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时间:2022-07-13 16:10:32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摘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对出版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特征来构建课程培养体系,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完善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这些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人才的三个重要途径,三者不可偏废。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标准不断攀升。对既有商业属性也有文化属性的出版业而言,生产出高品质的出版产品已成为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作为培养编辑出版人才的主要机构,培养具备正确出版观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坚持不懈地运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才能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1.坚持树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人才培养首要目标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是培养出版业人才的摇篮,担当着十分重要的政治使命和文化责任。“出版教育首先是政治使命和文化担当的教育,是关于正确出版价值观的教育。正确出版价值观的塑造第一步理应在学校完成,这是出版教育者的任务和职责。”[1]因此,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理应将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置于中心地位,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立为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必备的首要素质。

1.1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总书记多次就高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更要加强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建设,根本举措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铸魂,“出版人才队伍建设要将立场和方向教育作为根本起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定盘星’,在根源上为出版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价值支撑。”[2]

1.2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

党的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出版事关人民群众思想和行为导向的文化产品生产,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石。”“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讲政治、有责任、敢担当、重情怀的复合型出版传媒人才,是编辑出版专业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3]答案之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宣传科学理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等作为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1.3是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应有之义

编辑出版是触及意识形态核心的专业之一,任何编辑出版理论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意识形态属性,带有它所属的经济社会结构与生俱来的精神视野和文化特质。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4]因此,新时期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力开展课程思政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5]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进行讲授,更应该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理念,渗透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在课堂中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导,或者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进课堂教学案例当中,在知识传播中,不断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认同感,进而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

2.依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构建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并存与不断发展的态势,使我国主流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更多的挑战。作为社会文化传播主体之一的编辑出版人才,务必要有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唯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引领培养出来的编辑出版人才,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属性,增强多元文化碰撞境况下的文化警醒,确立更为前卫的文化导向。在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所具有的实践性、多样性、时代性等内涵特征基础上,构建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2.1符合行业需求原则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产物中的一种,不但要遵循其客观规律,同时也是为人类实践所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性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核心特征。由于高校编辑出版教育主要是面向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教育,因此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构建高校编辑出版课程体系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一是在课程设置理念上要充分认识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之间的重要关系。高校应借助产业之势和产业之力,构建体现产学研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聘请行业人员讲授专业实践类课程,同时通过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不但符合高校编辑出版教育的办学规律,也是从供给侧的角度培养满足出版产业所需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始终坚持“双效统一”,并将实现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此在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首要前提、出版机构和出版人员市场压力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市场化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这就需要“在高校编辑出版教育中,课程设置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的理念,提升编辑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6]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出具备专业核心素养的专家型人才,能够系统掌握行业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核心思维。设置的课程群不仅要关注编辑出版人才的专业和业务能力,更要关注技术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等,从而形成分门别类、全面兼顾的完整课程体系,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2.2融合各类文化原则

文化是由各民族创造并维系各民族得以持续发展的灵魂与精神支柱,成为区分与判断不同民族的重要依据之一,“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不同”。[7]可见,多样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又一重要特征。基于此,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构建课程体系应从以下三点着眼。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以坚定文化自信。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不断加深,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交织业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多元化、丰富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核心,不仅因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方法论指导。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才能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为将来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文化根基。第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夯实文化自信。从现有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系来看,大都设置了编辑出版史、文化史类的必修课程。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这类课程与未来的编辑出版工作关系不大,充其量只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但在现实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又起不到多大的作用”。[8]对此笔者认为,编辑出版人才为适应未来工作实际需要而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无可厚非,但树立崇高的出版理念,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出版方向尤为重要,这些恰恰源自坚定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珍视”[9],因此,传统文化类课程不但要保证一定的比例,更需要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以实际成效不断夯实编辑出版人才的文化自信。第三,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合理内核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在全球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努力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创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必要且十分重要。构建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系也不例外,不但要开设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更要通过课程的讲授与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方法,自觉抑制西方价值观渗透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化优越性的深刻认同和坚定自信。

2.3契合时展原则

文化往往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性特征要求科学设置课程培养体系,以适应高校编辑出版教育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具体而言,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秉持共融互通、融合创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将通识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思政教育类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开设,跨学科界、思维界、组织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新技术背景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早在2018年11月总书记即着重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出版业是一个与新技术紧密结合的产业,计算机、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育教学要与其进行深度融合,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全媒型人才培养目标。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内容不再局限于图片和文字,其能够综合使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使受众的感官体验得以很大程度提升”[10],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生不仅要熟悉各类传播媒介的传播规律、技术特点和操作程序等,还要能够掌握跨媒体报道以及融合不同媒体传播手段与内容等能力,以适应智能传播、数字出版、新媒体编辑等领域对技能多元化实用型编辑出版人才的需求。

3.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完善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

高校作为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主体,要切实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劳动教育,注重劳动精神的培养、劳动价值取向的培育和劳动技能的提升,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

3.1要把劳动精神的培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首先,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要把劳动精神的培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其次,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迫切需要培养出讲政治、有责任、敢担当、重情怀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主要实现路径之一即是着重于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因为“弘扬劳动精神是为了正确认识劳动的目的,回归劳动的本源,让每一位劳动者学会在劳动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在劳动中感受到自己特质和精神力量的同时,“更会激发出新的力量和精神。这就是劳动精神的价值”。[11]最后,新形势下出版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编辑出版人才。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出版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出版了大量脍炙人口和反映时展潮流的经典作品。但也存在着追求数量而轻视质量、盲目跟风而忽视原创的不良现象。工匠精神是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核心内涵正是劳动精神的彰显。因此,把劳动精神的培育,尤其是对工匠精神的倡导作为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目标,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原创思维和精品意识,将是满足新形势下编辑出版业健康融合发展对编辑出版人才需要的最优途径。

3.2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劳动价值观是劳动者对劳动的思想认识、根本看法,它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价值判断、情感取向与行为选择,是劳动素养的核心内容。”[12]劳动价值观也是学校劳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内容之一,要引导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通过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引导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发挥实训实践课堂的作用,在实践训练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通过这些有目的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3学业考核与评价标准要着眼于劳动技能掌握的效度

毋庸置疑,通过劳动教育让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掌握必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不仅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更是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必备基础,是作为编辑出版人才未来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为此,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不仅要把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科学指导他们开展劳动实践,还要优化培养方案中实训实践环节的设计,确保劳动教育取得实际效果。同时,还应该将学生参与劳动情况、劳动态度、劳动行为等纳入综合素质考评体系之中,尤其是要对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掌握的程度纳入学生实践教学课程进行考核,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标准。“学生掌握的与某种专业有关的技能和技巧越牢固,他对生产多样性的理解应该越深刻。”[13]从而激励学生更加重视劳动、认真地从事劳动并不断培养踏实朴实的劳动情感。

作者:李西亚 张碧芮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