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2 17:33:28

高校美术教育

高校美术教育范文篇1

(一)只关注知识教育,忽视思想教育

高校学生在结束了大学生涯之后,就要走出校门面对社会,接受社会的考验。但是,当代大部分大学生还只顾着享受象牙塔内的安逸,这不仅是学生个人发展观念决定的,更是当代高校教育模式决定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教材知识上,没有重视自己思想上的成长。同时,在高校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不只是学生,教师也没有重视美术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结合。教师对于思想教育的忽视,或者形式化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发展,让学生的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二)只关注技巧教育,忽视文化教育

重视技巧教学,忽视文化传承的教学问题存在于许多高校的诸多教育活动中。大部分高校都利用知识快餐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关注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速度,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美术技巧与方法。但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美术的文化内涵,也理解不到美术艺术的意义。许多大学生在经过高校的美术教育之后,只了解了美术艺术的一点皮毛,没有深入思考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虽然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美术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但缺少文化内涵的支持,美术学习是不尽完整的。忽视美术文化的传承,极大地削弱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意义。

(三)只培养知识能力,忽视综合能力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高校美术教师都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在美术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有条不紊地讲解绘画的具体步骤,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这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美术的绘画技巧,再加以多次练习,就可以完成美术学习任务。只要学生通过学校的美术考试,教学任务就算完成。高校的美术教育重点应当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而不是单一地培养学生的美术专业能力。在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中,高校美术教育的成效被限制,也极大地缩小了学生的美术能力发展空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高校美术教育模式改革分析

面对高校美术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要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需要对高校美术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具体方法如下:

(一)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当代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才,应当具有充足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个人人品,决定了其日常行为规范性。只有具有正确思想道德观念与价值观的人,才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在正确的地方,让知识发挥出正面价值。当代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在根本上改革自己的教育观念。利用个人情感的投入以及热情的彰显,让学生意识到思想水平提高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利用美术专业知识充实个人头脑的同时,关注思想觉悟的提升。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陕北老农》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在课堂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绘制的优势与具体应用的绘制技巧,更要让学生从美术作品的内容出发,分析出一些思想因素。教师可以从农民的朴实以及农民的辛苦劳作入手,让学生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得以提升,才能让其专业能力体现出来,让美术能力成为个人魅力的一部分。

(二)重视美术技巧与文化共同传承

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不能了解美术专业的相关文化知识,那只能证明他们的美术专业学习是不完整的,自然,教师的美术教育也不尽合格。将美术技巧与文化教学进行结合,在传授美术绘画技巧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美术艺术文化知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美术技巧水平的提升,更能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美术艺术观。美术文化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让学生以美术学习过程为荣,更加享受美术学习。比如引导学生学习布局技巧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呈现一些优秀作品,不仅要从布局技巧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更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给学生讲解布局技巧的由来以及相关的创造。将技巧教育与文化传承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三)重视学生文化知识与综合素质提升

美术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要想在美术方面真正有所成就,只学习课本内容是明显不够的。学生只有具备综合能力,才能全方位地感受美术艺术的美感,体会美术学习内容的意义。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资格去谈论美感与艺术,从自己的视角去创造美术作品,才能促进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美术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创作机会,让学生在应用课本知识创作个人作品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

三、总结

高校美术教育范文篇2

一、高校美术教育宗旨

高校美术教育应传授先进的艺术文化,培养优秀的美术学者,创造发掘具有天分的艺术人才,充当我国文化建设的先驱者,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奉献力量。然而,一些高校美术教育没有发挥这样的作用,越来越趋向于产业化和市场化。美术高校凭着高等的硬件设施和昂贵的学费,成为报考学生认为的“优质”出路。中国的美术高校面临着重重利益矛盾,违背了教育宗旨。

二、教育缺乏全面性,师资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师范类院校的教师部分是从美院毕业的学生,对学生做教育的时候,过于强调“专业性”,不考虑师范类学生的现实情况。这种教学模式偏离了高校美术教育的主体。

三、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我国一些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住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创作能力的发展。

四、缺乏对理论研究的探索精神

部分美术高校的学生缺乏对世界美术史,尤其是我国传统优秀美术文化的认知,部分学生的专业素质仅停留在掌握一般简单的操作技能的水平。这使他们将来作为美术的教育者或实践者,会是一个艰难挑战。部分学生不做研究探索,个别教师对于这种现象无动于衷。

五、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全面培养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模式,其步骤即为学生基础临摹,然后是教师对画法步骤的阶段性的师范,接着是教师对学生传授关于美术教育的专业性常规知识,最后是教师针对性的辅导。在高校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没有机会表达出自身对美术的认知和理解,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作潜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培养。

六、艺术教育观念不准确,审美标准模糊

一些西方文化宣扬他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和审美标准,使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领域受到了影响。在我国,部分高等美术院校急功求成,为了能与国际文化接轨,不经过深思熟虑就直接引进一些西方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潮流,将其视为新艺术文化的标准,忽略了我国原本自身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标准。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步伐,使高校美术教育陷入艰难的境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化解这个难题呢?美术教育过程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高层的审美心理,恢复艺术教育本该有的活力和魅力。美术教育在本质上不同于其他学科文化教育。其中很明显的差异是,学生在学习美术时,要求超脱现有的知识范围,进行创作型思考。美术教育因其独有的特性,前提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有创作能力的人的基本权力,对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持以认可的端正态度,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作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是从基本稳定的教学内容出发,以储备知识和应用知识为最终目的,但教师不能一味地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框架,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地将学生培养成才,使其能够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做出杰出贡献。

七、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也说明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着乐观的前景。要想高校美术教育有所成就,高校教师必须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多重意义,端正艺术态度,改善教学模式,深入研究、优化美术课程的内容,要注重艺术氛围的环境建设。所以,高校适当地对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是我国艺术文化实力更上一个台阶的必经之路。

