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考察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23 11:53:31

康复考察报告

康复考察报告篇1

王晓东出席省深化医药卫生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并讲话。

4日至6日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正福在印江县考察工作。

5日 王富玉在安顺市考察工作。

王富玉、李军(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黄康生出席2009中国・贵阳避暑季开幕式,王富玉宣布开幕。

6日 石宗源、王富玉、张群山、崔亚东(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谌贻琴在贵阳会见全国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第二分团一行。

林树森、王晓东在仁怀市出席茅台酒厂和茅台镇环境整治及规划建设问题专题会议并讲话。

6日至7日 黄康生在六盘水六枝特区考察工作。

7日 王富玉出席2009第四届中国(贵州)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并宣布开幕。

崔亚东在贵阳出席全国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先进事迹报告会。

8日 十届省委召开第57次常委会议。(一)讨论了《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改进中央领导同志到地方考察调研接待工作的规定》的实施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改进和规范省级领导同志调研接待工作的规定》;(二)讨论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安排意见》;(三)讨论了《关于支持湄潭试验区改革发展工作方案》;(四)讨论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五)讨论了《贵州省地方各级党委议警会议规则》;(六)讨论了其它事项。

王富玉在省植物园调研。

黄康生出席“法律援助,倾情民生”《贵州法律援助条例修正案》大型公益咨询活动。

8日至11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榕明到我省考察扶贫工作。8日,石宗源、林树森、王富玉、龙超云在贵阳看望张榕明一行。

9日 石宗源、王富玉、谌贻琴在贵阳会见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三督查组一行。

10日至11日 省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1日,石宗源、林树森、王富玉、龙超云、李军、张群山、黄康生、崔亚东、石晓听取“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专场报告,石宗源主持。

12日 省委下发《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市(自治州、地区)、县(市、区、特区)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黔党发[2009]8号)。

黄康生、崔亚东出席全省重要目标执勤设施建设和隐患治理工作会议并讲话。

崔亚东出席并主持“2009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第三场报告会。

13日 林树森在遵义市出席遵义市城市规划建设问题专题研究会并讲话。

14日 王富玉、黄康生、谌贻琴在遵义市出席省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并讲话。

王正福出席全省“小金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并讲话。

崔亚东出席全省公安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训话。

15日 省委下发《中共贵州省委转发的通知》(黔党发[2009]9号)。

黄康生出席全省行政复议工作经验交流会并讲话。

谌贻琴走访慰问贵阳市盲聋哑学校,看望残疾学生和特教老师。

15日至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到贵州调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16日,石宗源出席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座谈会,李军、张少农(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出席座谈会并陪同调研。

19日 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源潮在我省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石宗源主持会议并讲话,王富玉、王正福、龙超云、李军、张群山、黄康生、谌贻琴、石晓出席,

林树森、黄康生、崔亚东出席省禁毒委员会200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讲话。

20日 王富玉、湛贻琴出席电影《云下的日子》开机仪式,王富玉为开机仪式揭幕,谌贻琴讲话。

李军出席贵阳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工作队动员培训会并讲话。

20日至21日 崔亚东在黔南州瓮安县、都匀市考察工作。

21日 王富玉在贵定县考察工作。

李军出席贵阳快速铁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并讲话。

24日至27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率全国工商联代表团到贵州考察扶贫工作。24日,龙超云在贵阳看望黄孟复一行。

25日 石宗源出席并主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王富玉出席贵州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党委(扩大)会议并讲话。

王富玉、崔亚东出席陈广文梅花作品展开幕式。

康复考察报告篇2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c)-072-0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病变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是影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终疗效的关键因素,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42~81岁,平均58岁。髋关节假体包括生物型和骨水泥型,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术后3 d开始下床,术后1周坐直或应用座椅,但每次不超过1 h,2~3次/d。2~3周可扶双拐行走,3周时,护士可握住病人的手平起行走,开始时要2~3 d下床锻炼1次,每次不超过30 min。假体为非骨水泥固定型一般5~7 d可下床,但绝对不能负重,2周可下床锻炼,6周后方可离床练习走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目的是使患者逐步了解并适应术后康复锻炼的内容,为术后开展功能锻炼做好心理和技术准备,如股四头肌舒缩运动、直腿抬高训练等,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观察床边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证机体组织的有效灌注。

2.2.2 切口渗血的观察切口引流保持负压有效,注意观察引流量、原色、性质,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或血凝块阻塞。24~72 h拔除引流管。

2.2.3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患肢行皮牵引或穿丁字鞋,或将T型垫放在两腿之间1周,避免患肢屈髋、内收内旋位。

2.2.4 体温观察① 数天内体温38℃左右;② 体温持续高热,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出现以上两种情况时考虑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联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2.5 血液循环功能(近期感染)观察皮温同健侧比较相同或稍高1~2℃为正常,肤色红润按之有弹性,若皮肤青紫肿胀,表示静脉回流障碍;肤色苍白,皮缘不出血表示动脉供血不足。

2.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关节脱位:本组有2例发生脱位,1例为术后第4天,经手法复位加皮牵引等处理后康复;另1例为出院20多天后发生,给予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等处理后康复。一旦患者发生髋关节活动时疼痛,主动、被动活动受限,下肢内、外旋异常或短缩畸形,应高度怀疑有髋关节脱位的可能,故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应会阴置三角垫,足穿防旋转T形鞋,使足尖向上,患肢下垫一软枕并保持15°外展中立位,以防止髋内收外旋和关节脱位。

