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研究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19:50:49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篇1

一、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后的重建、恢复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头等大事,作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有关发展问题的新理论纷纷涌现。五十多年过去了,发展理论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理论”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渐进深化过程。“经济增长理论”将发展与增长视为同一概念,是两个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名词。它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发展目标,忽视了社会其它领域的发展,其结果造成了资源耗竭、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使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无发展的增长”现象,也使这种传统发展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发展战略和实践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6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的内涵较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而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进入到90年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又有新的发展,在强调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把人类自我的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因为人的发展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比,它应占优先地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自身的发展;二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突出了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即将进入21世纪的人类面临的头等大事。西方未来学家预言:全球生态危机标志着旧的工业生产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今后人类的生存发展已经不能再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而必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的智力资源,这将导致人类社会将进入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发展理论的影响。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在“增长理论”的影响下,走的是规模增长的道路,把档案事业的发展单纯理解为档案馆室数量的增多、馆藏档案数量的增加、档案工作者队伍的扩大,并且往往以上述数量指标作为发展的目标加以追求。在这种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档案事业的发展出现了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自身规模轻社会效益的倾向。其结果是割断或削弱了档案事业与社会的联系,使档案事业的发展陷入盲目的、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无法与社会建立起协调发展的关系。而社会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进入到80年代后,在“协调发展理论”的影响下,我国档案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档案事业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这种新的发展观追求的不再是档案事业的自身规模,而是档案事业社会功能的发展,把档案事业的社会效益的提高作为发展的目标。因为,档案事业社会功能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档案事业本身的规模,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档案事业与社会需求的协调能力。只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规模及其方向,并着力于提高档案馆室的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档案事业的社会功能才能相应地发展,最终使档案事业与社会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在强调档案事业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把人的发展摆到档案事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一方面要明确档案事业在人类自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明确人自身的发展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可持续性档案事业规模的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在一个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十分有限的社会里,档案事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档案事业的发展则意味着其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而并非意味着资源消耗的增加,因而是可以持续的。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政策目标,应根据可持续性的要求调整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在社会可提供的条件内确定档案事业的规模。

2协调性档案事业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必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性。一方面档案事业发展的外部动力是由它所依存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它又以自身的发展作用于社会,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把档案事业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使档案事业与社会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从而使档案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这种协调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结构相适应;二是功能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三是时段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3公平性公平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本代人间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满足的是全体人民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而不是一部分人的需求,因此,要把发展用户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头等大事优先予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重视当代人的档案信息的需要,也重视后代人对档案信息的需要。因此,档案事业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当前,更要关注未来,以实现对世世代代需要的满足来规划其发展的蓝图。

4人文性与传统发展理论不同,可持续发展不是以发展的“客体”为目标,而是以发展的“主体”为内核。所谓发展的“客体”即发展对象,“主体”指发展中的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的不是档案事业本身的发展,而是人的发展包括档案工作者和用户。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二是人的素质提高;三是人的潜力的发展。因此,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一是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二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

二、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1确认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生长点与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旧发展观不同,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因此,它的发展必然具有新的生长点。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生长点首先在于用户。用户及其需求是档案事业存在的基础、发展的依据。因为档案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信息服务,简言之,就是为用户服务。由于我国的档案事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社会的档案意识比较淡薄,况且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人的基本需要还侧重于物质方面,广泛的、普遍的、持久的、稳定的信息需求尚处于萌发、培育之中。所以,档案用户不仅数量较少、类型也较单一,需求更显狭窄、浅薄。

80年代我国执行了“开放档案”的新政策,然而档案部门并没有出现“车水马龙”的局面。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一支庞大的、稳定的、广泛的用户队伍,档案事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具有可持续性。只有通过改变档案事业的社会形象、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水平并利用档案宣传与辅导,才能使档案工作真正体现大众化、平民化,才能使利用档案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长期行为。

档案事业发展的另一个新生长点是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实,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要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知识和劳动者素质,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轨道上来。同样道理,在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们必须重视档案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这里不仅有数量的概念,更有质量的概念,把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国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并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的档案政策及对档案事业的投入以及档案管理设备现代化的程度等因素,还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工作者队伍。只要有了人才作保证,档案事业的发展就有持续的后劲和张力。

充分体现档案资源的价值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新生长点。社会经济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它们的发展都是依靠对资源的耗费,依靠加大劳动力的资金的投入,走的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它是依靠知识、依靠挖掘利用劳动者的智慧,走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信息作为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推动着经济与社会和谐、协调、稳步、持久地发展。计算机的普及、软件的发展、网络的产生、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信息产业的崛起……,这一切都标志着知识经济正在逐步占据传统的工业经济的阵地,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档案是知识的重要存在形式,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档案事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必然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密切关系。知识经济的提出为深层次认识档案事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思维工具,更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思路。充分体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扩展档案事业的社会功能,这不仅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作出应有的贡献,也为自身的发展找到新的生长点。

2确立“科教兴档”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回顾即将逝去的20世纪,人们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劳动力推向一个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阶段,国民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技文化素质在经济发展、世界竞争中越来越居重要地位。不论是发达国家近百年经济发展的历史,还是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事实都说明了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的根本作用。今天,科教不仅能兴农、能兴工、而且能兴国、能兴国家的各项事业,这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科教兴国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科教兴国的基础是兴教,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只有兴教,才能兴国。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的出现,归根结底都是从教育基础的薄弱和缺乏时代应变能力开始的。例如,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危机问题、人口膨胀问题等等。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全面拟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战略,加速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要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样需确立“科教兴档”的战略方针。为此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重视对科教的投入,切实解决档案科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档案学研究和档案教育在现有基础上有长足的发展;二是要化大力气提高档案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加强科学管理与使用,增强在职培训的力度和水平,改善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高这支队伍的总体水平,以适应档案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确定改革的思路发展与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要发展就必须改革,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稳定、持续、协调的发展扫清障碍、挣脱羁绊,才能为人的潜力发挥提供最广阔的舞台。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改革的成功将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档案事业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整个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与社会建立起共存、互助和协调的关系,因此,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或者说改革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改革是多方面的、多方位的,例如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方式的改革、工作方法的改革、观念的更新等等。其中,改变观念是所有改革措施中的基础,因为它能消除人们思想的束缚,引导人们走出认识的误区和盲区,为其它改革扫除障碍。对于政治色彩较为浓重的档案事业来说,其改革的成败更在于陈旧的与现实不相适应的观念能否得到更新,即能否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转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其中效益观念、服务观念、法制观念、公关观念、大档案事业观念等是亟待确立的。

