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7-02 10:09:52

高校劳动教育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校;五育融合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五育融合”被再次强调,国家把学生劳动教育和其他能力培养提到了重要位置,作为高校也应当把劳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1,2]。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劳动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劳动思想教育、劳动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等教学体系及劳动保障体系进行探索,旨在为劳动教育在高校的实践落实提供参考。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素养。高校须加强劳动教育环节,培养能够吃苦耐劳,劳动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且适应时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劳动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多关注那些从事平凡工作的普通劳动者,消除劳动偏见,发现普通劳动人民的精神之美,帮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自觉摒弃享乐主义等思想,摒除不尊重体力劳动者等畸形价值观。

(二)劳动教育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从业者职业素养、职业品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的综合体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3],体现了劳动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劳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基础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敬业、爱岗等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此外,劳动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三)劳动教育有利于五育融合发展

劳动教育是五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成为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要求树立五育并举、相互融合的理念,优化和完善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相互融合,完善相互促进的育人体系,提升劳动教育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

(四)劳动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劳动既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也是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条件。正是由于人的辛勤劳动,才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4],通过劳动可以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实现个人理想,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将学生的现有知识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探求真理、进行发明创造,进而推动科技进步,使人们创造出更多社会价值;开展协同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大学生适应团队、社会的能力。

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很多学校未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学生主动性较差,不愿劳动、不想劳动;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会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生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劳动价值观存在偏差,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家庭劳动教育缺失严重,造成子女不愿劳动、不会劳动,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一)加强劳动思想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高校进行劳动教育必须以马克思劳动理论为基础,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劳动教育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以及高尚的劳动品德。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从思想上了解劳动教育、接受劳动教育,进而产生劳动热情,树立正确的劳动思想观念。

(二)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学校在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时,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5]。例如,在校内设置各类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平台,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校外,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或与社会各类机构、公司合作共建劳动实践平台,开展实习实训、志愿服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学校还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如打扫宿舍卫生、教室卫生等;鼓励学生从身边做起,抓住劳动机会,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体验劳动后的收获感和幸福感,在实践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观。

(三)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校园文化

高校大学生在校园里要生活、学习数年,校园文化对其劳动情操的影响广泛且深远。高校可通过在校园内开展劳动教育文化展览、文化墙、劳模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来宣传劳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四)加强劳动实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劳动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可结合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或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项目等,如医学专业学生就可以参与核酸样本采集等与本专业有关的志愿服务工作。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得到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其劳动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自身吃苦耐劳、主动奉献的劳动精神。学校还应加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结合,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让劳动实践引导创新实践,创新实践反过来推动劳动实践,从而形成劳动—创新—劳动的良性循环,激发学生的劳动创造力。

(五)完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1.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前提,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6]。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不仅要靠劳动实践教育,还要把劳动教育与各个专业课程相结合。学校应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这类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既可以教授专业课,也可以参与劳动实践的指导,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此外,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聘请劳模、大国工匠、先进工作者等走进校园,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及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以鲜活的事例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丰富劳动育人的形式。2.评价体系建设评价劳动教育的效果需要有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7],否则无法反映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优缺点。这就需要学校在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并注重落实,及时纠正劳动教育偏差,优化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需要在动态的发展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劳动教育的既定目标。3.协同育人体系劳动教育需要协同个人、家庭、社会共同推进。就个人而言,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自己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主动投身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就家庭而言,应当营造良好的劳动家风,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使孩子自觉养成劳动习惯;就社会而言,其拥有最为丰富的劳动教育环境,高校可以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机构联合,打造多方参与的劳动育人体系,以此丰富劳动实践基地;同时,充分利用行业精英、楷模、劳模、大国工匠等优质人才资源,让学生在良好的劳动环境中锻炼自身的劳动能力,感受劳模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四、结语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实践

一、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

新时期高校的劳动教育有更高的立意。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劳动来获得教育,而劳动又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可以锻炼人的体能,在劳动过程中提高劳动能力,懂得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脑力劳动可以调动人的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参与。国外研究发现,在学校教育培养的能力中,非认知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得到80%的回报,而认知能力与劳动力市场表现的相关性较弱[1][2];我国研究表明,大学期间个体非认知与认知发展对初职月薪均产生显著影响[3]。可以看出,手脑并用时的劳动教育可以使非认知能力提高。简言之,劳动教育在青年大学生能否把握人生获得成长与成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上,新时期高校的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让青年大学生从中得到发展。本文的劳动教育是指通过手脑并用所带来的青年大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现实中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实中,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第一,高校有关劳动教育课程缺失。这里的劳动教育课程,指的是两方面,一是学校教学计划里的劳动课程;二是老师和学生们的劳动教育意识。目前高校暂未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材料内容也较少,不能够给青年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系统的学理性劳动课程,要对青年大学生施以劳动教育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和学生们的劳动教育意识指的是,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生将劳动教育看作是提升自身素养的一种途径。目前,老师和学生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有限。第二,劳动价值观被异化。受中国古代传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思想的钳制,许多青年大学生认为一线劳动者就是社会地位低的表现。高校不是一座孤岛,其开放与包容让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了可乘之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炫富等思想容易导致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从而其劳动价值观被异化,主要体现在很多青年大学生图一时之快,在网上进行网贷、裸贷等。第三,劳动能力水平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今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至25岁之间,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是全家几代人的希望,他们成为家里的“小皇帝”,从小就没有劳动的机会,不会打扫卫生、不会洗衣服,从而导致了青年大学生劳动能力水平有限。

三、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新时期高校要肩负起价值引领、人才培养和内涵式发展的历史使命[4],要求高校要有更高的站位与前瞻意识。小学、初中、高中的主要责任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劳动能力的养成等方面,高校的劳动教育应有所侧重。本文认为,高校的劳动教育首先应要牢牢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明确高校的劳动教育仍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因为只有实实在在劳动了,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是要在手脑并用的基础上,促进青年大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为以后的人生发展做好准备。劳动教育可以依据劳动内容的不同,以不同方式实现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功能,达到以劳健体、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立美的目的。[5]所以劳动教育不能单独存在,同时也要看到劳动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劳动教育有其独特的价值目标:劳动教育的落脚点是“劳动”,劳动创造财富,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源泉,实干才能兴邦,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牢牢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才不会偏离航向,只做高校能做的事,做好高校能做的事。其次,实践是实现劳动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只有真正做了才能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涉及到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非认知能力。再次,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要有深度。现阶段我们面临着学校劳动教育弱化、社会劳动教育价值观异化、学生们劳动能力低下、家庭劳动教育淡化、劳动教育概念内涵窄化泛化等问题,虽然有很多学者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沾沾自喜满足于此。还要继续进行探索。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圣地,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深入梳理劳动教育的学术脉络,将责任分类,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才能在劳动教育这个问题上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要坚信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道路是曲折的,趋势是前进的。

高校更要“一叶知秋”,通过探索劳动教育这一理论,让青年大学生有所收获。最后,要培养青年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需要多方位、立体化的联动配合。高校劳动教育的影响是有限的,要靠整个社会包括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等共同联动与参与,要重视家校合作、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高职高专学校与企业的互动,等等。这一切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果劳动教育只被学校重视,而整个社会不支持,家庭教育不鼓励,那么劳动教育还是不能够得到充分发展。要最大化利用每一个部门,每一个部门都尽好自己的职责,不越位,不逾矩,不推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政府、企业、家庭、学校形成合力,营造全民尊重劳动者、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的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Gintis,H.Education,technology,andthecharacteristicsofworkerproductivity.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1,61(2):266-279.

