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8 17:08:36

教育学生论文

教育学生论文篇1

目前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可分为公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几个部分,除了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之外,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息息相关的音乐教育类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或教师教育课程中,大多在本科三、四年级开设,大部分高校目前只开设了一门必修的音乐教育课程。随着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将越来越意识到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增加音乐教育课程必将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趋势。然而怎样科学地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适用的音乐教育课程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思索的:一是音乐教育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各类课程中是否真正占有核心地位,各音乐教育课程开设的时间是否贯穿于本专业大学四年的始终,该类课程是否真正受到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一致重视;二是音乐教育课程是否真正贯彻了“以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观念,如果开设的音乐教育类课程仅仅是数的增加,那只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笔者建议可开设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中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演奏、中小学音乐课课例鉴赏等实用性课程;三是音乐教育课程是否能够立足于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目前许多音乐教育类课程主要借鉴了国外一些知名的音乐教育思想(如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伊等),然而基于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方法却几乎没有,学生只能运用国外的音乐教学法对我国民间音乐素材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设计,有时候未免牵强附会,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开设基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课程。

二、改变教学模式,注重课程融合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音乐技能类课程、音乐理论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每一类课程对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建构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些课程各自为政、互不融合,那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这些课程只有协同作战,才能达到1+1>2的效果。对于音乐技能课程来说,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学习音乐技能课程的目的,是以舞台表演为目的还是以当教师为目的,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其次应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技能技巧,还会主动思考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教学规律,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如何将学习所得运用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另外应开设一些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结合紧密的技能性课程,如自弹自唱、即兴配奏、小型课堂乐器演奏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的专业技能转化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能力。对于音乐理论课程来说,大部分学生都不够重视,认为理论学习枯燥无味,然而不仅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有赖于音乐理论的学习,而且从音乐教师需要的综合素养来看,对音乐本体的分析还是对音乐相关文化的掌握,无不需要扎实的音乐理论根底,因此,首先要增加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笔者建议可改变仅由教师讲授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将理论课程学习中一些简单的内容交由学生讲解,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对于音乐教育类课程来说,要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绝不可能单打独斗,要和音乐技能课程、音乐理论课程协同作战,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将所学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与音乐教育理论教学技巧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此外音乐教育课程应改变教师单一说教的模式,开发各种实践形式,如课例鉴赏、教案写作、中小学音乐课情境模拟、微格教学、说课实践等,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增加实践形式,拓宽实践渠道

传统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主要包括艺术实践与教育实习,艺术实践主要是对学生音乐技能方面的展示,教育实习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学实习与实作,一般安排在音乐教育专业的第四学年,无论从实践的形式还是渠道来看,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教学的实践能力来说都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要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这主要是指学生在专业课程的课堂中进行模仿式教学。以笔者长期执教的音乐教学论课程为例,笔者不仅讲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更开拓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教学,从教材分析到教案写作再到课堂实践,学生从模拟的环境中会使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再如,基本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史等音乐理论类课程,每门课程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截取其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行预习上网收集资料PPT课件展示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大家,教师进行引导与补充,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等,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而音乐技能类课程,如果适当开设一些技能类的大课,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堂实践的机会,让高年级同学在初始入学的大课中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无疑会得到提高。二是提供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活动多是单一的音乐技能的展示,如钢琴、声乐或其他器乐音乐会,笔者认为可以开展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如自弹自唱、即兴配奏、合唱指挥等,这些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技能,将有利于学生中小学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是建设教学实习基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一般在大四进行,当前的情况是集中实习少,分散实习多,实习时间短,不便于教师指导。笔者建议高校可以和当地的中小学进行长期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将一至四年级的实习目的与任务分阶段细化,学生可以分不同的阶段在实习基地进行见习、实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实现双方互赢。

四、结语

教育学生论文篇2

(一)重视不够

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存在人文教育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医科院校不够重视,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轻人文知识和精神培养的现象。很多院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文教育课程对于医学教育、以及医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大部分医学院校虽然设置了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在实施中存在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仅仅局限于大学教育的某个阶段,以至于无法持续、全面地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内容僵化

很多医科院校仍然没有理解医学人文教育的真正内涵,而是将职业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与医学人文教育混为一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偏重理论记忆,且缺乏与实践的联系,无助于学生切实掌握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形式和表现内容,使得医学生深感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空洞与枯燥,导致人文教育的效果欠佳。

(三)课程设置孤立,缺少渗透

医学教育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之间应该相互渗透与融合。目前,医学教育中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在设置方面缺乏横向的联系,导致彼此孤立、二者间没有融合。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仍然以掌握专业技能为主,忽视了临床工作中怎样体现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导致他们在日后的医疗实践中难以较好地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既不能与患者顺畅的沟通,又无法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自身特点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所以,医学必然是一门具有人文特色的学科。人文精神对于医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它体现着医学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优良社会品德的发扬、对科学伦理道德的认同。现代医学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带给人类健康巨大福音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现代医学日益受到物质主义和技术主义的侵蚀,由于生物医学模式中人文精神的缺陷对医学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的障碍,所以,医学院校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才能回归医学的真正意义,确保医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新形势下社会对于医生的必然要求

医学是一门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美融合的学科。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系统扎实的医学知识,也需要具备科学的人文精神。随着系统和整体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和广泛的接受,疾病不再是医学研究的中心,患者才是医疗活动的中心。医生不应当成为只看病不救人的纯技术主义者,应该医德高尚,且关心患者的身心病痛。鉴于此,医科院校在医学教育中有必要融入人文精神,使医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目前,医学教育需要从只注重医学专业学科教育的“单核驱动模式”,转变为融合专业学科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的“双核驱动教育模式”。在新模式下,医科院校的教师应该把人文精神真正注入每个医学生的体内,着力于培养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人文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深度整合。因此,怎样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临床?教育者如何凭借人文教育为医学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问题理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新形势下加强医科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

