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素材十篇

时间:2023-03-22 04:13:56

中学生作文素材

中学生作文素材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101―01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充实,更具体、更生活化呢?这实质上要求我们跳出课堂,把语文还原于生活本身,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个体的需求和发展当中。要求我们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在真实体验中展开写作。

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汲取作文素材呢?

一、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一)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才有可能成功。教师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缺乏写作材料的难题。比如,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作为老师就要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说话写话,培养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在体验中发现写作素材。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需求,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专题教育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为学生“有话可说”做好铺垫。如运动会、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都喜闻乐见。活动结束之后,大家聚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叙述出活动的全过程,并且谈谈自身对这次活动的体会,学生都特别兴奋,语言也较流畅。于是,我们可以顺势引导:你们想不想把这些有趣的活动写下来与别人分享呢?学生自然都非常愉快地投入到写作中来了。家庭生活方面,如日常家务、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和父母互换角色等。把学生引入浓浓的亲情中,既受到传统礼仪的熏陶,又体验了亲情和友情,从而进行愉快写作。

(三)提倡学生走进自然,在感悟中丰富写作素材。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而现在的学生却常常是远离了大自然。没有了大自然的熏陶,孩子们执笔再握时,便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受,写出的文章,难免就枯燥无味了。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提倡学生走出校门,走入大自然的怀抱,去采撷阳光,采撷雨露,采撷虫鸣蛙鼓,采撷鸟语花香。引导孩子用各种感官去亲近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教他们如何学会以小见大,教他们怎样观其形,辨其色,闻其声,触其体,嗅其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飞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四)指导学生巧用文本,在教材中搜寻写作素材。教师分析课文的过程也是教孩子写作文的一个浸润过程。只要做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适时地指导学生概括文本内容,摘抄名言佳句,摘录文本中的典型事例,就文本内容展开适当评论。潜移默化地将相关知识和能力内化运用,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二、从课堂中习得写作章法

学生有了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并且被某事某物某景有所触动,并且产生了想表达的欲望。但不知道或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好作文课,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方法:

中学生作文素材篇2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日常生活

中国分类号:G633.34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觉得作文写作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内容空洞,无病,缺乏真情实感,此类作文比比皆是。学生觉得写作难,老师觉得教得辛苦,所以作文教学中一直是充斥着学生喊难,老师喊累声。

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巧妇难为无米之饮”都是在说积累的重要性,作文写作也是如此。如想写好作文,素材积累是关键。学生有了丰富的素材积累,充实的内心感受,得心应手,厚积薄发,作文自然就不愁无话可写了。关于素材的积累有很多,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重视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要做到:

(一)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关注日常生活

许多学生自感生活面较窄,生活范围两点一线“家庭学校”,每天疲于应付繁重的作业,无空闲时间关注社会大事,感觉离社会较远,生活较单调。其实不然,看似平淡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早上校园里迎着朝阳灿烂盛开的花朵,考试失落时,同学的一句安慰,校运会上同学的飒爽英姿。如果我们留意观察了这些,你会觉得看似枯燥的学习生活中也处处充满着乐趣。因此首先我们要鼓励学生树立起关注生活的思想意识。

(二)用细致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大作家尚且如此,学生更是要坚持用这种细致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并把观察当成是一种成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与物、事和景,从中挑选出自己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这样的作文便有了生气和活力,避免再陷入到空洞,言之无物的毛病中。此外,细致的观察并不是说要去观察那些宏大、精彩、感人的场面与事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晴朗的天空、雨中的池塘;潭中的鱼儿、树林里的鸟,都可以是观察的对象。学生的观察对象也不局限与物与景,也可以去观察人。朱自清先生通过看父亲的背影,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我们也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父母、兄弟、老师、同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要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周围的世界的习惯,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提升思考,深刻发觉生活背后的精髓

日常生活中,学生都会遇到很多人会发生很多事。也许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忽略了这些,要鼓励学生透过这些小事,去发掘它背后的深层内涵,进而体会生活绚丽缤纷,因此要学会思考。鲁迅的《一件小事》,就是通过记叙人力车夫一件小事,进而歌颂了人力车夫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表现了进步的知识分子严于解剖自己、属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去感知生活品味生活真善美同时,升入思考,积极探究,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对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真谛的意义。

