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明礼仪十篇

时间:2023-04-12 14:50:39

中学生文明礼仪

中学生文明礼仪篇1

古人云:“自修齐,至治平”。不错,要干大事,就必须先学好礼仪。罗曼 罗兰也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才能学好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合格中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汉若夫所说的“道德的基础并不是对个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体的幸福,即对部落、民族、阶级、人类的幸福的追求。”

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处处为人民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钱给他,就会在他心中默默的为你祝福。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对生活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生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事,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

“孔融让梨”—— 一个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懂得使别人快乐,懂得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虽然还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种精神足以让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满腹经文,却只懂得说,不会做的大人要强上百倍。这件小事之所以会被后人所传颂赞扬,就是因为四岁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礼仪。如果一个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礼仪的人,那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自夸自大,相反一个无修养、无道德的人,将会到处炫耀自己的功勋。就像宣永光所说的那样“无道德,是狗材。无知识无道德,是弃材。既无知识又无道德反自以为有知识有道德,是杀材。”

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已经不在是一个孩子了,懂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断多了,甚至已超过了一些大人。当然,我们就更应该懂法律、爱祖国、尊师长、礼待人。所以,生活处处有礼仪。我们不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礼仪,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礼仪。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都不要忘记礼仪。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一个集体,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而一个不讲文明礼仪的人,也将跟不上潮流,被社会所淘汰。在学校,我们应该做到尊敬师长,认真听讲,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回到家应该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场所应该讲秩序、举止文明、轻声细语。我们还要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生命。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

中学生文明礼仪篇2

一、环境陶冶法。环境是人生存的重要客观条件,它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这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体现的。我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木一草教育人”的目标。去年秋季学期,学校从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统一制作了二十面校园“育人警示牌”,将学生行为规范“十不准”及待人接物、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印在上面,固定在校园路旁、花园角落等一些学生流连走动的地方,提醒师生不要忘了自己的角色规范。我校坐落在清朝灵台县长黄居中初建私塾的原址,二百多年来,学校一路走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校园有文庙、“柏抱桑”等人文景观,课题组老师将这些历史的凤毛麟角整理成文,供师生阅读了解,以励志育人。学校还在校园的墙壁上开辟了“教师风采录”、“名生风采录”、“光荣榜”、“里程碑”等专栏,宣传名师名生的感人事迹,宣传学校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业绩。学校在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方面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将规范修炼成习惯,把认真内化成性格。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校园文化建设举措,达到了环境陶冶学生心灵、促使文明礼仪习惯自然养成的目的。

二、人文渗透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巨著中,青少年文明礼仪养成读物汗牛充栋。《幼学琼林》、《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都是青少年启蒙养正、强化文明礼仪修养的传统读物。为了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校在学生中大力提倡读书活动,每学期确定一个月为“读书月”,学校制作横幅号召宣传,班级开辟“读书专栏”,营造读书氛围。在阅读方式上,提倡个人读、集体读、父子读、师生读,把自己读过的好书推荐介绍给大家,在家庭之中,在班级之内,共读几本名著。活动结束后,举行班级、校内读书心得演讲大赛,邀请家长、班主任、科任老师登台演讲,让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为大家奉献读了同一本书后不同的体会感受,以飨师生。最后命名表彰一批“读书之星”,颁发证书,以资鼓励,以期巩固读书成果。同时,我们把《弟子规》确定为学生德育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点读物。每周星期二是《弟子规》诵读日,早操时间学生带着自己寻找到的不同版本的《弟子规》读本在操场集合,由学生会干部组织领读,书声萦饶校园,虔诚之情充溢其间,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每期举行一次《弟子规》文明礼仪要求践行活动心得演讲赛,要求学生不仅要读在心里、记在脑中,更重要的是躬行实践。学校还开展了优秀影视作品欣赏活动,将每周星期五晚自习确定为影视欣赏课,围绕作品的主题、主人公的命运际遇展开讨论、达成共识。人文作品如丝丝细雨,润心无声,育人有效。