总之,只要以改革为动力,按照科教兴档的战略部署,抓住档案事业发展的三个新生长点,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肖枫:发展学与可持续发展,《光明日报》1各国档案工作者都深知档案教育是档案部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许多国家都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由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各国在档案教育的开展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拟就中美两国档案教育工作的异同点进行探讨,希望对我国档案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美国档案教育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国档案教育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所裨益。

一、档案高等教育

新中国诞生后,档案工作和档案机构的急速扩展亟需大批档案专业人才。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原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曾先后举办了档案管理专修班和训练班,均因缺乏适用教材而停办。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办档案专业教育。至1984年底,全国已有24所普通高校、14所业余大学开设了档案专业。各高校在开设档案专业的同时,相应编写了大量的教材和讲义,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档案专业教师。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出了首批档案学专业硕士。

美国的档案高等教育一直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没有档案专业本科教育。教师授课没有标准的教材,通常都是自编讲义,档案教师少之又少,全美加起来不足十位。迄今为止,共有23个州的38所大学设有档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于1994年通过了《档案学硕士学位课程指南》。该指南将学习课程分为三类,即档案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辅知识。教师授课的原则是偏重于具体原理和实际操作的讲授,授课形式灵活多样。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档案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教育体系、还是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主要异同点在于:(一)在学科设置和师资力量方面,我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档案高等教育体制,拥有丰富的档案专业教材和齐全的师资力量。而美国只有研究生教育,没有档案本科生教育,缺乏专门的档案学标准教材和专职教师。(二)在授课内容和形式方面,我国的档案专业授课形式略为死板,教师非常注重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是很强。而美国则注重于专业技能、相关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师经常带学生去各类档案馆参观实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表演,这种形式类似于MBA的案例教学,其教学效果相当不错。对照美国高等教育而言,我国档案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些不足:①教材内容滞后,跟不上档案工作发展的最新形势和国内外档案学研究的最新成果;②学生动手能力弱,知识结构单一,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强调实践技能和个人能力的发展;关注现实、保持与实际部门的联系应该是我国档案高等教育今后发展所应侧重的内容。

二、继续教育

1992年,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了“档案干部继续教育电视讲座”,并出版了相应的电大教材。1997年制定了《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提出了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形式和要求。随后,又颁布了《全国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九五”培训要点》,该要点列举了18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有:电子文件的产生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档案术语的标准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新型载体材料的保护技术、方法;当代档案馆的性质、功能;档案馆网布局及档案流向问题;走向21世纪的档案开放与利用;档案鉴定理论与企业档案的管理;信息共享档案目录中心的建设;文件中心和联合档案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检索体系等若干问题。

美国的继续教育是指某些大型档案馆对本馆新聘任的档案业务人员进行的一种大学后教育。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建立了为期2年的在职培训制度。该制度要求新聘人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通晓美国历史,且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由于竞争激烈,应聘者一般都具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培训内容分为课堂教学、岗位轮训、论文写作及考评四个大方面。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有档案原则与技术、国家档案与文件局及其各部门的职能和任务、行政组织和管理程序以及人事、财务制度等、档案保护技术理论与实践、联邦文件管理和新技术的应用。这种培训方式,自始至终对学员要求非常严格,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美两国的继续教育对推动两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两国继续教育都是由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代社会。不同点在于:(一)对教育对象要求不一。在中国,所有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不论其学历高低与否,均可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而在美国,只有拥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二)在教育内容方面,中国比较注重对档案学基础理论及核心课题的研究。而美国则注重于对新技术的学习及对档案部门行政职能及人事、财务管理等知识的提前介入。岗位轮训是美国继续教育工作中最独到、最吸引人之处。学员在2至3个月的轮训期间,被交叉派往10至12个部门进行实习,熟悉馆藏、广泛直观的了解档案局(馆)的各项业务。各部门负责人可借此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弱点,方便日后的聘用工作。无论是受训者还是培训者,都对这种作法感到非常满意。笔者认为,中国可以参考借鉴美国的这种轮训方式。当然,良好的投资是这项培训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岗位培训

1985年6月,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在成都召开了“全国档案学教育改革座谈会。”会议提出中国档案教育必须由倚重职前教育向在职教育转变。自此,档案在职教育迅速发展,类型不断丰富。各地陆续建立了档案干部培训机构或基地,受训者不计其数。1990年7月,在辽宁鞍山召开的“全国档案教育工作座谈会”特别强调了要将岗位培训作为迅速提高在职档案干部队伍专业素质的有效方案。随后,国家档案局又在《关于开展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一文中明确要求,在1995年年底之前必须对所有在职人员轮训一遍,并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上岗任职的资格证明。此后,该项工作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

