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7:33:25

个体化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选择性要素

社会道德要求是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一)个体的认知水平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先决因素

个体的认知水平是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的基础条件。因为“个体的品德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智力作为个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对个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个体对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它包括了社会道德要求概念、道德要求判断及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社会道德要求概念是对社会道德要求现象、行为及其内在关系的抽象概括;社会道德要求判断是运用社会道德要求概念对行为是非、善恶、美丑进行的评价。个体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括和判断时,必须能够正确认识、理解社会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接受它,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意识动机,从而完成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很显然,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个体智力及其他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不同认知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立场也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要求的道德内容,他们会从自身立场出发,选择自身能够认同的道德要求;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念的概括和判断时,由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提高个体认知水平,以推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程度及个性心理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有时甚至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式,使大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认知问题的能力。其次,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从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制定符合大学生认知层次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意开发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二)个体需要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关键因素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也是个体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个体的需要程度决定着个体对将要接受事物的兴趣。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个体的需要对于是否接受社会道德要求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对象和表象,一般采取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而对于阻碍自己道德需要满足的对象或现象时,一般采取否定、消极的或拒绝的态度”。

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既有实现自我的发展愿望和主观需求,又有维护自尊心和保持自己正确的愿望。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并转化为个体意识的程度。如果社会道德要求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愿望,则能增强大学生的兴趣,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要求;反之,大学生就会消极对待教育要求,甚至是拒绝接受。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要,使大学生从无道德需要发展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需要,以此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在合理的需要中,有些是当前能解决的,有些是一时还解决不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深人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各种道德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同时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仰、道德品质,调节暂时还不能满足的需要。对于不切实际的和不合理的需要,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社会道德要求的统一,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满足大学生物质需要为立足点,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三)个人经验是影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中,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支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对于个体来说,个人经验是十分可贵的。但个人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个体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个体经验地对教育要求发生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个体原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起到鉴别、筛选的作用。如果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经验相“对位”,个体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教育要求;当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原先的个人经验不一致时,个体不会轻易否定自身的经验,而往往是坚持个人经验而不愿接受教育要求。即使在认识和接受与个人经验比较“对位”的社会道德要求时,由于原有经验的作用,也难免带有主观倾向性。所以个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迷信个人经验,也不排斥个人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不断丰富学生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减小个人经验对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客观因素

(一)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不断地提升,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不能“照本宣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界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不仅仅要体现时代精神,更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转化成他们的内心信念。

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教育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通常感性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个体接受,而纯理论的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

为此,必须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增强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拓展德育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道德要求,提高学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最后,加强校内外协调与联系。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在社会道德教育活动上的一致性,优化社会道德教育过程。改变只依靠学校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片面做法,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拓宽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和其它活动中去。

(三)外部教育环境对个体接受社会道德的影响

个体化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选择性要素

社会道德要求是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一)个体的认知水平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先决因素

个体的认知水平是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的基础条件。因为“个体的品德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智力作为个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对个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个体对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它包括了社会道德要求概念、道德要求判断及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社会道德要求概念是对社会道德要求现象、行为及其内在关系的抽象概括;社会道德要求判断是运用社会道德要求概念对行为是非、善恶、美丑进行的评价。个体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括和判断时,必须能够正确认识、理解社会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接受它,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意识动机,从而完成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很显然,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个体智力及其他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不同认知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立场也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要求的道德内容,他们会从自身立场出发,选择自身能够认同的道德要求;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念的概括和判断时,由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提高个体认知水平,以推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程度及个性心理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有时甚至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式,使大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认知问题的能力。其次,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从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制定符合大学生认知层次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意开发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二)个体需要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关键因素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也是个体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个体的需要程度决定着个体对将要接受事物的兴趣。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个体的需要对于是否接受社会道德要求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对象和表象,一般采取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而对于阻碍自己道德需要满足的对象或现象时,一般采取否定、消极的或拒绝的态度”。

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既有实现自我的发展愿望和主观需求,又有维护自尊心和保持自己正确的愿望。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并转化为个体意识的程度。如果社会道德要求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愿望,则能增强大学生的兴趣,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要求;反之,大学生就会消极对待教育要求,甚至是拒绝接受。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要,使大学生从无道德需要发展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需要,以此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在合理的需要中,有些是当前能解决的,有些是一时还解决不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深人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各种道德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同时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仰、道德品质,调节暂时还不能满足的需要。对于不切实际的和不合理的需要,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社会道德要求的统一,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满足大学生物质需要为立足点,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三)个人经验是影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中,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支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对于个体来说,个人经验是十分可贵的。但个人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个体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个体经验地对教育要求发生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个体原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起到鉴别、筛选的作用。如果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经验相“对位”,个体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教育要求;当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原先的个人经验不一致时,个体不会轻易否定自身的经验,而往往是坚持个人经验而不愿接受教育要求。即使在认识和接受与个人经验比较“对位”的社会道德要求时,由于原有经验的作用,也难免带有主观倾向性。所以个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迷信个人经验,也不排斥个人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不断丰富学生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减小个人经验对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客观因素

(一)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不断地提升,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不能“照本宣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界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不仅仅要体现时代精神,更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转化成他们的内心信念。

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教育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通常感性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个体接受,而纯理论的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

为此,必须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增强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拓展德育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道德要求,提高学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最后,加强校内外协调与联系。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在社会道德教育活动上的一致性,优化社会道德教育过程。改变只依靠学校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片面做法,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拓宽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和其它活动中去。公务员之家