作者:郑跃丽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高校美术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建议

现今高校学生接受各方面的教育,美术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如今,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仅仅以临摹为主,较为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我们亟须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一、高校发展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校美术教育具有教育、审美、认知等三大功能,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美术绘画等方面取得成就,还能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众所周知,美术创造即为思想碰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是灵魂的交流,很多言语无法表达的内容在此刻尽数领会。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感知生活、感知自然、感知世界,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得到了锻炼。因此,高校发展美术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更是对学生精神境界的升华。

二、现今高校教育下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较为陈旧。由于受到以往教学观念的束缚,部分高校教师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听讲,师生间的互动较少,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效果有待提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学生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时代学生需要更加自由的学习方式和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2.美术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高校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将其看作一般的课程,忽视了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因此,教师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未能将本土文化和美术作品结合,导致一些学生的美术作品缺乏创造性。美术是在长久的社会发展中积累、沉淀而成的,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学生进行深刻的理解,意识到美术的本质。而现今部分高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成为美术教学的瓶颈。3.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合理。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别。评价学生美术作品的质量,必须采取具体而全面的方法。然而,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采取和其他学科相似的评估方法,主要以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难以适应美术教学的发展。高校开展美术教学是为了引导学生对美术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了解美术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现今的美术评价体系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仅仅采用理论评估方法,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也很难指导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弊端较为明显。

三、改进现今高校美术教育下的美术教育

1.教学从兴趣入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最重要的推动力,可以让学生避免单纯临摹画面,从而在创作融入自己的想象,形成自己的美术风格,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美术情操。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着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高校美术教师要正确认识实践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美术教学如果没有实践,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在学习时记住了绘画手法,但在实际创作中难以灵活运用。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切身发现美、感受美,再结合理论知识,创造出理想的美术作品。3.树立全新的美术教育观念在如今的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要深刻认识美术教学的本质是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断结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让学生挖掘。自己的价值,完善自我。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美术观念,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帮助学生创作出更具创新意义、更有灵魂的美术作品。

美术教育对于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今,高校应当明确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不断完善美术教育。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努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傅建明.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新变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现代职业教育,2016(36).

[2]周玉菊.探究高校美术教育的瓶颈及其突破策略.中华少年,2016(19).

高校美术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传承与应用

0引言

从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美术教育受国外美术教育模式影响很重,很多教育模式都是借鉴于国外的美术教育模式,对我国本民族的特色美术不重视,缺乏对民族美术的培养。自杨先让先生于1986年率先组建了民间美术系后,我国民间美术迅速的发展壮大,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这填补了我国的学院派教育中长期忽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传统认知教育空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民间美术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世界的美术相比,仍然没有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所以为使我国的美术事业能够在世界艺术中占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对我国的民族民间美术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从而推动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

1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高等院校为我国输送了广大的艺术人才,是我国艺术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民间美术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成长之地,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体现和文化的体现,是我国美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在现阶段,民间艺术在学校一直得不到重视,进而在学校里面得不到重视,因此当前的教育现状并不能将民间艺术的真正作用给发挥出来。而美术作为艺术教育事业中的重点,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美术在传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难,因此当前我国需要在民间美术传承方面做出改善。当前我国高校在美术教育方面仍然是以传统美术教学作为基础,鼓励学生们学习我国的传统美术,比如:国画、油画、版画等,同时学生们对于素描、色彩、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没有过多的涉及。但是由于美术老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直比较严重,对于民间美术没有一个深刻和正确的认识,对于民间美术的核心认识是比较浅显的,甚至于对民间美术是一种看不起的状态,缺乏对民间美术的尊重和理解。很多时候都只是设置一些简单的民间美术课程,教学模式简单,学习内容无趣、浅显,有些学校甚至一个星期才开设两节关于民间美术的课程。高校的这些教学措施和安排,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学习水平只是保持在很浅的层次,并没有深入到美术的层面。甚至有的学校把民间美术开设成选修课程,对于学生没有强制的学习要求,所以很多学生都没有认真地学习民间美术,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交代的学习任务,在电脑上挂机、刷课,并没有学习到真正有用的民间美术知识。然而民间美术很多都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课程,没有实践的操作就很难对民间美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照本宣科的学习和传授民间美术知识无法从根本上学习到民间美术,无法做到美术教育的传承与应用。

2传统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

2.1树立正确的民间美术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艺术学生的不断壮大和扩招,这就需要教育者认真思考,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好的为学生们传授知识。高校美术教育需要正视和弘扬民间美术,要深入基层去考察要对民间美术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要让学生们明确学习理念,要让学生继承和弘扬民间美术,并不断把民间美术发扬光大。比如: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的时候,可以深入基层去学习年画,研究年画的美术画法,并且跟着年画老师亲自动手实践,把各种年画的风格都了解一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推陈出新,在年画的制作中加入现代的美术元素或者自己的想法,从而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年画。

2.2高校拓宽民间美术的教育思路,促进民间美术教育的良好发展

教育者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拓宽自己的教育思路,把民间美术运用于教育中,让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民间美术带来的好处,通过声音、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将美术教育推向更高的方向。比如:窗花剪纸这一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并灵活运用起来。首先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自己画制美术图案,再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窗花剪纸,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一些图案设计,把窗花剪纸的技能认真学会。在窗花剪纸的学习和制作过程中,能够激发出学生的艺术灵感,能够把更有创意的窗花剪纸设计出来。

2.3创新民间美术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校美术教育是培养我国艺术人才的摇篮,需要不断的紧跟时代,开创更多的创新教育模式。学校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可以进行创作。同时,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事业,学生能够从民间美术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好的将民间美术与高校美术教育融合。比如:学校可以从民间聘请艺术大师为学生展示一些自己的绝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派遣优秀学生前去学习,在学成归来后,成立民间美术的社团,雕塑、壁画、编织等社团的成立能够让学生与民间美术走得更近,让学生能够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去学习民间美术,并在社团内部进行民间美术文化的学习和交流,通过内部的不断强大,使得民间美术不断在高校中传播开来。

