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形势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15:54:23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1

一、加强高校国际形势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国际形势教育是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宣传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现状、趋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等。加强高校国际形势教育具有深远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辅助,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形成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和党情,高度认同我国当前制定实施的大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并为之不懈努力。

1.加强国际形势教育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了解世情。国际形势教育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发展状况以及即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对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教育具有不同于国内形势教育的特点。首先,内容范围具有广泛性,涉及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状况以及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其次,研究的重大事件具有震撼性,发生的事件足以引起各国关注和研究。再次,国际形势教育对教师要求较高,相关教师需具备更为全面而深厚的知识结构。全球范围内发生事件的复杂性不仅要求教师了解事件的表象,还应熟悉各国的地理环境、历史状况以及与他国之间的深刻渊源和联系,善于从事件表面寻找到内在的本质根源,从而帮助学生深入辨清形势、辨别是非、理解世情,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加强国际形势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国情。通过国际形势教育,学生能接受深刻生动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认清国际形势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珍惜和维护稳定大局,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因而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国际形势教育能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际角色与地位,理解对外开放国策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使馆被炸、奥运火炬传递受阻、美韩联合军演等国际背景下的历史事件,无不牵动大学生的爱国心弦,使他们接受到严肃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际形势教育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强化公民为扞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精神,国际形势教育能普及国防和军事知识及技能,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国家安全观。

3.加强国际形势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形势分析方法。国际形势教育有助于学生自觉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能力。国际形势教育能培养学生养成马克思主义系统观,通过局部看全局,透过支流看主流,抓住实质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世界在加速联系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发展不平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宗教由此矛盾激化,引发此起彼伏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国际形势教育能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从本质上认识世界的各种现象,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辩证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等,科学分析形势的思维方法反之帮助学生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正确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当前高校国际形势教育存在的盲点与弱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并对高校形势政策教育提出诸多要求。经过若干年的课程探索与建设,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得到普遍重视与发展,但由于国际形势教育本身具有复杂性、深刻性等特点及教育时间过短、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等原因,当前高校国际形势教育存在一些盲点与不足。

1.管理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目前很多学校实行多头管理的体制模式。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或由教务部门管理,或由党委宣传部管理,或由学生工作部管理,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管理,多头管理的体制模式缺乏专门机构统一负责,致使责任推卸、管理混乱、备课不足、效果欠佳。此外,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资金投人方面明显不足,国际形势教育需要长期的书刊、音像资料资金投人,师资培训、场所设置、专家、活动安排也需要一定资金,学校对课程的不重视及课程重要性的被弱化导致资金投人不足,国际形势教育缺乏必要的资金体制保障。在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上,由于缺乏责任机制未能形成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作指导,国内形势教育与国际形势教育内容比例失衡,国际形势教育不能得到充分重视。

2.师资队伍不明确,缺少教研机构。目前许多高校未能建立稳定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没有设立专门的形势政策教育教研机构,国际形势教育缺乏深层理论指导,未能深入解释国际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及相关联系。大部分高校采取“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让一些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院系辅导员以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一些行政人员承担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教学经验及理论水平的限度影响了教学效果。“形势与政策”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分析,把握事件的深层矛盾与规律。这种分析对教师要求很高,既要求他们具备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又要具备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将两者有机融会贯通,则会缺乏问题分析的深刻性和透彻性。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性对这种融会贯通知识要求更高,不经过长期系统培训很难深刻掌握国际重大事件表象背后的真正本质。缺少专业老师的理论讲解及科研机构研究成果支撑,将是制约高校国际形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瓶颈。

3.学生接受国际形势教育不具备连续性。由于形势政策教育仅限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无法连续接受接受相关教育,这既不能实现国家相关规定,也无法满足高年级学生的求知欲。《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该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计人学生成绩册。不少高校或以其他教育代替形势与政策教育,或仅进行1至2学期的教育,这样既不符合《通知》精神,也不能满足高年级学生了解世界形势的求知欲。大学生对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思考问题具有宽域性、分散性和表层性特点,国际热点往往成为他们的关注点与讨论点,引发思维变化及思想变动。这种特点将持续整个大学阶段甚至研究生阶段,如果忽视高年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不对国际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和及时引导,很可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判断。

4.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单一滞后。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已经改变了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讲座报告等大课堂教学,但教学方法和手段仍然简单,教学形式依旧单一,教学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参与性,导致原本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师生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与国内形势教育相比,国际形势教育受到时空、认知等条件限制,教师难以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随着网络时代的深入发展,学生更多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获取国际资讯,随时了解国外动态。高校国际形势教育的滞后性及方法的单一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迅捷获取信息的期望,高校面临与互联网等新媒体争夺学生思想阵地的严峻困境,同时承担了网络时代背景下国际形势教育手段方法变革创新的重大任务。

三、探索新形势下国际形势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1.建立健全形势政策教育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对形势政策教育管理机制建设提出总体要求:“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要加强督查工作,形成定期或不定期地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机制。”各高校应依据国家政策指导,结合地方实际及本校特点部署教学工作,并组织落实教师培训、教学管理和考核等。例如,可确立党委统一领导,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主管,教务处、社科部、学工部、宣传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具体实施上,党委宣传部与思想教政治育理论教研部总体统筹规划国际形势教育,制定长期教学计划与大纲,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确保机制到位、制度到位、师资到位、经费到位,组织其他各部门协调配合,切实把形势政策教育尤其是国际形势教育贯通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