术后伤口有红、肿、热、痛症状且持续体温异常,均应警惕感染的可能。术后应动态观察体温及伤口情况,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对伤口周围迅速增大的肿块要及时报告医生,对伤口愈合不良持续渗液者,要积极处理,必要时协助医生切开清创。本组有1例病人发生伤口处皮肤浅层感染,经积极处理后感染控制,伤口愈合良好。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运动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本组无1例出现。

术后游离脂肪颗粒由破损的静脉进入血循环可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术后48 h内,应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情况,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复视、尿失禁、神志不清或在肩、颈、胸、腋部出现散在分布的出血点等,要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无1例出现。

深静脉血栓:手术后长期卧床及下肢肿胀压迫易导致末梢循环障碍。术后患肢明显肿胀及静脉走向有压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应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及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足趾活动、皮温以及足部的感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胫前肌组肌肉主动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可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如速避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并注意观察出血倾向,本组有3例病人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初步症状,经及时发现处理后无不良后果。

教会病人如何使用便器,做“抬臀运动”,防止便器损伤皮肤;按摩背部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在臀部加软垫,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

3 讨论

康复考察报告篇3

方法:抽取96例产妇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48例。观察组产妇在产后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护理。

结果:实验组产妇排气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围产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观察组;乳汁分泌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

结论: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 产后康复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06-01

产后尤其是剖宫产后由于手术带来的创伤、麻醉、牵拉等所产生的刺激常使得产妇在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显著减弱,机体正常的排气和排便功能出现一定的障碍,对产妇的正常进食及哺乳、乳汁分泌造成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中选取96例产妇病例,对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其进行产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产妇病例9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中包括初产妇31例,经产妇17例;年龄20~40岁,平均25.8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周;实验组中包括初产妇33例,经产妇15例;年龄21~42岁,平均27.1岁;孕周36~43周,平均39.7周。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产后进行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乳汁分泌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乳汁分泌情况评价标准。良好:每2~3h之间需要进行1次哺乳,哺乳过程中母亲会感到明显的下乳感,且其能够听到婴儿的吞咽声,在2次哺乳的间隔过程中,婴儿能够得到满足,并能够熟睡。一般:每1~2h之间就需要进行1次哺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不良:每次哺乳进行完毕后,婴儿仍然不能够得到满足,需要应用奶粉或使奶粉量增加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2]。

1.4 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2.1 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产妇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1.64±5.82)h和(8.62±1.28)d;实验组产妇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3.85±4.18)h和(5.83±1.36)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2.2 乳汁分泌情况。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效果为:良好14例,一般23例,不良11例,及格率77.1%;实验组产妇乳汁分泌效果为:良好19例,一般26例,不良3例,及格率9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产妇和实验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分别7例和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4.6%和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手术后排气的早晚会对产妇的正常进食、营养及乳汁分泌情况造成严重影响。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由于麻醉、手术创伤和牵拉产生的刺激,加之产妇在术后的活动会受到的一定的限制,所以在术后的12~24h内肠蠕动功能可能会完全消失[3]。相关资料报道显示,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可以利用低频脉冲产生的电刺激,对内脏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可以对局部的血液循环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对肠管蠕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排气时间缩短,从而使产妇的饮食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对营养进行补充,并且使乳汁分泌增加,使泌乳时间提前,使产妇对母乳喂养显得更有信心,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提高[4]。

泌乳受腺垂体前叶分泌的催乳素的调控,同时又会受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神经递质和性激素调节。在孕妇自然分娩后,生理心理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变化,产时产妇的体能消耗非常大,再加上处于妊娠期及分娩期的产妇大多会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容易使其生理功能的协调性出现异常而乳汁分泌造成影响。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可以通过电极产生的刺激,充分模拟婴儿的吸吮过程,产生的刺激强度要比婴儿的吸吮力高5~10倍,使结缔组织能够产生运动,进行带动,对神经放射机能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对泌乳素及缩宫素的分泌起到促进作用,使泌乳量明显增加,使泌乳时间进一步提前[5]。

参考文献

[1] 王志新,罗新,徐玉苑.妇产康复治疗仪促进泌乳和子宫收缩的临床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11(14):318-319

[2] 姜铭英.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临床观察报告.临床应用汇编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J].北京:2009:116-117

[3] 黎翠容,伍洁华.妇产康复治疗仪治疗宫缩痛的护理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13(11):176-177

