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00:06:5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略陈管见。

一、把握原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P5)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讲授“原理”课的目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2]据此我们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和理论归宿,最后落脚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

2.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既是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的令人信服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经济学说的必然结果。整个教学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般分析,而不是列举数字、图表与斧头换绵羊之类的讲解。从哲学的社会历史矛盾分析延伸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分析,再到解决的途径,兼容和合并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目前,要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着重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2]

二、有效整合原理课的教学内容

“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点必须搞清楚。而且“原理”课也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化简。“原理”课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与“概论”、“纲要”中的有关内容有所重叠,在讲授中要有所取舍。

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增多了许多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政治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并与现实之间关系,如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中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货币的形式电子货币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智慧启迪。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最终使学生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贡献。

三、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原理”课教师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原来讲哲学的,有讲政治经济学的。目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整合在一起,要讲好这门课,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擅长的内容占课时多、讲得多,而不擅长的内容占得课时少、讲得少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弥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原理”课教师应该积累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哲学史层次的知识,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三是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层次的知识,并且要研读经典著作。“原理”课的导向是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但若没有其他学科的支撑,很容易造成讲授肤浅、思路狭窄或陷入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原理”课程综合性很强,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发挥团队精神,课题组成员必须开展好教研活动,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法研究、集体制作课件、试讲评议等教研活动。有些高校坚持了集体备课制度,效果较好。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研讨,可增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四、提高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实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难点。哲学理论性很强,不像实用性学科,通过学习能够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内化到人的思维深处,其功能和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感觉。哲学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相反,学生对实用性强的学科更感兴趣。所以,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用性非常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紧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专业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其具有专业特色。哲学教学围绕学生的专业进行,并力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专业及专业中的问题提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哲学教学的专业化将使哲学的论证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专业化的哲学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联系学生专业特点,比如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建筑专业等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讲授不同的内容,尤其例证的引用应或多或少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在解决或讨论专业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思维方法及其观点,使哲学原理在解决专业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即在解决或讨论具体的专业问题时,运用并检验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认识也是在这种理论的运用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一般消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用和有趣是加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必须联系实际,与专业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严谨求实,搞好学术和教学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张云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篇2

关键词:近十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属性之一。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需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做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到融汇贯通,最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实践并指导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核心成分。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已经为学界理论界较为关注。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具有整体性,以及对整体性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认识和把握,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个独立二级学科的成立与否,也就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与命运的问题[1]。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学术界与理论界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义。笔者就近十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相关论述做了一个总结。

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角度出发。张雷声从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整体、逻辑整体以及历史整体。用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组成部分,以及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性看,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整体。一是从客观世界、人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关系;二是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与共产主义理论的逻辑关系来看;以上两个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整体是通过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表现出来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整体;从“三个统一”的运用来看,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整体[2]。

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角度出发。吴育林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包括各种各样人文社会科学专门学科的思想体系,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既是相互独立存在,又是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中心线索,三者又相得益彰地链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整体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统一的整体性、系统性[3]。

从把握精神实质和要义的关键角度出发。杨志平、胡海波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可沿着三个角度展开: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个组成部分内在有机联系的向度展开的横向贯通性研究;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丰富和发展的向度展开的纵向过程性研究;三是以实践为视域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向度展开的实践性研究[4]。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孙文营谈到要改进“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必须加强教学组织和管理,注重对教材体系的整体性转化,提高教师授课能力和理论素养[5]。孙月红、郭彩星指出,采取灵活多样的整体性教学方法改进“原理”课整体性教学的对策[6]。张云飞把整体性看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特征之一,主要从研究对象、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理论品质和实践功能三方面阐述了整体性的内涵[7]。程宏如也从教学角度出发,认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不可分割的“一整块钢”[8]。此外,梅荣政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 64号文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表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作出了四个方面的解读。分别从研究对象、逻辑范畴、根本属性以及学科建构这四方面展开论述。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一以贯之,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9]。

二、研究近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新世纪,我国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又提出“依法治国”等等。这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提出都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的思维方法,指导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实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

教学方面。龙小平谈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龙小平、张华波指出在教学研究中,要着重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应该要理解和着重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从而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理解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使青年学生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11]。吴育林谈到,为了贯彻以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在论述的共同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及人类解放,所以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整体性[12]。

还有一些学者,比如张锦智提出,坚持和贯彻“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原则不仅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不断接近,而且又有利于教学目的有效实现,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原理课的实效性[13]。孙文营指出,为使大学生系统、完整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整体性教学[14]。张建也提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应该从多维度、多视角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进行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块有机联系的“整刚”,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15]。

培养人才方面。程宏如说从整体性角度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能进一步使大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切实完成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使命[16]。孙月红、郭采星谈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整体性教学,是为了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为了使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17]。

在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张建云指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有利于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有利于马克思理论学科建设,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张雷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与发展的理论体系。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基石上,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做了全面而深刻的丰富与发展[19]。谈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解读,能够在新的社会形势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战略性、整体性和全局性地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20]。

另外,田雨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利于保障中国构建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和营造和谐世界与和谐中国的氛围[21]。袁银传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想结合的产物,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一般规律做了一个展示,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做了一个规划和布局,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做了一个方向设计[22]。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α)历史地,(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23]。”