2.4改善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模式

改革研究传统技艺的传承是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许多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通过“传统民艺进校园”系列课程建设,邀请这方面的专家人士到课堂上教学。通过使用教师和传承人的分段教学方式,对民间艺术的技艺艺术当堂展示,采用开放式的课堂,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使非物质文化与教学展示互相结合。通过对民间的艺术进行传承,使得民间艺术得到保护。将民间艺术有效的应用在高校的教学与实践当中,进而使得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但可以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而且还能使得民间艺术从艺术转变为知识,进而使得民间艺术得到大众认可。除了要对学校在民间艺术教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外,还要不断改善当前的政策,使得民间艺术在高校中更好的传承下去。

2.5打破课程教学模式,丰富民间美术传承的途径

民间传统艺术与工艺流程的互相结合产生的工艺课程对于高校美术学生的课程是非常适合的,通过把二者结合起来,继续培养的非物质文化的工作者和技术人才,也对工艺流程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将本土民间美术的元素与其它专业课程知识渗透,结合起来教学,丰富民间美术传承的途径。

2.6建立民间美术珍藏馆

民间美术需要保护和引起高校学生的重视,而放在珍藏馆里的艺术品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去观看,同时也是对民间美术的一种特殊保护。所以高校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修建民间美术珍品馆,同时大力深入民间收集民间美术的资料,不断完善民间美术的资料库,通过互联网技术,把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和学习到民间美术知识,接受民间美术的熏陶。

3结束语

传统民间艺术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是一笔至关重要的财富,我们需要竭尽全力的对其传承,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对我国为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文化的负责,就是对社会和历史的负责利用。利用现有的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继承,我们要在这个继承过程中认识到传统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高校要加大对传统民间美术的资金投入,要把最好的资源投入其中,这样得到的物质效益就越高。高校的努力不仅保证了民间美术基本的教学效果,还能以新的艺术眼光去搜集、整理散失在民间的美术资料,使民间美术教学体系不断充实,使得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胡涓华.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品鉴,2016,(11).

[2]魏颖.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1):70-71.

[3]余巧语.传承与发展———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7,(8).

[4]冯美玲.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J].文学教育(上),2016,(10):171.

高校美术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美术教育;民间美术;民间艺术

民间美术是脱胎于劳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造型艺术,在美化环境、民间风俗活动、日常生活中都有它留下的痕迹。它联系着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与精神领域里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思想感情与审美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是表现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及艺术才能的主要载体。民间美术作为其他形式美术发展的土壤,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是一切美术成长的基础。

1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教学现状

从高校的民间美术教育来说,我国的美术教育体系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这个阶段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是以西方美术教育为基础建立的,因此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自然在其中没有占据较大的地位。第二阶段的标志性时间点则是,中央美术学院在1987年创建了“民间美术系”,这代表着民间美术作为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在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之后随着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并出台了相关规定与文件,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响应国家号召,在美术教育课程中补充了民间美术的内容。但可惜的是,民间美术的内容仅仅是出现在了美术课程的选项当中,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甚至在某些地方高校只是作为选修课的存在出现,导致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接触到,且较少的课时也不利于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缺少对民间美术更深层次的了解,只停留在欣赏以及了解皮毛的层面,更谈不上对民间美术艺术的实践运用。理论与实践无法相结合的后果就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跟上时代的发展,树立不断学习发展的理念,在美术教育体系中融入民间美术,做到对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的补充完善。

2民间美术对于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的意义所在

2.1对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传承

地方高校在想要利用当地民间美术资源时,自然要将零散、隐藏在民间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研究、整理,而这个行为,对于之前长期没有得到相应重视,被放任自生自灭的民间美术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地方高校也担负着探寻民间美术相关文献资源、挖掘学科资源的责任与义务,并且在探寻与使用民间美术资源的过程中,对于当地民间美术变迁的系统性整理也是相当重要的,而这也为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度挖掘民间美术资源也可以有效的对民间美术的传承进行人才方面的补充。民间美术的传承就目前情况来看,既缺少继承人,也需要传承方法层面的更新。从这两方面来看,当前民间美术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无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并且培养不出专业的传承人导致青黄不接。因此地方高校作为民间美术资源的主要载体,对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传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民间美术一旦离开地方院校的支撑,也将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为了对民间美术进行人才补充,学校要加大力度培养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大力引导青年学生们加入对民间美术的保护活动中。发挥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中能起到的作用,鼓励学生们接触与应用民间美术,以此增加接触民间美术的人,自然就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多方面能力的民间美术继承人发展并传承民间美术。这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有效继承。

2.2创新美术教育模式

因为民间美术所拥有的地方鲜明特色,针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作技法的同时,还能给予学生独特的创作体验。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可以加入民间美术的相关内容,来丰富教学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构建出有利于传播民间美术的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

3针对民间美术优化教育体系的举措

3.1转变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背景下,国外的文化艺术强势入侵我国,从而引发了青年学生的大量关注,却减少了对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在意。不仅如此,有一部分老师也以民间美术落后,未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由,轻视我国民间美术,甚至也没有在教学课堂中对其进行引入。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民间美术纳入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当中,首先就要转变部分教师的思想,确保他们切实意识到民间美术之于地方高校的意义所在,认识到传承与弘扬民间美术重要性。只有这样教师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向青年学生们进行民间美术的相关教育,将他们的关注点从国外的艺术文化转移到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当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大力表现民间美术的魅力,引发青年学生们的好奇心,从而引导他们加入传承民间美术的活动当中。

