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4:09:00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范文篇1

关键词:冠心病整体护理综合康复护理

1I期康复护理

1.1康复护理目标保持现有的功能水平和防止“废用”的出现;解除焦虑和忧郁,增强信心;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能够适应家庭生活,并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在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出院后的康复打好基础。

1.2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先导,是成功韵保障。突然的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使患者产生濒死感及对死亡的恐惧感,而工作人员紧张的工作氛围,监护仪的提示警铃声,陌生的环境,让其感到压抑、紧张和焦虑,此时应将患者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2)合理饮食,排便通畅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餐时宜采取半卧位,半卧位进餐能减轻心脏负荷并有助于心理及消化功能改善。鼓励患者适量摄人蔬菜、水果等含高纤维素的食物,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利于排便,必要时遵医嘱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病情,甚至猝死。

(3)方案调整与监护严格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康复护理计划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心梗部位、面积、病后心理反应、有无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制订和调整方案。

(4)制订出院计划当患者能顺利达到训练目标后,在出院前应制订一个完整的家庭康复计划.以实施在家中的Ⅱ期康复。此计划应包括在家中的康复训练处方和训练注意事项,以及必要的急救知识的宣教咨询等。

2Ⅱ期康复护理

2.1康复护理目标防止心脏功能的退步,保持和进一步改善出院时的心脏功能水平;从日常生活自理逐步过渡到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包括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心理的恢复,克服忧郁、压抑和消沉的心态,使患者恢复治疗的信心;针对患者自己的危险因素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主动地改变患者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介入所处的环境和社会。

2.2康复护理措施

(1)康复活动监测嘱患者康复活动注意循序渐进,禁止过度用力,活动时不可有气喘和疲劳,所有上肢超过头顶的活动均为高强度活动,应避免或减少。训练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可制订合理的作业和日常活动的程序,但应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体力消耗。在I期康复宣教的基础上,再次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可能发生的疾病恶化和运动造成的严重反应的主要表现以及处理方式。

(2)指导运动训练要鼓励患者终生运动,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和竞技性运动,冠心病病人以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训练较为安全。

(3)门诊随访患者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有任何不适均应暂停活动,及时就诊。

3Ⅲ期康复护理

3.1康复护理目标在安全的前提下,巩固Ⅱ期康复成果,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休息或运动时心电图无变化或与以前心电图比较有改善;日常活动时不引起心绞痛发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控制危险因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能力。

3.2康复护理措施

(1)康复运动方案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个好、疾病诊断和病期、相应的临床表现、治疗目标、心理状态和需求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循序渐进。根据患者兴趣选择训练项目,兴趣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并坚持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康复活动更具系统性和长期性。

(2)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康复的影响,如寒冷和炎热气候要相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和竞技性运动。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

参考文献:

[1]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71-317.

[2]沈宁.病人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8:392.

[3]华晴岚,梅柳蓉.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进展.上海护理,2005,2(5):52-54.

[4]黄素英.护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及尝试.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85-798.