(三)外部教育环境对个体接受社会道德的影响

个体化范文篇3

从实际运用上来说,这些手段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过度的干预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干预力度不够则无法阻止企业的会计信息造假倾向;要提高查处几率就必须加大检查频率,此举势必增加监管成本;加大惩戒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震慑造假动机,但必须有一定的查处比例作保证。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均无法彻底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因为只要有利益所在,会计主体就有造假的动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虚拟经济、网络经济等新兴经济模式的盛行,使得业务形式日益复杂多变,使得会计政策不断变化,会计信息的失真风险也日益加剧,会计信息监管的漏洞不断加大,面临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就是会计信息不对称。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重新分析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真正原因,然后再据此研究解决会计信息监管新的思路。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当前很多针对会计信息监管的研究都只是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大前提下去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没有考虑这一前提是如何产生、如何造成的,所以形成了在会计监管问题研究上的种种困惑。事实上,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就是会计信息的个体化生产,而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又在客观上掩盖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实质,在此情况下采取的“被动”性的会计约束根本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

1.会计信息的个体化生产是产生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要对企业有利就不存在道德约束,就有动力去粉饰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从企业的业务层面到最终提供给信息需求者,需要经过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两个环节进行监管,所以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会计主体占有绝对的信息优势,由此产生了会计信息的不对称,而一旦信息不对称就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就可能损害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此不难看出,会计信息的个体化生产是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2“.会计主体”假设客观上掩盖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实质

由于传统会计理论起源于经营者的个体需求,其包含的内容也只能是核算与反应“会计主体”的内部信息。当前的会计理论四大假设之一就是“会计主体”,主流研究认为,会计的职能主要是核算或监督或反映或管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核算和反映业务层面的数据信息,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生产必须是孤立的、个体性的,这就从理论上人为割裂了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信息联系,认为会计信息就必须是个体化的生产过程,,把会计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情况局限在每个“会计主体”的内部,从而无法全面充分地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信息,掩盖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实质。

3“.被动”性约束无法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传统会计是以“会计主体”为基础建立的。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来看,“会计主体”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会计信息。“但通常情况下,对外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提供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权力或法律‘迫使’的结果。”,这在种“被动”性的约束下,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有修饰与失真的可能性。从会计信息的监管者的角度看,其建立了一系列社会公认的会计准则来约束会计行为,来满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实践证明,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这种“迫使”的约束下是不可能避免的。经济活动的互为条件、互为前提,是保证会计信息可靠与真实的惟一条件,是对信息真实性比较和验证的条件,但在现有理论下不可能提出反映各个“会计主体”之间联系的要求。仅靠“会计主体”的自我监督来达到社会监督的目的,不仅是不科学和难以实现的,在逻辑上更是矛盾的。通过上述阐述不难看出,会计信息的社会需要与个体产生的矛盾既是会计信息监管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也是产生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三、会计信息监管的新思路

会计信息监管所面临困境的理想解决办法就是改变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推翻“会计主体”假设使会计信息的生产者转变为社会是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这并非不可能,因为会计信息产生的基础条件是合法性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契约,可在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对契约的管控力,构筑社会化的会计信息生产处理模式,来完成会计信息的加工和监管。

1.利用社会组织集约化汇总会计信息

税务机关可以查验交易票据,公正机关可以鉴证交易合同与契约,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监督交易行为,而银行则可以管控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由此造成了会计信息的社会感知性,并形成了若干汇集点,不仅产生了由社会组织处理会计信息的可能,信息的汇聚也形成了集约化加工的可行性。

2.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化处理会计信息

个体化范文篇4

论文摘要: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的接受、转化与践行,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个体需要和个体经验的影响,同时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教师采取的德育方式及学校、社会客观环境等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接受与践行社会道德有较大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社会道德要求是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一)个体的认知水平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先决因素

个体的认知水平是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的基础条件。因为“个体的品德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智力作为个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对个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个体对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它包括了社会道德要求概念、道德要求判断及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社会道德要求概念是对社会道德要求现象、行为及其内在关系的抽象概括;社会道德要求判断是运用社会道德要求概念对行为是非、善恶、美丑进行的评价。个体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括和判断时,必须能够正确认识、理解社会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接受它,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意识动机,从而完成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很显然,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个体智力及其他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不同认知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立场也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要求的道德内容,他们会从自身立场出发,选择自身能够认同的道德要求;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念的概括和判断时,由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提高个体认知水平,以推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程度及个性心理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有时甚至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式,使大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认知问题的能力。其次,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从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制定符合大学生认知层次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意开发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二)个体需要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关键因素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也是个体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个体的需要程度决定着个体对将要接受事物的兴趣。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个体的需要对于是否接受社会道德要求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对象和表象,一般采取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而对于阻碍自己道德需要满足的对象或现象时,一般采取否定、消极的或拒绝的态度”。

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既有实现自我的发展愿望和主观需求,又有维护自尊心和保持自己正确的愿望。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并转化为个体意识的程度。如果社会道德要求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愿望,则能增强大学生的兴趣,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要求;反之,大学生就会消极对待教育要求,甚至是拒绝接受。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要,使大学生从无道德需要发展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需要,以此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在合理的需要中,有些是当前能解决的,有些是一时还解决不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深人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各种道德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同时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仰、道德品质,调节暂时还不能满足的需要。对于不切实际的和不合理的需要,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社会道德要求的统一,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满足大学生物质需要为立足点,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三)个人经验是影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中,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支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对于个体来说,个人经验是十分可贵的。但个人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个体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个体经验地对教育要求发生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个体原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起到鉴别、筛选的作用。如果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经验相“对位”,个体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教育要求;当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原先的个人经验不一致时,个体不会轻易否定自身的经验,而往往是坚持个人经验而不愿接受教育要求。即使在认识和接受与个人经验比较“对位”的社会道德要求时,由于原有经验的作用,也难免带有主观倾向性。所以个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迷信个人经验,也不排斥个人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不断丰富学生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减小个人经验对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客观因素

(一)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不断地提升,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不能“照本宣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界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不仅仅要体现时代精神,更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转化成他们的内心信念。

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教育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通常感性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个体接受,而纯理论的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

为此,必须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增强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拓展德育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道德要求,提高学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最后,加强校内外协调与联系。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在社会道德教育活动上的一致性,优化社会道德教育过程。改变只依靠学校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片面做法,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拓宽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和其它活动中去。