三、结语

总的来说,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理论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展开了热烈讨论,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笔者认为在研究中还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时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不可把二者混淆,同时又要注意把握二者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包涵内容广泛,不仅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而且还有伦理学、生态学、文化学等多个层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应该是相当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言,即它把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涵盖其中。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就是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统一,把它们看作一个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的过程。在研究中,一方面,要注意把握二者在一定方面或内容上的联系;另一方面,二者也存在区别,有的学者在讨论中出现把二者混淆起来的现象。

第二、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同样需要区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学者们主要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角度、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角度、把握精神实质和要义的关键角度、学科建设的角度等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笔者认为,还可以从实现最高目标―共产主义角度、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来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多数文章都只阐明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是却没有提出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运用于实践,以及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运用到中国实际问题之中。

第三、多数学者也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角度论述了整体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笔者粗浅的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找到一种正确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个整体简单而有效地传授给当代大学生,并加强研究如何不断丰富课堂形式与内容,深入浅出的给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一种信仰。

此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还需关注以下方面:第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相结合研究,使二者在相互交流、碰撞中促进双方的发展,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第二、整体性研究不仅要立足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而且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与新时代新阶段的特点相结合。整体性研究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必须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

[2] [19]张雷声.从世界观、方法论相统一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4).

[3] [12]吴育林.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2(6).

[4] 杨志平,胡海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的文化自觉[J].思想理论研究,2013(10).

[5] 孙文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整体性教学的影响因素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6] 孙月红,郭彩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整体性教学改进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

[7] 张云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7).

[8] [16]程宏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教学“三维”透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

[9] 梅荣政.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创造性运用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10] 龙小平.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整体性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2(6).

[11] 龙小平,张华波.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3).

[13] 张锦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教学探析[J].山西高等学院社会科学学报,2013(1).

[14] 孙文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整体性教学的影响因素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15] 张建,沈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解读[J].中国冶金教育.2012(2).

[17] 孙月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整体性教学改进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

[18] 张建云.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方法和原则[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8).

[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1] 田雨.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梦”的实践[J].前沿,2013(22).

[22] 袁银传.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

[23] 杜艳丽.浅析如何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3).

[24] 列宁.列宁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6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组成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组成,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进行一下剖析。到目前为主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作出过明确的界定,学术界早已了不同的意见和多种观点。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基本原理”并不是那样如字面理解进行简单的叠加,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概念,两者不能分开而谈。这些不同的争议说明这个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的规定,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规律,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地继承了有史以来人类优秀的哲学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具有很大范围的普遍性。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最终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实现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根本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又称科学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学说。

三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从属于马克思主义这个大整体。三者缺一不可,去掉任何一部分都马克思主义都不能算是完整的理论体系。三者之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况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注意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立足于现实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根本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这样描写人的“这些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条件下活动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无产阶级的运动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终。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的,具有严整、完备的理论体系。里面包括许多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中主要包括: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社会形态和社会矛盾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共产主义本质特征等等。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等多个领域,内容之繁,范围之广。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方法论,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利的思想工具。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客观与主观相符合。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和概括。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事情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形成过程中,马克思就确立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就避免了唯心主义。马克思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性

连续性与整体性相渗透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都是围绕其研究对象进行不断深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思维结晶发展必然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从基本内容、结构及方法上看是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他们之间是一个整体结构,完整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内容涵盖了诸多领域。

革命性与科学性相辩证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在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之所以说是革命性的是因为从阶级性上说,马克思主义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思想体系都具有阶级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实践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实践性,在实践中产生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整体来看或组成部分来说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在整个理论的创造过程别强调实践的功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显著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的体现。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统一。

总之,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伟大的思想革命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不断革故鼎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的环境中产生的,在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中得到大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创造新辉煌。(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梅荣政.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几点思考.贵州:贵州师范大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2]李爱华.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12年第4期.

[3]叶启绩.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原理与整体性的思考.思想理论研究,2016.1.

[4]石云霞.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5]荣政.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篇4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宏伟,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科技、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诸多个别论断和个别结论的机械总和,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各项基本原理,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

一、从整体性的高度把握“原理”课程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固有特性。它是一切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领会其立场、观点、方法的精神实质的观点和态度的体现。实际上,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它要求我们如实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来认识和对待,反对任何肢解、割裂、歪曲或断章取义、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绪论部分提出:“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1](P3)从广义上说,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以及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看成是一个浑然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具体表现在: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P14)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是由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统领的理论体系。二是鲜明的阶级立场。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的学说”。[1](P2-3)也就是说,为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立足的原则立场。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P11)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也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整体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相一致的。四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P17)马克思主义是围绕这一崇高社会理想而建立的理论体系。

从“原理”课程内容来看,它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从各个章节来看,绪论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从总体上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怎么坚持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至七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原理的具体展开:第一、二、三章是关于自然、思维和社会问题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第四、五章关于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理论,这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方式,严密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的最深刻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最终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趋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第六、七章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目的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从整体上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特征,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原理对客观世界的整体反映,强调了对客观世界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整体性研究。

二、整体性是“原理”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以往,马克思主义常常被分解为三个主要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种“三分法”推动了以这三个方面为内容的学科的深入发展。但是,由于人们的片面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