3.2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课堂是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体系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向青年学生们传播民间美术的主要载体。学校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做到民间美术的课堂上传承与创新并存。如鼓励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融合当地民间美术元素与其他具有特色的美术元素创作作品,使得其既有民间美术特色也有其他艺术的特色风格,这样既可以帮助青年学生们感受当地民间美术的独特韵味,还可以做到对民间美术创新道路的探索。有利于对学生们的自信心培养,也有利于树立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实践教学还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人为学生们进行课外补充,感受其创作过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并鼓励学生们主动动手制作相关作品,对于好的作品,可以商业化后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当地文化发展,展示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

3.3建立研究课题

民间美术资源历史悠久,有着极好的可探索性。因此地方高校要做好对民间美术资源探索的支持工作,建立研究课题,吸引各方面的民间美术专家参与。发掘、整合、保护、传播那些即将消失的民间美术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做到学术探索与指导教学并重,两者相辅相成,形成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的特色。做到切实发挥出地方高校对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传承的重要意义,使得民间美术资源在高校中得到良性循环,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紫琳.民间美术资源纳入应用型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体系的重要性[J].昌吉学院学报,2019(05):71-74.

[2]蓝达文.传承与创新:美术教育在地化价值探析[J].教育评论,2020(01):150-153.

[3]徐琳琳.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明日风尚,2020(05):68-69.

[4]何茜.民间美术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价值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2):27-28.

高校美术教育范文篇6

1.教学拘泥于传统形式,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近年来随着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总体来说,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美术理论教学仍以绘画技能的讲授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没能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和需要;教学中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同学生之间的特殊性。二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美术教育不在于培养出多少画家和艺术家,主要是在教会学生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多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却没能抓住这个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三是部分高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不足。如,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板书教学,只有少数教师能用多媒体教学。

2.美术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高校美术教师多数毕业于师范院校,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虽然美术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一是大多数高校由于基本建设任务繁重、建设资金紧张,对美术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在教学硬件建设、教师队伍培训资金上投入不多,导致学生实践教学分组率不高,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二是美术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美术教学改革必须紧跟形势。但是部分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少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法,只是在教学和工作中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老化,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甚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三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广泛涉猎与美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3.忽视文化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目前我国教育考试制度还是“严进宽出”,这就造成了高考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家长和考生面临高考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有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选择美术或者音乐,但是自己并不喜欢美术或音乐这类专业。另外,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是对艺术考生放宽上线分数,艺术生相对于普通考生更容易考上理想的大学。在这种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高校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忽视了文化课的重要性,学生自己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把美术专业课学好了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事实上,美术的内涵和精神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能理解,美术的创造力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只有绘画技巧而没有文化内涵和底蕴的人不是新形势下需要的人才,这样的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美术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和训练,但是有些高校缺乏美术实践教学基地和设备,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4.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美术学习兴趣不浓。当前,大多数高校把办学效益放在首位,单纯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生源的综合素质和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而且,受到社会功利性和浮夸之风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90后”学生的非主流思想的广泛存在,导致很多美术专业学生只追求另类和独特,忽略培养扎实的绘画功底,不能体会真正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内涵。高校美术教师很多时候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对学生的个人内涵、品德和思想养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学生学风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如课堂上使用手机玩游戏、沉迷网络等现象目前已经成为共性问题,高校和教师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不断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以独特的方式在完善人格、提升素质、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同样需要在教育发展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定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顺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是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一是教学思想的改革。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教学思想的改革要求师生首先要共同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美术家,而不是只会照葫芦画瓢的“美术匠”。如在进行色彩的静物写生训练时,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先让学生对静物进行临摹,学生能熟练搭配色彩后再进行全新的色彩搭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高校在确定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紧跟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开展调查研究,邀请行业、企业的技师和工程师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学生授课或者做学术讲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后实践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2.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要想提高美术学生培养质量,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提高美术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国内外研修和项目支撑,培养国内知名的美术专业领军人物;二是通过选送美术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轮训、实训和顶岗,提高教师美术教学实践能力;三是实施校外美术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校内专任美术教师“结对子”,兼职教师全程参与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以上三点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使美术教师成为具备深厚艺术知识底蕴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传授者,并使教师可以在对学生的传道授业中渗透人文精神,使教师可以借助美术教育帮助学生净化心灵,从而使学生的自我人格得以升华。

3.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培养实际的美术专业教学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一是高校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和美术专业基本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设美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理论素质。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生课程较多、学校设计的课时量是有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决不能泛泛而讲,要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因为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三是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创新,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要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种媒介,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充分备课,扩大课堂的知识面和内容含量,授课内容既丰富多彩又重点突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4.提升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专业学生由于从小就侧重艺术理论和专业课学习,忽视文化基础课学习,导致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基础不好。但是,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对美术学习和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艺术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历史、文化、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感受领会高雅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和寓意,才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汇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因此,高校在做好美术学生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要有重点加强学生文化国学等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而且,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启迪、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和想象力,这是教师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

