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道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7:44:18

个体道德

个体道德范文篇1

关键词:领导干部道德修养

所谓领导干部个体的道德修养,是指领导干部个体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自觉地按照领导干部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活动。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公共活动的组织者、公共关系的协调者、公共事业的管理者,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品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以及导向性,而且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成效。而在领导干部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道德修养作为个体道德活动的一种最高形式,在提高领导干部个体道德品质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参加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社会实践是领导干部个体进行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领导干部个体道德修养为什么要同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呢?这是因为:第一,道德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或实践精神,人的道德品质本身就是人的行为积累凝结而成的。只有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实践中,领导干部个体才有可能比较清楚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也只有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实践中才能矫正自己的认识,矫正自己的评价,从而获得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同时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社会实践中,领导干部个体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立场、观点、感情以及思维方式,从而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事实上,领导干部个体就是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形成义务观念、道德良心和价值目标的,也是在履行义务的社会实践中,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改造和改变的。第二,领导干部个体在“读书静坐”、“闭门思过”等“向内用功夫”的过程中获得的“道德心灵之花”,不仅只有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实践中才能结出客观的道德之果,而且也只有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实践中才能获得检验、确证和进一步完善。

那么,如何将领导干部个体的道德修养与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呢?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领导干部个体务必要做到的:

1.道德修养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领导干部肩负着率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大责任,如果不能把道德修养与改造世界的实践相联系,那么他既无法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也培养不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为此,领导干部个体必须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地进行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在实践中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社会实践提出的客观要求,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修养目标与行为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自觉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实现自身道德观念和道德素质的现代化。

2.把道德修养与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知与行的统一。道德总是实践的。现实的领导干部道德,应该是领导干部个体实际所履行的行为规范,而不是IZl头上的一种表白。如果领导干部个体掌握了道德知识、道德理论,但是就是不去付诸实施,那么,就算领导干部道德再美好,也毫无用处。因此,领导干部个体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杜绝那种“只用心想”,“不用心做”,甚至把道德当作说教和装饰的恶劣作风,真正做到将学习思索得来的道德理论知识、观念和信念,切实加以践行,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同时也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和考验,真正做到“在事上磨练”,以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3.把道德修养与终生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活到老,改造到老”。领导干部个体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复杂、曲折甚至有反复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个体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再到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地提高。生命延续到哪一天,道德修养就坚持到哪一天,既不因为一时的挫折和困难而气馁,也不因为一时的功德而自满自足、得意忘形。努力面对生活,面向未来,始终积极地接受时代的挑战,经受生活实践的考验和锻炼,不断开拓新的境界。

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是当代中国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基本方式

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着重强调:“各级领导同志更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党的十六大党章又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明确规定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样,不仅在实践上更加突出了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且在理论上提出了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基本方式。

自重,是领导干部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自我确认,对自己人格形象的自我尊重。从道德意义上讲,领导干部的自重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塑好自己的形象,既不骄奢跋扈,又不妄自菲薄。从政治责任和使命意义上讲,领导干部的自重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诚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不忘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时刻牢记并忠实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确对待权力和使用权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群众办实事,而不是用来谋取私利。从实现途径意义上讲,领导干部的自重表现于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因为只有尊重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只有勤奋工作,不辱使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自我尊重。否则,如果领导干部只强调自身的自我尊重、自我修养,而不注意联系群众、尊重群众,那么,自重就会演变成自大,就与同志所要求的自重相背离了。

自省,是领导干部通过内心的自我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中的善恶是非,找出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的过失,进而克非改过,去恶存善。自省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批评、自我监督、与自身不良观念和行为作斗争的过程,领导干部通过这个过程自纠、自律,打扫洗涤头脑中的“灰尘”和“污垢”,就可以少犯错误,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自省,首先要强调自觉。一个人如果缺乏自觉主动精神,就会骄傲自满,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发觉自身的错误,开展自我批评。自然,这种人也很难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要么把别人的批评当成“耳旁风”,一句听不进去,要么对别人的批评产生反感甚至抵触情绪。其次,要提倡自我革命精神。要严格地进行自我解剖,敢于揭露和承认自己的短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痛苦的自我磨砺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并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逐渐塑造出完善的人格。再次,要及时改正自己的过错。一旦发现错误,要坚决迅速地在第一时间改正,并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自觉把自己永远放在改造之中。要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

自警,就是领导干部对有可能发生的事变和危险有敏锐的察觉,做任何事情,总把“后果”考虑在先,时时警诫,处处慎思,事事笃行,做到警钟长鸣,防止自己的思想、行为出现偏差和越轨。自警,对于领导干部来讲,之所以非常重要,首先是因为我们党处在和平环境,又处于执政地位。和平环境,容易使人斗志松懈,追求享乐和安逸;执政则容易使人骄矜自傲,产生特权思想。其次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面对的各种诱惑跟普通百姓相比,太多、太大。一些人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会采取各种手段,对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进行腐蚀拉拢。领导干部如果缺乏预警,稍有不慎,就会滑向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蜕化变质的泥潭。

由于地位的特殊,领导干部往往易于警人,难于自警。正因为难于自警,就更需要自警。如何做到自警?

首先领导干部要随时警告自己不要违背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要时时用党的政治要求和国家的法律规范以及领导干部道德规范来要求、约束自己,警告自己不要越“雷池”一步。其次,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以别人的教训来告诫自己,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其覆辙。要时时对照反面典型,用来警告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要杜绝侥幸心理,自觉把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话作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以免沉沦。

自励,就是领导干部自己激励自己,时时用远大理想、宏伟事业激励、鞭策自己前进。如果说自重、自省、自警突出地强调了严格自律.那么自励则要求在自律的同时,要不断激励自己踏实工作,开拓进取,奋发有为。领导干部的自励既体现了对伟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心,又体现了脚踏实地,敢闯敢干的行为风貌。

如何做到自励呢?这就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自觉地培养浩然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本色。在学习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把加强党性锻炼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领导干部要做到自励,还必须坚持和弘扬大胆改革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要具备执着地突破旧水平、超越旧状态、跃入新境界的强烈愿望和使命意识,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以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努力探索规律,用新的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指导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要勇于干事创业争一流,开拓进取闯新路。

总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是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对领导干部的系统要求。其中,领导干部自重,突出表现在认清责任、实践宗旨、慎用权力上下功夫;自省,突出表现在党性修养、言行一致、坚持“慎独”上下功夫;自警,突出表现在廉洁自律、防微杜渐、拒腐防变上下功夫;自励,突出表现在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艰苦奋斗、求实创新上下功夫。“四自”是武装思想的“防腐剂”、纯洁思想的“清新剂”、凝聚思想的“粘合剂”。既是保持革命气节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保证,既管政治上的大事,也管工作生活中的小事,是把党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方法。“四自”说到底就是要领导干部有一种比普通群众更严格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认真坚持和做到这“四自”,就会铸造出一种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会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三、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

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领导干部个体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进行实践锻炼和磨练,也是领导干部个体道德修养的基本功夫。但是必须明确,修养并不等于实践本身。实践也不能取代自觉的道德修养。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领导干部个体实际上还可以而且必须进行各种方式的修养。人类长期的道德修养的经验证明,个体道德是经过多种方式的自我修养得以确立、提升和完善的。那么,对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来说,究竟有哪些修养方法能够实现个体道德的发展升华,促进自我道德人格的完善呢?