医科教育学制长、内容多,在如此繁重的课程体系下怎样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医科院校应该重新整合原有的非专业课程,进而系统合理地设置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使医学生具有医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其次,医科院校应该提高理解与实践医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后有机会运用于医学实践中。再次,医科院校要把人文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临床课程中,特别是临床实践中应该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医疗活动结合起来。最后,医学人文课程的安排要贯穿医学高等教育的始终,甚至有必要成为一门医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必修课。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人文特色

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明显有别于医学专业课程,具体来说,人文教育的理论教学中应该突出基础性、指导性及启发性,强调学生的自学、领会及运用;应该倡导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医学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和开展调查研究,医学生通过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法提高人文素养;不仅有助于充分调动医学生参与人文教育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构建个人的医学人文知识体系,并主动把人文知识应用于将来的医学工作中。医学生通过实践可以真正感受到人文素质对于医疗实践的重要意义,体会到人文精神对于临床工作的实际价值,使医学实践既成为医学技能的实践过程,也成为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过程。

(三)加强师资建设

教育学生论文篇3

根据新时期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明确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及其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确立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和训练内容,从而加强教师通识素养、生物专业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等技能培训。具体思路和方案是:

1.1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追踪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加强本课程群的教材和实验室建设;不断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师范生职业技能实训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2构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针对教师教育技能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构建师范生教师教育综合技能实训教学体系,将课程体系调整为学科专业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程两大方面。

1.2.1调整学科专业基础课,完善师范生专业知识体系学科专业基础课是师范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所涉及课程科目围绕中学生物所涉及到的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态学等课程以及高中生物学必修模块强调的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环境和稳态等内容开设,根据中学生物课程的知识重点和比例,设置专业课程结构,使师范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便能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1.2.2设立教师教育课程,加强学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教师教育课设立公共教师教育课群和生物学科教师技能课群,前者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学、汉语口语、教师礼仪学、学科教学论、微格教学及教学技能训练、三笔字等常规课程,加强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如微格教学训练、教师口语训练和说课训练、三笔字训练、教学设计训练;同时设立生物学科教师技能课群,中学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探究、生物学经典事件解析、中学生物学教学案例分析、生物科学与社会生活等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生物知识素养。

1.3注重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技能训练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软件制作、网络课程创建、教学动画创作和DV创作等实验。让学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1.4加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实践建立贯穿大学四年的循序渐进的系统性教育技能培训体系,根据本科生四年的学习进程分别安排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教育服务、教育实习等教育实践环节,强化师范技能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师范性素养。

1.4.1延展教育实践时间,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一至三年级增加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教育服务,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到中小学教育中去,进行教学观摩,加强听课训练和教学技能的训练;熟悉教育环境,观察教师学生的活动;充当课堂教师的助手,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辅导个别学生或学生小组,批改学生作业;同时,要求学生实践期间对中学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撰写出教学研究论文,相互交流[7]。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师范生充分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角色。

1.4.2加强教育实习活动,全面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大学四年学习到的教育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让师范生尽早了解当今社会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具体要求和内容,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师范生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的能力。

1.5延展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由于课时等各类因素的限制,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课堂讲授学时少、技能训练时间少的状况。因此要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实验和训练环节。组织指导师范生进行各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比赛,定期开展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推荐师范生参加更高一级的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各种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大赛活动等也是有效的实践环节。积极组织和支持学生课余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及比赛活动,比如“教学技能”、“说课”、“模拟上课”、“三笔一话”、“书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大赛,同时“班级网页设计”、“教师形象”、“朗诵”、“演讲”、“辩论赛”等一系列的大学生校园活动比赛也是很好的培训方式。这些培训与比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1.6教学案例资源建设规范,建立网络资源库“教学案例资源”是指中小学教学案例、微格技能实训等案例的资源包。资源包应包括教学单元内容及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单元的课件及学生作品等、教学单元的视频录像、教学反思(实训总结)与专家点评等四个部分。特别是名师授课的课堂案例,定时组织学生进行观摩。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资源”的学习,了解各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

1.7在中学建立长期的教育实践基地,带动师生服务基础教育

1.7.1注重高校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加强与实习中学的合作研究,注重教学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对接,组织师生走向基础教育一线,通过听课、实习见习指导、开设讲座、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等各项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早日进入教师角色,明白教师的责任,还可以了解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有助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邀请中学优秀一线教师来学校作报告传授教学技能,以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困难和突发事件时的解决方法,并亲自指导学生的教学,提高教学技能。

1.7.2与实践基地建立互惠关系积极为实践教学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指导,提供师资培训、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图书的借阅等服务和帮助。向实践基地师生免费开放生物标本馆,对基地教师进行生物新课程及实验培训,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与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并共享研究成果等。经常派学生到基地帮助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课外辅导、义教、指导中学生开展生物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性学习等。

1.8注重高校教师自身的师范性影响从更加广义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而言,不能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局限于几门课程上,每一位高校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一种最真实的“示范”。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学科教法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各个课程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知识面与基本功等教师职业技能无疑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甚至这种影响更深刻,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潜移默化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9积极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有丰富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多渠道培训,使其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熟悉中学生物教材,了解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改革的趋势。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适时吸纳青年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学术水平高的人才,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结构,确保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青年教师培养,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讲授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评议、指导、鉴定。通过教学团队内的传、帮、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1.10加强教研室教学研究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室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组织教研室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以期探索课堂教学最优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日常注重教法、学法的教科研学习,把搜集来的先进教改信息反馈给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使每位教师都能遵照学院的教学实施计划,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1.11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成立生物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团队,从知识与从教技能等方面考核和评价学生的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多方面、多角度探讨和建立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全面提升生物学科师范教育质量

