泽东实干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发挥毛泽东实干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党的理论工作者和国家智库工作人员要树立毛泽东的实干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于主体性的问题,要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中国主体的特点,离不开艰苦繁杂的社会调查,这就要发挥实干精神,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切实地反映中国当代的现实问题,并最终落实到提出解决方案的方向上来。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水平成果不多,其原因也指明了在于“下的功夫还不够。”并运用了恩格斯的名言来讲:“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也表明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充分发挥实干精神,深入收集材料,只靠说空话,没有实干的作风,或者没有将实干精神发挥到底,只做形式上的材料收集,蜻蜓点水式的接触一点社会表象就写文章,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二)发挥实干精神,才能实现好“理论创新要以人民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方向要求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理论,存在于象牙塔之内的理论是不具有生命力的,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解决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没有解决这个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世界上一切有用的,被人类所熟知的理论无一不是在回答社会现实问题中产生的。为什么毛泽东的关于20世纪中期的许多革命性的理论、文章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还有学习的意义,原因就在于毛泽东思想的出现是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充分发挥其实干精神,经过了长久严谨的社会调查而所得出的具有真理性、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可见理论创新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民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目前理论工作者所要时时刻刻记住的方向问题。社会问题和人民想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处于时刻变化之中的,理论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实干精神深入社会、深入人民群众底层做切身的调查和体会,对于问题的发现和理解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才能有理论的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被动式去做文章。

(三)青年理论工作者要做实干派,不做纸上谈兵的学院派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适应社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13-01

为更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高校都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非常重视,并且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因此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野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现状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和社会建立一定的联系,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2]不过目前很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明_的目标和方向,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只需要交一份实践报告就行了,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他们今后就业和适应社会的重要作用。一些高校在实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也出现了偏差,认为让学生适应社会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去企业实习,让学生上交企业实习证明,再交份报告就草草了事。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能起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作用,也没有实现将学生的专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预期。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一)实践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首先,实践是指对社会进行改造或者其他有意识的活动;第二层含义就是一种实际的“做”的行为,结合起来就是进行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是一种能够对大学生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有实际帮助的实践活动,而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一些表面文章。因此学校和学生都应该正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学校应该为学生安排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例如组织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理解他们肩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也可以安排一些主题鲜明的社会调查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社会某一方面发展的真实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学校也可以安排一些课外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学校内兴建创业孵化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来源主要依靠实践,同时正确的认识对实践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3]在大学中学生可以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单单依靠这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实践的经验。因此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实践发挥出更大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要选择一些和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对我国物流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社会调查,金融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参加一些虚拟炒股比赛,或者在股市投入一些零花钱,真实地进行操作等。让认识和实践相互促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通过实践不断深化认识,并将深化的认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在大学中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可以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就是通过实践去增加对社会情况的认识,认识到社会的真实情况之后,等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就能够更加适应工作环境,面对工作也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在学生参加完社会实践之后,学校要让学生总结社会实践报告,无论是社会调查的结果还是学生对整个社会实践中的真实体会,都是一个在实践中深化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报告中的反思和总结,将认识升华,有利于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三、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生需要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前建立和社会的联系,从而更好地适应毕业之后的社会生活。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以期阐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性,促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瑞凤.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J].山西农经,2016(11):84.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改革;教学实效性

根据中宜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整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将从2006级新生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两门独立的课程融合为一门课程,总学时有较大幅度缩减,这就要求教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得失,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近年来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总体情况看,影响本课程教学效果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二是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三是考试形式缺乏科学性。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几个关键问题”[1]课题组进行的问卷调查证实了上述问题的存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此次调查,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环节的强化、考试形式的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增强马克恩主义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三条思路。

