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1 17:21:49

高校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篇1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实验室是学校实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实验教学需要各个实验人员分工合作,按照实验本身的特征来合理使用各类实验设备。因此,必须对实验室进行高效精细管理,使其满足学校实验活动的需求。其次,实验室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多方面的收益。高校实验室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但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就能够使其满足市场经济的运作条件,从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得的收益。最后,高校实验室管理是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各个行业的技术研发更多的还在于各大高校,而高校实验室又是高校研发活动的重要基地。因此,对于高校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改善我国各个行业的技术研发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提升。

二、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管理理念落后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各大高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已经有所突破,但事实上依然存在较大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高校在扩招过程中,过于重视学校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实验室方面的投入不够。特别是在一些本身科研能力不高的高校里,很多学校领导都认为学校只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行了,没有必要过于重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这种思想认识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使得我国高校实验室很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实验室经费不足

我国各个高校的实验室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经费不足现象,甚至还有一些高校还出现了挪用本身就不够的实验室经费。由于高校实验室的经费不足,使得很多高校的实验室规模不大,并且设备也比较老旧,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虽然近几年各个高校的教育经费在不断增多,但是针对于实验室经费的投入比例却在不断减少。很多高校实验室都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使得实验室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三)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各个高校针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很难给实验室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特别是高校在实验室考核和评估方面的缺失,使得实验室在日常管理和运作中很难充分的调动内部人员的工作热情,降低了实验室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偏被动的管理制度也使得实验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不能满足实验室的需求。

(四)设备资源利用率低下

前面分析过,由于高校在实验室方面的资金投入不高,使得很多高校实验室的设备陈旧老化。在这种背景下,很多高校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因为有限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时间,使得学生只能观测实验,而不能亲自参与实验。即便某些学校实验设备相对充足,但是在实验教学的时候也需要分组进行实验,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实验的真正原理和流程。这就使得高校很难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仍然需要进行全面的操作培训。

三、国外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分析

(一)美国

美国的高校实验室有很多,但主要分为四类,即独立研究所、教学科研实验室、政府研究中心、校企合作机构。美国的高校实验室相对来说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在运营上更倾向于“政府拥有,大学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下,联邦政府就能够成为实验室的领导者,从而引导实验室对一些重点项目进行研究,并且保障实验室研究能够符合国家战略性需求。根据相关数据表示,在美国所有的基础研究中,美国高校实验室的项目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

(二)日本

日本的高校实验室根据高校归属不同可分为三类,即面对校内的教学实验室、专项研究的专业实验室、学校统一管理的领域实验室。所不同的是,日本的高校实验室开放性特别显著,使得实验设备的利用率非常高。甚至一些实验室提供二十四小时开放,所有学生、教师、科研人员都可以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使用实验室。

(三)德国

德国的高校实验室与我国的模式比较相近,即都是学校统一拨款,实验室本身没有额外经费。但德国的实验室管理更加规范和出众,他们将实验室人员按照不同工作职能进行了精细的分配。比如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人员调动;指导老师负责教学实验设计和安排;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管理等日常工作;工勤人员负责设备清洁等。在这之中,德国高校非常重视实验室人员本身的素质,并且会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不仅如此,实验室中验证性的实验非常少,大部分实验都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或者市场需求的研究项目。学生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所学到的知识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也就使得实验室更容易获得企业的经费支持。而反观我国高校实验室,很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达标,致使实验室发展环境区域恶劣,形成恶性循环。

四、国外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先进经验启示

(一)重视与政府合作

美国的高校实验室很重视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而与政府进行深入合作以后,又能够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撑,保证了实验室的研究环境。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技术进行研究的时候,与政府合作会使得相关研究具有更强的前瞻性,充分利用不同高校的科研力量,发挥高校实验室体系的信息资源流通优势,综合提升高校实验室的科研能力。

(二)注重技术成果的转化

这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实验室的经费来源虽然来源于政府、基金、企业等多个方面,但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这个时候,对于经费的分配就取决于实验室所研究的相关技术,能不能通过市场经济转化为实质的收益。因此,各个高校为了获得更高的经费支持,在科研工作开始以前都会对科研项目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以了解项目本身与市场需求应用和行业发展提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科研方向。

(三)看重科研项目的评估与考核

上述三个发达国家的高校实验室管理都非常重视实验室科研工作的绩效考核,并且根据绩效考核成绩来确定经费的分配,以及各个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薪酬管理等。特别是在美国,针对于实验室的绩效评定结果会经过高校、政府的统一评判,如果评判不合格就会考虑取消实验室。正是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使得各个高校实验室都不得不加强自身管理,并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有前景的项目中。

(四)强调资源的利用

为了保证实验室各项资源利用的高效化,上述三个国家的高校实验室都开始采用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基地的管理模式。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全社会建立实验教育服务。而各个高校只需拨发一些教育经费到这个培养基地,同时也可以把学生送到这个基地中培训。培训基地不仅可以接纳高校的大学生,同时也可以接受社会就业人员,从而成为社会性的实验室。

五、基于我国国情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策略

(一)转变实验室管理理念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明确人才培养的真正含义是给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鉴于我国国情原因,各大高校的实验室并不能与政府进行技术合作。退一步来说,可以引导各个高校实验室与企业进行联合发展,使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究某项技术。这之中就需要高校转变实验室管理理念,真正重视实验室管理,在实验室中投入更多的力量和资源。