教育学生论文篇4

根据网上资料搜索调查,体育舞蹈的迅速发展实在90年代中期以后。也是那个时期成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人员丁婧认为:由于体育舞蹈教学发展迅速,但其课程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比较薄弱,所以,体育舞蹈教学的训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活动的展开等有许多的不足。相关研究人员王波认为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容、教学措施、器材场地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合等,都需要改进和完善。张敏、刘进则认为,要使体育舞蹈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则需要科学的制定适合社会发展和现代教学需要的教材,并且合理定位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同时开展多样的科研和学术活动,进而不断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体育舞蹈教学整体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除此之外,同样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张春莉认为,目前体育舞蹈教学研究体系空泛而缺乏针对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系统化和深化。查艳认为。体育舞蹈教学如果能将教学、实践相结合重视课前、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文化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教学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学习兴趣,教学器材以及能力、创新等都存在着问题。此外,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在音乐及形体艺术也是需要重视的。

2.教学研究的内容方法

逻辑上来讲,舞蹈艺术的体育表现形式就是体育舞蹈。体育舞蹈是通过身体形态的技能化,配合音乐的节奏,结合音乐意境来表现的。在所有人群中,对于美的追求,年轻人是最有表现力的。而且体育舞蹈的节奏感强,简单易学。

2.1从参加体育教学课程班级的同学中选取男生20人,女生20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男生10人,女生10人。

2.2试验方法。为实验组每周安排课程教学一次,训练课两次,艺术欣赏一次,音乐欣赏一次,从而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训练。为对照组安排教学课程一次,训练课两次。16周后,将两组进行比较、评估。

3.结果与分析

经过16周的训练,从而得到如下结论:实验组技能熟练的同时,其节奏感、准确度、流畅度等都有相对明显的提高。而对照组虽然由于训练课的增加,各方面也有轻度的提高,但相对于实验组来说,不那么显而易见。

4.探讨与建议

4.1看过这样一句话“歌词是灵魂”,这句话是相对于一首歌而说的。而相对于体育舞蹈,他的灵魂可以说是音乐,或者说是音乐的内在。而对于体育舞蹈中音乐的理解则是体育舞蹈表现的根本。本文开头说过,体育舞蹈是集武术、体操等为一体的。以音乐伴奏,以舞释动。其节奏感强,活泼健康,而其中的音乐展现了舞蹈的神韵。经由上文所述的研究说明,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对舞蹈神韵的体现尤为重要。深层次的理解学习音乐,可以提高舞蹈的整体水平。

4.2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喜欢相对来说节奏分明的音乐。而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则大多选择现成的配乐。如果可以以学生的身心状态为出发点,重新编排新的舞蹈,或许,更能让学生们准确清晰的表达他们的内心。

4.3关于体育舞蹈的创新,可以更多的融入中国的人文精神,重点培养健康文化理念,重视终身健身。比如加入太极、长拳等元素,或者如《十面埋伏》等独具特的舞蹈,从而舞出更具中国特色的路程。除此之外,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积极性。在课程中结合适当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自组织性。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勇于创新。有利于舞蹈灵魂的体现。

4.4现阶段,就体育舞蹈教学,我国大多数高校中还只是着重技能而音乐以及艺术的重要。这样的舞蹈也许会显得空洞苍白,缺乏让人回味的一些东西。所以,将舞蹈的技能与灵魂的展现融为一体。是体育舞蹈教学今后的重要教程内容之一。

5.总结

教育学生论文篇5

摘要:文章具体阐述如何加强新建本科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有效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顺利开展

高校廉洁教育是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将反腐倡廉关口前移,确保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举措。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大学生廉洁教育得以规范有序、富有成效开展的基础性工程。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的负面冲击和对大学生树立廉洁思想构成的潜在威胁,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严密的组织和科学有效的管理,解决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想认识问题,体制、机制问题,使大学生廉洁教育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紧密配合,互动协调,形成整体合力,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此,新建本科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应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加强组织领导机制建设,发挥职能部门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系统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保证,是一项功在长远的基本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新建本科高校应遵循构建纵向有领导、横向有沟通的立体教育网络的思路,按照教育部《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政教育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党委对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每学期都应安排时间对这项工作召开会议进行专门部署。校纪委负责协助党委抓廉洁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应牵头召开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定每学年或每学期廉洁教育活动的实施计划,并对廉洁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宣传部门要负责将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校园网、校报、宣传栏、广播台等媒介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思政教育部门也要不断探索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有效方法,在“两课”教学过程中着力强调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自律和道德规范,并结合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灌输大学生履行支持廉政建设的公民义务。高论文格式校团委也应有意识地把廉洁教育融入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学生举办形式多样的、具有吸引力的廉洁演讲比赛、辩论赛、专题报告会、漫画展、图片展等,并将廉洁教育列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系党支部也要抓住学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期末考试等关键时段和助学贷款、奖学金评定、学生干部选举、推优入党等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廉洁理念教育。通过整合各方教育力量,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新建本科高校才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廉洁意识和行为养成的良好氛围,从而保证大学生廉洁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二加强队伍保障机制建设,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顺利开展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生长发育期,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他们的内心世界还比较单纯,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必须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必须进行系统的正面的教育、引导和训练。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师德高尚、教学水平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实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保障。许多高校领导都深深懂得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的道理,能够持续不断地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反腐倡廉的理论以及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教职工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提高教职工对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注意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规范教职工的廉洁从业行为。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素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洁观。尤其是对近几年新加入教师岗位的青年人,应特别加强上岗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要塑造高尚的人格和品德,要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坚决杜绝学术腐败和“钱学交易”、“权学交易”行为,不断增强青年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的个人人格魅力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影响力,进而有力地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健康开展。