[2]Bowles,S.,GintisH.,Osborne,M.Thedeterminantsofearning:Abehavioralapproach.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001,39(3):231-243.

[3]朱红,张宇卿.非认知与认知发展对大青年大学生初职月薪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05):42-50+166.

[4]王永清.肩负新时代高校的新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07(001).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对策研究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面构建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强调普通高校本科阶段劳动教育不能少于32个学时。随着《意见》的实施,各大高校相继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等文件,积极落实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劳动教育的奠基[1]。尽管国家大力提倡劳动教育,但受经费、人员以及场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劳动教育机制在实际运行和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达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如何,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要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与改进方向,完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提高高校劳动教育质量,必须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准确了解高校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对湖南农业大学劳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在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与内容本研究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级、所学专业以及生源地四个题项。第二部分为五分量表题,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从1至5进行赋值,主要包括学生态度、学校顶层设计、氛围营造、师资队伍、条件保障五个维度。

(二)量表信效度分析本研究采用Cronbach'sAlpha系数作为信度指标,检验问卷整体信度。问卷整体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数为0.990,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各个维度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数分别为0.967、0.960、0.962、0.960、0.964,均大于0.9,说明问卷各个维度的信度良好,可用于进一步研究(Cronbach’sAlpha的值超过0.7表示信度良好,数值在0.6~0.7为可以接受)。通过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问卷的效度进行分析。样本数据KMO值为0.981>0.8,显著水平p=0.000<0.01,达到非常显著水平,说明问卷效度良好(KMO值高于0.8,则说明问卷效度很好,研究数据非常适合提取信息)。

二、结果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数据来源主要包含农学、动物医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了确保问卷数据的真实性,本次调查研究采取匿名方式作答。剔除信息缺失的问卷之后共收回有效问卷1137份,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从性别来看,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从年级来看,主要以正在进行劳动教育的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为主,占97.3%。从专业来看,湖南农业大学主要学科农业类的学生占39%。从生源地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占59.1%,其主要因素可能和农业类大学生源更多来自农村有关。在研究中将3、3.75、4.25作为李克特五分量表的临界值来判断被试的得分情况,小于3分,情况较差;3~3.75分,情况一般;3.75~4.25分,情况较好;大于4.25分,情况非常好[2]。将劳动教育各维度题项的数据加总后取平均值即可得到各维度的得分值。由表2可知,湖南农业大学劳动教育学生态度、学习顶层设计、氛围营造、师资队伍、条件保障五个维度平均分都大于3.75分,其中学校顶层设计的平均分大于4分,整体情况较好。从得分情况来看,五个维度当中学校顶层设计整体状况最好,条件保障方面相对来说最薄弱。

(二)湖南农业大学劳动教育实施状况1.学生对劳动教育有着正确的认识,但参与劳动教育的意愿不强烈。学生态度维度以及各个题项的调查问卷数据如表3所示,学生劳动态度维度的平均分为3.87分,有60.9%的学生在学生态度维度的平均分>4分,说明学校学生对待劳动教育的态度较为端正,对劳动教育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非常有必要弘扬‘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精神品质”题项中,平均分为3.98分,说明学生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有着正确的认识,非常认可学校弘扬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意识到要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但题项“我非常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以及“大学生非常有必要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平均分分别为3.75分和3.83分,相对而言得分较少。说明学生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懂得其内在价值,但是对于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自己参与劳动教育的意愿并不是那么强烈。高校要加强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热爱劳动、愿意参与到劳动当中。2.学校顶层设计合理有效,但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作用凸显不够。学生顶层设计维度以及各个题项的调查问卷数据如表4所示,学校顶层设计的维度平均分达到了4.06的高分,有69.7%的学生在学校顶层设计维度的平均分>4分,说明学校顶层设计比较完善,整体情况良好,但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相对来说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空间。从题项“学校将劳动教育写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平均得分为4.02分;“学校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设置了学分”平均得分4.11分;“学校下发了劳动教育相关文件以及规章制度”平均得分4.14分可知,学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制定了劳动教育的相关文件以及规章制度,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且为劳动教育实践设置了具体的必修学分。但其中题项“学校有非常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平均分为最低分3.96分,说明学校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相对其他的环节来说比较薄弱,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空间。3.校园劳动教育氛围营造较好,但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氛围营造维度以及各个题项的调查问卷数据如表5所示,氛围营造维度的平均分为3.89分,有60.9%的学生在氛围营造维度的平均分>4分,说明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氛围营造比较到位,校园里拥有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从题项“学校经常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或课程”“学校经常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劳动教育相关宣传”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98分和3.95分可知,学校会经常开设劳动教育相关活动、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劳动教育宣传以及张贴劳动模范人物榜等多种形式进行劳动教育的氛围营造,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但题项“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平均分最低为3.77分,说明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一般,参与程度不高。营造更好的校园劳动教育氛围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4.理论教学师资较为充足,但实践教学师资匮乏。师资队伍维度以及各个题项的调查问卷数据如表6所示,师资队伍维度的平均分为3.87分,说明学校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情况良好。从题项“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过劳动教育相关内容”“辅导员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给我们普及劳动教育观念”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93分和3.96分可知,学校思政课教师以及辅导员会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向学生讲授、普及劳动教育的观念以及相关内容,在劳动理论教育方面比较到位。相对而言,题项“学校会聘请生产一线工作的劳动模范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的平均得分最低只有3.75分;“专业课教师会带领我们进行专业课程劳动实践”与“学校配备了教师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进行劳动教育和指导”平均得分为3.86分和3.87分,说明学校劳动教育进行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学校在建设具有丰富劳动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的同时,也可以聘请一线劳模来担任兼职教师。5.条件保障体系不完善,经费、物质、场地投入不足。条件保障维度以及各题项的调查问卷数据如表7所示,条件保障维度的平均分在五个维度里面最低只有3.866分,说明学校劳动教育条件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增加人财物的投入,为劳动教育保驾护航。题项“学校会准备充足的劳动工具以供劳动教育实践”平均得分为3.99分,说明学校对劳动教育方面给与了一定的物质保障,提供了劳动工具确保劳动实践的顺利进行。但是题项“学校组织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会设置物质或者经费奖励”的平均得分仅有3.72分,说明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财务投入比较少,组织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经费有限。

三、结论与启示

从总体来看,学生态度、学校顶层设计、氛围营造、师资队伍以及条件保障五个方面整体情况都比较好,但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的地方。高校劳动教育的全面有效推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包含了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的营造、师资队伍建设、个人财物的保障、政策的落实、高效的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于高校来说推进劳动教育要抓住要领,把重点放在对劳动教育影响最大的方面来提高劳动教育的整体水平,把难点放在现状相对薄弱的环节来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实现其育人功能,需要高校与社会、家庭、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凸显出其效果。因此,本研究结合调研分析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建议。