(二)使用研究成果来获取经费

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拨款根本无法满足,目前德国的高校实验室虽然与我国的模式相近,但他们也开始利用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吸引企业的经费支持。这方面我国也可以借鉴其发展模式,在科研项目开始之前先进行市场调研,积极研究那些市场真正需求的研究成果,便于其转化成实质的经济收益,从而吸引企业前来投资。特别是目前我国各项技术水平还不高,这种方式在我国更容易实施。

(三)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

各个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实验室的管理,因此我国各个高校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也应该根据实验室的运营流程,设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针对每一个实验室人员进行综合的素质评定,避免一些老师在实验室中“混日子”。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的扩大高校实验室的人员规模,不能出现以往的“一人多职”的现象,真正拉起一支科研能力强、研究效率高的科研团队,保证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四)加强设备资源的管理利用

在设备资源管理方面,我国各大高校首先应该及时更新实验设备,以满足实验活动和科研工作的需求。在资金有困难的时候,可以考虑联合附近的高校共同建立实验室。为了保证实验室设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我国可以借鉴日本实验室的管理方式,适当的增强实验室的开放性,而不是把实验设备封闭在方面里面严加看管。

六、结束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实验室的管理还有较大的缺失,使得实验室很难承担先进技术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各大高校的管理者首先就应该更新管理理念,真正重视高校实验室,并利用绩效考核等方式加强其内部管理,优化其经费来源和方式,以促进设备资源最大化利用为指导,促进实验室发挥其应用的功效。

作者:邓晓梅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磊.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信息素养养成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12-113.

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虚拟化;实验室管理

1概述

计算机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设备,其在各个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整个社会的运转提供了稳定的支持。特别是在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中,计算机则可以为学校教学提供全面、有效的教学手段。为了能够向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就要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实验室的管理质量与效率,而虚拟化技术则成为首选的技术手段。而虚拟化技术使用一种以中心服务器为基础的计算模型,可以实现实验室中计算机主要软件的虚拟化,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便利,可以大幅提升整个实验室在日常管理中的操作水平。在我国阶段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中,考虑到实验室中的计算机需要为不同工作内容与课程的实验提供服务,会导致在计算机中所安装的软件非常多,从而使用实验室管理人员在管理中遇到较多的困难;对于传统的桌面计算机,在安装较多软件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其启动与运行速度的缓慢,还会出现频繁的死机现象,给使用者带来不小的麻烦。不仅如此,在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工作人员还要考虑到计算机在运行中的安全性,比如网络中普遍存在的病毒、木马入侵等,因此,就需要为学校内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工作与学习环境。采用虚拟化技术,则可以实现用户操作桌面与终端访问设备的分离,这样,在用户的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则只要该问题设备,就可以将桌面恢复到之前的运行状态,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与及时恢复,确保整个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2高校实验室中的虚拟化技术

按照现有的基础理论与应用领域,可以将虚拟化技术划分为服务器虚拟化、展现层虚拟化、桌面虚拟化与应用程序虚拟化等。而在网络云计算发展的推动下,以诞生了网络虚拟化与存储虚拟化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诸多的虚拟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所能够采用的虚拟化技术主要有:

2.1面向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该技术就是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多个客户端操作系统,这里,客户端操作系统可以理解为虚拟机。采用这种虚拟方式,可以使用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并提升虚拟机制的可移动性,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使得实验室的管理费用得到控制,而系统的容错容灾能力也得到提升。通过在虚拟化层上的运行,虚拟机有其自己的虚拟化硬件资源。这里,虚拟化层处于主机硬件与虚拟机之间,可以实现各种硬件资源的调配。在此类虚拟化技术中,所依托的具体技术主要为全面硬件仿真系统与基于主机的虚拟化。其中,全面硬件仿真系统可以实现每个虚拟机在主机平台上的单独运行;所有的虚拟机都与其他虚拟机是相互独立的,每个虚拟机上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也是独立的。基于主机的虚拟化技术则主要通过主机操作系统的实例来提供多个虚拟的操作系统实例,这样,主机操作系统的内核,就需要在进程级别对虚拟服务器的I/O与调度功能进行处理。

2.2面向桌面的虚拟化技术。该技术可以理解为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模型,为管理员与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该技术在实现中,所采用的具体方式主要有:远程托管桌面、远程操作系统以及本地虚拟操作系统等。

2.3基于应用程序的虚拟化。该技术主要将应用程序安装在组织服务器上,可以有效改变应用程序在本地进行安装的传统方式,以便于组织内的所有成员以远程的方式进行使用。用户只要有账号,就可以对服务器中的软件资源进行使用。

3实验室管理中的虚拟化应用特点分析

3.1提高管理效率

利用虚拟化技术,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确保实验室可以为全校师生的教学与实践课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具体来说,管理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1)系统安装。可以在计算机上安装虚拟化的桌面备份,并将其拷贝提供给使用者;(2)实验室计算机设备的升级与漏洞修改。可以在计算机升级与修复中,对虚拟桌面的备份镜像进行操作,并向使用者共享与部署其只读拷贝;(3)系统恢复。对于经过虚拟化以后的计算机桌面用户,如果其功能不能正常使用,则可以将更新后的虚拟桌面备份向其与部署;(4)功能扩展。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管理人员可以对安全虚拟桌面进行更加针对性的设置,并将其在使用者计算机上进行与部署。

3.2降低投入成本

在实验室采用虚拟化技术后,实验室中主要采用云终端架构,使得管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成本得以有效降低。根据当前市场上的桌面电脑的销售价格,其采购成本大约在5千元/套,而对于采用了桌面虚拟技术的云终端单机设备,其价格则可以控制在3千元/套,从而使得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成本大幅下降。同时,采用云终端的单机设备,其结构设计也更加优良,可以大幅延长其使用年限,大大超过传统桌面电脑的使用时间与年限。