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许多最重要的著作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一般认为,《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而《共产党宣言》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宏伟大厦的缩影,其理论内容几乎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重要方面。其他著作也大都是这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辨与关于政治经济学、人类解放理论等现实问题的交织;《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著作中哲学问题、经济学问题、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的汇聚;《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等关于现实问题的著作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理念;即使像《资本论》这一被长期看作是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包含有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基本原理,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及方法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堪称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所以,我们很难说它们到底是单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科学社会主义,我们不能拘泥于自己以往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学科领域,而忘记甚至排斥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人而言,他们也非常重视对“整体性”范畴的阐释和运用。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则“把种种经济关系看作同等数量的社会阶段”。[2](P142)同时,马克思也常常把整体性方法运用于对社会和人的本质的说明,正如他所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3](P220)“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此外,马克思还阐述了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关系上的整体性,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他指出:“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4](P17)

恩格斯虽然在《反杜林论》中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进行了分别论述,但是,毕竟“刻意地创造体系”与“体系的现实存在”是两回事。恩格斯虽然明确表示《反杜林论》一书的目的“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但是,他不得不在“一个广阔的领域”对杜林展开批判,而且他还是希望读者不要忽略他在批判中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5](P344)从《反杜林论》全文看,恰恰是这些看似独立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内容紧密相连、逻辑严谨的理论整体。此外,在恩格斯那里,整体性也是辩证法的重要范畴。他在阐述联系的、发展的与静止的、孤立的这两种思维方法的实质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5](P359)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正是体现在这种历史性、联系性、发展性的统一之中。

同时,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认为它“完备而严密”,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6](P309)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它们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内容,同时在理论上和逻辑上又是严密的、完整的,而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则使得这三个组成部分成为一个逻辑严密而统一的整体。这一整体犹如一整块钢铁,是肢解不了的。谁想去掉它的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谁就必然离开真理。

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被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整体,整体性是“原理”课教学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任何片面性和肢解性的解读都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反而会使人们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歪曲和误解。

三、整体性是“原理”课教学的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学说,正是因为其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正是因为其内容结构在整体上与其他社会发展理论的本质区别,才真正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作为整个教学的立足点。

在教学目的上,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性的高度理解“原理”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作出了明确的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关于“原理”这门课程的基本任务,《〈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始终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怎么坚持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立场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立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性的视角设计、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具体来说,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从事的理论活动的全部过程去理解和阐述其要义。这就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目标及宗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学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及相关文献纳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有利于我们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概念、论断的意义和适用条件。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不应局限于经典作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述,还应该包括许多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的重要著述;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也应结合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献的编纂背景与考订特点来准确把握相关内容。再次,紧密结合实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领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努力作出准确解释,同时用能结合时代和具体的国情要求作出新的阐释,防止生搬硬套、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做到“四个分清”,即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片面的乃至错误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篇5

论文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代使命。然而,由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因之,必须从提高教学整体认识、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一、问题的缘起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理论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时代使命。尽管当前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开展的与之相关的各项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从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就尚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因之,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是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际工作者面前无法绕开的现实课题。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效益,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状态与实际结果同其所承载的时代使命及其教育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1]。高校不是一方孤立的净土,教育实践中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一名清醒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当前大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只停留在一般化的范畴、原理的层次,由此形成了填鸭式的满堂灌输的局面,使原本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一堆现成的结论和僵死的教条。单一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遑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化为追求高尚人生价值的自觉信念。因之,只有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启发式教学代替简单的一味灌输,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承载的神圣使命。

其次,知识化的教育理念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砥砺个体全面发展、丰富自身素养的重要精神动力。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方向和提高自身德性水平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然而,囿于知识化教育理念的偏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并没有完全实现其“应然”的教育功能,突出表现是其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被遮蔽了。因为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固然能够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承问题,然而它却无法解决学生将理论知识如何升华为内心信仰并付诸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来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两项基本功能,但我们必须明确: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育人是第一位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舍本逐末,颠倒了教育两项基本功能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再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创新能力不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存在的知识化教育倾向,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和课堂讲授为唯一形式,缺乏灵活生动的多样性,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必然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并且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不大,更难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因之,变单一的教师讲授为师生双向交流,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功能价值、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举措

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着的严峻现实问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提高教学整体认识。成功的实践有赖于科学认识的正确指导。要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最大效益,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各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其一,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揭示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所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2],它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重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为此,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必须保障其所需的基本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其二,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即一是如上所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教学的教育理念,其结果是将原本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干瘪的概念、原理的诠释;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当作一场政治运动来对待,其结果是教学中存在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做的表象掩盖了实质问题的解决;其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对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一日千里,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使当代大学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高度远胜过上个世纪,其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接受方式都具有自身鲜明特点[3],加之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存在着多元化发展倾向。因之,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对象呈现的一系列特点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惟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学科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现状,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应改变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方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分组讨论和专题讨论的形式。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也可以采用。比如,针对由于西方对拉萨“3·14”事件的歪曲报道以及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遭到无理干扰而激起全世界华人正义声讨的事实,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爱国更需要激情/理性”的课堂辩论赛,通过辩论,学生既对分子的丑恶行径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又对爱国主义的内涵有了更加准确的领悟。实地参观、生活实践调查等都可以用于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有效手段。此外,根据教学实践需要,适时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前沿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再次,丰富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不可能囊括生活世界中新鲜活泼的所有生动事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生活世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增强其时代感、生命感和立体感。教师可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中国发展和世界重大问题充实到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教学内容时,结合医学生的特点,我们发动学生广泛查阅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养之于医务人员的重要性,并撰写学习心得,从而使他们明确精湛的医技与高尚的医学人文素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对医务人员来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育人功能。

最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因之,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直接作用。只有具备一流水平的教师,才能有一流水平的课程[4],因之,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系统中的活跃因素——教师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教师以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熏陶、感染学生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认为,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知识结构,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深化成为可能。就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而在于我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存在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由于现在的教材是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德性和高尚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境界影响带动学生,激励他们养成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时统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探析[j].学理论,2010,(8):121.