2.成立国际形势教研室或研究小组,加强国际形势规律研究,提高教师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国际重大事件的能力。国际形势教育不仅要求讲授事件的过程和结果,更要求透析事件的起因、联系、本质和规律,这要求学校成立研究小组开展专业研究。、教育部等国家部门近年来多次颁布的相关文件也越来越表明:高校国际形势教育应具有体系性、原理性、科学性、教育性,高校应尽快成立研究机构或研究小组,解决国际形势教育中存在的重大实际问题与理论问题,具体主要研究如下课题: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提炼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对重大国际事件分析、指导的科学论断;学生心理特点及接受特征,把握学生关注国际形势的范围、特点,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教育教学的敏锐性和时效性;国际形势教育教学特点,分析国际形势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与其他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和宗旨大纲;主要国家发展历史及其外交联系,形成丰富稳定的资料库,有效预测、解释国际形势;国际形势教育范畴研究,揭示国际形势教育内容、方法和环境等各环节,研究该教育特有的教学要素与环节;国际形势教育方法论研究,探寻独特的研究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国际形势的思维方式等。

3.建立“专兼协调、内外结合、全面动员、联动教育”的教师队伍格局。提高专、兼职教师的教学素养,定期选聘校外专家作报告,调动学校各级别、各学科教师的国际形势意识,将国际形势教育贯彻在各自的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过程中。“专兼结合”,即“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配备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形势与政策课专职教师,要纳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编制。”队伍设置的关键在于提高专、兼职教师的国际形势教学素养,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理论素养、教学技巧等,胜任国际形势教育的教学特点。“内外结合”,即“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特约报告员”,也可邀请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等院校知名专家、国外国情专家做讲座和报告,建立国际形势教育专家库,定期聘请他们讲授国际局势和国际事件。“全面动员”即动员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等各级教师自觉培养良好的国际形势观,将国际形势教育贯穿在平时的工作和教学中。“学校党政领导、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都要积极承担一定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此外,高校各门课程均具有国际形势教育功能,广大教师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将这种教育融人大学生专业学习中。“联动教育”,即在“专兼协调、内外结合、全面动员”基础上形成国际形势教育的全面、协调、动态局面,调动校内外各种积极力量,共同推进学校各年级学生的国际形势教育。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2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贴近生活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因此,要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要使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内容之中,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就是要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和载体超越课堂、超越校园,要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敏感地带和热点问题;就是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更理性地观察、思考和分析生活。

一、联系现实生活,精选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时效性强,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些重大问题的教育时效性很强,学生很关注,社会影响大,迫切需要及时解决认识问题。

各高校一般根据教育部社政司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各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论述的热点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些国家大事。比如,从文化传承看国家软实力建设、分析、建立创新型国家、从中东、北非局势看国家的稳定富强、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二是吸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比如,如何看通胀下的经济形势、从毒胶囊事件看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如何看待和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影响与应对,如何看待我国4万亿元投资扩大内需以及土地流转、食品药品安全、网络民意、从微博发展看网络规范等。三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热门话题。比如,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形势、从大学生村官看就业择业等。这些问题,不仅在大学生中有很高的关注度,而且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极易引起共鸣。

与其他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课更为直接地体现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它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宏大变化,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当时形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政策性、时效性,而且当代大学生比较务实,他们不喜欢听大道理,也不喜欢听脱离生活实际的空洞内容,如果空讲理论,不联系社会的生活实际,就达不到教书育人、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所以,形势与政策课讲授的概念、原理、观点,只有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才会使理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近年来,我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选取贴近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国内与国际的热点焦点问题,并且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分析说明。例如2011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初,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把最热、最受关注的3月5日结束的我国利比亚大规模撤离同胞的行动作为专题内容。通过本次专题的讲授传达给学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了解中国海外大撤离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再如,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及时穿插了东海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宣传理国、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国这一理念,及时教育了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提高理性思考的辨析能力。

2013年4月以来,我们结合国际国内最新局势,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十、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理解和认识“中国梦”、认清我国当前海洋权益形势和国际关系等。这样为学生释疑解惑,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使他们无论面对任何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都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通过选择贴近社会生活的内容,把学生带到真实可感的时代生活中去接受教育,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也帮助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贴近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模式

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强化教学效果,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模式。

1.改变教学方式,实现灵活多样

(1)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要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系统讲授,设立专题,把问题讲深讲透,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为了让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及“两会”精神,我校通过精心安排,在“两会”召开之际就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并提炼了相关专题,并按照相关教学计划集中组织向学生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

同时,高校要结合实际,组织举办专题讲座,定期聘请校外领导或专家对国内外发生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及时跟进讲解,如有关奥运、中东北非政局、两会精神、纪念建党90周年、喜迎十的专题讲座等。例如,在进行南海局势的专题教育中,我们专门聘请海军工程大学教授、著名的国防理论研究专家黄友牛来校为学生作了题为“认清周边安全形势,不断增强国防观念”的报告。

(2)理论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要善于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题材中,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要采用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围绕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吸引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讨论方式有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看录像短片畅谈观点等。例如,在讲授社会保障体系时,除讲授政府的责任外,还涉及社会慈善机构,就可以让学生搜集“红十字会”的相关资料,就“郭美美事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成熟的慈善活动的做法,进一步思考中国将来应该怎样完善慈善事业以辅助社会保障。

(3)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政策,不能离开学生利益的满足,要把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校可以结合学分制,对学生听课、讨论、写报告等进行累计积分,并使之成为这门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2.改变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条件的改善,高校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越来越普及,在教学中充分应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丰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内容,增强形象直观教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感染力。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生活化、现代化,变抽象为直观。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影视音像资料,建立素材库、制作精良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文字、声音、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给课堂教学注入浓烈的生活气息,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纪念建党90周年”专题时,可以下载电影资料,利用多媒体设施再现建党时的情景。

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还可以广泛利用电视教学,同时也可以创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体网站和栏目,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置动静结合的频道,设置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的栏目,开通由高水平教师主讲的网上专家论坛,设立专家网络邮箱,适时引导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在线答疑,建立网络教学考核评估系统等,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延性、开放性的需求,使教学更加完整、连续、形象、生动和有效。