三加强多途径的教育机制建设,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可以采取课堂教育、外部环境教育、学生自我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新建本科高校应注重建立起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互相渗透、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补充的多管齐下的廉洁教育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

(一)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指的是在课堂上进行的系统的廉洁理论和政策教育。它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的普及型教育,包括“两课”和其它学科教学中涉及的反腐倡廉教育。“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反腐倡廉理论教育,既是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教育,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新的着力点和着眼点。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与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相一致的。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学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学习我们党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我国古代廉政思想等”。新建本科高校的思政教学部应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认真制订开展廉洁教育的教学计划,把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穿插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把腐败的危害性与反腐败的知识引入教材,通过有说服力的说理、丰富的案例讨论、充分的学习交流等形式,从理性的层面确立廉洁在大学生的思想中的不可动摇的地位,使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腐败现象的成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反腐败问题,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辨是非,端正人生价值取向。课堂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指面向学生中的先进、骨干分子进行的提高性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党校开展的廉洁教育。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是党组织培养和发展的对象,是国家未来的核心建设力量和领导力量。高校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更高,对他们开展的廉洁教育也更为深入。当前有不少高校党校已经把廉洁教育的相关内容列入对考察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同时还发放廉政文化资料给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学习,鼓励他们在带头自学的同时,带动全体同学学习。通过加强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不断扩大廉洁教育骨干和主体的范围,增强其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廉洁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

(二)外部环境教育外部环境教育是指课堂教育之外的校园内、外廉洁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现实的反腐环境是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这个关键环节才能让接受廉洁教育的大学生信服。外部环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校园文化环境,二是社会实践环境。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廉洁文化氛围的营造。高校宣传部门要注重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廉”与“贪”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精心选择宣传教育内容,一方面通过在学生宿舍区开辟宣传栏、在校园网开辟影视资源库等渠道大力宣传廉政的正面典型,如“孔繁森”、“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前教育,通过举办毕业生座谈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传授反腐倡廉的实际经验,如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教导“实事求是,不做假账”,对商务管理的学生强调“诚信为本,拒收回扣”,并对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如腐败低龄化的“26岁现象”等开辟专栏进行讨论,引起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警觉,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对年青人而言,廉洁的收益将大大高于腐败的收益,以腐败行为获取收益无异于饮鸠止渴,亲手毁灭自己美好的前途。校园廉洁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巩固必将有力地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进一步取得实效。大学生正确廉洁观的形成不仅要靠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亲身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才能更多地接触社会,对社会的复杂性才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社会实践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提高实际技能的过程,而且是进行自我教育与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高校党、团组织应高度重视使廉洁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每年要有意识结合校园科技节、文化节活动以及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参观农村、工厂、革命纪念地,走访勤政廉政的模范人物、优秀领导干部,参加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等公益活动,使大学生更加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明确廉洁教育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三)学生自我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光靠外部的说教远远不够,关键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进行自我教育,增强自律能力,将廉洁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内心不可动摇的信念,形成良好的拒腐防变的行为习惯。高校各相关部门在对论文格式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高校基层党支部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开展廉洁自律为主题的自我教育。如可以引导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广泛收集反腐倡廉资料,汇编印制《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读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廉洁教育影视片并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可以组织召开班级座谈会深入探讨廉洁教育的时代意义,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增进大学生自觉加强自我修养,树立牢固的廉洁自律观念,实现廉洁教育从“知”到“信”的转化。四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学校中大学生虽然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但这并不等于说大学生的一切行为都是消极被动的。学校行政管理要在阳光下运行,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民主监督,而学生群体正是群众力量和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作为群众的监督职能,对学校的行政管理环节实施有效监督,以促进校务公开、系务公开的深入开展。高校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参与校务公开监督创造条件。通过开辟校长信箱、校务公开信息栏、校领导接待日、校园网络论坛等手段加大学生对学校决策、管理、教学、科研、发展等重大、重要问题的监督力度,使大学生在参与监督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使廉洁意识和诚信思想成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相互教育的互动过程,使大学生廉洁教育得以在更高的层次上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荃.试析高校廉洁文化教育中的协调机制[J].唯实,2007(21):186-188.

[2]夏云强.构建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管理机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1):67-69.

教育学生论文篇6

人文教育可以加强人文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强人的精神思想教育,两者的结合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通过进行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中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最新的思想规范,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观念,让大学生接触到从思想教育中认识社会,促进大学生思想的解放。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人文教育,以人文精神教育为基础,人文精神教育将人文知识作为基础,同时人文知识,让大学生关注生命,尊重人的生存价值,清楚地认识社会和世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自我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在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向大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是相互融合,互不分离的关系,均是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影响,属于高校教育中的德育。但是两者的性质和体制存在着实质性的区别,人文教育是为大学生提供文学、艺术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全方面、多视角的人文知识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向大学生提供马克思哲学、理论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为基础构建的一门学科,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目的。虽然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实现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

首先,将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是以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品德教育,进而导致大学生进入社会或者在学校中出现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个性发展、品德教育等受到了关注,国家进行的教育改革,将素质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品德教育等加入到教学目的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对当前大学生的知识教育现状进行改善,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个性、品德、素质、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的产物。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同时也适应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大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部分领域,所以语文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意识,从教学育人的角度出发,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最后,在大学生教育中将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有助于高校教育教学发挥更好的时效性。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人文教育增加色彩,为专业知识教育增加色彩,使其不再教条化和书面化,让大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学校的教育活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文教育,在我国古代具有影响力的儒家思想,就是人文思想的重要体现,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文教育的出发点,重点对人的品格、人性、道德、修养进行培养,当代的人文教育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将我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和人文精神进行弘扬。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思想精神的教育,将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是当前大学生教育下的产物,促进高校教育时效性的发挥,推动大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进行,因此需要将语文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