三、结束语

高校美术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教研工作;创新改革;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选拔知识型人才的手段,学生专注于书本知识,缺少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但是仅凭一张试卷就说明了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够科学全面的。应当看到,很多学生虽然不擅长应付考试,但是实际上知识面极广,且富有创造力,情商很高;有的学生存在偏科的现象,但是某一科的学习能力惊人。素质教育侧重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不以一张试卷定输赢,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仅有刻板的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表达能力,才能成为适应社会现代化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美术教育中,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美术事业的创新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素质教育在美术中的重要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激发学习兴趣。美术带给人的是一种美的追求和体验。高校美术教育的核心,不仅仅在于传授给学生高超的美术技巧,使其将作品画得惟妙惟肖,更为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对美的观念,养成独特的审美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术教育不应该拘泥于书本的专业知识,将专有名词和技巧画法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给学生讲述画作背后的故事、作者的生平,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增强彼此的互动,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老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才能摩擦出艺术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启蒙和指导的作用,只有学生真正投入到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才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激发创造思维。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灵感和启发,其价值要远远超过学习的结果,也会让人受用一生。美术教育相对来说有更多的自由发展和创作的空间,而美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素质教育导向下的美术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拥有的自由发展和创作空间的优势,注重对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技巧和美学观念。比如在评定美术作品时,对于同一个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评价,并没有谁的评价是绝对标准的,老师要综合考虑,对作品和评价具有包容性。此外不一定画法高超就能够得到较高的评价,还要将作品的独创性和隐含的寓意情感等方面考虑进去,鼓励学生开展原创画作。(三)增强自信心。应试教育导向下,对于学生的评定难免过于功利性。在美术教育中,仍然存在这种问题,有的学生尽管很努力,但是天资不够聪颖,画作的创意度不高,技艺也不够成熟,老师应当看到学生一直以来的努力和进步,从别的角度给予学生肯定,比如责任心、耐心等方面,多多给予鼓励和指导。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都是艺术的爱好者和追求者。老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自在地释放出自己的美术天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利于美术的创作。

二、美术教育教研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天资聪颖,仅需要老师适当的指导和启发即可;有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的督促;有的学生资质平平但努力上进,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鼓励并帮助其改进。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如果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既浪费精力,也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高校美术教学就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长久以来遗留下来的问题,学生数目太多,老师没有过多精力对每一位学生都制定教学计划。相当一部分老师仍然觉得只要教授好绘画技巧就已经尽到了做教师的职责,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二)美术教材内容落后。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根本,老师也是根据教材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然而,就我国高校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美术教学的教材内容较为单一,缺乏专业性。市面上很难找到绝对权威和标准的美术教材。有的高校采用的是由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纂而成的教材,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且一些常用性的教材由于年代已经比较久远,题材不够新颖,基础知识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换代,涉及面仍然很狭窄,一些新兴的流派和画法都没有编纂进来。这种教材虽然能够满足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需求,但是由于内容过于局限,不能满足各种类型学生对于国内外相关知识的需求,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三、美术教育教研工作改革方法

(一)完善教材内容,满足发展新需求。改革和创新美术教育,首先要完善美术教材。由于市面上并没有绝对权威的美术教材,因此高校可以针对特定的美术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编纂适应本专业发展和学习的教材,比如国画专业,在满足学生对于美术的基本需求之外,可以更侧重于国画流派及其发展,用较大篇幅来描述讲解;西方油画专业则可以更侧重于西方流派及其作品。其次,对于已有的教材去粗取精,删去一些老旧的定义和思想,并添加一些当代热门的以及新兴发展起来的美术流派和美学理念,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如当代油画、数字化美术作品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推进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进步。(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是一门具有很强主观性的科目,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在教学方面,应该将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可以通过举办多种类型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开展美术画展、参观美术馆、美术生对外交流等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专业见识,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艺术和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解放学生思想,突破思维定式,对学生的新想法和新思考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和正确引导,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靠自身力量,发现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榜样,正确引导学生培养真诚善良的情感和对美的正确认识,陪伴学生成长,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三)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很多高校随着教育改革的变化,也在逐渐向素质教育靠拢,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学校沿袭传统教育模式,在专业课程的教授中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教学模式。应试教育的模式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对于美术专业来说尤其如此。如果美术教育只剩下空洞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学生只会机械地临摹,就达不到学习美术的真正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台滔滔不绝地讲课,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对学生放任自由,与学生零互动零交流,就如同唱独角戏一般,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课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拥抱每一个怀有艺术梦想的学生。课堂教育的形式也不应该局限于室内教学,可以带领学生走出画室,可以选择野外写生、美术馆参观学习等形式。(四)采用创新的成绩考评方式。在成绩考评方面,对以往传统考核进行改良,不再沿用课堂总结、课堂作业、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的考评模式。可以采取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考评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比赛加分参考进考评系统。通过开放的课堂形式,比如小组互评、作品鉴赏会、作品展览,展现出不同学生的个性、风格、创意,也能让学生们彼此交流学习绘画技巧和经验,有助于自我情感和画技的提升。此外,学校应该多举办美术相关的作品竞赛和展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根据学生获奖情况适当给予奖励,计入考评系统。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创新的成绩考评模式,美术专业教师能够了解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根据教学反馈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地完善自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我国教育产业不断发展,美术专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高校美术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人才,还需要具有良好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才能面对社会的未知变化和突如其来的挑战。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美术教学发展需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推陈出新,探索出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并且总结经验,创建全面高效的美术教育新模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今后的美术教育改革中,应当从完善美术教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独立意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实现美术教育的转型。当今美术教学改革还任重道远,仍然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去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封永辉.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中突出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2,(06).

[2]何景磊.谈素质教育下的普通高校美术教育的多元化[J].大家.2012,(05).

高校美术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美术;突破瓶颈;方法策略

我国美术教育的范围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而越来越广,各大高校都建立了与美术有关的专业,以满足艺考考生的需求。美术教育研究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高校的教育的发展中占据了不可缺少的位置。这样的现象是可喜的,但是,高校美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高校学生接受好的美术教育不利,阻碍了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如何解决相关问题呢?笔者认为只有结合现实情况,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和借鉴外国的经验的条件下,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善高校美术教育的模式,追求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突破来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美术人才。

1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定位模糊不清:上海师大美术学院的刘大鸿教授曾指出:“高校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创造力的人,使受教育者在感受观察思考、时空设计构成、技能材质运用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整体艺术素养、身心健康的实干创新型的美术工作者。”但是对于一些高校来说,这样的美术教育目标显然难以完全实现,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人才培养计划,对美术教育进行科学的定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校对美术教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1.2教学体制存在弊端:受应试教育等思想的影响,一些高校的美术教育过于功利化与浮躁化,现有的教学体制主要以技能培养为主,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都过于单一,尤其是非美术专业的美术教育,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过度追求美术技巧而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无疑会揠苗助长。此外,目前高校中的一些美术教师过分看重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难以潜心于美术专业研究,这对高校美术教育水平的提升显然也是非常不利的。