三、主题教育法。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平时的耳濡目染、春雨润物,也要集中突破、掷地有声。每周星期一第七节课是班会时间,我们会确定主题,对学生进行强化基础式的文明礼仪教育。学校政教处根据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时令节庆,确定班会的主题,有重点纠错的,有习惯养成的,有学习历史文化激发斗志的……提倡班会主题小而精,反对大杂烩,每个主题都渗透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一节主题班会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养成一个习惯,或者记住一条古训,或者建立一个理念,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我们还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首先由值周老师作值周总结,针对过去一周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表现,褒扬良好,批评纠正不良行为,对片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源,剖析危害,对症下药,提出纠正的策略方法,供学生采纳使用;然后是值周领导主题讲话,提出未来一周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目标任务,作为全体师生一周共同奋斗的目标导向。主题教育能抓主抓重,打突击战,起到对不良行为习惯围剿消灭的作用。

中学生文明礼仪篇3

关键词:关于;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讨;研究;

前言: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学生的生活水平比以前大有提高。本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现今不少中职生却出现了精神滑坡的现象。根据调查,发现现今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常见的问题有:社会公德意识差,不懂得礼仪、不懂得尊重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在仪表行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尊敬长辈、社交方面不懂规矩,“骄娇”二气严重,在家不爱劳动,害怕吃苦等等。所以,在新时展下,对中职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所以,今天本文就是通过对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学进行探讨,分析了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措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下。

1.强化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1开展礼仪教育.是树立信心、培养良好品德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自信水平越低、其自尊感就越低,自尊感越低、则自我认同感就越低,自我认同越低、则对社会的认同也越低,对社会的认同感越低、则对其社会公德的遵守和对管理的服从难度也就越大。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否定的弱势群体,较普遍地存在自卑、缺少自信的心理问题。由于缺乏自信.造成中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差、遵纪守法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校期间不得以及时纠正.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出现纪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缺乏.必将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一些企业及用人单位反映.有的学生上班第一天就迟到一个多小时、一份简单的文件接连打录三遍还有错别字.工作时间随便拿着手机聊天、受到一点约束或批评就受不了,甚至随意提出辞职。这些问题在中职学生实习实训中就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后又在工作中不断地表现出来。

1.2开展礼仪教育.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美好人生的需要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这不仅仅表现为文化基础知识差,更表现为行为习惯差,缺乏相应的文化素养。我们时常在中职学生面试现场看到抓耳挠腮、面红耳赤、不知所措等情景。还时常看到学生不敲门直接步入面试会场.不与面试考官打招呼直接落座的“无礼”行为。这些学生都将不能如愿地与招聘单位签约.失去了步入职场的机会。还有些中职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因职业礼仪欠缺,客人投诉事件频繁发生,单位不得已将其解聘。一个人的礼仪,看似小事小节,但这些对发展前途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弃之不用”正代表了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一份对企业的调查发现,在被企业辞退的中职学生中有50%以上不是因为技能原因,而是因为职业道德素质的因素。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样的警言对中职学生来说.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甚至是关乎他们能否在社会立足、能否正常发展、能否稳步前进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2.培养学生礼仪行为的方法和途径

2.1.制度先行。文明有礼行为的形成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既要靠自觉,也要靠管理。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是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定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文明礼仪的规章制度,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基本的仪容举止做起,加强礼仪修养,做“明礼”之人。

2.2.强化“全员育人”的观念。第一,教师层面。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定期开展关于教师师德建设的各种活动,通过集体学习、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从社工队伍、专任教师以及班主任等不同教师群体提出与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相结合的教师道德建设目标。第二,学生层面。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分别制定与其群体相关相适应的文明礼仪规范培养目标。如对学生预备党员和团员要求严以律己、争先创优;在学生干部群体中提出专业、高效、服务的培养目标。

2.3.切实抓好几个主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课堂文明礼仪教育:严禁带食物进课室;上课禁止玩手机、聊天及其他扰乱课堂秩序、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尊重老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最后离开课室的同学应该关闭课室电源,锁好门窗。通过这一系列的规定,由班级干部以及任课教师相协作,及时制止课堂中不符合课堂文明礼仪的行为,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及课堂文明礼仪;第二,学生宿舍文明礼仪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宿舍管理规定、开展专题讲座。做好宿舍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加强学生在宿舍中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不违反宿舍文明礼仪;第三,学生的诚信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们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触犯了校规或者其他有违道德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在每学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关于诚信的座谈会、班上问题释疑会议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对违反文明礼仪规定而又不肯承认错误的个人予以严格的处置;第四,求职就业礼仪教育:以就业为目的,在学生日常就业咨询过程中、在就业指导课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求职就业礼仪的观念,增强学生培养自身求职就业礼仪的观念,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