康复考察报告篇4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康复总有效率、二次骨折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次骨折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多元化;健康教育;生活质量;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最为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且患者大多缺乏相关知识和认知,很容易忽视自身病情,需要临床给予及时、全面的照护和健康指导[1]。本文观察研究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患者的康复提供帮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5.2±5.3)岁;其中18例为髋部骨折,15例为胫骨与踝部骨折,7例为肱骨近端骨折,6例为桡骨远端骨折,4例为胸腰段骨折。观察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4.6±5.2)岁;其中17例为髋部骨折,16例为胫骨与踝部骨折,8例为肱骨近端骨折,6例为桡骨远端骨折,3例为胸腰段骨折。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出院后第2周以视频、图片以及PPT结合的方法向患者讲述骨质疏松骨折相关知识,明确本病成因和危害,并指导患者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②出院后4周给予患者个性化生活与饮食指导,设计个性化且多元化的营养套餐,明确膳食结构的意义和重要性,多摄入肉类、豆类、海产品以及绿色蔬菜,并积极参与户外锻炼、晒太阳等。③出院后6周结合患者骨质疏松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和骨折康复进度制订相应的运动复健锻炼方案[2];④出院后8周通过图片以及实物等方式辅助指导,明确常用药物和应注意事项,告知药物用法用量,并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康复总有效率、二次骨折发生率,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其中疗效标准和生活质量评价参照文献[3]、[4]。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康复总有效率为94.0%(47/5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康复总有效率为72.0%(36/50),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二次骨折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二次骨折发生率为4.0%(2/50),对照组二次骨折发生率为14.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比于常规单一的健康教育,多元化健康教育对于患者个人因素的差异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给予了综合、全面的考虑,并评估骨质疏松患者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病情改善以及骨折痊愈后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提出通过交互式、一对一的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常规健康教育所固有的缺陷和不足,避免了常规护理模式的盲目性[5]。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多发病,发病率较高,容易导致患者致残甚至致死,引起患者自理能力下降,使其生活质量遭受严重影响,这就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6]。本次研究针对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加以强化和拓展,基于循证治疗护理结果这一实证证据,制订科学的干预方案并完善健康教育手册内容,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指导。

在传授个性化健康教育知识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并通过谈话来了解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有利于提升其知识水平的有效突破点[7]。同时对患病后患者逃避心理以及出现知识倦怠这一变化予以充分考虑,重点加强健康知识教育补缺,并做好家庭监督辅助,以此来达到疾病转归、积极干预心理形成并有效降低二次骨折发生率的根本目的。本次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一对一”地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表明通过采取合理的运动复健锻炼与饮食指导对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归。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观察组二次骨折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蒋冬萍等[8]的报道相符,充分说明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显著减少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二次骨折,疗效持久稳定。综上所述,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亮,吴艳平,何英,等.保护动机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护理管理杂志,2014,14(2):123-124.

[2]杨红月.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26-27.

[3]张东,吴威,金锐,等.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改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调查.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3):128-129.

[4]忻佩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05-106.

[5]霍娟,谢瑶.舒适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4):563-564.

[6]靳青,余兴艳,张延晖,等.护理干预对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1029-1031.

[7]王丽姣,宋彩萍,肖莉,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0-2252.

康复考察报告篇5

方法:取本院妇产科于2006-2011年间收治的行急诊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与抑郁情绪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依从性,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关键词:心理干预妇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69-02

子宫作为女人的重要生殖器官,在生产生殖、调节新陈代谢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子宫切除术作为妇产科急诊中为挽救生命不得已而做出的手术抉择,尤其是切除术对女性生育能力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影响,无疑会在患者心中产生恐惧心理。重者将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使患者长期处于低落情绪或其他负面情绪。在术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甚至中断治疗,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1]。本文主要分析心理干预在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本院妇产科于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间行急诊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影像学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1例。观察组中41例,年龄37-58岁,平均43.7±6.4岁;对照组患者41例,年龄34-56岁,平均42.2±6.9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术后护理。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临床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常规心理康复护理,给患者及其家属进程一般性的健康知识宣教,关注其心理状态变化,给予基本的心理支持,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处理。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心理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2.2.1心理安慰。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手术后,应第一时间告知其手术情况,打消其对于手术失败的顾虑,告知其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打消其不良心理顾虑,使之积极配合术后康复治疗,建立战胜病魔的信息[2-4]。

1.2.2.2康复知识宣教。患者及其家属一般对于术后的康复不甚了解,护理人员应当耐心细致的为其解释,告知术后康复的过程,康复时间,可能达到的康复效果,并对患者家属进行简单的康复教学,防止家属应手法不当对患者造成伤害。

1.2.2.3积极的心理暗示。患者在进行术后康复时,难免会遇到康复效果不佳的暂时情况,是术后康复的正常阶段,患者可能会因一时康复进程停滞而对其自身病情产生疑惑,失去继续康复治疗的信息,消极应对,产生术后抑郁等不良心境[5]。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术后康复是一个往复前进的过程,只要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顺利度过这一时期,顺利取得最佳康复效果,树立患者急需康复的信心[6]。

1.3观察指标。

1.3.1康复中断率。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心理护理后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情况,比较两组差异。

1.3.2负面情绪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自评表(HAMA)评价患者的抑郁情绪、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比较两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康复中断率。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常用术式,采用S拉钩,可将腹壁小切口向各个方向牵拉,操作时助手将子宫体向切口的对侧移动,使操作点位于切口之下,手术始终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的关键是把子宫提出切口,200g以下的子宫一般可沿子宫一定的轴向提出,若取困难,可将肌瘤剜出。但是,由于手术创伤较大,且存在一定的术中死亡风险,患者对于快速成型口腔修复术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在手术前可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如焦虑、抑郁,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治疗效果的取得,部分患者甚至逃避治疗消极对待,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严重危害自身的生命安全[9]。