康复护理范文篇2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骨折;临床护理效果

患者患病后会对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骨科患者,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康复效果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对骨科康复治疗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在骨科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康复护理尤为重要,康复护理主要是针对骨科患者进行康复性训练,针对不同患者运用不同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骨科病人恢复正常活动。为此,本文对骨科患者中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为了有效探究康复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在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康复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骨科病分进行手术治疗的基本都是创伤性病人,主要是急诊手术、脊柱手术、择期手术、单下肢手术、单上肢手术、双肢手术。1.2方法。1.2.1护理原则。骨科患者手术前需要进行术前护理,手术过后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必须做好术后护理。创伤骨科患者手术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对护理人员和骨科患者进行规范指导。第一,骨科患者康复宜早不宜晚,手术过后就因该进行康复训练。第二,康复训练不只是身体上的锻炼,还要求对患者进行思想教育,从而使患者身体和心理同步,从各个方面提升患者的认识,从而保证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我们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因为患者来自不同的岗位,身体素质也大不相同,我们需要根据每一位患者的身体和实际情况对每一位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保证康复训练的康复训练的尺度跟患者的需求相对等。1.2.2护理评估。病情评估、心理评估和身体评估是护理评估中三个主要内容。其中的病情评估是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后的患者的整体回复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比如切口的愈合情况和牢固情况等。同时需要根据患者手术后伤口的恢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心理评估是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知识的宣教,让患者了解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消除烦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况。身体评估主要是对骨科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身体机能的活动情况和身体的正常活动情况的了解。在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为心理护理、病房护理和阶段护理三个方面。患者对康复护理会产生比较大的抵触心理,护理工作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我们在对骨科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思想教育,帮助患者获得自信,让患者主动进行康复训练。为了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房护理,补定期的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保证病房内空气质量,控制病房温度。为了可以更好的进行康复训练,骨科患者需要有一个充足的睡眠,不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需要卧床,不再进行活动。1.2.4效果评价标准。骨科患者穿衣服、吃饭、上厕所、洗澡是对骨科患者自理恢复情况综合评价的标准。穿衣服、吃饭、上厕所、洗澡这四项活动全部完成视为全部自理,还需要其他人进行帮助视为部分自理,全权需要其他人进行帮助者视为不能自理。

2结果

我们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评价进行合理的分析,通过对了解进行有关康复知识调查,知晓率为88.89%,未知晓率为11.11%,护理后效果,完全自理为52.78,部分自理为44.44%,不能自理为2.78%,患者并发症为,肌肉萎缩4例,关节痉挛2例,关节畸形2例。

3讨论

通过我们对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评价结果可以明确的看出,骨科患者恢复情况与康复护理有着直接关系,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降低医疗康复中存在的风险,这对骨科临床的实践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骨科患者对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自身康复情况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也是康复护理可以有效进行的根基。骨科临床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最为显著,可以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减小康复护理的风险,提升骨科患者的效果和速度。通过对骨科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实践中不难发现,提升康复护理应用,可以有效的帮助医疗护理技术的提升,在骨科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欢欢.康复护理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17,(18).

康复护理范文篇3

[关键词]骨科手术;康复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指在深静脉系统中血液由液态转化为固态,血液无法回流,而改变静脉壁,形成血栓,对患者健康产生影响[1]。有研究表明[2],予以骨科术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基于此,本次研究,以84例行骨科手术患者为例,旨在探究康复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7年3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各42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4∶18;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35.74±2.68)岁;骨折类型:小腿骨折12例,大腿骨折15例,盆骨骨折15例。康复护理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5∶17;年龄22岁~64岁,平均年龄(36.14±2.59)岁;骨折类型:小腿骨折14例,大腿骨折16例,盆骨骨折12例。两组患者在参与本次研究前,均有我科室研究人员向其讲解本次研究相关事宜。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1.2.1常规护理组:即行入院健康指导,严密患者病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1.2.2康复护理组:①行骨科术后1天,患者取平卧位,按摩由双下肢远端向近端,并给予小腿肱四头肌、三头肌按摩,30min/次,1次/2h;②患者取平卧位,适当抬高双下肢,每隔一段时间帮助患者翻身,并予以压力阶梯长腿压力袜;③行骨科手术后,医护人员需每日对患者进行按摩,并逐渐行双下肢抬高训练,逐渐加强锻炼强度,注意要循序渐进,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④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每日坚持锻炼。1.3观察指标。通过下肢深静脉B超,调查并记录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我科室制作的不记名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20分。①不满意≤80分:②1分≤满意<100分;③100≤非常满意≤120分。护理满意度=(②+③)/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常规护理组,共有7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67%;康复护理组,共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8%。康复护理组深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常规护理组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974,P=0.026)。2.2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满意度,康复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086,P=0.043)。