(四)多思多写,积累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名言都是在说积累的重要,对待作文素材,也应主义积累。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做起,日积月累,就能培养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写作材料大致有两种,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实验、调查得到的直接感知材料;二是通过视听媒介间接得到的间接感知材料。如何把这两条渠道得到的材料有效地储存下来,作为今后作文的材料呢?日记便可充当这些材料的载体,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是“生活作文”训练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学生一旦有了写日记的习惯,自然积累的作文素材也就越来越多,在以后的作文训练中,只要翻翻自己的日记,总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素材。

此外,多一点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孙犁说:“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平时要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学生能积累典型写作材料。可以结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庆祝活动,例如校运会的时候,文艺节等集体活动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多参与这样的活动,还有平时也可以组织学生郊游,写游记,到福利院开展敬老爱幼活动……当学生有了生活阅历和丰富的感知、积累后,作文就不愁无话可写了。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其实作文素材很多就在身边,处处皆有,俯首可拾。只要我们鼓励学生有意识关注日常生活,用心观察,多思多记,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作文何愁“无话可说”呢?

参考文献

中学生作文素材篇3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之管见

周晓蓓

(滨海县界牌中学,江苏  盐城  224500)

摘  要: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写作文是农村中学生头疼之事,学生总觉得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却又非写不可,只好硬着头皮胡乱写几句应付老师。教师怕教作文,面对学生东拼西凑的作文,教师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去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结果形成了学生不愿写作文、老师不愿讲作文的局面,作文成了“历史性”的问题。如何指导农村中学生写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愿意写作并努力写作。激发起兴趣再施以正确合理的指导、练习,一定会写出好的作文。我在从事十多年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略有收获。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作文素材

一、激发兴趣,指导积累素材,调动写作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的首要任务。尽管兴趣有先天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和引导。我们在教学中可巧妙地加以诱导和激发,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并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表现欲,同时我们要引导、鼓励学生去创造性地写作。

作文没材料就像裁衣无布,做饭无米。因而我们应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家长对孩子的早期启蒙教育几乎空白,学生基本使用方言,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着普通话表达能力低下,阅读量少,词汇积累贫乏的缺陷,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痛,苦于不知写什么才好,往往缺少个性,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别人怎么说,他也怎么说,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缺乏自己的创意。无病呻吟的现象十分严重,吹牛、忽悠、撒谎:写父母就是“冒雨送我上医院看病”、写老师就是“挑灯批改作业”、写同学就是“帮助生病的我补习”……事例虚假、空洞无物。但是,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孩子在实践能力和作文素材积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会干农活,放牛、喂鸡、赶鸭;夏天时常上树捉知了,下河摸小鱼小虾;捉迷藏、翻跟头。有着这么丰富的课余生活,我们应鼓励学生把所见所闻写成日记或作文,并让他们消除各种顾虑,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学生会兴趣大增,写作起来就不愁“无米下锅”了。

二、留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捕捉事物特征

    要想让学生写作时有话可写,阅读固然必不可少。但光靠阅读是不行的,我们还必须教会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的素材。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我们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写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动物,让他们从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有许多新发现,也产生不少疑问,如“鸭子能下水游泳,公鸡为什么下不了水?老水牛会尿尿,公鸡为什么不撒尿?”对学生的疑问,我不急于回答他们,而是引导他们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从中又积累了更多的习作素材,学生提笔状物时,活灵活现,字里行间就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让他们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还要求他们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

三、多写多练,功到自然成

课内外的大量阅读,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知识增加了;仔细体验观察生活,让学生有话想说了。但是,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某一件事或某一观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善于设置疑问,启迪学生的智慧,或者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可由其他学生给予解答。要想掌握写作规律,还应多写多练,才能真正写出好的文章。我们可以布置周记,让学生把每天听到、看到、读到和想到的一切用最贴切、最恰当的语句,以最合理的顺序记录下来,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学生自会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写成文章了。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写、胡乱应付了,因为学生已经愿意把一切诉诸文字、展示心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其写作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以学生为本,认真处理好“学生学写作文”和“教师指导作文”的之间关系,实现“主体”和“主导”的相互运作,协调统一,学生就一定会打造和经营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写出新颖鲜活、独树一帜、丰富多彩的新作文来。

中学生作文素材篇4

在生命的记忆里,母爱是温暖的,是我最值得回忆的,让我难以忘怀的。关于母亲节的作文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感恩母亲的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我爱我的妈妈母亲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她们在人生的路途上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理解,因为她们所承担的事务太多,精力是不可允许的.世上只有妈妈的情和爱是最纯最真最长久的.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要爱自己的妈妈和身边所有的老妈妈。