[2]张云飞.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25.

[3]杨红,邱世绪.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26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当代形态 时代化 大众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迅速,充分凸显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而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战略的提出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更显巨大,并呈现出新的形态。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对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形态的解读

就当下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的发展主要表现出两种重要形态,即时代化和大众化,也就是说时代化和大众化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是形成独具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必由之路。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时代化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层面,即理论创新的时代化、理论解读的时代化和回应时代课题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与要求,纵观当今时代,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形态,显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当代价值,但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依旧是我国重要的指导思想、核心思想,是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武器,为人类自身解放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依旧是其永恒的话题。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的实际需求,是其本身与时俱进品质的内在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保持其本身理论的现实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主要表现在语言范式的生动化、抽象理论的具体化、理论创新的实效化和内容阐述的形象化等几方面。与时代化相同,大众化也是时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早在上世纪我国便已有所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建设与发展,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和核心,其应遵循科学性、实践性、通俗性、主体性等基本原则,用科学的理论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加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法为群众这一主体提供服务,突出群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形态的发展构思

(一)以创新为动力,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r代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在发展,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环境亦在改变,这一系列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时代化形态特征,以满足当代社会建设发展对其的需求。因此,我们应以创新为视角和动力,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创新,充分挖掘与利用其当代价值,以便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发展提供推动力。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推进理论时代化发展,广泛吸纳世界文明,回答时代课题,把握世界整体趋势,注重实践,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发展。

(二)以群众为核心,把握时代主旋律

任何一种理论思想都不能为未来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亦是如此,这就要求与时俱进,对时代主旋律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突出时代特征。即了解当下实践发展,了解群众实际需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一个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将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通俗的、大众化的向人民群众进行渗透和教育,提高群众思想认识,树立正确世界观,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因而我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应以群众为核心,把握时代主旋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不断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三)以立场观点为指导,正确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明确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立场和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实现以通俗化、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的前提基础。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结合当代时代主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发展基本要求,运用历史经验,我国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坚持自己的立场与观点,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坚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通过强化宣传教育队伍建设,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在宣传和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正确理解,对理论思想精神实质的完整把握,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发展指明方向,打好基础。

三、结语

指导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具有的重要地位与价值不言而喻。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发挥及其当代形态构建是我国当前要做的两项重要工作。总之,时代化与大众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赋予中国的一个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恒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马彬.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3]建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动力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刘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篇7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B020106  金融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金融(00076)  金融市场学(00077)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0  国际贸易  国际运输与保险(00100)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世界市场行情(00102)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4  农 业经济管理  农学概论(00127)  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01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畜牧学(00133)  B020115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计量经济学(0014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 )  英语(二)(00015)  经济思想史(001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9  餐饮管理  国外饮食文化(00989)  中国饮食文化(00986)  餐饮美学(00987)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B020202  工 商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管理咨询(0015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204  会计  会计制度设计(0016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高级财务会计(00159)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B020208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谈判(0018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B020210  旅游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旅游文化学(061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旅游景区管理(06153)  世界旅游地理(06151)    旅游公共关系学(06177)    B020218  人力资源管 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绩效管理(05963)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11760)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6089)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90)  B020229  物流管理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        B020256  项目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项目管理学(0505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管理数量方法(05058)  项目范围管理(05060)  项目成本管理(05061)  项目论证与评估(05066)  C030106  法律  合同法(00230)  公司法(00227)  外国法制史(00263)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法律文书写作(002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  监狱法学(06154)    婚姻家庭法(05680)    B030109  监所管理  罪犯劳动改造学(00928)  狱内侦查学(00932)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924)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罪犯改造心理学 (00933)  B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发展社会学(00287)  社区社会工作(00281)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社会行政(00283)        中国福利思想(00285)  B030207  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00287)  人口社会学(00302)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组织社会学(00311)  城市社会学(二)(003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30302  行政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00067)  行政组织理论(00319)  西方政治制度(00316)  英语(二)(00015)  领导科学(00320)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政治学概论(003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行政史(00322)        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3)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 19日)