一、由灌输式教学向疏导式教学转变

“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灌你通”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它缺乏教育本身应有的“亲近感”、“认同感”,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积极参与的教育主体,这就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灌输式教学法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习惯于获得老师给出的现成答案,久而久之形成思维的盲从与懒惰。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中西思想文化不断撞击,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新的认识问题不断产生。他们对简单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法很反感,而希望与老师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实效性调查中,选择“师生互动”上课方式的学生占2496,低于选择“课外实践”上课方式的学生比例34%。实现师生互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疏导式教学法的核心。疏导就是对学生“点”、“启”、“引”,即指点迷津、启之醒悟、引出误区,做到“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2]。也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同一问题给出多种观点供学生分析、参考,而不是提供现成答案。同时,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有关现实问题。教学要相通,理论要润心,才能激起受教育者的心灵呼唤,启开学生的心扉。因此,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应采用疏导式教学法,改变灌输式的僵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是实现疏导式教学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充分了解。不了解学生承受教育的能力,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理论教育就是对牛弹琴。前苏联着名教育家巴斑斯基说:“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不会综合规划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抓不住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和重点,不善于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合理配合方案,那么,教学过程永远不会有成效。”[3]了解始于沟通,只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然而,在“实效性”调查中,学生对“你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最不乐观的。对此问题,34%的学生回答“一般”,表明有1/3的学生对此问题不关心,也隐含着他们没有得到过老师的“关照”。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十分了解”的仅占被调查学生的9%,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比较了解”的占19%,两项之和为28%,大体相当于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不太了解”的比例——27%。而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很不了解”的学生达11%。可见,学生总体上认为“马哲”老师是不了解学生的。

近几年来,由于扩大招生,许多高校学生人数急增,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采用大课堂授课。调查显示,100人以上的课堂占近50%,有的学校均是150人以上的大课堂。这种情况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课堂人数偏多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实现教与学的充分交流,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部分高校在尝试进行研讨式教学,已初见成效。此外,设立教学信息联络员,召开教学座谈会,利用课间、课余走向学生,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答疑等均不失为师生沟通的好形式。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多年来,一般采用课堂讲授形式,造成了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在“实效性调查”中,学生对“你最喜欢的上课方式”的回答结果如下:选择“课外实践”上课方式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师生互动;再次是讲座、自行研究并提交论文、小组讨论。这几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分别是34%、24%、16%、14%、12%。这个结果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乃至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义的实践环节包括学生实地参观、社会调研、收看影像资料及主题讨论等形式,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尽可能结合热点问题,以实例加以阐述;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可建立几个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体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时代性与实践价值。同时,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有条件的院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然科学博物馆,观看录像《意识的萌芽》或电影《宇宙与人》等,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唯物辩证法这一部分,可就“坚持唯物论,反对伪科学”进行课堂讨论,并组织参观有关科普展览,还可与学校宣传部门联合,举办相关内容的橱窗、板报宣传等活动。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与当代大学生”等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同时,就社会调查的亲身经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实践论和认识论部分,可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录像,围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论题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

理论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使深涩的理论趣味化,并使学生学以致用。这对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三、采用科学的考试形式

一般来说,大学课程考试具有两个功能:测评功能和激励功能。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考试既要成为测评学生掌握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的手段,也要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通过阶段性考试,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方面,并通过考试成绩与奖学金、三好生、优秀班干部等评选挂钩,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手段。

在“实效性调查”中,关于“你的‘马哲,课的考试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40.2%的学生回答的是闭卷考试,38.7%的学生回答的是开卷考试,12.6%的学生回答的是提交论文,根据讨论给分的占1.1%,其他形式为1.6%,未回答者占5.8%。可见,多数院校采取的是闭卷或开卷考试形式。对“你认为”马哲,课考试的形式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是:赞成以“提交论文”作为考试形式的学生比例最高,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42.8%;其次是开卷考试,占25.3%;选择“根据讨论给分’的比例为16.4%;选择闭卷考试的仅占3.4%;其他及未作回答的各占6%。

写论文的考试形式虽然是学生的首选,但是从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从网上下载、学生之间相互抄袭、凑字应付的现象大有人在。同时,以此作为考评学生的唯一依据,并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认真听课学习。开卷考试往往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的懒惰行为。闭卷考试大多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记忆的考查,因此平时不听课、考前突击背记的现象普遍存在。“实效性调查”表明,有54.9%的学生认为存在此现象!有的学生很少上课,通过考前突击复习,期末成绩反倒比平时认真听课的同学好。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另外一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他们上“马哲”课或其他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认真听课的态度产生过怀疑。因此,完全采用提交论文、开卷或闭卷的考试形式都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的其他考试形式也各自存在弊端,在此不一一评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考试形式应体现综合性评价原则,应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小测验。每学期可安排两至三次随堂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第二,实地参观、撰写报告,根据报告质量进行等级评定。第三,课堂讨论。师生共拟论题,学生以斑级为讨论小组,或自行组队,由学生自己主持,并由学生代表组成评委,评定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因而是平时考核的重要方式和成绩评定依据。期末考试除了常用的闭卷、开卷形式外,还可采用闭、开结合形式,以及知识竞赛形式,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考。总之,考试应成为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激励机制,而不是其不得不加以应付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恿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7,465.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7

