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6:27:29

国际教育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篇1

什么是国际化?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就其本意而言“国际”是指国与国之间;“国际性”指超越国家界限的内在属性;“国际化”则指意图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活动。从词源上来看,“国际”(international)和“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两个概念是来自英语国家的“舶来品”。在英语中,《韦氏新国际字典》(第三版)是这样界定“国际”的:存在于国家或其公民之间的;与国家间交流有关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参与的;影响两个或两个国家以上的。国际化(动词):使……在关系、影响或范围上成为国际性的;国际化(名词):指这样的活动或者过程。从词汇构成的角度看,如果我们把“globalization(全球化)”意为把世界(globe)看作一个整体,各国人民拥有共同的目标和行为的话,那我们就可以把“international(国际化)”可以理解为“不同国家(nation)之间(inter)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全球化”重视的是一致性和统一性,而“国际化”像“互联网”(internet)和“跨文化”(intercultural)这些概念一样,强调的是多样性和互动性,重视的是不同国家在相互平等对话和相互作用中所显现的多元性。

从上面对“国际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国际化这个概念具有两个重要的核心特质:国际化一方面是一种国家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或过程),另一方面是一种双向度的交流活动(或过程),即国际化是一个“引进”和“输出”的双向过程。“引进”就是一国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输出”就是一国把本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广到世界,让世界各国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本国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国际化是作为一个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跨国合作的动态过程。

与此相应,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国际化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从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出发来描述教育国际化。这些活动主要包括课程的改革、人员的国际交流、技术援助、合作研究等等。二是从培育发展学生、教师和其他雇员的新技能、态度和知识的角度来界定国际化,它侧重的是人而不是学校活动或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三是从高等院校形成国际性的精神气质的角度界定教育国际化。精神气质方法侧重的是在那些注重和支持跨文化的、国际的观点和首创性的大学和学院中,形成发展国际的精神气质与文化氛围。四是从过程的角度界定教育国际化。这种方法把国际化看作是将国际的维度或观念融入到高等学校的各主要功能之中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组织策略等都是这一过程的组成部分。这是目前界定国际化的最为全面的一种方法。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认为,教育国际化就是要求教育“反映出各国共同的抱负、问题和倾向,反映出它们走向同一目的的行为。其必然的结果则是各国政府和各个民族之间的基本团结”;“在消除了偏见与沉默的情况下,以一种真正的国际精神发展相互间的接触。”全美州立院校联合会在敦促美国应该加快教育国际化的报告中认为:“学生应接受正确反映全世界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应受到国际对话技术的教育,使他们具备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在复杂条件下做出准确判断和进行有效工作的品质”。“教育界应改变那种‘只扫门前雪’的封闭式观念,积极研究全球性问题,通过国际教育交流项目、技术支持等方式加强同外部世界的联系。”

在我国《教育大辞典》中,教育国际化被解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是:①国际教育组织出现与发展。1948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成立,宗旨是推动各国在教育、科学、文化方面的合作。嗣后,国际教育局、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等亦相继成立,开始研讨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并派遣专家进行国际援助。②国际合作加强。各国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教师、研究人员交流增多,留学生增加,教材交流与合作增强。③各国均在改革学制的封闭与孤立状况,使本国与国际上的各级各类学校发展趋向一致。未来各国教育在对象、制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共同点将日益增多,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有学者认为,“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在实施本国的发展战略规划时,把本国的教育拓宽于世界教育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以及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此提高本国教育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能力。”也有人认为:“教育国际化的本性是基于全球化事实的对教育的价值选择。或者说,教育国际化的合理性依据在于它是基于全球化客观事实和客观趋势的主观能动的价值选择,是对既有中国教育,包括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非合理性的扬弃,对新的更大的教育合理性的追求。”“教育国际化的真谛,不是教育在形式及至内容方面符合某种潮流或具有某些通用的国际性,而是教育接受某些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因而具有更大、更多合理性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某些理念、方法、制度之所以为中国教育所吸收,不是因为他是‘国际的’,而是因为它是合理的。”还有人认为,教育国际化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人的国际化,是在实现“物”、“财”和信息国际化的同时,着重实现人的国际化。教育改革必须树立起“一个真正的国际人,才是出色的中国人”的思想,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在素质、知识和能力诸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应当说,上述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诠释教育国际化这一现象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合交叉或补充的。就其本质而言,教育国际化是二战后世界各国为解决教育上的共同问题而做出的一种人为的、有组织的结果,是世界各国应对教育全球化的一种积极举措,可以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首先,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衍生的概念,是针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而采取的教育应对行动,是世界各国教育在发展中为了保持与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文明的一致性与同步性而必须经历的自我改革、自我完善及自我发展的过程;是现代人类跨越教育的时空障碍,既在世界这一空间范围内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又在时间这一尺度上共同面向未来、描绘明日世界教育图景的一种自然进程。

其次,教育国际化指的是由政府主体推动的国与国之间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是教育资源的国际流动、教育活动受全球化趋势影响以及各国应对全球化进程的一种教育现象。世界各国在遵循教育共同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如在课程的国际内容、师生的国际流动与科研的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互相借鉴、互相渗透、互相同化的一种发展趋势。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在学生、教师、科研工作者等人员方面,以及教学设备、教育计划、教学观念、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双边、多边及地区性或跨地区的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再次,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在21世纪改革的共同方向,它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其外;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信息网络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因为教育不可能游离于这一趋势之外而独自生存和发展。

最后,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有二:其一就是使本民族的文化从弱势变为强势,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强势走向更强,并尽可能地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理解与认同,确保国家的统一与安全。其二就是教育国际化所培养的国际性、开放型人才不仅是全球问题的解决者,也是本国发展的栋梁。教育国际化内涵的表述都要围绕着这个目的而不能偏离。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国家教育的消失;相反,全球教育一体化会使民族国家的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在世界舞台展现的机会。

概而言之,教育国际化是当今时代教育的整体特征和历史趋势,它不但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而且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国家之间竞争的全球化为背景,以实现人的国际化为目标,以具体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载体,是不同国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二、教育国际化对世界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时代教育的整体特征和历史趋势,同全球化一样,教育国际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教育国际化无疑为人类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能,促进各国教育市场、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共享。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单一与多样、国际化与本土化、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于世界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之中。无论这看起来是多么匪夷所思,但这的确是一个客观事实。相应地,它对世界教育的影响也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

1.教育国际化对世界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的发展适应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结果,它不但有助于对世界各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与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各种国际性跨文化教育组织和机构,通过传播国际上先进的思想文化,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促进社会文化的创新、拓展,突破原有的文化范式,在促进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国际教育交流,可以增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进步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促进世界教育发展及整个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国际化使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达到合理、优化、高效的配置目标。在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各国采用人才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并利用卫星电视、网络等高新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及文化资源,尤其是信息资源,以最少的教育投入,生产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教育产品,从而提高世界教育的整体效益。

(2)教育国际化促进各国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国际化推动了国际化教育的改革,在国际化视野下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教育当中一些不足,会通过先进的经验借鉴来消除这些不足。同时,世界各国以全球文化的教育为内容,站在全球社会整体发展的高度,培养世界性通用人才和创新人才,有利于吸收世界各地教育的积极因素,并且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与隔离性。

(3)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化使人们从人类共同繁荣的角度出发,运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来提升全体社会成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将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与科学知识纳入到教育国际化过程之中,致力于解决全球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不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求得少数国家的繁荣。

(4)教育国际化促进世界教育共同繁荣和发展。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对发达国家来说,教育的国际化直接或间接地给他们带来了文化的和人才的双重收益。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居于优势地位,所以,教育的国际化可以增强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和影响能力,同时又在教育的国际交流过程中以廉价的方式吸引大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一流人才。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来说,它们可以借助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水平为本国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弥补国家智力资源的水平性与结构性不足,为国家教育、科技和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其次,通过交流与互动,可以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文化范式,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和文化先进性,并为本国各层次人才的融合创新、自主发展奠定基础,拓宽本国社会成员的文化视野,提高社会的开放程度,增进社会进步的活力,加速本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

2.教育国际化对世界教育发展的挑战

教育国际化既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自然进程,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对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态势的一种自觉呼应和积极建构,其主要特点是关心、了解世界各国及其种族和人民的历史和文化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但事实上,“人类活动的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当今世界的各种现实状态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影响和制约了国际教育矛盾的演变和发展。”

(1)就当下国际形势而言,天下远没有太平。局部地区的小规模战事仍连绵不断,短暂时间的种种紧张局势和对峙局面依然存在,强权政治、倚大欺小、武力征服、不择手段的摄取等行径甚至暴行还时常发生。人类的冲突性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冲突的形式和根源主要从意识形态的对立转变为文明或文化的差异和相斥。表面上,世界上不同地方在进行着类似的跨国活动和过程。然而,这其实只是巨大冰山所凸现的一角而已,深处却是鲜为人知的汹涌暗涛。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当前国际上教育合作方面的合作,正如一切国际援助一样,正处于危机之中,这可以从目前国际援助在全世界正面临着种种障碍的情况中看出来:世界上一些最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援助的百分比正在减少;许多发展中国家现在也发觉自己已处于困境;当前援助国与受援助国之间互相开火,双方提出了许多猛烈的批评。援助国攻击受援国浪费与无能,而受援国又抱怨援助国企图在援助的外衣下夺取政治上、军事上和商业上的利益并把外国文化模式强加在它们身上。”

(2)世界各国在积极推行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无不对民族精神、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等属于本民族特质的东西给予更积极、更自主的关注,将对学生进行更自觉、更清醒的民族感情、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和国家价值观等的培育始终置于首要的位置。如在美国,从总统到社会大众以及舆论界,最念念不忘的是美国的民族主义价值观。因为“一些美国人担心具备全球意识就意味着放弃国家价值,而有悖于美国价值”,所以对美国高校与日本企业的合作高度戒备,并遭到猛烈抨击:“如果高等学校从基础研究到培育下一代商业领袖出发保护国家利益的话,那么从竞争对手日本那里获得资金就是拿国家工业的未来去冒险。”1988年发表的作为日本政府教育白皮书的《我国的文教政策———终身学习的新发展》指出:“在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重要的是,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对外国文化和国际相互依赖关系的必要性的理解,同时要使学生们养成珍视我国文化和传统的态度。”