小时候,妈妈每时每刻生怕孩子饿到了,冷到了,伤到了……无一不担心,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妈妈再饿也舍不得吃,都要留着给孩子吃,只要能让孩子开心,再累再苦妈妈都不怕也从不埋怨,孩子的成功让她的皱纹舒展,她默默地无私地将人生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管他孩子的爸在还是不在,有丈夫还是没有丈夫,她都一样把孩子的一切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每时每刻都心系着孩子的安危和快乐,从没指望孩子给她多大的回报。

过年过节了,妈妈希望孩子们能回到她的身边,吃她做的饭和菜,喝她烧的水,她想看看孩子们是不是过得快乐和充实。收获了还是付出了,她想给孩子们建建议,多几番嘱咐和关照。她没希望孩子们给她带多少她没有吃过的或用过的东西她用她吃,她根本没想要孩子把她所付出的收回来,作为儿女应该抽空多与妈妈谈谈心,多一个电话或多一次见面,就多一番安慰和亲情,少一份牵挂和思念,让她放心、开心、宽心,不要让她的白发白得那样快,不要让她的期盼变成无终的等待或失望。

农村里,好多老妈妈带着他们的孙子,口朝黄土背朝天,满手的死茧从没个歇息,全身的汗水没个干,背负着没文化没技术没温饱的苦日子,他们好想儿孙们不再重复她那样的路,她们从没埋怨过谁,也从没奢望过什么美女人生,她们眼里只有,能劳动、庄稼有收获、孩子们听话、争气就是她们的光荣,就是女人的骄傲,什么胭脂粉末从没希求过、也没稀罕过,满身的汗味,蜡黄的、黑瘦的皮肤,驼背身子,什么苗条之类的言语她们不曾追求,也不奢望。她们的心都很纯朴、思想都很淳厚,她们的身上明显标志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她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一些年轻人看不惯她们,认为她们太古板,太原始,那样的作法和看法,错了。造成老妈妈们的命运的,不是她们自己,而是社会历史和生活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应该多关心她们才是!

每个人都会老的,一但老了就会力不从心的,特别是女同志,有的失去了老伴,有的身体不行,作为儿女应该无时不刻地关心她们,当然也有的老妈妈没有子女,作为身边的人也应该把她们当作自己的母亲看待,多给她们一点温暖和爱,让她们感受人间余温,因为她们也曾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她们的贡献,即使不出色,但还是焕发了她们的光,在她们生命之光快要结束的时候,不能就把她们抛弃,不能把她们的功劳完全忘记了……

我爱很我的妈妈,也很爱我身边的所有老妈妈,母亲节我祝天下所有母亲幸福快乐!

感恩母亲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为了我,她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时间。在放学的路上下雨了,是谁把皮大衣脱下来,披在我身上,而自己却被大雨淋湿了是我那慈爱的母亲。

我考试成绩不好,是谁用和蔼的语气鼓励我,让我充满了信心,向前走去是我那慈爱的母亲。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我解决了困难是我那慈爱的母亲。在我得了奖状之后,是谁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微笑是我那慈爱的母亲。

到了寒冷的冬天,又是谁一针一线地为我织了一件漂亮,舒适又温暖的新毛衣是我那慈爱的母亲。

记得有一天早晨,母亲刚刚把我送到学校,就下起了大雨,这时我到是平平安安地到了学校,可是母亲还得顶着大雨回家,我看着母亲在雨中的背影,心想:如果我是母亲头顶上的一把小花伞,为母亲遮雨,那该多好啊!可我只能看着母亲在雨中独行,我大声对妈妈喊:“妈妈,您快点回家,别被大雨淋感冒了!”我急急忙忙的跑进了教室,带着沉重的心情上课。到了放学的时候,我看见妈妈平安无事,没有生病,我心里的这块石头才放了下来,这时,我情不自禁的把小脸蛋藏进了母亲的怀里,感觉母亲的心可真温暖。

还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老师让同学们告诉家长在校服上缝一块白布,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号码。我回家后,立刻让妈妈给我缝白布,妈妈找来两块洁净的布,认认真真地缝起来,一不小心,尖锐的针把妈妈的手给划破了,我赶紧找来了创可贴,小心翼翼的为妈妈贴上,这时,妈妈的眼眶湿润了,说道:“儿子,你可真孝顺。”这时我想到了孟郊写的《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母亲常对我说:“对别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啊,妈妈,您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毫无怨言,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孝敬您的。感谢您这么多年给我的爱。