本文主要分析心理干预在妇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参考文献

[1]宋文月,殷宝莉,王风华.腹式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10:143

[2]Mitchel S,Catherine M.Minilaparotomy hysterectomy.Am J Obste Gyˉnecol,1998,179:316

康复考察报告篇6

【关键词】 病人报告结局 慢性呼吸疾病

随着医学模式向医学-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应用病死率等指标来表达健康状态或评价中医药治疗效果已显示其效能不足之处。有学者指出[1],人们对卫生保健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疾病的治愈或者甚至不是生命的延长,而是着重于对疾病症状的有效控制,并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和维持,以期使病人具有一定的日常生活能力并减轻痛苦,使其生活得舒适、满意。因此,近几十年来,从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概念的提出到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的研究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无不说明医学界对患者自我感受或自我评价的重视。在慢性疾病临床研究领域,许多情况下临床医师对疾病结局的评价需要患者的自我观察和报告所提供的资料。因而,探讨如何客观评价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体验、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对治疗满意程度等,显得很有必要和颇具价值。病人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评价也正由此得以被重视和逐步发展起来。在慢性呼吸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疾病临床结局常涉及症状、能力状态和生存质量等需患者报告资料的评价问题,将病人报告结局评价方法引入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病人报告结局的定义

在病人就诊及其治疗期间,临床医师常常询问患者的主观体验(或感受)、症状以及客观事件的变化情况,以此协助诊断疾?⒘私獠∏楹团卸现瘟菩Ч<虻ザ裕姓饫嘤苫颊咦陨肀ǜ娴挠虢】迪喙氐慕峋值母髦中畔⒓词遣∪吮ǜ娼峋郑≒ROs)。尽管目前PROs还缺乏完全明确、一致公认的定义[2],但多数学者[2-3]认为PROs不仅包括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也包括患者对保健治疗措施的满意度、与临床结局直接相关的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其他通过各种方式询问患者获得的结局评价信息。PROs一词包含了一组仅仅是通过询问病人自身的感觉或体验而获得相关的、独立的测量指标,也有人认为[4-5]PROs至少包括三类别的资料:患者自我观察结果、主观症状和生存质量。

患者能否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和舒适感,已经逐渐成为不少非致命性慢性疾病考评临床疗效的效应指标。生存质量评测主要靠患者自我报告,其所使用的评测工具通常是病人自评量表,这是PROs的内容之一。除此之外,PROs还包括不仅限于能反映临床结局的全面变化的其他内容,诸如症状、功能状态、精神健康、可知觉的体征、日常活动能力、社会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等[2,6-7]。可以认为,PROs表述的是关于健康状况和治疗的病人的报告,而HRQL则表述了病人关于健康状况和治疗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的自我评价[2]。

2 病人报告结局评价的目的

根据PRO协调小组会议的讨论报告[2],PROs评价的目的或意义可以归纳为:①PROs可作为一种独特的评价疾病影响的指标;②评价治疗效应的要素;③用于解释临床结局;④制定治疗决策的一个关键成分(a key element)。

在某些慢性疾病诸如偏头痛、前列腺增生症等临床研究中,病人报告的症状以及症状对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是医师准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法的基?S惺保琍ROs与客观的生理指标结合可用于评价疾病严重程度、临床进程和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研究,患者的呼吸道症状、生存质量等PROs资料与肺功能检测被用于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当治疗对生存率无太大影响而对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时,或者治疗对功能和健康状况造成负面影响(或出现不良反应)时,或者治疗决策需考虑客观指标和病人主观感受时,PROs将可能是临床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已经有不少学术机构、专业组织推荐在临床研究中应用PROs进行治疗效果评价,也有不少学术组织将以PROs为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结果列入治疗指南之中[8-10]。许多情况下,慢性疾病的治疗目的是为了缓解病情而不是治愈疾病,因而此时PROs信息将会是疾病活动性和进程的合适的评价指标。

3 病人报告结局测量的研究

自从20世纪80年代的医学结局研究(medical outcome study )以来,PROs的研究方兴未艾。至今为止,已研制超过470套PRO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2002年法国Mapi研究所通过国际互联网创建了一个全面而独特的用于卫生保健评价的PROs和生存质量工具数据库(PatientReported Outcome and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Database)[11],向全球PRO和QOL量表的研制信息和成果。200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与有关协会、学者组成的PRO协调小组举行会议[2],对PROs的研究目的、作用和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所有参与者都一致认为PROs是理解治疗对病人功能和健康状态影响的一种重要的方式。2006年2月美国FDA又了关于用于医药产品研发中PROs测量的研究指南征求意见稿。该文中将PROs定义为直接来源于病人的健康状态的任何一个方面的测量,其范围包括从单纯症状到更复杂概念的残障、日常活动能力乃至极为复杂的生存质量[12]。

目前,PROs已成为不少慢性疾病临床结局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因为PRO具有相对较易于测量,而且在不少疾病过程中与临床医师的客观观察有密切关联,通过PROs测量可以较容易观察疾病的变化和转归[13]。例如,银屑?⑺哒习⒗喾缡怨亟谘椎慕峋制啦庵蠵ROs占有重要地位,不少慢性病的药物临床试验采用PRO量表评价临床疗效[6,14-15]。更有学者提出,应详细利用PROs信息改善医师的临床决策过程[16]。