(3)至少是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而第三世界国家却主要处在不利的地位上。对发达国家来说,教育国际化则是他们通过影响发展中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使现存不平等的世界秩序固定化的过程。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教育国际化更多的是一种引进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和教育模式的过程,而其本民族的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却面临着重重危机。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教授1998年6月在欧洲第二届社会科学大会上也提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少数人是全球化‘化人者’,多数人则是‘被化者’。包括有些西方学者也担心,如果信息技术、网络设施及其控制过程过于集中,也可能会出现‘新的信息或文化殖民主义’”。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刚独立后,为改造殖民地时代从宗主国移植过来的教育模式,实现本土化,强调民族特色,刚刚有所进展,又面临国际化的浪潮,要在两者之间求得新的平衡,感到并非易事,甚至茫然。

(4)毋庸讳言,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由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和学术交流上的不平等,以及发达国家强大的科技研究力量、强烈的文化诱导作用和发展中国家人才的匮乏、学术的依赖及其他众多的主客观原因,也确实潜藏着外来文化的单向扩张和本土文化的惭趋萎缩甚至文化殖民主义的倾向和危机。教育国际化也必然存在着教育资源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存在着教育趋同与文明殊异的分野,存在着国际化和民族化、本土化的矛盾,存在着文化霸权与文化多元化的尖锐矛盾,存在着维护民族传统、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峻挑战。文化传统的迥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参差以及教育宗旨的偏倚,必然会导致植根于不同文化沃壤上的各国教育向多元化发展,从而赋之以鲜明的个性特征。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不仅会造成第三世界国家显性的人才流失和隐性的经济损失,而且长期单向或者不平衡的教育要素流动还会使发展中国家产生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使本国丧失创新能力;同时,最为直观的不利影响是,教育全球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民对异国文化的亲合和对本土文化的疏远,从而造成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对抗,进而导致本土文化发生扭曲甚至丧失。尽管它倡导所谓的文化交流,但它的内在逻辑极大阻碍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相互理解,文化与文化之间没有对话,只有隔阂;没有尊重,只有歧视;没有理解,只有对抗。由此,人们拒绝承担本来应该承担的全球职责,忘却本不应该忘却的共同历史使命。

三、国际理解教育: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诉求

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而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国际理解教育,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意识到国际理解教育是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国际理解教育,加强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交流、了解及相互理解和支持,而教育作为造福人类、弘扬文明、推动世界进步的各国共同关心的事业,则是增进和深化这种交流、了解与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之一。所以,教育必须做出积极的变革与创新,构建起与国际理解教育相互联系的新机制,以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浪潮。正如2001年国际教育大会所提出的主题“学会生存”一样,树立起地球是一家的思想,是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关键。而要实现这一夙愿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国际理解教育。同时,在各种国际冲突依然存在,环境污染加剧,自然资源仍未得到合理利用的今天,需要有一种各国共同接受的道德价值观来维护世界和平和保证地球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不同于普世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价值观,这种立足于全球和谐发展、代表着人类利益的价值观,是要在较深刻的国际理解基础上才能形成的。因此,通过国际理解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个人与全世界的密切关系,形成国际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这样一股世界性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在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科技发展的新时代里,教育必须迎接这一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在同一国家范围内流动和发展,而且还要求他们能参加各国之间乃至世界范围内各领域的合作和竞争。我们每一个个体、每一个行业,乃至每一个民族、国家,都不可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进行发展,必须把我们每一个个人、每一项事业,甚至一个民族,放在全球世界背景下去看待、去规划、去建设、去发展。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它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最基本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要有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国际意识、初步形成国际理解的态度与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竞争,去迎接各种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我国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现在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将在21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培养21世纪更强有力的面向世界的中国公民,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在深入了解本国文化、发展爱国主义和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广泛了解、深刻理解各种异国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的知识,还要培养他们与异国文化相沟通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国际性礼节和理解能力,并在广阔的国际范围、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视野中陶冶人格,具备能与不断缩小着的地球上的所有人共同生活与工作的意识和态度,能站在全人类的视角,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为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做出自己积极的努力,为参加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实现人类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它向教育提出的任务是倡导国际理解教育。

事实上,全世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现在都已经认识到:为了使和平和人权能够具体化,单单提及和平的理想和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某种形式的教育以建立持久的和平和国际理解。”遏制人类的冲突,实现持久和平的根本途径,不仅仅是签订军事停战条约,也不仅仅是放弃战争、宣布中立,而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培育人类“真正理解”的理念,发展其追求持久和平的人性。正如联合国所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建捍卫和平的屏障,是消灭战争的根本方法”。因此,国际理解教育体现着教育在捍卫和平,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克服这种异化的国际教育的内在弊端,遏制冲突上行使的重大使命。

国际教育论文篇2

任何一个理论的产生都有其历史文化根源,有其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产生更需要对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而这些都与国家自身发展现状有极大关系。跨文化因素在国际经验本土化实施过程中是否会“水土不服”?答案是肯定的,在我国引进国际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于国际先进理论或成功方法的引进的确存在本土化的问题。

(一)引进先进经验缺乏科学性、计划性

在职业教育国际经验引进和借鉴方面,在国家层面上没有进行论证和设计,而是由各地方政府和各职业院校自主决定,因而在我国几乎相同时段出现世界众多国家的教学理论和模式的引进。优点在于多样化的嫁接,各种理论或模式的适应性如何可以进行比较,缺点在于各说各话,各种水土不服,没有进行适应性论证的引进,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使得原本就缺乏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更加陷于“表面热闹”的状况,缺乏对教学改革指导的实效性,对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同一层次上阐述同一个问题。

(二)缺乏吸收国际经验的理论基础

我国虽然是教育大国,但缺乏成体系的教学理论,理论的研究落后于教学实践。鲁洁在1993年发表的《试论教育学的本土化》文章中指出:“80年代以来,……在中国教育学的学术领域,对来自外国的教育学的思潮、理论和各种科学成果,不作具体分析的简单移植,一种全盘西化的现象也还存在”[3],而时至今日这种拿来主义还是存在。因此,在对教学改革实践中,用国外的理论解释国内的实践结果,一定程度上是回避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满足于没有现实生存可能性的“教学开发与设计”。

(三)缺乏国际经验本土化借鉴的制度环境

有效教学理论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制度环境基础上。每一种理论都有它产生的背景和实践基础,纵观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往往是由国家层面统领的各界协商、论证制定的,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或促进作用。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相关的一些制度正在讨论中。

(四)缺乏国际经验本土化实践的教学环境

目前一些国际经验在我国无法大规模推广,就是由于引进和实践都是在特殊情境下进行的,而在普通中高职教学实践中受到诸多限制。从微观层面来看,以学科课程逻辑编写的教材自然无法适应工作导向的课程开发,没有职业经验的教师更难以完成对典型工作任务的解析和学生学习的引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难以承担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尤其是以招生和升学为主要任务的许多学校无法把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二、构建本土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建议

通过对30年来国际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引进和推广的总结,以及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大而不强”现状的反思,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本土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势在必行。同时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整合前期的实践经验,分析国际经验本土化路径,解决套用国外教学方法带来的问题,提高借鉴的实效性。我们不必要追逐在国际教育经验的背后,忙着生吞活剥的硬消化和纠结于学得“像不像”的问题,更应该立足于自己的需求,对成功经验兼收并蓄。

(一)开展对国际职教教学理论的迁移适应性研究,整合试点经验

由职业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牵头,对中高职国际教学经验引进与实践经验进行整合提炼,同时开展对源职教教学理论的基础研究。对源职教理论的研究,要考虑该理论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文化根源,尤其充分考虑该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教学理论往往涉及到关于人性、人的发展和教育功能的思考。在对试点单位进行经验考察和整合时,要注意地域的差异,以及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要走进课堂、走进企业。

(二)开展对技术性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制定科学统一的职业标准

我国目前职业资格标准和考试的主管部门是劳动人事部门,但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是教育部门,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部级大赛中使用的是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二者之间存在差距,这也给中高职院校在教学上造成困扰。以职业适应力和胜任力科学制定各类职业岗位的职业标准,在对我国产业发展升级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从新手到专家型人才的发展历程,找出有影响力的关键事件,以及人格因素,研究培养和培训的路径。

(三)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的系统设计,开发相关教学文件

组成由各界相关人士构成的工作组,开发国家标准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大纲,教科书和教学资源库,并且不断完善网络资源库,以利于社会性学习。这些教学文件的开发必须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岗位的分析和应用性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追求,注重实践,体现实践性智慧的培养。同时鼓励各类院校根据地区差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教学资源。

(四)开展教师专业培训,以教学标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国际教育论文篇3

1.目前普遍学生的受众意识相对缺失。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计划的实施,大学生在数量上急剧增加,导致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理解上存在偏差,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考上了大学就是完成了任务,并不在乎今后的学习,受众意义相对缺失。

2.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只教不学的现象已经成为常态。大学英语教学不同于高中教学,大学教师在完成授课内容后就认为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在一方面可以提高个别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相对于大部分存在懒惰情绪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很难达到。教学分开来讲就是教与学,但是往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只教不学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学生一同体验大学英语学习的乐趣。

3.大学英语教育滞后于现实和职场。目前大学英语教材里不少课文内容老迈,缺乏时代性,加上语言句式上也缺少创新,学生无法充分的获取新知识,学校在课堂的设置上缺少分类教学,不能很好的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大学英语教育滞后于现实和职场,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国际化职场要求。

二、基于国际职场和卓越导向的大学英语创新方案

1.跟随国际职场信息交流的原则。国际职场信息交流的原则主要包括usability、accessibility、comprehensibility这三个大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紧跟随这几方面原则来确定教学的确定、教学的内容、教学的任务,使得大学英语知识更容易让学生获取,大学英语教学更加通俗易懂,大学英语更加广泛让学生的使用,这样才是达到大学英语面向于国际职场发展的最高境界。