三、人文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

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融合性,教学方法的互补性以及教学功能的相通性,是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虽然如此,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在教学内容侧重点和价值取向强弱上还是有不同之处,但是人文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的启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有着相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功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侧重点和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人文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多的启示。在当前高校大学生教育中人文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进行的主要体现有:

(一)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感、使命感、道德感教育的基础

人文教育可以促进责任感、道德感和使命感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依靠人文教育长时间积累的人文知识、人文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在社会道德和情感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责任感、使命感以及道德感。不管是学习何种专业的大学生,都要认真学习自己祖国的文化和历史,通过学习了解和体会祖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博大精深,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将道德主义精神植入大学生的内心,使其将个人融入到祖国的发展中。

(二)人文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操、人格等的形成和锻炼

人是世界上情感最复杂的动物,在其情感中有个性也有共性,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是年轻一代,他们的情感非常充沛,有旺盛的精力,但是大学生的阅历少,他们的情感过于稚嫩,对其进行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将大学生的情感调节能力进行提高,在人文知识人体系的前提下,形成一个健康的价值体系,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三)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一样,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学生是即将进入社会的一个群体,在其进入社会之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世界观等的教育,让大学生在面对一件事情时,可以理性对待,避免进入社会出现一个极端的行为和情感。让大学生学习国家发展的历史,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教育学生论文篇7

1.1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以山西省S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问卷1173份,有效问卷1095份,有效回收率为84.2%。其中男生占45.6%,女生占54.4%;一年级学生占15.4%,二年级学生占17.3%,三年级学生占17.7%,四年级学生占18.4%,五年级学生占31.2%(由于五年级临床实习的学生较多所以相应的比例较大)。调查对象的专业选取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专业(占43.6%)、麻醉学专业(占23.7%)和医学影像专业(占18.6%)。为了保证样本的普遍性,对药学、公共卫生管理等医学相关专业(占14.1%)的学生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能集中有效地体现出样本的医学特性,同时,调查样本数量占总体数量的50.0%以上,能有效代表S医科大学的总体情况。

1.2调查方法

本研究将网络影响下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状况分成30个项目。主要围绕:当前学生的上网情况及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当前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和医德教育现状;校园网络建设对医德教育的影响这三个维度进行调查。

2调查数据与分析

2.1当前医学生的上网情况

第一,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且上网条件日益便利,学生每天都通过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网浏览网页,并将其作为他们每天必做的一项事务。学生的上网时间大多集中在中午和晚上的课余时间占58.9%,42.6%的学生全天合计上网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利用上课时间上网和全天上网时长超过5个小时的学生分别占17.49%和20.5%。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合理地掌握上网时间,但是仍有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上网时间过长,尤其是在上课和自习时间上网,影响上课和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存在沉迷网络的现象。第二,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网络信息普遍持相信态度,而且缺乏对有价值信息的甄别和筛选。学生对网上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考虑的很少,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网上信息基本都是真实的,见表2。第三,大多数学生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能够做到自觉回避,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浏览过不良网站,甚至有些学生上传过不良信息,见表3。

2.2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医德教育状况

第一,大多数医学生能够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什么是医德教育和医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概念和内容了解的不够全面。另外,学生们没有真正了解医德教育的目的,也没有正确认识到医德教育的意义所在,见表4、表5。第二,学生们普遍认为医患矛盾突出与医德医风的教育与引导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学生们认为当前社会的医德医风总体较好,但医患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仍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滑坡,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医德教育不足有很大关系,见表6。第三,当前医学生课程中都设有医德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学生对医德教育的满意度偏低,学校对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见表7。

2.3当前校园网络建设情况与网络医德教育现状

学生不能自觉有效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见表8),校园网的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校园网站中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更缺乏关于医德教育的相关专题(见表9)。学生们对运用校园网络进行医德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见表10),但网络上关于医德医风方面的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医德教育的社会舆论环境较差。

3对策建议

3.1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也越来越明显。“这些改变,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作为‘意见领袖’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使得他们的主体权威受到了质疑和挑战”[1]。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和道德判断力较弱,学校又缺乏对学生上网行为的有效规范和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其次,学生对当前社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和医生道德水平明显滑坡等现象比较关注,并能由此认识到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医德教育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医德教育的意义认识得不够深入;第三,学生对接受系统而全面的医德教育表现得较为期待,但现有的医德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网络化社会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医德教育向着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3.2对策及建议

教育学生论文篇8

(一)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

硕士生闫凤玉认为,高清海老师认为人出现后不满足于原有种生命的这种特性,通过本身所具有的这种自为本性,使生命在性质、功能、价值和意义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对种生命的超越,形成了类生命,类生命属于自为生命。种生命是类生命的现实基础。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关系是前者须以后者为性质规定,后者则以前者为实体依托,各自又只能从对方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因而人的两重生命是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关系。我们不能从单一性去看待人。既然类生命是由人创生的自为生命,那么我们认为人就是要去做:生命的意义都是在做的过程中实现的。而教育就是培养人开拓可能生活的能力。硕士生康君明认为,种生命到类生命是一个提升,即高清海先生所说的“自为”,用赵汀阳老师的话说是人是做出来的。硕士生樊榕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不仅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生命,还有自为自创的生命。正是人的双重生命使得人以追求幸福生活为一切行动的最终目的,这是对生存的超越。一个人的生命有无价值,取决于如何去做,如何提升自己自为生命的价值。硕士生张中伟认为,人不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生活,人的生活是经过理解的生活。人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这说明人作为人已超越了“生命”的局限,要去追求高于生命、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已属“超物之物“”超生命的生命体”,这才所以称之为“人”。因此我们把握人,也就不能将其看作单纯的生命存在,仅仅理解为不过是具有某种附加值的动物生命,真正的人应该是种生命、类生命、人“三位一体”的关系。