结语:

加强礼仪教育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中职教育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礼仪教育不仅是完善中职学生人格修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礼仪教育作为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中职学生成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中学生文明礼仪篇4

1.课程设置不切实际。

如幼师专业设置的数学、物理、化学课等课程,对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联系不大,学生大都把这样的课程学习时间浪费,严重挫伤了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找到归属感及成就感。

2.师资比较欠缺。

随着中职招生的恢复性增长和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出现较大的缺口。目前,中职教师一部分来源于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大学生,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但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另外,除本校原有的教师,缺少的教师主要是招聘的社会闲散人员。这些教师,大多是文化基础课教师,对有些专业实践知识比较陌生,一知半解,好多情况都是“赶鸭子上架”。这种“师傅不高”的现状,严重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大力推进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铸就了民族的礼仪美德,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凝炼成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的礼仪文明传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充分说明“礼”是多么的重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的栋梁,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只有每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时,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针对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思想品行皆不理想的现状,在政治课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打造合格教师的基地,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及文明礼仪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从思想上、观念上、言行上引导到正能量上来,就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因此,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加强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教师更应充分利用政治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注重上学放学、上课下课、听讲作业、师生交流、劳动卫生等方面的礼仪。

三、充分挖掘政治教材内涵,赋予“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鲜活的灵魂

中职政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马列主义和思想的基本概念,还应该以提高当代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目的。实践表明,中职政治老师利用“礼仪文明进校园”活动搭建的平台,充分挖掘政治教材上的思想内涵,能高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目的呢?

1.教师明确树立挖掘意识。

中职政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加强继续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素质。只有政治老师具有了挖掘思想内涵的意识,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做到自觉、有计划地去实现这一目标。

2.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现在使用的中职政治教材,经过教育部多次修改和完善,新教材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中职政治教师不但要深入钻研教材,更要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不知不觉对学生适时教育。比如,在学习《价值规律》这一章节内容时,我就针对大多数学生选择(无奈)读中职学校感到自卑的心理特征,在学生对价值规律这一基本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询问学生:那些去读重点高中的同学,今后就一定比你们发展得好吗?你们今天选择的专业,今后就一定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才算有出息吗?对于今后,你们有什么看法?通过学生的激烈交流讨论,加上老师的恰当点拨,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学生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折射人生也要经历波折,重树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如,在学习《税收和纳税人》这一章节内容时,我把在学校内那些随意损坏公物的现象提出来大家讨论,结果大家发现,那些被损坏的公物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虽然没有直接纳税,但我们都是间接纳税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人人不但不会再去损坏公物,而且还会寻找机会对公物进行维修和保护。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学生对税收知识的学习与认识。

3.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中学生文明礼仪篇5

大家好!

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个永恒的话题——————礼仪,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不让自己徒然地活着》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心灰意冷的青年人,因为遭受了巨大挫折,决定自杀。在临死之前,他努力回忆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想到自己读中学时的一件事情。那是一节美术课,他画了一棵风中的杨树。这时他的同桌羡慕的对他说:“多么挺拔伟岸的一棵杨树!你也许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呢!”老师也走过来,对他的画评价很高。多年过去了,自己竟然也忘记了继续画画,毕业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同桌。他决定活下来,感谢他的同桌对他的鼓励,成为一名画家。几年后,他果然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水画家。

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重要,可是你的一言一行,其实都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当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我们言谈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入手,自觉遵守文明礼仪。

当你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学校的时候,是否会想起那些经常手拿扫帚,埋头辛苦扫地的同学;当你在干净、整洁的校园里漫步徜徉的时候,怎么可以漠视那尽情飞舞的果皮纸屑,而不伸出双手?你怎么忍心让干净的墙壁,留下各种笔迹和串串脚印,还发出幸灾乐祸的笑声呢?你怎么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剑影、插队哄抢呢?你怎么可以背着老师、家长私自出校门、出家门,全然不顾他们的感受呢?难道你没有察觉到师长眼神中那一丝担心、那一屡疲惫。同学们,美丽的校园不仅仅需要每个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举止呀!