(一)健全劳动教育条件保障体系是基础就调查数据来看,条件保障的现状相对其他方面来说最薄弱。为了有效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高校应该在物质经费、实践场地、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健全高校劳动教育条件保障体系,提高高校劳动教育整体水平。在物质和经费保障方面,高校应该主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经费的严格管理,设置专项资金项目。专项资金可用于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劳动教育专题教育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与劳动教育技能比赛等。另外,高校也可以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物质和资金保障。高校应该在综合考虑学生数量以及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专门进行劳动教育场地,不能仅依靠校园场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清洁活动。同时,劳动实践场地可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设置,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安全管理方面,学校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保障机制,设立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在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时要配备专业人员,同时也要让教师学习相应的防范与应急知识。

(二)提高学生劳动价值观念教育是前提从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态度当中可以看出其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自己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热情与意愿相对偏低。同时,学生也普遍认为周围的同学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与劳动教育可能是因为学校的劳动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时可以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及对在劳动教育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来提高学生对于劳动教育活动的兴趣。同时,还要从思想层面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高校要认识到劳动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3],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

(三)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在师资队伍方面,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教学的师资较为薄弱,没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劳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坚实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基础保证,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过硬、劳动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针对带领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一定要强化其劳动教育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的不足与困惑。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聘请一线劳模作为学校的校外兼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劳动教育实践。

(四)完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补充劳动教育评价既是劳动教育的最后一步,也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步。劳动教育评价的结果对于后续劳动教育实施有着极强的导向作用。劳动教育后续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取决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否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缺乏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会导致劳动教育得不到正确的反馈,失去发展的方向,从而被弱化、边缘化。教育部门应当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情况进行及时的督导与监测,建立严格而灵活的劳动教育考核标准,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监管与评价,同时应当及时将评价结果和考核明细公开。

参考文献:

[1]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

[2]杨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育人理念;劳动教育;创新实践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整个社会层面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新时期从理论阶段进入了实施阶段。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作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摇篮,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将劳动教育应用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中,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培养。思政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承担的重要使命,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水平,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发展,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在这一大背景下,高校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校应积极探索将育人理念融入劳动教育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型实践,以期寻找到更为合适且能够广泛推行的实践方式。本文从新时期的育人理念和劳动教育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中的创新型实践与探索。

开展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课程学习、品德教育、体育和美育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影响、彼此促进、相互助力,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现人才培养上的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强壮的体格是教育的基础,在得到长足发展后有助于各种劳动活动的开展,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作出贡献。不同于“五育”中的其他四项内容,劳动教育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其没有独立发展的课程体系,而是在吸收其他“四育”课程体系中的各项优势后,结合劳动教育自身特点打造的包含多项优势又能够体现劳动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五育”之中,德育是引领,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智育是手段,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有能力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体育是根基,能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校内体育文化的建设,帮助大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同时磨砺其在困难面前的顽强毅力;美育是支撑,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帮助其树立起健全的人格;劳动教育是四者特点的综合,依托劳动教育的形式,能够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多方面技能,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大学生有能力完成自身全方位的发展,并且在真实的劳动过程中收获幸福感和尊严感。高校劳动教育能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科学知识或专业技能进行劳动,以此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形成正确对待劳动的态度以及自身的劳动习惯,在劳动的过程中磨砺自己的品德修养。将育人理念融入高校的劳动教育中,将劳动教育放到与其他“四育”同样的高度,是满足当代高校教育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实践,也是对整个高校育人体系的有力支撑。在进行高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清楚认识到“育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是缓慢的、持续的。对人才的培养应当做到全面而连续,坚持“五育”并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育人理念要求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在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载体作用,让其能够与其他“四育”形成合力,相互影响和促进,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坚定劳动的理想信念,愿意辛勤、诚实地劳动,并尝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当下,高等院校虽然越发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但依旧存在学生实践能力差的弊端。因此,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在大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劳动能力低下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后续的就业问题,因此,高校应当从一开始就向学生传达学校对劳动教育的标准定位和严格要求。相关部门需要把高等院校劳动教育的实际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不是目前呈现的实践课程的简化,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倾听教师对劳动过程的讲述,课后自主实践劳动,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劳动能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退化的局面。因此,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当明确,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能推进社会发展的,都是值得尊重的劳动,这样的劳动者都是值得尊重的“人才”,劳动不分高低贵贱,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看不起普通劳动者。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世界格局变化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国家对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实现育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与探索

1.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要以德育为先导

“德育为先”是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首先应当贯彻落实的,劳动教育是对高校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导实践,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坚持思想教育先行。通过德育培养向学生宣传“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理念,并通过观看影片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切实体会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深层次含义,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将劳动实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并自觉外化为行动意识。德育是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先导,要通过主题学习、主题报告会、主题班会、经验分享会、专题培训会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和内涵。就学生而言,应当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让劳动教育扎根下来,为自己设立劳动的目标,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在学校层面上,应当提高对劳动教育实践开展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扎实的劳动技能。崇尚劳动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深耕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学习和利用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的大学生活,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进行“育人”,通过对历史的传承和发展,重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当下的实践,养成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坚毅品格。

2.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对学生的劳动要求都停留在打扫宿舍卫生、进社区做志愿服务等活动上。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一部分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平台和实践基地,并与社会上的公益组织积极合作,这样校内校外的多种劳动实践类型促使学生在劳动中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培养对劳动的热爱,以劳动为荣,积极投入劳动实践。以下几种创新型劳动实践途径的开展,有助于劳动实践习惯的养成。(1)社会层面的劳动实践高校与社会组成“劳动教育共同体”,共同提升“劳动+教育”的共鸣,将劳动与职场素养、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等有机结合,激发现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的动力,促进大学生在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层面的劳动实践,首先需要形成光荣劳动观。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学生在实践社会层面的劳动时,可以注重围绕创新创业展开,结合高校的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勤工助学等劳动实践,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创新的知识、技术、方法等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自觉将“小我”融入到家国的“大我”之中,将专业素养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到劳动教育中。(2)学校层面的劳动实践定期开展校园劳动实践活动,人人争当“校园美容师”,将校园公共区域、教室、宿舍和餐厅的卫生打扫工作分配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辛勤劳动观。在实践打扫工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爱护环境、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理念。开设厨艺选修课,学习美食制作,跟着厨师学习选材、洗、切、配、烹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并实践菜肴烹制,这既是对日常生活技能的学习,也是在实践中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在学校开设植物养护和插花艺术课程,通过实践讲述各种植物特性,培育出花朵后进行插花学习,使劳育与美育相结合,在栽培劳动中感受劳动乐趣,在插花课堂中感悟美,欣赏美。(3)家庭层面的劳动实践推动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相互结合。具体来说,家庭层面更加重视基础作用,积极倡导家长在劳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提倡劳动的良好家风。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拓展家校互动过程中的活动类型,协助完成劳动实践教育。学校层面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开设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不断深化产、教、研一体化,加强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紧密合作,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扩大区域共享,让学生可以在行业之外投入工作。积极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协调利用各种资源,确保基地建设,让制度保障始终贯穿于宣传教育之中,引导建立标准化的劳动教育基地,支持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扩大学生的收入。通过劳动教育凝聚社会综合实力,培养时代新人。