3.3维护管理更加便捷

在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中,其日常管理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可以利用虚拟化技术来对用户所需要的工作与实验环境进行及时部署;根据已有的操作与使用经验,借助于模板复制操作,如果要部署Win7系统所需要的时间仅仅为1~2分钟;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快照功能,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最后环境进行恢复;利用虚拟化技术,还可以满足实际环境中不同系统设备的需要,提高对各种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的效率。特别是面向桌面的虚拟化技术的支持下,实验室管理人员只要设备和安装1台机器,就可以向其他用户终端和部署其只读拷贝。

3.4使用安全性更高

在高校实验室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如果要使得每台计算机中的大量数据能够被成功的保存与恢复,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已经对所有的计算机数据进行了全部备份,但如果受到网络非法用户盗取,就会给整个环境中的数据安全性构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利用桌面虚拟化技术,使得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性能更高的网络存储或服务器群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存储,实现数据托管的中心化与集中化,从而为用户的数据安全提供保障,并可以实现数据的恢复,使得实验室用户的数据安全可靠性更高。

4结束语

在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中,为了能够提升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与效率、确保实验室内相关设备的持续运行,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操作功能,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虚拟化技术的最大优势,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虚拟操作实验中心,将实验室运行中所产生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为各类数据提供全面的数据安全,减少数据安全所造成的损失,从而为实验室用户提供更加高层次的网络化操作环境。

作者:陈燕 单位: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丽坤,李艳波.学分制下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实施与创新[J].电子制作,2016(22).

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篇3

(一)管理规范化程度待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上。与此同时,我国高校自身管理就成了高校发展的短板。现阶段,我国高校自身管理还存在很多共性问题,宏观层面上,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治理结构还没有明确完善的建立健全和切实可行。微观层面上,高校护理实验室作为高校整个组织体系的有机构成要素,自身现有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上述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制约了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服务护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能力。

(二)管理人才队伍亟待优化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张,高校办学规模也随之井喷式的增长,高校将编制及人员配备上向一线教师倾斜。导致实验人员规模和比例较小,实验人员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素质结构不合理,且相对于高校其他系列人员队伍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一方面,高校护理实验室在专门管理人才的配备和使用上捉襟见肘,人才队伍老化严重、整体知识和素质结构不合理,严重的制约了高校护理实验室服务高校护理类专业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人才队伍上的短板,使得高校护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等不能得到及时和科学有效维护、维修和保养,仪器设备老化、损耗严重,造成高校化学实验资源和资产的浪费、流失,严重影响了高校护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高校护理实验室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贯彻以人为本,开放和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高校护理实验室工作作为高校护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训练高校护理类专业学生学习掌握护理工作相关操作流程、技能技巧的实践教学基地。高校护理实验室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护理工作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探究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是高校护理类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高校护理实验教学应结合实验教学“学中做、做中学”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观念,探索构建开放和谐的实验室管理理念。一方面,在护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中,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大胆探索帮助护理类专业学生学会学习的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护理类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在护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中,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护理类专业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开发实验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和技能实训的成效。最后,在护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中,拓宽实验教学对于护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边界。把高校护理实验室与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塑造学生从业价值观与职业操守的重要平台。

(二)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制度实施环境

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规范高校办学行为。这为我国高校规范化管理指明了方向,营造与培养了尊重规章制度、树立规章制度权威、依法依规治校的大环境。规范化的管理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高校护理实验室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建章立制。一方面,规范实验教学各环节工作,确保实验教学质量,优化实验育人环境,服务高校护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大局。另一方面,加强常规实验教学运行管理与制度化建设,提高高校护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实验室仪器设备损耗的风险与维修维护成本,提升实验室对实验资源的统筹与整合能力。

(三)充实人才队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现状;管理;实验室;应对策略

近些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医疗卫生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对医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发展造成市场需求变化,传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无法适用现今社会,因此医护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变[1]。高校不仅仅需要注重护理人才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还应重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医护人才综合能力以满足现今市场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护理实验室是护理相关人才在校内开展实践的场所,其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室学生能规范、熟练掌握医疗方面各种操作技能,从而避免其在今后工作中出现较大问题[2]。

1护理实验室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①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实验室管理责任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管理人员对自身责任认识不清,在设备管理等工作中出现较多问题,且无法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在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最终造成严重损失。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部分学生在开展实验操作时,不注重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操作,或在实验结束后未按规定对实验室内器皿及实验台进行清理,导致实验室环境受到污染,轻者造成高校教学资料浪费,致使设备出现损坏,严重着可引发安全问题,危及学生、教师等相关人员生命安全。②管理人员无专业管理、设备维修经验,当实验室内设备出现故障时未能及时发现,也无法对设备给予必要、有效的检查、修理及处理。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室内出现的错误操作,无法及时指出并给予相应操作指导。其次管理人员素质不一,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队伍思想稳定造成了影响,继而使整体工作效率降低,同时高校对实验室管理的不重视导致管理人员在校内福利待遇明显低于其他授课教师等,导致管理者职业认同感低,在工作上无法全身心投入激情与努力[3]。③管理模式较为陈旧,虽然近几年高校教育、实验室均得到发展,然而高校在对实验室管理时未做到与时俱进,仍采用陈旧的管理模式,未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工作模式不断调整,如在文件归档、设备登记、实验排课等方面均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仍未被广泛应用到实验室管理中,导致护理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较低。④设备数量与质量不足,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对护理实验室内设备难以及时更新、维护,造成部分设备出现老旧状态无法使用。同时由于近几年社会对医护人员的需求增加,导致高校对医护学生扩招,导致相关专业学生数量上升,为确保每名学生在实验室内都能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实验室设备数量需根据专业学生数量给予增加。但部分高校对此未重视,造成校内虽设有护理实验室,但相关实验设备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不仅给教师实践授课增加难度,同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4]。