(三)外部教育环境对个体接受社会道德的影响

个体化范文篇5

[关键词]内科护理;个体化心理护理;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

内科病症种类繁多,存在急危重症患者,为医院重要科室。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生活压力增高,内科患者逐渐增多,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内科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对其进行详细了解,尽量缓解其不良心理,以利于预后[1]。研究显示,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2]。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根据患者自身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3]。因此,本研究将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并探究其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在本院内科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2019年8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常规组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2.16±4.23岁;男20例,女15例;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1±0.67年;肾脏疾病5例,呼吸道疾病10例,心血管疾病12例,其他疾病8例。观察组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1.78±4.15岁;男18例,女17例;病程1~7年,平均病程3.21±0.71年;肾脏疾病4例,呼吸道疾病12例,心血管疾病10例,其他疾病9例。两组年龄、病程、性别及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所有患者均为内科疾病且在内科接受治疗;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患者意识清楚,交流方便。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或有精神异常史患者;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依从性差,不配合本次研究内容患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1.2方法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护理人员积极接待患者,病室内保持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注意定期通风消毒,危重患者应严格实行护理要求,规范护理操作,加强基础护理,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做好健康宣教,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2]。①健康教育: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内科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加之患者对疾病情况了解不足会导致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易引发不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需加强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家庭环境、文化水平等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护理情况、治疗措施等,以知识讲座、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宣教,或以视频、图片等形式讲解治疗步骤,可使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其认知程度及治疗依从性。②心理暗示:患者经常在治疗过程中将疾病严重程度夸大,存在抑郁、不安、恐惧及焦虑等情况,需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支持及鼓励,以提升其治疗信心。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以便及时了解其情绪变化,通过给予一定的心理暗示指导,使其提升治疗信心,积极接受治疗。心理暗示也可通过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缓解其不良情绪,放松身心。还可为患者提供喜欢的书籍使其从中放松自我,寻找快乐。③合理沟通:护理人员需在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与患者加强沟通,要注意在沟通过程中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语言温柔,面对患者时应有耐心及爱心,使其感受到舒适及关怀。应注意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以便了解其内心需求,及时为其答疑解惑。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获取患者信任,使其保持愉快的心理,放松身心,感受到温暖与关心,并积极接受治疗。也可通过握手及眼神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为患者及时解疑。需要以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与患者沟通,要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变化并采取措施稳定其情绪。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苦闷,充分尊重患者,使其感受到呵护与关心,能够放松身心并配合治疗。④个体化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及精神情况,详细分析其心理状态,及时了解发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以及时消除不利因素。要明确了解引起不良情绪的隐秘性因素,给予适当的预见性护理,重视患者内心诉求及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解决措施。若患者情绪较为稳定,应以引导为主,加强健康教育,详细了解自身病情,并积极治疗。对于内心敏感与脆弱的患者,需将治疗方案及疾病知识耐心讲解,并告知患者疾病危害,治疗方法要详细讲解。若患者盲目乐观,应重点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疾病的危害,对用药情况、运动及饮食等密切监督,以利于其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形成。若患者存在抑郁、悲观情绪,需给予温情护理,以轻柔、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并获取其信任。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并进行自我调节,告知家属多陪伴患者,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提高治疗信心。若患者存在恐惧、焦虑情绪,需与患者积极沟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更加充分地了解疾病发生情况,详细讲解治疗措施,稳定其情绪。若患者渴望家属陪护,为其讲解家属不在身边的原因,并告知家属适当陪伴患者,提供亲情支持。若家属不方便陪伴,可通过视频、电话形式与其交流,安慰、鼓励患者,使其感受到家庭的关心。若患者担心医疗费高,需及时为患者及其家属发放药物治疗清单,并解释收费情况。1.3观察指标①护理满意度,于护理干预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其中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②不良情绪,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以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情况,两项评分均包括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50分以下为正常,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61~7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50~6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后,与常规组满意度68.57%比较,观察组的91.43%明显更高(P<0.05)。2.2不良情绪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内科疾病复杂多样,护理人员需具备较强的操作及护理水平,以便将护理工作更好完成。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及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患者护理质量,且与患者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内科护理工作时需加强护理干预,针对重复性较强、细节性较多的工作,应给予针对性处理,否则会提升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多数内科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不够了解,加之疼痛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进而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郭晓萍[4]研究显示,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内科患者护理效果,作用显著。故本研究将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中,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满意度68.57%比较,观察组91.43%明显更高;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提示,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能是因为个体化心理护理通过在详细了解患者文化程度、病情及性格等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护患之间加强沟通能够拉近其距离,进一步了解患者需求,提升其治疗信心,进而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还可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尽量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提高其护理满意度[2,5]。综上所述,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春玲.内科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53-254.

[2]余艳蓉,卢冠铭,张鹃妃,等.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生存质量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1):197+199.

[3]刘景霞.内科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9):16-17.

[4]郭晓萍.肿瘤内科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9,13(4):285+288.

个体化范文篇6

关键词:个体化社会;公民道德教育;个人主义情感

个体化是指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从传统关系网络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承担社会责任、面对社会现实的概念。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这一社会现实已蔓延到世界各地,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性、公共性,但是,不同国家的社会个体化进程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特殊性。

1流动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趋势及特征

1.1流动性

首先,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现代生产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将人从传统劳动中解放出来;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多样缩短了社会区域的空间距离,增强了社会交往的流动性。科技进步在增进跨地区的社会交往互动、促进社会联系更加多元化的同时也使得个人身份、地位、居住场所等流动变换,个体生存压力增大。其次,社会转型。“中国个人曾经深嵌于家庭、亲属、地方社区等传统关系之中,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开启了将个人从上述传统关系中解放出来并置于社会主义集体建设的进程。进入改革时代以来,集体化逐渐解体,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出现了个体的崛起。”[1]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那些曾经可能会在一块土地上生活一辈子的农民也有了去别的地方生活的机会。脱离了传统的农村生活环境的农民在选择了新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开始逐渐游离于传统的农村价值与规范之外,社会流动性增强。