三、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意味着教育要向生活回归。因此,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例如,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要求学生参加寒暑期两次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和提交调查报告,成绩计入课程学分。调查的主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农村的学生可以在寒假对回乡过年的农民工进行调查,也可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保、农民收入、农村食品安全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城市的学生可以对城市居民贫富差距情况、老年人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讲到“改革开放的成就”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收集各种资料,在切实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后,带着思考和问题再走进课堂。

在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时,组织学生到一些大型企业调研就业形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各种调研活动使学生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时代,更加了解国情,拓展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

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开展“生活中的荣与耻”征文、“校园中的‘风景’”摄影、DV展评等实践教学活动。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学生们关注和发现生活中践行“八荣八耻”的具体事例,用真情实感书写、拍摄身边的真善美,讲述对荣与耻的感悟。

依托学校、社区及教师资源,联系一些教育基地、知名企业、政府部门或是基层农村,让大学生带着任务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还可以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以重大热点问题为契机,深入挖掘其中的理论深度和实际教育价值,更好地把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和党团活动、“大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行动”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形势与政策课“入脑”“入心”,实现教学效果的知行转化。

社会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既能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由学校课堂向现实生活的延伸,对进一步帮助学生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认清形势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总之,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本身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形势与政策课的组织和教学应该是开放发展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贴近生活、与生活现状和谐对接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使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接触社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金雁.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6(3).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3

关键词:贸易理论 优势产业 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优势产业形成基础

(一)优势竞争理论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狭义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贯穿整体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当一个行业可以及时的制定并实施能够创造高额市场价值的战略,而任何的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都无法及时的跟进或模仿这种战略,并且缺乏进入的能力和信心,就可以认为产业具有优势性和可持续性。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来自于七个方面,分别为产业环境、产业战略资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战略执行能力、产业内人才能力、产业文化以及产业创新力。获得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依靠耐心和长久经营,可持续竞争优势维护不能在当下就产生额外效益,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长久化行动。

结论

通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研究可以发现,优势产业建立在地区性的外生性比较优势基础之上,通过实行先发或后发性的优势战略,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可以得到加速培养,进而过渡转变为竞争优势。以产业或产业群形式存在的优势产业依赖自身的经济优势,将持续性领先同地区不同类型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产业。

参考文献:

1.刘立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分析-基于区位熵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2(5)

2.张文武.我国优势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求索,2013(1)

3.安树伟.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劣势分析[J].生态经济,2011(5)

4.王恩胡.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2(1)

5.王业强.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4)

6.汪戎.转变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2012年中国“资源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管理世界,2012(5)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4

内容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产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体系,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前者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后者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在发生变化,理论研究认为二者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后形成共生关系,目前还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 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 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一致,二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二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有不同的分析视角,但是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尚未统一。张晓涛(2004)指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关系。传统的研究将二者置于不同的分析框架之下,使二者长期处于隔离状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二者认识加深,一般认为二者存在互相替代、互相互补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顾颖(2001)认为要建立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来统一解释企业的国际生产活动;贸易和投资是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 本文尝试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即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趋势。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是传统贸易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假设,几乎所有的重要结论都以此为基础。然而,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是两个纯粹的理论假设,只能算是一种特例,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是不完全竞争,同时在很多行业都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因此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假定为基础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用垄断优势和区位优势可以解释跨国公司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选择。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5