中学生文明礼仪篇6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礼仪修养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意识,已成为农村中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我们通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得知,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表现为:

1.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

2.对讲究文明礼仪的认识不高,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

3.缺乏约束,缺乏引导

以上因素,致使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滥语。导致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不够礼貌,没有修养”。

二、农村中学文明礼仪教育途径

1.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尊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只有每个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相互尊重,讲求礼仪,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才会和谐,礼仪之邦的精神才会得以弘扬。

2.教育学生明确文明礼仪的内容

对中学生礼仪的基本要求是:穿着合体、整洁、大方、讲究场合;校内公共场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爱护学校公共财物等等。在家庭生活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谦恭礼让、谈吐文明、讲究卫生等;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守时履诺、爱护环境、善待自然等。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1)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再次要注重实践。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信心,懂得在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的同时,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表现这一点。

(2)教师要做中学生文明礼仪的楷模。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理应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

(3)学校要科学安排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一方面,德育处要有意识地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把教育贯穿于日常的德育管理中。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礼仪教育。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中学生文明礼仪篇7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学生文明礼仪篇8

目前,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养成不打架不骂人的好习惯、养成有错就改的好习惯、养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等等,针对中小学生贪玩、叛逆的感性思维特点,通过音乐歌曲教学形式,例如一首《对不起,没关系》歌曲的学唱教学,对学生进行礼貌用语好习惯教育和有错就改的教育,这时学生不但不会反感,反而会更加主动地学习。

素质教育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其中环保教育是涵盖于中小学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的始终的,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养成爱护自己和他人物品的好习惯、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好习惯等等。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利用音乐教材内容展开拓展教育。

音乐课堂上,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爱惜课本。告诉学生所用课本纸张,都是来自大自然,是用砍伐的大树制成的,同时给学生讲解、展示树木在大自然中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释放氧气、是鸟类等很多动物的栖息家园、能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原料和木材,如果我们青少年能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爱护我们的課本,那么我们就可以减少对树木的不必要的砍伐,节约我们的林木资源,也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音乐课堂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阵地、而环保教育是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课堂上,教育中小学生要养成遵守社会秩序和爱惜公共财物的好习惯。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爱护学校、公园等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折花枝、不踩踏绿地。由于中小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还处于感性思维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为了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在音乐课堂上,可以利用音乐活动环节,把遵守秩序和爱护公物的词句编写成朗朗上口的歌曲,或者让学生利用学会的歌曲旋律,做遵守秩序和爱护公物的创编歌词练习,孩子们有着爱玩的天性,音乐活动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并且促使学生主动去接受教育;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对危害的理解和感受,利用幻灯片和投影仪打出不爱护公共财物和不遵守秩序后造成危害的一些图片,再配上音乐,或者让学生观看小电影,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情感,教育学生从身边事做起、爱惜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通过音乐课堂可以有效改善应试教育的束缚,让中小学生在愉悦的音乐氛围中,接受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学生文明礼仪篇9

关键词:高校 新生 文明礼仪教育 现状 对策

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今天,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是目前高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新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个人的修养提高也处在重要阶段,是开展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机,此时如果给予引导教育,并持之以恒,贯穿整个大学四年,这对他们人文素质的培养、高尚道德素养的培育一定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1]

1.加强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加强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促进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

加强对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各项研究,对于指导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工作,提升大学生文明礼仪整体水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使当代大学生能全面提升和展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遵循理解尊重、诚信友爱、言行相顾、平等互助的原则,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2加强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

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2]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不仅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也反映了高校的整体精神面貌。重视和加强高校新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既能促进个体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

1.3加强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对高校新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其文明道德行为的养成,有助于其对中华传统礼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2]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礼文化资源,教育引导高校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不仅提高自身文明礼仪素养,也在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提升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而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4加强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重视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礼仪素养教育,是提高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重视,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掌握社交礼仪规范,使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促进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5加强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符合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

我们党和国家一向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模式,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品质。[4]党和政府积极倡导文明礼仪实践,并将文明礼仪相关要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之一。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中央陆续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今年5月份,教育部实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决定在全国高校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1.6加强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是当今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的现实诉求