(二)人的“类本质”

为了让大家深入理解“类生命”的内涵,刘旭东教授提出要从“类本质”的立场去认识问题,希望大家对这一词与类生命进行比较来理解与讨论。博士生吴永胜指出,高清海老师提出的类生命是对马克思所说的类特性的深化。马克思说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或者实践,这种实践让我们成为人。高清海老师认为类生命是一种自主生命,在生命的自主性上实现了对动物的那种原初的本能生命的超越。人能够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自我规划、自我把握、自我期许、自我提升。这样就把人之所以为人更深入了一步。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说动物在类上就是能区分的,而人所以为人是在个别人的意义上才能区别开来。动物可以按类别区分,作为个体的动物是没有意义的,而人不是以类别来存在,是以个人来存在的,个人死了,人就死了,人是有死性的动物。但是作为类存在的动物不会死,会永远通过种族的延续而存在。人是世间唯一的有死者。硕士生黄巧玲认为,郝文武老师将本质分为现象的本质和本质的本质,本质的本质就是本体。教育的本体是指导学习,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指导学习。从古代到现代教育永恒不变的就是指导性学习。类本质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博士生刘炎欣认为,社会文化的嵌入即人社会化的过程是人从种生命走向类生命的一个发展过程。冯建军老师将生命分为超生命、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等等,都是从人的本质角度去说的。他所归纳的人的类本质就是独立性、生成性、自由性、创造性、开拓性、精神性,更重要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主体性。刘旭东教授指出,人的类本质是马克思想要区分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提出的。类本质不能理解为所有人共同的东西。如果将类本质理解为所有人身上抽取出来的同类项,那么就曲解了马克思的意思。马克思所说的类本质是人能够把事物作为对象而存在。动物和这个世界是混在一起的,因此在动物里没有工具可言,在它的眼中没有对象,能否对象化是人的一个特点。但是类本质不仅仅在这里,是指大家都是社会人的情况下人与人的不一样的地方。“社会人”在这里是作为一个背景。而对于社会中人与人不同的地方,马克思给出了一个思想方法: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人就会在社会生活当中独特地存在和生成。但是可怕在于现在大家活得都一样,因而要去找影响人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的东西。

(三)中国古代哲学中生命的内涵

硕士生陈亮认为,教育产生于人的生活实践,无论在历史进程中人类又给教育增添了多少意义和功能,都不能改变这一根本特性。因此教育最根本的功能就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和传承。因此不论中西,人类早期乃至古代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都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这也是教育与生命的结合点。人的生命与其他生物的根本不同点在于除了生物的意义之外还有形而上的意义。中国哲学将人的生命称之为性命,显而易见当分为性和命两部分。性是人的本体,命是承载性的器。于是,教育的任务就是修养性与命。所谓修养分为修和养两部分,修就是孟子说的求放心的求;养就是养护,使壮大发展,意义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当中的“养”字相同。现代教育的弊端就是忘性而伤命,与古人之修养之学大相径庭。综上,大家的共识是:人的生命是自为的,适应性与超越性并存,人只能以个人的意义存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同是社会人,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展开的,在生活之中生成的。

二、教育与生命

每一个生命都应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然而在现实中,人的丰富性被抹杀,正如作家王朔调侃教育所说的话“,教育把每个人培养的都跟教育一样”。针对教育现实,有学者如冯建军老师提出“教育即生命”,并对当下的工具性教育进行了批判,大家也就此展开了讨论。刘旭东教授指出,要将冯建军老师所认为的被工具理性腐蚀的教育与我们倡导的生命教育,这两种教育分别所建构的生命进行对比,进行深入讨论。

(一)工具性教育及其生命观

硕士生闫凤玉认为,冯建军老师质疑“工具性教育”,认为其使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培养的人也变成了工具,其更多地是从社会而非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教育即生命”是从教育为了社会到为了人,为了人的生命的发展或生命有目的地自我建构,教育在起点、过程和结果之中都是和生命内在地融合在一起的。硕士生刘洋认为,冯建军老师所提到的“工具性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教育过程变为把人培养为工具的过程,已失去了最初的含义。社会发展是人发展的条件,但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因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的提升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要在促进人的成长的过程中教其领悟生命的价值,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主旨。硕士生关子秋认为,挣脱自然的束缚,人类开始自己生产生活资料;挣脱神的束缚,尼采宣布上帝死了;挣脱他人保护的束缚,康德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智。理论为我们搭建一个又一个行为模式,为我们带来效率和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成为标准件,人的个性渐渐消失在各种技术之中。诚如冯建军老师所言“文化、智慧、道德、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只能通过“社会遗传”实现,“教育显然是社会遗传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打破工具理性对教育的束缚,是对教育向高深发展的呼唤。