内容提要: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和探索阶段,急需相关理论的指导。本文将以传统的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框架,对其进行简要的评述,最终着眼于这些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使中国企业能够立足于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并获取竞争优势。 论文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启示 一、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1、市场的不完全性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和基础,认为完全竞争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假设,并且在完全竞争下对外直接投资也并不会发生,现实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商品市场的不完全、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规模经济造成的市场不完全以及由于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2、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拥有垄断优势,而这种垄断优势正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具体表现在技术与知识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先进的组织管理优势、雄厚的资金优势以及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全球性的销售网络方面的优势。 评述: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奠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指出培养和提升各自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前提条件。但是垄断理论的产生背景是对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的研究,因而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解释乏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能解释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放弃出口和技术许可证的转让而直接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启示:企业的垄断优势固然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前提,但也应该认识到,企业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国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培养和不断提升自己的垄断优势。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主要观点: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区位因素结合起来,动态的调整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1、产品的创新阶段:创新国企业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由于新产品的特异性而具有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收入弹性,企业能获得垄断优势,产品倾向在国内生产;2、产品成熟阶段:由于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日益增大、技术的扩散以及贸易壁垒的影响,创新国企业始到次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与销售;3、产品标准化阶段:当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业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这时企业倾向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将出现逆流现象。 评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解释了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从一个侧面阐述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并且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论证了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但该理论主要针对最终产品市场,而对于资源、技术开发型的对外投资现象解释乏力。并且,该理论难以解释非代替出口投资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现象。 启示:1、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之前,分析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首先,对产品的生产技术的性质、类型以及其扩散性和转移性进行分析;其次,对产品本身进行swot分析,确定产品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最后,对产品的国内销售、国外出口以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最终确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以指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决策。2、将进入成熟期的产品的生产地点转移到生产要素价格低且靠近市场的地区。我国的家电、轻纺、机械、电子等行业由于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已进入产品的成熟期,再加上国际上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们只能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出口的策略,而选择将这些产业的生产设备和能力向合适的地区转移出去,在国外进行生产制造。 (三) 内部化理论 1976年,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以及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以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起点,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 主要观点:由于外部市场失效,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价格难以确认而使交易成本过高,公司为了克服各种经营障碍、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就有动力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不仅使资源和产品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财富。 评述:内部化理论从企业间产品的交换形式与生产的组织形式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性质与起源,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机理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并且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的,论证了内部化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但内部化理论仅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探寻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等内部因素,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考虑不够,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生产、经营的布局以及区位选择也缺乏总体认识。 启示:1、实现规模经济优势,扩大内部市场。如果企业自身规模较小,企业的内部市场也小,这样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就会很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兼并、垂直、横向或纵向一体化或政府的扶植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扩大企业的内部市场,增加其内部化优势;也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做到产权明晰,管理协同,充分发挥内部化市场的作用。2、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增强内部市场的融资能力。企业应该建立自身的财务金融子公司,通过内部市场灵活调资,缩短融资时间,提高融资速度,降低融资成本,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3、注重培育企业知识、技术的专业性与独特性。加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加大对科技部门的资源投入,并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使企业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并重视度新技术的专利申请保护,通过组织系统和信息网络将信息与技术等知识产品内部一体化,为企业赢得利润。 (四)比较优势理论(也叫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运用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优势原理,把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以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果,提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比较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1、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比较成本已经处于劣势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将其投向东道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同类产业。由于投资与贸易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彼此替代关系,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2、中小企业应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列。因为:(1)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更容易成为“边际企业”;(2)具有边际效率的中小企业与东道国相应工业的技术差距更小,更适合于当地的生产条件。 评述:比较优势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开创性,并且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但是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投资。最后比较优势理论低估了发展中国家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发达国家的边际产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启示:1、从转移边际产业开始,逐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将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生产能力过剩的轻纺、家电、电子等行业转移出去,在获得由于技术优势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保障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的同时,还能通过技术的传递和市场的拓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步实现产业递进,最终向高附加值产业延伸。2、中小企业由于其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更容易在海外市场找到立足点并迅速占领当地市场,所以我国应大力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3、在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上,选择在经济发展程度、技术发展水平上和中国差距较小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关注和投资开拓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产业,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专家、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约翰•邓宁在借鉴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并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资源禀赋学说的基础上, 采用折衷的方法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主要观点: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保证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存在,国际直接投资才会成功,而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和投资方向。(如表1所示)。(所有权优势主要是指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及其所有权,它包括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生产过程的一体化、技术、生产规模、商标、组织管理技能以及对销售市场和原材料的垄断等;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拥有的资产及其所有权通过内部化而获得更多的利益的优势;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对企业跨国生产经营带来的特定优势。) 表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 有 有 有 出口 有 有 无 技术转让 有 无 无 评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借鉴和综合了以往跨国公司理论的精华,最为完整的解决了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动因和决定因素,被誉为解释跨国公司行为的“通论”。它的形成,标志着跨国公司理论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阶段。但是折衷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并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3种因素等量齐观,缺乏主次之分且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动态的分析。 启示: 1、充分认识和利用企业已具备的所有权优势,将其作为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国家研究并制订促进这些优势发展的鼓励政策,企业建立产品创新和更新管理的机制,不断形成新的所有权优势。2、发挥我国企业内部化优势的潜力。我国部分企业在引进、生产产品并使之适应东道国市场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具有使这类技术优势内部化的动机。企业通过申请专利保护、严格限制技术的使用范围、期限和条件来确保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内部化,并利用跨国公司内部的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转移价格确保外部贸易内部化。3、重视区位优势。不仅要重视风俗、消费习惯、市场距离等区位因素较优越的亚太地区,还要对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域进行有选择的直接投资来获得高新技术以及大容量市场等。 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并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纪跨国公司》专著中对该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生产制造技术正好为低收入国家的小市场需要服务;(2)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产品需要而建立的海外生产中颇具优势;(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大型跨国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低价产品营销优势。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走出国门的动因主要有:保护出口市场;突破配额限制;寻求低成本;种族纽带;分散资产;本国、东道国政府或国际机构的倡议和帮助;企业主为亲朋好友寻找职业,以及在海外培训人才等。 评述:小规模技术理论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威尔斯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继承和使用上,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末端,也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产品的行为。 启示:鼓励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实力相对较弱,但是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低成本、适当规模和适应技术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学者拉奥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 主要观点:1、强调发展 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改进和创新的再生过程。2、发展中国家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主要有四个因素:(1)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2)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其生产和产品与当地的供需紧密结合;(3)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4)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适应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消费需求。 启示:1、积极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加强这些技术在国内的再生过程和自身技术的改造和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差异优势;2、对投资国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当地的生产供需状况、市场特征和企业条件,开发不同的产品,培育我国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3、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加强民族产品的优势。加强我国部分产品(如中药、丝绸)的民族特色和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性,以民族文化为纽带,拓展生存空间。 (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坎特威尔和托兰提诺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并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2、发展中国家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决定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增长速度。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在产业分布上,从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向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转化;在地理分布上,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迹。 评述:该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供了思路,并且为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技术积累的路径。但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在大量的研发投入上,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则没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其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与组织能力来掌握与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 启示:1、在区位选择上,遵循渐进发展轨迹,首先利用种族联系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随着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扩展,最后,为获得更为先进、高级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2、以技术积累为内在动力,以投资区位拓展为基础,不断推动对外投资的发展和本国产业的调整和升级。 (四)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发展的阶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从动态角度描述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地位的辩证关系。 主要观点:邓宁用人均GNP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用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流量的差额代表该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见表2)第一阶段(400美元以下)、第二阶段(400-2500美元)、第三阶段(2500-4000美元)、第四阶段(4000美元以上)。 评述: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发展中国家投资地位的变迁描述了一个大概轮廓。但该理论只强调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而忽略了特殊性,没有认识到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迥然不同,而且经济结构也存在不平衡性,仅用人均GNP单一指标来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难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启示: 1、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我国基本处于第二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权、内部化以及区位优势仍较微弱,所以,应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企业的自身实力为基础,谨慎决策,而不应盲目的追风,一味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性,我国个别发展程度较高的产业和企业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发展壮大的一种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3、企业可以通过对国外技术和经验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增强自身的实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大规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早日进入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打下基础。 结束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增强国际竞争意识,积极“走出去”, 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中国企业只要充分认清国际竞争特点,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就能取得成功。最后,祝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郭文强,张泽文,张少杰,李燕.对外资金投资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6(5) 齐晓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在国内的研究[J].经济经纬.2004(1) 李洪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江小涓.对外投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2OO2,(73). 齐东峰.发展中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6(5) 何健,禹九泓.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2)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6