关键词 高校政治课 教学过程与目标结合 服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长期以来,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都觉得该课程理论性太强,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与实践结合,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是我们政治教师的当务之急。笔者以为该课程的教学不仅是把理论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该课程的理论形成的方法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这些理论的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更好的为专业课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在学习掌握该课程理论的同时解决好与专业课结合的实际问题。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理论教学目的要明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深入浅出。作为政治教师应把握正确课程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该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掌握该课程基本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学习,奠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弄清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更好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懂得自己未来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更加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关心政治,学习政治,参与政治,也就是要告诉并让学生懂得政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无处不住,而且作用并影响着上至国家、民族,下至家庭、人生的命运,政治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二、政治专业融合 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政治和专业课,不关联,重专业轻政治,“两张皮”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政治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专业内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分析,做好与专业的结合。第一,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如何在实践中的运用。一是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主要的是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弄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在授课时,一方面,把该课程的理论原理给学生讲清楚,联系所教学生的专业,引导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理论:譬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掌握自己专业课的理论,用理论指导实际。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课前查资料,弄清当今社会对会计专业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同时我们可以引出问题:当下所学会计专业的在我国现状如何,要求学生的参与讨论。得出结论:理论不能脱离实际,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二是教会学生实事求是,用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教育学生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要立足本专业的实际,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在中国化的精髓,这一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理论成果。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很好的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明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出问题让学生一起课堂讨论。要求学生课前查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理论教学与专业很好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融会贯通 在实践中成长

当下的政治教学必须发挥实践教学的有效作用,实现实践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近年来,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譬如:《每周要闻》、调查报告等,从学生所做的实践调查情况分析:《每周要闻》部分学生还是很认真的,并做了适当的点评,还有自己的感想,部分学生不认真;调查报告,可以说大多数同学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自己的东西。基于这样的现状,我觉得我们的实践教学可以不换方式,换个内容。使实践教学不再脱离实际,而是结合学生实际做专业调查形成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一是内容的调整。我们平常要学生做的《每周要闻》,对其内容做适当调整,主旨不变:关注国内外、校内外大事;侧重点是:要求学生多关注与本专业(会电)专业、行业、以及关于本院系相关专业重大要闻和国家政策,了解学院对本专业(会电专业)、经管学院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思路等,要求该班团支书每周收一次,签名,写日期,对好的要闻做评论,每个月做一次小结,评选好的要闻,给予鼓励并加分。强化社会调查学习。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内容的要求:标题:《关于本专业(会电)就业前景(或现状)的调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可以利用已有《每周要闻》的相关资料,利用周末参加大中专院校举办招聘会、关注各大媒体关于就业的报道以及网络上近几年关于本专业的就业状况,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1)自己所学专业就业优势所在;(2)本专业在就业中的不利因素;(3)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4)自己离社会需求的差距;(5)如何适合市场的需求。通过调查分析,学生能更好的找出自身的问题所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二是与二级学院联合,设立评审组,组员由教师、优秀学生担任,设立奖项,评出优秀调查报告,并给予奖励,提高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积极性,以便更好的服务专业。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8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接受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信仰的形成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熏染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现有的信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于某些问题,大家回答得非常明晰。比如,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是否都来自学校;课余时间您与同学是否有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讨等问题。大多数学生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很少或根本没有阅读过相关书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主要是通过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的死记硬背,而形成简单、浅显的皮毛知识。这些现象不仅对大学生价值观和信仰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也会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困难。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立足点在于以大连某高校为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的、深入的、真实的又具有说服力的调查,如采用访谈、随机问卷等形式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再进行比较与分析,最终提出一些真正符合大学生心理和兴趣、能够科学有效地使马克思主义被大学生广泛接受的路径性方法,从而有助于使大学生重新对“两课”、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与共鸣。

三、结果与分析

1.现阶段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路径

(1)广泛地利用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旗帜鲜明地向广大大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时期的到来,伴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出现,产生一系列新兴的媒体,它们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格局。党和国家正在以这些新兴媒体为平台,结合传统的宣传方式,有声有色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播撒信仰的种子。

(2)学习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通过翻译和出版原著书籍,系统地向大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了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列经典著作的精髓,党和国家积极地采取各项措施,有选择、有区别地帮助大学生进行学习。大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共产党宣言》《论费尔巴哈》等原著,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是怎样论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社会经济政治基础,革命的动力、对象、策略及前途等重要的理论问题。还可以通过《青年团的任务》《青年运动的方向》等原著帮助学习,深刻认识青年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正确理解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方向和道路。