(二)生命教育及其生命观

硕士生张中伟认为,教育必须回归到生命的基础,珍视每个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人要实现其价值必须通过教育来完成,教育要适应人的丰富性,要满足生命的需要。教育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促进生命的成长,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直面生命是前提,循于生命是保证,达于生命是目的,教育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其生命的本质。教育要始终在生命的前提下进行,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叶澜老师在论述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时认为,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教育活动就其过程的本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师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校各种实践,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是人发展的重要内在保证,也是人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通过生命活动、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生命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的能力,也要提升学生对自己生命的意识和关切,对生命价值的更深思考。硕士生刘洋认为,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生命教育思想的传播,其核心从“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到“鼓励和引导学生面对生命中的挫折”。硕士生魏荣国认为,柏格森说“把每一个生命当成艺术品来看待”。一块黄金一刀下去,就变成了两块黄金;一团棉花从中间一刀就变成两团棉花;但是一条狗,如果敢用一刀去对待它,那它一定不会变成两条狗,只会变成一条死狗,这就是生命的可贵之处。空间是同质性的,但是时间却是异质的。生命就是这样,每一刹那都是唯一的,一去不复返。正因如此,教育要让我们的每时每刻都有质量,而恰恰教育追求的就是使生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这就让教育与生命内在地融合在了一起。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但这种社会性一定是以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为基础的。所以“把每一个生命当成艺术品来看待”是充分发挥教育能量的原点。硕士生关子秋认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诗经》开篇《关雎》中透露了他的教育主张:生活美好,生命宝贵,真爱尚德。生命教育是孔子给学生上的第一课,在孔子看来对青少年生命意识的唤起是教育的第一要义,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刘旭东老师从生活的角度关照生命,认为“生活过程本身就是充满智慧和挑战的历险活动”,提出“以生活世界为教育的价值目标,澄清教育理念,批判工具理性对教育的束缚”。从教育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血肉关系我们看到,生活离不开教育传承和指引,教育也无法离开生活而独立发展。实现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高水平教育,是对社会个体生命的最好关照。关照生命,以生活世界为价值目标的教育是高水平的教育,是每一个教育者的努力目标。如何通达这一目标,便需要每一个教育者用自己的爱来铺就一条教育之路,陪伴孩子不断成长,在这条独特的教育之路上,师生共同前进、发展。硕士生樊榕认为,教育是生命的必需,与生命同构。当今教育的功利性扭曲了教育的意义,忽视了教育的人文性与丰富多彩性,割裂了教育与生命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反思教育的价值取向,使教育真正回归生活世界。通过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工具性教育建构的生命与人的生命的内涵相悖,抹杀人的丰富性,而生命教育倡导教育要珍视每个生命的独特性,使每个生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教育要实现向生命教育的转换,要使教育始终以人的生命为前提。人的生命在生活之中展开,因而要实现生命教育、尊重人生命的独特性就要使教育回归生活。

三、教育回归生活

紧接着,大家对“教育回归生活”这一命题展开了讨论,主要围绕何为生活以及如何理解教育回归生活两个方面。

(一)如何理解生活

明晰何为生活,即教育要回归的怎样的生活是理解教育回归生活的前提。因而,首先就此展开了讨论。硕士生康君明认为,人是交往当中的人,在交往中成长与发展,交往就是生活的一种。关于生活有很多观点,比如胡塞尔的“基底世界”、海德格尔的“存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哈贝马斯的“交往”。人在其中如何做就涉及到教育。做就是创造,教育就是用来提升人创造的能力。刘旭东老师在《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一文中,提出生活有三个含义。第一是胡塞尔所说的“基底世界”,是一切可能之本源;第二是事实性的、被知觉的日常生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既包括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出来的历史意义上的生活,也包括当下创造的生活;第三是每个人通过各自的实践活动所开拓出来的生活,也是哈贝马斯所说的日常交往活动构成的生活世界。硕士生张中伟认为,胡塞尔所指的生活世界是和科学世界、概念世界相对独立的、原初的、直观的经验世界,它包括人们的一切实际生活,是一个我们生活于其中并能够经验到的世界,也是其它世界得以生成的起点和源头,是人们的真实世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慢慢地偏离了人的生活世界,教育成了外在、抽象的、绝对化的概念,忽略了其中的人性。

(二)如何理解教育回归生活

硕士生王慧婕认为,刘旭东教授在《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中认为作为价值理念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首先强调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社会体制化的产物,其目的在于使人不断摆脱各种外在羁绊、走向自由,为此,教育要密切与生活的关系,不仅把生活作为自身的起点,也作为自身的终极目标。其次,作为试图扬弃一切遮蔽的反思批判性活动,强调现实中存在的教育事实具有历时性,不能以此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最后根据,而必须以不间断的反思批判超越它。最后,作为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关系的价值策略,“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立足于人的生成性,强调要抛弃一切脱离真实生活的、抽象的、僵死的、直观式的教育思维,还教育以生活的本性,关注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通过教育创新,使教育从以往单向的知识授受模式转换为基于真实情境的交往活动。硕士生张中伟认为,教育就是追寻智慧、回归生活。刘旭东教授的文章提出要从三点把握:一是以生活世界为教育的价值目标,澄清教育理念,批判工具理性对教育的束缚。二是以生活世界为教育的价值源头,还教育以充满智慧挑战的本性。三是以生活世界为教育的思维方式,加强教育与生活的关联,在实践中实现教育的建构性。概括起来就是以生活世界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实践中用批判、动态的思维方式去看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必需,而不是社会体制化的产物。教育产生于人的生产生活经验的需要,与人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硕士生施小龙认为,作为此在之人的生命是在每时每刻的时间总和中慢慢逝去,直至生命结束。生命是自由的,不存在外在的限制与束缚。人自有生命时间起,教育就涵盖着人生,就占据着人生生活的时间。教育与生命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与人生的关系,教育是人展示自身人生意义的一种必然方式。而人生的展示形式从根本上讲是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与追寻。因此,教育对于生命的意义就是教育对于生活本身的意义。人存在、生活的意义不是为着外在的存在目的,其本身就是为着幸福的生活,幸福生活是人的终极价值诉求,这是不容质疑的人生命题。因此,教育对于生命的意义就是让人能够体验幸福,并在体验幸福的过程中领悟幸福的真谛,用关注人的幸福这把“钥匙”去开启“生命之门”,教育对于人之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去追寻完满的生活方式与幸福空间,进而使人生导向自由与解放的幸福过程。硕士生刘洋认为,教育一直被冠以“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人们也都认可教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决定了教育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唤醒”。孟建伟教授指出当今教育存在着一种实证化、功利化、技术化和模式化的倾向,即教育活动的中心似乎只是实证化和功利化的知识,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教育过程仿佛是技术化、模式化的生产流程,而不是对人的全面而充分地培养。在当今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平等关系逐步窄化,师生之间关系淡漠,教师角色从全方位地协调向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教学过程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对学生道德、人格、生命的教育,学校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教学,中、高考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提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对教育的促进,它提倡以日常生活为依归,力求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人作为主体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教育要在生活这个充满无限挑战的情境下进行,寻求人的无限发展。