3.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要以引领机制为保障

劳动教育的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劳动教育贯穿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渗透到学习、研究、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高校可以在把握学生的成长特性及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模块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计划,逐渐形成标准化的教育制度。入学之初,高校就应该做好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可以实行各类劳动实践活动,逐步渗透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为明确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作出积极的推动作用。关注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紧密结合,通过学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劳动补贴、技能竞争,鼓励学生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投资”,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深入劳动前沿,培养学生承受和适应困难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丰富社会经验,深刻理解“劳动与水平无关,职业与水平无关”、“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生活”等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未来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离不开多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制度、资金和人才三方面的支持,能够形成有效的引领机制,成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重要保障。高校在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制度为导向保障创新型实践的有序开展。在进行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保证校方、教师和学生层面都愿意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开展,共同引导大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并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建议为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设置专项资金,保障实践工作的进行和推广。除此之外,科学的考核机制也是重要的引领机制,需要以正确的理念指导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可尝试将学分认定纳入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应结合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等方式,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相互补充和影响,共同引领大学生全方位发展,养成优秀的人格和品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对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考核绝不是单纯以工作量为标准,学生的工作态度、创新思维等,都应被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成为引领机制中的重要内容,进而保障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有序开展。

结语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茶文化背景;劳动教育;思政课堂;作用及路径

1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

1.1能够让学生正确对待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高校校园中之所以要进行劳动教育工作,其重要目的便是要让当代高校大学生能够以更加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劳动生活,要让他们认识到无论是哪一种行业,劳动者都是最光荣的,每个人的劳动对于民族的复兴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么就应给予每一名劳动人民足够的尊重。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历史了,而正是劳动人民的努力才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这也是导致我国茶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高知名度的重要原因。从动作行为上来看,茶文化就是要让大众知道饮茶、采茶、品茶以及选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但从内核上来看更重要的是让大家领域到什么才是茶精神,这样人们也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从小就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他们也没有经历过去的艰苦生活,在上大学之间在家里几乎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温室中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和困难,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并走向社会后几乎都是承受不住外面的风吹雨打的。而高校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共同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他们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更加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生活奠定牢固基础。可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没有开展专业的劳动教育工作,在需要学生去帮忙干活充当苦力时才会以劳动教育为借口,在理论知识方面几乎没怎么采取教育,那么学生们对待劳动的劳动就很难是积极向上的。在茶文化背景下如果能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思政课堂教育和劳动教育工作时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1.2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我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广大居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而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养成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等不良习惯,当代高校大学生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从思想上就一定要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待劳动也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正是伟大劳动人民的无私奉献才使我们过上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而建设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保证也正是辛勤的劳动,劳动既是每个公民所具备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业务和责任。与高校的思政教育一样,劳动教育同样也是在思想观念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那么就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劳动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劳动态度,要坚决地抵制社会上出现的各类不良思想,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只有劳动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与高校学生的专业类课程相比,劳动教育以及思政教育好像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并不会起到太大作用,这也是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大学生都只是在上课期间会有所感受和领悟,而在其余时间通常都会将所学习的知识抛诸脑后了,那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也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在茶文化背景下如果能将两者有效融合,那么就能够更加强化两者的作用和意义,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3能够更好地改变并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在高校的思政课堂以及劳动教育课堂上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同时也没有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不可能保证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了。而在茶文化背景下,社会大众对于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是非常认可的,从最初的采茶工作一直到最后人们所饮的茶,在这一过程中是有着很多道工序并且需要很多劳动者共同努力的。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当代大学生能够理解茶文化,那么他们的心灵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茶文化背景下进行思政课堂劳动教育工作则能够有效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更为明确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要同时完成各自的教育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茶文化正是这样一种桥梁,借助于茶文化内在的精神理念能够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效结合,为保证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牢固基础。

2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

2.1建立更具创新性并且完善的教育体系

在茶文化背景下要想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有效地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那么就一定要建立更加先进并且全面的教育体系,应将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思政劳动教育和实践劳动教育等内容全部纳入进来,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中要体现出思政劳动教育的指引作用,在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都凸显出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全校都要为做好劳动教育工作共同作出努力,而不应该仅仅将这项工作停留在宣传口号上,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具体内容,确保学生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劳动教育,要及时转变他们的观念,从而逐步转变逃避劳动等不好的习惯。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更为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并从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哲学理念等多方面去融合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而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更加明确自身的角色和位置,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同时教师也一定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的内在含义,对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有更加坚定的信心,对于思政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的教学工作要有更大的热情,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建立更加先进并且全面的教育体系,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

2.2强化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完善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

以往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主要还是为大学生服务的,而高校思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很多东西与劳动教育是重合的,虽然两者在教学方式上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在茶文化背景下如果能够将劳动教育在思政课堂上融入进去,那么就能够大大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动力和活力,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保证劳动教育内容的有效落实是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在茶文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两种课程的有效融合,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的处理两者之间的联系,并科学地分配具体的权重以及教学目标,不断优化和创新现有的思政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高校具备了更加特殊的教学环境,那么教师就一定要区别好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学劳动教育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规划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可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现阶段,很多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是包含了一些劳动教育内容的,那么教师就要进一步地强化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思政课程和劳动课程的有效融合。

2.3将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打造成劳动教育的优势平台

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保证思政课堂的劳动教育质量,那么在打造劳动教育优势平台时就一定要重点发展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在这一过程中,社会、高校以及家庭都应提供能力所及范围内的帮助,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一个更能满足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的先进劳动育人模式,思政课的教师要在做好日常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带领学生去实践训练,在课下时间多安排一些实践项目,从而让大学生们在完成实践项目的过程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政府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结合高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让周边企业参与进来,形成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也让他们对所从事的劳动产生敬畏之心。高校可鼓励大学生们去福利院、养老院和城乡社区等公益性质的公共场所从事志愿者服务,让他们具备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理念,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多为学生提供这种锻炼机会。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及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高校的思政课程教育与劳动教育工作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而在茶文化背景下高校一定要将两者有效的融合起来,弥补传统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实现双方的供应,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南.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2]陈光连.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J].福建茶叶,2018(12):505.

[3]曾永安,冉叶凡,覃梦涵.论茶文化与劳动价值观培育策略[J].福建茶叶,2020(03):297.