感恩生育我的母亲,感恩祖国我的母亲,感恩地球我的母亲。您们的孩子,要用智慧,科学,勤奋,勇敢来报答母亲,让您们的微笑更甜蜜,山河更壮丽,环境更美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没错,天下的母亲有谁不爱自己的儿女呢?如果有,那就是天下最无知的母亲了。

伟大的母爱世上有一种爱,伟大而平凡,这种爱是无私而伟大的爱,它的纯真与甜美滋养着我。

母爱神圣而博大,母爱如春雨般滋养着我,默默地付出。母爱如生命长河里的泥沙,不断地接受内那无情的河水冲刷,不断的积淀。在生命的记忆里,母爱是温暖的,是我最值得回忆的,让我难以忘怀啊!

我听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年轻的母亲在看到一只狼叼走了在襁褓中的婴儿时,她以惊人的速度追上了这只狼,情急之下她跳到了狼的背上,狼受了惊吓后狂奔数百里,而那母亲依然在狼的身上,这位母亲疯狂的殴打着狼,直到救下这婴儿。”一位普通的母亲,在释放母爱时,显示了超人的力量,正可谓:母性的力量胜过自然界的法则。”

和大家一样,我也有一个疼爱我的母亲,小时侯的我总是体弱多病的,而母亲背着我到诊所去打针、吊水,然而,母亲却从来不抱怨什么,也不会认为我是个累赘。在这期间,母亲让我补充营养,来提高身体,并加强运动,此后,我的身体变的很健壮,在母亲的关爱下。我快乐的成长着。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就是母亲给予我的,是母亲,我学会了在成长中感恩,我在这爱的呵护下成长,我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因此,在离开母亲后,我变得独立自主的生活,一个人学习,让我体会到了那份难以割舍的母爱,在我的心头涌起。因为母亲,我学会了感恩,在快乐中成长。

感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的,就让我唱首《母亲》吧!我感谢您——母亲。这个耳熟能详的字样,在感恩中,我成长着,并且快乐的生活着。其实,我们要感恩的有很多,让我们用简单的方式去感谢母亲。住母亲节快乐啊!愿所有天下的母亲一生平安、健康。

在感恩中,我们的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也在快乐的成长着,让我在母亲的怀抱下生活,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也正因为如此,母亲的臂膀成了我的温暖幸福的港湾。在感恩中,我学会了许多,明白了人生该干什么,怎样去干?

让我们在感恩中成长吧!我们的一生中,感恩的人有很多,感谢的人也有很多,熟轻熟重,都靠自己抉择?我们的心是滚烫的,用它温暖母亲,因为,母亲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可以诉说心事的人,在感恩中,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学生作文素材篇5

一、高中作文素材积累和运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一)缺乏积累素材的恒心和细心,素材来源相对单一、陈旧。

学生在高考升学压力下,大多存在“功利性”选择,更倾向于快速直接转化为分数的知识点学习方式,而阅读、写作等对提高个人素养大有裨益,但相对耗时费力的内容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更多的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写作练习。一些学生的个人活动、课余生活贫乏,在阅读量上不能充分保证,生活范围相对狭小,决定了其所掌握的写作素材比较单一陈旧,甚至仅靠几本作文素材汇编应对各种写作。

(二)缺乏分析素材的眼光和能力,不善于裁剪素材。

高考作文要求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学生分析、运用素材并将其巧妙表达出来的能力的考查,经常看到不同学生在同题作文训练中使用相同的素材,但由于学生对素材剪裁处理的方式不同,表达效果相差较大。这种素材处理上的差异,成为学生作文表述水平形成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

(三)对素材的分析和运用停留在表象,缺乏深度。

在一味追求信息“快捷”传播的时代,学习生活中充斥大量“碎片化”、“泡沫化”信息,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各种“终端”信息,并不追究其来源,更无心考证其是否正确、属实。加之高中阶段学生本身在各学科知识领域存在较多自区,一些学生引用的素材不够准确或分析仅停留在表象,缺乏深度。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二、高中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

