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17:50:53

生态经济论文

生态经济论文篇1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在经济发展方面主张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生态文明建设是指用生态文明理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需要融入经济建设中,还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绿色经济”以“弱人类中心主义”为哲学基础,主张实现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双赢的局面,这种经济形态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吻合的,在发展这种经济的同时也是在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绿色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夯实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次社会改革,它将改革人们的观念、现有的社会制度,改革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绿色经济”为改革提供物质支持,使改革顺利实行,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其次,“绿色经济”为“绿色政治”、“绿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绿色经济”在协调发展与环保方面的经验可以用在解决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的矛盾方面;“绿色经济”将生态理念植入企业中的经验可以用在如何将生态理念注入政治制度中。“绿色经济”就是这样在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绿色经济”的实现路径

2.1树立生态观念

推进“绿色经济”,生态观念的树立是第一步,因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只有当人有生态意识和生态动力时,才能实现绿色经济的高度发展。生态观念是一种重视生态系统完整、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的一种文化,生态观念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并对各个领域有深远的影响,如何树立生态观念,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前提与重要课题。首先,加强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通过视频、动漫等新的传播形式传播生态理念。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传播媒介的作用,如贴标语、组织生态活动等。其次,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每一种形式的教育中,如中小学生的课堂、大学生课堂、党员干部的培训课堂、各种公司的培训课堂。最后,通过名人效应注入生态理念,时尚是一种潮流,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追求,如果将生态元素与时尚相结合,会使生态元素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生态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只有当人们有了生态的观念,生产、消费才会绿化,“绿色经济”的发展才有思想基础。

2.2创新“绿色”技术

“绿色经济”是一种将传统经济绿化或是将保护环境活动利益化的一种经济行为,无论是绿化传统经济还是从环保活动中获得利益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都是需要产业技术的升级与创新。而我们说的技术是指“绿色技术”,是为了使产业绿化的技术,如污水处理技术,不是指生产新型产品但有高排放、高污染的技术,如何实现绿色技术的升级与创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课题。首先,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我国如今的教育体制无法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需要改革教育体制。其次,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最后,国家要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在新时期,科学技术无论对经济的发展还是环境的保护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拿下这个制高点,我国的“绿色经济”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并最终取代传统的经济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

2.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生态经济论文篇2

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组成,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其组合自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特征。

第一,系统性特征。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第二,协调性特征。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那就会使虫很少,而虫一少,树就长的好,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那就会使树少,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那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了。

第三,循环性特征。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此外,生态经济还具有一定的新的价值特征。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经济这些特征的存在,就要求人类在采取经济发展手段时,必须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路径,进而实现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经济的路径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步,但是这两个化带来了突出的生态矛盾问题。如工业化与环境污染,由于我们以前的发展是粗放型的,工业化越发达,生态破坏越严重,突出表现在大气上,如说大气里面二氧化硫超标会引起酸雨,2003年浙江的酸雨率是84%,珠江是50%,江苏是30%。现在我们沿海地区的电子工业很发达,它使用了高分子的化学物和重金属材料,造成了电子垃圾和含有剧毒的持久性的有毒物质。一台电脑需要700多个化学原料,其中50%以上对人体有害。那些地区的大批农民从事于电子产品的测检工作,引起了大量环境污染,更大的危害就是重金属通过土壤到生物再污染到人体。如有些地区的重金属超标在水稻上占80%,蔬菜上占60%,我们知道,重金属的土壤污染,菜园土大于水稻土,水稻土大于果园土,果园土大于旱地土,为什么菜园土最严重呢?就是因为城市垃圾在菜园土里的利用,还有农药的残留也引起了毒害。我们很久以前就禁止使用农药DDT,然而最近我们在人奶里发现了DDT,其含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世界银行对我国的评估结果,他们认为中国大气跟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应该占全部GDP的3%~5%,当然这一数字的准确度有待考证,但这种状况也的确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单纯的经济增长,如果不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治理支出的话,那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不实在的。所以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生态,要把产业调整到良性循环方向来发展,从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以提高资源效率、生产效率与经济的总体增长竞争力,因此考虑生态经济的路径选择也就成为我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自然观路径。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即不是救世主,一切依赖与大自然的恩赐;又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源泉。人定胜天,毫无节制地去索取、征服和对抗大自然;而应善待大自然,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科学地改造和利用大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用新的自然观改变传统的依赖与对抗大自然的观点,规范人类的行为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自然,使环境资源为人类生存已发展所永续利用。

其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路径。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到底为了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实质目的,是通过在发展的过程中切实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充分地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正如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所说,如果我们的国民经济搞上去了,而环境污染加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了,这不符合我们党的宗旨,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防止和克服与之相反的种种发展观,和行为方式,这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目的。

第三,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观路径。他的基本内涵,是要求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与同步建设(以下称“三同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下称“三个效益”)的统一。再计算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时,不仅要看经济发展本身的增长率,而且要看经济发展给社会尤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经过对比,扣除其外部的不经济因素,才是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和质量。这是我国正在强调的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也是一些国际组织所强调的绿色GDP的基本要求。我们按绿色GDP的计算公式,对我国近几年国民经济增长率中的外部不经济因素进行了测算,以年均增长率7%~8%为基点,分别测算出我国经济增长率中的外部不经济因素为12%、8%、4%。显然前两个概算的数据是不客观的,但在国家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十一五规划”编制时,不能不承认后一个概算数据的事实。这种事倍功半状态的出现,是单纯经济效益价值观指导下,实施不规范行为方式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树立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坚持“三同步”和“三个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才能提高经济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跟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我国的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如果不对生态进行强有力保护,那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更大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树立生态价值论的观点,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源的稀缺性、有用性,实行的是成品高价、半成品低价、资源无价的定价制度”,这种思维模式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发展速度过于依赖于生态的供给乃至破坏,但生态也是无情的,你向它索取了多少,它也要向你索取同等的数量,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资源破坏、人与生态关系失调,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只有运用全面的观点来分析经济与生态的问题,才能从理论上、体制上和政策上真正解决生态保护问题,进而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三、结论

任何事物都是相联系的,生态与经济也是如此,所以找到适合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安排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二者共赢的重要方法。如今,工业现代化与城市生态化正融为一体,21世纪的世界,依赖城市化使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国家进入了工业化过程,使人类进入了后工业文明时代,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进而造成生态状况的恶化,这种情况反过来又索取了人们以前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所以当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后,便开始考虑如何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共处,只有实现了这一突破,人类才能幸福地生活,社会也才能健康地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2]: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4]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5]周纪伦等:城市的迷惑与醒悟[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年

生态经济论文篇3

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它既是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又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经济观指导下,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主要弊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观要求的崭新的经济体制。它的运行是要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3]348~349。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能够体现生态价值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弊端是它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并会导致社会内部严重的两极分化。要避免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对生态环境和公共性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就必须改变自然资源不能反映市场价格的制度安排,使生态产品具有相应的价格,以实现生态经济建设者的利益补偿。该制度的重点应该包括[5]11:一是建立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目前,我国资源性产品(石油、天然气、水、土地、电力、煤炭)价格大多数由政府控制,整体价格偏低,没有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不但难以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起到节约使用资源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反而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品价格机制,本质上就是建立一个资源产品价格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成本的机制。这种价格机制要求尽快明确政府职能,建立合理的政府补偿机制。通过完善资源价格体系结构,将资源自身的价值、开采成本、环境代价等均纳入资源价格体系,为资源有偿使用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快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边界清晰、权能健全、流转顺畅的生态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自然资源产权界定及产权关系不明晰,容易导致因争夺资源而发生冲突,破坏资源矿产;容易导致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产产权制度[6]。三是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这样一种经济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实行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受益者”付费;通过体制创新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通过机制创新激励投资者从事生态投资,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这一制度的实施,既离不开市场机制,又离不开政府的强制力和执行力。因此,必须按照责、权、利相统一、共建共享、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和因地制宜积极创新的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推动区域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反映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又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一般性。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严峻、资源匮乏、社会环境问题严重,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加快进入生态市场经济社会。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陆续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最近又提出实现中国梦。政府提倡的这些问题,正是我国当前最严峻从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努力朝着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迈进。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就是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生态凌驾于经济之上,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有时可能比为我们提供的产品更有价值。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生态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这种新经济形态的运行过程能够保证:坚决反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谋求发展;坚决反对以牺牲当前的发展去危害长远的发展;坚决反对用局部的发展去损害整体的发展;坚决反对用自身的发展去剥夺他人的发展。在新的生态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够实现人类自身价值和自然界价值的统一,当代人的发展权和后代人发展权的统一;能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7]。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把物质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轨道,而且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轨道;不仅要把经济系统中的全部经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纳入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轨道,而且要把生态系统中某些自然生态生产与再生产纳入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轨道。党的十总部署,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样,我们要建构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孤立地建立在经济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领域的经济体制;而必须是建立在能够使“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经济体制,强调“五大建设”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生态市场经济体制。