1.3高校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欠佳:当前的高校中,美术教师力量结构比较单一,整体上师资力量还不够强大。从事美术教育的工作比较少,造成一些高校美术的教师能力不是特别高。第二、在某些高校美术的师资多为普通的美术教师,而真正有能力的美术教育者和骨干教师缺乏,使美术学科的整体实力较弱。第三,某些高校的教师的文化水平不高,一些老师甚至没有最基础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教学上的能力也较差,教学的观念上也并不超前,没有找到开展美术教学的正确方法。这些原因导致了目前美术教学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培养出很多好的美术人才。

1.4忽视自身的教学情况,盲目招生:首先,在目前看来,很多的高校都比较重视美术教育,都开设了美术专业,确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这些现象总体来说是好现象。但是,有些高校却忽视了自身的教学情况,在自身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进行美术招生,使很多的目标不能达到,甚至出现课程设置不合理或者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学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没有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要求。其次,在高校设定的课程中,美术设定的时间比较短,并且在真正的实践中也没有完完全全的落到实处,这就导致了学生从高校的学习到的理论没有足够的时间同实际结合起来,造成实践能力的缺乏,而后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困难。最后,一些高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的进行扩招,没有考虑社会的需求实际,导致了许多问题。如上所述的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学不到真正专业的美术知识等。

1.5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条件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而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因为美术教育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贵族教育,所以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支撑才能实现教学,但是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美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本来高校的办学经费就是有限的,所以美术教育能够获得的经费投入自然会不足。并且目前我国正在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它的不断推进,既促进了美术教育的繁荣,也使得美术专业面临更加繁重的教学任务,然而不能科学全面认识美术教育的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入仍不在少数,这也是高校美术教育经费不足的原因之一,如此使得教学中的一些必要教学设备无法得到满足,严重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1.6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未能达到规范化水平:一些高校还没能科学合理的设置美术教学的课程,在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两方面往往与现实有着严重的脱节,实际的可行性较差。这是因为当前很多高校只把美术专业的绘画技法当做美术教学课程设置的重心,忽视了对其他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是严重的重“技”轻“道”的表现。这明显阻碍了美术教育的综合发展。同时一些学生还没对美术教育提起足够的重视,他们仅把美术教学当作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课程,对一些美术公共课没有什么兴趣,更甚者有抵触的反应,这就造成了高校美术教育与学生之间缺少联系,无法顺利开展。

1.7美术教育评价指标不健全对于部分高校来说,目前其美术教育还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不利于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也限制了高校美术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导致目前高校的美术教学氛围不够活跃,很多课程的开设偏离了美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在教学评价的具体环节,部分学校还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在技能考核上则存在很多的主观性,这很容易陷入人才培养的误区。

2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突破措施方法

2.1高校美术教育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当前改革开放成果越来越多的背景之下,我国高校美术教育面临着越来越高要求的人才培养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了,社会已经明确提出了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美术必须认清这一形势,重新找准自己在当前社会中的定位,进一步调整并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努力建立一个以培养美术专业能力为基础,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不断增强高校输出合格甚至是优秀美术人才的能力,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使得高校美术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完成有效衔接。这将帮助高校尽快解决当前就业难的现状和问题,使得具有综合性能力的复合人才走向社会。

2.2建设出高质量的教师团队:高校美术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美术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不高,针对此问题,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必须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构建出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水平。这不仅仅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的美术知识,而且要求他们有其他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要会教育懂得教育。教师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这样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学生的美术专业素质。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是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男女比例协调、综合素质高的团队,并且要求他们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有着高的科研能力和与时俱进的教学观点,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文化。这样的师资,才能称得上高质量的师资,是当前美术教育所需要的师资。

2.3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因材施教培养出不同的人才:高校美术教育应该对人才进行重新的定位,设计出不同的培养目标。万圣先师孔子曾说过要因材施教。在当前,美术教育不应该墨守成规。在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美术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潮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传统的美术教育形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了,或者说是,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美术的潮流发展了。因此,美术教育必须改革,重新定位。首先,我们要明确美术教育目前的发展现状,明确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美术人才,这样找准美术教育的位置,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出既有专业的美术技能,又有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使培养出的学生能被社会吸收,这样才能帮助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如果一个事物要长久的发展,那么一定少不了创新,美术也同样如此。高校美术教育必须结合现实开拓创新,但我们要清楚的明白,创新是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和创新的思维模式,这对创新者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创新是有多种方面的,比如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自身的观点,展开想象;在空间上进行创新或者构图上进行创新等。高校教师应该在此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点拨把控,防止学生出现问题,以此来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2.4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理论要联系实际:我们都清楚的明白美术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所以,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学必须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指定相关的教学计划,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把学习到的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从浅到深的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规划,是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其次,高校不像小学、中学那样,一切以老师为主体,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同时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基本计划和基本任务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推进高校美术的教育计划的顺利实施。

2.5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仍然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处于弱势的被动地位,往往对学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高校尽快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提高主动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认识到尽早树立起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努力进行自我探究式学习,独立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高校美术教育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这是因为美术本身就是多种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学生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广泛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把自己武装成为具有多元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2.6高校美术教育应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高校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课外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去,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同时,高校之间还应该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育之间的有效合力,从而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协作力。当然,在课外活动中,高校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地域文化因素,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他们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开展民间艺术实践考察活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专业课中融入地域文化精神,合理建设民间美术专业,从而使得高校美术教学内容和方式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获得新生的力量。