2应对策略

2.1建立新的管理制度。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完善实验室一系列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实验室应急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守则、安全防护制度等通过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使今后护理实践教学中有规章制度依据,从而促进实践教学能顺利有序进行,有效避免实验室安全隐患发生[5]。2.2提升管理队伍素质。实验室管理人员在高校护理实验室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由于院校对管理者重视度不够,管理人员素质不一,不仅给实验室建设、管理造成不利,还会影响管理制度执行效果,因此为提高实验室管理效果,高校需要加大对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继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6]。高校可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进修、培训机会,使管理人员的能力能满足实验室需求,并在培训、进修后对其进行考核,只有在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通过培训提升实验室人员思想上的认知,明确自身责任,要求其不断丰富、更新自身知识,鼓励管理人员学习其他院校护理实验室先进的管理方法、理念,并结合学校情况参与实验室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高校应当提升管理人员待遇,予以关怀,让管理人员能感受到学校的认同与尊重,从而提升其工作激情,愿意投入更多努力在工作中,同时高校还应针对管理人员工作情况制定奖惩机制,对于负责认真者予以适当奖励,若管理人员工作无责任心、失误较多就给予相应惩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责任意识。2.3加强设备管理工作。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实验室管理中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从而使实验室管理工作逐渐由早期人工操作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工作质量、效率,将文件归档、设备登记、实验排课等内容制成电子档,不仅便于相关信息完整保存,同时还利于后期信息查询、管理。为确保实验室内设备数量、质量能够满足课堂教学需求,管理人员需定期对设备行维护与检查,同时在实验课前再次对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测,对出现损坏的设备及时做好上报、维修等工作。实验课结束后,由管理人员将实验杂物清理,检查实验室内设备状态,并给予相应记录,按规定完成设备回收与发放等工作交接,做好全面记录。2.4加强实验室管理宣传。医护专业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学习时,由于对实验室内环境、仪器操作不熟悉,或不爱护器械物品、模型等,给实验室管理造成不利影响,故高校因针对学生在护理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验课前由管理人员对学生全面介绍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仪表着装等方面要求,在实验课中由管理人员监督学生实验操作工作,对错误、不规范操作及时给予指出,促学生能规范化使用仪器设备,对于故意破坏仪器、设备,上报学校根据严重程度给予相关处罚。

[参考文献]

[1]黄坤,李彦启.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80-283.

[2]李旭伟,郑倩,唐建平,等.数字化医学机能实验室的建设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88-3490.

[3]孙瑜嬬,李涛.中医类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3):1819-1820.

[4]王鸿梅.医学院校实验室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问题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17(1):62-64.

[5]段斯亮,于声.某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4):515,522.

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

高校的实验室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实验室管理能够折射出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因此努力的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是高校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现代化社会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最重要的地方,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实验室管理与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其他各项管理工作都是紧密相连的,他们共同组成了高职院校管理的完整系统。对系实验室管理的好坏程度,直接的影响到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质量,因此,将对实验室管理工作如何做的更好提上研究的日程十分必要。

1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意义

实验室教学是高校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不断增加各个方面的投入力度,对实验室的投入更不在话下。实验室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对实验室的管理相应的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各大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还存在着很多不够完善的问题。当前实验室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的重心,在日常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工作中形成了以图表、文字、照片、视频以及报表等多种形式为载体的管理材料,这些原始的材料记载着真实的实验室信息,它甚至可以作为高校评估的有效依据,也是对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和办学质量进行判定的有效依据。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如果能够有效进行管理,并对实验室充分的研究和利用,那会对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作出很多的指引,有助于改善管理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等。因此,高校系实验室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教学交流、科研的重要依据,甚至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1]。

2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2.1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十分繁杂,要关注到各种很小的细节,涉及到方方面面,同时需要领导、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给予配合。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个高校在教学中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学时,强化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但由于工作性质,领导、教师甚至是管理者自己,对实验室管理工作都很漠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整体的规划建设、定位,资源无法合理配置。老师和学生、其他的工作者认为实验室的管理是管理者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以上内容均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2]。2.2制度不健全。根据调查发现,很多的高校实验室管理都没有一套完整健全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就是根据学校和教育局提出的要求,没有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知道哪些材料需要长期保管,哪些是短期的,哪些电子档就可以,哪些必须要纸质,总之管理很具有随意性,缺乏完善的专门的管理制度和举措,管理不完善。2.3管理人员专业性差。高校发展迅速,学院的其他教学组织和人员的配置都相对比较完善了,但是对于实验室管理工作岗位,很多的院校都没有提出较为专业和明确的要求,很多实验室管理者都不是专门聘请的专业人员,而是很多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临时兼职,对实验室管理工作一知半解,管理业务素质不高,严重的影响到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3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建议