美国岗位培训对象可分为三类:即从业前接受过和未接受过档案教育的档案专业人员和对档案专业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一直是为美国档案界提供最为全面系统的岗位培训的重要力量。该协会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以及夏季年会期间,大约要举办25-30个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有16类,即收集和征集、鉴定、档案教育、著录与编目、电子文件、职业道德、信息科学、管理、社会宣传(包括档案馆及档案人员的管理)、口述史、保护、利用服务、特殊载体、专门馆藏、概论(档案原则与实践介绍)等。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的现代档案学院也是提供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一个主要机构,每年夏、冬季都要举办一期培训班。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的岗位培训为两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异同点在于:(一)培训目的不同。中国的岗位培训是一种上岗资格证明,而美国的岗位培训则是档案专业人员和档案业余爱好者获取和加强专业知识的一条主要途径。(二)培训内容不一。中国的岗位培训课程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档案五门基础课,即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编纂学、科技档案学、档案保护学,课程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滞后。美国的岗位培训课程比较侧重于对档案工作具体业务环节的讲授。尤为突出的一点是,非常注重对“口述史”的讲授,这一差异缘于中美两国档案工作者对“口述史”的理解程度。美国档案工作者比较注重对“口述史”的研究和探讨,中国档案工作者还没有普遍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美国史密森研究院档案馆前任馆长威廉·W·莫斯先生所著的两本口述史专著——OralHistoryProgram(口述史计划手册)和Archives,OralHistoryandOralTradition(档案、口述史与口头传说)在国际档案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笔者认为,把这项工作当作填补历史空白、完善馆藏结构的一种有效措施,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资料:

1窦晓光:《论我国档案继续教育的几个问题》,《档案》1998年第1期。

2张照余:《走向辉煌——档案教育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档案》1999年第7期。

3李音:《美国的档案教育与培训》,《中国档案》1999年第8期。

4吴建华:《关于档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设想》,《档案学通讯》1996年第2期。

5姚乐野:《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特点》,《档案学通讯》1996年第2期。

2周毅:跨世纪的国略: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家》1997年第2期、第3期。

3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24~31页,第38~43页。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篇2

关键词:研究生 文化反哺 师生关系 制约 对策

“文化反哺”是指“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其实质是青少年文化对化的积极主动影响。”[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较父辈先行一步接受社会新文化的趋势越来明显,“文化反哺”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高校日益凸显出来。文化反哺对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文化反哺依然存在制约。本文就研究生文化反哺的制约因素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文化反哺”在研究生教育与管理中的作用

“文化反哺”在研究生教育与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二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通过这两方面作用的发挥,文化反哺构建起研究生与教师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研究生教育及其管理效能的提高。

1.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一方面,信息时代,网络成为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网络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征使年轻一代先于教师掌握新知识成为可能,教师与研究生沟通交流能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另一方面,年轻一代虽然思维活跃,对某些问题能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见解,“文化反哺”能更新教师的观念,使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

2.促进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励”是教育取得成效的一种重要手段,激励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认可”。教师合理的接受学生的观点和见解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研究表明,无论是小学生和大学生都乐于接受虚心采纳自己的建议和勇于接受学生批评的教师。“文化反哺”的顺利进行就是教师对学生“认可”的表现,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

二、研究生“文化反哺”的制约

高校“文化反哺”受到师生权威结构、教师的文化自主选择性的制约,同时,学校感戴教育的缺失也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1.传统师生权威结构

“任何社会群体,为了完成一定的社会目标,各个成员都会结成一定的关系结构,潜在或外显的规定谁为主,谁为次,谁管什么[2]。”高校在处理内外事务等方面自然形成一种权威关系结构,虽然研究生在高校中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但“尊重权威”的传统师生权威结构观念在师生中依然根深蒂固,年轻一代对教师观点的挑战依然有所顾忌,甚至“沉默是金”。此外,研究生导师多为某方面的专家,研究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较导师都远远不及,这也导致了研究生对教师权威挑战信心的缺失,间接使这一传统的师生权威结构得到巩固。

2.教师的文化自主选择性

社会文化同民族文化、阶级阶层文化一样都是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含着优秀的文化,也包含着落后的文化,人们不可避免的受到这两种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深切地影响着社会个体对做人做事的理解,对社会和未来的看法,精神和信仰的追求。同时,在种种复杂的文化面前,人们又具有选择权。因为各自成员的觉悟程度不同,因而受到的影响不同,自觉的选择也不同。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教学作风和信仰追求等的差异对学生的态度也会因此不同,当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偏离教育和社会轨道时就会给文化反哺造成阻碍。

3.感戴教育的缺失

晚辈对长辈从传统社会的物质生活“反哺”到现代社会的精神生活“反哺”,是尊老敬老传统的延伸,是新孝文化的升华。[3]P275然而,感戴教育的缺失致使青少年对父辈教育“反哺”意识的淡薄。再加之教师的“权威性”,更让不少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感。事实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指出教师的错误是学生的权力,更是研究生应尽的道德义务,“反哺”是感恩的体现,更是“尊师”的体现。

二、研究生“文化反哺”制约因素的消解策略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角色观念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先导”,现代教师的责任是双重的,教育他人是责任,接受他人教育亦是责任,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自觉接受学生的教育。夸美纽斯曾说:“倘若心灵的灯没有点燃,只是身外绕着奇异的思想火炬,结果便如一个关在黑暗的土牢里的人,身边点着火光一样;光线确可以透进缝隙,但是全部的光亮并不能够进去。所以,辛尼加说‘一切艺术的种子都已种在我们身上,上帝把智力从黑暗中引出来’”。因此,“文化反哺”取得实效,的前提是长辈能放下“知识权威”和“长者为尊”的架子,虚心向晚辈学习,“从教育者向终身学习者的转变;从警察、裁判到沟通、协商者角色的转变”[4]。我国古代著名散文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的精辟论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加强青少年感戴教育