为了解当代大学新生文明礼仪现状,笔者对我校部分新生进行了文明礼仪状况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收回388份。调查表明:新生中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文明素质一般,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文明素质较差,自觉意识不强、日常行为缺乏必要的礼仪规范,仅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文明素质较高。其中55%的学生认为自身缺乏必要的文明礼仪知识。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新生的文明礼仪修养状况不容乐观,加强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2.高校新生文明礼仪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着重视文明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成为当代高校学生的个人基本素养,但如今大学生文明礼仪却呈现出种种问题:

第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细节中礼仪缺失。脏话连篇、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穿拖鞋进出教室、对老师视而不见、考试作弊等现象随处可见,似乎都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第二,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5]。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片面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对孩子文明礼仪的引导和教育不足,造成孩子不会做人、不会和别人和谐相处,缺乏基本的社交文明礼仪技能。

第三,高校教育在文明礼仪方面的缺失。首先,很多高校没有将文明礼仪教育放在应有的高度予以重视,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没有进行及时的教育引导。其次,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较大局限性,特别在部分工科院校,文明礼仪教育一直处于被边缘化地带[6]。再次,教学目标功利性强,比如很多高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而临时举办面试礼仪讲座,缺乏对文明礼仪精髓的传授与教育。[7]

3.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对策探讨

3.1高度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采取措施加强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力度[8]。要从理论层面着手,进行深层内在的文明礼仪教育,而不是搁置在表面层次[9],要教育引导学生领悟文明礼仪文化精华,使学生礼仪教育做到精神层面的升华。

3.2同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提高新生文明礼仪素养

新生刚入校,可结合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定与大学生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结合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卫生的习惯;结合校纪校规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防止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结合爱国爱校教育,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

3.3科学制定文明礼仪制度,以实践促文明礼仪教育

将文明礼仪的要求纳入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10],可发给学生一些文明礼仪方面的手册,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严格考评,将礼仪表现的情况作为评奖评优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文明礼仪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定期举办大学生文明礼仪活动,如相关的辩论赛、征文比赛、礼仪知识竞赛或实践展示等,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1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礼仪实践经验,通过实践来培养良好的礼仪素养。

3.4重视文明礼仪课程设置,加强文明礼仪训练培养

目前很多院校对文明礼仪教育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存在着弊端[12],特别是一些理工科类院校,只针对一些相关专业设置了文明礼仪课程,其他专业的学生只能选修,且学分低,师资力量匿乏,以致文明礼仪教育被边缘化。

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文明礼仪的有效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13]。因此,学校要调整课程设置结构, 结合专业特点,设置礼仪礼节、礼仪修养、礼仪训练等课程;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礼仪讲座,加强新生文明礼仪训练培养。

3.5推进各级学生组织建设,发挥骨干引领示范作用

培育优秀的班团干部和党员等学生骨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个人素养水平,在学生组织内部形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化环境,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学生骨干引领示范作用,以先进性的教育来带动更多的同学不断努力,共同进步。同时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主观创造性,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学习教育活动,协手创造文明礼仪教育的新突破。

3.6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沟通,多方配合共促礼仪教育

要使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位,不仅需要高校的重视和努力,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学校可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尽快了解到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等,为制定合理的措施提供准确资料。通过自身的有利条件,与社会上的相关公益机构联系,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以自身行为来诠释文明礼仪。

3.7发挥网络文化阵地优势,营造良好礼仪文化氛围

高校应抓住机遇,发挥网络文化阵地的优势,有效及时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14]通过中国大学生在线、QQ飞信、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在校园大力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文明礼仪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消除网络中的负面消极信息,同时要把网络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结合起来,丰富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营造良好和谐的礼仪文化氛围。

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微观上对学生个体而言还是从宏观上对国家发展来说,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培育优秀、有礼的大学生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从入学到毕业、从行为到思想、从外在到内涵,有意识地强化文明礼仪规范教育,通过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树立典型等多种方式,创新性的开展新生文明礼仪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军,张圣梅.高校礼仪教育当自入学始[J].科教文汇.2007.

[2]刘海波.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1.

[3]袁林鹏.礼仪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J].当代青年研究.2009(1).

[4]蒋新跃,左红梅,李民生.高校应重视在大学新生中进行社交礼仪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

[5]胡道安.关于当代大学生礼仪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9.

[6]胡永红.浅析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J].安徽文学.2009(8).

[7]刘洋,郭巍.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

[8]金云霞.当前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2).

[9]穆廷云.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8).

[10]闻茹,姜丽.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22).