2.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学校在实行大学英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基础英语和应用英语的相结合,学为所用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不要让学生单纯的停留在“sightword”层面上,英语属于语言类教育,而语言类的学习并不像其他学科,比如物理学,更注重的是科研以及实验,在实验中不断的获取真理,从而为生活服务。但是英语并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是为了运用,多掌握一门语言就多了一种沟通手段,因此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就是检验英语水平的最好方法,应该改变传统英语教学单纯的注重语法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从学生角度分析大学英语的重要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能力不是由英语程度的高低决定的,而是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自身是否认识大学英语重要性所决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当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的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受众意识。

4.在教学方式上构建国际职场英语环境。运用多种途径的教学方法,增添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的运用高科技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为学生构建国际职场英语环境,同时应该对大学英语课程明确的划分,可以将大学英语分为社会应用型、兴趣人文型、英语技能型增加国际职场英语的专业职场用语的培养,启发学生主动投入到职场英语环境中,积极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注意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的衔接,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

5.对学生的全方位职场考察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全方位职场考察进行评估就是学校要改变传统的评估方案,确定新的大学英语教育考核评估方案,深入开展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改革单纯以测试的分数作为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鉴别方法,从一张试卷中难以判断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评的目的是确认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新型改革的考核体系应该具有能逐步体现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国际教育论文篇4

摘要:作为一门与国际接轨的前沿学科,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正是适应了时代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本文探讨了该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体系,并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目标体系;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实践;思考

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应该是既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应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正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产生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始于2005年,本人亲自组织实施了这项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培养目标体系的探讨及我院双语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浅薄的看法,与同行商榷。

一、构建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体系

在制订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计划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明确其目标体系。双语教学的目标体系是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双语教学的能力体系两大部分。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国贸专业知识、国贸专业英语素养两部分。双语教学的能力体系包括英语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两部分。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目标是其双语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贸专业知识、国贸专业英语素养两大部分,它涵盖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必修的全部专业知识课程。这样一个结构体系反映了国贸专业知识传授的主线,它代表了专业培养取向的定位;同时也包含了国贸英语教学主线,它是实现国贸实务运作的手段和载体。这两条主线从本质上反映了课程目标的完整结构。双语教学课程目标体系两大部分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每个部分各有侧重。国贸专业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贸易理论、专业国贸知识和贸易惯例,培养学生全球贸易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技能和方法。国贸专业英语素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国贸英语技能,在此基础上学会处理国际贸易事务的能力,并有所专长;同时在双语学习过程中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和处理方法,并获得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基本技能。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不断的调整和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侧重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能力目标体系主要指学生通过双语学习获得用英语处理国贸实务的技能,它包括英语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两大部分。实现双语教学能力目标体系,一方面可通过校内实验室模拟国贸实务操作环境的测评、模拟国贸场景交易的测评、单证制作及审核测试、函电写作测试等来反映学生双语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校外的实训实习基地参与国贸实际业务各环节的实践来测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影响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因素的实证分析

安阳工学院2004年升为本科院校,无论是师资队伍、教学设备,还是学生的外语水平等方面与兄弟院校相比都无优势可言。但我们认为双语教育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我院于2005年颁布了《安阳工学院本科实施“双语教学”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国际贸易专业成为首批实施双语教学的专业之一,

我们首先将国际贸易实务课作为试点,选派专业知识扎实、英语基础好的教师担任这门课主讲。教材选用的是西南财经大学帅建林教授编写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所有参加双语课程的11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反馈信息如下:

对于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有72.8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认为“一般”和“不必要”的分别占18.42%和8.77%,这说明学生对于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是比较高的。在选择适合开设双语课程的年级方面,有近一半的同学倾向于在二年级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其次是在三、四年级或一年级。这说明开展双语教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适当使用英语”,选择“全英语”和“半英语”的学生分别占13.16%和34.21%,这再次说明开展双语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盲目追求高层次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教师英语水平和学生英语水平的选择方面,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两方面都是影响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选配好教师、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我们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接受能力方面,有18.42%和45.61%的学生认为“能跟上”和“基本能跟上”,但仍然有35.97%的学生认为“跟不上”,这说明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有限的。我们认为,学生的信息反馈基本上反映了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对于我们今后有针对性地处理双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对策

1.营造适宜的双语教学环境。首先,取得高校决策层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是成功举办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关键。其次,积极创造双语教学的语言氛围。如可以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BBC、VOA等英语广播;还可以开展双语比赛活动等。第三,建设双语教学实训实习基地,使双语教学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性掌握上,而且要体现在能力的转化上。

2.培养一支过硬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双语教学不是一般的外语教学,而是一种特殊的学科教育。双语教学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能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决双语教学师资问题,首先,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教师只有通过一定的测试和评价才有资格进行双语授课;其次,做好双语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如可以利用具有留学经历的老师来实施双语教学,也可以选择外语基础比较好,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并愿意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到其它有条件的院校去进修学习等;第三,开设高校双语教学师资专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第四,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3.做好双语教材的选编工作。教材是教学的必备条件.没有合适的教材,会让我们的双语教学难于进行,但是,现在可利用的合适的双语教学教材很少。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国内外的比较成熟的教材;同时,我们应鼓励高水平教师自主编写外文教材,并争取正式出版。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除了要遵循编写教材的一般原则外,还要考虑信息可理解性和背景知识可利用性。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找资料,自主学习。

4.重视学生的外语程度。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一般来讲,高校的学生来源较广,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实行双语教学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松接受,也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接受双语教育。因此,双语教学应因人而异,有选择地、分层次地开展。如果学生的外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就盲目地进行双语教学,无异于拔苗助长,其结果将是事倍功半。

5.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为稳步推进双语教学,我院的“暂行办法”要求根据客观条件,按照“过度型”、“半标准型”和“标准型”的模式选择实施,分步推进。所谓“过度型”,这是双语教学的一种准备形式,即教师以中文教材为蓝本,以外文教材为参考,双语备课,学生使用中文教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汉语讲授,专业术语双语书写和双语朗读,汉语印刷试卷(专业术语外文印刷),学生用汉语答题。“半标准型”属于“双语教学”模式的一种初级形式,即采用外文教材,基本用汉语讲授,考试卷外文印刷,学生汉语答卷。“标准型”采用外文教材,外文板书,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考试卷外文印刷,学生汉语答卷。实施双语教学应尽可能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声音、动画、文字、图像等融为一体,形象更为直观,信息量更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加强双语教学的研究。双语教学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如双语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关系,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标准,双语师资建设与教材选择,双语教学的模式等等。一门课程若采用双语教学,教师要付出双倍甚至几倍的辛苦,因此还有一个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问题。双语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涉及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我们倡导的双语教学应当是基于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双语教学,国外的双语教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有选择地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小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实践及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4:46-47.

[2]帅建林.国际贸易实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78-85.

[3]李模琴.双语教学及其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4,4:57-59.

国际教育论文篇5

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便是要将国际化的理念贯彻到旅游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中,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中外学者就其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BakerAyoun提出包括学生来源、课程结构、师资队伍、科研互动、网络组织与组织支持等六方面的内容框架;杨卫武提出包括办学理念国际化、合作伙伴国际化、学术科研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学生来源国际化以及活动平台国际化等八方面的内容框架;尽管目前学界对此还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界定,但学者们都一致认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指的是建设一支具备国际知识和经验以及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树立国际化教学的理念,积极了解国际上旅游高等教育的前沿问题,能够向学生传达世界旅游学科的前沿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促使其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就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第二,在教学方面,能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针对本国专业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讲授,实地考察学习、行业热点探讨等,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在学术研究方面,能积极参与学术国际交流和科研国际合作,通过加入国际性专业研究组织、创办与投稿至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开展国际性课题研究和科研项目等途径,与国际学界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四,师资评估方面,应做到师资评价指标国际化,即通过构建一系列相应的标准来衡量、测评专业教师的国际知识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2中美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对比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其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也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等旅游院校已有1097所,在校生数57.62万人,专职教师数2.47万人。尽管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存在相当差距。BakerAyoun等曾对美国旅游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做过问卷调查(2010),笔者将问卷翻译后,发放给国内5家旅游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共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54份。其中华北85份,华中39份,华南130份。由于条件所限,发放问卷的数量有限,地区分布也以华南地区偏多,但调查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师普遍接受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所在学校也鼓励他们以国际化的视野讲授课程,在招聘时也有这方面的考量;然而,部分学校只是设立了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却只是机械地将其搬到自身的发展战略中,缺乏切实的实施规划、支持政策与激励措施,从而导致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化的理念还停留在喊口号上,没有发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第二,师资队伍的建设的国际化程度低,构成上极度缺乏外籍教师,现有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教育与工作背景的比例也很低;

第三,教学方式和方法不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这体现在:专业教师较少参与国际化性质的项目和课题研究,教学对象基本局限于本国学生,几乎没有通过网络电视、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远程授课(条目18:Mean=1.02,SD=0.125)。陈旧的教学手段极大地制约了旅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更加难以适应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第四,教师参与加国际交流的机会有限,进行科研国际合作的机会更少,科研成果的发表也往往局限于本国。

3提高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的途径

在参考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的途径:

第一,确立共同愿景,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教育国际化并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国际化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知识结构、能够适应国际环境,进行国际交往。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让教师理解到国际化的重要性,才能促使他们更新观念,积极地参与到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来。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实行“内培、外引”并举,面向全球外招聘教师,优化师资队伍;同时,要建立派遣教师赴外接受培训的机制,培养现有教师的国际交往能力。

第三,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迅速地了解学科理论的前沿状态,及时把握本领域的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走向;还应鼓励教师向国际学术杂志投稿或发表著作,以促进学术成果在国际平台上交流共享。

第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争取与国际接轨,开设具有国际化倾向的课程,视条件逐步增加双语课程与全英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辅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

第五,建立合理的评估与激励机制。一方面,要鼓励专业知识扎实、国际交往能力强的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应注重这部分教师的经验总结与分享,以便为其余教师提供指引,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4结语