星期日(10月20 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C030401  公安管理  公安信息学(00372)  犯罪学(一)(002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大学语文(04729)  涉外警务概论(00373)  B040102  学前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0040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0403)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  B040107  教育管理  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4)  教育经济学(00451)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教育管理(00457)  高等教育管理(0045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40108  教育学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教育学原理(00469)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认知心理(00471)  B040112  小学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英语(二)(00015)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  文学概论(二)(005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33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09294)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09297)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09291)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方向)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义务教育班级管理(09335)  B040202  思 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  科学思维方法论(00483)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生哲学(00482)  欧洲哲学史(含欧洲哲学史原著选读)(0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政治学概论(00312)  B040302  体育教育  心理学(00031)  体育保健学(00495)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00500)  英语(二)(00015)  体育测量与评价(0049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体育教育学(005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C050105  汉语言文学  外国文学史(00540)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0617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语言学概论(00541)        汉字学概论(00820)  C050201  英语  高级英语(00600)  第二外语(日语)(00840)  外语教学法(00833)  英语写作(006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语言与文化(00838)  外刊经贸选读(008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C050305  新闻学  文学概论(一)(00529)  新闻摄影(00659)  公共关系学(00182)  英语(二)(00015)  新闻事业管理(006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50309  公共关系  领导科学(00320)  现代媒体总论(03300)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人际关系学(03291)    国际公共关系(0329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50410  美术教育  美术鉴赏(00744)  中国画论(00745)  美育概论(00746)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美术教育学(00747)  B050433  视觉传达设 计  现代设计史(05544)  视觉表述(05545)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创意网页设计(055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广告设计与创意(00755)  B060202  档案学  外国档案管理(00789)  中国档案事业史(00785)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  英语(二)(00015)  科技档案编研(007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行政史(00322)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篇8

[摘要]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质量,需要明确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建立学科建设原则,探讨学科建设方法,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3)04-0079-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是在2005年设立的。几年来,学界围绕学科设立的意义、学科内涵与特点、学科研究方向与范围、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以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也应该看到,这毕竟是一个新设立的学科,其学科边界还不够明晰,研究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学科规范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内涵、研究对象,划清学科边界,明确学科研究内容,对学科研究的重大问题、学科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学科研究史以及学科文献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无论对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还是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都是有重要学术价值的。

一、关于研究对象问题

一门新学科的创建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是学科安家之本,也是衡量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处理好它跟相关学科的关系,才能进一步解决学科的性质与定位问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以下简称《简介》)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根据这一界定,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和理论成果,包括理论来源、思想理论发展史、理论创新成果等,核心内容就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理论成果,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发展轨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现实面临的挑战,包括马克思主义怎样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哪些经验,有什么教训,基本规律是什么,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关起门来搞纯粹的理论工作,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它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只有结合这一实践过程才能增强理论说服力,讲好、讲清楚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进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达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重大实践问题,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二、关于学科的研究内容

学科研究对象决定着学科研究内容。一般来说,学科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结构;二是对象的运动及其规律。《简介》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中共中央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根据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来确立研究思路、内容和重点。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不能离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实践过程,要从实践发展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中国化的。从历史的角度,以时间顺序考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中国革命道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及经历严重曲折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运用、发展、创新的过程。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规律。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挫折及其历史教训;总结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

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和逻辑的视野考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内在逻辑结构;研究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基本特征、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研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把它们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来看待和评价。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必须着眼时代特征,立足不断发展的实践,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许多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当前要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重点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如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研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信仰等问题的研究,更好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概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设置的依据之一是为高校“概论”课提供学科支撑,更好地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成果支撑教学,更好地为“概论”课教学服务,同时将“概论”课教学中的重大问题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以“概论”课教学需求促进学科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都应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三、关于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

一门学科存在的前提和依据,除了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之外,还要有独特的研究方法、范畴体系、逻辑体系和话语体系。而方法论的建立必须确定以什么原则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具有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等特点,因此,学科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立场和方向问题上不能含糊,防止以学术探讨之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一个学科,学术性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所在。没有学术底蕴的学科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也不会发挥预期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理论,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因此,在学科建设中,要坚持其学术性,从多视角、多领域、多维度进行研究,逐渐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品格,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含量,不能因其政治性强而忽视自由的学术探讨,应坚持研究无,宣传和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更好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现实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必须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联系中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分析其重大理论成果及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着重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同时更加关注现实,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更多地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研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任务之一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因此,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开展研究,才能增强理论说服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自觉有意识地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从而使研究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或者从问题出发是马克思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之一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马克思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而所谓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要着眼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去研究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巴甫洛夫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方法是学科健全和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同样要注意方法的研究和运用。

一是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是指把事物或现象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在辩证地处理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研究和综合性分析的一种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整体性特点,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把研究视角上升到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的高度,才能把握学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体系。

二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一个开放的综合性学科,只有开展跨学科研究,才能发挥学科作用,拓展学科领域,发展学科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多个相关方面,需要从跨学科的角度,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成果,通过交叉学科之间的互补,全面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内在关系。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加强跨学科研究才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是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活动中去考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阐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理论成果各个组成部分,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并进行逻辑上的归纳与分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地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理论成果。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和逻辑线索,把握其中的规律性、逻辑性。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起点建构起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

四是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是历史研究、理论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指通过找出研究对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认识研究对象特征和本质的逻辑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问题,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诠释。运用纵向比较研究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寻找可资借鉴的规律性东西。如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历史上其他外来思想和信仰体系中国化的比较研究,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和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研究;民主革命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两个30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比较等等。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地域的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和不同的表现形态,进一步开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与对话,分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语境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异同和视界融合问题,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历史进程与其理论形态的学理认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学术研究寻找一个新的参照系和新的视界融合生长点。比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马克思主义苏俄化、东欧化、朝鲜化、越南化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为我们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提供外部参照,而且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哪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规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普遍规律。

四、关于学科建设的学术史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研究历史。比如文学有文学史,哲学有哲学史,教育学有教育学史,政治学有政治学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马克思主义研究史,等等。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以其自身的“研究史”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也应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史。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是一部厚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史。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程中的重要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做进一步的追溯和梳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资料和线索,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史主要体现为对这两大理论体系的研究过程。