1.志学。志学,就是立志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领导干部个体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增强道德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掌握领导工作的主动权。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各方面的任务繁重而艰巨。为此,广大领导干部就更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领导水平和业务能力,使自己的品质、人格、见识、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时代要求相适应。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领导干部需要学的内容很多。按照同志的说法,“大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是学习社会,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学习学习再学习一一在出席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同志座谈时的讲话》)。如果具体到领导干部个体的道德修养来说,学习应该包括如下内容:第一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是一般的文化知识(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历史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第三是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还是对文化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学习,都必须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既是当今世界日益深入人心的学习和生活理念,又是中华民族流传久远的尚学思想精华,更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干部培养教育工作中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作为担当富民强国重任的领导干部,必须审时度势,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惟有如此,领导干部个体才能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营养,充实知识,增强本领,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做一个合格称职的领导干部。

2.“慎独”。这既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所谓“慎独”,指的是修养者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要谨慎从事,即使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慎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体现着领导者的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的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作为一种道德境界,体现着领导者内在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坚定性。在当前形势下,新的体制、新的观念、新的价值体系、新的规则还不够完备,新旧体制尚处在转换过程之中,法律制度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漏洞终究存在,这些都可能为那些道德品质败坏的人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对于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大大小小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必须真正做到“慎独”,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场合,都能够把握住自身的言行,并使之符合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使共产主义道德信念始终不渝地贯彻于自己一切言行的全过程,使道德行为和习惯持之以恒地伴随着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以及一切日常活动。

一般说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除那些“恶行昭彰”的人外,人们一般会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在做了坏事也不可能有人知道之处,往往会有不少人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甚至肆无忌惮。因此,能够做到“慎独”是道德修养达到的一种很高的境界,注重“慎独”则是一种有相当难度和高度的道德修养方法。它虽然着眼于“隐”和“微”,但却能因小见大,知微见著。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这种修养方法,才能使领导干部个体成为“表里如一”、“言行如一”的真正具有自律精神的品质高尚者。而能否达到“慎独”的境界,也是领导干部个体是否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3.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也是领导干部个体进行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所开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对错误和挫折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途径,是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领导干部灵魂的特别有效的方法。领导干部个体一定要牢记: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失掉的只会是缺点和错误而得到的却是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净化。在方式方法上,要坚持讲真理不讲面子,坚持以维护团结为目的,与人为善;坚持和风细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觉地接受组织和群众的批评与监督。

个体道德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选择性要素

社会道德要求是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一)个体的认知水平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先决因素

个体的认知水平是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的基础条件。因为“个体的品德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智力作为个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对个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个体对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它包括了社会道德要求概念、道德要求判断及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社会道德要求概念是对社会道德要求现象、行为及其内在关系的抽象概括;社会道德要求判断是运用社会道德要求概念对行为是非、善恶、美丑进行的评价。个体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括和判断时,必须能够正确认识、理解社会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接受它,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意识动机,从而完成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很显然,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个体智力及其他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不同认知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立场也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要求的道德内容,他们会从自身立场出发,选择自身能够认同的道德要求;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念的概括和判断时,由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提高个体认知水平,以推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程度及个性心理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有时甚至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式,使大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认知问题的能力。其次,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从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制定符合大学生认知层次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意开发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二)个体需要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关键因素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也是个体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个体的需要程度决定着个体对将要接受事物的兴趣。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个体的需要对于是否接受社会道德要求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对象和表象,一般采取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而对于阻碍自己道德需要满足的对象或现象时,一般采取否定、消极的或拒绝的态度”。

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既有实现自我的发展愿望和主观需求,又有维护自尊心和保持自己正确的愿望。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并转化为个体意识的程度。如果社会道德要求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愿望,则能增强大学生的兴趣,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要求;反之,大学生就会消极对待教育要求,甚至是拒绝接受。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要,使大学生从无道德需要发展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需要,以此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在合理的需要中,有些是当前能解决的,有些是一时还解决不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深人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各种道德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同时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仰、道德品质,调节暂时还不能满足的需要。对于不切实际的和不合理的需要,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社会道德要求的统一,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满足大学生物质需要为立足点,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三)个人经验是影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中,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支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对于个体来说,个人经验是十分可贵的。但个人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个体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个体经验地对教育要求发生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个体原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起到鉴别、筛选的作用。如果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经验相“对位”,个体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教育要求;当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原先的个人经验不一致时,个体不会轻易否定自身的经验,而往往是坚持个人经验而不愿接受教育要求。即使在认识和接受与个人经验比较“对位”的社会道德要求时,由于原有经验的作用,也难免带有主观倾向性。所以个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迷信个人经验,也不排斥个人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不断丰富学生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减小个人经验对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客观因素

(一)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不断地提升,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不能“照本宣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界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不仅仅要体现时代精神,更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转化成他们的内心信念。

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教育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通常感性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个体接受,而纯理论的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

为此,必须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增强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拓展德育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道德要求,提高学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最后,加强校内外协调与联系。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在社会道德教育活动上的一致性,优化社会道德教育过程。改变只依靠学校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片面做法,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拓宽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和其它活动中去。公务员之家

(三)外部教育环境对个体接受社会道德的影响

个体道德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个体选择道德选择

人们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的双重世界里,无论何时何地,个体都面临着多种选择,道德选择是个体拥有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个体价值的实现和人生幸福是通过不断的道德选择来确证的。那么,个体到底是怎样进行道德选择的?如何通过个体的道德选择,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我们又怎样把符合道德选择规律的理念应用到道德教育中去,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这些问题是当代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要对个体、道德选择等基本概念的意蕴作纵横二纬度的考察,对个体道德选择进行基本理论的疏理。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述个人正义时,阐明了个体的构成。他认为:同城邦中有三个阶层一样,个体心灵中有三个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城邦之所以是正义的,是因为每个个体都各行其是、各安其分;个体的正义就是在个体的心灵中各司其职,和谐共存,非义就是心灵三部分争斗不和,相互干涉和彼此优越。

精神分析学派对人的心理、人格和行为等问题进行了独特的微观探讨,为个体道德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灵包含三个基本领域: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潜意识,又称“伊底”,是人格的基层领域,“本能是它精力的源泉;‘无组织无统一意志’是它存在的本质,无时间观念是它存在的特征;追求本能满足和快乐感受是它唯一的目的”。本我所表现的人格部分完全是情绪的、冲动的、非理性的。自我既是本我的一部分并依赖于本我,又超出了本我,处于本我与外界之间以保护本我,“自我是人格心理的继发过程,它由心理发展到知觉,然后进至记忆、思维、语言和行动”。其主要功能是将人格之内在心理与外在现实相结合,它活动的基本方针是唯实原则。超我是人性和人格中高级的道德层次,“超我是一种心理的超越过程,其基本内容是人格的‘自我理想与良心’;其基本作用是‘限制或禁止’;其基本表现形式是理性和道德;而其所趋向的目标既非个人内在心理世界也非人的内外统一的现实世界,而是非个人的外在超越的理想世界”。精神分析学派给我们认识个体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对个体的无意识领域及其非理性领域都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在伦理学上,个体是与集体相对的概念,在胡塞尔那里个体是作为超验自我学意识存在的,因此,个体“在纯粹的或超验的意识领域,呈现出由‘自我’(ego)一‘我思’(cogito)一‘我思对象’的构成性(动态)图景;或者是‘自我’(ego)一‘意识作用’(noesis)一‘意识对象’(noema)的三步结构。”关于自我存在和主体性理论得到了具体的展开形成了完整的个体性理论和人格理论的是号称新托玛斯主义旗帜的马里坦,在马里坦那里,“个人”(person)、“个体”(indevidua1)和“人格”(personality)等概念得到了解析,他认为:…个人’是一个本体论存在意义上的概念,它的实质是单个人的人格或‘人格实体’。‘个体’则是相对于社会或团体而言的,它表明个人作为某一团体成员的身份,亦即作为‘社会实体’(socialbody)的身份。个人的人格本质在于其精神存在,个体性的根基则在于物质。”

心理学上的个体:在心理学上,个体就是指人格或人性,人格和人性是作为同义词来对待的。张春兴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个体的性格,系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由逐渐发展的心理特征所构成;而其心理特征表现于行为时,则具有相当的统合性和持久性。”

人的心理活动是丰富多彩和及其复杂多样的,一般认为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这里个体指的就是具有特殊个性的人。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后现代主义学者曼弗雷德·弗兰克是德国当代著名的研究个体哲学的哲学家,他在其著作《个体的不可消逝性》中,主要对个体的自我意识、主体性、人个性和个体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考察;也就是这四个方面是个体最主要的特征。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也就是说,个体的历史发展,始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体。马克思又强调:“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我们从这里可以明确地看出马克思所说的“个人”同我们所讲的个体的内涵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个体作为马克思关注的焦点之一,始终是他探讨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之一,无论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都是从一定的个体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然后从个体到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到成为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个体,最后成为联合起来的个体;其次,这里所说的个体,并不是像费尔巴哈所认为的“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个体,他具有“特殊的人格”。…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特质。”因此,在个体道德选择中,个体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和实践的个体,同时个体还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具有自由选择意志、能够承担道德责任的个体。