2建立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制度是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共同构成的。生态经济制度建设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工业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单纯追求GDP,用消灭生态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在获得最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毁灭了巨大的生态价值。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始终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达到尽可能地更多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产品的目的。人们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忽视生态上的要求,这种在生态上的巨大缺陷不仅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而且造成了当今巨大的生态危机,更谈不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伴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人类要摆脱这场生态危机,呼唤一场文明形态的全面变革。这场变革就是生态文明的转型,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开始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1983年,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到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我们党开始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要求,并提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提升,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不断深入,建设生态文明自觉性在不断增强。同时,党的十报告还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崭新概念,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时代的高度。站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样一个高度,我们清楚地知道,生态文明新时代应该具有以下本质特征:(1)生态时代不仅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两种发展关系是相互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2)生态时代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是人与社会的社会关系,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是人与人的生产关系;(3)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是生态时代的自然属性,人与人的协调关系,是生态时代的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生态时代的本质,这两种属性的协调发展,形成了生态时代的自然史和人类史,并推动生态文明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因此,生态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统一体,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8]。在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里,我们要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要想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更蓝的天、更绿的地、更青的山、更净的水,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坚持生态立国的基本国策,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生态经济是一种与地球的生态系统保持和谐关系的经济,是人们在为实现自身利益努力的同时,将更加关注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生态市场经济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相结合的经济,能够正确反映生态系统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和全部成本,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顾社会成本、环境代价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缺点,使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优化生态辩证统一起来并实现三者协调发展。因此,贯彻和落实“生态立国”的基本国策和生态经济优先发展的根本方针,其实质就是经济社会活动全过程的生态化变革,其目的就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整合过程[5]11。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生态经济论文篇4

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现代石油农业、现代生态农业等各种不同的模式,因为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巨量化学物质的投入来提升产量与经济收入的,因而也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极大消耗,甚至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所有也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随之,生态农业这一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全球范围内各国关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名称有所不同,一些国家称之为有机农业,一些国家称之为生物农业或者无公害农业,还有一些国家称之为持续农业等,但是对于其内涵之理解却是一致的。生态农业事实上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技术加以结合,全面而合理地运用自然资源以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环境等方面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让农业能够走上良性循环之路,所以,它已经逐步成为如今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潮流之一。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之间具备了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循环经济理论认为这反映出人类积极寻求和自然界和谐共处之理念。循环经济运用于农业上即为生态农业,所以,生态农业也属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之实质在于用环境友好方式来运用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容量,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活动趋向于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诸多方面的相互统一。有鉴于此,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之间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两者均要求在农业生产活动之中和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发展的新机制,以达到节约资源与重复利用能源之目标。

2循环经济条件下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

(1)资源化

也就是要以污染排放的最小化为主要目标。应当针对产业链之输出端,即废弃物,以充分提升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要运用对废弃物实施多次的回收、利用与资源闭合式循环,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而。资源化原则是一种输出端的方法,能够将废弃物再一次地转换成为资源,从而减少最终的处理量,这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废品回收以及综合利用。为了和资源化的过程保持适应,消费者要提升购买再生产品之意识,从而促进循环经济之实现。

(2)再利用

也就是以废弃物利用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这一原则属于过程性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延长产品与服务时间,尽可能地多次或者以多种不同方式来使用物品,从而避免其太早成为垃圾。要致力于发展白色农业,也就是要开发与利用各种微生物资源,从而生产出各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无污染的饲料和其他能源。

(3)减量化

也就是要用资源投入的最小化为主要目标。这一原则所针对的主要是输入端,目的在于减少进入到生产与消费过程之中的物质与能源流量,对于废弃物之产生,主要是运用预防方式而非末端治理方式加以避免的,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对于各种不可再生资源之耗竭性开采与运用。对于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则应当实施总量控制,在农业上主要是运用好该原则,使用最为科学和灵活的方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循环经济下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路

(一)大力提升农民群众的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当前,循环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并非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引导规范。因为我国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整体上较低,对于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公共意识显得极为淡薄,所以在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时可向其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项目,带领农民群众实地进行参观、考察,并对农民群众实施培训,从而让其更好地了解资源和环境对于农业生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于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效益之宣传,运用可预见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做到自觉了解循环经济原理,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进程,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成效。

(二)立足农业生态环保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1)要逐渐增加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

从而形成支持我国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体系。鉴于生态农业具备了人、财、物力的投入量相当大以及技术含量较高之特点,国际上通常采用投入和补贴等相关支持政策。我国的现代生态农业起步比较晚、层次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比较差、经营较为分散,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规模也比较小,消费者的认知度相当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资金投入、信贷支持、税收减免以及补贴等多个方面实施政策倾斜以及必要扶持,从而更好地拓宽农业投资途径,持续增加对大型农业生态工程以及农业资源保护区之投入。

(2)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建设激励体系

要更加积极地倡导与鼓励企业承包与租赁荒地、荒山和荒滩等,开展植树绿化与水土保持等农业领域的综合性开发,切实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的奖惩机制。

(3)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切实有效地控制各类环境污染的出现。要积极引领农民群众依据当地生态资源环境之实际来发展好生态农业,控制使用化肥与农药等各类化学物质,不断加大有机肥、无毒性的生物肥料的施用力度,从而切实减少因为农业生产而产生的各类污染,并且积极整治水土流失。四是要强化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出标准化对于生态农业建设所具有的导向性作用。

(三)提升创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要妥善处理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明确其职能,加强农村管理工作,做到管理和建设同行,这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应当建立健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之引领机制,有效改进与优化资源在城乡间的有效配置以及重新组合,对各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群众的行为加以引导,对于环境友好的措施应当进行全力扶持与鼓励。应当建立起政府资金和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联动体系,切实形成社会资本引领机制,促进对新农村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之投资,并且致力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要健全完善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办法,各地政府要设置农业生态发展专业机构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并且组织与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要增加对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加以支持之力度

不断提升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持续增加国家财政对于生态农业技术投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用在生态农业科技建设与开发上,从而逐步形成和健全投资与收益相互挂钩的新机制,并且形成多元化生态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为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条件。

(2)要认真汲收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之精华

切实推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步伐。因为我国传统生态农业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间作套种、休耕轮作以及精耕细作等技术与经验,因而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具备了非常好的继承与借鉴价值。然而,生态农业同样还需要高新农业技术之支持,如今,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均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态农业建设之中,从而实现了生态农业的高技术化以及信息化,因而值得我们认真进行学习与借鉴。

(3)要健全完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积极培育我国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服务、咨询以及转让等各类中介机构,全面鼓励与引导建设各种生态农业协会,从而健全完善生态农业领域的科技推广网络,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进而为生态农业科技实现成果转化奠定良好基础。

(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说

农村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之发展需要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切实保障。但是,目前阶段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尚不够健全完善,主要体现为不够系统和灵活,通常是照搬与照抄城市环保立法,在现实之中很难加以执行。相关农村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依然存在着大量空白,往往只能零星地散见于各类单项法规之中,缺少一部真正具备了统领性与可操作性的高位阶法律。因此,要想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农业,迫切需要以整合当前较为分散的条文或者立法为基础,形成一部以广大农村地位为主要对象,在农村具备了极强可操作性的、系统性的农村领域循环经济法律。在此基础上,环境法当中也要明文规定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内容列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从而把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之发展状况真正视为判断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明确相关监督机构以及人员,保障生态农业在农村地区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而有效减缓我国农村环境恶化之速度。