3讨论

患者因行骨科手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极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影响患者康复速度,还造成额外的伤害[3]。因此,予以患者术后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4]。常规护理干预,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此护理模式,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没有提高活动量,不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因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护理效果不理想。而康复护理模式,通过对双下肢进行按摩,加速下肢血液循环,提高静脉回流速度,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5]。通过对进行功能训练,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速度,但在功能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量,避免过犹不及[6-7]。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康复护理组深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8%(1/42),以及护理满意度95.23%(40/42)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发生率:16.67%(7/42),护理满意度:80.95%(34/42),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予以骨科手术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明确,值得应用和推广。本科室会继续探究康复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其他作用,以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参考文献

[1]郭华英.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1):111-113.

[2]李建陆,陈国胜,马剑玲,等.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7):161-162.

[3]罗香姣.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7,15(3):295-297.

[4]邰传粉.试论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00-101.

[5]武国珍,冀云涛.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心理月刊,2018,13(9):166.

[6]邢俊卿.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2):231+241.

康复护理范文篇4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病人40例,经头颅CT或MR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病人,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0—87岁,平均(66.5±12.4)岁;其中脑出血8例,脑梗死32例,全部病人均为发病3天以内者。

2护理

全部病人均在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功能缺损无进行性加重、病人有一定的配合能力时即实施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采用吞咽功能肌肉训练、进食训练、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理疗三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2.1吞咽障碍的评估在为病人进行吞咽障碍训练时,必须对病人进行充分的评估,并将评估贯穿于训练前、训练中及训练后的整个训练过程。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病人的意识状态;智能;合作能力;下颌、口唇、舌、软腭及颊肌运动情况;咽反射及流涎情况;观察病人进食时喉结的上下移动情况;有无营养不良及肺部感染;家庭的照顾能力。同时以洼田饮水试验对吞咽功能进行评级:让病人按习惯喝下30ml温水,根据饮水结果进行分级:Ⅰ级:能不呛咳地一次饮下30ml温水;Ⅱ级:分两次不呛咳饮下;Ⅲ级:一次饮下,但有呛咳;Ⅳ级:分两次以上饮下且有呛咳;Ⅴ级:屡屡呛咳,难以全部咽下。

2.2吞咽障碍的基础训练包括颈部活动度训练、咳嗽训练、口腔吞咽肌训练。训练时如病人病情许可则取坐位或半坐卧位,辅助者在健侧,按以下顺序指导病人进行训练。①颈部活动度训练:活动颈部,指导病人做抬头、低头、转左、转右训练10—20次(有头晕头痛者暂停此训练)。②咳嗽训练:张口→深吸气(腹式)→呼气时做咳嗽动作5—10次。③口腔吞咽肌训练:口腔操:鼓腮10—20次;咀嚼10—20次;舌运动:张大嘴,做舌的外伸、后缩运动10—20次;将舌头尽量伸出口外,舔上、下嘴唇及左右口角10—20次;做舌绕口唇的环绕运动10—20次;舌舔上腭运动(卷舌)10—20次。

2.3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理疗在完成基础训练之后即将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的第一电极放于舌骨上方,第二电极置于甲状上切迹上方,第三、四电极按前两电极之间的等距离放置,采用双通道,调整输出电流(以病人不感疼痛为宜),刺激时间为1小时,一天1次,刺激的同时对病人进行冷刺激训练:用棉签或毛笔沾少许冰水,轻轻刺激病人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病人做空吞咽动作,重复10—20次。