4 PROs测量在慢性呼吸疾病中医临床研

究中应用的设想中医临床上常以咳、喘、痰、肿、瘀等症状的缓解或消失来判断中医药治疗慢性呼吸疾病的临床疗效。据《中药新药治疗肺心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第1辑,1993)所述,中药治疗呼吸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内容多以临床症状改变为主,部分参考了西医诊断学指标包括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等。2002年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7]中,也可见哮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主要也是考虑临床症状的变化。所以,慢性呼吸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以病人报告的症状为主进行客观评价是合理和可行的。但是,上述这些症状和体征等的观察,虽然患者自我报告是其评分的主要依据,但仍以临床医师的考察评分为主,仍是医师的观察结果。上述中医临床疗效的判断内容尚不够全面,也缺乏良好的操作性和心理测量学研究依据。

对慢性呼吸疾病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应体现中医临床特点,也即要反映中医药对该病临床结局的整体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中医理论加以解释,对临床结局影响的评价也能被中医、西医学界所接受。从临床可操作性角度而言,制定一个由病人报告的PRO量表,更能体现中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实际操作更为简便和应用可以更为广泛。例如,中医药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研究中的疗效评价,不少临床研究借鉴西医疗效指标,着重考察肺功能指标的改善与否、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病死率的下降与否等,而忽视了肺心病患者自我报告结局的变化。鉴于慢性肺心病反复发作、迁延发展和证候变化的特点,该病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应建立一套客观、准确反映病情又方便测量的方法,这需要建立一个客观反映该类疾病临床结局、符合量表测量学要求的PRO评价工具。以下就以慢性肺心病为例简要介绍PROs测量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应用的思路。

中医认为,慢性肺心病归属喘证、痰饮、肺胀等病范畴,其病以本虚标实、虚实交错为特点,临床上以出现反复喘、咳、痰、肿和紫绀等为特征。要制订该病的中医症状PRO量表,根据心理测量学要求一般采用以下步骤:

(1)确定测量目的。

(2)按此目的并根据中医理论、该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体征构建该PRO量表的理论框架。

(3)设立工作小组等对理论框架进行操作化,形成量表的条目池。

(4)进行条目分析和筛选,形成初步的量表。

(5)进行预调查,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等特性进行考评。

(6)根据上述考评结果对初步的量表进行调整、修改、形成量表初稿。

(7)用量表初稿进行正式调查,再次进行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等特性的考评。

(8)对正式调查的考评结果进行分析,修改和完善量表初稿,最终形成该病中医症状PRO量表。

按照上述步骤制订的量表,可以对研究过程加以严格质量控制,减少人为偏倚。同时,此过程可采用定量考评指标对量表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考察和评价,使量表可能获得同行认可。因为研制时以中医理论和病因病机特点进行理论框架构建,所以,量表应能既符合现代医学客观测量的要求又具有中医临床特点,从而对该病临床结局做出客观评价。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已有共识认为PROs是评价疾病健康结局的关键成分[18-20],但是其客观测量在中医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仍较少使用。不少研究的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仍以症状评分为依据,而这种评分很少采用心理测量学方法进行评定,缺乏充分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的考评。所以,这类症状评分可能使患者的临床结局出现不可靠和不真实的情况,亟需进一步采用实践性较强和科学性较严格的方法对病人自我报告症状和感觉等这类临床结局加以研究。

纵观中医药学发展历史,中医临床实践一直重视患者自身及其与环境、社会的关系,体现了整体观念、辨证观念,中医临床疗效的观察也多注重患者自我感觉、症状的变化和改善。但是,为适应现代医学对于疾病疗效的评价,现代中医领域逐步采用西医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和标准,这可能并不能全面反映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效果,甚至无法从根本上阐明中医临床疗效的整体概貌。要客观、全面地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呼吸疾病的临床疗效,除了临床医师对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客观评价外,PROs也应是临床结局的重要方面,两者共同构成了慢性呼吸疾病的临床结局总体评价。因此,PROs测量将是对慢性呼吸疾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重要补充,其研究方法也有可能进一步推广应用,为其他慢性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赖世隆.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1-123.

[2]Acquadro C,Berzon R,Dubois D,et al.Incorporating the patients perspective into drug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ion:An ad hoc task force report of the patientpeported outcomes(PRO)harmonization group meeting at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ebruary 16,2001[J].Value Health,2003,6(5):522.

[3]Doward L C,McKenna S P.Defining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J].Value Health,2004,7(Suppl 1):S4.

[4]Hufford M R,Shiffman S.Assessment methods for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J].Dis Manage Health Outcomes,2003,11(2):77.

[5]Hufford M R,Shiffman S,Paty J,et al.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real world,realtime measurement of patient experience.In:Fahrenberg J,Myrtek M.Progress in ambulatory assessment[M].Seattle(WA):Hogrefe & Huber Publishers,2001:69-92.

[6]Shikiar R,Bresnahan B W,Stone S P,et al.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used in psoriasis:results from two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2003,1:53.

[7]Fairclough D L.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as endpoints in medical research[J].Statistical Methods in Medical Research,2004,13:115.