4结束语

生态经济论文篇5

[论文摘要]人类处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后期,正向生态文明迈进。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社会形态。而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资源循环方式,它相对于以前的那种“资源产品废品”的循环方式,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实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它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那种一味注重追求经济效应,而以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为代价。而循环经济提倡的一种“资源产品再生产品”的一种良性循环方式。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时,在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的总和。生态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发展形态,它相对于古代的原始文明还有农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它是对工业文明对自然和环境破坏的一种反省,是工业文明纠错后的一种更高社会文明形态。

一、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

循环经济是19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首先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当时西方经济学家意识到经济发展中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所以不能再延续以前的那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当时的经济学家分成两派:消极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要停止增长,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自然是有害的;积极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应该继续大力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必不可少的;而提出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则是应用中国的中庸主义,将两者恰如其分的结合起来,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

而生态文明则是21世纪的中国针对当前国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作出的正确的抉择,经济虽然每年保持8%以上的增长幅度的高速增长,但是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严重污染,每年我国都要向国外进口大量的石油,煤炭等重要的资源。尤其是我国作为一个煤炭生产大国,而煤炭利用率不足30%,而美国这些国家利用率是80%,不难发现我国的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很低。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资源平均少,如果经济还是以以前的盲目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量,而忽视生态和资源的作用,则我们将把我们后代的资源和能源也用完。与此同时,我们将长时期内处于工业发展阶段,完善工业发展阶段的弊病,对工业文明进行弥补过错,所以必须进行生态文明。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对环境都有着高度的重视,绿色经济已成为经济的主潮流,与别国进行交流,也必须遵循达成这一点共识。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模式。两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部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从而加快了与各国的交往。

生态文明的提出得到党中央和学者的普遍重视。在党的十六大上,把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中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4年中央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书记又强调指出,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在全社会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在最新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使生态文明理念在全国推广,从学术理论到中央权威的政策都得到了体现。

二、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的特点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追求的是绿色的GDP,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追求利润和物质利益。对于企业来说不再是单纯的一味追求生产产品和商品,一味的销售自己的产品,为了销售而生产或为了产品的数量最大化而生产。计算成本时也会计算环境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它所需要的享受的是服务,使用性能的服务和售后的服务。国外有些汽车厂商,它们主张一个小区可以共同使用小汽车,而且其汽车的零部件都会标上不同的回收厂家代码,这样既可以使汽车的用途得到最充分的使用,又可以回收资源。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最大的利用,保护环境,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实现清洁生产。在经济各个领域与环节,保护自然和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最终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

生态文明是社会演进的过程。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是利用原始的简单工具,进行简单的劳动,因此,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是初级的。对环境破坏不是很严重,所以称为原始文明。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只是有限的对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是局部的,因此是农业文明。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的开发的是全面的,对资源和能源大肆浪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开发与被开发的关系。虽然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却面对的是满目疮痍的地球,因而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后期的一种弥补,是整个社会从思维到行为以及价值观的一种进化,是人处理自然关系的一种合理探索的结果,是一种社会文明替代野蛮的形式。三、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循环经济可以说是生态文明理论中的一个部分,循环经济强调在发展经济时要实现能源与资源的再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和能源,清洁生产,放弃以前的高污染高消费的方式。它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整个经济过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一味的发展经济。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它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解决改造期间的毛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它同样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样是一种和谐的理念。

2.区别。生态文明涉猎非常广,其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在经济方面是生态经济,而生态经济在工业方面主要表现在循环经济,建立新型工业;在农村是生态农业;在文化方面是实现生态教育和推广生态道德;在环境方面是进行生态工程。因此循环经济是其中的一个经济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循环经济只是经济领域的环保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如何使二者得到和谐统一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精神支撑、政治保障和生态前提,共同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当前,基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构建和谐社会尤其应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对于整个社会应该推广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在经济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方式。如美国、德国、日本一些发达国家一样建立《清洁生产法》,发展与完善相关环境法律,这样在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通过行为规范和生态道德意识的提高,从而节约资源和能源,实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对于污染的企业要采取经济和法律上的制裁。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于人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刘延春,《关于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生态文化,2004,(1).1

生态经济论文篇6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思想的提出,使得经济法学的研究领域泛起了阵阵涟漪。那么在生态经济之下,经济法的研究者对于经济法面临的新使命的探索就成为生态经济时代的先驱工作,经济法在生态经济时代的使命就是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正义的实现正是生态经济下经济法的新使命,也是生态正义下经济法追寻的价值目标。那么生态正义作为经济法的新的价值,能否评价生态经济之下的一切行为的准则,这需要探究经济法价值的产生和经济法的价值体系架构的基础。

二、经济法学旧的价值体系与使命

探寻经济法学的价值,要沿着经济法学的产生的历史沿革,明晰经济法产生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矛盾,抽取经济法在不同时代下的不同使命。经济法产生之初的历史使命与经济法诞生的时代,即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代下经济法背负的社会责任息息相关。早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和殖民战争的指向都是巨大的物质利益。在思想领域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在三大思潮中根基稳固,信仰和追捧的范围更广、人数更多,国家和人们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进行了目标的设定,构建了行为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体系,所有的一切行动都尊奉着经济利益的大方向。之所以能够让自由主义的思想大行其道,之所以殖民霸道的行为能所向披靡,原因是世界刚刚苏醒,生态资源还极大丰富,人们从来没有这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满足。然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促使人们对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产生了怀疑,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想的提出,使得政府走进了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领域,一系列的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法规出台,使得经济法自产生就被赋予了规范经济人行为和经济人关系的使命。经济法的这一使命仍然是在以发展市场经济,维护市场经济运行和追求物质财富的背景下履行的。宏观经济世界和微观市场领域的政府角色,就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执行者,政府的调节经济运行的行为需要法律的监督,及其执政效力的维护,经济法就成为市场经济始终维护的执政工具。“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当年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用这样一段话引发了人们对于“经济人”的思考,而对于人的行为动机是源于经济和权力的效力和服从的论断,也成为企业管理和政府行为加以引用的有效工具。然而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理论的时间是18世纪末,“经济人”理论虽然在之后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但是基于对于丰富的物质资源的客观环境提出的经济理论,其理论基础终究是要随着物质资源的消耗而消散。

三、经济法学新价值内容的引入

近些年来,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危机频频爆发,天灾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人祸,而人祸所反映出的本质是人类价值观念的扭曲和价值观的癌变。发达国家经历过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对于当今的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早就已经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发展经济的界限,因此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境的良好改善和呵护。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将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理念植入到我国的社会制度体系之下,引导和警示世人培育维护生态正义的价值理念,伸张生态正义的价值思想深入人心,达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目标和谐统一。经济法是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核心法律规范,通过经济法来实现生态正义理念的培育,更加符合经济法的社会角色,也更加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目标。价值一词本身是经济学领域的名词,自经济学领域诞生伊始,价值就随身携带了人们对于物质的渴求和期盼。当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无限膨胀再膨胀下去,结局就会将原本美好的愿望和诉求演变成了苛求和掠夺。而这种掠夺带着鞭笞生态环境的鲜血淋漓的鞭子,声声抽打震慑着人类的灵魂和价值观念。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欲求不断地被商品的生产者刺激再刺激着,这种社会现象继而引发了人们的消费领域的扩张和消费对象的爆炸,唯GDP发展的经济目标让人们的消费既盲目又远离生存意义,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危机相伴相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这两个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发生了激烈冲突。各个学科各个门类的研究都开始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解决的方法和路径,比如生态学家通过发现生态规律来提醒执政者应该注意平衡经济发展与自然的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期待经济发展的步伐限定在自然能够容忍的限度之内,自然科学领域也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净化污水、净化雾霾的科学技术,法学家们通过环境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能够得到法律的规治。然而事后的惩罚,不如事前的预防,经济法正是可以承担这个灾害发生前的预防责任的主角。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经济法领域的研究者们一直保驾护航的大目标,然而这个大目标已经遭到了生态环境保护者的猛烈攻击。在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倡导下,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们通过提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重新整合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的步调,希望能够促成两者协调一致。然而美好的愿望还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在生态经济下经济法需要尽快培育全新的经济法的价值体系来支持经济法在新时代之下的新功能。那就是在新的的价值生态经济视阈下生态正义与经济法的新使命体系下,为了平衡人类生存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生态秩序,发挥经济法应有的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四、构建经济法学新价值体系的理论前提