3结语

高校美术教育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责任,必须积极制定有效可行的策略来突破当前存在于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一些发展瓶颈,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的美术思维得到拓宽,美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艺术情操得到很好的陶冶,从而推动美术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更加重视在综合性大学中美术教育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将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得美术专业的特色得到充分体现,并明确目标为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对学生采取分类指导的指导方法,对美术教育管理模式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和完善,从而促进高校美术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美术人才。总之,针对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发展瓶颈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好的教育教学的环境之下,学生才可能主动的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参与学习、学会学习,才能真正的提高美术水平,把自己打造成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齐高的社会所需要的美术人才。高校所需要做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打开学生的创新思维,陶冶出学生的高的艺术水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不断推动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作者:周玉菊 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彦婷.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意义[J].艺术教育.2016(02)

[2]陈淼.高校美术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6(02)

[3]肖微闻,万志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J].大舞台.2015(12)

[4]李尚可.高校美术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5(10)

[5]冯丽丽.关于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5(07)

高校美术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水彩画;创意性学习;水彩教学

水彩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学中,水彩画教学是对色彩基础教学的进一步提高与深入。随着水彩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传统造型写生方法下的水彩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从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尝试,而不仅囿于传统水彩技法的沿袭,这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创意性水彩画教学的新途径与方法。

一、在基础色彩训练中培养创意观念

在入校之前,学生们就有了色彩初级理论基础。科学而严谨的研究光色,进行光的分析,感受空间带来的冷暖对比,寻找形体结构与色彩的关系,追求画面色彩的整体统一等等,这些成为评价学生进行色彩练习质量高低的标准。学生们依靠艺考培训以来的作画惯性画下来,进入到专业美术训练中,也仅仅是把作品尺幅增大,将表现对象复杂化,色调要求更整体而已,却忽略了在学习阶段应亟待建立的色彩创作观念以及表现方法。色彩理论不仅包括色彩基础知识,也应包括色彩的创作规律及好的色彩创意,即专业的色彩理论教学应将学生从写实色彩转到观念色彩上来,并贯穿于学生色彩学习的始终,一直延续到毕业创作的进行。创意观念建立重要在于传统写生模式的转变。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强调写生必须准确观察记录色彩、研究形体结构变化、营造立体空间气氛及提高画面意境美等视觉形式,追求画面与实体色彩高度统一,这样标准模式出来的学生因逐渐失去想象的经验而导致想象能力与创意的匮乏。在观念色彩中实体色仅仅是参照和感受的对象,教学应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想象,如感觉上强化对比,可以鼓励学生拉大暗部色与固有色的对比关系,以增强不调和感;或者围绕学生所臆想的情境而有意弱化对比,大胆用灰色,减弱甚至抛弃实体的固有色;抑或强调瞬间的感知而跳跃性排列纯色或不调和色,采用点彩法或色彩构成等等。在观念色彩创意性练习中,固有的模式被打破了,但这不意味着丢掉色彩造型的基本理论和能力,而是教师在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阶段性地安排观念色彩课程,让学生逐渐锻炼思考和创意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色彩创意观念。

二、水彩基础技法的创意性学习

具备一定的色彩基本技能后,学生选择性进入到水彩画技法的学习,并开始利用西画语言独立表达艺术观念。水彩画的技法表现多种多样,如水彩画干湿画法所形成的喷洒法(撒盐、洒水、撒色)、拓印法、吸色法、刮画法等等。这些本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却常常因为枯燥的讲授和单调的训练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活力。教学中创作作品与技法练习割裂开来,甚至在毕业创作时,学生们常有因大画难以控制而不敢在画面上进行技法表现的畏惧心理。在技法学习阶段就培养创意观念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对水彩技法的探索与教师对水彩基本技能的传授是并行的两条主线,只有经历对水彩技法进行反复琢磨、不断研究、倾注精力和感情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好的技法创意,才能够产生创作的设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设想,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产生成熟的创作作品来。对水彩基础技法的创意性学习主要包括材料的创意、水色的创意和光色的创意。

1.对水彩材料的创意性学习

水彩画对于材料的要求非常特殊,比如水彩纸的厚度、承水性能以及着色程度高低,水彩笔的吸水性与弹性、深入笔触的能力,水彩颜料在干湿状态的变化大小、色彩的鲜明度与颜料溶于水后的颗粒沉淀多少等等,这些都是决定水彩画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在水彩画教学中,应该重视材料的探索与尝试,发挥水彩语言的优势,在追求效果的过程中熟悉一切可能的材料,比如比较水彩纸表面肌理变化带来的画面效果,或者尝试玻璃卡纸、油画布、夹板等多种不同于画纸的材料,体会在不同画面环境下底板的粗与细、光与滑、吸水多与少等情况产生的水分与笔触变化。

2.对水色变化的创意性学习

水彩画中水色的变化是其体现的特殊效果之一,运用水之无形产生色的渲染与层次,在透明的水中追求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效果,这都需要娴熟的水色技艺。掌握水与色的变化,即是深入研究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形成水彩语言独立艺术个性的重要渠道。创意性的水色学习,应该先研究自然物象中色彩的虚实、远近、空间关系,将水中潮湿、变化、透明的效果融入到气氛的感受当中去,比如说研究雨景带来的趣味:小雨的朦胧、中雨的清净与大雨的弥漫……;或是观察水面的浮波、水中的倒影;或是分析柔软的边界、天际的云霞。在有了自然真实的感受之后,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水彩意境,并反复训练技法语言以追求画面意境的实现,这才能形成具有个性语言的水彩画创作来。

3.对光色变化的创意性学习

水彩作为西画的一种,在教学中注重对光的分析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如在不同光源作用下产生的不同色彩倾向、不同时间中景物色彩的相应变化、婆娑树影下形成的大小光斑、透光大小影响到的画面氛围等等。在水彩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真实记录光色变化的同时,扑捉寻找最能打动内心的光色瞬间,并利用技法语言尝试绘画表现,如光影中对光斑虚实、大小、疏密的安排,对色彩以及色调的把握,对干湿技法的控制等等。在完成技法训练后增加创意练习,如改变实景色调、抽象或夸大色彩关系、添加光色趣味等等。这些创意性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水彩中光色的理解力,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和对水彩技法语言的驾驭能力。