国际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文化 提升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为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明确方向,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办学方向。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文化的作用至关重要,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坚强支柱,大学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建设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的有力助推器。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加强对大学文化的认识,明白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要积极探讨发现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研究解决策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大学文化的界定

“大学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结构层次上看,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次。”[1]因此,大学文化是由其主体“大学人”在学习、整理、传承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以校园环境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独特的校园物质建筑、制度建设、精神文明等一切财富,因此,大学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学师生的行为模式。同时,在大学师生的传承与创新中,大学文化也在不断生成、变化,并被它的师生所尊崇、学习、继承和完善。 总之,“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外显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作为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发展方向,是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2]

提升大学文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文化理念,提升大学文化将有助于高校师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办学理念、提高学术品位,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大学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源泉,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与现代优秀文化的结晶,是集多元良性文化价值观念于一体的先进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明确指向灯。因此,大学文化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不断保持自身先进性,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石与助推器,是国际化中各色各样不同教育方式与理念的界标,提升大学文化将更加坚定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并引领世界先进文化方向。

2.提升国际化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一种重要内显方式,是指在学校长期的历史积淀、理性思考及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是学校发展之根本。教育国际化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理念的国际化,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发展,同时要加强专业设置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以及校园环境等国际化。大学文化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就是要加强课程设置、制度建设,立足于国际视野,增强特色意识、精品意识,建设国际化精品课程、增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互派教师访学、授课,营造有特色的中西文化融合的校园氛围,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交流模式,最终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交际的现代应用型国际人才为主要目标。

3.提高国际化学术品位

学术是大学的内在价值要求,学术品位也是大学文化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大学师生需要有高品位的学术思想,才能有参与国际学术论坛与研究活动的资本。提升大学文化就是要营造学术自由氛围,积极鼓励各种学术社团的组建,提倡师生在论坛活动中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对国际国内各种事件、思潮的观点,催发各种想法与理念生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各种学术思想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提升大学文化就是要创建学术活动平台,提供学术活动空间,要引进也要送出,使国际国内著名学者走进大学带来最先进的学术理念,也要派出不同年龄、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研讨;学校要举办不同形式的、不同领域的学术报告,以学术推动教学,以教学促进学术,使高等教育学术品位得到提高。

大学文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趋同化。中国高等院校自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招生规模扩张、校区规模扩大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时间,高等教育全民化得到了普遍提高,校园建设得到很大改善,但是这种扩张与扩大的表层变化远远大于其文化本质的变化。大学文化的不同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内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就是简单的趋同——扩招、扩建,并且在制度建设、课程增设方面简单模仿,真正的大学精神文化未得到较高层次的提升。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很多高校在凸显办学特色,体现文化优势等方面的不足就显现了出来。

2.庸俗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文化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但是,大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思想等一些因素制约了其创造活力。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适得其反,遭到社会文化“绑架”,出现了社会上流行的官僚作风、造假剽窃等不良习气。因此,当今的大学文化不能鲜明体现其独特的思维、辨识和创新能力,并因其文化底蕴不足,在引领社会风尚、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等方面表现出较多弱势,长此以往,大学文化将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庸俗化,即丧失本源文化,向他源文化靠拢。

3.简单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简单化一方面体现在其以教学服务为主,脱离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在未将“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有机融合。大学的功能主要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而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服务社会,所以高校文化建设目标需与社会适用紧密相结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实用型人才,创造更多适用于社会的文化成果。其次,目前,各高校基本处于教育国际化的摸索阶段,未形成自己独特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要么简单照搬,要么全盘否定,这都不利于高校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全球化取代本土化只能导致中国教育文化特征的丧失;反之,强调教育的本土化,排斥外来教育的影响,也会滋长另一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情绪。”[5]所以,高校须在有机整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前提下,加强社会实用型文化产品的推出,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如何提升大学文化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标准问题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喜多村和之先生的三个标准: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通用性是指本国的文化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中是否被承认、接收和理解;交流性是指为活跃不同国籍、民族、文化间人们的交流、交涉是否确立了接触的规则;开放性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制度和意识上是否站在本国立场上将别国文化接收到自己的机构内。”[3]通过被诸多学者认可的喜多村和之先生的这三个国际化标准不难发现,高等教育是否国际化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被国际认可的程度、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接受异文化、是否可以在不同文化中交流。因此,在新时期,各高校须加强大学文化的开放度与包容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崇高使命出发,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1.大学文化的传承功能与批判思维相结合

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为文化传承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一代又一代大学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文化传承的必备基础。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同时也是扬弃过程,既针对传统文化也针对外来文化。

在当今,国际化对于大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国际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学之间可以进行广泛、自由的学术交流,以此推动大学优势和特色的进一步彰显,促进办学观念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创新机制的完善,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不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也无法排除“丧失自我”的危险。面对美国等国家“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年轻学子们不免会有自叹弗如的感慨。王智平先生曾说,“全球化浪潮在本质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引导和推动的,他们是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订者,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实行‘文化侵略’,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使其文化处于强势文化的地位。”[4]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育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引导教育大学生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着力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的研究与学习,批判地接受外来文化。

2.大学文化的创新功能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联系

大学是各种新思想、新创作、新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这种创新主要包括原创新和再创新。在学术界“剽窃”成风的当今,大学应该重振旗鼓,引领风尚,尤其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为加大高等院校国际竞争力,大学必须加大“原创”力度,不断有新的科研成果可以应用到社会的发展中来。这里的“再创新”是指借鉴不同文化进行整合,形成适合自己发展、有特色的文化模式。国际化的大学必须要有开放的思维,但是开放并非失去自我,而是吸取各国优秀大学文化,进行文化资源的消化吸收与集成创新。

3.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与服务功能相辅相成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下,不乏有功利的、享乐的、消极的腐朽思想存在。大学作为求真育人的最坚定的阵地,应该严保自己的操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通过文化讲座、培训、展览等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大学文化应加强其国际化办学理念,提高其国际化学术品位,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用中国文化服务于世界。

总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提升大学文化意义非凡。虽然各高校在国际化摸索前行中,不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弊端显现,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大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代表一定会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39.

[2]钟秉林,赵应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14-17.

[3]刘红.高等教育国际化[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138.

[4]王智平,李建民.大学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4.

国际教育论文篇7

【作者简介】王吉康(1990—),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贾缓(1990—),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自21世纪以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成人教育政策越来越具有全球统一协作的特点。[1]UNESCO、OECD、EU等作为国际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机构、引领了世界各国成人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环境不同,各国成人教育政策也显示出相对独立的特点。UNESCO 2013年的《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从《贝伦行动框架》的视角、审视了成人教育政策的基本状况、探究了成人教育政策对象和目标、分析了成人教育语言政策。

成人教育论文政策应体现广泛性、包容性和综合性三个原则。[2]广泛性是指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成人教育政策应包括广泛的学习内容,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包容性是指受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要保证不同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也能接受成人教育。综合性是指成人学习的目标应包括个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多维向度。《贝伦行动框架》为检测当前成人教育政策提供了框架和标准。要理解成人教育政策的情况,首先要弄清世界各国对成人教育的理解状况。

一、成人教育官方定义程度较低,理解差异较大成人教育政策是保证和实现成人教育权力和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策制定者对成人教育的立场、价值取向、理解不同就会影响到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等各方面。因此,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影响成人教育政策的关键因素。成人教育的官方定义可以有效反映人们的理解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有58%的国家对成人教育有官方的界定。其中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高为73%、欧洲北美61%、非洲地区54%、阿拉伯地区43%、亚太地区最低为41%。[3]有些国家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没有文本定义,但实践中存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概念,成人教育既有文本的显性理解,也有实践的隐性理解。通过分析成人教育的官方解释,成人教育的理解大体分为单一向度和多维向度。按照教育对象、内容和目标等,单一向度的理解可分为三个类别:

1、单一向度是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线性思维,缺乏综合性;只看到了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初衷。世界上约有一半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多维向度,将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

(1)依据教育程度、目标和形式,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联合成为一个整体。

(2)目标包括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个人目标包括提高就业能力、公民参与水平和生活品质。

2、少数国家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扫盲教育,以15岁以上的人群为目标群体,教育程序和目标缺乏具体性。

3、(第二份)对成人教育更为广泛的理解不可不归功于国际组织所颁布的《汉堡宣言》、《贝伦行动框架》等文件所起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4、六分之一的国家将成人教育理解为成人基础教育或第二次教育机会,是对生活技能的培训。

5、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许多国家将TVET作为唯一关注焦点。

二、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普及较低,种类多样教学语言政策作为成人教育政策的一项分类政策是衡量教育包容性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教育流动越来越常态化,在流动的社会中,人们所处双语或多语环境情况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世界各地存在着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在保护文化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为不同人群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越来越成为成人教育政策考虑的重点议题。教科文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多语世界中三个教育原则:(1)支持将母语教学作为建立学生和教师知识和经验、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2)支持不同教育水平的双语或多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性别公平的手段和社会语言多样性的关键要素。(3)支持语言作为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确保尊重人的基本权利。[15]据以上原则和各国具体情况,除了没有制定和分类未知两种情况外,全球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共有9种类型(详见表2)。教学语言政策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应用较广;地方语言较多的用于扫盲教育,其他国家语言的使用有教育程度的限定。报告显示:52个国家没有制定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全球只有58%的国家制定了语言政策,许多国家的教学语言政策是覆盖各类型教育的,不仅仅针对成人教育。[16]成人教学语言政策相比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程度,比例较低;教学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辅之以地方语言”的国家数最多达到了21个。部分欧美国家为移民提供本国语言的培训,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

三、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以功能主义目标为主成人教育理解的差异性、教育政策对象的多样性、成人教育政策的综合性原则等都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应当是多维性的。多维的政策目标具体表现在各国的成人教育政策中。71%的国家在成人教育政策中设定了目标,通过分析,成人教育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提高和发挥整个教育系统或其构成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把其纳入到终身学习框架中。

(2) 加强成人教育的内部效能,即提升成人参与水平,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果。