四、结语

教育学生论文篇9

家庭经济条件:偏远乡村经济基础较差,学生生活朴素,从而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城市学生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城市消费水平高,生活压力大,学生能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介于前面两者之间,不少家庭既种地,家长又外出务工,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进可打工挣钱,退可务农为生。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优越感在不少学生中流露。家长文化水平:三者比较,偏远乡村的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父母多是务农。而城市家长文化知识水平最高,高学历、高收入最多。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界。由此可知家长文化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要求、教育效果的差异。

二、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

由于城乡结合部的所在的区域位置特殊性,导致其家庭教育状况最为复杂。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当前教育大系统工程中基础工程。经多年的观察、调研发现,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现状确实存在很多令人堪忧的地方: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发现,当前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顺其自然”型。这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因响应国家政策,大量独生子女出生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更多的家长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的局限而无耐放弃。也有的家长是出于前面我们所谈到的城乡结合部的优越感而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第一,“长辈家长”现象普遍。很多家长因其工作等原因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上辈人”。长辈们“含在嘴上怕化了,托在手上怕掉了”的“疼孙”思想,使得这些孩子多数缺乏生活自理经验,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少不良行为和习惯,就是在“爷爷”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慢慢滋养的。第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期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能人,却不能说服自己的孩子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第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意识让很多城乡结合部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顺其自然,“我不是也没受过多少教育吗,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我还不是混的不错吗?”这样的想法使得这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做法。“简单粗暴”型:这种类型的家教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家长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家长既想教育好孩子,又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当子女有错误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这样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内心封闭、心灵受损。孩子对家长持敌对态度,形成代沟,也同时造成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在工作中采取相应对策。

三、学习负担重的主要因素

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成因复杂,既有内在的个体原因,也有复杂的外在社会原因。大致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1)不可否认的现状是城乡结合部学校数量和城区相比要少,优秀的教师向城市中小学流动,剩余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偏低,但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的合力造成两者之间升学率有着显著的差异,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为迎头赶上,往往忽略教育规律,拔苗助长这也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试想这些教师业务能力差,课堂教学效率必然高不了。再加之不加选择地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重复的试题训练、低效的练习是孩子学习负担加重的重要源头。(2)唯分数论的高考指挥棒影响。不少学校教育是冲着成绩和分数去的,是一种基于工业化的教育方式,社会需要高分上名牌大学,指挥棒指到哪,哪里就是跟谁蜂拥挤上独木桥,因此学校就被深深地烙上了工业化的印记。学校变成工厂,教师是流水线,学生则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3)社会、家长背后推手,是造成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外部原因。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把残酷的社会竞争过早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原因,已经由过去单纯的学校单边行为演变成学校和社会的双重高压行为。有调查称:67.8%孩子认为让自己参加文化课补习班是家长的意愿,根本不考虑自己是否喜欢都必须参加。

四、可以采用的做法及建议

教育学生论文篇10

现代中学生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家庭中都是以独生子女的身份受尽宠爱,所以在与社会的交流和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丧失了基本的生活交往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编,七年级下册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首先论述了生命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人的基本生活品质:自尊、自立、自强,结合每个章节的概念分析、具体事例论证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让学生在与教材和教师的交流中逐渐实现自己准确的价值定位和人生定向,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结合近几年社会上的初中学生发生的恶性事件,对于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对于培养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进行不懈的努力。将整个初中生的思想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起来,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奠基作用。

二、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1.结合教材的主要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依靠逐步的累计最后实现总的价值。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的培养方向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承担对自己的责任,主要是通过个人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明白只有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才能更好的与生活和社会进行交流。八年级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法律的责任意识,就是要懂法、守法、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同时应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培养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不仅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负责,这是学生在法律意识层面的主要职责。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国家责任的承担,在承担自我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对于国家责任的承担,对于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个人连接到社会,最后归于国家责任的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就要遵循这样的线索,利用合适的教材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这节课时,把握课题的主要教学目标“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状态。”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对自立的行为和不自立的行为进行区分和比较,对于现代初中生的依赖心理进行分析和改正。比如说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在家里能够干什么,会不会洗衣服,会不会帮爸爸干活,会不会在犯错后主动承担错误,这些都是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到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自我生活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减少家长对于孩子生活上的帮助和溺爱,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合作,实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独立,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2.老师以身作则和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我们常说为人师表,老师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来展现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无形中就给学生树立了榜样示范作用,而且对于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实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在九年级第四课《保护环境》的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声音影像功能,通过视觉直观的信息体验来感受现代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且让学生在讲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污染环境的现象或者自己是如何保护环境的,老师在学生们的发言之后,做出总结和提出建议,以自己生活中的细节来向学生展示可以从哪些方面保护环境,还可以让学生组织实地的考察和调查,通过真正的实践活动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