2.4吞咽障碍的进食训练在使用吞咽障碍理疗仪理疗的同时指导病人进食训练。训练方法:⑴选择糊状食物,温度要适宜。⑵病人头部前屈,转向健侧,辅助者位于病人健侧。在病人健侧滴入1—2滴温开水,嘱病人吞咽,然后用小汤匙把1—2ml的糊状食物放于口腔健侧,嘱病人低头,仰头,慢慢吞下,转头到患侧,做侧方吞咽,免食物积于梨状隐窝。⑶嘱病人反复做几次空吞咽。再重复上述步骤,无不适时逐渐增加喂食量。2.5做好心理护理在整个吞咽训练过程中,要多鼓励病人,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告知病人在吞咽障碍理疗仪的刺激下一般较少发生呛咳,以克服病人对呛咳的恐惧心理,同时引导家属多关心病人,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严重认知障碍的病人应暂停进食。

3结果

40例病人经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后吞咽功能有较大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0%,无低蛋白血症发生,只有1例病人合并有吸入性肺炎。

4讨论

脑卒中病人的吞咽障碍主要在口腔期和吞咽期,因口唇、颊肌、舌、软腭等肌肉瘫痪,以及食管入口部收缩肌不能松弛,软腭和喉头上抬不良而导致病人吞咽障碍,从而导致病人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的发生。我们采用吞咽功能肌肉训练、进食训练、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理疗三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吞咽障碍训练,效果较理想。在为病人行吞咽功能评级时应先询问病人进食有否呛咳,假如病人已诉有呛咳时在评估时应慎重。进行进食训练时应注意喂食的“一口量”:对病人进行摄食训练时,一般先以少量试之(1—4ml),然后酌情增加。训练开始时以薄而小的匙子为宜。在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嘱病人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块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范文篇5

【关键词】临床护理流程;骨科手术;临床应用;临床效果

为了能够探究康复护理方法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本次临床研究选取了60例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对康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详细的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选取了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0.08±5.0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康复护理方法,详细如下:(1)病房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为病房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定期的检查。病房内应该进行定期的紫外线消毒,消灭病房中的细菌,为患者构建一个舒适、卫生、返京的病房康复环境。(2)阶段性护理:定期为患者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预防患者肌肉萎缩。控制患者的饮食,应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手术后的第六周至第八周,应该对患者进行全身的关节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制定锻炼计划,饮食方面应该以强筋壮骨的食物为主。(3)心理护理:主动关心患者,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使患者能够明确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且及时的能够帮助患者解答疑问,避免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紧密观察患者情绪方面的变化,及时疏导患者,促使患者能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康复锻炼耐心和决心。1.3临床效果判定。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本次临床研究,运用SPSS软件,将所有数据填写至SPSS软件之中,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整理其所得结果,最后运用卡方检验,检验数据准确率,得出具体数值,数值运用P值表示,若P小于0.05,则说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后护理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康复护理方法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有效率为92.5%,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结果显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后满意度为36.67%。观察组的康复护理方法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方法,满意度为93.33%,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骨科患者进行手术之后肢体功能货收到限制,因此,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容易出现机体功能低下,发生感染、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因此,应该加强对于骨科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综上所述,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都由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短,并发症发生几率比较小,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由此能够看出,康复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肢体功能,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喜芹,庞同涛,王先梅.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在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06):127-129.

[2]于雅静.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4):248+252.

康复护理范文篇6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脑卒中属于危害性较高的一种临床疾病,临床中比较常见,同时在致残、致死多方面均具备较高的概率,患者临床症状普遍较为严重,在治疗之后患者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导致预后效果不理想。脑卒中在临床中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功能障碍便是其中较为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对此,为了探讨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将我院无典型特殊性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此时间段内在神经内科住院的106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无典型特殊性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划分到基础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53例。基础组中,男32例,女21例,患者年龄32~66岁,平均(51.2±3.3)岁;研究组中,男35例,女18例,患者年龄33~69岁,49.1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不符合统计学对比的基本要求。