(3)具有人文性目标,在于使成人学习和教育产生影响或带来更为广泛的益处,主要指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目前成人教育政策以前两项目标为主,[11]前两项目标属于成人教育系统的内在目标,是教育本身要达到的目的;第三项则属于教育之外,能对个人、社会带来发展和变化。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的。东欧国家爱沙尼亚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开放,保证成人的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主动性与社会责任感,减少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比例。[12]可见,其政策目标既有成人教育系统的内部统筹,也有个人、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但在实施具体的政策目标方面,功能主义教育观成了实践上的优先选项。杜尔凯姆作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目的或功能由社会来决定,培养人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13]具体表现在政策上就是关注成人教育的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职业教育作为重点,为市场培养有知识、高技能、适合工作的人。区域性组织、各国政府普遍把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14]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显示,这种政策目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四、政策对象为四类人群,关注就业和弱势群体教育政策对象即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教育政策所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人群。[7]目标人群范围的大小是成人教育政策包容性原则的标尺。报告显示:全球成人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有四类:

(1)按某一年龄段的人群。主要包括有全年龄段(full age spectrum)人口,即15岁以上的人群,包括青年、中年和老年人,是最为广泛的目标人群。苏格兰有项光荣承诺,就是向所有公民提供优质教育。[8]有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劳动年龄人群(15—65)划为成人教育政策对象;有少数国家还将最活跃劳动人口(15—45岁)作为教育对象;欧美11个国家强调将老年人作为成人教育的对象。

(2)与就业相关人群。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全球70%的国家将政策目标群体定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就业人群、失业和半失业人群,其目标在于提高成人就业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女性人群。关于性别,在历史上世界各地就存在男女教育的不平等性,妇女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着力于消除教育性别的不平等,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强调将女性作为教育政策的目标人群。巴勒斯坦作为中东的伊斯兰国家,成人“不论性别”(regardless of gender)都可以成为成人学习对象;但在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某些国家仍将男性作为接受成人教育的优先群体。总的来说,女性在成人教育政策中的地位日益得到提升。

国际教育论文篇8

要让家长在家中辅导幼儿练习国际象棋,前提条件是家长能够了解国际象棋,并且能够对弈。因此,我们在对幼儿开课之前,先要对家长“开课”。

1.请国际象棋老师对家长进行知识讲座,使家长了解幼儿学习国际象棋的好处;学校实施国际象棋教育的方式、方法;国际象棋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国际象棋教学的时间、地点等;以及需要家长在幼儿国际象棋启蒙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要发挥的作用。

2.给家长上课。对家长进行国际象棋普及,使家长参与到国际象棋的学习中。并且提前把要给幼儿讲述的知识点讲述给家长,让家长可以在家辅导幼儿的国际象棋学习。

3.将此方法保持下去,在每一批幼儿学习之前,对家长进行知识讲座和上课活动,使国际象棋教育真正做到家园共育。

二、让家长进入课堂,与幼儿共同学习

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进入到课堂中。

(1)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2)可以同幼儿共同学习,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3)还可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教学活动汇报和特色活动展示,把我们一个阶段的教学成果展示给家长,接受家长的检验。

三、把“作业”带回家,引导家长在家辅导幼儿学习

每一次课结束之后,都要通过短信或者纸条的方式,及时告知本次课幼儿所学的内容,以及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和幼儿的学习效果。然后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内容,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辅导幼儿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四、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幼儿实战对弈

当幼儿学习一个阶段后,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时幼儿需要找更多的对手进行实战对弈,从而可以加强幼儿对国际象棋运动的理解以及自身的实战能力。幼儿一直和伙伴、老师对弈、同家长下棋,久而久之会使幼儿对下棋失去兴趣。由于面对熟悉的伙伴、老师或家长,幼儿可能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时,家长可以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幼儿能够和更多的人进行切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首先要控制幼儿的下棋时间,这有利于保护幼儿的眼睛。同时无论输赢,对幼儿要以鼓励为主,不要打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五、及时沟通,阶段总结,反馈幼儿学习情况

国际教育论文篇9

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提升区域教育品质,呼应“教育国际化”的宏大精神诉求?这除了依靠区域内部的管理、实践、研究三个层面合力作为,还需“外部不在场的他者”深度介入和助推。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江源教授、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徐冰教授,从研究的角度,深入调研成都教育, 透视“局内”教育现场,明察教育行动路向,把握教育实践踪迹,并联系本土教育历史,结合国际教育趋势,从增强教育自主自信、培育本土教育理论、提升教育国际话语权等三个方面,以《区域教育品质提升的理性观照》为主题,意写成都教育发展的“形”与“神”,鞭辟入里地分析论述成都教育当下样态和未来走向,直呈成都教育高位发展之建言。

言辞优美、思考深邃的文本启示:区域教育要与国际教育合拍,既要有守望理想的精神占位,又要有直奔理想的智慧谋略,才能在教育实践的意义上坚持本真,厘清方向,科学设计,有效实施,从而构筑区域教育的高平台。相信,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进程中,一个区域的教育如何在稳健行走中提质升位?笔者据近几年对成都教育的观察、调研,形成的思考和基本观点是:增强区域教育自主自信精神,培育区域本土教育理论,争取区域教育国际话语权,是区域教育品质提升和高位发展的必由之路。

“成都教育”在路上。成都教育人以创立“成都教育”的理论自信和教育制度自信为基础,以广阔的视野、开放的姿态、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成都教育”在路上,成都教育人以审时度势的立场,清醒认识到自己与别国教育发展的差距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成都教育”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成都教育”教育风格和教育气质。

一、在全球化视野下开启“成都教育”全新的教育理论境界和教育理论视野

在全球化时代,成都教育人的视野开放与精神执著,体现在牢牢坚持以下“铁律”:

一是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合作共赢理念是成都与他域进行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灵魂,也是成都与他域进行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正确方向。在一个充满竞争而又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成都与他域的教育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相互依存是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他域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是“成都教育”的利好或红利,“成都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他域教育的基础。“现代国家,即使只考虑它们自身的利益,也不能不发觉,增强国家之间的合作和更自由地、更有组织地交换文献和经验,将有助于它们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更廉价和更迅速的进步。”[1]在全球化时代,正是不同教育文化的彼此交流,才让不同国度的人们知道了中国的孔子、德国的康德、英国的涂而干、英国的洛克。成都与他域都应超越教育制度差异,摒弃零和思维,积极实践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理念,相互包容、良性竞争,教育革新经验共享、教育发展风险共担。

二是做大教育合作与交流“蛋糕”,夯实成都与他域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基础。在成都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进程中,成都与他域进行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契合点、共同点增多,深化教育合作面临新机遇。成都对“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对教育公平正义的探索,将为他域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经验、为他域学者提供研究范本,为世界教育宝库增添新素材。别国或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教育管理经验等,也将为“成都教育”理论培育或创新注入新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都在与他域进行教育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教育合作与交流形式,拓展教育合作领域,促进了双方或多方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三是加强教育合作与教育交流,构筑成都与他域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桥梁。成都与他域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加强,需要以教育项目、科研项目、国际教育论坛或会议等作为合作的载体。开展教育项目、科研项目的合作,举办国际教育论坛或会议,既是为了方便教育交流与合作,也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建构理性思想、凝聚世界教育发展共识。另一方面,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顺利展开,也需要人民的理解和互信作为精神保障,需要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支撑。有了教育文明的对话,才会有心灵的交流,才会达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有了各国或地区教育学者的争鸣,各国或地区人民有关教育的议言,才能在交流、交融乃至交锋中,传递“成都教育好声音”,倾听“他国教育好声音”,谋求教育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由交流而理解,由理解而包容,由包容而互信,才能共同推进教育前进的步伐。

四是妥善处理教育合作与交流中的分歧摩擦,求同存异,切实推进成都教育国际化。由于成都与别国或地区的教育文化、教育传统、教育制度、教育发展阶段乃至关注的教育问题不同,在一些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实属正常。随着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增多,产生一些竞争和摩擦也在所难免。成都与他域在教育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始终坚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善于“换位思考”,懂得“将心比心”,在维护自身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等的同时照顾对方合理关切,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寻求共同点。因为,对话与协商不仅能“使人们深入认识和了解差异性,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途径,使人们都能尊重差异性。”[2]即深入研究别国或地区的教育理念、学习别国或地区的教育经验、借鉴别国或地区的教育革新做法等,从个性中找出共性,从教育现象中发现教育规律;根据成都教育发展实际,兼顾成都与别国或地区,本土与国际,体现教育公平正义。

在坚持以上“铁律”的同时,“成都教育”的决策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寻求“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融合,并不断丰富“成都教育”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本土特色和时代特色。不过,这里所指的“成都教育”,并非只具有限制或限定的意义,并非限定成都市只能关注“成都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教育现象、解决“成都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求解“成都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涌现的各种困惑,而是使“成都教育”同时具有开放性的意义,表明成都能够依托厚重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势,独特的本土文化优势以及教育理论优势和教育制度优势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教育问题,解释人类共同存在的教育现象,并为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保教育公平正义提供参考、如何破解城乡教育不公平提供解决之策。“成都教育”努力践行的教育公平正义、教育民主、教育和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教育理念,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开放与包容,既倚仗着别国或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经验以及本土教育资源,又完全展现“成都教育”参验教育生活的“精髓”,体悟现实教育世界的“道法”;既坚持全人类的普世教育价值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都本土文化的底蕴,又充分表达出“成都教育”在培育和践行人类共同追求“育人为本”教育价值理念方面具有的教育理论自信和教育制度自信。

二、在实践中培育、在理论上阐释“成都教育”的理论自主与教育制度自信

“成都教育”要在国际社会、要在世界性城市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发出自己的“教育声音”,唱响自己的“教育主旋律”,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提升自己的教育影响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以下五点:一是“成都教育”如何坚持自主创新,走出民族教育发展新路,形成教育制度、教育理论上的自信,把握自己的教育命脉?二是“成都教育”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实践探索如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教育公平正义、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方面体现出自己的发展优势?三是“成都教育”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实践探索如何在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方面展现自己的价值优势?四是“成都教育”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实践探索如何在学生价值观培育和全人类教育发展与进步方面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优势?五是“成都教育”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实践探索如何能够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确保人的权利、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要回答这五个问题,“成都教育”必须围绕着参与教育全球化进程和建构“成都教育”的教育理论品性、教育制度合理性以及教育发展特色等来培育“自觉”、“自主”与“自信”。