[8]Boers M,Broks P,Strand V,et al.The OMERACT filter for outcome measures in rheumatology[J].J Rheumatol,1998,25:198.

[9]Strand V,Gladman D,Isenber D,et al.Endpoints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rom OMERACT IV[J].Lupus,2000,9:322.

[10]Group for the Respect of Ethics and Excellence in Science(GREES)Rheumatoid Arthritis Section.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gistration of drug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J].Br J Rheumatol,1998,37:211.

[11]The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and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database[EB/OL].http://proqolid.org,2006-08-11.

[12]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Guidance for industry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Use in medical product development to support labeling claims(draft guidance)[EB/OL].http://fda.gov/cder/guidance/index.htm,2006-09-08.

[13]Lamping D L,Schroter S,Marquis P,et al.Th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symptom questionnaire:A new,patientbased outcome measure to evaluat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hest,2002,122:920.

[14]Devine E B,Hakim Z,Green J.A systematic review of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instruments measuring sleep dysfunction in adults[J].Pharmacoeconomics,2005,23(9):889.

[15]Schiff M H,Yu E B,Weinblatt M E,et al.Longterm experience with etanercept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elderly and younger patients: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from multiple controlled and openlabel extension studies[J].Drugs Aging,2006,23(2):167.

[16]Greenhalgh J,Long A F,Flynn R.The use of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lack of impact or lack of theory[J].Soc Sci Med,2005,60(4):833.

[1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8]Fitzpatrick R,Fletcher A,Gore S,et al.Quality of life measures in health care.I:Applications and uses in assessment[J].BMJ,1992,305:1074.

康复考察报告篇7

【摘要】目的 探讨髋关节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我科2012年1-12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术后护理是成功保障,康复训练能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得到恢复。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训练 重要性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体内钙质丢失,骨质疏松,因此轻微的外力就可导致骨折的发生,骨折后愈合速度慢甚至不愈合,故需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年龄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又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量大,要求也高,做好术后护理及正确的功能康复训练对促进尽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2年1~12月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组,实验组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40-82岁,平均62.5岁,观察组25例,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62-89岁,平均75.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楼梯摔伤25例,骑车跌到摔伤10例。根据他们的局部表现,均表现为局部叩痛,髋部肿胀,肢体活动受限,肢体缩短畸形,故他们的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每日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日常护理外,每日还要进行康复训练,经过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分别统计痊愈、基本痊愈、无效人数,计算总有效率并比较。

1.2.1 对照组方法

a.一般护理术后当日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6小时;密切观察切口出血,肢体血液循环等情况,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出现切口出血量多,患肢疼痛剧烈伴肿胀,肢端麻木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注意观察感染征象,如术后3-7天,出现切口疼痛,局部红肿压痛明显,则提示有感染发生,一旦形成脓肿则局部出现波动感,注意患者体温变化及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等;留置导尿者嘱患者多饮水,夹闭导尿管定时开放,防止尿路感染。

b.患肢护理: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以防髋关节脱位;保持切口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破损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不宜过早进行直腿抬高活动,以免引起疼痛,可在两下肢之间垫软枕,以防髋关节脱位[2];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为预防血栓性静脉炎,鼓励患者用牵引床上拉手架抬起身躯,促进血液循环。

c.心理护理:突如其来的意外创伤,疼痛,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往往使患者处于恐惧紧张无助的心理状态,不良的情志变化对骨折病的发展、治疗、护理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交谈,掌握其思想动态,帮助其树立信心;引导患者开展读书活动及欣赏音乐等,以丰富其文化生活,分散注意力,解除不良心理状态,使之愉快的配合治疗。

d.饮食护理:均衡饮食,宜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机含钙磷丰富的食物,多饮水。

1.2.2 观察组方法

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术后1~3d 术后麻醉苏醒

即开始踝泵运动,同时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训练,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每天训练10~12次,每次15~20min,持续3d;术后4~7d 开始膝关节主被动训练,要求患者在大腿下垫放软枕使髋关节屈曲45~60°的下维持伸膝状态,以增强股四头肌肌力,每天训练10~12次,每次15~20min,持续4d;术后7~10d 鼓励患者在保持患肢旋转中立位的状态下做患膝髋主动屈曲45~60°,并尽可能长时间维持这种状态,以增强髋关节和大腿内外旋肌群肌力及其力的平衡,同时增强屈髋屈膝肌力,每天训练10~12次,每次15~20min,持续4d;术后10~14d 患者移坐至床旁,屈髋不超过90°,鼓励伸膝锻炼,同时适应支具训练。每天训练8~10次,每次20~30min,持续5d;术后2~4周 扶助行器,下床站立,先以键肢负重为主,患肢负重为辅;3d后逐渐变为键肢和患肢均匀负重,每次时长20~30min,以患者身体负荷能够承受为度,每日3次,术后3周开始扶助行器行走,每次时长

1.3 疗效评价

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能弃拐行走恢复自理能力的视为痊愈,需扶拐行走部分自理的视为好转,仍需卧床不能自理的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髋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假体设计不断改进,制造工艺不断改善,手术技术不断完善,目前,人供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髋关节重建的标准化手术之一。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生物材料替代与重建病损的髋关节,以缓解症状,消除疼痛,恢复与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髋部是老年性骨折患者好发的部位,由于髋部是人体的负重大关节,髋部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老年患者多不能耐受手术疼痛,导致患者不愿意进行术后康复训练,且老年患者髋部血运较差,若不注意术后的康复及护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而且还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2。此次在我科进行的调查中,对照组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患者康