有了个体概念的基本理解,我们可以初步探讨在道德选择中的个体的基本含义和特征了。

首先,个体是具有自我识的个体,自由通过自我意识,个体才能有道德选择的能力。在自然状态下,“原始人没有清晰的个体意识和概念,那时候,不仅个体还没有从类中分化出来,而且整个类与自然界混为一体的”因此,个体在这种状态下,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自我选择的意识和能力。罗国杰说:“人类自从具有自我意识以来,就有了选择活动。但是,由于人在自然必然性面前始终处于受支配地位,选择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人们还没有形成选择的意识。”古代人类自从具有了自我意识以后,才真正开始了选择活动,因而道德选择的第一个前提是个体必须具有自我意识,丧失了自我意识的人、还没有自我意识的婴儿是不能进行道德选择的.充其量只能是本能的反映。

当然,自我意识也有一个不断觉醒的过程。黑格尔具体考察了个体的自我意识,极大促进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在《现象学》中论述了自我意识,它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意识。它包括感觉确定性、知觉以及力和悟性、现象和超感觉世界。第二层次是自我意识。它是自身确定性的真理,具有独立性和非独立性,主人和奴隶之分,同时自我意识具有自由性。第三也是最高层次是理性。理性具有观察的理性;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自身来实现;以及自在和自为的实在的个性。特别是个体具有立法的理性.审核法律的理性。

其次,个体的主体性。王义军认为,“所谓主体性,顾名思义也就是主体的属性,是处于主客体关系中的人的属性,是区别于物性和神性的人的特性,它不是完全受自然法则支配的物性,也不是超自然的神性,而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亦即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不是‘一半天使,一半野兽’,而应是感性中有理性,或理性积淀在感性中,两者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就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的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当代学者刘敬鲁认为:“主体之为主体,本身即是一个动态系统。主体性作为主体的性质也由此具有动态性、系统性。主体性这一动态系统有三个子系统或三个层面:主体的需要性、主体的精神性、主体的实践性。”瑞士哲学家让·皮亚杰认为,主体性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生成的,人类在原始的自在阶段是无所谓主体性的,主体性只是在以后阶段才通过自由地调节自己的活动来肯定其自身的存在的。

综上所述,我们所认定的个体,是具有道德选择意志自由,具有主体性、历史性、现实性,具有选择能力的个体,他既是具体的个人,又超越于具体个人,是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个体。

人类社会肇始,个体与群体就一直是存在的矛盾体,对他们的权重不同便有了社会结构的分野。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又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但并不是众多有限个体的简单组合。如果抽离出对个体和群体具体规定的纷争,我们把中西方社会划分为以下两种社会,会得到许多人的认同:西方社会具有个体主义的传统,中方社会注重群体的价值。

由于个体力量的渺小,以及人们认识世界知识不足,改造世界能力的低下,个体一直被自然界、神、宗教或者社会等压迫着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者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生活态式完全取代了个体,个体的解放一直是人类历史心头上的痛。

在西方,个体的张扬和创造,一直被颂扬着强化着,他们注重个性解放,崇尚个体创造,呼唤个体理性,执着个体实现。在古希腊的思想家中,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人本要求,进而形成了“人是第一重要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等思想。在“黑暗的”中世纪,个体被置于神的主宰之下,“人被宣布为上帝所安排的秩序的组成部分,作为绝对的好决定一切的本原。上帝早就预先注定了世界和人的命运。他行事不让人知道,把人变成自动执行神的意志的盲目的工具”。为了冲破锁在个体身上的桎梏,为了确证“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发轫于意大利席卷整个西欧的广泛、深刻而持久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最顽固思想和最坚固的枷锁中冲出了一片天地,从此以人为本的立场被确立,个体被高扬,被大写为“人”。

在中国,如果用不怕冠之以偏概全的罪名的话,我们用整体本位主义来浓缩自孔孟以来的以儒家伦理为主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本精神的根本点或实质性内容,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坚决地反对;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是一个个体服从整体,个体的感性存在服从个体理性存在的整体本位主义。这种整体本位主义首先表现在人统一于天的整体本位宇宙观,孔子提出了“天命”、“天道”观,认为“天命”、“天道”运行不息、不可抗拒,人们只有服从之;孟子也“明确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的天人和一思想”。他们的这些思想被历代思想家不断发展和深化,成为禁锢个体思想的桎梏,个体在“天道”面前,没有任何其他选择只有服从;其次,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社会绝对高于个体的社会本位主义,把个体的道德选择定位在对社会道德规范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绝对服从上,自孔子起,就明确提出了个体必须服从社会等级礼仪制度,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思想,并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更是规范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五伦秩序,个体决不能有任何违反的行为。到了宋明理学发展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吃人礼教,更是把人看作社会的附庸,为了社会群体,完全没有了个体。

自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用坚枪利炮打开中国封建帝国的大门之后,是中国发奋图强、探索救国、振兴中华的奋斗史,是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奋斗史,也是中国人个体解放的奋斗史。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近代中国历经了两次重要的个体解放的时期,一是以高举反帝反封建为手段,争取民族解放和自由为目的,倡导科学与民主为己任的“”;一是1978年开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运动。“我来了,山川五岳为我开道。”这种改革开放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开辟了中国的建设之路,冲破了长期被禁锢、被遮蔽了的个体主体性,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高歌猛进,合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用科学技术锋利无比之剑,打开了个体的自由之门,造成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它为人的发展和人的积极创造精神的发挥开辟了巨大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人类的选择能力和选择范围在极大扩张,在这种科技主义的旗帜之下,我们能抛弃个体的道德选择吗?

是的,当代人类的道德实践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麦金太尔用他敏锐的洞察力、犀利的笔锋道出了切中肯綮的三大表现:“一、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的运用是纯主观和情感的;二、个人的道德立场、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的选择,是没有一种客观依据的主观选择;三、从传统的意义上,德性已经发生了质变,并从以往在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的边缘。”我们对此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通过对个体道德选择研究,切实为处于道德危机中的人们寻找自己的个体精神道德家园。

时代的变迁,社会结构的转型,已经把个体生拉硬拽到现代文明中,古老的永恒话题“认识你自己”,又一次成为人们必须回答的重大历史课题“我是谁?”“我应当是什么?”“我怎样成为人?”在本课题中,道德选择是个体拥有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个体应该具有怎样的道德素质和人格价值,个体怎样进行道德选择,无疑占有核心位置。

选择,通常的说法就是“挑选”,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中作出取舍。亚里士多德认为,选择“是对于一种不同于当下快乐的目的的概念,指在追求某种善的各种能力中伴有技术的正确性的那种能力,这种能力使一个人在所面临的危险中做出正确的行为”。“是同时包含着意图与能力的追求目的(善)的实践”选择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苟况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这里的“辨”是具有理性、有思维的选择的前提;“选择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和活动形式。在现实世界中,惟有人,惟有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选择”。虽然人类自从具有自我意识以来,就开始了选择活动,但是,只有到了近代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也就是说,人的选择是有意识的,马克思进一步说明了人类选择的尺度:“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在人生道路上,人们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从选择的主体看,分为个体选择和社会选择。从价值角度来看,所有选择可以分为两类:事实选择和价值选择,只有价值选择才是人之所以为人,人能够成为人的方式。其中道德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价值选择。

对道德选择,人们有不同的界定,狭隘地理解就是道德行为选择,《伦理学大词典》中解释为“道德选择(moralchoice),行为主体(个人或社会集体)在一定的目的和道德意识支配下,对某种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选择,是道德意识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又通过道德行为具体表现出来”。他的解释,偏重于狭隘的道德行为选择,认为当行为主体面临多种行为选择的可能性时,并且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又具有善恶和道德价值程度上的选择。何建华认为:“道德选择是人生选择的基本形式,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现实的道德关系中所进行的各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选择。道德选择是人类在道德领域中所进行的选择,与人类其他选择活动不同,道德选择的最大特点是自律性。”罗国杰认为:“行为选择只是道德选择多种形式中的一种,或称之为狭义的道德选择。而广义的道德选择则渗透于人类的一切领域,不仅包括行为动机、意图、目的的选择,而且包括行为的方式、过程、结果的选择;不仅表现为外在的行动、交往、调节等道德实践活动,而且表现为认识、情感、意志等道德精神活动。”

我们这里的道德选择概念取广义的含义,但同罗国杰的又不大一致,是指渗透在人们各个领域的,人们处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时的思想道德观念、道德心理机制、道德思维图式以及道德行为结构的综合趋势,它具有主体性、意识性、规范性、超越性、生成性、自律性等特点。他是个体对生活世界的生存方式,是个体发展的道德纬度。