在富足物质条件下和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大多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和父母单方面的付出使他们习以为常,个体在舒适的享受中变得情感漠然,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淡薄,对父辈“反哺”教育意识缺失是高校“文化反哺”的重要制约因素,学校和社会应加强青少年的感戴教育,以感恩意识激发和形成青少年主动实施“文化反哺”的内部心理机制,树立青少年“文化反哺”的责任意识。“独木不成林”,研究生在此关系中是施教的“主动者”,教师是接受影响的“受动者”,只有形成研究生较高的“反哺”积极性,反哺教育才能成为可能。

3.加强高校民主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是通过高校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来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高校文化对师生在在精神信仰、个人品行、社会公德、人性美德的追求上做出方向的引领,以表达高校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的文明素养做出评价,以表明高校对文明礼仪的敬畏;对教育理念做出评估,以防知识育人的短视浮躁;对社会精神取向做出圈点,以丰富师生的人性美德。教师民主的工作作风是研究生对教师“文化反哺”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而高校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则是这一保障形成的重要条件,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归根结底是“文化育人”,重在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从国内已有研究来看,对“文化反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反哺”的内涵;“文化反哺”的内容与表现;“文化反哺”的成因分析;“文化反哺”的价值与意义;“文化反哺”与学校教育;“文化反哺”与家庭教育;“文化反哺”的引导等方面[5],对文化反哺制约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研究生对教师“文化反哺”为例就此进行了研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为研究生与教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开辟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1][5]龚界文,胡静.“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现象研究述要[J].青年探索,2004(5)

[2]顾晓明.家庭中的社会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91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篇3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有学者提出建立全息大德育模式。从客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教育本身和主体的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道德环境,全方位地构建大德育网络。由于道德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作为社会巨系统一部分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各组成部分彼此关联。有学者借鉴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研究、阐释了社会至善与个体从善的关系,认为社会至善是个体从善的前提,互为条件。有学者提出建立一种规范教育模式,认为当前最大的失调是规范的失调,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还有学者主张建立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以及强调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等。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篇4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教育;工商管理;创新模式;体系建设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的新经济形态的出现,社会经济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趋势,迎接新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美国兴起了企业家精神教育,这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努力尝试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产物,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国内工商管理类本科生规模(指毕业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和招生规模)在近些年一直处于迅速增长的态势,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总体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对毕业生及其家长、高等学校和政府都产生了较大的压力,是影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模式给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研究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工商管理创新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利于提高国内工商管理教育质量,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2美国企业家精神教育评介

美国的企业家精神教育(或称创业教育)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47-1970年;起步阶段,1970-1990年;发展阶段,1990-2000年;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经济的大部分财富,在这种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硅谷的发展和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一些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将企业家精神教育定义为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他人所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感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企业家精神教育突出管理教育的创新与整合特征,强调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整合课程设置模式,强调环境互动和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期望学员从基于现实模拟的教学方法中逐步锻炼其企业家能力。

企业家精神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为核心,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基础,是培养和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企业家精神教育也是在世界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劳动者面临就业、再就业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提倡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企业家精神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特征,在于通过这种教育过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为准备将来进行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3国内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和人才培养质量观上存在误区。大部分重点高校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以学科和科研为导向,而且一部分高素质本科毕业生继续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而很多一般性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存在较大的素质缺陷,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这样一来,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国内高校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一方面不能提供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即高素质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很多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甚至无法就业,即一般性人才供给相对过剩。此外,还有一部分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有创业的打算,但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基本素养,不得不放弃或以失败告终。

国内现行的工商管理教育体制主要还是基于职能构建,难以突出各学科知识的融合,难以培养富于创新的新型人力资本,甚至是对个体创新精神的扼杀。国内现行的工商管理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缺陷是实践教育的缺失,学生普遍只是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而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互动,这样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价值的认识,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国内高等教育界甚至出现了关于是否应该取消普通全日制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争论,这说明国内现行工商管理教育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取消普通全日制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在现实上是不可行的,国内工商管理教育要走出困境,必由之路是进行改革和创新。

4嵌入企业家精神教育,构建工商管理创新教育模式

企业家精神教育体系在通过系统性的课程体系、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富于创新的人力资本的同时,能大力促进现行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创新性变革,使中国管理教育的整体水平大幅提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企业家精神教育跨学科整合资源的课程设置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科间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推动管理教育的整体发展;②企业家精神教育所强调的紧密型产学研互动能带动现行管理教育向实践靠拢,并有利于从中发掘理论研究的实践立足点;③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精神,推行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过程必然是将创新因素渗透进现行管理教育体制运行的过程中,改进现行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方法。

因此,可以尝试将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精髓嵌入现行的工商管理教育体系中,构建工商管理创新教育模式。下面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工商管理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4.1把握企业家精神教育目标,创新教育理念

企业家精神教育既要在机会识别、整合资源、创建企业方面给学员以理念和决策逻辑方面的指导,同时要在新创建企业管理方面提供学员必要的技能知识,如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资本运作、营销和现金流分析等。企业家精神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增加学生对新创事业创始与管理过程的认知与了解。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企业家精神(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精神的培养包括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心理品质培养两个方面。

工商管理教育只有在真正把握企业家精神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才能形成正确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与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根本目标的实现。在工商管理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策略、实践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与教学业绩考核以及教学主体的选择应该以企业家精神教育目标指引的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南,进行全面的适应性改革和系统性创新,突出对学生的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2参照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模式,优化课程体系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学员在识别和把握机会、承担风险、迅速整合资源等方面的隐性知识,并且外化为培训学员与新创企业管理、公司型创业相关的一系列技能,这决定了企业家精神教育在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侧重点及课程体系三个方面的特征。从课程设置模式看,企业家精神教育更加突出管理教育的创新性与整合性特征,强调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整合课程设置模式,强调环境互动和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图1是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圆形课程模式。