不难看出不同的时代之下,往往是主流的经济学思想通过经济学家参政议政或者教学研究等方式影响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决策,这些主流经济学思想也逐渐演变为各个时期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经过社会实践和一定的法律程序又上升为经济法律法规,可以说经济法就是不同时代主流经济思想的延展。沿着经济法的发展脉络,到了生态经济时代,经济法延续生态经济思想的思维方式,经济法的价值体系的构建也应该在生态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发生。诚如上文分析得出的结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已经在生态经济下不合时宜,在生态经济下,经济法如果想构建新的价值体系还需要一个理论前提,即法律关系主体的确定,既然经济人不能作为经济法的法律关系主体,或者说承载经济法新价值的价值主体,那么谁能够作为经济法的法律关系主体?或者谁能作为经济法的新价值主体?那就是“生态经济人”。生态经济下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发生了改变。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人人都是“经济人”。传统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社会制度的构建潜移默化地发挥了不容质疑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上,体现在经济法评价机制的运行上,体现在各个经济实体的目标的设定上,也体现在民众自身的生活和工作自我价值的评判上,所有的现象,其本质皆为各个主体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和满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资源的濒临枯竭,“经济人”假设理论提出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精神世界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经济人假设”理论在现在这个生态环境恶劣、物质资源匮乏、人们精神世界得到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如果说传统的“经济人”是市场经济下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那么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迁,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必然要发生蜕变,那就是由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人”,蜕变为生态经济下的“生态经济人”主体。

1.客观经济环境的变迁结果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个国家仍然是自然经济下农耕的自给自足的社会状态,由于经济上自给自足的目标的设定,使得人口只有10亿的需求,通过普通的生产工具就能够得到满足,生产力的低下虽然是人类的发展制约,但是对于生态环境自身却是一件好事,简单的劳动工具和较少的人口很难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伤害,因而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长期地保存下来,也因此无知的人类把这些自然资源想象成为无限无尽的资源,贪婪的掠取、肆意的浪费,这也是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理论提出的客观经济环境。如今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改变有目共睹,“经济人”假设理论引领的社会变革让人们获得了丰富的物质满足和精神世界的提升。然而工业革命也赋予了人类一把宰杀自然的屠刀,这把屠刀的不断挥动使得地球生态环境也变成了来自太空照片上的满目疮痍,生态资源的不断消耗和得不到恢复,使得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生态危机,如果再放任现在的行为方式进行下去,灭亡,甚至是人类种族的灭亡是迟早的结果。人类如果想持续地生存发展下去,势必要再次进行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而这次的社会变革的矛头指向就应该把“经济人”思想作为罪魁祸首,这一次社会变革也应该是经济法领域的指导思想的变革。现在的人类生存环境被雾霾、污水、辐射、污染所包围,再不顾一切地只追求物质利益显然是不明智的,而且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自然环境污染的切肤之痛唤醒了人们保护自然、保卫家园的危机意识,更多的人自愿自发地开始了节约能源,反对浪费的日常活动。所以,一个新的,能够引领新的社会发展的思想破茧而出,这就是低碳经济,或者说是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在生态经济思想之下,我国经济法的社会评价指标发生了转变,政府行为的评价、民众个人生活的评价都不再是唯GDP为目标,而是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探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生态经济社会之下,生态经济思想之下,文章提出了将“生态经济人”作为经济法的法律关系主体,将生态经济运行中的法律关系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将生态正义的实现作为生态经济时代下经济法的新使命。

2.时展的需要“生态经济人”不同于以往的“经济人”,“经济人”是市场经济下的主体假设,而“生态经济人”是生态经济下的理论延伸;“经济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资料的需求,“生态经济人”则是在寻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自身生存发展,两者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不惜破坏生态平衡而追求物质利益满足,而后者则是在竭力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追求生产和生活的安定。中国在经历了民族战争、、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的生态环境也饱受战争和社会变革的折磨,尾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接踵而至的生态危机,这些洪水、泥石流、沙尘暴、雾霾等表面上的自然现象,其本质是对人类涸泽而渔的掠夺行为的惩罚和报复。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不能也不可以再经历一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经济发展的老路,中国必须尽快探索出一条既不进一步损坏自然环境,又能持续发展的新路,这需要一次自上而下的思想风暴,而生态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完善,是承载这次风暴的理论车厢,“生态经济人”的思考是值得我国的研究者们进入深层次琢磨的。文章试图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经济研究者能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和飞跃。再强大的思想也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和推进,经济法正是帮助生态正义思想向社会公众传播和颂扬的有效律法,经济法的法律精神和法律规则既符合正义理论的律动,也描摹出了生态正义思想在当代的精神内核。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领域赋予了政府的执政之缨,政府是伸张生态正义的关键角色,只有政府主动并且倾心于生态正义思想,才能有政府斩断时代病根并大刀霍斧的推进生态正义变革的执政之为。在经济法的微观管理的空间内,政府依然别无推卸地担当了悉心呵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的理所应当的统帅。政府一边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一边还要提示各个市场参与主体要减少污染、反对浪费、重复利用、回馈自然。

五、经济法学新的时代使命

经济法学的新的价值是谋求生态经济社会之下的“生态经济人”这个主体之间相互的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也是生态正义的核心内涵,当今社会价值体系更新,生态正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评价指标,应该成为经济法的法律运行和法律评价的指标。追寻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正义,就要探索出一种人类既能够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又能够及时回馈生态系统的体制,即限制+补偿的资源分配体制。

1.实现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以共享资源为前提许多年以前,经济法的研究者们还在探讨如何实现社会产品再分配的公平正义,即使是现在仍然有不少学者还在乐此不疲地讨论如何将“蛋糕”做大,如何分“蛋糕”,在生态经济时代之下,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了,在生态经济时代之下这个问题早已过时,或者可称之为“假问题”而非“真问题”。真问题是,社会产品生产多少我们的生态系统才能够负担的起,或者说生态资源能够满足多少社会产品的生产需求。形象地说就是,做蛋糕的原料还有多少,我们的蛋糕该做多大才能既不浪费资源,也能满足需要?也就是要限制蛋糕的尺寸问题。生态经济人要共享生态资源,生态经济人之间、生态经济人与生态系统的其他物种要和谐同处,共享生态资源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前提。

2.实现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以人类的补偿为途径生态系统需要恢复,而系统恢复需要成本,由谁来承担这一成本,由谁来补偿?经济法在生态经济之下完成资源分配正义的另一个途径就是谁占用谁补偿。倡导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就是要建立一种人对生态系统的回报体制。为了实现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经济法为主体的社会体制需要以清偿债务的方式对生态系统进行补偿的制度。(1)利用国家税收的方式条件产业结构国家税收的方式限制那些过度开采生态资源的产业的发展。国家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法调节宏观调控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必要方式。可以通过设立新的环境税种,通过不同的税率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限制过度开采产业,禁止污染产业的进入。税收是通过强制的方式让社会成员将从生态资源中获取的利益回补给生态,当然不是直接的回补给自然界本身,而是通过国家政府的资金分配和利用来重造自然、重树环境。至于这种税收的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税目、税率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尽早地商讨出一个完整的结论。毕竟这一政府执政决策既会影响全部社会成员,又会对支撑经济社会的中流砥柱的经济主体利益造成巨大影响。同时那些资源消耗的大户将会承担大的税收成本,而资源消耗小的社会成员就会承担较少的税负,如此刺激社会资金积极投向少消耗的绿色行业,吸引更多的社会精英投身到绿色产业,以此来引导我国的产业机构的调整和升级。(2)利用生态保护基金的方式回馈生态如果说国家税收的方式是经济法通过强制的方式将保护生态,实现生态正义的思想落到实处的硬武器,那么通过生态保护基金的方式回馈生态则是伸张生态正义的经济法的软武器。设立生态保护基金用以清偿对生态系统的“债务”,能够极大地引导和鼓励社会中间力量参与到对生态系统的补偿和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维护工作中。生态保护基金作为非政府的社会主体,通过引导所有生产企业参与基金的方式,对于直接或间接地消耗资源的行为,都要回补社会,回馈自然。生态保护基金的方式虽然没有像国家税收的方式一样能够短时间内聚类生态保护资金,但是有益于社会的长远的良性发展、能够激发社会群体爱护自然、主动地保护自然、抛弃损害自然恶习的热情。关于生态保护基金的设立、生态保护基金的管理以及生态保护基金的监督和运用,仍然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的积极探索和全面的考量,力争使得生态保护基金能够满足经济法追寻生态正义的要求,并且使其最终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回补自然回馈社会的良效。为了人类自身的种族延续和文明发展,我们需要对生态系统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是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的价值取向。经济法伸张的生态正义是以人为本,这是充分保证其他物种的平等生存权利的前提下提出的生态正义问题。现代金融手段发展日趋成熟,更加完善,生态保护基金的设立从技术和法律的层面并无难以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执政者是否有推行生态保护基金的决心和毅力,而这种决心和毅力则来自于执行人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态价值观,准确地说是生态正义价值观,价值观念的影响促使执行人对执政主体发挥催化的合力,并使得这个生态正义的价值观念能够成为执政团体的价值观念,最终左右执政主体的执政行为。