1.2护理方法基础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病之后往往会因为疾病困扰而形成负面心态,同时因为心态的影响导致不愿意参与到康复护理中,从而阻碍康复护理效果。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保障患者心理情绪的稳定性与积极性,提高患者在康复护理方面的参与热情,保障整体护理效果;(2)体位护理。在采取正确的体位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减弱患者发生审计痉挛、屈肌痉挛等现象,可以每个一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3)康复锻炼先对患者实行肢体康复锻炼的相关宣教,让患者意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在患肢力量得到一定恢复之后可以指导患者实行自我锻炼,逐渐强化锻炼强度;(4)并发症护理强化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性,及时采取吸痰处理,在输液治疗中需要定期更换位置,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无任何不良反应,病情恢复理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60%以上;有效:相对于治疗前恢复效果突出,康复效果采用Fug1-Meyer评分评价,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康复效果越理想。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基于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差方表达,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描述,在P<0.05时说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护理效果对比:研究组与基础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数据差异突出,研究组数据优势明显,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结果意义标准(P<0.05)。

3讨论

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肢体、神经等缺损或障碍。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能够使得患者顺利康复,关键就是要让患者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前提是不能引起患者额外损伤以及疾病复发的情况。康复护理干预就是为患者的机能恢复提供最有利的保障,达到理想的康复锻炼效果,也是目前患者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康复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也非常重要,是提高患者主动参与和积极锻炼的重要因素,。本此研究中发现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能力相对于基础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提供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尤其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神经缺损问题有着明显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模式有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范文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医院的骨科术后恢复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1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62例给予中医康复护理。观察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2~65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30例,年龄33~67岁。研究中排除肺功能衰竭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及精神疾病史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均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模式,如帮助患者做好病房的通风,同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对患者进行鼓励和支持,尤其是针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要进行耐心解答,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帮助患者减轻及缓解不安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叮嘱患者及家属应当在平日里食用高纤维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帮助骨骼的恢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引入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2.1生活护理。为了帮助和维持患者良好的作息时间,同时保证患者的精神状态,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障充足的睡眠;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下床运动,可以进行简单的行走锻炼,但运动强度不易过强,这同样可以加快患者的骨骼康复。1.2.2情绪护理。骨科术后的疼痛很容易引起患者情绪的波动,除此之外与患者的脏器功能也有着密切联系。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对患者的情绪护理,这对患者的骨骼康复同样是有益的。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并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提升患者的信心。1.2.3饮食护理。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针对于骨科术后患者来讲,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气缺失情况,所以可以通过饮食的方式进行调节。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重易消化及清淡食物为主,可食用水果或蔬菜等食物;对于恢复期的患者而言,则需要通过补气和溢血为目的,可给予患者鸡汤或猪肝等。尤其是要告知患者尽可能多喝水,避免进食生冷及辛辣或刺激性较强的食物。1.2.4中医护理。视患者的病情情况及康复情况等,科学合理地为患者进行中药膏剂的贴敷或中药熏蒸等方式,除此之外同样可以采用微中频脉冲、磁振热等物理方式治疗,加快骨骼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患者为了降低和避免发生压疮等情况,需要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或拍背,可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若身体有不适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告知医生。1.2.5恢复护理。教会患者患侧肌肉等长收缩,治疗时间为每天3次,在康复时不能超过患者的耐受度;对患者未固定的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帮助患者维持其稳定性。另外还要教会患者进行适当的咳嗽训练及呼吸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训练时间可为每天两次,每次训练时间约在30min左右。为加强患者的肺活量,同样可以采用吹气球的方式。1.3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处于恢复期的骨科术后患者,有多种风险因素需要注意,稍有不慎便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做好护理干预工作。对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加快患者骨骼的恢复速度,进而减少和降低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对骨科患者的预后十分有益。通常情况下虽说常规护理也能达到护理要求,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和并发症概率,但与理想的预设值还差一定距离,难以达到患者的生理需求及心理需求。但对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从生活、情绪、饮食及多方面入手,增强了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针对性及全面性,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出护理措施,将中医的特色充分发挥,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模式,中医康复护理效果会更好,同时对患者的预后也将产生极大的帮助[3]。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将对术后的康复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对于患者来讲在术后需要积极的采取处理措施,最大程度帮助患者消除各种风险和隐患,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特别是针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在术后多会存在不安、焦虑等诸多负面心理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均会对自身的康复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我国传统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功能与喜怒哀乐等情绪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惊则会伤肾,因此中医护理需要重视对患者的情绪护理[4]。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多与患者勾通和交流,从而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断鼓励和开导患者,消除患者的焦虑。除上述之外,在患者的饮食方面也需要特别注意,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注重对患者补气养血,加速骨折愈合,同时提升患者自身的抵抗能力[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9%(61/62),依从率为96.77%(60/6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16%(55/61),依从率为85.25%(52/61),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进一步提示骨科患者在术后康复期运用中医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晓侠,杨芳.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6):158-159.