根据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特点,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课外活动过程中全面融合创业教育元素,嵌入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精髓,努力开发有效的载体,使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引导大学生挖掘心理潜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心理特质,以适应开放、竞争的国际大市场的需要:敢想、敢做、敢闯、敢冒险,不墨守成规,大胆展示自我、凸现自我、发展自我,胜不骄、败不馁。

工商管理教育课程设置要围绕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培养来进行,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不是孤立的课程,而要同现存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设置的相关专业课程发生联系,从而优化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做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企业家精神教育的一体化和相互促进。超级秘书网

4.3引入企业家精神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蕴涵在其教学方法中的资源整合性与创新性,其教学形式以灵活多样的现实模拟为主要形式。与一般管理教育相比,企业家精神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其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组织学员团队设计并推荐商业计划书,进行商业模拟练习;邀请成功创业者向学员讲授现实创业的经验,以加深学员对创业过程的感性认识;组织学员进行个案分析,以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鼓励学员演讲,以锻炼学员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并逐步培养说服他人的谈判技巧;组织学员完成现实中的企业课题,使学员了解企业的运作与经营;定期举行课程研讨会和文献探讨活动,以促进学员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等。

企业家精神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较强的对知识的重组、创新、整合与运用的能力,因此,根据工商管理的学科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环节,比如引导课后自学、课堂开放式启发式讨论、布置大型案例性作业、课堂教学与课外“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相结合等,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活化,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感受有关知识的价值并对其产生兴趣;以“讲一、教二、考三”的做法打破传统教学“讲三、教二、考一”的做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终身学习。同时,应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不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演讲,介绍各种类型创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教学方法创新的执行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一支既有创业理论知识,又有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因此,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让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能够“走出去”,有组织地加强专业教师与一些企业的联系。

5结语

中国目前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这些都给高等教育的改革既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对于高等教育中的工商管理教育领域,必然要融合时代的变化,实施创新型教育模式,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借鉴美国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模式,并结合中国国情,是工商管理教育发展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需要引起多方面的关注和参与,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玉利,杨俊.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篇5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风险管理

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远程教育的重要软资源,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点。被默认为以建设项目的形势开展的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缺缺乏项目管理的思想和应用,直接影响到网络课程建设的管理效益和质量。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要想解决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一开始就做好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网络课程建设的流程图1所示。网络课程建设的流程图1所示。

一、在项目启动阶段

网络课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包括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规划三个部分。现阶段遇到以下一些风险:1.项目整体计划不合理。网络课程建设制定计划分为课程体系设计的计划与网络课程管理平台开发的计划两部分,为了项目顺利实施,必须做好前期调查,如: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等风险应对措施。2.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不是真实的。若没真正反映学习者需求,没充分做好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与学习者年龄阶段、身份、性别等全方位调查,接下来的可行性分析得不到真实数据,此网络课程建设不会得不到大多数学习者的选择,自然而然的变成多余的资源。如:想为某校设计一门网络课程,最基本的要了解该校网络设施状况。

二、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阶段

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阶段可分为两部为包括课程内容在内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对支撑技术即网络课程管理平台(也称教学环境)的开发与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原型设计、脚本编辑、素材准备和网络课件制作。在项目实施阶段,存在以下风险:1.计划不够详尽。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设计。史米斯和里根(2005)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分为分析、发展和评价三个阶段。弱项让教学设计变得完美,在项目启动阶段必须做足需求分析,得到项目实施可行性的充分认可。2.进度安排不合理。由于项目实施阶段中,内容体系与平台技术要兼顾,但不排除在有限的时间内,因课程设计和平台开发没有同时完美收工,使整合部分出现问题。为此,项目经理应全面考虑整个项目过程的安排和管理。3.质量管理不到位。在修改部分,修改内容越少,说明课程体系建设与平台开发过程中质量越好,在一定期限内,网络课程的成品效果就越好。因此,项目经理不仅强调对成品的检验,而且强调对过程的管理。每一步都要严格控制从内容、技术、时间到人员的态度。4.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教师是课程内容编排排版、设计课程脚本和课程整合到网络平台的领导者。有必要对这些教师进行新的技术培训。但同时他们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越多,网络课程的建设就为他们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而对新技术的恐惧也将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防止教师参与网络课程建设,组织结构的管理要人性化、柔性化,协调各参与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网络课程建设的第一阶段和最后阶段包括对结果的接受和总结

在完成前期计划与实施阶段工作后,人们一般不太重视最后的总结,但往往在总结阶段中,在成品验收时可以看到网络课程最终效果的好坏。此外,归纳整理整个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更系统的掌握一个项目团队应该加强建设的是部分,为下一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提供方便。网络课程建设迫切需要一种现代的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改善自身的建设流程,预防风险的发生,提高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合并后高校,多校区,文化融合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有900所大学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合作、联合,组建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1]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多校区高校在其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从近几年其发展和成长的情况来看,高校在享受多校区办学带来的资源优化、学科整合和规模经济等利益的同时,在校区文化建设方面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一、多校区文化融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多校区的文化融合主要是指思想文化(即长期积淀形成的固有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的融合和统一,必然存在多种思想文化的取舍问题。文化融合不是简单地将不同文化拼凑在一起,而是需要不同文化的比较、提炼、吸取、融入,才能使学校整体文化构成一个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结构紧密、协调统一的文化体系。[2]就目前高校合并的情况来看教育管理论文,问题突出表现为:各合并高校重视了合并前期和合并中期工作的完成,而忽视了合并后期的管理工作;注重了表层实物性的合并,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校区文化融合。[3]导致一些高校合并后向心力、凝聚力不足、校区文化松散无序等情况的出现,这些问题反过来影响了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专业等的健康发展,成为许多高校合并后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校史文化的冲突