三、写生的创意性

面对水彩画的多种技法,传统水彩课程的开设相似于色彩基础粉画课程的训练,从静物写生、人物写生到风景写生,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写生中度过了。虽然写生在水彩画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无论从光的科学分析还是对于色的研究感受,写生都是认知自然和技法训练的直接途径。然而过于依赖写生或者机械的照搬自然,其结果只能导致水彩作品失去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写生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每个学生对画面的处理与感受都有差别,重点表现也不尽相同,如画质感、画光线、画体块,或者画抽象、画水色等等,这些对形象的处理变化、构图的裁剪取舍、色调的设计与意境的传达,都是学生们独特的创意所在,写生的过程其实是实现创意并提高水彩表现能力的过程,水彩画写生教学应尊重这种差异和感受,鼓励学生画出创意性的写生作品。而并非像在传统的水彩写生教学中出现的那样,教师摆放静物或者模特,提出课程目标组织课堂讨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仅仅是被动思考者和传达者。学生画教师的兴趣,追求教师的感受,甚至有的连表现形式和方法都雷同,教师教学仅致力独立的艺术研究,而使学生成为教师追求艺术道路上的翻版。在另一方面,美术教育专业的水彩写生课程开设,直接影响着未来美术教育中学生色彩意象思维的培养。美术教育专业的水彩教学应立足于大中专院校以及基础中高级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展开,注重色彩教学中色彩以及造型的创意,而不拘泥与描绘对象的外形及真实颜色,这为基础美术教学的创意性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前提。

四、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意性选择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迅猛增长,水彩画教学方式也发展变化着。除了手绘示范以外,搜索网络图片和名家视频、制作PPT课件,或者查找水彩画印刷品、作品拍照、摄影等等各种先进的手段都可以辅助教学,学生们也可以更加直观的在博物馆展览馆中鉴赏原作,甚至能够轻松查阅到国外水彩名家的作品。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水彩课程在方式方法上应突出师范教学的特点,注重水彩在师范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在学时和内容中对水彩课程的安排不与美院水彩专业教学相雷同,这在具体教学中体现为水彩画写生和创作课程开设的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设计类水彩课程,比如服装设计、室内及环艺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效果图的绘制,或者插图、装帧设计等应用型水彩画法训练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能够丰富学生们的表现语言,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为培养优质的师范教师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五、中西画法的创意性融合

西画语言体系下的水彩画不追求用笔变化,在水彩表现过程中,即使有精彩的用笔也会随着逐渐深入的画面而被掩盖;除此之外,水彩画中水渍的晕染、色与水冲撞形成的巧妙效果以及画面东方审美下的传神意境等,这些水彩画命题在过去的西画正统教学中曾被忽视。“水彩的用笔和水色变化与中国绘画的笔墨有许多相通之处”1,作为本民族绘画语言的重要传承者,美术教育专业的水彩画教学中应该融入中国画的表现元素,比如借用中国画中的用笔用墨以及用色的变化,在水彩画中结合国画的色墨互撞创造性研究色与水变化;或者在意境以及用笔中追求中国画的神韵,创造疏朗隽逸的画面效果;或者在画面评价中借用中国画的评价标准,注重画面的品格及精神境界的传达等等。在水彩画教学中对中西画法的创意性融合,这并非改变或者削弱了水彩画教学的西画特点,反而,这种东西结合的教学方式会更加彰显水彩画种在西画体系中的表现优势。无论对于艺术传承还是艺术创新来说,只有秉持中国独有的民族绘画语言,才能够破除艺术间的隔阂,增强绘画作品中的民族认同感,并将独有的东方绘画推向世界的艺术之林。

作者:王亚杰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美术动画系

高校美术教育范文篇10

一、理论详细,内容易懂

该书研究理论详细,表达观点清晰易懂,通过对儿童发展与美术心理、美术素养的基础概念、美术课的基础概念、设计课堂管理方式的主要原则等内容进行详细论述,为当前开展美术教学提供了清晰、完整的研究框架。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热情。高校美术教育多作为选修“小学科”来开展,长期处于教学边缘化的地位,教学价值与实际课堂影响很难与“大学科”并重,不仅缺少课堂教学的话语权,也很难充分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教师缺乏美术教育创新,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美学的理解与认知。当前多数高校美术教育使用的教学语言过于平淡且缺少教学热情,在开展美术教育时,教师又偏依赖于美术教学素材与大纲,缺少应有的美术教学创新,很难对学生保持较高的吸引力。

二、重点明确,框架完整

该书研究重点明确,通过以美术教学为研究主题,以美术内容教学为主要框架,通过对当前美术教学相关的生活、社会需求和其他关联学科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提供了符合教学应用的理念及方法。比如,书中提出了“标志设计”的单元化教学方案、介绍了教学设计的模型和实施要求等。因此,将传统艺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将实现以下价值:首先,优化了高校美术教育课堂内容结构,补充了学生的选择项。传统艺术类型多元,将部分便于美术教学推广的艺术项目纳入美术课堂,改善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内容结构,丰富了学生的美术学习选择。其次,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美术课外生活。通过发挥传统艺术的多元优势,充分激发了学生课下参与美术创作的良好时机。通过发挥高校美术教育课堂的驱动效应,凸显传统艺术彰显的教育属性与文化内涵,精准探寻传统艺术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融合点与衔接点,实现传统艺术的良性传承。最后,深化艺术融合,弥补文化差异。在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积极引入传统艺术,是发现传统艺术魅力,感受传统艺术文化内涵与内在审美的重要手段。

三、聚焦实践,借鉴丰富