[4]李亚楠.文化资本视角下茶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分析[J].福建茶叶,2018(11):204.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劳动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体系构建

一、推行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2020年,有关劳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劳动教育的内涵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具体。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国家层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学校劳动教育指明了具体路径;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进行了改革,学生评价成为重要指标之一,考虑到大中小学实际教学的差异,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在政策层面指导学校如何落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并进一步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教育本质就是育人,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劳动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对劳动有更深入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劳动去开创新时代的远大抱负,通过劳动实现人生的升华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美好生活,赢得美好未来,让劳动散发出的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耀眼光辉普照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可以说,劳动教育意义非凡又任重道远,尤其是新时代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生力军,加强应用型劳动教育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开展应用型劳动教育,让大学生崇尚劳动、善于劳动,更好的发挥聪明才智,倡导创新型劳动、创造性劳动,打造一支有正确劳动观的,有激情、有梦想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中华民族崛起注入新的活力。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一)部分大学生劳动观存在偏差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部分学生的劳动观存在偏差。当代大学生中存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少数大学生平时逃课、应付功课,数次“补考”,甚至不愿在学业上下功夫;大学生中也存在吃不起苦、受不起累,不想吃苦、不想挨累,不知创业艰难、缺乏创业能力的情况;有一部分学生还存在认为脑力劳动要高于体力劳动、生产劳动的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的形成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认同感偏低。

(二)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尚未健全

高校劳动教育推进过程中,部分高校缺乏组织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思路,以至于教学实践流于形式化,教育效果也被弱化,覆盖面和影响力都打了折扣。部分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有效的管理机制,相关的政策措施也未及时修订,相关的保障机制未全面建立。如:有的院校以片面价值认知开展劳动教育,未能将劳动教育上升到全面育人的核心位置,也有部分学校劳动教育存在模式化、课程化错误倾向,不能将其融合到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当中,未能在家庭、学校、社会之间建立常态化的协同机制,劳动教育缺乏连贯性,客观上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劳动教育的活动载体搭建不够

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应该体现出新时代的特色,建立与时代特色匹配的劳动教育活动场景,要让改革后的劳动教育更能吸引时代新人的目光。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还停留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校内生活类劳动等层面,活动载体较为单一。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开展劳动教育,更应注意要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服务区域地方发展上协同设计,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积极创新探索劳动育人的实践载体。

三、推进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学生劳动教育意识,凝聚劳动教育价值共识

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把综合素养培养作为教育效果的检验标准,致力于培养有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青年人“三观”确立关键时期,高校要重点加强劳动教育,让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树立立志报国的志向,保持阳光健康的心态,坚守奋斗拼搏的信念。一是要通过劳动教育去引导学生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劳动观。这就要求高校的劳动教育理念要自我更新,要紧跟上时代,尽量做到与大学生“零距离”,把正确的劳动态度、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的几个维度,将劳动教育的价值植入到学生的心里,融入到血液当中。二是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开展创新型劳动。用劳动书写人生篇章,在创新劳动中创造美好生活,如今我国面临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型劳动、创造性劳动,是时代对青年人的现实要求。三是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巧,练就劳动本领。对学生来讲,只要肯学、肯努力,掌握好一手技术,就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价值。高校劳动教育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

(二)健全劳动育人体系,建设劳动教育协同机制

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到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秉持发展性、创新性、系统性的原则,构建并完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的立体化结构框架,以体系化建设为基础,处理好相对独立和深度融合的关系。一是要加强劳动教育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在保证师资数量的同时,更要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提高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准入门槛,提升教职员工的教育理念,提高综合素质和水平。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理论课程安排专门接受过劳动教育培训的人员担任,实践课程可安排院系辅导员、班主任担任指导教师协助开展。二是依托第一课堂,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人才培养方案是核心,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地方社会实际,入学初期可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从高校教育初期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即将毕业的学生可以设置为选修课,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与应用的有效衔接。研究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计划将劳动教育融进专业课程教学,开设相关必修课程,内容形式可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多元化设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文则文,宜艺则艺,还可结合男女生的性别比例和学院及地方特色,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把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培养渗透到课程学习中去,提升劳动教育的成效。三是融合第二课堂,建立动态学生评价体系。除在学生在校的重要时间节点“入学、过程、毕业”集中开展劳动教育,把好劳动教育的“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外,还可单独设立劳动专项奖学金,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四是家、校、社联合,建立联合育人机制。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劳动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学生在家可帮助父母做家务或开展户外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劳动意识,鼓励家庭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学生毕业踏入社会,学校和就业单位建立学生劳动素质互评,实现育人过程全覆盖。

(三)拓展劳动育人平台,创新劳动育人实践途径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应对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和总体目标,提倡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强化对实施劳动教育的保障能力和组织领导。显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主要面临着认知困境、取向困境和制度困境。第一,认知困境。一是将劳动教育狭义化、简单化理解。一部分人将劳动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劳动课、课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忽略了劳动观念、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的培养。另一部分人则是把劳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劳动文化、劳动技能的学习,定义为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弱化和忽视了体力劳动。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曲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人是劳动的产物,正是劳动才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类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成离不开人的辛勤劳动;全部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劳动,它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一部分人没有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本质属性,造成认知错位。第二,取向困境。一是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在高校现有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分配学分。高校在劳动教育上存在着课程缺失的现象,而在课程之外,高校师生轻视劳动,回避“脏活”“累活”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劳动教育被功利化。对一些回报率较高的劳动教育,如经费充足的实践教育项目、关乎绩效考评的劳动教育活动等,往往吸引高校师生趋之若鹜。这些表现,从本质上凸显了一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对劳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取向选择上的缺位。第三,制度困境。从现有的高校劳动教育制度来看,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教师人才队伍培养制度体系、劳动教育课程育人制度体系面临着不完善不健全的困境,影响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2.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的归因分析。第一,对高校劳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领导者、教师和大学生在思想上轻视劳动教育,这是造成劳动教育认知错位的重要原因。第二,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影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受到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残余的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影响。在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冲击下,既给劳动教育的认知和取向造成严重的干扰,也给当前高校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营造礼敬劳动、爱好劳动、重视劳动、认真劳动的氛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第三,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实事求是的大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建设的干扰与破坏却是不容小觑的。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的应对