(一)博览群书,开卷有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强调多读的重要性。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重要方法,也是作文的基础。因此,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博览群书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使学生作文时有东西可写。首先,应引导学生在多读课文的基础上广泛涉猎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精品散文、美文、小说等,并从中撷取一些精彩语句。其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选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一系列经典作品,如《西游记》、《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周为单位为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量,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最后,鼓励学生多背诵。作文素材的积累不仅要讲求数量,还要保障质量。如果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式阅读,而没有记住和理解阅读的内容,那这样的阅读是无效的,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应鼓励学生对积累的素材,尤其是古诗文中的名篇、名言警句等,做到熟练背诵。如果学生能对古今中外的名篇美文出口成诵,作文时自然会文思泉涌、下笔成文。

(二)回归教材、回归生活。

其实高中作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已经具备了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功能。同时,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生活中随处都能找到语文的影子,因此,学生生活中充满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在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回归生活。但是回归教材、回归生活要使素材有新意,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避免学生一味收集陈旧、老套的素材,如刻苦的爱迪生、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这些毫无新意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没有新意。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别具一格的经典人物,包括贝多芬、余光中、梅兰芳等都可以作为联系生活的经典素材,文中更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至理名言。这些素材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熟练掌握素材。除此之外,学生生活中也有可收集的素材,如广告语、店名及家电的宣传口号等,都是最直接、最健康有效的素材。

(三)模仿造篇,增加积累。

学完教材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就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或写法特点谈谈自己的感受认识,这是思想情感积累、写法积累的要求。这里自己的认识及感想应由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引,是课文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而在语言文字上,为了增加学生的积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或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词语,进而用文中的佳旬,不怕出错,不怕多,只要敢于运用。

(四)精心设计活动,组织学生接触社会。

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定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学生写的作文之所以会显得空洞和幼稚,根本原因还是没有能充分接触、观察社会。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并养成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好习惯。当然,学生的任务是在学校好好学习,不能把学生放到社会中。不能因为这样就堵塞学生和社会接触的途径,因为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有权利认识和感知这个实实在在的社会。考虑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设计一些活动,使在校学生真实接触这个社会。比如,曾经设计一期活动,要求学生到自己家附近的小区调查分析最近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及大家应对物价上涨想出来的办法。结果学生写出来的社情调查都很贴近生活,都很生动,还有一些学生因此而感受到父母为生活付出了多少艰辛。接触社会的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学生通过对社会的观摩实践才能写出更真实和生动的作文。

(五)记练结合,强化指导。

中学生作文素材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选取;重要性

量的积累引起质的改变。说的就是积累的重要性。对于语文作文教学来讲,素材的积累就是基础,而积累量的多少往往决定着作文时能否从容的旁征博引,避免搜索语言和素材时的捉襟见肘,避免言语的匮乏枯燥。就小学生而言,还处在写作的初级阶段,模仿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累素材资源,学生自己的素材资源积累到何种程度,一定意义上便决定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素材资源积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及重要性

素材资源积累是写作文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作文就会显得枯燥不堪,毫无丰满的美感。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灌输作文思想时,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作为依托,那么所讲授的知识就会显得生涩难懂,不易吸收。因此素材资源是作文和教学的基础,同时作文和教学也会反过来提升资源积累的运用与拓展。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素材资源积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素材资源的积累可以提升小学生对作文教学的理解,加深他们对写作文及材料运用的理解,提升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

二、素材资源积累的途径

(一)从课本中寻求选取素材

课本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在课本中积累素材是最好、最基础也是最方便的方法,因为不用过多地去寻找素材,小学生通过课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关于写作方面的东西,这是十分便捷的。在平时的学习当中,通过学习课本中的文章,可以去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另外对于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也是素材的选取和积累的最好的方法和途径,除此之外,不光是在课文的学习当中,可以积累学过的文章人物和事件在下次的写作当中运用,作为自己的作文的素材。在平时的课本中其他的内容,也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来积累和运用,还有课本中的成语以及优美的句子等,都是积累的东西,都可以在写作当中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写作的技巧。

(二)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

我們常常说,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源于生活,是生活升级版的提升,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我们也应该时时刻刻细心地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生活成为我们最丰富的学习资源,生活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只要你有一双细心观察的眼睛,和一个用心的学习态度,然后在通过你所看到的东西将它积累下来,那么这样在写作的时候,你就会有更多的写作灵感,也就会有更多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话去说,有更多的人物去描写,有更多的事物去叙述。总之,生活是一个学习的大平台,同时也是语文学习的最大的资源,用心去体验生活,那么就会得到更多的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感受多了,写作文的时候,感情也就自然丰富了许多,那么作文也就会更加生动有趣了。