六、结论

生态经济论文篇7

天津港是最早重视生态经济建设工作并付诸实施的港口之一。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及噪音的环境监测。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吸收采纳国外的先进理念,通过统筹规划,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对生产生活的采暖等煤粉、废气产生量较多的设备和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升级,对不能改造和升级的设备与生产线坚决予以淘汰。同时完善港区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港区煤尘专项治理、垃圾治理,加快港区绿化建设步伐等等,使得天津港的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2天津港生态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天津港生态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达到了一定的功效,但关于港口的生态化发展在理论、实践、指导、监督等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2.1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体系不完善完善的生态经济理论可以为港口生态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我国的生态经济建设理论研究基础还很薄弱,对港口的建设与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平衡点缺乏具体的计算依据,港口的生态承载力计算也缺乏专门的理论体系,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还不健全,需要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结合,港口企业和高校合作,形成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体系。

2.2港口生态经济建设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没有形成

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是政府和港口企业的任务,同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目前关于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教育内容明显短缺,教育体系不健全,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理念没有深入到企业和民众的内心深处,需要加大力度,形成一套教育、培训体制,做好各种宣传活动,扩大影响面,与其他生态经济建设宣传相结合,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2.3港口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缺乏全程监督,政府职能缺位

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不健全,造成了港口建设的无序现象。政府在港口生态经济建设中发挥的职能薄弱与相关技术力量薄弱、专项治理预防资金不足等原因密切相关。加上注重GDP数据,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建设。另外,政府对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的认识不足,认为港口生态经济建设就是港口绿化或港区卫生清洁,没有意识到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既包括清洁生产又包括对环境、资源等的保护与协调,实现港口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形成绿色经济。

2.4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标准管理体系有待建立

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管理体系标准未落实到位。标准管理体系不能局限于港口或是港口的某一特定范围内,其管理体系的组成需要融合海洋环境监控、空气质量监控、污水排放监控、近远海生物生存状况监控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标准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实现合理利用。

2.5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技术创新不足

在港口生态经济建设创新能力方面,天津港在国内有明显的优势,但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立体生态化海洋利用技术的研发尚未突破瓶颈。现有生态技术仅仅是对原有技术的升级,难以称为绿色生态化技术。一方面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设备升级改造难以进行,另一方面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理念淡薄,一味追求眼前利益、短期利益,没有将生态保护和自身长期规划结合。

3港口生态经济建设对策

港口生态经济建设不仅符合经济的发展需要,也符合生态环境的需求,所以是天津港口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3.1多层次参与,树立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理念

以环境为代价的“灰色经济”并不能形成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提高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意识,树立港口生态经济建设发展理念成为必然。提高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意识、树立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理念需要政府引导、企业实施、民众参与。在港口生态经济建设上,国家宏观控制、调节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区域政策、调控仍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政府的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意识、对港口生态经济建设具有政策引导、支持作用,对参与企业、民众具有教育作用。企业是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和责任承担者,从港口设计、排污、物流及对海水和海洋生物影响等方面植入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理念,有利于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普通群众成为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对港口建设、运营积极参与监督。使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成为可能。

3.2多渠道投入,支撑港口生态经济建设

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是事关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能否同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的引导非常重要。在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理念培养、教育培训、相应配套机构建立、配套设施供应等方面需要相应的资金。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离不开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人才引进等,政府在政策、金融税收和专项资金等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减轻了港口企业经济、资金负担,有利于引导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

3.3多技术集成,提高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提高港口和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可持续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创新的常态化。使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技术创新既能给企业、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又能带来生态效益。

3.4多元化评价,制定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标准体系

港口生态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体系。包括港口生态经济建设工艺流程标准、设计标准、评价标准、环境监测标准等。包括规划、施工、运营等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港口生态经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应对策。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摸索与改进、修正。标准体系的建立使得港口生态经济建设和发展有据可依,也意味着天津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的长期发展意识和发展思路的形成。

3.5多方面交流,开展港口生态经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

在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方面与先进国家通力合作,广泛交流。包括信息共享、技术互通。学习先进国家的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理念有利于天津市乃至全国港口生态经济建设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加速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技术创新进程,有利于港口生态经济建设标准制定。

4结语

生态经济论文篇8

我国在生态旅游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确实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人们走入了不少误区。这些问题的不断恶化导致生态问题的愈演愈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严重扭曲。总体而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生态资源规划不当生态旅游对规划与开发的要求有别于传统旅游业。生态旅游开发中因不规范的行为对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污染与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策划、开发的不科学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构成的直接威胁。在规划上,由于错误的认为旅游业属于低投、高产的高利润产业,通过投入较少的资本和人力、物力,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许多当地的政府和旅游开发商便急功近利。他们在对旅游项目缺乏深入调研和总体规划的情况下,便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破坏式的开发,造成许多资源的损害与浪费,生态旅游的建造规模上很难继续扩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就开始进行粗狂式的开发。一些完成和未完成的建造质量普遍不高,不能将生态的理念与设计进行融合,使得景观与周边环境和当地生态出现了不和谐。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对设施和资源的开发投入相对不足,进而造成全国各地都在争相发展生态旅游业,却很少能有能够打造出出高端、大气、有品位的精品旅游,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走向了低层次的发展之路,旅游开展在实践应用中就同时出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二是巨大的旅游者数量和不良的旅游习惯引发的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超载,缺乏对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造成破坏。三是游客在观光旅游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物和垃圾,对于废弃物虽然进行了清理,但是新产生的垃圾排放速度远远地超出对其进行的清理速度,而造成回收与管理脱节,从而产生大量垃圾。因此,我们应当在制定规划时,正确处理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针对其发展的需要,制定高水平的符合其发展要求高层次的标准,必须对那些以牺牲生态来换取经济发展获得利润的行为予以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摒弃错误的观念,从而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2生态旅游标签化现象突出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来实现保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生态旅游经济是在旅游领域中伴随着生态旅游理念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在生态旅游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生态旅游的各项原则也在不断的成熟,各种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各式各样的旅游产品也相继研发面市场。事实上,生态旅游非常强调开发商和个人的共同参与。通过利用生态旅游的利益还原机制,对生态旅游产品和整个旅游业发展进行设计、研发和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本地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方式转换达到对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一些地方并不能够仔细的去研究是否适合去挖掘,而是一味地追捧。他们利用游客对大自然的憧憬回归自然的心理,无形中潜移默化地使生态旅游成为一种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标签和招揽客源的宣传手段。这种行为虽然在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前期收到了显著的成果,获得了较大的利益,使得一部分的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得到满足。但是,这种做法是极具危害性的。观光中的破坏行为给当地的资源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有些行为甚至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这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并且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初衷相违反[2]。因此,我们应当把生态旅游从一些浮夸的时尚和虚伪的表象中分离出来,能够真正的把它当做旅游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前景和市场空间的旅游业态。