道德选择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亚里士多德十分注重选择,认为虽然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对幸福是最高的善是没有疑义的,而任何善都是通过实践和选择来实现的。“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道德选择是人类特有的拥有世界的重要方式。人类创造出了协调彼此之间关系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道德,在面临各种道德问题尤其是道德冲突时就需要根据自身、他人、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道德选择,个体通过自己的道德选择,不断确证着他的人格,不断规定着他的本质。个体的道德选择是“善”的,那么,在社会中他就是一个善者,他的道德选择是恶的,那么他将被确证为恶人,虽然个体的道德选择有时善有时恶,但我们总是从个体的主流的道德选择来规定他的内在品质,也就是不断的无数的道德选择规定着他的内在品质,换句话说,我们也只有根据个体的许许多多的道德选择来确认他的存在,而不是根据其他什么来确认。

人本质上是道德存在!这是因为,首先,人只有通过道德选择才能确证人的真实存在,个体选择了德性生活,他就是具有德性的人,个体选择了非德性生活,他将成为被历史唾骂的对象,甚至退化到动物之列。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就提出了他的幸福观:“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某种心灵活动(而非机遇的产物),其他善或是幸福的必要条件,或是本性上作为手段协助和裨益幸福。”这种德性的生活或者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道德选择才能达到。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愤怒或恐惧并不是出于选择,而德性则是选择的或包含着选择的”,又说:“所以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存在于相对于我们的适度之中。”“而这种适度是由罗格斯规定的”,我们认为个体道德选择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道德选择是个体通往幸福之路的“阿基米德”支点。其次,选择性是个体德性的重要特点,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接下来讨论选择”,再者,也正是有了人类对未来世界的道德选择,也就是说,正是个体对“善”对幸福有永不竭止的追求,才激励个体不断的进行道德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之景仰和追求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以及幸福、荣耀、尊严等,都是在个体的道德选择中实现的。当然每个个体道德选择的程度能力是不同的,然而也正因如此才呈现出生活世界中的丰富多彩的个体,也才有了千差万别的生存方式。

“道德选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作为理性的主体,人总是不断地追寻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并企望实现自身的价值。”人只要活着,就要面对不断地选择,就要使自己成为人,不断进行道德选择。我选择我存在,只有在不断反复无穷的道德选择中才能确认自我人格,才能区别于他者,在尼采用道德的利刃杀死了上帝之后,人们才在社会、他者为自己选择的境遇中惊醒,也正是在这时才发现自我还有道德选择的能力,没有了上帝的选择心灵不免有些失落,毕竟个体要通过自己的道德选择建立起心中的上帝。

自达尔文以降,“自然选择学说”高扬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进化规律,使选择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然而,达尔文使人冲破了上帝的阴霾,却又给人套上了自然必然性的枷锁,它把人类完全交给自然支配,忽视了人作为进化的最高级生物所具有的自我能动、自我组织、自我选择性。把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分开来的是引起哲学“哥白尼式革命”的康德,康德认为,认识和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道德高于认识。每个有理性存在的意志都是自由立法的意志,道德的对象是自由的规律是人的实践精神自我立法、自我选择,只有出于人的善良意志的行为,只有经过人自由选择的东西才是道德的。

个体道德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选择性要素

社会道德要求是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一)个体的认知水平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先决因素

个体的认知水平是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的基础条件。因为“个体的品德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智力作为个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对个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个体对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它包括了社会道德要求概念、道德要求判断及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社会道德要求概念是对社会道德要求现象、行为及其内在关系的抽象概括;社会道德要求判断是运用社会道德要求概念对行为是非、善恶、美丑进行的评价。个体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括和判断时,必须能够正确认识、理解社会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接受它,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意识动机,从而完成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很显然,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个体智力及其他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不同认知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立场也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要求的道德内容,他们会从自身立场出发,选择自身能够认同的道德要求;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念的概括和判断时,由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提高个体认知水平,以推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程度及个性心理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有时甚至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式,使大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认知问题的能力。其次,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从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制定符合大学生认知层次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意开发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二)个体需要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关键因素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也是个体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个体的需要程度决定着个体对将要接受事物的兴趣。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个体的需要对于是否接受社会道德要求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对象和表象,一般采取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而对于阻碍自己道德需要满足的对象或现象时,一般采取否定、消极的或拒绝的态度”。

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既有实现自我的发展愿望和主观需求,又有维护自尊心和保持自己正确的愿望。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并转化为个体意识的程度。如果社会道德要求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愿望,则能增强大学生的兴趣,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要求;反之,大学生就会消极对待教育要求,甚至是拒绝接受。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要,使大学生从无道德需要发展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需要,以此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在合理的需要中,有些是当前能解决的,有些是一时还解决不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深人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各种道德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同时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仰、道德品质,调节暂时还不能满足的需要。对于不切实际的和不合理的需要,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社会道德要求的统一,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满足大学生物质需要为立足点,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三)个人经验是影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中,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支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对于个体来说,个人经验是十分可贵的。但个人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个体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个体经验地对教育要求发生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个体原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起到鉴别、筛选的作用。如果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经验相“对位”,个体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教育要求;当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原先的个人经验不一致时,个体不会轻易否定自身的经验,而往往是坚持个人经验而不愿接受教育要求。即使在认识和接受与个人经验比较“对位”的社会道德要求时,由于原有经验的作用,也难免带有主观倾向性。所以个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迷信个人经验,也不排斥个人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不断丰富学生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减小个人经验对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客观因素

(一)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不断地提升,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不能“照本宣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界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不仅仅要体现时代精神,更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转化成他们的内心信念。

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教育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通常感性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个体接受,而纯理论的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

为此,必须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增强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拓展德育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道德要求,提高学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最后,加强校内外协调与联系。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在社会道德教育活动上的一致性,优化社会道德教育过程。改变只依靠学校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片面做法,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拓宽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和其它活动中去。

(三)外部教育环境对个体接受社会道德的影响

个体道德范文篇5

对于执政党、执政主体而言,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在长期的反复的公共行政管理中,执政主体将公共行政的法律责任与政治责任不断内化成一种道德意识.在行为的冲突与选择过程中,公共行政管理所特有的道德要求逐渐深入并最终占有其心灵,成为其特有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从而可以自觉地按照公共行政特有的道德律令自由地做出选择与行动。帕森斯强调:“社会成员之所以服从政治统治者的命令,是因为这些命令以社会最高的伦理价值观为依据的。”李普塞特认为,“任何政治系统,若具有能力形成并维护一种使其成员确信现行政治制度对于该社会最为恰当的信念.即具有统治的合法性。”公共行政管理的行为规范只有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仰、支持和忠诚,无论执政党、政府,还是行政人员都必须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说,“所有的公共行政必须依赖蕴含在构成我们国家基石的授权文献之中的道德真理,并受这种道德真理的指引。”道德是公共权力机构与公职人员基于其公共权力行使所应当承担的义务,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公共权力组织,如果不在道德上发挥榜样的作用,必然导致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致使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政府与公职人员受人民之托.行使公共权力,应该遵循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遵守特有的职业道德,以自身的道德风范教化社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历史决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提升自身道德意识,加强道德素质养成。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行和知识才能是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力量,执政党个体的道德素质和言谈举止关系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华民族要想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思想文化道德的建设,全面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党必须要想方设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道德影响力,树立光辉的道德形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执政党个体道德的人格载体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是政党活动和政党行为的主体是执政党价值、制度的实际承载物,执政党的道德水平归根到底是看党员的道德素质状况。执政党个体道德修养的人格载体包括为民、忠诚、廉洁、仁爱等,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必须遵守上述基本道德要求。