1.加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第一,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教育。树立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消除错误认知和取向,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教育。通过夯实理论基石来摒弃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领导者方能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作为引领,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稳步前进;教师才能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传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讲透彻、讲深刻、讲明白;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并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就要学习理解掌握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相关重要理论观点;就要落实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白“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理解“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1]。第二,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化解劳动教育的认知困境和取向困境,既要以知促行,也要以行促知。仅仅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学习,将其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还远远不够,必须加强实践活动。马克思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P134)因此,在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校情和学情之下,高校教师和学生应借助不同劳动实践平台,主动投入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当中,广泛进行体力劳动,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享受劳动的乐趣,塑造健全的人格,磨练顽强的意志,锻造高尚的品格,最终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检验和强化已有的正确认知和取向,消除对劳动的偏见,化解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和取向。2.正确引导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前进方向。第一,矢志不渝地坚持党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正确领导。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P20)这就昭示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引领高校劳动教育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续写伟大史诗篇章。历史一再证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就能在一切艰难困苦中化险为夷,夺取最后的胜利。因此,化解当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高校党委一要勇于自我革命,力戒形式主义,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二要把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落到位,把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懂、弄通、做实,确保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始终坚持为党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第二,对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展开批判与治理。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4](P473)从本质上肯定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离不开劳动创造,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相反,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大肆提倡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娱乐至上和崇尚暴富等错误观念,从本质上对人的活动进行否定。面对西方错误社会思潮中的享乐主义等观念对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冲击、劳动价值取向的扭曲和劳动习惯的破坏,高校应揭露错误思潮的理论本质,批判其实践危害,同时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竭力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引领功能,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第三,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5]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劳动文化,形成了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但也存在一定的糟粕,影响着人们的劳动观念。因此,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汲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优秀文化支撑。首先,面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劳动思想存在的重智轻劳、劳心与劳力相分离等腐朽劳动观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毫不犹豫地摒弃,坚决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封建落后的劳动观展开彻底的批驳,确保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精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养料。德育论衡3.建立健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制度体系。第一,优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管理制度体系。首先,高校要落实劳动教育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负责人主管、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联动和密切配合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劳动教育得以高效开展。成立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总体规划和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统一协调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活动安排、人员流转、场所运用、经费支出等工作。其次,建立系统科学、分工明确、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工作制度,将劳动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办学治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再次,完善劳动教育的监督执行机制,《意见》提出:“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安全管控机制,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得以安全有效开展,防止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化。最后,完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宣传工作机制,建设好大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宣传平台,利用好校园网、校园广播、公众号等新旧媒介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传播好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好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唱响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强音。第二,构建完善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人才队伍培养制度体系。劳动教育人才队伍的培养尤其重要。首先,新时代高校要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人数,按比例配备相应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防止劳动教育因师资不足而停滞不前。其次,革新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关于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学校可定期组织安排教师到相应的培训地点接受专业培训,也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到校对教师进行特色培训,以此强化教师的正确认知,纠正错误认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再次,优化教师聘任、选拔和淘汰机制。在聘任和选拔劳动教育教师时,应坚持考核相应的学历学位、教学能力、劳动技能和研究成果等指标。对于未能胜任教育工作和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敢于果断淘汰,以此提高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要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师激励、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给予奖励来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严格督导来保障劳动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通过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来调动劳动教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培养优秀的适应时代变化的劳动教育人才队伍。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育人制度体系。首先,升级劳动教育的地位,开设、开足、开好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规定相应的学时、学分。例如,学校要规定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劳动课程不能少于一定的学时,从而确保发挥劳动教育的最大实效。其次,制定高校劳动教育的教学大纲、专用教材和辅助教材,规范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内容,开发好、运用好劳动教育资源。例如,教材制定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教学内容应围绕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形成和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再次,创新劳动教育课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类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劳动教育的教学规律,广泛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不一、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奋力做到书内与书外相统一,校内与校外相配合,网上与网下相融合,劳心与劳力相结合。最后,推动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变革,将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等要素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多维度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26日)[N].人民日报,2016-04-3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顺应时展和教育需要,劳动教育成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要想落实好这项重要任务,必须依靠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这两支重要力量,探索其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劳动教育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劳动教育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教育效果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当前我国进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为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发展目标,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理应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国外有关劳动教育的经典论述最早产生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就谈到了“学生应该一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边进行农业劳动。”卢梭强调“对人民进行劳动教育,改变人们对劳动的偏见”。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劳动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他认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幸福和文明的基础。在教育工作中,劳动也应当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2]前苏联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劳动教育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思想:“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3]对有关劳动和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阐述最为深刻的应该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4]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能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马克思还提出了劳动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宁在马克思劳动教育实践理论基础上着重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入劳动组织课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可见,劳动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劳动教育应该也是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重要内容,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是基于2018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首次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10月23日,指出:“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5]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6]为落实好劳动教育,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文件。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文件,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举,成为五育之一。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方位、多层次为劳动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为形成以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育人机制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对指导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担当等意识,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二、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是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责任主体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应有之义和灵魂。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劳动的感情和正确价值认同,劳动教育是大学立德树人的重要内涵和必然要求。

(一)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两支重要队伍

党的报告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除党政齐抓共管外,具体工作和任务落实必须依靠两支重要力量———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是立德树人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是立德树人的课外人生导师和直接实践落实责任者,两者的通力合作才能发挥更大合力,产生事半功倍效果。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容决定了必须由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共同来承担

第一,是由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所决定的。2020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就加强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要让学生做到,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深刻理解和消化,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要培养吃苦耐劳,愿意到艰苦地方工作和艰苦奋斗的奋斗精神;第二,要培养和巩固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的劳动习惯,……提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尊自立自强的能力和精神;第三,要强化服务性劳动,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和绿化任务,结合………“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主动作为87的奉献精神。”[7]教育部对高校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既包括认知方面的也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专项社会实践等体验方面的获得,这两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既需要思政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相关认知知识,也需要辅导员等组织的各项第二课堂活动来体验感知,只有课堂和课下的双重互动,才能完成劳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第二,是由劳动教育的实现途径决定的。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各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丰富和发展实现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是要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二是要在学科专业中融入渗透劳动教育,三是要在校外课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四是加强校园文化中的劳动文化建设。内容决定了实现途径和方法,高校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在课堂中和学习、生活、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部落实到位和渗透,完成这些任务,将具体措施落实到位,必须依靠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才能取得成效。

三、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合力育人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职责。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来讲,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相对独立并有各自的侧重点,但其教育目标和工作职责存在共同点和一致性,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二者存在互补性和统一性,必然会在育人体系中发挥更大的合力。然而,目前这两支队伍单兵作战、各自为阵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育人的效果。对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运行机制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将劳动教育思想理论水平的提升与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形成较为成熟的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是对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创新性的研究和发展,将会有效弥补当前学术界对于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为劳动教育的开展,以及培养高校学生劳动意识、能力、精神等方面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作为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重要力量,从理论层面积极探索其协同育人机制,能够有效丰富和创新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内容和形式,补齐二者协同育人机制中有关劳动教育这一短板。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提供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高校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和高校劳动教育事业将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劳动教育任务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完成离不开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两者的通力合作。探索出科学、有效的劳动育人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合力,有效指导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意义非常重大。当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在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合力育人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虽然都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最重要两支力量,但两者通常分属于高校行政和教学两个管理体系,如果想一起共同实现并完成好劳动教育这项任务,必须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组织,共同实施劳动教育方案。一般应该建立劳动教育服务中心,办公室可以设在教务处,也可以设在学工部,具体可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二)搭建“1123”高效运行机制

劳动教育组织建立起来,有效的合力育人运行机制可以直接决定劳动教育实施效果。根据劳动教育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高校应积极探索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劳动教育“1123”合力育人有效运行机制。“1”即坚持一个理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这一理念不变。“1”即在学校学生工作委员会下设劳动教育服务中心:办公室一般设在学工部(或者教务处),具体组织协调落实劳动育人各项工作。“2”即依靠两支队伍: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组织实施劳动教育课堂和实践活动。“3”即三种工作运行机制:信息共享运行、定期沟通(工作例会)运行和专题研讨运行。三种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转是支撑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以学校劳动教育服务中心为指导,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形成合力,通过信息共享、定期沟通(工作例会)、专题研讨等形式组织实施开展各项劳动教育工作和教育教学研究。

(三)积极探索“五结合”劳动教育模式

高校劳动教育要做到五个结合,才能更好地保证教育效果。“五结合”即课上教学与课下指导相结合、工作时间解决困难与课余时间监督实施相结合、线上评价反馈与线下帮扶相结合、个别沟通与共同研究相结合、过程管理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高校劳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应该担负起这一重任,通力合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0(1).

[2]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5.

[3]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

[5].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N].人民日报,2013-10-24(1).