[2]张芹.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恢复期的护理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6):877-879.

[3]朱凌艳.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18):2387-2388.

[4]夏丽红.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恢复期的护理观察研究[J].光明中医,2015(5):1095-1096.

康复护理范文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78例子宫肌瘤患者,均意识清楚且签署同意书,认知功能正常,具有配合能力,无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异常、中途脱离实验及死亡者,排除肝肾功能衰竭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9例。研究组:年龄23~54岁,平均(35.42±18.58)岁;病程2~11年,平均(8.32±2.68)年。对照组:年龄24~55岁,平均(36.69±18.31)岁;病程3~12年,平均(7.37±4.63)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护理,包括入院宣教、饮食指导、围术期护理、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组建优质康复护理小组。由2名责任护师、6名护士组成优质康复护理小组,护士长向小组成员讲解优质康复护理工作的理论知识、注意事项等,查阅相关文献为患者制定优质康复护理方案。(2)术前优质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讲解,帮助其充分了解手术流程,减轻其焦虑心理,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手术治疗。叮嘱患者术前1d禁食、术前2h禁饮,同时指导患者术前早晚按压足三里穴。手术前晚、术日清晨为患者行肥皂水灌肠。(3)术后优质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确保其麻醉清醒后进行疼痛干预。鼓励患者在避免牵拉切口的情况下积极下床活动,利用深呼吸、肢体活动、翻身等方式进行运动,逐步加快康复。对存在严重疼痛者,与医生沟通后可遵医嘱行口服药物止痛。术后24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可利用辅助工具逐步加快行走速度,通过下床活动不断改善肠道蠕动,避免盆腔粘连及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禁食奶制品、豆制品,避免肠道产气,叮嘱患者以流食为主,在肛门排气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康复相关指标。(2)采用本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护理质量,分值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满意)/总例数×100%。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0.42±2.07)、(33.25±3.25)h,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32±1.33)、(8.75±1.82)h,住院时间分别为(5.33±1.32)、(8.79±1.55)d。研究组各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632、11.3553、12.4623,均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87.25±10.67)、(66.08±7.56)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7.52±18.64)、(56.27±11.42)分。研究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641、11.2516,均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非常满意55例、一般满意20例、满意11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6.63%;对照组:非常满意37例、一般满意23、满意15例、不满意14例,护理满意度为84.27%。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与术后护理质量直接相关。优质康复护理是外科手术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护理措施,其作用是帮助患者加快康复速度,减少卧床时间,促进切口愈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优质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范文篇9