1938年,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论自觉。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逐步形成。1945年4月,扩大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地记述和阐发了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以及从政治、军事、组织、思想等各方面创造性地提出的一整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勾画出了思想的基本轮廓。1945年,中共七大上,在刘少奇所作的《关于修改的报告》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思想,强调“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1981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共中央对思想的第二次概括。新的《历史决议》在继承发展1945年《决议》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的历史地位和思想的指导地位。新的《历史决议》既是指导全党正确认识和思想的政治文献,也是思想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又为此后思想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开拓了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思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资料。《选集》(第2版),《文集》(8卷本)、《建国以来文稿》(13卷本)、《军事文集》(6卷本)等一系列著作,《书信选集》、《诗词选集》、《哲学批注集》等文集的出版以及《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文献的出版;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薄一波撰写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胡乔木发表的《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等著作或论文;《传》(1893―1949)、《年谱))(1893―1949)等一系列权威性研究著作的相继出版,《胡乔木回忆》等一系列回忆文集的出版发行,等等,都反映了对思想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的科学命题,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近年来,学术界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并对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代表性的著作主要有顾海良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秦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述评》。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李君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石仲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严书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问题》、包心鉴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赵曜的《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秦宣的《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二级学科设立以来,学科建设问题已经日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和思考,国内理论界围绕学科设立的意义、学科内涵、研究方向和领域、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优秀成果。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学术论文有30余篇。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陈占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地位及研究领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顾钰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中的四个关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理论学刊》,2009年第8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1期);田克勤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设立的意义》(《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杨凤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7期);程美东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发展若干问题》(《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等等。这些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学术史内容。了解这一学术史,有助于把握学术动态,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推动学科的发展。

五、关于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是人们认识历史的“媒介”和“载体”,对文献资料研究的深入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某一事物认识的高度。恩格斯说过:一个人如果想要研究一个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原著的时候学会从作者写的原样中去阅读这些著作,并在阅读时不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根据原著研究这个理论,而不是根据第二手材料来研究;“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构建需要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献中的精辟论述,熟读经典著作、中共中央的文献资料,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总结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此文献资料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础,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文献资料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袖著作、中共中央重要文件选编、报刊资料等。

第一,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源泉,是经典作家对时代特征的理论把握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人类实现自我解放的思想武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但要理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根本方法的理论渊源、本真意义和历史发展,理解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丰富意蕴,而且要正确区分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这方面的经典著作主要有:《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资本论》、《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哥达纲领批判》、《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等。

第二,研读中共领袖的著作。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重视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研究领袖著作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各种版本的文献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从中探索其规律。因此,《选集》、《选集》、《刘少奇选集》、《选集》、《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文集》等领袖著作,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必须精读的文献资料。

第三,研读中共中央重要文献。中共中央重要文献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如《六大以前》、《六大以来》、新近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9―1949)》(共26册),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后也都编辑出版了重要文献选编,还有《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等。这些文献应该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读资料。如《六大以来》分上下卷,汇集了从1928年6月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到1941年11月期间党的历史文献519篇,包括党的会议纪要、决议、通告、声明、电报、指示以及党报社论、主要领导人文章、信件等,共约280多万字。按照“专题一时间”的体例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编排,共分为政治问题、组织问题、军事问题、锄奸问题、职工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宣传教育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再按文献时间先后进行排列。这些文献既包括王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产生、形成、危害及其被纠正的文献,也是党在这一时期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全面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形成的文献。研究这些文献对于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有重要意义。而《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则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研读这些文献资料,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伟大成就、成功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通过文献研读,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中国化,如何化中国,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总结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篇9

20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新趋势,人们开始对传统研究范式不断进行反思,因为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创新在于其研究范式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是否恰当,直接决定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水准。创建中国马克思学就是要在对原有研究范式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之上建立一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范式。

一、中国马克思学是对西方马克思研究范式的扬弃

20世纪20年代,在列宁支持下的梁赞诺夫,就率先提出了“马克思学”这个概念,并且率先开始了创建马克思学的奠基工作,梁赞诺夫提出马克思学这个概念,旨在强调要用严格的科学态度去研究马克思,研究马克思的文献与思想、理论与实践,使之成为一门特殊的、严密的科学。粱赞诺夫把构建马克思学、创立国家乃至世界的马克思学研究中心,作为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的主要任务。他围绕这个中心目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工作、编辑工作和组织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苏联的马克思学并未真正发展起来。使马克思学成为西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主要范式要归功于法国学者米里安,吕贝尔,他明确用其来命名自己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学在法、德、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逐渐兴起。而在前苏联学术界,20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学在苏联逐渐成了-中性概念,人们讲“苏联马克思学”时是肯定性的科学概念,讲“西方马克思学”时则是否定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即西方马克思学是一种意在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当这一概念从苏联传人中国后,则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并且这种状况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源于苏联的僵化的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正因如此,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对传统教科书式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被提上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西方马克思学成为学者们积极关注的对象,他们逐步走出苏联意识形态的樊笼,以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西方马克思学,在对西方马克思学的关注和评判中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一方面对于西方马克思学的错误观点进行了严厉批驳,另一方面打破了僵化的传统研究模式,主张重新为马克思学正名,还其以马克思文本研究的本来面目,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呼声。在《马克思学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新奠基一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一书中,王东教授明确提出:要创建既不同于原苏联也不同于西方吕贝尔等人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中国马克思学”主要是针对苏联马克思学与西方马克思学而言的,意在强调这是中国人独立研究、自己创造的专门研究马克思的一门学问。它不仅要学习借鉴“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而且要扬弃超越“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包括五层独特涵义:

