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影响

时间:2022-04-27 15:33:52

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影响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依据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但现阶段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象。文章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以此来解决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是大学生们快乐成长的一个大舞台,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则是大学生们在舞台下的一次次历练。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大学生们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大学生接受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熏陶,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桥梁、纽带和交错点。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历史发展

1.早期实践观的酝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科学实践观的萌芽。《导言》的整个思路都是按照宗教批判到哲学的批判最后到实践的批判排列的。①[1]早期在青年黑格尔派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现,尽管他们是对现实进行批判,但是它们的立场却是唯心主义的,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任何实际性的问题,这就促使他必须回到现实,从理性走向现实。此时马克思的实践观已经从之前的观点有了很大的进步,正处于萌芽阶段,为以后的发展做了准备。2.实践理论的初步形成把实践理解为人有意识改变客观世界的感性活动,是人的本质,这时的马克思已经成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劳动是贯穿整个《手稿》的一条线索,通过分工,产生私有制和异化,再通过异化劳动,达到人类的彻底解放,在这里马克思对于实践观的解释就已经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了,同时对实践观的认识也通过异化的解释形成了一个初步的体系。3.实践理论的发展与成熟从萌芽到初步形成再到进一步的发展成熟,《提纲》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的进一步产物,其与实践紧密相连。此时实践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学说逐步走向成熟,世界理论宝库中又有了新的突破,成果更加丰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推动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向前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力,只有努力提高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才能指日可待。我们学习了生产力理论以后,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中,在经济实践中,我们不能盲目地去做,必须理性对待,有详细的规划。这其中就需要科学的实践观,指导国内外经济发展,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践中根据国情进行调整,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政治实践“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生活,政治上的先进性与否影响着国家和政党的存亡。”②[3]中国的政治要发展,政策要科学,政治理论必须符合中国发展的需求,能够切实地对社会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理论不能自行产生,只能是在人们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只有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才会得出科学的结论。而政治实践应该有科学实践观的指导,这就得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去取其精华,学习借鉴。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促进文化繁荣文化无处不在,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种文化标语。并且我们从小就接受文化理论的教育,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底蕴,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与发展。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就特别注重文化的发展,文化通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创作才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研究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文化作品,开发出更多文化资源,推动我国文化迈出大步伐,走出新高度。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蓬勃发展

大学老师现在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做很多社会实践的课题,并且寒暑假学校都会布置社会实践的作业,作业形式多样,有的是去找一份实习工作,有时是参加公益活动,有的是在调查某种现象之后写一份调查报告等等还有很多形式。当然这类实践活动每个同学都会参与进去,综合来看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多样,大学生们积极利用活动日及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既是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同时也给了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实着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且可以尝试到很多新鲜的事物,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提升了胆量。社会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创造着新形式,由原来的一张表到现在的社团宣讲、调查报告、去敬老院或特殊教育学校、创业活动、红色旅游等等一系列创新性的活动。实践形式激发了大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使广大学生们带着自己青春的梦想投身实践,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去思考老师所讲,真正有自己的一席之见。改变以往的唯老师论,认为老师说得很全面,没有一点错误,培养了大学生的求真的精神以及辩证思维。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今在全国上下都是一股热潮,当然这与国家政策的出台息息相关,正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希望做到将教育和就业相结合,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的更好发展。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早接触社会,感受世间风情,对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无疑是一件好事,这可以避免现在很多学生好高骛远,总认为自己有了高学历之后就可以万事大吉。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的补救,为他们真正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国家也拥有了更多可靠的未来接班人。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1.政府部门实践工作机制不健全很多地方还是存在应付现象,只是象征性的按照上级要求召开了会议,出台了文件,但缺少实质性的工作措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很难得到有效保障。③[4]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政府时时刻刻应该对人民负责,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人们才能信得过政府,然而政府部门在实践工作方面的不到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直接的影响,知行不一将失信于民。安排部署的不到位将间接的挫伤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并且容易造成下级部门工作上的懈怠。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健全的社会实践机制至关重要。2.高校对实践工作管理不到位高校虽然开展了许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这其中有很多缺少老师的指导,只是学生在“摸着石头过河”。很多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实践管理部门,只是将学生的实践管理工作临时交给某个学生管理部门来安排一下,简简单单印制一些有关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记录考核表,学生们只要在这张表上盖完章就完事了,也没有实地对学生参与实践工作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查访问,这就给很多学生投机取巧提供了方便之门。另外学校对学生的实践评价方案也不具体,没有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设计,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高校对学生实践工作的疏于管理,究其原因在于,我们更多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片面强调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对于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欠缺。3.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不认可社会实践在社会中其实隐藏着一个大大的问号,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呀?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根本不了解,甚至认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可有可无,大学生所谓的实践就是为了逃避老师布置的作业,借着实践的名义可以逍遥自在地在外面玩。任何一种问题的出现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原因,社会上之所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出现了误解,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态度不端正,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去认真地做;另一方面国家没有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致社会上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两眼一抹黑。4.家庭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态度冷漠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仅仅停留在学习成绩上,对于其他形式的活动则认为是不务正业或是玩,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久而久之也对他们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或是漠视。父母以及家人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高校应不断加强家校联系,尽量将社会实践的相关知识普及给家长朋友们,让每一位父母都成为懂社会实践的好父母。5.大学生个人对社会实践活动认知不足问题总是出现在多个方面,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也离不开大学生个人主观方面的因素。大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社会实践完全重视起来,对社会实践实际上知之甚少,也没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其情况,很多情况下,是在应付老师的作业,流于形式。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大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的态度决定了其对社会实践认知上的不足。如果我们对待一件事情特别认真的时候,会主动地了解相关的内容,并努力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实地求证,这样我们会对这件事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而不会出现认知不足的问题。由此可知,大学生在对待社会实践中态度不够端正。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方法