1.3旅游者环保意识及道德观念相对滞后从旅游者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是一种体验式旅游。游客通过绿色生态旅游的实践活动,亲身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初步形成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所以,对游客进行环保观念的宣传和生态知识教育的普及,应该重点放在生态旅游活动方面,这也是生态旅游的一个独特之处,是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的性质。然而,当前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还远远不能达到这样一个标准。第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配套设施,同时,所提供的基础的知识内容也并不全面,宣传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与西方国家相比也显得较为落后,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其次,专业性的人员较为不足。一些旅游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学习和培训,专业性不强,对生态景区的特点、生态植被的特性和地形的布局和成因等自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难以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在游客游玩过程中,他们就会很难给游客讲解清晰,而是凭着主观臆想胡编乱造,不能让旅游者真正的了解大自然和树立起保护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观念。甚至有一些当地的工作人员他们许多也对生态旅游的本质和含义并不是很了解。因此,会造成游客在观光过程中,不能注意把旅游与自觉的保护当地的环境相结合,不能对生态旅游有个很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随手乱丢垃圾现象严重,使得生态旅游地的环境受到污染破坏,严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游客的环保和道德观念相对滞后。

1.4绿色科学技术较为缺乏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主要是基于自然景观。而从当前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对于自然景区的开发的关键则在于如何利用好自然资源。面对目前生态旅游发展的白热化,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极易受到污染的特点,世界性的资源与环境都面临着种种的压力。欧美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新型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这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本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循环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在科技和专业性人才的投入方面的不足,我国在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方面较为落后。同时,相应的交通建设和通讯设备和其他辅助设施的保障方面,对环境整治的标准方面也有着相应的要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行大量的保护性投资。而且,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更为突出,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很多旅游景区在生态旅游的经济建设中,主要的目的放在如何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上。建设的大部分储备,多数在于娱乐设备的建造而很少有对研究的投资,造成在科研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不能及时做出必要的反馈与调整。一些自然保护区,虽然在科研上有一定的积累,但他们在决策的运用和管理上却不能灵活运用。由于不能够掌握足够的旅游信息也不能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旅游者带来心里落差,影响到游客的信息消费心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自然资源的稀缺也给我国生态旅游的生存发展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2我国生态旅游问题的成因分析

2.1传统观念是我国生态旅游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1)传统的价值观与生态旅游。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角度来看,人在改造客观事物之前在人的思维中已经对这个客体进行过改造并且在观念中已经预先规定性的设想到改造后带来的效果,在大脑中形成观念性的最为理想的模型。所以在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里,生态价值观念并没有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程度,完全在他们对于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生态环境所遭受到的破坏在人类的价值观念中并没有被超出它们在人类思维中对环境的期望范畴。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异常迅速。后来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受到大众的青睐,成为人们旅游的首选。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污染与严重破坏,以及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中种种问题的出现,直接原因在于人类思想中长期所受的传统价值的长期影响。所以,我们在对待我国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时,我们应该去努力,去积极探索,去勇于尝试新的生态价值观。我们应该去用新的生态价值观念来对待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从而实现生态旅游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2)传统的发展观与生态旅游。长期以来,生态问题之所以出现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在很大程度上实则是受到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影响。一直以来,人类习惯用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去审视和思考问题,这已经是一个长期的思维模式。传统的经济学发展观往往只是单纯地追求单方面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家们往往也只是看重一些数字的分析与表达,他们把经济的发展视为单线式的发展,而没有把它放置在生态和社会中去,异想天开的将其假设为与生态与环境想脱离的线性态势下的非协同发展关系了。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亦是如此。生态旅游经济复合系统是一个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同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在其种类和数量上以及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和自净能力上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在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一味的只是从人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去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一味坚持物本高于人本的思想,只去注重GDP的增长而忽视生态旅游中所产生的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日积月累就会引起生态旅游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对生态旅游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得生态旅游陷入为发展而发展的怪圈[3]。

2.2利益冲突是我国生态旅游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生态旅游经济实践中,由于各个主体中追求的目标都不相同,造成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开发者只重视能获取多少收益,旅游者虽然目标不在于获取收益但是他们在意的却是生态旅游活动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消费剩余”,即旅游者在生态旅游的体验过程中能够得多大程度的完美的生态体验。游客往往只重视的是自己的身心的愉悦体验,很少会在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会去想到保护生态环境。因此,生态主体与自然之间就暗藏着严重的冲突。冲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大自然的环境就会越来越恶化。自然界就势必会对人类敲响警钟。因此,人类无限度地重视经济利益而轻视生态利益势必会带来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影响着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后代子孙的健康发展带来危害。众所周知,利益有很多种。利益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利益,还包括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然而,恰巧就是这个被人们极易忽视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生态利益,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发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的崩溃。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当今,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都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具有称霸全球的野心。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只要能在世界市场中站住脚跟,他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换取话语权。所以,在保护自然方面还是发展经济方面,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他们不会去考虑什么长远利益,只要能发展,只要能有利益就会不顾一切,用环境来换取经济当前的发展。然而这种个体的理性往往会带来整个整体的非理性。就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百年来的发展史,亦是他们的“血泪史”。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势必会造成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小话,因为生态环境资源是公共的,而并非属于个人。生态旅游资源也是如此。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面对着生态旅游资源的日益枯竭,面对在公共资源利用方面的低效率和非理性,人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从整体利益去考虑,运用新的经济发展观去协调人与自然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的紧张局面,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经济系统,使得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齐抓共进,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

3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3.1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和法制建设首先,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科学规划。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作指导。在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应该深入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首先要充分考察生态旅游市场的供需情况,同时考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会有哪些优势,遇到哪些限制,从而来合理的规划我国生态旅游的空间分布,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使生态旅游经济的所有开发项目和制定的具体相关措施都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而提高当地的综合素质,实现我国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生态旅游产品供给者的生产成本普遍高于从事大众旅游产品的企业。因此,我国应当注重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发挥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来帮扶生态旅游经营者。对生态旅游经营者实行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提供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协调和解决其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4]。同时,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合理的处罚措施,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对旅游活动经营者造成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进行相应的处罚。此外,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的维权渠道,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有利于对生态旅游市场进行适度地调节,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秩序。

3.2注重自然生态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构建生态旅游发展利益驱动机制首先,严格生态旅游的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虚假生态旅游供给者进行约束,并采取措施增加“虚假生态旅游产品”提供者的提供成本;对虚假生态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整个生产链进行严格查处惩治追究生产供给者的责任,违者重罚。同时,实行生态补偿等制度提高虚假生态旅游产品的“伪装”成本[5]。通过对生态旅游提供者进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的监督与管理,利用淘汰机制的监管,可以及时的清理掉那些打着“生态旅游提供者”的幌子实则对我国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破坏性的开采和运营的市场主体。同时,为了能够营造生态旅游认证的良好氛围,我国应当大力加强与国际知名生态旅游认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普及并积极宣传生态旅游认证知识,鼓励生态旅游产品供给者和游客了解并参与生态旅游认证活动。其次,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协调各方经济利益关系。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重要部分,无论是自然的景观资源还是人文的景观资源都是生态环境中的最敏感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极其容易对这些敏感资源造成破坏,合理的规划、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是我国生态旅游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加强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关键。我们应该积极地宣传号召人们去保护环境和爱护自然。同时,在遇到资源使用与保护产生冲突时,要妥善的处理好自然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第一位。积极的协调好各方关系、权衡各方的利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生态旅游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3.3加强生态观念培养,完善生态伦理道德机制构建首先,注重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在加强我国生态旅游宣传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游客普及生态旅游相关知识,使游客更清楚地了解生态旅游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从而更自觉地尊重及保护当地居民的各种习俗,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风俗等造成破坏。总之,通过开展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游客会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价值观念,促进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6]。其次,完善生态伦理道德机制构建。将生态伦理道德机制引入生态旅游这一特定领域,就是强调人类应当彻底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学会尊重、保护自然,在旅游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中运用理性和道德自觉地承担保护旅游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社会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生态伦理道德机制的构建中,人们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其次,应当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减少资源耗费,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再次,应当树立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观,加强规划和机制管理,保持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发展;最后,应当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中确立基本的生态伦理规范,从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论文篇9