1.为民。罗尔斯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理性的合作体系,互惠原则是社会合作的基本原则。国家权力作为保障社会合作的工具.应该由公民所平等拥有、为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服务。执政党在政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现代公共行政中党员必备的基本信念。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服务人民,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终身,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要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当自身利益与人民利益相冲突时,要努力谋取人民利益,必要时还要牺牲自身利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切实体现爱民、富民、为民意识,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统一,才能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引领人民建成和谐社会这一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2.忠诚。古语云:“尽己之为忠,推己之为恕。”“忠”是一种无私利人、无私利公的德性,要对别人尽心尽力,以积极的行为实现“立人”、“达人”之目标。党员忠诚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路线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党的事业稳定的情感态度和持久的责任行为。党员忠诚是共产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A、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同时,现代公共管理中的“忠诚”需要建立在理性判断力上冷静反思行为后果.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自觉地承担责任。“忠诚”作为一种美德,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利益驱使;它是一种纯粹的义务论,是党员内在的自律与自我决断,是一种慎思与权衡基础上对党和人民事业、价值体系由衷信仰,彰显的是一种自由选择与实践的理性意识。作为一种责任伦理,忠诚不是愚忠、迂腐、谄媚、盲从,也不是“以理智上的有为尚的浪漫主义”,不是无所顾忌的盲目热情,而是以实际行动全心全意遵循所属机构的价值观念,并对自己行动“可预见”的后果负责。“一盎司忠诚等于一磅智慧”,善于在服从中显示不凡的才智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

3.廉洁。党员必须按照党纪国法的要求,清正廉明、洁身自爱,不以公共权力谋取不正当的私人利益。《周礼·天官·冢宰》提出“六廉”之说,将“廉”作为为政的根本,“六德”都冠之以“廉”。作为为政的基本规范,“廉”的最基本含义就是“洁身自好”.孟子称“洁身自守”。晏婴以水之清喻“廉”。《楚辞·招魂》对“廉”之德具体解释为:“不受日廉,不污El洁”,不受就是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污就是不贪不图。“公生明,廉生威”,一个执政党只有廉洁勤政才可以得到民众的拥护,民众才愿意将自身权利以契约的方式交与政府行使。《吕氏春秋·忠廉》云:“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贵富志其辱。”廉洁是执政党的生命线,执政党执掌国家权力,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占据要职,必须自觉用好公共权力,自洁白敛,以假公济私为最大的耻辱和对党性与人格的最大污辱;必须秉公办事,反对钱权交易与钱钱交易,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执政党、党员,尤其是作为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的党员要经得起财货、美色等各种诱惑。克制不合理的欲望、不以权谋私。4.仁爱。仁爱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源远流长,孔子日:“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作为执政党个体而言,接受了公众的委托就有职责为公众的利益服务,真诚地体会对方感受.为对方的幸福而感到幸福,为对方的痛苦而感到痛苦。不是“应当”对公众有仁爱之心,而是“必须”对公众有仁爱之心。关心公众的利益,尊重公众的权利,对其进行必要的伦理关怀,这是其职责所系之事。特别在转型时期,由于各种原因部分人被体制所规避,出现了阶段性贫困。对这些人必须尽到仁爱关怀的责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他们创造美好的生活前景。

三、执政党个体道德的实践向度

人性不是先天的善,也不是先天的恶,道德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的社会学习与内化修炼的过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符合道德的行为是个体道德品质、组织制度、组织文化与社会期待的共同的结果,伽达默尔说“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就是使其自身成为一个普遍的精神存在。谁沉湎于个别性,谁就未受到教化。”

1.以自我修养激活道德内生机制个体的自我道德修养本质是一种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完善的活动。道德内生机制,按照康德的道德律令观点来理解,就是主体为自己“立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我约束、自我限制是道德主体对自己所立道德法则的自觉遵从。加强道德修养要求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严谨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十分重要。”执政党个体道德素养的提升必须加强自我修养,以健全自身的道德人格为目标。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爱岗敬业,争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新工作思路和_T作方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努力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注重以自律为主要内容的自我修养.健全自身的道德人格。执政党个体只有健全自身的道德人格,才能自觉、自愿地践行执政伦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地位观、权力观.筑起抵挡腐败的道德堤坝和精神堡垒。

2.以理想信念教育丰富道德世界。今天对于执政党主体,即广大党员干部而言,“道德”不仅仅是作为行为规范的道德,而且是包括理想信念、意识形态、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系统的道-德思想体系。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提出“德性即知识”伦理准则,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是支配人生的重要精神力量,理想信念与心理情感结合在一起,可以转化为信仰,进而形成行为的真正内在德性动机。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所产生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艰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仁慈、正义感、爱国主义等道德情感与公共精神的结合是现代管理所必需的,公共行政人员必须将这些情感贯注在其价值观念中,弘扬公共精神与正义之理念才可以真正担负起执政为民的责任。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世界,把握未来;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好“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执政党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用好权、把好权,不要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一党之利、一人之利只有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抵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所滋长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3.以制度建设规范道德的他律机制。执政党个体的道德养成还要依靠外在规章制度的他律作用,所谓他律就是主体进行的道德选择依赖于外存规范,并不是出于主体自身的道德意愿。它强调正式制度对执政主体的“刚性”约束,实施这种约束会使正确行为产生惯性并最终成为执政党个体的“自然反应”。“服从社会指令(普遍性、理性),克制自然需求(个体性、感性),不为物欲(如食物)所动,也正是建立道德意志、培育道德情感的开端。”建立他律机制,首先,要明确工作责任。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合理安排职责,给各级行政组织及公务人员自主性。允许他们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的反应,保障公务人员合理的发表意见的权利,保障执政人员与民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用程序正义保障各级政府及公务人员参与决策活动的权利。其次,要完善行政监督和党内监督,赋予检察、纪检机关以权威性和自主性。坚持和完善党内批评与我批评制度,善于听取、接受各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要完善舆论监督制度。积极利用新闻媒体改善社会政治生活质量,加快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进程,减少人为因素对舆论报道的干预,以更好地促进执政党个体行为的规范化。最后,要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例如规范群众举报机制,对于举报人要提供比较全面的法制保障:建立政务公开机制定期向社会公众工作信息,使群众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把群众监督落到实处。

个体道德范文篇6

关键词:个体道德需要“注错习俗”制度支持教育灌输道德自律

道德需要的个体发生是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的,而道德内化则离不开教育培养这个重要环节,离开了教育培养,要实现道德内化,那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需要个体发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教育培养,使外在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成为其内心所敬重的道德法则的过程。

一、“注错习俗”

“注错习俗”是荀子所主张的“化性起伪”之方。荀子说:“可以为尧舜,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1]所谓“注错习俗”,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习俗。在荀子看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2]为尧舜,为桀跖,“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即是由于个体所处的不同生活环境和习俗长期磨练而造成的。荀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有道理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环境对个体道德需要的形成和发展总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总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因而必须与他人交往、共处,也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吸纳和接受外来的道德信息,产生相应的道德需要。所以,要培养个体的道德需要,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创建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道德环境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素组成的,但不管如何,社会舆论是贯穿于道德环境中的、对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所谓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社会群体通过思想或观点的某种总合而表现出来的对某一社会现象、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所持的态度。它具体表现为众人的议论,即众人对某一社会现象、个人思想和行为的赞扬和谴责。社会舆论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广泛性。即是说只要是人,不可避免地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舆论的制约和影响,这是由人的社会本性所决定的。二是外在强制性,即通常所说的“舆论的压力”。俗话所说的“人言可畏”、“众口所毁,虽金石可销也”,就是讲的这个意思。[4]社会舆论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它是影响个体道德需要的强大力量。它一经形成,往往就成为人们关于某一事件或问题的言论和行为的不成文的准则或规范,对个人的言论和行为具有一种无形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阻止与舆论不一致的个人言行的发生;对个人具有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作用,使个人的言行与舆论所代表的公众意见保持一致。社会舆论有正确、先进和落后、错误之分。前者对人的言行的控制和指导作用是积极的,后者则是消极的。因此,要优化道德环境,就要注重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的营造。

为了营造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广播、电视、报刊、刊物等大众传播媒介已迅速普及,能及时地、大量地向人们提供社会所倡导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行为风尚,从而构成人们共同认知的环境世界。所以,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舆论的导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要利用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力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要发动群众参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展开讨论。……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污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5]只要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来营造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用积极的、健康的内容影响和教育群众,对假冒伪劣的精神产品以及不良的道德现象施以强大的舆论压力,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这对培养人们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道德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制度支持