3.1完善管理制度。首先要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要认识到这个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知。只有重视了,才会寻找有效的管理办法;其次,根据不同的高校对实验室管理的要求,结合院校和系部的实际,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措施。对各种不同性质的实验室的管理期限、管理范畴、管理原则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人员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完成好坏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让管理者从源头上端正态度;最后,还应当加强实验室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水平,聘请专业的管理者来管理,不定期进行考核,提供学习的平台,同时加强实验室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努力的提升实验室教学的层次和水平,鼓励广大的教师和其他是实验技术人员积极的参与到实验室的改革和管理中去[3]。3.2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办法。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朝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实验室管理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适应国家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网络管理为根基,推进原始资料的数字化,保证管理工作的迅速开展。在现代化的趋势下,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验室最终形成自动化运行、信息管理以及无纸化办公,这样会极大的提升实验室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的成本,满足师生的需求。还可以实现创新。同时实验室管理工作要引进现代化的设备,添置专用电脑,提高管理效率,开发先进的管理系统,让实验室管理更加人性化,高效化。通过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各个实验室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宋海虹,陈小弟.现代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实践与探究[J].实验室科学,2015(5):115-118.

[2]胡君萍,王晓梅,王小青.我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8):154-155.

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科研,教学,实验室,管理

一、高校科研实验室的作用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改革以及建设的重点。在如今的形势下,高校教师需要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研促教,科教融合,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他们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教师不能再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应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当中,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高校科研实验室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教学平台。首先,高校教师可以以科研实验室为平台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当中,丰富更新教学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其次,科研实验室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的场所。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智能信息技术研究院是以发展人工智能为指导思想,以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与高端智能装备为主体的产业研究院。同时设有激光技术实验室、生物光子技术实验室、光电系统设计实验室、智能视频网络技术实验室、智能自主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室。以研究院为平台,我院教师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并积极开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为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现状分析

高校科研实验室不同于教学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1、科研项目都有一定的研究期限,为了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科研实验室的使用人员以教师、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为主,人员较为固定,人员流动性较小。同时,为了方便师生开展科研活动,科研实验室没有严格固定的开放时间,除了寒暑假以及公共假期基本无休,使用率很高[1]。2、科研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居多,而且较为精密、贵重。但依旧存在部分设备使用率不够高,有些设备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等问题,很有可能会造成后期维护困难、由于使用不当造成设备故障等现象。3、科研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也相对较多。如:近年来,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实验室开始面向部分本科生开放,但是由于本科生还没有接受到系统的技能训练,缺少安全意识,易造成安全事故[2]。4、各科研实验室由于专业性较强,学科差异大,统一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管理探究

1、高校科研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接触到一些本学科前沿知识,激发对本学科的兴趣。让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但是科研实验室并不是面向所有本科生开放,实验室负责老师需要根据科研项目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兴趣,选出部分有一定能力、对科研感兴趣、有责任心的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我院生物光子技术实验室、机器视觉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室都有本科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这些学生一般大二进入实验室,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学习,逐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实验室负责人老师也会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研实验室人员流动性较小、实验室使用率高,有些科研项目存在一定的保密性,同时也为了保证科研项目的进度,需要对开放情况进行记录,建议安装门禁系统,既有安全保障,也可以规范管理。2、为改变实验室设备管理不够完善的现状,我院科研实验室的制定了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如: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大型仪器设备配有专职人员管理并配有使用记录本,使用前要对使用人员进行操作流程的培训。按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一旦出现故障,要按照学校和实验室设备维护程序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存档。每间科研实验室要建立固定资产台账、低值耐用品台账等,每学期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等资产进行盘存核查。各科研实验室之间要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3]。对于仪器设备的采购,要征求实验室负责人、科研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的意见,按照学校制定的采购流程进行采购。3、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尤其对于科研实验室,由于使用率高等特点,安全隐患相对较多,安全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实验室安全问题,我院定期对实验室使用人员,包括教师、研究生以及本科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同时我院结合各科研实验室特点制定了详尽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如:对于新进入实验室的教师、学生必须先进行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学习以及安全培训。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要规范,对于有害物品要配有标签。实验室内要注意用电安全,严禁使用违禁物品。实验室要配有灭火器、防火毯、医药箱等,并定期检查。建立实验室安全巡检记录,根据各实验室自身特点,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每间科研实验室设有安全责任人,每年都根据学校要求签订安全责任书,责任到人。4、由于学科差异的原因,各科研实验室在统一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科研实验室应实行人文管理,以人为中心,促进各实验室团结协作,各自能够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出现和谐发展的新态势[4]。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各科研实验室都设有独立的负责人,在按照学校要求统一标准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各科研实验室的特点保留差异性。同时成立了智能信息技术研究院,统筹管理科研等事务,为教师申报项目、项目结题、项目合作等提供服务。建立健全的科研政策,包括科研工作管理办法、科研人员管理办法、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法、院士基金实施细则、科研激励管理办法等。整合各科研实验室资料,建立完善的科研数据库,包括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科研项目、研发产品等信息。

四、结语

高校科研室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主要平台[4]。科研实验室管理难度较大,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实验室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实行责任人制,定期安全巡检;仪器设备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实行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升自身学术水平,以研促教,科教融合。总之,高校科研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应不断创新,顺应时展,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黄漫青,张馨如,许丽,etal.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浅析[J].新校园:上旬刊,2017,(5):35-35.

[2]张文卿,佟琦.高校科研实验室的界定与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0):316-320.

[3]董艳玲,高保卫,冯俊涛,etal.高校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01):93-95.