今天,“成都教育”的理论和教育实践,面对着以下四大现实:一是“成都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教育制度的优越性应当体现为,在积极参与教育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同时,对教育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逻辑保持清醒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既对成都参与教育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分享教育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机遇提供教育文化与国际化人才的“正能量”,又对保证成都乃至人类免受教育全球化、教育国际化风险形成有效的价值引领和责任担当。二是“成都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优越性应当体现为,在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借鉴别国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前提下,批判和抑制教育全球化、教育国际化逻辑所造成的各种不平等、不人道的消极后果。三是“成都教育”的理论体系、制度设计与安排的优越性应当体现为,在最大限度地激励和保护教育国际化所要求的教育生活世界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创新基础上,对教育全球化的“西化”本性和“文化殖民”加以有效的道德与价值约束,教育法律与教育制度约束。因为,“少数国家几乎对全部文化产业的垄断及其产品在全世界公众中的日益广泛的传播对各种文化特性具有很强的侵蚀作用。这种虚伪的‘世界文化’,尽管非常单调而且内容往往及其贫乏,但它并不会因此而不宣扬某些隐晦的价值观,而且还可能会使那些受到其影响的人产生一种失落感和失去特性的感觉。”[3]28四是开发和利用“成都教育”的理论、教育制度资源,其核心不仅仅在于助力“成都教育”更好的发展,更在于充分焕发“成都教育”的理论、制度资源在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的优势,致力于提升“成都教育”理论、制度体系的世界影响力和渗透力。尤其是面对全球化浪潮带来的世界多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相互激荡的冲击,既要捍卫“成都教育”教育理论、教育制度之文化根基,保障“成都教育”的本土教育情怀,又要推进世界教育多样性,使“成都教育”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资源转化为世界各国、各城市共同的教育精神财富。

因此,只有“成都教育”在借鉴别国先进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以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牢牢确立与别国进行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对话的战略,大力开展教师、学生以及人文交流,才能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国际教育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赢得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只有“成都教育”的实践经验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乃至教育价值优势在教育运行的各个层面上都扎实地培育起来、扩大开来,并且在教育实践经验上得以系统的总结、在教育理论上得以清晰的阐释、在教育制度上得以科学的设计、在教育价值上得以合目的性的论证,“成都教育”对教育公平正义的维护、教育制度的建设、教育民主与法治的建构、教育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教育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扩大等,才能确立扎实的根基,才能达致“本立而道生”。例如,成都市实验小学人选择了一条认为可为中国教育找到通往理想天堂的路——教育创新。他们的教育理论培育、学校制度创新既沿袭着前人设定的教育价值框架,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又有着拓荒者的胆识和勇气。他们创新的“雅教育”教育理论、学校制度体系——活雅课堂、清雅管理、儒雅教师、文雅学生以及优雅校长,既有对成都市实验小学办学传统、学校办学理念根系的坚持,也有新的变迁,并分化出枝干。这些枝干又长出新的枝叶,结出果实,最终挥洒出一道任谁都无法原汁原味地再临摹的特别风景。“雅教育”教育理论、学校制度体系不仅爱人,而且相信人,寄希望于人的理性、意志和崇高品质。信仰、希望、爱这个三段论式与真、善、美这个三段论式在“雅教育”教育理论、学校制度体系中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只有“成都教育”在理论培育、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发展、办学水平、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在一些关键性指标上取得突破,并予以科学的解释和分析、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成都教育”的教育理论自主和教育制度自信才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成都教育”应该有,而且一定会有这样的一天:那时外国学校、外国学者非学习、借鉴“成都教育”的理论、制度不可,非重视、总结“成都教育”的实践探索不可;那时的外国学校、外国学者非经受“成都教育”教育思想的沐浴焚香不可、非经受“成都教育”教育革新经验的熏陶洗礼不可。当然,“成都教育”的迅速国际化一定是一种双向发展,即“走向世界化,同时更加注重寻根,在各个方面具体地追根究底”[3]34。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成都教育”要想提质升位,跻身于国际教育世界之林,具有与国际教育学界对话的能力和地位,就必须培育具有成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而“融通中西”、“兼和古今”、“和而不同”是培育真正具有成都本土特色教育理论应该秉持的理念。

一、尊重本来,吐故纳新

开辟未来,不忘本来。任何新生的教育理论,都源自于本来与传统、源自于“既存”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既存”教育理论不仅仅是沿袭物,而且是新生教育理论得以产生的思想资源。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既存”教育传统、“既存”教育理论等存在着某些糟粕乃至一些过时的主张,但它对新生教育理论的贡献却是不容抹杀的。“既存”教育传统、“既存”教育理论彰显着先前学者的教育智慧,凝聚着先前学者对教育的思考,它们无疑是构建成都本土教育理论的重要资源。“既存”教育传统、“既存”教育理论既根植于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哲学、美学和教育学以及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扎根于成都本土文化以及学校办学传统之中。尽管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鲜活的实践性,但其创生却不能无视教育传统、摒弃教育传统。雅斯贝尔斯说:“历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它让我们熟悉自己的过去、熟悉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5]56“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中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5]58如果抛弃教育传统,割断本土教育文化血脉,疏离教育核心价值,培育本土教育理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例如,成都市实验小学创生的“雅教育”理论体系,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异想天开的结果,而是从成都市实验小学所扎根的土地上,从成都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发掘、生长、繁衍出来的。“百年实校,沧海桑田,风雨兼程,执著追求,桃李芬芳……近百年的办学中,学校一直秉持积累、传承、创新的传统。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了她特有的韵味,实验、改革与创新成就了它持续发展的可能。”[6]2正因为“雅教育”理论体系之根扎得深、扎得牢——袭文翁之办学精神,承蜀学之厚重典雅,“雅教育”理论体系之树才枝繁叶茂。

培育具有成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既需要回眸历史、守望传统,更需要立足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现实,贯通成都教育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吐故纳新”的关键在于超越因循守旧思维,解放思想,把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教育发展的深层特性,在批判、传承“故”的基础上培育出扎根于时代、解释时代教育特征、剖析时代教育问题、厘清时代教育需求、和时代教育脉搏和谐共振的新教育理论。例如,成都市实验小学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教育”、成都市实验小学办学传统,而不是把“传统教育”、成都市实验小学办学传统所提倡的教育理论变成供奉于神龛之上的宗教而顶礼膜拜,当作僵化的教条以“削足适履”的方式机械地裁剪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活生生的教育现实。同时,成都市实验小学人保持教育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教育思维定势,系统梳理成都市实验小学百余年学校文化在时代递进的褶皱里积淀下的“质量”、呈现的“表情”,创造性地提出“雅教育”教育理论。

“雅教育”理论的创新性、深刻性、思想性集中体现在“五个统一”里,即历史性、现实性、时代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学校高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校长优雅的统一;和雅课程、活雅课堂、清雅管理的统一;成都市情、学校校情、世界教育发展潮流、时代教育精神的统一;发展、合作、和而不同理念的统一。“雅教育”教育理论的“五个统一”,直接回答了教育的意义问题。“雅教育”理论回归教育本质,回归教育本来的“雅性”、“德性”、“诗性”与“慢性”。尽管如此,“雅教育”理论,仍处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与丰富。“雅教育”理论虽然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清泉,但绝不是一潭静止的死水。只有沿着无限延伸的“雅教育”实践河道流淌,“雅教育”理论才能永远生生不息,不断奔腾向前。唯此,“雅教育”才不会成为深埋于教育历史岩层的“化石”,而是可以用来切割教育现实硬物的“钻石”。

二、融通中外,和合生新

正是由于“异域”的存在才使得“本土”更有意义。培育、创生本土教育理论既需要放眼世界,洞察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现有的最新教育理论体系,也需要内蕴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教育传统的主脉中。换句话说,在本土教育理论的培育、创生过程中,本土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发挥人的共同性,而且要发挥中国人的中国性、成都人的成都性。本土教育理论培育是无法凭空进行的,只有对别国、别人的教育研究成果了如指掌和借鉴采用,才能真正地推陈出新、实现超越。当然,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本土教育工作者不能食洋不化,东施效颦,把别国的一些时髦教育理论奉若圭臬,以证其“放之四海而皆准”;本土教育工作者不能不顾国情、市情,不能盲目地妄自菲薄,简单地照搬照套别国的教育理论;本土教育工作者不能轻贱本土优秀教育传统,盲目模仿,效仿西方,脱离本土深厚的教育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教育基础。

在熟知、学习、借鉴别国或地区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本土教育传统,扎根本土教育实践,梳理、总结本土教育经验,不断提升本土教育理论的抽象性、科学性和解释力。例如,成都市实验小学以“和合”之法,立足“世界之思潮”与“固有之血脉”两个维度,培育、创生了“雅教育”教育理论。陆枋说:“‘雅教育’是以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为主线,用‘以雅育雅’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对师生进行雅的熏陶和培养,使师生在雅境中共同经历与成长,最终发展成为内涵修养丰富、外在气质优雅的雅士,开启师生的幸福人生。”[6]35“雅”是成都市实验小学的精神符号,为“雅”所动是学校标识。正是这一“雅”字,鼓动着成都市实验小学人不懈地探索、激发着他们的教育智慧,并创造性地将教育回归到本源,让智慧和美德真正融入与浸润孩子的心灵世界。“雅”所创造的教育世界是一个富于想象和创造的世界,是可以焕发人类生命力的世界,也是可以精彩人类生命的世界。“雅”所创造的教育世界是一个“诗意地栖居”的世界,是一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世界,是把人们游移不定的双眼聚焦于鲜活的现实教育生活之中、把张望的心灵之根深深地扎在脚踩的大地之上的世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荷尔德林语)[7]。“雅”是成都市实验小学教育历史、办学传统的重要载体,是成都市实验小学学校文化的血脉。“实小多年的校训:‘堂堂正正做人,勤恳勤恳做事’是‘雅教育’最好的注解。实小多年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是‘雅教育’最终的归宿。”[6]31成都市实验小学对“雅教育”理论的倡导与实践,无疑是希望教师、学生能够生发出一种对“诗意生活”、“高尚生活”的向往,并期望教师、学生在当下的生活中也可以过上这种诗意的、高尚的精神生活。