文化根植于历史。合并型多校区大学由于合并之前各高校一般都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高校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区文化和群体价值观,使得各个高校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风格站。这种相对独立的高校文化源于高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传统,既是历史传统的积淀又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其丰富的内涵所形成的强大力量,使之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巨大惯性,合并后必然存在一定的排他性。[4]

(二)管理理念方面的冲突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共同认可的一些信念、原则、价值评价标准、思维方式,连同学校的管理制度等,构成了所谓的“管理文化”。通过他们整合协调各方面关系、维持学校系统有序运转,其所代表的“管理文化”,不仅成为校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办学者的理念、风格和学校的历史传统等,从而构成了一所高校校区文化的重要标识。[5]

高校合并后,经过人员调整,原有的管理模式、思路需要不断角力、调整、妥协才达到整合的目的教育管理论文,如果管理层不积极适应和认同新形势、新单位、新身份,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内耗和不作为等低效或无效管理行为。从长远来看,势必影响合并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对高校文化建设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

(三)利益不平衡导致小集团意识的冲突

高校合并后往往多校区办学,分主校区和一个或多个包括新校区在内的辅助校区,有的高校则是由强弱分明的几所高校合并而来,不可避免出现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合并前各高校负债水平不均,校内津贴存在差距,涉及到教职员工的隐形福利和人事制度安排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合校后各校区的定位和资源配置也会有不同,对于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新任管理层如果不能够尽可能的平衡这些利益分配问题,会使不同校的师生员工在整合问题上难上加难,小集团意识盛行,各自为政,互相排斥,使得内部管理掣肘严重,不利于构建和谐统一的高校文化氛围。

(四)地理分布导致的多校区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冲突

各高校的多个校区地理位置相隔较远,沟通和交流不畅,学校虽然合并了,但是相互交流和互动太少教育管理论文,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异地办学,办学条件、外部的人文环境不同,在校园文化上本身就存在差异,作为学校管理层面,如何把握校区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二、多校区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多校区文化融合是一项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校区管理的真正统一,首先是思想文化的融合,如果抛开思想文化的融合,只谈管理体制的统一,本身就存在管理缺陷,不可能实现人心凝聚和思想统一,很可能内生不稳定因素。[6]我们早期的研究更多的关注合并高校的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组织结构等这些显性要素的融合,而忽视了大学历史与文化继承、认定、衔接、重建的融合,导致高校合并后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不和谐因素,大学的融合失去了精神上的一致性,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合并型高校的校园文化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推进多校区文化融合,是高校得以立足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新组建的高校来说, 要适应竞争激烈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善于利用合校后的优势资源,创出自己的品牌来。和谐统一的、积极向上的校区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无疑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力教育管理论文,这也是维护师生利益的需要。

(二)推进校园文化融合,是避免小帮派现象的有力保障。通过合并成立的高校在整合重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校区文化的碰撞和磨合站。如果重组后的新高校不能及时地完成校区文化融合,将会导致高校内部出现一系列矛盾与冲突,逐渐抵消甚至丧失“强强联合”的整合优势。文化融合能够避免小帮派出现,切实为合并后高校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推进校园文化融合,是合并型高校实现校区文化重塑的必由之路。通过推进校园文化融合,有利于加强交流,在相互学习和吸收原有文化优点的基础上,重塑新的校区文化,通过不断增强新的校区文化的导向激励作用,最终逐步形成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

总之,高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合并后的高校能否真正发挥各自优势,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实质性的合并,而校园文化的融合则是实质性合并的重要标志。[7]

三、多校区文化融合的基本策略

(一)协调一致的组织管理是文化整合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合并应及时形成统一集中的核心,站在合并后新大学的角度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学校与各校区、部门、学院在管理上适当分权,但要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松散管理倾向,保证权责明确,管理畅通。合并后的高校推进校区文化融合,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把师生利益和构建和谐作为价值追求教育管理论文,以高校整体发展为目标,将各个校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

(二)校区网络平台建设是文化整合的重要载体。高校是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主要场所,尝试建立各校区之间的文化联通互动体系,通过校园网来实现“虚拟社区”功能。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将在不同校区之间形成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并逐渐成为高校隐性教育最重要的载体,要充分利用校园基础网传播大学文化,促进文化融合发展。

(三)丰富多彩的师生跨校区活动机制是文化整合的有效手段。学校应积极组织跨校区社团文体活动,使各校区师生在互动中接受大学文化的感染。尽管跨校区学术、社团等文体活动容易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但还是要引导、强化各校区组织功能,积极促成师师、师生、生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活动,并在信息沟通、交通、场地等方面提供帮助,发挥学术、文体活动在大学校区文化融合的功能。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是文化整合的必然现象站。应该看到,在短期内,合并型高校的校区文化的融合并不能消除各个校区文化的多样性,不能否定多种校区文化的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在联合方式合并的高等学校的文化融合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不争主次之分。合并各方应在坚持有益于高校发展的校区文化时,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2.加强交流教育管理论文,相互渗透。在交流中了解对方校园文化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以及其文化的有关特点及核心思想,提高对各方校区文化的认同感。3.勇于创新。文化的交融必将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各校区应取长补短,使新校文化得到升华。

高校合并有利于扩大办学空间,增强办学实力,有利于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合并后高校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多元文化的融合。教育实践证明,创造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教书育人的环境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学的本质,重视校区文化融合,就是重视大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阳.构建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2006.03:21-22

[2][6]周厚彬,肖亚成.大学多校区文化融合的基本思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91

[3][5]魏海苓.合并后多校区大学的文化融合与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3.02 74-75

[4]闫树涛合并型多校区大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9 109

[7]胡峰.论合并型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04 58 61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篇7

一、忽视劳动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各种传媒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如近些年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帐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

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

据北京市家教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

看了三份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结果,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从种种调查报告和现实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应在家长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某小学校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她掏出来,还给了她。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也没有。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分析今天在丰盈的物质生活氛围中成长的一代,许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质,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劳动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不愿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学习并不能排除孩子参加劳动。因为劳动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在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