(一)政府部门健全实践工作机制

一套完善的机制对于任何工作的顺利和成功开展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也不例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功开展离不开政府部门完善的实践机制。党中央在下发了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最高文件之后,相关政府部门首先应该认真学习研读文件的指示和精神,其次应该进一步讨论接下来的工作方案,力争将上级的精神指示贯彻落实,最后各当地政府应针对当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针对有关政府部门缺少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项资金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和社会各界人士联合起来,特别是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政府部门在合作的时候应成立专项部门,直接负责和合作方进行对接,从而更加高效的进行工作。相信政府部门在健全实践工作机制之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会开展得越来越好,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会更高。

(二)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

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学校上下形成一种重实践的风气。首先应该组织各单位的老师们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提高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识;其次,高校应当成立专项负责小组,由该小组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布置,小组成员必须定期进行相关学习,并及时给各单位下发实践任务。最后,各单位应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习,并设置专门的课程。此外,高校还应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设置评奖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大学生进行奖励,以资鼓励;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也应该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做出指正,给予他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的社会实践必须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形成导师制,甚至小导师制,这样可以在各个学习单位营造一种重实践的氛围。寒暑假和休息日是大学生进型社会实践的好时期,高校应当把握住这一点,在这些日期,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任务设计好,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相信高校在充分履行其管理职能后,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的浪潮中去。④[2]

(三)社会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

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应当加强对社会的宣传、普及社会上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改变社会大众原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错误认知。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之后,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在社会上进行各种实践活动都会有较好的条件支持。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未来必将担当国家重任,因此应当加强对社会大力宣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各界应为培养出能够担当祖国大任的合格人才,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人才积极助力。只有整个社会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才能让大学生真真切切的认识到实践观的重要性。

(四)家庭积极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中长大,感受着家庭的氛围,感染着家人的气息。父母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进行极为重要。因此,应该改变父母及家庭成员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态度。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们相对来说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对很多社会状况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因此,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家校强强联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学生们也应适时的和父母谈论有关社会实践的话题,给父母讲讲社会实践的来龙去脉,让父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由浅到深地理解,逐渐地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意识。父母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识提高之后,会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支持大学生们,这样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无疑是锦上添花。相信大学生在父母的支持鼓励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五)大学生提升社会实践的主体性

当前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普遍存在对社会实践认知不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大学生也应从自身出发做做功课,应当不断提高自己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加强自身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是指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纽带,并能够将其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投身实践去感受、亲近社会,在走进社会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提升自身能力。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只有在投身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对所学知识加以检验,将所学内容真正融会贯通。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老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给大学生留有更多的展示空间,尽量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真正能够将课堂利用起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欧阳霞,端剑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3]甄宏宇.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J].法制博览,2018,(27).

[4]张薇薇,贺明君.用实践观分析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7):111.

作者:王玥 赵旭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