(三)从自身找写作素材

从自身也是可以寻找写作素材的,比如,让小学生去描写一个人,那么就可以这自己,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可以将自己的身上的特点一一罗列出来,或者通过某件具体的事情去表现自己的特点特征以及某些方面的情感等。那么,写了自己以后,就可以通过仿照写自己的方法去描写别人,去发现和观察别人的特点,通过别人身上的具体事件去表现别人的特点和感情色彩等,这就是从自身去寻找素材的方法。希望可以让小学生能够得到运用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从现代媒体上选取素材

现代媒体技术给学术方面带来的方便和好处实在是太强大了,通过现代媒体技术去积累和搜索素材,就是要求小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网络上的事情或者是网络上的故事、新闻、名人名传等,也可以是影视剧作或者电视剧等这都是写作当中可以选取的素材。现代新媒体技术给学习带来的方便是不可低估的,通过新媒体,学生可以知道更多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小学生的见识更加宽阔,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会眼界更加长远,就会站在更加长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这样的文章也就会更加有意义,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会越来越提高。

小学语文写作的素材选取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素材的积累是小学生在写作时灵感的来源,使得小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有话可说,有人物可以去描写,有事件可以去描述,素材的积累会让作文显得更加饱满丰富,也会更加灵动,总之,素材的积累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说意义重大。那么,通过文章上述所谈到的几点关于素材的选取的经验以外,还有很多种可以供学生去积累素材的方法和途径都需要学生不断地去发现和创造的,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作者:郭小莉

    参考文献: 

[1]苏醒.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训练研究[D].渤海大学,2017. 

中学生作文素材篇7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71-01

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为学生创新提供广阔天地,同时也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俗语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亦如此,学生没有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突破作文难,必须引导从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作文最重要的能源。”通过观察,同学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向广度、深度发展,才能积累独到的、富有特点的作文材料。那么,我们该怎样积累作文素材呢?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

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学生自己的眼睛好比一架录相机,把见到的事情一一录下来,经过思考、分析,记在心里,留心观察,用心想象,细心体会。对可喜可悲,可憎可爱的人和事要“情动于衷”,才会“不吐不快”,有如活水源头,泉涌不止。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的波折,只要留心观察,用心品味,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品读生活这部无字书,永远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意蕴。同窗情,班级里的趣闻乐事,家庭的烦恼与抗争,社会的时常与留俗,世界的和平与冲突,这一切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点滴,产生共鸣。观察的方法也很多,如追踪观察,就是对某一个事物或某一个人物,进行多次的、反复的观察,从而获得详实的作文素材。这是学会观察的初始阶段;定向观察。也叫有重点的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诸多人物或事物,进行有方向、有选择、有重点的观察,从而获得具体的作文素材。这是学习观察的第二个阶段。

二、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写作者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就是自己的见闻和感悟。只要是能够触动心灵,无论是大事小事,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间接经验就是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件。

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用心记,用心思考;第二,用笔勾画、用笔记。在这两种方法中,用心记、用心思考是最为重要的。无论是直接经验方面的素材还是间接经验方面的素材,都应尽力地用心把它记住;用笔勾画或作笔记是辅助的积累方法。用笔记只能够作为临时之便,用笔记录过后仍然需要用心去记。只有储存在自己大脑里的才真正属于自己的,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写作活动中运用自如。

三、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素材

许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是把已有的素材原封不动地抄写到文章中来,这样写是无法与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连接上的,更不会写出不出好文章。因此,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以后,还需要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素材。其方法主要有:1、将原本比较复杂的、比较长的故事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叙述,加以压缩;2、对原来比较简短的素材加以扩展,使之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3、结合所需要表述的观点对所选用的素材加以分析,让文章的材料和观点结合得更加紧密等。其原则就是根据文章的主旨和材料的性质来予以选择使用。

四、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在阅读中积累,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去直接观察。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其他手段来间接观察,比如通过阅读、看电影电视、与人交谈等方式来认识事物,充实我们的作文素材。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的形式。读书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社会。高尔基在回答别人的提问“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阅读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务必重视阅读,同时注意在阅读中积累。

中学生作文素材篇8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对生活素材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很少有这类材料出现,使得语文教育始终得不到时效性的发展。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现代化教育理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发力点,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肯定,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根本,加强对各种新的教育资源的应用。生活素材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教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素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生活素材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语文词汇的利用,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素材中挖掘出更多有助于自身学习能力提升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生活素材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点,应该要积极加强学生对生活素材的兴趣程度的调查,尽量采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材,提高学生对生活素材的接受程度。另外,为了给语文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学校领导者以及教师对生活教育的认识,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生活教育,形成一种长效的教育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语文教学的机构和组织的建设以及完善,不断提高语文教学与实践教育之间的契合度。