[11]王艺.当前大学生道德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科研.2012(4).

[12]王宗源.中华礼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中学生文明礼仪篇10

关键词:中职学生 综合素养 礼仪教育 途径

礼仪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了表示相互尊重、友好、敬意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既包括重大活动中的各种仪式,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节。加强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素养和求职能力的提高、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礼仪教育对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和意义

1.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立,就是立身。古往今来,在人们的行为规范中,礼仪是最起码、最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中职学生,要立足于社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立事业,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必须学礼、知礼、用礼,明白如何做人,懂得怎样与人交往。

加强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中职学生,为将来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礼仪教育能塑造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用人单位愈来愈重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察。而言语得体、服饰得当、礼仪到位的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中职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就必须加强礼仪教育,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的使命。

3.加强礼仪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教会他们关于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交往原则,这些教育措施必将极大地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也使校园充满和谐与温馨。

4.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实施礼仪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等外在形象,也可促使其文明素养、精神面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这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招生政策的放宽,当前中职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在校学生多为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生活习惯较差,礼仪教育被部分家长漠视甚至放弃,而社会的诸多消极因素也对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如拜金主义、懒惰消沉、垃圾文化等等。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中职生礼仪缺失,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三、对中职学生加强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1.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制定教师文明礼仪准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言行并重,为学生树立可以终身效仿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和言行,对学生有着最生动、直接、具体的影响,因而必须严格规范教师言行,提高教师的礼仪素养。基于这个理念,笔者学校把教师礼仪培训作为文明礼仪教育的切入点,利用每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正昆主讲的《教师礼仪》视频,并提出明确的学习内容和礼仪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礼仪教育。在《教师文明礼仪准则》制定以后,还要求每位教师签署承诺书,强化对这一制度的执行。

2.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开设校本礼仪课程

学校组织礼仪专业教师编写了《校园生活礼仪》《饭店服务礼仪》《导游服务礼仪》《职业生涯礼仪》四本礼仪校本教材,内容涵盖服饰、仪态、升旗、课堂、用语、谈话、问候、行走、迎宾、就餐、做客、握手、递名片、自我介绍、应聘等多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专业技能、工作相关的礼仪,涵盖了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方面面。通过礼仪选修课、班团活动课、德育课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将礼仪知识贯穿于各项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礼仪之美。

3.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

学校不定期举办礼仪专题讲座、礼仪操比赛、礼仪知识竞赛、礼仪主题班会、校模特队礼仪风采展示等活动,明确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丑陋现象进行披露和教育,帮助学生认清美丑。利用主题班会,定期开展学生“礼仪之星”、“微笑之星”、“文明使者”评比活动,倡导学生“讲文明话、做文明人、行文明路、做文明事”。

4.全面实施养成教育,营造校园礼仪文化环境

(1)宣传礼仪规范,渲染遵礼氛围:在校园内设立礼仪画廊和板块,在班级板报中宣传 “每日一则”、“每周一规”、“一日文明规范”等礼仪规制;在楼道墙面及教室墙上,设立“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的大型标语以规范学生的仪表礼仪;充分利用橱窗、宣传栏、校广播、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宣传、普及礼仪知识,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值周班礼仪培训:学校实行学生值周制度,每周有一个班级值岗,负责当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工作。学校要求值周班学生每天定期检查、监督学生礼仪规范,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以促进广大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

5.实现家校联合互动,让学生把礼仪带回家中

学校积极开展有利于家校互动的各种主题活动。例如号召每位学生做文明礼仪的使者,把“文明礼仪带回家”,将自己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与父母进行交流,并做父母的监督员,纠正父母不正确的言行,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学生把礼仪教育延伸到家庭;充分利用家长会,加强家校共建活动,呼吁家长重视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也能在点点滴滴中,在举手投足间,做好孩子的榜样,从而形成学校主抓、家庭配合、双方联动、三方受益、互利共赢的局面。

6.延伸礼仪活动,为建设文明社会志愿服务

学校将校园行为规范延伸到社会行为规范中,并让他们彼此相互促进,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学校多次组织共青团志愿者到绍兴福利院或社区,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到街道社区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帮助社区清理卫生死角。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把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中。

总之,个人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相互配合,中职学生才能成为礼仪形象良好、让用人单位和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莉.实用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兴国,田亚丽.教师礼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