放眼未来,谁理解了中华民族的诗意、雅兴,谁就会成为中国教育的真正引领者。“雅”站立在中国教育的源头,也站立在中国教育文化的制高点上。正因为如此,“雅教育”理论的培育、创生过程,也必然伴随着诗意、雅兴的唤醒与解放过程。实现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关键,就是要找到中国教育的灵魂,就是要唤醒与解放教育的诗意与雅兴。因此,“雅教育”理论必将是一束明亮的火把,引领成都市实验小学人去追寻教育的灵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照亮成都市实验小学人去探究教育的本真——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三、以专纳博,守正出新

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本土教育理论,是在继承人类教育文明优秀成果基础上的升级,而不是猛然断裂后的空中楼阁;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本土教育理论,恰恰是具有历史承继意识的脱胎换骨与凤凰涅槃。

在培育、创生成都本土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在旁涉他域教育理论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成都本土教育传统、教育文化为中心,“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吸收他域教育思想资源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以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被他域教育思想资源所“占领”。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以本土教育实际、教育问题为中心,杂糅吸纳他域教育理论之长,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他域的一些适宜于解决成都教育问题、解释成都教育现象的概念、理论与方法,以其为创生成都本土教育理论的知识养料,在众多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相互激荡中发掘出属于成都的新的教育理论。对话是教育思想的磨刀石,争鸣是教育理论的过滤器。

坚守民族立场。本土教育理论,既是一个民族教育精神文化品格的最强律动,也是一个民族教育形象的最集中呈现,更是民族教育立场的勇敢坚守。例如,成都市实验小学倡导与实践的“雅教育”教育理论,一直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守正、尚勤、崇礼、求活”既是“雅教育”理论的核心价值,也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要求。“‘正’是为人之根基,‘勤’是做事之态度。为师者,身正业勤才能立己立人;为生者,身正业勤才能成人成才。教育就应该播下‘勤’的种子,打下‘正’的根基。我们追求‘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校风。‘礼’是素养之根本,‘活’是创造之源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手脑灵活,思想活跃,个性活泼,充满活力。雅教育追求‘和而不同’的教风与‘活而有常’的学风。”[6]35作为教育理想信念的“雅教育”,就是成都市实验小学人教育精神上的“钙”。

强基固本,渐进变革。办教育和办工厂不一样,教育需要积累,不宜变动太过频繁;教育具有滞后性,不能老是变动。《学会生存》一书说:“事实上,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重复,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给每一代。因此,和过去一样,教育体系负有传递传统价值的职责,这是正常的事情。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教育体系倾向于构成一种时间上和空间上密封的体系,为什么它们主要关心它们自己的生存和成功。因此,体系看起来是向内的和后退的。这种看法有助于巩固现有的结构并促使个人按照现有的社会从事生活。所以教育本身是保守的,我们这样说并不含有蔑视的意思。”[8]另一方面,教育具有“复杂性”。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复杂性源于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层次结构,源于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源于开放的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物质、信息、人员的交换,也源于教育活动主体的智能性、能动性、有限理性。富兰认为,教育变革呈现如下特点:“非线性:不要期望改革会按照预想的路径展开”,“不可预测性:意外会由于复杂且不断变化因素的相互影响而出现。”[9]更为重要的是,人只有“有限理性”,即人的理性和知识是有局限性的。现实教育生活世界极为复杂,人只能从错误中学习,或者“边干边学”。正因为如此,成都市在推进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把“守正”放在“创新”前面,强调继承优良本土教育文化、教育传统、“既存”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基础性,反对浮躁的教育“”,反对激进的教育改革。例如,成都市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不是盲目地取消“名校”,而是建立“名校集团”,以“名校”带动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尽管这一渐进式的教育变革——建立“名校集团”,看起来步子似乎缓慢了一点,也不如激进的教育变革——彻底取消“名校”,富有魅力、感召力、“痛快”与“风光”,但却是稳步达到总体教育变革目标——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步骤。

立足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又引领教育实践发展。教育理论既是解释教育世界、认识教育现实的知识体系,也是改造教育世界、引领教育未来的思想体系。源于教育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刻反思和理性引导。打造成都本土教育理论体系,不是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单纯的教育理论构建,而是使教育思想牢牢植根于教育实践沃土,反思教育现实,切中时弊,引领教育现实发展;既承接历史、熔铸传统,又包容世界、指向未来,最终让成都本土教育理论走向世界,让世界倾听“成都教育”的声音。例如,自2009年始,成都市开启了“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之路。成都市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不断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核心,着力进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先改平台作用,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的实践。成都市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大力实践“六个一体化”(发展规划、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配置、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的一体化),推动统筹城乡教育走向系统化、全面化和特色化。反过来,成都市又用“统筹城乡”、“城乡教育一体化”这些理论思想,解读成都教育、解读成都教育现象、解读成都城乡教育发展问题,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教育理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诸如“圈层融合”、“名校集团”、“城乡互动联盟”等。

总之,培育与创生成都本土教育理论,就是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零散、局部的教育经验,不拘泥于已有的教育认识,不拘泥于“既存”的教育理论,而是从成都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有科学依据、经得起教育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原创性教育理论或教育观点,或在继承和借鉴他人、前人教育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完善、有所校正、有所突破。

一、何谓“话语权”

何谓“话语权”?简言之,话语权指的是一种“权力”(power)而非“权利”(right)话语权不是指有没有说话的权利,而是指话语背后体现着的权力关系。作为一种权力的表现形式,话语权以话语为载体,有着自己内在的特性。

话语权的内在特性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除了基于社会“共有知识”或科学的、客观性的叙述之外,话语的逻辑性越强,以及在不同时机和场合下的话语越具有一致性,其说服力就越强,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于其逻辑性和说服力。二是话语具有社会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色彩。三是所使用的概念和知识的创新,以及观察视角上对他人的引导,会有利于话语转化为权力。四是诸多外在因素如“受众”的既有知识、观念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制约状况,以及时机与舆论环境等参与话语权的塑造,一旦改变这些因素的状况,就会影响到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五是对话语的言说者而言,越有系统地使用“属于自己的”话语,便越能主动地获得由这种话语所带来的权力,如果只是做他人话语的追随者、广告者、传播者、宣传者以及交易者,则很难获得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不过,尽管国家实力与国际话语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并非国家实力越强,国际话语权就越大。决定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因素,取决于话语本身的质量,即取决于话语中所包含的观念创新性是否能引导着大多数重要国际议题的设置以及话语中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否强大等。

二、如何提升“成都教育”国际话语权

对于今天的“成都教育”来说,只有破除国家教育实力与国际教育话语权份额相对应的迷思,才能回到对教育话语本身的探索上来,真正认识到强化教育话语质量对于提升“成都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根本意义。

(一)破除西方教育话语霸权

西方发达国家有关教育公平正义、教育自由、教育民主、教育法制以及人的发展的论述,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意义。西方国家发展教育的理念、办学模式,西方教育学术界论辩的话题和学理,尽管会贴近“成都教育”的日常教育生活,渗入成都教育人的表象世界,滤入成都教育人的“思想场”,丰满成都教育人“此在”的种种教育生活、教育实践,改铸成都的教育文明,完善成都的教育文化,但是,处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加速的重要历史时期,成都面对的教育实际、教育问题有其“特殊性”,发展教育的思路、政策设计以及制度安排,破解教育问题的路径有其“独特性”。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有关教育公平正义、教育自由、教育民主、教育法制的思想观念,可能是西方的特殊价值而不是普世价值,抑或是伪装成普世的西方特殊价值。因此,关涉“成都教育”教育发展的所有人都应该持续追问:我们自己到底是否看重这些价值?看重这些价值的来由和依据是什么?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理念的具体涵义?这些问题意识,显然要求关涉“成都教育”的所有人回到自己复杂的教育传统,回到自己厚重的本土文化、回到自己鲜活的现实“处境”、回到自己生动的教育生活实践。对于关涉“成都教育”的所有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珍贵的?这些信念和态度来自我们的生命实践、教育实践的感受,并在中国文化、成都本土文化背景提供的认知框架中得到澄清和提炼,从而形成“成都教育”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成都教育”自己的教育话语体系。因此,“成都教育”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教育话语体系,全面模仿西方的教育话语表达。此外,尽管西方教育共同体有关教育问题的论著大多分量厚重、艰深晦涩,大多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阐幽发微,且多为西方教育共同体所“认同”,但是,成都教育人着力思考的应是如何建构适合“成都教育”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如何构建的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其教育问题意识、关注点以及话语体系肯定与西方教育共同体不同。因此,不能将西方的教育话语体系标榜为“经典”,不能将西方的教育表达体系视为“通则”,不能将西方的教育书写模式奉为“圣经”。此类方生方成的教育话语资源,尚没有资格被成都教育人当成享受保护的“文化遗产”,尚没有资本被成都教育人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共话语”,尚没有条件被成都教育人看作教育世界的“桥头堡”而任其随意行使“自我阐释权”,尚没有理由被成都教育人奉为“人类教育精华”而任其到处“开药方”、“指点迷津”。