1.2分化与个体化

首先,个体解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人意识的增强、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改变都推动着个体从集体中释放出来。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生活、个人利益,不再视群体为生活的全部内容。个体的解放削弱了曾为个体生存提供庇护与支持的传统社会网络的重要性。其次,身份转变。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传统关系网络以及局限的个人生活空间使得每个人的身份在一生当中很难发生改变。但是随着个体的身份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个体不再如以往那样深深扎根于某个地区或者群体。社会转型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给个体身份转变带来可能。

2个体化社会趋势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挑战

2.1身份焦虑

社会转型、科技进步、时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改变给个体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个体自由度加大。个人可以突破传统地区、群体的局限改变自己已有的身份地位。同样,即使个人已经通过努力获得了一定的身份地位,如果他在之后的生活中停滞不前,也会失去自己已经获得的东西。这种身份地位的不确定性使现代人生活在巨大的焦虑恐惧之中,导致社会竞争加剧。“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使得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焦虑心态。个体在面对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的同时,还要面对个人重新整合的问题。个体在摆脱了血缘关系、邻里关系的束缚后,同时也导致了个体之间情感的淡化、人际冲突的增加。正是当代社会的个体化促成了社会的差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个体化社会中,个体处于惶恐不安的矛盾和忧虑之中。”[2]因此,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突飞猛进,但是个体却普遍焦虑。因为社会个体化趋势像一把双刃剑带给人们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增多带来的希望使人们有了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欲望,而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又不得不面对可能随时失去手中得来不易的东西的挑战,所以个体为此而感到焦虑和恐惧。

2.2个人主义情感泛滥

托克维尔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只顾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使每个公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3]。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易于陷于一种彼此隔绝的原子化的状态之中,并相应地产生以自己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情感。因此,当公民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小社会后,他们就不管大社会而任其自行发展了。随着现代社会个体化趋势的发展,社会个体化进程不可阻挡,进而催生了个人主义情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个人主义情感在增强个体主人翁意识、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等方面有其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见诸报端的社会道德事件,不乏由个人主义情感太过旺盛而引发的。现代社会中的个体从传统的诸如家庭、邻里等支持网络中脱离出来形成新的社会结构。由于没有可靠有效的中介,人们生活在彼此相互隔绝甚至冲突的社会结构之中,原有的社会关系变得松散、不稳定,个人不得不以自己单薄的力量去面对社会,进而日益关注自我,使得诸如自私、功利的个人主义情感泛滥,成为自由却孤独的个体,也因此带来了诸多道德问题[4]。公民道德教育的培育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识和支持。这些弊端成为当今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公民道德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3个体化社会时代公民道德教育途径初探

3.1引导主体意识,规范主体行为

首先,积极引导。道德教育的主体是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个体的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才能为道德教育的传播、发展奠定良好的主体基础。当今社会已经赋予社会成员一定的自由,但是自由发展反而会让社会成员感到迷茫,所以在给予个体自由的同时,国家和社会也要积极引导,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主体意识和行为,使其能够主动发展为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的个体并能自觉杜绝个人主义情感的消极欲望和行为。其次,主动干预。公民来自于社会,其道德成长本身也发生在某一社会之中,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与社会成员道德状况、政府政策息息相关。在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健全完善、个人主义情感又普遍盛行的情况下,即便主体已养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单单依靠主体的自觉去完成道德教育的培育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个体化趋势下个体的从众、随大流心理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团结合作的精神,培育良好的道德气氛,对道德教育进行主动干预。通过这种干预道德的方式,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耳濡目染,形成广泛的道德共识,最终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良好发展。最后,选树典型。中国在以往的发展阶段中曾涌现了大批的道德典型,雷锋、焦裕禄、刘胡兰。他们的优良品格植根于国人心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道德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能够穿透冷漠,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感化人们的心灵。在个体化趋势下,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树道德典型并充分利用当今社会的信息化优势,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以及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大力弘扬道德典型的优良品格,使当今社会优秀道德模范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进行无声的道德教育。总之,通过积极引导、主动干预、选树典型培育主体意识,规范主体行为,有助于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公民道德教育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扶持社会群体,加强社会保障

首先,变更社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同时也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但随着近年来社会政策的变更,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正在慢慢缩减。所以,社会政策对于宏观调控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社会政策的支持。社会政策既可以作为引起社会转型促进个体化趋势积极发展的因素之一,也可以反过来缓解个体化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现代性社会的社会政策应努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加广泛的就业机会,通过改善个体的发展环境,缓解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公民道德教育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其次,关注社会群体。虽然传统社会群体功能日益弱化,个体的独立性增强,但是个体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广泛的社会支持。个体化并非去群体化,社会发展离不开大小不等、功能各异的社会群体作为沟通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媒介和桥梁。个体化发展侵蚀削弱了传统社会网络中的各种群体,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群体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培育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给予社会群体更多的关注,鼓励社会群体的发展,最大限度保障它们的权益,使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依然可以良好的运转、发挥作用,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良好沟通互动。通过社会群体的协调互动作用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规范有序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最后,加强社会保障。乞讨作为当今城市街头的一道风景线,相关的披露报道已经多见不怪。抛开他们用以乞讨的故事真假不说,他们即便身体健全却选择乞讨做职业,其中也必是有很多无奈。虽然时代赋予了个体很大的发展空间,毕竟社会资源、社会空间有限,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相同的生存竞争条件。公平不是统一标准,个体存在居住区域、环境等的差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与个体有关的社会关怀和发展规划体系,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通过工、青、妇、其他社会组织及群众的大力协同,有效整合地域资源,对在社会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者及失利者提供必要的物质的帮助和情感的支持,以促进其从挫折中恢复过来,并最终实现个体发展的目标。”[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保护个体利益,实现个体发展,从根本上缓解相关负面道德事件的发生。总之,通过变更社会政策、关注社会群体、加强社会保障外部机制保障社会群体、成员的权益,有助于保障群体发挥社会功能、促进个体公平竞争,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的良好发展。

4结语

伴随着社会转型、时展,现代社会个体化趋势不可阻挡。个体化趋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其消极作用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有一定的阻力,而公民道德教育对于增加社会凝聚力、构筑社会成员道德共识意义重大。因此,只有站在公民、社会、国家的高度,认清社会现实,分析个体化趋势的特征和挑战,通过引导主体意识,规范主体行为、扶持社会群体,加强社会保障的内外机制,营造良好的公民道德教育环境,才能找到在当前个体化形势下培育公民道德的正确应对,最终达到流动性现代社会与公民道德教育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作者:孔伟 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荣荣.从“为自己而活”到“利他个体主义”———乌尔里希•贝克个体化理论中的一种道德可能[J].学海.2014(2):106-111.