二、加强生活教材的选择和应用

传统的语文课程中,最常用的教材内容是各种理论教材,由于太过理论化的知识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语文教学内容的完善,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融入更多实践教育内容,将语文教学实践化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途径。利用生活教材进行语文教育,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比如语文写作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之后写出自己对所观察事物的认识,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应该要拓展生活素材收集的范围。生活素材的累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没有相应的材料作为储备,则很难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学生也很难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活素材教学,各种生活素材的收集和整理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应该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各种生活素材的发现,在生活素材收集的过程中还应该要拓展生活素材的范围,比如可以将一些新闻、生活场景等应用为生活素材,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素材的学习过程中也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对于各种生活素材教材,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整理一些与所教课程相关的内容,在教学课堂上对各种生活素材进行相应地介绍,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三、结合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育模式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生活教育

传统课堂教育很难对知识难点进行完美的展现,因此,课堂内的教育应以传统教学作为主要补充方式,将新媒体技术的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进行展示。在对各种生活素材进行应用和讲解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将其转化为比较生动形象的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对新媒体的投入,在新媒体的投入方面,应该要加强学校领导对各种新媒体设备、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使得学校可以配备各种新媒体资源,从而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另外,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也不能忽略,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方面,应该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进修的机会,使得语文教师可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能够把握好生活教育的本质,将生活教育作为提高语文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四、结语

中学生作文素材篇9

一、文化与教育

文化和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的水平和特质为文化的水平和性质所影响。教育传递的本质就是文化的传输。因此文化的水平和性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和教育的水平和性质是相对应的。从中国漫长的历史角度看,文史知识的发展水平较高,所以我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这也与当时的政治相迎合。第二,教育的内容也为文化所制约。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人类的精神文化,所以,教育的内容为文化所决定。某个时期的教育内容的范围为文化的状况所决定。文化居于核心地位,它的价值导向决定了教育的内容。总而言之,文化贯穿于具体课程和学习过程中,它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心态潜移默化为其所影响,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在所有影响学生学习心态的诸多因素中,文化的影响力最为重要。

文化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教育对文化也有反作用:教育的最基本职能就是对文化的传递起到维持作用;教育在对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还会创造文化。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不是机械的、简单地复制,而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会创造出新文化;教育对文化具有控制整合作用,使文化的整体性得到贯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形成了文化,因此文化本身显得杂乱无序、零散,再加上地域不同,这种非整合特点将趋于明显。而教育的实施有效对文化进行整合,将其形成有机整体。

二、高中语文教材授课运用文化素材的意义

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文化素材究竟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第一、语文教学中往往有些疑难点难以讲解,但巧妙的运用文化素材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疑点难点进行透彻的理解。高中语文教材中《孔雀东南飞》作为实例,老师对这片文章讲解的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体会到这篇叙事诗优美的语言,对文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命运进行分析。“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卷篌,十六诵诗书”这是铺陈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描绘了刘兰芝的成长经历,突出了刘兰芝多才多艺和有教养。

第二、有效的应用文化素养可以将语文教学的学习领域进行全新的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人性化,而进行语文教育而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渐渐的衍生出所谓的“唤醒教育”。提高语文能力仅仅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或者人生能力进行培养。

第三、有效地运用文化素材,学生将会更好更透彻的对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对经典之作进行体会。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甚至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将民族共同感进行定型。

综上所述,将文学素材有效地在语文教学进行运用,能够辅助学生理解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产生民族归属感。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运用策略

1.对显性文化素材进行有效认知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能被我们直接感知的显性文化素材。这些显性素材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也有明确的标注,比如课后要求背诵的段落,还有我们接触到的诗词、成语。中国成语博大精深,成语的背后有着经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记忆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文化素养的应用将记忆变得有趣和快乐。

2.隐性文化素材的思想认同 隐性文化素材中包含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美的追求等方面。这是我国历史长期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直接让高中生去认同将很困难,所以我们务必对文化背景进行构建。

3.文化素材的有机整合 我们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对作品中不同的文化素材进行简简单单的整合,同样也应该将教学内容和文化素材进行整合,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这样应用显得很重要。