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教育经验的同时,成都教育人应保持知识进化的姿态、思想创生的态度、坚持批判性吸收的立场;持存“冷眼向洋看世界”的视野、坚守本土情怀,破除了带有“教育下乡”、“教育知识扶贫”、“教育理性启蒙”意味的欧美教育话语霸权,并不断求索西方教育渊源、探明西方教育语境、拷问西方教育文化、爬梳西方教育优劣。同时,成都教育人应深情守望中华民族教育传统,系统整理本土教育文明,深入盘点本土教育资源,认真爬梳“现有”教育话语体系的“好”或“坏”、“既有”教育话语表达的“优”或“劣”,深刻总结鲜活的成都教育实践经验。如是,既为反思“成都教育”和“成都教育精神”铺建了思考的进阶,也使“成都教育”的话语更加符合理性与常识、更加符合世界教育发展潮流。这样,“成都教育”既能走出文化上、教育上的数典忘祖、自惭形秽的自卑心理或唯我独尊、夜郎自大的傲慢态度的误区,又能走出“言必称希腊”或“外国的月亮就是圆”这一程式化套路;既能走进教育国际化的康庄大道,又能走进教育本土化的“历史深处”;既能“举头望明月”,也能“低头思故乡”;既能仰望星空,倾听“远山的呼唤”,又能把着力点聚焦于鲜活的本土教育生活,把求索之本深深地扎根于脚踩的大地之上。

(二)努力将“成都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乃至教育经验转化为国际教育主流话语

但凡国际教育主流话语,肯定是一种关于国际教育的观念、主张和看法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的话语。而为此,必须为这种教育观念、主张和看法提供包括科学依据、实验依据、道德精神、人的发展论述在内的强有力的逻辑论证,从而具有说服力、可信度。虽然在“西强我弱”的既有教育历史结构、教育制度背景下,“成都教育”话语的国际说服力、可信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西方主流的教育观念乃至意识形态,但是只要成都能够为自己的教育话语提供强有力的论证、科学依据,转化为国际教育主流话语仍然是有可能的。例如,成都市为促进教育公平而提出的“城乡一体、圈层融合”,“名校集团”等教育理念,这些话语事关教育公平正义,因而具有道德上不可置疑的正当性。再如,成都实验小学为促进人的发展而提出的“雅教育”教育理论,这一话语事关教育的尊严与正派,因而具有价值合理性。成都市实验小学人让责任渗入骨髓、将历史融进血脉、把使命装入灵魂,用崇高武装头脑,用知识的犁铧,犁开“民主科学”的荒原;用智慧的头颅,耕耘“人”的教育圣地;用爱心的润泽,书写人格心灵的丰满;用“雅教育”教育理论的引领,编织“小学校·大雅堂”这一精神家园。成都市实验小学人敢于正视自己的“小”、解剖自己的“小”,立足于“小”、“小学校”之上检阅教育、解读教育、思考教育、发展教育,回归教育本质。成都市实验小学人不是以“小”自我安慰,不是以“小”敷衍,不是以“小”逃避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不是以“小”窄化学校发展格局、矮化学校办学思想,不是以“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世界”、“大格局”。而是以崇高的教育理想,基于对教育的理性思考,直面教育现实的勇气,发扬敢试、敢闯的创新精神和自己真正的力量营造“大氛围”、展现“大气魄”、培养“大教师”、养育“大校长”、成就“大事业”、示范“大格调”、建构“大雅堂”、谱写“大教育”。当然,“好”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观念,如果缺乏深入、透彻的学术论证和学理支撑,其结果可能只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观念流于教育政策性宣告,说服力大打折扣,更不可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观念转化为具有引导力的国际主流教育话语。

(三)努力增强设置国际教育议题和制定国际教育规则的话语能力

设置国际教育议题和制定国际教育规则的能力虽然不单单取决于教育话语的使用,但现实教育生活告诉我们,当今世界的许多国际教育议题的设置,许多国际教育规则的制定,是不同国家间教育话语竞争的结果,阐述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话语的使用、话语的表达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理论上说,人类面临的每一个国际性教育问题都可以被设置为国际教育议题,进行讨论并寻找解决方案。冷战后最为重要的国际教育议题有教育治理、教育权利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教育权利、教育公平正义、教育民主、教育合作以及公民教育等。尽管“成都教育”的话语能力和话语质量总体而言是偏弱的,但成都对教育公平正义的探索、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考、对教育国际化的主张等,显然能在、也应该在某些国际教育议题的设置和国际教育规则的制定中谋得一席之地,并起到一些关键性作用。例如,成都教育人勇于探索,大胆试验,开辟了“成都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和新境界,形成了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成都模式”,即发展规划、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师队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六个一体化”;成都教育人以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对“成都教育”进行了深刻的理性反思、系统的理性思考,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成都教育”教育发展的具有“合意性”、“可容许性”以及“成果共享式”的具体教育制度安排。

(四)努力摆脱“成都教育”国际教育身份“被定位”状况

教育话语权是一个城市建构自己国际教育身份或国际教育角色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城市都会用自己的教育话语向国际社会表明自己的教育身份定位。城市教育的国际身份定位往往有多个角度,而整体性教育身份性质的定位或其中某些关键项的教育定位对于城市教育形象的建构有着直接影响,因而也影响到其教育的国际话语权。“成都教育”不仅应摆脱在国内教育身份“被定位”的状况——“西部教育”,而且应摆脱国际教育身份“被定位”的状况。借助“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优势,总结、提炼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完全有可能把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转化为国际教育主流话语。例如,“成都教育”的发展,将在两个方面体现出“成都教育”的世界性意义以及对人类教育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一是有助于解答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保教育公平正义这一世界性难题。“成都教育”的政策设计、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正在提供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确保教育公平正义的成功范例、正在提供发展中国家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确保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经验。二是有助于解决如何行之有效地抵御教育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霸权主义”,维护人类教育发展道路、教育发展方式多样化的世界性难题。

(五)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研究

西方在今天教育世界的话语优势地位,与其发达的教育科学研究紧密相连。“教育公平”、“学校治理结构”、“教育券”、“全纳教育”、“公民教育”等话语,无不首先出自西方的教育科学研究者,而构成西方教育话语权基础的教育自由、教育民主、教育平等、教育权、教育法治等概念和理论,也是西方教育家乃至思想家的产儿。可见,没有发达的、繁荣的教育科学研究,几乎难以提升教育话语的质量。目前,我国教育界所使用的核心概念和主流话语,几乎都来自西方。不管是新课程改革所使用的教育话语,还是教育国际化所使用的教育话语;不管是教育学术界所使用的教育语言,还是教育实践领域是使用的教育话语,几乎都是西方的“舶来品”。不客气地说,我国教育学界在使用“他者”的教育学概念、模仿“他者”的教育学论理、追踪“他者”的教育学研究方法、验证“他者”的教育学论说,然后说着“他者”的教育学话语,最终完成了“他者”“替我而思”的转换。教育学界之“思”乃在思“他者”之思、教育学界之“论”乃在论“他者”之论,教育学界貌似在“思”、在“论”其实正在拒斥“思”、“论”的出场。教育学界“说”的“思”、“论”的“理”,并不是从我国教育文化传统的土壤中“思”出来的、“论”出来的。如是,教育学界“说”的“思”、“论”的“理”,成为最无力的“思”与“论”、成为无“根”的“思”与“论”,乃至成为式的“镜像”(罗蒂语)。

因此,提升“成都教育”的国际教育话语质量,其前提条件便是大力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是一个城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阵地,因而也是高质量教育话语的生产机构和基地。教育话语包含的诸种要素和特性,如教育概念的创新、教育话语逻辑、教育理念等,只有发达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够赋予。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

[2]埃利诺等.对话:变革之道(译丛总序)[M].郭少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5]K.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陆枋等.小学校·大雅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7][德]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6.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9][美]M.富兰.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组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1.

国际教育论文篇10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个性,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凝聚着教育主体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认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专业主张、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等。

2.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要求,也是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依据。

3.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也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教育教学活动的地点不同,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运行机制以及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各方面决定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要理论和实务要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又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理论为建构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制约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现代的生产力水平主要决定于科技发展水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结构、人才培养规模,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对于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来说,其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开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习条件的优劣,无不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制约。

2.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这里所说的社会制度,主要是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我国已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它就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需求,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是我国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3.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潜在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对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广泛的影响,其他社会因素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制约因素,往往要通过文化传统的折射,即使生产力水平相当、社会制度相似的国家,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模式、管理体制也不完全相同。发达国家,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集权制,有的则是分权制;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上,有的重学术,有的重实践。这些都与该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外来文化同样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有广泛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于日木、韩国、新加坡来说是外来文化,而现已成为这些国家文化传统组成部分;对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也是外来文化,如今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形成主导作用。

三、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在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大体有以下一些。

1.紧靠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周济同志曾指出“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必须加强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

2.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是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的能力是建立在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是指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教学的评估与改进等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同时必须注意贯彻“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

3.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

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经验表明: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学校国际贸易的企业相互合作是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另外,国际贸易专业作为经济学范畴里的一门重点学科,必须重视科研活动。

四、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1.培养目标的建构

研究培养模式的建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培养目标,前面已经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科学构建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面向”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外部关系。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服务,要紧跟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国际贸易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定位”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内部关系,教育是一个大系统,高等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通过人才和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育人”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都亟待提高。在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时,我们要把“育人”和“育才”、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既重智育,更重德育;既重理论,更重实践;既重知识,更重素质和能力,要显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培养目标时,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人才发展趋势,使国际贸易专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成为同类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品牌”专业。

2.课程体系的建构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途径。在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构不是在现行课程之外增设新的课程,而是根据世界上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做到课程纵向横向的交叉渗透,补充新课程内容。要加强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注重国际贸易实务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综合教育,建立综合教育体系,通过增加第二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3.师资队伍的建构

要实现培养从事国际贸易、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建立起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既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换句话说,就是既能做工程师,又能做教师。目前国际上国际贸易专业学校的师资构成,学术型和实务型教师的比例数为l:1。而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比较普遍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纯学术型教师,比较习惯于按学科体系组织理论教学,具有一定职业经历和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加快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已显得十分紧迫。

如何构建国际贸易专业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要努力建设自身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自己教师队伍的常规部队。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送、下、带、引、聘”的方式。“送”,就是选拔部分教师出国进行深造,重点是针对从企业引进的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下”,就是让部分教师(主要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下基层锻炼。“带”,就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引”,就是从国际贸易企业中引进优秀人才

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聘”,就是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第二条途径就是借鉴其他国家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聘请社会实践领域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实践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这个途径是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之一。

五、结语

通过理论分析,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构建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我国国际贸易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训.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