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篇7

完善的制度章程及有效的管理体系是实验室的充分利用和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目前,高校中学生的一些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验课程都会在实验室中进行,每学期都会有超百名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验室的任务多而复杂。实验室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为了将实验室的利用效果最优化,严格有效的管理体系是前提和基础。而要实施管理就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制度章程,高校在校生、实验管理者、实验负责人都必须遵守与其相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而言,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实验室学生上机守则》、《实验员工作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规章制度,为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通过一系列高效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有效应用的有力保障。为使实验室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到位。

2.建立科学高效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

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对实验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改革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采用了校、系领导共同管理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主管校长和设备管理处共同领导有助于协调不同系部间关系,从而顺利开展实验室的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安排不同院系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实验室,充分落实各项实验教学项目。与此同时,实验设备的保护和维修制度也可以随之落实。

3.明确高校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

明确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做好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室设备管理和实验室环境管理等三方面管理工作。具体如下:

3.1强化日常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工作是管理实验室的主要环节。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数据管理,才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充分落实。信息化数据管理应该包括:实验资料的整理、安检设备的管理、实验人员管理及各类信息收集等。这样才能推动实验室管理工作正式进入轨道。

3.2强化实验设备管理

第一,建立设备档案和管理维修档案,妥善保管不同器材的说明书、购买凭证等,记录各项设备的现有情况,将有关设备的帐、卡等物品保管好。第二,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使工作流程化,实施岗位问责制。实验室的音响设备和报纸书刊的借阅记录需认真仔细的填写,随时了解它们的去向。对于那些大型仪器,要固定地点存放、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3强化实验环境管理

除了物质环境之外,实验室管理也需要精神环境的大力支持。老师、学生以及实验室管理者是为实验室营造精神环境的主体力量。实验室管理者既管理着实验室,也营造着实验环境。不仅实验室的设备需要管理和维护,实验室的人员也要实施管理。这就对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的业务能力要熟练,对各种设备的注意事项了熟于胸,最重要的是学好做人这一项。

4.合理规划高校实验室建设,扎实实验室管理基础

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篇8

(一)实验仪器和设备操作不当,疏于监控。我国各大高校的研究型实验室都会配备许多精密的大型仪器和设备,在安装时就已经和电脑联机,同时还有部分仪器和设备配有高压气瓶或者其他的精密配件[1]。当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到这类仪器和设备时,就会涉及到气路、电路和水路的使用安全问题,以及精密配件的安装、调试和应用的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实验室专职的管理工作人员要重视对大型仪器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及使用,并且能够为使用人员提供正确的上机培训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避免因使用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仪器和设备受损或毁坏,甚至是发生其他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2]。同时,又因管理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对实验室内大型精密仪器和设备存在疏于监控的问题,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不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这对安全责任事故的预防及调查造成一定的阻碍。(二)实验物品的管理及废弃物的处理。在开放创新环境下,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学科逐渐增多,而许多的研究人员都是临时组合在一起的,其将各种类型的实验材料或化学物品带进实验室中来进行不同课题或项目的研究实验[3]。加大了实验室在安全管理上的难度,究其根源有两点:其一,是实验研究人员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分配比例不均,过多的实验研究人员使管理人员的监管工作难度加大,并且实验研究人员的组成相对复杂以及研究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参差不齐,这些都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不稳定因素;其二,是各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在准备实验时,往往会重复购买实验材料或化学物品,尤其是当对常规药品和化学品不能进行分散、分类存放,研究人员在实验结束后不能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明确标志以及不能及时地清理实验物品时,大大地增加了实验室对废弃物的分类处理难度[4]。(三)人员组成复杂、流动性大且缺乏安全意识。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的开放使得大量的本校师生、外来访问学者、科研所专家、项目研究的临时聘用人员以及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都可以自由出入,或是参观学习,或是课题研究,因此导致实验室的人员结构变得复杂化,并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没有明确具体的责任划分[5]。另外,因为不同层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存在差异,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重视,这也会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针对学生来讲,实验过程中粗心大意,存在侥幸心理违规操作,极容易造成实验室发生失火、爆炸等不可估量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二、开放创新背景下高校研究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实时监控。实验室的大型精密仪器和设备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负责人分别是使用者、导师及专职管理人员。同时,每一台仪器设备都要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和安全规范,对于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要明确标注出来,张贴在实验室内明显的位置[6]。学生一定要在导师在场时才能使用大型精密仪器和设备做实验,这时导师是第一安全责任人。专职管理人员还要有一定的相关的学科领域工作经验,并且接受过专业实验技能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另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开放的共享平台,实现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实时监控,提升网络化的安全管理[7]。(二)加强对危险实验化学品的管控。对实验室化学品的管控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制定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加以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比如:1.对含有剧毒的化学品必须进行精确的计量和记载;2.定期检查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和存储量;3.加强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和仓库的防护建设,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防火、防盗、防爆等;4.安排专人对易燃易爆化学品、放射性化学品以及具有其他危险性的化学品进行管理,明确第一责任人[8]。另外,对实验废弃物要进行分类收集,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汇总,然后交给有处理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统一处理[9]。(三)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针对实验室开放后出现的人员组成复杂、流动性大的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相应的安全准入制度,如:实验室人员入室登记制度、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入室申请制度以及本校师生入室安全告知制度等;2.建立共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导师、学生、项目课题参与人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时要签署安全责任书;3.建立奖罚机制,提高每一位进入实验室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10]。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放创新背景下高校研究型实验室一定要牢固安全第一的理念,要结合本校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对实验室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危险化学品以及来往出入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确保实验室形成高水平安全管理的研究环境,进而为实验教学提供安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林海燕,邬克彬,王莹.开放创新背景下高校研究型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261-264.

[2]沈宁娟.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2017,(4):28-29.