理论研究和实际生活经验都表明,人们对其行为后果的酬赏是决定人们行为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在个体道德需要发展的他律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据此,我以为,培养个体的道德需要,还需要借助制度的支持,仰仗制度的约束来弘扬道德的行为,抑制不道德的行为。在这方面,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堪称“亚洲花园”之国的新加坡,就人们的道德义务或责任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条例和禁令,并对违反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和制裁,凡是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和事,诸如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乱涂乱抹、公共场所吸烟、嚼口香糖、在地铁吃东西、18岁以下人喝酒、上厕所不冲水、乱穿马路、涂抹钞票、放鞭炮、从楼上往下扔垃圾等都要课以罚款,或戴上“垃圾虫”标记在原地罚搞卫生一周,或判鞭刑,拘留甚至坐牢。美国的国会下属机构设有“道德立法委员会”,并有“道德法”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国刑典规定,任何人对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采取个人行为,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五年监禁并科50万法郎罚金。德国法律把法定或约定养护义务的人的遗弃无自救力的人的行为,定为遗弃罪。瑞士、波兰、挪威的法律规定,不为他人伸张正义者,均要被处监禁或罚金等。

道德制度的功能主要在于,以利益为杠杆,对道德觉悟高的个体,激励他们先进更先进,并对其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言行进行奖赏和褒扬;对道德觉悟低的个体,惩处他们的不道德言行,并对其有损于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进行制裁。利益(包括直接或间接的物质和精神利益)是隐藏在个体行为背后的根本动因。“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奖赏和褒扬会使人们得到某些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感对他们的道德行为无疑会起着支持、鼓励、诱导和推动的强化作用。而惩处和制裁则不仅可以迫使受罚者在社会组织的禁戒、禁止、阻斥的面前改弦易辙,而且也会对那些道德觉悟不高甚至低下、自律精神较差的人产生一种强大的压力。正如密尔所说:“使这人欲求美德,使他觉得有美德是快乐,或者,无美德是痛苦。为善联想快乐,为恶联想痛苦,或者尽力使人经验到:行善自然有快乐;为恶自然有痛苦,这样才可能召致人志在美德,而且等到意志坚定时,就无须想到快乐痛苦,也会行动了。”[7]

三、教育灌输

个体道德需要的形成并不是自发的,它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灌输。教育灌输是培养个体道德需要不可缺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善,教化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8]只有通过教育灌输,个体才能认识自己所面对的社会关系以及调节这些社会关系所应当遵循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只有通过教育灌输,个体先天就有的“可能”道德能力才能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能力。这种教育灌输方式要求教育者:

1、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心理。如为他们提供的榜样应切合他们的实际,具有可学性,即榜样的行为不要太复杂、太神秘、太崇高,一般人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模仿到,就能仿效他;具有典型性,即榜样具有可辨别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能吸引道德主体的注意,产生学习、效仿的愿望;具有可信性,即所树榜样的痕迹不能太重,缺乏人之常情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缺乏真实感和感召力;具有贴近性,即贴近道德主体的生活、志趣、专业、气质甚至年龄等。还如应当考虑他们的情绪体验。道德主体的情绪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把道德主体的情绪中枢与理性中枢连接起来,使其智能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推动着道德主体的道德接受活动有效地进行,而消极的情绪体验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使人的意识范围狭窄,大脑的判断力减弱,从而对道德主体的道德接受活动产生阻碍作用。所以,重视受教育者的情绪体验对培养来他们的道德需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绪体验方面的积极感受,以提高道德接受的效果。

2、考虑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处于儿童少年期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模仿表象的积累和教育的介入,道德逐步从“感性表象”转入“亚理性表象”,是形成道德概念雏形、道德行为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个时期的个体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应当以形象教育为主,说理教育为辅。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大、文化的增长、社会道德的介入和影响,其头脑中的道德“亚理性表象”经过进一步的深加工——道德判断、分析、选择、定向,从而形成道德“理性表象”。这时,道德的主观分析判断表征占主导地位,其分析判断带有明显的理性思维和哲学思考的成分。针对这个时期的个体,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其理性地分析、梳理、判断、选择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上。等等。

3、考虑受教育者的道德能力。所谓道德能力,在这里,主要指受教育者在道德接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来道德信息进行反应、理解、辨析、推理和选择的能力。实践证明,道德接受能力的高低程度如何,往往从根本上决定着外在的道德要求、信息向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程度,一般来说,道德接受能力越强,对外在道德信息的接受水平就高,反之,接受水平就低。如在观察学习中,榜样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个体所观察和仿效,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道德接受能力。道德接受能力高的个体往往能较深刻地理解榜样,并有效地模仿榜样,并通过这种有效的模仿,使相应的社会道德要求成为他们自己的内在需要。

4、考虑受教育者的结构和条件。“个体的需要(包括道德需要)并不是由他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而是根源于不同个体的结构与条件的特殊规定性。”[9]

一个个体自身有什么样的结构与条件,就会对客体产生什么样的道德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道德关系。只要个体的结构和条件不改变,别人就无法用其他的需要去代替他的需要。所以,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着的道德需要,就不能单凭说理、说教甚至强制方法去实现,而应当重视受教育者自身结构和条件的变化,如让缺乏社会实践的受教育者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其献身社会的道德需要;让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以培养其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道德需要;等等。当然,个体结构与条件的改变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四、道德自律

所谓道德自律,就是“指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心自主的行动。”[10]个体的道德自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疆学而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之,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1]个体道德需要培养,从一定的程度上说,就是一个“疆学而求”的过程。“疆学而求”,包括学习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对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来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12]不能“疆学而求”而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需要,那是很难的。

2、“省察克治”。王守仁指出:“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13]由此可见,所谓“省察克治”,就是要每时每刻思考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要求,既要“反求诸己”,[14]又要以他人、他事为鉴,力求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15]“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16]“疆学而求”与“省察克治”是紧密联系的。只学习而不内省,犹如水过地皮湿,学习再多也无益处,难以有道德需要上的提高。只内省而不学习,犹如井底之蛙,不能提高道德认识,难以达到最高的道德需要层次。

3、“积善而不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7]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历一个长期不懈的积累过程。要看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18]“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非独山川也,人行亦然。有布衣积善不怠,必致颜、闵之贤;积恶不休,必致桀、跖之名。”[19]一个人只有“采微善,绝纤恶”,[20]并“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加日县久”,才能从无道德需要到有道德需要,由低级的道德需要到高级的道德需要,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境界。

4、“慎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21]所谓“慎独”,就是指在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要小心谨慎,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道德要求行事,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而干坏事。不须臾离道,即在任何环境、场合之下都不离道义、坚守道义,是“慎独”的本质所在。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自然就能做到“表里内外,精粗隐微”,人前人后,明处暗中始终如一。朱熹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致离道之远也。”[22]“慎独”的特点就在于强调从“微”处着手,从“隐”处下功夫。做到慎独,不仅需要以高度的理性自觉为前提,而且必须“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23]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人们只有过了诚意这一关,才能真正为善,才能“慎独”。因为“诚于中,形于外”,由真诚自然会产生高度的自觉,有了高度的自觉,就能严于律己,自己主宰自己。

〔注释〕

[1]《荀子·荣辱》。

[2]《荀子·劝学》。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3,274页。

[4]唐凯麟,《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1页。

[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光明日报》,2001年10月25日。

[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69页。

[8]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

[9]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91页。

[10]宋希仁,《“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释义》,《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3期。

[11]《荀子·劝学》。

[12]《论语·阳货》。

[13]《传习录》(上)。

[14]《孟子·公孙丑》(上)。

[15]《论语·里仁》。

[16]《荀子·修身》。

[17]《荀子·劝学》。

[18]《周易·系辞下》。

[19]王符,《潜夫论·慎微》。

[20]《新语·慎微》。

[21]《中庸》。

个体道德范文篇7

对于执政党、执政主体而言,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在长期的反复的公共行政管理中,执政主体将公共行政的法律责任与政治责任不断内化成一种道德意识.在行为的冲突与选择过程中,公共行政管理所特有的道德要求逐渐深入并最终占有其心灵,成为其特有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从而可以自觉地按照公共行政特有的道德律令自由地做出选择与行动。帕森斯强调:“社会成员之所以服从政治统治者的命令,是因为这些命令以社会最高的伦理价值观为依据的。”李普塞特认为,“任何政治系统,若具有能力形成并维护一种使其成员确信现行政治制度对于该社会最为恰当的信念.即具有统治的合法性。”公共行政管理的行为规范只有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仰、支持和忠诚,无论执政党、政府,还是行政人员都必须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说,“所有的公共行政必须依赖蕴含在构成我们国家基石的授权文献之中的道德真理,并受这种道德真理的指引。”道德是公共权力机构与公职人员基于其公共权力行使所应当承担的义务,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公共权力组织,如果不在道德上发挥榜样的作用,必然导致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致使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政府与公职人员受人民之托.行使公共权力,应该遵循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遵守特有的职业道德,以自身的道德风范教化社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历史决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提升自身道德意识,加强道德素质养成。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行和知识才能是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力量,执政党个体的道德素质和言谈举止关系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华民族要想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思想文化道德的建设,全面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党必须要想方设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道德影响力,树立光辉的道德形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执政党个体道德的人格载体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是政党活动和政党行为的主体是执政党价值、制度的实际承载物,执政党的道德水平归根到底是看党员的道德素质状况。执政党个体道德修养的人格载体包括为民、忠诚、廉洁、仁爱等,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必须遵守上述基本道德要求。