【关键词】骨科术后恢复期;护理;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效果;影响因素

患者在产生骨折后,其各类行为与行动等都会被影响,处于恢复期中,患者各身体功能也会被制约,所以,对患者平日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且较易使得患者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对于骨科手术患者而言,在其恢复期中应开展高效且科学的护理[1]。本文作者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中医康复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对于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选出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采用常规护理的25例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的25例患者,将其作为B组。A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8.00±8.00)岁。B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年龄43~54岁,平均年龄(48.00±7.52)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研究。1.2方式。A组:对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定时对病房中开展换气与消毒,对患者构建更为舒适且适宜的住院条件与环境;进食要更为清淡,且多吃各类瓜果蔬菜,辅助骨骼功能尽早得到康复。B组:对患者施予中医康复护理模式:1)生活方面的干预:告诉患者注重休息,保障睡眠更为充分,以辅助其保持十分健康的精神状态;激励患者尽快下床开展活动,适宜地进行步行等各类简易的活动,不要大于患者所具有的耐受程度,以提升骨骼功能的康复速度。2)情志方面的干预:情绪有所波动与各个器官功能间紧密联结,所以,保持患者心态与情绪得到稳定,提升情志方面的干预十分关键,其能够防范病情有所加剧。被病症所影响,患者大多会产生焦躁、惧怕等各类负性心理,如果没有立即加以处理,就会阻碍到康复的进程。所以,医护人员要增多与患者开展交谈,增强对其实施心理方面的开导,辅助提升其对于康复所具有的自信心。3)进食方面的干预:中医指出了,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大多会产生血气缺损,因此,进食要注重补足气息。在术后恢复的早期中,进食要更为清淡,多吃各类瓜果蔬菜。在术后恢复的中后期中,要补足气血,多吃骨头汤、猪肝等食品。同时,激励患者多喝水,进食严禁过辣、过油。4)恢复方面的引导:引导患者对患侧肌肉开展等长收缩,每日3次,不应大于患者所具有的耐受程度;对于没有固定的关节来说,要开展主、被动方面的运动,且要注重保持骨折端所具有的稳定性;引导患者开展健身操,以辅助其保持更为放松的身心状态;引导患者开展深呼吸、咳嗽方面的锻炼,提升肺功能,每日两次,单次共15~30min;引导患者锻炼吹气球,提升其肺活量。5)中医特色方面的干预:参照患者的康复情况,对其施予耳穴埋豆,单耳进行取穴,穴位主要就包括了神门、心、交感、皮质下等。运用乙醇对局部皮肤加以消毒,把小胶布黏上一颗王不留行籽,紧贴住所选取的耳穴,运用拇指与食指实施按压,由轻逐步至重,在患者感受到酸胀与耳阔有所发热后为宜。每日八时、十时、十七时、十九时开展按压,单次60~120s,间歇3d换置耳贴穴,双耳交叉实施;穴位贴敷:运用大黄颗粒,用乙醇调为糊状,贴敷在神阙穴,每日一次,以促进肠腑运行,预防便秘;还能够联合中药透化、磁振热等相关的治疗,促进患者尽早得到恢复。对长时间进行卧床而引发压疮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要定期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并对其受压位置加以按摩;激励患者平日要多喝水,如果产生了不适感,要立即告诉医生加以处理。1.3指标观察。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护理效果:治愈:疼痛感全部得到消退,恢复十分良好;有效:只产生了微痛感,恢复较为良好;无效:疼痛感十分突出,恢复不够理想;总有效率即为治愈率与有效率相加而得的总和。1.4统计学分析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珔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代表,行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组在护理后其治愈、有效、无效患者依次就是19例、5例、1例,总有效率即为96.00%,优于A组在护理后其治愈、有效、无效患者依次就是14例、6例、5例,总有效率即为80.00%(P<0.05)。

3讨论

治疗及护理间紧密联结,对于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而言,对其开展护理主要就包括了营养、疼痛感、心理等许多内容,护理能够对切口愈合、康复情况等带来影响,全方位且科学的护理能够减缓恢复期中患者所需担负的痛苦,保障身心的健康[2]。对于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而言,其更为实用、优越,将中药材、药膳研发等当作护理的核心,原则就是注重总体、辨证施护,与患者对于护理的各类需要、社会进步、医学模式所产生的转变等彼此加以适应[3-4]。对于在手术结束后产生气血亏损、气虚血淤等患者来说,对其施予进食方面的干预、睡眠方面的干预、康复锻炼来配合康复方面的护理,增强护理所具有的专业性及质量等,可以防范并降低压疮、静脉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肢功能尽早得到康复[5-6]。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了以下的结论,B组患者在运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后,其护理效果,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P<0.05)。总之,对于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来说,在运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后,能够促进其护理最后的效果与质量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钱华芬.骨科手术后患者创面感染与引流方式改变对住院期间行干预护理主观能动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4):227-228.