[2]文军.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J].社会科学,2012(1):81-86.

[3]王小章.论以积极公民权为核心的社会建设[J].浙江学刊,2013(4):176-187.

个体化范文篇7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精准药学服务体系;临床决策;合理用药;药房管理

我院于2016年建立事前实时干预、事中互动审方、事后点评分析的一体化用药决策库,并获得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HIMSS)6级认证[1]。审方中心的建立与实践,对我院的闭环用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相依的药物决策知识库也需要做针对个体化用药的相应更新。我院传统开设的血药浓度检测存在不足,如血液样本取样时间点未严格遵守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理学规律,样本检测时间过长,检验结果准确度无多重方法验证,只有数值结果,即无相应追踪,也无相应药学干预,如个体化用药剂量调整,无系统科学的数据及样本库管理。2017年至2020年,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健委)临床药学重点专科项目和上海市卫健委重要薄弱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我院药剂科在2018年12月正式上线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血药浓度检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于临床药学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室建立了个体化用药平台,并进行持续改进。平台包括血药浓度检测平台、基因检测平台及标准数据库管理平台。血药浓度检测仪器为6410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仪(安捷伦科技公司)及VIVA-E型治疗药物监测仪(西门子<中国>公司);基因检测仪器为TL998A型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测序仪(天隆科技公司)。目前,我院LIS中已接收临床开具的检测要求,并完成血药浓度检测600余例次,调整异常血药浓度值并出具调整剂量建议的个体化给药报告300余例次。血药浓度检测和基因检测是个体化药学服务开展的基石[2-3],本研究中分析了监测平台的持续改进措施,全科室精准药学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成效。现报道如下。

1改进措施

1.1规范取样时间点及样本检测时间

取样时间的规范和准确直接决定了样本检测对临床是否有意义。传统的血药浓度检测项目并未关注特殊使用品种,也未准确交代特殊采血要求,如万古霉素的峰/谷浓度采集时间点;丙戊酸钠需在药物使用至少3d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才可采集。统一并规范检测品种的取样时间点并制作成手册,开展交流会,了解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肿瘤科、妇产科等临床科室的需求,并向其规范取样时间。采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在取样后8h内检测完毕,系统上结果(当天取样当天出结果),极大地缩短了临床和患者的等待时间,以及复杂疾病的用药决策调整周期。

1.2多重技术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临床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我院运用HPLC法及酶扩大免疫测定技术(EMIT)验证检测结果,以比较2种分析结果的一致性。以甲氨蝶呤为例,复测71例样本,低浓度范围内,上述2种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无差异,提示EMIT的交叉验证准确度高。

1.3异常检测数值的药学追踪与个体化用药报告出具

传统的血药浓度检测项目通常聚焦在报告检测值上,并未对患者进行药学干预,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室也未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追踪。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检测的400余例万古霉素(峰/谷浓度)样本中,对低于/高于正常值的65例患者进行追踪,并根据其生理学参数,结合万古霉素的实测血药浓度进行公式计算,作出用药调整建议。

1.4构建精准药学服务体系

以阿尔茨海默病(AD)为试点病种,参考前期的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的临床研究结果,构建了AD专病种的精准药学服务体系,并以AD专病联合门诊为载体,将个体化用药服务推广至临床[4]。临床研究筛选出来的疗效生物标志物基因载脂蛋白E(Apoe)及CYP2D6(rs1065852)结果显示,未携带ApoeE3基因型,同时具有CYP2D6*10/*10型的患者对多奈哌齐(DNP)的疗效响应最高。故临床建议同时具有上述两类基因型的AD患者选择DNP治疗[5-6]。AD专病种精准药学服务体系,以AD专病联合门诊为载体,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为目的,最终优化DNP的治疗用药规范。复制本体系的成功模式,并推广至其他专病的精准用药门诊,如肿瘤药学门诊、抗凝药学门诊[2]。

1.5开展样本库、数据库建设及个体化用药临床研究

科学、规范管理的样本库和数据库是本平台建设与实践的重要组成。本系统在完成血药浓度检测后,按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室的编号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ID号、诊断、检测药物、与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以及患者血液样本的基本信息,如全血/血清/血浆及何种抗凝剂、体积,按样本号和检测药物的类别分类纳入样本电子数据库,血液样本按电子数据库的编号纳入样本库,储存于-80℃冰箱。

2应用成效

2.1药师对临床决策的干预率

推进了11个品种(14个项目)的血药浓度检测,辅助26种药物的相关药动学/药效动力学(简称药效学)(PD/PD)基因检测。本项目基于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用药平台,对辅助临床的用药决策及个体化用药已取得明显成效。药师基于个体化用药平台对每个异常值患者进行了药学追踪,追踪指标包括用药时间、频次、剂量、合并用药、抽血时间点。具体如下:1)对抽血不规范或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异常值进行药学干预,告知临床,规范后再次检测;2)记录患者生理、遗传、病理或不明原因造成的血药浓度异常值,并辅助相关PK/PD基因检测,部分通过公式计算万古霉素、华法林血药浓度,给予临床个体化用药报告,辅助医师调整用药方案。基于本系统给予临床的个体化用药建议,药师对临床决策的干预率由2019年的60.15%升至98.78%,干预成功率由93.95%升至96.49%。