关键词:标准国际化;经济利益;贸易理论;策略要领

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关系到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分工地位和比较利益。运用三大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分析可看到,我国企业和政府应注意发挥既定国家优势条件,从推动产业国际化、完善政策制度等方面规划策略和采取措施。促进和推动中国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

一、经济利益流程与贸易理论选择

(一)经济利益流程我们,流程体系就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与产业成长互动,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的经济利益做基础性认识。

1、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促进产业国际化成长。经过流程,相互存在对应关系的高新技术专利群体和技术标准形成,如果再通过过程得到正式国际场合(一般表现为国际组织或论坛)认可或在既定事实上被公认为国际标准,将带来三方面利益。一是知识产权收益,即本国厂商相应专利群体的知识产权价格、市场规模和潜在收人增加;二是国际贸易利益,本国产品将不会遭遇贸易壁垒:三是产业国际化成长,产业成长得以避免市场范围受限和知识产权费用负担,并充分形成国际竞争力。

2、产业国际化成长加快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通过流程:(i)即使企业标准还未得到任何国际场合正式认定,但企业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中形成较强优势地位,则技术标准成为事实国际标准。如思科“私有协议”标准,共属于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标准。事实标准形成标志是不拥有标准所属专利权的同行也大量使用本标准开展生产和服务。(ii)在企业产品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技术标准可能会被正式认定为国际标准。

3、产业国际化成长与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相互促进的步调关系。促进无时不在,其步调关系可能表现为:前者促进后者,后者促进前者,二者交互促进对方不断取得小进展。

(二)贸易理论框架的选择与运用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都不同程度涉及产业成长促进、国家优势条件、政府干预策略。我们选用三者,以研究产业国际化成长,产业国际化成长对技术标准国际化的促进为思路线索,以揭示国家优势条件和探索(包括政府和企业层面上的)国家策略为研究目标,从理论逻辑和实际情况等方面阐释中国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的关联方面和重要事项。

(三)理论分析的实际素材选择 目前,我国先后谋求标准国际化的移动通讯标准TD-SCDMA和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相关详细资料请参阅新闻和网页资料)的产业化都历经坎坷并尚未成功;其相关经历能向我们暴露实际问题。因此,我们拟以它们作为理论分析的典型素材。为此,我们先明确此二标准所对应产品和产业种类。(1)TD-SCDMA。体现该技术的产品为移动通讯终端(手机)及其运营设备、移动通讯工程服务。(2)WAPI。该标准为通讯协议标准,它所对应的最直接产品是操作系统中(未商业化)的算法和软件,服务对象局限于PC芯片和PC计算机,后者应视作为对应于专利和标准的商业化产品。

二、波特国家竞争优势论分析

(一)理论框架简述如图2所示,波特(中译本,2002)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共四方面环境因素决定着产业国家竞争优势形成,四因素共同组成菱形“钻石体系”。在钻石四顶点任何两者所代表国内状况之间都可交互影响,并再影响到竞争优势的形成。此外,还有机会和政府两钻石外因素,它们也随时可以对组成钻石体系的任何四方面因素,乃至国家竞争优势发生影响。

(二)运用理论框架分析

1.国家优势劣势条件。(1)国内需求条件。中国享有突出优势。中国无线通讯终端及其运营设备已成为全球最大国内市场:中国PC芯片及对应的个人电脑市场容量仅次于美国;上述两类产品市场在中国增长潜力都看好。(2)生产要素。中国虽然整体创新能力不具备优势,但在某些局部科研领域却拥有科研力量和条件,并能支持在少数技术创新点上取得突破。(3)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两标准所对应产业都是外国跨国公司在本土市场占据优势,所存在激烈竞争也多发生在外国企业之间。(4)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二者均表现出中国厂商在直接体现技术的产品制造和产业过程上存在竞争劣势,但周边配套产业条件较好。

2.产业国际化成长及其与技术标准国际化互动。目前,TD-SCDMA实现国际化,WAPI国际化未完成:同时,二者所对应中国厂商产品商业化和产业国际化都尚未启动。不过,波特用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钻石体系”诸因素却都已对上述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表现出影响。(1)中国国内需求条件对TD-SCDMA接纳为国际标准起到积极影响。(2)中国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力量薄弱对WAPI国际化带来不利影响。(3)企业同盟对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表现出重要意义。目前,TD-SCDMA、WAPI都成立了产业联盟。但是,前者阵营里有多家外国或外国投资背景企业,而后者均为中国企业;且后者与外国竞争对手Wi-Fi联盟相比,实力差距明显。由此可预想,即使WAPI今后谋求事实标准。其国际化路途仍将相对坎坷。

3.政府实际干预策略。对照竞争优势论,就两标准的国际化和产业化而言,中国政府已开展事项包括:通过科研课题资助支持生产要素形成;为本国关联产业成长提供公共政策环境;提请外国注意中国国内“需求条件”优势并与中国合作;促使企业把握机遇。此外,政府在引导企业形成联盟合作关系上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只是工作方式和力度应有所完善。

三、战略性贸易理论分析

(一)理论框架简述 战略性贸易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包括有布兰德(Brander)、斯潘塞(spencer)、克鲁格曼(Krugman)。值得本研究关注的重要文献包括Krugman(1979),Spencer and Brander(1983),Krugman(1980),Krugman(1984),Brander andSpencer (1985),Spencer(1986),Krugman(1989)。

我们分收益源泉、政策扶助两层面就战略性贸易理论内在逻辑做总结。收益源泉包括有:(1)垄断租;(2)静态规模报酬;(3)R&D创新收益;(4)“干中学”收益。

由于这些收益的存在,政府可通过进口保护、出口补贴、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R&D研究资助或