如湖南省湘潭清联小学的许卫东和张永义,在他们十一、二岁时早晨起来要帮家里烧饭,但又想利用烧饭的时间看书,有时读书入了迷,忘了熄火,饭就烧糊了。为了解决看书和烧饭两不误这个难题,这两个孩子一起研制了一个饭熟报讯器。它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一头是装了米和水的锅,一头是相当重量的沙罐。当饭熟时气体蒸发,重量减轻,沙罐下垂接通电源,电铃便自动报警。如果人在外面,听不到电铃的声音,报讯器还可以自动将炉门关闭。这项成果,在湖南省举办的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是劳动能激发孩子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的生动一例。

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可以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使家庭气氛和谐。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合格的家庭成员,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即在外关心同学、老师,在家关心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才能关心妻子、丈夫。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

三、学习发达国家家教经验,走出家庭劳动教育误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劳动之美德

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另据报载,美国和加拿大有17个城市每年举办“铁孩子运动会”参赛者是7至14岁的少儿,比赛内容是连续进行长距离游泳、骑车、越野和长跑。每年均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带着孩子前往报名参赛,角逐“铁孩子”的桂冠。无独有偶,日本中学普遍设有一门锻炼课程,即在严冬组织学生身着短裤进行户外长跑,旨地培养孩子钢铁般的意志。

这些生活富裕的国家,竟有如此苛刻的教子法,令人大开眼界。相比之下,我们身边的孩子未免被娇宠得过了头。然而,眼下这些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过于娇嫩,吃不得苦耐不了劳,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这实在怨不得他人,从72分钟比12分钟的数字里,就不难得出,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该是父母警醒的时候了,做父母的应充分认识到,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不是个简单的习惯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一个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大问题。一代青年如果不爱劳动,将后患无穷。古代巴比伦的消亡,与其民族好吃懒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说说重要,做做次要,过后全忘掉。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篇8

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研究性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往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好问,他们具有创造和研究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求知欲。

2、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

3、研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对外界尝试、研究、索性的活动,而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研究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再进行“因势利导”,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3、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由研究、自由创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以及表现与发展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由奔放和新异的想象,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4、研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为学生只有在努力研究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得到完全的解放。

6、研究性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自由的设想,尝试,解答,检验,得出结论,交流思想。(2)发展学生独立研究与合作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3)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研究、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乐于寻疑、质疑、解疑的心理倾向。(4)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给思维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设计问题情境,力求体现“五性”:1、障碍性:引起冲突,产生不平衡,提出智力挑战。2、趣味性:富有趣味,引发学生积极思维。3、开放性:解题思路灵活多样,答案不一定唯一。4、差异性:适合各层次学生,由浅入深作出回答。5、实践性:以个人或小组的探究实践活动,寻求方法。同时,教师应注意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不要作简单的答复,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提问。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起学生主动的研究。

(2)既要注重学生的独立研究,又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独立研究: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研究,去发现,去再找出有关的数学知识,期间的过程往往是独立的。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网络层面。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研究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独立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研究,努力做到:1、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重复教案的过程;2、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3、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离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总之,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合作交流: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1、听的技能:要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2、说的技能:要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说话时要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能突出重点。3、交往的技能: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先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4、策略的技能:学会根据任务性质来决定应该采用的策略,促使合作更加有效。例如:先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达到开阔每个人思路的目的,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既学得快又学得好;等等。同时,教师要注意合作内容的选择,如:发现知识性规律的合作;辨析概念性问题的合作;优化解决问题策略的合作。

三、研究性学习的环节:

问题情境----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评价体验,五个环节可构成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活动系统,每个环节中学生的活动是开放性的,而环节与环节是紧密相连的,为学生系统地提供自己研究、探索、充分展现、愉快合作、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也有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

四、研究性学习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大纲提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研究、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对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设计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那种题目条件确定、结构良好、答案唯一的,只需重复所学知识即可解决问题的“标准式”的练习,往往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妨碍学生思维发展,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为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还必须重视设计结构不全、条件不明、必须发挥创造性、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决的问题,特别要重视开放性练习的设计。设计开放性练习,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1)解题策略的开放。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策略的比较,逐步树立策略优化的思想。(2)题目条件的开放。让学生能从实际出发,对所要解决问题的条件作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根据不同条件对问题作出不同的解释,提高全面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所求问题的开放。让学生由已知条件出发,去思考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4)题目答案的开放。让学生面对条件、问题相同的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分析,获得不同的答案,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评价体验,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和主动发展的能力。评价体验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研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对研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学段研究型教学的目标定位:

1、总体上实现对学生进行“主人、主体、主角”的三主人格培养。2、激发小学生对科学技术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追求。3、初步培养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了解从事独立学习必须具备的精神、气质和品格,知道什么是合作精神,什么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价值观。4、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知识和积极情感体验,初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5、初步学会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初步应用所知识解决一些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和解释一些自然现象。6、初步了解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初步养成动脑筋、提问题、想问题、找资料、找答案的习惯,初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参考备注:

----------在庆祝北师大建校100年上的讲话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篇9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高职院校的养成教育背景下,管理者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最为基本的思想观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学习很难的问题,只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觀、价值观。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教会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增强面对困难的能力,并逐渐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高职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因此管理者应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拓宽自身的视野,从而不断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

二、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做到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从生活中的小事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管理者应该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能力,并且可以作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来让学生学习先进的文化,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管理者应该充分运用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其次,管理者应该关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对一些行为不恰当的学生提出批评,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学生会有自己的课余生活。因此,管理者应该多深入学生课余生活区域,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比如不要对游戏有瘾。最后,在教学课堂上,管理者可以让任课教师将养成教育思想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比如学生不可以出现迟到早退、不可以不完成作业。管理者在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体系建立。