2.2新技术项目成果辐射六院医联体集团

我院药剂科依托本项目的建设形成了6个具有医院特色的临床药学服务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心内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骨科、呼吸内科,创立了新的精准药学服务模式,构建了基于精准药学的个体化药学服务平台。此外,本团队相关个体化给药科研转化成果丰硕,获得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临床类研究课题;科室或与临床合作发表临床类SCI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血药浓度监测项目涵盖我院及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医院,医联体集团相关部门多次组织药学团队来我院调研、参观、交流,并选送进修。为医联体区域内合理用药、精准药学服务转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药学服务的品种包括华法林、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环孢素(峰/谷浓度)、他克莫司(峰/谷浓度)、甲氨蝶呤(0,12,24,48,60,72h)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峰/谷浓度、美罗培南、替考拉宁、伏立康唑、利奈唑胺等。2019年,我院医联体集团送检样本32例,占总检测数的6.0%;2020年,送检样本15例,占总检测数的2.6%。2.3衍生精准药学体系———精准药学门诊AD专病联合门诊、肿瘤药学门诊、抗凝药学联合门诊吸引了上海市其他医院的药师的多次来院参观、学习。其中,肿瘤药学门诊为上海市第1个药学专病门诊。2.4开展多次临床合作专科共识会和行业交流我院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室开展院内专科合理用药共识会6次;并在2018年至2020年上海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年会作关于个体化用药为主题的经验分享和交流,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

3讨论

个体化范文篇8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效果分析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由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免费向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对于改善城乡居民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1],具有投入少,效益大的特点[2],WTO将健康教育与促进、计划免疫和疾病监测列为21世纪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三大战略措施[3]。为改善在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工作评价中片面关注服务数量,而忽略服务质量及效果评价的现状,自2017年4月始自贡市筹划准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工作。2018年3月,随着省级第二批卫生计生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落户自贡,自贡市将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综合评价作为适宜技术强化,对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完善、推广。为了更好地实施质量评价,以《健康教育服务实施与评价指南》(后称《指南》)中对健康教育服务提出的数量、质量评价体系为依据,编制、修订出了一套9张规范化操作评价量表,对基公健康教育服务的5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化要求,并分层随机抽样选取21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调研性评估。经过3年的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建设,逐渐建立起培训、指导、督导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为评估工作效果,现对自贡市1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核,针对规范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自贡市123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所开展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1.2方法。1.2.1调查评估对象的选择。在基线调查中,在自贡市7个区县通过随机抽样,在每个区县各抽取3个对象,自贡市共抽取21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评估。在终期调查中,对自贡市123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效果评估。1.2.2评估工具的应用。基于对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的5种具体服务形式(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举办健康咨询活动,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要求,采用根据《指南》中的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结合自贡市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后经修改、编制的一套9张规范化操作评价量表,并对各项工作从计划、实施,到收集、存档资料各流程以表格的形式制定了16张标准化操作工作表格。不但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操作流程,也起了任务提示、项目清单的作用。规范化操作评价量表对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的各项服务内容进行了细化分解,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详细的要求。不止局限于健康教育服务数量的考核,更注重服务质量的体现,采用现场调查快速评分的方法,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的质量开展评价。1.2.3评估内容。运用规范化操作评价量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经细化后的9个项目进行评估。①健康教育服务保障项目总分20分;②健康教育服务数量项目总分50分;③健康教育宣传专栏项目总分5分;④健康知识讲座服务质量项目总分5分;⑤公众健康咨询活动质量项目总分5分;⑥平面材料使用效果项目总分6分;⑦音像材料使用效果项目总分4分;⑧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质量项目总分2.5分;⑨上门访视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质量项目总分2.5分。1.2.4评估方法。2017年在自贡市7个区县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在每个区县各抽取3个对象,自贡市共抽取21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评估,2019年对自贡市所有123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终期效果评估。统一使用编制的一套9张规范化操作评价量表,通过基线和终期调查得分,进行数据对比、解释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1.2.5质量控制。调查统一使用基于《指南》中阐述的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结合自贡市健康教育工作实际,经修改、编制的《自贡市健康教育服务综合评价表》。在自贡市五区两县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总计21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使用规范化量表进行调研性评估,并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和评估结果,对量表进行修正、完善。广泛、深入开展培训,严格统一评分标准,建立市、区县、乡镇(社区)三级培训机制,市级对区县级进行综合评价表的使用规范培训,对乡镇级进行规范化建设操作表使用规范培训,并定期对基层采用“回头看”模式进行督导与指导,要求各机构对问题及时纠正并形成整改报告,下次督导着重对该问题进行复查。1.2.6统计分析。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定量数据的描述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保留1位小数,统计分析使用U检验,定性数据的描述分析采用构成比表示,统计分析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体情况。基线调查中,在自贡市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了21个单位进行调查评估,总得分为(68.4±9.40),中位数为72.2,最大值为76.2,最小值为34.4,极差为41.8。各机构得分均偏低。终期调查中,在自贡市1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效果评估,总得分平均数为(87.2±6.78),中位数为89.1,最大值97.0,最小值59.9,极差为37.1,各评价项目得分均有较大提高。在9项评估项目中,除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质量得分外,其余项目基线与终期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健康知识讲座服务质量分数增比最大(95.0%),其次为平面材料使用效果(63.4%)和健康教育宣传专栏(59.3%)(表1)。各评价项目的测量尺度不一样,故用变异系数(CV)比较各变量数值的离散程度。在基线调查中,各机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得分(42.6%)和健康知识讲座服务质量的变异系数(40.9%)较大;在终期调查中,各机构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质量(59.5%)、上门访视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的变异系数(41.8%)较大。除上述两个评价项目外,其余各评价项目的变异系数均有所缩小,尤以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得分(20.7%)和健康知识讲座服务质量的变异系数(20.8%)较基线大幅缩小(表2)。2.2分项及二级评价项目情况。2.2.1健康知识讲座服务质量评价项目。在基线调查中,无机构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前进行需求评估,有讲座师资团队的机构只有1个(4.8%)。在终期调查中,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前进行需求评估的机构有77个(62.6%);有讲座师资团队的机构有96个(78.0%)(表3)。2.2.2健康教育服务保障评价项目。除健康教育基本设施得分外,其余项目基线与终期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期分数较基线得分均有增长。其中,健康教育人员受培学时得分增比最大(236.4%),其次为健康教育经费占基公经费比例得分(83.3%)、健康教育服务督导、考核及奖惩机制得分(56.5%)(表4)。2.2.3健康教育宣传专栏质量评价项目。根据宣传栏质量评分表的8个二级评价项目,以健康教育专业理论为支撑、实际工作开展经验作依据,将其划分为3大类评价指标,分别为宣传专栏的规范性、可读性与科学实用性。终期调查中指标均较基线调查高,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2.4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现况。自贡市1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39个(27.1%);乡镇卫生院有105(72.9%)。将各分项得分及总得分以60%、80%为分割点,分为低、中、高3个分数段,在公众健康咨询服务质量评价项目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高分段机构(84.6%),低分段(10.3%);乡镇卫生院高分段机构(70.5%),低分段(4.8%),两者的分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面材料使用效果评价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高分段机构(82.1%),低分段(15.4%);乡镇卫生院高分段机构(62.9%),低分段(21.9%),两者的分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材料使用效果评价项目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高分段机构(92.36%),低分段(2.6%);乡镇卫生院高分段机构(68.6%),低分段(8.6%),两者的分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质量评价项目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高分段机构(33.3%),低分段(33.3%);乡镇卫生院高分段机构(17.1%),低分段(66.7%),两者的分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门访视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质量评价项目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高分段机构(46.2%),低分段(7.7%);乡镇卫生院高分段机构(24.8%),低分段(33.3%),两者的分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6)。