其他扶持等干预措施,或促使本国企业获取这些收益,或将原属于外国企业的收益朝向本国企业转移。选定扶持的战略性产业要符合一定要求:R&D和资本需求强度较高,厂商静态动态规模经济效应明显,本国厂商和产业成长面临外方强势竞争对手,产业活动上下游关联性和外部经济效益较强。符合上述要求的产业,政府扶持所带来的福利收益才可能超过所付出成本。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符合上述战略性产业的要求。

(二)运用理论框架分析

1.国家优势劣势条件。在培育高新技术战略性产业上。(1)中国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国内市场规模大和要素成本低两方面。市场规模大为本国企业获取静态、动态规模收益提供了好基础。要素成本较低意味着在本国战略性产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充过程中,“干中学”收益、规模报酬、企业竞争力都将能以较快速度提升。(2)中国不利条件:一是中外厂商竞争力差距较大,二是外国企业以FDI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也可利用中国国内优势。(3)在R&D素质和能力上中国优势劣势并存:从R&D成就看,目前中国只是在某些孤立技术点或相对局部的科研领域R&D成果能和外国相竞争;外国占据大部分技术“制高点”。然而。高新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性强,中国R&D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企业能够不断取得创新成就,并为中国高新技术战略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创新起点。

2.产业国际化成长及其与技术标准国际化互动。政府和企业共同采取战略性措施,将能通过推动中国高新技术战略产业国际化成长,对中国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带来积极影响。

3.政府实际干预策略分析。就高新技术标准所对应产业,我国政府目前已采取或拟初步尝试的干预策略包括:关联R&D资助;营业牌照安排。今后。中国政府通过市场开放程度调节来为本国厂商产品寻求国内市场保护会受WTO多边框架约束,同时外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多通过FDI方式,因此。政府关注重点应转向促进本国厂商境外市场开拓。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分析

(一)理论框架简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由杨小凯(Yang)在DS模型(Dixit and Stiglitz,1977)基础上,以超边际方法引人交易效率分析而奠定框架基础。随后,杨小凯(Yang)、萨克斯(Sachs)、成文利(cheng)、张定胜(zhang)等人共同对理论框架补充和建设做出贡献。我们从以下方面梳理该理论框架对本问题分析有所裨益的若干要点。

1.专业化生产和交易效率之间的互动和均衡决定贸易发生和市场范围。杨小凯(Yang,1991,1996)建立的内生贸易模型认为。新产品出现和专业化生产带来高效率生产,但导致交易费用增加;通过生产效率和交易费用二者互动。特定交易效率的市场自我调节形成最优分工水平、(产品)市场范围和交易深度;国际贸易规模和深度取决于与国内贸易相比,关税水平、运输距离、通关便捷性等因素引发的交易费用增加。

2.人口规模、交易效率都应视为影响国家竞争优势、国际贸易发生和国际分工格局的重要因素。专业化生产效率、要素密集度成为国际分工格局形成原因已为新兴古典理论之前的贸易理论阐释。DS模型首先注意到一国人口规模增大可能通过增加企业生产规模和消费产品多样性之间相折衷均衡的裕度,为某些产业在本国兴起提供所谓“后天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萨克斯、杨小凯(sachs,Yangand Zhang,2001)将交易效率和生产函数差别引入DS模型。论证了在人口和市场规模、交易效率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可以出口外生技术比较劣势产品。乃至在国际分工格局中获得相对有利的地位。

3.从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和出现时机而言,落后国不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具有一定合理性;随着各国交易效率提高。自由贸易对所有各方都是有利的。根据成文利、萨克斯和杨小凯(Cheng,Sachs andYang,2000)的分析,当交易效率初步变化时,由于落后国国家分工水平和交易效率相对较低,却面临与发达国相同的国际市场相对价格,贸易和分工的利益接近为发达国独占。此时,落后国有意愿通过关税来改变贸易品相对价格,以增进自身贸易利益;发达国则倾向于单方自由贸易政策。随着交易效率改进和国际分工深化,贸易品相对价格由双方生产条件和消费偏好共同决定。于是,双方都愿意推进自由贸易。

(二)运用理论框架分析

1.国家优势劣势条件。很显然,就高新技术标准所对应产业而言,目前中国在外生技术、外生生产效率方面处于劣势。不过,中国在国内人口和市场规模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只要做出努力,中国在境内和跨境贸易方面的交易效率优势也将有望形成。

2.产业国际化成长及其与技术标准国际化互动。中国应从推动具有后天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内生l生成长人手。促进技术标准国际化。

3.政府实际干预策略分析。基于中国国情,政府干预应涵盖到以下方面。(1)培育和扶持厂商主体。(2)改进国内贸易交易效率。(3)改进国际贸易交易效率。(4)采取先适度保护后逐步开放的有利国际经贸关系策略。

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标准互促国际化的策略要领判定

(一)积极以产业国际化成长推动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在产业培育任何阶段,都不放弃任何可能出现的标准建设和国际化机会;灵活对待国际场合认定,对某些国内尚难在产业国际化前期认定为国际标准的高新技术,基于产业动态成长,积极谋求事实标准。

(二)在培植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群体的基础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标准的国际化 在指导思想上,要充分开发利用中国国内人口和市场规模带来的潜在优势,培育中国高新技术后天比较优势产业,以为产业和标准的国际化提供国内市场前期孵化。

(三)面向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采取战略性扶持政策从现在起10年左右时间,对处在成长前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在R&D资助、财税优惠、出口补助、进口关税、行业经营许可、“走出去”、国际经贸合作等方面采取具体举措,推动本国产业国际市场份额上升。

(四)积极改善国内国际贸易的交易效率继续就市场秩序、诚信体系、知识产权等问题加强国内法制建设和改善司法行政能力;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积极推进贸易厂商培育、市场建设、消费设施完善等工作;运用现代技术改善通关和物流效率:通过内外企业供应链合作、展会、电子商务等方式促进国际贸易制度创新。