(3)积极探索在大学生社团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及理论社团等多渠道、多阵地的作用。随着大学生兴趣多元化的发展,社团已经成为除传统校内组织之外数量最多、凝聚力最强的校内组织。

其成员由不同的学历层次构成,这对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积极把握大学生社团的特性与规律,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引导各类社团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交流和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认同。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所有调查者中,大部分人喜欢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的途径,大多数学生还是会通过媒体关注新闻联播和党的重要会议。说明这两种途径对于学生而言是接受度较高,宣传做得比较到位,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主要是通过网络、书本、电视新闻、学校课堂、公益广告报纸和其他来了解马克思主义,但主要还是喜欢通过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汉族和少数民族百分比相差不大。男生大部分喜欢通过网络、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的方式。女生大部分则喜欢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而且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的途径中,男女生百分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学生干部普遍喜欢学校课堂的途径,非学生干部普遍喜欢电视新闻的途径,体现出了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非学生干部比学生干部更喜欢报纸的途径。工科学生大部分喜欢网络和电视新闻,文科学生大部分喜欢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途径,理科学生大部分喜欢电视网络的途径,商科学生大部分喜欢电视新闻的途径,艺术学生大部分喜欢学校课堂的途径。

同时,大部分人都赞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学校。城市与农村相差不大,其中少数民族的了解来自学校的比率大一些,汉族了解渠道要多一些。在完全赞成的选项上,城市所占比例较高。女生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来自学校的比例大于男生,女生对于马克思了解的渠道相对于男生来说比较单一。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渠道没有多大不同,大都来自于学校。艺术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学校,比例大大超过了其他学科。

通过调查还可以看出课余时间与同学有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研讨的同学较少。虽然课余时间城市同学有过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讨比农村同学多,汉族人数比少数民族多,男生比女生多,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多,但总体差距都不大。课余时间与同学有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研讨的文科的居多。

四、创新探索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部分同学喜欢利用课堂、书籍和电视传媒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信息。因此我们可以有以下探索。

(1)在信息时代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实现高科技与高境界的有机统一。网络技术可以使文字和图像,声音与视频融为一体,可以增加课堂的氛围和感染力,并且可以使大学生在动态的、活泼的、立体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因此,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程序、软件等,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丰富化和数字化,增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辐射力。

(2)在课堂教育上,不要死板地只啃教材,可以采用新形式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一个时事新闻或热点事件,展开讨论,把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融入其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理论并感受到这些理论不是空话,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如教授党史或近现代史部分内容,不用按部就班地进行,可以把一个个事件当做故事给大家讲解,时不时地加入些“小道消息”“秘闻”“八卦”等能引起大家兴趣的话题,有时留点悬念,课后学生还会自己查找。

真正行之有效地使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途径还有许多,这需要更多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的学者不断地开拓。但是要在现有的路径之上开辟新路径难度较大,因此只提出以上两点,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 超.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建构[J].才智, 2012(21).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科学信仰;实践价值;构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87-02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有无,不仅仅是90后大学生一代人的成长问题,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在目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如何解决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构建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现状调查情况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信仰建构问题,课题组开展了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的专项问卷调查。本次“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问卷”共发出1 200份,调查对象为某医科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回收问卷1 101份,有效问卷874份。一年级人数为467人,占53.43%;二年级人数为406人,占46.45%;其中,中共党员人数为43人,占4.92%;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占50%;家庭所在地为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20.59%和29.41%。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调查情况

1.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基本状况的调查

在“你是否有信仰”的问题中,选择“有明确信仰”的占24.83%;选择“没有明确信仰”的占50%;选择“什么都不信”的占13.39%;在“你认为你的信仰最倾向于下列哪种”的问题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占33.98%;选择“”的占14.07%;选择“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占24.94%;选择“享乐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占7.09%;在“你认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对大学生非常重要吗”的问题中,选择“非常重要”的占42.6%;选择“不重要”的占9.38%;选择“没想过”的占48.05%;关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问题,选择“非常赞同”和“有些赞同”的分别占18.54%和63.27%;选择“不赞同”和“无所谓”的仅占9.38%和8.81%。

2.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大学生信仰教育关系的调查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科学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但实效性怎样?大学生是否认可?通过调查发现,有57.55%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大学生信仰的因素较多,不能仅依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13.62%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无益”;只有28.83%的大学生选择“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能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态度方面,选择“应付考试,获得学分”的占31.35%;选择“没有明确目的”的占13.96%。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学习的理解和接受程度,61.56%的大学生选择“一知半解,勉强接受”;17.39%的大学生选择“理论深奥,很难听懂”;只有12%的大学生认为“完全理解,能够接受”。