3讨论

个体化范文篇9

【关键词】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负压引流个体化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2%~11%。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壁切口疝术后发生切口积液、积血、感染等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9年5月诊治腹壁切口疝31例,对其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术后行个体化负压引流及适度加压处理,以避免切口积液、积血及感染现象的发生,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35~74岁,平均60岁。本组大切口疝8例,巨大切口疝2例,疝环最大距离均在5cm以上,其中1例达10cm。31例中无复发性切口疝。

1.2材料

采用美国“美外”,意大利“善释”及国产“华立普”提供的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

1.3手术方法

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2001年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制定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1]的建议,常规手术修补,术中适度分离缺损区域,妥善放置并固定补片,低功率电刀严密止血,皮下常规放置负压闭式引流管1-2根,并保证闭式负压引流的通畅和无菌。术后于切口上方加与分离区域形状、大小相当的小枕(内装小米,厚度以完全覆盖分离区域,放置后略高于周边皮肤为佳),并以多头腹带加压包扎固定。严密观察引流情况,直至引流液少于5ml/d时,方可拔除引流管,没有具体时间表,完全依病人情况,个体化决定。术后同时予以2代头孢以上或奎诺酮类抗生素3-7天,并注意体温变化及经常查看伤口,保证引流管路的密闭与通畅。各病例均无切口积液、积血及感染等现象发生。

1.4结果

1.4.1术后引流管放置无需规定放置时间,完全依据引流量决定。在放置期间,只要注意引流管的观察护理,保持引流管的密闭和通畅,完全可以避免因引流管而引起的感染的发生。1.4.2术后予以适度加压,特别是用与分离区域大小相当的小枕加压切口,对于增强引流效果有确切的作用。

1.4.3术中尽可能避免使用电刀,如必须使用,也尽可能选择最低有效功率,以减少对周边组织的损伤。

1.4.4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基础护理同样重要。

2讨论

2.1关于手术术中分离区域要适当,能够常规妥善放置补片即可,不宜过大或过小游离疝周组织。术中减少电刀的使用,止血时,应先以纱垫压迫止血,若压迫止血无效,使用电刀时也尽量使用低功率(40W以下),且应选用点凝,以防止电刀功率扩散而导致周边组织损伤,发生术后皮下脂肪液化等情况,影响手术效果。本组在手术过程中全部遵循上述原则,为术后的良好恢复奠定了基础。

2.2关于引流术后要常规放置负压引流,并注意保持引流管道的通畅、无菌和密闭。一般认为,视引流量决定拔管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1]。但笔者认为,术后应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做到个体化引流,即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依引流物的多少决定,而不能仅以放置时间来决定。一定要等到引流液少于5ml/d后,方可拔出,期间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工作,防止感染、脱落、漏气、堵塞等情况的发生,并注意勤于检查伤口。本组病例中,最长1例引流时间长达12天,其原因系该患者脂肪层厚达7cm左右,且腹壁缺损严重,约7×7cm,最短1例于术后第2天拔除。

2.3关于加压术后于切口上方置与分离区域大小相当的小枕,对于术后恢复同样重要。适度加压包扎可以避免因分离过大导致的死腔,以及因负压管吸引范围有限而造成的死腔,从而弥补单纯负压引流的不足。我院曾有1例因未加小枕而致的分离区远离引流管部位积液,经反复穿刺抽吸、抗炎等处理后方痊愈。加压要适度,过分加压会导致加压区域的组织坏死,反而造成切口难以愈合的情况。而加压不足则无法起到其应有的效果,同样可能造成术后切口的积液。

2.4关于术后其它处理术后抗生素的使用及基础护理同样重要。术后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确保氧供,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加强拍背护理,防止肺部感染。术后还要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增加腹肌的收缩,通过肌肉的挤压作用排出创面内的积液;另一方面,起床活动后,切口内的渗出液易向低处聚集,从而有利于引流;第三,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一旦肠道功能恢复,要早期进食,增加饮食营养,以利创面愈合。