[2]沈以,黄丽玉,陈勇,等.基于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下的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06):425-429.

[3]王英丽,张圣洁,蒲霞,等.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骨科后路手术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7):906-909.

[4]吴治芳,邹小春,颜娟.骨科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对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08):1261-1264.

[5]周敏华,吴晓玲,张劲锋.中药临床药师参与骨科中医临床路径制定与实施效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药师,2017,20(12):2180-2183.

康复护理范文篇10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50~100)/10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存活者中50%~7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偏瘫、失语及知觉、认知、意识障碍,其中以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偏瘫最常见,影响最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1临床资料

临床44例脑卒中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7岁,平均61.3岁,病程2h~5年。其中脑梗死29例,脑出血15例。在发病48h即介入康复护理的21例为观察组,3个月后进行康复护理的23例为对照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均为60天。

2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脑卒中发生后,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康复护理措施应早期介入,但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只要病人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h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1]。此期是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关键阶段,目的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做准备。

2.1预防并发症包括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及深部静脉炎等。近年发展的适合临床应用的翻身床,交替充气床比较实用。

2.2体位变换急性期病人症状严重,必须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处于正确的、良好的姿势和体位,防止患肢关节挛缩变形和关节脱位变形。仰卧位时,上肢应采取:肩稍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与腕均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并分开,整个上肢可放在枕头上。下肢采取: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夹紧并稍内旋,患侧大腿外下侧放置垫物以防下肢外旋。为避免伸肌痉挛,膝关节稍垫起使微屈并向内,踝关节呈90°,足尖向上。病人不宜长时间仰卧,应帮助病人学会与健侧或患侧位交替。健侧卧位时,应在病人胸前放一枕头,使患肩前伸,肘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放枕头上,不能垂腕,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布卷或纸卷隔开;患腿屈曲,踝关节尽量保持90°,健肢自然放置。患侧卧位时,患肩前伸,避免受压和后缩,肘伸直,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患腿在后,膝微屈,踝关节尽量保持90°。

2.3按摩可促进血液、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浮肿,对患肢也是一种感觉刺激,有利于恢复。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作用中等深度,不使用强刺激性手法、对肌张力高的肌群(如上肢屈肌)采用安抚性的按摩,使其放松,而对肌张力低者如上肢伸肌,则给予按摩和揉捏,按摩可配合循经点穴以增强疗效。

2.4被动运动病人昏迷或其他原因(如全瘫,严重合并症)在数日后仍不能开始主动活动者,应做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每日2次以上,直至主动运动恢复。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缓慢进行,幅度从小到大,以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组织。要多做与挛缩倾向相反的活动,特别是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踝背伸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切忌粗暴,因瘫痪早期肌张力低,关节周围肌肉松弛,暴力易致组织损伤,特别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被动运动可与按摩交替或配合进行,并鼓励患者适当地用健肢带动患肢做被动运动。

3结果

根据瑞典学者Brunnstrom提出的脑血管意外运动障碍的评定方法[2]制定。基本痊愈:恢复至BrunnstromⅥ级;显效:提高2级以上;有效:提高1级;无效:级数无变化。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略)

4讨论

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残疾是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的偏瘫,但不少脑卒中患者运功能障碍并不都是瘫痪导致,也有因没有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或康复护理方法不正确,致使产生体位性痉挛、关节畸形、挛缩、肌肉萎缩等残疾。因此,科学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就能明显的减少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或减轻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在44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中,观察组的康复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说明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护理越早越好,只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进行性脑卒中的表现,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对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残障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