[3]黄晓园,王红成,徐永钊.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培养机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6):267-270.

[4]佚名.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1):6-8.

[5]佚名.开放模式下微格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策略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v.34;No.206(4):86-89.

[6]马吉锋,张羽,邱小雷.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437-437.

[7]张志强,刘雪蕾,李恩敬,等.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0):244-248.

[8]杜奕,冯建跃,张新祥.高校实验室安全三年督查总结(Ⅱ)———从安全督查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v.35;No.263(7):11-17.

[9]杨倩,杨惠敏,王自奎,等.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7,(01):87-89.

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实验环节;实验室建设;设备管理;实验课程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一直是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高校发展的关键,为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本文以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为基础,探讨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今后相关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计算中心建于2012年,是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与实验基地,也是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基地。随着学院的发展,教学仪器设备的逐步增加,中心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中心共拥有10个机房,4个语音室,一间摄影棚。计算机近1000台,服务器12台,面积达到2000m2,中心拥有万兆主干网、千兆到桌面的高速网络系统,每台计算机均可通过校园网访问国际互联网;每个机房均有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全套的安全、消防和供电保护装置。既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又能满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特殊需求;全部机房均采用PNSQuickDesktop高性能桌面云系统管理,能够快速部署针对各种复杂实验要求的软件环境;有效防止病毒和人为破坏,保护软件系统安全;计算中心不仅承担着全院实验教学比重较大的计算机基础类以及专业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在确保正常教学上机实践的前提下,计算中心还承担着每年两次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江苏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面向全院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还固定承担每年的新生心理健康测试及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等任务[1-3]。

1教学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1.1实验室值班安排。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是探讨的重要话题,首先是要根据任课教师安排的实验时间来合理安排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开放过早可能使得部分学生认为该实验室没有实验课安排,所以进去做自己的实验任务,等到任课教师过来上课,又得关机走人,造成时间的浪费,也给任课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开放时间太晚,又让任课教师来不及做课前准备,影响教学质量。此外,实验课程结束后,若下面没有课程安排,如何进行实验室管理也是一项需要讨论的问题;若有课程安排,按照正常上课时间,上一节课的学生会自行离开实验室[4]。针对实验室安排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给出相关解决方案。值班教师是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核心人物,所以,这就要求不论是早上中午晚上等时间段,只要有相关课程安排,就必须要提前出现在实验楼的值班室,提前半个小时左右,来控制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或者有任课教师前来上课提出相关要求,值班教师给出相关解决方案,这样能够在充分的时间内解决实验室课程中所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实施[5]。但是教师的数量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此过程中合理利用勤工助学学生使得实验室得到有效管理也是值得考虑的话题。机房的开放时间一般是提前15min,并且在值班室以及实验室门口张贴相关实验室的课表,以免让学生误进实验室自学,造成麻烦,下一节课若是没有课程安排,利用勤工助学学生去实验室告知学生实验室安排,让实验室不至于处于无人看管状态,造成损失。这就要求学校开设相关空余实验室,让学生有实验室能够处理各自的课外作业,空余实验室的时间安排以及人员的管理可根据勤工助学学生的时间来合理安排,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上机要求,又能够对实验室进行高效的管理,防止出现物品丢失或严重受损的情况发生[6-7]。1.2实验设备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实验室中的各种硬件设备会相应地损耗,如何能够有效地对这些产品进行管理或是回收利用需要考虑。实验室一般容易出现损耗的是计算机的硬件,这样若是长时间才进行一次检查或者修复的话,势必会影响实验室课程的进行,影响教学进度[9]。首先要尽可能地避免人为恶意的破坏,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需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把恶意破坏后果告知学生。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使用期间造成了资源的损坏,所以,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老师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以免影响下面课程的使用,首先,在安排实验室课程时,尽可能地预留一些计算机出来,能够使得计算机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更换,然后让任课教师能够记录实验室出现的问题,在下面没有课的时候,能够让每一间的管理员老师去查看相关记录,这样便可以更快更好地处理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会及时汇报,自行换位置,或者任课教师没有记录,这样,便要求实验室管理老师在每一天课程结束后,挨个检查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工作量较大,所以,这也可以合理利用勤工助学学生,每周安排一个集中的时间,排查所有实验室计算机的工作情况[8]。此外,对于一些破旧的或是淘汰下来的计算机,在有些硬件还能使用的前提下,予以保存,这样其他计算机若是出现了故障,可在旧的计算机中找出相关的硬件设备进行更换,在经费条件不是很充分的高校,这是一条解决问题的好的路径。对于一些可以使用的老旧计算机,可以适当地安排在开放实验室中,能够让计算机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降低实验室建设成本[9]。1.3实验课程管理。实验室建设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程提供保障,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验证,同时也是从理论跨入实践的重要过程,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也反映了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情况下实验课程的管理并不让人满意,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对实验课不会产生任何好感,还可能因为实验课对本门课程失去兴趣,所以,做好实验课程的管理,让每一节实验课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至关重要。首先,做好考勤登记是基本工作,有些任课教师认为把实验任务发放下去就可以了,其他事由学生自主完成,更有甚者不参加实验课程,让班干部直接负责等,这样严重破坏了实验课程的效果,所以,在实验课程开始前,实验室管理中心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考勤,保证每节实验课程都由相应的任课教师负责。其次,实验过程的管理工作,实验课同理论课程一样,两者相辅相成,对这个过程应该需要任课教师提供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实验任务,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参与进来,而不是荒废时光。最后,实验课程档案管理,这个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教学档案的管理,一方面能够最直接地反映任课教师在整个实验环节所安排的教学任务,实验内容设置是否合理等问题,另一方面能够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材料[10]。

2结语

本文通过探讨高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分别从实验室值班安排、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课程管理等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为今后相关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课程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坤鹏,朱晓静,陈作聪.利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对高校大型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6(10):178-179.