一是强调这是我们中国人独立进行的马克思学的一切有益成果,又不拘泥于他们的理论框架与基本思路,而是力图独立研究,在世界历史范围内成一家之言的。二是强调我们必须超越“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三种流行的解读模式,采取“以马解马”的全新解读模式,这就要求我们不是通过其他人的理论框架,而是直接面对马克思,把马克思本人文本与思想,作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思想源头。三是强调我们将努力发掘中国古典解释学的思想宝藏与方法宝藏,并把它与近现代西方解释学、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熔为一炉,在解释方法上凸现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中国解释学传统深厚独特、源远流长,完全可能使我们在构建马克思学,尤其是解读、发展马克思哲学方面,比起西方人、俄国人来说,达到后来居上的效果。四是强调我们今天对马克思的解读,不能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的思想足迹,而是要独树一帜,独辟蹊径。在马克思哲学解读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五是强调我们所作的解读,是和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与民族特点相结合的,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理论铺垫的基础工程。

二、中国马克思学是对传统研究范式的批判性反思

尽管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和治学方法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从范式的角度来看,大致有如下三种:原理解释研究范式、比较与对话研究范式、文本解读研究范式。

所谓“原理”,它意味着某些哲学问题比别的哲学问题更为基本,因此也更为恒定和重要。它将自己建立在一种无时间性的、永不变化的理性之上,或者至少假设理性(范畴)的形式属性不可改变。原理解释范式承袭于前苏联教科书的研究和学习模式,是学者们对原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主要是理论宣传或在课堂上宣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概括。原理解释范式浓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如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和原理,以及实事求是、辩证法等。它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价值不能被完全否定,从特点和作用上来看,它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一些通俗易懂、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熟悉的教材和读本,一些易于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联结、相沟通的应用哲学范本。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原理解释范式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出来。它逐渐凝固化为一成不变的、超时空的哲学范式,其特点是非反思地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各种教科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仅仅变现为用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例来论证基本原理的正确性。这样,基本原理演变成为干巴巴的政治教条。虽然它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哲学智慧精华,但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它一再声称要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事实上,教科书哲学的内容多年以来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它以穷尽了一切真理的面目出现,人们只能对其“照着讲”,而不能“接着讲”,以致人们因为原理的僵化而越来越反对它。不言而喻,这也使后马克思主义者与那

些坚执背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氛围具有了某些相关的理由。因而,中国马克思学提出我们要回到马克思,直接面对马克思,把马克思本人文本与思想,作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思想源头,结合时代特征,在马克思哲学解读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

比较与对话研究范式是一种通过同中国哲学、其他西方哲学的比较、对话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我国哲学研究和教学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大专业学术领域,形成了哲学作为一级学科下面的三大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实践的、开放的哲学,在其产生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批判地继承了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因此,它在随着实践而发展的时候,也应该继续批判地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但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优良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在“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对象,研究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就是为了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批判的资料。事实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关系的这种错误理解。不仅限制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研究,而且也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正常进行。随着“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恢复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哲学研究中,对待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错误态度得到了纠正,出现了三大学科平等发展的新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西方马克思学成为学者们积极关注的对象,他们逐步走出苏联意识形态的樊笼,以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西方马克思学,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是,一些学者虽然摆脱了教科书的阴影,却陷入了由西方马克思学所构建的更为精巧的意识形态陷阱中,对其潜在的危险缺乏认识,从而全盘接受了它所提出的观点。尽管西方马克思学一再标榜自己的学术性和超党派性,但实际上“西方马克思学要取得的是解释、评价和发挥马克思理论的专利,攻击的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鉴于此,中国马克思学提出不能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马克思学的思想足迹,而是要批判地借鉴西方马克思学的有益成果,要独树一帜,独辟蹊径,使之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文本研究范式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文本的研究和诠释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马克思生前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写下了大量的著述,为后人了解、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文本依据。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传播和发展、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理解、解释和运用的出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文本的问题也就产生了,并成为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在谈论着这个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本研究和解读的方法论思想。长期以来,在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由于客观和主观的条件的限制,文本研究范式未受到足够重视和应有尊重,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全集不全”,“以苏解马”等。现在亟待弥补和加强,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补课”。所以,中国马克思学提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本人文本解读作为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三、中国马克思学是传统文本解读研究范式的回归与超越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中国马克思学等同于文献考证,是一种对文本的过度崇拜与迷信,是一种文献学意义上的“原教旨主义”情结,因而是一种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绝对化的唯一可能的范式。这无疑是对于中国马克思学的一种误读。