3.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构建中影响因素的调查

影响当代大学生科学信仰构建的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本调查问卷主要依此设计。在“外部环境因素对大学生信仰影响有多大”的问题中,选择“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占37.07%;选择“家庭环境影响因素”的占42.56%;选择“校园环境影响因素”的占15.1%;只有5.26%的大学生选择“网络环境影响因素”。关于“主观因素在大学生信仰形成过程中作用有多大”,有81.24%的大学生认为“占主要地位”;14.76%的大学生认为“占次要地位”;只有2.4%的大学生认为“不重要”。

4.关于大学生对高校科学信仰教育建议的调查

科学信仰教育问题,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因此,大学生是否关注高校科学信仰教育及其所提具体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你最喜欢什么方式”的问卷调查中,35.35%的大学生选择“社会实践活动”;13.96%的大学生选择“校园文化活动”;选择“教师传统授课”和“专家报告讲座”的,仅占5.72%和7.32%。从大学生对高校科学信仰教育所提的具体建议来看,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校园文化活动,因为,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经历,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有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

二、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现状调查的分析

通过对某医科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的专项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当今网络时代,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功利化,已经严重地弱化了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从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大学生信仰的多元化与功利化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信仰本身是一种精神力量,但在当今时代,信仰却往往被异化为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物质”。应该说,多数大学生从观念上非常认同“理想信仰是一个人成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但他们所谓的“理想信仰”,却绝非仅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在多元价值观念的主导作用下,他们更倾向于理想信仰的多元化选择,这也是多数大学生“没有明确信仰”、部分大学生选择“”和“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信仰”的客观原因所在。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问题,不仅面临严峻挑战,而且业已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一代人的成才成长问题。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育缺乏实效性,凸显“两课”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科学信仰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但问卷调查中发现,虽然多数大学生赞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以“提升政治素养,丰富知识结构”,但却普遍反映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从理解和接受程度上,大多认为“一知半解,勉强接受”或“理论深奥,很难听懂”。这充分说明,多年来的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并没有真正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实效性问题,高校“两课”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三)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依然是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构建的主要外部因素

90后大学生是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年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成长成才之路,不可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外部环境因素对大学生信仰影响有多大”的问题选项中,选择“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及“家庭环境影响因素”的占绝大比例。虽然,外部环境的客观因素是不易改变的,但如何将影响大学生信仰问题的不利外部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进而构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则成为高校“两课”教育及学生育人工作中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与当代大学生科学信仰的构建对策

(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政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强大学生科学信仰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从课题组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的专项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普遍存在理解和接受程度上的困难。因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与时俱进转换语言表达范式。教学理念更新方面,课堂教学要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方面,教师应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语言表达范式转换方面,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由学术话语体系向学生较易接受的通俗化语言体系转变。只有不断深化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得以推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推进大学生科学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及其本质特征,要求高校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这一现实平台。校园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约束等诸多功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载体。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学生文体娱乐活动、形势政策报告会与学术讲座、校园局域网络以及校内人文景观等软硬件环境建设中,由此促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宣传与普及,进而借助校园文化建设载体积极推进大学生的科学信仰教育。

(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生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大学生科学信仰教育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

2、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到二十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制定科学的奋斗目标和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蓬勃生机的根本保证。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要结合加强党的建设学。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同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群众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通过学习推动实践,在推进实践中深化学习,以身作则促进科学发展、真抓实干落实科学发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一名学生干部,更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切实发挥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模范意识。

第一、在思想上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报纸、刊物、上网等形式,学习党内知识和当前国家时事、大事,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团章的章程、团的十六大精神和领导讲话,并在行动中认真去践行。

第二、在学习上,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充实文化知识,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掌握扎实的本领,真正做一个有用的知识分子,努力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第三、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培养创新精神,积极为同学服务,增强责任感和主动精神,真正做到在实践工作中先锋模范作用。

时代召唤青年,青年创造未来,通过学习团的十六大精神,我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提高了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我们要始终站在时展的前列,应对挑战,务实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刘广祥.调查报告.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新机遇加快老区发展——关于商丘市老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A].刘广泉主编.[C].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5-18.

[2]李登伟,江同文,刘明光,田兴富,董飞,张勇,杨小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油——2005年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生实践团赴塔里木油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J].经济师,2006,(4).

[3]韩晓燕,朱春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自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六甲乡福保村的调查报告[J].云南社会科学,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