[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劳动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对策;建筑类专业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路径,改变青年一代劳动观念、劳动意识淡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缺失等问题的研究尤为必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可以渗透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的实施路径为切入点,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对学生具有积极作用。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开展劳动教育,进而保证教育效果。

1劳动教育概述

1.1劳动教育的含义

劳动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理解劳动的意义,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同时对劳动人民产生一定的情感。学习是劳动的一个方面,需要受教育者认真对待。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通过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增强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工作进行了重大部署,倡导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对此,建筑专业课程需要积极响应,全面融合劳动教育。

1.2劳动教育的原则

首先,劳动教育需要遵循技术性原则。现阶段,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对社会各界具有积极影响,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生产劳动及生活劳动,进而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丰富学生技术素养。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技术意识可以逐渐增强,形成一定技术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其次,劳动教育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劳动教育课程具有实践性特点,一般情况下,劳动教育指学生参与一定的劳动实践,因此,实践内容不仅是普通课程的基本环节,还是劳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要保证实践教育的顺利进行,学校需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实践条件,引导其进行劳动操作,保证其劳动实践符合实际情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再次,劳动教育需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与普通课程教育相比,劳动教育更具开放性。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和独立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精神体验。劳动教育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劳动教育的相关活动和实践形式相对丰富,具有一定的弹性。劳动教育内容应多样化,不能局限于教材,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提升劳动教育的教学质量。最后,劳动教育需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教育工作者应保证学生的安全。一方面,劳动课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解相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并做好环境保护。善于运用劳动工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引导学生自主穿戴防护衣物,使学生遵守相关纪律。另一方面,制订严格、系统的安全标准,补充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开展有效应对措施,保证学生安全。

1.3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教学价值

首先,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劳动态度。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群体,实施劳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学习是需要进行脑力劳动以及动手实践的过程,学习也是劳动教育的一种,若想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就必须使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其次,可以养成正向的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若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劳动效果,就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可以进行迁移,学习和劳动是相通的。因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迁移到学习过程中,保证其学习效果。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展有效的劳动实践,可以磨炼学生意志,锻炼学生心智,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培养其创新意识,而单纯的文化课教育难以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可以加以引导,锻炼并提升其抗压能力。最后,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含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发展,还包括劳动素养的提升。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大力倡导劳动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劳动的魅力,树立正向的劳动观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掌握更多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调节情绪的能力,激发创新动力。

2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2.1存在边缘化倾向,与时展结合不够密切

现阶段,劳动教育与时展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体现时代变迁,不能反映出社会发展动态。劳动课程没有与时俱进,不具有创新型。比如,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融入创新创业的内容,学生难以全面认识双创。同时,高校组织的教育活动形式相对传统,一方面,主要开展理论知识的讲授,宣传劳动教育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实践活动以打扫卫生及志愿者服务为主。这样的劳动教育能够发挥一定的教育效果,但陈旧的教育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结合时展的特点,难以体现劳动蕴含的魅力。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存在体力劳动将被取代的错误观点,若不加以引导,学生容易产生错误认识,将劳动教育边缘化,难以有效发挥其育人作用。

2.2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未充分融合

劳动教育往往脱离学校教育体系,没有成为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各高校往往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重视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研究,但容易忽视劳动课程的建设和落实,没有将劳动教育融合到课程设置中,导致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未充分融合。现阶段,部分高校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及技能培训,忽视对劳动素养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导致劳动教育难以融入教学体系中。当前,部分高校不重视劳动教育,只是简单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学生未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忽视劳动教育的本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难以有效融合专业特点,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偏离了专业培养目标,难以发挥劳动育人的目标。

2.3未贴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当前,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未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导致劳动教育缺乏吸引力,难以发挥育人效果。部分高校存在灌输式教育,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降低了学生进行劳动的积极性,使其缺乏学习动力。此外,部分高校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相对单一,学生难以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体验感较差,未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方式,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劳动兴趣较低,劳动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解决对策

3.1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结合时展情况,努力培养与时展相适应的人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和培养体系,在培养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办学方向,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开展全方位教育。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尊重劳动活动和劳动者,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抓住教育时机,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重视并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提升劳动精神,使学生走入社会后可以诚实劳动、积极劳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比如,可以增加建筑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工程测量以及建筑CAD等实践课程的授课比重,在实践过程中重视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将职业素养及劳动技能融会贯通。还可以开展建筑识图、装饰技能等方面的建筑技能竞赛,鼓励建筑类专业学生积极参与。

3.2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

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制定科学的劳动教育教学计划,健全劳动教育机制,完善相关考核机制,积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广阔平台,全面落实劳动教育。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结合建筑类专业的特点,重视劳动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高校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确保其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在建筑类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建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保证劳动教育的课时,并将其纳入到学生考核评估的一部分,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拓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全面落实劳动教育,发挥其积极的育人效果。再次,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比如,可以将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通过开展思政教育,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建筑类专业教学中,可将劳动教育融入到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中,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专业课程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劳动实践中。

3.3结合学生发展特点,保证劳动教育效果

当前,劳动教育已成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在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培养目标,进而有效保证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身心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保证劳动教育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劳动教育的吸引力,保证活动的参与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结合学生善于标新立异的特点,创新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比如,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教师可以通过钉钉、抖音等平台,向学生线上传授一些教育理念和教学知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为学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可以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为学生讲解先进事迹,以此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增强劳动意识,使其正确认识劳动。再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的乐趣,进而乐于劳动。最后,积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高校可结合建筑类专业的实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运用社会教育平台开展劳动教育。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劳动内容,使劳动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符合,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实践提供帮助。此外,要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开拓学生眼界,丰富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指明方向。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处理好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结语

劳动教育对受教育者具有积极作用。在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的社会背景下,应不断提升建筑类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和劳动素养。建筑类专业课程需要积极融合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长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欧洋.高职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对策研究———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品位·经典,2021,(09):81-83,143.

[2]王冰.贵州省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设置适切性现状调查及优化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0.

[3]陈宏利.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劳动美学;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

艺术追求美,“以美育人”是高校艺术类专业建构的重要内涵;劳动创造美,“以劳育人”是推进新时代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和美育相融合是构建新时代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为指导,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积极探索“以劳育美,以美育劳”的双向协同育人路径,实现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劳动实践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不断完善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美育课程体系;借助互联网,拓展劳动教育新场域,多方位、全方面构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以达到劳育和美育的最佳育人效能。

一、劳动美学的基本内涵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主观见之于客观最直接的过程。人类的意志、情感、思维、才能等通过创造性劳动形成了客观的劳动产品,在此过程中劳动创造了美———为人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审美客体即劳动产品。而且在此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和才能都会不断完善,其过程也是作为主体重新塑造的过程。

(一)劳动创造了美

劳动美学是研究劳动过程中审美关系以及美的规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美发源于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之中,劳动不仅使人从动物中区分出来,而且还创造了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状态。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人类文明,中华民族的亿万劳动者也正是在辛苦的劳动中创造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遗产。劳动创造美的过程不仅仅是追求对自然的人化,创造具有人化特征的对象物,更为重要的是创造过程中蕴含的情感、价值取向等内在美。“劳动创造美”为人类探索美、解决美学诸多问题提供了基本线索。