(五)以技术标准建设为纽带,按照恰当要领积极构建企业或产业联盟

1.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并举。以横向联盟总合横向同行技术实力,形成本标准综合竞争力;以纵向联盟建设为自主标准形成及其产业成长提供纵向伙伴支持。

2.联盟建设与厂商培育相结合。积极面向高新技术及其上下游产品开展厂商培育,并与联盟建设实现相互促进。

3.努力争取外国强势企业加入中国产业联盟。向外国企业表达中国市场规模为其提供的发展机遇,以此适度分化原有外国技术标准联盟。

4.政府与行业组织就企业联盟和合作加强引导。

(六)基于已有成就着手培育自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技术标准集群 当我国企业在某些技术单点的领先性标准建设上初步取得成就的时候,加强产品价值链上下游环节技术创新,以点带面,争取中长期在较大范围产品领域,形成自主技术标准群和产业集群。

(七)加强国际经贸关系合作的策略性

1.在WTO多边框架下保持我国就相关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开放承诺的相对稳定性。

2.积极面向发展中国家、面向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与我国具有互补性的经济体,通过FTA和其他经贸协议形成(准)共同产品市场关系。

3.推动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国内贸易制度改善。

4.对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和我国存在竞争关系的发达国家。基本维持目前的产业开放程度。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7

关键词:“第三时期”理论;李立三;“左”倾错误

中图分类号:D29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241-01

一、“第三时期”理论概述

共产国际在各国共产党中有很高的权威,共产国际“二大”上通过的决议规定,共产国际的“一切决议,所有加入国际的支部都必须执行。”[1]中国共产党内“左”倾冒险主义、教条主义错误正是在共产国际“左”倾理论和政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布哈林作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的任务》的报告,提出了著名的“第三时期”理论,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政治形势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处于严重危机、无产阶级采取直接革命行动时期;第二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渐趋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复兴时期,也是无产阶级大军几次严重失败所削弱后继续进行自卫斗争的时期;第三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的时期。提纲错误地认为当时正处于第三时期。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左”倾的,对形势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尖锐矛盾形成了“新的革命高潮”和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理论,成为李立三“左”倾冒险的纲领。

二、“第三时期”理论对形成李立三“左”倾路线的影响

1929年,共产国际先后向中共中央发出了四封指示信,第一封信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九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议决案》[2],强调“反右倾”斗争,要求中国共产党把右倾作为主要危险,力图改变中共“六大”既反右又反“左”,并主要是反“左”的立场。第二封信是《共产国际执委给中共中央关于农民问题的信》[3],要求中国共产党“六大”改变中立富农的政策为反对富农的政策。第三封信是关于中国工会工作的决议,提出必须实行坚持的斗争,反对党内各种对赤色工会的取消主义倾向。第四封信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出《给中共中央关于改组派和中共任务问题的信》,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到了深刻的全国危机时期,可以且应当开始用革命方法地主资产阶级联盟的政权,建立苏维埃形式的工农。

1930年春,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李立三在《红旗》上发表了《第三时期与中国革命》、《论革命高潮》等文章,对于“第三时期”理论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进一步在中国共产党内作了宣传。他强调在分析中国革命形势时应特别注意两点,“第一,资本主义是普遍的危机,而不只是在某一国的危机。第二,目前世界的形势要发展成为世界直接革命形势――世界武装暴动的形势”。[4]他认为,在这种全世界普遍的逼进于直接革命的形势之下,对于生长于世界革命的“第三时期”中的中国革命来说,由于国际上矛盾都集中于中国,所以造成中国之一切政治与经济的危机,因而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大爆发”。

三、李立三“左”倾路线的表现及其危害

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李立三发表了许多文章,鼓吹“左”倾观点,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通过了他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最终形成了一套“左”倾冒险主义理论,并在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李立三“左”倾错误理论及其内容都源于共产国际,主要表现在他对革命形势的“左”倾估计,认为“目前全国危机是在日益深入,而革命新浪潮是在日益开展。”[5]他不承认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认为全国革命形势“都是平衡地向前发展。”[6]无视敌强我弱的现实,认为“只要有客观的革命条件,革命的主观力量便不成问题。”中国的民主革命将迅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占统治地位之后,使中国革命遭到严重损失。首先,党在白区的力量被严重削弱。“左”倾冒险主义者不承认敌强我弱是中国革命的客观现实,认为革命的高潮已经逼近我们面前,只要党勇敢地领导群众斗争和城市武装暴动,革命力量就会迅速发展壮大。其次,给红军和苏区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配合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形成全国革命高潮的中心,“左”顷机会主义者强令各地红军执行“左”倾冒险计划,仅仅几个月时间,全国红军牺牲数万人,部分根据地也因此而丧失,使革命受到了严重损失。

四、经验教训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己经过去七十年,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今后重犯类似的倾向性错误。其一,对于正在和即将从事的事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和把握。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革命只有理论还不行,它必须要联系实际。其二,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尤其是在革命和事业进行得比较顺利的情况下,都应当随时提醒自己牢记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切切不可因为胜利而忘乎所以。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作者简介:宋保傧(1985― ),天津人,硕士,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C].第8.9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2]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略[C].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年.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C],第2.6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3.