1.为民。罗尔斯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理性的合作体系,互惠原则是社会合作的基本原则。国家权力作为保障社会合作的工具.应该由公民所平等拥有、为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服务。执政党在政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现代公共行政中党员必备的基本信念。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服务人民,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终身,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要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当自身利益与人民利益相冲突时,要努力谋取人民利益,必要时还要牺牲自身利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切实体现爱民、富民、为民意识,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统一,才能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引领人民建成和谐社会这一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2.忠诚。古语云:“尽己之为忠,推己之为恕。”“忠”是一种无私利人、无私利公的德性,要对别人尽心尽力,以积极的行为实现“立人”、“达人”之目标。党员忠诚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路线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党的事业稳定的情感态度和持久的责任行为。党员忠诚是共产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A、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同时,现代公共管理中的“忠诚”需要建立在理性判断力上冷静反思行为后果.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自觉地承担责任。“忠诚”作为一种美德,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利益驱使;它是一种纯粹的义务论,是党员内在的自律与自我决断,是一种慎思与权衡基础上对党和人民事业、价值体系由衷信仰,彰显的是一种自由选择与实践的理性意识。作为一种责任伦理,忠诚不是愚忠、迂腐、谄媚、盲从,也不是“以理智上的有为尚的浪漫主义”,不是无所顾忌的盲目热情,而是以实际行动全心全意遵循所属机构的价值观念,并对自己行动“可预见”的后果负责。“一盎司忠诚等于一磅智慧”,善于在服从中显示不凡的才智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

3.廉洁。党员必须按照党纪国法的要求,清正廉明、洁身自爱,不以公共权力谋取不正当的私人利益。《周礼·天官·冢宰》提出“六廉”之说,将“廉”作为为政的根本,“六德”都冠之以“廉”。作为为政的基本规范,“廉”的最基本含义就是“洁身自好”.孟子称“洁身自守”。晏婴以水之清喻“廉”。《楚辞·招魂》对“廉”之德具体解释为:“不受日廉,不污El洁”,不受就是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污就是不贪不图。“公生明,廉生威”,一个执政党只有廉洁勤政才可以得到民众的拥护,民众才愿意将自身权利以契约的方式交与政府行使。《吕氏春秋·忠廉》云:“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贵富志其辱。”廉洁是执政党的生命线,执政党执掌国家权力,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占据要职,必须自觉用好公共权力,自洁白敛,以假公济私为最大的耻辱和对党性与人格的最大污辱;必须秉公办事,反对钱权交易与钱钱交易,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执政党、党员,尤其是作为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的党员要经得起财货、美色等各种诱惑。克制不合理的欲望、不以权谋私。4.仁爱。仁爱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源远流长,孔子日:“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作为执政党个体而言,接受了公众的委托就有职责为公众的利益服务,真诚地体会对方感受.为对方的幸福而感到幸福,为对方的痛苦而感到痛苦。不是“应当”对公众有仁爱之心,而是“必须”对公众有仁爱之心。关心公众的利益,尊重公众的权利,对其进行必要的伦理关怀,这是其职责所系之事。特别在转型时期,由于各种原因部分人被体制所规避,出现了阶段性贫困。对这些人必须尽到仁爱关怀的责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他们创造美好的生活前景。

三、执政党个体道德的实践向度

人性不是先天的善,也不是先天的恶,道德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的社会学习与内化修炼的过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符合道德的行为是个体道德品质、组织制度、组织文化与社会期待的共同的结果,伽达默尔说“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就是使其自身成为一个普遍的精神存在。谁沉湎于个别性,谁就未受到教化。”

1.以自我修养激活道德内生机制个体的自我道德修养本质是一种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完善的活动。道德内生机制,按照康德的道德律令观点来理解,就是主体为自己“立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我约束、自我限制是道德主体对自己所立道德法则的自觉遵从。加强道德修养要求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严谨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十分重要。”执政党个体道德素养的提升必须加强自我修养,以健全自身的道德人格为目标。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爱岗敬业,争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新工作思路和_T作方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努力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注重以自律为主要内容的自我修养.健全自身的道德人格。执政党个体只有健全自身的道德人格,才能自觉、自愿地践行执政伦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地位观、权力观.筑起抵挡腐败的道德堤坝和精神堡垒。

个体道德范文篇8

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方面,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看到,虽然道德建设受到了极大关注,但是效果却甚微。原因何在呢?这正是本文试图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道德作用的机制

众所周知,道德是靠舆论、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它不同于法律,法律虽然也是一种社会规范,但法律是靠强制措施来维持的,一旦有人违法,那他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道德则不同,它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即使有人违反了道德,他也不会受到强制性的制裁,至多会被社会舆论指责和批评。当然,舆论的压力有时也是残酷的。这里根据不同的道德意识层次,我们把道德起作用的机制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处于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起作用的形式是人们有意识地、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它自己的道德规范,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是人们意识到了该道德规范是社会向他提出的要求,自己应该遵守,并且意识到如果违反了这种道德规范,自己将会受到整个社会的谴责。但是他对这种道德规范还没有很深的情感,没有形成由衷地来按照这种道德规范行事的要求。也就是说,道德规范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形成心理品质和道德人格。现阶段对于许多人来说,集体主义道德规范就是处于这个层次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起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将道德规范变为人们的意识观念,然后再由意识观念控制人的行为。自觉的道德规范就是社会道德规范已经变成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但是这种意识观念还是浅层次的,比较外在的,如果人们不谨小慎微、不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那人们很有可能会不自觉地违反该道德规范。自觉层次道德规范的保障机制主要就是社会舆论,一想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人们就会自觉地按照规范来行事,不敢做违反道德的事。

第二、上升到无意识的、不自觉层次的道德规范起作用的形式是人们由衷地、心甘情愿地按照该道德规范来行事。不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是人们对这种道德规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并且将这种道德规范深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道德人格,使之成为自己心理世界的一部分。这个层次是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的深化和升华,此时道德主体不用谨小慎微就可以按照规范来行事,处在这种道德意识下的道德行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起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靠道德良心的对道德主体的控制。如果道德主体不按照道德规范来行事的话,那他就感到内疚、不自在、不踏实、自己是猥琐小人。非做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自己才感到心安理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慎独”层次的道德行为,不用社会舆论作保障,道德主体也能按照道德规范来行事。

以上所说的两个层次的道德意识在人们心中并不一定非常分明,二者经常是纠缠在一起的,而且中间状态也很多。但这两个层次大致把道德起作用的机制描述清楚了。前者是浅层次的道德意识,还是不坚定的道德信念,一旦有强烈的诱惑(如金钱、权力、美色等),道德主体很可能把持不住而做出有违人伦道德的事情。后者则是深层的道德意识,纵使威逼利诱,道德主体也不会违反自己的良心,这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楷模。由此看来,道德建设的关键是使尽量多的人形成不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

二、道德建设的关键

道德建设的关键是使道德规范变成人们内心的不自觉的、无意识的道德观念,也就是实现道德意识从自觉层次向不自觉层次的转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化(intemallza-tion)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确立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这个道德规范体系要科学,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否则建设就没有意义可言。另外该道德规范体系要符合现实国情,具有可行性,要考虑到人们原有道德观念的情况,一个与原有道德观念完全相反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使人们认识、理解道德规范体系,并倡导人们按照道德规范来行事。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的确立只是道德建设的第一步,刚确立的规范体系还是外在于社会的,还不是真正起作用的道德规范。要想使其真正起作用,就要使人们了解该道德规范,这就是道德规范由外在转化为人们内心信念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们理解了道德规范,并且能够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来行事,也就是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处在这个层次的道德主体必须时时提防“恶念”,才能把持住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能够使人们形成这种层次的道德意识可以说道德建设已有所成效了,但是这时的道德意识很不坚定,在诱惑面前常常摇摆不定,许多贪官的道德观念就是处在这个层次上,一有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就抛弃了道德观念。第二个阶段是由自觉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信念。起初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来行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习以为常,慢慢的会对这种道德规范产生情感,渐渐地不用谨小慎微也能按照其规范来行事了,这时,外在的道德规范就变成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信念。信念对人行为的控制经常不是有意识的,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这样道德主体就会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内心的道德规范来行事了。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实质上就是一个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心中内在的道德信念的过程。