复效果一般,痊愈率只有60%,而对观察组进行了康复训练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提升,痊愈率达到80%,其中20例已经基本痊愈,明显多于对照组的人数。经过后期随访,25例患者都能弃拐,生活可以自理,无需他人帮助,这不仅减轻了患者自身的痛苦,也为家人减轻了负担。

4 .小结

术后护理是成功的保障,康复训练能使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病人的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得到恢复。强调自我护理,告知病人早期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病人树立正确的观念,消除顾虑,激发热情,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4],对促进尽早康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凯燕,喻姣花,何伟.骨折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1116.

[2]朱春燕,郭丽华,范丽,等。人工半骨盆重建术的护理配合[J].上海护理杂志,2012,12(6):1009-8399

康复考察报告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 护理措施 临床应用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是以患者及家属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多种形式向其传播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身体早日康复。我科自2007年1月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1.1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患者住进医院,多数感到陌生、孤独、恐惧。首先要以热情、和蔼、耐心的态度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接触,向他们作入院介绍,包括医院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查房及治疗时间、作息制度、探视及陪住制度,各种标本如何留置,做某些特殊检查前的准备内容及输液过程的注意事项,饮食指导等。通过接触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后,根据病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有关疾病的简单知识,如:病因、症状、体征,不治疗可能导致的后果,目前的治疗方法及预后。通过沟通交流,建立一种指导、合作的护患关系。

1.2 术前护理

1.2.1 心理护理 由于环境、生活方式、身体功能的改变及对手术的畏惧,使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1]。责任护士术前应全面评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根据患者接受能力详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反应,术后病情的转归及预后。手术医生、麻醉师的业务能力及成功病例,使患者及家属消除顾虑,以良好的心理来接受手术。

1.2.2 常规护理 ①术前劝患者戒烟酒,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受凉。指导如何有效咳嗽、咳痰,训练卧床排便习惯。②改善全身营养状态,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饮食,以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及有利于术后切口愈合。③术前1日清洁术野皮肤,剃除手术区域体毛,做药物过敏试验,交待病人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④术前晚保证良好睡眠,若患者难入睡,遵医嘱给口服或肌注镇静催眠剂,有利于次日手术。(5)术晨指导患者换上清洁患服,取下假牙、首饰等,女病人禁止化妆。测量生命体征,留置尿管,若病情异常应报告医生,考虑是否延期手术。

1.3 术后护理

1.3.1 制定护理计划 了解病人手术中情况及评估术后病情,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使护理措施顺利实施。

1.3.2 密切观察病情 术后回病房给予吸氧、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一侧,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胸腹腔各种引流管的引流。每15分钟监测生命体征一次,3次平稳后改为4小时监测一次。

1.3.3 引流管的护理 护士应确认术后各引流管的名称,妥善固定,严防曲折、阻塞和脱落,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引流不畅配合医生积极处理,做好各引流量的记录。指导家属配合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1.3.4 手术切口的护理 手术切口用腹带或胸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宜,观察术口出血情况,告知病人术后切口疼痛的规律性及普遍性,减轻病人焦虑。指导病人用松弛法和转移注意法减轻疼痛,必要时肌注止痛剂。

1.3.5 饮食护理 术后一般禁食6小时后给流质饮食,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步恢复普食,鼓励进食优质蛋白、多维生素、多纤维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3.6 预防并发症 ①术后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易于咳出,预防肺部感染。②术后根据切口出血情况及时换药,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预防切口感染。若发现切口周围有红肿痛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③每天晨晚间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及尿道口护理,预防并发症。④患者尿管拔除前可训练膀胱的舒缩功能,指导患者定时夹闭引流管,使膀胱间歇地充盈和排空,促使排尿、储尿功能恢复。

1.4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饮水、避免大量饮用咖啡、浓茶,戒烟酒。严格按医生规定的给药途径、时间、方法、剂量用药,身体若有异常反应及时就诊,听从医生指导定期复查,给予住院科室的联系号码。

2 健全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

2.1 观念的转变 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将健康教育纳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为开展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做好健康知识的传播。

2.2 建立督查机制 护士长每周不定期护理查房,听取病人对健康教育的反馈,每月进行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改进,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3 小结

通过护士对病人进行系统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有效地促进了护患沟通,既满足了病人对健康的需求,使身体早日康复,又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使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康复考察报告篇9