中学生作文素材篇10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素材;社会生活;学科知识

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作文有着密切的联系。作文教学承担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从作文的角度看,中学生面对作文往往表现出一种惧怕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排斥,使得作文教学在中学显得尤为艰难。分析学生的作文心理,探析作文教学的难处,造成上述情况的很大因素是教师僵化的作文教学理念桎梏着教师的教学思维,学生的作文兴趣不能得到有效激发,导致学生作文匆忙应付,搪塞敷衍,效果极差。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文教学改革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多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积极探索,构建适应语文新课标的作文观,以满足学生作文的需求。

一、立足教材,挖掘素材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都是经典作品,包含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作文的素材来源之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对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中有着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形象各异,性格不同,又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人物是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典范。教材中的写景状物的文章也很多,有滚滚滔滔的长江,有巍峨壮观的泰山,有浩瀚无际的大海,也有苍凉悲壮的大漠,在作者的笔下都有精心的描写。这些描写的内容为学生写景状物提供了借鉴。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像鲁智深、武松,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这些人物的形象家喻户晓,成为学生作文中广泛应用的素材,教师在作文中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运用,不论是人物的语言,还是人物的行为,都可作为作文的素材。在现代文学作品里面,对于景物的描写,有粗线条的,有精雕细刻的,有粗犷的,有细腻的,不论是用怎样的方法描写的景物,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教材中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那些感人肺腑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节都是学生需要记住的,在写作时有意识借鉴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教材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之一,运用好教材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无尽的内容。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之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指导学生练笔,学习这些材料中人物的品格,借鉴写作的手法,充分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作文中的素材大都是经典的内容,经历了时代的考验,历久弥新,即使到了现在,也有它时代的意义。教师要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素材,掌握运用的方法。尤其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渗透素材运用的方法,长此下去将教材内容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生活,感悟生活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与作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除了从教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外,还要从大自然中,从社会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挖掘作文的素材,去掌握写作的技巧。我们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大到时代的变迁,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这必然也要反映到我们的作文当中,需要我们在作文当中反映我们的时代,展现我们时代的巨大变化,表现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才是真正的作文。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教材,走向生活,沟通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很多教师往往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人物事件为写作服务,利用作品的景物描写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但是很少关注学生的生活。如果让学生回到生活当中去,从自己身边的有趣的生活中挖掘自己所需要的描写对象,从自己受到深刻教育的典型事件中感悟人生的哲理,那么我们的作文就不会那么枯燥。教师常常在授课时侧重传授学生写作的技巧,而忽略从生活中让学生掌握学生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沉下心来发现生活的点点滴滴,再联系下自己所学过的作品中名人笔下的人物,名人笔下的景物,就会发现他们是善于攫取生活的高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这就需要我们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生活的天地广阔无边,丰富的作文材料孕育其中,无论是大自然美好的风景,还是家庭小院的温馨花草,都能触动每一个人的心灵。无论是巍峨的高山峻岭,还是乡间弯弯曲曲的小路,都能够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思考。无论是茫茫宇宙,还是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会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感悟。所以,面对生活,面对自然,教师不能让学生袖手旁观,不能让学生无动于衷,而一个让学生展开想象,欣赏自然,感悟人生。

三、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初中各个学科的知识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入学生的视野,它不仅给学生带来文学的熏陶,还会带来新思想的碰撞,新科技的冲击,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现在的新思想、新潮流、新科技,那么我们的作文将是充满时代色彩的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作品。作文教学必须充分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因为现在科学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搜集信息的范围更加广阔,可以使作文的内容更加丰富。音乐有着感人的力量,它与人的心灵是息息相通的,它不仅给人精神的愉悦,还能给人心灵的震撼,所以音乐欣赏可以增加学生作文的灵感。绘画是很多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课文中有着不少的精美插图,它或者寓意深刻,或者是意境深邃,都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能够利用美术的力量,那么学生的作品就不会苍白无力。学科之间也是互相关联的。数学的发展历史,是人类思维逐渐缜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思辨的能力;化学的每一元素的发现,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精神的力量;历史的演变,为每一个学生昭示了发展的规律。所以,作文教学不可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总之,写作课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只要教师善于借鉴和利用就能够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走出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只有多方位、多角度地重新审视作文教学,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考虑问题的根本点,积极探索写作训练的方式方法,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掌握写作的要点,真正做到喜欢写,敢于写,同时也善于写。

参考文献:

[1]任雪娟.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新方法初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