(二)劳动改造了产生美的主体

对于生产劳动者而言,在创造性生产过程中,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和技能都转化为物质性的劳动产品,也会在人类追求美的过程中日趋完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本质就是人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将自我意识融入其中,进行自主性创造的劳动。在此过程中,劳动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情感、态度、智能以及体能等个人本质属性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劳动对于人而言也就不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的,人可以根据自我意识创造美,劳动的过程也就成为了创造价值和美的过程,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理解以及表现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而当人类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劳动成为人的本质属性的体现时,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审美作用和审美价值将更加会有质的飞跃。因此,生产劳动过程美化了劳动主体,劳动创造美和劳动者审美统一于创造性劳动过程中,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美的基本内容。

(三)美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是建立在劳动异化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人的本质力量贯穿于劳动美学。马克思认为:“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那么人的“内在尺度”就成为了马克思劳动美学的理论出发点,而人的“内在尺度”是具有思维的,人能够通过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内在尺度”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进行劳动产生一种对象化的物———美。劳动的过程必然是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人类发展的总体尺度决定人类劳动进行美的创造是为了人类具有更好的生存状态。人类创造美的过程必须符合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劳动创造美是人的主观性和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过程。

二、劳动美学融入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美产生的根源、本质及其规律,形成了劳动美学这一新的美学理论,而且深刻揭示了劳动在人类及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也成为当下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必然与艺术创作实践紧密相连,将劳动美学融入到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是发挥其“以劳育美”综合育人价值的过程。

(一)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②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性力量,正是这种基础性力量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深刻揭示了劳动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科学地将劳动教育纳入到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体系之中。唯此,将劳动美学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就有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即劳动美学与劳动教育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二)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逻辑

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过程就是其将所学的艺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第一,艺术创作的过程深刻揭示了何以产生美的首要条件。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美产生的来源,那么产生美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类本质的人,即“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③而大学生艺术创作过程中就必须紧密依靠人发达的大脑、灵活的双手等,这些艺术创作的首要条件就是艺术类大学生在反复的艺术创作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肌肉记忆,并逐渐内化为人的内在技能属性。第二,艺术创作的过程深刻揭示了劳动创造美是能够经受实践检验的真理。美是依托于一定的对象物而客观存在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劳动的过程,其最终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也是展现艺术美的对象物。基于此,劳动实践过程特别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为揭示劳动美学的内涵提供了实践境遇。

(三)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

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教育的优良传统,并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早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工人群体中建立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夜校,对广大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宣传,唤醒广大工人群体的劳动自觉,反对劳动奴役。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旨在唤醒广大工农群众的劳动革命热情,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这一阶段虽然没有提出劳动美学的理念,但劳动光荣的思想以及对劳动本质的探索已经蕴含着劳动美学的胚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百废待兴,劳动教育就紧密地和生产技术教育相融合,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将“美学”置于物质生产体系之中进行研究。④基于此,我国提出了劳动教育应该注重综合生产技术的教育,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工农生产技术的基础性教育,当时我国的劳动教育具有苏联劳动美学的倾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对人才的需求,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国家审时度势地将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的目标,并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劳动最美丽”“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理念,将劳动美学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劳动教育的美育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回顾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将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体系之中,是在对劳动教育不断探索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并对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四)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的现实逻辑

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需要深刻把握其思想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能力习惯目标,更需要立足于育人选才的目标,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这就需要从学生的认知与能力入手综合施策,深化学生对美的本质、审美观、审美价值观的认知,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手段。学生关于美的认识取决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思想和理论,而劳动教育就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思想外化于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所蕴含的关于美的根源、美的本质以及美的规律就将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作劳动更是展现美的创造过程,其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观等美学理论修养,其创作劳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力培养的过程,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学生关于美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论功底。基于此,将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也就成为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的现实所需。

三、劳动教育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实现路径

劳动美育是艺术类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以劳育美”和“以美育劳”相融合的过程,是以培养美的创造者和审美者为主要目标。首先,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过程就是通过劳动创造社会主义艺术作品,推动社会主义艺术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创造型劳动审美观的培养,培育精益求精、求真尚美的艺术作品创作精神。其次,通过将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高校在构建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拓展劳动课程实践内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艺术专业水平的实践型师资队伍,整合网络空间的劳动教育数字资源,通过与政府、企业、社会群体的合作构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一)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线和核心,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应该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既是一个分阶段又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以此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构建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一是需要开展广泛的调研,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劳动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契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以此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同时,教育还承担着为国育人选才的重任,因此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还要符合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广大艺术类大学生未来将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主要建设者,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须围绕培养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中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特色与特点融入其中。二是艺术类大学生劳动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与劳动教育、美育相融合,还需要同专业艺术课程相贯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汇同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综合研讨、系统谋划、科学规制,做到课程设置既能落实、落细,又能符合专业要求,达到劳动美育的最终目的。总之,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体系是高校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应立足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把握学生成长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真正实现“以劳育美、以美育劳”的双向融合、协同育人目标。

(二)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组建一支具有良好育人涵养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劳动教育的固本之策。其一,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专业素养。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应该与其专业紧密相结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专业素养将是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其二,劳动教育作为一门以劳动理论和教育理论相融合的实践课程,其本身就具有系统性、学理性、实践性等学科特色。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应该熟悉掌握劳动教育的规律、原则、方法,明确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要点,具备较高的劳动教育课程专业素养。其三,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还涉及德育等相关教学领域,如何发挥劳动教育“以劳树德”,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育人功能,如何深刻把握劳动育人规律,做好“课程思政”这篇文章,也是艺术类大学生劳动课程教师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总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高校在组建专业教师队伍的过程中,一是要注重选拔,要在校内外广泛遴选一批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对劳动教育充满热情的教师;二是要注重培养,根据不同教师专业背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搭建培养教师劳动教育综合素养的平台,通过教学培训、专业拓展、实践研讨等方式提升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赋能创新的劳动教育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拓展了人的行为活动范围,也为高校实施劳动教育带来了新的内容、资源和平台。在网络时代,劳动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特征,创造性劳动将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使得脑力劳动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但网络空间所充斥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又冲击着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观,特别是独具个性的艺术类大学生更易受到各种非主流网络思潮的冲击。面对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作为,拓展劳动教育的网络空间阵地,探索网络空间劳动教育新模式。首先,利用网络空间平台资源优势,打造移动数字化网络课程平台,通过网络课程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整合网络资源优势,利用劳动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杰出校友的成长史等案例,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情理交融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其次,通过网络平台的技术手段,可以将劳动美学的抽象理论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劳动美学作为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核心,对中国现代艺术专业的美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极大影响。高校利用网络平台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把晦涩的理论以具体的实例加以呈现,将劳动创造产生美的实践与劳动美学的理论相融合,升华艺术类大学生对劳动美学的理解。第三,利用网络空间技术打破劳动教育的空间限制,建设艺术虚拟仿真实验室,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实训场地、实训器材等多方面的限制。在虚拟环境中,学生通过对实训案例的过程学习以及实验样品的虚拟展示等,全方位理解掌握实训作品的样态,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根据自身的艺术创作思路进行全新的作品建构。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虚拟技术进行创造性劳动,网络技术的记录功能就能更好地展现出劳动教育的过程性、情态性、创作性,改变过去重视结果,轻过程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对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成效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总之,网络空间拓展了劳动教育的模式,也有效地改进了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但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劳动教育也需要做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线下教育做好基础性实践性工作,线上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推动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向智能化转变。

(四)构筑三维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