作者:黄约 辛燕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由于农民的生态文化素质较低,大多局限在个体经验层面,比较容易造成生态保护不到位。例如,不知道化肥的过量使用,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及成份的变化;不知道化肥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还造成动植物及周边环境污染;不知道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对农作物造成二度污染;不知道农副产品中残留农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不知道废弃农用地膜引发白色污染,影响土壤的再使用功能;不知道盲目使用外来农业物种,威胁到本土农业品种的生存及使用等等。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忽视农村生态知识的普及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后发地区城乡干部群众的普遍愿望。如果缺乏生态文化引导及培养,很容易误入生态失衡的歧途。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干部和群众片面以为经济发展就是指GDP的增长,忽视生态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支柱,忽视依靠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2007年以来,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会大幅增长。出于利益、资源等方面的考虑及竞争,东部地区转移的大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及产品。西部不少地区把降低环保标准作为优惠条件,盲目招商引资。尽管国务院于2010年9月“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4]要求坚持生态环保,严格产业准入,但仍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污染转移的势头。又如:已被列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治区重点支持的11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的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目前入园企业达200多家,投产企业9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57家,产值亿元企业12家,主要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轻纺制鞋等。[5]园区内引进的产业大多是国家发改委公布最新行业名录列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城乡生态建设不协调,无法共享环保成果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治理,把生态教育全面渗透到城乡。目前的生态教育偏重城市环保,缺乏对农村环保的宣传。重视城市环保设施的投入,城市的环保设施齐全,排污、节水、绿化、节能、道路建设等均有保障。而大多数农村社区的环保条件较差,垃圾随处可见,饮水不洁净,土地污染严重等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大批农业人口逐渐从农村转移到各类城镇生活。由于我国国情决定,即使城市人口增加,依然有半数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因此,不能简单地放弃或者遗忘农村环保教育及建设。另外,中、西部农业生产的任务,不再只是解决农村居民的吃饭问题,早已成为发达地区重要的粮食及农副食品供应基地,城市永远离不开农村、农业、农民的支持。如果缺乏对农村生态建设的宣传、教育、资金投入等,不仅妨碍、破坏农村环境建设,还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科技异化,为生态教育的最大障碍科技异化,指的是“科技这种人的创造物变成了统治人、压抑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它不但不是‘为我’的,反而是‘反我’的”[6]。科学技术的发明使用,增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特别是农业科技的发明与运用,极大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破坏生态平衡,甚至破坏力持久。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7]宣传生态保护技术,是生态教育的重头戏。其中,生态教育是否需要宣传转基因技术,是值得深入商讨的话题。转基因农产品因抗旱耐瘠、优质高产等特点为我国农业主管部门所推崇,但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争议。2009年底,国家农业部给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证书,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8]从2001年起,美国孟山都公司在广西推广“迪卡007”、“迪卡008”转基因玉米品种,当地政府下发红头文件支持。[9]本土玉米被转基因玉米替代,意味着转基因技术从研究转向行政干预、行政命令。用行政干预方法替代自然规律,势必增加新的生态问题。当转基因技术促使物种走向单一化,程序化,物种之间缺乏相互作用、相互牵制,无法比较、选择、竞争,不利于营造“物竞天择”繁荣昌盛的自然景象。

改进生态教育方法,提升生态教育的效果生态文明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要有责任地生活。自然属于全人类所有,为了可持续性发展,生存在其中的人应该负责任地生活。“负责任”指对自然负责。每个人都对自然有责任,负责地生活和生产。每个人都是社会和自然的一份子,扮演好“经济人”和“社会人”双重角色。提高生态道德素养,把外在的道德约束转化为农民的伦理观念,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是在生产过程考虑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积极承担维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要实现生态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发展状况,按照自我选择的原则,引导其建构个体生态文化知识观念,注重价值引导而非将某种观点强制性地灌输。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根据农民群众的需求,选择农民群众欢迎的方法进行。选取生态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简明易懂,容易为农民群众接受;教育载体可选择广播、电影、报纸、对联、年画、山歌、短信平台、主题晚会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直观、易操作的形式;农机站、林业站等技术培训,要穿插生态知识教育,农民喜欢在田间地头咨询比集中时段的教育培训更有效;鼓励农民在参与过程中学习,例如,支持农民参与改造厕所、使用沼气等,树立卫生、环保意识,改变不良行为,这些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培养典型事例,用事实教育农民,这是在农村开展生态教育的最佳选择。农民是讲求实效的群体,他们愿意接受有说服力的事实,尤其是能够达到经济收入与环境保护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扶绥县渠黎镇碧髻村重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村党总支部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建村办公大楼,硬化道路,新建广场、球场和卫生室;建设全村排污管道;种植各类观赏树木800多株。设置专职打扫员;“村规民约”条例中有环境保护、污水、垃圾不乱倒的内容;注意向村民进行生态教育,每年村民集中开展春节文体活动都有专题宣传,强调讲卫生讲环保。由于环境治理有成效,还吸引了周边城市居民来农村购物、消费、旅游,开辟了农民经济收入新的来源。武鸣县开展以生态文明村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制定衡量成功新建设农村的标准是保护生态。例如,城厢镇濑岜村七星屯实行秸秆原料沼气池集中供气,不仅全屯24户村民获益,并有效解决农村废弃植物无法利用问题,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新思路新措施;例如,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杨李村均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新农村建设模范村。这两个村的突出业绩是均采用“养殖-沼气-种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保持山青水绿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收入双赢从农民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最为关注的是经济收入。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消除农民以为讲环保会降低经济收入的思想顾虑,主动迎合城市居民转向追求环保生活的新需求,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生态农业的独到优势;宣传发展生态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优途径,是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提供操作性强的环保技术指导及服务,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培养环保型农业品牌,培养生态农业产品的供应市场,建立稳定、广阔的城乡消费群体,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要加强科技下乡、农技培训,落实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入村屯的指导,积极帮助解决、协调当地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打造环保产业,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使农民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农民发展的重要价值,促使农民自觉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农村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开发及利用。从政府层面要求,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0]。2009年,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鼓励发展清洁养殖,实施农村清洁工程”[11]。广西各级政府必须深刻领会党和中央重要文件的精神实质,抓紧研发治理污染的新技术,解决好产业转移出现的污染问题,防止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保护好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无法再生的、极其宝贵的农村资源,建设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城乡群众共同分享生态文明的成果。

警惕农业科技的异化,防范生态风险及危机农村生态教育承担抵制科技异化的特殊任务,引导农民善于分辨与拒绝以“高科技”包装的骗术。现代农业面对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的经常性变迁,面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农业物种的改造及创新等,农业生态知识的学习与教育任务繁重。如果农民没有思想准备,缺乏生态知识、被动接受市场的诱惑,被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所蒙骗,极易引发新的污染源,增加自然界的负担,给社会带来压力。此外,由于主、客观条件发生改变,现代高科技农业与实践的中间环节越发复杂多变,不可预测因素增多,这就决定了不能就某项科技产生而简单下结论,特别是农业科技的发明创造,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副食品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更是需要谨慎考察。例如,转基因产品使用物种基因改造技术,具有减少使用农药,增强抵御病虫害等优势,但不等于没有问题。从目前各类试验提供的材料表明,转基因技术引发动植物免疫系统紊乱,甚至生态环境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继续观察与实践。据媒体报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美国是研发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但是出于安全考虑,美国禁止将转基因食品用于食用,[12]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案例。中国水稻研究权威的袁隆平教授曾经表示,政府应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他认为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否导致何种突变。“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13]。可见,生态教育对转基因技术必须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时间、效果等综合检验,决定宣传与教育的取舍。