【关键词】 加速康复理念; 胃肠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在围手术期通过各种已经经过证实有效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以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和并发症,从而加速患者康复的新的外科理念[1]。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该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本研究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入78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龄27~73岁,平均(43.12±8.02)岁;其中胃大部切除术34例,全胃切除术3例,空回肠部分切除术27例,结肠部分切除术14例;对照组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26~73岁,平均(42.84±7.93)岁;其中胃大部切除术32例,全胃切除术3例,空回肠部分切除术25例,结肠部分切除术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各自手术适应证,排除禁忌证,排除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必要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快速康复理念引入护理工作。患者回到病房后为患者摆放舒适,去枕平卧,待患者清醒后首先祝贺患者手术成功,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嘱患者安心静养。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密切观察,注意有无渗血渗液、有无敷料脱落等,如果发现敷料不清洁干燥,应及时进行更换,如果渗血量较大,应报告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不主张常规留置胃管,及时留置胃管也认为应于麻醉清醒后及时拔出,尿管可留置24 h,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尿管可保留2~3 d。引流期间应保证各管道通畅,避免其受压或扭曲,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量,注意有无出血或吻合口瘘的发生,避免继发感染。该理念主张患者麻醉清醒以后,生命体征保持平稳6 h即可给予少量温开水,24 h以后可以进食少量流食,观察是否有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如无不适,可于48 h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并于72~96 h后逐渐向普通饮食过渡,避免纤维太多的食物,以少渣易消化为宜,保持大便干燥。对于术后疼痛,该理念认为可以在术后48 h内给予患者持续硬膜外镇痛泵进行镇痛,并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告诉患者术后疼痛是正常的反应,并通过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其疼痛感[2]。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可以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患者可以采取侧身半卧位,嘱患者或家属对其四肢进行适当按摩或进行适当活动,术后1 d即可在床边短时间小范围活动,并逐渐增加运动量,直至第4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并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以减少患者应激损害和创伤为核心的理念[3],在这个理念下不仅要尽量减少手术的创伤,而且在围手术期对患者的各项处理都要被重视以加速患者的康复[4-5]。

快速康复外科又被称为快捷外科,其强调了很多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理念,如术前不对患者进行机械灌肠,以免其发生脱水或电解质失衡;术前1晚不完全禁食,而是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麻醉前给予含糖液体,以缓解患者的口渴、饥饿感,并可抑制患者术后发生胰岛素抵抗[6]。而对于术后处理,该理念认为只要患者胃肠道耐受良好,即可在术后第一天少量进食,如果没有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等不适发生,可缓慢增加饮食量,争取术后3~4 d即无需静脉输液;术后可给予患者适当镇痛治疗,以便患者在无痛的前提下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体力的恢复,并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者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术中不建议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胃肠减压管以及空肠造口管等,以免这些管道给患者带来痛苦,而影响到患者的舒适度,即使需要放管,也建议早期拔除。

快速康复外科中各种理念的提出并非空想,而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对围手术期的各项处理进行优化后得出的结论。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少于对照组,与相关报道一致[7]。说明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肠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是有效而安全的,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姜洪池,孙备,王刚.快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值得重视[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9):577.

[2] 刘丽珍.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0):2679.

[3] 王璐.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9):1992.

[4] 黎介寿.对Fast-track Surgery(快通道外科)内涵的认识[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8):515-517.

[5] 江志伟,李宁,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31-133.

[6] 朱桂玲,孙丽波,王江滨,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64-265.

康复考察报告篇10

根据工作需要,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城市管理局、商务办、国土局面向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04年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辞职人员(含原乡镇劳动服务站、法律服务所、村镇建设所人员)自主招聘工作人员,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招聘原则及方式

    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招聘程序,择优聘用。

    二、招聘计划和条件

    本次共招聘110人,其中:县城市管理执法局50人、县商务局40人、县国土局20人。

    报名条件:

    1、本次招聘报名对象为太和县2004年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辞职 (含原乡镇劳动服务站、法律服务所、村镇建设所人员) 人员,其中已在政府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工作的人员不得报考;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服从组织分配;

    3、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4、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记录;

    三、 招聘程序

    1、招聘信息在太和县人民政府网和各乡镇,也可通过关注“太和人社”微信公众号查询。各乡镇要确保将招聘信息通知到本乡镇每位2004年乡镇机构改革辞职人员。

    2、报名

    (1)报名时间:2018年1月16 日至1月18日。

    (2)报名地点:由各招聘单位负责现场报名,报名地点设在县人社局会议室(县政府综合楼四楼)。

    (3)报名时须现场填写《太和县自主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提供有效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一份(原件退回)及近期小二寸正面免冠彩色同底版照片2张(背面署名)。

    (4)逾期不报名者,视为自愿放弃。

    3、资格初审

    初审由各招聘单位负责,经资格初审合格者可报名参加考试。凡弄虚作假或与应聘资格条件规定不符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名和考试资格。

    4、笔试

    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内容包含:语文知识、政治、法律常识等。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笔试时间:2018年1月27日上午9:00—10:30

    考生于1月25日—1月26日到县人社局会议室(县政府综合楼四楼)领取《准考证》,按准考证上指定的时间、地点,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参加笔试。

    5、确定入围人员名单

    依笔试成绩高低分顺序按1:1的比例确定入围人员名单并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不合格或因其他原因出现人选缺额的,按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等额递补。资格复审由招聘单位负责。

    6、考察与体检

    资格复审合格的人员参加考察和体检,考察和体检有招聘单位负责。

    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报考者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遵纪守法情况等。

    考察合格人员到指定医院体检。

    7、公示和上岗

    经考察与体检合格的拟聘人员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者,由招聘单位进行上岗前集中培训。本次招聘人员实行劳务派遣,聘用人员与有资质的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到聘用单位工作,实行编制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