个体化范文篇10

【关键词】多学科协作诊疗;病理医师;精准诊断;继续教育;个体化治疗;分子病理

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是指以病种为单位,由两个以上专科医学专家共同讨论,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治方案的诊疗模式[1]。这种综合诊疗模式,有助于突破单一学科局限、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促进疾病的规范化及个体化诊疗[1]。MDT模式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广泛推广,在英国更是以白皮书立法的方式强制推行,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1-2]。MDT的专家团队常常由相关内外科、医学影像科及病理科等科室专家组成。其中,病理科医师综合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病理特征得出的精准诊断是MDT治疗决策制定的关键之一[1]。同时,MDT综合讨论又促进了病理医师诊断的规范性和知识更新。本文将结合国内外进展及我院MDT开展实践,探讨MDT模式下病理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促进病理学科及相关临床学科交叉发展,最终促进我国个体化医疗水平的提高。

1病理医师在MDT中的作用

随着疾病特别是肿瘤研究的深入,新的检测技术、治疗靶点和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决定了疾病特别是肿瘤精准诊治的复杂化和精细化。病理医师作为MDT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承担着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具有充分信息的综合病理诊断报告职责。病理诊断报告内容包括详细的组织学诊断、危险度分级和分子遗传学特点等,为MDT的临床综合诊断、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靶向治疗、疗效及病程监控等提供病理依据。因此,在MDT模式下,促进病理医师的专科、交叉学科培训等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利用MDT进行病理医师的继续教育

2.1利用MDT促进病理医师取材的规范化。随着MDT在医学实践中的推行,多个学组相继对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肠道间质瘤等多类肿瘤了临床病理诊疗共识[3-6]。由于各组织器官的解剖学各具特征,各组织器官肿瘤的规范化病理取材是获得精准诊断的基础,也是加强病理医师继续教育中的首要环节。例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MDT,认识到原发性肝癌的外周区域为肿瘤异质性、微血管侵犯及卫星灶形成的高风险区[3]。因此,采用肝癌组织标本的“7点”基线取材方法,对病理医师的取材进行统一规范,强调肝癌及癌旁组织交界处的取材,对评估肝癌的预后,预测其复发转移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3]。在我院的MDT及病理医师继续教育实践中,通过多次的病例联合讨论,强调肝癌规范化取材的重要性,由高年资病理医师负责,定期对病理住院医师、进修及规培医师进行肝癌组织标本的规范化取材方法讲座、实际操作演示及指导,提高了我院病理医师肝癌取材的规范化。在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标本进行取材时,由于残余乳腺癌病灶和腋窝淋巴结的大体表现可能不明确,在MDT开展之前,由于临床与病理医师沟通不充分,病理医师对癌灶和淋巴结的取材常不充分。现在通过多次MDT讨论后,我院临床医师已能常规为病理医师提供新辅助化疗前癌灶的位置、大小、化疗情况及腋窝淋巴结情况等临床信息。同时病理医师根据MDT的反馈、临床需求和临床医师提供的信息,可以完成对癌灶和淋巴结充分的、规范化的取材。2.2利用MDT促进病理医师诊断的全面性。规范、全面的病理组织学报告是临床精准诊断的关键。肿瘤病理学报告一般由大体标本描述、显微镜下肿瘤病理性质描述及病理诊断等组成。规范、全面的病理组织学报告既要有肿瘤一般性质的诊断,也需要突出专科病理特征的诊断。由于基层病理学科建设较为落后,目前,基层病理医师仍不能较好的为临床提供规范、全面的病理报告。在实践中,我院通过MDT讨论,根据各学组提出的诊断共识意见,按肿瘤类别对病理住院医师、进修及规培医师进行亚专科病理诊断培训教育。对各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共性进行规范,如规范报道肿瘤大小、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或范围,淋巴管/血管浸润、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同时,对各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特性进行特别注释,如分别报道结直肠癌的环周切缘、胰腺癌及壶腹部癌的腹膜后切缘、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危险度分级、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和分级分组、基于微血管侵犯数量和分布的肝癌风险分级、基于Miller-Payne分级系统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病理评估等情况[3-5],保证各肿瘤病理诊断的规范性和全面性。2.3利用MDT促进病理医师对新病种或少见病种的认识。由于肿瘤病理的复杂性和肿瘤分类的不断更新,如何能对新病种或少见病种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是病理医师继续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为病理专著学习、带教或局限于病理科科室内的讨论。这些方式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理医师对新病种或少见病种的病理学认识,但由于缺乏临床参与度,缺乏与临床医师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病理医师常存在对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判断等特征印象不深刻,对关键点掌握不牢固、再次镜下阅片也难以诊断等不足之处。而利用MDT讨论,将临床、影像及病理等科室专家聚集一堂,以新病种或少见病种为中心,对其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进行逐一剖析,对涉及的疑难点、重点进行系统的讨论和即时的解答,有助于弥补传统病理教学方式的不足,以临床-影像-病理结合的综合诊断思路去理解、掌握、总结和分析新病种或少见病种诊断特征,促进病理医师拓展视野,开阔思维,避免漏诊和误诊。2.4利用MDT提高病理医师的分子病理水平。现代肿瘤学研究发现,由于肿瘤自身的分子遗传性特性不同,即使同样组织学类型或同样临床分期的肿瘤患者的预后、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7]。因此,在传统肿瘤形态学诊断的基础上,联合分子基因检测进行分子病理诊断,是现代肿瘤精准治疗的重要依据[8]。在MDT的讨论中,通过临床医师对靶向治疗中明确各种治疗靶点、监测治疗效果的需求和反馈,也推动了病理医师从单纯形态学诊断向联合分子病理的精准诊断的转化,促进病理医师不断钻研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和诊断方法[9]。在我院的MDT实践中,病理科积极配合临床需求,不断学习、开展新的分子基因检测技术,如乳腺癌及胃癌患者HER2基因扩增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ALK和ROS1基因突变检测等[10-12]。在开展过程中,我科不断完善分子病理实验的标准化检测操作程序,参加并通过了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医学实验室内审员培训以及基因扩增实验室上岗培训等多种技能继续教育,规范并促进了我科医师分子病理检测和诊断报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