生态经济论文篇10

当前,世界正处于信息经济或者说后工业经济时代,非物质经济在经济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非物质经济是以知识、信息、情感和交际活动作为生产内容的,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非物质经济使得生态环境问题彻底迎刃而解了。信息技术和非物质劳动是“对生态灾难威胁的真正的资本主义的回应,一个瞄向未来的反应”①。“在信息技术的支配下,制造业能在大体上变得既有效率又干净。新的废物处理方式的前景也十分看好。按照新的生态思想,‘废物’一词以后将是多余的概念。生产中使用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回收,废物处理可以增加利润,而不是减低利润。”②这种观点没有从根本上弄清楚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症结所在。“非物质化的假设认为,资本主义正朝着‘失重的社会’方向发展。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新经济的增长,会与通过利用能源向环境倾倒废料形成的经济增长‘脱钩’,减小每单位货币GDP增长的环境影响。”③然而,他们忽视了,在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始终伴随着经济规模的膨胀,所以也始终促使着环境在不断恶化。“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高并不必然减少能源消费,它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消耗,会加速资源枯竭的速度”,这就是所谓的杰文斯悖论。实际上,非物质经济并非不消耗物质资源,非物质经济并非没有污染,非物质经济也没有打破杰文斯悖论。非物质经济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渗透只是一种知识、技术“包装”,只是对生产活动的某些环节的智能化而已,它仍然需要消耗资源、能源,排放废物,存在着环境污染的可能。如电子污染问题在当今世界日益严峻。支撑全球通讯的电力大多由核能和矿物燃料燃烧产生,这些能源发电后的副产品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海洋。与某些预测相反,计算机在实践上倾向于增加而非减少纸的使用,因此增加了对森林的压力。④毋庸置疑,在生产不持续扩大的情况下,技术的提高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促进作用。但是,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很多污染问题,就技术来说已经不成问题,如太阳能的使用。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的推广和污染产业的控制被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所遏制。⑤如环保技术的改进和广泛应用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强资源能源利用率,但在很多国家,技术的开发、使用是受资本控制的,遵循着资本的逻辑,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往往因为利润甚微和增加成本而不受重视。而且,生产技术革新的速度总是超出环保技术革新的速度。技术革新总是推动了生产的不断扩张,也必然带来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的扩大。所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指出:“将可持续发展仅局限于我们是否能在现有生产框架内开发出更高效率的技术是毫无意义的,这就好像把我们整个生产体制连同其非理性、浪费和剥削进行了‘升级’而已。”⑥参与撰写《增长的极限》的罗马俱乐部成员、挪威学者乔根•兰德斯也指出,在《增长的极限》出版以后直到40年后的今天,虽然出现了很多技术变革,可是,“我们还没有见到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的迹象。人类仍然牢牢地处于‘过冲’状态下(世界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海洋和森林吸收量的两倍),我们也逐渐可以辨认出即将来临的生态系统遭到全面破坏的早期迹象———这一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大量生态服务是人类必须依赖的”①。因此,要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即不能仅仅依靠技术,还需要调整社会经济制度本身。要打破现在仍然适用的杰文斯悖论,与环境建立可持续关系的社会生产方式,必须超越资本的逻辑,必须“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改造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社会的支配力量不是追逐利润而是满足人民的真正需要和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②。

二、社会层面必须摈弃发展主义政策

由于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需要的无限性,仅仅超越资本的逻辑,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过度的生产消费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的那个时代,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所以他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比较乐观,并对人类理性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认为只要超越了资本主义,环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并且设想共产主义社会中达到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当前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口的极度膨胀对我们的发展模式的制约显然远远超出了马克思的想象,也需要我们对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图景保持冷静。实际上,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以前的苏联,还是中国,同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一样,在创造工业化奇迹的同时,也出现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全球资源有限、濒临耗竭和人口过多的情况下,无休止地扩张经济,倡导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浪费资源,等待人类的只能是灭顶之灾。因此,要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必须摒弃发展主义的社会政策,改变对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追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主义关注经济增长(特别是以GDP和人均收入为主要指标的增长)和财富积累(尤其是以财政、税收和总产量为主要标志的积累)。支撑发展主义理念的是源自启蒙时代的线性进步观和历史阶段论。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社会和环境成本,致使要么“发展不起来”,要么“有增长没发展”,要么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发展不可持续。发展主义不是一种包容性强而是排斥性强的丛林竞争游戏,它既没有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也没有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反而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主义满足的是极少数利益集团的发展需要,而让大部分人去承担资源耗竭和环境破坏的灾难性后果。发展主义所到之处,自然物就变成了发展主义体制和话语下的“资源”,并在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本土的或全球的资本—技术的依附关系,越来越集中到了各种权势集团和资本集团的手中。冷战结束以后,发展主义最为风行的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是世界公认的生态环境最为恶化的地区;在发展主义最受尊奉的20世纪90年代,也是全球臭氧层破坏、酸雨增多、海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时代。生产的不断扩张是维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前提。“有证据表明,生活在经济发达国家中的许多人患有‘发展疲劳症’,而且有更多的证据表明,人们普遍意识到,无休止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价值,除非它能积极地改进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③相反,“经济增速放缓会给我们更多的时间,感受经济对自然造成的伤害,并预备补救措施。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将学习到的经验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法,以避免对自然的伤害———并挽回过去犯下的错误”④。

三、文化层面必须批判消费主义观念

发达国家不可持续的高消费的物质生活方式,也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发达国家不但自己提倡高消费、超前消费,而且还通过文化输出(如好莱坞电影)和跨国公司将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广到发展中国家,使消费享乐主义不断地向全球蔓延。由于消费主义的鼓吹,不合理的消费欲望被体制和体制下的机构(大量的广告公司)不断制造和再生出来,其代价就是导致生态的破坏、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更加恶化。在消费主义和利润动机的强烈刺激下,“通过大量研发生产各种毫无价值的商品,鼓励各种废物的产生,只一年之内,工业国家年资源投入的一半到四分之三就作为废物排入环境”⑤。而受西方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野蛮消费、资源浪费现象。就拿餐饮消费来说,有数据显示,“我国餐饮消费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88年全国餐饮消费大约360亿元,2008年增至1.6万亿元(规模以上餐馆消费统计),2010年达2.3万亿~2.5万亿元”,“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可养活约2.5亿人,折合粮食约800亿公斤,相当于我们粮食总产量的15%”。①因此,要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必须对这种不可持续的消费主义观念进行批判,进而倡导一种在环境与生态意义上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并不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准,而是使人们适当地放弃消费个人主义以便更能与环境和谐相处。②五、科技层面必须关注技术的人道化使用环境问题,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它有可能是意料之中的产物,也有可能是意料之外的产物。对于前者,应对的办法是提高生态意识,而应对后者则需要对人类理性保持警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认识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非至上性。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虽然相比古人,我们关于自然界的知识高度丰富,但是,我们未知的东西也许比我们已知的东西还更多、更大、更广。在很多方面、许多领域,我们依然对自然界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对于我们的理性知识及其所指导的技术和实践活动,过于自信、傲慢无知必然带来难以意料的后果。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干预越深,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往往越严重。技术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在极大地提高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也可能使得这种意料之外的后果更加严重。所以,英国学者吉登斯甚至认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人类行为不可预料的后果,而且是技术活动的外部影响的产物,是对人类理性能力过于自信造成的,并因为人类对技术的崇拜而加剧。为了避免不可逆转的破坏影响,人类必须摒弃无限制的科技发展逻辑和科技万能的观念,而关注“技术的人道化”使用,从价值理性的角度而不仅仅是工具理性的角度研发、使用技术。③在当今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须臾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不能返回到新石器时代。强调技术风险,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简单地拒斥技术,倡导反科学主义观念,相反,这恰恰反映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知识和人类生命的尊重,关注技术的人道化问题。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因为改变了生物最核心的内在,它与一般的技术活动改变生物的外在形态相比,对自然改变得更深,风险也更大。所以,对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一方面要鼓励大胆研究,另一方面,对其运用,要谨慎小心。人类的身体不同于小白鼠,在小白鼠试验中无害的未必适合于人类。而且,对人类来说,转基因食品的实践效果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几代人才能明显地看到、检验出来。鉴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奢望在某个时刻能够解开自然万物的所有密码,并随心所欲地进行干预。人类在大胆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必须对自然保持着敬畏之心,不能野蛮地干涉自然。也许我们的无知、傲慢、自以为是,会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甚至将人类文明推向毁灭。“我们的文明是可以自我毁灭的———没有人会怀疑。”④在人类历史上,一些文明古国因为环境恶化而消亡。今天,我们的文明也可能因为环境问题而自我毁灭。“如果得不到遏制,单独气候变化就可以造成无数的人间凄苦。我们无时无刻不仰赖的能源资源的耗尽也能结出如此的苦果。”⑤谁也不能绝对保证在环境危机的灭顶之灾降临之前,我们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