以上是道德建设的逻辑过程,是为了说明问题才抽象出来的,它只是从总体上概括了道德建设过程的实质。实际道德的建设过程不完全如此,因为在道德建设之前人们的头脑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已具备一定观念。也就是说,任何道德建设都不可能是另起炉灶,而必须在原有的道德观念基础上使一些新的内容融入心灵,把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旧思想从人们头脑中清除掉。而新的道德规范深入人心的过程是符合上述逻辑的。

三、道德建设的途径

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形成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另一方面,也就是最重要、最不易进行的一方面,即实现道德规范在社会个体成员身上的内化,这是一个实际操作层面上的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基本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道德实施纲要),故而,我们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实现道德规范在个体上的内化,这是个复杂艰难的过程。在社会中,其他方面的建设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为物质形体的改善,至少都有显而易见的效果。而道德建设是要使人形成善心,要改善人的心灵,而且是要改善社会大多数人的心灵,谈何容易,而且极不易操作。道德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它的建设要从社会多方面、全方位推进,大致可从以下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的。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提高,道德建设就会流于虚空。“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发达了,人们首先就不用仅仅为了填饱肚子而去做有违道德的事了,经济的发展为高尚道德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且经济发展也会冲击人们的心灵,使一些人形成高尚的道德。利益是改变人的行为和观念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是使自己的企业占据市场、获得利润的重要方面,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就会自己主动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加强宣传。这里的宣传不是指空洞说教,而是指用电视、电影、小说、诗歌等艺术形式去教育人、感动人,从而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思想。目前人们的温饱问题早已不再是问题,那么,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们的精神需求就会被提到日程上来。文化需求会成为我国今后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道德建设的良好契机。艺术的震撼力往往是强大而深远的,在艺术尤其是好的艺术作品的影响下,人们就会自觉地唾弃那些有违道德的行为,而主动地按照道德规范来行事,并最终使之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人格。因此,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多创造积极、健康、优秀的艺术作品来引导人们。

个体道德范文篇9

论文摘要: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的接受、转化与践行,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个体需要和个体经验的影响,同时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教师采取的德育方式及学校、社会客观环境等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接受与践行社会道德有较大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社会道德要求是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一)个体的认知水平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先决因素

个体的认知水平是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的基础条件。因为“个体的品德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智力作为个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对个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个体对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它包括了社会道德要求概念、道德要求判断及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社会道德要求概念是对社会道德要求现象、行为及其内在关系的抽象概括;社会道德要求判断是运用社会道德要求概念对行为是非、善恶、美丑进行的评价。个体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括和判断时,必须能够正确认识、理解社会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接受它,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意识动机,从而完成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很显然,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个体智力及其他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不同认知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立场也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要求的道德内容,他们会从自身立场出发,选择自身能够认同的道德要求;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念的概括和判断时,由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提高个体认知水平,以推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程度及个性心理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有时甚至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式,使大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认知问题的能力。其次,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从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制定符合大学生认知层次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意开发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二)个体需要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关键因素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也是个体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个体的需要程度决定着个体对将要接受事物的兴趣。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个体的需要对于是否接受社会道德要求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对象和表象,一般采取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而对于阻碍自己道德需要满足的对象或现象时,一般采取否定、消极的或拒绝的态度”。

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既有实现自我的发展愿望和主观需求,又有维护自尊心和保持自己正确的愿望。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并转化为个体意识的程度。如果社会道德要求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愿望,则能增强大学生的兴趣,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要求;反之,大学生就会消极对待教育要求,甚至是拒绝接受。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要,使大学生从无道德需要发展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需要,以此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在合理的需要中,有些是当前能解决的,有些是一时还解决不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深人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各种道德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同时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仰、道德品质,调节暂时还不能满足的需要。对于不切实际的和不合理的需要,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社会道德要求的统一,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满足大学生物质需要为立足点,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三)个人经验是影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中,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支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对于个体来说,个人经验是十分可贵的。但个人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个体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个体经验地对教育要求发生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个体原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起到鉴别、筛选的作用。如果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经验相“对位”,个体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教育要求;当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原先的个人经验不一致时,个体不会轻易否定自身的经验,而往往是坚持个人经验而不愿接受教育要求。即使在认识和接受与个人经验比较“对位”的社会道德要求时,由于原有经验的作用,也难免带有主观倾向性。所以个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迷信个人经验,也不排斥个人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不断丰富学生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减小个人经验对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客观因素

(一)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不断地提升,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不能“照本宣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界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不仅仅要体现时代精神,更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转化成他们的内心信念。

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教育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通常感性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个体接受,而纯理论的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

为此,必须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增强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拓展德育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道德要求,提高学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最后,加强校内外协调与联系。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在社会道德教育活动上的一致性,优化社会道德教育过程。改变只依靠学校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片面做法,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拓宽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和其它活动中去。

(三)外部教育环境对个体接受社会道德的影响

个体道德范文篇10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大学生作为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创建的重要主体,其个体道德能力的缺失,必然会对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如,由于大学生公德意识淡漠,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造成高校校园环境不和谐;个别大学生不守公共秩序,在寝室从事打电话、唱歌等影响其他同学休息的行为导致其人际关系不和谐,也影响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同时,从根本意义上讲,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就是要造就和谐的个体,就是要使大学生有健全的道德人格,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完备的个体道德能力,使其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个人生活的和谐。因此,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备条件与内在要求。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追求和谐价值为指向,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和谐心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精神文化。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还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即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故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培育人们的和谐文化精神,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这种和谐文化精神培育的重要内涵。和谐文化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社会文化的和谐离不开人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精神风貌、道德状况关系着整个社会风尚的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能力水平,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通过大学生道德素养与道德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对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形成辐射与影响,促使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文明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可能性

(一)理论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关系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期,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道德风貌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来讲,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在进步、提高,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也在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有不道德事件发生,大学校园也存在道德行为失范、个体道德能力缺失的现象,这说明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仍需要加强。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道德是人的需要的产物,人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利益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和基础;精神需要尤其是人对道德的需要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自身存在着对高尚道德的需要与渴求,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也正是对大学生这种精神需要的满足。

其次,关于道德能力的研究已被学界普遍关注,学者专家撰写的论文、专著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可能性。如,蔡志良、蔡应妹合著的《道德能力论》,对道德能力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书中对道德能力的内涵、结构、本质、特点、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道德能力培养的路径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曹刚在《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发表的《论道德能力》一文,对道德能力的涵义与实质进行了界定,关注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价值的认识与选择;李德顺与孙伟平在《道德价值论》中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对道德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把握;吴俊与木子在《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载《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5期)中主要对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观、选择比较方法,拓宽道德知识领域、实施‘苏格拉底法’、提倡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等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路径。

(二)实践可能性

第一,党和政府对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及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下发,意见要求“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要求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教育。”这些文件说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在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教社政〔2011〕83号)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如,在“教学管理”指标中,明确指出,学校不仅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的各项经费,还要根据在校生人数划拨用于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等的专项经费。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

第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各项道德实践活动推动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建设。各项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倡导的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践行与提高了个体的道德认知、判断、选择、推理、行为等各项道德能力。如,自2007年以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央电视台创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党和政府一直提倡的学雷锋活动、争先创优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提高社会成员道德能力的具体途径,同时也展现了人们追求美好道德生活的价值目标。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社会道德的自觉践行,在实践上推动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建设,也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提升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第三,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体制及开展的各项道德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与实践途径。在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等学校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并制定了相关制度以保障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如,各个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制定相关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置、经费保障,为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及各类课堂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提升的具体实施路径;各高校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和各类社团活动,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经验积累与实践支持。高校的各类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不仅推动了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建设,也满足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对机制保障和实践路径的要求。第四,大学生群体不断涌现的道德典范、先进人物反映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积极成效,为大学生提升个体道德能力树立了榜样模范,同时,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有效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