中国马克思学强调马克思文本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文本研究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和应有尊重,现在亟待弥补和加强。事实上,无论是原理解释研究范式,还是比较与对话研究范式,都必须以马克思文本研究为基础。马克思文本研究对于准确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思想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因而是必要的和重要的。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离不开文献学事实和资料的支撑,例如著作的先后时间顺序、写作的确切时间、笔迹的特点,以至编纂学和年谱之类的信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针对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国内对于马克思文本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出要重新把马克思本人文本研究摆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地位。它要求学者们对马克思哲学及其文本进行精确的文献考证,以澄清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对于马克思思想的曲解与误读,从而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二是由于太注重原理解释研究而缺乏对马克思哲学及其文本进行足够的研究。以致让人们觉得许多“原理”似乎已经被人们开掘得太厉害,其中几乎所有的进展好像已被耗尽、已被人们尝试过了,马克思已经过时了。因此中国马克思学要求对马克思哲学及其文本做出深入系统开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思路,作为源头活水。三是文本研究是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所重视的。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是在党培育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指导下进行的,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对经典著作的研究过程中强调不能断章取义,而要掌握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中国马克思学强调文本研究的基础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于传统文本解读研究范式的创造性回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许多专著。在这些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梳理,并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核心。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理论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虽然学术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结合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1938 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及1943 年《中共中央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虽然不同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要“结合”的对象理解不尽相同,但都可视为是“结合论”。如,陈家付教授认为,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相结合。

第二,过程论。它是在“结合论”基础上提出的,是结合论的引申,从相结合的过程、结果的角度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双向互动的过程。如雍涛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关系的总体性概念,它包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过程[1],而且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只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没有完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就没有完结[2]。

第三,三化论。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新鲜化的角度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问题。如张远新教授认为,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括为三层意思: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二是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三是把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其依据是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述。还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新鲜化。

第四,实质论。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结合论”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所以提出了“实质论”。他们从实质上来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袁辉初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和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有机统一[3]。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问题,笔者更倾向于过程论的观点。因为2005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这说明权威部门已经认同过程论这一观点。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及提出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丁俊平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在中国的开创与不断发展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4]。张琳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欧洲民族土壤里滋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之所以为近代以后的中国所接受和实现中国化,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本质要求,这奠定了“中国化”的逻辑前提; 中国当时的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迫切需要一种崭新的理论武器,这是“中国化”的历史契机;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契合和学理上的相似性,使“中国化”获得了文化根据;通过俄国马克思主义这一中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快得到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5]。

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问题,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首先提出的。但也有部分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来驳斥这一观点。如郭建宁教授认为,艾思奇在1938 年4 月写的《哲学现状和任务》中,从哲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毛泽东是在艾思奇的影响下才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并给其赋予了新的内涵[6]。程中原认为,据《党的文献》可知,张闻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组织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不过他的用语是“马列主义中国化。”[7]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 它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问题,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提出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问题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认为把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力量和领导力量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8];第二种观点认为,1938 年10 月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因此,应把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第三种观点认为井岗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9],应把井岗山道路的开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第四种观点认为“八七”会议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应把“八七”会议的召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10]。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所以应将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阶段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如,张焕金教授是根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来划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石仲泉教授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历史时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的成立阶段、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的历史阶段[12]。还有的学者从理论形态理论创新的角度,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分为两大基本阶段:中国特色民主主义(即新民主主义)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现代社会主义)阶段[11]。[ Www.]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进行了论述。

包心鉴教授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汪信砚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大致包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把世界性、时代性的内容与民族性的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实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12]。

张焕金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贯主题;坚定信念,不丢“老祖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酝酿原则;立足国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特征;代表绝大多数群众利益,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本色[13]。

五、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研究。

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研究不同的学者选择的角度不同,有的学者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有的学者结合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有的学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历史进程的研究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有的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中探索其规律性。如汪信砚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是隐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中的一个论题,因为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就可以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还有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如,梅荣政概括出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大规律性问题[14]。

目前,关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项研究还未完全达成共识,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几条规律?哪些是基本规律,至今尚无统一的结论。

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不懈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极为宝贵的理论成果。对这些理论成果,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表述。

如,有的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三大理论成果,并以领袖人物名字或主要理论观点命名。如,王良虎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观点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前被学术界和理论界普遍认可。有的研究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四次重大飞跃,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还有的研究者从中国社会的主要性质和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角度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括为两大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民主主义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虽然以上提法不同,但其具体内容均是党的四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我比较认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分为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表述,我认为这一表述的概括性、包容性、科学性较强,较为准确。

七、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

除了以上问题的研究,一些研究者还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的其他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有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国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走向问题进行了研究;还有些研究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同时,还着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可谓欣欣向荣,成绩突出。但通过查看文献,我发现有些文献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概念混淆的问题。有的作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混为一淡,有的作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混为一淡;二是目前谈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而研究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少,研究把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什么具体实际结合的更少。三是对比性文章少,孤立论述国内或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多,将中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相对比的少。

参考文献

[1]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35- 37.

[2]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6):97- 101.

[3]袁辉初。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2):124- 129.

[4]丁俊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J].理论视野,2003,(6):28- 30.

[5]张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分析[J].理论学刊,2002,(4):8- 11.

[6]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8):5- 11.

[7]荣又伟。党的领导人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理论学习,2008,(10):19- 20.

[8]涂小雨,起点成果逻辑整合[J].社会主义研究,2008,(2):14- 17.

[9]陈胜华,王可珍。井岗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学术交流,2006,(9):28- 31.

[10]林华悌“。 八七”会议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纪念八七会议召开80 周年[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7,(3):20- 21.

[11]李恒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当代进程[J].岭南学刊,2008,(6):16- 23.

[12]汪信砚。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3):81-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