三、将养成教育延伸至课外

与高中生相比,高职生具有自己的时间,课余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多了起来。然而,大部分的高职生并没有对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往往出现浪费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高职生的综合能力,管理者就要将养成教育延伸至课外,使养成教育思想与实际专业培养进行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应该注意到理论、实训、演练三者的时间比例。比如以舞蹈专业学生为例,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舞蹈排练室,使学生可以将舞蹈动作及时进行回顾。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与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对社会有所认知。

四、加大养成教育资金投入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对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性的行为习惯,还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然而,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资金投入较少,不仅不利于教学设备的建设,还不利于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一般会注重对专业课程的投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相对较少,这样就会让相关的实训教学减少。所以,加大对养成教育的资金投入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实训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培养。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增加思想政治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从而调动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养成教育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总而言之,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将养成教育延伸至课外,加大养成教育的资金投入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在养成教育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管理时,管理者一定要遵循养成教育的标准与目标,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制定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陈敏.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职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培养和提升[J].高校论坛,2015(03):18-20.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篇10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 研究缺失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初,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初步建立,之后经过漫长曲折的百年发展历程,到今天我国的教育管理学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1 我国现代教育管理学发展历程

(1)20世纪初,我国开始全面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管理模式,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萌芽并初步建立。(2)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教育管理学受到政府和教育界重视,很多师范学校争相开设“学校行政及组织”、“学校管理”、“教育行政”等教育管理类课程,教育管理学得到了较快发展。(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样教育上也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加上“”十年的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的教育管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基本处于全面停滞状态。(4)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教育管理学也受到重视。到今天,教育管理学专业和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争相开设,数百种教育管理类教材、专著和杂志出版发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等学术研究组织相继成立,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也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学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

2 现代教育管理学研究的缺失与原因分析

(1)偏重理论解释,缺乏批判意识。我国教育管理学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在研究过程中多是解释和借鉴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然后应用到教育管理实践中,而对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不够,没有深入研究和考虑理论的地域适应性、时代局限性和我国国情因素,这显然不能真正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更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理论。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我国的教育管理学是在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经验和管理模式过程中诞生发展起来的,照搬照抄西方教育管理模式的倾向性较明显。

(2)研究方法单一,缺少实证研究。据华东师范大学汤林春对我国从1981年至1997年的17年间普通教育管理研究情况的统计分析,我国教育管理的实证研究约占研究总数的8.49%,最高的一年也仅为15.17%,而非实证性研究(主要指思辨研究)占研究总数的比例基本在85%~90%之间。①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单一,多数研究人员只是从理论上的想当然出发,偏重于传统思辨研究,而缺少实证研究。这一方面归咎于我国重定性研究、轻定量研究的研究传统;另一方面归咎于发展时间短,理论基础薄弱,研究人员倾向急功近利,研究素质有待提高。

(3)学术研究滞后,跟不上改革实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滞后性不断显现。理论的重要性在于指导实践,教育管理学也不例外。但我国的教育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政策性的解释性研究,科学性、实证性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多滞后于政策,滞后于改革实践,教育管理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这一方面是因为研究人员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也由于我国长期集权化的教育体制,研究总滞后于政策文件,管理等同于领导,造成了教育管理研究的滞后性。

(4)教育管理学科体系的不完善、不规范。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始于20世纪初,但真正完整发展却是近30年来的事情,目前教育管理学科体系仍不成熟,许多基本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未能达成共识,这就造成同一课题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立论基础和学科体系的不健全。究其原因,一是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必要的理论积累;二是研究不够深入,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教育管理学” 为题名进行搜索,就1998年以来的论文可搜得295篇,研究不多;三是教育管理学学界对基本概念体系缺乏必要的关注,基本概念体系是学科存在的先决条件,若缺乏基本概念体系必然影响学科理论的建构。

3 现代教育管理学的改进措施

3.1 加强反思批判,注重本土化研究

教育管理研究应强调本土化,注重在解决本土化问题的过程中显现价值。一是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西方教育管理理论,要充分考虑理论的适应性,并全面研究整个理论体系,抛弃理论“拿来主义”,多加批判反思;二是研究人员要注重探索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管理规律,寻求解决本地区本学校教育管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促进教育管理的本土化研究。

3.2 加强实证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针对研究方法单一、偏重思辨研究的问题,今后研究人员应多深入学校,了解教育管理现象产生情境及经过,加强实际问题研究力度,这样教育管理理论才能真正“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越来越多,多元化的问题必然需要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今后既要综合运用实证研究、解释研究、规范研究和意识形态批判等研究方式,又要注意整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促进教育管理学真正步入科学的殿堂。

3.3 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紧密联系

学术界历来倡导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今天的教育管理研究尤为重要。“教育管理能否有力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关键要看教育管理的理论和教育管理的实践的结合程度是否紧密,彼此是否相互支撑。”②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仍不令人满意、开放式学校如何管理等问题,我国的研究都比较薄弱,今后教育管理理论要注重增强实践性。同时,要减少政策和文件解释性研究,要走在政策前面,增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多为制定政策和文件提供依据。

3.4 加强学科自身建设,构建完整学科体系

教育管理学只有对本学科核心价值、制度结构、体系结构、学科的分化与整合等问题做深层次的剖析与研究,找出制约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明确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方向,才能不断壮大自己的学科力量和学科优势。③

同时,基于我国教育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教育管理学在加强学科自身建设上,一方面要对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一般管理理论进行借鉴、改造和运用;另一方面又要从教育学、公共管理学、教育行政学等学科中借鉴、吸收和改造。只有这样,教育管理学才能融会贯通,并自成一家,才能促进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注释

① 汤林春.我国十七年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