[4]共产国际文件汇编[C],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65.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3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3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3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1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1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3种可以归纳为1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1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0;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1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1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1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3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2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1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1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2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3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1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1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致,2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2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4,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1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9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3-0073-03

[作者简介]汪国翔(1982―),男,江西上饶人,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教务学生部副主任,助教;莫启章(1972―),男,广西柳州人,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副主任医师,为本文通讯作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门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国际国内形势政策、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础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能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分析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这门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决定了其教学特点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因时而异。

《形势与政策》课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该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原则性、时效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包括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报告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做到“五结合”: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会、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互动交流相结合,教师主动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集中与小分散相结合等。1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形势与政策》作为高校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形势”与“政策”两大方面。形势,是指国内、国际的时事发展趋势,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状态和趋势。政策是指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就两者的关系来看,政策的制定要以国际国内形势为依据,并且根据形势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尤其是“90后”大学生在校园中越来越占据主体地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对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及热点和焦点问题关注度高。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达,尤其是“微博”等新兴事物的普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由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社会阅历不多,用于对社会问题观察的时间和精力少,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量,尤其是受部分西方消极、腐朽观念的侵蚀,大学生往往无法客观正确选择,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容易导致学生“三观”的迷失。

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严峻形势,没有充分利用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一个有力的平台去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他们仅仅满足于完成传统的课堂授课,或是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其重要性远低于专业课程,或认为仅仅是其他思想政治课的重复,从而在教学中流于形式或照本宣科。还有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过于单一,内容空洞,无法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三、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受各种思潮影响的机会日益增多,这一切给《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成为值得任课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统一认识,提高重视

高校和高校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自1987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二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高校应该坚持把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理论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端正指导思想,讲授观点做到“不出轨”“不越轨”,坚持以正面引导和教育为主。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把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处理好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国家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更合理地实现自身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教师一方面要及时把握本专业最新理论成果和研究动态,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样才可能在新的起点上研究出更新的理论,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二)开拓思维,勇于创新

要积极大胆地开拓思维,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首先,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形势政策观、基本理论和专题内容讲授外,还应当注意把学生的参与性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进行:一是专题教育与专家讲座相结合,在抓好专题教育的同时,对重点专题和学生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聘请专家来进行讲座;二是专题讲授和重大事件教育相结合,在突发重大国际国内事件时,及时增加或调整授课内容,与学生一同分析时事背后的真相;三是专题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的真正用意是指导实践,通过学生对生动活泼的社会现实的体察,将理论认知转化为行动力和执行力。

其次,高校应积极调动各种舆论工具。既要利用好传统工具,如校园宣传栏、黑板报、图片展览、校报、校园广播站、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同时也要利用好互联网、校园网、微博等新兴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同时,还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返回家乡、走入基层,通过调研、考察、实地走访等方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形势政策教育。

再次,教师要灵活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形势与政策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2]教师应当始终坚持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手段:一是要求任课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二是组织观看专题访谈、影视片、记录片;三是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在校园网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网页和专栏,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丰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内容,增强教育效果。3

(三)加强教学督导和考核

高校应当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督导工作的范畴,与其他专业课及思想道德课程一样要求,安排督导员经常深入教学课堂,检查教育教学程序,通报和反馈教学情况。任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一样参加教学评估。课程的考核应纳入教务处统一考试的安排范围,由任课教师命题组织考试,报教务处记入学生成绩。这样做既能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程序,强化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使该门课程的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胡建波.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若干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8).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10

关键词 针对性 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强调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用”。因此,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德育教育必须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①

1 突出课程任务,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

一是认知时事。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知国内外形势,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积累必要的知识和阅历,提升政治敏锐度和鉴别力;二是认同政策。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激发投身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热情;三是认清趋势。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形势的趋向有一定的前瞻性。

2 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

一是突出时效性。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是内容常变常新,与时俱进,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紧扣时代脉搏。但并非意味着什么内容都可以给学生讲,要把与学生有关的、学生关心的国际、国内时政热点讲给学生,不但要讲清是什么,而且要讲清为什么,并分析事情发展的趋势、利弊。讲大事可以吸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讲清了这些事情的本质和来龙去脉,就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是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其内在地贯穿着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自身功能的自觉追求。现代教育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统一,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形势与政策课肩负着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标,其关键是看其能否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而培养素质全面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偏见,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并不显著。现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更关注学生的个性诉求、人格完善及道德品质。在“中央16号文件”指导下,在“形势与政策”内涵建设上,应充分体现出关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有意识地注重人文精神的倡导和再造,这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还能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功能的内在诉求,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3 强化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其一,“注重主体性”。当前,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教学形式仍是“满堂灌”,教师既是教学的主导者又是组织者。尽管每次上课前,任课教师都进行了大量的准备,课堂讲授也能“声情并茂”,但由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讲课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共鸣。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在于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原则,在教育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探索“形势与政策”课的主体性教育模式,即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下转第114页)(上接第45页)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主动选择、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形势与政策精神的主动内化,以及主动探究等形式来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一种模式。

其二,“注重实践性”。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还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可根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实践性教育内容和形式。实践性教学活动一般包括校内实践性教学活动。如演讲、辩论、案例教学、座谈会等,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消化和运用书本理论知识的能力。校内实践性教学活动还有“请进来”的教学方式,就是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学者、专家到学校给大学生介绍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师生开展直接的交流和研讨;实践性教学活动还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参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专题调查或暑期社会实践等等,使学生在感知丰富多彩生活场景的同时提升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4 改革创新专题化理论教学与主题性实践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向

专题化教学,就是根据形势与政策课内在的特点与人文精神内涵,围绕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遵循课程各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个理论专题,进而围绕各个理论专题确立教学方案并开展课程理论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专题式授课,可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形势,宣讲政策,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理论及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进行精讲,使学生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标准观察分析形势。

主题性实践教学,是为弥补专题化理论教学的缺陷而设计的,专题化理论教学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注不够充分,在引导学生能动感知和体验社会与生活方面也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主题性实践教学就是依据设定的理论专题,结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来确立相应的社会实践主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去感知社会丰富多彩生活场景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成效显著。可以看出,“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化理论教学与主题性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互动统一的关系。采用专题化理论教学与主题性实践教学互动模式对于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成效显著。同时这一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不仅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上的说教而脱离学生现实关怀的弊端,而且还能够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灵活的空间,进而实现理论说教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统一。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司〔2004〕13号).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简称中央16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