[2]王兰.基于虚拟化桌面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7(8):201-204.

[3]李凤,向模军,陈琳,等.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虚拟化云桌面》的使用—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福建电脑,2016(10):56.

[4]李洪刚.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6(9):203.

[5]易俗.基于桌面云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77-280.

[6]李殷峰.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新模式桌面虚拟化技术的实践与探索[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5):238.

[7]杨战武.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8):245.

[8]焦阳,王聘,李守宏.基于ZigBee物联网的智能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J].电大理工,2016(3):25-27.

[9]陈华东,陆娇.桌面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5-235.

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场所,对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成果的孕育以及对外科技服务对外交流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高校实验室实验实训以及科研条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实验条件大大提升,科技成果以及教学成果也纷纷涌现。同时,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是,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暴露出实验室安全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突出体现在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宣传教育不充分、工作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方面[1-2]。高校药学实验室因综合了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等等多学科的相关实验,其安全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深入分析探索高校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和措施,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维护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势在必行。

1现行通用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

通过对多所具有药学相关专业的高校实验室调研,关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共性问题:1.1安全管理制度不全面,缺乏检查督促机制随着药物教学与科研近年来的蓬勃发展,高校药学实验室建设步伐逐步加快,但专门针对药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一直缺省,一直沿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或生物学相关实验室安全制度,因而存在一定的缺陷,安全检查督促无法细分,执行落实更难以到位[8-9]。随着高校药学实验室的新型仪器设备不断涌现,新型试剂的大量使用与实验室使用时间不断增加,而实验室相配套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未得到细致地落实,加之配套的安全措施无法全面及时跟上实验室的发展与使用,药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在逐步增大;同时,大多药学实验室对既有的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考核,使安全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形式”,这样使药学实验室安全隐患更加难以发现与控制[6-7]。1.2安全培训不到位,不全面经调研,大多药学相关实验室都对实验室研发相关人员进行了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培训,并进行了消防器材操作演练、化学危险或生物危险相关设备的规范使用指导等,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水平。但由于药学实验的复杂性,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除必须充分了解安全隐患的危险因素,熟悉其预防和应对措施之外,药学实验人员在经过培训后还应具备基本的防毒、防火、防水、防腐蚀、防电、防盗意识[4];也要做到熟悉实验室内基本架构,包括进水管、排水管、电源插座、水电开关的具体位置;还需要掌握易燃、易爆、易制毒、毒性、腐蚀性、挥发性物质及危险物品的使用方法和存放要求[3-5],熟悉电气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灭火器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会药学实验室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预案,真正能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安全隐患。因而安全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增强药学实验人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能力的策略。另外,安全培训也是加强自我防范技能的重要途径,使药学实验室人员在意外情况下采取最直接有效的安全措施,将人身以及财产危险降到最低程度。

2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

2.1完善符合药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高校药学因综合了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等等多学科,药学实验室也涉及多方面实验内容,因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也应综合考虑相关实验的安全因素。具体包括制度定制着眼点应包含实验室安全监督相关领域,化学品管理领域,三废管理领域与仪器管理相关制度[7]。结合了本校省级药物研发中心的安全管理,我们制定的具体制度包括:《药学实验室准入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及事故报告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奖惩考核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管理制度》、《药学实验室实验人员培训制度》、《药学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药学实验室防盗与防破坏监督管理制度》、《药学实验室与仪器使用规程》、《剧毒与爆炸性试剂管理制度》、《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制度》、《药学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药学实验室仪器与试剂领用使用与账目管理制度》、《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的严格执行有力保障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使实验室管理与问责有据可循[10]。2.2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实验人员安全防范水平。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源于实验人员缺乏安全知识,违规操作,或出于麻痹大意,安全意识不强而导致。因此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实验人员安全防范水平极为重要。培养药学实验人员学习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强化规范安全操作,学会实验室急救知识与意外事故应急措施,一旦意外发生可及时自行救护,同时及早处理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培训教育可以增加实验人员对药品药剂性质了解,强化安全知识水平,丰富事故处理经验,提高安全认识和安全素质,是预防与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的因素,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关键[4]。2.3实验室安全管理设备与系统的升级与改造。在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实验室安全保障相关设施不可或缺。除了视频监控系统、烟雾报警、灭火器材、门禁等安全消防设施外,还要根据实验室的用途的不同,配置有针对性的配套安防设施。药学是由于综合多学科,实验室安全事故类型难以预测,如:占用消防安全通道,致使安全通道在应急情况下无法疏散及救援;通风、排毒、排废通道被堵,甚至由建设不合理而造成安全隐患,安全设备设施陈旧落后,导致无法发挥安防作用或者安防设施不适合实验室安防要求[6],如:一些实验室只有烟雾报警,没有红外报警,只有液体灭火没有气体灭火等。目前,一些自主灭火集成系统已经在逐渐普及,我院目前已经对部分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另外,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验室安全领域作用凸显,实验人员可将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管理员联系方式、维修保养记录、仪器设备运行状态等档案信息上传至系统,以便于实验人员及时了解仪器设备状态,也便于实验人员对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上报维修,防止不及时维修而造成各类安全事故[11-12]。为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我院对实验室的安全信息化建设也进行了升级与改造。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